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得了一样的病,找一位专科专病名医临证全书去看,可是开出的却是不同的方子,请问这个故事讲的是哪位神医啊

本帖最后由 海韻 于 12:30 编辑

1973年,回城不久的我被当地政府分配去当中医学徒。我拿着卫生局给的介绍信,跨进了一家当地有名的医院。医院在县城的中心,是座深宅大院,紧贴着石板大街:石库门,青砖厅堂,落地花格长窗,天井,厢房……,可能原来有好几进,但仅剩三进,都成了挂号室、诊室、药房、化验室、注射室、供应室等,最里面是一栋别致的两层小洋楼,那是住院部。我在这个医院中度过了六年的时光。
    老师是当地有名的老中医叶秉仁先生。他当时六十多岁,肤白,头发胡子花白,对人特别客气,经常点头微笑,是大家所说的“大好人”。先生与我是同乡,且与我父母是世交,一口县城东乡话,听来十分亲切。所以,与先生交往,我从未有过半点的隔生。
叶先生的医术很好。据说他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长期在农村行医,在调到城里之前,是东南乡知名的好医生。他既能打针背药箱,又能开方子,是在临床上打拼过来的。叶先生最善于辨病,常常能在一般的腹痛腹泻病人中发现肝癌、胃癌、肠癌等病。那时医院有个工友,恰好在唐山大地震期间,每天脓血便,按痢疾治疗未效,叶先生一看,说是肠癌,后来果然死于此病。他对疾病的转归非常清楚。他管的病人,绝对不会死在他手里。发现蛛丝马迹,他早就作出处理,或转院,或会诊,或向病人家属说清道明。所以,就是病人死了,家属还是千恩万谢。叶先生还有一手过硬的临床诊疗技术。他不仅能熟练进行胸腹腔穿刺,那些连护士都打不进的小儿头皮静脉针,老人竟然能一针见血!这都是当年在农村卫生院练出来的。后来因为手抖,也就不摸针筒了。
叶先生的医德更是感人。跟他抄方多年,从未看到他与病人红过脸。那年,先生负责创建中医病房。他不仅每天查房,晚饭后还要去病房转一转,和病人聊聊天。冬天查房,他听诊时常常先用手焐热听诊器,然后轻轻放到病人的胸口。有次,病房收住了一位老工人,大便几天不通,用药无效,先生竟然毫不犹豫,戴上手套,亲手为病人掏大便。其情其景,至今历历在目!
我跟叶先生学医的第一天,就是坐在他旁边抄方。所谓抄方,就是先生口述配方,我抄录在处方笺上。中药药名虽多,但经常抄,也就慢慢记住了。那个时候,诊室里各种各样的病人都有,很多都是大病重病。这些病人都是我学中医的“教材”。先生看病时,常让我触摸病人的肝脏,那时常常发现肝脏边缘不整的肝癌患者。遇到心脏病人,先生会教我听心音。然后在纸上画一圆圈,中画一十字,给我讲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先生对方剂很熟悉。遇到比较典型的用方,他就会教我他编的方歌。先生编的方歌,一般仅两句,且不拘泥于格律,只要记住顺口就可。至今我还记得逍遥散的方歌:调肝理脾服逍遥,三白(白芍、白术、白茯苓)荷(薄荷)草(甘草)当(归)柴(胡)烧(煨生姜)。开始我用先生的方歌,后来我也学着先生的方法自己编方歌,普通话、方言俚语,全用上了,力求形象诙谐,力求好记。比如小青龙汤方歌:黄(麻黄)白(白芍)干(干姜)细(细辛)小青龙,五(五味子)桂(桂枝)半(半夏)草(甘草)居当中。三仁汤方歌:三人(杏仁、蔻仁、薏苡仁)扑(厚朴)通(通草)滑(滑石)下(半夏)来。这样一来,兴趣大增,方剂能记住了,但是先生的方歌倒反而忘掉了,实在惭愧!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全国大搞中草药运动。先生积极响应,研究草药。他常用马兰根、板蓝根治疗感冒,用白槿花、马齿苋、望江南治疗痢疾,用马兜铃、鱼腥草治疗咳嗽吐痰;用白花蛇舌草、虎杖根治疗肝炎,用仙鹤草、墨旱莲治疗出血,用合欢皮、夜交藤治疗失眠,割人藤、猫爪草治疗结核,夏枯草、稀莶草治疗高血压,金钱草、海金沙治疗结石,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八月扎、蜀羊泉治疗肿瘤,鱼腥草、墓头回治疗带下等。先生说,政府有号召,我们必须响应。他一生谨慎,所以他的家庭成分虽然比较高,但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均未遭大难,这和先生的政治反应敏捷有关。说实话,这些草药的效果平平,但先生还是老老实实地在临床使用,并不断摸索。后来,他竟然创制了几首草药方,代表者有银蝉玉豆汤:用金银花、蝉蜕、玉米须、赤小豆、连翘、浮萍、白茅根、冬瓜皮、车前草,水煎服,主治急性肾炎。还有治疗乙型脑炎的银翘青板汤,用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他也用来治疗流行性感冒。
叶先生家与我家住得很近,下班后,我俩常常一路走,一路聊。路上先生和我讲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和病人交流。他说当医生不要将话说绝,因为临床情况复杂多变,要多长心眼。他说周总理说过,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做医生,就是要不断学习,学到老,还学不了。他也常夸我聪明,但同时又告诫我不能骄傲。我常常晚饭后就去叶先生家。他会让我看他的笔记本。内容大多是按病种摘抄的临床报道和经验介绍,中医西医均有,分门别类,用钢笔圆珠笔抄写,如蝇头小楷,非常秀美。
叶先生健谈,尤其是他高兴的时候,常常谈他的往事。这些往事,几乎都与医有关。他讲过当年在上海读书时,有位调皮的学生将巴豆塞进糕点“蟹壳黄”中,结果让误食的同学大泻不止,说到此,他常常像孩子般地笑起来,好像回到当年。在说他对他学术思想影响比较大的事情,莫过于传染病的治疗。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他刚从学校毕业返乡行医,适逢霍乱大流行,踌躇满志的他立即按张锡纯先生介绍的卫生防疫宝丹配制后分发病员,但收效不理想,后来采用补液才活人很多。后来,又遇流行性脑脊膜炎流行,他先用白虎汤、葛根汤等治疗,但都效果不如磺胺类药,更不如青霉素。这对他的触动很大。后来,叶先生笃志于中西两法治病。最让先生骄傲的,也是他反复提起的,是60年代中期参与苏州地区乙型脑炎抢救小组工作的经历。当时,他不仅熟练使用酒精擦浴、冬眠灵等物理及药物疗法,同时,他配制了抗病毒退热的验方银翘青板汤,并成功地使用平胃散解决了患儿的胃液潴留,用白虎汤治疗过高热等。因此,叶先生受到了卫生行政部门的表扬,并将他调入县中医院。他常常对我说,学术无国界,治病在疗效。这是先生一生行医经验的总结。先生是极力主张中西医结合的,也是一生进行中西医结合实践的。
我在先生身边学了三年。满师的那天,叶先生笑着说:从今天开始,要叫你小黄医生了!从此,我开始独立行医。我将先生的诊余医话整理成文,以《杂谈偶记》为题发表在当时声名显赫的《中医杂志》上。先生十分开心。后来。我考上南京中医学院研究生,每年回家,总去叶先生家看望他。1988年,先生不幸被撞股骨颈骨折,从此卧床未起。经常高热,尿路感染,他开始消瘦。记得1993年春节,我回去看他。他思维有点乱了,但还能认识我。他喃喃地说要去深圳,还要干番事业。他念念不忘的还是当医生!
    这就是我的老师,一位可敬可爱的老医生。
我的大学(二)——医院的老中医们
    医院的大院里一直飘着各种气味。西边飘出的是艾叶香,时浓时淡,那是针灸骨伤科在用灸疗及温针;东边则常常有稍有呛人但不讨厌的中药味及油烟味,那是皮肤科在熬制药膏。医院二进的厢房里是中药房,周边飘着淡淡的、幽幽的,有点陌生,有似乎熟悉的草药香。只是到了后面的病房楼,才让人感到那是医院,因为经常充斥着浓浓的来苏儿味。
    我很快熟悉了这里的气味,也渐渐熟悉了这里的人。
夏武英先生,慈祥的老者。他有肺气肿,常常气喘,也怕冷,冬天,他常常穿着厚厚的棉袄,白大褂紧紧地绑在身上。他好喝茶,满口牙全黑了。他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情是冲茶。那是品质一般的红茶末,茶很浓,发苦发黑。夏老是城里的老人,一口城中方言,认识的人也很多。我发现找他的病人中,老太特多。他的话,很通俗,就那么几句,什么浊气在上,什么肝胃气,什么寒气在下,什么亏等,那些老太们很虔诚地听着,也似乎很满意这样的解释。夏老的方,少用补药。用的最多的,是理气药、导滞药,如大黄、枳壳、厚朴、芒硝、青皮、陈皮、乌药、莱菔籽等。药很灵,往往一两剂药下去,大便通,神清气爽。夏老治疗咳喘也有一手。每年寒流一来,病房里就住进来不少咳喘的病人,恶寒无汗,痰多如水。夏老常常用小青龙汤三剂,咳喘即平。
郁祖祺先生,很富态,气色好,鹤发童颜。他的病人非常多,诊室外常常排成长队。病人大多是农民。他看病时神情傲然,也不要病人多说,其间对病人或呵斥,或劝慰,或解释,也寥寥数语。病人常常在他面前或流泪,或嬉笑,然后然后千恩万谢地领着药方离开。郁先生不写病历,仅写处方,钢笔字迹很潦草,但药房的药工能认识。用药也很奇特,没有成方,药也不是常用的,如白金丸、甘松、瓦楞子、蒲公英、磁石、刺猬皮等。因为他病人太多,院长让我帮他抄方数月。他很高兴。那次诊余,他告诉我一张方,说治疗顽固性呃逆很灵,我一看,就是王清任《医林改错》的血府逐瘀汤。后来我试用与数例顽固性呃逆,均效。他的抽屉里只有两本书,一是《医林改错》,一是《本草备要》。郁先生一直没有进入中医的主流,人皆视郁先生为野路郎中,但我看来,他对农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还是有经验,如治发热,常常先用荆芥麻黄等发汗,继用柴胡青蒿等和解,最后一招,是用黄芪鳖甲等理虚,这大多是发热性疾病的三种类型。他治疗妇科病,多用清热止血药,取其见效快捷。他治疗肾病,多用清热利湿草药,多不用补药,且人病人不忌盐。而且,郁先生的方子很便宜,所以,农民喜欢他。
与郁祖祺先生同一科室的是韩鸣凤先生,一位老读书人,清瘦,高度近视,背驼,成天埋在一旧藤椅里。诊桌上放了不少古籍,如《时病论》《温病条辨》等。韩先生写处方是极其认真的。拿圆珠笔是三个指头抓的,是毛笔的握法,慢悠悠地。处方笺上要写脉案,文言文,也是老法。韩先生的处方笺用复写纸,备份一张张夹得整整齐齐。他的病人不多。他的话也不多,清闲时只是静静地读书,守着他那属于自己的世界。
孙泽民先生,外科皮肤科痔科均擅长。他瘦高个,皮肤白,非常精神。他好像不是本地人,操一口苏北方言。他是老中医中最具有开拓精神的人。他早年曾撰写过有关痔科的专著,发明了枯痔疗法等,创办的肛肠科远近闻名。后来,他又专搞皮肤科,研制了不少外用药,院内的制剂室主要是生产皮肤科的制剂。孙先生不仅能动手术,中药方也开得很好。有次,我看他用黄芪一斤(500克),如此大量,让我开了眼界。现在医院的皮肤科依然是省级重点专科,这都是孙老的贡献。
  还有,中医内科陈济怀先生,他像个干部,中山装,浅色框架的眼睛。烟不离手,茶不离口。他的病人以干部为多。我曾看他的方,以补气药、理气药为。药味比较多。中医外科的曹医生,他平时不苟言笑,但善于治疗疔疮疖肿;针科的顾仲雍先生,个头不高,每年夏天,是他最忙的时节。家乡农村有冬病夏治的习俗,说伏天针灸能去病根。所以,针伤科门口常常挤满了人。老百姓说他能治“半边风”,也就是半身不遂。
离开江阴已经多年了,但回想起来,当年的老前辈们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说实话,我的医院,当时确实不上档次,既没有高大的病房楼,也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就是靠这些普普通通的中医人,撑起了医院的门面。他们传承着传统的医术,并以其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在为当地的老百姓解决病痛。这些人虽然白大褂不挺括,但他们很会当医生。大家都喜欢忙,喜欢病人多。下班晚,常常是一种荣耀,一种骄傲。叶秉仁先生也常常拖班,有时中午结束门诊,都快一两点了,但先生依然满面春风,毫无倦色,步履轻盈地下班。郁祖祺先生虽然不属正统中医,但因为病人多,所以,他依然很尊严。
    医生,是因为有病人才有存在的价值;名医,是因为有一大批崇拜他的病人,才成为名医。这个道理,那些老先生们比现在的医学院毕业生可能更加心知肚明。家乡的老中医,就是这样一群熟悉人情世故,精于刀针方药技术,且与病人打成一片的聪明人!
我的大学(三)——在编写组的那些日子
 文革中,毛泽东重视中西医结合和赤脚医生,因此,中医学受到特别的礼遇:西医学习中医。县里组织了学习班,也组织人员编写教材。于是,一批被下放到乡镇医院的老中医陆续返城。这种机会让他们带来极大的满足和安全感,大家以报恩的心态,小心翼翼而又全身心地投入到西医学习中医教材的编写工作中去。那个时候,县卫生局的这个临时组织名“编写组”。我也被抽调到那里工作。
具体负责人是卫生局干部潘纲先生。他当时四十多岁,个子不高大,但讲话中气十足,走起路来急急冲冲。他喜欢写毛笔字,颜体,胖胖壮壮,似与其人不相应。他中医学徒出身,又长期从事中药工作,尤其能识很多草药,是当时大搞中草药全县的领军人物。他的点子很多,干劲更足,一个县自己编写西医学习中医的教材,在当时可以说是大胆的举动。但他做成功了,靠一股执着的干劲,靠上级领导的支持,更靠家乡的几位老中医。
《中医学简编》,上下两册,上册是基础理论,下册为内外妇儿各科临床,像模像样。县里受苏州地区委托,轰轰烈烈办了好几期,江阴也出名了,外地的取经者来了不少。编完教材,又开始整理总结老中医经验,编写《老中医医案选编》。此书收集整理了全县近二十位名老中医的验案,还收录了江阴地区已故名中医,如华士姜氏、柳宝诒、邓养初、朱莘农、朱少鸿等人的医案。书的扉页用黑体字醒目地印着毛主席语录: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言也写得很有时代特征:为了全面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以适应广大医务人员、赤脚医生、红工医的迫切需要,我们在上级党委的关怀和支持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力量,发掘总结整理老中医丰富的实践经验,帮助老中医整理验案,并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编了这本《老中医医案选编》。
     我在编写组的工作,最初是教材文字修改润色,后来担任老中医医案的总装以及按语的撰写,所以,也算是个业务骨干。这段日子,我学到很多东西,对中医的认识大大深化了。在那里,我又遇到了几位好老师,几位家乡的名中医。他们的人和事,至今还在眼前。
邢鹂江先生,瘦弱而矮小,其貌不扬,但说出他的历史,让人肃然起敬。他曾经上北京出席过群英会,参加过我国中医院校的第一版教材的编审会议,他是县人民代表,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邢老的字,清秀工整。他用的钢笔粗而秃,就如后来的硬笔书法笔一样,字如毛笔字,不是大话,他的字,完全可以当硬笔书法的习字贴。他的医案,多用文言文,简洁,有清代医案的遗风。邢先生传锡澄地区名医朱氏伤寒之学,擅用经方,我曾看到他早年的医案,用附子,用肉桂,用大黄,均气度非凡。可能是文革被冲击以后,晚年用药偏于轻灵,力求平稳了。
邢老先生平时话不多,对人非常谦恭。那时他刚被解放。他在牛棚时必须先冲刷厕所后,才能到门诊看病。他从来不提起被人冲击的事情,每天就是埋头写东西。我常去他的单身宿舍。师母在乡下,他一直一人住在医院的宿舍里。他的生活非常简单。他说过:人之一生,有一桌一椅一床足矣。一间20多平米的房间内,真是只有桌椅床,外加一木书架而已。书架内放满了他积累的病历,叠得整整齐齐。我去后,他很高兴,常常用那只布满茶渍的瓷杯,给我冲上一杯奶粉,让我喝着,然后让我听他讲过去的事情。
   我有几次跟邢老出差的机会。记得有次去苏州,在书店我看上了一本任继愈先生的《中国哲学史》,邢老看我喜欢竟然立即掏钱买下送我了。最让我终身铭记的是和邢老的中山陵之行。那时的我,非常希望能来省城求学,但苦于没有机会,不免有些惆怅和无奈。趁在省厅参加医学界评法批儒学术讨论会的间隙,我俩去了东郊的中山陵。邢老带我到了灵谷塔下,他让我登塔,他说他气喘,不上了。可是等我上楼凭空眺望时,老人居然也来到九层塔顶。下塔后,邢老说你看到啥了?我一时不明白。邢老让我后退十步后抬头。这时我看到了塔身有“有志竟成”四个遒劲大字。我一下明白了先生的良苦用心!后来,我考上南京中医学院研究生以后,老人特别高兴,专门送我一本笔记本,扉页上用毛笔工工整整地写着“浴沂集”三字,并赠言,最后有“志士景行,可瞻竟成”一句。现在,每当我看到这本笔记本,就想到这位可敬的老人!
编写组的主笔,是夏奕钧先生。他与邢鹂江先生师出同门,都是朱莘农先生的弟子。夏老是位老顽童,经常与人搞笑。他的寒暄词很奇特,遇到年轻人常常突然发问:你几时讨阿嬷啦(江阴话:你什么时候娶老婆啊?)?被问者常常一时语塞脸红,而他则呵呵一笑,旁顾其他去了。夏老看病非常认真。往往点着烟,眯着眼,沉思良久,忽然起身,扒开病人的嘴巴,自己也啊啊地张着大口,看人家喉咙,然后又坐下,再思索,然后下笔处方,自批自赞,写毕,递方,即唤下一个病人,也不和病人闲聊。他治病效果很好。他看的病,以发热性疾病为多;用的药,黄连方很多,许多处方开首就是川连八分,所以,老百姓送他一个雅号:夏川连。其实,夏老用桂甘龙骨牡蛎汤最有经验。我开始关注经方,是受他的影响。他讲究腹诊,说桂枝证有脐筑,有脉浮露,有气急汗出,有少腹板窒等。他也讲究舌诊,说用干姜,舌苔要紧贴舌面者;用肉桂,要舌根舌苔白厚者。他还讲究咽喉诊。凡胃痛者,看咽喉充血者,必用芩连栀苦寒泄热。这些都是朱莘农先生的经验。
夏老的毛笔字也很好看,圆圆地,就如他的头。记得最初见到这位老人,是一次病房会诊。时值夏天,夏老穿一件格子短袖衬衫,剃着短发平头,很是潇洒。在编写工作上,夏老则很严谨,常常为一个用词反复斟酌,征求大家的看法。他也常常听我的意见。我多从文法角度来讲,特别是关于标点符号的用法,常常让夏老直点头称是。夏老比较信任我,经常带我参加各种学术会议。那个时候,苏州地区中医协作组的活动很多,我也跟着夏老去过常熟、吴县、太仓、无锡等,游过光福的香雪海,喝过常熟的桂花酒。有次,他带我去常熟一家糕团店吃早餐,吃着,忽然他惊呼:有骨头!吐出一看,是他一颗牙!
编写组的条件非常简陋。那本谢观编的《中国医学大辞典》,可以算是最重要的工具书,还有,就是文革前出版的一些古医籍,再就是文革中编写的中医教科书。编写组的成员们就是参照这些书籍的写法,结合自己的经验,编写出了教科书。现在看看,里面废话没有多少,而且切近临床,比现在的厚厚的大学教科书实用得多!那本《老中医医案选编》。我写了不少,尤其是写柳宝诒医案的按语,半文半白,还有点点评医案的味道,当时非常得意!
   编写组的工作地点也不断变动,曾经住过县招待所,借用过医药公司的饮片厂,印象最深的,是在水乡璜塘镇上的医院住了三个月。那时,邢老、夏老、陈加栋先生、刘济农先生等均住在一起。陈先生白白静静,个头欣长,一口假牙,已经被烟茶渍的牙缝乌黑。他健谈,常常谈过去的往事,也谈临床各种奇方妙法。他的笔记本上常常记着各种单方验方。他最推崇张锡纯先生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喜欢用其中的配方。用药也喜欢用生的。他的思路很活,曾写过《眩晕十则》一文,让我懂得治疗眩晕原来不仅仅是平肝熄风,还可以仅用半夏生姜两味的小方,也可以使用真武汤、二加减龙骨牡蛎汤等古方。他的字很秀气,就如其人,大概是用惯毛笔了,钢笔也是三指抓的。可惜没有留下他的医案。
 那段时光令人难忘。伙食好,天天有鱼虾。晚上则听老先生们闲聊,高兴时,还自娱自乐,我拉二胡,陈先生弹琵琶。陈加栋先生会唱评弹,尤其是徐调,唱得回肠荡气。陈先生当年是评弹名角徐丽仙的“粉丝”,据说他曾跟着戏班走好几个码头,确实有点痴迷,也有点浪漫。他还会画兰花,据说是他师爷常熟名医金兰升家的风气,金先生的学生每人必须要有文艺专长,或琴,或画,或诗,或棋。那年我考上南京中医学院研究生以后,他还送我一幅他亲手画的兰花。
 编写组里比较年轻的,是姚立丹医生。他刚从下放的农村回来。他浓眉大眼,面方肤白,如果个子高些,那绝对是美男子!他很聪明,知识面非常宽,他擅长针灸,尤其对针灸理论有独到看法,但我那时还听不懂,但感觉他很了不起。他的文章写的很好。我写的东西喜欢给他修改。经他的手,文章就好看了许多。后来,他曾被省城的出版社看中,但他没去,执意要当临床医生,为此,我替他惋惜了好久。
在编写组的日子里,有件事情不能不提。那就是评法批儒的运动。那时,政界批儒家,医界就批儒医,结果将推崇《伤寒论》的清代陆九芝先生当复古派代表人物批了,写《温疫论》的明末吴又可先生则当作具有革新精神的法家派人物捧了。县里领到的任务是写吴又可和恽铁憔的文章。恽铁樵先生的名字我听叶秉仁先生说过,他当年在上海抵制废止中医的运动中力挺中医,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夏奕钧先生只是个医生,也不懂医学史,更不会写政论文,这可急坏了他。夏老赶忙带我去拜访几位县里的文人,记得找了律师金先生,广播台的台长钱先生,人家很热情,但对中医人物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最后,我花了几个通宵,硬写出了《论吴又可尊法反儒的革新精神》一文,让邢老去宣读交差。姚立丹医生则写出了《恽铁樵痛斥洋奴》,让我去当故事宣讲。我参加了省厅组织的评法批儒讲师团,还在省城做了几次演讲。这让我这个小中医长了不少登台讲课的经验。
      编写组,为我提供了一个向家乡各位名中医学习请教的绝好机会,可以说是我的中医研究班。到如今,我依然深深怀念这些可敬的老人。当年那种纯学术的工作氛围,那种忘我无私的工作态度,他们对生活和专业的满腔热忱,一直感染着我,激励着我。
我的大学(四)——当年爱读的中医书
 文革期间,书很少,中医的书更少。医院斜对面就是新华书店,那是我常去的地方。还正巧,我进医院不久,就在新华书店买到了一套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科书,也就是后来被称为二版教材的那套书。从此,我开始读书学医之路。这套书,有好多本,米黄色的封面。《内经讲义》,看了几篇,读不下去;《伤寒论讲义》《金匮要略讲义》,实在看不懂,只得作罢。还是《中药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看得最多些。除中医书外,《实用内科学》是我常翻的,这本书是临床医生必备的。上下两册,十六开本,草黄色的封面。当时在在书店看到上架,兴奋地心直跳,忙不迭买了下来,花了近一个月的工资!
 教科书,比较枯燥。《时病论》《温病条辨》等,也读得比较艰难。吸引我的,倒是那些医案医话。有次,要塞医院的邓秋鸿先生带来一本线装书,《诊余集》。为清末名医余听鸿先生的医案。全书是作者的一些治验,全是危急重症,治疗过程描述很细,往往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而且,文笔朴实,如老医灯下娓娓长谈,让人很有现场感。余听鸿先生学医于孟河,后行医于常熟,医名甚重,雅号“余仙人”。其用药多用经方大剂,思路和教科书各别,让我打开眼界。而且,书中还有许多作者当年学医时的所见所闻,特别是孟河名医们行医的故事,其中为人为医的道理,治病用药的经验,也给人很多启迪。这本书,我手抄下了。后来我写《医案助读》一书,就选用了其中不少医案。
医案中,我还细细读了《蒲辅周医案》《治验回忆录》《沈绍九医话》《柳宝诒医案》等,但用力最深,化时间最多的,应该是清代苏州名医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我们简称叶案。学医后一直听到这位温病大家的大名,也听老前辈们说叶案如何如何难懂,其用药如何如何灵活善变,对叶案心存敬仰,但苦于买不到这本书。大约是1977年夏天,师弟沈建煜从上海买到刚出版的铅字版。繁体字,竖排,有清代名医徐灵胎的批注。这太让我兴奋了!我不客气地“占”有了。老弟知我心,也笑着不和我计较。那时的我,成天读叶案,抄叶案。《临证指南医案》全书二千余则医案,都是临证的实录,有案语,有用药。案语字数不等,短则二三字,长则十几行,多记述病状,分析病因病机,提示治法,文辞多为文言文,用辞华丽。其用药确实精炼,六味、八味为多,有载药量的,也有只录药名的,更有仅有方名的。此老用药常有奇异之处。很多药,是后来不常用或根本不用的,如鲍鱼、海参、淡菜、羊肉、猪脊髓、鱼线胶、雄乌骨鸡、白扁豆、莲子……,有点像饭店后场配菜的;还有如甘蔗浆、梨汁、生荸荠汁、藕汁、西瓜,则像水果铺和饮料店;至于如紫河车胶、人乳粉、两头尖、秋石、金汁、纹银、金箔等,则闻所未闻,更不见后世医家入方。叶案中药物的炮制也很怪,如菊花炭、熟地炭、炒麦冬……。清香的菊花变炭,还有效吗?熟地炒炭,还能滋阴吗?我不解。
我读叶案,专找其独特之处入眼,也就是教科书没讲到的概念。如胃阴,如胃阳,如温理奇阳,如络病,如肺痹,如内风等。然后用笨办法,一案一案比较,摘录其案语,然后归纳分析。后来写出的一些总结叶案的文章,大多采用这种方法。说实话,叶案中的不少理法,名称别致,但实际用药少有独到规律,摆弄半天,也只能看出个笼统大略。但话又说回来,叶案中有些思想方法,还是可取的,比如辨体质。他有句话很经典:“凡论病先论体质、形色、脉象,以病乃外加于身也”。我当时总结出叶天士的体质分类大致有六:木火质、湿热质、肝郁质、阴虚质、阳虚质、脾弱质。我并归纳出他的辨体手法有十:辨形体、辨病史、辨治疗史、辨饮食、辨起居、辨性情、辨年龄性别、辨天时、辨地理环境、辨家族史。我后来写了篇名《叶天士体质辨证探讨》的文章,发表在《江苏中医药》上了。这篇文章除将叶天士辨体经验归纳总结以外,还结合叶案讨论了体质辨证的意义。这篇文章的构思是在1979年夏天,但写成是该年的秋天。那时我刚刚到南京,至今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周日的下午,教室里空荡荡的,秋日的斜阳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窗外不时飘来阵阵浓郁的桂花香,我一个人静静地趴在课桌上,钢笔尖不停地走着,发出沙沙的声响,我的点点思想变成一行行文字,模糊散乱的叶天士的体质论逐渐清晰起来……。那种感觉,真得好极了!
那时的书非常珍贵,书大多是借的。我经常去叶秉仁先生家去读书和借书。那时最爱看的,是《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就觉眼前一亮,首先是装帧雅致,书名题笺是秀丽的行书,出自书法大家白焦先生之手。正文是长仿宋繁体竖排。书中的内容,是近代上海地区著名中医的学术经验介绍,丁甘仁、王仲奇、张骧云、范文虎、朱南山、恽铁樵、徐小甫、费绳甫、陈筱宝、夏应堂等,有的听叶老等前辈说过,有的则第一次看到。各家独特的视界,别致的经验,清新的文字,犹如阵阵清风拂面,读来十分惬意。后来,这本书叶先生送给了我,作为我考上研究生的礼物。那时,我着实高兴了一阵。这本书一直伴随着我的教学和临床。名医们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成才成名的趣闻轶事,让我的讲课变得生动,变得实用。我爱上经方,也与这本书有关。书中名医中对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范文虎、恽铁樵、徐小甫三位先生。他们特立独行的学术个性,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片充满活力的芳草地。他们告诉我:中医原来可以这样看病!
    借人家的书,最怕弄丢或弄脏。有次,我从邢鹂江先生手里看到新出版的《中医基础理论》,邢老说是刚从周慕丹先生处借的,看我爱不释手,邢老让我看一夜,明天还。可当夜不小心给一小孩在封面上按了个明显的手印,我虽然擦洗,但还是留有污迹。第二天还书,邢老虽没说啥,我的心倒悬了好久。
    我的书也借给人家。那本《中医内科学》被进驻医院的工宣队长借去后,从此一去不复返,让我痛惜好久。那可是我必看的教材啊!
上个世纪70年代,医院还没有图书室。我们几个年轻人就去卖破烂,将药房里的纸盒和化验室的废旧玻璃瓶拖到废品收购站换钱,然后去新华书店买书,这个月买几本,下个月买几本,后来居然有了一个书橱的书,并在此基础上建起了图书室。后来我去南京读书前,院长要送我礼物,问我要点啥?我说要几本书吧。院长答应了。我高兴地在图书室挑了两本,一本《柳选四家医案》,一本《谢映庐医案》。这两本书,是我1979年春天在无锡古旧书店淘到的。这两本书至今静静躺在我的书橱里,成为当年的纪念。
现在的中医书,种类可谓多矣,经典的,医史的,方药的,临床各科的,实验的,经验的,……,不仅有纸指书,还有电子书,但不知怎么的,当年读书的感觉则找不到了。就如每次回老家,都想去当年县城大街上的芙蓉饭店吃碗阳春面。在我的记忆中,那家饭店的面条最好吃,汤鲜,面劲,有一种特别的诱人的香味。但后来那个饭店关了,在其他饭店吃了几次,配料更讲究,吃上去虽然也可口,但总没有当年吃面的感觉了,走出店堂,心里头有点淡淡的惆怅。
我的大学(五)——没有忘却的病例
          在医院,我成天和病人打交道,当时能在脑子里留下印象的,倒不是教科书的概念,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病例。可以说,学中医,我是在坐在病人身边学的。过去很多年了,还想得起初为中医时让我沮丧,让我高兴的病例。
 我的叔叔,那年秋天胃病发了,疼得不能吃,不能睡。我忙不迭地给他开方。止痛药如川楝子、延胡索,理气如白檀香、佛手片,消炎如蒲公英、制酸如瓦楞子。还有健脾如太子参,和胃如麦芽、谷芽。满心欢喜可以邀功,第二天就去看他,结果叔叔黄着脸,依然是痛。最后,还是吃当时流行的偏方,用痢特灵加维生素B6治愈了老胃痛。那时,我真是失落!现在想来,那不过是个痞证,用半夏泻心汤就可以了。但当时,哪能想到呢?
      陈老师,男,中年,住我家街对面。主诉上腹部疼痛,发作时痛感如波浪状向两胁及背部放射,并有嗳气、恶心等。我也不知何病,但告知是气滞,方用佛手、陈皮、旋覆花、焦山楂等。几番更方,无效。后来,陈老师告诉我,检查出来是胆结石,手术后就不痛了。那时,好难为情!如果现在,肯定明确诊断,用大柴胡汤,必效!
 也是位老师,他黄瘦,但唇红,四肢常冷,经常来看病拿药,每次都是神情默默,话不多,只是讲疲倦,讲食欲不振,讲睡不着觉。我用健脾药,用安神方,也没有多少效果。后来,我认真地劝他去外地检查,他说是不是很严重,我说脾肾亏虚,这两脏是先后天之本,不能不重视。他一听,就去上海了。后来,在路上遇到他。他一脸不悦,说:检查了,我的肝脾肾均好,根本没有病!从此,他也不再来看病了。现在来看,那不就是用点四逆散、半夏厚朴汤之类不就行了?我还大动干戈,他也吓得不轻。
      至今我忘不了是那张脸,那张愤怒的脸。那是病房里的一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我见其喘,便开了葶苈大枣泻肺汤,有怕冷,就加附子:痰黄,是肺热,加黄芩。第二天查房,病人怒目园睁,说你开得好方,让我一夜泻了好多次!我脸红至脖,尴尬至极!
 最让我心痛的,是治疗更对我打击的,那是在80年的夏天,隔壁邻居的孩子突发高热,继而昏迷,住院诊断为乙型脑炎。我到病房,用中药配合治疗。我受陆九芝先生影响,认为昏迷都是胃家有热,所以,就用小承气汤攻下。药后,大便是有了,是黄色的稀便,但昏迷依然。最后,还是没有救过来。当听到孩子母亲凄惨的哭声,我的心也如同刀绞,作为医生,那是无能!
      失败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说实话,那个时候,没有几个疗效好的,古人所说的“效如桴鼓”“覆杯而愈”的标准,犹如远古的神话,在我身边不可能看到。但话也说回来,临床上也有让我兴奋异常的病例,只是很少,但留给我的印象却很深。
有次,病房中收治了一位晚期肠癌患者。他剖腹后见广泛转移,无法根治而关闭。术后出现严重腹胀,呃逆连连。考虑腹膜炎,用抗生素等常规治疗无效,因病人已经神志模糊,便请中医会诊。先请一位资深中医,记得方用枳壳、白术、刀豆克、柿蒂、陈皮等,药进二服,症状依然。后主治医生让我小中医看看。我刚得到郁祖祺先生所传治呃验方血府逐瘀汤,再看患者腹胀便秘,当用下法,略为思考,便用血府逐瘀汤合小承气汤。第二天,病人呃逆除,神志清醒,从此病情稳定。后来,病人告诉我说:他当时在昏昏糊糊中闻到一阵异香,那药入口,也是清香可口,服下,顿感胸腹间舒畅开来,然后出现排气,人就舒坦地睡着了。那位老人望着我,充满感激的神情。我第一次感动了,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一种只有医生才能体会到的感觉!
 有效病例,不仅仅让我感到满足,更重要地是让我产生思考。有位男青年,是位白面书生,患上消化道溃疡,多次出血,颇为苦恼。补气养血的药吃了很多,但依然轻度贫血,更恼人的是头昏乏力和比较严重的盗汗。那时,我从夏奕钧先生处学得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用法,便用此方治疗居然立竿见影,症状明显缓解!原来总认为是失血须补血,要用当归、熟地、枸杞;盗汗要用瘪桃干、麻黄根,而事实让我对原先的这种套路感到了怀疑。以后,这张方我用在很多病种上,如春天以后,很多咳喘病人依然不能出院。我发现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也有效果,但这些患者大多消瘦,面白浮红,舌嫩苔薄,多伴有失眠、心悸、盗汗等。而一般止咳平喘药无效,用此方则能迅速改善症状,如果加上生脉散,更好。此方用来治疗一些神经衰弱、胃痛等患者,也有效。从此,我喜欢上了桂枝汤,看《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有关桂枝汤的条文,就有点味道了。
      做中医,就是要在病人堆里滚。我这几十年,就是这样过来的。我敬重病人。是病人,让我摸索和积累经验;也是病人,让《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条文变得生动起来。说的更直白些,是病人教我学中医。做医生,不能没有病人!这是我最深切的体会。
我的大学(六)——杂书乱读
    自学中医,好处就是自由。我是自由地读书,遇到什么就看什么,可谓是杂书乱读一气。说是杂书,其实与中医都有关系。
文化大革命后期的中国,政治味依然很浓,不断有各种政治运动,我们也不可避免。但也很有意思,我读的书,也和这些运动有关。评法批儒运动开始了,我并不知道有何政治背景。我只知道我有机会接触到不少古文。当时,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许多活页,特别是法家的著作,有注释,很好读。我见了就买。当时读得最多的,还是荀子的文章。他有很多名言警句,细细读来,启迪良多。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还有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公孙龙子》中白马非马论的辨论,如在当今,绝对是超级辨手!后来,又有了“评水浒”的运动,我也趁机读了《水浒传》,而且还写些文章。记得我写了几篇有关评宋江,反对投降派的文章,投县城的广播站,还真的播出了,当时我也得意了一番。我接触古诗词,是在那年县卫生局组织的西医学习中医班上。有位学员来自苏州,她毕业于医学院,聪明好学,娴静少语,读的书多。她曾用秀丽的钢笔字抄给我不少古诗词,其中有李白的,有苏东坡的,有李煜的,还有李清照的。后来,我在书店买到了唐诗和宋词的小册子,然后就抄抄念念,有感觉的,还送给朋友。说实话,那个时候,自学这些古文及古诗词,也读不深,想不透,但古文的那种感觉,使我在读中医古籍和医案时,少了许多隔阂。
文革中,鲁迅先生是一面大旗。他老人家的文章,也是我当时能看到的主要文学书。我先是买到了单行本《朝花夕拾》《呐喊》《华盖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等。后来又在县教师进修学校图书馆中借到了《鲁迅全集》。鲁迅先生对中医的看法,深深地刺激了我。我一直弄不明白,我学的中医竟然是鲁迅先生所看不起的!后来,到了南京,研究了医学史,才明白过来。鲁迅先生那种富有个性的批判精神,对于今天研究中医不也是有用吗?那时,我学鲁迅的笔法写小文章,记得曾就医院的资本主义倾向写过批判文章,说医院决不能办成医店!
七十年代中期,有两本杂志影响较大,一本是《自然辩证法》,一本是《学习与批判》。都是上海出版的,大约属于综合性社科类刊物。前者是季刊,后者是月刊。《自然辩证法》中常有哲学的文章,记得有一期是讲在医疗实践中学哲学的文章,对我还有点启发,对此我还写过关于药物用量与功效关系的笔记,运用了量变质变的理论。这本杂志还有一些文献的附录,这给我可以稍开眼界,如屈原的《天问》与柳宗元的《天对》,就是从那里看到的。屈原的《天问》,深沉而热烈、凝重而飘扬;柳宗元的《天对》,实在而辩证,睿智而渊博,都让我激动。《学习与批判》有点象《红旗》杂志,但内容更广泛些,常有写历史、哲学的文章。1976年以后,这两本杂志就销声匿迹了,后来知道那是“四人帮”办的刊物。现在想来,当时,也不懂政治,也不知道写文章的背景,更读不懂文章的政治含义,只是那些文章中有关政治、历史、哲学、经济等学科的术语、概念,让我新鲜,让我开眼,也让近乎空白的头脑着迷。记得最清楚的,那次去南京出差后回江阴,在车站报刊部买到了本《学习与批判》,一路上读得入迷,差一点忘了下车。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开设了日语教学节目。我开始了自学日语之路。首先是自制了五十音图卡片,记得那次我到江边码头接待参加全省中医工作会议的代表,闲着等客,就大部分背了出来。我的家乡不远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日广播发射台,电流极强。小时候装矿石收音机,一个二极管,一个天线加地线,就能听到日语广播。这个台要到深夜才有中文广播,所以,那时戴着耳机,熬到半夜,满耳都是日语,不听也得听,虽不懂意思,但日语的语气语调不知不觉入了脑。后来学日语入门快,可能与此有关。学日语是为了读日本的中医书。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一位上海的朋友,邹大根先生。他是我的未见面的患者和朋友。1976年,我在《新中医》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实习日记》,发表后,收到很多读者来信。邹大根就是其中一位。他身体不佳,自学中医,便经常与我通信治病。他给我寄来了两本从旧书店淘到的日本汉方医著,其中一本竟然是大冢敬节先生的《诊断处方与汉方疗法》!他可能没有想到,这本书一直伴随着我,从江阴到南京,现在依然是我的爱物。
    我读书没有系统,可谓是乱读。到现在看来,当年读的这些书,还都派上了用场。
我的大学(七)——初到南京
      大门并不气派,但进门后两排参天的法国梧桐给人带来一片清凉。对着大门的是主楼,三层,青砖白缝,楼前是密密的大冬青。大门左边是图书馆,右边则是实验楼。两栋都是三层的小洋楼。校园人不多,宁静而安详,这就是我对南京中医学院的第一印象。
 1979年9月,我考上了南京中医学首届研究生。据说是300多人报考,取了20人。曾任校长的项平,现在担任博士生导师的顾武军、杨进、金实、陈文垲、汪受传、李玉堂、熊宁宁、梅晓云教授等,还有现在全国知名的以岭药业的总裁吴以岭、寓居荷兰行医的江扬清、定居美国的赵耕先和李道舫、浙江省名中医林真寿、江苏省名中医周光等,均是当年的同学。那时候,同学们学习非常刻苦。我和吴以岭一屋,他很少其他爱好,每天就是读书,而且必定要开着收音机读。林真寿则不然,一早起床,到操场上打太极拳,然后或是看书,或是背《伤寒论》———整篇条文烂熟于心,也是真功夫。
1979年的文化生活依然贫乏。学校给我们配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成为大家的最爱。每天散步回来,就坐在电视机前看新闻联播。那家伙是匈牙利制造,质量极差,不久就不亮了。修理不容易,要几个同学一起抬到大行宫,修了不多时,又坏了,再去修。那家伙特笨重,每次都给它折腾得气喘吁吁。那时的磁带录音机有现在的电脑主机那么大小,两个磁带盘,经常卡带,不过,当时也算是高档学习用品了,还由专人负责。
