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艾滋病为什么没有疫苗疫苗难产为哪般?

“抗体常备军”:艾滋病疫苗的新突破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抗体常备军”:艾滋病疫苗的新突破
HIV AIDS 艾滋病 免疫 基因疗法 遗传 疫苗 抗体 腺相关病毒
艾滋病毒(HIV)肆虐人间多年,但其疫苗始终难产。《自然》(Nature)2月18日的报道了一种新的蛋白和一种新的疫苗思路,二者结合,也许会成为抗击艾滋病的新希望。
传统疫苗接种的原理是试图教会人体免疫系统抗击进犯的外敌——让免疫系统对敌人敏感,下次遇敌能很快合成相应抗体。可惜这一招多年来对于HIV始终难以奏效,部分原因是HIV突变太快了,每次都不完全一样。
而新的打法基于完全不同的原理:人工设计一种更好的蛋白来充当抗体,让病毒误以为这是细胞并和它牢牢结合;然后利用基因疗法,让人体不管三七二十一都持续合成这种蛋白,形成一支“常备军”,而不用等到发现病毒再临时征召。
电子显微镜下人体细胞表面呈黄色粉末状的艾滋病毒(HIV)颗粒。图片来源: news.sciencemag.org
这一方案来自美国加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California)的研究者。首先,他们利用现有技术精心设计了一种载体——经过改造的无害腺相关病毒的DNA片段;然后将其注入肌肉组织。这个片段很小,不会自我复制也不会整合到细胞基因组里,但它能够刺激细胞,让细胞按照它的代码来源源不断合成一种名叫eCD4-Ig的类抗体蛋白。这种蛋白质产量充足,持续时间也可长达数年,甚至是数十年。
然后,这种蛋白就会浩浩荡荡地进入血液,对艾滋病毒的攻击目标——人体重要免疫细胞CD4细胞形成强有力的保护。这里的保护原理比较复杂,但简而言之,CD4细胞上有两个“入口”:CD4和CCR5两种受体,艾滋病毒要和它们结合才能入侵细胞;现在这种保护蛋白假装自己是这两个入口,欺骗病毒,让病毒以为自己结合到了细胞上——但一旦结合就下不来了。这种蛋白的结构还经过精心设计,让病毒很难通过改变自身形状而挣脱。
eCD4-Ig比起普通抗体的优势。每个“触手”分三叶,对应下图的三瓣。原图来源:nytimes
eCD4-Ig蛋白和艾滋病毒结合的示意图(俯视)。图中白色的大块物就是艾滋病毒用来进入细胞的“触手”,但现在它被紧紧绑在蛋白的假入口上,挣脱不开。图片来源:Scripps
至少在目前的实验阶段,这一招比现有的任何抗体疗法都更加有效,更加全面,能够堵死所有HIV毒株,无论是HIV-1(抗体疗法对相当一部分的HIV-1毒株无效)还是HIV-2——至少是在猴子身上。在动物试验中,就算病毒剂量比足以导致人与人之间传染的剂量要高很多,这种疗法也能够应付。实验猴接受基因疗法治疗后至今已经超过8个多月,仍未受HIV感染。研究团队据此认为,这是基于针对HIV进入人体细胞的生物化学途径数十年研究成果之上的巅峰之作,并认为这种方案非常值得考虑。
明年之内,该团队将针对无法接受传统药物治疗的HIV感染者展开试验,但他们也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最大的一项当然是安全性。在常规的疫苗接种方案中,接种后的人体免疫系统当且仅当外敌入侵时才会产生应答。然而如上文所述,这种基因疗法会令人体肌肉细胞转化为一座长期不断地大量生产人造抗HIV药物的“兵工厂”,换言之,接受这种治疗的HIV感染者的远期安全效应目前还不明朗。因此,实验者会先向志愿者体内注射这一蛋白本身,一定时间后再尝试注射载体。
然而若考虑目前现代医学在与艾滋病的战争中所陷入的泥淖——尚无疫苗能够激发人体对HIV产生全面有效的免疫,同时在治疗方面也已经有很长时期未能实现真正的突破——这种崭新的治疗方案的确令人充满期待:人类或许从来没有如此接近征服艾滋病,令未感染者长期免疫,令感染者免于发病。(编辑:Ent)
,点击正文中的论文链接即可免费阅读全文。
你可能感兴趣
怪不得没有未来人穿越时空来救那架满载HIV研究人员的失事飞机。
转基因黑又要跳出来BB了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战胜 HIV 还是有希望的。。。BTW SourceWall 变成 G+...来自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60)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战胜 HIV 还是有希望的。。。BTW SourceWall 变成 G+...来自
以前也有N种方法、但最后都随风而逝了!这次不知~~~?
转基因黑又要跳出来BB了
感觉这种方法对付很多病毒都有效吧,比如埃博拉?不过艾滋病倒是头一个让人们用上这种“牛刀”的疾病。
打不开全文好郁闷,把Fc段放到组合里和cd4一起构建很有意思。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最近关于HIV治愈的相关新闻越来越多,各种治疗手段和尝试,给人一种‘形势一片大好’的感觉
就没有哪个HIV病毒正好能躲开所有抗体撞上个CD4细胞??
