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两个月的女孩,查出有先天性髋关节半脱位双髋关节脱位,该怎么治疗,费用大概要多少呢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李阳大夫本人发表
你好!二岁小孩双髋关节脱位,有什么方法治疗最好?_双髋...
状态:就诊前
状态:就诊前
有新资料上传
建议手术治疗,2到3岁患儿为此手术治疗最佳时机。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状态:就诊前
谢谢李大夫,在哪家医院做手术最好?费用大概多少?
状态:就诊前
在哪家医院做手术最好?
状态:就诊前
二岁小孩双髋关节脱位做手术成功率高吗?手术后什么时候才能走路,全家人都很担心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李阳大夫的信息
小儿骨科常见病
李阳,男,主治医师,擅长小儿骨科常见病。
小儿骨科可通话专家
山东省立医院
北京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
昆山第一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南京儿童医院
北京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当前位置: &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诊断和治疗
丁盛医生信息页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诊断和治疗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比较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后脱位为多见,出生时即已存在,病变累及髋臼、股骨头、关节囊、韧带和附近的肌肉,导致关节松弛,半脱位或脱位。有时可合并有其它畸形,如先天性斜颈、脑积水、脑脊膜膨出,其它关节先天性脱位或挛缩等。
  【病因】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当然,多发性畸形附有髋关节脱位应属于先天性畸形。总的说来,近年来大多数学者认为病因并不是单一的。这就是说有许多因素参加才会引起此症的产生。
  (一)遗传因素 无可否认的事实说明此症有明显的家族史,尤其在双胎婴儿中更为明显,有此症之患者家族中其发病率可以高达20~30%,而且姐妹中更为多见。同样的疾病在姐妹中可以出现髋脱位半脱位与发育不良三种类型,倘若不进行详细的,早期的检查与X线片诊断,除第一类之外,后两类往往可以遗漏而到达7、8岁时髋关节已完全正常。
  (二)韧带松弛因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告证明关节韧带松弛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动物实验中Smith将小狗的关节囊,圆韧带切除后,产生髋脱位现象的百分比很高,临床上Andren指出X线片中耻骨联合的分离在髋脱位病例中为正常婴儿的两倍,他认为这是母体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内分泌使韧带松弛,超量的内分泌变化是引起髋脱位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Andren、Borglin在新儿髋脱位病例3天以内发现尿中雌酮(Estrone)雌二醇17β(Estradil)排出量与正常婴儿比较有变化。但是Thieme利用16个病婴与19个正常婴儿比较,逐月测量时,经统计学处理发现没有区别。因此,内分泌变化引起韧带松弛学说尚不能成立。
  (三)体位与机械因素髋脱位病例中臀位产有人报道高达16~30%之多,正常生育中臀位产仅占3%,Wikinson(1963)将幼儿髋关节固定于屈曲、外旋、膝关节伸直,并给予雌激素和黄体酮。可出现髋关节脱位畸形。
