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打了乙肝疫苗病毒性感冒会不会传染再得乙肝病毒

当前的位置:>> >>
乙肝病毒携带者还需要打乙肝疫苗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还需要打乙肝疫苗吗
导读:注射乙肝疫苗避免乙肝病毒感染的一种途径,但是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还需要打乙肝疫苗吗?我们都知道,如果体内没有乙肝抗体则表示不具备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能力,很容易在生活中被感染。因而对于患者而言,有效的预防是保障自身健康的有效途径,能够避免自身健康受到病魔的威胁。
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打乙肝疫苗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打疫苗吗
&在我们生活中,注射乙肝疫苗是一种很有效的预防乙肝感染的途径,但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还需要打乙肝疫苗吗?乙肝在我国占据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口,除了具备传染性之外,还对自身健康有危害。在治疗之余,有不少的患者对自身是否还需要注射乙肝疫苗心存疑问。推荐阅读:
武汉中科肝病医院喻主任指出,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无预防效果,无论打多少支乙肝疫苗,都不会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只是浪费疫苗和经费而已。推荐阅读:
乙肝病毒携带者还需要打乙肝疫苗吗
同时,武汉中科肝病医院喻主任也强调指出,有这么一类患者:急性乙肝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完全康复并康复,检查&乙肝二对半&表面抗原已阴转,只剩下核心抗体为阳性,而保护性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又始终不能自己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注射乙肝疫苗,促使表面抗体产生,使自己以后不再得乙肝。
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体内病毒的存在,始终是危害自身健康的。因而做好积极主动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早日实现疾病康复。-武汉中科肝病医院在乙肝治疗方面,抗hbv综合疗法是患者病情康复的最有效途径,该技术在乙肝治疗方面具有非常强的免疫诱导作用,能快速刺激机体产生抗病毒因子,调节免疫平衡,治疗乙肝效果显著。已经让上万名乙肝患者实现了康复的梦想,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权威的疗效保障。
温馨提醒:的身体健康同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健密不可分。乙肝病毒携带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有助于促进病情的及早康复。
点击进入即 刻获知准确病情信息目前有名患者正在与医生交流(注:点击进入后,系统会为您自动选择当前相对空闲专家接听,请珍惜每一次康复的机会!)
相关文章医生推荐与『 』相关联的文章
江敦明 [副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会会员,武汉中科肝病医院副主任医师,沈阳军区医学院...[]
喻玉梅 [副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会会员,武汉中科肝病医院副主任医师,武汉军区军医学院...[]
江敦明 [副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会会员,武汉中科肝病医院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湖北中医学...[]
免责声明:站内转载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方式:
医院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常青路武汉中科肝病医院
乘车路线:公交71路、207路、296路、568路、603路、713路、721路、730路等
版权所有:武汉中科肝病医院 鄂ICP备号-1
Powered By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深圳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
昨天,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了《2010年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深圳将在今年开展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工作。
据了解,为15岁以下人群进行乙肝疫苗补种是卫生部为深化卫生体制改革而在去年下半年启动的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对1994年至2001年出生的未免疫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接种。我市疾控部门今年将认真组织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并加强社康中心的预防接种工作。
另据了解,我市今年将开展全市传染病报告督查,继续加强SARS、人禽流感、流感、麻疹、登革热、病毒性肝炎、狂犬病、鼠疫、出血热和流脑等疫情的监测、预警和防控工作。此外,我市将继续落实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在继续保障关键岗位的公共服务人群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对集中用工单位的接种工作,确保疫情稳定在可防、可控范围,减少重症病例发生率和死亡率,尤其是做好重症、死亡病例的实验室鉴别诊断和暴发疫情的快速应对工作。
为遏制肠道传染病高发态势,我市卫生行政部门今年还将制订出台《2010年深圳市感染性腹泻病原谱哨点监测工作方案》。
此外,我市还将制订出台《2010年深圳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风险评估工作方案》 完善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
乙肝疫苗相关资料:
乙肝疫苗怎么打?
乙肝疫苗的注射方式:基础免疫为打3次每次一针,以后假如再打加强针则一针就可。重点应用人群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一部分是成年人。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这种方案称为0、1、6方案;现在新生的小孩都实行计划免疫,免费接种,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对于小孩,一般入托前还要再做两对半检查,看有无抗体,如果没有抗体就要再打一次加强针。
接种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
(1)注射前必须将安瓶内的疫苗摇匀,变成透明乳白色。
(2)接种前询问过敏史和病史,过敏性体质和患有变态反应性疾病者慎用。
(3)接种时间:新生儿第一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以内接种,越早越好。如出生后48小时以后注射,预防效果降低。
(4)接种者如有发热、严重感染或其他严重疾病,应暂缓接种。
你需要打疫苗吗?
