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铁蛋白正常值诊断结果疲劳是否正常

及旗下全部分类
打开微信扫一扫,关注圣才:
sc100xuexi
认证官方微博
认证官方微博
血清生化检验
  一、胆红素(BIL)
  胆红素检验对哺乳动物意义较大,对鸟类意义不大,因为鸟类血液中含很少的胆红素。
  1.增多
  (1)肝前性或溶血性增加,一般为间接胆红素增多(占60%以上)。
  马:梨形虫病、传染性贫血、新生幼驹溶血病、酚噻嗪中毒便秘、饥饿等。
  牛:巴贝斯虫病、微粒孢子虫病、附红细胞体病、犊牛急性钩端螺旋体病、杆菌性血红蛋白尿、魏氏梭菌A型病、慢性铜中毒洋葱中毒、蛇咬伤、氯化钾和氯化钠中毒、甘蓝和油菜中毒、水中毒、产后血红蛋白尿、血孢子虫免疫注射后的同种免疫溶血性贫血。
  绵羊和山羊:慢性铜中毒、附红细胞体病、刺槐中毒、十字花科植物中毒。
  猪:附红细胞体病、小猪急性钩端螺旋体病、猪瘟疫苗注射后的同种免疫溶血性贫血。
  犬:巴贝斯虫病、血液巴尔通氏体病、附红细胞体病、埃立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不相配的输血、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蛇咬伤、黄曲霉菌毒素中毒、洋葱中毒、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卟啉病等。
  猫:巴贝斯虫病、血液巴尔通氏体病、钩端螺旋体病、新亚甲蓝和乙酰氨基苯中毒。
  (2)肝性或肝细胞性增加,间接和直接胆红素都增多,各占约50 ,9%。
  马:美狗舌草中毒、心机能不足、肺坏疽和中毒性肝损伤、传染病、东方和西方马脑脊髓炎。
  牛:犊牛急性钩端螺旋体病、创伤性网胃炎引起的大面积肝脓肿、亚硝胺中毒、美狗舌草中毒后期、严重肝片吸虫病、马缨丹和过江藤中毒。
  绵羊:严重肝片吸虫病、无角短毛羊的先天性光敏感。
  猪:小猪急性钩端螺旋体病、甲酚或煤焦油中毒、肝功能衰竭、棉子酚中毒、小猪铁中毒。
  犬:犬传染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细菌性肝炎、肝硬化末期、肝的大面积脓肿。
  猫:钩端螺旋体病。
  (3)肝后性或阻塞性增加,起初引起直接胆红素增加,后因肝细胞损伤,血液中间接胆红素也升高。另外的原因是胆管阻塞,胆红素不能进入肠道,尿中无尿胆素原。肝后性增加见于寄生虫堵塞胆管(多见于猪)、胆管结石、胆囊或胆管肿瘤、马的
  饥饿和便秘。
  (4)脂血症(人为的)。
  2.减少减少了红细胞生成。
  二、血清蛋白(SP)
  白蛋白,80%a一球蛋白和卢一球蛋白由肝脏生成,&&球蛋白由淋巴结、脾脏、骨髓生成。肝脏还能生成脂蛋白,糖蛋白,黏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Ⅱ、V、Ⅶ、Ⅷ(部分)、Ⅸ和X。
  1.增多
  (1)浓血症 见于脱水(腹泻、出汗、呕吐和多尿)、减少水的摄入、休克、淋巴肉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2)增加球蛋白生成(见球蛋白部分)。
  (3)溶血和脂血症(动物食后采血)。
  2.减少
  (1)幼年和年青动物、血液稀薄、营养差、输液。
  (2)减少蛋白生成 见于低白蛋白血症(见白蛋白部分)、低球蛋白症(见球蛋白部分)。
  (3)增加丢失和蛋白分解代谢见于低白蛋白血症、低白蛋白和低球蛋白血症。
  三、白蛋白(ALB)
  白蛋白半衰期为12~18d,犬猫血清白蛋白参考值为31~40g/L
  1.增加
  (1)浓血症(见血清蛋白部分)。
  (2)脂血症(人为的)。
  2.减少  &
  (1)生成减少见于消化不良(脾外分泌不足)、吸收不良、慢性腹泻、营养不良、进行性肝病、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病时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往往增多)、分解代谢增加(妊娠、泌乳、恶性肿瘤、多发性或延长性心脏代偿失调、贫血和高球蛋白血症。
  (2)增加丢失和分解代谢①蛋白丢失性肾病、肾小球肾炎和肾淀粉样变性。②发热、感染、恶病质、急性或慢性出血、蛋白丢失性肠病、寄生虫、甲状腺机能亢进和恶性肿瘤。③严重血清丢失:严重渗出性皮肤病、腹水、胸水和水肿、烧伤和外伤。
  四、球蛋白(GLOB)
  1.增多
  (1)浓血症(见血清蛋白浓血症)以及泛发性肝纤维化、肝炎、一些肿瘤、急性和慢性细菌感染、网状内皮系统疾病等。
  (2)&-球蛋白增多 见于炎症、热症、外伤、感染、新生瘤、肾淀粉样变、寄生虫和妊娠。
  &1&球蛋白:包括脂蛋白、结合珠蛋白、胆碱酯酶、糖蛋白和血浆铜蓝蛋白,增多见炎症和妊娠。
  &2&球蛋白:包括大球蛋白、脂蛋白、红细胞生成素和胎儿球蛋白,增多见于严重肝病、急性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综合征、寄生虫、炎症和妊娠。
  (3)&&球蛋白增多见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新生瘤、骨折、急性肝炎、肝硬化、化脓性皮肤炎、马传染性贫血、严重寄生虫寄生(如蠕形螨病)、多克隆&&球蛋白病、淋巴肉瘤和多发性骨髓瘤。
  &1&球蛋白:包括铁传递蛋白、角一脂蛋白、补体(C3、C4和C5)。增多见于急性炎症、肿瘤、肾病、寄生虫、马传染性贫血、小型马饥饿。
  &2&球蛋白:包括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溶解酶、铁传递蛋白、岛一脂蛋白及部分IgG、IgA。增多见于寄生虫、肝硬化、慢性感染、白蛋白减少。
  (4))&&球蛋白增多
  多克隆&&球蛋白(IgG、IgM、IgA和IgE)增多:见于慢性炎症性疾病、免疫介导性疾病和一些淋巴肿瘤,如细菌(化脓性疾病、结核病、慢性立克次氏体病)、病毒(猫传染性腹膜炎、阿留申病、副结核病、马传染性贫血等)、寄生虫(钩虫、犬恶心丝虫、肝片吸虫、巴尔通氏体、巴贝斯虫、利什曼原虫、、锥虫、蠕形螨)感染、慢性皮炎、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一肝脓肿、肾病综合征、蛋白丢失性肠病、结缔组织病等:免疫介导性疾病有自体免疫性溶血、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介导血小板减少症以及淋巴肉瘤等。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仅一种免疫球蛋白),增多:见于网状内皮系统肿瘤、淋巴肉瘤、多发性骨髓瘤、犬球蛋白血症和貂阿留申病。
  2.减少 幼年动物一般呈生理性减少。
  (1)减少生成 见于肝脏等血液蛋白生成器官的疾病。
  (2)球蛋白和白蛋白增加丢失和分解代谢 ⑦急性或慢性出血、溶血性贫血。②蛋白丢失性肠病和肾病。②严重血清丢失,见于烧伤和严重渗出性皮炎。
  (3)单项球蛋白减少
  &1&球蛋白减少:肝病、肾炎。
  &2&球蛋白减少:细菌和病毒感染、肝病、溶血性疾病。
  &1&球蛋白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病、急性感染和肝硬
