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陕西百姓健康在线观看汾阳一带的的百姓喜欢吃四川火锅吗?

三餐有讲究 山西日常饮食风俗
三餐有讲究 山西日常饮食风俗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烟酱醋茶”,全是有关吃喝的,雅些称“饮食”。悠悠万事,惟此为大,不可须臾离也。不独凡人,圣人也是如此,有言为证:“食、色,性也。”不独国人,老外也如此,费尔巴哈说:“心中有情,脑中有思,必先腹中有物。”
  位于黄河怀抱里的山西,由于自然的、社会的多种历史因素,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定位,形成了地域性的文化凝固,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山西饮食文化也有着自己的一定特色。
  山西人的饮食风俗,有着浓郁的黄土高原气息和传统的生活特色,大范围属“北方型”。但与毗邻的河北、陕西、内蒙、河南诸省区相比,既有相通的民族性,又有其独特的地区性。
  嗜好面食,兼喜汤饭
  山西人嗜好吃面的饮食习惯,夸张地说,每饭几致无面不足、无馍不饱,相沿成习,由来已久。这是在自然条件、历史源流、相袭力量等背景下形成的。山西粮食作物应有尽有,品种多达数十种。北中部盛产高粱、糜黍(太原以北地区呼粘者为黍子)、梁谷、莜麦、荞麦、稻子、豆类(有豌豆、黑豆、绿豆、大豆、黄豆、小豆、豇豆、茶豆、扁豆、蚕豆等十多种)、玉米、沙米等等。南部盛产小麦、玉米、谷子、稻子等。这些品种繁多的粮食,提供了丰富的食料。通过农家妇女的慧心巧手,可以制作出数以千计的面食来。各种造型的面食,既可口,又诱人。许多农家,一日三餐皆以面食为主,或稠或稀,或干或汤,粗细搭配,粗粮细作,细粮精制,烹制技艺十分丰富。就是谷子盛产区的农家,以米为粥或捞饭,也要搭配拌汤、汤面之类的面食。汤面中炝入油,或放葱花,或加香椿嫩芽。这种粗茶淡饭,既能满足人们的口腹,又有浓郁的黄土高原农家气息,使人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晋中平川地区,农家的午餐几乎都以面条、面片等面食为主,或剔或揪,或擀或压,或拨或擦,造型各有特色。面条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粗有细;揪片有厚有薄,有大有小,有软有硬,看了真使人眼花缭乱,仿佛到了面食的王国。各种各样的面食,加上具有地方特色的浇头、佐料,闻一闻浓香四溢,吃一吃风味别具,使人感到吃山西面食真是一种美的享受。生活条件好的人家,吃面食讲究一个月内不重样;普通农家吃杂面(高粱面掺和白面、豆面、玉米面,或高粱面掺和榆皮面都称“杂面”)每天也要变个花样。北部地区的黄米面糕和莜面栲栳,南部地区的白面馍,无论造型、口感都各有特色。当然,山西面食为人所赏识的还得数剔尖、拉面、刀拨面、刀削面,号称“山西四大名面”。其中,剔尖的普及率最高,特别是在晋中平川,几乎每个农家妇女都可以剔一手相当讲究的剔尖。杂面剔尖可以剔得粗细如一,长短一致;白面剔尖可长可短,可粗可细。粗者空心柔软,细者心实滑利。拉面,农家妇女以“小把拉面”见长,可拉成宽和窄、圆和扁、粗与细乃至三棱等多种造型。就是这么单一的面食(尤其是在物资匮乏的旧社会),在勤劳智慧的农家妇女手里,竟变得如此多姿多味!通过煮、蒸、炸、烤诸手段,把单调繁琐的家务,变成了诗化的劳动,或劳动的诗化,让你从心底赞叹:这些黄土坡的婆姨们!
  山西人喜喝汤饭的习惯由来已久。除晋南部分地方外,各地居足大多如此。长治一带居民,至今邻里相见,开口先问“喝了没有?”山西绝大部分地区长年干旱多风,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赤身露体,所谓“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摔八瓣”的辛勤劳作,绝少有饮水啜茗的条件,全靠吃饭时的汤水一并补充;且山西人过去吃饭少有蔬菜,全凭盐、醋相佐,口味明显偏重,从生理上需要大量水分,形成了喜汤食的习俗。在山西居民的日常食谱中,汤饭的种类最多,吃法也最为讲究。低档的可满足人的口腹之欲,中档的可款待普通宾客,高档的则为高级筵席中的佳汤美羹。如晋中一带的三合面流尖、三合面抿蝌蚪、什锦空心拌汤等,都是比较讲究的汤饭。山西民间还有这样的说法;“吃饭先喝汤,一辈子不受伤。”吃干饭前先喝点汤饭,是许多居民家的“饮食规范”。这从卫生角度讲,这是很有道理的。吃馍、饼之类的干食,大多要熬些米汤,或做点汤面,有条件的家庭还要熬些油茶之类的汤食。吃干面条后喝点面汤则是山西居民最为突出的饮食习惯。“喝原锅汤,化原锅食”,据说是传统饮食古训。许多农家代代相传,至今仍保持这种习俗。如果你有机会来山西民间作客,酒足饭饱之后,家庭主妇定会给你盛来一碗面汤,请你也来用“原汤化原食”。这并非陋习,倒是很有点科学道理。
  爱吃盐醋,又喜辛辣
  山西民间百姓爱吃盐、醋的习惯,历史悠久,区域广泛。这同当地的水土特征、自然气候和多数人以杂粮为主的生活条件有着直接关系。例如,贫乏的餐桌上,全靠盐、醋来调味;艰苦的劳作之后,身体需要大量盐的补充。山西民间百姓的饭菜中用醋量很大,这种饮食习惯是众所周知的。山西“水硬”,即碱性强,加上晋人以杂粮为主,如高粱、莜面等,都是不大好消化的,需靠醋来中和、助消化。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从能吃饭开始算起,一直到他寿终正寝那一天,最少也得吃掉150~200公斤醋。难怪外地人戏称山西人为“老醯”。山西人无论吃面条类食物,还是包馅类食物,或者烹调菜肴,都离不了醋。调和须见醋色,饭菜须有醋香,否则,就不算好饭,吃着就不香。仅观普通农家餐桌上必备的醋具,如瓶、盆、壶、碗之类,就知醋在晋人的饭食中的作用了。山区居民还有以腌酸菜汤代醋的习惯。(在旧中国,山区百姓是连买盐、醋的钱也拿不出的!)用这种酸汤调和的饭菜,别有一番风味。在山西广大农村,几乎家家都有一套制醋的经验,庭院中备有一两个酿醋大缸。平川地区酿造高粱醋,山区居民酿制米醋、枣醋、柿子醋、沙棘醋等,各有其独特风味。用以调和饭食或烹调菜肴,醋营养价值颇高,并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山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名醋,其中“山西老陈醋”味道最好,堪称调味佳品。
  山西民间百姓日常饭菜用盐量也非常之大。过去,许多农家调和饭菜都习惯用小盐,并有“露咸”的讲究。民间有“咸香咸香,无盐不香”之说,民谣云:“能说会道离不了钱,五味调和离不了盐。”人们对盐重视由此可知。如同备醋具一样,每个家庭餐桌都备有盐具,便于就餐者随时调饭。山西民间百姓喜吃味重食物还表现在佐餐小菜上。普通农家的餐桌上,常有一两样咸菜或酸菜佐饭。四五口人的家庭,一顿饭吃掉一两个大头咸菜或五六条腌黄瓜可算常事。酸菜则要整盆调和,作为“浇头”,有的地方甚至与饭合二为一,更是一种特殊的饮食风俗。过去,冬春季没有新鲜蔬菜,又没有保鲜手段,全靠咸菜和酸菜佐餐。许多地方都有“茶饭赖,咸菜拽”之说,反映的是过去山西广大群众饮食的艰辛和无奈。各种各样的咸菜和酸菜,几乎是山西百姓常年的必备之物。榆次、太谷、祁县等地的腌大头菜,平定的豆叶菜,定襄的老咸菜,长治一带的甜丝菜,太原的酱菜,临猗的酱玉瓜等,都是腌制菜中比较有名的。50年代以后,小盐逐渐被湖盐、海盐所取代,人们食用小盐的习惯始有改变。然而,山西人吃“味重”食物的习惯至今仍无多大变化。
  除了盐醋之外,各地居民对辛辣食物的需求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人们一向将大葱、韭菜、花椒、大蒜、辣椒乃至生姜等视为必不可少的佐餐小菜和烹调佐料。比较富裕的家庭将白皮蒜、青辣椒等腌成咸菜佐饭,居民称其为“细咸菜”。这还是款待亲朋好友的佳肴。北中部居民有用大葱、大蒜直接佐餐的的习惯,将辣椒切碎,调以盐醋佐餐更为普遍。有的地方甚至每每餐都离不开辣椒面,里面加盐拌成佐餐小菜。喜食辛辣食物,晋南较普遍,晋中一带当属平遥、介休、灵石、汾阳诸县居民。在山西的辛辣食物中,品质最佳者有晋城巴公大葱,应县小石口大蒜,代县辣椒,河津、临汾韭菜,平顺、盂县花椒等等。生姜一般由外地运入,民间需求量也颇大。
