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了辛伐汀片后右上乳腺癌术侧肢体水肿出现水肿怎么办?

血脂调节药概述_好大夫在线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王小虎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临床药物手册
血脂调节药概述
血脂调节药
阿托伐他汀钙
【商品名】 阿乐
【药物名称】 阿托伐他汀钙
【适应证】①各型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②冠心病和脑中风的防治。本品可降低心血管病的总死亡率。亦适用于心肌梗死后不稳定性心绞痛及血管重建术后;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可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心绞痛、脑卒中的危险性。
【药理】(1)药效学:为一种选择性、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竞争性抑制胆固醇(CHO)的生物合成;使细胞内胆固醇减少,经反馈调节,使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上调,活性增加,促进对LDL,摄取和分解代谢,也减少LDL合成,而使LDL-C总胆固醇水平下降。作用部位主要在肝脏,其代谢产物也有相似的药理作用。与安慰剂对照,本品每日10mg~80mg,使总胆固醇下降30%~46%;LDL-C下降4l%~6l%;ap0B下降34%~50%;也使TG下降14%~33%.和HDL- C增加6%~9%。在他汀类中.阿托伐他汀调脂作用较强。近年的研究证实,他汀类除调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症、抗氧化、减少内皮素生成、减少组织因子表达、抑制血小板集聚、稳定斑块、抗血栓等多方面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因此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脑卒中的防治。
(2)药动学:口服后迅速被吸收,血药浓度达峰值时间为1~2小时。绝对生物利用度12%。血浆蛋白结合率98%以上。本品在肝脏经细胞色素P4503A4代谢。原药半衰期约14小时;因其代谢产物也具活性,对HMG-CoA还原酶抑制的半衰期可长达20~30小时。本品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由胆道排泄,经尿排除的不到2%。本品可分泌至人乳。
【不良反应】通常耐受良好。不良反应常为轻度和一过性,发生率约1%。(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便秘、胃肠胀气、消化不良、腹痛、头痛、恶心、肌痛、无力、腹泻和失眠。也有报道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和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升高。(2)罕见不良事件包括:肌炎、肌病、横纹肌溶解、感觉异常、周围性神经病、胰腺炎、、胆汁淤积性黄疸、厌食、呕吐、脱发、瘙痒、皮疹、阳痿、高血糖症、低血糖症、胸痛、头晕、血小板减少症和过敏反应(包括血管神经性水肿)。并非所有列出的不良事件都与本品治疗相关。
【禁忌证】对本品所含的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活动性肝病患者、血清氨基转移酶持续超过正常上限3倍且原因不明者、肌病、孕期、哺乳期及任何未采取适当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禁用本品。
【注意事项】(1)开始治疗前应做肝功检查并定期复查。患者出现任何提示有肝脏损害的症状或体征时应检查肝功能。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的患者应加以临测直至恢复止常。如果氨基转移酶持续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建议减低剂量或停用本品。过量饮酒和/或曾有肝疾病史患者慎用本品。(2)如患者的CPK水平显著升高,诊断或怀疑有肌病时.应停用本品。患者出现任何提示肌病的症状或体征时应检CPK。如CPK持续明显升高(超过正常上限10倍),应停用本品(参见药物相互作用)。(3)孕期和哺乳期妇女禁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育龄妇女应采取适当的避孕措施。阿托伐他汀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尚未得到证实。动物试验证实,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对胚胎和婴儿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当服用阿托伐他汀剂量超过按体重每日20mg/kg(相当于临床人给药剂量)时,大鼠后代发育迟缓,出生后存活率下降。大鼠血浆中的阿托伐他汀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的浓度与其乳汁中的浓度相同。该药及其活性代谢产物是否在人乳中分泌尚不清楚。(4)儿童使用本品应由专科医生判断。本品在儿童的治疗经验仅限于少数(4到17岁)患有严重脂质紊乱如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本品在这一患者人群的推荐起始剂量为10毫克。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耐受性,剂量可增加至每日80毫克。尚无本品对该人群生长发育的安全性资料。(5)在年龄70岁以上的老年人使用推荐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其疗效及安全性与普通人群没有区别。(6)肾脏疾病既不会对本品的血浆浓度产生影响,也不会对其降脂效果产生影响,所以肾功能不全使无需渊整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 当他汀类药物与环孢素、贝丁酸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咪唑类抗真菌药和烟酸合用时.肌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在极罕见情况下,可导致横纹肌溶解,伴有肌球蛋白尿而后继发肾功能不全。阿托伐他由细胞色素P450 3A4代谢。基于其他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应用经验,本品与细胞色素P450 3A4的抑制剂(环孢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咪唑类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合用时应谨慎。细胞色素P450 3A4的诱导剂(利福平、苯妥英)对本品的作用不详。本品与该同工酶的其他底物间可能的相互作用不洋.但对治疗指数窄的药物如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应多加注意。本品与降压药物或降糖药物合用的临床试验中.