 研究生第一年集中学习四部经典,还开设专家讲座以及自然辩证法等课程,担任主讲的是当时学校实力很强的教授。陈亦人教授清瘦,戴一副近视眼镜,平时不苟言笑,上课非常认真,一口苏北话听似平淡,但把《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精神深深地印刻在你的脑海中。孟澍江教授面宽体胖,中山装笔挺,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讲温病,思路十分流畅,内容切合临床,一口高邮方言,声音洪亮,如同王少堂说评书;板书如同书法作品,十分飘逸。讲《金匮》的张谷才教授,瘦高个,高额骨,眼突有精神,修顶,头发已经全白,讲的是如皋方言。他上课没有备课笔记本,而是几张卡片,但滔滔不绝, 讲到动情处,常引起大家的一阵笑声。他讲《金匮》不死抠条文,更多是讲自己的临床经验,很有个性。沈凤阁教授讲《温热论》,条分缕析,十分细腻。王自强教授身材修长,讲话声音不大,很谦和,大约是镇江地方口音,讲授《内经》慢条斯理,但条理分明,就如叶落后的枝条。王众老师讲逻辑学最为投入,板书多而急,擦黑板来不及,干脆用袖管,一堂课下来,衣服上黑白分明。任殿雷老师毕业于厦门大学,但好像讲的不是闽南话,有湖南湖北腔调,不易听懂,其音调偏高,有金属声。他所讲《自然辩证法》内容很广,我很佩服他的知识面。黄剑朋老师讲《医古文》,常常口若悬河,中气很足。最有意思的是唐玉虬教授,头发稀疏,矮矮的个子,是位慈祥的老者。他花了整整一个下午讲《黄帝内经》中“被服章”三字,他考证的结果就是古时官服前面的图案,尽管大家有点不解其意,但被老先生执着的精神所折服。吴考磐教授讲座的内容是说《黄帝内经》早已散佚,现今可见的《素问》和《灵枢》两书不是古代的《内经》。所说有道理。吴教授一口海门方言,全口假牙咯咯作响,口齿更不清楚。但讲课很认真,讲到得意处,会自己笑起来。我家乡话与海门话同属吴语系,所以,听得津津有味,而几位来自北方的同学则连连摇头,说根本不知道吴老说的是啥,真是可惜!
 班主任是研究生科科长俞靓奋老师,一位肤色白净,气质很好的知识女性。她曾在省级机关工作过,但思想开明,毫无官气。她经常来宿舍看望大家。有次我在偷偷听邓丽君的磁带,不知道俞老师进来,心里忐忑不安,不料她竟然也坐下来一起听《何日君再来》,并聊起邓丽君唱腔的特点来。那时俞老师不仅管学习,还管思想政治工作及计划生育。有次寒假前,俞老师召集我们谈寒假注意事项,记得她一本正经地说要搞好计划生育,说得那些已经结婚的同学脸都红了。
 图书馆是校园中最雅致的建筑,大门台阶旁是两棵大铁树,“图书馆”三字据说是著名书画家胡小石的手迹。图书馆中的报刊阅览室在一楼,是我们晚饭后常去的地方,我最喜欢《新华文摘》,我读,有时还摘抄一些好的句子。古籍部在三楼,一般人无法进去。里面的线装书真多,书架放得满满的,人在里面转身也不方便。我在里面读了徐灵胎、喻嘉言、尤在泾等许多大家的书,也读了叶天士、王孟英等的医案。当年坐在图书馆古籍部那种静谧沉潜的心境,至今依然令我向往。
我的大学(八)——苦读
    在南京中医学院读研究生课程,那真是读书,成天地读书。
    第一年集中学习,我除听讲以外,还找一些自己喜欢看的书读,心情是愉悦的。那时,我才开始细细地、反复地阅读《伤寒论》与《金匮要略》。
 《伤寒论》的注本很多,我看的是清代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版,繁体竖排,是我在从江阴带到南京的。我一边听陈亦人先生讲伤寒论,一边读《来苏集》,那书留白处,我用铅笔密密麻麻地写上读书心得。柯韵伯,名琴,浙江慈溪人,后迁居江苏常熟。这本书是他研究《伤寒论》的力作,全书共八卷,包括《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附翼》三个部分。论注,是对《伤寒论》原文的注释;论翼,是十几篇论文;附翼,是仲景方论。柯韵伯先生是主张《伤寒论》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病而设,认为《伤寒论》中最关键的是辨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而核心是落在方证上的。陈亦人先生的观点也基本上与柯先生一样。所以,读起来印象深刻。特别是柯韵伯的文笔很美,理论分析透彻细致,读起来也感到舒服。我非常佩服这位清代的伤寒学者。
 《金匮要略》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金匮要略方论》,是宋代王洙从蠹简中翻出的那本。我刚学医时买的,但一直看不懂。听张谷才先生讲《金匮》后,也开始细读。但眼光基本上是中医教科书的套路,看来看去,总觉得经方零零散散,脑子里建立不起框架,读《金匮》的感觉总比不上读《伤寒》。不过,毕竟是第一次通读了,也做了笔记。
 那一年,我还细细读了《躯体的智慧》一书,这是美国著名生理学家坎农的著作。他的内稳态概念吸引了我。坎农认为,内稳态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种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自我调节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坎农用流畅的文字,新颖的观点,描述了神经、内分泌以及血液缓冲作用下出现的复杂的生命现象,同时也揭示了一个古老而时髦的哲学命题: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这位西方医学家与东方古代医学家在认识人体的角度上有惊人的相似!我感到兴奋,同时,对《伤寒论》《金匮要略》处理疾病的思想方法有了新的认识。那时,我摘抄了坎农很多原话,卡片有一叠。
 第二年,研究生开始分科,我选择了中医各家学说研究方向。各家学说教研室刚成立不久,主任是丁光迪先生,一位成天读书的老学者。我就在他身边的桌子上读中医书。我那时,是死读书。按照教科书《中医各家学说》上的人物,按家通读其著作。我的读书笔记是按人物介绍、著作提要、主要学说、后世影响、学术评价等几个方面来做的,基本上是大段地摘抄书中的论述,然后用红笔在旁边进行提要批注。用的是蘸水钢笔,那笔尖不耐磨,几个月下来,写秃了十多个,当然,笔记稿本也高高一大摞。教研室朝北,冬天很冷,每天早晨,我们都要先生火炉,上置水壶,炉火一旺,室内很暖和,那就是静心读书的时间了:水壶丝丝地叫,笔尖沙沙地响,加上丁光迪先生低低地吟读声,常常是教研室里的交响曲。
 经常读书,也不是快事,而且中医的书看多了,感觉比较沉重。许多大名家的书,并不是那么引人入胜。就是鼎鼎大名的李东垣的《脾胃论》,横竖是升脾补阳,但临床疾病各种各样,哪能都从脾虚立论?其论说,也是说到哪里是哪里。比如“阴火”一说,读了半天就是弄清楚是啥东西?我问丁光迪先生,先生说就是内热!内热,那不就是一个症状或症候群吗?但后人都将阴火当病机、当病因来探讨,结果各说各的,莫衷一是。比如朱丹溪,号称滋阴派开山,但看他的《丹溪心法》,里面用药以“气血痰郁”为主,也并非都用大补阴丸。就是讲养阴,只是按理学思想,让人要节欲而已,是养生学的思想,非治疗学的观点。比如刘完素,人皆说是主火派,但看其书,也不是凡病皆用寒凉,只是在治疗温热病上,卓然成家。而一直让人感到眩目的赵献可、薛立斋等,其书也不免笼统浮泛,以一阴阳水火印定病机,过于死板。那时的我,开始怀疑中医,怀疑中医的名家,更怀疑教科书中医的观念。我觉得后世的中医往往犯一个错误,哪就是将古人伟人化,把局部的经验扩大化,将医学经验哲理化。中医书籍不少,但重复者多,创新者少,空泛者多,实在者少。实证不足,推论有余,一家有一家的中医,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中医各家学说,有点象各家瞎(苏北话:学与瞎同音)说。中医问题不少!那时的我,有点痛苦,有点失落,有点惆怅,特别是久别临床,感觉我已经不是医生了。我非常怀念在江阴的日子。好在那时教研室王老师有个磁带录音机借我听,边读中医书,边听邓丽君,到也能解不少烦闷。
 我开始对医学史感兴趣。那时,读的最多的是贾得道先生的《中国医学史略》,刘伯骥先生的《中国医学史》、谢利恒先生的《中国医学源流论》、陈邦贤先生的《中国医学史》等。读史学家书,能给人思路,让我从历史学的角度去看中医各家学说,将各家的论述置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地域环境去看,同时,可以看出其学术的源流递进关系。特别是谢利恒先生的《中国医学源流论》让我眼前一亮。那是一本民国时期的铅印本,线装,里面仿宋大字,看起来很舒适。此书论述了上古至近代数千年中医学的演进史,其中有《素问》《难经》《灵枢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的考证,有对上古医派、隋唐医籍、宋明医方的考证,还有对五运六气说、唐宋学说之异、宋学之弊、伤寒温热之别等理论问题提出独到见解,特别是谢先生对各家医学流派的分类和评价,对中医学分科源流的剖析和评价,更让我有一种远看中医、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决定从医学史切入中医,我选择了江苏地方医学史中明珠——孟河医派作为硕士研究生论文的题目。孟河,是常州郊外的一个小镇,临长江,在清代末年,这里名医众多,最有名的是费、马、丁、巢四家。费伯雄、马培之、丁甘仁、余听鸿、费绳甫、贺季衡、谢利恒诸位大家均出自孟河。这批孟河的医生,以精湛的医术,求实的思想,给晚清沉闷的中国医坛吹来了一股清风。孟河,也成为近代中医的摇篮。我来到孟河作实地考察。那是1981年的初夏,蓝天、白云、田野里金黄的麦子,江边蜿蜒的小山,我在熟悉孟河历史的巢益民医生的引导下,去走访名医的后裔门人,考察名医的故居遗迹,探寻名医发迹的土地,人感觉十分轻松而兴奋!那是种书斋里找不到的感觉。
我的大学(九)——思想的放飞与回归
      改革开放的热潮涌动,八十年代初的中国到处洋溢着活力。中医界也开始探索振兴发展的道路。中医现代化成为当时中医发展的主旋律。但是,中医如何现代化?争论是很多的。当时,好像普遍有这样的想法:现代化不能是西医化,中医学必须借助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1982年夏天,我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讲《中医各家学说》课程。上了讲台,面对学生,我思考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我开始考虑中医的未来,考虑自己的事业是否有前途?中医能否现代化?这些问题,虽然常常出现在脑海,但始终没有清晰的答案。那年深秋,南京出现了自发的非官方组织的中医多学科研究的学术活动。而组织者,是一些高校教师、医生、科研人员。李枝老师,当时主持南京中医学院脉象研究课题,我听过他关于中医现代化研究的讲座,他演讲时常常激情四溢;邹伟俊,对周易的研究近乎痴迷,他曾与钱学森通信,并提出唯象中医学的概念,他脑中的中医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他为人低调,但做事执着而宽容,犹如布道者。李铁君,刚从北京中医研究院研究生毕业,对中医学充满热情,他发言常振臂,煽情。卢央,学者,专长古天文研究;林祖赓,能干的外科医生,中西医结合专家。杜文东,讲师,由医而及心理学,才气过人。成建山,中医学会干部,热心人一个。我也加入进去,参与学术活动。
讲座是当时的主要活动形式,主讲者大多是各科的专家教授,听讲者多为大学生,那次,天文学者朱灿生来学校讲天文与中医,我是主持人。他讲座中让人振奋的是一个研究结果。他和他的研究生把本世纪月亮运行的百年数据规律描绘在坐标图中,得到两条互抱的旋臂曲线,竟然是太极图!这让中医人太激动了!全场爆发热烈的掌声。还有次是请南京大学莫绍揆教授来讲数学与中医,阶梯教室全坐满了。老教授缓缓道来,讲的是阴阳与数学。卢央教授的讲座,谈到古老的五运六气学说原来与古天文有关,让我们感受古人的聪明与智慧。我们还请了南京大学林德宏教授来做科技发展与中医学的报告,还请南京医学院医史学教授张慰丰先生来将中西比较医学史等。讲座给当时的年轻人有巨大的冲击。我也常常激动,脑中浮现的中医学是伟大的,同时又带有神秘感。中医学哪来的?我们在讨论中,有人说是特异功能者发现的,有人说是外星人留给人间的智慧。那时的我,有点飘飘然,眼前的中医虽摸不到,但在远处闪烁着光芒,很是诱人。
我们曾经组织几次较大的学术活动。1983年春天,我们在盐城举办的大型讲座,那时,江苏省著名中医徐景藩先生也去了,讲中医学的特色。我也安排了一次讲座,讲中医学的临床流派。参加的人很多,都是基层的医生,但听得很认真,那时的中医,饥肠辘辘,吃啥都香!还有一次是在南京召开了全国的中医多学科研究学术讨论会,地点是江苏饭店,主题是天人相应,因为只有这个题目能涵盖所有的内容。所以,会议内容十分庞杂,周易、运气、哲学、医学、史学、心理学、养生、气功,等等,什么都有。全国各地来了很多代表。会议搞得像模像样,还开新闻发布会,我只觉得是参加了一场革命运动似的,有点使命感。
那个时代,思想大解放,学科大发展。中医学的新名词如雨后春笋,如中医预防学、病因病机学、中医治疗治则学、中医人才学、中医心理学、中医气象学、系统中医学、中医分子生物学、中医哲学等,让人眼花缭乱。南京中医学院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中医基础学科分化方案的评选,我也参加,并获小奖。但是,那时我的心里还是有点虚的,因为那些“划分”出来的新学科,都离临床比较远。那时的我,总觉得所感知的中医世界,正在发生漂移,与我当年的感觉不一样了,中医变得高大深远,变得有点陌生。对此,我常常有莫名的困惑和烦躁。
我决定还是回归史学的研究方法。我将中医多学科研究也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开始归纳百年来中医学发展的思想轨迹。我发现,对中医学前途的思考,其实已经从清代初就开始了。清代医学家徐灵胎等就已经看出医学蜕变的危机,并发出过振兴医学的呼声。清末民初,中医界不少有识之士也主张吸取西方医学之长,所谓中医汇通,如唐容川、张锡纯诸家便是代表者。五四运动以后,中西文化的论争将中医推到风口浪尖上,中医生存危机爆发。于是,围绕中医是存是废的问题上,各家见仁见智。其中有恽铁樵的改良中医论,有陆渊雷的中医科学化论,建国以后,有毛泽东的中西医结合论。改革开放以后,又产生了中医现代化论、中医特色论、优势论以及中医多学科研究论等。这些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从各自的角度对中医发展提出的建设性的意见。我开始收集资料,并对其作一综述。《医学与哲学》杂志,这家当年十分权威的医学哲学杂志刊登了我的文章《近百年来中医学的发展理论》。文中,我对中医多学科研究论的评价是:多学科研究论考虑到了中医学的自身特点的延续性以及现代科学发展的大趋势,立论具有新意,故在衡阳会议后提出,即引起中医界的关注。从八十年代末来多学科研究情况看,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心理学、时间生物学等对中医学研究有可能互通有无,但由于中医理论存在着笼统性和不确定性,多学科研究在阐明部分中医理论中蕴涵的现代科学思想以后,便举步维艰,以难以有突破性的发展,更难以形成指导临床实践的应用理论。这是否应将多学科研究的方向从理论转向临床?抑或古代自然观与现代自然观之间的差距无法缩小?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这确实是我当时的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闯荡以后,我开始清醒了,我觉得我的精力还是要放在实实在在的中医学本体的研究上。我的思想开始回归,如放飞的风筝慢慢回到本土,回到属于中医的土地。我开始编写两本书,一本是《医案助读》,一本是《中医临床传统流派》。
《医案助读》是一本辅导学生阅读医案的著作。医案的阅读与研究,是中医传统的学习与研究方式。我当年也是从医案开始涉入中医之路的。当80年纪的大学生们要我开讲座谈谈如何读医案时,我欣然答应,面对他们,我如数家珍地将自己读医案、整理医案、研究医案的经验告诉了他们,讲座非常吸引他们,因为这是中医的,但是教科书里没有。那时,学校希望教师开选修课,于是,我开始编书。那时,我还住在筒子楼里面,写字桌紧靠窗口,就坐在床沿,写得很轻松,因为资料是现成的,经验是现成的。书稿出来后,学校自印了不少,作为选修课教材。捧着散发着油墨香的《医案助读》,我感到特别踏实和愉快,因为这是我第一本书!后来,这本书被中国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量当年就达12000册。
《中医临床传统流派》是在研究生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担任中医各家学说的教学工作中,为使教学内容趋于条理化和系统化,并更切近中医临床,我尝试对宋元以后中医的各家学说进行比较分类。1984年,我写成了《中医临床传统流派选介》的小册子,作为在研究生班及一些进修班上的讲座资料。后来,我继续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和分类研究,但当时,这种比较分类完全是我的一家之言。在中医各家学说是否要分类研究上,国内的专家教授的看法不统一。北京任应秋先生是主张讲学派的,上海裘沛然先生及南京丁光迪先生是反对讲学派而主张按单个医家讲的。我在教学实践中感到,面对历史上众多的名医及其学说,若不作比较分类,寻找其中的联系及差异,就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各家学说,也影响了各家学说及经验的推广利用。所以,我决定还是编写这本书。此书介绍了历史上研究探讨外感热病的诊疗规律所形成的通俗伤寒派、经典伤寒派、温疫派、温热派、伏气温热派;介绍了研究探讨内科杂病的诊疗规律上形成的易水内伤派、丹溪杂病派、辨证伤寒派、经典杂病派;还有外科上的以陈实功《外科正宗》为代表的正宗派、以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为代表的全生派,以及以高锦庭《疡科心得集》为代表的心得派。另外,还介绍了民间医学派、日本汉方和韩医。1989年,我将这本书交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两年后终于出版,随后,日本《中医临床》杂志连载。后来,我又增加了一些图片由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出版,改名《中医传统流派系谱》。不过,这已经是2000年的事情了。
我的大学(十)——教学相长
南京中医学院座落在汉中门,校园面积不大,但很紧凑。学校后面的乌龙潭,是当年颜真卿在南京当刺史时的放生池;乌龙潭旁,还有清代著名思想家魏源的故居。学校原来仅有少量平房,50年代建校以来,经多年建设,建起了图书馆、教学行政综合楼,学生宿舍,又将后面的土山移走,建起了像样的体育场。80年代以后,学校建起了现代化的教学楼,办学条件大大改善。白天,上课时校园非常静谧;下课了,又人流滚滚,欢声笑语;下午,教学楼前草坪上、李时珍的石雕像前,三三两两的学生在读书;特别是晚上的校园,教学大楼灯火通明,图书馆阅览室座无虚席……。那时的校园,是让人产生读书冲动的校园。
 我主讲的课程是《中医各家学说》,外行常常弄不懂这是一门什么课程,曾有人写信给我,叫“国家学说”,还有叫“各界学说”。这门课,是讲述历代名医的学术思想以及临床经验的课程,是帮助学生读书的课程。授课对象是中医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四年级甚至是毕业实习回来的学生,已经有了临床,对教学内容是挑剔的,我们讲课有难度,照本宣科式的讲解,学生的头是埋起来的。我开始摸索当教师的经验。我发现,学生们爱听案例。当我回忆起当年治疗的一些病例时,讲起江阴老中医们治疗疑难病验案时,学生们常常凝神静听,眼神中透露出好奇、专注和钦佩,这时的我,讲得也来劲。我还发现,讲各家学说,要讲各家的治学经历。名医的趣事轶闻,名医治学为人的事迹,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历代名医中,叶天士、徐灵胎、舒驰远、范文虎、余听鸿、曹颖甫医家的趣闻,最有讲头,他们个性张扬,有活力。有时,常常引来笑声一片。这些名医本身,就是教材,就是教学生治学为医的范本。我也常常被感动。我还发现,上课时教师的气势很要紧,有时要像说书,如惊堂木在手,将听众的情绪调上调下;有时则要如朗诵,让人感受的语言的美。记得是我第一次上讲台,对象是78年级的学生,那天讲清代名医叶天士。阶梯大教室,两个班级的大课,进入教室,人声喧哗。我上台后不讲客套,直奔主题,开口就说,不紧不慢,就像主持人上台:“在中医的历史上,有许多的名医。有的是医学理论家,如张景岳;还有的是医学普及家,如陈修园;但更多的是临床家,清代名医叶天士,就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临床高手。今天……”,顿时,全场无声,静听我的讲课了。
讲《中医各家学说》很难,内容杂不说,更主要有些东西说不清。其中我讲得最吃力的,就是那些所谓的学说,如张元素的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刘河间的六气皆从火化说,李东垣的脾胃元气论、朱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赵献可的命门水火论、张景岳的真阴真阳论等。这些学说,绕来绕去,本身头绪不清,按教学大纲,又必须讲清楚。这对教师,对学生都是难题。说实话,这些东西,不过是古人临床经验的发挥或提升,至多是假说而已,尤其特定的条件范围,大可不必将其作为理论看,当作指导临床的原则看。我有点厌恶当时的教科书,因为教科书大多依样画葫芦,原文一引便了,缺少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的分析和评价。我坚持认为,各家有所长,必有所短。所以,我讲各家学说,总要对医家发议论,以表明我的学术态度。当然,要告诉学生,这不必记,不考。那个时候,我想改教材,但没有办法。我动不了,手脚被捆绑着,很郁闷,很无奈。这就是我当时的感觉。
很快,我找到一块自由自在的芳草园。那就是学生课余的指导,人称“第二课堂”。1984年,我组织了各家学说兴趣小组,成员十余名学生都是中医80年级的。活动的题目是收集名医名言。我列书单,学生分头去找,摘录那些言简义赅,并对治学临床有指导意义医学谚语、警句等。牵头的同学叫黄伟,常熟人,浓眉大眼,英俊小生,悟性高,字更漂亮,组织能力还强,有他,我顺手很多。小组中都是聪明能干的年轻人。查德忠,常熟人,灵活好学;尤建良,无锡人,好学肯干;吕慰秋,扬州美女,字也秀气;赵鸣芳,稳重老成;陈仁寿,踏实温和;高想,不多言;刘宏波,热情;邹海燕、方平、孔薇等几位女生都是聪明伶俐。一本名《医家珍言》的小册子很快编成了。学校内部印刷。我很高兴,同学们一定更高兴。我还根据学生的要求,为他们开讲座,讲座多在晚上,内容大多是教科书上没有的或涉及不深的,比如如何读医案,如何中医论文写作等。这些内容,学生欢迎,我讲得也轻松。1984年.南京中医学院大学生科协成立,我被聘为顾问。从此,我就经常参与大学生科协的活动,为大学生开设讲座,参与他们的活动的策划,参加科协组织的义诊和社会实践等。和他们在一起,可以感受到年轻人炽热的激情,也可以为学术的自由发展提供一片空间。我学术的发展,经方医学思想的确立,均与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有关,与大学生科协有关。许多学术性强的讲座,大多九十年代以后,容后再述。
 当教师,就是面对学生。学生中,各种人都有,其中,我对具有个性的学生最感兴趣,印象也深。中医77年级中有位叫冯松杰的同学,善思好辨,有次上课时与主讲老师辩论起来。他人清瘦白净,操一口无锡方言味很浓的普通话,讲话时头身前倾,眼神专注,用手指划,如入无人之境。他提出的观点很独特,比如说《神农本草经》中提到“鬼”,不是迷信,是记录了患者的幻觉,是脑病。很有道理。他对民间单方验方感兴趣,曾试用用生萝卜汁滴鼻治疗头痛,也是独到。年轻人都喜欢现代的东西,但79年级中有个对版本目录学很感兴趣的同学,叫徐光丕,常熟人。他的字很好,老练质朴,写的文章也文乎文乎,与年龄似不切合。他常来我宿舍聊天,将他爱读的《文史知识》杂志借我看。我的《医案助读》的书名,就是他建议的。82年级的许志泉同学,兴化人,爱好哲学,喜欢思考。他对中医发展问题有见地,我是在一次午后教室里和他闲聊发现的。后来他就中医名词术语规范化问题作了研究。他统计了中医、现代医学以及《辞海》中语词分册名词术语的多义率,发现中医名词术语的多义率与语词分册的多义率接近,而现代医学的多义率则极低,提示中医理论尚属于自然语言的范畴。一个本科学生,能有如此见解,确实不容易。话说回来,那个时代,能考上大学的,都是聪明好学的,都是好料,是人才胚子。现在我外出讲学开会,常常遇到当年的学生,大多是医院的主任、院长,或学校的教授、博导什么的,有的还是地方官员、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前不久,我到扬州参加省政协调研,安排活动的秘书长、当地农工民主党的副主委,均是我当年教过课的学生,让我好高兴。
 我之所以为教师,因为我有学生。教师的存在,是以学生为前提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我教他们,其实,也充实了我自己。古人说得好,教学相长。我和学生在一起,能感受到时代的气息,了解他们的爱好和兴趣,关心他们需求和期望,是做好教师的关键,也是我研究中医的方向和动力。多年来,我写书,是为他们写的;我讲课,是为他们讲的。他们听得懂,用得上,是我最大的满足。
我的大学(十一)———进藏后的思考
    1986年是忙碌的一年。我被抽调出去搞中医专业分化的调研,这是国家教委的任务,我的任务是就新设中医养生康复专业的社会调查。上北京,跑上海,还无锡、苏州、成都、哈尔滨等地,开座谈会,走访专家,忙得很开心。9月初,又接到国家教委的一项任务,要我进藏为藏医专业搞一文稿。这是让我心跳的任务,我能到那神秘的西藏了!
   飞机从成都双流机场起飞时,天空还是细雨蒙蒙,不久,窗外就是蓝天一片,阳光特别耀眼,底下是蜿蜒不断的皑皑雪山。两个小时不到,飞机降临贡嘎机场,吉普车接着我们疾驰在公路上,西藏的山寸草不生,全是青森森的石头,倒是路边的雅鲁藏布江,宁静,宛如连接天边的玉带,夕阳下,还跳着金光。西藏的阳光很好,天空湛蓝湛蓝,入夜仰望,星斗满天。高原空气稀薄,当天晚上就乱梦纷纭,心跳加速,明显缺氧了。不过,第三天情况就好转了。
  在拉萨的日子是充满激情的。酥油茶、青稞酒,清水羊肉,祝酒歌,踢踏舞,八角街、大昭寺、罗布林卡、布达拉宫,还有八角街上摇着经僮的藏民,布达拉宫旁五体投地的信徒,大昭寺摇弋飘忽的酥油灯,色彩艳丽的唐卡,给我的都是异域风情的刺激。但最让我激动并带来沉思的,是藏医的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与实践。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起强盛的吐番王朝。大唐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大量的医学著作和医生。同时,藏王还请了印度、尼泊尔医生入藏,结合高原古老的医学,编辑整理了大量的医学经典著作。公元8世纪末,藏区名医宇陀.宁玛元丹贡布著成了藏医学的奠基之作《四部医典》。藏医理论与中医理论不同,他们认为人体内存在三大因素:龙、赤巴、培根;七大物质和三种排泄物。 “龙”是推动人体生命机能的动力,与生命活动的一切机能密切相关;“赤巴”具有火热的性质,主脏腑机能活动。“培根”具有水和土的性质,与人体内津液、粘液及水液密切相关。七大物质基础,即饮食精微、血、肉、脂肪、骨、骨髓、精;三种排泄物,即小便、大便、汗。三大因素支配着七大物质基础及三种排泄物的运动变化。
  藏医对人体的认识很让人惊奇。他们发现,人体有360块骨头,其中脊椎骨28块,胁骨24块,牙齿32颗,四肢大关节有12个,小关节有210处,韧带16处,头有21000根,汗毛孔有1100万。人体内的器官,藏医也有五脏六腑。五脏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六腑指大肠、小肠、胃、膀胱、胆和三姆休。藏医还发现,胎儿从形成到成熟分娩,需要38周的时间,264天。并把胎儿发育的全部过程分为三期,即鱼期、龟期和猪期。它认为,胎儿发育中的鱼期时,胚胎形成长条形,因此称鱼期。胎儿长出四肢体形,并分出头部,因此称龟期。胎儿从龟期进一步地发育成除了四肢和头部外,还逐渐凸起所有器官,并能从母体中吸取混食,因此称猪期。藏医胚胎学中的鱼期、龟期和猪期的出现,不仅形象地描述了胎儿发育的全过程,而且是与脊椎动物的鱼纲、爬行纲、哺乳动物纲而后人类的进化顺序相一致的。
    藏医以望诊(尿诊)、切诊(脉诊)、问诊为主。 藏医的治疗方法丰富多彩,有药物疗法、放血疗法、艾灸疗法、催吐法、按摩、推拿、药浴疗法等多种方法。其中放血疗法和药浴疗法颇具特色。
  面对和中医学不同的藏医学,我好奇,我兴奋,我激动,我也思索。
  进藏后思考的收获之一,是发现中医理论其实还不是真理。比如经络学说,中医发现有十二经脉再加奇经八脉,循环无端,但是同样是传统医学的藏医,却没有发现经络,而只是发现了类似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的白脉与黑脉!是汉族人太敏感,还是因为十二经脉经过了后人刻意地美化和加工?中医的理论体系很完整,许多中药均在其指导下使用,性味归经,头头是道,但藏医也用天然药物,其中有许多与中药相同,如大黄,如黄连,如麻黄,而且,我发现其主治也与中药基本相同,如大黄攻积,黄连止痢,麻黄平喘利水等,但所用的理论却与中医截然不同。中医讲元气,讲阴阳水火,而藏医讲龙、赤巴、培根,两者都是传统医学,从理论的层面较量,何者对,何者错?何者优,何者劣?显然不能轻易定论。
   进藏后思考的收获之二,懂得了传统医学就是一种文化,是各民族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方式。中医强调天人合一,阴阳平衡,强调适寒温,主张补不足,泻有余,以及喝姜汤,吃大黄,针灸刮痧拔火罐,还有冬病夏治,冬令进补,以脏补脏,等等,其实就是汉族人传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方式。传统医学中,宗教的成分也很多。藏医与藏传佛教关系密切,藏医都是喇嘛;而无独有偶,中医与道教儒学关系密切,汉代医家多是方士,神农本草经以三品分类,其中轻身延年不老等黄老之学的内容到处可见。而到宋代以后,理学浸入,学医多儒生。于是,前者是喇嘛医,后者是儒医。冬虫夏草,是藏人心目中的神草;灵芝人参,则是汉人心目中的神草。
   我开始对民族医学感兴趣。那时,我有一种冲动,希望到我国的边陲区考察民族医学。青藏高原上的藏医、新疆天上脚下的维医、内蒙古大草原上的蒙医、大兴安岭深处的鄂伦春人的土医,延边的朝医,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丛林的傣医,凉山地区的彝医苗医,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壮医,还有汉族民间的各种民间疗法,我都要去走一走,用文字,用图片,用声像,将各民族在治病防病,在养生保健上的各种经验和方式记录下来,然后整理成书,编辑成画册,送给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
我还想在学校开设《中国传统医学概论》的课程,让中医院校的学生了解传统医学的历史、种类、特征,以及传统医学工作的特性和法律政策,还有传统医学理论与临床的规律。我说,不了解民族医学,不了解传统医学,就不能了解中医学,更谈不上发展中医学!当时,我还非常渴望有机会和电视台合作拍摄《中国传统医学》的电视记录片。那个时候,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话说长江》的电视片,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加上主持人陈铎先生浑厚的解说,吸引了很多观众。我看了后很高兴,我说,如果说,《话说长江》是从地域的角度去阐释讲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那我这个电视片将以民族医学为视点,记录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轨迹和特色。我说,在现代文明日益强盛,而传统文化日益萎缩的今天,我们这项工作很紧迫,也很有必要,对子孙后代将有一个交代,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也有贡献。这个想法,我向学校领导说过,向北京的领导也说过,但是,由于我的无能,由于我人微,更是由于时机不到,没有机遇的垂青,想法最后还是想法。最终,我的这种想法在时光中慢慢褪色,考察的冲动归于消失。
我的大学(十二)———我与中医学会
早在70年代,参加学会活动就成为我的快事。文革中,江苏省中医学会瘫痪,但苏州地区的中医活动还在进行。那个时候,每个县有中医协作组,轮流举办活动。会议地点多为县政府的招待所,会议程序也远比现在的会议简约,没有冗长的开幕式,也没有多少领导的讲话。交流的内容多是临床经验。那个时候,中草药经验介绍很多,如用天冬治疗乳腺肿块,天名精内服治疗丹毒,槐花治疗高血压,蜀羊泉治疗宫颈癌,徐长卿根研粉口服治疗胃痛,白芥子、细辛等分研末外敷肺门膏肓治疗咳喘,季德胜蛇药和蚯蚓捣烂外敷治疗带状疱疹,土大黄、番白草、地骨皮治疗血小板减少,蟾蜍去皮煮食治疗肝硬化腹水,牛蒡子浸酒治疗神经性头痛,等等。这些经验,我也没有试用过。
那时的学术活动也有过理论探讨。记得曾探讨过三焦实质,还讨论过脾胃实质。三焦是什么东西?有人说是淋巴系统,有人说是胸腹腔等,也有人说三焦有名而无形。后来,还有过脾实质的讨论,有认为脾就是现代的胰脏,苏州吴怀棠先生有篇《脾胰考》的文章,写的很有深度。回想起来,我那时理论不深,文献又少,只觉得这些探讨很坚深。我也曾写过一些理论探讨性文章,如《气火探讨》《流气化湿法探讨》《叶天士养胃阴法》等,其实只是老中医经验的总结或医案的归纳而已。
    那时的开会,大多是老中医发言。他们很肯讲话,我最爱听。回想当年,会议的场景、老前辈的印象,依稀如在眼前。
    马云翔先生,吴江老中医,当时60多岁,清瘦,头发花白。他曾在军队供职,退休回地方以后依然常常穿一身黄军装,下着解放鞋。他身板很硬朗,常年用冷水擦浴,有次会议上他详细介绍了保健经验。他很健谈,不保守,他介绍过用马钱子治疗腰腿痛,用附子退热,用大柴胡汤治疗胆结石等病的经验。
    印象最深的是吴怀棠先生。他是苏州第四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他肤白,个头修长,戴一幅金丝眼镜,一口吴侬软语,十分儒雅。他好经方。有次讨论肝炎治疗,大家都说用草药田基黄、虎杖等,谈兴正浓时,吴老却高声发言:治疗黄疸肝炎,前人已有成熟经验,茵陈蒿汤,就是良方,如此好方,竟然搁置不用,不可思议!一时,发言者语塞。
高质量的学术活动,要推1976年12月底在常熟举行的苏州地区中医学术经验交流会。粉碎四人帮以后,举国上下群情欢腾,中医界也一样,那次活动,参加人数达200人,全省各大中医教学科研临床机构均有代表。所以,这次会议应是江苏省中医界文革后的第一次盛会。那时,屋外飘雪,会场上热气腾腾,四天会议,许多名医介绍经验,如如皋黄星楼先生介绍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体会,南通的汤承祖先生介绍了中医对发热的认识,从自汗讲到战汗,很吸引人。还有是常熟李葆华主任介绍陶君仁先生的经验,也很有启发。陶老是常熟名医,雅号“陶半仙”,他用药多学张锡纯,如用生芍药、生甘草、生麦芽,名柔肝饮,治疗胃痛、肝病。当时,会上发了油印的《陶君仁医案》,其中有用小建中汤治疗手术后发热不退,是甘温除大热,我印象都很深。我是那次会议上年龄最小的代表。我在会上介绍了学习中医的体会,不外是多记,多问,多写,多动脑,等等。最近我整理旧物,竟然翻出了当年出席人员名簿。其中的许多老中医已经不在人间,而我这位当年最年轻的代表,也已经两鬓花白,人生苦短,不禁感慨万分。
    80年代以后,江苏省中医学会恢复正常活动。学会的办公地点,就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校园的东侧,是座小洋楼,据说是当年国民党将军的私宅。楼下的大厅,常常是我们开会的地方;楼上,是学会的几个办公室,《江苏中医》杂志编辑部也在上面。我常去小洋楼,也常常参加一些学术活动。我那个时候主要参加中医多学科研究组、仲景学说组以及医史组的活动。
仲景学说组的牵头人是沙星垣先生和陈亦人先生。沙先生是一位热心仲景学说的老人。他是南京军区总院的中医科主任,学医于苏州,后来还在省中医院工作过。沙老人干练,思路开阔,对《伤寒论》非常推崇,临床用栝楼薤白桂枝汤治疗冠心病,用白虎汤治疗糖尿病等,都很有特色。晚年的他,曾也有一个庞大的《伤寒论》研究推广计划,从基础理论到各科临床,很全面,但实现起来,当然也很困难。那时候,我和同校《金匮要略》教研室的张贤媛老师等去过他家多次。为了这次会议,他抱病前来,开幕式那天早晨,他迟迟不到,原来是他体弱,久坐而大便不下。待他缓缓来时,脸色还是惨白的。
陈亦人先生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研室的教授。他对仲景学说可以达到痴迷的程度。他反复强调《伤寒论》是辨证论治的基础,是教人如何辨证,如何辨寒热虚实表里阴阳。《伤寒论》讲常的少,讲变的多。这位老人最不高兴的,就是听到说《伤寒论》没有用,甚至说《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病的专书也不行。他会发火,会争论,弄得面红耳赤。每次开会,他都对教育部门忽视《伤寒论》教学的做法提出批评。这位可敬的老人晚年患了脑梗塞,后来思维也错乱了。那次我去省人民医院病房探望他。他明显消瘦了,说话也很困难,嘴唇哆嗦良久,吐出的词还是:伤、寒、论。陈亦人先生在学术会议大多是作主报告,他讲过《伤寒论平议》,讲过《伤寒论的科学性》等。他的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其学术观点对我的启迪很大。
医史组是学会中规模比较小的组,但参加人员的素质都很高。当时牵头的有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陈道谨老师,他热情,善于交往,把会议组织得很好。学术秘书是《江苏中医》编辑部的顾泳源编辑。他来自常熟,熟悉苏南地方掌故、医学史上的趣闻轶事,而且其谈锋甚健。听他用常熟方言讲故事,特别有味道。他文才佳,经他改的文章,干净精练。所以,医史组的学术资料,编辑得如杂志一样。医史组中积极分子,还有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史教研室的吴云波老师。他是北大哲学系的毕业生,从事中医学史研究也驾轻就熟。在中医学术思想史、中医教育史、中医护理史方面都有研究。他对徐灵胎很推崇,写了不少有深度的文章。很多人认为搞医史与临床无关,其实,当时参加会议的都是省内一些临床高手。海安县名老中医王益谦、镇江市名老中医沙载阳、丹阳市名中医贺玥、苏州市名中医俞志高、江阴市名中医陈正平等均是既能写文章,又能看病的学者型中医。
    做学问需要集思广益,需要开阔视野,所以前人有游学的传统,当年叶天士先生也有拜十七师的佳话。其实,现在我们做学问的条件远胜于古人。学术活动,好比给你在烦闷的时候打开了一扇窗,开开眼,透透气,你的精神就焕发了。
我的大学(十三)——学报编辑部的故事
    1986年秋天,我调任《南京中医学院学报》编辑部任主任。这意味着我在主讲《中医各家学说》以外,还负责一本杂志的编辑工作。远离了教研室疙疙瘩瘩的琐事束缚,在一个可以独立伸展学术思想的空间工作,那是一件让我庆幸的人事变动。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原是一本内部学术刊物,主要是汇集教师科研人员的科研资料,自编自印自发行。我到任后,干了几件事情。一是改为邮局发行,目的是让市场检验,扩大学校影响;二是改由校外印刷厂印刷,学校的印刷厂的服务质量和印刷质量是无法过公开发行这一关的;三是重新设计杂志封面。特别是将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志,置于封面。这个徽标很美,是由一条蛇盘绕的权杖所覆盖的联合国标志。南京中医学院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之一,这可是学校的光彩;四是调整学报栏目,增设专题笔会、理论研究、临床报道、经验交流等栏目,发表有关中医发展思想、学科发展思路的文章,加大学报中临床第一线的内容。我的想法,就是希望开门办学报,不要孤芳自赏;希望中医科研和教学要紧贴临床;希望学报要有思想性,中医高校理应为中医学术发展起到引导的作用。
 在编辑部的工作是紧张的,也是细致的。从组稿到编辑,从印刷到发行,都要过问;一个标点符号,一段引文,都要核