  &2&球蛋白减少:抗体缺乏性综合征、慢性肝病。
  &&球蛋白减少:抗体缺乏性综合征、缺乏初乳的新生动物、马驹的联合免疫缺乏(阿拉伯马多见)、免疫功能抑制(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药物)。
  五、血纤维蛋白原(FIB)
  1.生理性增多 见脱水和妊娠。
  2.病理性增多
  (1)炎症细菌性、化学性、外伤性和新生瘤性的。急性炎症:开始增加很高,然后降下来。慢性炎症:高水平的纤维蛋白原,一直伴随着慢性炎症存在。
  (2)组织损伤在组织损伤后的24h内增多。
  (3)特殊增多犬牛马具有炎症时,血纤维蛋白原增多反应比白细胞还敏感。常见于腹膜炎、心内外膜炎、肠炎、肾炎、乳房炎、肝损伤、急性消化不良、瘤胃积食、创伤性网胃炎、骨折等。
  3.减少
  (1)血样品凝血。
  (2)肝病(严重或进行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硬化)、临死前和严重出血。
  (3)增加了纤维蛋白溶酶的破坏,或凝血致活酶释放入血液,纤维蛋白原被移去而减少。见于纤维蛋白原渗入浆膜腔、产科病、休克、严重烧伤、大手术并发症、恶性肿瘤。:
  (4)特殊情况,见于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犊牛)、牛病毒性腹泻、链球菌感染(马和犬)、犬颗粒细胞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不相配的输血。
  六、钠(Na)
  血钠主要功能是保持细胞外液容量、维持渗透压及酸碱平衡 维持肌肉、神经应激性的作用。
  1.增多
  (1)机体脱水限制饮水、热性病、渗透压性利尿(应用甘露醇、尿素)、喘息、出汗、甲状腺机能亢进。
  (2)钠过多 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食盐中毒、液体治疗(高渗性盐水)、饮海水。细胞外液增多(水肿、腹水、胸水)时,动物整体钠也增多了。
  (3)心脏病。
  2.减少
  (1)钠缺乏
  过多钠丢失:肾上腺皮质机能降低[Addison&s病(醛固酮和皮质醇减少)]、严重腹泻、呕吐、大出汗、严重烧伤、利尿治疗、进行性的肾衰竭、糖尿病的酮体酸中毒、长期的高脂血症、堵塞、代谢性酸中毒、血清蛋白水平升高、沙门氏菌病。不适当的钠摄取:饥饿、营养不良、饲料中食盐缺乏(牛)、不吸收钠盐。
  (2)水过剩 液体治疗(低渗性盐水或葡萄糖液)或饮水过量。
  七、钾(K)
  动物体内钾盐90 9/6从食物获得,经肠道吸入血液。吸人血液钾的 90%从肾脏排出体外。血钾对调节水和电解质、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以及心脏活动都有重要意义。  解释血清钾水平的高低,必须结合血液中其他电解质浓度和
  酸碱平衡状况。血清钾浓度还与肾机能的好坏有重要关系。因此,有时血清钾水平并不能反映出动物机体内钾的状况,例如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动物机体内缺钾,而血清钾水平升高。又如严重代谢性碱中毒时,肾小管排出钾离子,保留氢离子,同时部分钾离子进入细胞内,细胞向血浆里排出氢离子,这时动物机体并不缺钾,而血清中钾水平下降了。在肾衰竭时,肾排钾困难.血清钾水平升高。因此,在肾脏机能正常时,如果缺钾,可根据缺钾量补充氯化钾,用5%~10 9/6葡萄糖液稀释成0.3%&O.6%,静脉缓慢输入,每小时每千克体重30~40mL,其总量不超过每千克体重150mL。犬猫呕吐时,如果不能检验缺钾量.开始补钾可用20~40mmol/L钾溶液,维持用10~30mmol/L铒溶液。补钾每小时每千克体重不超过0.5mmol,30kg体重犬补10%氯化钾10mL(14mmol)。
  1.增多
  (1)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Addison&s病),醛固酮分泌减少。
  (2)细胞外液浓稠渗透压升高 见于脱水、休克、腹膜炎,体腔积液、静脉输钾。
  (3)钾离子从细胞内液移到细胞外液①溶血或贫血。②肌肉损伤、组织坏死,如严重外伤、烧伤、大块组织坏死等,同时肾减少钾排除。③酸中毒,如腹泻性酸中毒和糖尿病的酮体中毒(细胞外液钾离子增多,细胞内液钾离子减少)。
  (4)减少肾的排除进行性少尿或无尿性肾脏疾病、肾后性阻塞(尤其是猫泌尿系统综合征)。
  (5)心脏衰竭,血液循环障碍。
  2.减少
  (1)过量钾丢失频繁呕吐、严重腹泻、利尿性治疗
  (2)减少钾的摄取 饥饿、营养不良、不吸收和肠道堵塞。
  (3)水过量用低钾液体治疗,脱水后动物大量饮水。
  (4)碱中毒、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之后,钾过多转入细胞内。用口服或静脉输入葡萄糖治疗,使血糖升高。
  (5)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Cushing&s病)促钾排泄、注射考的松、渗透性多尿。
  (6)慢性蹄叶炎、长期不愈的肌炎、高脂血和高糖血症。
  八、氯(CI)
  1.增加
  1)所有增加血清钠的原因,如脱水等。
  2)碳酸氢根的丢失、高氯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
  3)呼吸性碱中毒(呼吸过强)、肝硬化、猫传染性腹膜炎。
  4)尿道堵塞、排尿减少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肾小管重吸收氯化钠增多)。  &
  5)摄入过多,氯化钠、氯化铵、氯化钙等治疗。
  2.减少
  1)所有降低血清钠的原因。
  2)氯丢失,见于呕吐、高位肠道阻塞、真胃堵塞或扭转、血液中过量有机离子(乳酸、酮酸等)。
  3)呼吸性酸中毒(如肺炎、肺气肿、肺水肿)、代谢性碱中毒。
  九、钙(Ca)
  动物体内总钙的99%存在于骨骼,血清、钙只占1%。血清钙有3种形式:离子钙、与白蛋白结合的非离子钙,以及与枸橼酸盐、 磷酸盐形成的复合物,只有钙离子才有生理作用。血清中白蛋白浓度的高低常常影响血清中总钙的浓度。马血清钙水平很稳定.一般变化较小。
  1:增加
  (1)增加摄取 高钙饲料和硬水地区、高维生素D血症、植物性毒物。
  (2)增加了钙从骨骼的移出 ①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甲状旁腺新生瘤)和伪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见于犬的多种肿瘤,猫淋巴肉瘤,马淋巴肉瘤和骨癌)。②骨骼紊乱:原发性或转移性骨新生瘤、多发性骨髓瘤。
  (3)增加了血清携带者 高蛋白血症、高白蛋白血症。因为大部分血钙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4)脂血症(人为的)。
  2.减少
  (1)年青动物、妊娠和正在泌乳乳牛、犬等动物。
  (2)减少摄取①低钙饮食或低钙高磷性食物(如采食过多肉类或肝脏),低维生素D血症(导致营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这时钙可能是正常的),肠道吸收不良。②甲状旁腺机能减弱,降低了钙从骨骼中移出,见于手术摘除甲状旁腺和犬瘟热损伤等。
