肢体接触障碍障碍的特征包括哪些?

当前位置:
宝宝肌张力障碍症状有哪些【插图】_成都最好的脑瘫疾病医院【秒懂】
5550 次字体:
来源:互联网
宝宝肌张力障碍症状有哪些【插图】附属医院脑瘫科很多家长以为,缺钙的孩子才“软”,于是盲目给早期脑瘫患儿补钙,因而延误了治疗,其实,缺钙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异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与脑瘫有本质的不同,佝偻病在婴儿时期的主要表现为哭闹、易惊、多汗等,绝对没有姿势异常和智力发育低下,母亲也没有难产及孩子出生前后脑缺氧的病史。关爱脑瘫患儿活动脑瘫的症状在听觉和视觉方面都有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发现的话,会引起非常恐怖的后果。患了脑瘫之后,最关键的及时进行脑瘫的治疗。的脑瘫孩子抓紧治疗时机,脑瘫康复的希望将会是很大的。脑瘫孩子要把控好早期小儿脑瘫康复训练。小儿脑瘫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小儿脑瘫孩子在身体上往往表现为异常的肢体障碍以及姿势异常,如果孩子发现的越早,对孩子将来也是越有好处的。宝宝肌张力障碍症状有哪些【插图】混合型脑瘫能治吗?,目前,脑瘫患儿越来越多,要是由于小儿产前和产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疾病。脑瘫严重影响着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所以诊断很困难。所以大家要做到早治疗,好的小儿脑瘫康复治疗对于恢复健康也很重要大家要有所重视。孩子脑瘫好治吗小儿脑瘫对小儿的身体影响极大,导致小儿需要更多的营养来维持的健康。小儿脑瘫的饮食需要父母们多加注意,良好的小儿脑瘫的饮食可以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好的帮助,同时也可以算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那么,小儿脑瘫的饮食有哪些需要家长注意,下面就让我们给大家进行详细了解。孩子轻微脑瘫症状,新生儿脑瘫疾病是需要通过很多检查工具才能确诊的疾病,特别是对于严重脑瘫与容易造成误诊的脑瘫,头颅B超检查也是检测脑瘫疾病的工具,头颅B超主要是针对脑部所做的检测手段,一般来说头颅B超检查很方便,只要进行及时的康复训练,病情也是有所改善的,而对于脑瘫疾病的严重患者来说,可能会结合多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可直接在床边进行,所以对于重症患者很适合。宝宝肌张力障碍症状有哪些【插图】
3903个帮助
7419个帮助
8635个帮助
14048个帮助
15920个帮助
7179个帮助
8003个帮助
6238个帮助
3795个帮助
6205个帮助
11471个帮助
3911个帮助
14704个帮助
11750个帮助
7849个帮助
6773个帮助
8598个帮助
14239个帮助
1213个帮助
14763个帮助
2745个帮助
12870个帮助
3316个帮助
11469个帮助
9215个帮助
16278个帮助
16675个帮助
15704个帮助
1832个帮助
16153个帮助
14745个帮助
1969个帮助
6393个帮助
4005个帮助
12120个帮助
5649个帮助
3252个帮助
12130个帮助
15111个帮助
13871个帮助
6559个帮助
7870个帮助
3408个帮助
8713个帮助
8572个帮助
11927个帮助
12556个帮助
6948个帮助
11671个帮助
7160个帮助
2700个帮助
8914个帮助
宝宝肌张力障碍症状有哪些【插图】交流轻度焦虑症的症状有哪些?
轻度焦虑症的症状有哪些?
