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有人给康复科医生拒收红包承诺书给红包,为什么

您的位置:
& 我院精神康复科医生婉拒患者“大红包”
我院精神康复科医生婉拒患者“大红包”
来源: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浏览数:417
&&&&&&& 近日,我院精神康复科医生龙吟拒收患者家属2000元的感谢红包,被该患者家属称赞是“彰显了全国百强医院的医德医风”。&&&&&&&&据了解,为龙吟送上大红包的是我院精神康复科患者徐某的父亲。不久前,徐某因精神分裂症入住我院精神康复科治疗,得到科室医护人员,特别是主管医生龙吟的悉心救治与照料,日前已病情稳定。为表谢意,在一次探视病员结束后,徐某的父亲将装有2000元钱的大红包塞到龙吟手里。龙吟婉言谢绝,但未能拗过这位老人家的心意,便假意收下,随后即将红包上交到科主任、护士长处“暂存”。在徐某康复出院之际,科主任、护士长又亲手将红包退还给患者家属,并感谢他们对科室医疗服务的认可。
&&&&&&& 徐某的父亲感激地说,“你们三医院的医生不仅医疗技术好,把我儿子的精神病医好了,医德也这么好,真不愧是全国百佳医院啊!”
(彭应君)一名女医生带给患者的温暖与震撼---深圳特区报
第B01版:鹏城今版
标 题 导 航
第A01 : 要闻
第A02 : 要闻
第A03 : 要闻
第A04 : 要闻
第A05 : 聚焦深圳
第A06 : 要闻
第A07 : 深圳新闻
第A08 : 深圳新闻
第A09 : 深圳窗
第A10 : 当年今日话深圳
第A11 : 广告
第A12 : 气象资讯
第A13 : 中国新闻
第A14 : 中国新闻
第A15 : 粤港台新闻
第A16 : 专题报道
第A17 : 世界新闻
第A18 : 世界新闻
第A19 : 体育新闻
第A20 : 体育新闻
第B01 : 鹏城今版
第B02 : 今版城事
第B03 : 今版城事
第B04 : 今版民生
第C01 : 今日财经
第C02 : 证券报投资
第C03 : 美周刊
第C04 : 美周刊
第D01 : 文化星空
第D02 : 阅读方阵
第D03 : 文娱专题
第D04 : 娱乐头条
第D05 : 时尚消费
第D06 : 时尚消费
第D07 : 时尚消费
第D08 : 饮食休闲
第E01 : 寻味
第E02 : 寻味
第E03 : 寻味
第E04 : 寻味
第E05 : 寻味
第E06 : 寻味
第E07 : 寻味
第E08 : 寻味
蛇口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刁利红突患血癌的消息传来,众多患者痛哭失声并慷慨解囊为其捐款治病,更有患者专程乘飞机前去看望照顾已转往天津救治的她——
一名女医生带给患者的温暖与震撼
深圳特区报记者 徐华 实习生 梁丁
  刁利红在为患者治疗。
  刁利红和她的洋学生在一起。
  患病前的刁利红意气风发。
&&医患关系紧张一直被群众称为“难治之症”,医患纠纷频发也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蛇口人民医院日前出现令人感动的一幕:康复科主任刁利红突患血癌的消息传来,众多患者痛哭失声并慷慨解囊为其捐款治病,更有患者专程乘飞机看望并照顾已转往天津救治的刁利红。&&一个基层医院的女医生,为什么会赢得患者如此爱戴?&&走近刁利红,走近曾经接受过她治疗的患者,一个闪烁着人性光辉和奉献情怀的高尚灵魂呈现在记者的面前。作为国家十一五攻关针灸操作规范全国评审专家、广东省针灸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或参与过国家自然基金等30余项重点科研课题的中青年专家。她在患者的眼中,却是一个可亲、可敬、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她不仅医术精湛,更有一颗对患者赤诚无私的大爱之心。&&&&1&&女博士后要做“最好的医生”&&1969年12月,刁利红出生在贵州一个经济条件比较拮据的家庭。母亲没有工作,一家五口人全靠父亲每月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遇到生病求医时更是捉襟见肘。刁利红童年的理想就是将来当一名“能让病人少花钱治好病”的好医生。1987年,18岁的刁利红如愿以偿,以优异成绩被贵阳中医学院中医系录取。&&为了减少父母的经济负担,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了读研的想法,留校任教并在附属医院从事临床。5年的工作实践使把“做个最好的医生”作为人生理想的刁利红深切地意识到:深厚的医学根底和精湛的医术是当好医生的前提,仅凭一腔热血则远远不够。于是,在工作5年之后,她向医学之巅开始了执著的攀登:1992年7月,她考取了成都中医药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主修针灸推拿,毕业后又顺利考取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针灸推拿专家严洁教授。