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东寄东西到广东罗定需要多久 第一天中午发货第一天打窝 第二天钓能到了吗

【西藏江湖】2014最新进藏纪实,川藏进,青藏出
本帖最后由 旅行者徐伯英 于
17:43 编辑 今天是进藏的第一天,我们要赶一千多公里的路程到达贵阳,所以需要早早出发。我和晓泳要先坐动车到中山和阿成会合,然后到罗定接上唐哥,接着穿过广西,到达贵州。晓泳昨天晚上坐夜班车从潮州赶过来,早上六点多就到达广州了。虽然在网上订了动车票,但是没有及时赶到,取不了票,也懒得去退,重新订了两张票。我一直以为动车票是可以全天使用的,现在发现不能。在广州南站的大厅,也是第一次见到晓泳,标准的广东身材,头戴一顶黑色鸭舌帽,灰色的T恤上衣,配一条牛仔裤,国字脸上戴一副黑框眼镜,标准的帅哥一个。他只背了个简单的双肩包,手提一个不大的手提包,和一个大塑料袋,看起来准备得比较仓促。 原来晓泳是前天才在越野e族上看到阿成的招募队友信息,然后马上就决定跟我们一同入藏,甚至他今天仍然要上班,行李都来不及收拾,只是在公司装了几件衣服,买了一些食物就赶到广州来了。我问:“你经常出去旅行吗?”他说:“基本上一年两次。”我继续问:“每次出来多长时间?”他回答说:“一个多月吧。”我说:“你怎么有那么多时间?”他说:“我平时是一个星期七天,积累的假期,一年下来也有90多天。”我说:“七天工作挺累的。”他说:“挺轻松的,在车间做负责人,也不用做什么,每天基本上很早就下班了,周末去打一下卡就行了。”我说:“像你这样不经过老板同意就跑出来,不怕回去被老板炒鱿鱼?”他说:“没事,我们是一个团队,不轻易炒人,而且现在也是陶瓷的淡季,没什么事干,老板早习惯了。”晓泳的旅行比较随性,出发之前也不用做什么功课,真的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去年的时候去了云南,在大理住了一段时间,一直赞美那边的生活节奏很缓慢,每天就是晒太阳,泡酒吧,让人觉得很舒服。反倒丽江太过于商业化,也比较多人,都不像想象中那般幽静神秘了。等阿成接到我们的时候已经晚点一个小时了,所以估计今天不能按照计划到达贵阳,只能看看晚上开到哪里算哪里了。接下来就是到罗定接唐哥,在去罗定的路上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我们在高速公路上以100公里左右的时速前行,前面是一辆小轿车,两辆车一直行驶在左边车道。突然前面小轿车的尾灯亮了,可能是微刹,也不以为意,但是过了一会发现不对劲,它竟然停下来了!阿成赶紧急刹车,整个人都站起来了,刹车板踩尽了,车子终于在距离小轿车还有一臂不到的距离停了下来。我们愣了一下,马上怒火中烧,阿成打开车门就要下车跟小轿车主理论,但是考虑到我们主要是出来玩的,多一事反倒耽误时间。原来小轿车错过了高速出口,竟然在高速路的左车道停下来倒车,如果我们是重型卡车,肯定是刹不住的,小轿车瞬间就被碎尸了。在高速公路上倒车,即使后面的车辆追尾了,也是小轿车全责。我们的行车记录仪拍下了全过程,等旅行结束再让他受点惩罚。不过也是好事,这样我们后面的路程就会开得比较小心。还好虚惊一场,在此也呼吁所有的司机,千万不要在高速路上急刹车或者倒车,提前两公里预知出口,至少提前两百米就要转换车道,如果错过了出口,就从下个出口绕回去,小麻烦总比拿生命开玩笑好。中午,我们在罗定顺利接到了唐哥。唐哥年龄比我们都大,隔了两代的年龄。经验比较丰富,去年一辆女装摩托车,从云南骑到珠峰,特别了不起。也一路上也给了我们很多建议,告诉我在高原一定不能感冒,因为空气比较稀薄,感冒根本就好不了,时间一长就容易患肺气肿、肺炎等疾病。而且珠峰常年寒冷,即使是现在,去到那边都需要穿羽绒服。在西藏,夏天白天和晚上的温差比较大,晚上会很冷,白天很晒。不过还有一些有待考证的注意事项,因为毕竟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唐哥带了手台,我也是第一次玩这玩意,看着新鲜,就拿着说明书研究,但是说明书生硬难懂,根本就看不明白。手台的作用在高原很有用,很多地方手机根本就没有信号,所以只能靠手台了。手台相当于一个信号发射台和收音机的融合体,当处于同一个频率的时候,就可以互相发射信号了,一般手台的信号可以覆盖几十公里。我们把手台的频率调为越野e族频率,在高速路上竟然收到了别人声音,我们正好看到有好几辆越野车在我们旁边超车,并且贴了序号,车顶都插着小旗子,一看就知道是一个车队的,序号排到了六,说明对方至少有六辆车。他们正在手台里面召集在前面的加油站集中,我们也赶上去跟他们互相认识一下。在加油站,看到几辆车停在一起,下来的队友全都穿着统一队服,还有统一的logo。一问之下,原来也是进藏的队伍,不过跟我们不是一条路的,他们从云南进,他们要往南宁,我们要继续北上。我们进入广西境内以后,一直在下雨,而且下得很大,雨珠在路面上形成雨雾,能见度很低,我们只能放慢速度了。路过桂林的时候,一路上都能看到喀斯特石灰岩景色,就是那种突兀的石头山,伴着这雨,体验一番“桂林山水”。下午六点多,我们经过柳州,想要下去吃个饭,正好去吃正宗的螺蛳粉,但是高速边上的餐馆竟然没有这玩意,可惜了。听说柳州的棺材饰品很有名,很多人到柳州都会带几口棺材回去送人,寓意升官发财。不过为了赶路,没办法去找了,要不淘宝淘一个?也不成,万一物流过来的怎么办?吃完晚饭继续赶路,本来想在南丹找旅馆的,但是我们走得是新的高速,在南丹根本就没有出口,等到下一个出口的时候已经距离南丹三十多公里。不能后退,只能前进,所以我们再次商议,干脆再赶一百公里到贵州境内的黔南独山县住宿,这个时候已经十点半了,估计要到凌晨才能安顿下来。到了独山县下了高速,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一件苦恼的事情。独山县很多酒店宾馆,一开始我们把车开进一家看起来规模挺大的酒店,但是发现是夜总会,很多小轿车停在路边,有很多小姐上了很多车,也有很多车上下来很多小姐,唯独我们的车没这待遇。继续找宾馆,一看就知道,很多宾馆不是以住宿为主业。我们驱车沿路寻找,到底我们能不能顺利安顿下来?还会有什么戏剧性的事情发生,请持续关注“西藏江湖”系列游记,与你一同体验不一样的西藏之旅……
阿成在开车
看这像不像一团乌云?
这是云南进藏的车队
我们在收费站休息
旅行者徐伯英
昨天晚上我们在独山县的一间旅馆住下,条件还行,房间有点小。我跟唐哥住一间房,洗完澡就抱着电脑到旅馆的大厅写日志,偶尔跟旅馆上夜班的小弟聊天。小弟告诉我们,独山县靠近高速公路的那些旅馆,就是靠近县政府的旅馆,百分之八十都是红灯区,整条街都是,难道是东莞余孽?
昨晚我们差不多两点多才躺在床上,早上七点钟就起床了,在小镇上吃了早餐继续赶路。
一路上的高速公路,让我们不得不惊叹他们是怎么样把路架在这上面的。在陡峭的喀斯特地貌,雄伟的桥墩就这么恰当地屹立在悬崖峭壁上,山与山之间的路桥好像在突围,如果遇到高山,则直接从高山的腹位穿越,在另一头继续向前或向右或向左继续蜿蜒,在崇山峻岭间画出一条曲线圆滑的线条。
而我们则在这条线上潇洒前行,一路上阴雨绵绵,尖锐的石灰岩刺穿云雾,但云雾却若无其事在山岭间悠然自得。
这种石灰岩很难生存植物,虽然满山遍野是绿色,但一路看过去好像就这么一两种植物在生长。偶尔大山慷慨地空出一块地来,就能够看到有村落。这些村落大概都是少数民族,不过房子基本上没什么特色,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人的民房都变成这种四四方方,一点美感都没有的房子。
看看村落,看看高山,不禁产生一种同情心,住在这里的人,也许大部分都到沿海城市打工了,但是回一趟家,要七转八折,坐列车到大都市,然后转公汽到小县城,还要想办法从县城到家里。常住这里的人,虽然风景秀丽,但是也许对于他们来说早就没有了这个概念。想到如果让自己住在这个地方,恐惧感油然而生。
但是仔细一想却又觉得好笑。就好像我热爱小村,也有列车和高速飘过,车厢里的人不也一样这样看吗?
