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小细胞肺癌到底是应该手术还是应该用光子刀的副作用治疗吗?

什么是小细胞肺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什么是小细胞肺癌
流​行​病​学​统​计​表​明​,​乙​肝​流​行​的​地​区​往​往​也​是​肝​癌​的​高​发​地​区​,​患​过​乙​肝​的​人​确​实​比​没​有​患​过​乙​肝​的​人​患​肝​癌​的​机​会​要​多​,​这​种​危​险​性​高​达0​.倍​之​多​。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河北肺癌科在线咨询
| | | | | | | | | | |
河北肺癌科在线咨询
&&&&&河北肺癌科在线咨询,【石家庄普济医院】&&&&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故亦称支气管肺癌。近50多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死于癌病的男性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下面来介绍一下肺癌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1)手术治疗:&&&&除我们都知道的手术治疗,还有冷冻外科,高温,激光,化学外科,电灼等肿瘤外科。手术包括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能够手术的中早期病人,占病人总数40%以下,晚期手术为姑息性手术。&&&&外科手术切除仍是治疗肺癌有效的主要方法,手术适应证和手术种类的选择主要根据肿瘤侵犯的部位、范围及病人的全身情况特别是心肺功能储备情况而定。手术原则是彻底切除病变,并最大限度地保留健康的肺组织。&&&&早期肺癌应尽量施行根治性肺叶切除手术,在彻底切除原发癌灶和清除肺门淋巴结的同时,要尽量保留健康肺组织,以达到生存目的;较为晚期的肺癌病人要尽量争取手术切除原发癌肿,尽可能切除已转移的淋巴结,同时辅以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以及其他治疗。一般地说,有20%的病人适合手术治疗。&&&&对已有远处转移、神经受侵犯、广泛的纵隔淋巴结转移、上腔静脉受压梗阻及心肺功能极差或伴有其他重要器官系统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应视为手术禁忌。&&&&外科手术切除总的5年生存率为30%-40%,手术效果主要与病理学细胞类型及TNM分期有关。&&&&(2)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包括腔内,体外照射;使用的设备包括镭锭,X线机,钴炮,现多用加速器,以及近年来发展的后装机、各种&光子刀&&X刀&等。&&&&可用作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以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术后长期生存率,对不能手术的或复发转移的鳞癌亦可采用放疗;&&&&放疗分单纯性放疗和综合性放疗。单纯性放疗分根治性放疗和姑息性放疗。可根据肺癌的病理类型、病变范围、有否转移、肺功能情况和全身情况来决定。综合性放疗是放疗结合手术、化学治疗来进行的治疗,比单纯某项治疗都能提高生存率。&&&&(3)化学治疗:&&&&在肺癌治疗中有着重要地位,根据目前的观点,无论早期还是晚期,无论手术还是放疗,都要结合化疗,才能提高生存率。&&&&对诊断明确的小细胞肺癌,术前应进行一疗程诱导化疗,再行手术切除。术后继续化疗。腺癌及大细胞癌术后可定期化疗。对晚期或病变不能手术切除亦可经支气管动脉进行局部灌注化疗;&&&&(4)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利用免疫制剂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消除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抑制或消灭残存的瘤细胞。可作为手术后化疗及放疗的辅助治疗。&&&&目前仍是一种不太成熟的治疗,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因此在临床上仅做为其他治疗的辅助治疗。&&&&(5)中医中药治疗:&&&&目前中医中药对肺癌疗效不理想,它适于不能手术、放疗、化疗的晚期病人。它能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应用也较为普遍。&&&&(6)生物基因治疗:&&&&目前对癌症的生物基因治疗,主要是从肿瘤与血管形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理论入手,主要采用生物基因技术,用抗血管生成抑制剂阻止血管生长,使毛细血管发生萎缩并切断肿瘤的营养供应,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目前国内外效果最好的如:羟基它里宁,它是从华蟾素原料中分离并合成出能够靶向彻底杀死人体内肿瘤细胞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单体成份。&&&&(7)其他治疗:&&&&冷冻治疗、加热治疗、激光治疗,虽然对肺癌有一定效果,但因各种原因限制,应用不普遍,确切疗效也缺乏有说服力的资料。&&&&以上介绍了肺癌的治疗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还有其他关于肺癌方面的问题,可以咨询我们的专家,专家会为您详细指导解答。&&&&&河北肺癌科在线咨询,肺癌
微信展示区
· · · · · · · ·
内科 白血病心脏病 胆囊息肉冠心病支气管炎糖尿病贫血口腔溃疡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过敏性紫癜 脑梗塞血小板减少肠胃高血压甲亢哮喘 增高
五官 中耳炎红眼病 咽炎白内障青光眼近视眼牙周炎鼻炎
雀斑 雀斑湿疹 狐臭荨麻疹鲜红斑痣胎记扁平苔藓皮肌炎灰指甲鱼鳞病痤疮 白塞氏病白癜风牛皮癣红斑狼疮
整形 隆下巴除皱疤痕种植牙植发美白护肤牙齿矫正瘦身瘦腰脱毛牙齿美白隆鼻吸脂塑身瘦腹部双眼皮开眼角
肾病科 肾炎肾结石尿毒症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症肾盂肾炎肾功能不全肾小球肾炎肾衰竭
不孕不育科 男性不孕不育输卵管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疾病闭经黄体功能不全输卵管堵塞不孕不育女性不孕
肛肠科 结肠炎痔疮
儿科 小儿肺炎孤独症小儿腹泻小儿气管炎小儿感冒腮腺炎多动症黄疸
肝病科 乙肝肝腹水丙肝甲肝肝炎脂肪肝肝硬化
肿瘤科 胰腺癌子宫癌直肠癌胆囊癌脑癌肺癌食道癌肾癌肿瘤胃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血管瘤
男科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阳痿膀胱炎阴茎延长性功能障碍生殖感染早泄包皮过长阴茎增粗淋病附睾炎前列腺囊肿卵巢癌血管瘤
性病 尖锐湿疣
神经科 癫痫脑瘫
骨科 佝偻病脊柱畸形坐骨神经痛重症肌无力风湿颈椎病骨髓炎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骨刺拇外翻腰间盘突出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关节炎
妇科 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宫颈糜烂宫颈肥大附件炎阴道炎痛经人流盆腔炎尿路感染尿道炎宫外孕卵巢囊肿乳腺增生五、癌症怎么治&病人应知道
癌症治疗“三板斧”
“开弓没有回头箭”。癌症治疗开始了,就是一条不归路,没有后悔药吃的。目前治疗癌症的方法多如牛毛,万变不离其宗:临床规范性的癌症治疗,仍然是手术、放疗和化疗这三大治疗手段,俗称程咬金“三板斧”。
