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人尿蛋白2个加严重吗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加

做一个会运动的“糖人”
[提要]运动可以消耗葡萄糖,使血糖降低。运动初期消耗肌肉与肝脏储备的糖原作为能源,运动后肌肉和肝脏又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变成糖原储存起来。实践证明,中等量的运动后血糖下降可持续十几个小时。
  1.运动可以消耗葡萄糖,使血糖降低。运动初期消耗肌肉与肝脏储备的糖原作为能源,运动后肌肉和肝脏又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变成糖原储存起来。实践证明,中等量的运动后血糖下降可持续十几个小时。
  2.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超重或肥胖,往往有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肥胖人血浆胰岛素水平偏高,而胰岛素受体的数量减少与胰岛素的亲和力降低。运动可以使体重减轻,肥胖人在运动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胰岛素与受体结合率升高,与受体结合后的代谢反应增快,提高了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了胰岛素抵抗,从而改善了糖代谢。运动可以使1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用量减少。
  3.运动可以改善异常的高脂血症。运动可以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等容易引起冠心病的有害成分,同时又能使具有保护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因此运动可以预防糖尿病病人心脑血管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
  4.运动是最好的活血方法。可以提高抗凝因子的活性,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减少血栓的形成。
  5.运动可以降低血压。可以增加血管的弹性,对轻、中度高血压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6.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运动时循环和呼吸功能加强,血流加快,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张力降低,氧供应量增加,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起一定的预防作用。
  7.运动可以防治骨质疏松。随年龄增加,老年人及绝经后妇女常会出现骨质疏松,糖尿病有可能使骨质疏松加重,运动可以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
  8.运动可以预防糖尿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也增加,若能每天坚持锻炼,可使患糖尿病的危险性下降。
  运动的种类
  运动的类型包括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两大类:①有氧运动是运动时体内代谢有充足的氧气供应。它可以提高人体的摄氧量,提高心肺功能,如长跑、游泳、散步、越野旅行、爬阶梯、跳舞、慢跑、骑自行车、打篮球、打羽毛球、打网球、划船、滑冰、原地跑步等大肌肉群的运动项目。②无氧运动是体内代谢处于缺氧状况。如举重、短跑等项目,这种运动可以增长肌肉,但对心脏无益,还会导致血压升高,因此我们提倡做有氧运动。
  运动方式
  糖尿病病人不宜参加比赛和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使升糖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导致血糖升高;过量运动还可使脂肪分解生成酮体,导致酮症酸中毒。运动的原则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运动应选择空气新鲜、路面平整的场地。最好与其他人一起运动,并告知你患有糖尿病,若出现意外给予如何处理。要选择喜爱的运动,如打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游泳,跳舞,慢跑等。对以往没有运动习惯的人,散步更易被接受。按照个人习惯也可以选择家务劳动,步行上街购物,步行上班,这些都是可取的运动方式。
  糖尿病病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运动疗法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治疗目的。因此,选择运动项目的前提是既要达到治疗目的(如减肥或降糖),又要便于实施。
  选择运动项目的参考依据有:①运动强度较易掌握的项目;②有利于全身肌肉活动的项目;③个人能进行的项目;④有节奏、能激发个人兴趣的项目;⑤不受时间、地点、设备限制的项目;⑥竞技性不强、不决定胜负的项目。运动方式应因人而异,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运动习惯、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以及糖尿病类型与并发症等不同而酌情选择。如步行对于肥胖型糖尿病或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者、血压值在较高水平的患者,是非常合适的运动方式。在改善女性2型糖尿病伴2级以下高血压患者的生物学指标和血生化指标上,社区舞蹈比快步行走效果更好。对能够参加较多运动方案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有氧耐力训练与抵抗性训练结合是较好的选择。
  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1.运动时间应相对固定。饭后1小时运动较为合适,因为此时血糖较高,运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运动量也要相对固定,不要忽高忽低,以免血糖波动。
  2.运动前后测血糖。运动时血糖过低或过高均对病人不利,因此有血糖仪者应做到运动前后各测一次血糖。
  3.穿着舒适的鞋袜,每次运动后应检查足部有否破损。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如伸腰踢腿慢走10分钟再开始运动。结束时,也应做10分钟恢复动作,如由跑步改为快走慢走逐渐停止。
  4.注射胰岛素的病人,运动前最好注射在腹部。因为运动可使胰岛素作用增强,也使注射在四肢皮下的胰岛素吸收加快,易发生低血糖。
  5.运动中出现胸痛胸闷的症状,应立刻停止运动,原地休息,口含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若不能缓解应尽快去医院就诊。
  6.随身携带糖果,发生低血糖时立即服下。低血糖的症状,早期可有饥饿感,心慌出汗,头晕,四肢无力或颤抖,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服糖果休息10分钟可缓解,若不能缓解,应立即去医院治疗。
