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耳聋是否应佩戴助听器佩戴?

耳聋治疗 长期佩戴助听器会加重老年性耳聋吗
长期佩戴助听器会加重老年性耳聋吗神经性听力障碍。或者粘连性中耳炎中耳传导功能限制,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导致鼓膜穿孔等的耳聋多是传导性耳聋:胆脂瘤性中耳炎由于破坏明显,有时可引起混合性耳聋甚至神经性耳聋。、中耳炎引起传导性耳聋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包括药物及鼓室成形术等来解决,而神经性聋或者混合性聋中提高听力的效果要略差,严重的感音神经性聋需要配带助听器。您的联系方式一定要填写正确,以便我们与您联系。您的所有信息我们都会为您严格保密。...的检查是正确治疗的关键。医生,目前临床治疗打鼾多用微创技术,根据打鼾形成的不同原因及病人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疗法。打鼾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建议广大家长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医院进行诊疗是去除疾病的关键,切不可置之不理或盲目治疗,以免疾病给您的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医院是市首批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持医保卡来我院就医,您的联系方式一定要填写正确,以便我们与您联系。您的所有信息我们都会为您严格保密。
老年性耳聋配戴助听器确实能改善听力。但有些老年人担心长期配戴助听器,通过提高声音强度,长期刺激原本就存在功能衰退的内耳及听觉神经系统,会不会加重耳聋呢?可以肯定地说,老年性耳聋患者若能做到适时合理地选戴助听器,就不会加重耳聋。
老年人长期佩戴助听器会加重病情吗
但通常需注意以下几点:
(1)新近发怎样治疗长期佩戴助听器会加重老年性耳聋吗者鼓励减肥避免长时间仰卧,皮质激素滴鼻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予氧疗。二.咽部组织因此松弛腭垂扁桃体肥大导致呼吸道梗塞者,可行手术因此治疗科研。三.中枢型长期病人在积极治疗诊治会议基础经过疾病的前提下,可予氨茶碱安宫黄体酮普罗替林等以提高呼吸中枢驱动力。四.重症合并呼吸衰竭时,可短期使用人工机械通气有其他合并症者给予相应处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给人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为了确保疾病尽快治愈,避免疾病给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建议患者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治疗。医院有较完善的医疗设备和较雄厚的医疗技术力量,为您的健康提供保障。您的联系方式一定要填写正确,以便我们与您联系。您的所有信息我们都会为您严格保密。生的老年性耳聋,不要急于配戴助听器,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包括药物、运动、按摩、针灸等),若仍没有改善,再考虑配戴助听器。过早配戴助听器可能会因接受强声刺激而加重耳聋。
(2)在使用助听器时,必须由专科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根据各人不同的听觉下降程度,确定选用何种类型的助听器。不可自行选购,随意配戴,以免损害残存的听力。
(3)老年性耳聋,双耳的耳聋程度常不一致。宜配戴在听力较差的一侧,使另一只耳朵仍能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以求双耳听觉和谐一致。
(4)若一耳为中度耳聋,另一耳已达重度,则应配戴在听力较好的一侧,这样可获得最佳的听音效果。
(5)对于双耳耳聋程度一致的中重度耳聋,可双耳轮替配戴,以减轻疲劳感。
(6)对于存在&重振现象&的患者,配戴助听器后,必须练就一手能够及时增减音量的技巧,以免声音从小突然变大,造成不适应。
(7)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去医院检查进行进一步调治。
,肿瘤或异物压迫鼻中隔,儿童腺样体肥大以及硬腭高拱限制了鼻中隔发育……外伤外伤是引起鼻中隔偏曲最常见的原因。当外伤发生鼻骨骨折时,常并发中隔软骨脱位变形,甚至软骨骨折,如不及时位,可遗留中隔偏曲。婴儿出生时产道狭窄,或因产钳挟持不当,也可致中隔软骨偏曲、脱位。医院耳鼻喉专家介绍了鼻中隔偏曲预防与护理措施如下:一、鼻中隔偏曲与矩状突、由于鼻内手术后粘膜反应较明显,抽去纱条后,鼻内可薄薄地涂擦黄连膏。...、宽、咽口位置较低,因此易患中耳炎。患者听力减退前一般均思有不同程度的感冒或鼻炎史。听力因头位变动会暂时改善。有些患者伴间断性耳鸣和不同程度的耳疼及耳内闷塞感,用手按捺耳屏时,耳鸣及闷塞感会减轻。此类患者应积极治疗各种鼻和咽部的疾病。小儿应积极、彻底防治各类鼻炎、咽炎、扁桃体炎,预防感冒,加强身体锻炼。鼻炎、咽炎发作时切忌捏鼻鼓气,以免细菌侵及中耳腔。早诊断、早治疗,对保持好双耳听力起决定性作用。(责任编辑:liuwei)
温馨提示:预防是健康的关键,另外在发现相关的症状后要及时地到专业的耳鼻喉医院做好检查和就诊工作!如果还有不 明白或者想了解更多关于耳鼻喉方面的问题请点击,或拨打咨询热 线020-,您也可以添加我们的QQ:,咨询医生为您提供就医指导和健康咨询。来院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达道西路7号(八 一实验小学旁)
推荐这篇文章,会帮助到更多网友
您现在出现的全部症状:
生病时间及原因:
你想要咨询的问题:
[] [] [] [] []
更多城市:老年性耳聋患者佩戴助听器效果的评估--《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老年性耳聋患者佩戴助听器效果的评估
【摘要】:目的
