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西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蒙古自治区哪些是自治有什么特权?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  )A. 西藏自治区B.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 广东省D. 内蒙古自治区_百度作业帮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  )A. 西藏自治区B.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 广东省D. 内蒙古自治区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  )A. 西藏自治区B.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 广东省D. 内蒙古自治区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故选:D.
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解题关键.
本题考点:
民族的分布特点.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学生应熟练掌握,属于基础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各位歌迷,新疆 西藏 蒙古那边有什么好听的歌曲吗?介绍几首来 谢谢!_百度知道
各位歌迷,新疆 西藏 蒙古那边有什么好听的歌曲吗?介绍几首来 谢谢!
是新疆西藏蒙古地区的歌曲 我想收集几首
天路草原之夜山路十八弯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西藏珠穆朗玛草原恋我们新疆好地方祝酒歌新疆人哈达情当我走进洁白的毡房黄河船夫曲草原夜色美敖包相会蒙古人雕花的马鞍乳飘香草原牧歌蓝色的蒙古高原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草原儿女青藏高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西藏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26听过最好听的动漫歌曲!超好听.:03 新疆这几年很红的一首维语歌://v! ; 05.://v.youku:49无名好听的歌曲MV索菲娅
我是内蒙的。我们这里流行凤凰传奇的歌曲。《月亮之上》还有很多。
《遇上你是我的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登录下次自动登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宗教人士为县委政府赠锦旗
“真诚感谢书记和县长,为我们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办了大好事……”12月8日下午,和布克赛尔县部分宗教人士代表,专程来到县城,当面向正参加会议的县委书记薛俊强和政府县长才布克加甫,献上洁白的哈达和一面绣着“发扬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尊重保护民族宗教信仰”的锦旗表示感谢。
自治县部分宗教人士表示,自治区、地区和县委政府相继出台了各项惠民政策,致力解决民生问题,取得了人民群众有目共睹的成绩,老百姓是打心眼里拍手称赞,党和政府对宗教人士生产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帮助表示满怀感激、感恩之情,今后将继续高举爱国爱教旗帜,一如既往地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不辜负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与厚爱,为自治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民族宗教界应有的贡献。
县委书记薛俊强对各位宗教界人士在带领信教群众坚持正常宗教活动、引导信教群众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和为社会作贡献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和赞扬,他希望宗教界人士要继续发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依法信教、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做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模范。同时,宗教场所是人群聚集的场所,要做好隐患排查,做到防范于未然。
(责编:tibet)
用户名密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_百度百科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本词条已参考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一起交流。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中国青海省的西部,是青海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由于位于以西而得名。北邻,西接新疆,南与本省、相连,东与本省、相毗邻,是青、甘、新、藏四省区交往的中心地带。辖、两个县级市,、、三个县以及冷湖、、三个县级行政委员会。总面积325785平方千米,人口38万(2010年)。东部三县一市基本为农牧区,西部一市三行委为工矿区。自治州首府位于。
