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亏虚两虚银屑病是什么样子

银屑病(牛皮癣)与《伤寒论》的纽带是什么?_好大夫在线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赵东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银屑病资料汇编
银屑病(牛皮癣)与《伤寒论》的纽带是什么?(转载)
一个字 &:汗经方汗法之度与牛皮癣的治疗把握经方汗法之度□张英栋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微似汗&之外,经方汗法的应用还有另一个准则,即&汗出彻身&。●&微似汗&和&汗出彻身&强调了祛邪扶正的两个侧面,汗法之度即在于对二者的把握。●表实邪盛之人,应处以较峻之法,务求&汗出彻身&;而体质素弱,不耐克伐之人,即使邪盛,也只能予以较缓之治,谨守&微似汗&之旨,&立足微汗求彻汗&。《伤寒杂病论》中论汗法甚多,为中医学汗法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范例。对于仲景所论汗法,很多学者关注到了&微似汗&,却未对&汗出不彻&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认识落实到临证中,与中医学三因制宜、执中致和的原则有所悖逆。有鉴于此,笔者撰此文,希望就汗法之度的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微汗乃其常桂枝汤方后注云:&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麻黄汤、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附子汤、葛根加半夏汤、大青龙汤、防己黄芪汤、麻杏石甘汤等13方后注都有&微似汗&字样。或曰&温服微汗愈&,或曰&覆取微似汗&,或曰&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或曰&将息如前法&。很多学者由此推导出&微似汗&是仲景对于汗法的唯一法则。其实,&微似汗&之外,经方汗法的应用还有另一个准则,即&汗出彻身&。这两个准则强调了&汗出而解&不同的侧面。针对不同的病症和体质状况,侧重应该不同。表实邪盛之人,应处以较峻之法,务求&汗出彻身&;而体质素弱,不耐克伐之人,即使邪盛,也只能予以较缓之治,谨守&微似汗&之旨。仲景在很多条文中明言过汗的危害:如《伤寒论》38条大青龙汤方后注告诫曰:&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247条&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金匮要略·痉湿暍病》曰:&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有些条文还提出了相应的治法,利于后学者以方测证,领略过汗的危急程度:如《伤寒论》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9条&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以上三条均用到了回阳救逆第一要药制附子,可见过汗危害之甚。后世医家对于过汗也多谆谆告诫:如《景岳全书》中说:&或邪气虽去,遂致胃气大伤,不能饮食而羸惫不振者有之,此过汗之诫也&,&或挟虚,年衰感邪等证,医不能察,但知表证宜解,而发散太过&;《伤寒论译释》中说&真气疏泄太猛,邪反得以逗留&。过汗危害如此之烈,难怪医圣反复明文强调&微似汗&,意在让初学者首先明白&汗不可过&。而对于汗法的另一个原则&汗出彻身&,则尽量地掩藏在字里行间,避免患者冤死于学医不精者手中,医圣用心可谓良苦。彻汗不可不知当今很多学者认为,仲景根据《汤液经》写成《伤寒杂病论》。