  商家“庄饭”,精益求精
  说到饮食习惯,有必要提及山西商人别具一格的“庄饭”。山西商人在我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有着特殊地位。他们由行商到坐商,由封闭式经营到联合的垄断性经营,由纯坐商发展到专事金融的票号,反映着封建末期经济演变的轨迹。我们通过衣食住行这些活跃的事象,可以窥见他们有特色的传统习惯和文化特征。
  山西商家除具有民间共同的饮食习惯外,还有着自己独特的饮食风俗。特别是大商巨贾,每顿饭都讲究干稀搭配,荤素调剂,主食以面食为主。烧(包括烤、烙)、蒸、煮、炸的面食,从造型到花样乃至风味,都达到了精益求精的程度。太谷县的曹家、祁县的渠家和乔家、平遥县的雷家等大商巨贾,每餐犹如宴宾,一桌饭花费几十两银子是常事。就连早晚两餐的佐餐小菜都要选择正宗名牌;酸、辣、咸、甜要求风味纯正独特;山珍海味择优而用;“八冷八热”因时而易。厨工都要聘地方名师,有大师傅、二师傅,并有荤案、面案、菜案等明确分工,还有专门掌炒瓢的、端盘的、献菜的(即执席者)、斟酒的、捧痰盂的、递毛巾的、送嗽口水的等等,讲究程度不亚于官宦之家。无怪乎民间有“财主家中一顿饭,穷人家里半年粮”之说。太谷居间还有“上有天堂府,下有'用通五’(太谷北洸村曹氏设在县城的商业总机构)”之说,意思是:“用通五”的吃喝,可与天堂神仙的生活相媲美。仅曹氏一家的膳矇呼和分布在全国各地商号内的厨工,最多时就有600余众,专为其采购各地名酒、名菜的人员也有百人之多,兼职备办者还不在其内。川广名菜、东北人参、津沪海味、各地山珍,无所不备。餐桌上常有熊掌、鹿筋、猴头、燕窝、莲子、百合之类的高档营养菜肴,加上多种多样的传统面食,“庄饭”层次之高可想而知。这些挥霍既反映了他们巧于理财的得意,也反映了他们在封建经济、外国资本势力的强大压力下,商海拚争中的逆反补偿心态。
  居家食制,风俗独特
  古人一般是一日两餐,即朝食(又称饔)和眬(又称飧),这是和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劳作制度与当时食源不充足相适应的。山西不少地区保持着这种食制。不过,由于由于地区不一,季节不同,亦有差别。北部居民一向遵循“夏秋日食三餐,冬春日食两餐”的传统食制。《山西通志》有“天镇诸地,冬春坐食,一日两餐”的记载,讲的就是这种食制。只有夏秋两季,因忙于农事,才改为三餐。而晋南和晋东南一些地方,民间则有一日吃四五顿饭的习惯。农忙季节,许多农村都习惯往地头送饭,或带干粮在地头休息时进食,民间俗称“打尖”。农村居民还有在天气暖和时端饭上街聚在一起吃饭的习惯。这一风俗的形成,大概与农村信息长期闭塞,农民文化生活单调有关。村民利用吃饭的机会聚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谈论家常,有的相互交流种植、养殖经验,有的则传播时事新闻。天寒季节,农家老小盘腿上炕就餐,长辈居中央,子女坐两旁,媳妇边上坐,方便盛饭、添菜。就餐间,如果把筷子横在碗上,表示已经吃饱;放在桌上或握在手中,则表示还需加饭。主妇问“够不够?”或“还吃不吃?”而不能问“要不要?”回答“再添半碗”“再添一点”,或者“饱了”“吃好了”等等,而忌讳回答“吃够了”或“再不吃了”。书香门第之家,就餐另是一番情景:无论春夏秋冬,常年日食三餐,吃饭不得上街,合家围坐,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各就各位,不得违例。就餐时严守“食不语”的古训,餐桌上不得抛米撒面。巨商大贾主仆界限极严,就餐另是一番规矩。男女主人分别进食,一般不与他人共餐。男仆端盘、端碗,女仆一旁服侍。先酒后菜,先荤后素,先咸后甜,先饭后汤,先上什么后上什么,乃至饭菜放的位置都有规定。佣人、仆人另设锅灶,多食粗茶淡饭,或下蹲而食,或席地就餐。
  50年代以后,各地居民的食制都有变化,日食三餐已成常式,合家围桌共食日渐成风。广大农村居民夏秋两季仍有端碗上街吃饭的习惯。
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和经济文化因素,形成山西独特的食物结构、烹调技艺以至饮食风尚。
  北中部居民的早餐食谱中,最常见的是“和子饭”。其基本组合为小米、薯类、蔬菜和各种面制食物饭菜合一,是所谓“调味饭”。由于地域差异,各地对这种饭食的制作方法、辅料配备又都各有特色。有以小米为主,加煮红薯、山药蛋、黄豆、糊面的;也有米面各半,加煮南瓜、白菜、拌面的;还有米少面多,加煮大量萝卜条的等等。层次低的叫“糊面和和饭”,中等的叫“和子饭”,高档的称“流尖菜稀粥”。其中,“和子饭”的种类最多,以加入的辅料不同而有几十种名称。“米汤锅里煮片子”是晋北应县一带地道的家常饭。忻州市以公路为界,路东的居民喝“豆散散”,路西的居民多是小米加“黄豆钱钱”(将清水泡涨后的黄豆用石碾压扁)。河曲一带居民常吃一种特有的酸稀粥,做法是把米放入特制酸汤内,在15度至20度的常温下浸泡4~8小时后捞出,然后就熬成了酸粥。特点是味如酸奶,黄亮筋韧,能清热解渴。吕梁地区交城山区的居民常以莜麦糁糁。即莜麦去皮或破为两半,加煮山药蛋为早餐。长治一带的居民则多吃“南瓜糊饭”和“菜稠饭”。盂县人在小米中加入玉米面,即称“和子饭”,如果加入红小豆,又称“红稠饭“。过去,只有节日或农历初一、十五,农家才能吃顿“红稠饭”。太谷、祁县一带的“和子饭”,有以小米为主、面食为辅的,也有以面食为主、小米为辅的。以面食为主的“和子饭”,又有多种名称,如:糊面和子饭、拌面和子饭、擀面(因长短宽窄切法不同又有好多名称)和子饭、流尖菜饭、擦尖菜饭、压尖(即饸饹)菜饭。压饽饽菜饭、抿蝌蚪菜饭、剔尖菜饭等等。以面的品种分,又有白面、豆面、红面(即高粱面)、荞面、玉米等多种和子饭。同时,还有以加入辅料为名的和子饭,如红薯和子饭、山药蛋和子饭、蕃瓜和子饭、南(金)瓜和子饭、西葫芦和子饭、萝卜和子饭等等。这类和子饭,都以加入的辅料多为特色。调和和子饭都讲究“露咸”,加入油煎葱花或韭菜、香椿芽,各有独特风味。如加入油煎野韭花,气味更加芳香。山区居民常以野韭花烹调和子饭,配以煎饼、锅盔等干饭,很有地方特色。外地人对山西的“和子饭”时有微词,对米、面、菜一起混煮不以为是。殊不知这是有一定历史原因、且有相当道理的烹制手法。许多到外地工作的山西人,说起家乡的“和子饭”,津津乐道,回味无穷,脸上流露出一缕缕乡情。
  与和子饭同等重要的早餐是小米汤。基本组合略同和子饭,但不加入面食。盛产谷子的长治、晋城、吕梁、忻州、晋中、临汾山区等地,早餐大多有喝米汤的习惯。有的地方日食三餐,早晚都以米汤为主。普通人家常在米汤中掺入玉米糁糁,民间称“糊渣渣”。有的则加入高梁面,并加炒熟的黄豆,也称“糊渣渣”,别有风味。居民常在米汤中加煮红薯、山药蛋以及瓜豆之类的副食。这种米汤都以加入的辅料而名,如红薯米汤、山药蛋米汤、南(金)瓜米汤、蕃瓜米汤等等。有钱人家,特别是巨商大贾之家,常在米汤中掺和大米、绿豆、黄豆、红枣、栗子、长山药、莲子、百合之类的营养食物,称“什锦米汤”,是米汤中档次最高者。以掺入的辅料不同,又有多种名称。如二米米汤、绿豆米汤、枣儿米汤、栗子米汤等等。太谷俗语“二米米汤熬上豆,两张皮饼塞上肉”,这是他们最理想的早餐食物。山西小米品质优良者颇多,熬成米汤,营养高,昧道香,在过去还是妇女“坐月子”最重要的营养品。
