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支架先查MRA如有问题在做DSA直接支架可以吗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田彦龙大夫本人发表
复查项目要做DSA吗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所就诊医院科室:
当地大医院
检查资料:
&副主任医师
建议造影复查
状态:就诊前
谢谢主任!CTA?MRA?还是DSA好呢?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田彦龙大夫通知通知:希望有一天医生是最不容易被想起来的人,这说明大家都很健康,不需要我。感谢我的患者朋友对我的信任,圣诞节祝愿您平安!健康!幸福!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点击中的"免费咨询"描述病情
3.成功后,医生会在24小时之内回复
疾病名称:颈内动脉瘤&&
希望得到的帮助:到您那边做手术大约需要多少钱
病情描述:女,53岁。是右枕叶出血,无意间查出来动脉瘤,这边医生说要手术,不然会有危险
疾病名称:颈内动脉瘤&&
希望得到的帮助:手术后要用药多久,手术差别
病情描述:我在常熟做的脑部核磁共振,结论是左侧颈内动脉前漆段C5段动脉瘤4.5*4.2mm,要放个支架,想问下如果在常熟当地医院做手术和到华山医院来做手术有没有什么区别
疾病名称: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3.2*3.5&&有三高,糖尿病,去年有脑梗塞症状&&
希望得到的帮助:动脉瘤需要手术治疗?还是可以保守药物治疗?
病情描述:去年有脑梗现像,药物治疗为主,复查时发现颈内动脉瘤
疾病名称:颈内动脉瘤&&
希望得到的帮助:大型脑动脉瘤开颅搭桥还是介入放密网支架?
病情描述:男,34岁。已做头部MR,ct,血管造影,其他未做。
疾病名称:颈内动脉瘤&&
希望得到的帮助:我这个会不会容易暴如果手术要多大才能做?
病情描述:女,29岁。何医生您好:因为头痛前两天在省医院做了MRA查出有颈内动脉瘤、医生就说这个不是很大先暂时不理,不管它那以后还要不要继续检查呢?
疾病名称:颈内动脉瘤&&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给我一些治疗建议,谢谢
病情描述:左眼视野视力下降,检查为颈内动脉瘤。血管造影显示有两个动脉瘤1.5cm,2.5cm连在一起。
疾病名称:颈内动脉瘤&&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患者53岁,CTA发现2个颈内动脉瘤,高血压病史15年
疾病名称:右小脑海绵状血管瘤&&动脉瘤介入手术后一个月头痛,没有食欲。&&
希望得到的帮助:可以到您那里复查吗,做CTA可以吗,波立维和阿司匹林还需要吃多久。谢谢。
病情描述:日突然头晕很厉害,呕吐,无法睁眼,当地就诊后,做了核磁,CTA,发现左侧颈内C6段内侧壁小动脉瘤,右侧小脑半球异常信号,多为钙化灶,可疑海绵状血管瘤。11月5号做了动脉瘤介入支架...
疾病名称:脑动脉瘤&&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否需要就诊?就诊前做哪些准备?
病情描述:脑动脉瘤患者,做过了手术,半年前还做了CTA检查,现在想复查
疾病名称:脑动脉瘤&&
希望得到的帮助:动脉瘤复查费用多少?如何顺利挂上您的号?
病情描述:患者于号凌晨因头部剧烈疼痛被送到医院检查为左侧前交通脑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16日安排介入手术治疗,手术后进行腰部穿刺引流,20天后转康复科进行高压氧舱及康复训...
疾病名称:脑动脉瘤&&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否需要就诊?就诊前做哪些准备?,想知道6月份来复查做CTA是挂您的号么?还是需要在网...
病情描述:2015年5月下旬,突然在街上晕倒及时送到到医院,检查为脑动脉瘤,10月份去华山医院准备做手术夹闭,2016年1月的复查做了CTA,说是半年后再复查一次
疾病名称: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
希望得到的帮助:复查CTA 是否没事
病情描述:日发病时呕吐,头疼,浑身无力。日手术,术后两个星期内体温高达38-39.5度
记忆力减退,近2年内的事情记当下发生的事情都记不住
性格由内向变为外向
最近出现头...