微信7006生石膏12大功用【1】石膏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清解气分实热的首选药。因其气味辛甘大寒,临床又被列为峻药和猛药。清代陆懋修云“药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黄、附子、人参。有此四药之病一剂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则不能”陈士铎在《本草秘录》中指出“石膏救死之药也,用石膏能变死为生”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应用石膏组方有20方,最大剂量为1斤(约合现在250g)广泛用于外感及杂病。汉后历代医家多秉承前贤经验而各有发挥。笔者根据多家本草及临床医家应用生石膏之经验,将其归纳为12大功用。1.解肌发汗,主温邪郁肺 《名医别录》论石膏“解肌发汗”后世医家张锡纯通过长期临床验证,发现石膏确有此功效。并明确指出“解肌者,其力能达表,使肌肤松畅,而内蕴之热息息自毛孔透出也,其解肌兼能发汗者,言解肌之后,其内蕴之热又可化汗而出也。”张氏治温病初得,脉浮而有力,身体壮热;并治感冒初起,身不恶寒而心中大热者,即用石膏粳米汤,生石膏60g,生粳米75g,得清汁两大碗,乘热尽量饮之,使周身皆汗出,病无不愈者。张氏治一初春得温病患者,前医以温药发其汗,然汗出而病益加剧。其凭脉察证,投以大剂白虎汤加连翘蝉衣“服药后遍体得凉汗而愈”孔伯华《石膏药性辨》指出“石膏是清凉退热,解肌透表之专药”有解肌发汗的功效2.清热泻火,主气分大热 《名医别录》谓“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结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所以伤寒阳明病,或温病邪在气分,症见壮热汗出,烦躁口渴,脉洪大等症。重用石膏寒凉撤热,除热盛之烦躁;配知母苦寒而润,清热养阴,治气分烦渴。柯韵伯指出“石膏性辛寒,辛能解肌热,寒能胜胃火,寒能沉内,辛能走外,此味两擅内外之能,故以为君;知母苦润,苦以泻火,润以滋燥,故用为臣”用白虎汤清热泻火。总结历代名医如余师愚、江笔花、顾松园等之论述,白虎汤中生石膏当重用并先煎。张锡纯力主石膏必须生用,煅用内服有毒。近贤黄汝绍善用本方,更重用生石膏。除阳明气分高热,救垂危之证3.清肺平喘,主肺热实喘 《名医别录》载石膏能治“腹胀暴气,喘息咽热”所以肺热喘嗽者多用之。风寒化热,热邪壅肺,肺气闭塞者,用麻杏石甘汤清热平喘。清热指清肺气之热及痰中蕴积之热。根据“热”与“痰”的侧重而决定生石膏与麻黄的用量。重用生石膏直清里热,伍麻黄开泄肺气,止咳平喘。临床应用本方宜轻用麻黄,重用生石膏。麻黄与生石膏之用量为2:10,如热重者石膏还宜加重《金匮要略》中有小青龙加石膏汤,治喘而烦躁,重在加生石膏去烦热,清肺中蕴蓄之热,以治寒饮挟热之哮喘4.清热止痛,主胃火疼痛 金元张元素《珍珠囊》言石膏“止阳明头痛,牙痛”手足阳明交会于头面,循额上头。宿食内结,七情内郁,外感六淫,化火生风,循阳明经脉上攻头目,而致阳明经气不利。石膏甘寒,独入阳明,清阳明实热,质重以降阳明之火。清透肺胃邪热,尤长于止胃火热痛。元罗天益《卫生宝鉴》以石膏配川芎白芷等份为末,茶清调服,治阳明头痛。明董宿《奇效良方》以石膏牛蒡子各等分为细末,每服6g,食后用温酒或茶清调服,治偏正头痛,连目睛痛《景岳全书》玉女煎用石膏15g,熟地30g,麦冬6g,知母9g,牛膝9g水煎服治胃热阴虚,头痛,牙痛,舌糜烂,牙龈肿痛,鼻衄等症。《保寿堂经验方》中用煅石膏30g防风荆芥细辛白芷各15g为末,日用揩牙,治胃火牙痛。因此石膏被誉为治头痛,牙痛之要药5.透疹化斑,主温热病痧疹,发斑 石膏辛甘性寒,质重气浮,入于肺经,既能清泄肺热而透疹,又能清泄气分实热以解肌,入于胃经清泻胃火而化斑。斑发阳明肌肉,逼迫营血外达,偏里热毒深重;疹发太阴肺经,波及血络,偏表热毒轻浅《本草备要》言石膏为“治斑之要品”疗温病高热发斑,或皮下红斑如绵纹,神昏谵语,妄狂不宁,舌质绛赤而干晦,或生芒刺,舌苔黄褐少津,脉细数。所以用《温病条辨》化斑汤,生石膏、知母、生甘草、元参、水牛角粉、白粳米,清气化斑《证治准绳》防风解毒汤,生石膏、知母配防风、荆芥、薄荷,清里热,解表透疹《医学广笔记》竹叶柳蒡汤,石膏、知母配竹叶、西河柳、薄荷、蝉衣、牛蒡子、荆芥,宣泄肺经风热,解毒,透发痧疹。用于痧疹初起,表症不解,疹发不透,热甚伤津之证。6.清热解毒,主时行瘟疫 生石膏之清热解毒作用,自仲景后被后世医家所证实。《药性论》谓石膏“解肌,出毒汗”《景岳全书》云石膏“主热发斑发黄”清代名医余师愚擅用石膏治疫病,指出“非石膏不足以治热疫”的临床经验之谈。其在《疫疹一得》一书中50证所用诸方,多用大剂量生石膏。其创制的治疫名方清瘟败毒饮,即重用石膏180~240g为君药,充分证实石膏在方中起着举足轻重之作用。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也曾记载石膏治疫的神奇效验。其书下卷18载“有桐城一医,以重剂石膏治冯鸿胪星实之姬,人见者骇异,然呼吸将绝,应手辄痊。踵其法者,活人无算”生石膏治疫已得到现代临床验证。1955年石家庄乙型脑炎流行,当时采用重用石膏为主药的白虎汤治疗,临床取得了显著疗效