基本信息:男&&27岁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轻度焦虑症的症状有哪些?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广东省人民医院&&&全科
建议:您好,对于焦虑症有什么症状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关于焦虑症有什么症状这个问题为您解答如下:⑴ 情绪症状 患者感觉自己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紧张害怕什么呢?有些人可能会明确说出害怕的对象,也有些人可能说不清楚害怕什么,但就是觉得害怕;⑵ 躯体症状 患者紧张的同时往往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像心慌、气短、口干、出汗、颤抖、面色潮红等,有时还会有濒死感,心里面难受极了,觉得自己就要死掉了,严重时还会有失控感。
擅长:擅长各类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失眠症、抑郁症、焦虑、强迫、恐惧、神经衰弱、疑病症、心理生理障碍、儿童心理精神障碍等各类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西安新城军海医院&&&
建议:  身体紧张:焦虑症患者常常觉得自己不能放松下来,全身紧张,面部绷紧,眉头紧皱,唉声叹气。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焦虑症患者的交感和附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负荷工作。常常有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喉头有阻塞感等症状。对未来无名的担心:焦虑症患者总是为未来担心。他们担心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健康。过分机警:焦虑症患者每时每刻都象一个放哨站岗的士兵对周围环境的每个细微动静都充满警惕。由于他们无时无刻不处在警惕状态,影响了他们干其它所有的工作,甚至影响他们的睡眠。  指导意见:最好的建议就是到医院进行详细询问并确诊一下,尽快的接受治疗。
擅长:擅长各类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失眠症、抑郁症、焦虑、强迫、恐惧、神经衰弱、疑病症、心理生理障碍、儿童心理精神障碍等各类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西安新城军海医院&&&
建议:  焦虑症的表现有哪些  1、身体紧张:这方面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会总是会觉得自己放松不下来,好像周围随时有什么危险的因素在靠近自己,从而导致出现全身紧张的情况,而且患者的面部表情会是绷紧的,眉头总是皱在一起,唉声叹气的样子。  2、对未来的担心:患者会表现出对未来的一种无味的担心,他们好像总是不相信自己能有个很好的未来,总是在担心自己的亲人会不会在某天离开自己,或者是出什么事情,也担心自己的财产会不会在那天被人盗走,或者是不够自己用等情况的出现。  3、过分的机警:这类型的患者就像是一个站岗放哨的士兵一样,每时每刻的对于自己周身的环境有些许的轻微动静都会保持着很充分的警惕现象,也正是由于他们过于的警惕,从而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工作,严重的还会严重的影响他们的睡眠情况。
擅长:擅长各类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失眠症、抑郁症、焦虑、强迫、恐惧、神经衰弱、疑病症、心理生理障碍、儿童心理精神障碍等各类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西安新城军海医院&&&
建议:  失眠的预防:  1、调整睡眠节律。养成恰当的睡眠-觉醒习惯,例如只在有睡意时上床,如果上床后15~20分钟仍没有入睡,则应立即下床,做些轻松的活动,放松身体与精神,直到出现睡意再上床。  2、睡前减少精神刺激,避免摄入刺激品。如阅读恐怖小说、观看兴奋恐怖悬疑影片等;如吸烟、饮咖啡、浓茶及兴奋药品等,这些都会容易引起失眠。  3、减少睡前的刺激性活动。睡前避免锻炼身体,以及从事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脑力劳动。对于必须在晚间工作的人,则应该刻意在睡前1~2小时进行放松,使自己的体力与精神舒缓下来,以免影响睡眠。  4、限制无效睡眠。有的睡眠障碍患者要每天躺在床上的时间有很多,但实际睡眠时间却很短。例如有人躺在床上8小时,而实际睡眠时间只有5小时,另外3小时属于无效睡眠。总睡眠时间,在床上时间被称为睡眠效率,无效睡眠越多,睡眠效率越差。  5、白天提高兴奋度,增加日照时间。长期伏案工作者、家庭主妇、退休人员等,他们白天所进行的社交活动较少,一定强度的体力活动较少,日照时间通常不足,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的夜间睡眠障碍在临床上较常见。这些人白天应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适当增加日照时间,而在晚上则应减少光线、噪音等干扰。