获得博士学位后,她又携多项令同行瞩目的科研成果考入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成为中医针灸推拿领域一颗引人注目的新星。&&2004年,蛇口人民医院以特殊人才引进的方式将刁利红招至麾下,任命其为康复科主任兼医院医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在这个面向普通大众的基层医院,刁利红以高明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很快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以前去医院看病,遇到的少数医生态度生硬,想多问一两个问题都难,开起药来也是有贵的不给便宜的。可来刁医生这儿看病就感觉不一样了,她对患者不仅特别尊重,还特别有爱心,处处为病人着想,常常是用很便宜的药就治好了病人跑了几家医院没治好的病,大人孩子都喜欢她!”说起刁医生,患者们充满深情。&&“她对患者的无私的爱心,特别让人感动。她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医生!”两年前就找刁利红看病的女患者王向奇,动情地向记者讲起了刁医生。那是2008年的正月初七,她腰椎扭伤疼痛难忍,好不容易来到蛇口人民医院康复科后发现排了不少人,情绪便有些烦躁:“这得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呀?”刁利红看到她双手捂腰的痛苦表情,马上关切地询问:“你是不是扭伤了腰,疼得厉害?”见王向奇痛苦地点头,她态度温柔地征求排在前边的几位慢性病患者意见:“她是急诊病人,我先来帮她缓解疼痛好不好?”见大家表示理解后,她上前一边搀扶王向奇一边关切地问道:“一定特别疼吧?别紧张,让我先给你检查一下,然后进行针灸止疼,很快就会缓解,别担心。”看着她亲切的微笑,听着她温暖的话语,王向奇烦躁的心顿时平静了下来。接下来经过刁医生几天的精心治疗,她的腰疾痊愈了。&&2&&治伤痛也治心痛她是患者的好朋友&&“您不仅医术高明,医德也高尚,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医生!”她对刁医生充满了感激与尊敬。刁利红听罢灿烂地一笑:“我现在还不敢说是最好的医生,但我会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她详细地讲解避免腰疾复发的一些注意事项,并把电话告诉了她,说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打她的电话。&&半年后,一次意外的跌跤,她的腰椎错了位。那是下午5点多,她忍痛将车开到家门口后,却坐在那里下不了车。无奈之下,她试着拨通了刁利红的电话:“刁医生,我是半年前找你看过病的患者,我现在又摔伤了腰,走动不了,你能不能赶来呀?”话刚说出口,她便有些后悔了:“我与她非亲非故,她会在快要下班的时候跑来为一个普通患者救急么?”然而,令她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刁医生问清了她所处的位置后,不到20分钟就带着一位助手赶了过来。看到她下了出租车便急匆匆地跑过来的样子,王向奇感动了,掏出100元钱:“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来了,出租车费让我来付吧!”刁利红坚决不允:“这钱我不能收的,你千万不必客气!”&&看到王向奇伤势很重,次日赶往医院也会很痛苦,刁利红为她治疗完后叮嘱道:“你就躺在家里别动,我明天下班后再来为你针灸治疗,你第三天再去医院吧。”&&第三天,王向奇可以自由走动了,她开车来到医院找刁利红继续治疗。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她包了一个红包,趁没人时想送给刁利红,被坚决回绝。她几次想请刁医生吃顿饭,但也一直无法如愿。&&在随后治病的日子里,王向奇的腰椎虽然有了明显的好转,但工作和生活接连遇到了难题,婚姻也亮起了红灯。一连多个夜晚,她整夜无眠,精神一度恍惚,不仅想过彻底放弃治疗,甚至想一死了之。&&细心的刁利红发现了王向奇情绪上的变化,断定她精神上的伤痛要大于身体上的伤痛。于是那一天下班前,刁利红为她治疗结束后主动邀请她共进晚餐:“你不是总想和我吃顿饭吗,我们今晚去吃好不好?”王向奇听罢挺高兴,随她来到医院附近的一家酒店。聊完了她的病情,刁利红像大姐姐般关切地问起了她的生活,耐心地倾听她郁闷已久的痛苦,并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开导她、安慰她,鼓励她勇敢乐观地面对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也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你自己坚强不屈,就没谁能够难得倒你!”