  中部居民早餐食谱中最常见的还有玉米制成的汤饭。太谷人称为“糁糁”,即将玉米去皮、破粒熬成的类似米汤的汤饭。颗粒大点的叫“大糁糁”,小点的叫“小糁糁”,状如米粒的叫“碎糁糁”。太谷、祁县一带居民早餐最喜欢喝“大糁糁”,掺煮瓜、豆及薯类。精而柔韧,香甜可口,别有风味。平定、昔阳一带居民,称糁糁接为“馓”,将粗玉米面糊入开水锅中稍煮即成。“馓”是晋中太行山区居民的主要早餐,也以加入的辅料不同而有所区别。过去,晋北也有喝这种汤饭的习惯。天镇有句民谣,叫“早上糊糊蒸山药,晚上糊糊照月亮”,说的就是天镇的早晚饮食情况,从中可窥见其生活的艰辛。现在,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山西人喝“馓”、喝“糊糊”的已经很少见了。只有太谷、祁县等部分乡村仍有喝玉米糁糁的习惯。特别是夏末秋初,农家把未老熟的玉米剥回,用“擦子”(一种家庭厨具)擦成碎颗粒状,加入瓜、豆煮成汤食,食时香甜异常,非常可口,配以烙饼、火烧之类的干食吃,颇有乡土气息。此外用玉米面制成的汤饭,以“煮窝窝”最为普遍。有的地方称“拍疙瘩”,有的地主称“切疙瘩”,长治一带则称“煮疙瘩”,制作方法大体一致。就是将玉米面(粗一点的最好)用开水烫成面团,抓一块面团用两手拍成直径约5厘米的小圆饼,放入粥锅煮熟即成。居民们都习惯在“拍疙瘩”汤中加入薯类及瓜、豆,味道甚美。有钱人家也有爱这种汤食的,大多要包入红糖、枣泥或糖豆馅,吃起来既香甜,又利口。玉米面类汤饭,还有玉米圪糁稠饭、红豆南瓜饭、撒子饭、瓜菜稀饭等多种名称。小麦、高梁破粒,都可制成类似“玉米糁糁”的汤饭,分别称“麦糁糁”、“茭糁糁”,是谷子寡产区居民早晚两餐的主要汤饭之一。
  “连汤面”是晋中一带居民食谱中最常见的早餐之一,也有称“带汤面”的。按面的品种分,有白面连汤面、高粱面连汤面、玉米面连汤面、杂面(混合面)连汤面、包皮面(白面包高梁面)、豆面连汤面、荞面连场面等数十种。按制作方法分,又有流尖、拌汤、连汤剔尖、连汤擀面、连汤棋子、连汤柳叶面、连汤抉片(有的称“揪片”)、连汤拉面、连汤场拨鱼、连汤擦尖、连汤擦片、连汤抿蝌蚪、连汤刀削面、连汤刀拨面、连汤转盘剔尖、连场挂片、空心拌汤等几十种,还有按面的掺和比例而名的,如二合面剔尖、三合面抿蝌蚪等,名称很多。连汤面中比较讲究的,有二合面(白面七成、绿豆面三成)剔尖、擀面条筹多种。可配以清汤,加入猪肉丝或鸡肉丝、蛋饼丝、香椿芽、嫩韭菜,并以葱丝、姜末、香油、酱油、陈醋、食盐等为佐料调制,食时清香味美,非常可口。过去,有钱人家常吃这种汤饭。常来山西的外地客商,也喜欢这种汤饭,颇有好评。以汤为名的面条类食物有数十种,如清汤面、清汤肉丝面、清汤鸡丝面、羊汤面、羊杂割汤面等等。每种汤面,又可分出十数种,如清汤剔尖、清汤擀面条、清汤饸饹、清汤揪片、清汤削面、清汤柳叶面、清汤滑饳、清汤包皮面、清汤擦尖、清汤拨鱼等等。心灵手巧的山西农家妇女,可做出上百种连汤面花样来。有人粗略地作过统计,每天早晨吃汤面,半年之内可以不重样。虽说这个统计不一定准确,但说明山西汤面花样之多,确实罕见。
  在汤类食物中,还有一种称“茶”的,如牛油茶、羊油茶、素油茶、面茶等等。都用面粉炒制而成,加入什么辅料,就称什么“茶”。如杏仁茶、花生茶、芝麻茶、豆瓣茶等等。过去,油茶是有钱人家冬季早餐中最常见的汤食之一,配以麻叶、馍、饼之类的干食,既有营养,又美味可口。普通人家大多喝面茶,即将白面或高粱面炒熟,加入食盐,糊为汤状,稍煮即成,民间称“暖肚汤”。
  山西民间百姓喝汤饭,一般都要搭配干食。如喝和子饭要搭配贴饼、窝头;喝米汤搭配煎饼、谷垒(太原人称“拨烂子”);喝糁糁搭配烙饼、花卷;喝拌汤搭配捞饭、焖粥等等。如果汤饭中熬煮的蔬菜瓜豆较多,则不搭配干食。早餐的基本规律就是一个“稠”字。民间所说的“和子饭,里头熬着红薯、山药蛋”,指的就是这种以“稠”为特色的茶饭。
  山西只有临汾及其以南地区的居民早餐食谱中,以馍、饼之类的干食为主,三餐一般都不喝汤饭。偶有客至,或请工匠帮忙时,便以水代汤,或冲碗蛋汤、荷包鸡蛋作为“汤饭”。当地最讲究的汤饭类食物,是羊肉泡馍。万荣等地早餐前还有吃“晨馍”的习惯,是一种特殊的饮食风俗。  如今,山西民间的早餐逐渐向简单、方便、讲求营养的方向发展。城市居民的这种变化最为突出,各种各样的方便食品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主要早餐。农家的早餐,仍以传统场饭为主。早餐单纯喝汤饭的习惯也正在逐渐改变。连汤饭配以具有各地地方风味的烧制、蒸制、煮制、炼制面食,已成为当今山西人早餐的一大特色。传统汤饭类食物在山区,特别是在尚未彻底解决温饱问题的偏僻山区居民的食谱中,仍占重要地位。但是,山西民间“糠菜半年粮”的历史已告结束,只喝汤饭无干食搭配的生活习惯也已发生了变化。过去巨商大贾食谱中十分少见的的鲜奶、奶粉、麦乳精之类的高营养品,而今已经成为婴儿、孕妇。老弱病残甚至普通居民强身壮体的饮食了。城市居民和农村先富起来的部分农民早餐中的豆制品及肉蛋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食物结构有了明显变化。高蛋白、低脂肪类的食物逐渐取代高淀粉类的传统食物,也已成为必然之势。讲究营养,适合口味的各种面食成了人们的共同需求。&&午餐
  山西民间的午餐,按烹调方法分,有蒸、煮、煎、炸,烧、烤、焖、烙、馏、煨、贴、炒等十多种。蒸馍、煮面、煎饼、炸糕、火烧、烤饼、切面、烙饼、馏米(类似蒸)、煨山药、锅贴、炒面,即是常见午餐食品。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居住在太原一带的古人就已经学会了蒸饭。经过四千多年的不断传承,如今山西民间制作的蒸食已有上百个花样。无论小麦面、大麦面、高粱面、莜麦面、玉米面以及黍米面等,都可以蒸制出造型各异、精美可口的面食来。农家妇女制作的各种蒸食,有的达到了精雕细刻的程度。白面蒸模可制成圆形、方形、长方形、扁圆形等花样。花馍的造型就更多了,有以花卉为名的,有以走兽为名的,还有以飞禽为名的。包馅蒸食有荤、素两大类,以肉的种类为名的,有牛肉包子、猪肉包子等。以馅儿为名的,有糖包子、豆包子、枣泥包子、澄沙包子等等。面羊、枣卷(有的地方称“枣山”),有以十二生肖为名的,有以云彩、花草、虫鸟、鱼类等为名的,大小有别,造型各有千秋。白面蒸食中的烧麦(太原人称“稍梅”)、蒸饼、蒸饺、花糕等,都是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面制食物。其中,有的已进入高级餐馆销售。省城太原及大同、榆次、长治等地都有专卖“烧麦”的饭馆。晋南居民一日三餐都作为主食的白面馍,晋中居民常吃的玉米面枣窝头,晋北居民的美食莜麦面栲栳(当地人称“窝窝”)等,都是具有地方风味的传统蒸食。红面团子、红面蒸饺、红面鱼鱼、杂面谷垒、玉米面发糕、养面碗馆饦,玉米面、黄豆面蒸制成的“豆蛋蛋”等,也都是午餐食谱中最常见的。黍米面蒸食,以枣糕最为讲究。各地市场上出售的枣糕、夹馅糕都是糕中之精品。山西的蒸食花样繁多,仅莜麦面一种,就有窝窝、圪卷儿、饸饹、鱼鱼、切条、“创渣子”“蒸饺老鸦含柴”“囤囤”(也称“行李”),以及谷垒、拿糕、“磨擦子”等十多个花样。
  中部居民午餐食谱中的面条花样更多,吃法也最为讲究。过去,商贾大户讲究一月不吃一顿重样面;普通农家也常常要变换个花样。
  擀面条,是山西农家最普通的面食之一。一般的擀面条,宽窄约0.5厘米,长短约6厘米,厚薄约0.2厘米。加宽0.5厘米的称“马莲带”;斜刀切成长三角形的,称“柳叶面”;切成棱形块的称“棋子疙瘩”。还有一种用两头带把的刀拨切的面条,称“刀拨面”,多见于饭馆,粗细、厚薄全靠手上的功夫。手艺高的农家妇女,可将白面接合黄豆面或绿豆面的面团擀成0.5厘米宽,120厘米长,0.1厘米厚,细如粉丝,薄如粉纸的面条。这种掺合黄、绿豆面的擀面条,是榆次、太谷、祁县一带很有名气的传统面食之一。在中部地区居民家的食谱中,还有一种称“包皮面”的面条,用白面包裹红面擀制而成,造型也可以切成多种多样。
  擀面类还有揪片、猫耳朵等多种。揪片厚薄、大小都有批沾面揪、沾油揪也有区别。过去,有钱人家大多吃沾油揪片,大小如拇指盖,形状酷似猫耳,故俗称“猫耳朵”。揪法很是奇特,揪时要由下而上,拇指尖用力,每揪一片,中间都留一个小洞。有人谓圪饦为'猫耳朵”,实讹传之故也。
  剔尖,是山西人午餐食谱中的精品。白面可剔,高粱面(一般要加榆皮面)可剔,杂粮面也可剔。红面剔尖(也称剔拨股),旧时为中部居民的主要午餐之一。一名高手,利用特制拨板、铁筷剔出的红面剔拨股,粗细只有0.5厘米左右,半个小时即可供十几个年轻后生同时进餐。剔尖技艺之高,速度之快,令人咂舌。白面剔尖,更是中部家庭妇女的拿手好戏,较红面剔尖速度更快,变化更大。白面剔尖要在特制的铁板(居民称“剔面板子”)上用特制的铁筷来剔。高手剔出的剔尖,呈中间圆、两头尖形状,有的用特殊技巧还可剔出宽于铁板2~3倍的长剔尖来。技艺在于面条离铁板的一瞬间,用筷头顺势将面拉长,用筷尾快速拨离铁板。这是面食之乡家庭妇女的一绝。太原一带及介休民间称剔尖为“八(拨)姑(股)”,并有李世民之堂妹八姑创此面食的传说。变尖、拨鱼、转盘剔尖等,是由剔尖发展演变而来的,都是中部居民讲究的面食。过去,有钱人家大多讲究吃“三合面”剔尖。这种剔尖,粗细匀称,软硬适宜,配上小炒瘦猪肉浇头,是上好的传统面食。