擅长:擅长各类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失眠症、抑郁症、焦虑、强迫、恐惧、神经衰弱、疑病症、心理生理障碍、儿童心理精神障碍等各类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西安新城军海医院&&&
建议:<span id="replyContent_、运动不安:系指病人焦虑时坐立不安,来回踱步、甚至搓手顿足或感叹不已。可伴有眼、面肌、手指颤抖及肌肉紧张、疼痛等。 2、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如心悸、气促、头晕或头痛、多汗、面色发红或苍白、口干、胃不适恶心、腹泻、尿频等症。 3、过分警惕:表现为惶惶不安、易受惊吓、对外界轻度刺激出现惊跳反应,入睡困难、易惊醒、易激惹。qc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上海真爱医院 &&&内科
建议:焦虑性神经症(简称焦虑症),是以焦虑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表现为没有事实根据也无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本症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形式。一,症状分类焦虑症多发生于中青年群体中,焦虑症的症状诱发的因素主要与人的个性和环境有关,前者多见于那些内向,羞怯,过于神经质的人,后者常与激烈竞争,超负荷工作,长期脑力劳动,人际关系紧张等密切相关,亦有部分患者诱因不典型,临床上医师常把焦虑症分成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类。(1)急性焦虑:焦虑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惊恐样发作,在夜间睡梦中多发生,有濒死的感觉,患者心脏剧烈地跳动,胸口憋闷,喉头有堵塞感和呼吸困难,由惊恐引起的过度呼吸造成呼吸性碱中毒(二氧化碳呼出过多导致血液偏碱性),又会诱发四肢麻木,口周发麻,面色苍白,腹部坠胀等,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恐惧,使患者精神崩溃,这类患者就诊时往往情绪激动,紧张不安,常给医师一种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假象,一般急性焦虑发作持续几分钟或数小时,当发作过后或适当治疗后,症状可以缓解或消失。(2)慢性焦虑:急性焦虑常在慢性焦虑的背景上产生,焦虑症的症状但更多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焦虑的症状,一般慢性焦虑的典型表现为五大症状,即心慌,疲惫,神经质,气急和胸痛,此外还有紧张,出冷汗,晕厥,嗳气,恶心,腹胀,便秘,阳痿,尿频急等,有时很难与神经衰弱或其他专科疾病相区分,故需要医师对病情有全面细致的了解,以免误诊,有时候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排除器质性疾病,像心电图,X线胸片,消化道造影,胃镜等可以帮助医师查出疾病,不过,焦虑症的主观症状虽然严重,但客观休征却是很轻或阴性。二,症状特点(1)广泛性焦虑症:是以经常或持续的,焦虑症的症状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或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为特征,这种紧张不安,担心或烦恼与现实很不相称;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运动性紧张和过分警惕。(2)惊恐发作:是以反复出现强烈的惊恐状态,伴频死感或失控感,可有严重的植物神经症状。(3)一个月内至少有惊恐发作3次,每次发作不超过2小时,明显影响日常活动。二,体检发现恐惧发作并非躯体疾病所致,不伴有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或其他神经症性疾病。三,诊断:广泛性焦虑症:过分的焦虑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上,并伴有运动性不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和过分警惕等躯体症状至少4项;且焦虑并非器质性疾病引起。惊恐发作:一个月内至少有惊恐发作3次,每次发作不超过2小时,且明显影响日常活动;这种发作并非由躯体疾病所致,也不伴有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或其他神经症性疾病。需要注意鉴别的疾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兴奋药物过量,镇静药物或苯二氮卓类的撤药反应等。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上海天伦医院&&&全科