对于手术、放疗和化疗这三大治疗手段,病人的褒贬不一,褒者将其奉为救命稻草,特别是有些医生,唯手术、放疗和化疗为正统,除此之外,都是浮云。其实,很多癌症,手术、放疗和化疗的总体效果欠佳,如有数据表明:手术、放疗和化疗都不能提高胰腺癌病人的生存率。而晚期癌症病人,很多是手术、放疗和化疗的禁忌症,但这些病人还是要治疗,还是要活着很多年。
贬者视手术、放疗和化疗这三大治疗手段为魔鬼,认定世界上大于“1/3的癌症病人”死于其手。有些病人甚至“宁愿死”,也不愿意行手术、放疗和化疗。殊不知,手术、放疗和化疗这三大治疗手段,仍然是当今世界治疗癌症的主流。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很多癌症可以通过手术、放疗和化疗达到临床治愈的最佳效果。
程咬金的“三板斧”,关键是你能不能顶住;而手术、放疗和化疗“三板斧”,也要看病人能不能顶住,疗效的基础是严格掌握治疗指征。
辨证地看手术、放疗和化疗这三大治疗手段,各有优势,各有劣势,只可互相补充,任何一种疗法都不能包打天下。了解癌症手术、放疗和化疗“三板斧”,就等于了解了癌症治疗的大半内容。以下就对癌症治疗“三板斧”,以及现行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作一简述。
外科手术主要适用于早期癌症
手术是治疗肿瘤的最有效和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只要有可能切除的肿瘤,临床上都应当首选手术治疗。对于大多数的实体肿瘤来说,比如肠癌、胃癌、体表肿瘤等,早期手术切除是达到临床治愈的主要手段。
手术治疗肿瘤的最大优势是可以把肿瘤及相应器官整体切除,当肿瘤处在较早期阶段或者生长的部位有充分暴露的空间和足够切除的范围,选择“根治性手术”(切除性手术),就可获得全部切除的临床治愈机会。
癌症病人是否能够进行手术治疗,取决于他是否符合手术适应症及有没有手术禁忌病。&对病人有益的可行的肿瘤外科手术,概括有以下几种类型:
切除性手术:早期肿瘤广泛切除原发肿瘤以及单个的肿瘤转移灶:肉瘤、喉癌、胃肠道肿瘤等。何为早期肿瘤?医学上有明确标准,通俗、简单地说,就是肿瘤小于5公分,全身没有任何的转移和扩散。
大于5公分的肿瘤,或有淋巴转移的肿瘤,手术切除的疗效欠佳,平均复发时间在一年左右。早期肠癌的手术效果好,因为可以做到将肿瘤完全切除,而肝、肺、颅内肿瘤的手术效果不理想。
以下几种情况不适合手术:非实体瘤或全身性肿瘤的病人,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骨髓瘤等。晚期癌症病人有恶病质、严重贫血、脱水及营养代谢严重紊乱。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肺等疾病,或有高热、严重传染病等而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肿瘤全身广泛转移。肿瘤切除比较困难者,如鼻咽癌、食道上段癌、舌根癌等。容易在早期就发生转移,如肺部未分化小细胞癌。肿瘤向四周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手术无法切除干净者,如中晚期扁桃体癌、胰腺癌等。
姑息性手术:相对于外科术语“根治性手术”(治愈性手术)而言。姑息性手术的目的,一是解除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肠癌梗阻、胃癌穿孔、出血;二是减轻病人痛苦,改善生存质量。如切除溃疡性乳腺癌,切除有出血和疼痛的肉瘤所在肢体。
诊断性手术:切取活组织肿瘤或淋巴结做病理检查。腹部探查术,胸、腹腔镜检查为了解肿瘤并可做活检和小的手术。优势是术后可以获得病理诊断结果,为进一步治疗和愈后判断提供重要的信息。
以现在的彩色B超、CT、
PET-CT等先进的检查设备,需要不需要手术,能不能切除肿瘤,绝大多数都可以在手术前决定,不需要切开“看看能不能切除”,更没有理由开刀“搏”一下。晚期癌症病人慎做“探查术”。
很多癌症,手术不是首选
初期的中医和西医,都把肿瘤划归外科的范畴。全国首批各家肿瘤医院,第一代的肿瘤医生几乎是清一色的外科医生,手术长期占据肿瘤治疗的主导地位,这就给医生、病人和家属一种错误观念,认为是癌症就是手术最好,甚至认为手术就是肿瘤治疗的全部,只有开刀才有希望,不能手术的肿瘤就是没得治的了。
随着科学发展,人们认识到癌症是一类极其特殊的全身性疾病、慢性病,癌细胞的浸润性生长和远处转移两大生物学特征,使肿瘤由外科手术和放疗等局部治疗主导,转变为内科等全身治疗,近年更加转变为癌症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并不是所有的癌症都能手术治疗,也不是所有的癌症病人都能承受手术治疗。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肿瘤不能手术,或没有必要施行手术。这与肿瘤生长的情况、病人的身体状况、当地医院的医疗水平及外科手术的局限性等因素有关。
很多病人都投诉:外科医生迫切对癌症病人进行手术,只要能忽悠到家属签字,就没有不能做的手术。甚至不惜恐嚇病人和家属:“不手术2—3个月就会死!”“手术可以多活几年几年……”
事实上是,绝大多数的癌症手术特别是切除性手术,都是择期手术,要在全身检查完成,排除了手术禁忌症、选择好术式、做好完备的手术准备后,才能够进行手术。癌症极少急诊手术,“急行无好步”,抢时间做的手术,加班做的手术,没有好手术。
有一年出国刚回到家,就接到一位老乡的电话,要求上午紧急会诊,看过病人的全部资料,发现病人是以“肺癌”准备手术,但是病理活检没有找到癌细胞,提出有可能是“肺炎”的疑虑。病人立即推掉次日上午的手术,先消炎加中药一个月,肿瘤缩小了一半,继续抗生素和中药清热解毒治疗,半年肿瘤全部消失,病人免除开胸切肺之苦。类似病人有好几个,肺部肿瘤全部消失,现在都活得好好的。
手术如果不是肺癌,虽然对病人损害,似乎也可以跟病人和病人家属交待过去,家属一般都不会追究,医生也不必承担责任,相比之下,不手术承担的责任大,但是,不手术对病人有更大利益。如果超出手术指征手术,主刀医生迟早会“摊上事儿了!”甚至“摊上大事儿了!”
中国的外科鼻祖裘法祖曾经说过:“好的外科医生,不是什么手术都会做,而是知道什么手术不能做”。笔者认为,像肝、肺、脑手术,属于操作极大的复杂手术,理应严格指征,慎而慎之。对病人无较大临床意义的手术,坚决不做。
手术有促进癌症转移扩散和刺激生长的作用,生长越快的肿瘤,越不宜手术。肿瘤不是“切一个少一个”,而是有可能是“切一个长几个”――国外研究发现手术后肿瘤的生长速度加速几倍。笔者见过有病例手术后三个月,肿瘤长得比原来的还大,这种手术等于白做。有些病例手术后一个月内就出现了远处的转移和扩散,一般都认为是术前的全身检查没有发现。
手术后的复查和预防复发
对于手术,首先要明白的是,癌症的治疗是个系统的工作,癌症决不是一切了之。癌症的手术与良性肿瘤的根本差别在于:良性肿瘤手术完全切除就基本完成任务,没有必要进行防止复发的后续治疗。而癌症的手术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手术后防止癌症复发的路更长、更艰难,否则,前功尽弃,手术白做。放疗、化疗、中医药配合治疗等综合治疗肿瘤,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由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肿瘤研究中最为薄弱的部分,也是最不清楚的环节,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的原因不明,尚没有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的药物。学术界许多权威专家都把眼光放在中医中药上。而作为以多靶点、综合治理为抗癌原理的中医中药,在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肿瘤手术后多久进行一次复查?
手术后的复查是监测肿瘤术后是否复发的唯一手段,由于手术后多久进行一次复查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各种肿瘤和各个医生的执行也不尽相同,病人和病人家属更是无所适从,有的病人认为做得越多越好,过度检查,反而促进了肿瘤的复发。有的病人认为手术后就是一了百了,万事皆休,从不复查,等到再次出现症状,已经太晚期了。
一般认为,如果肿瘤切除手术是“根治性手术”,手术后全身没有可见肿瘤,在手术后2年内,复查的频度应该是3个月复查一次,2年后到5年内可以半年一次,5年后就可以如同正常人一样,1年全身体检一次。
肿瘤手术后复查要做哪些项目?