  山西人午餐食谱中最常见的还有拉面。拉面有大把、小把之分,也是山西面食中历史悠久、工艺讲究、种类繁多、享有盛名的面食之一。早在清代后期,太谷巨商曹氏、祁县大贾乔氏,雇用厨师时就以拉面技艺高低为标准。民国年间,在太谷“广”字号药铺当厨师的,无一人不精于拉拉面。许多人都可以拉出圆形、扁形、窄形乃至空心、夹馅等多种样式的拉面来。有的甚至可以拉至九扣,拉成银丝缕缕,美称“龙须面”。民间的小把拉面保留着传统的风格和特点,普及程度相当高。中部地区家庭妇女,大多可以拉出一手十分精细的小把拉面来,用以改善生活或款待亲朋好友。晋南民间也有不少善做小扯面(即小把拉面)的。小把拉面与大把拉面略有区别。小把拉面一般不用盐碱,全靠“撑面”功夫,使面筋而柔韧,富有弹力。将面撑好后,擀成约一指厚的面片,再切成一指宽的面条,逐条拉长。拉到筷子粗细时入锅。也有的一拉数条,可拉至香柱粗细,揪掉面头,将面条入锅略煮即熟。以羊汤为浇头,是秋冬季节居民的上好午餐。小把拉面,也可拉成宽、窄、圆、扁等几种形状。其中,以圆而细者为佳品,款待宾客时都吃这种拉面。大把拉面一般要用盐、碱少许,水温、和面、揉面都有讲究。耍面时,摇伸、合拢要靠臂力和技巧;拉面时,伸拉、晃条全凭功夫。绝技则在切头、抻面成形入锅的一瞬间。一名好手,一把即可拉三四公斤左右的面团。山西人过去以拉面为业者颇多,大多都能获利。而今,精此技艺者已为数不多。
  刀削面也是中部居民午餐食谱中有名的面食之一。过去,普通商号、店铺午餐常食此面。各地饭馆中都有专营刀削面的,颇受食客的青睐。刀削面也有称“梅叶面”的。飞刀削面是山西面食中的一绝。削出的面条又薄又长,配以炸酱的浇头,颇有风味。省外各地也有经营刀削面的,店门上多悬挂有“山西刀削面”的招牌。山西的削面名气之盛由此可知。
  午餐食谱中的“眼眼食”,是中部居民对漏面、饸饹(有称“河捞”“河漏”的)、擦尖、抿蝌蚪、压钵钵、擦片子等面制食物的总称。因面团通过特制的有“眼眼”的炊具压制而成形,故称“眼眼食”。制作这些面食,和面要软,有的甚至呈稀糊状。面条成形后,长短、宽窄、粗细整齐统一,口感柔滑,容易消化,杂粮产区居民都喜欢吃这类面食。有的“眼眼食”还可以用来待客,算是比较讲究的家常饭。过去,商家或大户人家多食漏面。漏面如同漏粉,用大葫芦凿眼为炊具,大多为一个眼。山西人在外地商号中当厨师,以漏面技艺高而出名的大有人在。太谷人杨氏曾于民国年间在北平某商号当厨数十年,以漏面绝技赢得商界众多名厨师的赞扬。诸多“眼眼食”中比较普及的是饸饹和擦尖。杂粮产区的居民,几乎家家都有这类炊具。有的家庭隔几天总要吃顿“眼眼食”,谓之“改善生活”。过去,普通百姓吃的饸饹等“眼眼食”,大多用高粱面加豆面或加榆皮面制成。荞麦产区则用荞面制成的饸饹,配上羊肉浇头,调以陈醋,味道确实独特。条件好的人家吃的饸饹,多用“二合面”或“三合面”制成,既有营养,又易消化,配以荤素浇头,非常可口。
  北中部居民午餐食谱中还有许多用手掌或手指制作的面食。如:“圪饦”“搓鱼儿”“圪搓握猴猴”“握溜溜”等等。圪饦以“三台面”制成的为佳品,荞面制成的则别有风味,用高梁面(沸水烫面)制成的,食时柔而利口。吃饦一般用一手拇指在另一手掌中将面丁推捻成卷曲形状,也有在柳条笊篱连上推捻成螺纹形的。技艺高者还可将面切成筷头大小的块状,在案板上两手拇指双双推捻,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一个人推捻,可供十多人同时进餐。“圪搓”是山西家庭妇女制作高梁面及小杂粮面的特殊技艺,方法与推捻圪饦略同。区别在于揪出的指头大小的面团夹在两手之中,两手稍稍用力一合,一手向后一援,再向前一搓,小面团即成箭头形状落案。
  搓制面食是盛产高粱、莜麦地区家庭妇女的一绝。搓制的面食,形如小鱼,蒸而食之,香味甚浓。忻州一带精此技艺者,可在案板上双手同时搓,搓出细如粉丝的面鱼来,最多一次可同时搓10根,每根达60厘米长。平遥人制作的“开膛搓鱼鱼”更为奇特,搓制时,双手将小面丁搓成长5厘米、两头尖、中间圆的面鱼,然后用右手拇指将面鱼顺长一搓,犹如鱼儿开膛一般。开膛搓鱼蒸、煮均可。更为讲究的是蒸熟再炒,外地客商慕名到平遥品尝开膛搓鱼鱼者不乏其人。高粱面鱼鱼是忻州、定襄、原平、五台、代县等地的家常便饭,制作非常精细。在搓制面食中,还有一种不多见的面食,俗称“筷头吃饦”,制法很是奇特。先将和好的面放在案板上擀成0.5厘米厚的大片,再切成0.5厘米见方的小面丁。然后,左手握面丁,右手持一个筷子,用筷头按压住小面丁,旋转成一个非常精巧的小圆壳,仅看厨师表演,就是一种享受了。“握猴猴”“握溜溜”是榆社、武乡等贫困山区居民常吃的高粱面食品。用手将稀面团一握或一挤,将面从手缝中挤入锅煮熟,蘸辛辣调和而食,很有地方特色。
  饼类食物在山西民间的午餐食谱中也占有比较重要地位,有上百种花样,分烧、烤、煎、烙、蒸、贴、焐等多种制作方法。火烧、馅饼、烙饼、干面饼、发面饼等,都靠烧烙而成。鏊子、鏊圈、煎饼沪等,是山西民间制作饼类食物的专用炊具。煎饼多在“煎饼炉”上煎制,其他烤制食物大多用鏊子烧烤而成。太谷的油甘饼、潞城的甩饼、怀仁的精干烙、兴县的酥油饼、清徐的孟封饼、祁县的擦酥包子、平遥的“牛舌头”饼、灵丘的黄烧饼、原平的锅魁、阳城一带的小米面煎饼等,都是很有地方特色的烧烤面食。晚清到民国初年,山西的饼面业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各地都有专营饼面者。从业人数之多,又精于制饼者,以襄垣人为最。太谷的油甘饼(即现今的“太谷饼”),就是由襄垣人于太谷县沟子村开设的“天和居”饼面铺所创。清末,太谷的饼面业竞争异常激烈。县城以外的平川,中等以上的村庄,几乎村村都有饼面铺,不时有新花样、新品种出现。仅太谷的名饼就有60种之多,远近享有盛名。高档的如油甘饼、两张皮、油疙瘩、瞪眼儿、三尖尖、剃头饼、石头饼等,大多供当地巨商大贾一日三餐享用。山西的月饼种类更多,其中,鲜花玫瑰月饼、酥皮月饼、蜜皮月饼、三仙月饼、郭杜林月饼、皮月饼、桂花月饼、椒盐月饼等,都颇受人们的欢迎。
  煎饼也是山西居民的常食之物,也有高低档次之分。中部地区居民四季常吃的有玉米面糊煎饼、高粱面发面煎饼、死面煎饼,每年腊月还要磨制水煎饼(高粱加水磨成糊糊煎制而成),作为腊月到次年正月的主要干粮。晋北人用玉米面制成的煎饼叫“摊糊儿”或“摊折饼”,大同人则称“Chuà(方言音译)饼”。较富裕的人家多煎制白面、豆面、荞面三合面煎饼,炒面食之。风味独特。阳城、晋城、沁水等地的小米面煎饼则另有特色,色黄味香,柔软可口。晋中平川还有一种称“糊塌塌”的面食,成品柔软,酥香味美,小孩、老人食用尤为适宜。腊肉煎饼是饭馆、小摊贩专卖的一种高档煎饼。煎饼卷上腊肉,蘸上汤汁,是相当讲究的传统美食。大煎饼,以饼大而得名,直径约35厘米左右,用二合面(豆面、白面)煎制而成。过去,太原等地常有手推车专营大煎饼生意的,这种煎饼,物美价廉,非常实惠。饼类食物中,还有一些是在节日走亲戚或探望产妇、病人而专制的,如春饼、疤饼等等。& &&中部地区食谱中,对餐饭、馏饭都有严格区分,如馏米、馏各垒等,不称蒸,而“馏”。其实都是用蒸气熟食的一种方法。馏米,多用于时节或改善生活。谷垒是典型的山西人菜饭合一食品,是一日三餐的常食之物。以面的品种分,有白面谷垒、高梁面谷垒、玉米面谷垒、莜面谷垒等数种。以加入的蔬菜种类分,又有萝卜谷垒、豆角谷垒、榆钱谷垒、芷蓿谷垒,食时各有独特风味。茄子谷垒制作难度较大,削皮、切丁、过水、滚面都比较容易,难度在于掌握蒸制时间。时间稍长,菜面脱离,炒时不利;时间过短,面 &&熟而菜生,难以入口。要想恰到好处,一要视茄子的老嫩,二要把握好火候。许多家庭妇女蒸出的谷垒,光泽好,有弹性,用猪油加葱花食盐炒而食之,柔嫩可口,芳香味长。北部居民常吃的莜麦面谷垒,颗粒如黄豆大小,筋韧细腻,使人常食不厌。春季吃白面芷蓿谷垒,更是讲究。过去,连巨商大贾也常常“染指”。
