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四川军大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成都北京军区总医院肝病研究所双转医院,什么叫双转医院,是公立医院吗

7年内,成都将新增5家大型综合医院

最早的2年后就能建成使用

成都未来将实现医疗资源合理分配

成都人步行15分钟内即可就诊

成都医疗资源不足且不均

成都市卫生资源总量较好,千人口床位数为8.38张,在国家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中居第二位。

但是,千人口床位数是以常住人口来计算的,成都辐射全省、服务西南,不仅要解决本地市民就医,还要服务大量外地来就诊的患者。所以现实就是,成都医疗资源不足,且分配不均衡。

而现在,一个解决成都看病问题的好消息来了!

为了优化全市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成都市卫计委决定会同市规划局编制《成都市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规划(年)》,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均衡配置。

《规划》实施后,将给成都带来怎样的变化?

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民会明确看到三个方面的变化,“将会形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密切协作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并通过重新确定规划标准,使医院、尤其是三级医院的布局更加符合城市发展以及人民的期盼。

此外,打造15分钟健康圈,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均衡布局。

咱们大成都医疗机构建设也将“全面开花”

看看都有哪些大型新医院吧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龙潭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建设等项目竣工投入使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锦江分院、四川省骨科医院天府新区医院一期、四川省人民医院高新分院、天府新区大型综合医院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

天府新区、高新南区将成为我市优质医疗资源新的富集地。大大缓解原主城区大医院人挤人的现象,医疗资源布局将更加均衡合理,群众就医更加方便,基本上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健康生活的需要。

这些新建医院分别是什么情况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龙潭医院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龙潭医院是成华区首家按国家三级甲等标准建设的医院,选址在龙潭立交附近的向龙社区。

规划占地面积60亩,医院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设病床1200张,预计项目总投资12.3亿元,计划2020年竣工并投入使用。

该医院建成后将成为一所集医疗、急救、科研、教学、保健、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公益性大型综合医院,结束成华区没有三甲医院的历史,同时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助、灾害求助、疾病预防等工作,成为龙潭总部经济城、北湖熊猫国际旅游休闲区等城市产业功能区的重要配套设施。

成华区的小伙伴这下有福了!尤其是龙潭立交附近的朋友~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

市三医院住院综合大楼,建筑面积为83580平方米,其中,地上16层,包括门诊、急诊、急救中心、手术室、国际医疗部及住院病房等;地下3层,建筑面积47558平方米,包括地下停车场、库房、设备用房等;中心广场及开放式公共绿地等。

今年2月,市三医院住院综合楼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断水,项目施工进展顺利,不出意外,2020年将建成投入使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锦江分院

华西医院锦江分院位于锦江区三圣乡成龙路与石胜路之间,一期规划建设用地约82.97亩,预留二期发展用地约114.92亩。

锦江分院分三期规划建设:一期工程规划为500张床综合医院(包括急诊、综合门诊、治疗性门诊、门诊手术部、日间病房、手术复苏、重症监护、住院病房和医技检查等)及后勤保障配套辅助设施,规划总建筑面积约8.4万㎡;

二期工程规划为1000张床住院部,其中含200床的传染性疾病中心(包括专供转染使用的门诊、医技检查、特殊治疗室(人工肝、血液透析)、符合隔离要求的住院病房、传染重症监护室、配套辅助用房等),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

三期拟将现高压走廊采取措施下地后,该绿化带作为急救与灾难救援中心,建筑面积约为3.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预计将于2020年前完成整体建设。

该院立足于创新医疗服务理念,积极探索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创新工作模式,创立国内日间治疗手术、快速康复外科、老年医学服务、健康管理一体化的新模式,引导并拓展资源消耗少、成本低、效率高、形式多样的特色专科治疗性门诊和日间医疗服务(如眼科、耳鼻喉、普外、儿外、消化及泌尿腔镜外科与微创外科等),尝试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的大门诊、小住院模式。