手术后的复查以“从简,从价廉”为原则,一般都应该包括X线胸片、腹部B超、心电图、抽血查肝肾功能、相应的肿瘤标志物和血常规。不同的肿瘤要加上特别的复查项目,比如:甲状腺癌的复查要加上甲状腺功能。
有人以一步到位为理由,将CT和PET-CT列入肿瘤复查,这是严重违反卫生部规定和病人利益的,不仅没有必要,反而会诱发和促进肿瘤的复发,是得不偿失的事。以肝癌为例,应该常规先做损害小的B超,如果B超发现问题,再根据情况,选择是否加做CT。
肿瘤是慢性病,复查也应该循序渐进,一步一步进行。过多和过急的检查,对病人有害无益。
骨转移慎做手术
癌症出现远处转移,在肿瘤临床分期上都属于晚期癌症。晚期癌症病人的手术问题,一直是困扰病人、家属感到纠结、医生也难为的难题。虽然也有关于转移灶切除后活几年的报道,但是更多的是切除一个肿瘤,反而长出更多肿瘤,甚至扩散的临床病例。所以,晚期癌症慎开刀成为业界共识。
病房曾经接诊过一个中年男性农民肺癌病人,规范化治疗3年后出现腰椎骨转移,其它医院的骨科医生,建议手术置换人工椎体支撑,可以避免瘫痪,预计费用6万。病人选择了手术,病人妻子劝病人不要手术,因为经过几年的治疗,“因病致穷”,家庭经济已经非常困难,作为农民的病人没有收入,家庭全靠病人妻子撑着,家中尚有二老三小需要抚养。但病人坚决要手术,就在病人手术后瘫痪之时,已经极度身心疲惫、经济陷入困境的妻子对生活彻底绝望了,当晚就跳楼自尽了。
病人半月后用完了6万元,被迫转来我们科,悔恨中给我们讲述了后期如同恶梦般的治疗经过,结果不到一个月,就郁郁而亡。
整个过程,似乎没有人应该受到责备,也没有可能追究任何人的责任,但病人家破人亡、人间悲剧却是事实。“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晋书》所言极是也。
微创手术损伤小
微创手术,顾名思义就是微小创伤的手术。是指利用腹腔镜、胸腔镜、纵膈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进行的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越性。
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微创手术有5大优势:
(1)创口小:腹部微小切口,0.5cm至1cm,基本不留疤痕,有“钥匙孔”之称。
(2)疼痛轻:病人疼痛感小,手术采取静脉麻醉,病人在睡眠的状态下完成手术。
(3)恢复快:大大减少了对脏器的损伤和对脏器功能的干扰,使术后恢复时间缩短。
(4)住院时间短:一般情况下手术后6-8小时可下床,12-24小时肛门排气即可进食,3-5天出院,一周后基本恢复,费用相对降低。
(5)出血少:术中几乎不出血。微创手术视野比较清楚,血管处理会更精细,加上采用超声刀等先进止血器械,有助于减少出血量。
微创手术还不能代替传统的外科手术。对于癌症的手术,由于视野不够大、对周围组织保护不足,容易出现切除不完全、癌细胞种植转移等原因,恶性肿瘤,特别是较大的肿瘤不建议微创手术。
介入可代替一些外科手术
介入技术是在医学影像学方法引导下,采取经皮穿刺插管,对病人进行血管造影,采取病理学、生理学、细胞学及生化学等检查,进行药物灌注,血管栓塞、扩张成形术及体腔引流等方法诊断和治疗疾病。涉及人体呼吸、消化、循环、神经、泌尿、骨骼等多系统疾病。介入技术既能扭转内科药物对改变组织结构无能为力的窘迫,也能避免外科手术对机体“大刀阔斧”的伤害。
介入插管对人体损伤极小,可发挥的治疗效果却非常可靠而且显著,医生可以将导管准确插入人体任意部位实施检查或治疗,符合人们对于治疗技术创伤轻、痛苦小的要求,使手术范围局限,损伤的组织小。介入技术属于微创治疗,最适宜治疗内科药物效果差、外科手术又难下刀的疾病,诸如晚期癌症、动脉栓塞、血管狭窄、肝内胆管结石等。
目前介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血管科、肿瘤科、神经科、外科、妇科等科室,介入治疗癌症属于姑息治疗,主要用于中晚期肿瘤及其合并症的治疗。其特点是适应症宽,副作用较小,治疗效果可靠,因为介入可以准确地将药物注入病变部位,对全身其它组织影响不大。介入还可以栓塞肿瘤的供血血管,真正地“饿死”肿瘤;有些不能手术的肿瘤通过介入栓塞缩小后,可以二次手术切除。
中晚期肿瘤出现合并症,又不宜手术,介入治疗是最佳的选择。不能手术的肝癌首选介入栓塞治疗。肺癌咯血经内科止血药物治疗无效,可以选择介入栓塞止血治疗;胆道癌症和胰腺癌堵塞胆管引起黄疸,以往以手术治疗为主,介入放置胆道支架或引流比手术损伤小,减黄效果可靠;晚期食道癌食道梗阻,介入放置食道支架,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介入属于微创治疗,对于良性肿瘤也有代替手术的作用。如肝血管瘤采用介入栓塞,损伤极小,疗效可靠。肝囊肿经皮穿刺注入硬化剂,可以完全代替以往的外科手术。
放疗的适应范围
放疗是放射治疗的简称。是用各种不同能量的射线照射肿瘤,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放疗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手术、化疗等配合,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以提高癌症的治愈率。在手术前先作一段放疗使肿瘤体积缩小些,便可使原来不能手术的病人争取到手术的机会。对晚期癌症则可通过姑息性放疗达到缓解压迫、止痛等效果。
和手术切除一样,放疗也是属于针对局部肿瘤的局部治疗。放疗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肿瘤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度,所以,在做是否放疗的选择前,有必要了解各种癌症对放射线的敏感程度,不敏感,不放疗。
放射敏感性肿瘤:如鼻咽癌、恶性淋巴瘤、精原细胞瘤、无性细胞瘤、卵巢颗粒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绒毛膜癌等。一般剂量给20-35戈瑞(Gy)的放射量,就能消灭局部肿瘤或起到使肿瘤明显缩小的作用。放射敏感性肿瘤首选放疗。
中度敏感性肿瘤:各部位病理中的鳞癌,如皮肤、口腔、食道、宫颈、外阴、阴道,卵巢上皮癌等,放射剂量需要55-60戈瑞,才能达到消灭或控制肿瘤的目的。
低度敏感性肿瘤:如宫颈腺癌、乳腺癌、血管肉瘤、子宫内膜腺癌等,放射剂量需要不低于60-70戈瑞,才能控制肿瘤。这个剂量的放疗,大多数有较严重的放疗后遗症。
(4) 放疗不敏感的肿瘤:如肝癌、肺癌、喉癌、肉瘤、卵巢畸胎瘤、纤维瘤,黑色素瘤等。放疗不敏感的肿瘤,坚决不放疗。
放疗敏感的癌症,应该首选放射治疗,能获得很高的治愈率、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如早期鼻咽癌放射治疗,5年生存率90%以上,鼻咽癌的整体放疗5年生存率可达66.9%,是所有癌症中最高的。早期声门癌放射治疗的5年生存率为80-95%,还可保留正常发音功能;早期宫颈癌采用放疗加腔内后装治疗的5年生存率为82.7%-93.4%;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加内分泌治疗可获得高质量的长期生存。这些癌症可以将放疗作为局部治疗的首选方法和标准方案。