  中部居民午餐食谱中,还有一种称“呵”(方言)的食物。凡先炒好菜,后放面食再加热成熟的就称之为“呵”,就是菜面同制法,如“呵馍馍”“呵尖尖(面条)”“呵疤饼”等等。呵饭其实与熘饭同出一法,都是靠蒸气将熟食热制而成。猪肉白菜炖豆腐“呵’馍馍,是晋中平川最讲究的饭菜之一。过去,正月十五前后,才有可能吃这种“呵”制食物。所有的面制食物乃至大小米饭都可以“呵”着吃,如腌酸菜“呵”高粱面“水煎饼”;炒白菜“呵”白面擀尖尖(面条);小炒猪肉“呵”白面饸饹饼;炒金针(即黄花菜)“呵”疤饼;炒鸡蛋“呵”米饭等等。
  普通人家的午餐食谱中,还有一种称“锅贴儿”的食物。和面、制法近似窝头,也类似“呵”,区别在于将拍成窝头形状的食物(比窝头薄一点)贴在锅内(稍偏上),锅底加水(水要少,不可淹住锅贴),盖锅煎煮,半小时左右即成。食物熟,水已尽,和窝头相比,却另是一番风味。
  煨食,过去是贫寒人家食谱中最常见的食物,多见于山药蛋、红薯、南瓜以及嫩玉米的煨制。制作方法近似市场上卖的烤红薯。许多人家有在柴草灰本燃尽时煨制食物的习惯。山区居民还有将擀好的面饼直接放入已切好的炉子中煨制的,民间百姓戏称之为“圪道猴”。
  炒面,即古人的“粮”,制作简单,便于携带,过去是普通人家冬季的常食之物。贫者常在炒面中掺和谷糠,富裕人家则以玉米、黍米、黄豆、大枣等为原料,先炒后磨,然后过箩,是炒面中品质最佳的一种。盛产柿子的地方,将柿子掺入炒面中食用,凉甜可口,风味独特。炒面多在伏天制作,据说,伏天吃炒面还可以防治痢疾。北部地区民间百姓大多吃莜麦面炒面,除拌食之外。大多和山药蛋混合蒸成窝窝和谷垒食用,另有一番风味。
  “碾点”是季节性很强的一种食物,只有在农家夏季的餐桌上方可见到。过去,中部一带农家麦收前常有青黄不接、等米下锅的境况,于是忍痛将刚刚灌浆后的小麦割回,先将嫩粒搓下,煮熟后再用小石磨磨成细如麻绳的条状食物。配以凉菜搅拌而食,虽系“粗粝之食”,却有独特的表香味道。
  油炸面食在山西民间的食谱中不算太多。比较有名的有油梢奴、浆糖油面、包馅油糕、生炸油糕、油花花、油蛋蛋、油疙瘩、油馍、麻叶以及油炸元宵等数十种。其中,以“油梢奴”最为讲究。过去,只有富裕人家才有条件吃这种油炸面食。油梢奴以白面为主料,以香椿嫩芽或牡丹花瓣为辅料,加入鸡蛋、食盐、五香粉等佐料炸制而成。色泽金黄,外脆里嫩,芳香诱人。
  浆糖油面,是晋中一带在年节前后非常讲究的面食之一。过去有钱人家都用以供神。将这种面食放在瓷器内,可数月保持湿润,色泽不变,凉甜味香如初。一般人家多用白面加碱、糖炸制成油花花、油蛋蛋之类的油食,虽不如浆糖油面可口,但也很有特色。
  山西民间吃的油糕,大多用黍米面包糖或豆馅制作而成,有用油炸的、也有用油煎的,还有用水煮的。用胡麻油炸的黍米面包枣泥馅或糖豆馅油糕,品质最好,味道最香,食时外脆里嫩,香甜可口。北部地区的油糕,旧时大多为逢年过节或待客食品。黍米连皮磨成,不过箩将面加水和成团,上笼蒸熟后,经油炸制,不包馅的叫“毛糕”,味道也很美。在晋南乡宁一带,每逢农历四月初八的古庙会,俗称“油糕会”,赶会者多以吃油糕为乐。不能赶会的,也得让人捎回几包油糕,在家分享其乐。乡宁油糕与雁北一带的油糕有一个共同特点:皮脆肉嫩,味道甜美。“四月初八油糕会”始于北宋建隆三年(公元96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地盘上,有50多家油糕摊,每个油糕摊都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乡宁还有这样的民谣:“宁穷一年,不穷一天”,赶会者以吃饱油糕为快事。过去,贫寒之家只能吃油煎糕,俗称“擦启糕”(因只在糕的底部刷少许油,在鏊上烧烫而成,故名)。更有贫寒人家,如灵石等地的居民,过去多用水煮而食,虽滴油不见,亦称“水煮油糕”。生炸油糕都用发酵生面作制而成,色泽金黄,香脆可口,是庙会中颇受客商游人欢迎的一种午餐食品。山西民间还有将白面馍切片,油炸蘸盐而食的习惯,俗称“吃油馍”。油炸元宵,过去多见于巨商大贾之家。元宵入油锅易爆,俗有油炸元宵要“放气”之说。元宵入油锅先沉后浮,浮起后,立即用漏勺拍压,使之“放气”,便可免爆炸。
  麻叶、油疙瘩等油制食品,也是山西民间食谱中的精品。炸制麻叶俗有“三矾二碱”之说,然而,晋中一带精此技艺者多用水饧和面,香油炸制。这种麻叶膨松柔软,色泽金黄,外脆里嫩,芳香可口。一般人家大多知用盐、碱,而不知用水饧之奥妙,所以炸制出的麻叶筋韧咸香有余,膨松柔软不足。
  中部居民午餐食谱中,还有一种称“菜疙瘩”的面食。究其源,也是在“糠菜半年粮”的艰辛日子里,被迫无奈而“创造”出来的。无论用白面、高粱面、豆面都可以作为主料,山药蛋、茴子白、大白菜、胡萝卜、茄子、豆角、菠菜、韭菜、莙荙、甜菜叶等都可以作为辅料,取材板为广泛。将菜面混和,稍加水搅拌成糊状,再用筷子将沾上面糊的菜块夹入沸水锅中煮熟即成。用油煎葱花,加入蒜泥、盐、醋,有的加面酱,制成调味汁,蘸而食之。现在多是炒西红柿调和蘸食。精此技艺者,在夹入锅中的一瞬间,两筷头轻轻张开,块状物立即变为片状物。有的则先将面粉和成糊状,再将洗净的蔬菜切成条状,一条条放入面糊中,再逐条用筷子拖入锅中。这种俗称“菜疙瘩”的面食,食谱中则称“拖叶儿”,是山西面食中的一种特殊食物。菜疙瘩以白面、豆面加菠菜制成者品质最佳,营养最高。中部居民常将这种面食作为老弱病残以及孕妇产妇的营养物。
  糊糊也是北中部居民午餐食谱中的一种特殊面食。民间有“糊糊疙杵,三搅三焐”之说。把面粉加水搅成糊状,入锅用小火焖煮、揽三次,焐三次即成。蘸芥辣汁或食用菜疙瘩的佐料均可。这种面食以荞面制成的最好。高粱面糊糊冷食、热食皆可。蘸辛辣调味汁,如辣椒汁、醋蒜汁都比较理想。
  面条类食物,无论白面制成的,还是高粱面、豆面、玉米面等制成的,山西民间百姓都可以加上羹汤,调制成适口的汤饭。俗称“干饭稀吃”。许多连汤面又可以去汤作干饭,称“稀饭干吃”。晋中山区农家有从连汤面中捞出部分面条来作为干饭,犒劳重体力劳动者或款待宾客的习惯。其实,这都是物资匮乏的生活条件和竭诚宽厚待人淳朴民风的折光。
  山西大多数地区的居民一直遵循夏秋三餐,冬春两餐的食制,这是和物质条件、劳作制度相关连的。晚餐都比较简单。而有钱人家的晚餐,则顿顿有干有稀,花样繁多。一顿晚餐,常比普通人家的婚事筵席还要丰盛。晚清到民国初年,一些有钱人家的子弟渐渐养成了早饭不吃(早晨不起床),午饭少吃(中午方起用餐),晚饭海吃(嫖赌、吸毒至深夜,乃至次日晨者屡见不鲜)的劣习。为了适应这些人的生活需求,饮食业便提供了相应的经营。仅太谷一县之内,专为有钱人家精制丰盛晚餐及地方名食的店铺就有数十家之多,随叫随到,要啥送啥。经营熏鸽子、挂炉鸡、烫驴肉、顶心糕(亦称雪糕)、醪糟、辣肉、煎饼、油甘饼等地方名吃的铺店,还派专人将一些名食远送榆次、祁县、徐沟等地的大户家中。有钱人家的晚餐,吃通州饼,讲究配烧羊肉;吃“两张皮”,讲究配干烧肘子;吃荷叶饼,讲究配汤烧肘子等等。一顿晚餐,有干有稀,有荤有素。无论干稀都要讲究地方名吃,无论荤素都讲究名牌正宗。
  普通居民的晚餐,大部分汤饭果腹,有条件人家也讲究干稀搭配,如米汤配谷垒,有的炒食中午剩饭,拌汤配捞饭,或配贴饼(有的称“锅贴”)等。山区居民一年四季备有炒面,晚餐大多以稀米汤拌炒面为主要食物,有的则在柴火灰中焐些山药蛋、红薯之类的食物作为晚餐。