  (3)降钙素机能亢进,增加了钙在骨骼中沉积。
  (4)减少了血清钙携带者 见于低蛋白血症、低白蛋白血症、蛋白丢失性肠病。有低白蛋白血症引起的血清钙减少,动物是否真正缺钙,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1)增加摄取 高钙饲料和硬水地区、高维生素D血症、
  植物性毒物。
  (2)增加了钙从骨骼的移出 ①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甲状旁腺新生瘤)和伪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见于犬的多种肿瘤,猫淋巴肉瘤,马淋巴肉瘤和骨癌)。②骨骼紊乱:原发性或转移性骨新生瘤、多发性骨髓瘤。
  (3)增加了血清携带者 高蛋白血症、高白蛋白血症。因为大部分血钙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4)脂血症(人为的)。
  2.减少
  (1)年青动物、妊娠和正在泌乳乳牛、犬等动物。
  (2)减少摄取①低钙饮食或低钙高磷性食物(如采食过多肉类或肝脏),低维生素D血症(导致营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这时钙可能是正常的),肠道吸收不良。②甲状旁腺机能减弱,降低了钙从骨骼中移出,见于手术摘除甲状旁腺和犬瘟
  热损伤等。
  (3)降钙素机能亢进,增加了钙在骨骼中沉积。
  (4)减少了血清钙携带者 见于低蛋白血症、低白蛋白血症、蛋白丢失性肠病。有低白蛋白血症引起的血清钙减少,动物是否真正缺钙,可用下列公式计算,计算调整后的血清钙一检验血清钙(mg/dL)一O.4x[血清蛋白(g/dL)]+3.3。计算调整后的血清钙在参考值范围的为不缺钙,仍减少的才算真正缺钙。
  (5)增加组织内的蓄积 癫痫、牛产后瘫痪、犬产后搐搦症、脂肪坏死(胰腺炎)、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治疗。
  (6)增加丢失①慢性肾衰竭(导致肾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钙可能是正常的)。②磷过多(导致营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钙可能是正常的)。③钙与化合物结合(如草酸)。
  (7)急性胰腺炎、急性氮血症、酮血症、泌乳热、搐搦、低,磷性佝偻病和低钙性佝偻病。
  (8)溶血和延长了血清与红细胞的分离(人为的)。
  十、无机磷(P)
  动物运动之后,血清中磷下降很多,有时只有正常的一半,马得经过3h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所以最好在动物休息时采集血咩品。动物采食大量碳水化合物后,血清中磷水平也降低。血清无机磷包括HP042-、PO43-、H2PO4-和磷酸盐离子中的磷。
  1.增加
  (1)年青动物。
  (2)增加了食入高磷饲料(导致营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磷可能是正常的)、高维生素D血症。
  (3)降低肾的清除①肾的原因,如肾衰竭、进行性。肾脏疾病。 肾前和肾后性氮血症,详见肌酐说明。血清中磷和肌酐都升高表明动物患有长期的严重的肾脏疾病。血清无机磷在2&85~5.7mmol/L(5.0~10.0 mg/dL)时,表示严重肾衰竭;超过5.7mmol/L(10mg/dL)时,表示病危,难以治愈了。②甲状旁腺机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骨折愈合期。
  (4)骨质溶解转移性骨瘤(也可能是正常的)、维生素D中毒、动物全身麻痹后、溶血或人为的溶血。
  2.减少
  (1)减少食入和吸收 ①低磷饲料或钙和磷比例不当。②维生素D缺乏,或加上缺钙(导致营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血清中磷可能减少了)。③不吸收,严重腹泻或呕吐。
  (2)降钙素机能亢进,增加了磷在骨骼中沉积。
  (3)增加了组织内蓄积,见产后瘫痪、产后血红蛋白尿症、
  静脉注射葡萄糖、注射胰岛素、碱中毒。
  (4)增加了肾的清除,减少肾的再吸收磷,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伪甲状腺机能亢进、液体利尿。
  应当注意,红细胞含有大量无机磷,溶血的样品不易使用。
  十一、镁(Mg)
  1.增加见于肾衰竭、肝脏疾病、慢性感染和草酸盐中毒、食用葡萄糖后、溶血(牛例外)。
  2.减少
  (1)长期吃奶的犊牛。
  (2)成年牛慢性低镁症,由于缺镁或营养不良。成年牛急性低镁症,见于放牧多汁青草时的青草搐搦和泌乳时的乳热症。
  (3)绵羊和山羊的妊娠中毒,放牧麦苗中毒。
  (4)肠道不吸收,在食物中含有大量钾、氮、无机磷、钙、脂肪和碱时。
  (5)犬甲状旁腺机能减弱。
  十二、铜(Cu)
  肠道消化吸收的铜最初和血浆蛋白结合运送到肝:90%的血清铜与&2一珠蛋白结合为铜蓝蛋白,其余游离铜与白蛋白结合。铜主要分布在肝、肾、脑等组织。
  1.增加见于肝内外胆汁淤积、肝硬化(多见于伯灵顿地?犬)、急性和慢性各种感染、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某些贫血、风湿性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
  2.减少
  (1)铜缺乏引起铁缺乏性贫血、营养不良。在缺铜土壤上放牧的动物。
  (2)血浆铜蓝蛋白丢失或破坏,见于肾病综合征、蛋白丢失
  性肠病。
  十三、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Fe and TlBC)
  血液中的铁有2种:一种是和铁蛋白(&2一球蛋白)结合的复合物;另一种是血清铁。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是2种铁的和。正常血清铁为13.4~21.5&mol/L,正常总铁结合力为50.1~60.9umol/L。
  1.血清铁生理性变化
  (1)增加 食后。
  (2)减少 正常妊娠。妊娠中期出现进行性的降低,而总铁看合力升高。
  2.血清铁病理性变化
  (1)增加见于食入过量的铁、血细胞再生障碍性等各种贫血(缺铁性贫血除外)、增加了红细胞的破坏(溶血性贫血)、肝脏细胞损伤(肝炎和肝硬化)。
  (2)减少 见于缺铁性贫血、急性或慢性感染、慢性血液丢失。
  十四、碳酸氢根(HCO3-)
  血液中}tCOf在代谢性酸中毒时减少,治疗可静脉输入50%NaHCO3中和体内酸,每毫升5%NaHC03含NaHCo30.6mmol/L。在一般酸中毒情况下,每千克体重可用5%NaHC032mL。加入其他液体中,静脉输入。
  1.增多
  (1)代谢性碱中毒 呕吐(过量氯丢失)、过量钾丢失、真胃疾患(真胃扭转等)、小肠堵塞。
  (2)呼吸性酸中毒(特别是代偿性的) 肺气肿、肺炎、麻醉。
  (3)碳酸氢盐治疗。  .