海西历史悠久。古为地,时今海西东部为先零卑禾等羌人部落活动范围,西部属“国”。元始四年(公元4年),置,今海西东部属之。王莽末郡废,复为羌地。
东晋后期,今海西西部为属地,东部为乙弗国地(后并于吐谷浑)。吐谷浑首领在位时(约公元452年),曾在白兰(今都兰县诺木洪一带)修建城廓,至吐谷浑即位期间(公元491—529年)曾建都于今海西境内,后移置(今共和县石乃亥乡铁卜洽古城)。
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军击败吐谷浑,在其地设置四郡,今海西东部属西海郡,西部属鄯善郡。隋末,吐谷浑复据故地。
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吐谷浑成为唐属国。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王国灭吐谷浑据有其地,今海西州曾隶吐蕃腊城节度使。
代,今海西西部为撒里畏兀尔(即黄头回纥)地,东部为吐蕃地方政权——角厮啰势力范围。
代,今海西州西北地区为甘肃行省沙州路辖区,其余大部为所属吐蕃等处宣慰司辖区。时,设曲先答林元帅府,封卜烟帖木儿为宁王,镇守今柴达木西部地区。
明初,今海西为安定、阿瑞、曲先、罕东四卫地,由西宁卫兼管。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左右,东蒙古诸部开始进入青海,攻破塞外四卫,至此,成为东蒙古诸部统治地区。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居住在今新疆卫拉特蒙古(即西蒙古)和硕特部,在其首领顾实汗的率领下进入青海,统辖今海西地区。
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清庭编定青海蒙古左右两翼盟29旗,今海西州境划定9个蒙古旗,统归“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管辖。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班禅商上喇嘛移住巴彦托辉、岳霍洛依(即今都兰县香日德一带),为班禅香家旗。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藏族汪什代海部落迁入今天峻县境内驻牧,当地的蒙古北前旗北迁祁连。至光绪年间(公元年)藏族沟里、日安两个百户部落迁入今都兰县境内落居。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7月,青海办事大臣改为青海办事长官,今海西地区属之。次年增设蒙番宣慰使,管理蒙藏事务。民国4年(公元1915年),改由甘边宁海镇守使兼管。民国6年(公元1917年),归都兰理事辖,上隶甘边宁海镇守使。民国19年(公元1930年),改都兰理事为都兰县,辖今海西州全境,上隶青海省。民国27年(公元1938年),在今都兰县察汗乌苏镇设立青海省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0年(公元1941年),改称青海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都兰县属其管辖。此间,从民国24年至民国30年(公元年),生活在新疆的部分哈萨克族先后迁入今海西州境内落居。
1949年9月,青海解放。同年11月成立都兰县人民政府(驻地察汗乌苏),辖今海西州全境,直隶青海省。日撤销都兰县,设立县级“都兰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日改建为专区级“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驻察汗乌苏),日更名为“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
为开发建设柴达木盆地,日在格尔木设立了“柴达木工作委员会”,作为青海省人委派出机构,处理开发建设柴达木盆地的日常工作。[1]
1956年2月更名为“柴达木盆地工作委员会”,同年3月驻地迁至大柴旦。1957年4月撤销“柴达木盆地工作委员会”,改设“柴达木盆地行政委员会”,1958年1月更名为“柴达木行政委员会”。
1959年1月,海西州人委由察汗乌苏迁驻大柴旦与“柴达木行政委员会”合署办公。日撤销“柴达木行政委员会”,全政区称“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日定名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2-3]
日,设立德令哈市(县级),以德令哈镇和乌兰县的怀他头拉、戈壁、郭里木、宗务隆、畜集五个乡为德令哈市的行政区域。  
夜色中的德令哈市民族团结塔
1999年海西州辖2市(格尔木,德令哈)、3县(都兰、乌兰、天峻)、3个行政委员会(茫崖,冷湖,大柴旦行政委员会),共43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的31.23万人。
日,撤销德令哈市怀头他拉乡,设立怀头他拉镇;撤销郭里木乡,设立并命名为尕海镇。撤销天峻县天棚、关角2乡,合并设立并命名为新源镇。撤销都兰县,设立夏日哈镇。撤销乌兰县,并入。
2002年底,海西州辖3个街道、14个镇、27个乡,263个村(牧)委会、32个居委会。2003年底,海西州辖8个街道、14个镇、27个乡,277个村(牧)委会、63个社区居委会。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建州于1954年,现辖德令哈、格尔木两市,都兰、乌兰、天峻三县和大柴旦、冷湖、茫崖三个行政委员会,共有35个乡镇、305个行政村海西州。[4]