建议:焦虑障碍的主要诱因是人格基础加上社会心理因素:1、焦虑可能发生于长期经历高度应激的时候,如要作出重要的决定、要处理的事情到了最后期限、工作生活规律将发生重大改变等,此时人们需要为此作出调整,当这种调整超出正常的适应能力,或应激的强度超出可承受限度时,就可导致焦虑的症状。2、大部分焦虑障碍的人较为敏感、情绪化,容易忧虑、悲观,以多愁善感、古板、保守、孤僻等情绪不稳定或性格内向的人多见。焦虑是一种情感表现,当人们面对潜在的或真实的危险或威胁时,都会产生的情感 反应。陈友珍专家说绝大多数因一定原因引起、可以理解的、适度的焦虑,属于正常焦虑。失去焦虑反应的人倒是不正常的。如同许多生理心理反应一样,如果反应过度,便是不正常了。病理焦虑是指 不适当的焦虑表现,指没有明确的致焦虑因素,或者是因素和反应不对称,严重的或持续的焦虑反应。后者可以反映于他们的感受、行为或功能状态中,他们本人、亲属或周围人,也能觉察到这类反应/状态,非同寻常。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上海新科医院精神科 &&&全科
建议:该病发作时,急性焦虑症病发时病人突然觉得心慌,气急,窒息感,有人感觉就要死了,有人感觉这关过不去就会疯了,一时间浑身出汗焦虑症的症状,四肢无力甚至动弹不得,其实都未必会死或疯掉.患者往往有很强的求医欲,但往往都是去内科急诊或心血管科看病.极端典型个案中,有花费40万反复做各种检查都未能得到确诊的.急性焦虑症的心脏症状:胸痛、心动过速、心跳不规则。②呼吸系统症状:呼吸急促、困难。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昏、眩晕、晕厥和感觉异常。也可以有出汗、腹痛、喉头有阻塞感、身体或手脚发冷发热等。急性焦虑症发作时伴有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涉及各系统,缺乏特异性。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痛苦的情绪状态,同时伴有躯体方面的不舒服体验。焦虑症就是一组以焦虑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情绪障碍,往往包含三组症状:焦虑症的症状1、躯体症状:患者紧张的同时往往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像心慌、气短、口干、出汗、颤抖、面色潮红等,有时还会有濒死感,心里面难受极了,觉得自己就要死掉了,严重时还会有失控感。焦虑症的症状2、情绪症状:患者感觉自己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紧张害怕什么呢?有些人可能会明确说出害怕的对象,也有些人可能说不清楚害怕什么,但就是觉得害怕焦虑症的症状3、神经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搓手顿足、踱来走去、小动作增多、注意力无法集中、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惶恐不安。
擅长:对精神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治疗和针药并用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多年来忆诊治患者上万例,疗效显著。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邯郸钱氏中医院&&&
建议:病情分析:焦虑症的表现为:心烦心慌:焦虑症患者往往容易感觉到心烦意乱,莫名心慌,因为一点事情而焦虑烦躁。身体紧张:焦虑症患者常常觉得自己不能放松下来,全身紧张,面部绷紧,眉头紧皱,唉声叹气。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焦虑症患者的交感和附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负荷工作。常常有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喉头有阻塞感等症状。对未来无名的担心:焦虑症患者总是为未来担心。他们担心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健康。过分机警:焦虑症患者每时每刻都象一个放哨站岗的士兵对周围环境的每个细微动静都充满警惕。由于他们无时无刻不处在警惕状态,影响了他们干其它所有的工作,甚至影响他们的睡眠。指导意见:最好的建议就是到当地的医院进行详细询问并确诊一下,尽快的接受治疗,针灸和心理疏导为宜
擅长:针对失眠、抑郁症、躁狂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症、心理障碍、精神障碍、神经官能症、强迫症、疑病症、恐惧症、自闭症、更年期综合症、网络成瘾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有其独到见解。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北京军颐中医医院&&&
建议:焦虑症有四大症状表现:身体紧张:焦虑症患者常常觉得自己不能放松下来,全身紧张,面部绷紧,眉头紧皱,唉声叹气。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焦虑症患者的交感和附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负荷工作。常常有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喉头有阻塞感等症状。对未来无名的担心:焦虑症患者总是为未来担心。他们担心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健康。过分机警:焦虑症患者每时每刻都象一个放哨站岗的士兵对周围环境的每个细微动静都充满警惕。由于他们无时无刻不处在警惕状态,影响了他们干其它所有的工作,甚至影响他们的睡眠。
&&&精神心理科_精神病科