《汤液经》已然不可得见,《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作为源于《汤液经》的另一传本,对于《伤寒杂病论》的重要参考价值便不言而喻了。《辅行诀》中的小青龙汤组成和主治都基本等同于《伤寒论》中的麻黄汤,可以推断此两方当源于同一个祖方。在《辅行诀》小青龙汤方后赫然写着&必令汗出彻身,不然恐邪不尽散也&。与《伤寒论》35条麻黄汤方后的&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迥然不同。顺着这条思路,我们在《伤寒论》中也可以找到麻黄汤使用的另一种法则--汗出彻身。虽然没有直接的表述,但是字里行间及无字处求之,&汗出彻身&的表述非只一处。《伤寒论》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48条&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55条&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185条:&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等等。皆因病情太重或药力过缓导致汗出不彻。24条的核心在于治疗目标有误,本应用开腠发表之麻黄剂&汗出彻身&,却用了调和营卫的桂枝汤,徒增郁热,而不得解,故&反烦&。借助针刺开腠发表,&却与桂枝汤则愈&。46条使用麻黄汤治疗是正确的,故&服药已微除&。但是用方的正确如果没有足够的剂量或者&温覆&之类方法保证的话,郁热无法解除,故&其人发烦目瞑&,最后通过自&衄&--红汗这个途径,达到汗&彻&的治疗目标。55条论述了当汗不汗,即使身体自发以&红汗&解邪,但无法&彻&,故仍需麻黄汤&汗出彻&才可解。48条和185条表达了&发汗不彻&导致&阳气怫郁不得越&,使疾病由太阳、二阳并病,最终转入阳明。所以,太阳病初起阶段,应该抓紧时机发汗,并且&令汗出彻身,不然恐邪不尽散&而入里。&祛邪务尽&与&微似汗&不矛盾&人之受病,如寇入国。&(《医旨绪余》)在身体正气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快&拔刺&、&雪污&。治疗的目的是病&解&,是以最小的伤正作为代价去除邪气。&汗微&和&汗彻&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其本质并无矛盾。桂枝汤方后注&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中,强调&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的同时还强调了&一时许&和&遍身&,前者说的是祛邪汗解时希望汗尽量少,后者强调的是出汗时间要长,出汗范围要广,已经蕴含了&汗出彻&的意义在内。桂枝汤方后注还有一段话:&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仔细品味此段,不断地缩短服药间隔,增加服药剂量,&祛邪务尽&,求&邪尽散&之意已经表达得很明白了。这里需要注意是&汗出病差&,核心在于&病差&。有些人错误地理解为&汗出&就&停后服&,很多的顽固疾病不可能得汗而解,需要汗而又汗或者汗法与其他治法多方配合,才可能取得&邪尽散&而&病差&的结果,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可以&停后服,不必尽剂&。&汗出彻身&是为了邪去病差,&微似汗&是为了邪去而正不伤的长远效果,二者各自强调的是祛邪扶正的两个侧面,汗法之度即在于对二者的把握。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邪去而正不伤&只能是一种愿望,事实上医者只能做到&以最小的伤正作为代价去除邪气&,对于&祛邪&和&扶正&的讨论一定要放在实际的临床中才是有意义的。