引用 的话:就没有哪个HIV病毒正好能躲开所有抗体撞上个CD4细胞??肯定有,但是只要这种蛋白足够多,可以使HIV碰上CD4的概率降低,至少能免于发病了
引用 的话:肯定有,但是只要这种蛋白足够多,可以使HIV碰上CD4的概率降低,至少能免于发病了需要多少HIV病毒“恰好碰到CD4细胞的”才能发病呢?
电镜图片的颜色都是染的啊。。。“呈黄色粉末状的艾滋病毒(HIV)颗粒”这样的表达不准确
相当于造一大堆替身让病毒去占领,然后保卫真实的细胞?
引用 的话:相当于造一大堆替身让病毒去占领,然后保卫真实的细胞?事实上这个低于替身,而更类似于一个陷阱
但是这个涉及基因治疗的技术能否普及可是个未知数啊,最需要这种治疗的地区(比如西非)也是一个经济状况不怎么良好的地区,想当年通过种牛痘来干掉天花的这种“人类的伟大胜利”,这次恐怕是不大可能了
好hi森 这种想法在我上免疫学还有临床医学的时候有yy过 诸如HIV是结合CD4和CCR5然后进入细胞的,所以伪造个蛋白后面接个fc段不就好了balabala。腺相关病毒这些知识点好“亲切”啊(老师我爱你,考试nmb)不过当时yy后也有想到一些问题 如:这些异构蛋白会不会引起过敏反应呢,而且按原文说如果是大量表达蛋白的话应该会更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吧。免疫的调控是很精细的,cd4蛋白的大量表达会不会对免疫调控造成影响呢?(免疫不是很精,说的不好还望赐教)
有点好奇为什么艾滋病毒如此不稳定容易突变,导致疫苗一直无法问世,但变来变去却依然如此强劲呢?瘟疫公司里的病毒若是突变技能点了太多,传染力致病力可是会下降的……
引用 的话:需要多少HIV病毒“恰好碰到CD4细胞的”才能发病呢?很多很多,毕竟HIV并不直接致死,而是HIV导致的人体免疫能力丧失致人于死地。要做到这一步要干掉很多免疫细胞才行,所以少几个免疫细胞没太大关系。
金属材料在读博士生
竟然能做到这个程度,现代医药技术的发展已经相当了不得了啊。
金属材料在读博士生
引用 的话:感觉这种方法对付很多病毒都有效吧,比如埃博拉?不过艾滋病倒是头一个让人们用上这种“牛刀”的疾病。埃博拉这种直球病毒,这种保护蛋白用处不大吧。相比之下,精心护理,小心隔离就能治好的埃博拉也不用搞这么复杂的思路。
引用 的话:好hi森 这种想法在我上免疫学还有临床医学的时候有yy过 诸如HIV是结合CD4和CCR5然后进入细胞的,所以伪造个蛋白后面接个fc段不就好了balabala。腺相关病毒这些知识点好“亲切”啊(老师我...还得做个检测程序,体内保持一定浓度的诱饵蛋白,浓度低到一定程度就开工量产.反正体内很多东西都是这样调控的.
怪不得没有未来人穿越时空来救那架满载HIV研究人员的失事飞机。
引用 的话:埃博拉这种直球病毒,这种保护蛋白用处不大吧。相比之下,精心护理,小心隔离就能治好的埃博拉也不用搞这么复杂的思路。能够第一时间中和病毒的抗体什么时候都有用吧……
很好奇:所有种类的HIV都是通过CD4和CCR5来入侵免疫细胞的么?如果HIV突变出非CD4和CCR5的其他入侵途径,那就又回到军备竞赛的原点的啊……
引用 的话:怪不得没有未来人穿越时空来救那架满载HIV研究人员的失事飞机。阴谋论一下,也许正是未来人穿越时空来灭了那一群HIV研究人员的……和章北海灭掉工质驱动引擎的研究者一个道理……开个玩笑,没有不尊重研究人员的意思~
金属材料在读博士生
引用 的话:能够第一时间中和病毒的抗体什么时候都有用吧……当然有用啦。但是要从成本和风险考虑啊。标靶蛋白合成现在不算难,但是这个研发过程就有点复杂和昂贵了。光支付研究过程中的电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更别提其它了。而且,这种治疗方式好像是病毒特化的方法吧。
引用 的话:很好奇:所有种类的HIV都是通过CD4和CCR5来入侵免疫细胞的么?如果HIV突变出非CD4和CCR5的其他入侵途径,那就又回到军备竞赛的原点的啊……恩,它要突变成你说的那样,他就不叫HIV了, HIV的靶细胞主要是Th细胞(辅助性T细胞), 巨噬细胞和DC(树突状细胞), 而cd4大部分上分布在Th细胞上(也是Th细胞的特异性表面分子),而CCR5作为辅助受体和趋化因子受体也主要分布在白细胞表面,如果HIV分子突变成了识别其它细胞受体,那么它的靶细胞很有可能就不在是这些免疫细胞,而且即便突变成了利用免疫细胞的其它表面分子,但由于这些分子并不是广泛分布于主要的免疫细胞上,而且其功能也不同于CD4和CCR5,因而突变后的HIV还能不能破坏免疫细胞,破坏程度有多大(因为这个变化了,整个信号通路也就变了)。发生这种变化后,这种病毒应该就是一种新病毒了。当然本人才学疏浅,以上这些不一定完全正确。