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红霉素:健康受试者服用本品和抑制细胞色素P450 3A4的红霉素(500mg.一日4次)时,阿托伐他汀钙的血浆浓度增高。地高辛:本品多剂量与地高平联合用药时,地高辛的稳态血浆浓度增加约20%。服用地高辛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监测措施。口服避孕药:本品与口服避孕药合用时,炔诺酮和乙炔雌二醇的浓度增高。选用口服避孕药时应注意其浓度增高。考来替泊:考来替泊与本品合用时.阿托伐他汀钙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的血浆浓度下降约25%。但二药合用的降脂效果大于单一药物使用的降脂效果。抗酸剂:本品与含有氧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的口服抗酸药混悬剂合用时,阿托伐他汀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的血浆浓度下降约35%;但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未受影响。华法林:本品与华法林合用,凝血酶原时间在最初几天内轻度下降,15天后恢复正常。即便如此.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加服本品时应严密监测。安替比林:本品多剂量与安替比林联合用药时未发现对安替比林清除的影响。西咪替丁:有关本品与西咪替丁相互作用的研究未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给药说明】在开始本品治疗前,应进行标准的低胆固醇饮食控制,在整个治疗期间也应维持合理膳食。
【用法用量】(1)常用起始剂量为10mg,一日1次。可在一天内的任何时间服用.并不受进餐影响。但最好在晚饭后服用。应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基线水平、治疗目标和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剂量的个体化调整。剂量调整时间间隔应为4周或更长。本品最大剂量为一天1次80mg。大剂量的应用主要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试验,在我国尚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尤其是安全性。(2)原发性高胆同醇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的治疗:大多数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一次10mg,一日1次。其血脂水平可得到控制。治疗2周内可见明显疗效.治疗1周内可见显著疗效。长期治疗可维持疗效。(3)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初始剂量为一日lOmg。应遵循剂量的个体化原则并每4周为时间间隔逐步调整剂量至一日40mg。如果仍然未达到满意疗效,可选择将剂量调整至最大剂量一日80mg或以40mg本品配用胆酸螯合剂治疗。(4)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对于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本品的推荐剂量是一日10~80mg。阿托伐他汀钙应作为其他降脂治疗措施(如ILDL血浆透析法)的辅助治疗。或当无这些治疗条件时,本品可单独使用。
【制剂与规格】& 阿托伐他汀钙片:& (1)10mg*7片;(2)20mg;(3)40mg。
阿托伐他汀片
【通用名】& 阿托伐他汀片&&& 【商品名】& 立普妥&&& &&【英文名】 Atorvastatin tablets
【药理毒理】 本品为 HMG-CoA 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通过抑制 HMG-CoA 还原酶和胆固醇在肝脏的生物合成而降低血浆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并能通过增加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 LDL )受体数目而增加 LDL 的摄取和分解代谢。本品也能减少 LDL 的生成和其颗粒数。本品还能降低某些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FH )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水平,而这一类型的人群对其他类型的降脂药物治疗很少有应答。
 本品能降低纯合子和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以及混合性脂类代谢障碍患者的血浆总胆固醇( TC )、 LDL-C 和载脂蛋白 B ( ApoB ),还能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VLDL-C )和三酰甘油( TG )的水平,并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和载脂蛋白 A 1 ( ApoA 1 )的水平。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吸收迅速, 1 ~ 2h 达血浆峰浓度。吸收程度随口服剂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地增加。本品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 12% ,抑制 HMG-CoA 还原酶的利用度约为 30% 。系统利用度低的原因为胃肠粘膜清除和肝脏首过代谢。本品分布容积为 565L ,血浆蛋白结合率为 98% 。本品在体内代谢成为邻羟基化和对羟基化代谢产物对 HMG-CoA 还原酶的抑制作用与阿托伐他汀相当。对循环 HMG-CoA 还原酶抑制活性的大约 70% 来源于阿托代他汀的活性代谢产物。动物实验提示,细胞色素 P4503A4 在阿托代他汀代谢中起重要作用。阿托代他汀及代谢产物通过肝脏和 / 或肝外途径代谢后主要经胆汁排泄,平均血浆清除半衰期为 14h ,因活性代谢产物的作用,本品对 HMG-CoA 还原酶抑制活性的半衰期约为 20 ~ 30h 。尿液中检测出的阿托代他汀不到口服剂量的 2% 。
 给予相同剂量后, 65 岁以上健康老年人的血药浓度比年轻人高( C max 约高 40% , AUC 约高 30% ),女性的 C max 比男性约高 20% , AUC 约低 10% ,但临床降脂效果无显著差别。肾脏疾病对阿托代他汀的血药浓度或其降低 LDL-C 的效果没有影响,血泪放逐极不会显著增加本品的消除,慢性酒精中毒性肝脏疾病患者中,血浆阿托代他汀浓度显著增高。
【适应症】 杂合子家族性或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也用于纯合子高胆固醇血症。