&&她们边吃边聊,一晃过去了三个小时,时钟已经指向了22点。刁利红埋了单后安慰一脸愧疚的王向奇:“这次让我来请你,等你腰病好了、心情也好了之后,再请我来这儿!”&&然而,直到刁利红被发现身患血癌去了天津,也没能吃上王向奇的那顿请。&&“真是苍天无眼啊,为什么要让这么好的医生身患绝症?!”获悉刁利红遭此厄运,王向奇痛哭不止,一连几个晚上无法入睡……&&3&&厄运突袭最忙碌的女医生&&“她太累了,否则不会病得这么重、这么突然!”蛇口人民医院康复科护士范丽英回顾几年来刁利红夜以继日的工作状态,心里酸楚。&&康复科的医护人员说起刁利红,总是一脸的敬意:“刁主任作为针灸推拿领域专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杂症方面成果丰硕,尤其是在针药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面瘫、中风偏瘫、腰椎间盘突出、不孕不育症等方面远近闻名,她经常是忙得中午吃不上饭、晚上八九点回不了家,因为她看不得患者等。”&&在康复科,刁利红是最忙碌的人。老患者王伯对记者说:“看到她忙得不仅中午不能休息,甚至都没时间吃饭,我心里真是过意不去呀。”6月6日,是个周六,来取药的王伯看到又来医院加班看望病人的刁利红脸色苍白,人显得很疲惫,便忍不住这样劝她:“刁博士呀,你不要总是为我们病人太累了,你这么年轻,可气色却那么差,怎么不去检查一下呢?”她听后,这样告诉他:“这两天我真的感到特别累,回家连上楼的力气都没有,真要抽时间检查一下了。”&&那天,当她将病房所有的住院病人都看了一遍后返家时,竟然上不去楼了。她打电话,让丈夫到楼下扶他上楼。在丈夫的劝说下,她同意抽时间抽血检查身体。然而,此后一连几天,慕名赶来的病人一直包围着她,她怎么忍心让远道而来的患者长时间地等待呢?直到又过了5天,她才匆匆来到本院检验科抽完血后又赶回了患者身边。&&6月11日下午4点多,检验科贺主任亲自拨通了她的电话:“刁博士,你的化验结果出来了,能马上来检验科一趟吗?”&&“我这儿还有病人呢,一个小时后过去行吗?”&&“请你放下工作,马上过来吧!”贺主任态度严肃,声音有些激动。她意识到自己的血常规化验可能不太正常。然而,她还是镇静地看完了最后一个病人后才赶到了检验科。&&“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出诊,不要命了?”看到检验科的同事个个神情凝重,她猜到了情况严重。化验结果显示,她的血色素只有正常人的一半,而血小板则高出正常人的6倍!医生初步认定她患上了令人恐怖的M0型白血病——一种颇为罕见的重症血癌......&&抱着一线希望,6月12日,蛇口人民医院将她的血样送往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化验会诊,结论都是同样的残酷。&&“我只有40岁,一切都才刚刚开始,难道就真的要这样结束吗?!”那一晚,她彻底失眠。孩子只有14岁,离不开她的养育;那些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也同样离不开她这个主治医生啊!&&4&&她与病魔抗争&&“她必须马上来天津接受化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专家看了刁利红的血液化验报告后,无法相信这个已经病入膏肓的医生两天前还在给病人看病。&&6月14日,刁利红在蛇口人民医院领导的安排下,乘飞机赶往天津接受治疗。专家们依据她严重的病情,认定尽快采用大剂量的化疗来挽救她的生命。然而,对于原本就瘦弱的刁利红来说,化疗犹如将她抛到了炼狱里煎熬。她乌黑柔软的头发大把地脱落,浑身肌肉酸痛,口腔黏膜大面积溃烂……更令她痛苦的是,为了防止免疫力低下的她遭受感染,她被隔离在一间特殊病房,家人只能通过电子屏幕和对讲电话与她沟通。&&她整天被呕吐、腹泻和周身疼痛折磨得痛苦不堪。由于口腔黏膜完全脱落,每吃一口食物,她都会疼得额头冒汗。半小碗的肉汤,她要吃上三个多小时。亲人们默默流泪,可坚强的她却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这样安慰大家:“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会做百分之百的抗争,因为我的亲人需要我,我的患者需要我!”&&是啊,她离不开自己的亲人,更离不开自己的患者。即使在化疗的日子里,她也不忘通过短信向康复科的同事过问工作和病人的治疗情况。得知一个腰肌劳损的患者不小心又摔伤了腰椎,她马上与主治医生联系,告诉她针灸时应该重点关注的部位。7月1日,她又发短信给科里一位骨干医生:“我不在医院的时候,学术上的事你要多费心,把大家带好。你是他们的师兄,一定要多费心些!”过了两天,她又给他打来电话,详细交待一项研究课题的内容。&&5&&病情牵动众人心&&得知刁利红患病的消息,许多患者痛哭失声,纷纷赶往蛇口人民医院康复科询问她的病情,许多人还慷慨解囊为她捐钱治病。一位患者把1万元钱交给康复科护士范丽英:“我一家人都在刁博士这里治过病,得到过她很多无私的帮助,而她却从来不肯接受我们的一点儿谢意。