  出生后的体位亦有人认为是引起此病的一个因素。如在瑞典和美洲印地安人的发病率高的原因是由于婴儿应用襁褓位有关。
  【分型说明】
  最常见者为典型性或真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即已形成的正常胎儿,在胚胎后期发生畸形。另一种为畸胎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极少见,为胚胎器官生长时的畸胎性病变:出生时同时有其它畸形,这类病例在临床上表现为双侧髋关节脱位,往往两膝过伸,又能屈曲,两足扁平呈内翻或外翻。上肢亦可以出现畸形,如肘关节不能屈曲、并指、缺指、拇内收、屈指畸形等等。实际上这一类先天性畸形是由于多发性关节挛缩所致。而典型性髋关节脱位后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髋发育不良 这又称做不稳定的髋关节。这一类仅仅在检查中方可以找到。髋臼发育较差,髋臼指数一般超过25°但无其它现象。近年来Caffey认为新生儿髋臼指数35°~40°。仍可能在生长过程中自行纠正,仍属于正常范围之内。此类病例将股骨头纳入髋臼后,6个月髋臼很快恢复正常。
  (二)髋关节半脱位 这类病例中,股骨头、髋臼发育较差,股骨头向外向上移位,但并未完全脱离关节囊。X线检查上可以看出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髋臼指数增高至35°或更大。临床上在腹股沟前方与股动脉交叉处可以摸到股骨头。髋关节半脱位是独特的一型而不是髋发育不良与髋脱位的中间过渡阶段,它可以保留这种情况而不转化到全脱位状态,除非有外来因素促使这种变化。从髋关节造影检查可以看出髋关节半脱位中,关节囊与盘状软骨(Limbus)在髋臼的外上方,使股骨头的外移与上移有所限制而不会产生全脱位。倘若股骨头可以进入髋臼与软骨面有所接触,正常的肌肉收缩,负重往往使髋臼很快发育而逐渐出现正常的髋臼,股骨头与髋关节。亦有少数病例由于盘状软骨存在,复位不正确,髋关节半脱位继续存在下去。
  (三)髋关节脱位 这个类型是比较多见的。此类小儿在开始行走时或行走后有症状来门诊诊治。股骨头已经明显地,完全地脱离关节囊而向上、向外移位。早期关节造影可以看出股骨头与髋臼之间有软组织隔开而使股骨头进入髋臼困难。股骨头向上向外移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有所增加。
  【流行特征】
  本病的发病率因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地域、生活习惯、民族等,其发病率相差很大,在意大利北部、法国和德国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Mckeown等1960年报道英国伯明翰发病率为0.7%,而瑞典为1%,在日本和美洲印第安部落发病率也较高。而Hodgson认为我们中国的发病率很低,他主要是指中国南方地区,因为带小孩的习惯是二髋分开;膝关节屈曲,因这种婴儿体位能纠正髋关节脱位,而实际上在我国不同地区发病率也不一致,但缺乏完整统计资料。但发病率也不会太低。而在非洲地区,发病率为世界上最低地区。
  该病好发于女孩,男女之比为5~7∶1。左侧发病大大超过右侧为10∶1。
  【临床表现】
  患儿的母亲常发现患儿肢体不正常,而来院求诊,若无炎症或外伤史,就应引起对本病的警惕。症状可大致归纳有以下几点:
  (一)关节活动受限在儿童期先天性髋脱位通常是以无痛和关节活动不受限为其特点。然而在婴儿和新生儿期则恰恰相反,有暂时性关节功能障碍,呈某种固定姿势。典型症状主诉为患儿肢体呈屈曲状不敢伸直,活动较健侧差,无力,牵拉下肢时则可伸直,但松手后又呈屈曲,少数婴儿下肢呈外旋位,外展位或两下肢呈交叉位,甚至髋关节完全呈僵直状态,少数患儿在牵拉下肢时有哭吵。
  (二)肢体缩短 单侧髋关节脱位常见患侧肢体缩短。
  (三)其它常见症状有大阴唇不对称,臀部、大腿内侧或腘窝的皮肤皱折加多,加深或不对称,会阴部加宽,有时可在牵动患肢时有"弹响声"或弹跳感。
  以上一些症状如能及时发现,进行仔细检查,则能做出及时的诊断与治疗,治疗效果将会大大的提高。
  【实验检查】