【用法用量】 (1)常用起始剂量为10mg,一日1次。可在一天内的任何时间服用.并不受进餐影响。但最好在晚饭后服用。应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基线水平、治疗目标和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剂量的个体化调整。剂量调整时间间隔应为4周或更长。本品最大剂量为一天1次80mg。大剂量的应用主要在记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试验,在我国尚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尤其是安全性。(2)原发性高胆同醇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的治疗:大多数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一次10mg,一日1次。其血脂水平可得到控制。治疗2周内可见明显疗效.治疗1周内可见显著疗效。长期治疗可维持疗效。(3)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初始剂量为一日lOmg。应遵循剂量的个体化原则并每4周为时间间隔逐步调整剂量至一日40mg。如果仍然未达到满意疗效,可选择将剂量调整至最大剂量一日80mg或以40mg本品配用胆酸螯合剂治疗。(4)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对于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本品的推荐剂量是一日10~80mg。阿托伐他汀应作为其他降脂治疗措施(如ILDL血浆透析法)的辅助治疗。或当无这些治疗条件时,本品可单独使用。
【不良反应】 && 本品可被较好地耐受,不良反应多为轻度和一过性,最常见的是便秘、腹胀、消化不良和腹痛 ⑴ 。因本品的不良反应而停药者< 2% 。其他有 ALT 升高( 0.7% ),发生在用药 16 周内。
【禁忌症】 活动性肝病或原因不明的转氨酶持续升高患者及对本品的任何成分过敏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 && ① 使用本品治疗前、治疗 6 周及 12 周或增加药物剂量后进行肝功能检测,并在以后定期测定肝功能。 ② 治疗过程中出现弥漫性肌痛、肌肉触痛或无力,特别是伴有全身不适或发热时,或 / 和肌酸磷酸激酶( CPK )水平明显升高,应考虑肌病的可能性。如为肌病,应停止本品的治疗。 ③ 使用本品前,应通过适当饮食、运动和减轻的体重等方法控制高胆固醇血症,并治疗其他原发疾病。 ④ 本品过量无特殊治疗。一旦发生过量,应予以对症及相应的支持疗法,血液透极不能显著增加其清除。 ⑤ 开始治疗和 / 或增加剂量后 2 ~ 4 周应监测血脂水平,并据此对剂量进行相应的调整。 ⑥ 对纯合子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除非无法进行其他治疗,本品应作为其他降脂治疗措施( LDL 血浆分离置换)基础上进行的治疗手段。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与含有炔诺酮和炔雌醇的口服避孕药合用时,能分别使诺酮和炔雌醇的 AUC 增加 30% 和 20% ;与红霉素合用时,本品的血浆浓度约增高 40% ;与地高辛合用时,多次给药后,地高辛的稳态血药浓度增加约 20% ,应对地高辛浓度进行监测,与考来烯胺(消胆胺)合用时,本品的血浆浓度降低约 25% ,但降低 LDL-C 的效果较单用本品或考来替泊的效果都大。本品与环孢菌素、烟酸、红霉素及吡咯类抗真菌药合用,发生肌病的危险性增加。
【制剂与规格】& 阿托伐他汀片20mg*7片
【商品名】 普拉固&&& 美百乐镇
【药物名称】 普伐他汀
【适应证】①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②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防治。
【药理】本品从真菌制备。(1)药效学:在体内竞争性地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使胆固醇的合成减少.继而使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合成增加,从而加强了由受体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分解和其从血中清除,本品还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合成从而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生成。以上主要作用部位在肝脏,结果使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本品还轻度降低血甘油三酯,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近年的研究证实.普伐他汀除调脂作用外.还有抗炎症、抗氧化、减少内皮素生成、减少组织因子表达、抑制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抗血栓等多方面作用。由此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防治起作用。
(2)药动学:本品口服后吸收迅速,吸收率约为34%。生物利用率约18%。本品本身具有活性.在肝内水解为无或极低活性的代谢产物。本品的蛋白结合率为50%,达峰时间约为1小时,t1/2为1. 3~2.7小时。本品通过肝肾两途径清除,70%从粪便排出,20%从尿排出。
【不良反应】不多见。(1)罕见的反应有:①肌痛,肌炎.横纹肌溶解,表现为肌肉疼痛,发烧,乏力常伴血肌酸磷酸激酶增高。横纹肌溶解可导致肾功能衰竭,本品与免疫抑制药、吉非贝齐、红霉素、酮康唑、烟酸等合用可增加其发生。②急性胰腺炎,见于治疗三个月内。上述反应出现时应停用本品。(2)少见的反应有:阳痿、失眠。(3)较多见的反应有:腹泻、胀气、眩晕、头痛、恶心、皮疹。
【禁忌证】(1)对本品过敏者。(2)有活动性肝病患者。
【注意事项】& (1)在动物中尚未发现本品致畸胎,但在孕妇中的安全性未确立.故不推荐使用。(2)用本品治疗时有微量排入乳汁,故不推荐用于乳母。(3)在儿童中有限的应用本品虽未见异常,但长期安全性未确立。(4)应用本品时血氨基转移酶可能增高,有肝病史者用本品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5)对其他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过敏者慎用本品。(6)应用本品时如有低血压、严重急性感染、创伤、代谢紊乱等情况。须注意可能出现的继发于肌溶解后的肾功能衰竭。(7)用药期间随访检查血胆固醇、肝功能试验和肌酸磷酸激酶。
【药物相互作用】(1)与抗凝药同用可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2)考来替泊、考来烯胺与本品同服可使本品的生物利用度降低.故本品应在4小时后服。(3)本品与环孢素、红霉素、古非贝齐、烟酸、免疫抑制药、酮康唑等同用使肌溶解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机会增加。
【给药说明】(1)在应用本品调血脂治疗时须同时用饮食治疗。(2)用本品过程中如有氨基转移酶增高达三倍正常高限,或肌酸磷酸激酶显著增高或有肌炎,应停用本品。(3)肾功能减退时本品剂量应减少。(4)本品可在空腹时或进餐时服用。
【用法与用量】成人常用量 口服,10~20mg(一般从20mg开始).一日1次,临睡前服用。剂量可按需要调整,但最大剂量不超过 一日4omg。
【制剂与规格】& 普伐他汀片:美百乐镇(1)10mg*7片;普拉固(2)20mg*5片。
【商品名】舒降之&& 剑之亭滴丸
【药物名称】 辛伐他汀
【适应证】①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②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