如今她得了这么重的病,骨髓移植就需要几十万元,每月靠工资的她难处多呀!”见范丽英不想收钱,那患者急了:“刁博士对我们患者那么好,在她生死攸关的时候,我怎能不帮她?”&&看着患者留下的这1万元钱,在场的医生护士们禁不住眼里含泪了——患者说得对呀,刁博士无论如何也拿不出这几十万的医疗费。她虽然医术高明,慕名前来的患者众多,可她一直严格自律,从来不收患者的好处,还时常自掏腰包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患者。她这样一位名声在外的学科带头人、博士后,至今仍住在五六十平方米的廉租房里,每天骑着一辆自行车上下班……&&“刁医生把自己全部的智慧与爱心都无私奉献给了患者,现在到了我们来关爱她的时候了!”患者王向奇得知刁利红不幸身患血癌的消息后,与几位患者不约而同地赶到了蛇口医院,商量如何帮助他们心目中最好的医生。大家有的捐钱,有的介绍治疗血癌的名医、新药。得知化疗中的刁利红因为剧烈呕吐吃不下食物,王向奇当即决定赶往天津——她要亲自为刁医生煲汤煮饭,好让她有足够的体力与病魔抗争!6月29日,她放下手边的所有工作飞往天津看望照顾刁利红……&&“我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尽快回到深圳,回到我的诊室,回到我的患者身边,用我有限的生命,再为我深爱的患者们服务!”感受着来自众多患者的深切关爱,刁利红与病魔抗争的信心更加坚定。&&“我们相信,她会回来的,她一定会回来的!”这不仅是热爱她的患者们的愿望,也是每一个深圳人的愿望!经常性的看到或者听说有病人在医生手术前送红包,以期待医生手术做得好一点之类的,真的有必要吗?
图吉利,图心安!去年年末,我爹要从大腿取一个钉子,这并不是一个大手术,但我爹送了主治医生,麻醉师等各位医生礼物和红包。手术后,县卫生局至少打了三次访问电话问我爹有没有送红包,医生有没有收红包,我爹当然说没有。每次电话访问完,我爹都跟身边的人说现在抓的还挺严的,是我们自己要送的,不能举报人家。但是他们依然会骂医生,医院各种黑!我只能说,医生也很难做!
我挺同意@桂武磊 引用的《帝国的惆怅》里关于官本位的那些解释,这么一个官本位的社会,给官场以外的其他领域带来了相同的风气,以至于只要沾点权利的边,就想用一下,本来应该是分内的事儿,结果变成了不见鬼子不挂弦不见好处不办事了。 从病人的角度来说,医生的权力太大了,处方权还是小事,如果做手术的话,那可是几乎就是掌握了自己的生杀大权了,不给好处怎么能行呢?不给好处怎么能安心呢?破财消灾,医生只要收下红包,那就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我这手术就算是成功了,我这毛病就算是治好了。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手术之前真的有必要送红包吗?作为一个医生,我从医生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手术之前,绝对没有必要送红包!如果真的心里不踏实,那么你就向医生表达一下你对医生的信任和对医生应有的尊重,那就是最大的红包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这肯定不是在唱高调。我在很多问题的回答里提到过医学的局限性,手术出现意外,出现并发症,或者没有达到手术预期,这种事情本身就是有一定的发生几率的。不管是哪个医生做,不管是给谁做,不管这个医生和这个病人的关系如何,这种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就是国家领导人政治局常委(像黄菊先生),做手术也照样可以出现术后严重的并发症。这是医学的局限性造成的,是客观存在的,即使送过红包,也是不能避免的。而就目前国家的各种法律对医生的限制,如果医生因为疏忽或者主观过失而出现差错,那么对医生的惩罚是很重的,对医生的结局是很惨的,所以,即使不送红包,医生也不会故意不给你做好。退一万步讲,即使没有法律限制医生,医生和你素不相识,远日无怨近日无仇的,干吗要把你往死里整?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不是一个理性人该做的啊!而且,医生是一个看重自己声誉的职业,就算没有任何法律的约束,作为这个职业的从业人员,出于职业惯性的也是希望自己的病人有一个理想的结局,从而体现自己的价值,满足自己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一个双赢的结局,不需要任何术前的红包激励。而如果你又向医生表达了信任和尊重之情,这种正向激励的正反馈,一点都不亚于物质上的刺激。 也许有人还是不放心:要是我不送红包,医生手术前问我索要红包怎么办?难道还不给吗?就我的经历和听闻范围内,还没见过有手术前就向病人索要红包的医生。如果您点儿背真的碰上了,那么我建议不要在这个医生这里看病了。我且不从道德层面分析(我极讨厌道德层面的说教),就从医生素质方面分析,如果一个医生在手术前就向病人索要红包,那么这个医生:1.要么是智商有问题,2.要么对医学的认知有问题——无论如何,这个医生在医术上不会好到哪去,你就别在他那看病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前边已经讲了,手术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能通过红包来规避的,他有那么大的把握收了红包就能保证手术万无一失?万一收了红包手术还出问题了怎么办?这个道理只要是个接触过临床的实习医生都了解。而如果一个从业多年的手术医生如果连这一点都不能认清,那当然是智商有问题或者对医学认知有问题了。
