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乳腺钎维瘤怎么办晚上会口干舌燥吗

成都乳腺钎维瘤在哪里
| | | | | | | | | | | | |
成都乳腺钎维瘤在哪里
  成都乳腺钎维瘤在哪里?。成都九龙医院。“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年轻不是资本 先要健康再求大小
  “我还年轻,不会得乳腺癌的。”同很多年轻女人一样,这很可能是你在得到诊断结果之后说的第一句话。人们通常认为,年轻的女人不会患乳腺癌,这常常就导致最初的误诊。我院专家说:“我所认识的年轻患者中,无一例外地都听到过这样的话,‘不用担心,你还年轻’,我听到过,每个人都听到过”。
  更多的女性关注的是乳房的大小、形状,以及它给自己带来的外在形象和内心的底气。无形中,乳房在替女人承受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如果它不疼,就会被无限地加码,人们希望它既又、既丰满又紧致,却殊不知,其实健康的、经过精心保养的乳房会自然呈现出以上特征。
  乳腺病阴云笼罩 免费检查为何不愿去?
  “在我们每年所作的乳腺筛查中,很多女性都发现了不同程度的乳腺病,而她们之前完全没有意识到,还有很多的人连每年一次的检查都不愿去做,这确实值得我们反思。”专家说到。“乳腺疾病要早发现,早治疗,其实没有一个女人不疼爱自己,也没有一个女人愿意失去自己的乳房,所以要认真学习乳房、乳腺的相关知识,特别是防癌知识,提高防癌意识,定期检查,学会保护自己。”一次简单的免费筛查,也许就可以换取自己一生的平安,换取一家人的安心和幸福!
  乳腺纤维腺瘤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乳房肿块,而且多数情况下,乳房肿块是本病的唯一症状。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多为患者无意间发现,一般不伴有疼痛感,亦不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少部分病例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增生病共同存在,此时则可有经前乳房胀痛。
  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好发于乳房的外上象限。腺瘤常为单发,亦有多发者。腺瘤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以1~3cm者较为多见,亦有更小或更大者,偶可见巨大者。表面光滑,质地坚韧,边界清楚,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度大,触之有滑动感。腋下淋巴结无肿大。腺瘤多无痛感,亦无触痛。其大小性状一般不随月经周期而变化。肿块通常生长缓慢,可以数年无变化,但在妊娠哺乳期可迅速增大,个别的可于此时发生肉瘤变。
  专家介绍:“微创乳腺肿瘤祛除术术”治疗乳腺纤维瘤实行标本兼治,最大的优势是真正微创,不影响美观,因为微创手术的切口仅为2毫米左右,手术后不影响乳房外观。
  微创乳腺肿瘤祛除术术不仅可以完成乳腺纤维瘤的一次性切除,还能对可疑恶变的小结节进行术后观察一天,第二天就可以出院。另外,这一微创技术术后不留疤痕,定性的诊断性切除,避免了贻误病情。手术只需30分钟,患者满足了女xing爱美的需求,一次简单的手术就能彻底杜绝乳房发生疾病恶变,保全了健康和美丽。
  成都乳腺钎维瘤在哪里?许多女性因害怕手术治疗,到处打听能否依靠服用药物消除肿瘤,其实肿瘤一旦形成,依靠药物是不能治愈本病的,对于“乳腺纤维腺瘤”,特别是直径大于1厘米的纤维腺瘤,服药、打针是无济于事的,因此采用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是唯一的有效方法。如还有其他问题,请点击在线专家进行咨询。YY
  【成都九龙医院】立足于四川省,服务全国,服务地区范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成华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新都区|温江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郫县|双流县|大邑县|金堂县|蒲江县|新津县|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都江堰|大丰|绵阳|犀浦|红光|五块石|肖家河|红牌楼|茶店子|机投镇|青羊宫|团结镇|中和镇|十陵镇|红星路|花牌坊|双楠|专业|权威|微创|无痛|外科|医院
微信展示区
· · · · · · · ·
内科 白血病心脏病 胆囊息肉冠心病支气管炎糖尿病贫血口腔溃疡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过敏性紫癜 脑梗塞血小板减少肠胃高血压甲亢哮喘 增高
五官 中耳炎红眼病 咽炎白内障青光眼近视眼牙周炎鼻炎
雀斑 雀斑湿疹 狐臭荨麻疹鲜红斑痣胎记扁平苔藓皮肌炎灰指甲鱼鳞病痤疮 白塞氏病白癜风牛皮癣红斑狼疮
整形 隆下巴除皱疤痕种植牙植发美白护肤牙齿矫正瘦身瘦腰脱毛牙齿美白隆鼻吸脂塑身瘦腹部双眼皮开眼角
肾病科 肾炎肾结石尿毒症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症肾盂肾炎肾功能不全肾小球肾炎肾衰竭
不孕不育科 男性不孕不育输卵管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疾病闭经黄体功能不全输卵管堵塞不孕不育女性不孕
肛肠科 结肠炎痔疮
儿科 小儿肺炎孤独症小儿腹泻小儿气管炎小儿感冒腮腺炎多动症黄疸
肝病科 乙肝肝腹水丙肝甲肝肝炎脂肪肝肝硬化
肿瘤科 胰腺癌子宫癌直肠癌胆囊癌脑癌肺癌食道癌肾癌肿瘤胃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血管瘤
男科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阳痿膀胱炎阴茎延长性功能障碍生殖感染早泄包皮过长阴茎增粗淋病附睾炎前列腺囊肿卵巢癌血管瘤
性病 尖锐湿疣
神经科 癫痫脑瘫
骨科 佝偻病脊柱畸形坐骨神经痛重症肌无力风湿颈椎病骨髓炎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骨刺拇外翻腰间盘突出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关节炎
妇科 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宫颈糜烂宫颈肥大附件炎阴道炎痛经人流盆腔炎尿路感染尿道炎宫外孕卵巢囊肿乳腺增生当前位置: >
乳腺钎维瘤饮食要注意什么?
来源:福州东南妇幼医院 时间:
相关栏目关注:
  乳腺钎维瘤饮食要注意什么?乳腺钎维瘤是良性肿瘤,但是也对女性朋友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让女性朋友苦恼不已。那么,乳腺钎维瘤饮食要注意什么?下面就由福州东南妇幼医院的专家作出详细解答。
  乳腺钎维瘤饮食要注意什么?
  1、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避免抑郁,烦躁焦怒。
   2、宜多食含有复合维生素B的食物。复合维生素B有利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饮食调节疗法:宜进食富含纤维素、低脂肪、多维生素的平衡饮食。如低脂牛 奶、水果、蔬菜、谷类、香菇类、海带、紫菜等食物等。减少咖啡、糖、甜食的摄入以及酒精、啤酒饮用量,少吃动物内脏、鸡皮、蛋黄、奶油以及富含这些成分的 食物,避免过多油炸食品。
  3、不要喝咖啡。因为它会刺激你分泌更多的雌激素,一切刺激分泌雌激素的东西都少吃,比如国外的垃圾食品kfc,方便面之类的.还有就是多喝豆浆,多吃蔬菜,多锻炼,多喝白水。
  4、饮食宜清淡,应适当控制脂肪的摄入,有减少雌激素过量可能多食蔬菜;忌辛燥刺激之品,如姜、蒜、韭菜、花椒、辣椒等;忌烟酒。
  福州东南妇幼医院引进的美国麦默通针孔微创术,是乳腺疾病的微创治疗及活检系统,在可视动态超声引导下,将无痛微创技术、乳腺维养技术精湛运用,能够对乳腺病变组织微创活检及完整切除,具有直观快捷、安全无痛、无并发症、无痕等优势。
  福州东南妇幼医院中 国品牌女子医院、非营利性医院,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技术、顶尖的医疗设备、强大的专家问诊和治疗团队、热周到、无微不至的医疗服务,公平合理的收费,福州 东南妇幼医院是一家集医疗、体检、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妇科医院,是妇科万例手术安全无事故医院,是全国百姓放心妇产医院示范单位。
李会萍: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会员,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
从事妇产科医疗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期间多次在国内各大医院...
洪秀兰:副主任医师 福州东南妇幼不孕症诊疗主任,中华妇产...
张文迪主治医师,毕业于贵阳医学院,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工...
