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外差式频谱分析仪差什么意思

您的位置: &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脑电图频谱分析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相关性研究
摘 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脑电生理学预测因子。方法收集30对有或无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电图频谱分析结果、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量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考察影响患者攻击行为的脑电生理学指标。结果(1)两组简明精神病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有攻击组(30例)右侧前额区6波[(23.32±3.30)%]、0波[(18.22±2.84)%]和右侧额区(F4)[(19.04±3.30)%]和前颞区θ波的相对功率[(17.90±3.29)%]均大于非攻击组[30例;分别为(21.23±3.54)%、(16.54±1.86)%、(17.43±1.98)%、(16.22±1.80)%;P〈0.05]。(3)有攻击组Cz点P3潜伏期[(321±45)ms]长于非攻击组[(287±43)ms],P,波幅[(3.4±1.6)μV]低于非攻击组[(4.8±2.2)μ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P,潜伏期、F4θ波依次进入回归方程。根据偏回归系数建立的Logistic回归方程总正确预测率为73.3%。结论P3潜伏期、F4θ波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优质期刊推荐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脑死亡患者脑电图频谱分析
作者:章悦&&&&作者单位:20004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
通过对脑死亡患者脑电图进行定量分析,寻找敏感可靠的脑死亡诊断标准。方法
对17例确诊为脑死亡患者及5例临床脑死亡患者进行脑电图频谱分析,并与13例非脑死亡患者的脑电图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脑死亡组的脑电功率值显著低于非脑死亡组(均P<0.01)。临床脑死亡组脑电功率值介于脑死亡组与非脑死亡组之间,脑电功率值高者预后较好,脑电功率值低者预后较差。结论
脑电图频谱分析可能对脑死亡的判断、特别是临床脑死亡患者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 脑死亡 脑电图 频谱分析
&&& Spectrum analysis of the EEG& in patients with brain death&
  ZHANG Yue, SUN Bing, WU Xun-yi, et al.
  the Institute of& Neurology, Hua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04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quantify the EEG data in patients with brain death, expecting to obtain a criteria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for the diagnosis of brain death. Methods& Analyzed the EEG data obtained from 17 brain dead cases and 5 clinical brain dead cases with spectrum analysis and made comparison with that from 13 non- brain dead cases. Results& The EEG electric power of the brain dea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non-brain dead group (P<0.01). The EEG electric power of the clinical brain dead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dead group, but lower than that of non-brain dead group. Higher EEG electric power implicated better prognosis while lower one was associated with poor outcome. Conclusion& Spectrum analysis of the EEG&& may be a valuable examination for prognostic judgment of brain death,special for judgment of outcome in clinical brain death.
&&& Key words:brain death; EEG; spectrum analysis