因为今天的时间比较充裕,一天八百多公里到成都,所以我们决定去遵义参观遵义会议的会馆,七十多年前,有个组织在这里因为战略错误被敌人追赶得气喘吁吁,一个聪明而必要的自省在这里悄悄进行。有人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这个自省,让星火遍布了大江南北。
今天遵义市区特别多人和特别车,想起今天是周末,在会馆的周围根本就找不到停车位,停车场也停满了车,无法进入。我们对这里的路比较陌生,很多马路是单行道,我们在红军河两岸绕了好久都没找到停车的地方,有点不耐烦了,不想参观了,希望可以直接上高速继续赶路。
但是我们不甘心,连张照片都没拍就走,是在太对不起下来找了这么长时间的车位了。我们把车开到对面的遵义烈士纪念碑,看着上烈士碑的几百段陡峭的阶梯,瞟了一眼,在旁边的厕所撒了泡尿,拍了张照片,证明我们来了。
另外一辆车从浙江出发,从东部横穿到成都然后进藏,相当于横穿了整个中国区域。在没有出来前,总觉得外省很遥远,但是这两天的时间跑了半个中国的距离,突然感觉中国变小了。还很幼稚地跟队友开玩笑,本来我以为车牌只有粤开头的,看到满大街的川渝车辆才感觉自己的狭隘。
在遵义上高速一段路程后,前方的车辆纷纷亮起了尾灯——堵车了!
车龙一停一走,有的车等得不耐烦了,都走上应急车道,刚好前方有一辆大卡车,有一辆小轿车并列在我们边上过不去,想要钻到我们前面去,反正堵车闲着无聊,我们就把那辆小轿车逼到护栏边上,它一直都转不进来,气急败坏……
10公里的路程,我们走了两个小时,估计今天晚上到达成都又要凌晨了。本来还想在重庆吃火锅的,现在只能在高速路的服务站吃快餐。
到达成都的时候已经十二点了,成都的地图外观就像一个八卦一样,八边形的环城路能够建设得如此规则,看了不禁暗自惊叹。
另一辆车的小婉已经帮我们订了四个双人房,两辆车一共八个人。但是我们找到酒店的时候,却被告知要提前预约才有团购房,今天没有人预约四个房间的。
后来小婉打电话到前台才弄清楚,原来7月1号的时候已经预定好了房间,所以今天酒店才没有记录,说清楚了,前台就给我们开了四个房间,验了身份证,提着行李入住了。一队的车这个时候还有五十多公里才能到达。
晓泳和唐哥想看晚上想看世界杯,所以他俩个住一个房间,我和阿成住一个房间。真是佩服他们,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车了,还能看世界杯。反正我就不管和的输赢了,休息要紧,反正我是伪球迷。
一队的车上四个人分别是小婉、玲珑、阿龙和轮回,他们跟我们一样,在这之前,四个人完全都是不认识的。也就是说,我们八个人,全都是没有交集的陌生人,也没有经过任何的筛选和门槛,要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天里一同走川藏南线。川藏南线固然难走,但是比这更难的是,八个人的互相磨合,人是旅途最不稳定的因素。
在这之前,吃货小婉一直喊着要吃些汤汤水水的夜宵,我满口答应下来,但是去到酒店才发现深更半夜上哪去找夜宵呀,所以就在便利店买了些零食等他们。
凌晨一点多,他们才赶到。最活泼的就是小婉啦,小婉是个自然熟的人,是标准的吃货;另一位姐是玲珑;轮回戴着眼镜,很有学者风范;阿龙挺着肚子,说起话来特别豪爽。
本来我们那辆车是打算明天就出发经过雅安,直接杀到新都桥。但是轮回说他们希望明天在成都休整一天,或者明天下午先在雅安暂住,后天才正式开始进藏。
因为我们本身时间有限,所以基本上是按照路书走的,如果突然改变计划,后面的很多景点、路线、时间都需要变动。两辆车刚刚汇合,就发现计划发生了冲突,我们究竟会就此分道扬镳还是一方改变计划继续一同前行……
旅行者徐伯英
经过商议,因为赶了两天路,大家都有点累,希望可以睡晚点,大家都表示想要逛逛成都,所以我们决定上午在成都逗留大半天,中午吃完饭直接到雅安住宿,第二天再去新都桥。昨天晚上阿根廷队输了,唐哥压了阿根廷,结果今天整个人都不好了。我们八九点就起床,在大堂集合,唐哥则睡到午饭时间去跟我们汇合。早上的成都不像珠三角那般多人,也不怎么见着拥挤的公交,只是稀稀疏疏的车辆在马路上快速行驶。坐上四川人的出租车,司机用职业赛车手的速度在并不笔直的公路上横冲直撞,紧紧抓住把手,心一直悬到车辆停下来的那一刻。成都这边的人基本上都不怎么说普通话,而且让人感觉这边外地极少。不管是保安也好,营业员也好或者是清洁工阿姨,基本上每个岗位都是由四川人,并且他们普遍不会说普通话。我们在附近的万达广场买了装备,顺便吃了午餐,中午大家一碗担担面,还有一些小吃,结果连担担面都是辣的……四川很多地方第一次听到的时候都是因为地震,似乎地震就是一个地方的营销宣传,当然这样说有点太没人情味了,但是确实因为地震过后,我们记住了这个城市,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到这个城市看看。从成都到雅安只用了一个多小时,进入雅安的市区,仍然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到处都是旧楼房,是我印象中的八十年代。城区沿江而成,流经雅安的河流叫做青衣江,是长江的一支。在与队友的聊天过程中,只要谈到雅安,必然提到雅鱼,曾经是厨师的唐哥对雅鱼赞不绝口。所以很好奇,到底雅鱼真的如大家描述的那般鲜嫩美味,口感可口吗?在品尝雅鱼之前,我们先到雅安的上里古镇,离雅安城区只有二十几公里。一路上锦绣风光,公路依山而行,两边是毫无坡度可言的陡峰,峡谷之间是涓涓溪流,也不知是我们行走的公路沿溪流而上,还是溪水沿山路而流。我们都不约而同把车窗摇下,任由风吹进车内,深呼吸的清新快感不足为外人道也。上里古镇是古时候的茶马古道,也被称为南方的丝绸之路(发现很多地方地方都被称为丝绸之路),以前保镖和做生意的路过这里就会停下来食宿休息,补充装备,这里有茶馆、有旅馆、还有戏台娱乐,可比现在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有趣多了。这是古村内的环境,商业化还不是太严重,人也不是很多,还是能够感受到那种古镇的沉稳和底蕴。
这是戏台子,上里古镇是川剧的发源地之一。
这也是算是长江的一支源头。
这叫龙须糖,是这里的特产,里面主要是麦芽糖,还有花生和杏仁,外面包了一层拉丝面粉,制作倒是特别,不过太甜了。
这是上里古村的住宿环境,条件很好,而且很便宜,这里是房间外的景色,价格也很便宜,不过我们已经在城区定了房间,到这里才后悔没有先见之明在这里住上一个晚上。好了,现在来说说雅鱼吧。话说女娲补天的时候,掉下一把宝剑在青衣江里,后来这柄宝剑就变成了雅鱼。每一只雅鱼的头颅掰开了都有一把宝剑形状的骨头。我们的晚餐就是吃雅鱼,不过味道一般,没有什么稀奇,毕竟还是鱼的味道。但是它的特别之处就是它的头盖骨里的那把宝剑,一开始我是这么认为的,宝剑只是个觑头,鱼的骨头那么多,找一把型似宝剑的骨头也不难。但是分明看到服务员一层一层剥开鱼头骨,露出一柄宝剑出来,然后很完整地抽出来。所以头盖骨有没有那柄宝剑已经成为了雅鱼的防伪标识。
雅安有三雅,雅鱼、雅女和雅雨。雅女就是指范指优雅美丽的女人,但是其实是指雅安的美女,不知道这个有没有得买。雅雨就是指雅安的降水量很大,杜甫的《春夜喜雨》说的就是雅雨了。今天玩得有点累,明天到新都桥,听说新都桥是摄影圣地。
旅行者徐伯英
已经晚上八点钟了,新都桥还通天光亮,没有一点想要夜晚的意思。刚刚过了折多山,海拔达到四千多米,也是第一次来到这么高的地方,高原反应并不明显,只是脸唇被冻得有点发紫了。
折多山下来,便是新都桥,一路柏油路,除了有些弯曲,特别好走。两面是长了青草的山坡,漫山遍野的马匹和牛羊真的让人醉心。藏族的民房四四方方,每一层楼都排满了窗户,整个外形都以朱红的藏族花纹为主调。房子一般都是独栋的,四周围全是草原和青稞田和油菜花,屋子前面是永不疲倦的欢快小溪。
进入新都桥,才让我真正感觉到西藏的感觉,虽然这里还是属于四川,但是民族是没有边界的,景色也是不分线条的。
新都桥被称为摄影家的天堂,几乎进藏的人都会在这里落脚,特别是七八月份,这里住房都很紧张。不过幸运的是,小婉已经让朋友帮我们在新都桥订了房间,更让人惊喜的是,我们正是住在那种由藏族民居改装的旅馆。
这里做一下广告,我们住的这间新都桥的旅馆叫做“枫林晚”,装修各方面都很专业,给人的感觉很舒服,如果要分等级的话差不多是三星级的房间。他们的房间也比较紧张,我们这次都只能住宿舍房,八个人住一间,虽然是双层的木架床,但是很干净,底边和灯光都很柔和。
楼下是咖啡厅,一天二十四小时免费开放,提供热水。新都桥的海拔是三千六百多米,拉萨的海拔也不过三千五百多,虽然是七八月份,气温也很低,特别是晚上,我们都要穿上羽绒服。
老板娘长裙飘发,年轻气质,属于特别喜欢交朋友的那种,从来不会对驴友们斤斤计较,有什么都尽量满足大家。她说今天晚上还安排了当地的藏族朋友在旅馆前的草坪上举办篝火晚会。
草坪上的大音响在放着悠远的藏语歌曲,宾馆的后面是一座大山,大得雄伟,看不见边界,今晚的天空漫天繁星,他们告诉我,今天因为有点雨,平时的星星是密密麻麻的,但是对于城市人来说已经满足了。
在篝火晚会开始之前,草坪上已经生起了火,有几个藏族人正在往火里添加柴火,摆成一个金字塔的火堆。
我走过去,说:“需要帮忙吗?”