引用 的话:好hi森 这种想法在我上免疫学还有临床医学的时候有yy过 诸如HIV是结合CD4和CCR5然后进入细胞的,所以伪造个蛋白后面接个fc段不就好了balabala。腺相关病毒这些知识点好“亲切”啊(老师我...论文原文有说这种蛋白比前面的HIV广域抗体的免疫原性要小得多,而且这种低免疫原性的物质在体内长期产生应该会诱导免疫耐受,所以应该不会有什么严重的过敏反应。至于长期表达会不会对免疫系统造成什么影响,个人觉得应该会有,但有多大不好说,而且面对一种致死率近乎100%且不断蔓延的疾病,如果影响较小应该可以加以权衡,当然这种也需要长期的基础和临床实验来证明了。这是本人最为一个学渣的个人见解,有错误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引用 的话:有点好奇为什么艾滋病毒如此不稳定容易突变,导致疫苗一直无法问世,但变来变去却依然如此强劲呢?瘟疫公司里的病毒若是突变技能点了太多,传染力致病力可是会下降的……这是RNA病毒的特性,RNA的不稳定性导致的,而且作为逆转录病毒的HIV能够将核酸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在从染色体上切回的过程中,也可能获得新片段
这说明人类愉快搞基又不用担心艾滋的脚步又近了。。。
感觉微信微博上会出现“科学家已攻克艾滋病”的消息.......
就怕过了几年经过治疗的病患的精液里出现了新基因片段...直接进入恐怖片节奏。
至少是在猴子身上... ...但至少是在猴子身上部分成功了... ...
显示所有评论
(C)2015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艾滋病疫苗难产为哪般?_百度知道
艾滋病疫苗难产为哪般?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主要是艾滋病病毒的变异太快了。对艾滋病的研究还是存在较大的困难。只能耐心等待.只要有HIV病毒进入体内并开始大量繁殖,那么就是感染了HIV,但是感染了HIV并不会立即发病。其病程是分为三个期的,分别是I期(原发感染期,aware)、II期(HIV感染中期)、III期(艾滋病期),只有到了艾滋病期才会出现各种指征性疾病,即此时才属于艾滋病,而之前仅为HIV携带者。
HIV感染是有窗口期的,国际上公认的是3个月,其实两个月检测为阴的就可排除了,京D,HIV检测网等有好多这方面的知识,您可以多查查。网购、天猫、苏宁易购、网上药店、开心人大药房旗舰店、华源、康爱多、好药师、华佗、和平、天士力、诚安堂、健之家 搜 爱卫就可以 口碑不错的。望君采纳
根据您目前的信息,我考虑,这种情况目前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主要是艾滋病病毒的变异太快了。对艾滋病的研究还是存在较大的困难。只能耐心等待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艾滋病疫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知道日报】艾滋病疫苗难产为哪般? 01-17_百度知道
知道日报】艾滋病疫苗难产为哪般? 01-17
知道日报】艾滋病疫苗难产为哪般? 01-17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说的什么意思呀,艾滋病可不能忽视呀,可以去医院或者疾控中心检测,别忘了带上身份证呦,其实现在网上有好多品牌,可以在家自己测。其中爱卫是经国家药监局批准,各地的疾控中心集采最多的也是爱卫,准确率是99.8%,和血检效果是一样的。你也可以去疾控中心,但是别忘了带上身份证。建议珍爱自已,做好自我防护。天猫和京东都有卖的,多方便啊。希望能有帮助。祝你健康幸福,望采纳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艾滋病疫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艾滋病疫苗难产为哪般?_百度知道
艾滋病疫苗难产为哪般?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据北京晨报报道,目前,全球艾滋病疫苗研究即将进入人体最后一个阶段——三期试验阶段。如果顺利的话,艾滋病疫苗最快将在2007年试验成功。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首席科学家吕亦辰透露了世界艾滋病疫苗研制的进展情况。   在昨天举行的北京论坛“公共卫生与和谐社会的建立”的分论坛中,吕亦辰教授说,早在5年前,他已完成了艾滋病疫苗的动物试验,并已证明是有效的。去年,他已开始进行艾滋病疫苗人体一期试验,到现在也证明是安全的。从明年开始,人体二期试验将进行,这需要1年到1年半的时间。如果二期试验成功的话,将进入最后一个阶段——   三期试验,这需要2至3年的时间完成。据吕亦辰透露,目前世界上研究艾滋病疫苗进展最快的是美国的另一位科学家,此人将从明年开始进入人体三期试验,如果顺...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艾滋病疫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滋病疫苗最新消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