【药理】本品由土曲霉菌酵解产物合成。(1)药效学:本品本身无活性,口服吸收后的水解产物在体内竞争性地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使胆固醇的合成减少,也使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合成增加,主要作用部位在肝脏.结果使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中度降低血甘油三酯和增高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近年的研究证实,辛伐他汀除调脂作用外,还有抗炎症、抗氧化、减少内皮素生成、减少组织因子表达、抑制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抗血栓等多方面作用。由此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防治产生作用。
(2)药动学:本品进食后吸收良好。吸收后肝内的浓度高于其他组织,在肝内广泛代谢,水解为代谢物,以β羟酸为主的三种代谢物有活性。本品与β羟酸代谢物的蛋白结合率高达95%。达峰时间为1.3~2.4小时,t1/2为3小时。60%经胆汁从粪便排出,13%从尿排出。治疗2周可见疗效,4~6周达高峰,长期治疗后停药作用继续4~6周。
【不良反应】不多见。(1)罕见的反应有:①肌痛,肌炎,横纹肌溶解,表现为肌肉疼痛,发烧,乏力常伴血肌酸磷酸激酶增高。横纹肌溶解可导致肾功能衰竭,本品与免疫抑制药、吉非贝齐、红霉素、酮康唑、烟酸等合用可增加其发生。②急性胰腺炎,见于治疗三个月内。上述反应出现时应停用本品。(2)少见的反应有:阳痿、失眠。(3)较多见的反应有:腹泻、胀气、眩晕、头痛、恶心、皮疹。
【禁忌证】(1)对本品有过敏史者。(2)有活动性肝病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升高者。
【注意事项】(1)由于在动物中本品可以致胎儿发育不良,故在孕妇不推荐使用本品。(2)本品是否排入乳汁尚不清楚,故不推荐用于乳母。(3)在儿童中有限的应用本品虽未见异常,但长期安全性未确立。(4)应用本品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可能增高,有肝病史者用本品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5)对其他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过敏者慎用本品。(6)应用本品时如有低血压;严重急性感染、创伤、代谢紊乱等情况.须注意可能出现的继发于肌溶解后的肾功能衰竭。(7)用药期间随访检查血胆固醇、肝功能试验和肌酸磷酸激酶。
【药物相互作用】(1)与抗凝药同用可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2)考来替泊、考米烯胺可使本品的生物利用度降低,故应在服用前者4小时后服本品。(3)本品与环孢索、红霉素、吉非贝齐、烟酸、免疫抑制药同用增加肌溶解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机会。
【给药说明】(1)在应用本品调血脂治疗时须同时用饮食治疗。(2)用本品过程中如有氨基转移酶增高达三倍正常高限,或肌酸磷酸激酶显著增高或有肌炎.应停用本品。(3)本品宜与饮食共进,以利吸收。HMG辅酶A还原酶活性在夜间较白日为强,晚上服药,有利于更好发挥药理作用。(4)中度肾功能不全时本品剂量可不减少,但在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ml/min)应减少剂量,小心使用。
【用法与用量】成人常用量& 口服,10~20mg,一日1次,晚餐时服用。高危患者.可从20mg,甚至40mg开始. 一日1次。剂量可按需要调整,但最大剂量不超过一日80mg。较大剂量使用的经验主要来自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试验。从最后的资料看.一般以不超过 一日40mg为安全。
【制剂与规格】& 辛伐他汀片:剑之亭滴丸 (1)& 5mg*28片;舒降之 (2)& 20mg*7片。
【商品名】 来适可
【药物名称】 氟伐他汀
【适应证】①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②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防治。
【药理】(1)药效学:在体内竞争性地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使胆固醇的合成减少,继而使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合成增加,从而加强了由受体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分解和其从血中清除.本品还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合成从而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生成。以上主要作用部位在肝脏.结果使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水平降低;本品还降低血甘油三酯水平和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近年的研究证实.氟伐他汀除调脂作用外.还有抗炎症、抗氧化、改善内皮功能、减少组织因子表达、抑制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抗血栓等多方面作用。由此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防治产生作用。
(2)药动学:本品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吸收率约98%。生物利用率为19%~29%。本品本身具有活性,在肝内经水解、N-去酰化、β氧化.主要的代谢产物无活性。本品的蛋白结合率高达98%。达峰时间0.5~0.7小时。t1/2约为1.2小时(范围0.5~3.1小时)。本品主要经肝清除,90%从粪便排出5%从肾排出。本品的最大降脂作用在4周内达到。
【不良反应】 (1)少见的反应有:肌痛.背痛。其他他汀类药治疗时出现的肌炎、横纹肌溶解在本品较少报道。(2)较少见的反应有:失眠。(3)较多见的反应有:腹泻、胀气、眩晕、头痛、恶心、皮疹。
【禁忌证】 (1)对本品过敏史者。(2)有活动性肝病患者。
【注意事项】 (1)在动物中尚未发现本品致胎儿畸形,但在孕妇中的安全性未确立,故不推荐使用。(2)用本品治疗时排入乳汁,其浓度为血中的一半,故不推荐用于乳母。(3)在儿童中有限的应用本品虽未见异常,但长期安全性未确立。(4)应用本品时血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和胆红素可能增高,有肝病史者用本品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5)对其他HMG-C0A还原酶抑制剂过敏者慎用本品。(6)应用本品时如有低血压、严重急性感染、创伤、代谢紊乱等情况,须注意可能出现的继发于肌溶解后的肾功能衰竭。(7)用药期间随访检查血胆固醇、肝功能试验和肌酸磷酸激酶。