&&& 脑电图(EEG)是诊断脑死亡重要的检查手段,WHO以EEG静息或等电位作为脑死亡定性诊断标准已经沿用了多年,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定量EEG是计算机对脑电进行时域和频域计算和显示的技术。这种新技术在脑死亡的研究不多。因此,本研究采用频谱分析方法来探寻可靠、敏感的脑死亡诊断指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系2005年2月~2006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病房、神经内科急诊室、内科急诊室和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的中枢神经功能受损的患者35例,参照1995年美国神经病学会(AAN)的脑死亡标准[1]和日本厚生省标准[2],临床判定项目包括:意识状态、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头眼反射、前庭眼反射、咳嗽反射、咽反射、睫状体脊髓反射及无呼吸试验。排除标准包括:严重的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和内分泌紊乱;镇静药、氨基糖甙类、三环抗抑郁药、抗胆碱能药、抗癫疒间药、化疗药和神经肌肉接头阻滞剂等药物中毒、低温、收缩压&90 mmHg(1 mmHg=0.133 kPa)以及其他能够预见到的干扰脑死亡判断的因素。确诊试验为床旁EEG检查并符合一定技术标准[3],诊断标准为EEG静息电位。根据以上判定标准,将35例患者分为3组:(1)脑死亡组:17例,完全符合脑死亡判定标准,EEG示静息电位。男11例,女6例;年龄21~82岁,平均(47.8&20.1)岁;病程3 d~1周;诊断为脑出血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梗死2例,呼吸心跳骤停2例,电击伤1例。(2)临床脑死亡组:5例,临床表现符合脑死亡判定标准,EEG为非静息电位。男3例,女2例;年龄16~85岁,平均(51&30.4)岁;疾病诊断、病程及EEG结果见表1。(3)非脑死亡组:13例,临床表现和EEG结果均不符合脑死亡判定标准。男7例,女6例;年龄17~84岁,平均(55.6&24.5)岁;病程3 d~5年;诊断为脑炎5例,脑出血3例,脑梗死、CO中毒、安定中毒、颅内多发病变、运动神经元病各1例。EEG 示以&波为主1例,&波为主1例,&波为主8例,&波为主3例。表1& 临床脑死亡组患者EEG检查结果(略)
  1.2& 方法
  1.2.1& 脑电数据采集&
  采用美国Neuroscan公司Nuamp便携式脑电图仪,参照国际10/20系统安置电极,用盘状电极进行描记,记录电极位于Fp1、Fp2、F3、F4、F7和F8处,电极间距>10 cm,接地电极置于FpZ处,参考电极置于耳垂A1和A2;电极间电阻<5& k&O;描记&30 min。
  1.2.2& 数据分析方法&
 定性:使用Matlab 6.5.1进行脑电信号回放,经两名EEG医师分析得出结果。定量:取单道记录的EEG 30 s(10000点)作快速傅立叶变换(FFT)、频谱分析,采取的EEG数据段剔除伪迹。频谱分析指标:计算0.5~30 Hz波段频谱的总和,即&频率、&频率、&频率和&频率的能量谱。
  1.2.3& 随访&
  随访自2005年2月~2006年12月,共21个月,终点为死亡。
  1.2.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各组脑电功率值的比较&
  见表2。脑死亡组各导联的脑电功率值明显低于非脑死亡组(均P<0.001);临床脑死亡组的脑电功率值介于脑死亡组与非脑死亡组之间。表2& 各组患者各导联的脑电功率值的比较(略)注:与非脑死亡组比较*P<0.001
  2.2& 随访结果&
  脑死亡组均在脑电检查后1周内死亡;非脑死亡组1例3个月死亡,余均存活;5例临床脑死亡患者的脑电功率值和预后见表3。例 1、例2、例5各导联脑电功率值和非脑死亡组接近,预后相对较好;例3脑电功率值介于脑死亡组和非脑死亡组之间,至随访终期呈植物状态存活;例4各导联的脑电功率值与脑死亡组相近,脑电检查后3 d死亡。表3& 临床脑死亡患者各导联脑电功率值及随访结果(略)
  3& 讨& 论
&&& 国内外研究发现,部分临床表现符合脑死亡诊断标准的患者仍存在脑电活动。有报道[4]10例临床判断脑死亡的患者中3例存在低幅的(4~10 &V)&和&波;也有报道[5]11例脑死亡患者中,4例EEG显示慢波加平坦波改变。本研究显示5例临床脑死亡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脑电活动。有研究[6,7]认为,临床脑死亡实际上是脑干死亡,存活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仍可发出脑电信号;也有归咎于研究设计不符合标准的[8],但最主要的因素是伪迹[4]。拟诊脑死亡的患者EEG至少30 min保持静息电位或等电位,但临床上拟诊为脑死亡的患者往往身处ICU,身体或周围有各种电子仪器如监护仪、呼吸机和注射推进器等,随着EEG仪的灵敏程度提高,记录到的EEG充斥各种电磁噪声以及患者身体其他细胞的电活动,或其他环境因素带来的伪迹。因此,传统的脑电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受到挑战。本研究中5例临床脑死亡患者存在脑电活动,影响了脑死亡的诊断。因此,脑死亡的定量指标对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更为重要。