汗法之度与银屑病临床笔者治疗银屑病患者较多,以&广汗法&的思路应用经方,注意到温服、温覆、饮食、居处、作息、衣着等细节问题,谨慎地把握&汗法之度&,取得了较好效果。临证初始,笔者亦谨守&微似汗&之法度,对&微似汗&产生怀疑源于一个银屑病病例。5年前适逢夏季,一老友外甥,5岁,遍身起疹,诊为急性进行性点滴型银屑病,辨证施以生石膏、麻黄为主的方药,并嘱咐其加强锻炼。其遵医嘱报名参加户外乒乓球训练班,日日大汗,未及一月治愈,停药,至今体健。不是微汗也可以取得很快、很好的效果,并且从多年的随访中得知孩子身体各方面都很好,发育也正常。这就说明了过分强调&微似汗&是不正确的,对于一部分年龄较轻、体质较好、生机旺盛的患者,&汗出彻身&才是最佳选择,拘泥于&微似汗&只会延误治疗时机,促其传变。对于体质弱的患者是否就不能&汗出彻身&了呢?也不是。对于体质较弱的患者,笔者的策略是&立足微汗求彻汗&,此处的&彻汗&不是&大汗&之意,而是在微汗的前提下,尽量做到&一时许&和&遍身&。通俗地讲就是&一滴汗,长时间,出遍全身&。“以辛润之”治疗银屑病白某某,女,30岁。日初诊。患者素喜出汗,后在地下室工作,出汗减少,以至于无汗16个月。20日前开始全身出现散在红色斑点,上覆白色皮屑,诊断为银屑病。刻下瘙痒明显,皮肤干燥,双手脉细滑,舌苔薄白腻,舌下淡瘀。辨为腠理郁闭,郁热外发为斑疹,治以麻黄加术汤原方。处方:麻黄24克,桂枝16克,杏仁16克,炒甘草8克,苍术32克。5剂,嘱冷水泡药50分钟,大火熬开后,小火久煎90分钟,分温再服,服药后温覆,啜热稀粥,希望得全身微汗。另嘱:脱离地下室的工作环境,多晒、多动、适度多穿,务求微汗。  日二诊:基本不痒,皮肤干燥减轻,出汗较前多,皮屑减少,出现轻微心烦、口干。左脉细缓滑,右脉弦而弱,苔中根黄黏腻,舌下淡瘀。心烦为麻黄之副作用,遂上方按比例减少用量;苔黄、口干为轻微热象,热为郁所致,仍以开郁为主;脉弦为饮,饮为阴邪,加入细辛、制附子加强化饮之力;脉细、脉弱均为不足,提示攻邪要适度,切勿伤正。处方:麻黄12克,桂枝8克,杏仁8克,炒甘草4克,苍术16克,细辛3克,制附子6克。强调久煎150分钟,分温饭后服。嘱咐第1日服1剂如无不适,可从第2日开始每日2剂。  日三诊:精神好,出汗较多,瘙痒已无,皮损变薄、减少,双手脉缓滑,苔薄白腻,舌下纹理欠清。嘱停药,加强食疗及自疗:1.生姜7片(可用姜粉),大枣3枚,红糖适量,每日微煎或开水冲服;2.油炸大虾每日500克;3.适度运动,保证每日有连续运动2小时;4.鸡内金粉每日3克。  日该患者介绍其他银屑病患者来诊,知其病愈、体健,仍谨遵医嘱。  按:银屑病皮损多数情况下是以干燥为主的,针对干燥和干燥引起来的大量白色脱屑,医者的本能是“燥者润之”,这属于《内经》中“正治”的范畴。但是,笔者对此病例“以辛润之”,属于“反治”的范畴。  一般来讲,标以辛味的药多为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化湿药、温里药等,其中如麻黄、桂枝、细辛、荆芥、薄荷、白芷、陈皮、木香、川芎、藿香、佩兰等解表、行气、活血之品多含有挥发油,有辛香之气。而温里、化湿药和某些补阳药标以辛者,则与其口尝有麻辣味有关。这些药物芳香燥烈,极容易让我们想到很多皮肤病患者畏之如蛇蝎的辛辣“发物”,言之能行、能散则容易理解,而言其“能润”则需要对于所治之燥的原因做深入的剖析。  “以辛润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中对其所作的解释为“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根据方药中先生的解释,这段话可理解为:“腠理”指肌表;“致津液”指津液保持正常运行;“通气”,指阳气通畅。人体肌表为邪所束闭,阳气不能正常外散,郁而为热,形成外闭内热。治疗上清郁热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解除表邪郁闭,使热邪能从外解,此即“给邪气以出路”。辛味的食物或药物具有解表发散作用,可以使热邪因发散而外解,热从外解则“里热自清,津液自调”。