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房缺损手术的病能治好吗?

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大怎么治疗
时间: 15:27:31
健康咨询描述:
昨天去医院做心脏彩超才发现:中央型房间隔缺损约18mm&先心病&右心室肥大&轻度肺动脉高压&房水平左向右分流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怎么治疗?如果手术什么时间最好?等俩个多月暑假做可以否?北京阜外
其他类似问题
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
医生回复区
擅长: 骨折,糖尿病,急腹症,子宫肌瘤等
帮助网友:4876称赞:23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提供的信息可以考虑要尽快手术治疗,因为缺损比较大,会影响心功能,及早手术治疗及早排除危险。指导意见:建议加强营养,保持心情愉快,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希望我的回答会给你有所帮助。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其他类似问题
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
参考价格:16
参考价格:44.6
参考价格:45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补肾益智,养心安神,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少眠多梦,...
参考价格:¥16
滋阴养血,宁心安神。用于阴虚血少所致的头眩心悸,...
参考价格:¥44.6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的症状,治疗_室间隔缺损能治好吗_太平洋亲子网健康库
您现在的位置: &
(别名:室缺)
室间隔缺损是由于胚胎期心脏发育不全造成两个心室之间的异常交通,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心血管造影
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
胸部CT检查
室间隔缺损概述
  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指室间隔在胚胎发育不全,形成异常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它可单独存在,也可是某种复杂心脏畸形的组成部分。&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分类
  在胚胎的第5~7周,分别自心室尖部由下而上、心球嵴处自上而下形成肌性间隔,并由来自房室瓣处心内膜垫的膜部间隔与前二者相互融合,形成完整的心室间隔,将左右心室腔完全隔开,如果在此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即会造成相应部位的心室间隔缺损。一般系单个缺损,偶见多发者。
  根据缺损的位置,可分为五型:
  1、室上嵴上缺损:位于右心室流出道,室上嵴上方和主、肺动脉瓣之下,少数病例合并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2、室上嵴下缺损:位于室间隔膜部,此型最多见,约占60-70%。
  3、隔瓣后缺损:位于右心室流入道,三尖瓣隔瓣后方,约占20%。
  4、肌部缺损:位于心尖部,为肌小梁缺损,收缩期时间隔心肌收缩使缺损变小,所以左向右分流量小。
  5、共同心室:室间隔膜部及肌部均未发育,或为多个缺损,较少见。
  很多患儿是在婴幼儿期肺部感染就诊时发现,还有的是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后前来就诊。
  1、症状 小缺损可无症状。较大缺损由于分流量大,婴幼儿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还可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如气促,肝脏增大等,喂养困难,发育不良等。
  2、体征 较典型的体征是胸骨左缘3~4肋间听到Ⅲ~Ⅳ级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并可扪及震颤,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和分裂。肺动脉高压致左向右分流减少时,杂音可减轻,而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则明显亢进分裂。
  相关阅读:
  1、X线检查
  中度以上缺损心影轻度到中度扩大,左心缘向左向下延长,肺动脉圆锥隆出,主动脉脉结变小,肺门充血。
  重度阻塞性肺动脉高压心影扩大反而不显著,右肺动脉粗大,远端突变小,分支呈鼠尾状,肺野外周纹理稀疏。
  2、心脏检查