行政区面积人口27613平方千米6.0万人123460平方千米10.7万人10784平方千米3.9万人50000平方千米5.3万人20000平方千米1.8万人21000平方千米2.1万人34000平方千米1.3万人32000平方千米2.9万人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人口数据根据《青海统计年鉴2004》,截至2003年底。总面积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其中三个行委根据青海省民政厅2001年资料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北部,青海省西部。南通西藏,北达甘肃,西出新疆,东邻本省海北、海南藏族自治州,地理坐标位于东经90°006'~99°042'、北纬35°001'~39°020'之间,是青甘新疆四省区交汇的中心地带,也是进出西藏的重要通道。因居青海湖以西,故名海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东西长837公里,南北宽486 公里,总面积32.58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45.17%。[5]
海西州的地形主要是、、环抱的和北麓高原两部分。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北部、东部较高,中部、西北部较低,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盆地最低点位于格尔木市附近的达布逊和霍布逊湖区,海拔2675米。盆地从边缘至中央大体依次为高山、丘陵、戈壁、平原及湖沼。盆地内有大小河流100多条,湖泊90多个,其中察尔汗盐湖最大。州境南缘的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是长江发源地,唐古拉山口是出入西藏的重要关隘。[6]
海西位于青海省的西部,大部分地区都在柴达木盆地内,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气候独特,四季不分明,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常年干旱、多风、少雨。年平均气温4℃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77毫米,百分之九十左右的降水都集中在5月到9月,其中凉爽湿润的7、8月份是前往海西旅游的最佳时段。[7]
州境内有两座民航机场,分别是和,有航班往返成都、、拉萨、北京等地。
茶德高速公路、、德小高速公路在州境内交汇,交通便利。
过境,设有、等火车站。
截至2007年,海西州二级公路里程达2108公里,三级公路里程达909公里,四级公路里程达2424公里,等外路4501公里。桥梁共5923延米/246座,大桥1363延米/7座,中桥1509延米/27座,小桥3051延米/212座,涵洞2769道。
青藏、青新、敦格等国道干线公路在州内构成环形公路交通网;青藏铁路横贯州境536公里;格尔木机场开辟有格尔木至西宁——西安——济南——青岛航线。[8]
海西共有野生动物196种,其中列为国家一、二类和省级保护的有6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6种,分别为:、、、、白唇鹿、野牦牛、普氏原羚、藏羚、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胡兀鹫、雉鹑、黑颈鹤、丹顶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豺、黑熊、石貂、荒漠猫、猞俐、兔狲、麝(所有种)、马鹿、藏原羚、鹅喉羚、棕熊、岩羊、盘羊、鹈鹕、黑颈鸬鹚、岩鹭、天鹅、其他鹰类、隼类(所有种)、雪鸡(所有种)、血雉、藏马鸡、蓝马鸡、灰鹤、蓑羽鹤、鴞形目。省级重点保护动物20种,分别是:鸬鹚、苍鹭、灰雁、斑头雁、赤麻鸭、翘鼻麻鸭、班嘴鸭、环颈鹤、鱼鸥、棕头鸥、戴胜、百灵科、毛腿沙鸡、西藏毛腿沙鸡、赤狐、沙狐、香鼬、艾虎、豹猫、麝鼠。
海西矿产资源富集,州域主体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的美称。截至2013年已发现各类矿产103种,产地1626处,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约为80.5万亿元。[9]
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湖盐、钾盐、硼、锂、镁盐、锶、溴、碘、芒硝、自然硫、铁、铅锌、金、银、钴、铜、石棉、石灰岩、硅灰石等,其中湖盐、钾盐、镁盐、锂、锶、石棉、芒硝、石灰岩矿藏储量居中国首位,溴、硼储量居第二位。[5]
海西共有野生植物173种。主要药用植物有麻黄、锁阳、芦苇、枸杞、大黄、狼毒、龙胆等27种。主要用材植物有云杉、圆柏、胡杨、怪柳、白刺等8种。主要牧草植物有早熟禾、扁蓿、柄茅、沙拐枣、野葱、甘草、芨芨草、珠芽蓼等45种。主要固沙植物有白刺、怪柳、枸杞、罗布麻、麻黄、沙棘、胡杨等18种。主要食用植物有锁阳、野葱、蕨麻、阔叶独行菜、灰条等11种。主要纤维植物有罗布麻、马兰、狼毒、芨芨草等10种。主要酿造植物有白刺、枸杞、沙棘3种。[10]
海西土地面积30.09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9万公顷,占0.1%;可利用草场面积1043.37万公顷,占32%;林地面积4.84万公顷,占0.15%。三项之和约为总土地面积的32.25%,其余为石山、雪山、冰川、沙漠、戈壁、盐沼等,占全州土地面积的67.75%。
海西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德令哈、都兰、乌兰、天峻),约为3.05万公顷,占全州耕地总面积的87.3%(全为水浇地)。西部地区(格尔木、大柴旦、冷湖、茫崖)有耕地面积0.44万公顷,仅占全州耕地面积的12.7%。从土地资源的类型结构看,海西畜牧业用地少,农业耕地和林地比重低。
海西州共有大小河流160余条,流域面积大约500平方公里,常年有水的河流有40余条。多年平均径流量超过一亿立方米的河流有那棱格勒河、布哈河、柴达木河、疏勒河、格尔木河、鱼卡河、呼伦河、乌图美仁河、党河、沱沱河、哈勒腾河、巴音河、木里河、诺木洪河、塔塔棱河、察汗乌苏河等16条,淡水湖泊21个;冰川1854.88平方公里,年融消水量9.18亿立方米。