擅长:失眠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症,癫痫病的治疗。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上海新科医院&&&精神心理科_精神病科
建议:"您好,可以跟我说详情情况比较严重你去最好本地的医院找个专家治疗,也可以来上海。 焦虑病因:您好,这种情况建议您应该尽快通过中医现代化的技术来进行治疗,患者应该培养起较好的生活习惯,如晚饭后多散步,平常多运动等等,这些对于症状的恢复均有很好的帮助。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应急事件的方法,增强心理防御能力。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使心情豁达开朗。焦虑治疗:在平时听音也也是一种有效排除焦虑的方法,焦虑症患者可选择一些充满活力的音乐,用轻松的旋律舒缓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如果您对自己的健康不放心,还可以到院来进行专业的指导调理。建议:运用意识的力量使自己全身放松,处在一个松和静的状态中,随着周身的放松,焦虑心理可以慢慢得到平缓,"
有关的更多问题,
有关的健康经验
有关的更多经验,
疾病百科(别名:焦虑性神经症,焦虑障碍)(别名:焦虑性神经症,焦虑障碍)  焦虑性神经症(简称焦虑症。是以焦虑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表现为没有事实根据也无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还有植物神...  焦虑性神经症(简称焦虑症。是以焦虑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表现为没有事实根据也无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本症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形式。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心理咨询典型症状: 多发人群:35岁以前的女性检查方法:发病部位:心理常用药品: 疾病自测:
广东省中医院&&&内科
北京医院&&&外科
北京同仁医院&&&五官科_耳鼻喉科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肢体协调困难症_百度百科
肢体协调困难症
机体任何一个简单的运动必须有主动肌、对抗肌、协同肌、固定肌四组肌肉的参与才能完成,并有赖于神经系统的协调与平衡。脊髓后索的薄束与楔束贯穿脊髓之全长,薄束传导躯干下段与两下肢的深感觉,楔束传导躯干上段与两上肢的深感觉。从后索发出的纤维在延髓交叉,经对介的丘脑而到大脑皮质,后束传导肌肉、关节与肌腱的深感觉、肢体在空间中的位置、肢体运动的力与范围的冲动、以及部分感觉与两点鉴别感觉。前旋系统向心传导平衡信息,引起平衡反应。小脑是维持躯体平衡、共济运动和肌张力的重要中枢。这些结构的功能又都是在大脑皮质的统一控制下完成的。深感觉、前旋系统、大脑和上脑的病损均可发生共济失调,分别称为感觉性、前旋性、小脑性和大脑性共济失调。人脑在习惯上也分为左右脑,分别组织逻辑思考与语言组织表达
肢体协调困难诊断
1.感觉性共济失调:共济失调在睁眼时减轻,闭目时加剧,伴有位置觉,震动觉减低或消失。因深感觉障碍下肢重而多见,故站立不稳和步态不稳为主要表现。患者夜间行路困难,洗脸时躯体容易向脸盆方向倾倒(洗脸盆征阳性)。行走时双目注视地面举足过高,步距宽大,踏地过重,状如跨阈,故称跨阈步态。闭目难立征阳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不正确。
2.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及其传入传出纤维病变都可引起共济失调,特点是既有躯干的平衡障碍而致站立不稳,也有肢体的共济失调而辨距不良、轮替运动障碍、协调不能、运动起始及终止延迟或连续性障碍。
小脑性共济失调不受睁眼、闭目或照明度影响,不伴感觉障碍,有眼球震颤、构音障碍、讷吃和特殊小脑步态,即行走时两足分开,步距大小不一,步 态蹒跚不稳易倾倒。指鼻试验时共济失调极为明显,可见上肢呈弧形摆动与意向性震颤,并有肌张力减低或消失、关节运动过度、快复动作障碍、肌肉反跳现象。
3.前庭性共济失调:因前庭系统损害引起,以平衡障碍为主。特征为静止与运动时均出现平衡障碍。与小脑性共济失调有相同点,如站立时两足基底宽、身体不稳、向侧方或后方倾倒、步行时偏斜等。但一般都有明显眩晕、眼震和前庭功能试验异常等可资鉴别。
4遗传性共济失调:为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疾病,病因不明,大多有家族史,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偶为伴性遗传。病理变化以脊髓、小脑、脑干变性为主,周围神经、视神经、大脑和小脑等也可受累。临床以共济失调、辨距不良为主要表现。
肢体协调困难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感觉性共济失调