【药物相互作用】(1)与抗凝药同用可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2)考来替泊、考来烯胺可使本品的生物利用度降低,故应在服前者4小时后服本品。(3)本品与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同用可使本品最大血浓度增高。(4)本品与利福平同服可使本品最大血浓度增高。
【给药说明】(1)在应用本品调血脂治疗时须同时用饮食治疗。(2)用本品过程中如有氨基转移酶增高达三倍正常高限,或肌酸磷酸激酶显著增高或有肌炎,应停用本品。(3)肾功能减退时本品剂量应减少。(4)本品可在空腹时或进餐时服用。
【用法与用量】成人常用量口服,20~40mg,&一日 1次,临睡前服用。剂量可按需要调整,但最大剂量不超过一日 80mg。
【制剂与规格】& 氟伐他汀片:(1)20mg;(2)40mg*7片。
【药物名称】 洛伐他汀
【适应证】①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②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
【药理】本品从真菌制备。(1)药效学:在体内竞争性地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使胆固醇的合成减少,也使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合成增加,主要作用部位在肝脏,结果使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由此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防治产生作用。本品还降低血清基油三酯水平和增高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近年的研究证实,他汀类除调脂作用外,还有抗炎症、抗氧化、减少内皮素生成、减少绀织因子表达、抑制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抗血栓等多方面作用。由此对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起治疗作用。
(2)药动学:本品口服吸收良好,但在空腹时吸收减少30%。本品在肝内广泛首过代谢.水解为多种代谢产物,包括以β-羟酸为主的三种活性代谢产物。本品与β-羟酸代谢物的蛋白结合率高达95%.达峰时间为2~4小时.t1/2为3小时。83%从粪便排出.10%从尿排出。长期治疗后停药,作用继续4~6周。
【不良反应】不多见。(1)罕见的反应有:①肌痛.肌炎.横纹肌溶解,表现为肌肉疼痛,发烧,乏力常伴血肌酸磷酸激酶增高。横纹肌溶解可导致肾功能衰竭,本品与环孢素、其他免疫抑制药、吉非贝齐、红霉索、烟酸等合用可增加其发生。②急性胰腺炎,见于治疗三个月内。上述反应出现时应停用本品。(2)少见的反应有:阳痿、失眠。(3)较多见的反应有:腹泻、胀气、眩晕、头痛、恶心、皮疹。
【禁忌证】(1)对本品过敏者。(2)有活动性肝病患者。
【注意事项】(1)由于在动物中本品可以致胎儿发育不良,故在孕妇不推荐使用本品。(2)本品是否排入乳汁尚不清楚.故不推荐用于乳母。(3)在儿童中有限的应用本品虽未见异常,但长期安全性未确立。(4)应用本品时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可能增高-有肝病史者用本品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5)对其他HMC-CoA还原酶抑制剂过敏者慎用本品。(6)应用本品时如有低血压、严重急性感染、创伤、代谢紊乱等情况,须注意可能出现的继发于肌溶解后的肾功能衰竭。(7)用药期间随访检查血胆固醇、肝功能试验和肌酸磷酸激酶。
【药物相互作用】& (1)与抗凝药同用可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2)考来替泊、考来烯胺可使本品的生物利用度降低,故应在服前者4小时后服本品。(3)与环孢素、红霉素、吉非贝齐、烟酸、免疫抑制药同用使肌溶解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机会增加。
【给药说明】(1)在应用本品调血脂治疗时须同时用饮食治疗。(2)用本品过程中如有氨基转移酶增高达三倍正常高限,或肌酸磷酸激酶显著增高或有肌炎,应停用本品。(3)本品宜与饮食共进,以利吸收。(4)肾功能减退时本品剂量应减少。
【用法与用量】& 成人常用量& 口服,10~20mg(一般开始用20mg),一日1次,晚餐时服用。剂量可按需要调整,但最大剂量不超过一天80mg。
【制剂与规格】洛伐他汀片:20mg*12片。
&&&&&&&&&&&&&&& 瑞舒伐他汀钙片说明书
【药品名称】
&&&&&&& 通用名称:瑞舒伐他汀钙片
&&&&&&& 英文名称:Rosuvastatin Calcium Tablets
&&&&&&& 汉语拼音:Ruishufatatinggai Pian
&&&&&&& 本品主要成份为瑞舒伐他汀钙。
&&&&&&& 化学名称:双-[(E)-7-[4-(4-氟基苯基)-6-异丙基-2-[甲基(甲磺酰基)氨基]-嘧啶-5-基](3R,5S)-3,5-二羟基庚-6-烯酸]钙盐(2:1)
&&&&&&& 分子式:(C22H27FN3O6S)2Ca
&&&&&&& 分子量:1001.15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适应症】&本品适用于经饮食控制和其它非药物治疗(如:运动治疗、减轻体重)仍不能适当控制血脂异常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IIa型,包括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型血脂异常症(IIb型)。本品也适用于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作为饮食控制和其它降脂措施(如LDL去除疗法)的辅助治疗,或在这些方法不适用时使用。&【规格】按瑞舒伐他汀(C22H27FN3O6S)计 5mg。&【用法用量】&在治疗开始前,应给予患者标准的降胆固醇饮食控制,并在治疗期间保持饮食控制。本品的使用应遵循个体化原则,综合考虑患者个体的胆固醇水平、预期的心血管危险性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潜在危险性。&口服。本品常用起始剂量为5mg,一日一次。起始剂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个体的胆固醇水平、预期的心血管危险性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潜在危险性。对于那些需要更强效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患者可以考虑10mg一日一次作为起始剂量,该剂量能控制大多数患者的血脂水平。如有必要,可在治疗4周后调整剂量至高一级的剂量水平。本品每日最大剂量为20mg。&本品可在一天中任何时候给药,可在进食或空腹时服用。&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轻度和中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禁用本品的所有剂量。&肝功能损害患者用药&在Child-Pugh评分不高于7的受试者,瑞舒伐他汀的全身暴露量不升高。在Child-Pugh评分8和9的受试者,观察到全身暴露量的升高。在这些患者,应考虑对肾功能的评估。没有在Child-Pugh评分超过9的患者中使用本品的经验。