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一定要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化验结果显示乙肝这三系统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才可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接种乙肝疫苗,但一般来说为保险起见,凡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自身乙肝抗体不足者都应该注射乙肝疫苗。而像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接触者、从事食品服务行业者及保育工作人员等群体特别需要进行免疫。乙肝患者则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无预防效果,无论打多少支乙肝疫苗,都不会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另外,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暂时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检验单上乙肝表面抗体为阳性还需不需要注射疫苗?
如果阳性滴度指数较低,可以打一针加强针,具体情况询问医务人员可获得解答。
打了疫苗就有了保证吗?乙肝疫苗注射后能保持几年防疫作用?
目前我们使用的一般是国产疫苗,可保持3-5年,过了3-5年可视具体情况打加强针。
打了乙肝疫苗是不是就能保证不患乙肝呢?
首先要看是否成功产生抗体;任何疫苗的成功率都不是100%的,这主要是人们存在个体差异的缘故,接种疫苗后不产生抗体的话,如果此人属抗体产生较晚,对此可加注1?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但有的人对乙肝疫苗不敏感,我们给其打两组疫苗都不会产生抗体(正常人基础免疫打一组),这就没有办法通过疫苗免疫;一般而言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
接种了乙肝疫苗后,不一定都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和乙肝发病,只有注射疫苗后能产生足量抗体的人,才有预防作用,足量抗体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滴度要在1:10以上。注射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也不是永久性的,一般只能维持3~5年,以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再加强注射。免疫成功的标志是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接种者可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然存在。
注射后有什么副作用?
一般情况下,打了乙肝疫苗后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至今尚未见有关于注射后引起严重副作用的现象,只有少数人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手臂酸重或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皮疹等与一般疫苗接种大致相仿的轻微反应,多在1-3天内不治自愈。
打了疫苗就无忧吗?
目前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通过唾沫等体液传播的概率比较低;而阻断母婴传播是控制乙肝关键,乙肝病毒的感染者大部分是从幼儿时期开始的,所以我们目前对所有新生儿全部免费打疫苗。她说,因为乙肝病毒不会在空气中传播,工作、交谈、一起进餐不会被传染,乙肝患者可以与别人接触,只要日常生活用品与他人分开,就不会把乙肝传染给别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可以正常上学、工作,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病毒携带者的唾液可能含有病毒,应采用公筷、分食,注射疫苗后也应该注意这些问题。
新生儿必须接种乙肝疫苗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地区,全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平均约10%(表面抗原携带者约1亿人),全国人群乙型肝炎感染率高达60%(约有6亿多人已被乙肝病毒感染过)。乙肝病毒感染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原因,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制剂,是阻断母婴间乙肝病毒传播的最佳措施。我国乙型肝炎接种的关键人群是新生儿,所有的新生儿都有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所以新生儿必须接种乙肝疫苗。
由于幼婴的免疫功能尚未成熟,肝细胞的分化代谢处于幼稚阶段,一旦乙肝病毒人侵,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就能整合到肝细胞染色体基因中去。整合后的含病毒肝细胞,非但不受细胞和体液免疫的攻击,而且能继续增殖形成克隆,向肝癌方向分化。说明预防母婴间乙肝病毒的传播非常重要。经过多年的探索,当前国内外阻断母婴间乙肝病毒传播的最佳措施是:乙肝病毒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参与乙肝疫苗的结合使用。
(1)HBIG的被动免疫预防:乙肝表面抗体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保护性抗体。采用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人血液制备成乙肝免疫球蛋白,给新生儿或幼婴注射,可使机体迅速获得被动性保护免疫。乙肝免疫球蛋白中的乙肝表面抗体可中和人侵的病毒,清除病毒,使新生儿免受感染。每毫升含200单位以上者可称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但目前国内生产的乙肝病毒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每毫升内多数只含100单位;因此计算用量时应按每公斤体重注用0.075毫升~0.2毫升推算。
(2)乙肝疫苗的主动免疫预防:目前有血源性乙肝疫苗、乙肝多肽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乙肝疫苗等。1986年以来我国生产的血源性乙肝疫苗的效果与美、法、日制品比较,生物效价、安全性、阻断效果均相仿,而费用要比进口疫苗价廉得多。目前国产的乙肝疫苗已实现了高免疫源性、高纯度、优质高产,质量已达国际水平。
研究发现,人体肝细胞用乙肝病毒感染后3日,就能在细胞核内检出乙肝核心抗原。而单剂量乙肝疫苗注射需4日后循环抗体才迅速生长。因此单用乙肝疫苗时,在人工自动免疫建立之前,如已经入侵的乙肝病毒就可能在肝细胞内建立了繁殖的基地。所以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同时乙肝e抗原阳性携带者母亲所生的子女在出生后应及时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在被动阻断的基础上同时注射乙肝疫苗,就可减少乙肝病毒提前&着陆&的可能性。
出生后48小时内注用HBIG,与乙肝疫苗0、1、6方案(出生时、生后1月、6月各注射l次)结合至少可使70%~ 90%的婴儿免受其母体乙肝病毒的侵害。