(一)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上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如中毒性、代谢性、遗传性多发神经炎等。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的感觉、运动和营养障碍、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肌肉有压痛等。其共济失调的主要特点是四肢的共济失调,下肢重于上肢,远端重于近端,闭目时加重。本型有深感觉障碍,无Argyll-Robertson氏瞳孔,无括约肌障碍,以上三点可与后束型或脊髓痨鉴别。
(二)后根病变 多发性神经根炎病例可出现共济失调,伴有感觉异常,末稍型感觉障碍、肌痛、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等症状和脑脊液蛋白增高。脊髓痨损害后根及后束,出现典 型的感觉性共济失调。并可有闪电样疼痛,躯体束带感、括约肌功能障碍、Argyll-Robertson氏瞳孔、膝、跟腱反射减低或消失,血和脑脊液华康 氏反应阳性。
(三)后束病变 各种原因损害脊髓后束者都可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如亚急性合并变性,脊髓后方肿瘤,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等。其特点是感觉分离,即触觉、温痛觉无损害,而 位置觉、压觉及震动觉减低或消失。亚急性合并变性者常合并锥体束损害而有两下肢肌力减退、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阳性,也可有多发性神经炎表现和恶性贫血,胃 液分析常有游离酸减低。脊髓后方肿瘤常先有神经根痛,以后逐渐发生感觉性共济失调症状,往往伴有传导束型浅感觉障碍和锥体束征,腰空有椎管阻塞症状,脑脊液中蛋白质增多。
(四)脑干病变 凡损害延须后束或其核或桥脑和中脑的内侧丘系时均可发生感觉性共济失调。延髓病变其共济失调在同侧,桥脑、中枢病变共济失调在对侧,其特点是伴有病变同侧的颅神经损害症状,且大多伴有小脑性共济失调。
(五)丘脑病变 丘脑性共济失调的病因可为血管性、肿瘤和外伤等。除可有对侧半身感觉性共济失调外,尚可有对侧半身自发性疼痛及浅感觉障碍,其共济失调上肢重于下肢。因丘脑中间腹核与小脑有联系,故丘脑病变时还伴有小脑症状。丘脑病变引起深感觉障碍。可见到手足徐动样动作,尤其是在手部明显,即所谓丘脑性不安手,在闭眼时手不能保持一定的姿势而出现手指呈指划运动,这是由于手的位置觉障碍所致(假性手足徐动)。
(六)顶叶病变 顶叶病变引起感觉性共济失调可见于对侧肢体,或肢体的一部分,如手或手指等。其病因可有血管性、肿瘤等。顶叶病变引起的共济失调与深感觉障碍无平行关系,即共济失调明显而深感觉障碍却极轻微。顶叶病变的深感觉障碍主要是空间定向感觉障碍。
小脑性共济失调
(一)小脑蚓部病变 小脑蚓部病变主要引起平衡障碍,表现躯干共济失调,站立及行走不稳,而四肢共济运动近于正常或完全正常,称小脑蚓部综合征。急性进行性小脑蚓部病变以肿瘤 为常见,尤其是儿童,如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等。成人则以转移性肿瘤多见,临床特点为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及躯干共济失调。表现为在患者站立与步 行时最为明显,通常可见身体向后摇晃和倾跌,特别是在转身时可见明显步态不稳,上肢共济失调不明显,常伴有眩晕和肌张力减低。慢性进行性小脑蚓部病变,起 于幼儿期的有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其特点是伴有眼球毛细血管扩张;成人则有进行性小脑变性、癌性小脑萎缩、酒精中毒性小脑变性等,临床主要表现为躯干共济 失调和言语障碍。
(二)小脑半球病变 主要表现为肢体的共济失调,而躯干平衡障碍不明显。小脑半球病变常见的有星形细胞瘤、转移性肿瘤、脓肿及结核等,临床上以慢性进行性病侧肢体共济失调及颅 内压增高为特征。表现为早期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有病侧肢体协调动作障碍、动作苯掘、不稳、快复轮替动作障碍、指鼻试验和跟膝胫试验阳性,并有肢体辨距 不良、肌肉反跳现象。头颈常固定在一个特殊位置,头常向前倾俯,并转向病侧,摇头或转头时可发生恶心与呕吐。 口齿讷吃,构音困难,眼震明显、行走时步态蹒跚、常向病侧倾跌。闭目难立征阳性。肌张力减低,腱反射迟钝或消失。两侧小脑半球病变引起四肢共济失调。多发 性硬化症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的多处髓鞘脱失与胶质疤痕形成。除有小脑性共济失调、眼震外,常有肢体无力、瘫痪、可伴有视神经炎或球后视神经炎的症状。以病 灶多发和病程反复发作及缓解为特点。
(三)全小脑病变 主要病变躯干的平衡障碍和肢体共济失调。急性损害以急性小脑炎和小儿中毒多见(如苯妥英纳中毒、巴比妥类中毒、急性汞、铅中毒等)。前者病前有感染史,急性起病脑脊液中白细胞增 多,常在2~8周内痊愈。后者有接触史。慢性全小脑病变多见于小脑变性及萎缩性病变,常见的为遗传性共济失调,其特点是有家族史,起病隐袭而呈进行性,并 可有锥体束及脊髓后束损害的症状。小脑发育不全早期表现是当患儿开始伸手取物时出现共济失调,坐、站、走均迟晚。伴有智力发育迟缓、癫痫及锥体外系症状等 其他脑发育不全的表现。
(四)小脑桥脑角病变 常见病因是肿瘤,以听神经瘤多见,约占80~90%。开始有病侧耳鸣、进行性听力减退或眩晕症状。以后出现同侧局部感觉障碍、面神经轻瘫、小脑共济失调与颅内压增高症状。晚期因脑干与颅神经受累,出现言语与吞咽障碍、对侧锥体束征与感觉障碍。
(五)脑干病变 其共济失调可为感觉性、小脑性或前庭性,以小脑性者常见。脑干与小脑半球的联系较蚓部多,故脑干损害所致的小脑性共济失调以四肢共济失调为显著,由于代偿 不如小脑半球,因此持续时间久。其特点是同时伴有脑干邻近结构如运动、感觉传导束与颅神经损害之各种症状。