  2.减少
  (1)代谢性酸中毒 腹泻、休克、肾衰竭、肾小管性酸中毒、糖尿病酮酸中毒、乙二醇中毒、反刍动物乳酸中毒、严重的反刍动物酮血病、大肠堵塞(马)。宠物疾病实验室检验与诊断彩色图谱附病例分析
  (2)氢离子或氯离子治疗如氯化铵。
  (3)延长处理样品时间(人为的)。
  十五、乳酸(Lactic acid)
  单用血液乳酸水平高低很难说明它的临床意义,只有结合血液丙酮酸、葡萄糖和酸碱平衡,才有临床意义。
  病理性变化:肠扭转、肠套叠和胃肠破裂时,都增加血液中乳酸。现在多用血液乳酸多少来判断预后,而不用于诊断。血液乳酸0~8.3mmol/L(O~75mg/dI。)时,93%的病马预后良好;8.4~11.1mmo1/L(76~lOOmg/dL)时,33%的病马可以治愈;大于11.1mmol/I。(100mg/dI。)时,所有病畜将死亡。正常动物腹腔液中乳酸浓度低于血液中,腹膜炎时,腹腔液中乳酸浓度高于血液中浓度。
  以下情况下出现乳酸增加:
  (1)乳酸和丙酮酸比例仍然正常 ①输给葡萄糖液。②输给碳酸氢盐溶液。③心肺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机体严重缺氧时。
  (2)乳酸和丙酮酸比例增加 见于重剧运动之后、休克、肺机能不足、心脏衰竭、反刍动物过食谷物、贫血和糖尿病。
  (3)乳酸和丙酮酸比例是可变的 见于呼吸过快、严重的肝机能不全。
  十六、阴离子间隙(AG)
  AG为血清中常规测得阳离子与阴离子总数之差。临床上AG是协助判断代谢性酸中毒和各种混合性酸碱失调的重要指标。它的值对认识马疝痛的愈后好坏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对大肠问题。AG增大,主要见于动物代谢性(有机酸)酸中毒、酮血症、酸中毒、糖尿病、尿毒症、混合性代谢性酸中毒韧碱中毒。AG减小,主要见于多发性骨髓瘤、高钙血症、白蛋白减少、代谢性碱中毒和血液稀薄。
  计算公式:AG=(Na++K)-(Cl-+HCO3-)或Na+&(Cl-+HCO3-)=未测阴离子(UA)&未测阳离子(UC)
  犬猫的正常值为15~25mmol/L
  在马的疝痛疾病中,利用阴离子间隙可判断预后马的好坏。
  小于20 mmol/L ,81%的病畜预后良好。
  20~24.9 mmol/L,47%的病畜预后良好。
  大于或等于25 mmol/L,病畜将死亡。
  十七、酸碱平衡中、血液pH、二氧化碳分压、碳酸氢根、
  碳酸氢根/碳酸关系
  酸碱平衡异常
  项目      血液   PaCO2   HCO3-  HCO3-/H2CO3
  代谢性酸中毒  &    正常    &      &
  代谢性碱中毒  &    正常    &      &
  呼吸性酸中毒  &    &    正常     &
  呼吸性碱中毒  &    &    正常     &
  具有部分代偿时
  代谢性酸中毒  &    &     &      &
  代谢性碱中毒  &    &     &      &
  呼吸性酸中毒  &    &     &      &
  呼吸性碱中毒  &    &     &      &
  注:浓度升高,浓度下降。
  犬和猫正常血液pH为7.4+O.05,pH小于7.35为酸中毒,pH大于7.45为碱中毒。血液中pH低于6.95或高于7.80,动物将死亡。
  十八、血浆渗透压(Osm)
  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血浆中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产生,它们占渗透压的93%。其他的物质是葡萄糖、尿素、磷酸盐、硫酸盐、钙、镁、肌酐、尿酸、脂肪和蛋白质。血清渗透压基本上相同于血浆渗透压,只比血浆渗透压小0&7 9/6。利用血浆渗透压的高低,可以大概了解动物机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浓度的状况。
  血浆渗透压除用仪器测定外,还可以计算出来,计算公式如下:
  血浆渗透压=1.86[Na+(mmol/L)+K(mmol/L)
  +葡萄糖(mg/dL) +尿素氮(mg/dL)+9.0
  18       2.8
  测定血浆渗透压值和计算血浆渗透压值之差,叫渗透压间隙(the 0smo1a1 gap)。渗透压间隙大于10mmol/L,见于犬的多发性骨髓瘤的高蛋白血症,犬的甲状腺机能降低时的高脂血症、肾衰竭和乙二醇中毒。
  1.血浆渗透压的参考值
  马:280~310mmol/kg(肝素抗凝剂)  290~320mmol/kg(EDTA抗凝剂)
  牛:270~300mmol/kg
  犬:280~305mmol/kg
  猫:280~305mmol/kg
  猪:282~292mmol/kg
  2.三种情况
  (1)高渗透压性 动物不能或不愿意饮水,急性胃肠道阻塞、突发的败血症(尤其是幼畜)、休克、肝和肾疾病、糖尿病和腹泻。
  (2)低渗透压性一般为低钠或低氯,见于急性腹泻(尤其是沙门氏菌病)、严重呕吐、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进行性肾衰竭、利尿治疗、慢性出血及水潴留、高脂血症。
  (3)等渗透压性水和电解质同等比例丢失,见于病重危急的动物。血液中一般葡萄糖和尿素水平升高(血液中葡萄糖或尿素每升高lmmol/L,渗透压也升高1mmol/kg),钠水平降低。
  十九、尿素氮(BUN)
  尿素氮是哺乳动物蛋白质在肝脏里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尿素的氮(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产生尿酸),由肾脏排出体外,任何增加蛋白质分解、阻碍肾脏排出的情况,都将引起血液中尿素氮升高。
  (一)增加
  1.肾前性尿素氮 由于肾脏功能仍正常,因此一般尿素氮不会高于36mmol/L,而尿比重大于1.025。
  (1)减少肾的灌流 严重脱水、休克、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
  (2)影响尿素氮的其他肾前性变化 ①增加蛋白质吸收:高白质饲料、胃肠上部出血。一般轻度升高(13~17mmol/L)应饥饿12h后再检验。②加强分解代谢:高热、外伤、烧伤、感染、增加肌肉分解代谢、.坏死和应激。③继发于肾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或给甲状腺性药物。④伪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新生瘤)。药物治疗:皮质类固醇、氨基糖苷、两性霉素B、四环素。⑥胰腺炎。
  2.肾性尿素氮 见于肾小球性肾炎、肾淀粉样变、间质肾炎、肾盂肾炎、肾病、高血钙性肾病、肾新生瘤、肾皮质萎缩等.一般说必须有75%以上的肾单位失去机能,血液中尿素氮水平才能升高。曾有一例肾萎缩,尿素氮高达800mmol/L。
  3.肾后性尿素氮 多由于泌尿系统某部分堵塞或破裂,表现无尿或少尿。一旦排除原因后,BUN很快恢复正常。①尿排管道阻塞:尿结石、肿瘤、前列腺腺瘤。②泌尿系统破裂,如膀胱破裂等。
  (二)减少
  一是小于参考值,二是BUN小于同一动物的肌酐5倍时。
  (1)减少尿素合成进行宠物_疾病实验室检验与诊断彩色图谱附病例分析门腔静脉分路沟通(大量血不通过肝脏)、低蛋白性食物和吸收紊乱,用葡萄糖治疗的长期厌食。
  (2)黄曲霉菌毒素中毒、液体治疗。
  二十、肌酐(CREA)
  血清肌酐是由骨骼肌代谢产生的肌酐和外源性肌酐组成。它一般很少像尿素那样受年龄、性别、发热、毒血症、感染、饮食、机体内水分和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影响,所以用肌酐检验。肾脏疾患比BUN还好。肌酐全部由肾小管滤过,肾小管不再重吸收,然后从尿中排出体外。
  1.增多
  (1)肾前性的CREA过度疲劳、大面积肌肉损伤、乙二醇中毒、降低肾的灌流(脱水、休克)、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心血管病和垂体机能亢进。一般增多不明显。氮血症时&如果尿比重仍大于1.025,表示仍有足够数量正常肾单位浓缩尿&这个氮血症是肾前性的。
  (2)肾脏严重损伤的CREA严重肾炎、严重中毒性肾炎、肾衰竭末期、肾淀粉样变、间质肾炎和肾盂肾炎等。一般肾单位损伤超过70 9/6~75%时,血清肌酐量才增多。肌酐在177~442umol/L之间,表示中度肾衰竭,此时尿比重1.010~1.018。