  心前区常有轻度隆起。胸骨左缘第3、4肋间能扪及收缩期震颤,并听到Ⅲ一Ⅳ级全收缩期杂音;高位漏斗部缺损则震颤和杂音位于第2肋间。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分流量大者,心尖部尚可听到柔和的功能性舒张中期杂音。肺动脉高压导致分流量减少的病例,收缩期杂音逐步减轻,甚至消失,而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则明显亢进、分裂,并可伴有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
  3、心电图检查
  缺损小示正常或电轴左偏。缺损较大,随分流量和肺动脉压力增大而显示左心室高电压、肥大或左右心室肥大。严重肺动脉高压者,则示右心肥大或伴劳损。缺损小者心影多无改变。缺损中度大时,心影有不同程度增大,以右心室为主。缺损大者,左、右心室均增大,肺动脉干凸出,肺血管影增强,严重肺动脉高压时,肺野外侧带反而清晰。
  4、超声心动图
  左心房、左、右心室内径增大,室间隔回音有连续中断,多普勒超声:由缺损右室面向缺孔和左室面追踪可深测到最大湍流。
  5、心导管检查
  右心室水平血氧含量高于右心房0.9%容积以上,偶尔导管可通过缺损到达左心室。依分流量的多少,肺动脉或右心室压力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一、内科治疗
  主要防治感染性心内膜炎,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
  二、外科手术治疗
  1、外科手术原则
  (1)、鉴于室缺有自然闭合的可能,因而对缺损小、年龄小的病儿可随诊观察至2&3岁。
  (2)、极小室缺、无症状、胸片、心电图均正常者,一般不需手术治疗。但应定期门诊复诊。
  (3)、对无自愈可能,又无肺高压的室缺病儿,可于1~4岁岁择期手术治疗。手术主法:可采用介入治疗或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室缺修补术。
  (4)、漏斗部缺损,尤其是双动脉瓣下缺损,应在2岁心以前根治,以防主动脉瓣脱垂的发生。
  (5)、部分大型室缺,反复肺炎,心衰,经内科积极治疗控制不满意者,不受年龄、体重限制,应早期行手术治疗。如因技术、设备条件不足,可先行肺动脉环缩术缓解症状。待3&6个月后行根治术。
  (6)、出现严重阻力型肺动脉高压,临床有紫绀的患儿应为手术禁忌证。
  (7)、术后定期随访,注意有无残余分流及心功能的恢复。
  3、手术适应证
  巨大的室间隔缺损,25%-50%在1岁内因肺炎、心力衰竭而死亡。因此,心力衰竭反复发作婴儿应行缺损修补治疗。约半数小缺损可能自行闭合,除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外,可观察到10岁再考虑手术治疗。很小的缺损可终生不需手术。分流量超过50%或伴有肺动脉压力增高的婴幼儿应早日手术,以防肺高压持续上升。如已臻严重阻塞性肺高压则为手术反指征。
  4、手术方法
  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正中胸骨切口,建立体外循环。阻断心脏循环后,切开右心室流出道前壁,虽可显露各类型室间隔缺损,但对心肌有一定损伤.影响右心功能和损伤右束支。目前多采用经右心房切开途径,这对膜部缺损显露更佳。高位缺损,则以经肺动脉途径为宜。对边缘有纤维组织的较小缺损,可直接缝合,缺损&lcm者,则用涤纶织片缝补。传导束走经膜部缺损下缘,隔瓣后缺损缝补时容易误伤,应该避开,缝靠隔瓣根部为宜。
  传统心血管外科手术,多采用胸骨正中切口,部分采用左胸后外侧切口,随着心血管手术的安全性不断提高, 术中创伤切口的美观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微创小切口手术逐渐受到广大爱美患者的青睐。
  5、 术后处理
  (1)、对术前有明显肺动脉高压者,术后宜持续应用呼吸器至翌日晨,如术后48小时仍不能脱离呼吸器,应做气管切开取代气管内插管。
  (2)、肺动脉高压者常有术后循环不稳定,需用正性肌力药物维持血压。
  (3)、术后发生Ⅲ&房室传导阻滞者,应确保起搏效能,有些病例系传导束一过性损伤,数日内会自动恢复传导功能。
  6、手术效果
  (1)、取决于病人的病情轻重、病期早晚,以及手术的完美程度和术后处理是否得当等。无明显肺动脉高压者,手术死亡率在2%以内
  (2)、术前已有严重的肺血管继发病变者,手术后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也明显增高,康复情况视其肺血管病变程度而定,如病变已成为不可逆转者,预后较差。
  相关阅读:
  1、应为患儿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既要增强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又要适当休息,避免劳累过度。如果患儿能够胜任,应尽量和正常儿童一起生活和学习,但应防止剧烈活动。同时,应教育儿童对治疗疾病抱有信心,减少悲观恐惧心理。
  2、室内空气要流通。冬天应定时打开窗户,以加强空气对流。有持续青紫的患儿,应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导致患儿出汗、脱水。