本品禁用于患有活动性肝病的患者。&人种 &已观察到亚洲人受试者的全身暴露量增加。在决定有亚裔人血统的患者的用药剂量时应考虑该因素。&【不良反应】&本品所见的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度的和短暂性的。在国外对照临床试验中,因不良事件而退出试验的患者不到4%。&不良事件的频率按如下次序排列:常见(发生率>1/100,<1/10);少见(>1/1000,<1/100);罕见(>1/10000,<1/1000);极罕见(<1/10000)。&免疫系统异常&罕见:过敏反应,包括血管神经性水肿。&神经系统异常&常见:头痛、头晕&胃肠道异常&常见:便秘、恶心、腹痛&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少见:瘙痒、皮疹和荨麻疹&骨骼肌、关节和骨骼异常&常见:肌痛&罕见:肌病和横纹肌溶解&全身异常&常见:无力&同其它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一样,本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对肾脏的影响:在接受本品的患者中观察到蛋白尿(试纸法检测),蛋白大多数来源于肾小管。约1%的患者在10mg和20mg治疗期间的某些时段,蛋白尿从无或微量升高至++或更多,在接受40mg治疗的患者中,这个比例约为3%。在20mg剂量治疗中,观察到蛋白尿从无或微量升高至+的轻度升高。在大多数病例,继续治疗后蛋白尿自动减少或消失。&对骨骼肌的影响:在接受本品各种剂量治疗的患者中均有对骨骼肌产生影响的报道,如肌痛、肌病,以及罕见的横纹肌溶解,特别是在使用剂量大于20mg的患者中。&在服用本品的患者中观察到肌酸激酶(CK)水平的升高呈剂量相关性;大多数病例是轻度的、无症状的和短暂的。若CK水平升高(>5×ULN),应中止治疗。&对肝脏的影响:同其它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一样,在少数服用本品的患者中观察到剂量相关的转氨酶升高;大多数病例是轻度的、无症状的和短暂的。&上市后经验:除上述反应外,在本品的上市后使用过程中报告了下列不良事件:&肝胆系统疾病:&极罕见:黄疸,;&罕见:肝转氨酶升高。&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罕见:关节痛&神经系统疾病:&极罕见:多发性神经病&【禁忌】&本品禁用于:&●对瑞舒伐他汀或本品中任何成份过敏者。&●活动性肝病患者,包括原因不明的血清转氨酶持续升高和任何血清转氨酶升高超过3倍的正常值上限(ULN)的患者。&●严重的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肌病患者。&●同时使用环孢素的患者。&●妊娠期间、哺乳期间、以及有可能怀孕而未采用适当避孕措施的妇女。&【注意事项】&对肾脏的作用&在高剂量特别是40mg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蛋白尿(试纸法检测),蛋白大多数来源于肾小管,在大多数病例,蛋白尿是短暂的或断断续续的。&对骨骼肌的作用&在接受本品各种剂量治疗的患者中均有对骨骼肌产生影响的报道,如肌痛、肌病,以及罕见的横纹肌溶解,特别是在使用剂量大于20mg的患者中。&&不应在剧烈运动后或存在引起CK升高的似是而非的因素时检测肌酸激酶(CK),这样会混淆对结果的解释。若CK基础值明显升高(>5×ULN),应在5-7天内再进行检测确认。若重复检测确认患者CK基础值>5×ULN,则不可以开始治疗。&&和其它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一样,有肌病/横纹肌溶解症易患因素的患者使用本品时应慎重。&这些因素包括:&● 肾功能损害&● 甲状腺机能减退&● 本人或家族史中有遗传性肌肉疾病&● 既往有其它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或贝特类的肌肉毒性史的&● 酒精滥用&● 年龄>70岁&● 可能发生血药浓度升高的情况&● 同时使用贝特类&对这些患者,应考虑治疗的可能利益与潜在危险的关系,建议给予临床监测。若患者CK基础值明显升高(>5×ULN),则不应开始治疗。&&应要求患者立即报告原因不明的肌肉疼痛、无力或痉挛,特别是在伴有不适和发热时。应检测这些患者的CK水平。若CK值明显升高(>5×ULN)或肌肉症状严重并引起整天的不适(即使CK≤5×ULN),应中止治疗。若症状消除且CK水平恢复正常,可考虑重新给予本品或换用其它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最低剂量,并密切观察。&对无症状的患者定期检测CK水平是不需要的。&在临床研究中,没有证据表明在少数同时使用本品和其它治疗的患者中药物对骨骼肌的影响增加。但是已经发现,在其它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与贝酸类衍生物(包括吉非贝齐)、环孢素、烟酸、吡咯类抗真菌药、蛋白酶抑制剂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并使用的患者中,肌炎和肌病的发生率增高。吉非贝齐与一些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同时使用,可增加肌病发生的危险。因此,不建议本品与吉非贝齐合用。应慎重权衡本品与贝特类或烟酸合用以进一步改善脂质水平的益处与这种合用的潜在危险。&对任何伴有提示为肌病的急性重症或易于发生继发于横纹肌溶解的肾衰(如败血症、低血压、大手术、外伤、严重的代谢、内分泌和电解质异常,或未经控制的)的患者,不可使用本品。&对肝脏的影响&同其它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一样,过量饮酒和/或有肝病史者应慎用本品。建议在开始治疗前及开始后第3个月进行肝功能检测。若血清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本品应停用或降低剂量。&对继发于甲状腺机能低下或肾病综合症的高胆固醇血症,应在开始本品治疗前治疗原发疾病。&人种&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亚洲人受试者的药物暴露量高于高加索人。&对驾驭车辆和操纵机器的影响&确定本品对驾驶车辆和操纵机器的影响的研究尚未进行。然而,根据药效学特性,本品不大可能影响这些能力。在驾驶车辆和操纵机器时,应考虑到治疗中可能会发生眩晕。&【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禁用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有可能怀孕的妇女应该采取适当的避孕措施。&由于胆固醇和其它胆固醇生物合成产物对胚胎的发育很重要,来自HMG-CoA还原酶抑制的危险性超过了对孕妇治疗的益处。动物研究提供了有限的生殖毒性的证据。若患者在使用本品过程中怀孕,应立即中止治疗。瑞舒伐他汀能分泌入大鼠乳汁。尚无有关瑞舒伐他汀分泌入人乳的资料。&【儿童用药】&本品在儿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建立。儿科使用的经验局限于少数(年龄≥8岁)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儿。因此,目前不建议儿科使用本品。&【老年用药】&无需调整剂量。&【药物相互作用】&环孢素:本品与环孢素合并使用时,瑞舒伐他汀的AUC比在健康志愿者中所观察到的平均高7倍(与服用本品同样剂量的相比)。合用不影响环孢素的血浆浓度。