随着现代放疗技术的进展,很多原来认为该首选手术治疗的早期肿瘤,选择放疗可获得较高的局控率和生存率,而且生活质量更高,因此,肿瘤局部治疗手段的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变化和技术发展而变化的。
但是,现代放疗仍然存在局限性,这就是“放疗不怕血管怕肠管、不怕部位怕体积”。放射线杀灭癌细胞时必须穿过相邻的正常组织,因此相邻组织的射线耐受性直接影响放疗的效果。所以,腹部癌症,一般都不选择放疗。
有的肿瘤无论早晚选择单一手段治疗效果都不理想,需要手术和放疗等多种手段的密切配合,才能获得更高的局控率和更好的生存质量,放疗成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结合化疗治疗:化疗不能完全消除的巨大肿瘤,减瘤治疗。小细胞肺癌、中晚期非何杰金及何杰金恶性淋巴瘤,妇科肿瘤等。
结合手术治疗:手术后的残灶治疗。耳鼻喉癌、胶质瘤、肺癌、胸腺瘤、皮肤癌、软组织肉瘤等。上颌窦癌手术后放疗,可提高局控率和生存率及生存质量,颅内癌症手术后大多需要放射治疗。
姑息性放疗:减轻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骨转移止痛放疗、脑转移、晚期肿瘤局部严重合并症的缓解治疗。其中,晚期癌症骨转移,引起的局部疼痛,应该首选放疗,止痛效果比其它止痛治疗效果显著。
放射治疗禁忌证为:
(1)晚期癌症病人有明显的恶病质,如消瘦、脱水、营养状况极差,无法进行放疗者可作为绝对禁忌证。
(2)食道癌已穿孔,腔内合并大量积液,肺癌合并大量癌性胸水,肝癌合并大量腹水等均应作为禁忌证。
(3)对放射线不敏感的肿瘤,如软组织肉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滑膜肉瘤、成骨肉瘤、神经纤维肉瘤及黑色素瘤等应视为相对的禁忌证。一般不做放疗。
(4)放疗中度敏感的肿瘤在经过足量放疗后局部又复发时,因正常组织不能再耐受第二次重复照射,应作为禁忌证。
(5)放疗中度敏感的肿瘤已有远处多处转移时也不适宜作放疗。
放疗的后遗症很可怕
放疗的后遗症是不可避免的,要努力避免的是严重的、比癌症还要痛苦和难治疗的后遗症。放疗的后遗症根据放疗的部位不同,分为全身和局部的。
放疗全身反应:表现为一系列的功能紊乱与失调,如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身体衰弱,疲乏,恶心呕吐,食后胀满等,轻微者可不做处理,重者应及时治疗,结合中医中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放疗局部反应:皮肤瘙痒,色素沉着及脱皮,永久浅褐色斑;湿疹,水泡,破溃。粘膜红肿、红斑、充血,口干,疼痛,溃疡,进食困难,或剧痛,不能进食。
鼻咽癌放疗主要后遗症:
口干、牙齿毁损、难咽是腮腺受到高剂量照射,损害其分泌唾液功能,在放疗几年后仍难以恢复,甚至是终身的。表现为口干,每隔几分钟就必须喝水,进食米饭难以下咽。牙龈受损出现严重龋齿、牙齿毁损。
(2) 张口困难与颞颌关节受到高剂量放射有关,
病人张口受限,影响进食和讲话。主要是功能锻练,如口含软木塞、张闭口练习等。
(3) 放疗后病人有明显的听力受损,有的病人表现为双侧耳聋,这与中耳、内耳接受到高剂量的照射相关。
(4) 味觉改变大多数于鼻咽癌放疗结束后几个月可恢复,也有的不能恢复。原因系味蕾被放射线破坏。
(5) 颈部肌肉、皮肤纤维化,表现为颈部肌肉萎缩、颈部变细和皮肤菲薄。适当的转颈运动可能降低其严重程度。
放射性肺炎:
肺癌、乳腺癌、食道癌、恶性淋巴瘤或胸部其它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后,在放射野内的正常肺组织受到损伤而引起的炎症反应。该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不多,缺乏严格的诊断标准,治疗多数为对症处理、长期大剂量皮质激素治疗等。
停止放射治疗后多数病人可以缓慢恢复,也有部分病人逐步发展成放射性肺纤维化,严重者会导致病人呼吸衰竭而死亡。通常将发生于放射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的肺损伤称为急性放射性肺炎,而将放射治疗结束3个月后的肺组织的放射性损伤称为晚期放射性肺损伤,晚期损伤一般都是放射性肺纤维化。
放疗后遗症是放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关键是如何控制放射性损伤的严重程度,使其处于一个可以耐受的范围内,严格掌握指征,切忌放射过量,这样就可以使放射治疗造福于病人,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放疗禁忌症固然不考虑放射治疗,但如果预计所造成的放疗后遗症,会比癌症本身更难治更痛苦,这样的放疗,或加强放疗,就有商榷的必要。毕竟放射治疗是一柄“双刃剑”,治疗结果是射线对肿瘤有杀灭作用,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损伤,如何权衡利弊,根据病人的疾病及身体情况决定是否应用放疗、放疗的剂量大小、应用何种放射治疗技术至关重要。
&“珈玛刀”的误区
珈玛刀:全称“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是一种融合现代计算机技术、立体定向技术和外科技术于一体的治疗性设备,它将钴-60发出的伽玛射线几何聚焦,集中射于病灶,一次性、致死性的摧毁靶点内的组织。
珈玛刀也是放疗,属于放射治疗癌症的治疗方法之一。
珈玛刀是临床治疗癌症的形形色色的“刀”的始作蛹者――号称”小刀会”的第一把“刀”,也是应用最早、病例数最多、较为成熟的一把“刀”。主要用于颅内小肿瘤和功能性疾病的治疗。后来推出的体部伽玛刀,可用于治疗全身各种肿瘤,但临床应用很少。
头部伽玛刀有严格的临床适应症:
(1) 3公分以下的听神经瘤、垂体瘤、脑膜瘤、松果体区肿瘤、淋巴瘤等颅内肿瘤; 
(2) 颅内动静脉畸形; 
(3)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4) 一些手术不能切除干净的颅内良性肿瘤; 
(5) 较小而边缘清楚的颅内转移癌; 
功能神经外科疾病:原发性或药物治疗无效的三叉神经痛、顽固性疼痛、帕金森氏病引起的运动障碍、癫痫等功能性疾病。 
(7) 颈7及以上节段脊髓肿瘤。 
(8) 头颈部部分颅外肿瘤。
商业医疗模式的“小刀会”
珈玛刀方兴未艾,中子刀、质子刀、光子刀、氩氦刀、化学刀……形形色色的“刀”纷纷飞起,一时间,群刀乱飞,堪称“小刀会”。由于形形色色“刀”的兴起,“刀”的广告宣传,让病人眼花缭乱,进入了“刀”的误区。
不要让这些形形色色的假的“刀”蒙蔽了你的双眼,要透过名字看本质,了解这些“刀”的治疗作用机理,掌握适应症,才能“刀刀杀敌”。