老年性聋患者的言语辨别率下降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日常交流能力,助听器对老年性聋的听力损失有补偿作用,助听器验配的理想目标是达到在舒适佩戴下的最大言语识别率,不同听力障碍的患者对助听器的需求不同,如何对中老年人佩戴助听器的效果进行评估已成为验配师及临床医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本课题研究探讨不同程度听力下降的老年性聋患者佩戴不同侧别的助听器的疗效,为助听器的合理验配提供参考依据。
调查对象为100名来白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耳鼻喉科门诊老年性聋患者,年龄≥55岁;平均年龄70+9.74岁。中度耳聋53人,重度耳聋47人,单耳佩助听器49人,双耳佩戴助听器51人,均符合下列条件:①小学文化程度以上能听懂和会讲普通话。②耳部体检(耳廓,外耳道,鼓膜)正常。③鼓室导抗图呈A型。④感音神经性聋,纯音测听500,00Hz平均听阈为41~80dBHL(中~重度聋)。选配助听器均为全数字助听器,且功率相近,功能相似,最大饱和声压级为112±3dBSPL-125±3dBSPL,满档声增益为43±5dB-58±5dB,频率为200-5000Hz,型号为BTE、ITE两种。全部患者佩戴助听器时间≥6周。
应用GSI61双通道诊断型听力计,通过“心爱飞扬”计算机辅助汉语普通话言语测听系统,在本底噪声为19dBA的声场中进行言语测试。首先进行助听听阈测试,尽量保证各频率进入言语香蕉图,之后分别进行助听前后单音节词,安静及噪声下语句识别率(SNR=5)的测试,可在安静和噪声背景下分别进行。安静测试的条件即在声场内不播放噪声。完成测试后,填写主观调查问卷并计算得分情况。
主观调查问卷选用助听器效果国际性调查问卷(the International Outcome Inventory for Hearing Aids, IOI-HA)。按调查结果分别将耳聋患者分成了三个组(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并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将患者助听前后的单音节词识别率、安静及噪声下语句识别率(SNR=5)的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将中、重度耳聋及单、双耳佩戴助听器患者的IOI-HA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按耳聋程度分组比较:中、重度耳聋患者助听前后单音节词、安静及噪声下语句识别率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度耳聋患者与重度耳聋患者助听后的单音节词、安静及噪声下语句识别率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耳聋患者IOI-HA各题得分差值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按佩戴侧别分组比较:助听后,单、双耳佩戴患者的单音节词识别率较助听前有明显提高(p0.05),双耳佩戴患者的单音节词识别率与单耳佩戴者相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助听后,单、双耳佩戴患者的安静及噪声下语句的识别率均有明显提高(p0.05),双耳佩戴患者的安静及噪声下语句识别率高于单耳佩戴者,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双耳佩戴患者的IOI-HA各题平均得分差值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言语测听及IOI-HA是评估助听器佩戴效果的常用方法,佩戴助听器有助于提高中、重度老年性耳聋患者的言语识别率,改善日常交流能力,延缓认知能力减退有重要意义。双耳佩戴助听器的效果优于单耳佩戴者。使用不同有效方法相结合进行评估更能反映佩戴助听器的真实效果。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R764.436【目录】:
中文摘要4-6Abstract6-10縮略语/符号说明10-11前言11-14 研究现状、成果11-13 研究目的、方法13-141.1 对象和方法14-17 1.1.1 研究对象14 1.1.2 病例选择和排除标准14-15 1.1.3 评定指标15 1.1.4 主要仪器和测试环境15 1.1.5 听力学检查对受检者及检查者的具体要求15
1.1.5.1 对受检者的要求15
1.1.5.2 对检查者的要求15 1.1.6 操作基本流程15-16
1.1.6.1 中耳分析及纯音听阈检测方法15-16
1.1.6.2 言语识别率的检测方法16 1.1.7 统计学方法16-171.2 结果17-23 1.2.1 单、双耳佩戴助听器者单音节词及安静、噪声下语句识别率比较17 1.2.2 单、双耳佩戴患者IOI-HA得分17-18 1.2.3 单耳佩戴助听器患者按满意度分组后的识别率18-19 1.2.4 中度、重度耳聋佩戴助听器者单音节词及安静、噪声下语句识别率比较19-20 1.2.5 中度耳聋患者按满意程度进行分组进行言语测试结果20-21 1.2.6 重度耳聋患者按满意程度进行分组进行言语测试结果21-231.3 讨论23-32 1.3.1 耳聋23-25 1.3.2 助听器验配25-28 1.3.3 助听器佩戴效果评估28-32
1.3.3.1 单、双耳佩戴助听器效果的比较30-31
1.3.3.2 中、重度耳聋佩戴助听器效果比较31-321.4 本研究中的优缺点32-33结论33-34参考文献34-38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38-39附录39-41综述41-51 综述参考文献47-51致谢51-5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朝霞;孙晓萍;郭爱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张华;王硕;陈静;吴燕君;卞海岩;陈雪清;刘海红;孔颖;韩德民;;[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8年02期