(六)大脑病变 大脑的额叶、颞叶和顶叶损害临床上都可有小脑性共济失调。
1.额叶性共济失调:额叶病变时可发生对侧肢体的共济失调,主要在站立或步行时出现。特点是伴有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并可有精神症状和强握反射。而与小脑病变者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退或钏摆样、无病理反射的临床表现不同。
2.颞叶性共济失调:系颞叶中平衡中枢受损所致,也可由颅内压增高压迫而继发。颞叶性共济失调的特点是共济失调症状轻,早期不易发现,有同向偏盲,失语等症状。
3.顶叶共济失调:顶叶病变除有深感觉障碍、皮质感觉障碍外,因顶叶是小脑和前庭的高级中枢,故顶叶旁中央小叶损害时可引起小脑性共济失调及大小便障碍。
前庭性共济失调
(一)周围性前庭病变 内耳前庭至前庭神经的病变称为周围性前庭病变。急性单侧的周围性病变如美尼尔病、前庭神经元炎、各种性质的迷路炎等。表现为急性起病,旋转性的剧烈眩晕,有恶心、呕吐、眼震(慢相向病侧)。可伴有耳鸣、耳聋。 有明显的躯干平衡障碍,站立时倾倒及示指偏斜试验均与眼震慢相方向一致,倾到方向随头位改变而变化,推颈试验从健侧向病侧推时易出现倾倒,当闭目循直线行 走时和一侧小脑半球病损患者一样向病侧偏斜,睁眼行走由于随意矫正而呈锯齿状步伐。闭目原地踏步伐时则以体轴中心缓慢地向健侧旋转。单侧慢性损害如听神经 痛,迁延性内耳炎等,一般无躯干平衡障碍。眩晕少见,如有为非旋转性,每于躯体活动或闭眼时有轻度摇晃感。急性两侧性周围性前庭损害如链霉素、卡那霉素、 庆大霉素中毒,两侧美尼尔病等,站立及行走不稳等平衡障碍显著,闭目后加剧,但无自体的自发性偏斜,旋转性眩晕,但有剧烈的动摇或浮动感。两侧性慢性周围 性前庭损害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中毒的表现和急性相同,但程度较轻。无论急性或慢性的周围性前庭损害,诱发性前庭功能性试验均有障碍。
(二)中枢性前庭损害 前庭神经核及其中枢联系的病变称为中枢性前庭损害。见于多种原因所致的脑干病变时,表现为站立时向后或侧后方倾倒,与眼震慢相方向不一致,与头位无关,与 自体的自发性偏斜方向不同。因此中枢性前庭损害的特点是各种前庭反应不一致,症状亦较轻,诱发性前庭功能试验无障碍,可与周周围性前庭损害鉴别。
遗传性共济失调
(一)脊髓型 本型以弗利德来(Friedreich)氏共济失调最常见。主要病变为脊髓后索及侧索、脊髓小脑束与锥体束慢性变性多在5~15岁隐袭起病,进展缓慢。最 早症状为两下肢共济失调,走路不稳,步态蹒跚,容易跌倒,站立时两脚分得很宽,向两侧摇晃。因后索深感觉传导束受损故闭目难立征阳性。以后两上肢出现共济 失调,可有意向性震颤,但上肢症状往往轻于下肢。也可有躯干性共济失调。站立或起时身体摇摆不稳,讲话含糊不清或呈吟诗状。肢体无力。可出现胫前肌和手小 肌轻度轻度萎缩,缩深觉明显减退,膝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张力胝下,锥体束征阳性。多数患者有眼震,常有脊柱后侧突和弓形足,并可有脊柱裂、指(趾)并合 等。疾病早期即有心电图异常,但只有1/3病例有心脏病的症状或体征。
(二)小脑型 以Narie型遗传型痉挛性共济失调多见。病理改变主要在小脑,可见对称性小脑萎缩,浦肯野细胞脱落,而颗粒细胞受累较轻。多在成年后隐袭起病,进展缓 慢,共济失调是首先症状,表现有上肢意向性震颤,共济失调性步态及构音困难,亦可有躯干共济失调。下肢张力增高,形成共济失调-痉挛步态,可有腱反射亢进 和病理反射。少数患者伴有眼球震颤和视神经萎缩。无骨骼畸形。
(三)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livo-ponto-cerebellar atrophy) 为中年后起病的遗传性共济失调中较常见的一型。病理变化累及下橄榄核、桥脑底和小脑。症状包括肢体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头部躯干的震颤等。少数患者可有软 腭阵挛。后期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增高和Babinski征。常有眼震和视神经萎缩。尚有肢本远端的感觉障碍、眼肌瘫痪、强直、震颤、精神异常和智能减 退等。
1.感觉性共济失调:共济失调在睁眼时减轻,闭目时加剧,伴有位置觉,震动觉减低或消失。因深感觉障碍下肢重而多见,故站立不稳和步态不稳为主要表现。患者夜间行路困难,洗脸时躯体容易向脸盆方向倾倒(洗脸盆征阳性)。行走时双目注视地面举足过高,步距宽大,踏地过重,状如跨阈,故称跨阈步态。闭目难立征阳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不正确。
2.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及其传入传出纤维病变都可引起共济失调,特点是既有躯干的平衡障碍而致站立不稳,也有肢体的共济失调而辨距不良、轮替运动障碍、协调不能、运动起始及终止延迟或连续性障碍。
小脑性共济失调不受睁眼、闭目或照明度影响,不伴感觉障碍,有眼球震颤、构音障碍、讷吃和特殊小脑步态,即行走时两足分开,步距大小不一,步 态蹒跚不稳易倾倒。指鼻试验时共济失调极为明显,可见上肢呈弧形摆动与意向性震颤,并有肌张力减低或消失、关节运动过度、快复动作障碍、肌肉反跳现象。
3.前庭性共济失调:因前庭系统损害引起,以平衡障碍为主。特征为静止与运动时均出现平衡障碍。与小脑性共济失调有相同点,如站立时两足基底宽、身体不稳、向侧方或后方倾倒、步行时偏斜等。但一般都有明显眩晕、眼震和前庭功能试验异常等可资鉴别。