疾病名称:脑动脉瘤&&
希望得到的帮助:脉瘤的大小变化是否正常,今后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病情描述:教授您好:
我爱人3月16日下午去医院找您看过病,脑动脉瘤。当时动脉瘤大小为1.8mm*1.6mm。您给的诊断为暂时没有问题,回家后半年复查一次。昨天复查的结果为1.8*1.8mm。半年长了0.2mm,请问这样...
疾病名称: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否需要手术,怎么治疗?
病情描述:妈妈六七月份有几次眼前发黑摔倒,后去医院检查发现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医生让三个月后复查,平时会觉得头晕眼花,特别是右眼,请医生帮忙看看后续该怎么治疗?是否需要手术?
疾病名称:颈内动脉瘤&&
希望得到的帮助:床突段动脉瘤3.8mm容易破裂吗?
病情描述:血压监测正常,偶尔伴有头晕,颈内动脉瘤仔细过医生,说暂时不需要手术。
疾病名称:我爸爸磁共振做出来可能得动脉瘤&&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目前病情是否需要手术?,是否需要就诊?就诊前做哪些准备?...
病情描述:平时早上起床头晕,后来做了磁共振 报告里面诊断动脉瘤可能
疾病名称:颈内动脉瘤2个。3X4mm,动脉瘤未破裂&&
希望得到的帮助:动脉瘤怎么处理
病情描述:动脉瘤未破裂,血管狭窄支架术后身体恢复良好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田彦龙大夫的信息
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窦瘘、颅内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脊髓动静脉畸形、髓...
1996年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神经外科专业博士, 副主任医师。 1996年至2004年主要从事神经外科...
田彦龙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神经外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上海华山医院
上海华山医院
上海华山医院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上海华山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安徽省立医院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1秒后自动跳转MRA 与DSA 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时间:日15:11
MRA 与DSA 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周殿阁 刘海鹰 高健 金龙 王会民 张健金 朝晖
【摘要】目的对比椎动脉磁共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 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意义。方法自2001 年11 月至2004 年2 月, 共收集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35 例, 男11 例, 女24 例; 年龄23~76 岁, 平均58.3 岁。同时行MRA 及DSA 检查, 观察椎动脉的走行、管径、是否存在狭窄及狭窄部位等。结果DSA 检查有阳性发现者32 例, 其中单侧椎动脉受累19 例, 双侧受累13 例。MRA 有阳性发现者29 例, 其中单侧椎动脉受累14 例, 双侧受累15 例。除5 例MRA 阳性而DSA 阴性外, 其他MRA 与DSA 均为阳性。两种方法对管腔变细的诊断吻合率为100%。DSA 对局限性狭窄及单侧缺如的诊断优于MRA。MRA 对颈椎不稳及增生导致的椎动脉迂曲变形等表现的诊断阳性率高于DSA。结论( 1) 椎动脉DSA 检查对局限性压迫及动力性压迫的诊断较准确, 对椎动脉压迫来源较易作出判断, 检查中可变换体位。缺点是为有创检查, 存在造影剂副反应及用量的限制。( 2)MRA 为无创检查, 容易诊断弥漫性、长节段狭窄及闭塞, 对合并其他类型颈椎病患者较适用。可同时扫描颈椎间盘、脊髓及颈部其他血管, 以进行鉴别诊断。适用于临床诊断不明确、高龄不能耐受DSA 检查的患者。MRA 的不足之处是对局部微小部位的狭窄或非闭塞性病变的诊断率低, 检查中无法随时变换体位。
【关键词】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Value of MRA and DSA in diagnosing ver tebr al ar ter ial insufficiency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ZHOUDian- ge*, LIU Hai- ying, GAO Jian, et al. *Department of Spinal Surgery, People's Hospital of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 act】Objective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 and 