田医生说的很好,但我想说,有失偏颇了。探讨类似的医患关系的时候,经常会有类似的医生站出来现身说法,给大家一个很舒心的回答。但,怎么说呢,我不是反对他的说法,也相信,绝大部分,至少是知乎上的医务工作者,都是高水平高素质的。但这并不能代表中国的全部状况。甚至我 有时候怀疑,从比例上看,仅仅能代表中国比较小的一部分医生和医院的情况。下面我就说说这些年我自己的亲身经历,看完了,大家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给医生送红包了。首先,医院和医院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除去这些大城市以外,很多小城市的医院,其实做事很不正规的。我先比较一下小地方的医院和北京的医院之间的差距。请注意,我说的这些所谓“小地方的医院”,并非那种很落后的,砖墙红瓦的乡镇卫生站,相反,它们几乎都有先进的设备和现代化的大楼,这些大楼宽敞明亮,北京的一些著名医院,比如北医三院,天坛医院之类的,相比之下倒像第三世界的医院。而在这些特别现代化的大楼里边,其实有着与知乎上很多医务工作者描述的即为不同的情况。首先,在我家里某些医院,如果是一些特别简单的处置,是可以绕开医院的财务系统的直接把钱给医生的。比如拍片和补牙之类的。我第一次听说的时候也是目瞪口呆,平心而论老家并不算落后,但没想到管理竟然如此落伍。但无论如何,这事就是天天发生,家里的人也习以为常,你说他要在这样的医院做手术,该不该送红包?而那里最好的心脑血管医生,自己在家里开了个小诊所,下班就去自己的诊所坐诊,不论是在医院坐诊还是在家里坐诊,如果病人的情况不是很严重,他会介绍到自己家的诊所去输液,情况严重的话,会请他去医院挂号找他。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吧,小问题留下来赚外快,大问题的话,在医院挂号找他,由医院分担风险。我母亲头疼,就这样经他介绍去输了几天液,花了两三千。来北京后去我陪她去天坛医院,最后的结果是花了三千多做了仔细的检查,最后一分钱的药没有开,医生说没什么大问题,给了一些调理的建议。我不是以此来指责那位医生的医术有问题,我也理解,家里医院给开的薪水和他的能力完全不符。但如果他都已经这样赚外快了,那么做手术之前,该不该给他送点红包?这是家里的情况。那么在大城市,比如北京,情况就完全的如田医生所言了吗? 不见得。帝都的医院,管理水平和目的,也都相差极大。我父亲曾经在武警总医院做了一个很小的手术,说好了第二天排第一个做,结果一直被插队,到最后等到了第二天晚上六点钟。期间并不能近食。下午三四点的时候,我去护士站问,何时能排上,态度特别客气,简直称得上唯唯诺诺,结果护士可能是忙着整理什么材料,劈头盖脸一顿训,要我老实等着。我一脸臊的往回走,没两步,看见那位护士冲出来,笑脸相送另外一个患者家属,甚至还鞠了个躬。我知道医院不是服务业,但您这反差也太大了吧,而且如果全北京都这样也就认了,关键是其他很多医院,管理要比这里规范的多,再怎么着,护士也不会对患者家属甩脸色,约好上午的手术,也不会拖到下午。您说,我会不会担心,这种态度也蔓延到做手术的医生身上? 当时我就后悔没包个红包了。而另外一个医院,301,我不敢说他们有问题。但作为一个普通患者的感受,我的感觉是同样的问题经常需要比其他医院花更多的钱,开更多更好的药。我所谓“同样的问题”,不是说俩人好像得了一样的病,那不叫同样的问题。所谓同样的问题,是病人从301出来,直接再去北医三院挂个号,两个医院检查两遍,开两遍药。这是我家看病的一个小习惯,再牛的医生,我也希望能去另外一个那里印证一下。这一印证不要紧,反正每次301都比北医三院的费用高很多。后来听某个医生朋友解释过,类似的隶属于部队的医院,在收入上要比地方医院少一大块,他们就倾向于在患者身上多赚点钱。当然这只是道听途说,算不得真,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的感受,我花的钱我自己是记得清清楚楚的,您摆明了还是想增加点收入,这我理解,那么我想给您送点红包顺应您的意思让您开心开心,我们患者家属也放心,您也能理解吧。在换个角度说,假设一个患者,在我家里治了一段时间,感受了那种不规范的管理,然后再到北京接着治,他看到了什么呢? 有可能看到的是医院的楼更破,医生更势利。那你说他有没必要,应不应该,也像家里那样,给医生包个红包?-------还有其他经历,未完待续。经常性的看到或者听说有病人在医生手术前送红包,以期待医生手术做得好一点之类的,真的有必要吗?