  50年代以后,全省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早、午、晚三餐饭菜质量普遍有所提高。80年代以来,人们梦寐以求的温饱问题已经初步解决。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居民,其生活水平已达到了过去中等人家的生活水平。全省居民的晚餐普遍丰盛起来。城镇干部职工以及个体从商者的晚餐食谱尤其丰富。传统汤饭逐渐由连汤挂面、连汤方便面之类的面食所取代。搭配的于食多见糕点、馍、饼、麻叶之类。各种副食的年用量大大超过了以往的中等人家。城市居民的餐桌上,一年四季都有各类新鲜蔬菜。冬春蔬菜淡季,有的家庭餐桌上甚至有黄瓜、豆角、蒜苔、茄子、西红柿之类的鲜菜。这种“四季常鲜”的食物结构,证明山西居民饮食结构与风俗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晚餐仍以传统汤类食物为主的,仅限于部分尚未脱贫的山区居民。然而,山区居民晚餐只喝汤饭不吃干食的习惯也在改变。千百年来,人们所追求的有干有稀、干稀适当搭配的晚餐已见普及。如较贫困的临县居民,过去只有大年初一才能吃到的“调豆面”,而今已经成为家家餐桌上的常食之物了。山西方言与红枣文化&&&&&&&& 大红枣是山西的特产,于是山西各地积淀了悠久而又浓厚的红枣文化。  首先,从名称上看,红枣在各地有着许多不同的叫法(现以柳林方言为例)。根据品种和大小,红枣有以下名称:牙枣niazao、团枣tuan zao、酸枣xue zao和梨枣leizao,大枣和小枣等;根据枣的不同生长阶段,从触觉和口感角度看,红枣又有两种叫法:硬枣ningzao(又称脆枣quzao)和面枣mian zao;再从视觉的角度看,红枣又有以下四种名称:枣不脐zaobe cei(变红之前的幼年阶段)、红眼圈圈hongniequeque(红了不到三分之一的枣)、半腰腰peyaoyao(红了二分之一左右的枣)和通红红tong honghong(红透了的枣);从其发育特点看,好比一个受精卵可以孕育出两个人一样,一个核上也可以长出两颗枣,它们只有一小部分重合,人们很形象地称之为"双马马"songmama;不同加工方式处理后的枣又拥有了新的名称:如干枣gie zao(自然风干)、蜜枣miezao、酒枣jiu zao和熏枣xiongzao等。  红枣不仅有纷繁庞大的家族,而且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影响颇大。  首先,红枣被人们淋漓尽致地应用在饮食中,尤其是一些重大节日。如:民间二月二日传统吃枣豆子,即将大红枣、红豆、豇豆等一起放入开水锅,用文火闷煮到烂熟如干饭;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粽子中也有枣,即以软米、大枣为主料,用苇叶包成三角形拳头大,文火闷煮;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该日家家户户都要吃腊八粥,它们的原料也离不开大枣;大年三十吃的年糕,不论是案糕还是油糕都需要大枣。此外,普通日子里老百姓也时常会把大枣蒸进馒头或煮进小米粥中。  红枣除了给人们提供基本饮食功能外,还被人们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嫁女时蒸的花馍馍上以布满红枣为喜庆,新婚夫妇的被褥四角内要包数颗大红枣,洞房炕角也要撒红枣,"枣"与"早"谐音,企求早生贵子,并愿新人未来的生活红红火火;孩子过满月、生日时也都要吃枣糕,望孩子早点长高,早日成材;母亲给外出的子女捎衣服时也要夹带一把红枣,盼孩子早日归来。  作为吉祥物的枣在为活着的人传递着祝福的同时,也为生活之外的神和故人送去无限崇拜和敬意。每逢春节、元宵节,此地的居民会在神台上供"枣山"、"节节高",这些供品都是在加工过的面团上插上红枣,用来祭祀诸神先祖;柳林民间清明节还有蒸燕燕的习俗,即用白面发酵上碱捏成飞鸟燕雀及十二生肖等各种形状,等其出笼后以线穿成串,间以一颗颗红枣悬挂屋内,以纪念介子推。  大红枣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大枣气味甘平,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久服轻身延年。"所以人们常将大红枣作为礼品送给亲友。在革命年代,一曲"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一颗枣儿一颗心,心心向着共产党"的歌曲唱响祖国的大江南北,饱含着人们对共产党的无限爱意。除此之外,在人们的色彩观念中,枣红色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颜色。  可见,红枣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太原名吃头脑&&&&&&&&& 头脑是太原名吃之首,为明末清初傅山先生创制,流传至今,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傅山精通医术,尤善妇科。母亲陈氏晚年多病,傅山潜心研究发明“八珍汤”,为老母滋补调养之用。八珍汤原为元明时的一味疗病中药,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说妇孕、老弱宜“常用八珍汤”,明代薛己撰的中医辞典《正体类要》记为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炙甘草组成,皆为补气养血珍品。精通医术的傅山,将“八珍汤”从纯药剂改造为药膳,还得助于古代头脑酒的食俗。  “头脑”本字考证为“酘醪”,原属官方饮食制度。酘本义为酒再酿,醪为未去酒糟的甜酒,酘醪言醇浓之酒,谐音渐变为头脑。名著《水浒》描写有李小二“赶碗头脑”情节,清代褚人获《坚匏二集》有“头脑酒”一条,释宋人爱喝头脑酒。明代朱国祯《涌幢小品》记“凡冬月客到,以肉及杂味置大碗中,注热酒递客,名曰头脑酒,盖以避寒风也。考旧制,自冬至后至立春,殿前将军、甲士皆赐头脑酒……景泰初年,以大官不充,罢之。而百官及民间用之不改。”  对此头脑酒,傅山是有家传认知与体验的。其六世祖傅天锡以春秋明经曾任临泉王府教授,曾祖傅朝宣还做了宁化王府的女婿和仪宾、承务郎,祖父傅霖是嘉靖壬戌科进士,历官知州、佥事、参议等,父亲傅之谟是位贡生,授徒教书乡里。在这样一个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傅山对明代官民食俗,感受应必是深切的。  故在母亲多病之时,博而专的傅山能汲古出新,术精如神,以晋地特产,创制名同而脉理近、寓疗于食的养生美味。其母陈氏常饮此汤,高寿八十有四。后来傅山将食方传于南仓巷清真店,易名“清和元”,又写“杂割头脑”四字,意为民族失国之恨,又叫人天亮前打着灯笼来吃,取“天不明人欲明”之意,融入一份晋阳文脉、“忠孝”气节。  傅山头脑此后在太原流传下来。晋剧名段《三进士》,说的就是山西人孙氏善做“八珍汤”,被两个作了进士的儿子思念不已,展开一连串戏剧冲突,剧名因此又叫《八珍汤》。50年代初,山西有位郭本堂写信给上海研究《水浒》的何心先生。信中说,逢冬令,太原各饭馆都有“头脑”出售,用羊肉、良姜、煨面、黄芪、莲根、长山药、酒糟、腌韭八种原料配制而成,所以另有一个名字,叫做“八珍汤”,与“帽盒子”、烧麦一起吃。此法今天依然,独在太原传承。  喝头脑是须赶早的。一壶黄酒,二两烧麦,三个帽盒,配一碗热乎乎的头脑,独酌慢品,或携亲友随聊随食,气分三香,舌辨八味,几番方能渐入佳境。初喝者,犹新触洋酒,思须净,心须纯,这样第一次勉强下咽,第二次略辨其香,第三次便能津津有味得其真趣了。若是晚睡晚起之人,将头脑急急充饥,除得御寒养生之体,实难体会味中之味、食外之神的。就是头脑养生,常吃不上火,亦应悟其用材凉热相济辩证之理:羊肉性热补虚,藕根清热化痰,山药补脾除湿,黄芪性温健肺,腌韭健胃助阳,良姜温脾祛寒……据说头脑还有美容之效,女同胞不妨一试。  头脑之妙趣,佐食亦需讲究。黄酒,以山西特产的汾阳杏花黄酒、大同干榨黄酒、代县北芪黄酒、介休木瓜黄酒等最为著名,且尚须热饮,补中益气、提神御寒。烧麦,又称烧卖、稍麦、稍梅等,历史上著名的有晋商老店都一处的三鲜烧麦、大同的百花稍梅等,配头脑而食的,须以羊肉、韭菜为馅,又称“梢美”。帽盒是太原传统的季节面点,以面粉、花椒面等精制炉烤而成,形似帽盒而名,味道咸香,随头脑上市,泡入汤内,筋韧耐嚼,越嚼越香。现在太原名店清和元、天相园、鸿宾楼等均在白露至次年立春供应头脑,提供一份特色的冬令享受。  今天,人们享受头脑美味,还可欣赏到其文化艺术。由全晋文化艺术团原创的诗化舞蹈《傅山味道》,将傅山创制头脑的故事搬上舞台,让人们品味头脑300年来在太原代代相传、深深扎根,有超越于美食之外的哲理在、沉淀为太原人民的美食情结,太原城市的文化名片,太原建设的蓬勃精神。