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老年人腰腿痛的治疗痛

南宁晚报多媒体数字报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宁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闻搜索:
第15版:老友·民生
&&&&&&&&&&
爱心援助持续进行 八旬老太喜报恩情
■本报记者 罗小璐
治疗过后,林奶奶腰腿疼痛的症状很快消失
4月20日,在南宁协和医院骨科主任的诊室里,因为手术过多刚坐下休息的黄武主任还没喘好气,又一位患者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他的诊室,感谢他治好了患者多年的骨病。这位患者姓林,是一位83岁的老奶奶。林奶奶患腰腿疼痛6年了,病情严重时生活无法自理,基本靠轮椅活动。因为年纪大,一听到手术就感到害怕而迟迟未进行医治。直到今年4月份,林奶奶的家属看到邻居多年的骨病治好了,打听到是南宁协和医院的黄武主任治好的,而且用的微创手术不开刀、创伤小,便毫不犹豫地预约了黄主任。 来到医院后,黄主任告诉林奶奶,协和医院正在开展骨病援助治疗活动,她的情况符合活动的政策,所以治疗费用将得到很大程度的减免。据悉,林奶奶是活动开展以来的第305个患者。经过黄武主任的确诊,她的腰腿疼痛为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变性、膨出并压迫神经根。入院第二天,林奶奶便接受了微创手术治疗。黄武主任采用的是比较适合她的“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该技术是骨科最前沿的微创技术,治疗创伤小、比传统手术更安全有效,林奶奶在治疗过程中几乎没有痛苦。治疗过后,林奶奶腰腿疼痛的病症很快消失了,治疗后第3天她已经能下地行走。于是,康复后的林奶奶还特意和家人来到诊室感谢黄主任。 腰腿疼痛多发于中老年人,像林奶奶这样的高龄老人运用先进的微创技术进行规范治疗是完全可以解除病痛的。据悉,协和医院第三届关注骨病援助活动在持续进行中,活动期间椎间盘突出、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手术费可减免一半,其他骨病治疗费、手术费最多减免20%。目前,预约治疗的患者还在不断增多,医院已经加大了网络和电话提前预约的力度,以方便患者就诊。 ■就诊直通车 关注骨病爱心援助活动在持续开展中,如果您是久治不愈的骨病患者,如果您备受颈肩腰腿痛的折磨,现在前往南宁协和医院就诊,将获得黄武主任等骨科专家的会诊,并获得手术费减免等爱心援助。 热线电话:6; 地址:南宁市五一路156号[中兴大桥(二桥)桥南]
主办:中共南宁市委&承办:南宁日报社
新闻热线:&广告热线:
地址:南宁市云景路28号南宁新闻网现在的位置:
一位八旬老人的思念
 今年82岁的陈玛利老奶奶是一位亲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见证人,65年前,她的一家因日军灭绝人寰的暴行而颠沛 流离,年仅16岁的大弟被日军从国际保护区强行拉走,枪杀在长江边上,没有与任何亲人告别便永辞人世。昨天是南京各界 纪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65周年的祭日,作为亲身经历了这一幕悲惨经历的陈奶奶一再表示,希望在有生之 年,亲自参加烛光祭游行。
记者遵照陈奶奶的意愿,与有关部门进行了多次联系。主办者获悉后作出专门安排,并请记者转告陈奶奶,作为历史 的见证人,欢迎她参加烛光祭活动。得到邀请的陈奶奶非常激动,再三要求记者早点去接她。
  我要去看弟弟了
  昨天下午3:00,记者赶往陈奶奶现在生活的居所———锁金社区老年照料中心。推开房门,只见陈奶奶正在收拾 东西准备出发。同室的高奶奶告诉记者,这个月初开始,陈奶奶就一直念叨着要去江东门纪念馆看弟弟。作为历史见证人,上 午陈奶奶为30多名幼儿园的小朋友及照料中心的老人们作了专场报告,以亲身经历揭露了侵华日军当年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 行。当中午接到本报的邀请电话,有午休习惯的陈奶奶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就在记者到之前,她还特地去洗了一个头, 并将满头白发梳得一丝不苟。“一年只能和强强见一次面,一定要体面些,不然强强会有意见的!”