他们呆了一下,好像没有听懂我说话,我重复了一遍,他们听懂了,表现得很开心,其中一个比较年轻的藏族小伙还用流利的普通话说了句“谢谢”。
我边往火堆里添柴火边和他们聊天,那位年轻的藏族小伙叫做“扎西”,扎西在汉语里面是吉祥的意思,当地人取名字其实也会有很多重复的,因为他们也喜欢用这类意思比较好的词做名字。就好像汉族人喜欢用“旺财”取名字一样。
扎西今年刚刚高考结束,志愿已经填了成都的民族学院,扎西还告诉我,他们只需要三百分就可以进入高校的本科专业。另外一个藏族男人是他的姐夫,另一位大姐就是他的姐姐了。
我问道:“你们每天都会过来这里举办篝火晚会吗?”
扎西:“不是,我们偶尔过来,有的时候天天过来,有的时候几天过来。”
我说:“一般这种篝火晚会,有没有固定一条唱的一首歌?”
扎西说:“没有的,有很多歌都可以唱。”
我继续问道:“那有没有一首主题歌?”
扎西说:“有啊,就是***。”(不好意思,他用藏语说的,我也不知道那怎么打。)
我说:“可以唱给我听吗?”
他接着就唱了起来:“……”
我说:“这大概是什么意思呢?”
扎西说:“基本上歌词都是说大家要吉祥健康,还有很多很多好的意思。”
在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今天我们穿着羽绒服,他告诉我说,这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我们沿路过来都能够看到绵延不绝的河流,也知道河流的水很冰凉,是冰凉透骨的感觉,一直很好奇他们本地的人会不会到河里游泳,原来扎西就会经常跑河里游泳。
扎西还会骑马,我问他像我这样一个没有碰过马的人学会骑马需要多长时间,他说需要两个月,彻底被打击了。扎西骑马不用马鞍,我骑的话就要放,不然会摔下来。他还很期待得告诉我明天中午他们这里有个赛马会,希望我去参加。可惜我们明天一早要继续赶路到巴塘。
我还问了扎西很多问题,这里的人主要是以种植青稞和油麦菜为主,收入也是放牧和卖青稞,但是大部分人都出去打工了。在新都桥这个地方,很多民居也被改成了宾馆,也成了收入来源之一,新都桥有集市,平时城市里能够买到的东西,这里也能够买到。
虽然家里没有电脑,但是扎西已经会上网了,几十公里外的天全县有网吧,他常常会去那里上网找资料,也玩游戏,最喜欢玩的就是跑跑卡丁车。他也有微信,我给他一张名片,他把他的微信号写给我了。
我说我今天到新都桥的时候真的很喜欢这里,如果不是因为要跟队友赶路,我一定会在这里住几天的,以后肯定要回来这里住个两个月,最起码也要学会骑马。
扎西听了说:“如果你要住在新都桥,可以到我家里来,费用什么也不用,我家里就是父母和一个妹妹。以前有个人到我家里来住,拿了长长的相机来,但是我不知道怎么跟他沟通,他自己带一本汉语字典和我交流。”
扎西听到我对漂亮的河流石很感兴趣,他马上说如果东西寄到广东要怎么寄,我们这里有邮局。特别感动也特别受用,后来他说我是他的第一个汉族朋友,虽然这种说法不严谨,但是他的那份喜悦真的是从内心里发出来的。
虽然五湖四海的驴友跳舞的时候都有点生硬,或者站在旁边看热闹,但是这个场面还算欢快,特别是骑行过来的小女生都很兴奋,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敢剧烈运动,因为我们一天经历的海拔幅度太大,都害怕高原反应。
篝火温暖了每个人的脸庞,飘起,不一会儿又熄灭,抬头仰望寂静的夜空,夜空下是燃烧的火焰……
这是西藏随处可见的白塔,在藏传佛教里面用来镇压恶魔的,一般白塔上面都有藏传佛教里的八个吉祥物。也供信徒“转”的,发现藏民的生活的主要活动就“转”,有转经筒,有转寺庙,有转山,都是属于藏民的宗教活动。也可以说用来锻炼身体的,有宗教的支撑,可比健身器材强多了。
泸定桥,不是卢沟桥,卢沟桥在北京。过桥的时候摇摇晃晃,不过很稳固,没什么担心的,只是拍照的时候手机很容易掉下去。阿龙有恐高症,买了票在门口坐着,不敢过去。不知道这铁索是不是“飞夺泸定桥”的时候留下来,还是后面拉上去。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一首流传了七十多年的康定情歌,让这个普通的山区县城的名声响遍的大江南北。当年那个神秘的大学生,用他的深情唱出了对雪域高原的眷恋,也是汉藏文化友好相容的典范。因为我们路过跑马山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汽车不给开上去,所以我们直奔新都桥了。而且,康定情歌不一定是在跑马山唱起的,即使是,也不一定就是这座跑马山。
傍晚的新都桥风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眼前就出现了天高水流牛羊走的悠闲,等我们发现的时候,美景已经铺天盖地了。
这是扎西一家人,中间的是扎西。在藏区,扎西一般也是“小伙”的意思,我们经常听到的卓玛就是“姑娘”的意思。他们取名字都喜欢用这两个词。
新都桥的青稞田,也是他们的主食。北方人的主食是以小麦为原材料的面食,南方人是以水稻为原材料的米饭,而藏民则是以青稞为原材料的糌粑,还有青稞酒。
旅行者徐伯英
因为睡的是集体宿舍,有的人昨晚没有睡好,但是我们还是早早就起床了。新都桥有草原,有河流,有牛羊,有马匹,有舒适的气候,还有淳朴的藏民,也是我有生以来遇到最美的乡村,真的很想在这里逗留几天,但是队友急于赶路,只能够住个晚上就离去。
趁队友在整理行李,一个人跑到旅馆后的山脚下去踏青。听说沿着山脚有小溪,还有大片的青稞田。顺着杂草丛生的小路,甚至可以说没有路,只能小心翼翼踩踏着草地前行。
盛夏的新都桥也很凉快,像是南方的秋天。青草坪并不是单调的,浓密的青草之间夹杂这数不清的蒲公英,白色的真菌,还有各种颜色叫不出名字的野花。望向山脚,却不见听说的小溪。于是冒险向山边靠近,刚伸出一脚,就感到一阵冰凉,赶紧又把脚伸回来。原来小溪就藏在草下面……
离开新都桥,下一站是理塘,一路都是柏油路,借着好景色,走得很舒服。突然出现了分叉口,一条是烂路,一条是柏油路,我们不假思索朝着柏油路方向进发。我们都以为那是318的旧路,谁会没长脑子去走那条路?