微信7007生石膏的12大功用【2】陆拯在《毒证论》指出“石膏主清热火,善治肺胃热毒”除烦止渴,主消渴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有5方用于治疗烦而渴,如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大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竹皮大丸,均取石膏除烦解渴之功《药徴》言“观此诸方,石膏主治烦渴也明矣”《神农本草经》称石膏治“口干舌焦,不能息”《名医别录》谓其“止消渴烦热”晋葛洪《肘后方》用石膏30g捣碎,水500ml,煮取250ml,每次服20ml,治小便卒数,非淋,令人瘦。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为治疗消渴的经典方,石膏清火止消渴,以上消、中消为宜。《儒门事亲》用石膏、寒水石、滑石、天花粉各120g,甘草60g,为细末。每服6g,每日2至3次。治中暑烦渴。8.安中通乳,主产后缺乳 《神农本草》论石膏“主产乳”《大明本草》谓石膏“下乳”叶天土言石膏“产乳者,产后乳汁不通也,阳明之脉,从缺盆下乳,辛寒能润,阳明润,则乳通也”孙思邈《千金要方》有“治妇人乳无汁,单行石膏汤方,石膏120g,以水2升,煮3沸,稍稍服,1日令尽”仝宗景在《通乳12法》一书中用白虎汤加玄参、麦冬、天花粉、竹叶、芦根,重用石膏清泻阳明之热,阳明润,津液得布,乳汁源流自旺。方中石膏之用量须灵活掌握,根据热势轻重调整用量,小量用15g,大量可用到100g。此药甘寒,伤脾胃之程度远较知母为轻,故只要热盛,可放胆应用。9.清热通络,主热痹 生石膏辛寒清解宣透,即解肌除烦又清里结之热。热痹初起多有发热,口渴,脉大滑数,状似温病邪在卫气,伴有关节疼痛,数日后关节疼痛部位出现局部红肿,有灼热感。重用石膏120g,多则250g《吴鞠通医案》赵姓太阳痹案,其方用生石膏180g,并云“(治痹)六脉洪大已极,石膏少用,万不见效,命且难保”现代名医王季儒、章真如,治疗热痹皆重用生石膏,并把石膏列为治疗热痹必用之药。10.镇惊安神,主高热惊痫 《本草秘录》言生石膏主“发狂可安,言语可定。乃降火之神剂,泻热之圣药也。邪火之发狂必须多用石膏”在《金匮》风引汤方中治小儿惊痫瘛疭,方中石膏清肺金以平其肝木,安神镇惊,而疗惊痫。医学研究生石膏之主要成分为含水碳酸钙,该药可抑制发热时过度兴奋的体温中枢。生石膏内服有镇静、镇痉、消炎、抗过敏等作用。11.清热降逆,主胃热呕吐 生石膏性凉质重,其凉善清胃热,质重能镇气逆,为治疗阳明胃腑实热之要药。张仲景用竹叶石膏汤治欲吐;竹皮大丸治呕逆,以上足据呕吐而而应用石膏之法。孔伯华指出“盖此2证之呕吐,是因热致虚,因虚气逆所致,用石膏热解气自平,呕吐亦遂自止也,尊仲景法,投无不效”《仙拈集》石连散用煅石膏6g姜炒黄连3g,为末,开水送服,治胃热呕吐。现代名医石景亮应用三黄泻心汤,方中重用生石膏30g,治疗糜烂性胃炎,热伤胃络型,每收佳效。12.生肌敛疮,主痈疽疮疡 《神农本草经》谓石膏主“金疮”杨士瀛指出石膏“煅过最能收疮晕,不至烂肌”《医学衷中参西录》“用煅石膏细末,敷金疮出血者甚效”煅石膏生肌敛疮,古今通用《肘后方》用石膏捣末敷之,治疗汤火烂疮《验方新编》用熟石膏500g黄丹30g研末和匀,香油调搽,上盖油纸,1日换药1次,主治一切痈疖,疮毒,烂腿,臁疮连年不愈《医宗金鉴》用煅石膏27g黄灵药3g共研极细粉,撒于患处。治疮疡溃后脓未净者,或脓已净而疮口不敛者。故煅石膏被誉为生肌敛疮之佳品