山西晋式烹羊九法&&&&&&&& 明末清初的傅山作有《帽花厨子传》,记述平定儒生李大垣,喜好“自制肥浓”,“所治烧羊,不用酱,用芍药。道人曾啖,而美之如非羊也。《吕览》本味,灭腥去臊除羶,必以其胜。于今盖有味乎其言。”若此羊肉烹菜之美,山西盖有传统烹艺九法、名特菜肴数十道。  火烤。羊肉菜,烹古名高者,首推烤羊腿,晋北风味,亦用于筵席主菜。烤羊肉在周代时称羊灸,是历代冬令御馔,元代时有整羊席,谓“秀斯”,到明代仍要“十一月……吃炙羊肉、羊肉包、扁食馄饨,以为阳生之义”(《明宫史》)。清代烤羊腿还被视为吉祥食品,源于一段晋商发家的故事。相传乔贵发创业包头,一度亏损回家,留合伙人老秦看守商铺。一年粮丰价落,王公设席宴商。宴中老秦想起久别贵发,怀揣烤羊腿乃返,路过豆田脚下被绊,烤羊腿掉入苗中。老秦拨苗急寻,不见烤羊腿,却发现豆叶生虫,且一路上豆田莫不如此,遂思乔贵发启示于他,借贷购存黄豆大批。当年黄豆果然歉收,价格飞涨,复盛公大赚一笔,乔贵发也回号经营。此后乔、秦二人每逢年节以烤羊腿宴请相与和亲友,渐传为晋商宴席美味。现在太原名店全晋会馆经营的塞北烤羊腿,选蒙古羔羊,以八种香料八种配料之卤水卤制后,文火慢烤而成,肉质嫩滑,香味馥郁,堪称佳品。  煎、炸。佳品中具有塞北风味的还有大同盐煎羊肉和雪花羊肉。盐煎羊肉以煎煮为基本烹饪方法,以取材于有特殊香味的大同道寺窑绵羊为特色,肥嫩香烂,滋味纯正。雪花羊肉,是大同传统清真菜肴,以油炸为基本烹饪方法,具体是将熟羊肉切薄片,夹入枣泥后改刀切块,挂糊油炸至浅黄时捞出,撒上拌好的白糖、熟芝麻、青红丝即可,过去数老店“钰兴源”的最好,趁热吃外脆里嫩,酥润香甜。油炸古代又称“锅烧”,如锅烧羊肉,亦为清真菜品、晋中传统风味之一。其制法是将羊肉下冷水锅、大火氽透、捞出洗净,再入放有调料的清汤中煮六成熟,捞出切片挂糊,入油锅炸透,改刀装盘,上桌时配面酱和葱段,佐以豆面煎饼而食。  碗扣。上述“锅烧”出来的羊肉,在晋南许多地方,改刀后还要码入碗内蒸透,注汤而食,加入了“碗扣”制法,作为民间宴席之美味,又称“酥羊肉”。以“扣”治羊,著名的还有吕梁山一带的龙眼柏籽羊肉。在中阳、兴县等地,当地人饲养一种山羊,以柏籽、柏叶为食,人称“柏籽羊”,以其制成的菜肴,不仅清香味美,而且有调理血气、安神补心之功效,当地人称“土人参”。扣制龙眼柏籽羊肉菜,是将柏籽羊肉切块、渍调料入味,进油锅炸成金红色时捞出,再放入有各种调料的清水锅中烧沸慢炖,至八成熟时盛入碗内,将嵌入莲子的红枣(形似“龙眼”)放在碗内周围,加入原汤笼蒸20分钟后,滗汁扣入盘内,淋芡即成。  爆、拌。柏籽羊肉还可用葱爆技法制成美味。葱爆柏籽羊肉是吕梁当地的一道名肴,味道鲜美,香味独特,常作为老人、产妇的滋补美食。制法是将羊肉切小薄片,用酱油、绍酒拌匀入味,将配料之葱切片、姜切末,然后旺火热油,主配料同时下锅,爆透炒匀,待肉片变色时出锅即成。葱爆成菜特点是不挂糊、不滑油、不勾芡,却鲜嫩清香,关键是在热油爆透上作文章。若以香菜炒羊肉丝,又称“芫爆羊肉丝”,是一道出锅前需要淋醋的山西传统风味菜,芫香浓郁,清淡利口。若以“调拌”制冷菜,大同羊头肉拌粉则是民间筵席的“座盘”下酒菜,深受百姓喜爱。  煨炖。以煨制法可有药膳菜肴“黄芪煨羊肉”。黄芪又称北芪,盛产于雁北恒山一带,益胃固表、利尿消肿,是亦药亦食之上品。此菜制法是将氽透的肥羊肉块,入坛内后注满清水,加放黄芪片及各味调料,大火烧沸,文火煨炖,至汁浓肉烂时再加入藕片稍煨即成,原汁原味,滋补强身。经过煨炖而成之羊肉可制成著名的头脑小吃,是太原人冬令早餐的滋补美味;以其入馅制成的认一力蒸饺,还曾被评为太原十大名吃之一。  熬、涮。熬于此主要为烹羊汤方法,与煨炖有异,要取羊骨之髓。羊成菜之熬与涮,本栏目已在前文《山西羊汤的守与变》、《山西老火锅》中介绍,这儿不再赘述。舌尖上的山西&&【莜面栲栳栳】是山西高寒地区的一种面食小吃,以忻州的做法最为典型:将莜面加一倍开水或冷水和制,用手掌在光滑的板面上推一个,食指卷一个,做成筒状。做好后,挨个站立并排在笼内。蒸熟时即香味扑鼻,吃时再配以羊肉或蘑菇汤调和,使人闻之垂涎,胃口顿开,食之香醇异常,回味无穷。……就是莜面汪汪 - -、&&&【抿八股儿】晋北地区的名吃,磨成泥的土豆和莜面加水混合(为了筋道也可加少许淀粉),把面糊铲到抿床子上,右手拿着抿子挤压,抿出一截截儿抿八股儿,煮约一分钟,捞出,根据个人喜好,配制调料(盐葱花椒辣椒香菜,还有栽栽面花儿!!~\(≧▽≦)/~等等)或哨子,就着酸咸菜吃,口感爽滑,易于消化。&&&【广灵豆腐干】是广灵县的传统名产,已有100多年的制作历史,享誉雁北、大同、河北等地。广灵豆腐干可分成咸的和熏的两种。它色泽白里透黄,质地硬中有韧,成香耐嚼,越嚼越香。在1981年山西省副食品鉴定会上,获出口产品第一名。&&&【浑源凉粉】浑源盛产土豆,土豆经过加工制成淀粉,加入适量的明矾,搅成糊状,在火上滚熟,凉冷倒出即成,故又名粉托。浑源凉粉又白又细又利口,象猪皮冻似的“筋颤”,拿在手中“滑溜溜”。若再一次进行加工,则成为粉条或者是凉粉。浑源凉粉好吃,一好在粉面,都是本地产的土豆粉,浑源的水土最适宜长土豆。二好在水质,打出来的凉粉软而绵,醇而香。三好在调料,尤其是辣!椒!油!!!&&&【驴肉甩饼】山西著名小吃。“甩饼”是上党地区独家经营的名小吃,因起源与潞城,故又称“潞城甩饼”,若用甩饼卷上腊驴肉吃,民间又叫“甩饼卷腊肉”。油旺旺、香喷喷、不软不硬,回味无穷。驴肉甩饼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原料配有精面粉、驴油、葱花、椒盐、腊肉片等。&&&【扒肉条】也叫小烧肉。只是在烧法上,前者为大块烧,后者为小条烧,故称。烧肉源于民间,古已有之,特别是大同地区与多民族聚居融合,扒肉条是大同人民的最佳菜肴。扒肉条以其色泽红润,酥软可口,肥而不腻,补脑醒神之功能,早就征服了大同人。清代《调鼎集》就载有扣肉,其所记制作方法与小烧肉大同小异。 扒肉条不仅显示大同人的饮食习惯,而且尽显晋北人的热情、豪放,以及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性格&&&【牛肉丸子面】临汾小吃牛肉丸子面,用一个字概括是“辣”,用两个字概括是“香辣”。在临汾的大街小巷,牛肉丸子面开一家火一家,门面都不大,属于平价小吃。最正宗的要数白家的了,有牛肉的鲜,有丸子的香,还有秘制的汤,很辣很爽,吃起来大汗淋漓,尽管如此夏天吃的人也不少。满满的一大碗面条上飘着红红的辣椒油,溜圆的牛肉丸子伴着碧绿的葱香、香菜,纯朴简单的美味令人酣畅淋漓。&&&【太谷饼】太谷饼是山西省太谷县独特的传统名产食品,它以香、酥、甜、软的特点而久负盛名。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一首《夸特产》的山西民歌中,第一句就是“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 。“太谷饼”原名“甘饼”。 甘者,甜也,即甜饼子的意思。它始制于清咸丰年间,距今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将食时,甜而不硬,软而不皮,香甜湿润,容易变化。不粘牙,对老人、病人和旅行者尤为适应。&&&【怀仁羊杂】在雁北一带小有名气。过去怀仁和内蒙人吃羊肉的习惯不一样,内蒙人只吃肉,而怀仁人却在羊下水上做了一些文章,创造了一种美食叫“羊杂”。把羊的心,肺、肝、肠、血等洗净、煮熟切碎、配上花椒、辣椒、盐、大蒜、葱、姜等作料,加上一些煮肉汤,做成“羊杂”,再加上粉条,吃起来美味可口、暖胃驱寒。&&&【过油肉】是山西的传统特色菜肴,源于明代,从宫廷流传出来,后传到太原一带民间,继而推广到山西其他地区。过油肉烹调中对山西老陈醋的使用,具有浓厚的山西地方特色,味道咸鲜中有陈醋的酸甜,色泽金黄鲜艳,质感外软里嫩,曾被评为太原十大名吃。&&&【柳林碗脱】也被称为碗团或碗秃。碗脱之名的来源是因为它用小碗蒸,熟后晾凉,可从碗中脱下。在柳林方言中“脱”、“团”、“秃”音节相似,故有多名。碗脱多冷食,切条、刀扎均可,以蒜泥、辣椒、醋、姜沫、香油为调料,就碗刀扎,以稠辣椒酱为主。冬天,多配豆芽炒食,有时也与羊杂碎混炒。&【大同兔头】全中国用兔头做小吃,只有成都和大同。