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院消化科门诊手册专家今年春节门诊有值班大夫吗

刘晓红&&主任医师 教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刘晓红大夫本人发表
刘晓红大夫的文章
人已读&&发表于
人已读&&发表于
刘晓红大夫的患友咨询区
(已帮助35位患者)
大夫上次在线: 15:51
刘晓红医生暂时不接受网络咨询
刘晓红的咨询范围:
消化内科疑难病、老年医学
刘晓红大夫收到的礼物
还没收到哦
还没收到哦
还没收到哦
还没收到哦
还没收到哦
还没收到哦
还没收到哦
还没收到哦
还没收到哦
刘晓红大夫的信息
消化内科疑难病、老年医学
刘晓红,女,主任医师,消化内科教授,老年示范病房主任,医学博士、理学博士,硕士导师。1982年毕业于北京...
刘晓红大夫的门诊时间
管理员提示:
周1上午,2全天同时出消化内科门诊
刘晓红大夫的患者投票
,脂肪肝(1票)
刘晓红大夫的患友会
(已开通2个小组)
刘晓红大夫个人网站统计
总 访 问:107,910次
昨日访问:60次(15-08-29)
总 文 章:2篇
总 患 者:35位
昨日诊后报到患者:0位
总诊后报到患者:4位
患者投票:13票
感 谢 信:5封
心意礼物:4个
上次在线: 15:51
开通时间: 19:21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北京协和医院】
医院最新公告
医院特色科室
您的位置: &&
&& 文章浏览
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日期: 16:00:07& 来源:
作为首批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之一,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在医院的大力支持和精心组织下集全科之力,历经评估标准的建立、医院申报、北京市初评、卫生部评估等程序,顺利完成了评估工作,成为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有以下几方面经验和优势与大家分享。
  1.优良的历史传统与完善的制度建设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1933年张孝骞教授创建了消化专业,20世纪70年陈敏章教授创建了消化内镜中心,继20世纪60年代成立硕士生培养基地,先后成立博士生培养点(1982)和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以单学科(16医生)挺进/荣获教育部重点专科(其中消化领域共5家,其余4家均为联合申请)至今,2006年仍然以单学科成功卫冕教育部重点专科;2011年再次成为卫生部重点学科之一。
  协和消化内科有完善的科室发展规划,在临床工作中严格执行医院ISO9001质量认证。依托医院综合平台,在大内科、免疫内科、基本外科、内分泌科、放射科、病理科、核医学科、超声科等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使得我科医疗水平、诊治能力进一步向前推动。
  2.远见卓识的学科带头人与完善和谐的学科梯队
  在学科带头人-消化内科主任钱家鸣教授的带领下,不断完善与丰富了胃肠病、肝胆胰和内镜三个亚专科人员以及临床、科研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相继成立了胰腺疾病诊治中心、炎症性肠病中心、消化内镜中心、胃肠动力中心、成人遗传中心、疑难疾病会诊中心、临床药理基地、临床实验室等;这些中心分别由6名学科骨干——各自引领消化科亚专业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并形成了老中青三代良好完善的学科梯队。在消化内科开放和谐的氛围内,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共享,推崇科室整体前进,杜绝技术垄断和人员垄断。
  消化科共有医师28人,副教授以上职称占50%,护士和技术人员34人,中级以上职称26.5%。近5年科室人员担任中华医学会全国副主委1人,全国常委3人次,地方/省级主委1人,省级副主委1人,担任中华系列杂志副主委5人次,中华系列杂志编委7人次,其他杂志主编、副主编8人次,其他杂志编委18人次。
  3.重视临床工作与医疗质量
  北京协和医院是全国疑难病诊治中心,消化内科尤为重视日常临床工作和医疗服务质量。目前消化内科东西两院病区共有床位60张,年出院人数平均700人次,其中疑难危重症比例平均达92.14%,我科先后诊治并报道了多例罕见病:包括C1酯酶抑制物缺乏症、腹茧症、变应性血管性肉芽肿、免疫相关胃肠道疾病、肝淀粉样变、蛋白丢失性肠病、神经内分泌肿瘤、腹膜假黏液瘤、先天性淋巴管发育畸形等。在所谓疑难病中,协和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患者往往更“难”、更“重”。多年来始终坚持每周四下午的专业组查房,上到退休的老教授,下到初进临床的见习学生,所有人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临床病例讨论中,有相当部分门诊患者亦可以在专业组查房中解决临床问题,使患者更方便,获益更多。我科门诊工作量也很大,除普通门诊、特需门诊、夜间门诊外,还开设了专病门诊:炎症性肠病门诊、胃早癌门诊、消化心理生理门诊、胰胆疾病综合门诊,还有坚持了30年每周四下午的ERCP讨论会,实现了“专病专治”,在“广”的基础上体现了“精”。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也很重要,病房管理始终坚持主治医负责制,护士管理也坚持责任制护理,使患者更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为方便“老”患者就诊和随诊,我科坚持这部分患者预约就诊,在细节中体现关爱。
  4.强调技术创新与推广
  消化科是内科中的“外科”,操作多,风险大。我科除了能开展常规技术:胃肠镜、EUS、ERCP+EST、内镜下扩张、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动力检测等,近年来还不断地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包括胶囊内镜、双气囊小肠镜、ESD、EUS+FNA、EUS囊肿穿刺引流、自主神经功能检测、铬粒素检测等,均已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对疾病认识和诊治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为了响应公立医院改革和加强先进技术推广,近5年来培养了117名来自全国各医院的进修医生,合格率100%,并承办了消化系统疾病及消化内镜高峰论坛5届及北京协和医院功能性胃肠病和心理障碍研讨会5届,受训人员达5000余人。
上一篇:下一篇:
院方电话:010-(东院)(西院)&& &&&&&&信息来源于官方网站,仅供参考&&&& 提供网络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协和医院消化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