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腭部腺泡细胞乳腺癌术后化疗方案为什么不用化疗

腭部涎腺肿瘤不同手术方式效果的追踪观察
作者:赵红 朱声荣 梅银娥  文章来源: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17:44:38         【】
  2.1 良性肿瘤的治疗:腭部良性肿瘤中,以多形性腺瘤最常见,由于该肿瘤术后容易复发,故均在肿瘤外0.5~1.0cm正常组织处将肿瘤切除,并常规切除表面粘膜及深面骨膜,对骨质粗糙者作局部骨质铲除,软腭部肿瘤可采用包膜外摘除术,同时去除肿瘤相邻的腺体,本组良性肿瘤64例,复发12例,复发率为19%,均为多形性腺瘤,扩大切除4例,无复发。  2.2 恶性肿瘤的治疗:本组22例恶性肿瘤,术后9例复发,复发率为41%,其中首次采用单纯肿瘤切除的复发率(57%)高于扩大的切除(44%)或次全切除的复发率(16%),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周正炎认为:涎腺癌术后的局部复发是由于手术安全缘掌握不够所致〔3〕,故我们认为对于腭部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应掌握以下原则:①对于恶性程度高,易复发的鳞癌、腺样囊性癌等即使骨面无明显破坏,原则上应用洞穿切除,若发现肿瘤已侵入上颌窦者应作一侧上颌骨次全或全切除。②腭大孔是腭部肿瘤扩散的薄弱区,因此对于硬腭后分或软硬腭区癌瘤尤其是腺样囊性癌,已波及腭大孔区者即使上颌骨未被破坏,也应考虑上颌结节及翼突的扩大切除术,并尽可能高位切除上颌神经及翼腭凹内容物。③软腭区肿瘤根据病变范围作半侧或全部软腭切除。④对于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腺泡细胞癌等,若怀疑骨质或骨膜受累,可作牙槽突水平的腭骨切除,保留鼻腔粘膜,术后功能无明显影响。  3. 腭部涎腺恶性肿瘤的颈淋巴结清扫  腭部肿瘤的病理分类不同和原发部位的差异,其颈转移有明显不同〔4〕,总的说来转移率较低。腭部肿瘤中一般以鳞癌及恶性黑色素瘤颈部转移率较高,软腭癌瘤转移率高于硬腭。涎腺肿瘤中的腺样囊性癌转移率较高,而其他腭部小涎腺癌的颈淋巴结转移较低〔3〕,尽管腭部涎腺肿瘤的切除对口腔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还是应以彻底切除为原则〔5〕,本组22例恶性肿瘤中,有6例作舌骨上淋巴清扫术,3例作了颈淋巴清扫术,且效果好于其他手术方法。因此,腭部涎腺恶性肿瘤在发现或怀疑有颈淋巴结转移者,应考虑作选择性或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
作者单位:赵红(442000十堰,市人民医院)     朱声荣 梅银娥(430030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
参考文献 [1]Waldron C, Mofty SK, Gnepp D.R, Tumors of the intraoral minor Salivary glands: a demographic andhistologic study of 426 case s.Oral Surg  [2]俞光岩.涎腺疾病.第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3]周正炎.涎腺癌.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4]王志勇,叶炳飞,徐明耀.60例腭部小涎腺癌的临床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杂志0 [5]朱声荣,王秀丽,吴慧华.涎腺疾病手术前后唾液流量及免疫球蛋白变化的观察.口腔医学1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2&&
责任编辑:姚红祥
上篇文章:下篇文章:76例腭部恶性肿瘤治疗临床分析
腭部肿瘤在口腔颌面外科中较常见,腭部恶性肿瘤占口腔癌的10%[1],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后较好。现将我院年收治的76例腭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6例,男45例,女31例;年龄11~81岁(中位年龄49.6岁)。病理学分类:鳞癌42例,黏液表皮癌15例,腺样囊性癌12例,腺癌3例,腺泡细胞癌3例,淋巴上皮癌1例。发病部位:硬腭22例(28.9%),硬软腭交界部36例(47.3%),软腭部18例(23.8%)。本组采取单纯手术治疗24例(31.6%),单纯放射治疗18例(23.7%),放疗联合手术治疗34例(44.7%)。1.2治疗方法:58例硬腭及硬软腭交界处恶性肿瘤中,手术病例44例,其中21例肿瘤尚未破坏腭骨水平板,在病灶外1.5cm处行病灶扩大切除术及腭骨水平板切除术;16例破坏腭骨水平板,除行病灶扩大切除术外,另行上颌骨部分或次全切除术;7例因肿瘤侵犯上颌骨故行...&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对 1991年 10月~ 1998年 6月期间 ,患妇科恶性肿瘤住院中放弃治疗的 36例 ,就其原因及临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1 资料1.1 年龄与职业 :年龄最小 11岁 ,最大 77岁 ,平均 4 8.5岁 ;其中 ,4 5岁者 2 3例 ,占 6 3.89%。农民 2 5例 ,无业 4例 ,学生 2例 ,工人 5例。1.2 原发病及治疗情况 :①卵巢癌 2 3例 ,Ⅳ期 6例 ,Ⅲc 期 17例 ;未手术 3例 ,仅行手术探查或术中残余大块癌灶者 7例 ,根治术后化疗肿瘤复发 13例。②宫颈癌 5例 ,Ⅲb 期 3例 ,均未手术 ;Ⅳ期 2例 ,手术 1例 (有残余癌灶 ) ,未手术 1例。③子宫肉瘤 3例 ,术后化疗 1~ 3疗程复发。