车子欢快地行走了十多分钟,也走出了二十多公里开外,前面断头了。一车人叫苦连天,还没修好的公路连快路牌都没有,这里要浪费多少人的机油。这是旧的318国道,刚上山的时候还挺平坦的,但是到了半山我们的手心就开始出汗了。道路太惊险了,感觉悬在半空中,路上坑坑洼洼的,即使是底盘高的越野车也没办法走快。还有的车子有高原反应,动力不足,要人工下来推的。
不过虽然路很难走,但是看到这样的景色也值了。司机本来专注于路况,但是看到这个景象也忍不住朝窗户外观望,刚好也到了观景台,我们就下车驻足欣赏。太壮观了。坐飞机的时候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色,遗憾的是不能停留。而此时此刻我们却能随心所欲在云端玩耍,拍照。层层叠叠的云海后面是隐隐约约的尖峰。引我们不住赞叹这几座山头的大胆,胆敢触摸天宫的大门……
卡子拉山口,海拔4718米,也是川藏线上的第二个比较高的垭口。现在是夏季,假如在平原的温度是40摄氏度,根据海拔每上升一百米,温度下降0.6摄氏度计算,那么卡子拉山口此时的温度就是12摄氏度,也就是说,这里一年最热的温度相当于广东的冬天。
卡子拉山口有一片草原观景台,几乎每一辆自驾的车辆都会在这里停留。这是越野e族的车队,他们就在这里兴奋地越野。不过开心归开心,草原被这样碾压,是一种破坏,原本青草浓郁的区域几乎秃顶了。
瞧我们看到了什么?The party 真是无处不在,万岁!进入藏区以后,一路都可以看见一些比较开阔的山头上用白色石头堆的字体,有时会是一个醒目的地标提醒,也会是写着特殊的字体,但是大部分都是这种整齐的藏语。只要是藏语的基本上都是藏传佛教里的“六字真言”,就是“唵嘛呢叭咪吽”,相当于“南无阿尼陀佛”。
这是毛垭大草原,平均海拔也有三千多。让我们惊叹的不仅仅是草原,还有这百公里的柏油路。开起来实在太舒坦了,有些地方甚至不用握方向盘。挡风玻璃前是望不到的天路,两旁是视野开阔的大草原,草原的远方是雪山,偶尔还能看见成群的牛羊……
虽然高原的天气凉快,但是紫外线照射太强了。即使车外的风光无限,我们也不敢在车外呆的时间太长。看,皮肤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暴晒几分钟的结果。
从成都出发,我们可以看到成群的骑行者,越往后越少了。因为太累了,绝大多数都不是真正的骑行者,中途要么返回,要么搭车,真正能够骑到西藏的人真是凤毛麟角。不过川藏线上的真正勇士都是这些骑行者。
草原上的牧民。在西藏,宁愿自己翻车都不要撞到藏民的牛羊,更不要撞到藏民,因为他们的处理方式你是想象不到的,即使叫了警察都没有用,他们根本就不会按照城市里的那一套解决纠纷。当然我们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也是听说的。
我们在草原上停下来休息,不远处有牧民。几个藏民小孩看到我们的车子朝我们兴奋地挥手,然后跑过来。我们提前把零食从车上拿下来,想要分一些给他们,还有我们准备好的文具。不等我们分零食,这些小孩已经主动翻我们的零食袋了。反正有什么就拿什么,有一些我们并不想给的也被拿了。我们赶紧把零食袋拿回来,用一些饼干和糖果好不容易才把我们的药物和茶叶换回来。但是他们不依不挠,大叫着抢我们手上的东西,零食都分光了,他们还问我们车上有没有东西。每个小孩已经觉得没有什么好拿了,才对我们敬了个礼,说了句谢谢,而在我看来,他们并不知道谢谢是什么意思。真是个可怕的经历,我们并不在乎一点东西,但是他们用这种方式索取让我们感到愧疚。我们以牺牲他们的纯真、礼貌、勤快为代价,来表现我们的爱心,可耻!
达里湖和多伦湖,也是著名的姐妹湖。后面就是一座雪山,高原上的湖泊和河流基本上都是雪水融化的水,所以尽管这里是夏季,高原上的水都是冰凉的,那种冰凉真是刺骨的冰凉,让人无法触碰的冰凉。
旅行者徐伯英
这里叫巴塘,我们在这里住了一个晚上,也是四川的最后一个县城。藏区的县城各种配套设施都很齐全,只是很多粮食都是从别的地方运过来的,所以在川藏线上吃饭都很贵,随便一盘青菜都要三十块钱。特别是鱼类海鲜类,价格贵不说,还不新鲜。基本上每个县城都有兵站,不远处就有特警站岗巡逻,安保系统还是挺好的。不过七月份是进藏的旺季,如果太晚到城里就很难订到房间了,价格也比较贵。西藏通常晚上九点半才天黑,但是十一点以后街上就没有人了。不过西藏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危险,晚上一个人走在街上只要小心点就没事。看到有一些旅行的人没有订到房间,就在广场上搭帐篷,当地的一些青年藏民在帐篷区里东看看西瞧瞧,旁边有一群特警则持枪在旁边守着游客的安全,这些人晚上肯定睡不好。
离开巴塘以后就要过金沙江了。一条大江把四川和西藏分隔开来,金沙江大桥则是连接两地的桥梁,30秒的车程,我们就算是正式踏入了西藏地区。你是不是以为我们早就进入西藏了?其实不是,过去的那么多天都还是在四川而已,不能说进入西藏,只能说在藏区。因为民族是具有渗透力的,相邻的两个地方民族文化差别不会很大,但是行政划分还是明显存在的。
瞧我们在金沙江大桥上发现什么?智旅会的贴标,这是山东一个小有名气的俱乐部,也是山东互联网圈的俱乐部。他们来过好几趟西藏,虽然对他们的旅行很赞,但是出来旅行,但求带走美丽风光,不要留下一笔一划。
西藏第一站是昌都芒康。从四川到西藏不仅仅只是过一条桥,毕竟是敏感地带,检查必不可少。每个人的身份证都要拿去登记,还有特警检查我们的物品,因为自驾游的比较多,而且一看就能看出来,所以很容易通过。登记完身份证,领到一张限速条,就是从这个站到下个检查站规定在多少时间内到达,如果太快的话,就算到了也不给你过,还可能罚款。这也说明了后面的这段路十分凶险,也是交通事故多发地段。这种方式还是挺好的,一些喜欢开快车的司机知道即使开快了也没有用,还不是要等,所以还不如按照预估时速慢慢欣赏一路的风景。一路上会有很多这样的检查站和限速条。一般100公里限时两个小时。
因为限速,所以我们也不急着赶路,遇到观景台就停下来休息。
在草原上露营的车队,真是羡慕,又是皮卡又是卡车作后备,连太阳伞都有,这装备出来旅游真是惬意。
在这段路上限速看来是有道理的,整条道路是盘桓在崇山峻岭间,一路都是转弯角,根本看不见下一个转弯有没有车辆过来。修路的时候也一样,根本就无法按照驾驶员的视觉去开路,只能依着山峰的性子修建。所以在这段路上绝对不能靠侥幸,只有谨慎才能安全度过。
路上的骑行者,因为连续上坡,他们的骑行的速度可能比走路还要慢。听说他们只能以四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前行,而在这里,随便一个坡都可能有几十公里。所以他们往往几天都爬不了一个坡,而万一中途没有落脚点的话是很危险的,高原晚上是很冷的,一般的帐篷和睡袋是御不了寒的,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住也很容易高反。虽然对于骑行者来说,基本上不会有高反。所以骑行者的攻略一定要做得很详细,今天骑多少路,到哪个镇休息,即使时间尚早也不能冒然往前冲,一个冒失就是一条生命。一路上听到太多在雪山上迷路的,在穷乡僻野发烧救援不及时的……(这里普及一个关于生命的常识,感冒和发烧在高原是好不了的,所以千万不要感冒的时候去西藏,或者中途感冒了马上以最快的方式返回,因为感冒很容易引起肺气肿,严重了会触及生命。)
好不容易上坡,还没来得及回头对身后吓人的爬坡道个别,眼前的场景就把我们吓傻了眼。这就是著名的九十九道拐,几乎每个拐弯都是180度,而且在拐弯处没有防护栏,稍有不慎就会上演浪漫的侧身滚草地。想必很多人都在电视或者网络上见到过这段路,而且很多人对西藏道路的印象就是这个样子。在短短的时间内,海拔下降了两千多米。整个过程不需要制动,司机只需要通过点刹车来完成这段魔鬼之路。在半坡的时候,我们闻到了烧焦的味道,那是刹车皮的味道!