微信7008中药炮制与药性【1】很多人都曾经去看过中医,中医的处方纸上面,写的药方子经常是一个副方,而且方子上面每一个药有一些很特殊的字眼。例如当归上面会写个西字,或写个秦字。西和秦是产地,表示这个当归是出产于西,或者出产于秦。中医用药很注重出产地,也很注重这个药物它如何炮制的,或者是它出产的形状是什么样子。例如一个叫做白术的药,白术的性味是苦甘温,苦就能够燥湿,就能够使得湿气被燥,被它的燥性赶走,这是苦的作用;它有甘味儿,甘就是甜的意思。它又苦又甘,这个甘味能够和中,能够和中补脾胃,温就能够和中气,中气也是脾胃,就是苦甘温,苦能燥湿,甘温能和中补脾。白术出产地最好出产在浙江附近的,白术又肥又白的是好,又称之为云头术。另外还有一种比较起来燥而白的,这一种的样子长的像狗头,出于宣歙这个地方,所以称之为狗头术。狗头术比起出产于浙地的云头术还要更好一点,所以在《本草备要》里头说,差胜于浙,就是说比这地的那种云头术还更好,这是讲白术的产地以及它长的样子。白术炮制的方法也很重要。例如说用糯米泔来浸过,或用土来炒过,或说用人奶或用蜜水来炒过或来浸过都有不一样的作用。用糯米泔来浸,因为糯米属谷类,所以白术就借用糯米泔的谷气,用来更和脾胃,白术要和脾就用糯米泔浸过,用这个谷气来使得白术的作用更能和脾温脾补脾。假如说利用陈壁土来炒过。壁土就是糊在墙壁上的土,以前的房子用竹条子或竹片子来做成网状做在墙壁上,搭好了网子以后,用黏土再和一点稻草杆子去涂在墙上,经过时间久了,墙壁上的土因为风吹日晒雨打,以致于那个土的黏性也不太好了,这种土就称之为陈壁土,就是时间放的久的壁土。拿这个陈壁土来炒过白术,就是陈壁土炒白术。这个白术可以助脾胃的能力,也就是说使得脾的能力增强。用蜜水炒过白术,或用人奶来浸过白术,白术燥性就被去除了,也就是用人奶或者是蜜水能够润白术的燥性,而把白术的燥性去掉,使白术就不那么燥而能够有它的特殊的作用出来。出产在浙江附近的于潜的白术是比较好的,所以写处方的时候,又会写成于术,出产在于潜的就称之为于术。另外出产在仙居以及江西这个地方的白术更好,它的功能比前面讲的白术的功能更好,那么它的当然价钱也特别的贵,所以功倍白术而价贵,还有天生的白术都比较少,因此它的价钱就更是昂贵。在用药时就要很注意了,用养术好还是用天生的术好呢?不同的病情,就用不同的白术,而且还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炮制,以达到比较好的药效。四君子汤里有白术,在补中益气汤里也有白术,这两个原则上都是补气的药物。白术本来就是助脾气能够补脾气的药,所以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都能够补中气。可是它们又不大一样,因为四君子汤是补气的最重要的药物,这种补脾就是补中气的或补气的这一个四君子汤,这里的白术就应该要用土炒或用陈壁土炒,而补中益气汤里头的白术是要完全以提中气来用的,所以它应该是以和中为主,因此该怎样炮制就要问医师,看医生的意见怎么样了。当我们看中医的时候,中医师的处方纸上面有的时候会在这个药物上头写一个产地的名字或炮制的方法,就是说这个医生对于药物的特性非常的清楚。来看苍术,苍术跟白术在古时候是不分的,都称之为术,可是在后世把它分的很清楚,因为它们两个的特性不完全一样。苍术的特性是比较燥的,它是甘温而且辛烈,有辛的这种味道,也就是比较辣一点,甘温辛烈,而且它比较燥。比较燥就能够去痰水的作用,比起白术要来的多。白术一般用在补药里比较多一点,而苍术它用在利湿燥湿的作用比较多。名方平胃散里头就用苍术来去湿。苍术不但可以去湿,还能够辟邪气。有一个传说:有一个读书人在西湖游玩,遇到一个小姐,长的很漂亮,他很爱慕她,回去就得了相思病,因为他当时没有能够抓住机会跟她谈一谈。第二年他又再到同样的地方,又见到了这个小姐,这一次就把握住机会,两个人谈了恋爱,后来小姐跟他说,我们得分开,为什么要分开呢,因为我其实不是人,我是鬼。这个鬼气沾到了这个读书人身上太多,因此这个读书人将来要长期的服用平胃散,第一能够利湿,第二能够辟掉鬼的邪气。苍术主要产在茅山,上面有朱砂点而且苍术长的比较坚比较小,坚硬而小的是比较好的。苍术因为性子燥,在炮制的时候就要特别小心,不要让它的燥性来让我们的身体变的更不好,而利用它本身的作用,还要把这不好的特性去除,于是用一些特殊的炮制法来去除这个不好的性。苍术可利用糯米泔来浸,浸过后再焙干。焙就是把它放在火上面来烤,例如放在锅子里头,然后尽量的用这个火的力量来把上面的汁夜去除,就是焙,糯米泔浸过了以后再焙干。糯米泔就是洗糯米的水,另外也可利用芝麻来跟苍术一起炒,因为芝麻是润的,利用芝麻的润性跟苍术一起炒,这太过于燥的性子也可以去除,这个时候就有点润,其燥性就不太强,利用这样的苍术治病,效果当然就不一样了。苍术可用来去除痰水,即其燥性能够去痰水。古时候有这样的处方,因为它能够去痰水,所以苍术能治水饮之澼囊,就是喝水或水在胃里头集的太多了,以至于让这个人产生了一种很多水而不能够泄掉的这种现象,称之为澼囊的这种毛病

微信7009中药炮制与药性【2】就可利用苍术来治掉这个水和湿。有一个处方就用苍术大枣麻油还有水,把它弄成药丸子,称之为神术丸。用苍术一斤大枣五十粒跟麻油一起捣,捣完了以后再加水,一起做然后滤掉汁液,把它做成药丸子,称之为神术丸。神术丸可以用来治疗水饮所变成的这种囊澼,就是让水在胃肠里头积的非常的多,以至于胃肠里头水谷不化的时候,就变成了所谓的一种积在那里的一种囊,可以用神术丸治疗。苍术能够实脾土,就是使得脾土的这个能力增强,也就是治疗痰的一个最主要的方法。朱丹溪曾说,实脾土而燥脾,是治痰之本也。另外苍术还能够解六郁。身体郁住了,郁就是血液呀水呀等,郁在胸口了。有一处方叫六郁丸,就是用苍术香附还有一些其它的像神麴等这些药物一起来做,治疗这个所谓的六郁。越鞠丸利用苍术香附,苍术能够入诸经而泄阳明的湿,那么香附能够因为它是一种气药,它能够把里头的气给分散了,因此这个处方就有特别的作用,而苍术又被称之为山精,又称之为山姜。有一本书叫做《导仙录》书里讲的一句话很有意思,它说子欲长生当服山精子,也就是苍术。因为苍术能够利湿去湿,因此可以使人的身体变轻,身体变轻了,走路就健壮,就能够爬山跑步,身体就会变瘦,这样能够使人变得更健康。所以《导仙录》说常吃苍术这样子做成的丸子,使你变得健康,当然也就能够长寿。黄连解毒汤里有黄芩黄连黄柏山栀子四味药,这四味药为什么叫解毒呢?古时候的毒,常常指的是热毒湿毒,黄连解毒汤是解热毒的一个重要处方。所用的这四味药都是苦寒的,苦寒的药几乎都伤胃,因此古时候的先圣先哲的医生们就想到了一个办法,把这些药物的毒性给去掉。古时候有这么一句话,所谓的药即是毒《黄帝内经》也提到过,必齐毒药攻其中,鑱石针艾治其外,就是说用毒药来治肠胃里头的病,也就是说所有的药都是毒,既然是毒,老祖宗医生们就已经告诉我们怎么样去掉毒性,这就是炮制以及配伍,怎么样炮制怎么样配伍,可以使这个药物的毒性减到最低,甚至于没有毒性,反而药性全部出来。黄芩是泻上焦火的,上焦就是身体从横膈之上的胸腔部分,黄连是治中焦火的,中焦火就是横膈之下到肚脐这个地方,黄柏是治下焦火,下焦就是肚脐以下的腹部,也就是说胸腹这个地方,称之为上焦中焦下焦,上焦里头有肺、心脏、气管、支气管等等,中焦有肝、胆、脾、胃,下焦里有大肠、小肠、膀胱、肾脏、子宫卵巢等等,也就是说我们身体的五脏六腑都在这上中下三焦,这三味药就可以治上焦中焦下焦,再加上一个山栀子,它是治上中下三焦火的药物,你看把上中下三焦的火全部一起去掉,这就是黄连解毒汤的主要的作用。先谈黄芩,黄芩治上焦,但治上焦火它也得要用炮制的方式让它上到上焦来,不但如此,炮制了以后,也让它不伤损脾胃。黄芩主要的性味就是苦寒,能够伤胃,过服会损胃,所以使用时就得要用各种方式,例如酒炒上行,酒炒过了的话,它可以上到上焦,治肺、心脏这些地方的病。假如为了特别的目的,让它治疗肝胆的火怎么办呢,就可以用猪胆汁炒过黄芩,那么个药就可以入胆了入肝了,而治肝胆火。朱丹溪说黄芩是治上中二焦的一个药物,那么在配伍的时候,配到不同的药就有不同的作用,例如黄芩配到柴胡,可以退寒热,有一个处方叫小柴胡汤,就是去肝胆去少阳的寒热,它是能够和肝胆的一个药方子;黄芩配芍药可以治痢疾,那么配芍药治痢疾,有个方叫黄芩汤,另一个方叫芍药汤,都是用芍药配黄芩止痢;另外黄芩碰到了厚朴,可以止腹痛,碰到厚朴以及黄连也可以止腹痛。黄芩黄连本身是伤胃的,可遇到了厚朴却能够治疗肠胃的这种疼痛,那么它遇到了桑白皮可以泻肺火,遇到白术可以安胎。可见古人对于药物的共同的作用都能够了解到那么深入。第二个药是黄连,黄连是治中焦火的一个药物,古人非常重视它的出产地,例如出产在宣州的叫宣黄连,宣黄连长的样子是肥肥白白的,我们拣选药物都得要注意,宣州的是肥白的。另外有一种比较好的黄连是川产的,就是四川这个地方产的,它是瘦瘦的,状类鹰爪。它比较瘦小,而且样子像老鹰的爪子,鹰爪是瘦瘦的,而且关节都清清楚楚的可以看得到的,那么状类鹰爪,而且还要连珠,就是一支一支一支连着这样子长的,这种黄连才算是好的,所以我们大部分看到医生的处方都写川黄连。假如写川黄连还不要紧,要治上焦中焦下焦,我们还有特殊的炮制的方法,例如药往上行,我们还是用酒来炒过,假如说我们要为了怕它有虚火,那么就用醋来炒过,不但如此,而且我们在取这个黄连的时候,就要先把黄连上的毛去掉,所谓毛是什么呢?用植物学的观点来看,就是须根,这个黄连本身就是根,根上面还长了一支一支的细小的这种小的根,这种根我们称之为须根,要把这个须根去掉,去毛然后用醋来炒过,可以治虚火。

微信7010中药炮制与药性【2】假如说要为了特别治疗肝胆火的话,我们用猪胆汁来炒过黄连;假如说为了上上焦,去上焦火用酒炒,为了要入到中焦的话,我们可以用姜汁来炒过;假如说让它入到下焦,我们可以用盐水炒或者是童便炒,所谓童便就是十二岁以下的男孩子的小便。用童便来炒过的黄连可以入下焦,来治下焦的火,或者用盐水来炒,也可以入下焦治下焦火。假如这个人他吃了东西积在肠胃里头不消,这叫食积火,食积火我们可以用黄土来炒过;假如治疗湿热在气分在血分,我们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治,例如湿热在气分,我们可以使用吴茱萸汤来炒过,左金丸就是用吴茱萸与黄连做成的;假如治疗血分的湿热的话,我们可以用干漆水来炒过,干漆本身也有毒,可是利用干漆的水来炒黄连能够治疗这种在血分的湿热;假如要点眼睛的红,可以使用人乳、人奶来炒过这个黄连。除了这以外,在食用黄连的时候不要跟猪肉一块儿吃,否则的话犯之作泻。第三味药是黄柏,黄柏泻下焦火,黄柏也是非常苦寒的一个药物,久服伤胃,所以胃的状况不好的人不要服用。还有就是尺弱,尺是什么地方,尺就是管着下焦的地方,尺弱者也是一样禁用。我们在取用黄柏的时候,最好取用川产的黄柏,所以你看中医师处方里头,常常会写川黄柏,川黄柏就是四川产的黄柏,以肉厚、深黄色的这种黄柏为最好。黄芩、黄连、黄柏都是苦寒的,因为寒能泻火,用现代医学的讲法,所谓的火就是热,就是现代讲的发炎,发炎常常都是由于有细菌或者是其它的一些感染,细菌霉菌或者是病毒等等的感染,这些都可以利用这些泻火的药来泻掉这种火,消掉这些炎。黄柏它的炮制的方法也非常有意思,生用可以降实火,就是生用黄柏它可以降掉我们身体的实火,我们讲寒热虚实,就是你有实而且有火的,那么用黄柏要生用来治实火。假如说我们明明知道黄柏会伤胃,我们在生用的话它会伤到胃,怎么办呢?蜜炙可以不伤胃,就是用蜂蜜来把它给搽在上面,然后去烤过就叫蜜炙;假如把黄柏拿来炒黑的话,可以止妇科的崩带,崩就是血崩,带就是带下,白带黑带赤带等等,这些带下可以用炒黑了的这种黄柏来治疗;假如说我们要治到上边,明明知道它是治下焦火的一个药,可是要让它治上的话怎么办呢?用酒制,就是用酒把它炒过;假如要治中焦的火可以蜜炙;假如治疗下边的还是一样,可以用盐水来制,黄柏这一味药能够治下焦火。有一个处方用黄柏跟土茯苓把它打成粉,来治疗我们现在称之为香港脚的霉菌感染,它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有的人就因此而把这种不好的脚气给治了。它也可以用来治疗口疮,我们一般认为口疮是胃火,那么黄柏也可以治疗胃火的口疮,它怎么样做呢?蜜炒,用蜜来炒过,蜜炒就治中焦,把它研磨以后,放在嘴里面含着。凡口疮用凉药等等都治不好,我们大部分都要用泻胃火的药方去治。假如说这些都治不好的话,用黄柏,就是用刚才讲的蜜炒过了以后,把它研成粉末,然后放到嘴里含着,这样就可治疗。黄柏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性,就是古人发现,黄柏跟知母是一定要放在一起用的,为什么要一起用呢?这也是很奇怪的,知母没有黄柏不行,黄柏没有知母也不行,所以说知母佐黄柏,可以滋阴降火。有一种讲法说,黄柏无知母,犹水母之无虾也,就是说黄柏要是不跟知母摆在一起呢,就好像水母没有虾子在一块儿,那就不行,而黄柏可以制命门膀胱之火,而知母能够滋肾水之化源,所以两个要相须相行放在一块儿,那么这个作用才是最好的。最后讲泻火的栀子,以山栀子最常用。栀子是苦寒的,泻上中下三焦之火。这个药本来色赤,所以可以入心,因为它长的比较轻飘飘的,像肺,因此它可以治心肺的火。不但如此,而且可治疗三焦的郁火。它也有特殊的炮制方法,因为它也是苦寒的,所以也可能会伤到我们的身体,因此要把它炮制过才行,怎么炮制呢?假如生用的话可以泻火;假如说要止血,就要把药炒成炭,一般都能够止血,例如蒲黄可以止血,荆介可以止血,棕榈可以止血,地榆可以止血,都是把它给炒黑。这个栀子把它炒黑也能止血,姜汁炒可以止烦呕。内热可用栀子仁;假如表热,也就是说可以用皮。这也就考验这个医生,对于药物的性能功用的的知识了解多少,一个医生了解的越多,他炮制的方法也就越精良,这样治病的效果也就越好