方药中先生讲的“里热自清,津液自调”中有两个“自”字,笔者认为,很多时候治疗的作用是祛除加在人体上的“邪气”,邪气出路开通了,剩下的“致津液”、“通气”等恢复正常生理秩序的工作,以及疏散余邪的工作都是要交给人体的自愈能力来做的。这也就是《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讲的“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以及《伤寒论》中讲的“中病即止”的内涵所在。  具体到银屑病来讲,很多时候内热只是外邪郁闭肌表的原因导致的结果,治疗的核心应该在于解除原因,“开腠理”。笔者在治疗大量银屑病患者的实践中,运用“以辛润之”的原则,以“开腠理”和保持腠理的通畅为目的,不仅在急性期表闭为主时以辛散药物为主导,在慢程中阴血亏虚明显时也用小剂量的辛散药物配合对证方药治疗。对于患者的生活习惯调整,强调只要有汗就不忌“发物”,并且鼓励患者明确“发物”治病的机理,掌握其“度”放胆使用,病情不仅没有加重,反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面对疾病,是以治疗原因还是以治疗结果为主?《内经》的结论是“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临证不仅要看到结果,还要了解病变的原因,然后才能把握病变的主要矛盾,针对主要矛盾“拨乱反正”。桂枝类方治疗银屑病黄煌所著《中医十大类方》中桂枝类方包括24首方剂,主治各不相同,但或多或少都能看到桂枝汤证的影子。桂枝汤为“古代的补益剂”、“非发汗方”(《经方的魅力》),“是针对皮肤干枯、舌淡,调理体质的方”,这些描述均提示桂枝类方中的很多方子具有改善皮肤干枯的作用。一些慢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以干燥、脱屑为主,辨证选用桂枝类方治疗,多可获得很好效果。  温经汤  黄煌认为温经汤“可以看作是桂枝汤的加味方”。吴茱萸3两、桂枝2两、生姜3两是方中温散之药,麦冬1升、阿胶2两(如果患者嫌阿胶煎煮麻烦或味道难喝,临证常可改为大枣12枚)、白芍2两是是方中养阴之品,川芎、当归、丹皮各2两流畅血行,半夏半升、炙甘草2两、人参2两坐镇中宫,的确是一首组方更全面、兼顾表里的“桂枝汤”。日本很多医家将之用于皮肤病的治疗,证明其“对于皮肤营养障碍所造成的粗糙状态有改善作用”。笔者治疗银屑病使用温经汤的指征为:皮损面积较大而干燥明显(较小的多从瘀治,大的多从燥治),脱屑较碎,慢程,年龄偏大,舌淡或淡暗,无明显热象。  病案举例  程某某,男,45岁,病程4年,反复治疗,皮损集中在小腿部、肘部、背部和腹部,均为大片,胸背部皮损每片均大于手掌,基底不甚红,干燥明显,口不干不苦,大便偏稀,脉细,舌淡苔薄白,舌下暗淡。初诊于日,以下肢无汗治以麻黄类方加防己黄芪汤无显效。继以脉略滑,舌下暗红,皮损肥厚治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也无显效。继用温经汤原方,剂量以一两为6克,一升用24克,因大便偏稀芍药用赤芍,甘草用炒甘草,生姜28片。4剂后腹部皮损明显变薄,少腹有发热的感觉,大便稀减轻。继投以温经汤为主,加黄芪、肉桂及麻黄等,逐渐加大生姜用量至数百片,效果很好,皮损渐少,出汗渐匀。  苓桂术甘汤  黄煌认为苓桂术甘汤是“桂枝类方中的利水剂……凡长期疲劳、紧张、嗜好寒冷之物,均可以使阳气受损,体内的水液停留不化而致病。”对于水饮的形成,笔者认为阳气受损因于“医源性损伤”者不容忽视。我国基层滥用抗生素现象非常普遍,这就要求中医辨证时重视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药邪”,很多时候会有阳气损伤导致水饮为病的情况。笔者治疗银屑病使用苓桂术甘汤的指征有:滥用消炎药史,舌偏胖水滑,汗易出而不匀(汗难出而不匀笔者多用麻黄加术汤)。误用抗生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是很多急性点滴型银屑病的重要诱因,对这类患者最初需要用麻黄类方使腠理开泄,腠理开泄常会用到苓桂术甘汤。  