锦江分院建成后,将形成以常见病、多发病和特色专科诊疗为主的医疗院区,通过门诊日间化模式的转变和治疗性门诊业务的开展,使分院能够高效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四川省骨科医院天府新区医院一期

四川省骨科医院天府新区医院选址于成都市新津县普兴镇骑龙村一组、二组,总占地约73988平方米,是一家全新的公立三甲医院。

该院规划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占地60646平方米,主要建设医院综合楼、中医运动学中心、规培楼、制剂大楼、提取室、辅助用房、地下车库及其他配套设施等,预计于2025年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该院一期项目预计编制床位500张,拟设置诊疗科目有:内科、外科、小儿外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运动医学科、麻醉科、疼痛科、重症医学科、中医科、预防保健科、中西医结合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建成后,预计门诊接待量1000人次/天。

四川省人民医院高新分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高新分院已选址于高新区中和组团新华社区,新川创新科技园以北,新成仁路西侧,净用地面积约为240亩。

建成后将成为一个拥有3000张床位的三甲公益性医院。

关于高新分院没有查到更多的信息,但查到了高新区的医疗规划。高新区以后医院将遍地开花。

●推进四川省人民医院高新分院项目建设,规划床位1500张;

●引进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项目,规划床位1200张;

●引进宋庆龄华西妇女儿童医院、四川眼科医院、四川现代医院。

●全区实现床位数9900张,

●每千人口床位数9.0张,

●每千人口医师数和每千人口护士数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卫生资源配置目标。

非常抱歉,小编没有查到关于这家医院的情况,但关于天府新区的医疗规划,查到了大家一直非常关注的华西天府医院。

华西天府医院项目位于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起步区,天府大道以西、鹿溪河以东,净用地面积约191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设计床位1000—1200张,为非盈利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项目以“超越华西办华西”为目标,拟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医疗和医学中心,推动天府新区乃至西部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院区拟设置14个医疗功能中心。包括胸部疾病中心、心脏疾病中心、消化疾病中心、泌尿疾病中心、神经疾病中心、骨关节疾病中心、乳腺疾病中心、甲状腺疾病中心、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全科医学中心、重症医学中心、日间手术中心、口腔医学中心和健康管理中心。

而且华西天府医院的设计方案已经出炉,是几万网友共同票选出的,设计理念是“看得见云朵,听得见花开”,有健康公园、智能化+MDT(多学科诊疗体系)。医院还能与地铁1号线实现零距离接驳,实现人车分流和无缝交通连接,感觉非常厉害!

成都还将对城市医疗资源进行优化

未来将构建“15分钟健康圈”

在此次的布局规划中,对原有的医疗资源布局进行优化,首先按照总规要求,根据最新的空间布局、产业体系、城市形态和人口迁移变化,调整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总的考量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让医疗资源布局更均衡合理,让老百姓看病就医更便捷、更高质量。

与此同时,提出在城区建成区构建“15分钟健康圈”,就是要按15分钟步行距离(800-1000米)为服务半径,规划配置包含至少一家社区服务中心,做到医疗机构服务半径适宜,交通便利、布局合理,方便服务群众。

按照国家规定,在地市级区域,每100万-200万人口设置1—2个地市办综合医院,服务半径一般为50公里左右。

四个新城规划建设三级医疗机构,满足龙泉山东侧大开发的需求。

转变就医观念,大力推分级诊疗,一些感冒咳嗽发烧类常见病在社区医院,大病去大医院,做到“小病不出社区”。

在医联体建设方面,通过华西医院、省医院、市一医院、市二医院、市三医院、市妇儿中心医院等部省市级三甲医院与县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等建立医联体,促进人才和技术下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医院开到家门口,看病不用跑断腿

这些变化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

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妇幼保健院、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成都第三人民医院、四川消防医院胃肠诊疗中心、四川军大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成都市第十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解放军第452医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四川(西藏)华西普济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成都三六三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北区。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军区总医院肝病研究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