4.遗传性共济失调:为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疾病,病因不明,大多有家族史,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偶为伴性遗传。病理变化以脊髓、小脑、脑干变性为主,周围神经、视神经、大脑和小脑等也可受累。临床以共济失调、辨距不良为主要表现。
动作协调困难
动作协调障碍又叫动作协调困难,动作协调困难的英文Dyspraxia是由希腊语翻译过来的:
“Dys” 表示损伤, “Praxia” 跟“运动”或“行为”相关,字面意思就是运动或行为损伤。
动作协调困难(Dyspraxia),又名“发展性协调困难”它是一种功能失调症。顾名思义,是“动作”上面有“困难”的意思。这些状况在肢体的大动作上可以明显地看见。有动作协调困难的人往往动作笨拙,手脚不灵活。但是,有时候动作不协调的情形甚至在精细动作上也可以看得出来。比如说,握笔写字或画画的动作不协调,就被称为“书写困难”。
部分动作协调困难的人存在感觉、触觉、知觉和视觉方面的问题,他们反应迟钝。此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比如:口头语言表达功能,语言障碍或进食困难。
手脚不灵活也在程度上有所不同。有些孩子只在精细动作上有问题,有些只在大的肢体动作上(例如:接球、丢球,还有跑步等等的不协调),有些孩子则是两者皆有。动作协调困难的症状随着年龄和成长状况有所不同。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在绑鞋带、扣上衬衫的纽扣、拉裤子的拉链……上表现笨拙,而且进步缓慢;至于年龄稍大的孩子可能会有拼图、组建模型、打球、打字或书写的问题。据统计,多数的孩子若爬行阶段,有爬行姿势怪异、缺乏爬行、或天生扁平足者,有较高比例会产生学习迟缓的现象。虽然这些技能随着年龄还是会慢慢有所成长,但由于落后同龄一至两年的发展,会造成心理层面的冲击,形成自信心不足、容易有挫折感与疏离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世界有6-8%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协调困难。如果把评判标准放得更宽,有其它的机构或学者,甚至估计有10-20%。肢体协调困难常常会导致一个人的身体左边和右边,或是上半身和下半身不协调。使得有肢体协调困难的人尽量避免从事跟运动有关的事,尤其是球类运动。有时候,肢体协调困难的人也会有对光、触觉特别敏感。也有些孩子还会有口语上的障碍,出现说话结巴或是含糊不清的状况。这种情况被称为“口语协调困难”或“表达协调困难”。
早产儿由于大脑和小脑的不成熟,因此常被观察到有肢体协调困难。另外,有肢体协调困难的孩子常常被观察到在婴儿时期时爬行的方式和一般孩子不同。
有动作协调困难的儿童会有以下的特征:
1.较年幼的孩子不易捡拾细小物品;
2.无法恰当地完成七巧板以及需要区分能力的游戏;
3.不会正确握笔或是写字很丑;
4.无法迅速的做镶嵌板等游戏;
5.觉得投球和接球的游戏很困难;
6.张力低(会导致关节松弛);
7.精细动作有困难,例如系鞋带或扣纽扣;
8.使用刀叉时不协调;
9.偏侧性(使用左手或右手)建立迟缓;
10.无法辨认危险或注意不到周围的危险性;
11.容易觉得疲累;
12.口语困难会影响日常的对话,导致社交笨拙困窘,不愿意冒险去和人说话;
13.姿势不良;
14.没有空间概念;
15.口语表达能力不好,或是表达内容不够成熟;
16.缺乏专注的能力;
17.语言发展慢;
18.对于陈述空间方位词搞不清楚(例如:在()的上面/里面/外面/旁边/下面)
19.无法遵守一系列的指令。
有动作协调困难的人,还会出现以下困难:
3.平衡与协调
4.拼图或砌积木
5.情绪和行为控制
6.对声光和触觉敏感
通常情况下,有动作协调困难的人会出现下面的共同症状:
1.读写障碍
2.表达性语言障碍
3.特殊语言障碍
4.注意力缺失障碍
5.注意缺陷多动症
6.自闭症系列障碍,如阿斯伯格综合征
许多专家认为主要原因是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不畅;
另外一些研究人员则认为主要是因为小脑功能不全。
科学研究发现,小脑在技能学习和自动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小脑是人们学习的技能中心,帮助我们顺利完成日常工作,如阅读,写作,骑自行车。一旦小脑不能有效运转,与大脑的信息交流会受阻,这使得原本容易的事情变得复杂起来。
有趣的是,动作协调困难与读写障碍、多动症、阿斯伯格症一样,与小脑功能密切相关。
许多早产儿出生后易患上动作协调困难,普遍认为:早产儿小脑是最容易受损的部位。
动作协调困难诊断标准: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 IV
治疗需要组建专业的团队,其中包括:
行为治疗师
语言治疗师帮助克服语音和发音困难;
物理治疗师帮助改善粗大运动技能,身体姿态和外在形象;
职业治疗师帮助改善视觉、精细运动、握笔能力和写作等方面的技能;
目前,主要的治疗办法并非是从问题的根源入手,而仅仅是针对性的做一些具体的技能培训,最终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达到彻底根治的效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肢体接触障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