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有可以试用靶向治疗药物药物的肿瘤中心吗

当前位置: >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有哪些?有效果吗?
字体大小: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单药治疗肺癌的疗效虽然与化疗相似,但通过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获益的患者有限且费用昂贵。
  所谓分子靶向治疗是指针对参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胞信号传导和其他生物学途径的一种治疗手段。就像现代战争中的巡航导弹,能自动寻敌精确定位杀灭癌细胞,或像现代战争中的精确钻地炸弹,定向阻断癌细胞的增殖转移信号传导,破坏癌细胞的代谢,或像现代战争中的节点打击,阻止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断绝癌细胞的血液和养分供给。
  目前正在研究用于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主要有如下几方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药、肿瘤血管生成因子(VEGF)受体抑制药、细胞周期表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药、维生素A衍生物X受体(RXR)抑制药、蛋白酶体抑制药、环氧化酶(COX-2)抑制药、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受体抑制药、癌基因治疗、肺癌疫苗等。其中已获批准并开始用于临床的有下述几种,现简介如下:
  厄洛替尼(Tarceva)。为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也为口服用药。据临床试验报告,疗效肯定,副作用轻。因此,在美国已通过FDA快速通道上市,并被认为是目前同类药物中唯一可以提高肺癌生存期的药物,并且可以覆盖多种人群,患者不分性别,种族。它的中文商品名是特罗凯,目前已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在中国上市。
  贝伐单抗(Avastin)。为抑制血管生成的单抗克隆抗体。临床已用于多种肿瘤治疗,如结肠癌、肾癌、肺癌等。联合化疗可明显增加肿瘤缓解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给药方法:静脉滴注。副作用小。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获益患者有限且费用昂贵
  目前,靶向治疗费用还是比较昂贵的,胜过传统治疗费用的几倍,不是一般患者经济上能够承受的起的,拿费用相对比较低的肺癌靶向治疗来说,一般费用是550元/天,一个疗程大概在两万左右。且一般靶向治疗现在都没有进入医保范围,只能自费。
  此外,靶向治疗根据病种的不同,其有治疗有效率也大不一样。如肺腺癌患者,其如果基因检测EGFR阳性的患者有效率可以有70%左右,如果EGFR阴性的患者,有效率大约有1-30%,所以靶向药物的选择性是比较强的。且由于靶向抗癌药虽然副作用较放化疗温和,但仍会产生诸如皮诊、腹泻、心脏毒副作用,等不良反应,加之极易产生耐药性,患者往往面临着一旦耐药就无药可用、人财两空的境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靶向药物的推广。
  多细胞免疫治疗晚期患者的首选
  近年来,多细胞免疫治疗的日趋成熟,其肿瘤适应症更广泛,疗效比靶向治疗更显著,不会产生耐药反应,且费用更低,逐渐成为晚期癌症患者的首选。该疗法以提高自身抗癌免疫力杀灭癌细胞,整个治疗过程无痛、无副作用且疗效显著,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况,因此被喻为&绿色抗癌&,是公认的肿瘤治疗第四大手段。
  来看一个典型案例:马先生今年52岁,是河北人,肺癌晚期。在当地医院做常规的化疗、放疗后,成功控制住癌细胞的生长。但好景不长,不到一年他的病情就出现复发。医生建议他靶向治疗,然而经过基因检测,他通过靶向治疗受益几率微乎其微,于是他决定放弃。后来他听说天津市人民医院多细胞治疗完全可以替代靶向治疗,且费用大大降低,于是来果断来到天津市人民医院,治疗3个月后,马先生的肺癌有了大的转机,不仅控制住了癌细胞的增长和扩散,就连止疼药都不用吃了。现在的马先生生活状态非常好,虽身患肺癌,却跟正常人无异,不仅能正常上班,没事还能去爬山,锻炼身体。
日 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我院肿瘤细胞免疫疗法
  庞主任最后表示,多细胞免疫治疗是生物技术上的巨大突破,其在杀伤肿瘤的细胞活性更大、靶向性更强,因此也被称作肿瘤第四大治疗手段。且目前多细胞免疫治疗已列入天津市医保范围,天津市人民医院作为重点医院、医保报销定点医院,多细胞免疫治疗已实现医保报销,费用严格按国家标准收费,公开合理,极大解决了广大患者的经济负担。很多肿瘤患者从中受益,重新站在生命的起跑线上。若您想具体了解你是否适合多细胞免疫治疗,可以拨打医生电话详细沟通。
由于近期出现患者集中就诊现象,建议来院前电话预约:。
温馨提示:
1.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疾病诊疗依据,患者请前往医院面诊。
2. 医院为了方便患者需求,友情开设免费咨询服务,权威专家医生在线 ,解答各类 难题。
3. 医院开设就医"绿色通道",网上提前预约挂号,来院无需排队可直接就诊。
上一篇: 下一篇:
将生物治疗和放射治疗联合应用于肿瘤防治的全..