  3、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体质。进食避免过饱。对青紫型心脏病患儿须给以足够的饮水量,以免脱水而导致血栓形成。
  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喂养比较困难,吸奶时往往易气促乏力而停止吮吸,且易呕吐和大量出汗,故喂奶时可用滴管滴入,以减轻患儿体力消耗。喂哺后轻轻放下侧卧,以防呕吐物吸入而吸起窒息。
  4、避免患儿情绪激动,尽量不使患儿哭闹,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5、保持大便通畅。对青紫型患儿注意大便时勿太用力,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如两天无大便,可用开塞露通便。
  6、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禁止大量输液,如必须输液时,滴液速度须缓慢,以防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
  7、法乐氏四联症的患儿多取蹲踞位,在行走或玩耍时常会主动蹲下片刻。这是因为蹲踞后可使缺氧症状得到缓解,患儿如有这种现象,家长切不可强行将患儿拉起。
  8、对平时心脏功能和活动耐力都较好的患儿,应当按当时接受预防接种,但在接种后,应多观察全身和局部反应,以便及时处理。
  9、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体质弱,易感染疾病,尤以呼吸道疾病为多见,且易并发心力衰竭,故应仔细护理,随着季节的变换,及进增减衣服。如家庭成员中有上呼道感染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平时应尽量少带患儿去公共场所,在传染病好发季节,尤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一旦患儿出现感染时,应积极控制感染。
  10、如发现患儿有气急烦躁、心率过快、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发生心力衰竭,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您的提问:
问题补充说明:
可描述病情等情况,跟其它妈妈分享更多的治疗经验
如文字不能准确表达,可问题说明越详细,回答也会越准确!
匿名发表:
您可以对问题设定匿名,但您需要付出积分10分
回答提醒:
如果您的提问有回答后,系统会自动发邮件通知
选择提问人群:
向好友求助
向同龄宝宝父母求助
向同城父母求助
如文字不能准确表达,在这里上传图片。上传图片要求,图片大小不可以超过2兆,格式限定为jpg、gif、bmp、png。
请稍候……
职称:主任医师
职称:副主任医师
职称:副主任医师
职称:主任医师
职称:副主任医师
健康公开课
太平洋亲子网“自诊小工具”,帮你看看得了什么病,快试试看!
您浏览过的疾病
您暂时没有浏览任何疾病或COOKIE未正确使用
·您还没有通行证,请先使用通行证登录
如果还没有太平洋网络通行证,请点击右心房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右心房
右心房有三个入口,一个出口。入口即上、口和口。冠状窦口为心壁回心的主要入口。出口即右房室口,右心房借助其通向。右心房通过上、下腔静脉口,接纳全身静脉血液的回流,还有一小的冠状窦口,是本身静脉血的回流口。右心房内的血液经右房室口流入右心室,在右房室口生有(),瓣尖伸向右心室,尖瓣藉与右心室壁上的乳头肌相连。当心室收缩时,合拢封闭房室口以防止血液向心房内逆流。外文名Right atrial结&&&&构三个入口,一个出口
如本人的拳头,外形像桃子,位于之上,两肺间而偏左。心脏是一中空的肌性器官,主要由构成,有、、右心房、四个腔。 心脏示意图左右心房之间和左右心室之间均由间隔隔开,故互不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这些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入心室,而不能倒流。
在左边的叫“”,在右边的叫“”,壁厚,肌肉发达。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室与相连。
血液由压入后,由心室压入动脉,分别输送到肺部与全身的其他部分。
心底朝向右上后方,大部分由,小部分由右心房构成,上、分别开口于右心房的上、下
部。在上、下腔静脉与右之间是房间沟,为左右心房后面分界的标志。
外形上,前面构成是右上为心房部,大部分是右心房,左只构成其一小部分,左下为室部,2/3 为右心室前壁,1/3 为左心室。后面贴于,主要由左心室构成。侧面(左面),主要由左心室构成,只上部一小部分由构成。
心脏右缘垂直钝圆,由右心房构成,向上延续即为上腔静脉。左缘斜向下,大部分为构成,上端一小部分为左心耳构成。下缘近水平,较锐,大部分为,只心尖处为左心室构成。右心房壁较薄。根据血流方向,右心房有三个入口,一个出口。入口即上、口和口。冠状窦口为心壁静脉血回心的主要入口。