  临床检查是诊断的第一步,它只能说明髋关节有问题,但最后作出诊断需用X线摄片。婴儿出生后2~3月内,股骨头骨骺骨化中心尚未出现,X线检查乃依靠股骨颈的干近侧端与髋臼关系来测量。骨化中心出现后,摄片包括双侧髋关节的骨盆片可以确定诊断,摄片时将双下肢并拢,将患肢上推和下拉住各摄一片对比测量,则变化更明显可靠。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连接双侧髋臼Y型软骨的水平线(称Y线或Hilgenreiner线),自髋缘外侧骨化边缘的垂线(称Perkin线或Ombredarne线),两线交叉将髋臼划为四区,正常股骨头骨化中心应在其内下区,若位于其它地区,则为脱位。脱位侧骨化中心常较小(图97-26)。
&&& (二)髋臼指数 自Y形软骨中心至髋臼边缘作连线,此线与Hilgenreiner线间夹角称髋臼指数,此角说明髋臼之斜度亦是髋臼发育程度(图97-27)。出生时髋臼指数为25.8~29.4°,6个月婴儿在19.4°~23.4°(Caffey1956)。2岁以上者在20°以内。多数学者认为超过25°即为不正常,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如超过30°则有明显脱位趋向。近年来对于正常新生儿的髋臼指数发现高达35~40°,而绝大多数以后转化为正常髋关节。因此在诊断上不能单看髋臼指数一项。但大于正常值者说明臼顶倾斜度增加,为髋臼发育不良。
&&&&(三)骨骺外移测定 自股骨头骨骺中心至耻骨联合中央垂线之间距离称为旁氏中心距,两侧比较,有距离增宽表明股骨头向外移位。常用于髋关节半脱位,此法在测量轻度半脱位时很有价值,骨骺出现前,同样可用股骨颈内侧缘为点作测量。
  (四)Von Rosen线 双侧大腿外展45~50°并内旋,摄包括双侧股骨上端至骨盆正位片。作双侧股骨中轴线,并向近侧延长即VonRosen线。正常时此线通过髋臼外上角;脱位时通过髂前上棘。在股骨头骨化中心未出现前,对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图97-28)。
  (五)兴登(Shenton)线 正常骨盆X线中耻骨下缘之弧形线与股骨颈内侧之弧形可以连成一条完整的弧度称做兴登氏线。凡有髋脱位,半脱位病例中,此线完整性消失。
  此线在任何脱位中都消失,因此不能区别炎症、外伤、先天性等情况。但是仍不失为最简单的诊断方法之一。
  (六)股骨颈前侧角摄片偶尔需要X光摄片进一步明确前倾角的情况,最简单的方法是患儿平卧,髋部向上作骨盆正位摄片。同样,将大腿完全内旋再作骨盆正位摄片,将两片比较可以看出完全内旋时股骨颈全长出现,股骨头清楚,髋骨向上时股骨头与大小粗隆重叠,可以估计前倾角的存在。
  (七)关节造影 一般情况之下很少有必要进行关节造影来明确诊断,但是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明确盘状软骨、关节囊狭窄、复位失败原因时,造影术偶有必要。在全身麻醉下,髋关节进行皮肤消毒无菌操作,在关节前作穿刺注射1~3ml35%碘油造影剂(diodone diodast)。在透视下可以发现髋臼外缘有无障碍,髋臼外缘的软骨情况以及关节囊有无狭窄,必要时手法复位后可以再次造影明确股骨头是否完全进入髋臼,盘状软骨的复位与变形。由于操作复杂,造影充盈不足,读片困难,近年来较少有人应用造影诊断。
  (八)中心边缘角(CE角) 随访病例时常需测定股骨头进入髋臼的程度,伟氏(Wibeng)取股骨头中心为一点,髋臼外缘为一点,连此两点成一直线。髋臼外缘作垂直线向下,两线成钝角于髋臼外缘称边缘中心角。此角正常范围为20~46°,平均35°;15~19°为可疑;少于15°,甚至负角,表示股骨头外移,为脱位或半脱位(图97-29)。
【诊断说明】
  主要依靠体征和X线检查和测量。新生儿的检查亦注意下列的各点:
  (一)外观与皮纹 多发性畸形伴有髋脱位时,检查者往往发现大腿与小腿的比例不相称,大腿短而粗,小腿却细长,往往臀部宽大,腹股沟皱纹短或不清楚。臀部检查时可见两侧的皮纹不同,患侧一般升高或增加一条,整个下肢在放平放齐时往往感觉患肢外翻15~20°有缩短现象。
  (二)股骨头不能摸到屈髋屈膝各90°,一手握住小腿上端,另一手拇指置腹股沟韧带处,其它4指置臀部环跳处,将手旋转小腿时,正常情况下在前面可以发现股骨头的活动与突起。脱位时,前面空虚而臀部后面的四指却感到股骨头在活动。