病案举例  封某,男,23岁,日初诊。起病原因患者自诉为“一月前感冒,扁桃体发炎。医生让吃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和感冒药,喉咙疼痛、感冒症状减轻。但隔了一周背上出现小红点,上有皮屑,3天后全身遍布红点”。这是一个典型的急性进行性点滴型银屑病的发生过程,起疹20天,未经治疗,求诊于笔者。刻下米粒至绿豆大红斑鳞屑皮损遍布全身,瘙痒明显,双手关脉浮滑有力,舌胖淡,苔薄白,不畏寒。躯干平素汗少,手足心汗多,喝热稀饭易出汗。辨证为卫闭营郁,兼有寒饮,治以麻黄9克,制附子9,细辛3克,生姜14片,大枣12枚,久煎一次150分钟,分温再服,服药后喝热稀粥,以遍身微汗为目标。3日后复诊,汗出变多,皮屑减少,瘙痒大减,上方效佳,参以麻黄加术汤、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继服12剂。  11月25日因出汗欠匀,舌淡胖,苔白腻,治以本方加减:茯苓60克,桂枝45克,生白术30克,炒甘草30克,银花20克后下,白酒2两后下,每日临卧顿服,1剂后瘙痒加重,嘱加酒为3两,继服,第二剂后瘙痒大减,汗变匀。后加入麻黄3克,桂枝改为肉桂,生白术改为苍术,银花减为15克,继续服用。  至日,舌胖减,皮损几无,出汗明显变匀(手上汗少,其他部位出汗可)。嘱用温酒适量送服防风通圣丸,一次1袋,日3次善后,注意出汗情况。半月后随访,体健,停药。  桂枝茯苓丸  关于桂枝茯苓丸治疗银屑病,黄煌教授也有论述:“某机关驾驶员之妻,三十余岁。得银屑病多年,身上红黄色丘疹点点片片,询得月经周期正常,但色黑有块,并有腹痛。大便干结难解……久治不愈,希望中医能给以调理,改善体质。2004年秋天来诊。其人面部暗红,虚而有瘀……遂用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赤芍、川芎、丹参。先服半月后,丘疹有减少趋势,且大便通畅。后原方服用3月躯体下肢皮损基本消失,唯两肘后有黄豆大一二处,头枕部发际有一处。……肌肤甲错,这是使用桃仁等活血药的一个指征。瘀血,也称之为干血,有瘀血的人,其皮肤绝不可能如凝脂,不是干枯,就是暗红……桃核承气汤是比桂枝茯苓丸下瘀血更强烈的经方,大多需要伴有精神症状或腹痛者,服用以后可以导致腹泻等。而桂枝茯苓丸就要平和些,不会出现腹泻。”桃核承气汤和桂枝茯苓丸也可以作为治疗银屑病的一对方子来使用,前者治以急,后者治以缓。笔者用桂枝茯苓丸治疗银屑病的指征为:病程较长,皮损面积较小,局限,质地密而鳞屑碎而紧,偏于下肢,女性则多有而不通,小腹怕冷。  病案举例  郭某某,女,23岁,原先从事美容行业,下班在晚10点以后,居住地为地下室,如此3年,出现,量少,色暗,又半年,时逢夏季,出现下肢散在银屑病皮损,用精油涂抹后皮损消失。又半年,至2009年12月,小腿复出现银屑病皮损,服用麻黄类方汤剂1月左右,效果不显。患者在笔者的耐心讲解中自己领悟阳气受损,湿邪久稽,无法急于求成,遂辞退原工作,积极配合治疗。多运动,多晒太阳,服药以桂枝茯苓丸为主,间断配合逍遥丸、大黄zhe虫丸、保和丸、通宣理肺丸、防风通圣丸等,大约半年后,月经正常,皮损消退。  笔者治疗银屑病的核心思路在于获得“正汗”,正汗的标志为桂枝汤方后的“一时许、遍身、zhizhi微似有汗”。求正汗“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阴阳充盛,二是阴阳升降出入道路畅通”(李士懋《论汗法》)。对于表有实邪、玄府不通的急性银屑病,开腠发汗的麻黄类方无疑是“使邪有出路”最为直接的治疗方案。而对于营卫(即在表的阴阳气血)不和、不足的慢性银屑病,要获得正汗就需要用到桂枝类方。不仅是本文中提到的三个方子,其他如桂枝汤、小建中汤、炙甘草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都有用于银屑病治疗的机会。麻桂方治银屑病案2成某某,男,13岁。