医生建议联合生物免疫治疗技术进行治疗淋巴癌..
日上午10时50分,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之际,专题报道“生物免疫:攻克肿瘤的绿色疗法...
网上预约挂号平台
患者姓名:
联系电话:
肿瘤专家:
门诊时间8:00—16:30全天坐诊
出诊专家、
从事有关恶性肿瘤的内放射治疗基础及临床工在结直肠癌的"靶向诊断"..
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
天津市人民医院率先引进国际领先的CLS抗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建立生物治疗中心,开展肿...
生物治疗中心等候区
简洁明亮的病房
单人病房环境
中心护士站
中心诊室走廊
GMP免疫细胞工作室
1.采集一定量外周血
2.GMP实验室活化培养
3.免疫细胞达上千倍
4.培养细胞严格质检
5.多细胞回输患者
6.高效清除癌细胞
三级甲等医院
最具影响力品牌医院
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
中西结合医肿瘤研究所
定点医疗机构
天津大肛门病研究所
天津市人民医院(生物治疗中心)高渗透长滞留效应理论在肿瘤靶向药物传递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进展--《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高渗透长滞留效应理论在肿瘤靶向药物传递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目的综述高渗透长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简称EPR效应)的发现历史、影响因素及其在大分子药物肿瘤传递中的广泛应用。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50篇,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大分子理化性质、肿瘤血管结构及血管调节因子对EPR效应有重要影响,临床上使用硝酸甘油、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剂等外源性物质来提升EPR效应,以加强微粒给药系统的肿瘤靶向效果。结论 EPR效应作为大分子抗癌药物设计的"金标准",为肿瘤靶向药物传递系统设计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94【正文快照】:
实体瘤与正常组织相比,在解剖学和病理学上存在很大差异。当肿瘤直径增长至1.0~2.0 mm时,为了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肿瘤血管快速无序增殖,在实体瘤组织中形成大量内皮间隙较大、结构不完整的血管;此外,肿瘤组织中淋巴管缺乏致使淋巴液回流受阻,两方面的作用相结合使得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洪涛,尚明美,宋海峰;[J];生物技术通讯;2005年05期
佘振南;翟文俊;邓意辉;;[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徐缓;王凯乾;黄微崴;邓意辉;陈大为;;[J];药学学报;2010年06期
徐洋;石莉;邓意辉;;[J];药学学报;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襄河;周艳萍;王琨;叶继丹;;[J];安徽医药;2009年07期
林东海;李刚;孙秀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0年06期
刘菡萏;王石刚;徐威;梁庆华;;[J];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11期
施斌;方超;游美羡;裴元英;;[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6年01期
刘菡萏;徐威;王石刚;;[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佘振南;翟文俊;邓意辉;;[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佘振南;程晓波;邓意辉;;[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曹进;田浤;高向东;;[J];药学进展;2008年09期
方超,施斌,裴元英;[J];药学学报;2004年11期
孙娟;鞠曹云;张灿;;[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林;刘莺;;[A];2011年全国医药学术论坛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施斌;[D];复旦大学;2005年
张友九;[D];苏州大学;2006年
潘红春;[D];重庆大学;2006年
马桂蕾;[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赵兵;[D];四川大学;2007年
王彦;[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刘菡萏;[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钟根深;[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志民;[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全灵东;[D];四川大学;2006年
黄宝斌;[D];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2007年
旷瑜;[D];重庆大学;2007年
旷瑜;[D];重庆大学;2007年
秘西鹏;[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曹玉华;[D];吉林大学;2008年
路一平;[D];延边大学;2009年
王莹;[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缓;邓意辉;陈大为;;[J];药学学报;2008年01期
徐缓;王凯乾;黄微崴;邓意辉;陈大为;;[J];药学学报;201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盛杰,古丽萍,王晓文;[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8年01期
李振江,何军;[J];新疆工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杜长生;[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2年09期
邓宏伟,郭妍,孙烨,徐宇虹;[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5年02期
王洪星;张庆红;田洪英;;[J];中国药业;2009年19期
张华;[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0年06期
靳雪源,王富生;[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1年03期
黄世杰;[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2年02期
屠军波,王九成,杨壮群,贺西京,付经国,陈涛;[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5年03期