王月华;杜冠华;;[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3年02期
张华;王硕;陈静;林少莲;王靓;郭连生;;[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年01期
秦岩;胡桂娟;孟玉玲;;[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年04期
高建林,杨月珍,吴竹梅,王晓阳,冯亚平,杨丽;[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柴峰;李静波;蔡纪堂;;[J];四川中医;2008年02期
陈振声;韩睿;李炬;于丽玫;王树峰;王晓力;张亚康;;[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7年05期
张华;王硕;陈静;王靓;邵广宇;李玉玲;蒋文博;;[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年06期
裴宏恩,姜伟,哈思怡,李春凤,王援朝;[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储诚志,倪玲玲,沈芳;[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李训栋;童隆正;王磊;刘兴龙;聂书君;刘博;;[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6年02期
徐朝霞;孙晓萍;郭爱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郑重,胡晓梅,田理,张泉,温国伟,曹雪明,王川平,宋开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罗香林;刘强和;陈顺香;黄鑫;;[J];重庆医学;2010年12期
潘新年;杨广林;黄跃;;[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6年05期
杨嘉琛;朱绪亮;李海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年06期
胡岢,张琨,朱辉;[J];中国医师杂志;2000年01期
罗萍;肖莉;朱列罕;;[J];东南国防医药;2011年03期
罗红强;;[J];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焦宇;郑晓琳;;[A];吉林省医学会第九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罗红强;;[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黄高扬;贾珈;蔡莲红;郗昕;;[A];第18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09)、第5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09)、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09)论文集[C];2009年
郑重;田理;;[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嗓音言语听力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秦巧红;赵杰;;[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林灿;[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叶胜难;[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王亮;[D];郑州大学;2004年
崔勇;[D];复旦大学;2004年
刘蓬;[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郭明丽;[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李剑挥;[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邹琦娟;[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刘建菊;[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赵祥辉;[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瑞静;[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董丽明;[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陈向红;[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郝晓博;[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代键;[D];宁波大学;2010年
李建玲;[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孙琪殷;[D];广州医学院;2011年
张振萌;[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刘健民;[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杨军;[D];重庆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包紫薇;;[J];电声技术;1985年01期
王克非;顾之平;;[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3年06期