HBV进入血液的主要途径: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又称HBV)引起的,HBV存在于乙肝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经、乳汁及泪液等分泌物中。与乙肝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期时病人的上述体液及分泌物接触后,HBV进入血液中即可传染上乙型肝炎。
①母婴垂直传播:我国现有HBsAg阳性者约1.4亿人,其中85%通过母婴传播。垂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也有少数为父婴传播者。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
②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被HBV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多数会发生输血后肝炎,另外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HBV。
③医源性传播: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均可传播HBV。
④家庭内密切接触:主要指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同用一个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均有受HBV感染的可能。HBV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触者的体内。
⑤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均可传染HBV。
首先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国内十分重视,自80年代起HBsAg阳性孕妇出生的婴儿均普遍注射乙肝疫苗。通过20年的努力,上海市出生的婴儿HBsAg携带者从9.8%降至0.5%。因而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不久将来HBsAg 携带者将会明显降低,乙肝完全可以预防。其次严格筛选献血员,确保医用血液及血制品不被污染。
最后要加强对乙肝病人的治疗,慢性活动性乙肝首选&-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应加强卫生常识普及宣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通过上述各种措施,相信不久的将来,乙肝病人将大大大减少。
使用乙肝疫苗10问
一、为何要打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可以成功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
现有的肝硬化、肝癌多从乙肝发展而来,成功地预防乙肝,实际就是防硬化、防肝癌第一针。目前乙肝疫苗较便宜,每支几元钱,民众都能接受。
二、选用怎样的乙肝疫苗?
目前使用的多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昔日使用的血源性疫苗已基本淘汰(原因是有引起血源性疾病的嫌疑和浪费大量的血浆)。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它可以用于预防所有已知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现在用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为乙肝重组脱氧核糖核酸酵母疫苗和重组牛痘病毒疫苗,剂量为每支5微克。
三、乙肝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
(1)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8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此方案称为0、1、6方案;儿童和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是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间一般为2年以上,接种者可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2)对于母亲一方为单纯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就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乙肝疫苗的使用方法依然是0、1、6方案,有报导认为第一针可打2支(10微克/l毫升)效果更好。(3)对于母亲一方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新生儿最好是联合应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具体方法是新生儿采用注射2次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后立即及出生后1个月各注射1支,每支200国际单位)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0微克,生后2、3、5月各注射1次);也有采取出生后立即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5微克,生后立即及1月、6月各注射1次),2个方案保护的成功率都在90%以上。
四、接种疫苗后不产生抗体该怎么办?
(1)有些人抗体产生较晚,被称为应答迟缓。对此可加注1~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2)可采用0、1、2、12个月的免疫程序。(3)在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合用小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4)卡介苗或牛痘苗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配合使用。
五、接种疫苗后,多长时间需要再次接种?
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一般接种疫苗,注射3针后1个月97%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第2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下降。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主要是要在测定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后,决定何时再打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者,应在半年内接种。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可在6年内复种。我国的多数学者建议免疫后3年内加强1次为好。
六、乙肝疫苗能和其他疫苗同时使用吗?
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卡介苗、白百破、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接种程序按照计划免疫所要求的顺序进行。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
七、意外接触乙肝病毒者如何打乙肝疫苗?