中子刀:实质是一种“后装放疗”,是锎252中子源自动遥控式后装治疗系统,发射中子射线对恶性肿瘤内乏氧细胞进行杀伤。具体治疗是在确诊肿瘤的位置和体积后,用特制的施源器插入人体腔道内(或植入组织间),再将中子源送入施源器中,准确地置于病灶内部,对病灶进行确定剂量的区间照射,从而杀死肿瘤组织。中子刀是有损的,多用于妇科和消化道部分癌症。
质子刀:是利用普通物理高能加速器或医用质子加速器发射的质子束,进入机体后产生的电离作用,使肿瘤受到高剂量照射,而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受到保护,从而杀灭肿瘤细胞。用于前列腺癌、眼黑色素瘤、脑胶质瘤、垂体瘤、脑膜瘤、颅底肉瘤、颅底脊索瘤等颅内肿瘤,脊柱旁肿瘤等癌症。
光子刀:也叫X刀,是“光子同位仪系统”的简称,是一种三维适形技术。利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高能X线,通过采用高精度立体定位照射,使病灶组织充血、水肿,直至坏死。光子刀得出的适应症是肺癌,目前临床治疗的病例数不多。
万变不离其宗,这些所谓的“刀”,与伽玛刀一样,其实均属于放射治疗范畴,只是放射出的是不同的射线而已,并不是外科手术开刀的“刀”。不能不佩服当初起名者,当然不能说人是“故弄玄虚”、“盗名欺世”,应该说是:“太有商业头脑了”。所以,科学也只有经过优秀的商业运营,才能够转化为金钱。
试想,如果把“珈玛刀”取名为“珈玛射线治疗”的话,“刀”的生意立马减少一半以上。相同原理的“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虽然疗效可靠,却远没有“刀”们的名气大。需要提请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的这些“刀”,都是商业运作模式:公司提供设备,医院提供病人,公司与医院分成,钱收够后设备归医院。属于“主观上赚钱,客观上治病”。的商业医疗模式。
许多不是放射线的局部治疗,也因刀之名,取名为“刀”,加入“小刀会”,分癌症治疗“刀”市场一杯羹。一时间,群刀乱飞,不一而足。
氩氦刀:是一种微创超低温冷冻消融肿瘤的医疗设备。具体是在B超或CT引导下穿刺到肿瘤内部,超低温冷冻死肿瘤细胞,属纯物理治疗。需要麻醉,属有创治疗。1999年开始应用于治疗肺癌、肝癌、脑肿癌、乳腺等实体肿瘤。
超声聚集刀:利用超声波作为能源,将多束超声波从体外发射聚焦在肿瘤的一个点,通过声波和热能转化,形成70℃~100℃的高温治疗点,从而杀死肿瘤。
化学刀:就是化学消融,局麻后通过体表穿刺针,向肿瘤内部注入硝酸等强酸,溶化肿瘤。主要用于肝癌等实体肿瘤。笔者曾经在全国学术会议上与该“刀”发明人相遇,多次健言该“刀”具有一定的风险。
与这些所谓的“刀”相似,采用物理杀伤原理的设备和技术不胜枚举,比如:射频消融治疗、微波治疗,激光治疗等,由于没有冠名为“刀”,顾名思义就知道其治疗原理,不具备“刀”的名字上的欺骗性,不至于进入“刀”的误区,就不一一解释了。
看过《鸿门宴》的都知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医生舞刀,意在孔方兄”。不知道“小刀会”祭起的下一把“刀”,是“倚天剑”、“屠龙刀”还是“小李飞刀”?!
几乎所有的“刀”都应用相同的广告词:“不需要开刀,不流血,无痛苦,无风险……”无一不夸大与手术刀相比,具有无以伦比的优越性。其实不然,这些所谓的“刀”,没有一把“刀”能够替代外科手术“刀”,外科手术仍然是早期癌症的首选,“小刀会”形形色色的“刀”都是辅助疗法,适应少数肿瘤。
这些“刀”的治疗原理,了无新意,冠以“高科技”,令人汗颜。而且其作用直径有限,超过3公分的肿瘤,不仅不能杀灭,还有促进疯长的刺激作用,相当于是捅马蜂窝和热孵化。
共同的治疗原理:物理性杀伤组织。或是通过射线的放射性杀伤,或是通过对肿瘤局部的“烧”、“灼”、“冻”,物理杀灭细胞的作用机理杀死癌细胞。珈玛刀、中子刀、质子刀、光子刀是通过射线的放射性杀伤肿瘤;超声聚焦刀、微波刀、射频刀、氩氦刀就是利用物理学中蛋白质遇冷遇热凝固的原理,通过微创或者无创来杀死癌细胞的。“化学刀”是利用化学药物凝固蛋白质的原理来杀灭肿瘤。
共同的适应症:适用于病变范围较为局限,周围正常组织比较敏感需要特殊保护,病变及周围组织活动度较小,3公分以内,病变范围清晰的病变。
共同的禁忌症:正常组织活动度较大的,病变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晰的,或病变较为广泛者。
这些“刀”虽说不像媒体广告和自我介绍猛吹的适应症和疗效那么神奇无比,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小刀会”的“刀”,对于局部小肿瘤,具有很好的消融作用。
笔者接诊过一些经过“刀”治疗的小肿瘤的早期癌症病人,杀伤力强,疗效可靠。严格掌握适应症,这就是一把“屠魔神刀”,超出适应症,就是一柄“自刎利剑”。不同类型、不同部位以及不同分期肿瘤的局部治疗,需要认真选择。如早期小肝癌因肝硬化不能耐受手术时,采用射频消融、微波消融、酒精注射可获得手术类似的效果,而使治疗风险和治疗成本降到最低。
化疗功过 谁与评说
化疗是化学治疗的简称,是指使用化学合成的药物来治疗癌症的方法。现代肿瘤化学治疗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了一次芥子气(毒气)泄漏事故,当时发现接触者出现骨髓和淋巴系统增生低下。受此启发,临床应用氮芥治疗恶性淋巴瘤,并取得了成功,从此开创了化疗世纪。所以,说化疗药物是“毒药”,那是一点都没错。
化疗一般都是几种化疗药物同时使用,这个化疗药物的组合,就叫做化疗方案。由于癌细胞的周期是四周,所以化疗的周期也是28月,大多数人记成一个月化疗一次。
目前临床使用的大多数的化疗药物,都是分子结构已经明确、可以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可以直接杀灭肿瘤细胞,有时称之为细胞毒药物。化疗药物还是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还有一部分的化疗药物来源于天然植物,来源于中药,比如:排名第一的广谱、高效化疗药物紫杉醇,目前仍然无法分析出其化学结构,还是混合物,还不能化学合成,还必须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严谨地说,紫杉醇不是化学药物,不属于化疗药物。
化疗药物几乎都是毒药,还是最毒的毒药,化疗与中医的“以毒攻毒”治疗癌症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也有人称化疗药物为“魔鬼”,化疗治疗癌症又是“鬼打鬼”。
化疗是全身性治疗,适应化疗敏感肿瘤,化疗的主要适应症有以下几方面:
对化疗非常敏感的恶性肿瘤可通过化疗而治愈,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
非小细胞肺癌,精原细胞瘤,卵巢癌,绒毛膜上皮癌等。
对化疗较敏感的恶性肿瘤通过化疗可收到一定的疗效,提高生存率,如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低度恶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卵巢癌、宫颈癌等。