微信7011古今录验续命汤治验~女,42岁,双上肢自肘关节以下麻木酸困二年。经输液脉络宁,肌注维生素B1B12等药后,可缓解几个月,半月前又麻木,经输液后缓解,体力劳动后 ,现又复发,晚上麻木,酸困,影响睡眠。该病人心宽体胖,饮食正常,舌淡苔薄白,劝其服用中药治疗,处方以常规治疗麻木套方:黄芪 30克 桂枝10 白芍10 赤芍10 当归15 鸡血藤30桃仁10红花10克,姜枣引 。服药六副, 轻轻重重, 改弦易辙, 古今录验续命汤。麻黄10 桂枝 10 石膏10 干姜10 当归10 党参10 杏仁6克水煎服。三天后病人复诊,麻木全失。 夜已得酣睡。后经随访,体力劳动后亦不复麻木了。真所谓病无常形,医无常法 《金匮要略》附方所引《古今录验》续命汤,具有疏通经络、调和营卫、解表祛邪之功效。主治中风痱,身体不能白持,口不能言或拘急不得转侧等症【药物组成】 麻黄 桂枝 当归 人参 石膏 干姜 甘草各三两 川芎一两 杏仁四十枚【煎服方法】 右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方剂歌括】 姜归参桂草膏麻,三两均匀切莫差,四十杏仁芎两半,古今录验主风邪(《金匮方歌括》)功效:扶正驱邪,清热疏风。方中麻黄、桂枝发散风寒,杏仁、石膏助其宣散外邪;人参、甘草、干姜益气温中,当归,川芎养血通络,俾外邪去,气血足,则风痱自愈。此为开合之机受病,不得转枢。身体不能自收:阳明受病(黄帝曰:人之亸者,何气使然?岐伯日:胃不实则诸脉虚,诸脉虚则筋脉懈情,筋脉懈惰则行阴用力,气不能复,故为亸)口不能言:少阴受病(心开窍于舌)冒昧不知痛处:太阴受病(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或拘急,不得转侧:厥阴受病(肝主筋)治亦从开合同时下手:麻黄桂枝开太阳,石膏杏仁合阳明,甘草干姜开太阴,当归穹穷合厥阴,人参补五脏虚,除邪气。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邪从太阳复出,则病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当风则阳明又不合。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亦为开合受病。古今录验续命汤的运用。张男,36岁,农民,患者素来体健,偶感外邪,发热,头痛,体倦,咳嗽。曾间断服用中西药物,诸症已经缓解,未尝介意。谁知于4天前使用压水机抽水时,渐感双下肢酸软、麻木,约4小时后双下肢完全失去知觉(神志清楚),伴小便不通。急送当地县医院。西医抽取脑脊液检查,发现蛋白含量及白细胞增高,遂诊断为急性脊髓炎。立即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和多种营养神经的药物,以及对症治疗;同时配合服中药,曾用过大秦艽汤、三痹汤各3剂,补阳还五汤4剂,疗效不佳。刻下双下肢仍呈弛缓性瘫痪,肌张力缺乏,腱反射消失,不能自动排尿,大便艰涩。因患者转院困难,家属仅带来病历,要求我室开一方试服。根据以上病史,中医诊断为风痱。予金匮要略古今录验续命汤原方:麻黄9桂枝当归党参生石膏干姜甘草各9g川芎4.5g杏仁2g。上方仅服2剂,双下肢即恢复知觉,且能下床行走,大小便亦较通畅。改予八珍汤合补阳还五汤化裁,连服10剂后,康复如常人。进修生甲 这个案例有点新奇,如不是亲身经历,很难相信。现在病人已康复,我心中的疑团更多。首先是诊断问题,病人未亲自来诊,老师仅凭病历及西医诊断的“急性脊髓炎”就诊断为中医的风痱,我实在不明白此中奥妙何在。老师 本例诊断为“风痱”不是没有依据。什么叫风痱?历代中医文献都有记载(灵枢,热病篇)说,“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堪”(医学纲目)说“痱,废也。痱即偏枯之邪气深者…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故名痱。或偏废或全废,皆曰痱也”(圣济总录)说“病痱而废,肉非其肉者,以身体无痛,四肢不收而无所用也”这些记载说明,古代医家对风痱的认识是一致的:风痱之为病,以突然瘫痪为特征(偏瘫或截瘫)身无痛,多无意识障碍(或仅有轻微意识障碍)。本例患者在劳动时渐感双下肢酸软麻木,约4小时后双下肢完全失去知觉,但神志清楚,完全符合风痱的发病及症侯特征。这样的突然截瘫,与“脑血管意外”癔病、风湿、类风湿等疾病引起的瘫痪,是迥然不同的。进修生甲 风痱的诊断我算明白了。但老师使用那样奇怪的方药,依据是什么呢?老师 本例用的是(金匮要略)所载(古今录验)续命汤原方。书中记载本方“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使用本方的依据是方证对应,即张仲景所创立的“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只要证侯相符就可大胆使用,不受后世创立的诸种辨证方法的限制。进修生乙 我一一分析过本方中9味药物的性味功效,实在看不出本方的作用机制。这样的处方,怎么可能迅速治愈截瘫?说得坦率些,这样的高效,是否属于偶然或幸中?老师 这个问题提得很尖锐。我现在把使用本方治疗风痱的历史背景做一简介,让大家来评议一下是否属于偶然或幸中。30年代,江尔逊导师初学医时,有唐男,年5旬,体丰,嗜酒。一日,闲坐茶馆,忽然四肢痿软,不能自收持,呈弛缓性瘫痪而仆地,但神清语畅。诸医不知何病。江老的业师陈鼎三诊之曰“此病名为风痱,治宜(古今录验)续命汤”服原方1剂,次日顿愈。那时候,市售食盐为粗制雪花盐,含氯化钡较重,不少人长期食用后,往往突然四肢瘫痪,世人不解其故。陈老亦授以此方,效如桴鼓,活人甚多

微信7012[转载]豁痰丸的卓效~女,51岁,胆囊切除术后7天,因不慎受凉,并发肺部感染,畏寒高热,咳嗽气紧,呛咳,痰浊壅盛。西医诊断:支气管肺炎。经输液、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并配服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3剂,畏寒高热已退:但气紧、呛咳,痰多难咯未明显缓解,遂邀会诊。体温37.8℃,胸闷气紧,呛咳,喉中痰鸣,痰浊稠厚胶粘,量多,频频咯吐,旋吐旋生;口渴思冷饮,舌红少津,苔黄厚腻,脉滑数不任重按。此为痰热壅肺,肺燥津伤之证,治宜清热豁痰,润燥生津。用唐宗海《血证论》所载豁痰丸:当归10g,知母10g,天花粉15g,白前10g,麦冬15g,枳壳10g,杏仁10g,瓜蒌12g,桔梗10g,射干6g,茯苓15g,石斛15g,甘草6g,鲜竹沥300ml服1剂,喉中稠厚胶粘之痰浊明显减少;服完3剂,痰鸣声已止,胸闷气紧、呛咳显著减轻,体温正常;仅偶尔咳嗽,咳出少量粘痰,胸胁隐痛,舌偏红,苔薄黄,脉稍数不任重按。此为痰热未尽,肺络失和,治宜清热化痰,肃肺和络。用千金苇茎汤加味:苡仁20g,冬瓜仁20g,芦根30g,桃仁5g,北沙参15g,杏仁10g,郁金10g,丝瓜络15g。5剂,诸症若失。惟精神、体力、饮食稍差,改用六和汤合沙参麦冬善后。在肺系痰病中,痰热壅肺,肺燥津伤之证是比较常见的,本例为腹部外科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其他如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大叶性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在其病变发展的某—阶段,也可能出现痰热壅肺、肺燥津伤之证。此证的主要症状为胸闷气喘,痰浊稠粘,咯吐不尽,口干思饮,但入水则呛咳不已,若大量稠厚胶粘的痰浊上壅而阻塞咽喉,可致呼吸骤停,凶危立见。救冶这种病症必须使用豁痰丸,其他方药无济于事;这是江尔逊老中医的独到经验【进修生甲】我治疗这种病证,按常规使用清热化痰方药,如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甚则滚痰丸等,疗效均差。江老倡用豁痰丸而奏卓效,堪称独辟蹊径,但该方组成比较杂乱,不大好理解【老师】江老认为救治痰热壅肺,肺燥津伤之证,必须清热豁痰配伍润燥生津,且要配伍得当,才能奏卓效。但临床常用的—些清热化痰方药,并无润燥生津之功,且因大多配有苦寒泄热之品如黄连、黄芩、大黄之类,反有苦寒耗气、伤津增燥之弊。而豁痰丸则清热豁痰而不伤津,润燥生津而不滞痰。本方药物组成看似杂乱,实则清晰;桔梗、甘草、射干、茯苓、白前祛痰利咽,清热散结;当归、杏仁、枳壳止咳定喘,宽胸畅膈;知母、天花粉、瓜蒌、麦冬、石斛滋肺润燥、养阴生津;尤妙在配用鲜竹沥来荡涤痰热的窠臼,开通痰浊的壅塞,功专效宏【进修生乙】既为痰热壅肺,肺燥津伤,就应当避免使用甘温和淡渗的药物。但豁痰丸方中就有甘温的当归和淡渗的茯苓,也不大好理解【老师】《神农本草经》记载当归“主咳逆上气”即有止咳平喘之功。这一功效,医者多有所忽视。至于当归性味苦温,是否就绝对不可用于热证或阴伤之证呢?不见得。比如痨瘵—病,乃痨虫蚀肺,肺阴亏损之证,故丹溪有“痨瘵主乎阴虚”之说;但至今流传于民间的—首治疗的肺痨咳嗽的秘方,其主药之一便是当归《本草备要》又说当归能润燥滑肠,虽则性湿,但与大队滋阴润燥药物为伍,可以去性取用而更增其润燥滑肠之力。肺与大肠相表里,肠道滑润通畅,必有助于肺气的肃降。当归止咳平喘之功,或缘于此《本草备要》谓茯苓“色白入肺,泻热而通膀胱,泻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口焦舌干,咳嗽呕哕,膈中痰水…生津止渴”而在大队滋阴润燥药物中配伍茯苓,可以避免滋腻碍运之弊【进修生丙】老师说此证的危象是大量稠厚胶粘的痰浊上壅阻塞咽喉而致呼吸骤停。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本方吗?【老师】江老曾用本方抢救过多例危证患者,均收捷效。如1976年4月1日他在西医病房会诊一女患,30岁。西医诊断①胆道术后综合征(阻塞性胆管炎)②中毒性休克。经抗感染和各种对症治疗,病情仍进行性加重,又并发肺炎,咳嗽痰多,胸闷气促。3月23日晚,患者因大量痰浊阻塞咽喉,突然呼吸骤停,在局麻下紧急切开气管,抽出痰浊,方免一死。但稠厚胶粘之痰浊仍从切口大量冒出,遂用电动吸痰器不断吸之,并继续输液、抗感染。如是者7天,高烧不退,不时处于半昏迷状态。江老会诊时,患者神萎嗜睡,气管切开处仍有大量粘痰,不时呛咳,气紧,汤水不能下咽,汗多,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无力。江老投以豁痰丸合生脉散,重用竹沥。服1剂,痰浊大大减少,且能进少许流质,遂撤除吸痰器。仍用原方加减,连服18剂,痰浊消除殆尽,痊愈出院【进修生丁】豁痰丸竹沥仅用3钱,约合今之9g,而老师本例竟重用300ml,是否非用这么多不可?【老师】竹沥一味,非重用不可!这是江老的独家经验,也是他在患病自疗中的亲身体验。江老40年前,向有痰饮宿疾,初则咳嗽、胁痛、寒热如疟,服香附旋复花汤而愈,不久又受外感复发,外证不彰,惟咳嗽痰多,胸部牵掣作痛,用六安煎不效,改用香附旋复花汤亦不效。又数次更医,皆不中窍。病益剧,呼吸、转侧均牵掣胸部作痛,仰卧于床,不敢稍动,气喘痰鸣,痰浊稠粘,有如饴糖成筋丝状,咯至口边而不出,须用手捞之,7日之间,饮食不进,口干欲饮,入水则呛,势近垂危。他的老师陈鼎三说“试用豁痰丸”因夜深无竹沥,权用生莱菔汁代之,连服2煎,病无进退,其师亦束手。恰外地来人延请出诊,其师匆匆而去。天明,江老的师兄师弟多人会诊,忧心如焚,连拟数方,江老皆不首肯,且曰“本是豁痰丸证,毋事更张”乃嘱人急砍竹子,多备竹沥,仍煎豁痰丸,兑入竹沥3碗(约500)至夜半,感觉痰浊已减少,气喘胸痛亦减轻,竟可翻身;又服三煎,次晨诸症大减。其痰浊既未吐出,亦未泻下,于不知不觉中逐渐消失,且知饥索食。守方再服1剂,便可扶床走动,2日后即可出门。改用气阴两补方药调理半月,身体康复如初。这一次出入于生死存亡之间的亲身经历,用江老的话说,叫做“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此后江老用本方抢救痰热壅肺伤津危证时,便推己及人而重用竹沥,屡用不爽。竹沥何以有此卓效呢?《本草衍义》谓竹沥是痰家之圣剂。实践证明竹沥重用之,其清热豁痰与润澡生津两擅其长,无出其右者。笔者体验每剂不能少于60ml。又豁痰丸原方用的是荆竹沥,江老临证时就地取材,曾用过淡竹沥、苦竹沥、茨竹沥等,疗效均可靠,而以苦竹沥为优。最后再强调一次豁痰丸取得卓效的关键是重用竹沥

微信7013金匮方应用【1】《金匮》是现存最早的论治杂病的专著。后世将该书和《伤寒论》所载的方剂称为“经方”由于经方立法严谨,选药精当,来源于临床实践,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被临床医家所喜用,并赞其“所投必效,如桴鼓之相应”(徐灵胎)或曰:人谓经方其效如神,而吾用之多不效,何也?盖未得其运用之法耳。何谓运用“经方”之法?(1)熟记原条文,据证以选方《金匮》一书言简意赅。如有症有方的条文而言,其所述的症状,亦多为该方所治的典型症状,对于次要症状则略而不论。条文所述的症状,是仲景通过长期临床实践,从该方所治的众多症状中筛选出来的典型的脉症。如酸枣仁汤之 “虚劳虚烦不得眠”,射干麻黄汤之“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麦门冬汤之“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泽泻汤“其人苦冒眩”等。因此临床时只要患者的主要症状与相应条文的脉症相吻合,即可考虑选用该方治疗(注意病机与方剂的功效是否相符)这种选方方法,即所谓的“方症相对”法,往往能取得较好疗效。正如宋·林忆《金匮要略方论》中所说“尝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只有熟记条文,将某方所治的主症牢记于心,临床才能“方证相对”否则,即便见其症,也不知用其方(2)掌握方证病机,熟悉方剂功效:每首经方,无论药物组成的多寡,都有一定的功效;其所治病症,无论原条文论述的详略,都可通过分析概括出它的病机。这种将某方所治的病症经分析而概括出的病机,称之为“方证病机”临床时即便患者的主要症状与某方所治的主症不尽相同,或完全不同,但只要在病机上与某方的“方证病机”相同,就可选用该方以治疗。这事实上就是所谓的“异病同治”《金匮》中用一方而治疗多种病症的例子颇多如肾气丸既可治“虚劳腰痛,小便不利”又可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妇人转胞,不得溺”“短气,有微饮”等。小柴胡汤既可治“呕而发热”又可治“黄疸而呕”“热入血室”等;小青龙汤既可治“支饮”的咳喘,又可治“溢饮”身体疼重。总之掌握经方的方证病机,熟悉方剂的功效,临床就会运用自如,至于应用经方时,是否需要加减变化,则应根据具体病情而定。临床应用(1)甘草泻心汤原条文: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暍,甘草泻心汤主之。病机:湿热毒邪内蕴(《病源》夫狐惑二病者…皆湿毒气所为也)治法:燥湿清热解毒。临床应用A白塞氏综合症,本条所述症状,与现代医学之白塞氏病基本相同。恶寒,发热—急性发作期可为高热, 慢性期则或发热或不发热。状如伤寒 体痛(关节痛肌肉或关节痛 关节损害(占65%)蚀于喉及上部—咽喉或口腔溃疡—口腔黏膜损害(占99%)蚀于下部—前后二阴溃疡—前后二阴黏膜损害(73%)不欲饮食:恶闻食臭 消化道症状—消化道黏膜损害(占68%)面 结节性红斑、痤疮、毛囊炎样皮疹、色素沉着(占96.8%)目 乍赤乍黑乍白 结膜炎、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占43%)默默欲眠目不得闭 嗜睡、失眠等精神系统症状(10%)卧起不安。处方:半夏30g,黄芩10g,黄连3g,干姜12g,党参15g,甘草30g,大枣5枚发热者加柴胡30g,关节痛者加黄芪60g,白术15g,防己20g(有寒附子15g);结节性红斑者加麻黄10g杏仁10g生薏仁30g;痤疮或毛囊炎样皮疹加荆芥10g防风10g;前阴溃疡者加苦参30g;眼部症状加当归15g赤小豆30g。B干燥综合症C强直性脊柱炎D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白斑E手足口病F肿瘤化疗及艾滋病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G真菌性食管炎;胃炎(2)栝楼桂枝汤原条文: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楼桂枝汤主之。病机:风中太阳,阴津不足,营卫不和,经筋失养。临床应用A面神经麻痹处方:桂枝30g,白芍30g,花粉30g,葛根30g,僵蚕10g,防风10g,炙甘草15g,生姜10g,大枣5枚伴耳后疼痛者加柴胡12g,黄芩10g,日久者加当归15g,生地20g,黄芪40g,鸡血藤30g。《灵枢·经筋篇》“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噼,眦,急不能卒视”(3)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原条文: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病机:风湿在表,兼见化热。临床应用A结节性红斑B扁平疣。处方:麻黄12g,杏仁10g,薏苡仁 30g,甘草15克《病源·疣目侯》“疣目者,手足边忽生如豆,或如结筋,或五个,或十个,相连肌里,粗强于肉,谓之疣目,此变是风邪搏于肌肉而变生也”(4)甘草附子汤原条文: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病机:风寒湿流注关节,表里阳气俱虚。临床应用A类风湿关节炎处方:制附子30g,桂枝30g,白术30g,炙甘草30克

微信7014金匮方应用【2】(5)风引汤原条文:除热瘫痫《外台·卷十》“疗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瘛瘲,日数十发,医所不能疗,除热镇心,紫石汤方”药味与本方相同,且其方后注云“此本张仲景伤寒论方”病机:风邪入里,阳热亢盛,扰及心肝。临床应用A病毒性脑炎(包括艾滋病手足口病)处方: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6)防己地黄汤原条文: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病机:风邪入血,化热扰心,或流注关节。临床应用A失眠.病例:张男,68岁,顽固性失眠15年,每晚服艾司唑仑4片,可睡眠1个多小时。烦躁失眠,便秘,舌红乏津,苔薄少,脉弦。处方:生地60g,防风10g,防己10g,桂枝3g,知母20g,川芎10g,茯苓12g,炒枣仁12g,竹茹20g,夜交藤30g,甘草15g,小麦30g,大枣5枚 上方服六剂,艾司唑仑减至2片,可睡4小时,大便日一次,仍服上方,嘱其渐停艾司唑仑,服至20剂,睡眠基本正常(7)肾气丸原条文: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病机:肾气亏虚。临床应用A肺间质纤维化。闫男,55岁,半年前出现胸闷气短,并逐渐加重,诊为原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因不愿服用激素而求治于余。现动则气喘、不咳、无痰,舌正红,苔薄白,脉弦。处方济生肾气丸汤服15剂,气短明显好转,继服上方四个月,气短基本消失,复查CT片病变较前好转(8)厚朴大黄汤原条文: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外台·支饮方》“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坐以极饮过多所致也。其脉虚者,必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也。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方”病机:饮热壅肺,气逆络伤。临床应用:A呼吸道出血(9)栝楼瞿麦丸原条文: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栝楼瞿麦丸主之。病机:肾气不足,津亏水停。临床应用A尿道综合征叶女,75岁,于50岁以后即经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服消炎药或祛热利湿之中药即可缓解。近来加重。尿频急痛,夜间加重,前阴有下坠感,大便正常,口不渴,尿检(-)诊为尿道综合征。舌有瘀斑,苔薄白,脉沉弦。处方:天花粉20g,山药40g,云苓20g,瞿麦30g,制附子6g,黄芪60g,升麻10g服12剂痊愈(10)泻心汤原条文: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病机:心火亢盛,迫血旺行。临床应用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C手足口病D复发性口腔溃疡(11)当归芍药散原条文:妇人怀妊,腹中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妇人妊娠篇)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妇人杂病篇)病机 :肝脾失调,气血郁滞。临床应用A卵巢囊肿B盆腔积液C肝硬化腹水D下肢静脉血栓.处方:当归15g,川芎10g,白芍20g,白术15g、云苓15g,泽泻30g卵巢囊肿者加生薏苡仁30g,败酱草20g,制附子3g;盆腔积液者加萹蓄15g,瞿麦15g,车前子20g,公英30g;肝硬化腹水加苏叶15g,木瓜12g,大腹皮12g,黄芪60g,防己20g,茯苓皮30g,冬瓜皮30g;下肢静脉血栓者加苏叶15g,木瓜12g,大腹皮12g,黄芪50g,防己20g(12)半夏厚朴汤原条文: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病机:痰凝气滞。临床应用A慢性咽炎B支气管哮喘。处方:苏叶半夏云苓厚朴生姜。慢性咽炎者加射干苏子前胡;支气管哮喘者加陈皮大腹皮鬼箭羽冬花木香苏子(13)甘麦大枣汤原条文: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做,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病机:心脾两虚,神失所养。临床应用A儿童抽动症。处方:甘草20g,小麦30g,大枣五枚,加僵虫10g,蝉蜕12g,白芍20g★滑胎~以肾气虚弱,冲任受损者居多。为防微杜渐,应在怀孕兼有腰酸之象时即行服药安胎,以免一旦流血,旋即难免胎坠不及。治疗本症,要掌握3个原则1补气益血,凡有小腹重坠感觉,为中气不足,带脉失固,可用黄芪、太子参补气。益血乃是养胎助育之需,习用熟地、阿胶2益肾固胎,肾气不足则元不固,胎动不安或胎漏下血,应补益肾气以强冲任,使胞胎稳固,杜仲续断为其常用之品3健运脾胃,因脾胃为水谷之海,生化之源,消化吸收,输布津液与母胎的营养和健康关系密切。安胎常用方药:太子参、炒白术、白芍、阿胶、杜仲、续断、桑寄生、藕节、苎麻根。素有滑胎者,不宜生育过密,否则屡孕屡胎,以致气血虚亏,冲任损伤,嗣后终难受孕。每逢滑胎者,叮嘱小产后必须避孕半年,且服杜仲续断菟丝子覆盆子紫河车黄芪生地等品调补奇经,使受损之胞宫得以充分复原后再行受孕,则胎元结实,不致轻易滑坠。滑胎者见红来诊,胎元已损,难以挽回,腰酸一症可为小产预兆,此时即以安胎,常能使胞胎得固。妇人以血为主,而肝为藏血之脏,与冲任血海密切相关。奇经盘踞于小腹,小腹又为经、带、胎、产之疾的病变所在,故妇人内伤杂病的治疗非深究奇经难以获效。审证注重诊乳,以察肝气的条达或怫郁;又注重按腹,以辨胎孕或症结。妇人病多隐微,必须详问细查,方能确切诊断,则用药无不中鹄。治疗妇人病应掌握服药时间,才能提高疗效