病史5年,现皮损以头顶、四肢为主,呈斑块状。初发于春季,久经治疗,效果不显。2010年夏季停所有口服药,以“广汗法”锻炼。日始,先后服用越婢汤、四物汤、温经汤、防风通圣丸、升降散等方,除过年期间停药30余日外一直坚持服用中药,辅以中药外洗。全身状况改善,皮肤变润,出汗变匀、变易,素有鼻塞基本已通,口干唇干大为减轻,但四肢斑块状皮损变化不显。日诊,以舌质淡,舌下暗略青,皮损为斑块状,小腿为重。处方以桂枝茯苓丸方为主:桂枝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桃仁5克,麻黄3克,威灵仙6克,白茅根15克,生地10克。嘱沸后煎5分钟,取100毫升药液,沸后继续煎60分钟,取300毫升,混匀,分温饭后再服。嘱服完一剂,若无睡眠差、上火、腹痛泄泻等则每日递增一剂。  3月12日:上方已经加至6剂,上肢皮损明显变薄,皮损周围出现环状白色正常皮肤,小腿有新起较多点状皮损。舌下变红润,苔薄白腻,舌尖略红,舌质仍略暗,仅有偶尔入睡差。上方去生地,桃仁减为3克,麻黄减为2克,嘱继续递增,可2~3日递增一剂,若上火则减量。日因喉咙疼痛,由日6剂减为5剂。  3月20日:已经加为日8剂,出汗明显变匀,上肢皮损边缘回缩明显。舌质明显变红,舌下略暗,大便偏稀,日2次,睡眠无碍。桃仁减为2克一剂,继续递增,2日递增一剂。  3月27日:已经加为1日10剂,舌下淡红,无瘀,皮损明显变薄、回缩。处方:麻黄9克,桂枝60克,赤芍30克,白芍30克,炒甘草15克,大枣12枚。生姜14片,每日1剂,每剂递增28片。  4月10日:四肢皮损明显减退,停服汤剂,改用生姜、红糖或枣煎水,送服少量鸡内金粉,“微者调之”善后。石膏类方治疗银屑病案1  高某某,女,27岁。日初诊。银屑病病史18年,反复发作,近11年来皮损逐渐加重。3月前学习笔者的“广汗法”锻炼后,未经用药,出汗变匀,瘙痒大减,枕部和头顶皮损消失,其他部位均有不同程度变薄,信心大增。刻下皮损以头面部、前后发际及四肢内外侧为重,瘙痒不甚。额部易汗出,动则有汗,而下肢无汗,全身畏寒明显,少腹不凉,精神可。心烦口干明显,喜冷饮,饮不解渴。双手脉滑,左细右浮,舌下红,有凝象,舌质偏红。辨为热郁肺胃,气津受损。治以大剂白虎加人参汤。处方:生石膏250克,知母90克,生甘草30克,沙参45克,大米2大把,2剂,嘱宽水,久煎120分钟,待药冷,频饮不拘时。嘱若有胃凉,立即停药。  9月16日二诊:舌淡,尖红,舌下略暗,双手脉细。口干略减,出汗无变化。热象已减,转从郁治,治以麻杏石甘汤,处方:麻黄18克,生石膏64克,杏仁15克,生甘草9克,3剂,久煎120分钟,分温饭后再服。如无明显不适,可逐日增加剂量为日1剂半、2剂,以至更多。  9月20日三诊:诉2日半服下6剂药,前3剂无异常,最后一日服3剂后出现当夜仅睡眠3小时(补诉素嗜睡),食欲差,大便略稀,余无不适。口干喜饮减少五成以上,出汗向均匀发展。药已中病,“盛者夺之”已见成效,不可再行猛攻。后据证使用防己黄芪汤、化斑汤、麻黄汤、越婢汤、小柴胡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真武汤、葛根汤、温经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平胃散等方,剂量在常规范围内,其意为“平之”。  至日停用已不断减量的汤药,仅服桂枝茯苓丸等丸药,“微者调之”善后。&本文转载自http://user.//blog/
副主任医师
发表于: 08:09
赵东奇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赵东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赵东奇大夫提问
赵东奇的咨询范围:
颈肩腰腿痛以及相关中医内外妇儿科常见病、多发病。银屑病好转的征兆是什么呢_牛皮癣好转症状_资讯荟萃
||||||||||||||
银屑病好转的征兆是什么呢
09:30:30来源:互联网
