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肚子穴位会有热流感是什么原因

中医教你如何防流感 饮食因人疗穴位按摩扶正气
  编者按: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的最新监测数据(截至三月三日)显示,冬季流感季节的死亡人数为317人,已超越03年沙士肆虐时死亡人数(299人)。每天仍然持续发生的流感严重个案及死亡事件让人沮丧也惊恐。香港注册中医学会慈善基金会日前举办全民健康活动,邀请註册中医周荣富博士和温爱诗博士,主持和主讲&中医药防治流感&专题讲座。
  今特别邀请周荣富医师主持本期&中医养生专题&,为读者详细推介如何&因时宜、看体质&预防流行感冒。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季节性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感染,季节性流感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三种,甲型流感病毒可依据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aemagglutinin,即H)(H1-H15)及神经胺酸?(Neuraminidase,即N)(N1-N9)两种抗原类型,再细分为不同亚型;在香港及全球,现时最常见引致流感的是甲型流感H3N2和H1N1。甲型和乙型流感在世界上病例相若,而丙型流感病例则较少发生。
  季节性流感的特徵是突发高热,咳嗽(通常是乾咳),头痛,肌肉和关节痛,严重身体不适(感觉不适),咽痛和流鼻涕,併发症包括肺炎、鼻窦炎、支气管炎、中耳炎、心肌炎、脑病变、脑炎、雷氏症候群等;而一般感冒则通常只有局部上呼吸道症状,多无严重合併症,较少见发烧或微烧,偶尔会有轻微的头痛,以及较少出现合併症。
  流感中多数人在一周内康復,发热和其他症状消失,无需就医。而全球流感每年发病率在成人中约为5%至10%,在儿童中约为20%至30%,但流感可在高危人群中造成严重疾病或死亡,出现併发症风险最高的是两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成人以及患有慢性心、肺、肾、肝、血液或代谢疾病(例如糖尿病)等某些疾病或免疫系统较弱的任何年龄的人。在本港,流感一般于一至三月和七、八月较为流行。
  因时制宜:
  所谓预防胜治疗,中医着重疾病的预防即治未病,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流感时期发病与否跟人体正气强弱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提高人体正气是预防流感的根本方法。
  常言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日之间有&阴阳消长&的变化(日出、日落),中医预防流感其中一方法就是休息,每晚十二时前睡觉,因肝经运行的时间为凌晨一点至三点,若其间不睡而令肝脏得不到休息,则会影响气机疏泄,肝气郁结,正气受损,每晚也要睡足8小时,而午睡片刻也有益处。
  &春应肝而养生&。&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于春天,大地回春,万物生长,人体之阳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气血活动加强,精神活动活跃,肝主升发,疏泄,主理人体一身之气机,若肝气失调可致气机郁闭或疏泄太过。于春天,&生而勿杀&我们应多吃素少吃肉,也应避免吃喝酸寒品,因酸性收敛,不利肝气疏泄,应该多吃一些具有升发之性,味道偏于辛辣的食物,以鼓舞肝胆之气,化解冬天储藏的能量,发散到体表,为人的体力和脑力活动提供充沛的能量;故春天宜多吃?、蒜、?、蓼、蒿、芥等辛嫩之菜以及各种嫩绿蔬果,而避免进食酸性食品,因它不利肝气宣发,也要避免生冷及油腻之品而致肝气不利升发。
  因人制宜:不同体质不同食疗
  寒型体质常见症状:
  恶寒喜暖,面色苍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四肢冰冷,无汗,腹痛肠鸣,小便清长,大便稀溏;
  推介:
  二白汤以疏风散寒,材料包葱白15g、白萝蔔30g、芫荽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热型体质常见症状:
  怕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乾口苦,小便短赤,大便乾结。
  推介:
  桑叶菊花水以疏风清热,材料包括桑叶3g、菊花3g、薄荷2g;沸水浸泡代茶饮服。
  痰湿型体质常见症状:
  身体肥胖,嗜睡懒动,头身沉重,咳嗽痰多,食欲减退,胃部胀满,四肢浮肿,肌肤麻木,小便不利,大便稀烂和妇女白带过多等;
  推介:
  赤小豆扁豆猪骨汤以健脾祛湿;材料包括猪骨300克,赤小豆30克,白扁豆30克,薏仁30克,南北杏各5克,陈皮1/2个,煲1.5小时。
  气郁型体质常见症状:
  心情抑郁,情绪易波动,思维迟缓,兴趣减低,忧郁多疑,性情急躁易怒,寒热失调,头痛,咽中有异物感,乳房胀痛,胸肋肋疼痛,心悸胆怯,失眠健忘,喜嘆气,食欲减退和大便失调等;