  前天,陈奶奶想去祭奠弟弟并参加烛光祭的消息经本报独家披露后,老人就成了那里的名人,因此当本报专车一开到 锁金社区老年照料中心,立即就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临行前,中心熊主任将专门印制的一套南京大屠杀火花赠送给了老人, 并亲自将老人送上了车;食堂的师傅听说老人要去看弟弟,特意准备了一份水饺点心;负责照料老人生活的服务员小陈更是一 次次叮嘱老人不要忘了所带的物品,并把一瓶牛奶塞进陈奶奶的包里。当陈奶奶走出大门时,一百多名街坊早已等候在那里, 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太悲伤。专车缓缓驶出街巷很远,仍不时看到目送陈奶奶一路走好的街坊四邻。
  早就认识李秀英
  3:20,陈奶奶坐上了本报为她准备的专车前往江东门。一路上,陈奶奶显得特别健谈。她告诉记者,上午警报拉 响的时候,她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过去。65年前大弟陈强被日军枪杀时也曾响着警报。当时她抱着小弟、拉着大弟躲进防空 洞,年幼的小弟被吓得哇哇大哭,众人责怪道哭声会招来飞机的轰炸。现在想来虽然可笑,但没过多久,大弟就被日军强行拉 到长江边,用机关枪扫射而死了。65年来,陈奶奶尽量不去想这揪心的往事,“伤心有什么用,不如埋头多干点实事!”
  虽然尽量不去回忆伤心的往事,但伤心的往事永远不能从陈奶奶的记忆中消失。陈奶奶告诉记者,其实她早就认识李 秀英,当年日军攻陷南京后,她与许多人躲在教会里,一天一个浑身是血、头上被砍了七八刀的女孩从外面被抬了进来,经过 竭力抢救,这个女孩虽然获救,但在很长时间里头发理得很短,像一个男孩,这个人便是李秀英。三年前,姐妹俩在一次聚会 中再次相逢,对当年的往事记忆犹新。记者告诉她,经李秀英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不懈努力,日本终于承认了自己的侵略罪 行,但对于赔偿要求却无端搁置,陈奶奶认为,要日本人尤其是右翼分子承认罪行是主要的,至于获得赔偿倒在其次。对于中 国人民这段惨痛的历史,日本政府应该懂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道理,否则永远得不到中国人民的原谅。
  弟弟,知道我来看你吗
  下午4点,本报3名记者与陈奶奶准时到达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热情的工作人员将陈奶奶让到休息室里休息 ,但刚一坐下,陈奶奶便要记者带她去找铜版路,看看那上面有没有她的脚印。她介绍道,前一阵子,征集幸存者脚印的一行 人曾找到她,将她的脚印取来了,但当时她没有找到身份证。记者与老人沿着长长的铜版路寻找,终于找到了一块刻有“陈玛 利,82”字样的铜版。陈奶奶一把拉住记者的手说,有我的脚印,这是我的脚印。说完,陈奶奶一下子蹲在地上,一边摩挲 着脚印,一边对记者讲,我要用我的脚印让后人知道:历史不容篡改!人们簇拥着陈奶奶,来到遇难者纪念墙,随着陈奶奶手 指的方向,一行行地为她寻找着弟弟的名字,当找到左起第三排石墙时,“陈强“两个字使陈奶奶眼眶顿时红了,双唇禁不住 地抖动了好久:“强强,我来看你来了,你听到我在叫你吗!时间已过去了65年,爹妈都不在了,我也老了,但祖国却变得 日益强大,再也容不得他人随意欺侮了。”怕老人过于悲伤,记者要拉老人离开,但十分疲惫的陈奶奶却执意要三鞠躬。随着 身板已不再灵活的老人起伏的身影,所有的旁观者忍不住涕泪滂沱。
  我要一份《安魂曲》乐谱
  晚5:30,在《安魂曲》的乐曲声中,由千余名手捧烛灯的市民组成的烛光队伍缓步走出纪念馆大门,队伍中有李 秀英,当年李秀英受伤后就住在陈奶奶的楼下。两位历尽沧桑的老人再次见面,已经不需要用语言来交流,只是默默点头致意 。队伍中不管是年幼的学生,还是耄耋老者,手捧烛灯缓步前行。见此情景已经答应家人不参加徒步游行的陈奶奶,执意要和 众人一起徒步前行。寒风中陈奶奶手捧烛灯,跟着游行队伍前行100多米后脚步越来越艰难,钻心的腰痛已使她很难将腰挺 直了,最后在记者的一再劝阻下,才放弃了走完全程的计划。晚上6点,和平广场。健谈的陈奶奶一言不发,捧着小烛灯默默 地聆听着由65架钢琴同时演奏的《安魂曲》,当主席台上一位12岁的女孩发出“我们要和平”的呐喊时,记者发现陈奶奶 的眼角流下了晶莹的泪珠。临别前,陈奶奶一再请求记者为她找一份《安魂曲》的乐谱,“我想哼着它来祭奠弟弟的灵魂,祭 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难者的灵魂,为爱好和平的人们祈祷。”本报记者孙为立吴俊薛文强