看到回答里的有良知的医护人员,深感欣慰,但愿这个队伍会越来越壮大。我不说那些不送红包后果自负的网上段子,也不说朋友亲戚听来的,只说亲眼所见的。1,爷爷做手术,基本都打点到了,因为大伯是医院的工作人员,红包是由大伯安排的,很实惠,没这层关系,要多花好多。但有个麻醉师似乎是新调过来的,不知道何故没安排到位,手术前一天,亲自来病房要的,说的一点都不含糊,很直接,当时给了三百,对方不满意,让再加两百,当即给了他。后来没过多久,他又跑来了,说不知道是我大伯的人,退了三百,相当于收了两百。另外爷爷手术后,护士很不负责,输液中间出了点小情况,回血了,找了半天连人都找不到,态度也很恶劣,不知道是不是男朋友惹她生气了。她过来拔针头,竟然一边拔针,一边还聊着飞信(当时还是飞信时代),液体快光了才手忙脚乱的撕胶布拔针头,爷爷眉一皱一皱的,明显是弄疼了。后来托大爷送了红包,态度才好转了些。2,姥姥生病,没动手术,她是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用的药蛮贵的。我妈问大爷,那些主治大夫之类的,用不用送红包,大爷说不送也没事,毕竟有他的面子,不过包上二百意思下吧,人家已经很照顾了,没乱开药和检查。当时表姐在医院实习,下班后去病房找我聊天,一看照顾姥姥的护士是她朋友,俩人聊了一会,然后又出去外面聊了。回来后,表姐私下给我说,她嘱咐朋友了,会多照顾姥姥的,不过另外个值班的护士她和朋友都不熟,因为住院时间久,包个三百块的红包吧,防止拿药。说到这儿可能要得罪一些护士领域的人,不过我凭良心说话,你们凭良心做事,大家问心无愧就好,另外,我说的现象到底存不存在,大家心里清楚。所谓拿药,就是护士会在给病人输液时,会把一些贵的药和液体截取一部分,然后回头卖给别的病人或外面的药房,尤其是一些不好买到的。听了这个,当时我妈整个人都不好了,想用的药少了,疗效会不会大打折扣啊,表姐说护士也看情况的,不会瞎搞,不用太担心。于是包了两个红包,有一个送给了姐姐的朋友,毕竟人情还是要做到位的。3,下面这个是没给红包的例子。应该是1996年。我当时鼻炎,去太原一个有名的医院治疗了一个月,没什么好转,于是主治医师决定放大招:鼻内穿刺(现今看来,医师这个决策纯粹是为了赚钱,太不合理)当时医师对我说,小朋友,可能有点痛,不过会打麻药的,你加油忍住。我心想,妈蛋,证明老子是男纸汉的机会来了,毅然决然地点了头,说来吧。事实证明,大人们都是骗人的。这哪里是有点痛啊,简直比生孩子还要痛嘛,我没听说生孩子会有晕过去的,我当时痛晕了三次,血是用脸盆接的。事后,我脸色苍白,站立不住,忽然听见医师蛮抱歉地说:那个,真不好意思,刚才忘打麻醉了。我晕倒。……请注意,这不是段子,而且给我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医院没对此进行一分钱补偿,歉意都几乎没有,就那一句话就打发了。事后我的记忆力急剧下降,开始没当回事,后来连昨天吃过什么都忘球了,要知道我可是个吃货啊!而在此之前,我的记忆力是全校有名的,《格林童话》看一遍,能几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给全班同学讲出来,绘声绘色。我最牛的战绩是把电线杆上的性病广告,一字不差地当众背出来,众人绝倒,那可是几十个四字成语呢。后来看神经科,一个老教授说,极有可能和那次没打麻药的穿刺,严重刺激了神经中枢有关(原话记不清了,大意如此)我也不知道是否真的如此,但至今我妈跟厂里的老人聊起我来,他们还都记得,你们家张兆杰现在干嘛呢,他小时候那记性是绝了。现在我记忆力仍然较普通人差上一截,好辛苦地反反复复,才能记住大家轻松记住的东西,不说了,都是泪。4,我也希望能不给红包,又不是土豪,钱花在哪里不好。但事实证明,给医生红包,纵然不是最值得的支出,也是最值得的支出之一。毕竟命只有一条。就在前不久,准确点说是日,父亲头晕恶心站立不住,立即送往人民医院,挂好号后,排在前面的只有三位,但不断的有其它科的医生带着病人插队,起码四五个,我看着生气,但又能怎样呢,能和他们吵起来吗,能用法律和道德武器谴责他们吗,只好给在医院工作的表姐打电话,这时候大伯已经退休了,人走茶凉不怎么管用了。表姐来了,这才见到了医师,医师简单问了几句,立马开了三项检查,强烈推荐住院。表姐说先检查看看情况再定,然后把我们领了出去。表姐说,三项检查里,有一项是没必要的,但既然开了,就做一下吧。她说这个医师她不熟,说不上话,但大伯认识他,让我马上给大伯打电话。做完检查后,大伯来了,他和医师说了几句,得到的回复是,症状较轻,可以回家输一周液体看看。为什么要大伯出马呢,因为不住院的,医师只开药,不开液体,这个倒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医师怕担责任,大伯的作用就是拜托医师开了液体,同时别开用不上的药。我对医生这个群体毫无恶意,只是这个操蛋的社会,我一直在适应。