&&& 定量EEG是计算机对脑电进行时域和频域计算和显示的技术。本研究采用的频谱分析法以FFT为基础进行脑电功率值的计算,对信号适应性强,物理意义明显,因此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发现,脑死亡组患者各导联的脑电功率值基本<0.2 &V2,而非脑死亡组患者各导联的脑电功率值>0.4 &V2,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定性诊断相符。临床脑死亡组5例患者的脑电功率值差异较大,其中有3例与非脑死亡组接近,1例介于脑死亡组和非脑死亡组之间,1例接近脑死亡组;他们的预后与脑电功率值有相关性。3例脑电功率值与非脑死亡组相近的患者预后相对比较好,其中1例已能正常生活;1例脑电功率值介于脑死亡组和非脑死亡组的患者处于植物人状态;而脑电功率值和脑死亡组接近的1例患者3 d后死亡。显示波谱功率值较高的患者预后较好;波谱功率值较低的患者预后较差。
&&& 脑死亡的诊断主要依赖于EEG定性诊断,由于伪迹的影响,定性诊断无法提供脑死亡的确凿证据。对于这部分临床脑死亡患者,EEG频谱分析对预后判断具有一定价值,是对定量EEG的补充解释。因此建议对拟诊脑死亡的患者不仅要进行传统的脑电定性诊断,还应对脑电数据进行频谱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指导临床的治疗及对预后的判断。
【参考文献】
&   [1]AAN. Practice parameters for determining brain death in adults (Summary statement)[J]. Neurology,12.
  [2]铃木忠 著.欧阳嶷 译. 脑死亡判定法[J]. 日本医学介绍,.
  [3]Ernst. Electroencephalography[M]. 5th ed.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
  [4]刘灵慧,陈善成,李冬娜,等.
动态脑电图诊断脑死亡10例报告[J].暨南大学学报, .
  [5]庄晓芸,黄华品,郑安,等. 动态脑电图对脑死亡诊断的应用价值[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
  [6]Bell MD, Moss E, Murphy PG. Brainstem death testing in the UK——time for reappraisal[J]? British Journal Anaesthesia,3.
  [7]Waters CE, French G, Burt M. Difficulty in brainstem death testing in the presence of high spinal cord injury[J]. British Journal Anaesthesia,.
  [8]胡克琦,陈谦学,叶应湖. 脑死亡病人的脑电图监测[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9]Nuwer MR. Assessing digital and quantitative EEG in clinical settings[J]. Clin Neurophsiol, .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高血压脑电地形图频谱分析(附120例报告)
本文用脑电地形图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 ,对频谱改变做出分析。1 临床资料患者男 6 7例 ,女 5 3例。年龄 2 1~ 30岁 6例 ;31~ 40岁13例 ;41~ 5 0岁 31例 ;5 1~ 6 0岁 38例 ;6 1~ 70岁 2 3例 ;71岁以上 9例。同时选取年龄组比例与患病组相同 12 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性 72例 ,女性 48例。采用北京产BEAM - 30 0型脑电地形图仪 ,脑电信号接收采用国产上海ND - 16 1型 16导脑电图机。受试者取坐位 ,闭目 ,安静清醒状态下描记。按国际 10~ 2 0系统安置电极 ,省去三个中线电极。频带分布 :δ频带 2~ 3 8Hz ;θ频带4~ 7 8Hz ;α1频带 8~ 9Hz ;α2 频带 9 2~ 13Hz ;β1频带 13 2~ 2 0Hz;β2 频带 2 1~ 30Hz。六个频带的功率值和百分比分布以不同颜色在头颅模式图上以地形图方式表示出来...&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In order to explore value applied of BA inpatients with sporadic viral encephalitis,Weexamined BA in94patients with sporadic viralencephalitis.The results show that BA was ofimportant value in diagnosis,observation of curativeeffect and judgement of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sporadic viral encephalitis.This result was reported asfollows now.Data and Method1.Clinical dataThese patients were94cases.Male was60cases.Fema...&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为了协助广大读者系统了解“脑电地形图及其临床应用”,我刊于本期起将连续系统地刊登刘名顺、阎宝云、董全胜、孟繁妔和陈兴时教授主编的,2013年4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有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前言脑电地形图(Brain Atlas,BA)是继CT和MR(I磁共振成像)技术之后,又一成像技术的重大发展,是基于电子计算机分析脑生物电的一种新的诊断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一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是临床医学、电子工程和计算机学科相结合的新兴科学,是一种有效地用于描述大脑功能变化的安全的无创伤性诊断方法。它既可进行功能诊断又可病理诊断,可补充CT和MRI的不足。在病变未形成病灶或体积不够大而CT和MRI未能显影时,只要有功能变化,脑电地形图即可显示异常,故对大脑病变可起到超前诊断的作用,为大脑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及预后的判断带来了希望。脑电地形图是目前诊断功能性疾病(如精神性疾病、原发性癫癎、脑震荡、老...&
