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3个患者,淋巴结没有转移,请问算不算是早期

超声引导下淋巴结活检是诊断乳腺癌转移的理想工具
作者:hebe556
目前的研究进展显示并非所有乳腺癌和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均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3个淋巴结阳性可暂不清扫。因此,寻找一种术前明确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理想化诊断工具具有积极意义。英国Canisius Wilhelmina医院普外科van Wely BJ教授等通过Meta分析,明确是否超声引导下淋巴结活检是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一种有效工具。文章于日发表在Br J Surg.杂志在线版上。研究运用PubMed和 Embase,以“超声”、“乳腺癌”、“腋窝”为关键词搜索文献。通过一系列筛选,最终确立合格文献18篇,共纳入患者5397名。该研究将患者分为三组:US+/活检+、US+/活检-/SLNB+、US-/SLNB+。研究终点是分别统计超声引导下活检腋窝淋巴结阳性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阳性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的阳性淋巴结检出率。将所获得的数据结果进行Meta分析和异质性检验。通过荟萃分析发现:US+/活检+组对比US+/活检-/SLNB+组,有八篇研究报道提供了充分的数据显示前者淋巴结检出率高于后者,532名US+/活检+患者对比248名US+/活检-/SLNB+患者,结果不存在异质性。US+/活检+组对比US-/SLNB+组,六篇研究报道提供了数据,332名US+/活检+患者对比358名US-/SLNB+患者,结果具有显著异质性,意味着无法比较两组淋巴结数的检出率高低,但多数研究报道支持US+/活检+组淋巴结检出率高。US+/活检-/SLNB+组对比US-/SLNB+组,六篇研究报道提供了数据,49名US+/活检-/SLNB+患者对比432名US-/SLNB+患者,结果没有异质性,两组淋巴结检出率无明显区别,但由于样本量较小,该组数据结果值得进一步探讨。该荟萃分析表明,超声引导下淋巴结活检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检出率(56%的患者在US+/活检+组检出三个以上的受累淋巴结)。明确的腋窝淋巴结分期也将对术前新辅助化疗提供依据。在US+/活检-/SLNB+组和US-/SLNB+组,&3个淋巴结检出可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这一发现对今后乳腺癌术前腋窝淋巴结治疗的量裁具有指导意义。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乳腺癌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ASCO2013:【AMAROS试验】仅有前哨淋巴结转移早期乳腺癌腋窝放疗优于淋巴结清扫术
在2013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的年会上,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荷兰癌症研究所的肿瘤外科学家Emiel J.
Rutgers博士公布的在欧洲进行的一项三期临床试验(AMAROS试验)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仅有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来说,腋窝放疗(ART)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在患者治疗后的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方面,结果大致相当。然而,接受手术治疗的女性患者,其淋巴水肿副反应的发生率却是放疗组的两倍。
乳腺癌细胞可以在乳腺内播散,也可以通过机体的其他系统转移,淋巴系统就是其中之一。当乳腺癌细胞沿着淋巴系统转移时,它们可能最终停留在淋巴结内。乳腺肿瘤第一级的引流淋巴结被称为前哨淋巴结。继前哨淋巴结后,乳腺癌细胞可以进一步转移至腋窝淋巴结。当前哨淋巴结内出现乳腺癌细胞时,则有必要对腋窝病灶进行治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是现今标准的治疗方案。
每年有数以千计的乳腺癌女性患者接受ALND手术,以防止乳腺癌复发。然而,ALND治疗也存在较为严重的副反应,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淋巴水肿即上肢长期的肿胀疼痛。
该项研究共纳入了4860例直径5cm及以下侵袭性乳腺肿瘤、临床淋巴结转移阴性(术前基于体格检查以及腋窝影像学检查无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征象)的患者参与研究。对于其中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的患者,将其随机分配至接受ALND治疗(744例)和ART治疗(681例)两组中。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为6.1年。参试患者5年内的腋窝淋巴结乳腺癌复发率均较低,ALND组和ART组分别为0.54和1.03。两组患者在估计5年总体生存率(92.5%-93.3%)和5年无疾病生存率(82.6%-86.9%)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与之相对,两组患者中发生淋巴水肿的患者数量却有明显差距。在治疗后第一年内,ALND组有40%的患者出现淋巴水肿,而ART组仅有22%出现该副反应。在随后几年内,发生淋巴水肿的患者数量逐渐减少,但上述趋势仍然存在:在治疗后第5年时,两组患者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28%和14%。
结果表明,对于需要对腋窝淋巴结进行处理的患者来说,ART治疗是ALND较好的替代治疗方案,它可以降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但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率。ART可以与乳腺或胸壁的放疗联合进行,后者是大部分患者现已选择的肿瘤原发灶治疗方法。
“我相信,我们的研究结果将会使许多医师重新审视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患者十分担忧的一项副反应,它可以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产生长期影响。”Emiel
J. Rutgers博士说。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的发言人、乳腺癌专家Andrew D.
Seidman博士表示:“现今在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方面存在一些争议,本研究为部分患者提供了一种重要的非手术备选治疗手段,它可以减少腋窝淋巴结乳腺癌的复发率,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上肢水肿的发生风险,而这正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机体虚弱的常见副反应之一。”
在行ART和ALND治疗的患者中,患侧上肢淋巴水肿都是最为常见的治疗副反应。腋窝淋巴系统是机体免疫和循环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梗阻导致了上肢水肿的发生。ALND和ART治疗导致淋巴系统发生梗阻,以致淋巴液回流不畅。随着淋巴液的积聚,上肢的水肿表现持续存在。患者会感到患侧上肢沉重,其功能也收到损害。通常情况下,患者的整个上肢必须穿戴紧实的弹力袜以控制水肿的加重,许多患者也需要进行针对淋巴水肿的特异性治疗。两种治疗手段其他的常见副反应还包括腋窝处疼痛和肩关节功能障碍等。
研究者正在努力工作,以期通过现代技术改进放疗方案,进一步减轻ART治疗的副反应。在未来,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腋窝淋巴结全清术将变得不再必要。基于上述研究发现,Rutgers博士表示,侵袭性手术治疗仅应作为腋窝淋巴结广泛转移、辅助治疗手段无效患者的保留治疗方案,同时也可作为复发患者的挽救治疗手段。
信源地址:
来自:丁香园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乳腺癌转移到淋巴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