微信在线咨询
登微信 扫一扫 二维码
掌上在线咨询当前位置: >
乳腺癌专题
乳腺癌专题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字体: [] [] [] []
1.一病名概念
&& 乳腺癌中医称之为&石痈&、&乳核&、&乳痞&、&乳岩&、&苟抄乳&、&乳痛坚&、&妒乳&、&乳毒&、&乳& &、&石榴翻花发&等。现通常以&乳岩&命名。
2.1&&& 诊断
中医诊断:乳岩
西医诊断:乳腺癌
2.2&&&&&&&&& 诊断依据
2.2.1&&&&&&&&&&&&& 中医诊断依据
2.2.1.1&&&&& 中医病名诊断
&&&&&& 主症:乳中肿块,或如大核、或如隐核,不痛不痒,色不变,肿坚如石;或肿如堆粟,甚或紫色气秽,溃烂翻花,深如岩穴,凸始泛莲。
&&&&&& 次症:或疼痛、或乳房皮肤改变、乳头异常、。
&&&&& (使用说明)
&部分乳腺癌不能触及肿块,或仅表现为乳腺局限性腺体增厚,或乳头、皮肤轻微变化等,应高度警惕、综合判断、以免漏诊、误诊。
2.2.1.2&&&&& 中医症候诊断
1.1 脾胃虚弱
&&& 食欲不振,食后腹胀,面色萎黄,精神萎靡,体倦乏力,神疲懒言,痰多清稀,大便溏薄或排便无力,小便清长。浮肿或消瘦。舌质淡或胖大,舌边有齿痕,舌苔薄,脉细弱。1.2 阴虚津伤
胸闷胁痛,头晕眼花,口唇干燥,咽喉疼痛,牙龈肿胀,虚烦难眠,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无苔,脉细数。
1.3 气血两虚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气短,面色*白,失眠盗汗,月经愆期,量少色淡或闭经。唇舌色淡,舌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1.4 肝肾亏损
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头晕目眩,月经失调,面色晦暗,耳鸣健忘,消瘦,病灶局部溃烂。舌质红绛,舌苔少,脉细数或细弦。
1.邪实证
2.1 肝气郁结
心烦易怒或精神忧郁,胸闷胁胀,失眠健忘,阵阵叹息,乳房结块,胃纳欠佳,口苦咽干。舌质暗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弦或沉弦。
2.2 痰湿蕴结
乳房肿块,质硬不痛,表面凹凸不平,边界不清,固定不移,局部皮肤收缩凹陷如橘皮状。胸胁胀闷,痰多难咯,纳少腹胀,肢体沉重倦怠。或兼痰核、瘰疬。舌质淡,舌苔厚腻,脉弦滑。
2.3 瘀血内阻
乳房肿块迅速增大,坚硬灼痛,皮色青紫晦暗,边缘欠清,周围固定,推之不动。头痛失眠,面红目赤或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口唇爪甲紫暗,月经失调,痛经或闭经,经色暗或有瘀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络脉粗胀青紫,脉细涩或弦数。
2.4 热毒壅盛
&&& 乳房迅速增大,伴有发热,间有红肿,甚者破溃呈翻花样,血水外渗,或疮面恶臭,溃难收口,口干舌燥,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消瘦乏力。舌质红绛,舌苔黄腻或厚,脉弦数。
2.2.2&&&&&&&&&&&&&&&&& 西医诊断依据
第一节& 临床表现及检查
乳癌病人多以乳房内无痛性肿块就诊,少数因胸前区或乳房疼痛,乳头溢液或其他异常而就诊。病史中还应注意年龄、职业、生活习惯、饮食、月经、生育、哺乳史,有无内分泌系统疾患及以往应用内分泌激素情况(包括避孕药),乳腺区是否反复接受过放射线照射,有无乳腺肿瘤家族史(特别是母系),以往有无乳腺疾患及治疗情况,是否有女性生殖系疾患等。对病史中有乳癌高危因素的病例或可疑病例,即使临床没有肿块,也应进行乳腺摄片和其他辅助检查并定期随访。
二&临床表现
1&无痛性肿块
乳房的无痛性肿块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肿块绝大多数位于乳房外上象限,其次为内上、上方及中央,其他部位较少。单侧乳房的单发肿块较常见。肿块大小不一。肿块形状多样,圆形、卵圆形及不规则形,肥胖者或肿块位于乳房后方者,常只能触及局部增厚,常较硬。肿块质地一般较硬,但髓样癌,小叶癌常较软,粘液癌韧,囊性癌则有波动感。肿块边界多数不清,髓样癌,粘液癌,高分化腺癌有时可有较清的边界。肿块较小时,活动度较大,但肿块常与周围软组织一起活动是其特点。肿块越小上述特征越不明显,有时很难与良性疾病相鉴别。
为确定肿块的性质,应对肿块发生的时间、生长速度、生长部位、肿块大小、质地、活动度、单发或多发、与周围组织关系、是否伴有区域淋巴结肿大等情况作全面的检查,结合病人的年龄、全身情况及有关病史才能作出比较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乳头溢液
乳腺癌原发于大导管或为管内癌者,合并乳头溢液较多。但乳腺癌以乳头溢液为唯一症状者少见,多数伴有乳腺肿块。管内乳头状瘤恶病、乳头湿疹样癌亦可伴有乳头溢液。乳腺癌的溢液多为单侧乳房,单个乳管口,自发性、血性或水样溢液。
3&乳头和乳晕异常
当病灶侵及乳头或乳晕下区时,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肿瘤侵犯而缩短,牵拉乳头,使乳头偏向肿瘤一侧,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直至乳头完全回缩入乳晕下。乳头糜烂、结痂等湿疹样改变常是Paget病的典型症状。
4&皮肤改变
根据肿瘤的早晚可出现不同的皮肤改变。早期癌即可侵犯乳房悬韧带使其缩短,或肿瘤与皮肤粘连使皮肤外观凹陷,酷似酒窝,临床称为酒窝征。癌细胞堵寒皮下淋巴管,可出现橘皮样水肿。肿瘤侵入皮内淋巴管,可在肿瘤周围形成小癌灶,称为卫星结节,如多数小结节成片分布,则形成钙甲状癌。晚期皮肤可出现完全固定甚至破溃。炎性乳癌时局部皮肤呈炎症样表现,颜色由淡红到深红,开始时比较局限,不久即扩大到大部分乳腺皮肤,同时伴有皮肤水肿,触之感皮肤增厚、粗糙、皮温增高;酷似妊娠哺乳期乳腺炎。
5&乳腺轮廓改变
由于肿瘤浸润,可使乳腺弧度发生变化,出现轻微外凸或凹陷。亦可见乳房抬高,令两侧乳头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乳腺癌患者的疼痛多很轻微,性质多为钝或隐痛,少数为针刺样痛,常间歇且局限在病变处,此种局限性疼痛与乳痛症的疼痛有所不同。
此外乳腺局限性腺体增厚也是常见但不被重视的重要体征。某些乳癌的首发症状可为腋下少数为锁上淋巴结肿大。
当肿瘤发生远处转移时出现相应症状。
三&乳腺检查
正确的检查方法可以使更多的乳腺癌能早期发现。医务人员应教会妇女每月进行乳房自我检查。
乳房检查时一般取坐位及平卧位。检查的最佳时间是月经来潮后第9~11天。在哺乳期出现的肿块,如临床怀疑肿瘤,应在断乳后再进一步检查。
检查步骤:
(一)&&&&& 视诊:首先检查两侧乳房大小、外形及位置是否对称、发育情况,同时注意皮肤有无红肿、静脉曲张、卫星结节及溃破等;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面,有无回缩或表皮糜烂。以上观察结束后让病人双手上举,以显示乳腺的侧下方和尾部。
(二)&&&&& 触诊:主要确定乳房内有无肿块或可疑的增厚区域及区域淋巴结有无肿大。触诊时应着重检查视诊不正常的部位。
触诊方法应用手指肚或手掌平行触摸,动作应轻柔。切忌用力过大和用手指抓捏。可按乳腺的象限或顺时钟方向检查,一般应先健侧乳房后患侧,然后腋窝和锁上。检查时应辅以不同的姿势,如检查乳晕部时多采坐位;检查乳腺内侧时,宜令患者将患肢高举;检查乳腺外侧则应患肢下垂;检查肿块是否与胸肌粘连应双手用力叉腰;而检查腋窝时必须让胸大肌松驰。坐位检查不清可令患者改卧位。如触诊发现肿块或异常应详细记录部位、大小、形状、边界、质地及活动度等。其中对边界不清的片状增厚区,应记录其所在的区及大约范围。多个肿块时应明确数目,并分别记录其部位及大小,同时绘图说明。
(三)&&&&& 乳头检查:检查乳头是否与肿物粘连或固定,可轻轻牵拉乳头两侧对比。如有溢液应查明溢液管口的部位、单管或多管,溢液的性状(血性、浆液性、棕色液、透明无色或乳汁样等),并行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
(四)&&&&& 腋窝及锁骨上窝淋巴结检查
如触及肿大淋巴结,应明确个数、大小、软硬度、活动度以及是否累及周围组织或相互融合等。
检查腋窝时先从胸壁外侧开始,向腋窝顶顺序进行全面触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发生在腋窝淋巴结肿大之后,常见部位是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侧缘处。转移淋巴结常较不,如质地硬实,则有重要参考意义。
(五)&&&&& 除体查外,尚应结合具体情况选择一些的辅助检查如X线乳腺摄影、B& 超、液晶热图象、近红外乳腺扫描、透光、涂片、针吸细胞学、切除活检等以提高诊断率。其中乳腺钼靶检查是目前诊断早期乳腺癌最有效的方法,亦是检测和普查的重要手段。
具有下列因素之一者应做乳腺X线检查,并进行必要的定期复查:1.有乳腺肿块者。2.有乳头溢液者。3.有一侧乳腺癌史者。4.40岁以上的下列人群:(1)曾有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史者。(2)有母系乳腺癌家族史者。(3)30岁以后分娩第一胎者。(4)未婚、已婚未育或未授乳者。(5)长期口服或注射雌激素药物者。(6)甲状腺功能不全者。(7)50岁以后绝经者。
乳腺癌最终确诊以病理诊断为依据,
第二节&&&&&&&&&&&&& 鉴别诊断
乳腺癌须与以下疾病鉴别
常见,以乳房痛为主诉,多因自检疑有肿块而来诊。
本病为乳腺生理性增生的一种表现,由于乳腺不完善的周期性改变造成。组织学表现为腺泡、腺管或腺小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腺小叶发育不规则,腺管或末端乳管上皮细胞增生或脱落并充填腺腔。
发病年龄多发30岁前后,青春期以前和绝经以后均未见发生,常合并月经不规则,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单侧或双侧乳房,一般在经前疼痛明显,月经过后疼痛减轻或消失。如病情发展,疼痛可逐渐成为持续性而与月经周期无关,有时痛向患侧上肢或肩背部放射,严重可影响工作和睡眠。
检查,乳腺触不到明显肿块,常可触及乳房腺体普遍性增厚伴有轻度结节感。
疼痛持续期长短不一,数月或经年,但终可自愈。有些患者在妊娠或哺乳期后症状可自行消失。因此,一般认为本症属生理性改变。
二&囊性增生病
本病亦可引起乳房腺体增厚和结节,常须与乳腺癌相鉴别。
本病因乳腺组织出现多发的囊肿改变及乳管上皮增生而得命。、主耍由于在性激素活动期,乳腺异常增生而引起。本病须经病理组织学检查方能肯定诊断。主耍组织学表现为:1&囊肿;2&乳管上皮增生;3&多数中和小导管内发生乳头状瘤病;4&腺管型腺病;5&上皮细胞大汗腺样变等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并非每例均完全具备,以前三种最为重要。如病变己发展到活跃增生的乳头状瘤病或上皮细胞异常增生阶段时,多数难以逆转,癌变机会较大。