海西州水资源总量为73.118亿立方米,淡水的主要来源是降水每年80%的降水集中在6—9月,分布特征是由东南向西北,由四周山区向柴达木盆地中心逐渐递减。地表水69.237亿立方米,地表水主要由河流、湖泊和冰川构成。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5.29亿立方米,一般埋深在70—4米之间。丰富的水资源为全州工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提供了保障。
海西州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大于1万千瓦的河流23条,蕴藏量125万千瓦,可建装机容量大于500千瓦的水电站39处,总装机可达35.3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8.9亿度。已有小水电站32座,装机容量7.61千瓦。
2010年末,海西常住人口为489338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日零时的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20202人,增长32.56%。年平均增长率为2.86%。
海西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39533户,家庭户人口为41507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7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3.13人减少了0.16人。
海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72372人,占55.66%;女性人口为216966人,占44.3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23.17上升为125.54。
海西常住人口中,0B14岁的人口为87665人,占17.92%;15B64岁的人口为385015人,占78.68%;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6658人,占3.4%。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B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7.95个百分点,15B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5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8个百分点。[11]
2010年末,汉族人口为322996人,占66.0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66342人,占33.99%。其中:蒙古族27043人,占5.53%;藏族53498人,占10.93%;回族65828人,占13.45%;土族9953人,占2.03%;撒拉族4665人,占0.95%;其他少数民族5355人,占1.1%。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80642人,增长了33.27%;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39560人,增长了31.2%。少数民族人口比重由34.35%下降到33.99%。[11]
2013年海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9.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22.1亿元,增长20.4%;第二产业490.4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97.2亿元,增长7.6%。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5.6%、82.7%和11.7%,拉动经济增长0.6、8.8和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仍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3.1:81.4:15.5转变为3.6:80.5:15.9。人均生产总值达122114元,增长10.1%。 [12]
2013年海西完成农业增加值22.1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种植业11.24亿元,增长35.2%;林业0.97亿元,增长58.3%;牧业9.44亿元,增长3.9%;渔业0.09亿元,增长129.1%;服务业0.37亿元,增长1%。
201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 68.9万亩,比上年增长2.8%,其中:小麦12.3万亩,增长4.1%;青稞10万亩,下降2.2%;豆类0.3万亩,下降50%;马铃薯2.3万亩,下降23.2%;油菜籽7.6万亩,下降4.7%;蔬菜瓜果1.9万亩,增长26.8%;枸杞30.3万亩,增长4.5%;其他作物4.1万亩,增长62.4%。
2013年末海西草食畜存栏244.1万头(只),比上年增加3.8万头(只)。2013年育活仔畜118.3万头(只),比上年多育活3.2万头(只),仔畜成活率为93.22%,比上年提高0.94个百分点。草食畜出栏114.7万头(只),比上年减少1.9万头(只),出栏率为47.73%,比上年下降0.27个百分点。年末草食畜能繁母畜为150.7万头(只),比上年增加4.5万头(只)。母畜比例为61.74%,比上年提高0.91个百分点。
2013年末海西猪存栏5.2万头(只),比上年减少0.2万头(只)。猪出栏6.3万头(只),出栏率为116.95%。[12]
201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量(吨)
比上年增长(%)
其中:小麦
马铃薯(折粮)
其中:枸杞