  (三)加里阿齐征(Galeazzi) 将小孩平卧,两下肢屈膝至85°~90°之间,两踝放平对称位,发现两膝有高低,称为加氏征。股骨缩短,髋脱位者均出现此征(图97-22)。
&& (四)外展试验(Otolani征)将小孩平卧,屈膝、屈髋90°,医师面向小孩臀部将两手抓住两膝同时外展,正常情况两膝可以放平而触及桌面。但髋脱位中一侧不能到达90°,往往是65°~70°之间,内收肌明显隆起,称做外展试验阳性。有外展至75°~80°之间有滑动或跳动感觉,以后却可以更外展至90°,称为Otolani跳动声,是诊断上一个重要依据。检查中有时候髋臼内外的弹响声,膝关节的半月板跳动声必须分清,不能相互混淆(图97-23、24)。
  (五)关节松动试验 检查关节松动的先决条件是股骨头周围软组织很松,肌肉不紧张,股骨头可以上下移动,进入以及退出髋臼。这类试验包括下列三种方法:
  1.妥马试验(Thomas) 在新生儿中将健腿屈至腹壁上使腰部前凸消失,将患侧腿伸直时可以完全呈一直线。正常婴儿伸直时仍有30°左右的屈曲存在,又能完全放平成一直线。
  2.巴罗试验(Barlow)将患肢屈膝使足跟触及臀部。一手握住踝关节以及同侧的大小粗隆,另一手拇指推住耻骨联合另外4指抵住骶骨。在外展中途时,大拇指用力可感到股骨头向后脱位,大拇指放松时骨头复入关节。巴罗试验阳性说明关节松弛容易脱位但并不是髋脱位(图97-25)。
  3.套叠试验 小孩平卧,屈髋90°屈膝90°,一手握住膝关节,另一手压迫骨盆之两侧髂前上棘,将膝关节向下推动,可感到股骨头向后突出,向上提升时,股骨头复入髋臼,称做套叠试验阳性。
  以上三组关节松动检查法一般适用于新生儿,并且能合作不哭吵闹的情况下才能正确,否则往往不能检查,因此,尚有一定的限制。
  (六)跛形步态 虽然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但仍有不少病例是因跛行而来门诊。此类步态在行走中稍加分析即可看出。小孩走路当患肢在负重期(stance phase)时骨盆有下垂,晃动,不能上升;在摆动期(swing phase)时却不明显。此类检查一般在小孩行走之后才能明确诊断,最早约2足岁以上,但治疗时就比较晚了。两侧髋脱位患孩在行走中骨盆两侧撮动非常明显,常称做鸭步摇摆姿态,臀部向后突出,腰椎向前突增加,检查很容易想到髋脱位。
  (七)屈氏试验(Trendelenurg征) 这是一个古老方法,目前已很少应用。小孩站立,当健侧单腿站立,患腿上举,骨盆同侧向上升高。相反,当患肢单腿站立时,因患侧股骨头不在髋臼内,加上臀肌萎缩,髋关节不稳,致使骨盆向下垂。
  (八)大粗隆上升 正常婴儿自髂前上棘经大粗隆顶点至坐骨结节呈一条直线,称做奈氏线(Nelaton)。倘若股骨头不在髋臼内,而向上脱位时, 大粗隆随之上升,这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
  【治疗说明】
  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应强调早期诊断,婴儿期的治疗效果最佳,年龄越大效果越差,一般认为2~3岁后治疗,即使非常成功。至35岁以后,都将发生髋关节痛,因此大多数学者强调要对新生儿进行普查,以便早期诊断与治疗是获得痊愈的重要措施。畸胎性脱位,目前尚无良好的治疗方法,一般需作切开复位,但效果不好。典型性先天性髋脱位,若能早期正确治疗,在正常功能刺激下,发展成正常髋关节可能性很大。在3岁以内治疗者,有很高治愈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股骨头和髋臼的骨性成份增加,可塑性减少,病理变化加重,虽经正确治疗,功能难于达到正常。
  治疗方法有闭合复位+支架,闭合复位+蛙式石膏;闭合复位+旋转截骨纠正前倾角;切开复位,并根据不同情况附加髋臼再造和各种截骨术。具体治疗原则如下:
  (一)出生至2个月 不需牵引和麻醉,可用屈曲双髋至90°而后逐步外展,将拇指置于大粗隆处向前内方推压即可使其复位,复位时切忌暴力,如复位成功后可用支架固定于髋关节屈曲90°,外展70°,固定时间为2~3月,视复位时的年龄而定。支架应于摄片检查后再定拆除时间。支架的种类很多,有外展尿枕(图97-30)、Begg塑料支架等(图97-31)等。以上两种支架在换尿布时必须打开,比较麻烦,目前较少应用。Barlow支架(图97-32)和Rosen支架(图97-33)效果确实,但对皮肤有压迫,容易造成疼痛及压疮,并有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可能。Pavlik支架(图97-34)可避免暴力引起缺血性坏死的并发症,它利用两下肢屈曲90°,两下肢本身重量的自然位置而达到外展,使其自然复位和维持复位位置,对髋关节的发育和塑形均有利,并有一定的髋关节活动范围。缺点是由于帆布做成,比较硬,肩胸部如果包扎过紧,影响呼吸,过松容易滑脱,影响治疗。
  (二)3个月以上,2~3岁以下 这组病例因脱位时间长,髋周的软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挛缩,因而在复位之前,先作牵引,一般不超过2周,如有肌肉挛缩比较明显者,必须在复位前作松解,如内收肌切断,髂腰肌延长等,而后经床旁X线片证实,股骨头的位置已与髋臼水平时,在全麻下用手法复位,如复位后,位置满意,则应用蛙式石膏固定。为了适应小儿生长发育需要,每2~3月更换石膏1次,每次均需摄X线片以证实股骨头在髋臼内的位置。如发现更换石膏后又脱位者,必须再行复位。每次更换石膏使大腿逐步内收,直到髋臼发育正常后,才能拆除石膏固定。如果复位失败,则应考虑髋臼内有脂肪纤维组织增生,圆韧带肥厚,哑铃状关节囊等情况存在,阻碍股骨头进入髋臼,因而需作切开复位。
  (三)3岁以上至8岁 该组病儿脱位时间长,软组织挛缩更为明显,髋臼发育更差,往往小而浅,而且臼底有大量脂肪纤维组织存在,手法复位极为困难,因而绝大多数需作切开复位。但在切开复位前必须做牵引2~3周,直至股骨头牵引到髋臼平面才能行手术治疗,如不能牵到髋臼平面,则说明软组织挛缩明显,如果这时作切开复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可能性很大,因而必须先作软组织松解,再作牵引。切开复位后,根据不同情况附加施行其它手术有:
  1.股骨头加盖手术 一般适用于半脱位病儿,髋臼发育差,股骨头不能完全被盖住。这类手术主要有三种:
  (1)骨盆截骨术(Salter手术):手术前必须要有良好的复位,如手法复位有困难,手术时还须行切开复位,而后进行骨盆截骨,手术中必须将下截骨片向前下方拉,以增加股骨头的覆盖面和髋关节的稳定性(图97-35)。
  (2)骨盆截骨造架术(Chiari手术):这种手术必须在牵引床上进行,并配有X线监视,定位要正确,关节囊的附着点要辨认清楚、手术中有时会损伤坐骨神经,手术中的污染机会亦多,因而目前采用这种方法比较少(图97-36)。
  (3)关节囊周围截骨术(Pemberton手术):该手术使髋臼上部向前,外侧折转,增加其覆盖面。在髂骨上取骨片嵌入撬开之截骨处,稳定髋臼之重建。术后石膏固定(图97-37)。
  2.Zahradnick手术 先作切开复位,加深髋臼。复位后,由于股骨颈前倾角大,因而下肢在极度内旋位才能得到复位,因而必须在粗隆下作旋转截骨,而后用钢板螺丝钉固定,手术后石膏固定,4~6周后拆除前半石膏,锻炼髋关节屈伸功能,夜间继续固定。X线片检查截骨处愈合,可下床进行功能锻炼。
  对于8岁以上的儿童,一般行切开复位均有困难,而且并发症多,故一般不作切开复位,而应用一些保守的以稳定髋关节为目的的手术,如髋臼植骨加盖术(图97-38),股骨口端截骨术(图97-39)。近年来应用缩短股骨的方法再作切开复位,短期疗效尚可。对于成年的先天性髋脱位,一般较多见于产后妇女,并较多为半脱位,由于长期在不正常髋关节负重情况下,易造成创伤性关节炎,产生髋关节疼痛。对于这类病例,一般采用闭孔神经切断可暂时缓解疼痛,如果已影响髋关节功能者,则可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并发症】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大多与手法粗暴、牵引不够,手术指征未掌握,未弄清阻碍复位因素和固定不当等原因所致。多数可以避免。常见并发症有:
  (一)再脱位 常因阻碍复位因素未消除。X线出现假象,换石膏时不小心,前倾角过大或髋臼发育不良,因而即使复位后,还是较易再脱位。