&维生素K拮抗剂:同其它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一样,对同时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的患者,开始使用本品或逐渐增加本品剂量可能导致INR升高。停用本品或逐渐降低本品剂量可导致INR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适当检测INR是需要的。&吉非贝齐和其它降脂产品:本品与吉非贝齐同时使用,可使瑞舒伐汀的Cmax和AUC增加2倍。&根据专门的相互作用研究的资料,预计本品与非诺贝特无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但可能发生药效学相互作用。&吉非贝齐、非诺贝特、其它贝特类和降脂剂量(≥1g/天)的烟酸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合用使肌病发生的危险增加,这可能是由于它们单独给药时能引起肌病。&抗酸药:同时给予本品和一种含氢氧化铝镁的抗酯药混悬液,可使瑞舒伐他汀的血浆浓度降低约50%。如果在服用本品2小时后再给予抗酸药,这种影响可减轻。这种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尚未研究。&红霉素:本品与红霉素合用导致瑞舒伐他汀的AUC(0-t)下降20%、Cmax下降30%。这种相互作用可能是由红霉素引起的胃肠运动增加所致。&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HRT):同时使用本品和口服避孕药,使炔雌醇和炔诺孕酮的AUC分别增加26%和34%。在选择口服避孕药剂量时应考虑这些血药浓度的升高。尚无同时使用本品和HRT的受试者的药代动力学数据,因此,不能排除存在类似的相互作用。但是,在临床试验中,这种联合用药很广泛,且被患者良好耐受。&其它药物:根据来自专门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的数据,估计本品与地高辛不存在有临床相关性的相互作用。&细胞色素P450酶:体外和体内研究的资料都显示,瑞舒伐他汀既非细胞P450同工酶的抑制剂,也不是酶诱导剂。另外,瑞舒伐他汀是这些酶的弱底物。瑞舒伐他汀与氟康唑(CYP 2CP和CYP 3A4的一种抑制剂)或酮康唑(CYP 2A6和CYP 3A4的一种抑制剂)之间不存在具有临床相关性的相互作用。与伊曲康唑(CYP 3A4的一种抑制剂)合用,瑞舒伐他汀的AUC增加28%,这种增加不被认为有临床意义。因此,估计不存在由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代谢所致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量】&本品过量时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生过量,应给予对症治疗,需要时采用支持性措施。应监测肝功能和CK水平。血液透析可能没有明显疗效。&【药理毒理】&药理作用&瑞舒伐他汀是一种选择性、竞争性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HMG-CoA还原酶是3-羟-3-甲戊二酰辅酶A转变成甲羟戊酸过程中的限速酶,甲羟戊酸是胆固醇的前体。动物试验与细胞培养试验结果显示,瑞舒伐他汀被肝脏摄取率高,并具有选择性,肝脏是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靶器官。体内、体外试验结果显示,瑞舒伐他汀能增加细胞表面的肝LDL受体数量,由此增强对LDL的摄取和分解代谢,并抑制肝脏VLDL合成,从而减少VLDL和LDL颗粒的总数量。&对于纯合子与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混合型血脂异常患者、瑞舒伐他汀能降低总胆固醇、LDL-C、ApoB、非HDL-C水平。瑞舒伐他汀也能降低TG、升高HDL-C水平。对于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瑞舒伐他汀有降低总胆固醇、LDL-C、VLDL-C、ApoB、非HDL-C、TG水平,并升高HDL-C水平。尚未确定瑞舒伐他汀对心血管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影响。&毒理研究&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几个同类药物的犬试验中发现CNS血管损伤,可见血管周围出血、水肿、血管周围单核细胞浸润。与本类药物结构相似的一个药物,在犬血浆药物浓度高于人最大推荐剂量下平均浓度30倍的剂量时,出现剂量依赖性视神经退变(视网膜-膝状体纤维Wallerian变性)。&1只雌性犬经口给予瑞舒伐他汀90mg/kg/天(按AUC推算,全身暴露量相当于人40mg/天暴露量的100倍),第24天由于濒死而安乐死,可见脉络丛间质水肿、出血、部分坏死。犬经口给予瑞舒伐他汀6mg/kg/天(按AUC推算,全身暴露量相当于人40mg/天暴露量的20倍),连续52周,可见角膜浑浊。犬经口给予瑞舒伐他汀30mg/kg/天(按AUC推算,全身暴露量相当于人40mg/天暴露量的60倍),连续12周,可见白内障发生。犬经口给予瑞舒伐他汀90mg/kg/天(按AUC推算,全身暴露量相当于人40mg/天暴露量的100倍),连续4周,可见视网膜发育不良和视网膜脱落。犬在剂量≤30mg/kg/天(按AUC推算,全身暴露量相当于人40mg/天暴露量的60倍)时,连续给药1年,未见对视网膜的影响。&遗传毒性&瑞舒伐他汀在Ames试验、小鼠淋巴瘤试验、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微核试验中的结果均为阴性。&生殖毒性&在大鼠生育力试验中,雄性大鼠自交配前9周至交配期间、雌性大鼠自交配前2周至妊娠第7天经口给予5、15、50mg/kg/天,最高剂量下(按AUC推算,全身暴露量相当于人40mg/天暴露量的10倍)未见对生育力的不良影响。犬经口给予瑞舒伐他汀30mg/kg/天连续1个月,睾丸中可见巨精细胞(Spermatidic giant cell)。猴经口给予瑞舒伐他汀30mg/kg/天连续6个月,可见巨精细胞、输精管上皮空泡化。犬与猴的上述剂量按体表面积推算分别相当于人40mg/天的20倍和10倍。同类药物也可见类似现象。&雌性大鼠交配前至交配后7天经口给予5、15、50mg/kg/天,高剂量组(按AUC推算,全身暴露量相当于人40mg/天暴露量的10倍)可见胎仔体重减轻、骨化延迟。&大鼠自妊娠第7天至哺乳第21天(离乳)经口给予2、10、50mg/kg/天,高剂量组(按体表面积推算,大于等于人40mg/天的12倍)可见幼仔存活率降低。家兔自妊娠第6天至哺乳第18天(离乳)经口给予0.3、1、3mg/kg/天(按体表面积推算,与人40mg/天相当),可见胎仔存活率降低,母体动物死亡。瑞舒伐他汀剂量在大鼠中≤25mg/kg/天、家兔≤3mg/kg/天未见致畸性(分别按AUC和体表面积推算,与人40mg/天的暴露量相当)。&致癌性&在大鼠104周致癌性试验中,经口给药剂量为2、20、60、80mg/kg/天。80mg/kg/天(按AUC推算,全身暴露量相当于人40mg/天暴露量的20倍)剂量组雌性动物可见子宫息肉发生率显著升高,低剂量下未见发生率升高。&在小鼠107周致癌性试验中,经口给药剂量为10、60、200mg/kg/天。200mg/kg/天(按AUC推算,全身暴露量相当于人40mg/天暴露量的20倍)剂量组动物可见肝细胞腺瘤/癌发生率增加,低剂量下未见发生率升高。&【药代动力学】&白种人瑞舒伐他汀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吸收:口服5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到峰值。