  7.随身携带糖尿病卡,上面有姓名、住址、电话号码,以便发生意外时他人可以根据卡片给予救助。
  8.有下列病情的患者不适宜运动:①严重胰岛素缺乏的患者,高血糖难以控制者;②病情控制不佳,血糖很高的患者或血糖波动明显的患者;③有急性并发症的患者,如急性感染、酮症等;④有慢性并发症在进展期的患者,如心绞痛频繁发作,肾病者尿蛋白增加,肾功能不全,增殖期视网膜病变,严重的下肢大血管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和严重的高血压以及糖尿病妊娠期间。
  9.有些病人喜欢晨起服药后出去运动,而后再回家吃早餐,糖尿病病人应该尽量避免这样。习惯于早饭前运动的人,应酌情区别对待:①如晨起空腹血糖超出可接受范围者,可进行运动;②如空腹血糖低于6.0mmol/L,则要进食后碳水化合物后方可运动。
  【温馨提示】:糖尿病最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视网膜病变、肾病变、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及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症不仅给患者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对患者家庭来说也是一种很大的压力。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保持血糖稳定在正常值内,防止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如果还有其他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专家电话】,也可以加【专家qq】进行咨询。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责任编辑:健康编辑]
手机安装浏览更多山东资讯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6.2孕妇尿蛋白1+严重吗 出现尿蛋白一个加的原因有哪些
温馨提示: 蛋白质含量呈阳性的尿就叫蛋白尿。孕妇排出这样的尿就叫孕妇蛋白尿。一般情况孕妇出现此现象是很正常的,不过如果怀孕以前患有肾病就会有所不同了。那么,你是否知道孕妇尿蛋白1+严重吗?出现尿蛋白一个加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据阅读为你提供的用药资讯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自从婆婆知道我和老公结婚5年一直没有孩子是我的原因之后,一直没事找事...
最原始的避孕方式就是古人采用的麝香避孕法,即将麝香置入女性的肚脐,这是一种非常残忍的...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购买了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6.2当前位置: >>>
哪些表现提示发生糖尿病肾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数量明显增加,有效防治老年慢性肾脏病是众多国家共同的公共卫生需求。糖尿病肾病是老年人肾脏病中的常见病,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糖尿病肾病是怎样发生的?
典型的糖尿病肾病主要为肾小球硬化症。一般认为这种合并症为全身微血管病变的一部分,主要由于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所致。糖尿病时有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通路代谢活跃,促进基膜糖化蛋白合成,高血糖时非酶性糖基化蛋白合成增加,沉着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或直接和基膜结合,使其增厚。另外,这种微血管病变与遗传因素及糖尿病时生长激素升高有关。
导致糖尿病肾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主要有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蛋白摄入。长期高血糖状态下,血管通透性增加,蛋白质易漏出并沉积。高血压虽然不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因素,但是高血压可加重尿白蛋白的排出,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和肾功能恶化。高蛋白饮食能加速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损害。另外,近年证实吸烟对糖尿病肾病也是一个危险因素,有人统计,糖尿病吸烟者中19%有蛋白尿,而不吸烟者仅8%有蛋白尿。
哪些表现提示可能有糖尿病肾病?
1 .夜尿增多。糖尿病患者夜尿量增加时,说明肾脏可能已经受累。正常人白天尿量多于夜间尿量;肾小管受累时,浓缩能力下降,夜间尿量增多。
2. 浮肿。是由于肾脏长期丢失蛋白质,血浆白蛋白水平下降所致。因此,浮肿已不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表现,而说明糖尿病肾病已存在相当一段时间。
3. 高血压。高血压可引起肾脏损害,肾损害也可引起高血压。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肾脏损害。
4 .尿蛋白。有间断或持续尿蛋白出现,说明已是糖尿病肾病第Ⅲ期。
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最早期的表现是肾小球的滤过率可以增加、双肾体积增大,临床症状无任何表现。要通过特殊的实验室检查(核医学及B超)才能发现。常规尿检查发现蛋白,说明肾病已不是早期。目前可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正常值为20微克/分钟以下。如上升至20~200微克/分钟,说明已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了,即应开始治疗,保护肾脏,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一般糖尿病病史达10年以上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
哪些情况不是糖尿病肾病?
下列情况虽有蛋白尿,但不是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症)。
1.病情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尿蛋白呈阳性,但在很好地控制糖尿病后,尿蛋白可转阴。
2.高血压引起的肾小球动脉硬化也可产生蛋白尿,但有较长的高血压病史。
3.泌尿系统感染可以产生假性蛋白尿,应在感染消除后再对肾脏进行评价。
4.有些人合并肾小球肾炎,此种病人诊断相当困难。鉴别诊断有赖于肾脏活检。
( 13:53:40)
新闻热线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号大恒科技大厦16层
版权所有Copyrigh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尿蛋白2个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