  (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这类并发症主要是由于手法粗暴或手术创伤过大,损伤了股骨头的血供;固定时强力极度外展;复位前牵引不够或内收肌、髂腰肌未松解,复位后股骨头受压过度及还有一些原因不明。
  (三)髋关节骨性关节病是晚期的并发症,一般在年龄较大患儿手术后,待到成年后往往较难避免有此类并发症出现。
  (四)股骨头骨骺分离,股骨上段骨折,坐骨神经损伤等,这些均为牵引不足,复位时使用暴力或麻醉太浅等原因引起,一般均可避免。
附:先髋脱位远期疗效的评价: 1、本评价标准适用于手术或保守治疗之后的各年龄组的先天性髋脱位的疗效评定;对疗效的评定时间至少在治疗后2年以上方可评定,时间过短意义不大;本标准既可反应出随访的结果也可判断预后,具有使用简便,判断容易,评价较准确的特点。 2、本标准由两大部组成,均以评分方式进行,总计30分。 ⑴ 临床功能评价(15分):主观感觉和临床检查 ⑵ X线摄片检查评价(15分): 3、评价方法: 4、评定: 30-26分……优 25-21分……良 20-16分……可 <15分 ……差 5、说明: ⑴Trendelenburg征是髋关节稳定程度的标志,是评价中一项重要内容,当髋关节出现半脱位或治疗后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所致短髋畸形时均为阳性。 ⑵Shenton线标志股骨头复位的程度,反应髋臼发育的状态,Y形软骨未闭合时采用。Sharp角也是反应髋臼发育状态的,用于Y形软骨已闭合者,因此时测髋臼角难以准确。Sharp角的测量方法为通过骨盆正面相,双泪痕连线再通过泪痕与髋臼外缘连线,此二线夹角为Sharp角。 ⑶臼头指数AHI(Acetabular-Head-Index)AHI=A/B,A为股骨头内缘至髋臼外缘的距离;B为股骨头的横径。其值与年龄呈负相关。 ⑷关节间隙的测量:按5级制进行评定,4级为正常关节间隙;3级较政常间隙窄1/4;2级窄1/2;1级窄3/4;0级关节间隙全消失。关节间隙的测量应与健侧对比,双侧者应与龄儿童的髋关节对比。关节间隙是反应关节软骨有无损伤的重要参考指标。
给丁盛医生留言:
给丁盛医生的留言列表
&&&&thyanguy_521&& 00:00
提问:我儿子刚满8个月,左手不肯拿东西,拳头握的很紧,手臂经常内弯而后很紧,很有劲,翻身手提不起来,
所患疾病:
婴儿左手翻身手提不起来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我儿子刚满8个月,左手不肯拿东西,拳头握的很紧,手臂经常内弯而后很紧,很有劲,翻身手提不起来,怎么办,看什么科,要多少钱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医生回复:&&&&&&&& 00:00
&&&&mljwinyooo&& 00:00
提问:小儿右铡腿疼是怎么回事?
所患疾病: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7月18日下午,发现小儿右腿疼痛,看她只能用脚尖走路,要抱。第二天无疼痛。第三天时而疼,时而不疼。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医生回复:&&&&&&&& 00:00
建议来门诊检查(周二上午骨科301)
&&&&sos10-07-26 00:00
提问:小儿颈部酸胀
所患疾病:
小儿颈椎病
病情描述(主要症状、发病时间):2个月多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该去挂个什么科的号
化验、检查结果:
医生回复:&&&&&&&& 00:00
&&&&yanuzhcg.mei&& 00:00
提问:41天的婴儿,有0型腿的倾向
所患疾病: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41天的婴儿,有0型腿的倾向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医生建议过不能让其用力,吃鱼肝油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治疗建议,自行夹板可以吗?