  肌酐在442~884umol/L时,表示严重肾衰竭。
  (3)肾后性的尿道阻塞CREA。
  (4)肌酐一般增加到442Umol/L(5mg/dI)或更多,预后不良;超过884Umol/L(10mg/dL),动物将死亡。曾有一犬达1 900Umol/L,仍活了多日。
  2.减少 无临床意义。
  二十一、尿酸(UA)
  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由尿排出体外;酸在消化道内分解产生的嘌呤,吸收入体内氧化,也是其来源。
  1.增多
  (1)原发性增多见于原发性痛风,犬尿酸盐尿结石时。
  (2)继发性增多见于多种慢性肾病和肾衰竭、白血病、恶性肿瘤、组织损伤、糖尿病、长期禁食、使用噻嗪类利尿剂等。
  2.减少 见于范康尼氏综合征(氨基酸尿)、先天性黄嘌呤氧化酶缺乏。
  二十二、血氨(Blood ammonia)
  正常血液中只有微量的氨,从肠道吸收的氨经肝脏转化成尿素。如果肝脏转化能力降低,血液中氨浓度升高,就引起了肝脑病。
  1.生理性增多 见于采食高蛋白食物、运动之后和血样品长期贮存。
  2.病理性增多
  (1)急性或大面积的肝坏死、门脉硬化、永久性静脉导管、门腔静脉分路沟通(见于犬、猫、犊牛和驹)、大量血流不通过肝脏、肝脏变小。
  (2)出血性休克、肾衰竭、上消化道出血。
  (3)先天性酶缺乏,即犬尿素循环酶和精氨琥珀酸合成酶缺乏。
  3.血氨减少 见于低蛋白性食物和贫血。
  二十三、血糖(GLU)
  血糖主要是指血液中葡萄糖。
  1.增多
  (1)尿中出现尿糖 一般动物得超过10.1mmol/L(180mg/dL),牛得超过5.6mmol/L(100mg/dL)。①胰岛素缺乏:糖尿病。②严重应激(内源性皮质类固醇释放):反刍动物宠物疾病实验室检验与诊断彩色图谱附病例分析的全身性应激、牛乳热症、垂死的动物。③治疗原因:输液中含有葡萄糖。
  (2)无糖尿的增多①暂时的高血糖症:饲喂后、挣扎、捕捉(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的释放,葡萄糖也可能由于过量利用而降低)、惧怕和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的释放)、应激&(内源性的皮质类固醇的释放)。②内分泌紊乱: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垂体功能亢进、垂体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胰腺炎、嗜铬细胞瘤。③治疗原因:皮质类固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吗啡、噻嗪类利尿药物。④慢性肝脏疾病。⑤马疝痛:疝痛时血液中葡萄糖升高,血糖高于11.2mmol/L(200mg/dL),病情严重;高于16.8mmol/L(300mg/dL),病畜将死亡.⑥溶血(人为的)。
  2.减少
  (1)增加葡萄糖转化①胰岛素过多:胰岛素剂量大,胰腺机能性&细胞瘤。②糖的过量利用:严重挣扎(包括捕捉)、严重感染(如腹膜炎等)和热性疾病、全身的或大面积的新生瘤、妊娠(母羊妊娠中毒)、泌乳(乳牛酮血症)。③过量葡萄糖丢失:严重肾性糖尿病。
  (2)营养不足仔猪低血糖症、饥饿。
  (3)减少葡萄糖的生成或分泌 肠道不吸收、进行性肝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降低、垂体功能降低和糖原贮存病。
  (4)延长血清和红细胞的分离和样品的处理(人为的) 每延长1h,血糖减少近10%,所以最好在采血20~30min内检验。
  酸在消化道内分解产生的嘌呤,吸收入体内氧化,也是其来源。
  1.增多
  (1)原发性增多见于原发性痛风,犬尿酸盐尿结石时。
  (2)继发性增多见于多种慢性肾病和肾衰竭、白血病、恶性肿瘤、组织损伤、糖尿病、长期禁食、使用噻嗪类利尿剂等。
  2.减少 见于范康尼氏综合征(氨基酸尿)、先天性黄嘌呤氯化酶缺乏。
  二十四、葡萄糖耐量试验(Glucose tolerancetest)
  (一)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正常动物口服静脉注射葡萄糖后,在短时间内血糖暂时升高,随即降至空腹水平,此即叫做耐糖现象。当糖代谢紊
  乱时,口服或静脉注射一定量葡萄糖后,血糖急剧升高,较迟久不能恢复到空腹水平,称为耐糖异常或糖耐量降低。
  实验前让动物停食12h,给水喝至实验开始。马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g葡萄糖。把葡萄糖溶解在温水中,配成20%溶液口服。口服前和口服后30、60、90、120、180、240(犬猫只到240)、300和360min各采血一次,测血糖水平。
  正常马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参考值如下:
  服前          4.7&0.6mmol/L
  服后(min)  30     6.7&1.2mmol/L
  60     8.2&1.2mmol/L
  90     9.3&1.5mmol/L
  120    9.9&1.6mmol/L
  180    9.5&1.8mmol/L
  240    8.4&1.5mmol/L
  300    7.0&1.5mmol/L
  360    5.6士1.2mmol/L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正常马口服葡萄糖后120min,血糖达最高水平,360min时基本上恢复正常(马血糖参考值3.6~5.8 mmol/L)。犬猫按1.75g/kg,配成25%葡萄糖溶液口服,正常犬口服后30~60min,血糖水平可达8.96mmol/L(高峰),经120~180min恢复正常。
  病理性变化。
  1耐量降低在预定时间内,血糖水平过高或不能恢复到空腹水平。
  (1)吸收峰过高(如马2小时水平) ①增加吸收率。②增加了糖原分解或糖原异生作用,如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亢进。③肝无能力形成糖原,见严重肝损伤。④胰岛卢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减少,如糖尿病。  (2)恢复到正常水平变慢①胰腺内分泌机能不足,分泌胰岛素减少。②垂体肿瘤。
  2.耐量曲线低平 指空腹时血糖水平低,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水平上升不明显。
  (1)较差的吸收率,见于小肠绒毛萎缩、小肠绒毛和固有层坏死,以及小肠固有层水肿。
  (2)肾上腺皮质机能降低、甲状腺机能降低、垂体机能降低、大量胰岛素分泌(见胰岛&细胞肿瘤)。
  (3)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由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肠壁)。
  (二)静脉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
  静脉注射剂量正常马为每千克体重0.25g,犬为每千克体重
  0.5 g,注射后一般不到2.5h(多为90min),血糖恢复正常。如果I:1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静脉注射葡萄糖后,可以诊断是肠道吸收异常,还是葡萄糖转化利用异常。葡萄糖转化利用异常,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血糖恢复速度加快,或注射2个半小时以后,血糖还恢复不到正常。引起血糖持续高水平的原因有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严重肝脏疾病。
  二十五、胆固醇(CHOL)
  胆固醇分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胆固醇酯占70%左右。游离胆固醇由肠道吸收及肝脏、小肠、皮肤和肾上腺合成。胆固醇酯只能在肝脏合成。因此,分别检验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对诊断肝脏疾病意义较大。
  1.增多
