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取消985211废除?

高校985、211工程被指废除 大学格局面临重新洗牌-中新网
高校985、211工程被指废除 大学格局面临重新洗牌
  国家已低调废除高校“985工程”、“211工程”,中国大学格局面临重新洗牌?近日,这样的传闻在网上流传“发酵”。对此,多名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尚未收到有关国家废止“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正式文件。其中,有高校中层干部透露该校“985”工程新款项仍在进展中。
  有教育部内部官员昨日向新京报记者介绍,目前,“国家既没有说不做,也没说下一步该怎么做。”
  网传源头出自中南大学校长讲话
  网上传闻多援引了中南大学校长在该校2014年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作为“取消论”的佐证。
  中南大学新闻网公布的讲话,根据张尧学的讲话录音整理。张尧学在谈到该校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前1%的学科数量太少时,提到为何要重视ESI表示,“现在国家把‘985工程’、‘211工程’取消了,取消后是按几个要素法综合考虑给学校分配绩效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学校进入ESI前1%的学科数。”
  而中南大学是国家首批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其校长说法是否可信?
  “去年(学校的)‘985’已经到期,新一轮建设还没有启动。”昨日,张尧学接受新京报记者电话求证时指出,目前,教育部和财政部在研究制定相关规定,“可能会按照国家需要、学校办学好坏拨款。”
  教育部表示将正式回应此事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985工程”相关规定由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而“211工程”的相关规定由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昨日,包括张尧学在内的多名受访高校人士均证实,截至目前,还未收到有关废止“985工程”、“211工程”的文件。
  一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处处长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今年的‘985工程’也没说停止,新的款项还在进展中。”该校也是入围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高校。
  对于该传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昨日未做正式回应。由于在京国家部委尚在“APEC假期”,续梅表示,将对本报答复此事。
  一名教育部官员昨日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就其了解到的信息,目前,“教育部既没有说不做,也没有说下一步怎么做――是继续做‘985工程’,还是操作类似985精神的新项目。”
  其实,根据教育部、财政部2010年有关文件精神,各入围高校已被要求研究制定各自从2010年起,面向2020年的“985工程”总体规划和改革方案。其中的重点是学校年的“985工程”建设规划和改革方案。
  ■ 分析
  “‘211’‘985’取消或启动新项目均正常”
  上述科研处处长介绍,“985工程”和“211工程”都是国家通过经费投入支持高校建设的重点项目。其中,“211工程”侧重以学科为重点支持,目前,有112所高校入围;而列入“985工程”的高校数量较少,目前共39所,资金使用更为密集,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希望整体提升入围高校的办学实力。
  他认为,即便网上传闻成真,乃至未来,国家启动新的“985后”高校建设项目,都是正常的。例如,为落实胡锦涛在清华百年校庆讲话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的“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就是另一种国家重点项目,意在通过打破现有学科、行政格局局限,在关键领域上通过协同创新取得突破。
  由于“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已暂停“招新”,有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当前,没被纳入“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高校,就希望能在“2011计划”协同创新平台申报上取得突破。但上述教育部官员表示,“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是投资高校整体,但“2011计划”主要投资的是协同创新平台,范围显得小得多。
  该官员认为,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决定精神,未来,教育部将逐渐减少专项经费拨款,以增强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另一名要求匿名的985工程高校内部人士也透露,在学习已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的过程中也发现,有高校已提出,希望国家将“985”“211”等类似高校建设项目经费转为日常拨款,由高校自行统筹划分,算是政府在高校拨款改革上放权给高校的尝试。
  本组稿件采写/新京报记者 许路阳
【编辑:王永吉】
>教育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导语废除“211、985”的消息昨日在网上炸了锅,引发各方高度关注。
争议四起 各抒己见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对于高校,211和985,意味着极大的政策、拨款倾斜;对于学生,这意味着自己考上名校的资格认定;对于一些企业,这是招聘启事中的第一轮筛选。
高投入带来了高产出
我国教育、科研经费长期紧张,尽管近年来快速增长,可如果平均分配给每个学校、教师,那就成了“撒胡椒面”。相反,有针对性的投入能够带来更高的产出。
运筹帷幄 纵观全局
01“废除”传闻已经证实!
6月23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语委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宣布共382份文件失效,其中共有八份是和“985”、“211”工程相关的文件。包括2004年发布的《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2009年印发的《关于印发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设规划的通知》等,共计8份。
02985、211成历史 高校迎来“双一流”
教育部称,中央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将“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显然,中国高等教育将进入“双一流”建设时代。早在去年1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到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后每五年一个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3
解读:建筑建筑企业要按照新资质标准办理资质,这样就需要找齐新资质标准规定的建造师作为企业主要人员参加资质审核
03什么是“985、211”学校?