术后或放疗后实体瘤的巩固治疗;清除进入血流的肿瘤栓子;亚临床病灶;增殖中的微小病灶;姑息性化疗: 中晚期肿瘤的姑息性化疗,
肿瘤所致疼痛、压迫等合并症
化疗的总体疗效20~50%,对化疗敏感的肿瘤有:绒癌70~80%治愈,淋巴瘤50%治愈,急性淋白血病50%治愈;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70%缓解, 小细胞肺癌有效率5O%, 胃肠癌有效率30%,
头颈肿瘤有效率10~30%。其它的肿瘤有效率更低。
众所周知,美国政府甚至动用上千亿美元用于攻克癌症,所有人都天真地以为癌症不再会是人类生命的杀手,在化疗之下,不久就会像普通感冒那样可以轻易治愈。然而化疗时代的几十年过去了,美国政府令人钦佩地宣布自己的无能,承认攻克癌症计划完全失败。
化疗是典型的“双刃剑”,既可以杀灭肿瘤细胞,也可以杀死正常细胞。化疗的主要毒、副作用有:
近期毒性:胃肠反应恶心呕吐最多见,局部刺激,骨髓抑制也多见,脱发,口腔粘膜炎、心脏毒、周围神经炎,肝损害等。化疗的最低标准是白细胞在4000/ml以上,不达到标准宁可等,也不能打升白药物把白细胞虚高起来化疗,这样不仅疗效差,而且化疗相关死亡的风险极大。
远期毒性:心肌损害功能衰竭,肺纤维化,肝纤维化,肾损害,性腺退化,免疫功能抑制。
致死性毒性:骨髓抑制合并感染;心、肝、肾功能损害和衰竭。
化疗到底要做多少次
要做多少次的化疗,让很多病人和家属倍感纠结,因为每个医生的说法都有点不一致。事实上,很多肿瘤的化疗是没有法定次数的规定,很多是以医生的经验和对病情的判断,目前的医疗形势下,为使利益最大化,医生大都取化疗次数偏多:从6次到12次,病人生命不息,医生化疗不止。
在手术、放疗、化疗三大主要治疗方法中,手术和放疗的次数比较好规范和限制,就是化疗的次数多少最为混乱:有不化疗的、有几次到十几次的,多的有20多次的。说实话,化疗到底要做多少次,医生都可能说不清楚。
目前的学术观点认为,化疗不是越多越保险,比较规范统一的化疗次数的做法,是化疗以6个疗程为度,比如:恶性淋巴瘤、小细胞肺癌、鼻咽癌、肠癌手术后化疗等敏感肿瘤,大多以6个疗程的化疗为标准,争取在6个疗程内达到临床治愈。6个疗程后,不能治愈的肿瘤,加做多少次化疗,也不能增加治愈的效果。
首治6个疗程的化疗也被美其名曰:“根治性化疗”,达到临床治愈的,就不必再化疗了。6个疗程以后没有达到临床治愈,仍然需要抑制肿瘤的化疗,属于姑息和缓性化疗,化疗强度,也就是化疗药物的用药、用量和间隔时间,应该减轻而不是加强。如果加大化疗强度能够获得比6个疗程更加好的疗效,而病人又安然无恙的话,只能说明首治6疗程的化疗方案强度不足。
化疗敏感的肿瘤以6个疗程为度,其它对化疗不敏感的肿瘤,就更加不应该无限次地加多化疗次数、或加大化疗药物用量。其结果是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反而损伤自己的体质,促进肿瘤的发展。所以有些病人化疗做得越多,肿瘤长得越快。
对于转移性癌、复发性癌症和晚期癌症病人,公认已经没有治愈的可能性,化疗次数之争已经毫无意义,如何带癌生存,努力延缓生存时间,最大程度提高生存质量,是治疗晚期癌症的根本问题。
分子靶向药物:指征VS副作用VS价格
近十年来,分子靶向治疗甚嚣尘上,科研和临床似乎已经超越了所有肿瘤研究的风头,学术推广、商业营销一浪高过一浪,推出新药的速度和临床滥用齐头并进。有人宣称:靶向治疗是抗癌导弹,将取代化疗、放疗和手术,成为肿瘤的主流治疗;有人放言:分子靶向治疗是人类攻克癌症的希望。
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肿瘤细胞的基因变异,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客观来讲,这类药物对部分适用的人群能起到一定的协同治疗作用,但并非像某些夸大宣传所吹嘘的那样安全、有效。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委员会(FDA)规定,基因检测是靶向治疗的必要前提,只有相应基因突变的病人,才能成为靶向治疗的适用对象。使用分子靶向药物的前提是肿瘤细胞内有相应的“靶点”,再对具有分子靶向指征考虑是否适合用药。而国内基因检测的合格率只有30%-40%,至于不做基因检测、基因检测阴性以及伪造基因检测使用靶向药物已经不算新闻,超出FDA批准的适应症的滥用已成燎原之势,普及到市、县、镇级医院。
分子靶向药物吸引病人有两点:一是赠药――自费数十万元半年后,有幸活着的病人,大多数会被判为“耐药”而失去享受“赠药”资格。二是免费入组临床实验,且不说不明疗效、毒副作用和大量检查的损害,临床验证无一不是将病人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人有一半概率进入使用安慰剂的对照组。
大部分靶向药物被证明只对部分肿瘤病人有效,而剩下的则是微效和无效。部分病人很可能在非常的短时间内就产生耐药性。国内靶向药物在肺癌治疗的自行用药或医生不规范用药的案例,在临床上超过30%。分子靶向药物的滥用,绝非危言耸听。
靶向治疗规范大多数是分子靶向药物是与化疗同时使用,不化疗而单独使用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疗效很差。显然放弃化疗、手术而单独使用分子靶向药物是临床一大误区,也就是典型的滥用。
分子靶向治疗在临床应用上至今仍存在诸多未知空间。尽管目前靶向治疗基础研究很多,但真正用于临床且取得肯定疗效的并不多。因为体外实验的肿瘤细胞与体内的肿瘤细胞在生物学行为、对药物的敏感性、受体内外环境的影响程度均有所不同。且许多人体肿瘤有异质性,同一肿瘤内部的不同细胞对治疗反应不一样,癌细胞株获得方式的不同等都会影响疗效的评价。
靶向治疗的药物也有很大的毒副作用,靶向治疗的药物的毒副作用并不比化疗小,将其解释为:毒副作用越大,疗效越好,是一大陷阱,一大笑话。笔者曾经诊治过因为分子靶向药物造成的肺纤维化和心功能衰竭等严重副作用的病人,而皮疹、呕吐和腹泻等发生率几乎是100%。文献报道不少严重副作用导致死亡的病例。
靶向治疗在国外早已开始降温:日本报道了某分子靶向药物因副作用导致39名癌症病人死亡,而厂家故意延迟报道。两类分子靶向药物联用治疗结直肠癌被临床实验否定。分子靶向药物贝伐单抗阿瓦斯汀用于结肠癌辅助治疗再被否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撤销了贝伐单抗阿瓦斯汀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许可......
目前已经用于临床的分子分子靶向药物不良反应如下:
赫赛汀用于乳腺癌。发热、恶心、呕吐、头痛、乏力、呼吸困难、皮疹、贫血和肌痛。充血性心衰、输注反应和肺毒性。
易瑞沙用于肺癌。腹泻、皮疹、瘙痒、皮肤干燥和痤疮等;
特罗凯用于肺癌 腹泻、皮疹、肝毒性等;
格列卫用于胃肠间质瘤。下肢水肿、皮疹、消化不良;
索拉非尼用于肾癌。手足综合征、疲乏、腹泻、皮疹、高血压、脱发等;
美罗华用于恶性淋巴瘤。发热、寒战、恶心、头疼、乏力等;
爱必妥用于肠癌。皮疹、疲倦、腹泻、恶心、肺毒性、发热等;
阿瓦斯汀用于肠癌。胃肠道穿孔、出血、高血压、肾病综合征、充血性心衰等;
恩度用于肺癌。心脏毒性、腹泻、肝功能异常、皮疹等。
靶向治疗,靶向何方?!