【上篇】【下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推荐纪念馆
1989 - 2010
同分类最新文章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home/uu162857/wp-content/themes/FFFengYun/footer.php on line 78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华裔老人说明受伤真相 提告纽约警方赔偿500万美元(图)
11:08:02 & | &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 | & 编辑:王珊 & | &
  对于黄敬存老人的伤势,纽约警方一直坚持说是他自己跌倒造成的,但是老人的律师表示,现场有一位目击者说,老人是因为警察拉扯才摔倒的。
  原标题:华裔老人说明受伤真相 提告纽约警方赔偿500万美元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徐蕾莹):由于“闯红灯”而被纽约警方逮捕并且受伤送医的华裔老人黄敬存已经决定要控告纽约市政府和纽约警方,并要求赔偿500万美元。
  27日,84岁的华裔老人黄敬存在家人和律师的陪同下出面向媒体说明19日当天的情况。此前有报道说,当时老人是因为闯红灯而被警察拦截;对此,老人解释说,他过马路的时候还是绿灯,等到他快走到马路对面时,信号灯才变成红灯,随即就被警察拦住。老人在移居纽约之前曾经在古巴生活多年,他只会说广东话和西班牙语,因此他并不明白当时警察说了些什么,只听懂了身份证件一个词,于是他出示了自己的身份证件,当他想拿回证件时,与警察发生了争执,并且在拉扯过程中受伤。
  记者会现场,律师还出示了一些照片,照片显示当时老人头部伤口缝了四针,脸部有多处淤血;时隔一周之后,出席记者会的老人脸上还可以看到淤青,他也对媒体表示,至今仍然头痛、腰痛、手肘痛。对于老人的伤势,纽约警方一直坚持说是老人自己跌倒造成的,但是老人的律师表示,现场有一位目击者说,老人是因为警察拉扯才摔倒的。警方的处理方式不仅造成这名八旬老人受伤流血,也让他感觉受到羞辱,老人强调自己没有违法,不知道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对待。身心受到双重伤害的老人因此决定起诉并且要求赔偿500万美元。&&
  此前有媒体在报道此案时,用了“中国式过马路”这样的说法,以记者在纽约的经历来看,纽约人多半都是“急性子”,虽然是红灯,但是只要没有车,或者车离得还很远,纽约人就会争分夺秒地横穿马路。据说过去也有纽约市长认为应该好好管管这种事情,但是纽约人很不以为然,他们觉得自己能分清什么时候过马路是安全的,什么时候不行,用不着市长大人多管闲事。而这次案件中的老人已经在纽约住了将近50年,假如他真的横穿马路,那也只能说是“纽约式的过马路”;更何况老人坚持说,他过马路的时候还是绿灯,后来才转成红灯。这种情况完全有可能出现,据记者观察,国内常见的那种可以显示秒数的交通灯在纽约很少见,所以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并不知道绿灯还剩下多少时间,走到一半才发现已经变灯的的情况也很常见,对于腿脚不便的老人来说,这种情况更有可能发生。 1
相关新闻v&& 10:27:58v&& 15:00:46v&& 15:57:26
•&•&•&•&•&•&•&•&
•&•&•&•&•&•&【协和医事:3D打印技术应用于脊髓脊柱微创治疗&制定精准手术方案解除八旬老人腰腿痛】
7月22日上午,在我院神经外科杨卫忠教授和石松生主任的领导下,神经外科脊柱脊髓组成功应用脊柱3D打印技术,制定精准手术方案,进行腰椎椎管狭窄的微创手术。这是我院神经外科第二例将3D技术用于术前制定个性化方案和术中精准定位,使腰椎病微创手术的操作更加个性化、精准化和安全化。
图1 手术前 数据重建 患者1:1腰椎3D打印模块与对应的3D数据显示椎管内神经分布