2013年海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售率为82.3%,较上年下降3.2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8亿元,下降4.5%;实现利润113.4亿元,下降10.6%;实现税金总额82.6亿元,增长5.1%。
2013年海西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为92.92,较上年回落7.27个百分点。2013年海西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97.77,较上年回落12.63个百分点。[12]
2013年海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指标名称
较上年增减%
铁矿石原矿
铅金属含量
锌金属含量
原油加工量
碳酸钠(纯碱)
钾肥(实物量)
硫酸钾镁肥
亿千瓦小时
其中:火力
亿千瓦小时
亿千瓦小时
亿千瓦小时
亿千瓦小时
聚丙烯树脂
2013年海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城镇完成消费品零售额65.4亿元,增长10.9%;乡村完成零售额为0.8亿元,增长20.4%。批发业完成32.2亿元,增长9.9%;零售业完成21.3亿元,增长13.7%;住宿业完成2.8亿元,增长25.4%;餐饮业完成9.9亿元,增长7.6%。限额以上企业及大个体户完成消费品零售额35.8亿元,增长10.7%;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户完成消费品零售额30.4亿元,增长11.3%。
2013年海西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46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其中:国内旅游人数466万人次,增长22%;境外入境人数3206人次,增长8%。旅游总收入18.8亿元,比上年增长35.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8.75亿元,增长35.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32.3万美元,下降1.3%。
2013年邮电业务总量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邮政业务量0.5亿元,增长8.8%;电信业务量6.1亿元,增长16.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9万户,比上年下降5.2%。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8.2万户,增长5.8%。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8.6万户,增长13.8% 。
2013年末海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8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个人存款余额165.8亿元,增长15.5%;单位存款214亿元,增长6.9%;财政存款2.5万元,下降28.4%;临时性存款3.3亿元,增长71.3%;其他存款0.1亿元,下降9.9%。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75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93.7亿元,增长27.5%;短期贷款余额74.9亿元,下降7.9%;票据融资5.7亿元,下降38.6%;各项垫款0.7亿元,增长1.2%。
2013年末海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财产保险2.26亿元,增长20.9%;人寿保险1.39亿元,增长7.7%。年内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03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其中:财产保险0.99亿元,增长29.4%;人寿保险0.04亿元,增长53.7%。[12]
2013年海西共有中小学校(不包括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97所,在校学生66501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毕业生1013人,年内招生2183人,在校生5893人;普通中学46所,毕业生6909人,年内招生8741人,在校生24292人;小学49所,毕业生5935人,年内招生6084人,在校生36316人。教职工人数4399人,其中专职教师4126人。海西幼儿园在园幼儿1271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4%,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适龄少年净入学率96.92%,比上年提高0.19个百分点。
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有普通中学4所,在校生2786人,毕业生948人,年内招生924人,教职工人数410人,其中专职教师297人。小学4所,在校生2608人,毕业生507人,年内招生464人,教职工人数257人,其中专职教师202人。[12]
2013年海西共实施科技项目107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36项,州级 65 项。投入科技经费6549万元,其中:国家705万元,省级 4644万元,州级1200万元。获得省级科技成果20项,州级科技成果12项。获得省级科技奖9项。