通过了九十九道拐,好像通过了鬼门关。看了一整天枯燥的、光秃秃的山,迎接我们的是藏在峡谷间的乡村,还有这只藏狗(西藏的狗我们都叫藏狗)。我们给它喂了几个盼盼面包,感谢我们安全来到这里,你这样眼神是不是还没有吃饱……
虽然路好走了,但是在这种地貌的公路下还是很危险的。时不时就会看见一些落石躺在路边,全都是从山上滚下来的。眼前就有一个兵站,每天在这里的工作就是到大马路上清理石头。这些山的表面全都是松散的碎石,虽然被砸到不造成什么致命的伤害,但是给汽车来个凹槽还是可以的。不过我们运气好,仅仅有一粒小石头滚下来的时候在侧玻璃上弹走了。
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吗?已经九点多了,天还未黑,我们下一个落脚点是八宿。
旅行者徐伯英
我们在波密吃了一餐石锅鸡,是当地的特色,不过鲁朗的石锅鸡才是最正宗的。据说煮鸡用的石锅是一种叫做“皂石”的云母石凿成的,这种云母石只有墨脱县有,需要靠背夫从墨脱背出来,再由巴族人精心雕琢而成,所以用这种石锅十分昂贵。不过石锅应该只是一个觑头,影响食物口感的还是要靠调料和厨师的拿捏。口感还是不错的,汤很鲜,鸡肉也煮的很嫩,各种食材搭配出来的味道甜美清香。
在餐馆看见米堆冰川的照片,询问之下才发现冰川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我们今天打算过通麦天险,通麦天险是318国道上最凶残的路段,有接近三十公里的泥路,基本上只要一下雨就有塌方和泥石流,每天在这条公路上失踪的人和车数不胜数。
收到消息说,这段时间,只有中午十二点到两点钟和晚上六点到第二天早上七点才放行,其他时间都在施工。又有驴友们传来关于通麦天堑传来的泥石流和塌方事故,让我们在赶路的同时特别紧张,要平安度过这条路,除了车子性能和驾驶员的技术以外,还要靠很大的运气成分。
波密的涉水路段。许多车辆停留在这里,来来回回玩得不亦乐乎。不知道谁想的,也不修桥横跨,也不挖渠引流,就留着这段不深不浅的小溪横穿马路。正好我们的车已经灰尘贴身,连车牌都看不清了,来回几趟给洗得干干净净。
在这之前,我们领略了宽广无际的高山草原,垭口上的冰川雨雪甚至是冰雹,还有光秃秃的独特地貌,一切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惊奇的风景,但是一路过来,也不免审美疲劳。
从八宿开始,我们在这片土地上见到了久违的风光,这段路被称为是西藏的小江南,不管是然乌还是波密,或者是八一,确实让人感觉到了江南的气息。道路两旁灌木丛生,一眼望去,都是南方特有的丘陵,氧气也十分充裕,本来我们已经适应了高原的缺氧状态,突然进入富氧,不免让人沉沉欲睡,有些轻微的醉氧。
热爱拉萨的人一定知道然乌镇,这里也是很多人心灵的净土,经过然乌镇,必去的地方就是然乌湖。
然乌在藏语的里的意思就是“尸体堆积的湖泊”,关于然乌湖有个并不美丽的传说,相传河里有条水牛,岸上有条黄牛,互相打架斗殴,死后便化作两座大山,两座大山的之间的湖泊就是然乌湖。其实这是由于山体滑坡阻塞河流而形成的湖泊。
在然乌湖边上,都是绿油油的青稞田,还有黄灿灿的油菜花,两边的大山让这个小镇显得特别精致。青稞田用木篱笆圈了起来,偶尔有几个菜农在田里捆扎油麦菜。
七月份是西藏的雨季,天空中总是乌云密布,大山间只有雾气缭绕。然乌湖的湖水也不那么清澈,没有想象中蓝蓝的湖水,碧绿青天,那种颜色的泾渭鲜明总能给人视觉的享受。此时,然乌湖能够带给人的只是单调的空旷。
看到前方望不到头的汽车长龙,知道已经到了通麦的检查站,只要一放行就要走过一段三十公里的天险——通麦天险。说它臭名昭著一点都不为过,它是川藏北线的一道坎,很多老练的司机在这条路上都不敢掉以轻心;但是它又是越野爱好者的冒险天堂,很多人听说今年要修隧道,整理行装再走318,感慨:今年再不走,路就要修好了。
其实还是蛮喜欢这种堵车排队的情况,因为川藏线上有太多的故事,如果一路畅通,马不停蹄,可能就无法看到川藏线的精彩之处。
沿着车龙向前走,各个地方的车子,各种不一样的旅行。有的是几个家庭约好一起出来自驾进西藏的;有的是一个车队,车型、主题、贴标都统一的自驾游,有“穿越西藏”、有“寻找最美景色”,有“美丽川北线”;也有中央电视台出来拍纪录片的,几个大老爷们就在路边打起扑克来。
这个时候已经很难看见骑行者了,从成都开始,骑行者可以说是一众大军,熙熙攘攘,甚至抢了自驾的风头。但是越到后面,就是稀稀落落的骑行者,徒步的更是凤毛麟角。
所以在这条长龙上还有许多商务车顶上绑着单车,车里坐了六七个人单车的主人,过天险还是挺危险的,这些人都选择了搭车。
车子是彻底堵死了,一动不动的,询问之下已经堵了四个小时了,听说还要堵个五六个小时。闲着没事就继续向前走,路边散布了很多从车上下来的人,也有很多穿着麻布长袍的藏民。
看见一个藏民妇女蹲在路边,用很诡异的眼神看着我,以为是要跟我打招呼,仔细一看分明看到她手里拿着一把纸巾,看这样子很有可能是在方便。原来麻布长裙还有这个功能,蹲下了就是天然的厕所,谁也看不出来。
一直走到通麦铁桥处,旁边有士兵驻扎,走过去询问路况,说是前方堵车了,塌方,具体什么时候通车他们也不知道。并且告诉我这里不能拍照。
通麦大桥是一座铁架吊桥,横跨在湍急的河流之上,在桥的对面,是一条泥泞不堪的道路沿山而开。整个山谷基本上没有声音,只有隆隆的水声。
我们是在凌晨2点钟的时候车子才开始放行,本来就是条危险的道路,还要在夜里行车,这更加增加的行车的危险性。上千辆车一同前行,前方没有路灯,也看不见山,更看不见水,只能够看见影影绰绰的车灯缠绕在山峰之间。还有听了让人发寒的水声。即使开了车灯,我们也只是能够看见前方三米开外的路况,除此之外我们一无所知。路边随处可见的大石头,全是从山上滚下来的,有的甚至比车子还大,压在路边,我们只能够沿着石头和崖线刚好通过一辆车的地方驶过。还有的树木也压在路边,露出根来,这分明是刚刚滑下来的。
如果遇到上坡,没有车子胆敢紧跟前方的车子,只能够在坡脚下等待前方那辆车上了坡才陆续跟上。首先,车子也是会高反的,到了高原常常动力不足,其次今日下雨,地面十分滑,很容易发生倒滑。
每经过一段路都能够看见公路缺了一个大口子,很容易可以看得出来这是因为河流的冲刷,雨水的浸润,让公路的地基松软而导致的塌方,承载我们车子的那一点面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下沉……
等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早晨六点多了,想不到在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还能睡着,只是脖子因为晃动得厉害,感觉到十分酸痛。不过庆幸的是,我们总算通过这次旅程最危险的路段了,接下来的路都是完好的水泥路和柏油路。
早晨的318灰蒙蒙的一片,前方的雾气还未散去,微微的亮光透着寒冷,过了天险,下一个地方叫八一,到了八一意味着拉萨不远了……
旅行者徐伯英
这个地方叫做八一,也是从雅安开始,一路过来唯一一个有红绿灯的地方。八一这个地方的汉化很严重了,这里的大多都是汉人,而且大多数的汉人都是四川人。据说八一镇的汉藏人比例是八比一,所以就叫八一,不知道有没有这回事。
尼洋河,是雅鲁藏布江的支流,横穿八一镇。沿着河边的公园散步,仔细观察这座城市的面貌,细细思索这个城市的由来。八一镇距离雅鲁藏布江30公里,距离拉萨仅四百公里,这里的蔬菜和各种物资都是从拉萨运过来的。
与尼洋河遥遥相望的是这座卧倒的大山,漫山遍野的经幡让人觉得好奇。一路过来都能够看到经幡,但是没有走进前去观察,也没有仔细了解一下挂经幡的习俗。太常见的东西我们不去了解,总以为已经知道了,但是真的想起来一点都不懂。于是产生了爬上这座大山,到山上去触摸经幡的想法。
辗转询问,原来这座大山是当地名山,叫比日神山。站在比日神山上俯瞰八一全景,纵横交错,河畔广阔,城市也美丽。