本病好发于40岁前后的妇女,主要表现为腺体增厚,常为双侧,约1/3或半数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约10~25%合并乳头溢液,常为数个导管或两侧乳头溢液,多为浆液性,也有棕色,少数间有血性。体查乳房腺体局限性增厚,有结节感,但触不到清楚分界的肿块,与皮肤无粘连,少数可有轻度压痛,偶在多结节的基础上可触及较大的囊肿。
对伴有乳腺癌易感因素者,病变长期存在,应作深入检查,必要时对可疑病区组织行切取病检,以明确诊断。
三&脂肪组织坏死
本病好发于中老年,尤以肥胖大乳房多见,一般认为本病可能继发于局部脂肪组织损伤,如外伤、手术、炎症等,部分病例找不到明确诱因。
多发生在乳腺外上象限,一般较小,约80%<2cm,多数发生在乳腺体,少数亦可在体外皮下组织。质地硬,边界不清,少数痛或触痛,约半数表皮可发红,并有粘连,局部表现甚似乳癌,临床极易误诊,X线检查也难确诊。
本病必须依靠病理检查方可确诊。
四&乳腺结核病
本病亦以乳房肿块就诊,肿块常硬韧、边界不清,部分皮肤发红或破溃,或形成窦道,亦可伴有乳头溢液。本病在不出现典型结核体征时常误诊为癌,确诊仍需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应指出本病约5%与乳腺癌并存,不可疏忽。
五&腺纤维瘤
本病为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性激素功能失调可能为其主要致病因素。好发于性激素活跃期,以20岁前后女性最为常见,多为无意中发现,无痛。肿瘤一般在1~3cm大小,个别达10cm。约15%为多发,甚至两乳多发,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具韧性,无压痛,活动度良好,少数可伴乳头清亮溢液。
肿瘤一般生长缓慢,但合并妊娠哺乳时,常迅速增长,体积巨大,称巨腺纤维瘤。发生在月经初潮前的称青春期腺纤维瘤,在初潮后数月或1~2年后迅速增长,直径多为5cm以上,最大可达20cm,外观占满全乳,乳房皮肤紧张,发亮,有时发红,出现静脉曲张,如恶性肿瘤外观,但肿块不与皮肤粘连,可以推动,不痛可资鉴别。
六&大导管乳头状瘤
本病年龄不限,以40岁前后居多,平均患病年龄约45岁。临床表现以乳头血性溢液为其特点,或血性与浆液性交替。乳头状瘤多单发体积甚小,一般仅数毫米大,临床难以触及,只有在挤压恒定的乳晕区流出血性液后,才可推断病变部位,少数也有在乳晕区形成肿块者约1~2cm,个别可达5cm,大型肿物由于堵塞腺管,多形成囊腔,触及囊性。乳腺导管X线碘油造影,常可发现大导管内有充盈缺损表现。
七&肉芽肿性乳腺炎
本病病因不详,可能为自家免疫性疾病,常以乳腺肿块为临床表现。好发于30岁左右妇女,除乳腺肿块外常伴有急性炎症表现,并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经抗炎治疗后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肿块缩小及疼痛减轻,但不能完全控制。因肿物局部温度升高,液晶热图像及近红外光透照多数被误诊为恶性。本病主要依靠病理确诊。
八&积乳囊肿
本病是在乳腺炎症基础上引起乳管梗塞,选成乳汁潴留而形成囊肿。大多发生在35岁以前,或在第一胎产后哺乳期发病。本病亦以乳腺肿块就诊,部分合并局部炎症,虽经抗炎但肿块仍存在。肿块多位于乳晕区以外的乳腺周边部位,大小为1~10cm,多为单发,肿块表面光滑,边界较清楚,活动度良好,可有囊性感,但肿块如<3cm者难触及囊性。伴炎症的肿物边界多不清楚,尤在哺乳期,易误诊为哺乳期乳腺癌。
本病穿刺可抽出乳汁,有助于诊断。
3&乳腺癌的临床分期
TNM国际分期法
一&临床分类(TNM)
T--- 原发肿瘤
Tx& 原发肿瘤情况不详(已被切除)
To& 原发肿瘤未扪及
Tis&& 原位癌(包括小叶原位癌及导管内癌),Paget病局限于乳头,乳房内未扪及肿块。
T1&& 肿瘤最大径小于2cm。
T1mic 微小浸润癌, 最大直径&0.1cm
T1a& 肿瘤最大径在0&5cm以下。
T1b& 肿瘤最大径0&5~1cm。
T1c& 肿瘤最大径1~2cm。
T2&& 肿瘤最大径2~5cm。
T3&& 肿瘤最大径超过5cm。
T4&& 肿瘤任何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和皮肤。
T4a& 肿瘤直接侵犯胸壁, 不包括胸肌。
T4b& 乳房表面皮肤水肿(包括橘皮样水肿),皮肤溃疡或肿瘤周围皮肤有卫星结节,但不超过同侧乳房。
T4c& 包括T4a及T4b。
T4d& 炎性乳腺癌。
注:1&皮肤粘连、乳头回缩或其他皮肤改变除了T4b外,可以出现在T1、T2、T3中,不影响分期。
2&Paget病时如乳房内有肿块,则按照肿瘤大小进行临床分期。
3&胸壁指肋骨、肋间肌及前锯肌,不包括胸肌。
N---区域淋巴结
N0&& 区域淋巴结未扪及。
Nx&& 区域淋巴结情况不详(以往已切除)
N1&& 同侧腋淋巴结有肿大,可以活动。N2&& 同侧腋淋巴结有肿大,互相融合,或与其他组织粘连或缺乏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但有临床明显的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临床明显是指影像学检查&非淋巴结向烁扫描&或临床体检或肉眼病理异常。
N2a同侧转移性腋窝淋巴结互相融合或与其他组固定。
N2b仅有临床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
N3&& 同侧锁骨下淋巴结有转移或不伴腋窝淋巴结转移; 或临床上有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 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或内乳淋巴结转移
N3a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
N3b同恻腋窝及内乳淋巴结转移。
N3c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M---远处转移
MX&& 不能肯定有无远处转移不详。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根据以上不同的TNM可以组成不同的临床分期。
0期&&&&&&&&&&& TisN0M0
I期&&&&&&&&&&&&&&&& T1N0M0& (T1包括T1mic)
II a期& T0N1M0
&&&&&& T1N1M0
&&&&&& T2N0M0
II b期& T2N1M0
&& T3N0M0
III a期& T0N2M0
&&&&&& T1N2M0
&&&&&& T2N2M0
&&&&&& T3N1,2M0
III b期& T4,任何N,M0
III c期&&&&& 任何T,N3M0
IV 期&& 任何T,任何N,M1
在此分期中,Tis在临床上只能有Paget病限于乳头者,其他原位癌均不能作临床诊断,而内乳淋巴结的转移在临床亦不能触及。
肿瘤大小的测量以浸润癌为依据。
同时性双侧乳腺原发癌应单独进行各自分类。
同侧乳腺同时多发癌(浸润性,肉眼可见者)的分类应按以下原则:1&以最大T项的肿瘤为准;2&对这类同侧乳腺同时性多原发癌必须标明,以备进行此类病例的单独分析。上述原则不适用于肉眼仅发现一个癌灶而伴有另一个或多个孤立的镜下癌灶。
以上分类仅适用于癌,并需组织学证实,应记录原发灶的解剖区域,但在分类中不予考虑。
二、病理分类(PTNM)-----------尚未按今年的指引修正仅供参考!!!!!!!!!!
从预后而言,术后病理分期较临床分期更为正确。在病理分期中,把N1又分为微小转移灶(即淋巴结内的转移灶小于0&2cm),大转移灶(即转移灶大于0.2cm)或有包膜侵犯。
PT& 原发病肚,与TNM分期相同。
PN& 区域淋巴结。
PN0 同侧腋淋巴结无转移。
PN1 同侧腋淋巴结有转移但不融合。
PN1a淋巴结内仅切片可见转移灶。
PN1b肉眼可见转移灶。
PN1bi 1~3个淋巳结转移,转移灶的最大径>0.2cm,但转移淋巴结直径<2cm。
PN1bii 4个或4个以上淋巴结转移,任何一个淋巴结的转移灶最大径>0.2cm,但转移的淋巴结直径均<2.0cm。
PN1biii 转移灶超过淋巴结包膜。但淋巴结的最大径<2cm。
PN1biv 转移淋巴结最大径>2cm。
PN2~3及PM同TNM分期。(2005年PN11-3个淋巴结转移,和或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发现内乳淋巴结有微小转移灶,但临床不明显;PN2&& 4-9个腋淋巴结转移或内乳淋巴结明显但无腋窝淋巴结转移; PN3&& 10个或以上腋淋巴结转移并至少一个&2cm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
如有肉眼切缘癌残留,应归类为PTx,而仅有镜下切缘癌残留符合作PT分过类。PN分类必须至少以切除和检查低位腋淋巴结为依据,通常须有6枚或以上淋巴结受检。
对炎性乳癌进行病理检查时,皮肤活检阴性和不伴局限性可测量的原发癌时,属PTx。
三&组织病理学分级(G)
所有浸润性乳腺癌(髓样癌除外) 都应分级,推荐使用Nottingham Combined Histology Grade。肿瘤的分级由形态学特点决定包括腺管形成的程度、细胞核的多形性以及核分裂数。对每项特点可予分数从1分(良好) 至3分(差) ,然后将三类分数相加,评出三个等级:3-5为1级,6-7分为2级,8-9分为3级。
Gx& 不能判断分化程度。
G1& 癌呈高分化。(低分数)
G2& 癌呈中分化。(中度分数)
G3& 癌呈低分化。(高分数)
四&治疗以估肿瘤残余情况分级(R)
Rx& 是否残存肿瘤无法估计。
R0& 无残存肿瘤。
R1& 仅镜下有残存肿瘤。
R2& 肉眼可见肿瘤残存。
4.&&& 入院指征:凡乳房肿块,临床不能确诊为乳房炎症、男子乳房发育症、腺纤维瘤、囊肿等,必须立即入院作病理检查。
5.治疗常规
5&1乳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 5&1&1&& 各期乳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 5&1&1.1& 0期、Ⅰ 期:可作单纯乳房切除或改良根治术,术后可配合中医扶正加解毒抗癌中药治疗。此期患者是否作术后辅助治疗目前尚无一致意见,一般不作辅助化疗。但术后仍有15%患者出现转移,因此选择性对高危险患者(具有使癌播散的危险因素者)行术后辅助治疗是有必要的。雌激素受体阳性或绝经后患者可考虑辅助内分泌药物治疗。原发肿瘤位于乳房的内象限或中线者应作内乳淋巴区照射。国外已较多施行小手术(保留乳房,保留腋窝),加强放射的治疗方法,也取得与根治术相似的效果,近年国内亦发展很快必将成为主流的治疗方案。