  (1)高脂血症①饲喂后。②增加脂肪的动用:糖尿病、厌食(小型马)、饥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Cushing&s病)、脂肪组织炎(猫)。③降低了脂蛋白脂酶的活性,胰脏坏死(胰岛素分泌减少)。④降低了脂肪分解代谢,甲状腺功能降低(碘缺乏)。5原发性不明原因的高脂血症,见小型马高脂血症和驴杯骡产前不吃,犬猫高脂血症。
  (2)肝胆系统疾病见丙氨酸转氨酶和山梨醇脱氢酶。胆圊醇只有在胆结石时,静力压很大增加的情况下才增多,但此时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比例不变。
  (3)肾病综合征、增殖性肾小球肾炎、肾淀粉样变性。
  (4)白肌病和钩端螺旋体病。
  2.减少
  (1)减少了摄取 见于低脂肪饲料,肠道不吸收、严重贫血。
  (2)减少了产生 见于进行性肝脏病,此时胆固醇酯减少得尤其明显。
  (3)增加了丢失和分解代谢见于蛋白质丢失性肠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4)严重败血症、热性传染病、进行性肾炎。
  二十六、血清脂类
  血清脂类包括胆固醇、胆固醇酯、磷脂、甘油三酯(中性脂肪)和游离脂肪酸。为了便于运输,游离脂肪酸和白蛋白结合,其他脂类则与蛋白结合,形成血清脂蛋白,根据脂蛋白成分含虽不同及其密度、表面电荷不同,将脂蛋白分为四类:乳糜微粒
  (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
  1.血脂生理性增多 见于怀孕、吃食后4~6h或吃脂肪多的食物、长期饥饿。因此,检验样品最好用食前样品。
  2.病理性变化
  (1)高脂血①原发性:见于自发性高脂蛋白(血液中甘油三酯最高,多见于小型犬Schauzers)、自发性高乳糜血(犬和猫)、脂蛋白酶缺乏症(猫)和自发性高胆固醇血。②继发性:见于甲状腺机能降低、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胰腺炎(尤其是猫)、胆汁淤积或胆道堵塞、肝功能降低(急性肝炎、肝坏死和肝硬化)、马传染性贫血、肾病综合症、3药物诱导:糖皮质激素、醋酸甲地孕酮(猫)。
  (2)减少见于急性感染、严重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胰脏疾病和肠道疾病等,使脂酶活性增加。
  二十七、皮质醇
  1.胜利性变化
  (1)增加 见于垂体前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
  (2)减少 一昼夜中,早晨减少最大,下午减少最小。
  2.病理性变化
  (1)按白天的规律升高 见于应激、热和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
  (2)不按白天的规律性,晚上也不减少 见于急性感染、肝损伤和垂体机能亢进。 增加:见于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Cushing&s综合症)、甲状腺机能降低和肝脏疾病。减少: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和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
  二十八、丙氨酸转氨酶(ALT)
  丙氨酸转氨酶也叫谷氨酸转氨酶(GPT),ALT大量地存在于灵长类、犬和猫的肝细胞里,怀疑这些动物肝细胞损伤时,应检查此酶。马、牛、羊和猪的肝细胞里含有少量丙氨酸转移酶有时即使肝细胞损伤,此酶活性也不增多,所以不适于用此酶来检验这些动物的肝功能。犬猫正常不超过80U/L。80~400U/L表示有中等程度肝坏死或肝细胞损伤,400U/L以上表示肝脏有严重坏死。肝脏坏死或损伤停止后,此酶活性仍升高1~3周。
  增多:
  1.原发性肝细胞和胆系统疾病
  (1)传染性疾病 病毒性:犬传染性肝炎、猫传染性腹膜炎、马传染性贫血。细菌性:钩端螺旋体病、杆菌血红蛋白尿、其他细菌引起菌血症、败血症、肝脓肿和胆管肝炎。寄生虫:蛔虫、肝片吸虫。
  (2)肝毒素疾病 毒血症、外源性肝毒素(砷、四氯化碳)、马血清肝炎、碘化吡咯生物碱中毒。
  (3)新生瘤 肝瘤、胆道癌、淋巴肉瘤、骨髓痨及骨髓增殖疾病-转一性新生瘤。
  (4)堵塞性疾病 胆管炎、肝细胞胆管炎、胆道堵塞(胰腺炎、新生瘤、纤微样变性、脓肿、寄生虫和结石)。
  (4) 肝脏外伤。
  (5) 慢性活动性肝炎 免疫反应性肝炎、肝脂肪代谢障碍、不知原因肝炎。
  (6) 贮藏性紊乱 犬铜贮藏过剩(多见与伯灵顿更犬)
  2.代谢性紊乱与继发性肝脏病  糖尿病、应激、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肾脏综合征、酮血症和各种原因肝脂肪沉积、甲状腺机能降低。
  1. 循环与继发性肝疾病 心脏机能不足、门腔静脉分流沟通、严重贫血、休克。
  2. 药物治疗 皮质类固醇、抗生素(红霉素、氯霉素)、抗生素惊厥药(扑痫酮、苯基巴比托)。
  二:减少 无临床意义。
  二十九、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也叫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AST主要存在于所有家畜的肌肉、肝脏和心肌中,少量存在于肾、脾、脑和红细胞中。
  (一)增多
  1.生理性增多 见于劳动或训练中和活动之后。
  2.病理性增多
  (1)肝胆系统疾病 相似于丙氨酸转氨酶和山梨醇脱氢酶但是增多没有他们明显。  (2)骨骼肌肉疾病 1损伤和坏死:挫伤、褥疮、肌肉内注射、蛇咬伤。2.肌炎:梭菌性疾病、化脓细菌性感染、嗜酸性粒细胞性肌炎。3挣扎性紊乱:严重或支持性训练、捕捉、麻痹性肌色素尿症。 4绵羊和犊牛的营养性肌病,如白肌病和维生素缺乏。 5犬变性肌病。
  (3)心脏损伤和坏死。
  (4)非特殊性组织损伤1所有器官的一些增加性细胞损伤:马肠道并发症、各种原因引起的溶血。2败血症、慢性铜中毒、黄曲霉素中毒、疝痛。
  (5)延长血清与红细胞的分离和溶血(人为的)。
  (二)减少 维生素B6 缺乏和大面积肝硬化。
  三十、碱性磷酸酶(ALP)
  碱性磷酸酶存在于骨骼、肝脏、胆道上皮和小肠黏膜,还有脾、肾脏皮质部、胎盘和一些肿瘤细胞。在pH10.5时,测量的是从骨骼和胆管来的碱性磷酸酶;在pH9.5时,测量的是小肠碱性磷酸酶。犬肝脏的骨骼的同工酶半衰期为3d,而肠、肾和胎盘仅为3~6min。正常猫血清此酶活性比犬低、其肝脏的此酶半衰期为6h,其含量仅为犬的1/4。
  1.增加   (1)肝胆系统疾病 包括肝脏的碱性磷酸酶同工酶1。相同于丙氨酸转氨酶和山梨醇脱氢酶,但是当结石存在,有明显的静力压增加,碱性磷酸酶增加更明显,如胆结石时胆汁淤滞紊乱。(2)皮质类固醇过多 犬包括肝脏碱性磷酸酶同工酶2.应激、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外源性皮质类固醇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等,诱导引起的肝脏疾病。
  (3)增加了骨骼成骨细胞活性 生长发育动物、骨折愈合、全骨炎、骨软化、佝偻症、骨骼新生瘤、甲状旁腺技机能亢进、饮食中维生素D缺乏。(4)引起高脂血和脂肪肝的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机能降低、急性胰腺炎。(5)新生瘤 如淋巴肉瘤、混合乳腺瘤、肉瘤、癌。(6)小肠碱性磷酸酶增加 见肠黏膜疾病,如腹泻、寄生虫、手术后局部缺氧。(7)药物 1抗惊厥药:二苯乙内酰脲、扑痫酮、苯妥英钠、苯巴比妥。2杀虫药:迪尼耳丁。
  2.减少  见于锌缺乏、甲状腺机能减退、用EDTA作抗凝剂时(人为的)。
  三十一、酸性磷酸酶(ACP)
  主要来自前列腺,还来自骨骼、肝脏、红细胞、血小板等。
  增高:见于前列腺癌、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升高明显。甲状腺机能亢进、乳腺癌、溶血性贫血、肝炎、肝硬化和骨瘤也升高。
  三十二、乳酸脱氢酶(LDH)
  LDH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脏、肾脏、其次是肝脏、脾脏、胰腺、肺脏、肿瘤组织等,红细胞含量也极丰富。
  乳酸脱氢酶至少有5种同工酶:
  LDH1&存在于心脏、红细胞、脑和睾丸。
  LDH2&存在于平滑肌、心肌、脑、肾、骨骼和甲状腺。