出口即右房室口,右心房借助其通向。房间隔后下部的卵圆形凹陷称,为胚胎时期连通左、右心房的闭锁后的遗迹。右心房上部向左前突出的部分称右。
右心室有出入二口,入口即右房室口,其附有三块叶片状,称(即)。按位置分别称前瓣、后瓣、隔瓣。瓣膜垂向室腔,并借许多线样的与心室壁上的乳头肌相连。右心房通过上、口,接纳全身静脉血液的回流,还有一小的口,是本身静脉血的回流口。右心房内的血液经右房室口流入,在右房室口生有(右右心房的位置房室瓣),瓣尖伸向右心室,尖瓣藉与右心室壁上的乳头肌相连。当心室收缩时,合拢封闭房室口以防止血液向心房内逆流。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它包括心房收缩,心房舒张、心室收缩和心室舒张四个过程。
血液在中是按单方向流动,经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射入动脉。在心脏的射血过程中,心室舒缩活动所引起的心室内压力的变化是促进血液流动的动力,而瓣膜的开放和关闭则决定着血流的方向。开始收缩之前,整个心脏处于舒张状态,心房、心室内压力均都比较低,这时()关闭。由于不断流入心房,心房内压力相对高于心室,处于开的状态,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使心室充盈。当心房收缩时,心房容积减小,内压升高,再将其中的血液挤入心室,使心室充盈血量进一步增加。
心房收缩持续时间约为00.1秒,随后进入。
心房进入舒张期后不久,心室开始收缩,心室内压逐渐升高,首先心室内血液推动房室瓣关闭,进一步则推开半月瓣而射入动脉,当心室舒张,心室内压下降,主动脉内血液向心室方向返流,推动半月瓣,使之关闭,当心室内压继续下降到低于内压时,心房中血液推开房室瓣,快速流入心室,心室容积迅速增加,此后,进入下一个心动周期,心房又开始收缩,再把其中少量血液挤入心室。可见在一般情况下,血液进入心室主要不是靠心房收缩所产生的挤压作用,而是靠心室舒张时心室内压下降所形成的“抽吸”作用。闭锁是一种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三尖瓣闭锁%。在型先天性心脏病中继和后居第三位。主要病理改变是三尖瓣闭锁或三尖瓣口缺失,或。详细见三尖瓣闭锁。(tricuspidinsufficiency)罕见于瓣叶本身受累,而多由及扩张引起。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致三尖瓣病变或三尖瓣环扩张,导致三尖瓣在不能完全关闭时称三尖瓣关闭不全。该病有功能性和两种,前者多继发于导致扩张的病变,发病率相当高,如、病变、或漏斗部狭窄、右心室心肌梗塞等。后者可为先天性异常如Ebstein畸形及共同房室通道,也可为后天性病变如风湿性炎症、冠状动脉病变致三尖瓣、外伤及等。该病视原发病因的性质和的严重度而定,和所致者预后常较二尖瓣病变或所致者更差。内科治疗可缓解症状,外科手术可治愈。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1866年Ebstein首先报道一例,故亦称为Ebstein畸形。其发病率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占0.5~1%。三尖瓣下移畸形系指,其后瓣及隔瓣位置低于正常,不在房室环水平而下移至壁近心尖处,其前瓣位置正常,致使右心房较正常大,而右心室较正常小,可有。此类畸形常合并开放或以及。由于右心房内血量较多,压力增高,其所含血液部分经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流入,部分仍经入右心室,因肺动脉狭窄,进入的血量减少,故回入左心房的动脉血量也少,此时再与自右心房分流来的混合,经而入及。粘液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脏肿瘤,多属良性,恶性者少见。可发生于所有心脏的面,95%发生于,约75%位于,20%位于右心房,左、各占2.5%。左心房粘液肿瘤常发生于卵园窝附近,临床上常因瘤体堵塞口,导致二尖瓣口狭窄或关闭不全,粘液瘤可发生于任一年龄,但最常见于中年,以女性多见。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治疗_先天性心脏病能治好吗_太平洋亲子网健康库
您现在的位置: &
(别名: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先心病)
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
心血管造影
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概述
  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在人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心脏,称为先天性心脏病。除个别小室间隔缺损在5岁前有自愈的机会,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临床上以心功能不全、紫绀以及发育不良等为主要表现。其发病率约占出生婴儿的0.8%,其中60%于&1 岁死亡。发病可能与遗传尤其是染色体易位与畸变、宫内感染、大剂量放射性接触和药物等因素有关。随着心血管医学的快速发展,许多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得到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病死率已显著下降。