&&& 5&1&1.2& Ⅱ期和Ⅲa期:在作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应作辅助化疗或/和放疗及中医药扶正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或绝经后患者给予内分泌药物治疗。部分也可保乳。肿瘤较大者经术前化疗肿瘤缩小后也可保乳。
5&1&1.3& Ⅲb期:可作术前放疗或化疗,化疗可经动脉内给药。经治后再作单纯全乳房切除或加腋下淋巴结清扫术,亦有部分病例经术前治疗后可酌情行根治术。术后行综合治疗。
5&1&1&4Ⅳ期:以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及中医药治疗为主,必要时可考虑作单纯全乳房切除或作局部及转移灶姑息性放疗。若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激素依赖型患者,可长期使用激素维持治疗。中医药治疗则以扶正治疗为主,佐以抗癌祛邪中药,长期治疗。
5&1&.2 乳腺癌转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 (1)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可先行全身化疗CAF方案2~3个疗程或VP-16 及卡铂3个周期,淋巴结缩小后,再作局部放疗配合中药、免疫、内分泌治疗。
&&& (2)肺及胸膜转移:如单个肺转移灶,可手术切除或作局部放疗,如多个肺转移或胸膜转移合并胸水,可先抽胸水,胸腔化疗,待胸水消失后,作全身化疗(CAP、CE方案)加中药、内分泌及免疫治疗。
&&& (3)肝转移:可作肝介入治疗,肝转移控制后,全身化疗,加免疫、内分泌治疗及中药保肝和胃、益气健脾等扶正祛邪治疗。
&&& (4)骨转移:单发胸椎或腰椎可先作局部放疗,放疗缓解疼痛症状明显。亦可用骨磷、骨核素治疗,配合氨基导眠能(AG)或三苯氧胺(TAM)口服作内分泌治疗,中药治疗以益肾补骨、扶正祛邪为主,方中加用骨碎补、补骨脂、透骨草等。
&&& (5)脑转移:头颅放射加BCNU、me-CCNU或MTX鞘内注射,后行全身化疗,中药以扶正利尿减颅内压为主,加内分泌治疗。
(6)腹腔转移:合并腹水可用腹腔抽液后化疗,腹水消失后行全身化疗、内分泌及中药治疗,中药以健脾利水消肿为主。
5&2&中医治疗:
1.1 辨证施治
& 1.1.1 正虚证
&& 1.1.1.1 脾胃虚弱
【治则】益气健脾,温阳补肾。
【方药】选用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常用药物】黄芪30g、党参15g、白术(炒)15g、茯苓15g、山药15g、薏苡仁15g、陈皮10g、神曲(炒)12g、麦、谷芽(炒)各12g、菟丝子12g、女贞子12g、肉苁蓉12g
& 1.1.1.2 阴虚津亏
【治则】益气养阴。
【方药】选用沙参麦冬汤,大补阴丸,一贯煎,增液汤等。
【常用药物】生地12g、熟地12g、天门冬15g、麦门冬15g、知母12g、天花粉30g、石斛(钗)12g、玄参12g、党参15g、生龟版(先煎)30g、鳖甲(先煎)15g、陈皮10g、甘草6g
& 1.1.1.3 气血两虚
【治则】益气养血。
【方药】选用八珍汤,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当归补血汤等。
【常用药物】黄芪15g、党参15g、当归10g、熟地12g、白芍12g、白术12g、茯苓12g、五味子6g、远志(炙)6g、酸枣仁12g、鸡血藤30g、桂心(后下)3g
&&& 若偏寒者加细辛3g;偏热者加夏枯草15g、蒲公英30g。
&&& 1.1.1.4 肝肾亏损
【治则】补益肝肾
【方药】选用左归丸,六味地黄丸,龟鹿二仙胶,《金匮》肾气丸等。
【常用药物】熟地12g、山药15g、枸杞子12g、山茱萸12g、牛膝10g、菟丝子12g、鹿角粉(冲服)5g、生龟版(先煎)30g、党参12g、阿胶(烊化)10g、肉苁蓉12g、何首乌(制)15g
&& 1.1.2 邪实证
1.1.2.1 肝气郁结
【治则】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选用逍遥散,疏肝解郁散等。
【常用药物】柴胡6g、枳壳12g、陈皮10g、香附10g、郁金12g、当归6g、白芍15g、栝楼15g、白术(炒)15g、延胡索12g、茯苓12g、浙贝母12g、甘草6g
1.1.2.2痰湿蕴结
【治则】化痰利湿,软坚散结。
【方药】选用海藻玉壶汤,化痰消核丸,消瘰丸等。
【常用药物】海藻15g、昆布15g、山慈菇12g、半夏(姜制)12g、浙贝母12g、青、陈皮各10g、夏枯草12g、土茯苓12g、泽泻10g、薏苡仁15g、当归9g、苍术10g
1.1.2.3&&&&&&& 瘀血内阻
【治则】活血化瘀,消积破结。
【方药】选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
【常用药物】桃仁12g、红花12g、熟地12g、当归6g、川芎9g、赤芍12g、牛膝10g、丹参15g、王不留行12g、炮山甲(先煎)10g、路路通12g、全蝎5g、露峰房30g
&&&& 若肿块大于3cm者加服人参养荣丸,每日1丸。
1.1.2.4&&&&&&& 热毒壅盛
【治则】清热解毒,凉血降火。
【方药】选用清瘟败毒饮,五味消毒饮等。
【常用药物】生石膏(先煎)30g、生地15g、知母12g、山栀子10g、连翘15g、丹皮12g、竹叶12g、玄参12g、赤芍12g、蒲公英15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漏芦30g
1.2 辨病施治 && 1.2.1 手术前后的中医药治疗
&& 1.2.1.1 手术前治疗
【治则】益气健脾,抗癌解毒。
【方药】选用参苓白术散,健脾理气汤,香砂六君子汤等。
【常用药物】黄芪30g、党参12g、白术(炒)15g、茯苓12g、陈皮10g、山药15g、神曲(炒)12g、谷、麦芽(炒)各12g、女贞子12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山慈菇30g、薏苡仁30g
1.2.1.2 手术后身体虚弱
【治则】调补气血,健脾和胃。
【方药】选用八珍汤,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健脾丸等。
【常用药物】黄芪30g、党参15g、白术(炒)15g、茯苓12g、熟地10g、当归9g、白芍12g、山药(炒)15g、神曲(炒)15g、山楂(炒)15g、陈皮10g、砂仁(打)10g、薏苡仁30g、甘草6g
1.2.1.3手术后皮瓣坏死
【治则】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方药】人参养荣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物】黄芪30g、党参15g、白术(炒)12g、茯苓12g、赤、白芍各10g、当归9g、陈皮9g、丹参12g、川芎9g、桃仁12g、红花9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
1.2.1.4手术后上肢水肿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解毒消肿。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常用药物】黄芪30g、赤芍9g、川芎9g、桂枝9g、桃仁9g、红花9g、丹参15g、忍冬藤30g、地龙10g、茯苓15g、半枝莲30g、山慈菇30g、车前草15g
1.2.2& 化疗毒副反应的中医药治疗
1.2.2&&&&&&&&&&& .1 胃肠功能紊乱症
&&& 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干呕,腹胀、腹痛或腹泻,神疲乏力,面色少华,皮肤干燥,舌光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益气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选用姜茹半夏汤,香砂六君子汤,旋复代赭石汤等。
【常用药物】黄芪30g、白术(炒)15g、党参15g、代赭石15g、半夏(制)12g、甘草6g、大枣5枚、鸡内金12g、神曲(炒)15g、陈皮10g、谷、麦芽各15g
&&& 若兼虚烦失眠者加百合15g、酸枣仁15g;伤津者加麦门冬15g、沙参15g、石斛(钗)12g;伤阴者加生龟版30g、鳖甲15g;胃胀不适,嘈杂者加川黄连(姜制)10g。
1.2.2.2&&&&&&& 骨髓抑制症
&&& 表现为面色晦暗,头晕乏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消瘦,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严重时血红蛋白亦下降。舌质淡,舌苔薄,脉细无力,
【制则】益气养血,滋补肝肾。
【方药】选用八珍汤,六味地黄丸,龟鹿二仙胶等。
【常用药物】黄芪30g、党参15g、白术(炒)15g、茯苓12g、山药15g、熟地12g、鸡血藤30g、阿胶(烊化)10g、枸杞子12g、山茱萸12g、女贞子12g、陈皮10g、砂仁(打)10g
&&& 若血象重度下降者加紫河车15g、淫羊藿10g、鹿角胶(烊化)10g、鳖甲胶(烊化)10g等;或夜间加服生龟版(先煎)30g、鹿角粉(冲服)5g、枸杞子15g、西洋参10g。
& 1.2.2.3 化疗性肺炎
表现为咳吐痰血,胸痛气短,口干,乏力。舌质红或紫,舌苔黄,脉细数或弦数。
【治则】养阴润肺,化痰止咳,活血化瘀。
【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
【常用药物】生地10g、熟地10g、天门冬15g、麦门冬15g、百合30g、白芍12g、当归9g、浙贝母12g、冬虫夏草3g、玄参12g、桔梗10g、黄芪30g、桑白皮15g、田七粉(冲服)3g
&&& 若痰湿重者加半夏(姜制)12g、栝楼12g;痰热者加鱼腥草30g、黄芩12g、竹茹12g;血瘀者加露蜂房15g、鳖甲(先煎)15g;咳吐痰血者加仙鹤草15g、茜草12g、白茅根30g;脾虚者加白术(炒)15g、山药30g。
& 1.2.2.4 中毒性肝炎
&&& 表现为面目皮肤黄染,食欲不振,口苦,恶心,神疲乏力,右胁胀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谷丙转氨酶升高。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腻,脉弦。
【治则】清利肝胆湿热。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
【常用药物】茵陈15g、山栀子12g、大黄(后下)10g、丹皮12g、赤、白芍各12g、郁金12g、五味子10g、丹参12g、垂盆草30g、车前草30g、薏苡仁30g、莱菔子(炒)10g
& 1.2.2.5 肾功能损伤