兔头是大同人最爱吃的一种食物,把兔子的脑袋用姜葱辣椒八角等十余种香料加以红焖,熬的时间至少得三小时以上,直至香料的味浸透到软烂软烂的兔肉里,属典型的北方菜式,口味比较重,但是味道绝对赞!据《本草纲目》记载:“兔肉性寒味甘,具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凉血解热毒,利大肠之功效。”吃兔儿头没个顺序是吃不干净的~你吃兔头的顺序是什么呢?嘿嘿&&&【平遥牛肉】古汉时就有卖刀买犊,卖刃买牛,游刃有余的对牛肉加工的描述,而久负盛名的平遥牛肉早在明清时就已远销亚洲各国,史载清末,慈禧途经平遥享用平遥牛肉后,闻其香提其神,品其味解其困,将其定为皇宫贡品。其制作工艺独特,从生牛屠宰,生肉切割、腌渍、锅煮等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到用盐用水以至加工的节气时令等都十分讲究。色泽红润,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醇香可口,营养丰富,具有扶胃健脾之功效。&&&【太原羊杂割】与大同的“粗犷派”羊杂不同,太原羊杂割将羊骨头(筒子骨)投入大锅里熬汤,再将切成砣的新鲜羊肉与清洗干净的羊杂一起投入汤锅中煮。煮熟后捞起来沥干,然后切成薄片放入滚开水里一汆,再倒入有粉条的汤碗中,冲入滚烫雪白的羊汤,撒上碧绿的葱花,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不烂子】本名“拌子”,是山西地方面食,将土豆擦成丝,再拌以干面粉,每一根丝上都均匀地裹上一层面衣,然后上屉蒸熟。有两种吃法:一种可以蘸酱吃,可用番茄鸡蛋酱,也可用油醋汁;第二种是炒着吃,肉炒素炒皆可。每种吃法各有风味。&&&【晋城烧大葱】是以大葱为主要原料,采用烧菜的烹饪技巧,成品带有葱香味,是山西省晋城市的一道特色小吃,是晋城一带的名菜,世代相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永济牛肉饺子】是永济市的一种民间小吃,相传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当地回民较多,喜食牛肉。为了传统和正宗,他们常常采用自己养牛,自己宰杀,或到处卖或自己食用。晋南人喜食饺子,慢慢地当地回民就喜欢用精纯的牛肉做馅,制作牛肉饺子。由于选料科学,用亲自熬制牛骨头汤伴馅,使牛肉饺子吃起来鲜、香、嫩、滑,回味无穷。永济牛肉饺子有4怪,你知道是哪四怪吗?嘿嘿&&&【刀削面】是山西最有代表性的面条,堪称天下一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传说,蒙古鞑靼侵占中原后,建立元朝。为防止“汉人”造反起义,将家家户户的金属全部没收,并规定十户用厨刀一把,切菜做饭轮流使用,用后再交回鞑靼保管。刀削面柔中有硬,软中有韧,浇卤、或炒或凉拌,均有独特风味,如略加山西老陈醋食之尤妙。&&&【焖面】是山西人喜欢的家常面食,有的地方也叫卤面。做法也比较简单,配料主要是豆角和肉,其他随自己喜好而加。一锅下来,有荤有素,有蔬菜也有主食,非常适合小家小口的做着吃。主要原料是面粉,工艺是蒸。哎呀,最爱吃我娘做的焖面了,就两瓣蒜,两苗葱,多倒点醋…………&&&【稷山麻花】是运城的传统风味小吃。据传,麻花原是宫廷食品,传至民间时成为两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状,现在洪洞一带还可见到这种食品。清乾隆年间,翟店镇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带回家乡运城,制作出售,食者甚多。后来,这位商人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将麻花由两股改成三股,然后拧成炸制,呈金黄色细丝花纹状。目前,稷山麻花已进入北京、深圳、黑龙江等10多个省市销售,颇受欢迎。&&&&山西名食:晋式三蒸&山西民间宴席,多用蒸法制菜,凡数十种,讲究原汁原味、软嫩香酥,其中流传最广、最有名的,尤以粉蒸肉、小酥肉和酱梅肉为代表,并称“晋式三蒸”。粉蒸肉,是“三蒸”中起源最早的一道山西名菜。“蒸”之烹技,晋源流长,陶寺遗址出土的陶甑,表明距今4000多年前山西已“蒸谷为饭”(《古史考》),至今平定等地仍用陶甑,晋南民间以其蒸糕,称“甑糕”。《千鼎集·伊尹蒸考》有“雪鹄之蒸”,说明夏商时已有蒸肉而食。《周语》记,周定王设宴,晋襄公任相礼,以“肴蒸”款待士会。晋地民间袭此“宴礼”,改为加米与肉相蒸,成粉蒸肉,传承至今,成为山西传统“行菜”之一、民间宴席的底座菜。晋菜中还有一道荷叶粉蒸肉,相传始于三国。《晋食纵横丛书·名食掌故》等记载,民间传说关羽马前步将周仓,疾步如飞。关羽闻得其手脚长毛,号“飞毛”,为探虚实,对周仓说,欲能同床共眠。周仓不知是计,上床后就呼呼大睡,而手脚之毛扎得关羽一夜难寝。次日周仓得知,情急之下将手脚上的毛剃得精光。周仓此后开始掉队,还常常来不及吃饭,一次用荷叶包了蒸肉边走边吃,味道变得格外香美可口。晋人尚义,加以夏秋之际,晋祠荷叶连天碧,遂创制成荷叶粉蒸肉,成为并州古城夏令美食。柏原在《谈花说木》一书中感叹其色之艳,味之珍,赋有“曲院莲叶碧清新,蒸肉犹留荷花香”。粉蒸肉在忻州定襄一带,加入土豆泥和面粉相制,甚是独特,被称为“忻定蒸肉”或“山西蒸肉”,是当地过去“九簋八盘”宴席的主打菜,相传阎锡山曾以此菜招待过冯玉祥、蒋介石等人。现在定襄蒸肉还被制作成礼盒美食来馈朋酬宾,成了当地名特产品。晋式第二蒸,是山西小酥肉。酥肉是山西的传统名菜,用猪肋条肉切块,经过煮、炸、蒸等多道工序烹制而成。《名食掌故》记,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封其第三子朱高燧为赵王,府内侍女知赵王有喜食烤肉习惯,就选用上好猪肉先煮再蒸后炸,配大葱、面酱佐食,深得赞赏。因加入紫苏调料,称为“紫苏肉”。后传于民间,晋中一带唤作“香酥肉”,晋南民间宴席多称“小酥肉”,制法略有变化,将五花肉切小片,拌淀粉鸡蛋糊腌制,然后用油炸至金黄色,与炒好的木耳、玉兰片混合,放入蒸锅蒸制而成。小酥肉在运城一带民间宴席多取羊肉制作。而晋城行菜则选用肥猪膘先煮再蒸后炸,称“紫酥刀背”,是上党地方传统菜肴,而其民间多选五花肉先炸再煮后蒸,称“胡卜肉”,是逢年过节、喜庆婚筵必上的菜肴。长治一带则改良创新有酥肉芥末粉皮汤,已为当地名吃。全晋会馆改良创新有王家小酥肉酸菜鱼唇菜,据传晋商灵石王家主人王谦曾参加康熙六十一年乾清宫“千叟宴”,受御赐龙头拐杖一把和鱼唇菜一道。王谦回乡后,命家人将鱼唇配以山西小酥肉、酸菜烹制,味道极美,成为王家家宴的头菜。东南亚王氏宗亲会客人在全晋会馆品尝此菜,赞不绝口,并留诗纪念“春风走马汾水边,丰年留客作清欢。几回梦里今非梦,王氏宗亲聚太原。”酱梅肉,是晋商庄菜代表菜,也是晋式第三蒸,因用酱豆腐汁相蒸去腥提鲜而名。大同民间宴席有杏梅肉,则用杏干相蒸,制法略同。相传,晋商常家的创业始祖常威,本一介书生,学端木经商,乾隆初年已累财十万,后将生意交子经营,自己则专心教孙读书。常威发现这些个读书郎嫌腻,常将菜中白肉挑出。一次有人给他送来一罐酱豆腐,常威灵机一动,将白肉蘸酱豆腐吃,果然咸香不腻了。于是他叫厨房每次制作肉时必加酱豆腐相蒸,取名“酱梅肉”,夹在馍里给这些读书郎吃。久而久之,酱梅肉在晋中一带传播开来,进入了八碗八碟宴席当中,成了一道山西地方特色菜。酱梅肉在太原全晋会馆改良吃法,配以荷叶饼、酥方、葱丝、黄瓜丝等,深得顾客称赞,成为一道畅销名菜。笔者曾陪著名美食家李耀云大师品此菜,兴所致,借白朴《沁园春》略改赋云“对诗书满架,子孙可教,琴樽一室,亲友相欢。酱梅肉前,得味慰馋,鱼鸟溪山任往还。岂忘否,访晋商故里,食典相传。”的确,名菜多典故,典故多言礼。如此“晋式三蒸”传承至今、慰馋于人的,还有着一份味中之味、养心益神的东西了,菜式虽千变万化,此为鲜活灵魂。&
发表评论:
馆藏&4234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陕西百姓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