  一、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
  1、感染,妊娠前三个月患病毒或细菌感染,尤其是风疹病毒,其次是柯萨奇病毒,其出生的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较高。
  2、其它:如羊膜的病变,胎儿受压,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母体营养不良、糖尿病、苯酮尿、高血钙,放射线和细胞毒性药物在妊娠早期的应用,母亲年龄过大等均有使胎儿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
  二、遗传因素
  先天性心脏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发病趋势,可能因父母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遗传学研究认为,多数的先天性心脏病是由多个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
  三、其它
  有些先天性心脏病在高原地区较多,有些先天性心脏病有显著的男女性别间发病差异,说明出生地海拔高度和性别也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1、心衰
  新生儿心衰被视为一种急症,通常大多数是由于患儿有较严重的心脏缺损。其临床表现是由于肺循环、体循环充血,心输出量减少所致。患儿面色苍白,憋气,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心率每分钟可达160次-190次,血压常偏低。可听到奔马律。肝大,但外周水肿较少见。
  2、紫绀
  其产生是由于右向左分流而使动静脉血混合。 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最明显。
  3、蹲踞
  患有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特别是法乐氏四联症的患儿,常在活动后出现蹲踞体征,这样可增加体循环血管阻力从而减少心隔缺损产生的右向左分流,同时也增加静脉血回流到右心,从而改善肺血流。
  4、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几乎都伴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杵状指(趾)的机理尚不清楚,但红细胞增多症是机体对动脉低血氧的一种生理反应。
  5、肺动脉高压
  当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的病人出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和紫绀等综合征时,被称为艾森曼格氏综合症。临床表现为紫绀,红细胞增多症,杵状指(趾),右心衰竭征象,如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周围组织水肿,这时病人已丧失了手术的机会,唯一等待的是心肺移植。患者大多数在40岁以前死亡。
  6、发育障碍
  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往往发育不正常,表现为瘦弱、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
  7、其它
  胸痛、晕厥、猝死。部分患儿则有体循环方面的症状,例如排汗量异常(通常表现为大大超出正常同龄人的量)
  常见典型先心病,通过症状、体征、心电图,X线和超声心动图即可作出诊断,并能估计其血液动力学改变,病变程度及范围,以定治疗方案。对合并其他畸形、复杂先心病,可结合心导管或心血管造影等检查,了解其异常病变程度,类型及范围,综合分析,作出明确的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一、病史
  1、母亲的妊娠史:妊娠最初3个月有无病毒感染,放射线接触,服药史,糖尿病史,营养障碍,环境与遗传因素等。
  2、常见的症状:呼吸急促,青紫,尤其注意青紫出现时的年龄、时间,与哭叫、运动等有无关系,是阵发性的还是持续性的。心力衰竭症状:心率增快(可达180次/分),呼吸急促(50次/分-100次/分),烦躁不安,吃奶时因呼吸困难和哮喘样发作而停顿等。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的上呼吸道感染,面色苍白、哭声低、呻吟、声音嘶哑等,也提示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
  3、发育情况: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往往营养不良,躯体瘦小,体重不增,发育迟缓等,并可有蹲踞现象。