(1)对未接种过疫苗的接触者,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4小时内),然后接种乙肝疫苗(打完乙肝免疫球蛋白后1周)。(2)如果接触者已接种过疫苗,但未经全程免疫,应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按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补上全程免疫。(3)接种过疫苗,并已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接触者,应根据其抗体水平而定。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足够可不必处理;水平不够应加强注射1针疫苗;如果初次免疫无应答者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1针。
八、接种乙肝疫苗会不会传染上其他传染病?
接种肝炎疫苗不会引起其他肝炎发生,也不会被传染上其他疾病。乙肝疫苗在生产过程中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中许多工序都能杀死血液中包括爱滋病病毒在内的病原微生物,经过临床观察是安全可靠的。值得提出的是,使用不合格产品如注射破损、变质疫苗,或注射过程不按无菌要求操作,共用注射器或针头,可染上肝炎或其他传染病。还有一部分人原来是隐性传染者,病毒呈低水平复制状态,&两对半&检查正常,需要用核糖核酸增殖法检出病毒(HBVDNA阳性),这种人注射疫苗后不会有表面抗体形成。
九、如果在边远地区,尚无法做到乙肝疫苗的普种怎么办?
至少要对以下处于乙肝病毒高度危险状态的易感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全部新生儿和幼儿园的孩子;危险职业的工作人员(传染病、口腔科、血液透析室、血站、保育员等等);使用血液制品者;新入伍的军人;器官移植前的患者;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人、性接触者。
十、乙肝患者有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无预防效果,无论打多少支乙肝疫苗,都不会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只是浪费疫苗和经费而已。对由于以往感染乙肝病毒而现在已经自然获得有效的保护性抗体者(乙肝&二对半&检查表面抗体呈阳性),更没有必要再接种疫苗,不过接种后也不会产生不良副反应,其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可能会有所增高。如果是急性乙肝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完全治愈并康复,检查乙肝病毒&二对半&表面抗原已阴转,只剩下核心抗体为阳性,而保护性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又始终不能自己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注射乙肝疫苗,促使表面抗体产生,使自己以后不再得乙肝。
上一篇:下一篇:我体内有一个乙肝病毒结婚的时候医生说我老婆需要打乙肝疫苗后面打了现在就第三针没有打了由于工作的原因_百度知道
问:我体内有一个乙肝病毒结婚的时候医生说我老婆需要打乙肝疫苗后面打了现在就第三针没有打了由于工作的原因
我体内有一个乙肝病毒结婚的时候医生说我老婆需要打乙肝疫苗后面打了现在就第三针没有打了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想知道的是能推迟一些时间打吗
权威医生回答
来自航天中心医院
所以建议你即使在我国的任何地方,因为乙肝疫苗在我国十分普遍,结果就是可能需要重新注射三针,但是不推荐,可能导致接种失败,因为这样可能会让前面的2针效果下降可以倒是可以,都可以到医疗机构购买乙肝疫苗来注射
你好,最后一项为阳性,确提示已感染了
病情分析:
您好,看了叙述,老婆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您想尽快要孩子,这个情况还是推...
指导意见:
您好,目前医疗条件下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还没有治愈的方法,需要进一步...
病情分析:
乙肝没有特效疗法.建议检查肝功,只要肝功检查正常,不要担心.但是平时一定...
孩子四岁,乙肝五项结果是1,5阳性,三个月的时间不算太短,但是如果完全转变为第2项阳...