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in diagnosing ertebral arterial insufficiency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MethodsFrom Nov. 2001 to Feb. 2004, 35 vertebral arterial insufficiency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was diagnosed clinically.There were 11 males and 24 females with a mean age of 58.3 years(range, 23 to 76 years). All the patientswere examined by MRA and DSA to vestigate the tracks, diameters, and stenosis locations of vertebralarticles. Results DSA was positive in 32 patients with 19 ipsilateral and 13 bilateral. eanwhile, MRApositive were in 29 patients, 14 ipsilateral and 15 bilateral. Among MRA positive patients, excepted 5 cases,all the others were also positive with DSA. Accordance of both methods in the diagnosis of thin veterbralartery was 100%. DSA was better than MRA in the iagnosis of localized stenosis and unilateral veterbralartery absence. MRA was much more useful than DSA in the diagnosis of veterbral artery twisting caused byvertebral instability and bone spurs. Conclusion 1) DSA had more accuracy in diagnosis and distinguishingthe source of veterbral artery ocalized stenosis. Posture changing didn't disturb the examination. Its disadvantages,however, were invasive detection, side- effect and dose limitation of contrast medium. 2) As a noninvasivemethod, MRA was a useful tool in diagnosing diffused, long segmental artery stenosis and obstruction,and specially available for diagnosing the cervical spondylosis combinated with other type. MRA can scan vertebral disc, spinal cord and other vessels at the same time. The indication of MRA was indefinite diagnosis,aged patients with bad tolerance to DSA. The disadvantage of MRA was its low ensitivity in detecting mild stenosis, non- obstruction artery disease, and posture demand during examination.
【Key words】Vertebrob Magnetic r Angiography, digital subtraction
椎动脉供血不足或称椎动脉型颈椎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颈椎骨关节退变者, 由来自前外侧的钩突关节或后外侧的小关节突增生以及颈椎间盘突出压迫引起, 但本病的临床诊断尤其是准确定位较困难。椎动脉造影检查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 并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近年来MR 的普及和成像技术的进步,使MR 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得以实现, 但其诊断的准确性如何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收集了3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椎动脉磁共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 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检查, 对比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2001 年11 月至2004 年2 月, 共收集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35 例, 男11 例, 女24 例;年龄23~76 岁, 平均58.3 岁。