绝对生物利用度为20%。&分布:瑞舒伐他汀被肝脏大量摄取,肝脏是胆固醇合成及LDL-C清除的主要部位。瑞舒伐他汀的分布容积约为134L。瑞舒伐他汀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主要是白蛋白)约为90%。&代谢:瑞舒伐他汀发生有限的代谢(约10%)。用人肝细胞进行的体外代谢研究显示,瑞舒伐他汀是细胞色素P450代谢的弱底物。参与代谢的主要的同工酶是CYP、2C9、2C19、3A4和2D6参与代谢的程度较低。已知的代谢产物为N位去甲基和内酯代谢物。N位去甲基代谢物的活性比瑞舒伐他汀低50%,而内酯代谢物被认为在临床上无活性。&对循环中的HMG-CoA还原酶的抑制活性,90%以上来自瑞舒伐他汀。&排泄:约90%剂量的瑞舒伐他汀以原形随粪便排出(包括吸收的和未吸收的活性物质),其余部分通过尿液排出。尿中约5%为原形。血浆清除半衰期约为19小时。清除半衰期不随剂量增加而延长。血浆清除率的几何平均值约为50L/小时(变异系数为21.7%)。和其它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一样,肝脏对瑞舒伐他汀的摄取涉及膜转运子OATP-C。该转运子在肝脏对瑞舒伐他汀的清除中很重要。&线性:瑞舒伐他汀的全身暴露量随剂量成比例增加。多次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不变。&口服剂量中仅约10%的瑞舒伐他汀发生代谢,主要是N位去甲基。&特殊人群:&年龄和性别:年龄或性别对于瑞舒伐他汀的药代动力学不产生有临床意义的影响。&肾功能不全:在国外一项对于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患者进行的研究中,轻度和中度肾脏疾病对瑞舒伐他汀或N-去甲基代谢物的血浆浓度没有影响。但是与健康志愿者相比,严重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30ml/min)患者的血药浓度增加3倍,N-去甲基代谢物的血浆浓度增加9倍。血液透析患者的瑞舒伐他汀的稳态血药浓度比健康志愿者高约50%。&肝功能不全:在国外一项对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患者进行的研究中,没有证据表明Child-Pugh评分不超过7的受试者的暴露量有升高,但2例Child-Pugh评分为8和9的患者,他们的瑞舒伐他汀暴露量比那些Child-Pugh评分值低的患者增高至少2倍。尚无Child-Pugh评分超过9的受试者的使用经验。&人种:国外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亚洲人(包括中国人)受试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中位值和峰浓度(Cmax)约为西方高加索人受试者的2倍。人群药代动力学分析显示。在高加索人和黑人组中,药代动力学无临床相关的差异。&有研究显示:中国人健康志愿者单次给药后,tmax中位值的范围在2.5-5小时,随后呈指数降低。半衰期(t1/2)为11至12小时左右。多次给药的第3天,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多次给药后的药物蓄积很少。且与剂量无关。&【贮藏】遮光,密封,在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包装】双铝包装,7片/盒,14片/盒,21片/盒,28片/盒。&【有效期】24个月
【商品名】 力平脂 &&&利必非缓释胶囊
【药物名称】 非诺贝特
【适应证】高脂血症,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
【药理】(1)药效学:本品降低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血高密度脂蛋白。近来研究表明本品的调脂作用主要通过本品使过氧化物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α的激活,从而使:低密度脂蛋白中的小而密的部分减少,大而疏的部分相对增多;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并使甘油三酯分解增多;还使载脂蛋白A-I和A-Ⅱ生成增加,从而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本品尚有降低高尿酸血症的血尿酸作用。
(2)药动学:口服后,尤其餐后,吸收快。口服后6~8小时左右血药浓度达峰值。单剂口服后t1/2α与t1/2β分别为4.9小时与26.6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0.9L/kg;持续治疗后t1/2β为21.7小时。吸收后在肝、肾、肠道中分布多,其次为肺、心和肾上腺,睾丸、脾、皮肤内有少量。在肝内与肾组织内代谢,经羧基还原与葡糖醛酸化,代谢产物以葡糖醛酸化产物占大多数,经肾排出。微粒型胶囊较普通片体外溶解度增加约46%,生物利用度也增加。微粒型片剂160mg相当于微粒型胶囊200mg的生物利用度,重复给药,第5天可达稳态血浓度。
【不良反应】约有2%~15%。胃肠道反应包括腹部不适、腹泻、便秘最常见(约5%);神经反应包括乏力、头痛、性欲丧失、阳痿、眩晕、失眠(约3%~4%);肌痛伴血肌酸磷酸激酶增高(约l%);皮疹(2%)。有胆石增加趋向。偶有血氨基转移酶增高,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禁忌证】(1)孕妇与乳母禁用。(2)下列情况禁用:胆石症、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
【注意事项】(1)老年人如有肾功能不良,须适当减少本品剂量。(2)对诊断的干扰:用本品时血小板计数、血尿素氮、氨基转移酶、血钙等可能增高;血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及胆红素可能降低。(3)用药期间定期检查:①全血象及血小板计数;②肝功能试验;③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或低密度与极低密度脂蛋白。
【药物相互作用】有增强抗凝作用,同时应用的口服抗凝药用量应减半,以后按检查结果调整用量。
【给药说明】】(1)治疗3个月无效即应停药,但治疗结节性黄瘤可能需时1年。(2)本品宜与饮食同进,以防止胃部刺激。 &
【用法与用量】成人常用量:口服,(1)普通片(胶囊)一次0.1g, 一日3次,维持量一次(0.1g,日 1~3次。(2)微粒型:0.2g,一日1次。(3)微粒型片剂:0.16g,一日1次。
【制剂与规格】非诺贝特片:0.1g。&&&&&&&&& 非诺贝特胶囊:0.1g。
非诺贝特胶囊(力平脂):0.2g*10粒。&&&&& 非诺贝特(利必非缓释胶囊):0.25g*10。
发表于: 11:40
王小虎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王小虎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王小虎大夫提问
王小虎的咨询范围: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冠心病介入诊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乳腺癌术侧肢体水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