微信7015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肾水足则上升以交心火,心火足则下降以交肾水。肾水上升者,阴中阳足也。心火下降者,阳中阴足也。肾水不升则化寒,故肾气丸,用附子以温下寒。心火不降则化热,故泻心汤,用大黄黄连黄芩以泻上热。渍少顷者,泡出味便服,不可多泡也,轻之至矣。此心火乃心包相火,非心藏君火。君火不病,病则人死。降火与清火不同。清者有去之之意,降者引之使下,归于水中,不去火也。明了降火法之意,方能治火气之病。如用清法去火,乃火气病之实者。此方乃火气病之虚者。心气不足四字,切须认清。心属火气,下焦之火主上升,上焦之火主下降。心火不足,乃心火之降气不足。如系心火不足,便须用羊肉温补木气,心火乃足,或用肾气丸以补木气之根,心火乃足。吐血有因寒者有因热者,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此病之由于热者。火热不降,中气必虚。故此方渍而不煎预防伤中,为治火逆之大法。即吐血之由于实者,大怒之下,肝胆横塞,实在肝胆,虚在中气。如吐血而脉紧,重按有力,则泻心之法中,又须兼清肺和肝,散结养中之品矣。吐血乃大口吐出,非咳血。若吐血不止,是中下寒盛,肺金不敛而血逆行。用柏叶汤,干姜温中,艾叶温木气而调升降,各用三二钱。马尿一两,煎服即愈。马尿收敛下降,能滋润血液。此脉必微而浮,或虚而大也。中温肺敛、血乃下行。下部温暖,血乃归根。若服凉药,病则难愈。有时咳血而大口吐出,若属于热,难治。吐血不止,或十数日发一次。除用柏叶汤外,红炖羊肉,随意食特效。此为木气兴中气虚寒之病。木气寒则胆木不降,故血逆行。其脉必弦大,或虚微。弦而大为虚寒之脉,微脉亦阳虚也。羊肉温补木气,又补中气,红炖有桂皮等香料,亦温补木气兴中气之品也。凡吐血不止之吐血,乃大口吐血,非咳血,非咯血,慎之。泻心汤治上热吐血,柏叶汤治中寒吐血。此种吐血,多系一吐即愈。惟虚劳咳嗽,痰中带血,别难治,以其形损故也。人身之气,阳位在上,阳根在下。阴位在下,阴根在上。虚劳咳血,肺质损伤,阴根受伤。如脉不细数,尚可补肺益阴。肺阴复原,降气充足,圆运动迅速,中气复生,自能病愈。如脉细数,形质大损,阴液枯涸,病即难治。咳血又加发热,阴竭火飞,一交节气,大气变动、即生危险。咳血而脉尚未细数者,切不可用补气伤津之药,使之转成细数。方药如下,白芨阿胶糯米各三钱,以补肺质之阴。山药扁豆各三钱,以补肺阴之阳。山药兼补土去湿,可以调和白及阿胶糯米腻性,使之不碍食欲。槐角二钱,以清肺热而助收降。海浮石,补肺质之损,益肺质之阴,以助肺金降气。苦杏仁泥一钱,以润肺质而降其逆气。蜜制款冬花枇杷叶各二钱,以降气止咳。黑豆五钱,养木气、降胆经、敛相火、引肺气降入肾家。黑豆益阴而不败脾,和木气不使上冲,以保肺金之安宁,为此病要药。总之此病此方,总要补阴不伤土气,补土不伤阴气为主。如半夜阳动,宜加苦楝子生枳实一二分研末,每日卧前吞服。盖能半夜举阳,此相火尚旺。能将此火藏于水气之中,肺金赖以安宁,中气赖以复生,此好机会也。凡动阳食物一概不食。用糯米百合山药莲子扁豆绿豆沙红枣白糖猪板油,蒸熟如泥,以代早点。食后不觉热,则中气受补,形质易复,病愈较速。形质不可损坏,坏则难望复原。医此病者不可求速效,致药不见功反加病也。至于鼻衄皆是虚证,有燥病湿病之别。燥病,口苦额痛,麦门冬汤可用。湿病,面黄食减,炙草侧柏叶各二三钱。柏叶除湿敛肺,炙草补中。麦门冬汤亦重补中,可见肺逆者中必虚也。妇人经期,鼻血大出。此心热横肺,乃倒行经也。速将头发用凉井水泡之,频换新吸井水以撤心火。心火降,血则归经。另服柏子仁汤乃愈。。一妇科年四十,因咳嗽痰中有血,注射葡萄糖钙多次。后遂痰中大口带血,晨起即咳,半黑半红,继则全红。中脘作痛,有气上下分行,上行者,由中脘向右入耳后至前额,则鼻出血。由中脘趋左腹,腹即痛大便泻稀水少许至十数次,小便亦日十数次,背后发热,月经减少,饭食不甘,睡亦不稳,脉两尺俱无。予用龟胶二两鲜柏叶二钱。一剂血止咳减。第二仍二两、去柏叶加槐角二钱咳与背热皆大减。大便小便均复原状,食睡都好。其间有一种现象颇为特别,第二剂后,额上皮内如有多少虫行,由后而前,由上而下,由头下至脐下。睡醒之后,精神百倍,右尺先有,左尺亦来,不多。胶减一半,槐角仍用二钱。服至十剂,病始全愈。而左尺仍不足也。此病阴虚而用补阳伤阴之药,圆运动失常,此用不运动之药使然耳。人身阴阳圆运动,后升前降,左升右降。此病两尺俱无,平日阴亏可知。阴亏而咳,此肺热之咳。葡萄补肾阳之药,糖补中土之药。阴亏之人,忌补肾阳忌补中土。阴阳运动,是活泼的,钙乃金属,是不运动的,所以注射葡萄糖钙多次,而成以上所列现象。阴亏则不降,所以热咳。既不下降而热咳,又加以补阳之药。阳多阴更伤,更不下降。于是由右上逆而鼻出血。阴阳运动,相抱如环。肺阴既不下降而向上,肝阳即不能上升而向左下陷。于是腹痛下趋,而连泻不已。小便多次,亦肝阳下陷生热也。背面发热者,阳升于后,不能下降于前也。头皮内如多少虫行,下至脐下者,身后督脉上升之阳,升至头顶,由额下降至脐也。龟胶大补阴液以复尺脉,用至二两可谓重矣。柏叶收肺气,槐角清肝热。故此方特效。此病已花费二十余万。此方十来日,药资不过千余元耳。此中医根据圆运动的原则,凭脉治病之妙也。中医不用不运动的药。吐血属于虚劳者,用生地熟地天冬麦冬知母桑皮杏仁白芍阿胶白芷甘草各一钱,鸡蛋三枚同煮,蛋熟去壳,用竹筷将蛋戮一小孔,再入药锅内,煮数分钟。先食蛋,后食药汤。隔一二日一剂。血鲜红者,药加为各二钱。服后脉细数者,渐转和缓,肺内部痛者渐不痛,潮热者渐退,虽二三期之重病亦效。此方乃整个圆运动之法也。虚劳吐血,向来只有补阴之法。补阳之药,不惟无效。反以加病。人身阴阳二气,互为其根。一派补阴之药,皆是灭阳之药,土败火熄,不食而死。鸡蛋大补脾肾之阳,有姜附之功,无姜附之燥。于大队补阴地冬等药中用之,并使药汁渍入蛋内,而成一阴阳互化的圆运动。脾肾阳复而左升,胃肺阴复而右降。形质与气化的圆运动复原,所以热退进食愈。吾人将此阴阳互化之意想清,不用温补药,而用鸡蛋之理认识,必能治多少阴阳两虚无法用药大症而得到愉快之境。咳血者不可服。服此方须隔一二日一服,若每日服之,鸡蛋不易消化。煮药要盖住。

微信7016黄芩尤胜抗生素~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根入药。中医认为黄芩味苦性寒,入肺心胆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的功能,对暑温胸闷呕吐、肺热咳嗽、血热妄行、高热烦渴、湿热下痢等有良好功效。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自述说:他20岁那年,因患感冒,肌肤如火燎一样热烫,每日咳嗽,吐痰一碗左右。尽管已用柴胡、麦冬、荆芥、竹沥等药治疗了1个多月,病势不但不见好转反而加剧,人们都以为他医治无望了。这时同为医者的父亲突然想起金元名医李东垣说过的一段话“治肺热如火燎,烦躁引饮而昼盛者,宜—味黄芩汤”于是单用黄芩一两煎汤,让李时珍服下,很快,病势便得以逆转,身热尽退,痰嗽皆愈。黄芩的清热解毒效力,由此可见一斑。现代研究证明黄芩主要含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新素、β-谷甾醇等成分,抗菌谱较广,对多种细菌、真菌、钩端螺旋体等都有抑制作用,即使对青霉素等产生耐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黄芩仍然很敏感。临床上用黄芩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性肝炎、慢性气管炎、急性菌痢、肾盂肾炎等,均可获良效。黄芩常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对湿温发热,常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合用;对湿热泻痢、腹痛,常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对热病高热,常与黄连、栀子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牡丹皮、侧柏叶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黄芩不但可用于上述热毒病症,还常用于治疗妇科病,元代名医朱丹溪称它为“安胎圣药”将黄芩研为细末,每次取5克,加白术15克煎浓汤调服,有清热安胎的功用,可治热甚所致的胎动不安、滑胎等;治妊娠呕吐,可用黄芩30-45克,水煎成200-400毫升,分次频频饮服★张志礼治疗粉刺时所用的基本药物:桑白皮、黄芩、地骨皮,此三味药为清除肺胃湿热所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此三味药均具有清热解毒功效。赤芍、牡丹皮,此二味药用来凉血解毒。菊花,此药为引药,能引导药效上行至面部,同时又有清热解毒作用。从粉刺的特点上看,不管是肺胃蕴热还是脾虚痰湿,其外在症状无一不是毒气上蒸面部。而这九味药正好一一对应了粉刺的主要症状,在实际的治疗中,单纯采用这九味药就可快速收到疗效。当然,略通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讲究的是辨证,同样的药方在面对不同的病人,甚至同一个病人的不同时期,都会有着千般的变化。因此面对不同种类的粉刺,在张志礼医案中我们又看到了如下的变化(1)年轻阳盛,加熟大黄、全瓜蒌,泄泻火气(2)面部红肿成脓疱,加熟大黄、全瓜蒌、干生地黄、玫瑰花,泻火滋阴活血(3)冲任不调加益母草、香附、母参,理气活血(4)红肿连片结成硬块,加生牡蛎、红花、当归,活血软坚散结(5)脾虚痰湿蕴热加白术、茯苓、薏苡仁、泽泻,健脾益气,利水渗湿。上面这些东西看起来很简单,但是需要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多加观察才能看清病情。尤其是由于脾虚、肺胃阴虚等各种并不算疾病的生理状态引起的粉刺,更是需要我们多加揣摩,仔细辨证才能够看的准,看的清。当然,有了前辈给我们总结的宝贵经验,再加上自己认真仔细的辨证施治,相信粉刺这个东西是挡不住我们美丽的步伐★老年性尿失禁方柴胡升陷汤益气升阳止遗溺~方药组成:柴胡6~10克,升麻6克,益智仁30克,炒乌药10克,桑螵蛸10~30克,桂枝6~10克,甘草10克。大便稀薄加炒山药、肉豆蔻;少气加党参、五味子;腰酸加炒芡实、川续断。功效:益气升阳,气化固溺。主治:老年性尿失禁。方解:柴胡升陷汤包括柴胡甘草汤、缩泉丸二方。柴胡、升麻二味,历来被医家认为是升发阳气(清气)的必用之药。柴胡在《神农本草经》中有“推陈出新”之描述;升麻则有“久服不夭”之说,这些说法在《神农本草经》中是不多见的,尤其是柴胡“推陈出新”之功效,更是独特。风升生,风药具有升阳、生发元气的作用。升麻条下说“气平,味微苦,足阳明胃、足太阴脾引经药。若补其脾胃,非此为引用不能补”说其气味俱薄,浮而升,为阳性药物。“升阳于至阴之下”《素问·水热穴论》云“肾者,至阴也”可见它对肾气下陷之证,是必用之品。柴胡条下说“性平微寒,气味俱轻,阳也。可引胃气上升”这些论述应该说是升麻、柴胡升阳(清气)的最早文字记载。缩泉丸出自《补益方》由乌药益智仁组成,主治脬气不足,小便频数,昼甚于夜者。桑螵蛸具有补肾扶阳、固精缩尿的作用,取桂枝在于助膀胱之气化,如五苓散中之用桂枝,甘草乃和中之用。方有升麻、柴胡引领脾肾之气升发,加之缩泉丸之固溺,桂枝甘草之和中气化。有治本之升麻、柴胡;有治标之缩泉丸等。故用之治疗遗溺症,必如所期

微信7017食养正气,药攻邪气~食物和药物均有气味,依其四气五味而用之,方能达到食养正气,药攻邪气。人们常说“药食同源”,源在哪里?中医认为任何一种药物或食物,都具有一定的气味,也即四气五味。它决定着某一种药物或者某一种食物的性能与功效。药物和食物都要依据四气五味理论分析它们的性能与功效。食物与药物均有四气五味-四气指药物或饮食物所具有的寒、热、温、凉等四种性质。如果寒、热、温、凉都表现不明显,就叫做气平。平,即平和之意。许多食物,尤其是谷物类食物,大多是气平的。一些性质平和的食物或药物,比较适宜长期食用。五味指药物或饮食物所具有的酸、苦、甘、辛、咸等五种味道。还有淡、涩、滑等比较特殊的味道,由于这类味道的食物或药物都比较少见,所以通常就用五味来概括所有的味道。萱草(黄花菜)性味甘凉,具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百合性味甘、微寒,入肺、心经,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是老幼咸宜的药食佳品。茄子性味甘凉,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消肿、祛暑解毒的功效,对于容易长痱子、生疮疖的人,尤为适宜。大蒜性味辛温,有解毒、散痛、止泻、驱虫、止血、祛风、祛痰的功效。饴糖性味甘、微温,入脾、胃、肺经,有补虚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之功,适用于脾胃亏虚、胃脘疼痛、咳嗽、肢软乏力等。萝卜性味辛、甘、凉,入脾肺经,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下气宽中,消食化痰之功。豆腐有清热润燥作用《医林纂要》云“豆腐清热,止咳,消痰”凡咳嗽属于风热或肺热者尤宜。杏仁可润肺、止咳,对干咳无痰、肺虚久咳等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杏仁分甜杏仁与苦杏仁,其中甜杏仁润肺效果更胜一筹。冬瓜性凉,能消痰、清热《滇南本草》说“冬瓜润肺消热痰,止咳嗽”凡风热咳嗽或肺热咳嗽者,均宜选用冬瓜煨汤食用。丝瓜善于清热化痰,对咳嗽痰多、痰稠色黄的热咳者尤为适宜。这是由于丝瓜的植物黏液里,含有一种皂素,具有除痰化痰的功效。凡属肺热或风热犯肺的咳嗽之人,常吐脓痰,宜用丝瓜煎汤服。竹笋性味甘寒,有清热化痰作用《本草求原》说“竹笋,甘而微寒,清热除痰”《随息居饮食谱》云“笋,甘凉,开胸消痰”因此,风热咳嗽或肺热咳嗽之人,最宜食用。中医历来重视药物的四气五味,要求学医的人必须首先分清每一种药物的气味,掌握药物的药性和功效,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组方用药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不懂药性,不管临床诊断水平如何高明,辨证分析如何准确,也是很难做到正确用药治疗的,最终会直接影响到治病的效果,更难以实现药到病除的至高水平。饮食物也是一样,如果不了解某种食物的性味,就无法做到“食有所宜”不知道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应该吃什么、怎么吃。也不懂得如何根据体质、时节进行饮食搭配,更谈不上指导人们食疗养生了《内经》认为“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水具有寒凉的性质,有润泽和向下流动的特点,属于阴;火具有炎热的性质,有蒸腾和向上燃烧的特点,属于阳。用阴阳区分药物和饮食物的气味,那么无形质的气为阳,有形质的味为阴。药物和饮食物的味能够滋养形体,给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基础;药物和饮食物的气能够激发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使身体各部分的功能活动维持正常。举例子说甜味或酸味的药食,多有滋补身体的作用,如米、面等谷物,各种水果等。温热的药食,可补充身体热能;寒凉性的药食,能降温清热。比如在受寒的时候喝点热姜汤、热辣汤、白酒等这些气属温热性的饮食物,就能有效祛除体内的寒气;夏季炎热,喝些绿豆粥、冰糖银耳汤、西瓜汁、冰红茶等气属寒凉性的饮品,就可散去体内郁热。如有人过多食用荔枝,导致身体燥热,面部潮红,口鼻干燥,流鼻血,这是吃荔枝过多引起了内热。吃清热凉血的药物,才消除上述症状。如果不了解荔枝是属于味甘性温的水果,结果就会吃出病来。无论是甘温的药物还是甘温的食物,都能够起到温补阳气的作用。如果身体健康强壮、阳气充足的人,食用甘温的食物或药物过多,就会导致身体阳气偏盛,滋生内热,引发疾病。因,要想运用食物调养身体,第一步要做到的就是辨别食物的气味,然后才能进一步了解它的功效和作用。四气五味决定药食功效《内经》认为“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所说的阴阳气味,不仅指药物而言,同样也包括饮食物在内。药食各自所具的功效,及其所能发挥的多种治疗作用,取决于其气味。气味有厚薄之分、阴阳之别。五味表现鲜明、比较浓厚的比如咖啡、酸枣、辣椒、海带等属于味厚之品;不太明显的如微苦、微酸、微辣类就属于味薄之品。四气当中,温、热属于阳性,寒、凉属于阴性;热或寒属于气厚之品,气温或气凉属于气薄之品。五味当中,辛、甘之味属于阳性,能够温补、升散;酸味、苦味和咸味,都是属于阴性,酸味能够上涌,苦味能够泻火,咸味能够软坚。在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具有渗湿利水的作用。由此可知,薄荷(辛凉)、菊花(甘平)可以清利头目,荷叶(辛凉)可升清益胃,生姜(辛温)可温中养胃;而茗茶(微苦寒)可消食清热、祛痰利肠,白芍(酸寒)可养阴生津,莲子(苦寒)能清心降火,海带(咸寒)能够消痰散结,西瓜(甘淡寒)能够益气生津,清暑利尿《内经》中的药食气味理论是中国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般规律,它是中药学和食疗养生学的理论基础,也是“药食同源”理论的根本所在。中医治病,历来遵循两个重要原则1“食养正气”即在身体无病的情况下,或日常养生,或身体虚弱需要补养的时候,要尽量用调整饮食的方法来扶持正气2“药以攻邪”即在身体有病的时候,要用各种气味比较明显、功力比较大的药物来配伍组方,以祛除病邪。无论是通过饮食调理还是用药物治疗,都必须首先了解饮食和药物的性味功能,才能正确运用,取得显著效果。如果不分身体状况、疾病特点,无视体质类型、气候地域等差异,跟风似的听说什么好就一味地大吃特吃,时间长了,势必会吃出问题,也容易因为偏食某味而引起新的疾病发生。多了解一些中医养生知识,就能增加分辨是非真假的能力,避免盲目跟风、盲从食疗,上当受骗