2013年末海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公共图书馆4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8个,民族博物馆3座,文物保护机构5个,电影译制站1个,影剧院4个。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广播电视台2座,广播电视转播台12座。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6.85%,广播人口覆综合盖率达97.99%,分别比上年提高0.28和0.34个百分点。2013年公开发行报刊8种,其中:报纸3种,刊物5种。累计发行报纸328万份,发行刊物0.95万册。
2013年末海西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21所,其中:医院18所,疾控中心9个,乡镇卫生院34所,其他卫生机构60所。病床数2027 张。全部卫生人员295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245人。海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报告率和有效处置率均为100%。[12]
2013年末海西体育机构 2个。国家一级优秀运动队2个。二级优秀运动员6人。[12]
2013年末海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1085个,参加养老保险职工70372人,当年扩面净增6826人。参加城镇失业保险35652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602人。参加城镇工伤保险66484人,其中农民工14674人。参加城镇职工生育保险38111人,比上年增加6162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18315人,比上年增加6137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91598人,参保率达97%。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牧民153380人,参合率达99%。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5627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牧民12706人。[12]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主峰的格拉丹东冰峰西南侧的冰川,其海拔为6548米,分南北两条半弧形冰川。南北支冰川长分别为12.5公里、10.1公里;宽分别为16公里、1.3公里。冰川尾部有5公里和2公里长的冰塔林。冰川巨大晶莹,四周群峰壁立银装素裹、云遮雾饶。冰川融水成为万里长江第一河——沱沱河的原流,位于东经90.7′,北纬33.28′。属格尔木市辖区——唐古拉山区。长江源和黄河源、澜沧江源2000年被国家确定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的昆仑山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地位,是华夏儿女的寻祖地,也是神话传说的会聚中心和仙山圣地。
位于都兰县东南方向的一片荒漠地带。
位于都兰县城西南40公里,海拔米。
谢哈那当风景区
位于都兰县府东25公里处,两处大约6平方公里。
虾聚峰屹立在都兰县东南200多公里境内幽静的江门沟,平均海拔4400多米,是研究青藏高原地质变迁的重要资料。
都兰国际狩猎场
都兰国际狩猎场分巴隆、沟里两个狩猎点,坐落在县境的西南135KM和153KM处,分别占地1900公顷和25000公顷,猎场海拔米,属昆仑山余脉布尔汗布山区。
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西部的南八仙和牛鼻子梁一带,有一历经千百年风蚀而形成的地貌。它由各种奇形怪状的泥岩组成。
大柴旦温泉位于北10公里处的达肯达坂山。泉水温度一般在80度左右。
褡裢湖——可鲁克湖、
位于德令哈市西南30公里处,克鲁克湖与托素湖一淡一咸水域相通,人称“褡裢湖”。
位于自治州首府德令哈以北。
哈里哈图原始森林
距乌兰县城东北青新公路约15公里处是哈里哈图原始森林旅游区。
位于乌兰县城西南约80公里处,面积0.45平方公里。
在天峻舟群有座雄伟的神山叫扎群山。
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边缘布哈河南面的天峻山,为环湖13名山之一。距县城20公里。是风景独特的夏季游览胜地。
海西州截止到1990年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其它文物古迹66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13]
塔里他里哈遗址热水墓群加羊墓群考肖图墓群下柴开遗址希里沟城址香日德城址  鲁茫沟岩画  巴哈莫力沟岩画
.新华网.[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海西州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海西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 青海省商务厅.[引用日期]
.浙江省卫生厅.[引用日期]
.中国天气网[引用日期]
.清海新闻网.[引用日期]
.搜狐网.[引用日期]
.中国交通地图[引用日期]
.中国网络电视台.[引用日期]
.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网.[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自治区工商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