④子宫内膜癌 2例 ,其中Ⅲ期 1例 ,术后未化疗而 1年半复发 ;Ⅳ期 1例 ,未手术。⑤绒癌 3例 ,Ⅲb 期并肺部感染 1例 ,Ⅳ期 2例 ,未行化疗。1.3 放弃治疗情况 :放弃...&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腭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口腔癌的 10 %。由于位置表浅 ,张口可见 ,大多能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 ,预后较好。但若治疗处理不当 ,也会影响生存率。现将我院头颈外科 1990年至2 0 0 0年间收治的腭部恶性肿瘤 32例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 ,男性 2 2例 ,女性 10例。发病年龄 2 0岁~ 76岁 ,平均年龄 4 5 .8岁。位于硬腭 17例 ,软腭 11例 ,软硬腭交界处 4例。硬腭癌中 :腺样囊性癌 8例 ,恶性混合瘤 3例 ,黏液表皮样癌 3例 ,鳞癌 2例 ,恶性黑色素瘤 1例。软腭癌中 :鳞癌 8例 ,腺癌 1例 ,黏液表皮样癌 1例 ,腺样囊性癌1例。软硬腭交界处 :腺样囊性癌 2例 ,鳞癌 1例 ,恶性黑色素瘤 1例。1.2 治疗方法  2 1例硬腭及软硬腭交界处恶性肿瘤中 ,9例肿瘤尚未破坏腭骨水平板 ,在病灶外 1.5 cm行病灶扩大切除术 +腭骨水平板切除术 ;8例肿...&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胯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口腔癌中约排在第 2~5位’刀。我科自 1984年 8月至 1992年 12月共收治经本院病理科证实的胯部恶性肿瘤38例,回顾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性ZO例,女性18例,年龄6~73岁,平均45岁,40~59岁占55.3%。术前诊断混合瘤8例,乳头状瘤2例,胯癌17例,恶性混合瘤5例,恶性淋巴瘤3例;黑色素瘤、创伤性溃疡及囊肿各1例。 2.病理类型及发病时间;病理类型按组织来源分为腺上皮恶性肿瘤19例(50%),鳞状上皮细胞癌14例(36.8%),未分化癌、恶性淋巴瘤各2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发病时间以患者发现到来诊时的时间间隔计算,6个月以内20例(52.6%),7~12个月10例(26.3%)d年以上 8例(ZI、l%),其中最长 1例(腺泡细胞癌)达18年之久。病理类型与发病时间的关系见表1。 表1 各类肿瘤的发病时间统计(例) l~6个月7~12个月1年以上 合计粘液表皮样癌2338...&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腭部恶性肿瘤较为常见,危害亦较大,现将我们收集的171例腭部恶性肿瘤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在171例中,男性100例,女性71例,男女之比1.4∶1。年龄分布以40~59岁者居多,有96例(56.1%)。91例(53.2%)有淋巴结转移。肿瘤原发于硬腭前份者21例(12.3%),硬腭后份者109例(63.7%),软腭部者41例(24.0%)。2病理类型与治疗方式及疗效(5年生存率)的关系见表1。表中“腺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包括恶性混合物、腺样囊性癌、粘液表皮样癌和腺癌;“其它”包括低分化癌、恶性黑色素瘤、肉瘤等。手术指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非单纯手术。所有患者都接受了5年以上的随访。表1 病理类型与治疗方式及效果的关系组织学来源手  术Nn%化  疗Nn%放  疗Nn%未  治Nn%合  计Nn%鳞状上皮 0 2233.3腺上皮 7342.9 ——...&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02年1月~2010年12月间住院治疗的口腔外科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4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主要针对其发病情况、病理诊断、治疗方法以及预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生存率截止时间是2010年3月,进行累计生存率的计算。1.2并发症情况患者入院时存在的主要并发症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白内障、结核病、各型肝炎等。部分患者合并有多种疾病,仅一小部分患者无任何并发症。1.3临床病理分析按照病理分型主要针对主要的几个病理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如鳞状细胞癌、唾液腺系癌、恶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而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主要分为了高分化癌、中分化癌、低分化癌三种。1.4发病部位的分析发病部位的分析主要包括:舌颊部、上牙龈、下牙龈、腭部、口底、唇部、上颌骨、下颌骨、腮腺、颌下腺、舌下腺、颜面皮肤、颈部、口咽部、鼻咽部、甲状腺等。1.5治疗方法根据分析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单独放射治疗、单纯外科手术、放疗+...&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腺泡细胞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