藏历的十五号是藏民的节日,他们的宗教活动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转山,顾名思义,就是围着山转,表示对山神的敬畏。不仅有转山,还有转湖转寺庙也是一样的意思。比日神山的半山腰上悬挂了一条木栈道,绕了整个比日神山一个圈,估计有几十公里长。
随处可见的经幡,经幡也叫做风马旗,分成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五彩经幡,上面印的文字都是佛经,图案一般都是菩萨,还有吉祥物。挂经幡这个活动就像我们去烧香拜佛一样,藏民家里如果有大事件,小孩上大学啦,丈夫出远门啦,卓玛要嫁给扎西啦,都会到来挂经幡,不一定非要等到节日。藏族几乎全民信佛,所以风马旗随风舞动一下就是传播了佛法。
除了悬挂五彩经幡,也有人在栈道上晒唐卡。
这是转经筒,栈道上基本上隔不远就有一排转经筒,转经筒里面藏有大量的佛教经书,大部分都是佛教经典,而且不是一成不变,如果有新的佛经也会往里面添。藏民认为,只要转动一下转经筒就等于读了一遍佛经了,宣扬了佛法。所以很多藏族人转了一辈子转经筒,读了不知多少遍佛经,都不知道里面到底写了些什么东西。跟风马旗一样,都是读经的偷懒利器。强烈建议咱们的教科书也采用这种方式,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下山的时候遇到了一对情侣,他们好像在摘果实,好奇走过去看看他们在摘什么。他们自称“老八一”,从小到大都是在八一长大的,其实父母都是四川人,但是他们算是土生土长的藏民了。通过他们的描述,真正的藏民这么多年基本上都被同化了,除了一些宗教习俗,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已经很接近汉人了。有时候觉得汉族文化太可怕,几千年过去生生不息,那种特有的变通就像流沙一样,攻击不了它也摆脱不了它,最终都会被这种文化掩盖了头顶。
原来他们在摘这个,我问他们这是什么,他们也叫不上,给我吃了一个,原来是覆盆子,西藏的覆盆子都是这种橙色的,果实比较坚硬,但是很可口……
旅行者徐伯英
这是距离八一镇24公里的卡定沟,是一处旅游景区。里面的峡谷地貌高耸入云,样貌奇特,并且山壁上许多天然样式形似观音,据说只有有缘人才能看得出来。
图片中下有个三角形的图案,在石檐下有一盏酥油灯,左边是一个穿着袈裟的和尚。即使借用一旁的导游介绍,还是不能看出个所以然。当有人看出佛状兴高采烈把我拉过来,指着一处问我那是什么,除了石头别无其他回答。看来小编与佛无缘。
卡定沟里的天佛瀑布,之所以叫做天佛瀑布,是因为在瀑布底下,水雾之间,隐隐约约出现佛像,因此得名天佛瀑布。
这是玛尼堆,由玛尼石堆积而成。玛尼石上刻的内容是六字真言,六字真言简称就是“玛尼”,所以叫玛尼石,还一直以为叫“尼玛堆”呢。西藏最常见的除了经幡就是玛尼堆了,在路边,在山口上,在偏远的地方都有,每一个路过的藏民都会在上面扔玛尼石,也是传播佛法的一种途径,久而久之有的累计成山,很多玛尼堆都成了路标,也有指路的功能。
横跨尼洋河的铁索桥,桥的这头有集市,很多村民每天都会挑一些当地特产到集市上销售。
中流砥柱,激流中毅立千年而不动,万千石头中脱颖而出,重量、形状、位置、流向等无数因素同时满足才造就这历史脊梁。这幸运之石中国有两处,一处在黄河上,一处便是318国道的泥洋河上。&&
太昭古城,清末,清政府在这里设立太昭宗。这里也是古代西藏几条交通要道的交汇点,当时这里人口众多,商铺林立,十分热闹。而这里,距离拉萨仅有200公里。
这是在太昭古城里面遇到的小男孩,我让他带我去玩,他就把我带到古城的庙里。小男孩的普通话有点生硬,沟通起来有点困难。临走的时候他从手里的一打光盘里面挑了一张送给我,说这是他看过最好看的动画片。
这是米拉山垭口,也是川藏线到拉萨的最后一个高山垭口,过去不远就是拉萨了。
这是在米拉山垭口上居住的藏民家里。
各个名山的垭口都是游客停留的集中地,所以这些藏民会在这上面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赚钱。有的藏民用一条彩带把平地圈起来就是停车站,进来就收10块钱;还有垭口上的厕所,十分简陋,上一次就收两块,有的甚至只是一堵墙,躲在后面也收两块;还有很多藏民是脖子挎个包,里面全都是经幡和哈达,还有各种各样的佛珠转经筒,走来走去叫卖,在他们面前最好不要表现出任何感兴趣的表情,更不要询问,询问过后如果不买就走了,他就会一直跟着你,如果你躲得快他跟不上,那么就是一顿臭骂了;这一家人是在垭口上放了一条土狗假冒藏獒,路人都不认识,都以为是藏獒,拍照就是十块钱。这种照片拍不起,走上去跟他们聊天,问他们一天可以收多少张拍照钱,他们说多的时候有两百张,少的时候也有三四十张。说没两句就问我要烟,我身上没烟,只好叫队友给了他们两根。
从米拉山口下来,迎接我们的是成片成片的油菜花。
318的“4567”路标,也算是318一个比较有纪念意义的路标,很多人在这上面涂涂画画。在这之前,也有几辆车跟我们一样,行驶缓慢,鬼鬼祟祟,然后我们同时下车拍照留念。我想说,我们到拉萨了。
拉萨到处都是藏餐馆。这是藏民的主食,酥油茶,他们常年喝着这种茶,加了盐巴,队友都说喝不惯,我倒觉得挺好喝的。酥油茶一般都是伴着糌粑作为主食的。
整个布达拉宫由七八米高的白墙围起来,一般要顺时针绕行,需要40分钟时间走完。已经有人开始排队购票了,而明天八点半才开始售票,并且购的只是预约票,后天才能凭借预约票购得门票。并且每天只发放2800张票,有2100张已经被旅行社拿下,只有700张散票,而一个人能一次买四张,也就说前面有175个人的时候就可以放弃排队了。现在一张预约票要200至300元,也就是说一张票要400至500元,而且黄牛票用的是别人的身份证,你还需要把自己的身份证压在旅行社或黄牛党处。这也不是说你一定能进,因为身份证不是你的,还需要伪装(比如戴口罩)才能不被发现……&&
在布达拉宫周围经常都能看见的朝圣者,他们都是从遥远的地方按照一套跪拜标准跪过来的,西藏的环境十分恶劣,很多人甚至没能拜倒布达拉宫就已经倒下了。
而我们同样怀揣同样激动的心情,来到了这段旅程的目的地——拉萨。
旅行者徐伯英
布达拉宫一票难求,只能在宫墙外面游走,即使如此,墙外仍然熙熙攘攘,人流攒动。就在这个圈子里,除了游客,还有摊贩,售卖各种佛珠、羊毛披肩、和手工艺品。
售票处设在布达拉宫的右下方,山脚下一排都是旅行社,不过线路大同小异,“拉萨一日游”,“珠峰四日游”等。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商铺包围了布达拉宫,卖帽子的、卖鞋子的、卖饮料的,对比之下,墙内森严神圣,墙外就有点太轻浮了。
布达拉宫的后半边,绕着围墙全都是转经筒。转经筒内装有“六字大明咒”经卷,是佛教的经典教科书,相当于圣经。并不是每个佛教徒都能够读得懂经书的,所以就想出这么个方式,把经书装入滚筒,转动一次相当于读了一遍经书,宣扬了一次佛法。就好像基督徒每天要读圣经一样。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转经筒一定是顺时针转的,逆时针转的人都是邪门的人。所以在布达拉宫外围逛的时候,一定要顺时针走,虽然没有人呵斥你,但是这对宗教的极度不尊重。
六字大明咒就是六字真言,“唵(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òng)”,相当于我们汉语常念的“南无阿尼陀佛”,韩红有一首歌《家乡》里面的歌词也有六字真言作为主歌词。
看着一整排转经筒,地上和横木上全都是油泥,就好像久未清洗的厨房墙壁一样,还偶尔能够看见有一罐油挂在横木上。一时也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正好也有一个青年也在观察转经筒上的油,我顺口就问道:“你知道为什么这上面油乎乎的吗?”