  LDH3&存在于肺、胰脏、肾上腺、脾、胸腺、甲状腺、淋巴结、白细胞。
  LDH4&存在于皮肤、肝脏和肠道。
  LDH5&存在于骨骼肌、肠道、皮肤和小肠。
  1.增多
  (1)年青动物。
  (2)组织坏死 如肝脏(见于丙氨酸转氨酶和山梨醇脱氢酶)、骨骼肌肉(见于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肾、胰脏、心肌、淋巴网状内皮细胞、红细胞(溶血性疾病)。
  (3)新生瘤(特别是淋巴肉瘤)、白血病、弓形虫病。
  (4)延长血清和红细胞的分离和溶血(人为的)
  2.减少 脂血症(人为的)。
  三十三、肌酸激酶(CK)
  肌酸激酶也叫肌酸磷酸激酶(CP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肉、心肌、和脑组织。CK有3种同工酶(CK&BB,CK1)肌型同工酶(CK&MM,CK3)和混合型同工酶(CK&MB,CK2),混合型同工酶主要存在于心肌。
  1.增多
  (1)骨骼肌肉疾病,见于门冬氨酸转氨酶、蛇咬伤、猪应激综合征和白肌病。
  (2)心肌损伤和坏死。
  (3)大脑皮质炎症或坏死,马霉玉米中毒,脑脊髓液中肌酸激酶升高。
  (4)甲状腺机能降低、钩端螺旋体病、铊中毒。
  (5)绵羊采血后,不分离血浆或血清、超过4h后,酶值将升高,超过24h后,升高的最快。
  2.减少 延长样品的贮存,如马此酶的半衰期约2h(人为的)。
  三十四、山梨醇脱氢酶(SDH)
  主要存在于马、牛、羊、猪,以及犬和猫等动物的肝脏和肾脏里。主要存在于诊断马、牛、羊、猪的肝脏疾病。
  1.增多
  (1)肝坏死(特别是马的肝坏死)和肝硬化。
  (2)其他疾病 见于胰腺炎、阻塞性黄疸、糖尿病、马急性肠堵塞、马急性肠炎、马青草病和呼吸道病毒感染、黄曲霉素中毒。
  (3)中等增多性疾病 见于严重氮血症、感冒、动脉炎、长期皮质类固醇治疗。
  2.减少 无临床意义。
  三十五、精氨酸酶(ARG)
  精氨酸酶是所有动物的肝脏特异性酶,当肝脏即兴损伤时,血清精氨酸酶活性迅速增加,一旦损伤停止,很快恢复到参考值。精氨酸酶和丙氨酸同时升高时,说明肝脏有进行性的坏死。当精氨酸酶正常,丙氨酸转氨酸酶仍高时,表示肝脏在恢复或再生。
  病理性增加,见于胆道堵塞、肝胆炎、肝脏炎症、肝脑疾病。
  三十六、淀粉酶(AMYL)
  存在于胰腺、肠黏膜和肝中,猪唾液腺中也含有此酶。犬血清淀粉酶为1000U/L,升高到2000U/L时,常由于肠炎或肾脏疾病引起;存在于胰腺、肠黏膜和肝中,猪唾液腺中也含有此酶。犬血清淀粉酶为1000U/L,升高到2000U/L时,常由于肠炎或肾脏疾患引起;胰腺疾病时可达到2000~3000U/L,犬急性胰腺炎时可达3000~6000U/L。检验血清淀粉酶对诊断猫胰腺炎意义不大。
  1.增加
  (1)降低肾的降解清除 见于肾性和肾后性氮血症(见肌酐)
  (2)胰腺疾病 见于急性胰腺炎、胰腺坏死、胰腺脓肿、胰腺管堵塞、胰腺新生瘤。
  (3)肠黏膜疾患 见于肠堵塞、扭转、穿孔和小肠上部炎症,增加了淀粉酶的吸收。
  (4)皮质类固醇过多 见于应激、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皮质类固醇或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治疗。
  (5)腮腺疾病。
  2.减少 除非突发的胰腺管栓塞的胰坏死,一般无临床意义。
  三十七、脂酶(LPS)
  脂酶是胰腺和肠黏膜分泌的一种酶。犬正常血清脂酶0~250U/L,犬胰腺炎时其活性常增加3~4倍。猫胰腺炎时,多表现高脂血,有的患猫其脂酶正常。
  1.增多
  (1)降低了肾的降解清除 见于肾性、肾前和肾后性氮血症(见肌酐)。
  (2)胰腺疾病 见于急性胰腺坏死、胰腺脓肿、胰腺管堵塞、胰腺新生瘤。
  (3)肠堵塞和小肠上部炎症,增加了吸收。
  2.减少 无临床意义。
  三十八、&-谷氨酰转移酶(GGT)
  旧的&-谷氨酰转肽酶(&-GT)。此酶存在于肝脏肾小管和胰腺。血液中GGT主要来自肝脏。
  病理性增加:肾疾患(尤其是肾病)、皮质类固醇增多、肝炎、肝中毒、胆汁郁积(肝内和肝外)、硒缺乏、慢性肝功能不足、胰腺炎等。
  三十九、&-羟丁酸脱氢酶(&-HBD,HBDH)
  增高:见于心肌炎、急性心肌梗塞、低温、肌营养不良、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四十、胆碱脂酶(CHE)
  有两种,一种叫真性或全血胆碱(ACHE),主要存在于神经末梢、红细胞、大脑灰灰质、大鼠肝脏,用于诊断有机磷农药中毒;另一种叫假性或血清胆碱脂酶(SCHE),主要存在于血清、脑白质、肝脏、胰腺和小肠黏膜等,用于诊断肝脏疾病。
  ACHE降低主要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SCHE降低见于各种肝脏疾病、肿瘤。
  四十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GSH-Px是一种每个分子里含有4个硒原子的金属酶。他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与过氧化物反应,使其生成氧化型谷胱甘肽和水,从而分解过氧化物,起到保护细胞膜结构、防止变性和坏死的作用。
  利用GSH-Px活性不同,可将GSH-Px分成2种同工酶,一种是依靠硒的亚硒  GSH-Px能利用过氧化物或有机氢过氧化物作为基点;另一种是不依靠硒的谷胱甘肽转移酶,此种同工酶用有机氢过氧化物(如氢过氧化物枯烯)做基质,检验的酶活性比用过氧化氢低。
  迄今已证实,GSH-Px中含硒量多,又以不同的含量存在于各种组织中,动物血液中GSH-Px活性的98%存在于红细胞中,红细胞中GSH-Px活性与其他组织中含硒量呈正相关。因此,检验红细胞的GSH-Px活性,就能知道机体中缺硒或不缺。
  GSH-Px在37℃时参考值(U/gHGB):牛19~36、绵羊60~180、猪100~200、马30~150。降低见于肌营养不良(白肌病)、子猪肝营养不良和桑葚病、幼驹腹泻和小鸡渗出性素质病等。
  四十二、磺溴肽钠(BSP)清除试验
  正常犬猫BSP在体内滞留率,在30min内不超过5%。
  1.BSP在体内滞留时间增加
  (1)肝实质疾病 1肝脂肪变性(中等增加)、肝含铁血黄色沉积症。2肝硬化:犬平均28%滞留。3中毒性肝损伤,如重金属中毒、灶性坏死、肝脓肿、传染性肝炎、弥漫性肝纤维变性。4肝坏死,特别是急性的和弥漫性的。
  (2)胆道疾病 胆道堵塞。
  (3)肝外疾病 1循环系统:见于充血性心衰竭、休克、脱水、热症(增加了肝血流,降低了BSP的处理外排)、永久性静脉导管。2全身性疾病引起肝浸润性损伤: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类风湿性关节炎、肥胖、转移性新生瘤、组织胞浆菌病、淀粉样变性病、钩端螺旋体病、脊髓损伤、牛酮血病、糖尿病、雌激素等。3血液中胆红素增多,尤其超过68.4&mol/L(4mg/dL),这是因为BSP与间接胆红素竞争和肝细胞结合,而使血液中BSP浓度升高。4。药物可以提高血液中BSP浓度,如利福平、吗啡、杜冷丁、胆酸盐、碘、酚红等。
  2.BSP再体内滞留减少
  (1)全身水肿和胸腹水时,由于BSP想水肿和胸腹水中转移,使血液BSP滞留减少。
  (2)血液中白蛋白减少时,BSP不能和白蛋白结合,加速了清除。
  (3)药物水杨酸钠和咖啡因等,能阻碍BSP和白蛋白结合。
  以上BSP在体内滞留减少原因,也能造成对肝脏机能降低估计不足。
  四十三、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4和T3)
  1.甲状腺生理变化
  (1)增加 见于脱水。
  (2)减少 见于药物治疗、应激和兴奋之后。
  2.甲状腺病理变化
  (1)增加  1甲状腺机能亢进。2能引起球蛋白水平增高的疾病。
  (2)减少 见于甲状腺机能减退、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和肾衰竭。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蛋白结合比较稳定,不易分离,所以它在血液中水平比较稳定。而甲状腺素则容易和结合蛋白分离,不如三碘甲腺原氨酸再血液中稳定。
  四十四、出血时间(BT)
  刺破皮肤毛细血管后,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时间。
  1.正常出血时间  正常各种家畜的参考值为1~5min .