一、临床诊断标准
病例选择标准: ( 1) 有椎- 基底动脉缺血征( 以眩晕为主) 和( 或) 曾有猝倒病史者, ( 2) 旋颈诱发试验阳性, ( 3)X 线片显示椎体间关节失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 4) 一般均有较明显的交感神经症状。除外: ( 1) 眼源性和耳源性眩晕, ( 2) 椎动脉第一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 ( 3) 神经官能症与颅内肿瘤等疾病[1]。全部病例接受MRA 及DSA 检查前均摄颈椎正侧位、双斜位及过伸过屈位X 线片, 了解颈椎退变情况及椎体稳定性。
二、临床症状
本组35 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眩晕症状, 其中有猝倒症状16 例, 视力障碍5 例, 听觉受损4 例, 交感神经症状31 例, 精神症状29 例, 伴有其他类型颈椎病者8 例。
三、DSA 及MRA 检查方法
( 一)MRA 扫描方法
使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生产的MR 扫描仪( Signa, CVi, 1.5 T) 。扫描条件: 颈线圈, 二维时间流逝脉冲序列( 重复时间23 ms, 回波时间4.4 ms, 反转角度50°, 视野20 cm) 。获得80~100 个2 mm 层厚的连续层面, 涵盖范围自C2~T1, 2 水平。采集过程中在上方应用移动预饱和脉冲抑制静脉血流信号。所有图像均在10°间隔内以最大密度法重建19 个图像。
( 二)DSA 检查方法
常规消毒腹股沟区域, 采用Selding 法行右侧股动脉穿刺, 引入5F Head Hunter 动脉导管。导管至椎动脉开口处注入优维显370( 碘普罗胺, 769 g/L) ,注入速度3 ml/s, 单次剂量6 ml, 总量不超过200ml。同时在屈伸、侧屈、左右旋转、症状诱发体位下观察椎动脉显影情况并采集图像。造影检查完成后于股动脉穿刺处压迫10 min 止血, 术后腹股沟压500g 沙袋平卧6 h。
四、评价方法
由两位放射学医生及两位脊柱外科医生分别完成两种检查的影像学指标评价, 结合临床特点进行放射学诊断, 读片时主要观察以下指标: ( 1) 椎动脉显影情况, ( 2) 椎动脉管径、走行以及是否存在迂曲、受压或变形, ( 3) 椎动脉是否有狭窄及狭窄部位。
全部病例经DSA 检查有阳性发现者32 例(91.4%), 其中单侧椎动脉受累19 例( 54.3%) , 双侧受累13 例(37.1%)。MRA 有阳性发现者29 例(82.9%), 其中单侧椎动脉受累14 例( 40.0%) , 双侧受累15 例( 42.9%) 。除5 例MRA 检查阳性而DSA 阴性外, 其他MRA与DSA 检查均为阳性。DSA 与MRA 检查结果的平均吻合率为58.1%( 表1) 。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 钩椎关节增生骨赘压迫椎动脉或刺激交感神经丛; 颈椎失稳刺激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丛; 颈椎横突孔骨性狭窄或先天发育纤细; 椎动脉本身的退变[2- 4]。本组经对比研究发现, 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其椎动脉变化在DSA 及MRA 检查中主要有以下特点: ( 1) 管腔变细, 部分患者在MRA 或DSA 检查中可见单侧椎动脉颅外段管腔均匀变细, 对此类病变两种方法吻合率为100%。此种情况多为发育性。
( 2) 局限性狭窄, 本组有4 例患者DSA 检查显示单侧椎动脉局限性狭窄, 而MRA 表现为阴性。( 3) 椎动脉迂曲变形, 发生于年龄较大的颈椎退变患者, 在MRA 上多表现为椎动脉呈波浪式走行。这是由于增生的钩突关节压迫或因颈椎不稳导致椎间孔位置的变化造成的, 此类表现多发生于下颈椎( 图1) 。与DSA 检查相比, MRA 诊断阳性率更高。( 4) 单侧缺如, 本组有3 例MRA 诊断为单侧缺如, 而DSA 显示单侧缺如6 例。
一、颈椎活动与体位变化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本组的对比检查结果表明, 头部位置的变化与检查结果有密切关系。DSA 表现为局限性狭窄受压, 而在MRA 上表现不甚明显( 图2) 。但MRA 可表现为颅内基底动脉环不连续, 侧支循环形成, 间接提示近端供血障碍。考虑其原因可能是DSA 造影过程中改变患者头部体位, 而使病变节段发生了压迫。而MRA 检查过程中患者不可能长时间维持在症状诱发体位, 否则会因椎动脉长时间受压而出现症状, 因此出现局限受压表现的可能性较DSA 低。本组1 例患者行DSA 检查时, 注入造影剂后通过顺利, 而在颈部左侧旋转时出现左侧椎动脉近端受压, 造影剂形成明显的滞留现象, MRA 检查结果为阴性。临床上, 椎动脉缺血症状多在头部体位变化时发生, 以猝倒症状尤为典型。本组MRA 检查单侧缺如3 例,而在DSA 检查中由于变换体位而出现造影剂受阻、单侧椎动脉缺如者增至6 例, 进一步证明了DSA 检查中头部体位变化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二、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与病变的关系