(本文共7页)
权威出处:
Since 1991,We examined BA in 40 patients with sporadic viral encephalitis diagnosed clinically.Theresults showthatBAwas of importantvalue in diagnosis,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and judgementof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poradic viral encephalitis.These results were reported as follows now.Data and Method1.Clnical dataThese patients were 40 cases.Male was19 cases.Female was21 cases.Smallest age was15 years old,l...&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动态脑电地形图(ambulatory brain electricalactivity mapping,ABEAM)和视频脑电地形图(Video-BEAM)是由动态和视频脑电图的曲线图经过快速付立叶转换(FFT)变为动态和视频脑电形图。它们是脑电地形...&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倡导九十年代是“脑的十年”,并祈望成为全球性行动。当前,国内外有关脑科学的研究正蓬勃兴起,在基础和临床医学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脑电地形图(BEAM),或称脑电分布图(EEGT叩雏raPhy),亦即是定量脑电图(qEEG),名称虽不同,但内涵吻合,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意义,电补计算机进人医学领域,促进医学信息科学的发展,智能化脑电信号处理系统亦应运而生,并且发展迅速,获得普遍赞赏。然而,它在广泛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也出现了误用和滥用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声誉。为了继续挖掘和发展电子计算机在BEAM中应用的潜力,不断克服和消除普及BEAM应用中的暗流。我们认为现阶段BEAM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是: 卜加强对国内外BEAM工程研制和应用研究现状的分析,去伪存真,删粗求精,进行科学的论证,力求正常的发展。2、建立多种BEAM的数据库,例如:判断为正常脑电图或/及异...&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参见附件(22kb)。&&&&一、双频谱脑电图
&&&&(一)BIS EEG信号处理的原理
&&&&BIS、EEG分析是应用非线性相位锁定原理对原始EEG波形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属于一种回归的处理方法。
&&&&是在功率谱分析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相关函数谱的分析,既测定EEG的线性成分(频率和功率),又分析EEG成分波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位相和谐波)。
&&&&通过分析各频率中高阶谐波的相互关系,进行EEG信号频率间位相耦合的定量测定。
&&&&清醒人在EEG频率带上有显著的位相耦合或位相锁定。
&&&&BIS分析对来自傅立叶分析的信息进行了更清楚的表达,不仅包括了更多的原始EEG信息,而且更多地排除了许多对EEG信息的干扰因素。
&&&&? BIS的变量是通过多变量数学回归方程计算产生的值来表达的。
&&&&? BIS数值范围为0~100,数值越大,越清醒,反之提示大脑皮质的抑制愈严重。
&&&&三、诱发电位
&&&&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EP)是指于神经系统(包括感觉器)某一特定部位施加适宜刺激,在CNS(包括周围神经系统)相应部位检出的与刺激有锁定关系的电位变化,即CNS在感受外在或内在刺激中产生的生物电活动。代表CNS特定功能状态下的生物电活动变化。
&&&&由于其对麻醉药敏感因而用于研究测定麻醉药的作用和麻醉深度。
&&&&EP按刺激类型分三类:①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SEP);②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 AEP);③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外差频谱分析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