富欣;马璟;;[J];毒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邓志婷;冯腾;戚欣;王鹏;宋春丽;陈雪红;李英霞;耿美玉;李静;;[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伍星;胡兵;王志刚;;[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刘小蓉;李冉;李东巍;张馨元;刘义;;[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朱叶锋;冉海涛;张群霞;王志刚;陈松;成涓;康娟;张辉;;[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二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陈卓;王新;刘红艳;谢华;丁健;;[A];2011医学科学前沿论坛第十二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梁美好;马臻;王尊元;沈正荣;;[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江其生;任建平;王升启;;[A];第八届全国生化药理学术讨论会暨第七届Servier奖颁奖大会会议摘要集[C];2003年
高卫平;;[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罗斌华;赵智卉;丁红;赵志娟;;[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毕群;岑晓东;黄仪秀;朱圣庚;;[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冯友根;[N];中国医药报;2004年
庄余;[N];中国医药报;2004年
艾仁;[N];文汇报;2002年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城;[N];医药经济报;2004年
白毅;[N];中国医药报;2002年
庄愉;[N];中国医药报;2004年
余志平;[N];中国医药报;2004年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诚;[N];医药经济报;2004年
任海军;[N];经济参考报;2010年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城;[N];医药经济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良珂;[D];四川大学;2004年
魏刚;[D];沈阳药科大学;2002年
瞿文;[D];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02年
赵庆贺;[D];浙江大学;2006年
高界铭;[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孙正基;[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曲海源;[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任非;[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韩慧兰;[D];复旦大学;2004年
杨长春;[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浩义;[D];四川大学;2004年
周峰;[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袁正;[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袁志翔;[D];四川大学;2007年
何朝辉;[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曹璐璐;[D];山东大学;2010年
赵广波;[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李露;[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张赞;[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吴秀铃;[D];浙江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肾脏肿瘤的治疗现在用什么药物治疗,靶向药物可以选择索坦什么时候治疗最好_百度知道
肾脏肿瘤的治疗现在用什么药物治疗,靶向药物可以选择索坦什么时候治疗最好
肾脏肿瘤首先考虑手术切除,药物治疗主要是术后生物免疫治疗,一般用干扰素、白介素等,靶向药物主要用于肾癌晚期。
其他类似问题
靶向药物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过程工程所开发出新型难溶性抗肿瘤药物靶向给药系统----中国科学院
&&&&&&&&&&&&&&&&
您现在的位置: &>&&>&
过程工程所开发出新型难溶性抗肿瘤药物靶向给药系统
文章来源:过程工程研究所
发布时间:
【字号:】
多数抗肿瘤药物因其本身的难溶性而无法实现有效的靶向递送,进而严重影响其在临床方面的应用。紫杉醇(Paclitaxel, PTX)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难溶性抗肿瘤药物之一,其对肺癌、卵巢癌、乳腺癌等均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为了解决其难溶问题,现用临床注射制剂(Taxol(R))是将其溶解于聚氧乙烯蓖麻油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媒后再行给药。然而,该制剂因缺乏靶向性,对其他正常组织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而且添加的聚氧乙烯蓖麻油在体内降解时会释放组胺,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因此,开发方便安全的靶向给药系统对PTX的临床应用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近日,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马光辉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难溶性抗肿瘤药物的纳米靶向给药系统(如图所示)。首先,利用O/W/O复乳液法并结合程序升温法,成功地将PTX以纳米晶形式原位装载于亲水性材料羧化壳聚糖纳米球中,并结合快速膜乳化技术实现了纳米球粒径的均一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利用纳米球表面的羧基,引入具有隐形效果的聚乙二醇(PEG)链和靶向肿瘤细胞的RGD肽,最终制得兼具隐形和靶向能力的纳米给药系统。
后续的体外细胞及体内荷瘤小鼠模型实验表明,该制剂能够有效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循环周期,改善纳米球对肿瘤细胞的亲和能力,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另外,与传统的注射制剂相比,该制剂还具有很低的毒副作用。
上述研究工作已发表在Molecular Pharmceutics(36-1747)上,审稿人认为这是一项有趣的工作,方法新颖。该研究工作受到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的资助。
&PTX靶向纳米给药系统示意图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靶向药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