7月22日手术的患者是一位来自厦门的81岁老伯。2月前出现左侧腰部疼痛,伴随左侧下肢麻木、疼痛,2周前症状加剧,无法行走。曾进行针灸、理疗等保守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慕名求诊于我院神经外科,经检查发现严重的腰椎椎管狭窄并卡压神经,导致无法行走和剧烈腰腿痛。接诊后科室组织大讨论,结合患者81岁高龄、长期糖尿病、严重骨质疏松和异常增生等情况,决定应用脊柱3D技术指导经皮微通显微下微创减压技术,首先应用CT薄层平扫图像,在计算机中重建腰椎骨质、血管和神经3D模型,并按1:1打印患者模型,直观的展现该患者的脊柱细微结构、微小病变,以及对应神经和血管走行,并以此结合病人神经症状,制定精准手术规划,包括椎板开窗位置和大小、脊神经走行与开窗解剖关系等;手术中将3D模块、3D重建数据和图像、微通道下显微镜所见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椎板精准开窗、椎管显微扩大和脊神经无创性减压,使整过手术过程变得更加微创、精准和安全。在手术部麻醉师和护士们的配合下,手术过程顺利,历时2小时,出血量不超过10毫升,切口如指甲片大小,麻醉清醒后该患者感觉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7月23日的福州晚报、海峡都市报和东南快报全程报道该项新技术。
图2 手术前 制定精准手术入路,从CT横断面脊神经分布与对应的3D重建图像
图3 手术中 将3D打印模块、术中显微镜所见和3D图像有机结合
图4 手术后 手术切口,创口贴覆盖
根据主刀医生陈春美主任医师介绍,3D打印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的时间并不长久,但是却有很大的应用价值。首先,它可以原比例展现患者的病变情况,使术者更加直观地发现病变部位、程度,个性化地通过模型进行手术入路精准规划,避开神经、血管、关节突等重要结构,使手术更加微创、安全、可靠。此外,方便了医生与病人的沟通,医生可以借助此模型给患者讲解病情,展现病态脊柱与健康脊柱的区别,说明如何通过手术解决问题,使医患沟通更直观和详尽。
图5 显微镜下的精准微创手术
从2015年初开始,我院神经外科脊柱脊髓组研究脊柱3D打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7月中旬成功开展第一例3D打印技术指导腰椎微创手术,计划将该技术应用于教学和科研工作,准备于7月29日在由我院主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脊柱微创手术和内固定学习班向全国各地学员进行现场3D打印颈腰椎病微创手术演示,并借助全脊柱3D打印模块指导学员在人体标本中训练内固定技术。
图6 不同年龄患者的3D打印模块,显示不同腰椎结构。从左到右分布是81岁、56岁、28岁
福州晚报 日报道
东南快报 日报道
海峡都市报 日报道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学习,让他的老年生活步入新境界
  记者眼前的顾华州,身板硬朗,精神矍铄,看上去很显年轻。“我一生热爱本职工作,不追名,不逐利,从从容容生活。”顾华州思维敏捷,谈锋甚健。  顾华州介绍,上世纪30年代初,他出生在闭塞偏僻的顾家岗(现茅箭区武当路街办),只读过高小,解放初参加工作后就投身家乡水利建设,后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继续在水电部门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离休。  离休最初的几年里,为打发时光,顾华州经常到单位老干部活动室里打打牌,下下棋。当看到有些人为打输一局牌、走错一步棋,相互埋怨、不断懊恼时,顾华州心想,与其这样损害情绪,还不如自娱自乐,在家里看看书报杂志。  从那时起,顾华州除了每天按时下楼散步、买菜、购物外,剩下大把的时间就用来泡书店,看书报,查生字,做笔记。顾华州看书不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他从不看市面上消遣猎奇类的书刊,而是对古典名著情有独钟。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读起书来有一股子狠劲儿、钻劲儿,他勤动脑思考,勤动手查记,勤动腿跑书店,每读懂一段历史故事,每弄清一个生词生句,他都会感觉兴奋异常,神清气爽。  这样持续了一年时间后,顾华州渐渐感觉到,自己的精气神格外好起来,脑子也充实了许多,而且多年的头痛、腰痛等老年病也在无形中减轻了不少。“读书学习可益心、益脑、益身,让我的老年生活步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他说。