我挺同意@桂武磊 引用的《帝国的惆怅》里关于官本位的那些解释,这么一个官本位的社会,给官场以外的其他领域带来了相同的风气,以至于只要沾点权利的边,就想用一下,本来应该是分内的事儿,结果变成了不见鬼子不挂弦不见好处不办事了。 从病人的角度来说,医生的权力太大了,处方权还是小事,如果做手术的话,那可是几乎就是掌握了自己的生杀大权了,不给好处怎么能行呢?不给好处怎么能安心呢?破财消灾,医生只要收下红包,那就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我这手术就算是成功了,我这毛病就算是治好了。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手术之前真的有必要送红包吗?作为一个医生,我从医生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手术之前,绝对没有必要送红包!如果真的心里不踏实,那么你就向医生表达一下你对医生的信任和对医生应有的尊重,那就是最大的红包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这肯定不是在唱高调。我在很多问题的回答里提到过医学的局限性,手术出现意外,出现并发症,或者没有达到手术预期,这种事情本身就是有一定的发生几率的。不管是哪个医生做,不管是给谁做,不管这个医生和这个病人的关系如何,这种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就是国家领导人政治局常委(像黄菊先生),做手术也照样可以出现术后严重的并发症。这是医学的局限性造成的,是客观存在的,即使送过红包,也是不能避免的。而就目前国家的各种法律对医生的限制,如果医生因为疏忽或者主观过失而出现差错,那么对医生的惩罚是很重的,对医生的结局是很惨的,所以,即使不送红包,医生也不会故意不给你做好。退一万步讲,即使没有法律限制医生,医生和你素不相识,远日无怨近日无仇的,干吗要把你往死里整?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不是一个理性人该做的啊!而且,医生是一个看重自己声誉的职业,就算没有任何法律的约束,作为这个职业的从业人员,出于职业惯性的也是希望自己的病人有一个理想的结局,从而体现自己的价值,满足自己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一个双赢的结局,不需要任何术前的红包激励。而如果你又向医生表达了信任和尊重之情,这种正向激励的正反馈,一点都不亚于物质上的刺激。 也许有人还是不放心:要是我不送红包,医生手术前问我索要红包怎么办?难道还不给吗?就我的经历和听闻范围内,还没见过有手术前就向病人索要红包的医生。如果您点儿背真的碰上了,那么我建议不要在这个医生这里看病了。我且不从道德层面分析(我极讨厌道德层面的说教),就从医生素质方面分析,如果一个医生在手术前就向病人索要红包,那么这个医生:1.要么是智商有问题,2.要么对医学的认知有问题——无论如何,这个医生在医术上不会好到哪去,你就别在他那看病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前边已经讲了,手术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能通过红包来规避的,他有那么大的把握收了红包就能保证手术万无一失?万一收了红包手术还出问题了怎么办?这个道理只要是个接触过临床的实习医生都了解。而如果一个从业多年的手术医生如果连这一点都不能认清,那当然是智商有问题或者对医学认知有问题了。