青年说:“不知道,我也好奇,你知道吗?”
我突然明白,说道:“可能是因为转经筒生锈转不动的时候就往上面添油。”
青年也豁然开朗。我继续说道:“你自己一个人来旅游吗?”
他说:“是的,不过我在火车上认识了一个驴友,还有一个藏族的朋友,他们就在后面。”
我问:“你们哪里过来的?”
他说:“广州。”
在这里遇到广东人自然十分高兴,告诉他我也是广州过来的。我们边走边聊,青年的另外两个朋友也跟上来了,一个是深圳过来的,一个是在广东读大学的拉萨女孩。
拉萨女孩叫做白马,有白马在,她又在广东读大学,所以交流起来没有障碍,她可以把西藏的文化很好地表达出来,趁这个机会,很多常见却不懂的问题,都一一在与白龙的交流中了解。
在绕着布达拉宫转的过程中,经常可以看见一块块的石片,上面刻了藏语,不仅仅在布达拉宫,在很多地方都能够看见这些石片,甚至堆成山的。白马告诉我们,大部分的石片上面都是刻着六字真言的,也有其他祝福的文字刻在上面。其实就叫玛尼石。
在西藏随处可见的五彩经幡上面也是主要印上六字真言,还有风马旗,风马旗面积比较小,是一种往天上刹的小纸片,撒出去就等于宣扬佛法。
在布达拉宫周围经常都可以看到朝圣者,朝圣者大多都是从千里之外的地方,按照三步一叩的方式一路走来,在西藏这个地方,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都十分恶劣,很多朝圣者需要在路途中面对大雪、泥石流、还有高原缺氧的条件,许多的朝圣者都未能走到布达拉宫就死路上了。
在藏族人朝拜的时候,不像汉人一样双手合十,这种方式会给来世带来灾难,而是双掌合起来的时候要把两只拇指塞进掌心。现在额头上点一下,接着在鼻子上点一下,最后在下巴点一下,寓意前世今生与来世。然后跪在地上,把双手放在地上的两块木板上,向前伏在地上,五体投地叩在地上。然后站起来,向前走三步,重复刚刚的动作。
白马告诉我们,可以向他们拍照,千万不要站在朝圣者的头前,这会很不尊重他们,也是对宗教的一种亵渎。白龙还说,遇到朝圣者可以给钱他们,他们会用这些钱去解决吃饭的问题,有的人就会用给钱的方式,把自己的心愿寄托到朝圣者的身上,也可以起到去朝圣一样的效果。
在拉萨经常可以看见有藏民手里拿着转经轮,白马帮我们从几位老人的手里借来转经轮给我们体验一下他们的手持转经轮。发现好像妇女拿的转经轮的手柄比较短,有点像拨浪鼓,男人拿的手柄都比较长,需要一头插在衣服口袋里面,一只手持手柄,顺时针转动。
我们生硬地转着转经轮,常常不能正常转动,借给我们转经轮的藏族老人见了变笑边纠正我们的动作。问一个老人,手上的转经轮已经转了多长时间了,他说已经有五十多年了。我问能不能看看里面的经书,老人就把转经轮的盖子打开来给我看,正想抬起相机往里拍了一张照,他突然盖起来,神秘地向我摇了摇头……
西藏几乎全民信佛,只关注来世,并不太在意今生的奋斗,都觉得只要多念经,来世就一定能够过得很好。他们觉得赚别人太多的钱就是罪恶,会遭到惩罚,所以他们的生活都比较有些。白马也觉得,很多藏民因此而变得懒惰,去追求一种虚无缥缈的修炼。
这是在布达拉宫后面的公园里面,这是这些老人的娱乐活动,很简单,就是掷色子,贝壳和铜钱作为赌资,纯属娱乐,不含赌博性质。
逛过了布达拉宫,白马带我们去吃藏面,参观西藏大学,只是西藏大学不给外人进入,所以没有参观成。在路边买佛珠,这里很多卖佛珠的摊主都是旅行者,他们去旅游的时候带回的菩提佛珠还有羊毛披肩,换成钱后继续旅游。一串佛珠都在三四元左右,羊毛披肩五十元可以买两条。不过据说很多都是从义乌和广州过来的。
晚上白马邀请我们去她家里做客,这是我们第一次去藏民家做客,白马也是第一次邀请汉人去家里做客。
去到白马家的时候,看到眼前的场景,跟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客厅的灯光是一种温和的黄颜色调,除了一些家具的外饰是藏族风格以外,也有五十多寸的液晶电视,地板是光滑的瓷砖,书架上放了牦牛摆件,柜子上摆了他们过藏历年时的供奉龛,还有喇嘛的画像。
每个藏民家里都有一个小祠堂,里面供奉了达赖,中间有一个酥油灯,常年不灭,白马打开柜子给我们看,全都是酥油灯,我说这样用一年把,她说一个月就用完了。
在藏民的小祠堂里,是不能够随便拍照的,每张照片,每件物品拍照前都要经过主人的同意,不过除了画像以外,一般的物品拍照都没有问题。
在白马家的客厅里,奶奶给我们到了酥油茶,我们喝一点,奶奶总是倒满。还有青稞酒,不过家里的青稞酒已经喝完了,所以买了灌装的青稞酒,有点像我们常见的糯米酒,浓度不高,甜甜的很好喝。
奶奶还给我们捏了糌粑,糌粑是藏民的主食,主要是青稞磨成粉,然后捏成的面食,外形有点像鱼饲料,里面会加些白砂糖,所以尝起来有点甜,味道还不错。他们几乎每天早餐都是糌粑配酥油茶。
他们还给我们尝一种牛肉干,这种牛肉干是生的牦牛肉风干的,吃起来有点腥,也很香,口感很像在啃树皮。这是他们平时的零食。
白马一家人。
今天是个不错的经历,对藏民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
旅行者徐伯英
我们在拉萨待了五天,这是我们住的家庭旅馆,厨房咖啡厅一应俱全。越野e族、搜狐、爱卡的领队每次来都会住这里。房东是亲爱的葛姐,特别热心,经常义务帮助旅客订机票,寄邮件,找关系,买门票。即便素未谋面,只要有需要在拉萨办的事,葛姐都会帮忙,所以说葛姐是不会拒绝人的老好人。刚好那几天,整幢别墅就我们几个人,住在条件这么好的地方,外面太阳又晒,队友们都懒得出去,我们就每天在葛姐家做饭、睡觉、打牌,谁赢了钱就拿去吃海鲜,所以网络上传言,有五个神经病去拉萨天天吃海鲜……
我们去菜市场买菜,说是市场,其实就是一条小巷子,几个摊贩形成的集市而已。这里的蔬菜、鱼类都是从别的地方运过来的,物价较市偏高,不过跟川藏线上的物价比起来就觉得很便宜。提议做饭的队友全不做菜,小编则担任主厨工作,从洗菜切菜到烧鱼端碗,俨然保姆。
拉萨也有广场舞,而且听说这里才是广场舞的发源地,他们播放的歌曲有我们耳熟能详的高原歌,也有叽里呱啦的藏语歌。小编觉得特别牛逼的地方就是,旁边停有几辆防弹车,还有许多特警持枪把守。所以说,其实西藏的安保系统都做得很好,很多人觉得西藏动乱危险,都是自己吓自己。如果老是担心这里危险那里危险,浴室也会摔死人对不对?