分子靶向药物是抗癌药中的奢侈品、公鸡中的战斗机!许多晚期癌症病人都以孤注一掷的赌徒心理,不到黄河心不死,不用靶向眼不闭,将最后的一丝希望和最后一点钱,全都押在了分子靶向药物上,不惜倾家荡产,也要一试。
有一位病人,经过6个疗程的化疗无效,已经是家徒四壁了,当地医生要他做靶向治疗,每月数万,一疗程20余万。病人是全国贫困县的农民,卖了乡下的房子、典当了一切值钱的物件,砸锅卖铁也没凑够几万,就四处找亲威借钱,仍然远远不够。亲朋好友都躲着他。
病人抱怨世态炎凉人心不古,而笔者深知这个药的水不是一般的深,疗效与价格的性价比极低,力劝病人实事求是,不要贪贵求洋。病人坚信药越贵疗效越好,死也要试一试。家破人亡、人财两空的结局是可以预见的。
问题是病人致死都不会明白:最终竭尽全力、变卖家产、东挪西借凑齐的巨额药费,换来的并不是什么救命药物,而只是为别人养豪车、还房贷而矣。需知分子靶向药物是造富工场、“摇钱树”!为了忽悠病人掏钱,无良医生使出浑身解数,无所不用其极。曾经有一位病人告诉笔者,某医生这样劝病人:这个靶向治疗药有效率80~90%;副作用极小;曾经治好过一个病人活了5年还没死。面对如此“神药”,你说病人动不动心?!而事实是:该药总体有效率不过20%左右;副作用大过化疗;该药上市才一年多时间;而该医生毕业从医不过才3年!就没有一句不吹牛!
笔者也不愿断人财路,唯有一声叹息:病人之死,死于愚昧;医生之殇,殇在金钱。
曾经发现某大医院分子靶向生物检验报告单上赫然印着:”推荐使用XX药――分子靶向治疗药物,阳性有效率80%,阴性有效率10%”。真不知道收了厂家多少广告费,这还不误导医生和病人滥用药物?严重违规还虚假广告!
恕笔者愚钝落伍,对分子靶向药物和灵芝孢子粉之类商业营销不甚感冒,没有趋之若骛。曾经有一位厂商代表这样向笔者推销:“大家都在赚钱,你不趁机赚一点太蠢了!”感觉这话怎么这么熟悉,文化大革命中,也有人威胁笔者说:“同学都去造老师的反,你不去别人就会造你的反!”似乎目前的形势没那么严重,只要不买N套房、不开豪车、不包那个神马奶,完全可以不必那么“黑”!起码没有人能够逼你“黑”。这有点像臭豆腐和榴梿,有人大爱食之如饴,有人掩面臭不可当。
对于分子靶向药物临床应用的点评: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癌症的理论基础尚未够成熟,许多理论还未被证实和广泛接受。实验与临床反差极大:实验研究效果好,临床疗效欠佳。实验研究特别是临床研究内外有别:国外研究结果疗效欠佳,国内研究结果疗效奇好。
分子靶向药物开始是与化疗同时使用,渐渐单独使用直到不问指征只问钱的滥用,并且严重影响了癌症病人的规范治疗和基本治疗。临床应用也是内外有别:国外使用少而精;国内使用多而滥。性价比极差:疗效之低与费用之高反差极大。国内临床滥用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疗效好,也不是因为副作用小,而是因为昂贵的价格空间。某药物以几百元一片、数万元一疗程、年销售额十几亿元的利润空间,所向披靡。
学术离不开商业的经济资助,也不能没有政治的领导,但学术要游离于商业和政治。如果商业绑架了政治,就自然可以凌驾于学术之上,从而无视学术,进而践踏学术。
在国内医疗界,由于医疗市场的巨大利润,商业竞争之残酷堪比战争,商家绑架官员、践踏学术已经是中国商业营销大获成功的固定模式,商家背后没有官员和学术权威的支撑,就没有市场,而没有市场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就等于自我消亡。据说国外也是如此,只是没有这么大胆和公开。
分子靶向药物的滥用不仅已经影响了癌症病人的规范治疗和基本治疗,还会拉低分子靶向药物本身的疗效,并增加其副作用。“上帝要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各种原因造成的滥用,已经在客观上给靶向药物蒙上了阴影。任何药物的滥用,都是自我毁灭的开始!只有规范的临床应用和严谨的科学研究,才是分子靶向药物的自我救赎。
生物治疗PK放疗和化疗
肿瘤生物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具有显著疗效的肿瘤治疗模式,是一种自身免疫抗癌的新型治疗方法。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对从病人体内采集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然后回输到病人体内的方法,来激发和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癌症生物治疗,其作用不是杀死全部肿瘤细胞,而是由于当肿瘤细胞负荷明显降低时,机体的免疫功能恢复后,通过清除微小的残留病灶或明显抑制了残留肿瘤细胞增殖的方式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癌症免疫治疗正是通过人为的干预,来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对癌细胞进行杀灭和抑制其增殖。
有人称肿瘤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技术。
前几年,《广州日报》曾经有一场生物治疗PK放疗化疗之战,争论的焦点是生物治疗能不能代替传统的放疗和化疗。争论的双方都是肿瘤学术界的重磅专家,是生物治疗、放疗和化疗领域的领军学者。
正方认为:生物治疗疗效高、副作用小,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反方认为生物治疗疗效不确切,不能代替放疗和化疗等传统治疗。一时间硝烟四起,壁垒森严,双方针锋相对、相持不下。
当时《广州日报》编辑咨询笔者:元芳怎么看?!
对阵交锋的双方要么是朋友、要么是前辈,要选边站队,还认真麻烦,可不回答又不行。笔者答曰:生物治疗属于新技术,放疗和化疗是传统治疗方法,各有优势和不足,可以互为补充,但绝对不能互相替代。同时笔者还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生物治疗与放疗、化疗不存在PK的问题,学术争论应该在学术圈内进行,不宜在大众传媒上展示,以免误导大众。
生物治疗是很有特点的治疗,掌握适应症很重要。
(1) 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力量达到抗肿瘤作用,与放疗和化疗相比,副作用很小;
(2) 能够激发全身性的抗肿瘤效应,作用范围更加广泛,适用于多发病灶或有广泛转移的中晚期肿瘤;
(3)生物治疗的费用也是比较昂贵,疗程以数万元计,仅次于分子靶向药物。
(4)主要用于部分化疗和放疗不敏感的肿瘤,如恶性黑色素瘤、肾癌。
(5)生物治疗不适用于T细胞淋巴瘤病人、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和正在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自身免疫病的病人。
基因治疗仍然是人们的梦想
肿瘤基因治疗是针对肿瘤发生的遗传学背景,将外源性的基因引入肿瘤细胞或其它体细胞内以纠正过度活化或补偿缺陷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理论上看,基因治疗才是“治本”,最有可能“根治”肿瘤。
基因治疗分为针对肿瘤细胞的基因治疗策略和针对机体的基因治疗策略。前者有包括针对抑癌基因的基因治疗、针对癌基因的基因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基因治疗、自杀基因治疗、耐药基因治疗;后者包括免疫效应细胞介导的基因治疗、树突状细胞介导的基因治疗、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的前提是癌基因,目前尚未能明确癌基因的准确位置,基因治疗没有方向,也就是说没有确切的靶点,何谈疗效?!
从目前少许试用于临床的基因治疗的结果分析,基因治疗疗效欠佳。也有专家认为:虽然基因治疗不太可能完全治愈肿瘤,但随着它的不断完善,能提高恶性肿瘤晚期的治疗的有效性,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基因治疗与生物治疗一样,也属于费用比较贵的治疗。
《科学》杂志现任总编辑、美国国家科学院前院长布鲁斯·阿尔伯茨博士说过,基因治疗是人们多年的梦想,希望它能成为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但目前实现这一愿望还有很多困难。这可谓是针对基因治疗癌症最为中肯的评价。
规范化治疗与个体化治疗之争
许多医生将疗效不佳的结果归咎于“治疗不规范”,而要求病人“规范化治疗”。那么,什么是“规范化治疗”呢?规范化治疗首先要求对病人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分期,并观察病人是否有其它合并症,然后依据《规范》制定诊疗方案。
几乎每一种病种都有《规范》,“规范化治疗”虽然烦琐,按部就班、按图索骥,也应该不难贯彻施行。但实际上,临床真正能够完全接受“规范化治疗”的癌症病人,还不足一半。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制订的“规范化治疗”叫好不叫座呢?
