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脾虚中药方的药方是啥

    许公岩认为久咳不愈,肺气必伤,脾虚健运失常,以致痰湿内生,久渍于肺、阻遏气机,使脾的上归与肺的下输功能减弱。

    因此,病位在肺脾两脏,是以里寒为本的实证,病理变化属脾、肺、肾的气机失调,治疗用宣肺理脾、宽中化痰法,亦即许公岩创立的“推化痰湿法”。

其本意在于消除中阻之实邪——痰湿郁阻及食积之邪,并用升宣脾肺之方义,以调畅脾之升运及肺之宣降,则祛邪的同时,恢复正常生理气机,而咳喘速愈。选用药物苍术、麻黄,效果最为理想。因苍术辛、苦、温为燥湿健脾之要药,能以其辛温之气味升散宣化水湿,使脾气继续上归于肺,脾健则湿化。

    因而,常以苍术复脾之升作为方药的主体,通过燥湿而达到祛邪扶正。然而在脾虚积湿之同时,肺的下输功能失调,使气机通调受阻,则湿必停蓄,故配以辛温发汗利尿之麻黄,以助肺宣达,促其恢复通调。两药协作具有升脾散肺而化湿之功。

    苍术、麻黄合用,始见于《金匮要略》的“麻黄加术汤”,治疗脾虚湿困之证。用苍术能恢复脾之升运,用麻黄使其宣化、调降,两药相合,可除湿滞,又能恢复脾肺升降,水液运化之本能。

    许公岩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拟定的【苍术麻黄汤】是根据张仲景《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篇》第二十条“湿家身烦痛,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所创。仲景以麻黄发表祛其寒,白术健脾利湿,湿寒同治,表里同治,是为湿家理脾之重要意义。

    秦汉以前白术、苍术不分,许公岩认为湿家健脾以苍术更为得力,遂以本方加以发挥,秉先人湿家理脾之法,结合治疗痰湿咳嗽证属痰湿中阻者,配以莱菔子、桔梗,创立“苍麻丸”,旨在宣肺健脾,宽中化降痰湿,以复脾肺之升降功能。

    本方组成以苍术12g芳香理脾,健脾化湿;麻黄1~2g之小量通肺气;莱菔子30g宽中下气,引气机下行以通脾气;苦桔梗12g化痰止咳。其中苍术、麻黄为主体,苍术以其辛温之气味燥湿健脾,使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麻黄辛温有发汗利尿,宣通肺气,通调下输之能。

    苍术、麻黄两药等量使用,临证常见有发大汗之作用,苍术倍麻黄则发小汗,苍术三倍于麻黄常见尿量增多,有较强的利尿作用,苍术四倍于麻黄虽无明显之汗、利,但湿邪能自化。

    胸脘痞满者加半夏、瓜蒌;肺瘀水证者加木通,给以平时嗜茶饮多者;呼吸不畅,湿痰壅盛,痰呈稀白状,加白芥子;纳呆、腹胀、大便不爽者,多属湿浊积滞,延久蕴热,加胡黄连,苦清寒降、荡涤胃肠;兼湿阻膀胱者则加木通、泽泻等。

    本病因均与患者不良生活嗜好有关。平素嗜好生冷、茶酒、多饮多食,导致运化迟滞,损伤脾胃之阳,使食水难化,水湿潴留,因而痰湿内生;邪实不得排出,逐渐影响正气衰减,脾肺功能渐衰,则导致正虚邪实之证。

    故在治疗之时,既因寒湿水饮所伤,必严格控制水液入量,忌生冷及多饮多食,以利于恢复中阳,是至关重要。

【病历】患者,女,46岁。初诊:1983年12月26日。现病史:反复发作咳喘15年,加重4个月。该患者患慢性支气管炎15年。每年冬季病情加重,春暖稍减,经中西药及单验方治疗无效。近年来病情日益加重。

经常咳嗽,痰多白黏,咳甚则兼气短,喘息气急,胸憋痰黏难以咳出,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4个月前受凉后,诸症加重。

   目前胃纳尚可,平素喜嗜凉饮,大便干而不爽,舌暗,苔薄白,脉沉细滑弦,左脉尤甚。

   【辨证】:寒湿伤脾,脾虚湿困。

   【立法】:升脾宣肺,化湿祛痰。

    嘱患者,服药后如无任何不适,应守上方经常服用,并戒掉嗜茶多饮的习惯。

    1974年5月14日复诊:患者自述,服上方半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且便爽、渴止,又继续服药1个月后,咳痰、喘憋、气促诸症俱已消除。