本组8 例单侧椎动脉均匀变细或缺如者均发生过猝倒, 其中3 例表现为一侧椎动脉变细另一侧迂曲变形, 提示单侧狭窄或缺如不一定引起症状, 而一侧椎动脉变细使对侧受压机会增加易导致颅内缺血。DSA 检查中有单侧狭窄或缺如的病例可见对侧形成广泛的颅内侧支循环。因此,除非对侧同时出现压迫及狭窄, 否则不一定出现颅内缺血的典型症状。临床上也常常遇到一些有典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的患者MRA 及椎动脉造影均表现为正常, 除提示MRA 和DSA 诊断结果可能存在假阴性外, 也可能与体位、交感神经症状、颅内血管病变等多种因素有关, 临床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应慎重。
Hoshino 等[4] 认为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受激惹, 可反射性地使椎动脉产生血流动力学障碍。Schievink 等[5]认为椎动脉较其他动脉活动频繁, 且相对固定于骨性管道中, 与硬膜有交通连接, 活动范围较小, 容易受到周围组织及交通支的牵拉或被周围的骨性结构损伤,如钩椎关节等。因此, 椎动脉发生压迫或痉挛的发病基础主要与颈部的运动有关。本组病例除椎动脉症状外, 均不同程度地伴有颈椎间盘退变、椎体不稳等倾向, 这些病变有可能导致椎动脉受到刺激而发生痉挛及缺血。临床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常常伴有恶心、眩晕、大汗等交感神经症状, 因此我们认为椎动脉痉挛除由于椎动脉本身受压及刺激引起外, 还可能与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有关, 二者可能在椎动脉缺血的病理变化上有协同作用。另外, 交感神经受刺激后还可以引起其他植物神经症状, 因椎动脉周围附有大量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当椎动脉受累时必然波及此处的交感神经而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平衡失调, 临床上以胃肠、呼吸及心血管系统紊乱症状较多见[ 1]。
三、DSA 及MRA 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准确性及优缺点
本组病例的对比研究表明, 椎动脉DSA 检查对局限性压迫及动力性压迫的诊断较准确, 透视下椎间隙定位准确, 对椎动脉压迫来源容易作出判断, 且检查中可采取特殊体位, 于多个体位下重复操作。缺点是有创检查, 存在造影剂副反应及用量的限制。对于椎动脉弥漫性病变, 如椎体不稳等导致的椎动脉迂曲等病变, 其敏感性与MRA 相比无显著优势。MRA 的优点为对弥漫性、长节段狭窄及闭塞容易作出诊断, 尤其是下颈椎病变, 可同时扫描颈椎间盘、脊髓及神经, 对于合并其他类型颈椎病患者较适用。且为无创检查, 可同时扫描颈动脉以进行鉴别诊断。对于临床诊断不明确, 需除外颈部其他部位病变、高龄不能耐受DSA 检查者尤其适用。但MRA 为重建影像, 影像质量与扫描序列、扫描条件、血管走行等密切相关。对局部微小部位的狭窄或非闭塞性病变诊断率低, 单纯的血管显影对病变的椎间隙定位不准确, 不能变换体位等是其不足之处。Levy 等[6]认为对于椎动脉的成像, 传统血管造影的准确性仍优于MRA。此外, 不同级别的磁共振设备、线圈、扫描序列、重建软件的操作性等多种因素也会对MRA 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国外文献报道中有一种能够在MRA 检查中进行椎体旋转的辅助装置[7] , 可变换体位, 获得较高的阳性率。本研究发现, DSA 检查中由于头部旋转而诱发症状明显,患者多不能长时间坚持; 而MRA 检查的时间较长,如患者长时间处于头部旋转位置易发生椎动脉供血不足等风险, 因此只能采取平卧中立位, 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对怀疑存在上颈椎压迫者, DSA 检查应为首选。本研究主要探讨DSA 及MRA 检查对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症状、详细的体格检查及病史询问始终是诊断的重要依据。DSA 检查及MRA 检查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患者年龄、病变可疑部位、是否合并其他类型颈椎病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应用, 必要时可联合应用两种方法以明确诊断。
赵定麟, 主编. 脊柱外科学. 第1 版. 上海: 科技文献出版社,- 207.
冯世庆, 杨敏杰, 胡海涛, 等. 108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探讨.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8- 230.
徐德永, 栾红梅.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因素与检查方法的探讨.临床放射学杂志, 1- 373.
Hoshino Y, Kurokawa T, Nakamura K, et al. A report on the safetyof unilateral vertebral artery ligation during cervical spine surgery.Spine, 54- 1457.Schievink WI. Spontaneous dissection of the carotid and vertebralarteries. N Engl J Med, : 898- 906.