日,教育部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简称“985工程”。“985工程”旨在重点支持北大、清华等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目前,截止到日,全国共有39所“985工程”高校。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这是我国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而实施的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工程。“211工程”自“九五”期间立项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资金180亿元,截止到日,全国共有112所高校入围。
简单说,凡是入选 “211”、“985”工程的高校都是非常优秀的学校。这些院校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大都列入提前批次和本科一批重点。有业内人士表示,“211工程”是国家“重点”建设院校,“985工程”院校则是“重中之重”。
04高等教育20年:“985、211”工程功不可没
中国高等教育水平跃升世界中上水平;
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产生出了一大批具有国家标志的科研成果;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50%、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委托单位50%都是“985”高校;
汇聚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中青年学者;
到2012年,27所“985工程”大学进入世界500强。
05“存废争议”由来已久:被指身份固化、资源不均
有关“985”工程和“211”工程存废的问题,早在2014年时就曾一度被全民热议。
新华社曾在2014年发评论文章认为,两个工程不仅给高校划出了“三六九等”,更决定了大学的“贫富”――它的背后就是教育经费拨款。
之所以是否废除“985”、“211”工程会成为舆论焦点,是因为将高校分“三六九等”带来的不公平:一方面,“985”和“211”是国家要重点扶持的高等院校,会得到更多的资金和科研项目的支持;另一方面,就业市场上经常可见“非985、211高校毕业生不要”的字样,很多人认为这种“名校” 论调是一种“歧视”。
据媒体2014年11月报道,有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7月,占本科数量14.3%的“211”“985”高校拿走了全国七成政府科研经费,其中,2009年至2013年间,“985”拿走1394.94亿元,占总经费52.7%;“211”拿走510.66亿元,占总经费的19.3%,其他高校仅占28%。
06教育部:拟年内启动“双一流”建设
此次废止的“985”和“ 211”工程文件,包括2004年发布的《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2009年的《关于印发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设规划的通知》,2010年的《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等。
为此,教育部表示目前正研究制定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拟于今年启动新一轮建设。一位教育部官员指出,“双一流”建设的评审标准和资金分布都会有新的机制,不会像以前一样向确定的一所高校拨款。
“会更注重学科建设,同时在遴选上,会有滚动淘汰的机制加入。”该人士还表示,新建设方案会给一些之前没入围“985”和“211”的学校一些机会。此外,以前入选的高校,并不一定会被确定为“双一流”。
河北省某高校内部人士称,之前学校没能入选“211”,“双一流”对学校建设是很大的鼓励。“各校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有利于调动学校积极性。”其介绍,河北文件刚下发,学校已入选“双一流”建设的行列。据了解,目前河北有4所双一流学校及一批一流学科,资助经费数目也基本确定。
07中国好大学2.0版:“双一流”建设战略
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方式:将“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
建设: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
改革: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特色:突出中国特色、学校特色、学科特色。
一流:引导和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瞄准世界一流,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加快走向世界一流。
竞争:每五年一个周期,避免身份固化,重视各类高校的自由竞争。
考核: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充分激发更多高校的积极性。
认清自我 分析现状
233网校 互动平台
微信公众账号
高考交流群
233网校_高考
废211、985惹各方争议 你肿么看?国家真的可能取消985211吗?如果取消有什么意义? - 知乎20被浏览2999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更多1 个回答被折叠()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光明日报刊文:不废除985、211,双一流难达目的
  【光明时评】
  原标题:建设一流大学先要打破身份固化
  从公平的角度来说,要给所有学校以平等空间。只有给予各高校新的平等空间,才可能在各个层次各个类型都出现一流学校,真正实现“双一流”的目的。
  近期舆论关注“985”“211”高校的存废问题,主要是教育部提出有关建设“985”“211”工程的文件被废止。但废止文件和废除“985”“211”身份是两个概念。教育部回应称,将用“双一流”战略来替代“985”“211”工程,但是却没有说“985”“211”的提法不存在了。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如果国家启动了双一流建设,而不彻底废除“985”“211”院校身份,而令其继续存在,这将导致“双一流”建设很难有实质性的效果。
  现在推出的“双一流”建设,实际上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2.0版方案,过去我们建设“985”“211”,也是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但是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的问题。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里,已经承认了“985”“211”工程建设的一些弊端。如果不废除原来的39所“985”高校,112所“211”院校,继续保留它们的身份,或者在此基础上建设“双一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身份固化只能是奢望。
  当前我们的高校被分为三六九等,在招生中,“985”“211”高校安排在第一批次(一本),二本是一般本科院校,对基础教育来说,制造了严重的名校情结,对高等院校来说,导致了学校不平等竞争。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15年已达到40%,到2020年会达到50%,但是基础教育的高考焦虑依然非常严重。过去是上大学独木桥,现在成为名校独木桥。这一点再不解决,会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带来严重影响。
  其实,在2014年颁布的高考改革实施意见里,就提到了要取消一本、二本,取消高考录取批次。上海已经从今年开始取消录取批次,浙江和山东明年取消。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人为划分一本、二本有问题。现在把一本、二本取消了,如果还维持“985”“211”的学校身份,那很显然,大家只会更加追逐“985”“211”高校。
  在现体制下,名校获得的国家财政支出比例很高,而一般地方本科普通院校获得的资源较少。这就导致高校竞争的不公平,一般的院校要办出高水平非常难。这也连带导致了就业市场上的学历歧视,现在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提出要三个“985”(博士、硕士、本科毕业学校都为“985”),这是十分明显的学历歧视。
  从公平的角度来说,要给所有学校以平等空间,而不仅仅是办好少数几所学校,只办好少数学校的教育不是好教育。只有给予各高校新的平等空间,才可能在各个层次各个类型都出现一流学校,真正实现“双一流”的目的。因此,“双一流”建设的开展,意味着“985”“211”的提法必须进入历史,从而以更具前瞻性、现代的观念来进行大学建设。(熊丙奇)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85211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