&&& 表现为腰酸乏力,尿少浮肿,血尿,肾功能检查尿素氮、肌酐升高。舌质暗,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则】补肾活血,利尿解毒。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常用药物】山药15g、茯苓15g、生地12g、泽泻12g、山茱萸12g、丹皮12g、旱莲草12g、女贞子12g、丹参12g、王不留行12g、桑寄生12g、车前草30g
&&& 若出现全身浮肿,腹胀者加五苓散或猪苓汤;有撤退性阴道出血者加草河车30g、木芙蓉15g、白茅根30g等。
& 1.2.2.6 脱发
&&& 表现为轻则头发稀疏,重则脱光,伴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失眠。舌质淡红,舌苔薄,脉沉细无力。
【治则】滋补肝肾。
【方药】生血丸合七宝美髯丹加减。
【常用药物】何首乌(制)15g、女贞子15g、茯苓12g、枸杞子12g、菟丝子12g、山茱萸12g、淫羊藿12g、生地12g、鹿角胶(烊化)10g、阿胶(烊化)10g、当归9g、牛膝9g
&& 1.2.2.7 皮肤色素沉着
&&& 表现为局部与全身皮肤色素沉着,颜面部尤为显著,伴月经失调或闭经。
【治则】温肾助阳,活血化痰。
【方药】《金匮》肾气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常用药物】附子(制)12g、肉桂(后下)3g、熟地10g、丹参12g、丹皮10g、泽泻10g、茯苓15g、桃仁12g、红花10g、川芎9g、益母草15g、山茱萸12g、当归6g
&& 1.2.3 放疗毒副反应的中医药治疗
1.2.3.1 放射性皮炎
&&& 表现为放射灶皮肤干燥,红肿热痛,进而脱皮屑,脱皮毛,瘙痒难忍,重则皮肤皲裂,渗水。舌质红,舌苔黄或腻,脉细数。
【治则】滋阴养血,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当归养血汤加减。
【常用药物】黄芪30g、当归9g、天门冬30g、麦门冬30g、银花15g、天葵子15g、蒲公英15g、地丁15g、野菊花12g、熟地10g、何首乌(制)12g、白藓皮10g、
1.2.3.4 放射性肺炎或肺纤维化:
&&& 表现为右侧乳腺癌放疗后出现胸闷气急,咳嗽,痰多,不易咯出,口干舌燥,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数。
【治则】养阴清肺,化痰通络。
【方药】选用生脉饮,增液汤,清燥救肺汤,百合固金汤等。
【常用药物】党参15g、麦门冬15g、生地15g、玄参15g、沙参15g、百合30g、天花粉15g、芦根30g、桑白皮12g、杏仁12g、生石膏(先煎)30g、栝楼12g、浙贝母12g
若为肺炎者加鱼腥草30g、草河车15g、银花15g;肺纤维化者加丹参15g、鸡血藤30g,平日可加服养阴清肺膏。
1.2.3.5 放射性口腔炎:
&&& 表现为咽喉肿痛,口腔粘膜溃疡,口干舌燥。舌质红,舌苔薄,脉细数。
【治则】养阴生津,泻火解毒。
【方药】选用甘露饮,增液汤,生脉饮,二至丸等。
【常用药物】生地10g、熟地10g、天门冬10g、麦门冬10g、陈皮10g、石斛(钗)12g、知母12g、银花15g、天花粉15g、野百合12g、丹皮12g、沙参30g、白茅根30g、半枝莲30g、丹参12g
&1.2.3.6 放射性食道炎:
&&& 表现为进食梗阻感,呕吐痰涎,食道烧灼感。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
【治则】清咽利肺,降逆和胃。
【方药】选用凉膈散,左金丸等。
【常用药物】大黄(后下)9g、芒硝9g、陈皮10g、山栀子10g、黄芩10g、连翘10g、甘草6g、川黄连3g、吴茱萸3g、鱼腥草30g
1.2.4 晚期乳腺癌及乳腺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中医药治疗
1.2.4.1 肺与胸膜转移
&&&& 表现为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胸痛。舌质红,舌苔少黄,脉细数。
【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
【常用药物】百合15g、生地15g、麦门冬15g、沙参30g、仙鹤草30g、鱼腥草30g、浙贝母15g、藕节12g、徐长卿3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甘草6g
&&& 1.2.4.2 肝转移
&&& 表现为面目俱黄,胁痛腹胀,纳少呕吐,大便秘结,小便黄,伴有腹水及恶液质。
【治则】清肝利湿,养肝健脾,抗癌解毒。
【方药】茵陈蒿汤合六君子汤加减。
【常用药物】茵陈30g、山栀子12g、大黄(后下)9g、党参12g、茯苓12g、白术(炒)6g、山药12g、延胡索12g、香附12g、白花蛇舌草30g、蚤休30g、蜀羊泉30g、徐长卿30g
1.2.4.3 骨转移:
&&& 表现为受累骨骼持续性疼痛,腰背、下肢放射痛,痛如针扎锥刺、消瘦神疲。舌质晦暗,舌苔薄,脉沉涩或沉细。
【治则】补益肝肾,消肿破坚,抗癌解毒。
【方药】调元肾气丸加减。
【常用药物】生地15g、山茱萸12g、山药15g、丹皮15g、泽泻12g、桃仁12g、香附12g、延胡索12g、续断30g、杜仲30g、山慈菇30g、白花蛇舌草30g、蜀羊泉30g、牛膝10g
若痛入骨髓,彻夜难眠者加蜈蚣5g、僵蚕12g;血瘀重者加三棱12g、莪术12g。
1.2.;4.4 脑转移:
&&& 表现为头痛,神昏,视物模糊,呕吐,抽搐,甚至昏迷。
【治则】育阴潜阳,祛风解毒。
【方药】羚羊钩藤饮加减。
【常用药物】羚羊角粉(冲服)6g、钩藤12g、生地30g、竹茹(姜制)12g、僵蚕9g、天麻9g、川芎9g、珍珠母30g、白花蛇舌草30g、龙齿30g、石决明(生)30g、蜀羊泉30g、蚤休30g
&&& 若肝肾阴亏者加山萸肉10g、熟地10g;抽搐甚者加全蝎5g、蜈蚣5g、地龙10g,研细末分6包,每次1包,每日3次;热毒内盛者加广犀角15g、葛根15g、黄芩10g;气虚痰壅者加西洋参12g、石菖蒲12g、郁金9g、莱服子30g。
1.3.中成药 1.3.2 马钱蜂房方(经验方)
【组方】马钱子0.1g、活蜗牛0 .5g、蜈蚣1.5g、露蜂房0.5g、全蝎0.3g、乳香0.1g。研细末,水泛为丸(一日药量)。
【功效】活血化瘀,通经散结。
【适应症】用于乳腺癌瘀血内阻证。
【用法】每日分3次服。
1.3.3&&&&&&&&&&& 牛黄消肿方(经验方)
【组方】人工牛黄10g、乳香(制)15g、海龙15g、黄芪30g、山慈菇30g、香橼30g、三仙(炒)30g、夏枯草60g、田七粉(冲服)6g、薏苡仁(生)60g、地丁60g、莪术60g、淫羊藿60g。研细末,水泛为丸。
【功效】清热解毒,化瘀散结。
【适应症】用于乳腺癌热毒壅盛证。
【用法】每次服3g,每日2次。
1.3.4&&&&&&&&&&& 王猫软化方(经验方)
【组方】王不留行30g、猫爪草30g、银花30g、玉枢丹12g、冰片0.6g。制成浸膏。
【功效】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适应症】用于乳腺癌热毒壅盛证。
【用法】每次服1.5~3g,每日4次。
1.3.5&&&&&&&&&&& 龟鹿二仙胶(《医方考》)
【组方】鹿角500克、败龟版250克、枸杞子100克、人参50克。前两味另熬膏,慢火熬炼成胶。
【功效】大补精髓,益气养神。
【适应症】用于乳腺癌阴虚津伤证或术后与放化疗骨髓抑制联合应用。
【用法】每服4.5~6克,空腹酒化下。
1.3.6&&&&&&&&&&&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组方】熟地240g、山茱萸120g、山药120g、丹皮90g、茯苓90g、泽泻90g。上药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滋阴补肾。
【适应症】用于乳腺癌肝肾亏损证。
【用法】每日服9g,淡盐汤送下,或水煎服。
1.3.7二至丸(《证治准绳》)
【组方】旱莲草、女贞子各等分,炼为蜜丸。
【功效】益肝肾,补阴血。
【适应症】用于乳腺癌术后骨髓抑制症,与放化疗配合应用。
【用法】每日服9g,分二次吞服。
1.3.8&&&&&&&&&&& 山慈菇片(或山慈菇注射液)
【功效】软坚散结,清热解毒。
【适应症】用于乳腺癌术前治疗,可缩小肿块。
【用法】手术前2~6周给药。山慈菇片:每次服2片,每片0.2mg,每日4次。山慈菇注射液:1ml/支(含生药10mg),静注,每日1次,每次1ml。
1.3.9&&&&&&&&&&& 生脉注射液
【组方】红参、麦冬、五味子。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开窍,益气强心,生津复脉。
【适应症】对术前提高免疫力,术后康复均有效。
【用法】10~20ml/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滴。
&1.3.10. 猪苓多糖注射液
【功效】增强机体细胞免疫,激活网状内皮系统,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适应症】对术前提高免疫力,术后康复均有效。配合放化疗,提高抗癌疗效。
【用法】肌注,40mg/次,每日一次。
& 1.3.11. 小金丹(《外科全生集》)
【组方】白胶香45g、小乌头45克、五灵脂45克、地龙45克、马钱子(制)45克、乳香(去油)22.5克、没药(去油)22.5克、当归身22.5克、麝香9克、墨炭3.6克。各研细末,用糯米粉和糊打千锤,待融合后,为丸,如芡实大,每料约250粒左右。
【功效】破瘀通络,祛瘀化湿,消肿止痛。
【适应症】用于肿瘤疾病。
【用法】每日服1粒,每日二次,陈酒送下,孕妇忌服。
&1.3.12. 醒消丸(《和剂局方》)
【组方】乳香(去油)30克、没药(去油)、麝香4.5克、雄精15克。先将乳、没、雄三味,各研秤准,再合麝香共研,煮烂黄米饭30克,入药末,捣为丸,如莱菔子大,晒干,忌烘。
【功效】和营通络,消肿止痛。
【适应症】用于中晚期乳腺癌。
【用法】每日服3~6克,热陈酒送下或温开水送下。连服7天后,停药3天。孕妇忌服。
1.3.13&&&&&&&& 平消胶囊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化疼、扶正祛邪。
【适应症】用于各期乳腺癌患者。
【用法】4~8片,每日3次。
1.3.14&&&&&&&& 增生平片
【功效】清热解毒,祛瘀消肿,消炎止痛。
【适应症】用于各期乳癌患者。
【用法】每次服4片,每日3次。
1.3.15&&&&&&&& 高乌甲素
【功效】止痛。
【适应症】用于癌性疼痛。
【用法】口服:每次1~2片,每日3~4次;肌注:每次8~16mg,每日1~3次。
1.3.1.6&&&&& 榄香烯乳注射液
功效:活血散结,扶正祛邪,具有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免疫保抑,升白,缓解癌性疼痛及放化疗协同作用。
适应证:各期乳腺癌
用法:可静脉滴注、动脉灌注及瘤体直接注射,腔内给药;用量200~800mg/日,5~15天一疗程。
&&& 2.外治法
2.1&&&& 二黄煎(经验方)