杨志华;[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5年06期
王登元;[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2年06期
张华;王硕;王靓;陈静;岳朋朋;郭连生;赵小燕;;[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年22期
高建林,杨月珍,吴竹梅,王晓阳,冯亚平,杨丽;[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王清海,李桂明,李典鸿;[J];新中医;2005年11期
郗昕;[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5年01期
高建林,杨月珍,梁晨,徐廷贵;[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0年02期
张华,汪若峰;[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凤玲;田岚;;[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1999年05期
王春华,杜国凤;[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0年03期
孙喜斌;[J];现代康复;2000年07期
马彩云,王伟英,王进萍;[J];包头医学;2002年04期
,董旻媚;[J];首都医药;2002年06期
毛荣清;[J];中国民康医学;2003年07期
兰明;[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3年01期
郗昕,冀飞;[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4年02期
薛英,叶林峰,李俊,周绪红;[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6期
李炬,胡岢;[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孔颖;张华;陈雪清;吴燕君;李靖;;[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王春华;杜国凤;;[A];湖北省民政康复医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陶映荃;[N];工人日报;2000年
连漪;[N];健康报;2014年
张建一;[N];健康报;2003年
张建一;[N];健康报;2003年
刘海红;[N];科技日报;2008年
协和世纪听力康复中心主任
张建一;[N];人民政协报;2002年
刘智利 刘芝
(本报记者
刘智利);[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罗庆;[N];家庭医生报;2006年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孙爱东;[N];扬州日报;2006年
曾伟?付维信
谭静;[N];中国医药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桂敏;[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许庆庆;[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赵春瑞;[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陈鱼;[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张敏敏;[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王翠霞;[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年
张树汉;[D];重庆理工大学;2014年
李焱;[D];吉林大学;2012年
白龙;[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邓小兵;[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老年性耳聋最好双耳佩戴助听器
老年性耳聋最好双耳佩戴助听器,与单侧配戴助听器相比,双侧有明显的优势。在认识到双侧助听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之后,只要可能,一定要双侧戴用助听器。这对老年人尤其重要。因为老年性耳聋患者的听觉分辨能力差、重振现象严重,需要更清晰并能有效限制过大声音输出的助听器。
而双耳戴用助听器的优点正在于帮助老年人听得更好。为什么呢?
1、只有双耳同时听才有可能产生听觉方向感,才能有听觉的定向与定位能力。
2、同样的声音用双耳去听当然显得大些,所以能减少助听器的输出,等于无形中获得了6分贝的&真实听觉&。
3、由于能产生&立体声效果&,双耳戴用助听器可以提高使用者的语音分辨能力。比如在嘈杂的环境中,双耳听力可以抑制和减弱噪声强度,提高使用者对语言声的理解水平。在有回响的声环境中,双耳戴用助听器的效果更突出。
4、双耳戴用助听器可以让使用者听到更微弱的声音。
5、由于符合人类的听觉习惯,双耳戴用助听器会让使用者感到更自然、更舒适。
6、双耳互补能够有效地减少失真,使信号听起来更真实清晰,也更容易产生空间平衡感。
7、双耳同时听,使声音听起来连贯、丰富,从而提高了听到声音的质量。
8、双耳都&用&,可以有效地避免未助听耳由于信号刺激弱而产生的废用性听功能下降。
正因为如此,很多老年性耳聋患者一旦用过了双耳助听器,就再也不能容忍单耳助听的缺陷。
作者:中国聋人网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新闻排行榜
中国聋人网最新文章
网站客服:
听障人士交流QQ群:793040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助听器佩戴效果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