田医生说的很好,但我想说,有失偏颇了。探讨类似的医患关系的时候,经常会有类似的医生站出来现身说法,给大家一个很舒心的回答。但,怎么说呢,我不是反对他的说法,也相信,绝大部分,至少是知乎上的医务工作者,都是高水平高素质的。但这并不能代表中国的全部状况。甚至我 有时候怀疑,从比例上看,仅仅能代表中国比较小的一部分医生和医院的情况。下面我就说说这些年我自己的亲身经历,看完了,大家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给医生送红包了。首先,医院和医院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除去这些大城市以外,很多小城市的医院,其实做事很不正规的。我先比较一下小地方的医院和北京的医院之间的差距。请注意,我说的这些所谓“小地方的医院”,并非那种很落后的,砖墙红瓦的乡镇卫生站,相反,它们几乎都有先进的设备和现代化的大楼,这些大楼宽敞明亮,北京的一些著名医院,比如北医三院,天坛医院之类的,相比之下倒像第三世界的医院。而在这些特别现代化的大楼里边,其实有着与知乎上很多医务工作者描述的即为不同的情况。首先,在我家里某些医院,如果是一些特别简单的处置,是可以绕开医院的财务系统的直接把钱给医生的。比如拍片和补牙之类的。我第一次听说的时候也是目瞪口呆,平心而论老家并不算落后,但没想到管理竟然如此落伍。但无论如何,这事就是天天发生,家里的人也习以为常,你说他要在这样的医院做手术,该不该送红包?而那里最好的心脑血管医生,自己在家里开了个小诊所,下班就去自己的诊所坐诊,不论是在医院坐诊还是在家里坐诊,如果病人的情况不是很严重,他会介绍到自己家的诊所去输液,情况严重的话,会请他去医院挂号找他。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吧,小问题留下来赚外快,大问题的话,在医院挂号找他,由医院分担风险。我母亲头疼,就这样经他介绍去输了几天液,花了两三千。来北京后去我陪她去天坛医院,最后的结果是花了三千多做了仔细的检查,最后一分钱的药没有开,医生说没什么大问题,给了一些调理的建议。我不是以此来指责那位医生的医术有问题,我也理解,家里医院给开的薪水和他的能力完全不符。但如果他都已经这样赚外快了,那么做手术之前,该不该给他送点红包?这是家里的情况。那么在大城市,比如北京,情况就完全的如田医生所言了吗? 不见得。帝都的医院,管理水平和目的,也都相差极大。我父亲曾经在武警总医院做了一个很小的手术,说好了第二天排第一个做,结果一直被插队,到最后等到了第二天晚上六点钟。期间并不能近食。下午三四点的时候,我去护士站问,何时能排上,态度特别客气,简直称得上唯唯诺诺,结果护士可能是忙着整理什么材料,劈头盖脸一顿训,要我老实等着。我一脸臊的往回走,没两步,看见那位护士冲出来,笑脸相送另外一个患者家属,甚至还鞠了个躬。我知道医院不是服务业,但您这反差也太大了吧,而且如果全北京都这样也就认了,关键是其他很多医院,管理要比这里规范的多,再怎么着,护士也不会对患者家属甩脸色,约好上午的手术,也不会拖到下午。您说,我会不会担心,这种态度也蔓延到做手术的医生身上? 当时我就后悔没包个红包了。而另外一个医院,301,我不敢说他们有问题。但作为一个普通患者的感受,我的感觉是同样的问题经常需要比其他医院花更多的钱,开更多更好的药。我所谓“同样的问题”,不是说俩人好像得了一样的病,那不叫同样的问题。所谓同样的问题,是病人从301出来,直接再去北医三院挂个号,两个医院检查两遍,开两遍药。这是我家看病的一个小习惯,再牛的医生,我也希望能去另外一个那里印证一下。这一印证不要紧,反正每次301都比北医三院的费用高很多。后来听某个医生朋友解释过,类似的隶属于部队的医院,在收入上要比地方医院少一大块,他们就倾向于在患者身上多赚点钱。当然这只是道听途说,算不得真,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的感受,我花的钱我自己是记得清清楚楚的,您摆明了还是想增加点收入,这我理解,那么我想给您送点红包顺应您的意思让您开心开心,我们患者家属也放心,您也能理解吧。在换个角度说,假设一个患者,在我家里治了一段时间,感受了那种不规范的管理,然后再到北京接着治,他看到了什么呢? 有可能看到的是医院的楼更破,医生更势利。那你说他有没必要,应不应该,也像家里那样,给医生包个红包?-------还有其他经历,未完待续。
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给医生红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