每一种《规范》都是在厂商的资金资助下,参照美国的相同癌症的《规范》,照葫芦画瓢,小作修改而形成。很自然,药物剂量有偏高、治疗有偏多、费用有偏贵的倾向。几轮“规范化轰炸”下来,国人的体质、经济等耐受力受到挑战。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不要轻易责备别人不规范,许多不规范治疗的病人确实是“乐在其中”,活得更久、活得更好。事实上,许多病人是无法规范。多年来笔者接触到比较多的“不规范治疗”的病人,总结病人不能规范的客观事实有以下几个方面:
(1)病人体质无法规范治疗。比如化疗后病人的白细胞降低到化疗的标准之下;骨髓重度抑制;肝、肾、心脏功能受损,成为治疗的禁忌症,不能继续“规范”。
(2)病人经济无法规范治疗。前期竭鱼而泽、杀鸡取卵式的高价治疗,病人经济陷入困境,后期虽砸锅卖铁,连必要的“规范”治疗也难以维持了。肿瘤只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慢慢用钱。特别是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病人。
(3)病人心理无法规范治疗。许多病人耳闻目睹因过度治疗而亡的病例,对“规范化治疗”有恐惧感,从而坚决拒绝任何“规范化治疗”。
笔者面对的大多数的晚期癌症病人,无法“规范化治疗”的病人占了多数,也曾经接诊过不少病人“宁死不化疗”、“宁死不手术”的病人,虽然也极力劝解也无济于事,其中包括不少是医生亲属,甚至是医生本人。
你说这些无法“规范化治疗”,但却还能活上很多年的病人,你是接还是不接?接诊,将会被同行指着鼻子指责“不规范化治疗”;拒接诊,面临拒收拒治癌症病人的大罪过。笔者基本上是采取“能规范化治疗就规范化治疗,不能规范化治疗就个体化治疗”,实际上也就是“规范化原则下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中国医疗规范化目前的现状是:以经济效益为规范:什么赚钱什么就是规范。以医生自己为规范:我规范,别人不规范。以美国为规范:美国的规范就是中国的规范。以西医为规范:中医更加缺少肿瘤治疗的规范标准。以过度治疗为规范:治疗多了就规范,治疗少了就不规范。总之是“屁股决定脑袋”、“利益决定规范”。笔者以为:作为医生,有良知比有规范更重要。
美国医学会为了促进规范的医疗,制定了许多临床指南,在指导医生的临床工作方面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这也让美国的临床医生很头痛,因为正是这些指南,成了病人状告医生的依据,美国的医疗官司也因为此而明显增加。总之,肿瘤的治疗在强调规范化的同时,个体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肿瘤治疗应该是:规范与个体化结合。&
规范化治疗和个体化治疗之争其实已经有了结论: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早在前几年就提倡癌症治疗,应该是“规范化治疗下的个体化治疗”。肿瘤的治疗原则是在规范化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的个体化综合治疗。而7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晚期癌症病人,则是以个体化综合治疗为主。
规范化治疗与个体化治疗之争,与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反围剿的李德机械性兵法与毛泽东随机应变兵法的战略之争,结论是显而易见的。
不要迷信科学、不要迷信数据
哲学家和科学家经常试图给何为科学和科学方法提供一个充分的本质定义,但并不很成功。笼统地说,科学即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科学既然是人建立的,就必然存在着局限。我们要学习科学,了解科学,掌握科学,但不要盲从科学。盲从科学,一切唯科学马首是瞻,本身就是一种迷信,是不科学、是伪科学。
基础研究常常被当作科学的大旗挥舞,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有一篇令人震惊的文章,指出很多有关癌症的基础研究——很大一部分来自大学实验室——都是不可靠的。据《自然》杂志披露,研究结果发现53项研究中有47项的研究结果不可靠。
国内几乎所有的药物实验,不管是实验室,还是临床,疗效都是奇效,治癌的有效率在90%起。由于中国的药物实验和临床验证的“疗效”奇好,美国已经把所有的药物实验放到中国做:用钱少、效果好、时间短。与此同时,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科学杂志揭露中国学术造假、拒绝发表来自中国的学术论文――学术界的“中国制造”。
中国的学术造假现象已经对中国的形象造成极大的损毁,污染了世界学术空间。英国《自然》杂志头条刊文《中国科研,发表还是灭亡》认为“官僚干预学术推动中国科研造假”,调查称1/3中国科研人员有过造假;急功近利和官僚干预是诱因。英国广播公司与《自然》多次发表文章,谴责中国科研学术造假。
国际著名医学期刊、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题为《科学造假:中国需要采取行动》的社论,第一句话就直指最近曝光的中国学术论文造假事件,并呼吁中国采取行动打击学术造假。
在“当官基本靠买,业绩基本靠吹,学术基本造假,赚钱基本靠黑”。之今日中国,如果你盲目相信被玩转于商家掌股之间的科学和数据,那真不知道谁比谁傻?!笔者致力于抗肿瘤药物临床开发30年,参与早期开发的紫杉醇和羟基喜树硷,临床使用十余年,至今仍然是高效的抗肿瘤药物,也曾经否定和停止使用了多个新药。年前因复杂原因,书面坚辞了国家抗肿瘤药理基地主任职务,专注于临床医生职业。
国内的学术团体、学术活动,基本上是由厂商经济支撑把持,据说国外也是如此,只是厂家作派相对收敛。笔者属于不善与厂商合作的专家,在多个学术团体的职务被厂商千方百计逐个“撸”掉后,笔者单纯了,无官一身轻的感觉真好,用药不必被人颐指气使,也不必开会拉赞助,“被领导”、“被左右”。作为过来人,揣着明白要装糊涂不容易。
科学的时效性也提示人们不能迷信科学。昨天认为科学的,不等于今天也科学;今天认为科学的,也不等于明天也科学。今天符合西医所谓科学的标准,不一定就是科学的。
美国的开国元勋、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竟因偶感风寒不治身亡,他死之后,其主治医生发表了公开声明,向国人交待了医治华盛顿的全部过程:华盛顿因顶风冒雪骑马感冒了,咽喉有些嘶哑、疼痛,医生采用了当时风靡欧美,西医中最科学、最先进的“放血疗法”。华盛顿在极度痛苦中离开了人世。谁都知道:华盛顿是被杀害的!而凶手却是当时的“科学”。那时从欧洲传到美国的西医学认为人生病是血液坏了,治病就是要把坏血放掉。同时期的中医中药却挽救了许多中国人的生命,如果给华盛顿来一剂中药,科不科学且不说,起码华盛顿不至于死于非命。
科学可以有,但不可以过度科学、科学霸权。那些拉科学大旗作虎皮的,只不过是看上了科学能够赚大钱、发大财;科学可以名利双收;科学可以吓人;科学可以杀人不偿命……科学给老百姓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一大堆垃圾和灾难。
如果科学带来的是毁灭人类的原子弹,那笔者宁愿不要科学;如果科学的副产品是癌症,那笔者宁愿远离科学;如果科学的发展之与地球,就如同人的衰老之与生命一样,那笔者宁愿“科学呀,你慢慢地走呀,慢慢地走……”
永远不要迷信科学!不要迷信数据!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细胞肺癌能活多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