  推介:
  解郁玫瑰花茶以疏肝解郁,材料用玫瑰花10g,加入适量清水及玫瑰花煮沸约5分钟,熄火后加入少许蜂蜜即可饮用,可重复用开水泡服。
  血瘀型体质常见症状:
  面色晦暗和有瘀斑,唇色紫暗,肌肤粗糙,崩甲,皮下出血,疼痛拒按,静脉曲张,毛髮乾枯,月经不调,体内出现包块,血便和情志郁结等;
责任编辑:Resan
相关阅读:
2012 - 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流感高发季节 按摩穴位可有效防治(图)
疾控中心提醒人们,如今升温步伐加快,进入流感高发季节。疾控中心表示,预防流感,人们要注意个人卫生、均衡营养,避免疲劳。认为,除了养成良好习惯外,还可通过养生穴位按摩的方法防治流感。
流感高发季节 按摩养生穴位可有效防治(图)
点压迎香穴
先用两手中指擦鼻的两侧数十次。然后用中指尖点按此养生穴位,即鼻翼两旁的凹陷处。先用力点住迎香穴,使之有酸胀感,再慢慢揉动该穴数十次。点后有鼻子通气畅快的感觉。
>>>小编推荐:
了解自己,了解中医....
注:凤凰中医频道整合,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责任主编:王长会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输入2-24位,可以是英文、数字、“-”、“_”
6~20位字母、数字、特殊符号,字母区分大小写
请输入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发帖内容不超过200字。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
诊断肺癌的常见方法,近些年来在我们身边出现了很多发病率较高的严重性疾病,肺癌就是其中之一,给广大患者朋友们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影响,所以患者们一定要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All rights reserved. 凤凰中医频道503 Service Unavailable
Error 503 Service Unavailable
Service Unavailable
Guru Meditation:
Varnish cache server您的位置:
中医教你3个穴位缓解秋燥感冒
秋燥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并与当令之燥气结合所致的外感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鼻咽口唇干燥、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少痰、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此种感冒治法以祛风解表宣肺为主,按摩风池、列缺、迎香这三个穴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适。
  风池穴:风池穴为少阳、阳维之会,阳维主一身之表,因受风邪所致的,皆为本穴主治范畴。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凹陷中,约与耳垂齐平。操作方法:用力旋转按揉,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日1~2次,每次100下,有祛风解表之功。
  列缺穴:列缺为肺经络穴,肺主皮毛,外邪侵袭,首先犯肺。按摩列缺穴可治疗干咳少痰、头痛、恶寒、发热等症,有宣肺止咳平喘、利肺化痰之功。列缺穴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可两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处即为列缺。操作方法:一手拇指按于另一手的列缺穴,轻轻摩擦,以发热为度。每日2~3次。
  迎香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开窍于鼻,迎香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腧穴,位于鼻旁,根据本穴位置及与其他经的关系,有宣利鼻窍之功。可治疗鼻咽干燥、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本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操作方法:屈拇指,用拇指的指间关节按压穴位,以有酸胀感为宜,鼻酸流泪,效果更佳。每日2~3次。
  若经穴位按摩,仍不缓解,且有持续加重的倾向,请及时就诊。
  (实习编辑:张宝婷)
关于 中医,穴位,缓解秋燥感冒 的更多资讯
请详细描述您的疑问,有助医生快速帮您解答!
健客网-国家药监局认证的合法网上药店,致力于打造优质、低价、便捷的网上药店和最值得信赖的健康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感后期拉肚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