夜晚的布达拉宫。高原上天黑得比较晚,基本上九点钟天都还是亮的。布达拉宫前方有巨型探照灯,九点钟准时打开,把雄伟的布达拉宫照得通体发光,不过为了保证的喇嘛的睡眠质量,十一点准时关灯。
这是在布达拉宫前方的广场,晚上有很多人在这里摆摊贩卖佛珠、明信片、羊毛披肩,有很大一本分都是年轻人,他们边旅行边摆摊,赚足了钱就去往下一个目的地。很多人就是刚刚从、尼泊尔旅游过来的。我们一开始买了明信片,到一个城市就到当地邮局盖邮戳,一张明信片上集满了整条川藏线的邮戳,这比简单寄张明信片有意义得多。他们说他们也有,我们说我们高价买,但是他们拿出来一看,每个邮戳都偏大,并且干干净净、工工整整,就是邮局里专门盖章的也不可能如此工整干净,所以就没跟他们买……
晚上十点多,布达拉宫门口已经排了长龙,都是等明天八点半开门买门票的。我混进去采访他们,他们这里大部分人都是黄牛党,并且很多都是放暑假的学生。一个人可以买四张票,一张票的转让价格是200元,而且买的都是预约票,第二天再拿预约票直接买票进去参观,票价是200元(顺便提一下,当地藏民的门票价是2元)。但是这种方式需要互相交换身份证,参观完后再换回来。但是更多的做法是,跟别人约好,第二天五点钟把位置转让出去,转让费市场价是500元。因为五点以后有警察来抓人,抓黄牛。我问他们怎么知道不会有人插队呢?原来他们每个人都会看着前面几个人,也认准了这几个人,绝对不会允许别人出现,因为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所以一般都不会发生插队。
跟着葛姐到布达拉宫旁吃烤全羊,还有西藏妹子展喉高原曲。香脆的羊皮,坚韧的鲜肉,再撒上孜然粉,浓浓的西域风味让人流涎三尺。还有著名的藏香猪,肥的不腻,瘦的不焦,一口咬下,觉得吃猪也神圣……&&
这是藏式KTV。
八廓街,拉萨的著名商业中心,相当于广州的北京路。这里仍然保持着清朝的总体风貌,清朝的办事衙门位于八廓街内,不过如今已经变成了博物馆。
八廓街的中心有间藏餐馆,叫玛吉阿米。玛吉阿米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情人的名字,四百多年前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就是在这座小黄楼悠悠相会。仓央嘉措是历史上最有才情也是最有争议的达赖,写了大量的情诗流传于世,不过学者喜欢纠正为道诗,而我们更愿意相信仓央嘉措是个浪漫的宗教领袖。如果你还对仓央嘉措毫无认识,那么你一定看过《非诚勿扰》,里面有一首诗《见或不见》,就是改编自仓央嘉措的情诗,也正因为《非诚勿扰》,这位几乎被历史尘封达赖,为大江南北所熟识。
这是大昭寺。
色拉寺辩经,每天下午三点至四点半,群僧聚集在树荫底下,沙地之上,三四个个一伙,几个席地而坐,几个披裟而立。站着的对坐着一通问叱,坐着的对站着的摇头晃脑。拍掌锤肩又讽刺,张嘴大喝兼推搡…… 不过小编看这些喇嘛用藏语辩经时邪恶得自行进行翻译,坐着的抬起头来问站着的:“晚上去洗脚?”站着的神情激动,额手称庆,拍掌道:“好!就这么定了!”&&
经常都能看到有些照片是布达拉宫照片的倒影,很漂亮,我们找了好久才找到这个位置。这是布达拉宫的背面,正面是广场,没办法拍倒影。这是龙王潭,听说坏人们都会被龙王拉到水里面去亲热。应该这个角度也是逛布达拉宫必来的地方,去旅游的小伙伴们可以试着找找这个角度……
体验了拉萨的生活,我们赶紧离开,生怕再不走就不想走了。我们的回程走青藏线,青藏线又是另一番景象,风景较川藏线更加美不胜收……
旅行者徐伯英
在拉萨呆了五天,离去的时候我们一行人和葛姐拍的合影。
好像很多人都会在葛姐家的墙壁上写些留言,留下印记。这个任务落在了小编身上,看着客厅被涂抹,被张贴得密密麻麻的墙壁,不知从何着笔。同时,也希望我们的故事引人注目,被更多的人看见,甚至每一个到葛家来住的旅客都能看到,在旅馆里找了许久,终于被小编找到了一块绝佳的位置,满足所有的要求,并且这里无人涉及,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可以在上面随心所欲……
再见了葛姐,再见了小狗狗。
羊卓雍措(措就是湖的意思),也叫羊湖,西藏的三大圣湖,海拔四千四百多。本以为雨天湖水会浑浊暗淡,但是第一眼的羊卓雍错确实如它的名字一样,是块纯洁的碧玉(雍是碧玉的意思)。本来还带了泳裤来去圣湖偷偷游泳,但是看到如此洁净的湖面,游泳是个愚蠢的想法,就连一滴污水也不愿它坠入湖中……
走在青藏线上就是这样,经常几百公里都见不到人烟,更不要说抽水马桶了,所以在露天方便已成了习惯,不要责备我们污染环境,这些都是绝佳的肥料。女人来到这里如果太矫情就只能憋着了,不过好像到最后都习以为常了,并不是什么难为情的事情。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诶,把祖国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在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没错啦,这就是青藏铁路,从拉萨一直通到西安。
这么有名的轨道,怎么能不卧轨呢?这分别是普通、文艺和二逼的卧轨方式。
不过大家千万别学。青藏公路每一段路都有人把守,一般都是请当地的藏民看守管理,就是防止像我们这些想死和不想活的人跑到上面玩耍。当我们看到有藏民开摩托车向我们驶过来的时候,打算挂上火车逃跑的,但是速度太快,没敢挂。所以就给他们逮个正着,说要每个人罚款两百块钱,我们跪地痛哭,抱住他们的大腿,一把鼻涕抹在他们裤子上,说我们是学生,没有钱,保证下次再也不敢了。这才放我们离开。
这是我们队的老大——静妈,小婉是也。
现在有点鄙视在川藏线上第一次见到雪山的心情了,太幼稚了,没见过世面,见到雪山这样激动。青藏线的海拔起伏比较平均,都在四千米以上,所以一路过去绵延不绝的都是雪山,看得审美疲劳。
纳木错,票价120元。虽然叫做公园,但是绝对不是城市里的那种公园概念,这仅仅只是一个卡在公路上的售票处。进去以后完全没有公园的感觉,也不会有太明显的商业迹象,这个公园太大了。
这是从神湖里流出来的水,这水不能乱碰,不然会被诅咒的。小编只是把空瓶子伸到溪里装了一瓶水,仅仅那装水的时间,把手从皮冻到骨头,整整酸痛了两天。
纳木错,西藏的三大圣湖,也是中国最美第三湖泊。平缓的公路绕着湖泊,草原上牛羊成群,马匹奔腾,星星点点的西域帐篷安然而卧。今天就住牧民帐篷吧,停下车,去抱抱羊,去摸摸牦牛,骑骑马……&&太漂亮了,又一次震撼了我们,现在开始晒照片,大家准备好流量……
八点半的纳木错,好长时间没有见过这么洁净湖水。你可以用手试试刺骨的湖水,但是绝对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污染,就连无所不能的商业足迹也只是在角落里偷偷呻吟。&&
清晨的纳木错,这里不适合看日出,当太阳露出边角的时候,已经耀得人睁不开眼睛来。零星的游客散步在湖边石滩上,白牦牛悠闲地吃草于蔚蓝之间。一座座玛尼堆安然在湖边享受清风,湖对面的雪山在连峰中显得突兀,清澈的碧波,冰凉的温度,就连云朵也希望和神湖来个亲密接触……&&
这是纳木错旁的药王山,也是藏民的神山。遇到一个藏族卓玛,小编很无耻地跟她一起转山。原来她真在转山,转山也是藏民的一种祈祷活动,卓玛说转山只能转单数圈,这样才灵验。这位藏族姑娘的普通话特别好,原来还是在广州读书的……
需要登录才能回复
快速登录:
>" data-summary=' ' >
穷游大洋洲
/link?url=nK7_qwz08bRoC7j18fHCAJpBlt5MQBld-FZOYH_SxQ1t7RNmrKlkbJn29LRGRwJrIKPfimdB53XVh0Rlf9sT7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牙还牙第一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