  二、体格检查
  如体格检查发现有心脏典型的器质性杂音, 心音低钝,心脏增大,心律失常,肝大时,应进一步检查排除先天性心脏病。
  三、特殊检查
  1、X线检查:可有肺纹理增加或减少、心脏增大。但是肺纹理正常,心脏大小正常,并不能排除先天性心脏病。
  2、超声检查:对心脏各腔室和血管大小进行定量测定, 用以诊断心脏解剖上的异常及其严重程度,是目前最常用的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方法之一。
  3、心电图检查:能反映心脏位置、心房、心室有无肥厚及心脏传导系统的情况。
  4、心脏导管检查:是先天性心脏病进一步明确诊断和决定手术前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通过导管检查,了解心腔及大血管不同部位的血氧含量和压力变化,明确有无分流及分流的部位。
  5、心血管造影:通过导管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而又需考虑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作心血管造影。将含碘造影剂通过心导管在机械的高压下,迅速地注入心脏或大血管,同时进行连续快速摄片,或拍摄电影,观察造影剂所示心房、心室及大血管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有无异常通道或狭窄、闭锁不全等。
  6、色素稀释曲线测定:将各种染料(如伊文思蓝、美蓝等),通过心导管注入循环系统的不同部位,然后测定指示剂在动脉或静脉血中稀释过程形成的浓度曲线变化,根据此曲线的变化可判断分流的方向和位置,进一步计算出心排血量和肺血容量等。
  7、目前常用的有非创伤性的多拍螺旋CT有助于诊断
  根据以上的病史、体检及特殊检查得出的阳性体征,加以综合分析判断,以明确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
  一、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
  先心病一般是无法自行愈合的,均需通过手术或者介入的方法根治。但是对于缺损口径小于0.5cm 的室缺或房缺,可以无需治疗,它不会对患儿心脏功能及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但由于孩子存在心脏杂音,对将来升学、就业、婚姻有一定影响,而现在手术又非常成熟,有些家长由于这些社会因素还是选择手术。还有一些小的缺损,比如干下部位的室缺,由于靠近主动脉瓣,就是小于0.5cm,也需要积极手术治疗。对于缺损口径大于0.5cm的患儿建议行手术治疗。
  2、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主要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体动脉至肺动脉瘘和室间隔缺损等的根治性治疗。对于一些暂时无法手术或是已丧失手术矫治时机的先天性心脏病经此方法治疗后,可较好地等待手术矫治或是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此外还有一些手术矫治不彻底或不完全的先天性心脏病也可采用此方法进行补救性治疗。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手术后残余漏、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等,均可采用介入治疗加以补救。
  3、微创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最传统、最彻底、最经典方法是采取胸骨正中切口方式,此种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手术由于从胸骨正中作切口,将心脏全部暴露在视野内,几乎适合所有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  但是,这种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法的缺点是手术中失血较多,且术后胸部会留下一条较长的疤痕,不仅影响美观,对术后病人的心理创伤也较大。  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如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瓣狭窄的病人,可以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房缺修补术、经胸微创房缺/室缺封堵术等先天性心脏病微创手术,达到减少创伤、美容、节约费用等好处。
  二、护理
  1、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后的护理