医生回复:&&&&&&&& 00:00
&&&&gdiiuzh-08-16 00:00
提问:儿童手壁关节处骨折错位导发育变形怎么办
所患疾病:
摔伤性骨折错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手臂关节处摔伤性错位,就诊医院在宁海童氏骨科医院,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初次拍片没看见明显骨折裂痕,包了夹板了事,两周后复查拍片看见骨折处明显有长出新骨,而现在手臂发育后更是有明显的变形。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现在怎样才能医治好呢?
医生回复:&&&&&&&& 00:00
请周二上午骨科门诊
丁盛医生尚未开通网上咨询服务。 。也可以给医生留言(但此处不保证医生能及时给您回复)。
如果您很熟悉并信任
丁盛 医生,或者
丁盛 医生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您希望尽快得到
丁盛 医生的服务,请填写您对该医生的留言,我们会尽快联系该医生,并尽早帮
丁盛 医生开通网上咨询服务。 您的留言申请不仅给您带来方便,也会使更多患者受益。
直接给医生留言,请详细描述您的问题。
您的联系方式:
请留下您的有效联系方式,便于医生回复后我们及时通知您。
患者 thyanguy_521 给留言
提问:我儿子刚满8个月,左手不肯拿东西,拳头握的很紧,手臂经常内弯而后很紧,很有...
患者 mljwinyooo 给留言
提问:小儿右铡腿疼是怎么回事?
所患疾病:
患者 sos1328066 给留言
提问:小儿颈部酸胀
所患疾病:
已开通网上诊室同专业医生
该院同科室医生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未经本站授权,请勿转载本站内容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法务支持:北京广霁律师事务所
公司总机:010-691278&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如何检查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如何检查
收藏更新时间:
| 权威编辑:
快速问医生(医生组)
髋关节大家应该很清楚的,但是对于很多的父母应该有所了解的,很多的小孩都患有,对于这种疾病有不少的父母还在了解中,为了让更多的父母对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有所了解,我们下面就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如何检查。  小儿髋关节脱位,又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出生时就已形成。主要原因是母亲在2~3个月时,正逢胎儿髋关节形成时期,因孕妈妈的、发烧或其他疾病导致胎儿生长停顿了一下,关节未正常发育,就出现了脱位。该病男女比例约为1:5,女孩儿出生时,年轻的爸爸妈妈必须注意检查一下。  有一个简单的检查方法:宝宝躺着,将她的双髋朝两边展开(膝盖呈直角,大腿与身体垂直)。如果宝宝的双腿硬硬的,不能展开,基本可肯定是此病;如果宝宝两条大腿的条纹不对称、腿有长短,也往往是此病。但由于有些轻度脱位、半脱位的很难靠手法检查确诊,而且宝宝腿上脂肪多、腿的长短也较难明确。因此,6个月以下的婴儿可做超声波检查确诊。要注意的是,由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骨骼未、骨化中心尚未出现,拍X光片只有一片空白,因此不要让宝宝白白遭受X光的伤害。10个月以上的宝宝可用X光确诊。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3~6个月的宝宝诊断明确后,可用专用吊带固定,3个月后95%以上可治愈,这种治疗方法不损伤关节、并发症少。1岁左右、开始走路的宝宝,则需要先将脱位的关节整复,然后上3个月的蛙式石膏,再用蛙式支架固定9~12个月,才能恢复正常。2岁以上的孩子则要动手术、再上石膏。4~7岁的孩子必须通过手术才能痊愈。做同样的手术,宝宝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年龄越大,越大且效果越差。  如果髋关节脱位不予治疗,就会导致腿部残疾,走路瘸腿,长大后腿部不能受力,走路时就会感觉酸痛难忍。关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如何检查我们相信各位父母们已经清楚了,任何疾病都不能够耽误治疗,所以对于关节脱位这种疾病,也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
最新经验文章
关节脱位 推荐医院
1条患者评价
医院电话:
医院地址:恒山西路16号经贸学
1条患者评价
医院电话:9
医院地址:长春市朝阳区大兴路8
更多你想知道的(云推荐)
专家互动问答
关节脱位 精彩推荐
相关热门资讯
精彩健康专题
关节脱位 相关药品
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行气止痛。本品用于痰瘀阻络之中风恢复...
参考价格:¥29
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行气止痛。用于瘀血或痰湿闭阻经络之中...
参考价格:¥31
咨询实录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