【组方】黄柏30g、土黄连30g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适应症】用于乳腺癌术后切口感染,皮瓣坏死,放射性皮炎或化疗药物静脉外漏引起的局部红肿或溃烂。
【用法】煎水外洗或冷湿敷。
&&& 2.2 三黄洗剂(经验方)
【组方】大黄、黄柏、黄芩、苦参各等分,研细末。上药10~15g加入蒸馏水100ml,医用石炭酸1ml,备用。
【功效】清热解毒,止痒收涩。
【适应症】用于放射性皮炎及其皮肤破溃,流水,瘙痒。
【用法】冷湿外敷,每日4~5次。
&&& 2.3 生肌玉红膏(《外科正宗》)
【组方】当归60g、白芷15g、白蜡60g、轻粉12g、甘草36g、紫草60g、血竭12g、麻油500g。先用当归、甘草、紫草、白芷四味,入麻油内浸3日,大杓内慢火熬药至微枯色,用纱布滤清,再将油复入杓内煎滚,下血竭化尽,再下白蜡,至泡沫退尽,倾于罐内,置于水中,待将凝固之际,加入研细的血竭、轻粉搅匀,置泥土地上一宿,以去火毒,时间愈久愈佳。
【功效】活血祛腐,解毒镇痛,润肤生肌。
【适应症】用于放射性皮肤溃疡日久不愈,术后切口感染或皮瓣坏死,晚期乳腺癌瘤块破溃。
【用法】摊于纱布上敷贴。
& 2.4红油膏(经验方)
【组方】凡士林30g、九一丹30g、铅丹4.5g。先将凡士林烊化,然后徐徐将两丹调入和匀成膏,与纱布共放铝盒高压消毒后备用。
【功效】祛腐生肌。
【适应症】用于乳腺癌术后切口溃疡不敛。
【用法】外涂患处。
&& 2.5珍珠散(经验方)
【组方】白石脂(煅)9g、石决明(煅)75g、龙骨(煅)15g、石膏(煅)60g、麝香1.5g、冰片3g、珍珠(煅)3g。共研极细末,装瓶备用。
【功效】生肌收敛。
【适应症】用于术后切口溃疡不收口者。
【用法】将药末撒于伤口,外贴红油膏。
& 2.6 海浮散(《外科十法》)
【组方】乳香(制)、没药(制)各等分,共研极细末,备用。
【功效】生肌、止痛、止血。
【适应症】用于乳腺癌溃破。
【用法】将药粉掺于患处,外敷生肌玉红膏或红油膏。
&& 2. 7 桃花散(《医宗金鉴》)
【组方】白石灰250g、大黄片45g。白石灰用水泼成末,与大黄片同炒,以石灰变红色为度,去大黄,将石灰筛细备用。
【功效】止血。
【适应症】用于晚期乳腺癌溃口出血不止。
【用法】掺于患处,紧塞创口,加压包扎。
& 2. 9 五五丹(经验方)
【组方】石膏(熟)15g、升药15g。共研细末。
【功效】提脓祛腐。
【适应症】用于乳腺癌创面感染,脓水不净者。
【用法】将药末掺于疮口中,或用药线蘸药插入。
& 2. 10 九黄丹(经验方)
【组方】乳香(制)6g、没药(制)6g、川贝母6g、石膏18g、红升9g、腰黄6g、朱砂3g、月石(炒)6g、冰片0.9g。各研细末,和匀备用。
【功效】提毒拔脓,祛瘀祛腐,止痛平胬。
【适应症】用于乳腺癌溃破者。
【用法】用二黄煎外洗,掺九黄丹并以红油膏或生肌玉红膏外敷。
2.&&& 针灸和其他疗法
3.1针灸疗法& 常用穴位:乳根、肩井、膻中、三阴交,足三里、心俞、脾俞、膈俞。配穴:外俞、秉风、魄户、神堂、胆俞、意合。并可配合耳穴压豆法治疗。虚寒者可加用灸法,穴位同上。
3.&&& 2介入疗法 目前一些抗癌中药制剂如:榄香烯乳,复方秋水仙酰胺,鸦胆子乳剂,斑蝥酸钠等作动脉灌注可取得抗癌,低毒,提高机体免疫力,不产生肿瘤耐药的优势。
3.3热疗& 临床与实验研究表明,43℃高温可直接杀灭癌细胞,常配合放疗进行。抗癌中药制剂消癖酊通过微波局部照射有可能奏效,目前尚在研究之中。
3.4气功疗法& 郭林新气功,八段锦是我国医疗体系的瑰宝之一,具有简单易学,行之有效等优点。气功疗法作为强身健体,防治疾病有一定效果,但气功对乳腺癌治疗是否有效,目前仍在探讨中。对性格内向者本人不推荐。 && 3.5膳食治疗& (另设专题详尽讨论) &&& 1、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是癌症患者保持正常体重的最好办法。平衡膳食包括富含优质蛋白,富含热能,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2、高蛋白膳食
主要给癌症病人补充各种必需的氨基酸。氨基酸的平衡可抑制癌症的发展。因此患者应多吃瘦肉、蛋类、豆类、鲜奶及菌菇类。
3、高热量膳食
癌症患者食欲极差,必须提高膳食热量和多食易于吸收的脂肪、甜食类。如植物油、黄油、奶油、蜂蜜、蔗糖、蜂王浆等。
4、高纤维素膳食
富含维生素A、C、E、K、叶酸等食物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如胡萝卜、黄瓜、菜花、菠菜、白菜、芹菜、黄花菜、西红柿、各种豆类及新鲜水果等。
5、高无机盐膳食
&&& 具有抗癌作用,如大蒜、海带、紫菜、海鱼、蛋类、玉米、糙米、全麦面以及人参、枸杞子、山药、灵芝、冬虫夏草等。
西医治疗(近年的研究进展较快,本网页将另设相关最新专题报道,亦可于在线门诊针对具体病情个体差异再作出具体治疗方案)
&一&可手术乳腺癌的治疗
治疗应遵循(1)要彻底切除乳腺及其局部组织的病灶,并尽量减小对胸部及乳腺外型的损害;(2)除了那些复发机会极小的病例,对绝大部分病人都要考虑给予全身性治疗,以防止微小转移灶的生长。
(一)&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仍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术式多种,对其选择尚无统一意见。
1&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符合国际临床分期I、II及部分III期首次治疗的乳腺癌患者。
2&手术治疗的禁忌证
(1)&肿瘤远处转移。
(2)&年老体衰不能耐受大手术。
(3)&呈现恶液质者。
(4)&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5)&III期患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乳房皮肤橘皮样水肿超过乳房面积的一半;乳房皮肤出现卫星结节;乳腺癌侵犯胸壁;临床检查胸骨旁淋巴结肿大且证实为转移;患侧上肢水肿;锁骨上淋巴结病理证实为转移癌;炎性乳腺癌。
(6)&&&&& 有下列情况之二者:肿瘤破溃;乳房皮肤橘皮样水肿占全乳房面积1/3以内;肿瘤与胸大肌固定;腋淋巴结最大长径超过2.5Cm;腋淋巴结彼此融合或与皮肤深部组织粘连。
(1)&传统根治术:主要用于浸润性癌、临床II期晚及III期患者。手术范围包括患侧全部乳腺组织、覆盖肿瘤表面的皮肤、胸大、小肌、腋窝和锁骨下脂肪及淋巴组织并腋动静肠向腋下支整块切除。胸长神经和胸背神经在不影响手术廓清的前提下,可予保留。
(2)仿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主要用于非浸润性癌或I期浸润性癌。II期临床无明显腋淋巴结肿大者,亦可选择应用。
①&& I 式:保留胸大、小肌:目前多主张用于非浸润性癌为I期乳腺癌。
②&& II 式: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
③&& 全乳切除:本术式甚少作为常规术式用于乳腺浸润癌的治疗,一般主张用于非浸润癌,或因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根治性手术的浸润癌,或局部病灶晚期破溃出血,为减轻患者痛苦,可行本术式。术后可辅助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
④&& 保留乳房的术式:肿瘤局部广泛切除合并部分或全部腋淋巴结廓清,术后加放射治疗,主要适用于早期癌、患者乳房肥大,医院具备良好放射治疗条件者。此术式国内目前尚未成为常规术式施行。
手术适应证:1&对原发癌大小选择标准尚不完全统一,一般适用于临床一、二期,但大多数认为以较小病变更为适宜;且应为单一孤立性肿瘤;2&乳腺X线片显示为I型钙化灶;3&中等大小乳房;肿瘤距乳晕>2cm,最佳是位于乳房周边的病灶;4&病理为分化型癌或核分级I~II,镜下切缘阴性;5&年龄在35~60岁之间的志愿保留乳房者。
原发癌切除范围:1&病变局部切除;2&病变局部广泛切除,至少包括病变周围2cm以上的乳腺组织,或作乳腺1/4切除。
一般多主张作全腋下淋巴结清除。近几年前哨淋巴结活检和保腋窝手术正不断发展。
术后放疗为本疗法的常规。
术后应作辅助化疗。对绝经后ER阳性仍宜辅加三苯氧胺治疗。
4&根治术并发症
(1)&&&&& 术中并发症
1&腋静脉损伤:多因在解剖腋静脉周围脂肪及淋巴组织时,解剖不清,或因切断腋静脉分支时,过于接近腋静脉主干所致。因此清楚暴露及保留少许分支断端,甚为重要。
2&气胸:在切断胸大、小肌的肋骨止端时,有时因钳夹胸壁的小血管穿通支,下钳过深,而致触破肋间肌及胸膜,造成张力性气胸。胸膜外扩大根治术时,如损伤胸膜,可造成张力性气胸,此时可稍扩大破口、行闭式引流。
(2)&术后并发症:
1、&&& 皮下积液:多因皮片固定不佳或引流不畅所致。可采用皮下与胸壁组织间多处缝合固定及持续负压引流而防止。
2、&&& 皮瓣坏死:皮肤缝合过紧及皮片过薄等均可为其发生原因。皮肤缺损较多时,宜采用植皮。
3、&&& 患侧上肢抬举受限:主要是术后活动减少,皮下疤痕牵引所致。因此,要求术后及早进行功能锻炼,一般应在术后一个月左右基本达到抬举自如程度。
(二)&&&&& &辅助化疗
1&适应证:主要是腋淋巴结阳性的绝经前患者。腋淋巴结阴性患者一般也推荐化疗,尤其对于那些预后不良的腋淋巴结阴性患者诸如激素受体阴性、分化不良、肿瘤体积较大(>1cm)以及非整倍体DNA的肿瘤,通常有较高的复发率,应给予全身辅助化疗。
2&常用药物方案:
辅助化疗方案甚多,目前还不能肯定哪种方案最有效。国内推荐以下3种术后辅助化疗方案:
CMF方案
环磷酰胺(C)&&&&&& 600mg/m2静注
氨甲喋呤(M)&&&&&& 30-40mg/m2静注
氟脲嘧啶(F)&&&&&&& 600mg/m2静滴
以上3种药物皆可用于第1日,每3周重复,亦可3种药在第1及第8日各用1次,每4周重复。
CAF方案
环磷酰胺(C)&&&&&&& 400mg/m2静注& 第1日
阿霉素(A)&&&&&&&&& 50mg/m2静注&&& 第1日
氟脲嘧啶(F)&&&&&&& 500mg/m2静滴& 第1日
以上3种药物每3周重复1次,每用2次,休息1月。
环磷酰胺(C)&&&&&&& 50mg/m 2 口服& 笫1天
氟脲嘧啶(F)&&&&&&& 500mg/m2静注& 第1、3、5天
以上两种药物每3周重复,每用两次,休息一月。
辅助化疗除上述大多在术后开始用药外,尚有围手术辅助化疗,目的在于减少术后复发及转移,即在术前确诊为乳癌后即行化疗,一般为术前3周、术中一次、术后4周,即所谓新辅助化疗,经研究可进一步提高乳癌的治疗效果,我院开展的术前动脉持续灌注化疗,由于药物直接高浓度接触肿瘤,疗程可缩短2/3,且效果喜人。术前化疗化案仍常用CMF或CAF方案。
(三)&&&&& 辅助激素治疗
辅助治疗总的策略是:对预后指标好、激素受体阳性的肿瘤病人给予TAM治疗;而对有腋下淋巴结转移及其他预后指标也差的病人,不论其激素受体阳性或阴性,都应给予辅助化疗。手术治疗后使用他莫昔芬(TAM),剂量为每次10~20mg,每日2次、持续用药3~5年。
辅助放射治疗
术后辅助放疗具有减少局部复发的效果。属局部治疗手段之一。术后放疗原则及剂量如下:
1&乳腺癌保留乳房切除术后应常规放疗,一般采用超高压射线对乳腺行切线照射。对局部广泛切除者,放射总量为45~50Gy/5周;对原发癌行局部切除者,完成上述剂量后,原发癌区再补加电子线10Gy。如己行全腋下淋巴结清除,术后不再对腋下进行放射治疗。
2&I、II期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原发灶在乳腺外上象限,腋淋巴结病检阴性者,术后不放疗;腋淋巴结阳性时,术后照射内乳区及锁骨上下区;原发灶在乳腺中央区或内象限,腋淋巴结检查阴性时,术后仅照射内乳区,而腋淋巴结阳性时,加照锁骨上下区。
3&III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无论腋淋巴结阳性或阴性,一律照射内乳区及锁骨上、下区。根据腋淋巴结阳性数目的多少,可考虑加或不加胸壁照射。
4&乳腺癌根治术后,腋淋巴结已经清除,一般不再照射腋区,除非手术清除不彻底,或有病灶残留时,才考虑补加腋区放疗。
5,放疗宜在术后4~6周内开始,有植皮者可根据具体情况再适当延后。
6&乳房区切射照射:采用60钴或8MV直线加速器。每日照射两野,中线肿瘤照射量2Gy,每周5次,总量50Gy/5周,然后改用6~10MeV电子束,缩野垂直照射局部肿瘤区10~20Gy/1~2周。
7&内乳区照射:可给予混合射线照射,给肿瘤量50Gy/5周,60钴和电子束各半,深度以3cm计算。
8&锁骨上下区照射:肿瘤量50Gy/5周,60钴及10~12MV电子束各半,照射深度按前、后体层厚度的1/3深处计算,每日照射2Gy,每周5次。
(五)&化、放疗常见毒性反应及处理
1&化疗常见急性、亚急性毒性(见表&& )
如药物渗出血管外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严重者可致局部组织坏死、深浅不等的溃疡,处理不当甚至出现整个肢体坏死。一旦发生,应立即终止注射,并用20%普鲁卡因局部环封,中药金黄散外敷,常可凑效。关键是防止药物渗漏,保证静脉穿刺准确,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如引发静脉炎,早期仍以中药外敷。
&恶心、呕吐
多种化疗药物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常为病人拒绝再次化疗的首要因素。
对一般剂量、非强度致吐化疗方案如CMF等,可以胃复安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基本可控制恶心&呕吐。而联合温中降逆之中药治疗可进一步控制化疗所致延迟性呕吐及恶心、口淡、多涎、纳呆等消化道症状。据我们经验中药联合针刺、艾灸等纯中医治疗效果同胃复安治疗无差异,但不会出现锥体外束副作用。
对较严重的恶心、呕吐如使用含ADM、DDP药物后,常需应用5一HT3受体抑制剂:枢复宁、康泉、恩丹西酮等止吐作用强而持久的药物方能控制,但这类药较昂贵。
为预防或减轻恶心、呕吐应注意:
& ① 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一切进食过多,应无饱食的感觉。饭前后一小时应尽量少喝水。
& ② 少吃甜食或油腻的食物。
& ③ 吃温凉食物,不吃太热的食物。
& ④ 吃较干的食物,不易反胃,尤其在早晨。
& ⑤ 每次化疗前的食量要少。如果恶心经常发生在给药中,应避免在治疗前几小时进食。
& ⑥ 避免接触不喜欢的气味,如做饭时的油烟、香料等。
& ⑦饭后2小时内不要平躺。但饭后略事休息有好处。
& ⑧恶心时做深慢的呼吸有利于减轻症状。或与家人聊天或听音乐、看电视来分散注意力。
化疗影响到肠道粘膜上皮细胞时,可以引起腹泻。必耍时可服止泻药如易蒙停等,严重者应及时停化疗药物,并及时给予支持等对症治疗,
以下措施有利于预防或控制化疗期间的腹泻:
& ①遵循少食多攴的原则。
& ②少食用含大量纤维素的食物,因可以刺激肠道引起腹泻。
& ③不吃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油腻、过辣食物。
& ④多食用富含钾的食物,如桔子、桃子、杏、土豆等以补充腹泻所丢失的钾。
& ⑤饮入充分的饮料以补充由于腹泻而丢失的水分,腹泻时最好不要喝牛奶,它容易加重腹泻。
绝大多数抗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常为剂量限制性毒性。常见于用药后1~3周,持续2~4周恢复,
WBC减少,特别是粒细胞减少,为并发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应以预防为主。血细胞计数检查如发现WBC数量过低,要推迟下一次治疗的时间或减少用药剂量,并应注意以下事项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 ①饭前便后要洗手。
& ②大便后擦净肛门区域,如有痔疮要坐浴、洗净。
& ③避免接触感冒、麻疹、水痘等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 ④注意避免外伤,如有伤口应立即用酒精或碘酒消毒。
& ⑤使用柔软的牙刷以免伤害牙龈,并使用含氟牙膏防止龋齿。
& ⑥勤洗澡、淋浴以保持皮肤清洁。
如出现发热、畏寒、盗汗、腹泻、尿痛、咳嗽、咽痛、阴道异常分泌物或发痒等,应警惕出现感染、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近年临床上正使用刺激骨髓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及功能的克隆刺激因子如粒细胞刺激因子(G一CSF)及粒细胞一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一CSF)预防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化疗药物杀伤骨髓造血细胞造成红细胞减少可使病人感到虚弱、疲劳、头晕、发冷、呼吸短促等。病人应注意充分休息、减少体力活动,避免过累并多食用高营养食物,尤其是含铁丰富的绿叶蔬菜、瘦肉,特别是动物肝脏,这些食物有助于改善贫血。
化疗时头发和体毛常常脱落,大多是暂时的,在停药后毛发常能重新生长。脱发严重时建议配戴假发,并最好在头发明显脱落前开始。
&泌尿系损害
乳癌化疗中导致肾功能损害的药物主要是顺铂、氨甲喋呤等,如顺铂需要水化及利尿来预防肾毒性。
诱导心脏毒性的药物主要是蒽环类如阿霉素。临床表现为气促,心悸、心律紊乱或充血性心衰。心电图可见各种心律紊乱如传导阻滞、低电压、S一T下降等。一般停药、对症治疗后可缓解。在这类药物治疗前后及治疗中应检查心电图以早期检出心脏毒性。
2&放疗的毒副作用
急性皮肤损伤多见于放疗剂量达3500~4000cGy后。表现为皮肤红斑、色素沉着、皮肤脱屑伴搔痒,进而表皮剥脱显露真皮。可局部用含VitA或VitD的软膏外涂常可凑效。湿性皮损以水疱、糜烂、渗出及疼痛为主。需即停放疗,暴露皮肤于空气中,局部采用0&75%龙胆紫溶液、VitB或2%硼酸软膏外用,一般2周可愈。若出现局部皮肤过敏,表现为放射野内红疹并迅速扩展到放射野以外皮肤。应停止放疗及一切药物,全身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如苯海拉明或类固醇药物如地塞米松等。皮肤急性反应期应避免一切刺激皮肤的因素如阳光、热水浴、肥皂、香水等,内衣应柔软、宽松。
皮肤迟发性损害多发生于放射剂量>4500cGy后。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毛细血管扩张、皮肤纤维化。
当放射剂量超过皮肤耐受量时,皮肤各层可出现坏死、形成溃疡,可深过骨膜,常为不可逆性,需手术治疗。
&放射性肺炎或肺纤维化
急性放射性肺炎主要症状为刺激性干咳,持续1~4个月可自行缓解,少数合并感染则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需停放疗,抗菌治疗,必要时并用类固醇类药物。部分急性放射性肺炎后期发展为肺纤维化,以咳嗽、气促等肺功能不全为主,可持续数年。无特殊治疗。
&其他并发症尚有肋骨骨折、上肢、乳房水肿、乳房纤维化等。
二&晚期乳腺癌的治疗
(一)&局部晚期病变
目前主张先用化疗或大剂量放疗,为时数周,能缩小肿瘤,解除疼痛,愈合溃疡,同时化疗尚能杀灭体内微小转移癌灶,然后再施以手术。术前化疗我们主张行持续动脉灌注化疗,用药1~2周即可起效,疗程可缩短2/3上。
经综合治疗后手术以扩大乳腺单切为主,也可酌情选用Halsted乳腺癌根治术。
术后应尽早开始全身性治疗。
(二)&复发、转移性乳腺癌
乳癌复发和转移很易发生,故患者应接受终身随访。每次随访均应检查局部治疗部位,对侧乳房,双侧腋下、锁骨上下区,肺部和腹部。此外每半年~一年应行胸部X线、对侧乳腺X线、全身骨骼同位素扫描、肝、盆腔B超、宫颈刮片等检查。有转移可疑症状还应作脑、骨髓等相应检查。
常见的首次复发部位,是原先乳癌所在的胸壁,其次是淋巴结。
在全身转移的患者中,骨转移占80%,其第一个征象是骨痛和局部压痛。最常见于脊椎、骨盆、肋骨和颅骨。常用检查方法是骨扫描。
声嘶或咳嗽经久不愈,可能是肺部转移的表现。应行胸部X线检查确诊。
肝转移可引起肝肿大、黄疸或胃肠功能紊乱如食欲减退和恶心。肝功检查及肝扫描有助确诊。
乳癌转移约10%为脑转移,症状如头痛、抽搐、行为或情绪的急剧变化。脑部CT诊断阳性率为80~90%。
2&局部区域复发的治疗
乳癌术后胸壁复发常为多灶性,常呈大片状,伴有皮肤发红、水肿,但早期均为小范围或单个米粒状小结节,如能在此阶段检出,预后尚好。
(1)&保留乳房治疗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有条件者以根治术式补救,局部辅以必要的补充放疗。
(2)&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复发宜采用局部小手术加胸壁放疗,如以前未行放疗,此时应作胸壁大野放疗,如既往以作放疗,则酌情作小野放疗。个别可作转移癌扩大切除,腹直肌肌蒂皮瓣修复创面的方式治疗。
3&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
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目前仍属姑息性治疗,目的在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强调合理的综合治疗,主要有化学药物治疗、内分泌治疗,有时也采用综合放射治疗;中医药治疗亦有独特效果。
① 化学药物治疗
化学药物联合治疗的有效率约为50~70%,10~20%患者可以完全缓解,缓解期约6~8个月。联合化疗多选用2~3种药物,3种以上药物的联合并不一定能提高疗效,且毒性增加,化疗时间以4~6个月为宜。
综合各家临床试验结果,CAF方案的有效率略高于CMF方案,但缓解期及生存期并不优于CMF方案,因此CAF方案还不能被推荐为晚期乳腺癌的标准方案。
在上述两种方案失败后,目前尚无肯定有效的二线化疗方案。比较常用的二线或挽救治疗方案如:
MMC+VLB(或VDS)
MMC& 8-10mg& iv&& 第1天
VLB& 2mg&&&&&&& ivd 第1-5天