  术前:(1)合并有其他疾病:如肝肾功能损伤,急性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皮疹等。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治愈后再去医院行心脏手术治疗。(2)防止呼吸道感染:患有动脉导管未闭,房、室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要预防肺部感染。一旦感染要积极治疗。(3)紫绀型先心病患儿:要控制患儿活动量,多休息,多饮水,避免剧烈运动和哭闹。
  术后:(1)术后要预防感染;(2)三至六个月内要限制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3)饮食以普食,半流质高蛋白低盐高纤维素饮食为主,少量多餐,勿暴饮暴食。尤其控制液体入量(1-5岁儿童入量20-40ml/小时,5-10岁儿童入量40-80ml/小时,10- 14岁80-120ml/小时);(4)尊医嘱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停药,增减药物用量5.一般术后3-6个月可以去上学,手术后尊医嘱去医院复查。
  2、调理营养
  饮食以普食,半流质高蛋白低盐高纤维素饮食为主,少量多餐,勿暴饮暴食,限制烟、酒、茶、咖啡及刺激性食物。
  3、先心病最佳治疗时间
  手术最佳最佳治疗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包括先天畸形的复杂程度、患儿的年龄及体重、全身发育及营养状态等。一般简单先天性心脏,建议1--5岁,因为年龄过小,体重偏低,全身发育及营养状态较差,会增加手术风险;年龄过大,心脏会代偿性增大,有的甚至会出现肺动脉压力增高,同样会增加手术难度,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对于合并肺动脉高压、先天畸形严重且影响生长发育、畸形威胁患儿生命、复杂畸形需分期手术者手术越早越好,不受年龄限制。
  4、先心病愈合的可能性
  先心病一般是无法自行愈合的,均需通过手术或者介入的方法根治。但是对于缺损口径小于0.5cm 的室缺或房缺,可以无需治疗,它不会对患儿心脏功能及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但由于孩子存在心脏杂音,对将来升学、就业、婚姻有一定影响,而现在手术又非常成熟,有些家长由于这些社会因素还是选择手术。还有一些小的缺损,比如干下部位的室缺,由于靠近主动脉瓣,就是小于0.5cm,也需要积极手术治疗。对于缺损口径大于0.5cm的患儿建议行手术治疗。
  相关阅读:
  先天性心脏血管病中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法乐氏四联症较易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影响预后,需注意防治。
  1、在怀孕早期(3个月之前)尽量别在电脑前、微波炉等磁场强的地方坐太长时间,因这时的胎儿还不稳定,各个器官还正在成形阶段,很可能造成孩子先天性心脏病。
  2、不要接触宠物,因宠物身上的细菌及微生物也可能造成孩子先天性心脏病。
  3、加强对孕妇的保健,特别是在妊娠早期积极预防风疹、流感等风疹病毒性疾病和避免与发病有关的一切因素,对预防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积极意义。
  相关阅读:
您的提问:
问题补充说明:
可描述病情等情况,跟其它妈妈分享更多的治疗经验
如文字不能准确表达,可问题说明越详细,回答也会越准确!
匿名发表:
您可以对问题设定匿名,但您需要付出积分10分
回答提醒:
如果您的提问有回答后,系统会自动发邮件通知
选择提问人群:
向好友求助
向同龄宝宝父母求助
向同城父母求助
如文字不能准确表达,在这里上传图片。上传图片要求,图片大小不可以超过2兆,格式限定为jpg、gif、bmp、png。
请稍候……
症  状:
治疗费用:500元以上
发表时间: 21:39:12
宝宝年龄:
孩子出生以来一直都挺健康的,活泼又聪明,但是三岁的时候却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个诊断无疑对我们是晴天霹雳,我们当时还带他跑了几个医院做复查,就是希望那只是误诊,但是每一次的诊断都是一样的!两年后我们就让他进行了手术,手术很成功,现在很健康,不过就是不能参加剧烈的运动。
症  状:
治疗费用:500元以上
发表时间: 00:31:22
宝宝年龄:
先天性心脏病分为很多种的,有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上或瓣下狭窄等等这一些,而且并不是每一种的先天性心脏病都是需要手术治疗的,有很多先天性心脏病不必开刀就可以得到根治,例如绝大部分动脉导管未闭,单纯性主动脉狭窄等。
症  状:
治疗费用:500元以上
发表时间: 20:38:36
评分:10.0
职称:主治医师
职称:主治医师
职称:副主任医师
职称:主任医师
职称:主任医师
健康公开课
太平洋亲子网“自诊小工具”,帮你看看得了什么病,快试试看!
您浏览过的疾病
您暂时没有浏览任何疾病或COOKIE未正确使用
·您还没有通行证,请先使用通行证登录
如果还没有太平洋网络通行证,请点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房间隔缺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