  2.出血时间延长  血小板明显减少;血小板数正常,其机能异常的血小板病[见(1)遗传性血小板病,如血小板机能不全、血小板第3因子缺乏,见于Otter hound犬、巴塞特猎犬和苏格兰更;(2)获得性血小板病,如长期大量应用阿司匹林和尿毒症],以及严重肝脏病、尿毒症、血管损伤、微血管脆性增加、遗传性假血友病[hereditary pseudohemophilia,也称(冯)维勒布兰德氏病(Von Willebrand s disease)]、严重凝血因子缺乏。
  附:凝血因子12个:
  Ⅰ血纤维蛋白原;Ⅱ凝血酶原;Ⅲ组织促凝血酶原激酶;Ⅳ钙离子;Ⅴ前加速因子;Ⅶ稳当因子;Ⅷ抗血友病因子A;Ⅸ抗血友病因子B;Ⅹ第十因子;Ⅺ抗血友病因子C;Ⅻ接触因子;ⅩⅢ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因子Ⅵ是因子Ⅴ的活化形式,不是单独因子。
  四十五、凝血时间(CT)
  是检验全血中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的形成时间。
  1.参考值
  毛细血管法:马和牛:4-15min
  犬:3-13min
  猫:3-8min
  2.凝血时间延长
  (1) 凝血因子Ⅱ、Ⅻ、Ⅸ、Ⅹ减少(必须小于正常的5%)。
  (2) 低血纤维蛋白原(低于0.5g/L)。
  (3) 血小板减少,稍微延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双香豆素类杀鼠药中毒。
  (4) 尿毒症、肝脏疾病、维生素K缺乏等。
  四十六、凝血酶原时间(PT)
  在血浆中加入组织凝血激酶和钙离子后,纤维蛋白凝块形成所需时间。
  1.参考值
  马:9~12s
  牛:18~28s
  犬:9~14s
  2.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凝血因子Ⅱ、Ⅴ、Ⅶ(毕哥犬)和Ⅸ缺乏,多见于严重肝病(犬传染性肝炎、泛发性肝纤维化)、胆管阻塞、维生素K缺乏或不吸收、食入含有双香豆素植物、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长期或大剂量应用阿司匹林。
  四十七、凝血酶时间(TT)
  在新鲜血浆中加入凝血酶和钙离子后,纤维蛋白形成所需时间。
  1.参考值
  一般动物:15~20s
  犬:9~12s
  2.延长
  (1) 低血纤维蛋白原(低于1.0g/L)或损伤了血纤维蛋白原功能。
  (2) 有抑制凝血酶原诱导血凝的抑制物存在,如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肝素。
  四十八、部分凝血致活酶时间(PTT)
  在血浆中加入凝血因子Ⅶ激活物后,纤维蛋白凝块形成所需的时间。
  1.参考值
  马:42~70s
  牛:44~64s
  犬:18~29s
  猫:32~40s
  2.延长
  (1)       除Ⅶ和血小板外,其他任何固有因子的缺乏。如果凝血酶原时间正常,那么凝血因子Ⅶ(血友病A)、Ⅸ(血友病B)、Ⅺ和Ⅻ有一种是缺乏的(必须小于30%)。
  (2)       遗传性假血友病和肝病。
  (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双香豆素中毒。
  四十九、血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参考值(&g/mL):犬&10、猫&8、牛&4、马&16。
  增多说明血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加强了,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任何原因引起的严重内出血或弥散性出血、恶性肿瘤、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等。
  粪便检验
  粪便检验包括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寄生虫和虫卵、微生物、无机盐和水分等,以便有利于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和其他器官疾病。
  粪便一般性检查是利用肉眼和嗅闻来检查粪便标本。
  肝脏疾病检验项目:
  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B)、尿素氮(BUN)、血氨、谷氨酸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山梨醇脱氢酶(SDH)、碱性鳞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尿胆红素、尿胆红素原、胆固醇(CHOL)、葡萄糖(GLU)、凝血酶原时间(PT)、磺溴酞钠(BSP)清除实验、肝活组织检验。
  项目          单位      犬     猫
  ALT(GPT&丙氨酸转氨酶)   U/L(30℃)*   5~80    1~64
  AST(GOT天门东氨酸转氨酶)  U/L(30℃)*   10~80    0~60
  ALP(ALK碱性磷酸酶)     U/L(30℃)*   10~120    2.2~37.8
  LDH(乳酸脱氢酶)        U/L(30℃)*   100     63~273
  AMY(淀粉酶)         U/L(37℃)*   740~1670   300~1843
  Lipase(LPS脂酶)      U/L(25℃)*    0~258    0~143
  CK(肌酸激酶)         U/L(30℃)*    8~60     50~100
  SDH(山梨醇脱氢酶,标准差)  U/L(30℃)*    8~12     4~8
  GGT(&-谷氨酰转移酶)     U/L(30℃)*   0~10     0~10
  T-BIL(总胆红素)     &mol/L     2~15     2~10
  D-BIL(直接胆红素)    &mol/L     2.00~5.00   0~2.00
  TP(血清蛋白)PP        g/L      54~78     56~80
  ALB(白蛋白)        g/L      24~38     22~35
  &1-球蛋白(GLOB或lg)    g/L      3~5      3~9
  &1-球蛋白         g/L      6~12     4~9
  &2-球蛋白         g/L      3~7      3~6
  &-球蛋白         g/L      5~18     17~27
  BUN(尿素氮)           mmol/L    3.6~8.9     5.4~10.7
  CREA(肌肝)       &mol/L    60~150     70~160
  CLU(葡萄糖)        mmol/L   3.3~6.7     3.5~7.5
  CHOL(胆固醇)       mmol/L    3.9~7.8    1.81~6.98
  TG(甘油三酯)        mmol/L    0.10~0.90    0.10~0.90
  UA(尿酸)         mmol/L    0~0.12     0~0.0
  Na            mmol/L   138~156    147~156
  Cl             mmol/L    100~115     117~123
  K             mmol/L    3.8~5.8     3.8~4.6
  Ca             mmol/L    2.1~2.8     1.75~2.50
  P             mmol/L    0.87~2.10    1.29~2.26
  Mg             mmol/L    0.79~1.06    0.62~1.03
  pH(动脉)                       7.36~7.44    7.36~7.44
  (静脉)                 7.34~7.46     7.33~7.41
  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kPa      4.80~5.87     3.73~4.27
  PCO2(静脉二氧化碳分压)                4.27~6.53    4.27~5.07
  PaO2(动脉血氧分压)      kPa      12.00~13.33    12.00~13.33
  PO2(静脉血氧分压)                3.20~6.40    4.67~6.0
  HCO3&(碳酸氢根)        mmol/L    18~24      17~24
  AG(阴离子间隙)        mmol/L    15~25      15~25
  血氨(休息)        &mol/L    11~71      17~58
  血乳酸           mmol/L    0.22~1.44
  皮质醇(休息)       nmol/L    50~250     30~300
  T4(甲状腺素)(休息)     nmol/L    18~40      13~32
  T3(三碘甲腺原氨酸)         nmol/L    1.5~3.0     0.5~2.0
  铁            &mol/L    17~22      12~38
  TIBC(总铁结合力)         &mol/L    47~61     31~75
  Osm(血浆渗透压)       mmol/L    295~315    301~314
我的电子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沙门菌属血清型诊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