Levy C, Laissy JP, Raveau V, et al. Carotid and 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ons:three- dimensional time- of- flight MR angiography and MRimaging versus conventional angiography. Radiology, : 97-103.
Karhu JO, Parkkola RK, Komu ME, et al. Kinematic 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 of the upper cervical spine using a novel positioningdevice. Spine, 46- 2056.
学术中心特别推荐
| 郑重声明 | 免费邮箱
北京健康在线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
好医生网站 版权所有
免费服务热线:400-810-5790 服务信箱:    & MRA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与DSA对照
摘要:MRA是目前唯一的无创伤性、无辐射危害的、快捷、敏感性高的脑血管造影技术。MRA是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中流动血液的流动效应与周围静止组织的自然对比来显示血管,其基本成像原理是流动相关增强效应和相位改变效应,基于两种效应形成了两种成像技术,即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ime of flight MR anglography,TOF-MRA)及相位对比法磁共振血管成像(Phase-contrast MRA, PC-MRA)两种方法。
&&& MRA是目前唯一的无创伤性、无辐射危害的、快捷、敏感性高的脑血管造影技术。MRA是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中流动血液的流动效应与周围静止组织的自然对比来显示血管,其基本成像原理是流动相关增强效应和相位改变效应,基于两种效应形成了两种成像技术,即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ime of flight MR anglography,TOF-MRA)及相位对比法磁共振血管成像(Phase-contrast MRA, PC-MRA)两种方法。MRA无需注入对比剂、避免病人接受射线辐射,能清晰显示血管的变异和异常。虽然DSA仍是目前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其具有创伤性、风险较大且费用高,不适宜作为脑血管疾病的首选诊断方法,但可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法。MRA在临床应用中充分展示了其优势,例如病变显示不受颅骨影响,可同时显示双侧颈动脉、椎 基底动脉系统、willis环,利于观察颅内动脉供血全貌并进行两侧血管对比,这是DSA难以做到的。通过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可获得同DSA相同的诊断图像,图像可任意角度旋转观察,对所显示病变可以进行精确的测量其大小、直径,评估病变程度,了解与其他血管关系。脑动脉一般较细且迂曲,宜用三维TOF-MRA技术扫描后图像经计算机处理使颅内血管显影成像。&&&& 1.血管畸形&&& 血管畸形在临床上发生较多,多数患者常常出现突发性脑出血后才发现存在血管畸形,其病理学一般分四类:(1)毛细血管扩张症;(2)动静脉畸形(AVM);(3)静脉畸形;(4)海绵状血管瘤,其中以动静脉畸形类型最常见。MRA对动静脉畸形(AVM)的显示率几乎达100%,图像中可清晰显示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瘤巢,具体表现为异常血管团显影,相邻大脑动脉血管增粗,分支增多,并深入异常血管团内,而同时可见增粗的静脉显影引流至相邻静脉窦中。MRA通过三维形态显示,避免了各条血管相互重叠、遮掩,弥补了DSA只能显示颅内血管畸形瘤巢的二维结构的缺陷。虽然合并血肿病变时显示略有不足,但仍有较好的符合率,也避免为诊断时行DSA检查诱发再出血的危险。MRA检查中,3D—TOF的图像分辨率较高,对血管的搏动敏感性较差,它对供血动脉较粗、血流速度快而复杂血管,例如动静脉畸形的检查较为理想;另外也可以选用3D—PC技术,特别在血管畸形有明显出血的时候,3D— PC为最佳检查方法,因为静止的组织不会产生相位变化,出血灶没有流动,所以使用该方法可在两次减影中将出血灶去除,更好的显示血管情况。&&& 2.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病因,颅内动脉瘤破裂约占所有脑血管疾病的1/4,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颅内疾病,对该病及时、准确的诊断为下一步治疗至关重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一直被认为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然而也同时不可避免的存在上述一些问题,作为初步筛查诊断,MRA为临床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方法。