    【按语】:因为患者素有慢性咳喘15年,肺气已伤。肺主皮毛,腠理不固,易受外感,风寒袭表,遂咳嗽不止。久咳必脾虚,加之患者素嗜凉饮多,损伤脾阳,致脾运失健,则痰湿内生。治宜升脾宣肺,化湿除痰。

方中以苍术升脾气,使困脾的水湿得行,茯苓助苍术健脾渗湿。麻黄疏风散寒,宣通肺气,将湿邪予以通调下输,水精各得其所。桔梗开启肺气以驱痰浊,前胡助桔梗宣肺化痰,莱菔子降气化痰。用药后痰消湿化,脾复健运,痰无所生,则咳痰自愈。再经巩固治疗,效果较好,病未复犯。慢性咳嗽之痰湿证,临床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黏稀,易于咳出,甚或痰鸣喘促,胸脘痞闷,纳食不佳,肢体困重,面色萎黄,甚或水肿,大便溏或黏滞不爽。

患者多有嗜好茶酒、贪食生冷或肥甘厚味、饥甚暴食、饮食不节等不良习惯。舌苔白腻,脉象濡滑或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对此类患者,许公岩认为禀赋虚弱、脾胃失健是其发病的基础,寒湿伤脾、积湿酿痰是其主要病理因素。湿邪的生成虽与脾、肺、肾三脏有关,但多以脾为重点。

    许公岩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深有体会,治湿虽有祛湿、化湿、散湿、燥湿、渗湿、利湿等诸法,但有不少病例湿去复聚,久治不愈。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湿邪为患,遏阻气机,使脾的上升与肺的下输功能减弱。

况且,湿邪有黏腻、不易速去的特点,如果处方用药注重加强升脾宣肺的气化功能,就能使湿去痰消,而咳喘速愈。

    经过反复探索,许氏深切体会到选用苍术、麻黄效果最为理想。

苍术辛、苦、温,为燥湿健脾之要药,能以其辛温之气味升散宣化水湿,使脾气继续上归于肺,脾健则湿化,因而常以苍术复脾之升作为方药的主体,通过燥湿而祛邪扶正。

    然而在脾虚积湿之同时,肺亦不能独健,如失其下输之功能,通调受阻则湿必停蓄,故配以辛温能发汗利尿之麻黄以助肺宣达,促其迅复通调,两药协作具有升脾宣肺而化湿之功。

加载中,请稍候......

提示:疾病因人而异,他人的咨询记录仅供参考,擅自治疗存在风险。

您好,我找中医开了药方,每天喝中药。大夫诊断我是气虚脾虚。我现在的状况是工作原因经常熬夜,失眠,大便不成形,刚得过肾结石,有肾囊肿,多汗,受风易感冒,有过敏性鼻炎。小的时候得过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尿频且黄 吃完几天中药,现在经常放屁,不响的屁,胃胀。有时候打嗝,这是什么原因呢(男,30岁)

你好你这是气虚脾虚的表现啊,很符合啊,你的胃肠蠕动功能也有点查

哦,对了,主任,最近我身体还出现了荨麻疹,吃了两天药,现在不怎么痒痒了。您看我还需要注意什么吗,大夫开的药没问题?我当时看了两个中医,一个内科,一个皮肤科治荨麻疹的

我经常容易累,眼睛酸肿,大便没规律,白天哈欠连天,平时自己顾虑的事情也特别多

你这个就是脾虚的,我觉得没有问题从我的角度辩证也是脾气虚

噢,那您看我平时需要注意什么,饮食上需要多吃什么



该条问诊记录已由春雨医生整理点击查看总结

您好,我找中医开了药方,每天喝中药。大夫诊断我是气虚脾虚。我现在的状况是工作原因经常熬夜,失眠,大便不成形,刚得过肾结石,有肾囊肿,多汗,受风易感冒,有过敏性鼻炎。小的时候得过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尿频且黄 吃完几天中药,现在经常放屁,不响的屁,胃胀。有时候打嗝,这是什么原因呢(男,30岁)

你这是气虚脾虚的表现啊,很符合啊,你的胃肠蠕动功能也有点查,你这个就是脾虚的,我觉得没有问题从我的角度辩证也是脾气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脾虚的中药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