(或VDS& 4-5mg& iv& 第1,5天)
&&& 每3-4周重复
Paclitaxel+ADM
Paclitaxel& 135mg/m 2& ivd
ADM& 45mg/m 2 iv
&&& 每3周重复
NVB+ADM
NVB& 25mg/m 2 iv& 笫1,8天
ADM& 50mg/m 2 iv& 第1天
&&& 每3周重复
CTX& 600mg/m2& iv& 第1天
ADM& 50mg/m 2&& iv& 笫1天
DDP& 75mg/m2&&& iv& 第1天
&&& 每3-4周重复&&&&
晚期乳腺癌几乎无治愈率,近年来已有一些新药及新的化疗方案及在有效的骨髓-血液支持疗法(包括ABMT,周围血干细胞移植PBPC)、粒细胞集落生长刺激因子(G-CSF等)的保护下,晚期乳腺癌已可能接受高出标准剂量4-20倍的抗癌药,但目前对高剂量强度化疗是否确实能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仍无统一认识。
② 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两类:(近年已有较大进展,可参考相关内分泌专题)
&手术治疗:卵巢切除术、肾上腺切除术及垂体切除术。后二者目前已很少采用。
卵巢切除术主要用于绝经前病情发展迅速且ER阳性病人。用放疗代替卵巢切除术,见效慢(需历时8周),有时可能抑制不全。
&药物治疗:目前新型有效的药物已基本取代传统的内分泌腺切除手术。不但避免手术去势致术后激素内环境的紊乱,并具有停药后可复性的优点。
抗雌激素疗法:他莫昔芬,20mg/天(绝经后妇女);30~40mg/天(绝经前、中期妇女)
芳香族抑制剂:如氨基导眠能(AG),125mg,4次/日,同时口服氢化考的松25mg,2次/日,一周后前者增量至250mg,2次/日,后者改为25mg,4次/日。该药副作用大,现己极少使用,常用的是莱曲唑、依西美坦、瑞宁得等。
促生殖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一A),又名药物性卵巢切除,但其作用是可逆的,其他各类药物均不能使雌激素作用完全阻断,达到与卵巢切除相同的程度。
大剂量支孕激素疗法:甲孕酮(MPA)1000~1500mg/日,肌注或口服;甲地孕酮(MA)160mg,1次/日。
药物选择:AG,TAM,MPA等疗效相仿,但以TAM的副作用最小。绝经后患者用AG或MPA作为第二线或第三线治疗。由于AG对骨转移止痛效果良好,对此类患者可以优先使用。绝经前患者TAM失效后,可应用长效GnRH一A或卵巢切除术,AG或MPA可作为第三或第四线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与化疗联合。也可作为晚期危重病人缓解症状之用。尚可改善终末期患者的主观状态及治疗高血钙症。常用强的松口服,50~100mg/日。
雄激素:对骨转积有较好止痛作用、并能增加食欲,剌激骨髓增生,改善机体的一般状况。常用药物丙酸睾丸酮:100mg,肌注,每日一次,连用5次后,减为每周3次,欲症状缓解情况及全身反应,可减量使用,持续4个月左右。如用药6周无效,可停用。
③ 放射治疗
对晚期乳腺癌的放疗仅能达到局部减症目的,应同时配合化疗及激素治疗&有可能延长其生存期。主要适用于炎性乳腺癌,局部晚期乳腺癌合并有溃疡或出血,骨转移,脑转移。
④ 转移性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A&发展相对缓慢,具有较好的预后(符合以下3个条件)
a&无病期>5年
b&转移仅限于1个器官,肿瘤较小
c&病情进展缓慢
d、行为状态评分正常,无体重减轻,无贫血,肝功正常
e&ER(十)
&绝经前病人:卵巢切除,观察6~8周如有效则继续观察直至复发,然后用内分泌药物治疗,直至内分泌治疗失效,才使用联合化疗。
&绝经后病人:TAM20~40mg/日,观察6~8周,如有效则继续使用至复发,停药后观察撤药效果(可能出现另一次缓解),然后可再采用其他内分泌治疗,如无效始用化疗。
B&中度恶性
a、无病期1~5年
b&一个器官系统的广泛转移或同时有局部区域性骨转移但无内脏转移,
c&转移瘤进展较快者
d&行为状态评分0~1,无体重减轻,贫血或肝功异常
e&ER量中等:处理,可采用前述方案6~8周,观察如病情发展恶化,肿瘤未缩小,开始化疗。
f&ER量低或阴性:处理,经前采用联合化疗、卵巢切除术;经后采用联合化疗及TAM治疗。
C&高度恶性(符合以下3条以上)
a&无病期<1年
b&有2~3个脏器转移,包括内脏;乳腺肿块局部无法切除尤皮肤淋巴管广泛浸润以及有远处转移。
c&病情进展快
d&行为状态评分在1分以上,有体重下降、贫血、肝功能异常。
e&ER(+)&高/低或未知
处理:绝经前:卵巢去势、联合化疗;
&&&&& 绝经后:先TAM治疗后联合化疗。
f&ER(一)
处理:绝经前:联合化疗;
&&&&& 绝经后:联合化疗或联合化疗并TAM治疗。
⑤ 不同部位的复发转移癌的局部处理原则
a&孤立或局限性多灶肺转移:肺冷冻肿瘤摘除或肺叶切除术。
b&多发性肺转移:支气管动脉灌注局部化疗。
c&单纯纵隔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
B&胸膜转移伴胸水
行胸腔穿刺抽取癌性胸水并尽量抽净,然后胸腔内注入DDP80~120mg(加盐水稀释到60ml),如一次未能控制胸水,可在1周后再抽胸水,腔内注入医用亚甲蓝20mg,第一次抽胸水后2周以上,重复应用DDP。这样多能有效控制胸水。中药榄香烯乳胸腔内注药亦有良效。
a&I期肝转移:通过半肝范围以内的肝切除能获得彻底切除的单发或小于3个肝转移瘤者,可酌行肝切除。
b&II期肝转移:可通过两处以上非同一肝叶内的不规则肝切除而能获得完全切除的、有限的、多发性散在的肝转移或>3个多发性肝转移而能通过半肝切除完成转移病灶切除者。可酌情开腹探查,对转移瘤施行切除、无水酒精注射等。同时加行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或肝动脉栓塞、结扎加门静脉插管化疗。
c&III期肝转移:难以通过手术切除的肝转移瘤(无论单发、多发及伴肝外转移),酌行经股动脉的介入性化疗治疗。
a&单发骨转移:放射治疗。
b&多发性骨转移:对于症状明显转移部位给予减症性放射治疗。
c&骨转移伴病理性骨折:一般不宜手术固定。在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部分病例可考虑截肢术,对于减轻症状可能有益。
以放射治疗为主。部分孤立转移灶或个别颅内高压者或已形成脑疝者,仍有手术的指征。
F&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在综合治疗的前提下,适当考虑下颈淋巴结清除术,必要时可锯断锁骨行锁上、锁后、锁下联合清除术。
⑥ 晚期乳腺癌的中医治疗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肿瘤发展情况、转移范围及机体状况采用攻补兼施或防治并用的方法。
如患者正气尚存、邪毒旺盛则以攻为主,常选用山甲、三棱、莪术、土别、全蝎、蜈蚣、苏木、白花蛇、守宫、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以活血破瘀、宣通脏腑、贯彻经络,特别肿瘤尚存血凝、血聚之证,选用以上药物起效迅速,缓解症状,稳定病情。
如病情处于正邪相争、正气欲衰、邪气滞留时,常在辨证基础上选用太子参、生首乌、生黄芪、虎仗、八月札、红藤、金荞麦、冬凌草、五谷藤等扶正抗癌中草药,此类药物药性缓和、疗效肯定,毒性极低。
6&随访计划
(一)&&&&& 建卡& 凡出院患者均应建立疾病分类卡及随访长。
(二)&&&&& 定期来院随诊(复查)& 术后第一年每月复查一次,术后2~3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此后每半年复查一次,5年以后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10年以后可每2年随访一次。
(三)&&&&& 信访& 不能来院随诊者,可进行信访,每年一次,一般采用邮资总付的办法。
(四)&&&&& 家访& 对多次信访无着的患者,可酌情进行家访。
二&复查重点内容
(一)&&&&& 问诊& 除了解全身状况及各种治疗详情外,对绝经前患者要了解月经状况,对各项均做详尽记录。
(二)&&&&& 诊察& 详查手术区、对侧乳房、双腋下及双锁骨上有无肿物。
(三)&&&&& 定期行胸部x线、全身骨扫描、肝脏B超、对侧乳房钼靶等检查。
三&出院后需行放、化疗患者,应遵医嘱进行。
四&坚持患侧上肢功能煅炼,以防其发生水肿。
五&注意调理好饮食,不要过多食用高脂肪食物、控制体重,宜多食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食物。
六&保持心情舒畅、情绪乐观,适当多参加体育煅炼。
7&疗效标准
对肿瘤治疗疗效的评定标准主要根据3项指标:(1)肿瘤消失或缩小的程度;(2)疗效维持的时间;(3)病人的生存期。
7.1肿瘤消失或缩小的评定
(1)完全缓解:全部肿瘤消失,至少维持4周。
(2)部分缓解:肿瘤病灶的最大径及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50%以上并维持4周以上
(3)好转: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缩小50%以上,但<50%无新病灶出现。
(4)稳定: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缩小<25%,或增大<25%,无新病灶出现。
(5)病变进展:肿瘤两灶乘积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
总缓解率:完全缓解十部分缓解
疗效维持时间的表达及其意义
7.2疗效维持时间
表达方式&&&&&&& 适应病人&&&&&&&&& 开始时间&&&&&&&& &&&&&&&&&&&&&& 结尾时间 &有效持续期&& 全部见效者&&&&&&&& 疗效确定日期
肿瘤无恶化期 全部接受治疗者&&&& 治疗开始日期
无瘤生存期&& 肿瘤完全缓解者&&&& 肿瘤消失日期&&&&&&&&&&&&&&&& &&&&&&&&&&& 病情恶化日期
&&&&&&&&&& 病情恶化日期
&&&&&&&&&& 肿瘤复发日期
7.3生存期
&&& 病人生存期的确定可以从确诊时算起,也可以从治疗开始时算起,直至病人死亡为止。在使用生存期&&&&&&&&&&&&&&&&&&&&&&&&&&&&&&&&&&&&&&&&&&& 指标评定疗效时,如果没有设立相应的对照组(给予其他的治疗方案),那么所获得的生存期资料意义不大。同时,在统计病人生存期资料时,要排除非肿瘤原因的死亡。&&&&&&&&&&&&&&&&&&&&&&&&&&&&&&&&&&&&&&&&&&&&&&&&&&&&&&&&&&&&&&&&&&&&&&&&&&&&&&&&&&&&&&&&&&&&&&&&&
下一篇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口干舌燥口臭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