* 百度知道专家平台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我妈妈有乙肝,她生孩子时会传染给我们么?我现在14岁身体很健康 也打过乙肝疫苗,请问我携带有乙肝病毒么_百度知道
我妈妈有乙肝,她生孩子时会传染给我们么?我现在14岁身体很健康 也打过乙肝疫苗,请问我携带有乙肝病毒么
提问者采纳
) 所以你应该没有乙肝,可以有效地抑制乙肝母婴或父婴的传播。 (值一提的是乙肝免疫球蛋白,即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的阴止乙肝母婴或父婴的传染,有效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有效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患急性乙肝或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可将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尤其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为主要的感染类型乙肝不是遗传疾病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楼主您好1 你需要先查乙肝乙肝两对半,看看是否已经感染或是否有抵抗力2 并不一定父母有孩子就一定有的,需要做检查才可以知道的如果还有疑问,在回答下补充
可是我打过乙肝疫苗
?请问是么
你可以去查查啊,可能肯定是有的,既然你已经打过乙肝疫苗,那当时应该就是没有的,想知道是不是有乙肝或者是不是有抗体就去医院查查乙肝五项。
在这里问可能性也不能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感染啊。
据统计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9300万人。(卫生部日上午公布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显示,中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75%下降为7.18%,比1992年下降了26.36%。据此推算,中国仍然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300万人。)   新生儿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发生与母婴垂直传播有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围产期传播率很高,尤其是HBsAg与e抗原(HBeAg)同时阳性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90%以上HBsAg阳性,这是因为母体血液中的HBeAg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对感染肝细胞的免疫反应,使胎儿处于免疫耐受状态。HBeAg阳性母亲携带的病毒量愈大,侵入新生儿的病毒量就愈多,导致新生儿HBV感染,其中80%将发展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母婴传播中男女机会相近,但婴儿感染后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以男性为多。HBsAg携带与遗传关系的调查表明乙肝病毒携带者遗传率达60%以上,推测其遗传方式为多基因遗传。   婴幼儿乙肝病毒携带者感染主要是水平感染所致,可因输血、预防接种、与家庭成员中HBV感染者的密切接触等而感染。3岁以内婴幼儿也因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易于造成乙肝病毒持续携带。   所谓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是指血液检测单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方式与乙肝传播方式相同,主要都是通过血液传染、母婴传染、父婴传染、医疗器械传染、性接触等途径传染,日常工作生活中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几率非常小,基本等同于健康人,所以只要平时注意个人卫生,一般是不会被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的。阻断环节中最关键也最无争论的是宝宝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宝宝出生后强烈建议在2小时内注射完第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大三阳母亲的宝宝建议在15-30天内注射第二针球蛋白,乙肝小三阳DNA阴的妈妈生下的宝宝可不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的打法有两种选择:一是出生24小时内打第一针,然后是1月和6月各一针;二是第一针疫苗在第一针球蛋白注射后15天或30天注射,第二和第三针疫苗按国家计划规则延迟,如第一针疫苗在15天注射,第二针疫苗就在45天,第三针疫苗在半岁后第15天。
有可能带菌 建议去正规医院检查下 放心点
乙肝疫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打了乙肝疫苗 病毒为何还能得逞?
3、有些乙肝疫苗存在质量问题。
乙肝疫苗属于生物制品,需要在2~8摄氏度环境中冷藏保存,如果长时间放在常温或高温环境中,疫苗将会变质,失去免疫能力。超过有效期的疫苗,免疫能力和效果也会大大降低。疫苗长期放置后会出现沉淀现象,使用前必须先摇匀后再用,如果不摇匀就用,效果不好。
4、接种的程序和部位不对也会对疫苗的接种效果产生影响。
目前我国接种乙肝疫苗多采用0、1、6月接种方法(即第1次接种后1个月、6个月时再分别打1次,一共打3次),如果不按此法接种,效果可能不好。目前成人接种乙肝疫苗采取上臂三角肌注射,因为三角肌处血管少,皮下脂肪层薄,且不易损伤神经。如在臀部肌肉或其他部位注射,效果可能不佳。新生儿和婴儿的疫苗接种部位应在大腿前外侧肌肉处。
5、乙肝疫苗的接种效果还与被接种人的身体状况有关。
被接种人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者,以及应用免疫抑制剂者,肾移植、肝移植、骨髓移植者(都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这些人接种乙肝疫苗后,表面抗体形成的应答率只有17.6%,故他们注射的乙肝疫苗可加大剂量(比正常量增加一倍)。若被接种人在接种疫苗时,处于发热、严重皮肤湿疹、过敏、急慢性器质性疾病(心脏病、肾炎等)状态,预防效果则不佳。此外,某些人若存在某些遗传基因缺陷,也可能会影响到接种效果。
即便是严格按照正规的免疫方法接种疫苗,仍有5%左右的人不产生保护性抗体,或者仅产生少量抗体,不足以产生免疫效果,这些人被称为乙肝疫苗无反应或低反应者。除上述多种因素外,有些人可能因特定的遗传因素所致。对于这些人,可以试试加大乙肝疫苗注射剂量,每月一次,共注射4次。也可在注射疫苗之前使用一些免疫增强剂,如猪苓多糖、胸腺素或小剂量干扰素等,以增强这部分人的机体免疫应答反应,尽快产生表面抗体。&&&&(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责任编辑: 林嵘】
请选择您看过这篇文章后的心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温陵社区用户,点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病毒性感冒会不会传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