  牛皮癣转好的症状如何呢?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症状,也是属于慢性的,牛皮癣患者在治疗的时候,有哪些好转的症状表现,根据牛皮癣的病情活动情况,将牛皮癣分为进行期、静止期和消退期。今天我们就跟随牛皮癣的医生为我们做一些具体的介绍,希望这对您能有帮助。  牛皮癣好转症状如何?  一、牛皮癣好转症状主要是皮损面积减少,银屑脱落,还有些会感觉皮肤微氧,患者会因此而搔抓。更有患者会因搔抓而致疖肿、毛囊炎。皮肤变痒的原因可以从牛皮癣的发病的原因说起。从角度来说,牛皮癣的发病的原因常为血热风盛、血虚风燥及七情内伤或过食辛辣等所致。使血热内蕴,外壅肌肤,肌肤失养。所以有病时机体气血瘀滞,不能荣养肌肤,经治疗后气血畅通达,能够到达肌肤表面荣养、滋润,气血这一顺畅条达,皮肤也会出现相应的反应&&开始痒了。推荐导读 >>   二、牛皮癣发病的原因复杂,治疗和好转情况也因人而异!斑块状牛皮癣,好转的时候是从中间开始好,慢慢就剩外面一个圈圈,持续用圈圈就会消逝了。一般皮肤发红都是处于牛皮癣进行期,淡红或淡粉色是静止期,一旦颜色产生变化发深褐色就是物起到作用,开始慢慢好转。  对于“银屑病好转的征兆是什么呢”的相关介绍呢,暂时医生就先给大家介绍到了这里,如果您对于牛皮癣还有其他的问题想要了解,您可以点击我们页面上的在线医生进行咨询,祝您身体健康。推荐导读 >>
(责任编辑:莫暖)
· · · · · · · ·  相比于传统中医单纯采用清凉败火、凉血败毒之类只针对症状用药的治疗方法,“平衡免疫自然”疗法主张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消除牛皮癣,从而使牛皮癣不复发成为可能。因此,对于患者来说,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到医院进行检查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比较适合这种治疗方法。如果适合的话,患者可以考虑一下选择使用这种治疗方法。但是在选择使用这种治疗方法的以后,患者也要注意,如果治疗的过程当中出现什么不舒服的情况,一定要终止治疗,并且及时的到牛皮癣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  牛皮癣的“本”是肝阴不足,即肝藏血不足,血气瘀滞。因此激活式疗法主张通过调理肝脏、滋阴养血来治疗。中医主张辨证施治,在治本的环节,我们不主张为治本而治,而是从诱发肝阴虚的各个环节出发,将其潜在威胁一一铲除,这才是真正的牛皮癣的治疗方法。  根据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肝属木,肺属金,脾属土,肺克肝,脾生土。肺主皮毛,肺的营卫不利会导致邪气入侵,加重肝阴虚。脾主运化,负责将五谷精微,化成气血,借肺敷布于经脉、脏腑,若脾出现问题也会使肝受到影响。脾肺肝之间是相生相克的关系,因此激活式疗法主张扶脾以润肺,润肺以调肝,从而从各个环节上治疗肝阴虚。  这种牛皮癣的治疗方法既然已经从本治疗了,已经很直接了,那还用得着“治标”吗?治疗牛皮癣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主张在以“治本”为核心,同时辅之以消除症状的治疗,双管齐下,从根本上保证牛皮癣不再复发。“平衡免疫自然”疗法在滋阴养血的同时,辅之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之药,使血气畅通,以达到“血行风自灭”的效果。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刘东英医生微信个人号:jianke13763jk-yinxuebing公益服务热门文章最新文章jk-yinxuebing公益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血两虚怎么调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