现总结回顾我院2010年1月至今半年来临床动脉瘤病例,接受头颅MR检查由MRA首诊发现动脉瘤并行DSA检查者13例,其中确诊前交通动脉瘤3例、后交通动脉瘤5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4例、颈内动脉动脉瘤1例,同时合并眼动脉动脉瘤1例,与DSA相比,MRA术前未能诊断大脑中动脉、后交通动脉、眼动脉动脉瘤各1例。MRA与DSA诊断符合率为78.6%,MRA敏感性为78.6%,但特异性为100%。MRA对动脉瘤的细节及瘤颈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优势,能任意方向显示动脉瘤与瘤颈关系,并能较准确测量动脉瘤大小、瘤颈及载瘤动脉直径,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关系(图1-3)。具体表现为脑动脉局部出现一囊袋状低信号与,部分可见有蒂连接,或表现为丘样突起等改变。
&&& 3.炎性血管疾病&&&& 炎性血管疾病种类较多,有特发性的少见疾病,也有全身感染等造成的血管继发炎性改变,如细菌性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梅毒性动脉炎,不论其具体病因如何,影像学表现都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改变,MRA可清晰显示动脉炎受累血管范围,多灶性平滑或稍不规则形狭窄与扩张段交替出现是典型的表现。严重者表现为近端脑动脉不规则狭窄或截断,远端脑动脉缺如,两侧血管分布不对称,有时也可出现假性动脉瘤表现。这样不仅可提高脑动脉炎的诊断准确性,而且有助于治疗后追踪复查,评估其预后。&&& 4.非炎性血管疾病&&&& (1)动脉粥样硬化&&& 脑卒中是人类最常见的威胁生命的疾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统计表明79%的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因此,有效地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作用.正确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为其干预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MRA检查简单便捷,对中老年人血管情况筛查准确率高,能较真实反映脑动脉狭窄情况,表现为血管管壁粗细不均,信号减弱,走行僵硬,甚至出现闭塞。常见的好发动脉粥样斑块区域有大血管的起源处(如颈动脉虹吸部、大脑中后动脉主干)、分叉处(如基底动脉分叉),进一步也可观察血管狭窄程度,狭窄范围。
&& (2)烟雾病&&&& 在MRA图像上可显示颈内动脉分叉以上狭窄或闭塞,在颅脑基底部侧支循环明显异常增多,呈烟雾状血管网;全脑DSA表现为颈内动脉分叉以上大动脉前、中动脉近段狭窄和闭塞,颅底异常增多的血管网及通过侧支循环建立的吻合支显示更为清晰,但是MRA作为一种无创伤血管成像技术能准确诊断烟雾(Moyamoya病),儿童最为适用。
&&& 5.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常常有较多的血供,在MR常规平扫+增强检查后,MRA也可帮助临床提供血管情况的信息,如参与供血肿瘤的血管或新生的肿瘤血管,或者因肿瘤而受侵犯的血管出现血管中断,推移,变形。&&& 6.血管变异&&&& 临床工作中,血管变异的病例也较多,MRA可清晰的显示这些变异,多见的有脑动脉供血来源的变异(如后交通动脉参与大脑后动脉供血),走行的变异(如椎动脉延长、迂曲),异常吻合支的出现(如胚胎颈动脉与基底动脉吻合支---三叉动脉),数量变异(一侧椎动脉缺如,另一侧代偿性增粗),这些形形色色的血管变异通过MRA检查均可得到显示。&&& 另外,MRA检查同样存在一些不足,其缺点主要是:(1)空间分辨率、血管显示的精确度仍然略低,分辨率尚不如DSA。(2)有些血管走行迂曲(如虹吸段),容易形成涡流,造成部分血流信号缺失而出现异常表现。(3)检查时间长,检查禁忌多,要求患者配合程度高。&&&& 综上所述,MRA因其简洁、方便、经济且对血管性疾病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临床应用中还是表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血管疾病首诊时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页:1/1页&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内容:
1、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2、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网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您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