  学习,让他体会到生命的更高价值
  顾华州读的第一本古书是《四书五经》的合订本,在细嚼慢咽的品评中,他从字里行间慢慢悟出了一些古人的思想与智慧。接着,他又先后读完了《精编二十六史》、《史记》、《上下五千年》、《道德经》、《资治通鉴》、《中国历史纪年表》、《皇极经世书》、《东周列国志》、《黄帝内经》、《楚辞》等数十本古典名著。  顾华州读书用心用情,全神贯注。古书里“藏”有大量的生词生字,见到不认识的字,他就用一张纸一一记录下来,每逢周二乘公交车到新华书店去查《康熙词典》等古文工具书,直到完全弄清楚每个生字的意思为止。  顾华州不仅读书,还在读的实践中学会了编书。他认为现在市面上有的古典工具书编得不够科学,查找不太方便,于是花费了3年多时间,将自己搜集的几千个生僻字,编了一本按部首查字的《古文应用快捷字典》。顾华州认为,我们的先人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天干地支六十轮回,是很科学的计时方法,他按照中国历代帝王在位顺序,历经两年时间,编纂了《中华文化之基》一书,约有8万余字。他说:“古人云:‘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我编写此书是为想学点历史知识的青少年及爱好历史的老年人提供一些启示,起到‘引子’的作用。”  从先贤圣人那里汲取思想的营养后,顾华州重新认识到了生命生存的价值。年逾八旬的他,开始关注时事,关注民生,党的十七届全会文件学习读本、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等,他都认真地阅读,认真地作笔记。10多年来,他写的读书笔记达到100多万字。
  学习,让他有了更强的社会责任感
  今年春节前夕,市供电公司总经理舒旭辉到顾华州家慰问,看到正在潜心学习的顾华州和家里堆成小山一样的各种书籍、读书笔记,他深为顾华州的学习精神所感动,号召全系统干部职工以顾华州为榜样,争做学习型员工。  “以前在工作岗位上,我是一名普通员工,想到的只是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对社会、对时事了解的并不多。”顾华州坦率地说,通过读书学习,他的确开了眼界,长了见识,认识了许多新问题,有了一种社会责任感。  随着年事增高,虽然顾华州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但他关注的范围却越来越大,社会参与意识越来越强。他每天坚持看中央电视台和十堰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及时了解国内外及市内的大事要事。从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各项惠民措施,到十堰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和“三城联创”,他都能说得一清二楚,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顾华州生活简单,衣着朴素,但在社会重大事件上一点也不含糊。汶川大地震,顾华州捐款1000元;玉树地震,他再次捐献1000元。去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七一”前夕,顾华州一次拿出9000元现金,作为自己的特殊党费交给党组织。  “人莫不知学之有益于己也,然而不能者,嬉戏害人也。”顾华州用《淮南子?家泰话训》中的这句话警示现代社会中的人,在物质生活优裕的今天,不要沉湎于玩乐,不要忘了读书学习。
&&在线阅读: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
&&新闻排行
 十堰图片
 十堰关注
 娱乐图片
- 秦楚网() 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管:中共十堰市委宣传部 主办:十堰日报社 编辑部:&&&广告业务:9&&技术部: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1101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人腰痛的原因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