微信7018[转载]一味生地治好了多年的周身关节痛《神农本草经》谓生地:味甘性寒。主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张锡纯认为:鲜地黄性寒,微苦微甘。最善清热、凉血、化瘀血、生新血,治血热妄行、吐血、衄血、二便因热下血。其中含有铁质,故晒之、蒸之则黑,其生血、凉血之力,亦赖所含之铁质也。干地黄(生地黄)经日晒干,性凉而不寒,生血脉,益精髓,聪明耳目,治骨蒸劳热,肾虚生热。生地补血活血凉血,生津滋阴润燥。主要用于以下三方面1妇科,即运用四物汤加减治疗相关经带之病2与当归白芍合用,用治便秘,特别是老人津枯便秘及热盛津伤的便秘3皮肤病,这是在朱仁康专著中学到的。近期对一例周身关节患者疼痛的治疗中,却使我对生地产生全新的认识。该患者为我一同事,原来的一些小病都是我治的,效果还行,所以对我也相当信任。前段日子,就要帮他治疗他的全身骨节疼痛,这病已经困扰他多年了,他自已怀疑是以前当兵时,训练强度过大引起的,其疼痛为全身各关节,疼得最厉害是髋关节和肋骨,虽经多方寻求治疗,效果一直不佳,所以一痛起来就使用西药,吃药加打针长效西林。其脉细弦弱,舌质红略有齿痕,所以就用柴胡桂枝汤、活络灵丹以及黄芪桂枝五物汤,加上葛根、附子、全蝎、地龙、僵蚕、威灵仙、牛膝、鸡血藤等药,随证加减,或分或合,前后治疗一个月,自觉治愈。遂停药,后来过一段时间,疑因过量饮酒,原病复发,仍过原方加减治疗,刚开始仍有效果,再服用则一直病无进退,所以我俩都失去信心了,所以我就让他去找别的医生治了。可是他辗转求治了好几个中医,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方药,可效果一直都不好,所以他又找我。我仔细思索,觉得自己的方药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属对证治疗,可效果不好,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也说不清楚,他也开玩笑说,也许我只有治好他之后,中医才能算真正的出师。没办法,我就只好再去翻书了,一日翻到阎镛老中医的一个医案,就是单用生地治疗周身骨节疼痛的,医案是一天用生地25克,服用20天就是500克,病就好了。又忆《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答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以及《诸病源候论》有“血痹者,由体虚邪入于阴经故也。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为血痹也”证见身体不仁,肢节疼痛,脉微涩,尺脉小紧等。治宜益气和营,通阳行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汤、防风散等方。其中有提及血痹有肢节疼痛之证,且脉证相近《神农本草经》又有生地逐血痹一说,于是我就让他每天用生地30克煎汤代茶饮,如果疼痛不剧,就单服生地;如果疼痛加剧则加用前方,若病痛特别厉害时,则加服西药。若出现其他病症,则另用新方治之,如曾出现胸闷痛,咳嗽喉痛,口燥渴,则用麻杏石甘汤加蒌皮沙参杷叶治愈。刚开始服用的时候,效果并不明显,服用到20天疼痛明显减轻了。继续服药,效果也逐渐见好,服药至今,已经30多天了,更让他惊奇的是,困扰他多年的脚部湿疹竟然也因此痊愈。如此长时间的单用一味药来治病,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刚开始让他单用生地时,还怕他因此出现腹泻,谁知服用后,大便却由一天一次变成二天一次。至于顺便治愈他的脚部湿疹,倒是在情理之中,在这方面,朱仁康老有详细的解说,只是也没有单用一味药的先例-博涉知病,屡用达药真是至理名言★春天最好的排毒草-蒲公英在春季里能给您的生命一股清新的力量,因为她的苦,才有更多的甜可以尝得出来!这和人生的道理是一样的,您一定要相信大自然会给您无穷的力量,哪怕是匍匐地面的小草,都那么神奇、有力量,譬如,最不起眼的蒲公英。蒲公英是嗓子疼的救兵。同属草类,蒲公英是草根形象,比起冬虫夏草相形见绌,可是,后者虽说可以提高免疫力,但是对嗓子上火、扁桃体发炎却是无能为力,而且还会加重上火势头,这时救兵非蒲公英莫属。有一次,一个每天燕窝鱼翅伺候着的朋友,在药店里火急火燎地给我打电话,问:刘医生,今天我嗓子痛得说不出话来了,买哪种进口药能马上好?我问了一下他的病因和症状,然后告诉他,去楼上中药柜台,花一块钱买一两蒲公英,然后回去让秘书煮了当茶水,喝上整整一天,再注意点儿饮食,喝点荷叶粥这样的清淡流食,晚上就可见效了,其实蒲公英就是最适合嗓子上火的天然抗菌素,干嘛非得进口的、还带副作用的消炎药?他当时就觉得,一块钱能治好他那么严重的嗓子痛是不可思议的,就执意和我打赌,说,如果晚上还不好转,我就输了,要请他一顿饭。结果,晚上10点,他打来电话,说过几天要请我吃最好的海鲜,而且绝对是心甘情愿的,因为他的嗓子真的好了。我用一块钱的蒲公英,治好了无数嗓子着火的成人,更用朴实无华、性格温和、没有副作用的它,解救了很多靠输青霉素治扁桃体炎的孩子,使他们避免了割除身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扁桃体的厄运。蒲公英是治小儿扁桃体炎的良方

微信7019[转载]大众对中医药的质疑【1】(1)“科学中药”合乎科学吗?中药是否应科学化?现代化呢?答:中药粉是科学的中药,难道中药的汤剂、丸剂、膏剂就不是科学的中药吗?今日的“科学中药”(注:一种现在比较流行的,将原来中药汤丸等方药或单味中药,制作成粉状散剂,以便患者冲水服用的中成药制剂)应正名为浓缩中药粉,否则科学两个字应该加上骗人的三个字,即骗人的科学中药;为什么呢?原因有二:中医用药讲的是膏、汤、丸、散药粉、药剂,什么病要用膏?什么病要用汤剂?什么病要用丸?什么病要用散(即药粉—今日的科学中药)?膏、汤、丸、散所治之病各不相同,对病的疗效各有其长处,乃先贤几千年的累积经验,不能拿膏剂来替代汤剂,亦不能拿散剂科学中药来替代汤剂,否则疗效会大打折扣,今日的科学中药实际是误导了大众使用中医药的科学方向。中医用药处方,讲究的是“君臣佐使”每一处方中所用药物的份量因人、因病因时、因各种情况而有不同,今日科学却将病患,不管病情如何而视同一如,规格化,实际是逼迫医生谋杀部分病患的科学,以迁就卫生主管当局的“科学”实为今日大众健康的劫数与公敌。今日大众不了解,只听任人家拿“科学”两字来取其性命,这样的“科学”伤害了多少人的生命,健康呢?科学两字的意义是否被医学歪曲、诬蔑了呢?要如何才能让大众认清今日真正科学的中医、药呢?中药丸、膏、汤剂哪一点不是科学呢?( 2)中药用煮汤剂是否不科学?太麻烦,太不省时间,太不合乎时代的要求呢?答:中药用煮的汤剂治病,有其一定的治疗范围,是散剂所不能及的,溶解于水分的药物因水而发挥其治疗功效,如麻黄汤、桂枝汤有补充发汗消失水分的作用,此汤剂用口一喝就解决了,不须三分钟。西医打一瓶点滴要三四个小时,一天四瓶就十几个小时。病患不嫌太不省时间、太麻烦,洗肾一次就是四五个小时,一星期两三次洗到死都不会痊愈,没有治好一个人,病患不会嫌麻烦,不会嫌不省时间,手术住院一躺就是几天、几个月,还要全家动员,病患不会嫌麻烦,不省时间。中药煮一次约半小时到四十分钟,一天煮三次,总共时间花不到三小时,就可以把治病的问题解决了,且不妨碍工作与生活,中医药治疗比起西医药省时省事多了。如治疗尿毒症以中医药治疗三个月到半年就能痊愈,比起西医洗肾洗一辈子,洗到死省钱、省事、省时间,只是病患不能得到医疗的补助(公费报销)而已。中药汤剂比起西医的医疗哪一点太麻烦,哪一点不省时间,又哪一点不合乎时代的要求呢?哪一点不科学呢?(3)中药慢、西药快是否是事实?答:常遇到病患问:医生!我的△△人在△△教学医院检查两个星期,还检查不出是什么病?现今呕吐、头痛、发烧,你有没有办法?我的回答是:病人我都没有看见,要用什么办法呢?今日许多病患看中医,早上看病到中午没有好就会说中药慢,中药没有效而去找西医,而在西医住院两星期或两个月都还检查不出是什么病?还是愿意待在那里检查(甚至直到死亡),而不会说西医慢,西医没有效?今日中医药很快把病治好,会被怀疑中药是否在掺西药,若遇到没有很快把病治疗痊愈,又会被怀疑中药治疗是否有效呢?今日大众治病的观念,生病都是先送“科学”的西医,在治疗失败,或被西医宣布没有希望时或在走头无路时,才会回头找“不科学”的中医中药治疗。国人不认识自己祖国的医学,求治于中医药又抱着怀疑的态度,此时的病情已被西医弄得复杂且严重,又怎么可以说中医中药比较慢呢?为什么不在病情初发,病情单纯的时候找中医,却在病情很复杂,很棘手才找中医呢?中医治慢性病,西医治急性病乃一般不懂医学的人之误解,在今日中医治疗急性病只是有志难伸而已,如胃出血、吐血、便血的急性症状,中医在五到十分钟就可以把胃出血的病解决,西医便无此能耐,心脏麻痹或中风昏迷的人,中药用吹鼻-通关散救不起来的病人,西医也绝对救不起来。事实上,中医中药对任何疾病痊愈的疗效都不比西医西药慢,只是今日大众接受错误的信息,歪曲的教育所造成,而对中医药产生错误的观念,凭良心讲,西医治病只是死得比较快,恢复健康,痊愈的疗效并没有中医中药快!今日医疗的科学就像包糖衣的毒药,让你甜蜜一时,却会毒害一生。今日病情严重的病患,吃中药一两趟,没把疾病问题解决,就会说给中医骗了,而被西医治疗几个月几年,甚至被手术得遍体鳞伤,都不会说西药慢,西医骗人,被西医骗一辈子,骗至死亡仍是无怨无悔而津津乐道谓之“科学”高血压糖尿病...吃一辈子的药,尿酸疼痛,打一针不痛,吃一下药不痛,最后高血压、糖尿病、尿酸的药物把五脏伤害了,被欺骗的医疗治了几年几十年,被药物伤害了几年几十年甚至死亡,都不会说西医西药慢!道理何在?病之始发,循因而治,任何疾病都能很快痊愈,如感冒发烧,中医中药在三五分钟就能使病患痊愈。而且没有副作用、并发症,但大众却为什么不能获得这种医疗信息呢?任何急、慢性疾病,都应按部就班,按病理而治疗,乃是获得健康痊愈的真理,会死的病人,医生是救不起来的,且是欲速则不达,病人及家属不明此理,而常造成悔恨莫及的遗憾是谁造成的呢?大众对中医中药的误解,自误、误人、误以为是的医疗科学,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雨过天晴,让大众明白生病,恢复健康还是有光明的大道可行的呢?

微信7020大众对中医药的质疑【2】(4)中药都在掺西药害人,是否是事实?答:如中药人参的主要成份-人参皂甙,即是副肾皮质荷尔蒙(所谓美国仙丹的主要成分)且含量极其丰富,故中药的药丸中若加人参被检验时,即会被指含有美国仙丹的成份,但人参为天然所产生的产品,并不会像西药的美国仙丹造成对人体的伤害。了解中药,人参即含有极高单位的副肾皮质荷尔蒙,用人参根本不会造成西药美国仙丹的副作用,故不须用所谓的“美国仙丹”就能达到其治疗的目的,且能安心使用△电视台记者找某个西医医师在七点新闻报导“大家在找中医看病时要注意啦!中药粉中有白色的就是有掺西药”然而山药、葛根、天花粉、白芷、白芍、半夏、贝母、桔梗、海螵蛸、滑石、石膏、牡蛎、粉光参等中药是白色的也太多了,这些药磨成粉也都是白色的,中医用这些药粉是否须将其染成黑色或其它颜色呢?否则为什么有白色的就是掺西药呢?白色是否被西医、西药注册成专利呢?是否有阳具的男人就犯了强奸罪呢?不然电视记者为什么要歪曲中医药的报导呢?1993年6月4日《中国时报》“意见桥”刊载△电视台报导“美国婴儿,孩童铅中毒的日益增多,该报导访问国内某医师的看法,其回答是大多是中药引起的,铅中毒的原因很多:试问美国婴儿、孩童也都是在服用中药吗?为什么铅中毒大都是中药引起的呢?1993年6月26日“意见桥”该医师“关于八宝粉的一些说明”:消费者委员会于1991年所做调查:所有八宝散等传统中药制剂中,有四分之一含铅量过高...而有四分之三的机会买到含铅量不高的八宝散,完全是运气...消费者委员会的工作人员都是西医西药的检验人员,事实上消费者委员会已成为西医西药歪曲、抹黑、诬蔑、打击中医、中药的打手,与西医西药同为伤害国人生命、健康的一丘之貉。西医西药数据之不可采信,如日本三合一疫苗的副作用是每一千二百人就有一人会造成无菌性脑脊髓膜炎,而国人的报导是三百万分之一,消基会为什么不替三合一疫苗的受害者伸张正义呢?而今日大众受西医、西药的副作用、并发症伤害、医疗不当的伤害,甚至医疗结果是百分之百的医疗伤害死亡,如血癌、尿毒症、肝病...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因西医西药所造成,而病患者找西医看病都是百分之百的有运气会吃到伤人的西药。但电视、报纸、消费者委员会...对西医西药伤害国人的健康、生命,都是有眼无珠,看不见也听不到。大众冷静地想一想:电视报纸上所报导的医学新知,有那一条医学新知能为大众的生命健康有丝毫的帮助呢?西医用的是否全部都是西药呢?大众可以到各大医院求证,看看西医西药所治疗的许多疾病,结果是没有一个活的,但许多人却因此而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笔者从消费者委员会1993年6月26日所得到的电话回答是;他们不是检察官,没有权力去调查。事实上今日大众在电视、报纸所见到的医学新知有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现代医学(西医)利用传播媒体做为传播疾病欺骗大众,是为魔宫—教学医院诱杀病患的科学骗术之毒饵、广告,只是大众不知道警觉其为科学伎俩的医疗骗局,而这些“科学的广告”却日夜公然的在欺骗、恐吓与危害大众。大众看到电视、报纸而相信西医西药的广告为科学,西医西药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科学,大众却是视若无睹,电视、报纸却看不见也听不到大众在西医医院里所尝到椎心泣血的疼痛、血泪的经验,为什么大众还不知道觉醒电视、报纸为什么不报导病患在西医医院中受害的情景呢?我们要如何揭穿、消灭传播媒体在散播西医、西药科学的医疗骗局-医学新知在残害、毒杀国人生命健康呢?事实今日的西医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贩与最高招的骗子。自民国肇建以来,西医西药即刻意的用各种黑白不分、是非不分;又极其卑劣、下贱、恶毒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的将自己—西医西药所制造的一切恶德恶行,全都推到为治疗疾病的中医中药头上来,以转移大众对西医西药残害国人生命、健康之注意力,什么好处都西医得、什么罪恶都中医中药担,但是真相终有水落石出的一天,黑暗总是会天亮的,黎明将来临了!近百年来,中医、中药被西医西药在传播媒体风雨无情的摧残、诬蔑、抹黑,仍能屹立不摇,逐渐从黑暗中放出光芒,原因何在呢?乃我中医中药有数千年的根基真理存在,真理、正义是永远不会被消灭的,若西医西药受到如此的打击,恐怕早就灰飞烟灭而毫无踪影了。医师的工作是看对病下对药,以保健、恢复病患者的健康、生命的保障,但今日的中医师却是天天要面对病患的讯问,或接到许多药粉中有白色的是不是掺西药的电话,为什么国内的中医师会需要向病患解释中药掺西药、中药含重金属而挥之不去的困扰呢?我们可以从数据看看:今日台湾现有中医师约二三四○人(中医师公会一九九零年的会员统计)卫生署在一九九零年十二月四日公布,查到十一家中医诊所及四家中药房共计十五家调配的中药粉掺西药,以十倍计一百五十家,廿倍计三百家中医诊所、中药房在掺西药,二三四○家中医诊所,有三百家中医诊所、中药房在做丧尽天良的事情—拿西药给人治病。台湾现有两万六千五百家西医医院、诊所、西药房天天都在做丧尽天良的事情-天天都在拿西药给人吃,伤害人的健康事件层出不穷—却为什么没有人讲话,我们且可以看到一半以上的西药房都是用租执照来卖西药的,为什么有关当局不讲话

微信7021大众对中医药的质疑【3】“美国仙丹”每年进口约七五○吨,就是七十五万公斤,全国二三四○个中医师,什么药都不要用,全用“美国仙丹”,用得完这么多七十五万公斤吗?是什么丧尽天良的人在用“美国仙丹”呢?却把“美国仙丹”的罪恶全都推到中医头上来。请大众到各大教学医院、私人医院、诊所的皮肤科、耳鼻喉科...查查看,他们用的是什么药—美国仙丹制剂。大家都知道,吃西药对人体会产生许多极大的伤害,对健康的影响比疾病更严重,因此拿西药给人吃时,都冒称是中成药,他们是中医还是西医呢?是中药害人还是西药害人呢?是中医害人还是西医害人呢?医疗的伤害是中医、中药制造出来的呢?还是西医、西药制造出来的呢?为何把所有的罪恶都推到中医头上来——做贼的总是在喊抓贼,真理何日才能重见天日呢?今日许多病患宁愿给西医医死,也不敢吃中药,因中药掺西药的观念深植大众心中,被西医用西药医死也无怨、无悔、道理何在呢?中医的真理,何日才能放光芒呢?常遇到在教学医院治疗三个月或半年无法治愈的病患,来找我们中医医疗时,第一句话就是“医生,不要拿药粉!”问:“为什么?”答“中药都在掺西药!”问:“你在西医治了三个月半年,吃的不是西药,是什么药呢?”为什么被西医用西药治了三个月半年都不讲话?而中医治病却天天都要受这种侮辱,天天都要向病患解释呢?中国医学为什么会没有伸张正义的一天,是谁造成的呢?国人对自己祖先所遗留的国宝-中医药的认识,为何会如此的陌生、肤浅,甚至可以说是面目全非,原因何在呢?歪曲、诬蔑、抹黑、打击中医、中药的刽子手-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体,是否应该为我们祖先的科学大翻案呢?国人是否应该彻底反省检讨,今日所受生命、健康与财产的危害是如何造成的?(5)中药八宝粉含重金属汞、铅是否是事实?答:中药八宝粉中的朱砂就是硫化汞(HgS)就像食盐是氯化钠(NaCl)氯不能吃,钠也不能吃,但氯化钠(食盐)大家却是天天吃,朱砂(硫化汞)是硫不能吃、汞不能吃,但硫化汞朱砂却是一味治病的药,中医用了几千年也没有吃坏人、吃死人。八宝粉中的朱砂能镇惊,治心悸不眠,小儿惊风、惊悸、癫痫、养精神、安魂魄等作用,本草有言“朱砂多服、单服令人神智痴呆”但中医用药讲究的是“君臣佐使”八宝粉中有犀角、牛黄、麝香、珍珠等数味中药,配合使用,并不是单独使用,能达到治疗痊愈的目的,又能消除不良副作用的产生,且朱砂所占比例极少,根本产生不了伤害,故千百年来,绝难看到八宝粉产生医疗伤害的事件发生。新加坡亦曾发生检验中药天王补心丹含汞的事件,经新加坡当局请当地的中医师说明天王补心丹的衣就是朱砂,朱砂就是汞的化合物而不是汞,以后就没再发生过中药含汞的新闻。但国内常每隔一段时日在电视、报纸就可以看到中药八宝粉含汞、铅之报导,一年一小吵、三年一大闹中药八宝粉含重金属的新闻,强调其仪器之能检验出三百万分之一的含汞量,意即多少PPM,而绝口不谈中药八宝粉之药理作用功能与疗效(或许其不懂中药之药理作用、疗效吧),也不请中医师来说明,其目的何在?蓄意歪曲、打击中医的形象,破坏大众对中医药的信心也。今日医学报导,权威的科学数据之不可信如三合一疫苗:日本厚生省的统计,一百万名一至三岁的婴幼儿打三合一疫苗,平均一二○○人就有一人得到无菌性脑膜炎,故厚生省规定不得家长的同意,不准再为孩子打三合一疫苗。我们的医学报导是三合一疫苗只有三百万分之一的副作用,故不打三合一预防针者将来不准入学,而台湾时报一九九一年九月卅日一五版报导,耕莘医院小儿科医师指出,无菌性脑膜炎病患求诊的资料显示,无菌性脑膜炎来势汹汹有复苏、爆发的迹象,病患大量涌现,只是未指出发病的原因,是否与最近大力推销三合一疫苗有关,却要大家注意防范。由此可见国内医学报导之草菅人命与科学数据之令人怀疑!过去味素(味精)会致癌的报导,致多少味素工厂蒙受多少财产的损失,至今日味素是否致癌还是没有定论,且产销更畅旺。硼砂会致癌,而中药冰硼散方中,硼砂是其主要成份,为治病的重要用药呢!糖精会致癌,味全AGU奶粉磷、钙不平衡的问题...大堆的歪曲医学报导,不了了之的权威言论,伤害了多少人的健康,多少人的财产。手术的失败,却会令病患写志愿书,却说非医师之过,而不会严禁医师对病患动手术。器官移植失败,却更立器官移植法来掩饰其医疗的罪恶。志愿书、器官移植法的立法能掩饰科学郎中的罪恶吗?中药八宝粉之朱砂,却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肝胆病症状背部疼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