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男的8年前出了车祸,手术后基本没问题先生了,就是嘴巴说话的时候或者笑的时候有点歪,医生我想知道时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UR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
您要找的内容已被删除  老公的弟弟今年14岁,在县城读书住在乡下老家,因为公婆出去打工了,所以他放暑假就来我们这儿玩儿,我们是新房,刚装修好,我们也刚搬来一个月左右,他弟弟就来了,老公开始说的只来一个星期,可是一星期后没提走的事,我问他,他说再让他呆一个星期就走,结果又过了半个月了,老公没再提,我今天又问他了,他说这周过后再说,我也理解老公。因为公婆嘱咐的是暑假结束在送他回去,可是呆这么久太不方便了,有什么办法在不得罪公婆又不让老公为难的情况下送走他呀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4次 发图:0张 | 更多
  才一个暑假而已,又不是常住,又未成年,多多包容,夏天一个人在老家你公公婆婆也不放心。
  别这样顶多一个暑假还是个孩子,你这还是亲嫂子该体谅孩子体谅你的老公,你这公婆还不老,老了动不了了你伺候吗
  14岁又不是24岁,不是熊孩子就让他住呗,再一个月就开学了,毕竟孩子小那。
  楼主这心胸有点狭隘呀……
  楼主心眼真小,不拿放大镜都看不清楚
  太不方便是什么意思?啪啪啪?
  你不伺候,让你老公包揽一切家务,费用,照看就行了  累不到他身上他是没有感觉的
  人家亲兄弟,又是孩子,自己一个人你让他去哪里
  就住一个暑假有什么不方便?
  公婆不跟着一起住,而且还在打工,这种情况已经谢天谢地了好吗?  14岁的学生小叔子来住个暑假、寒假根本不算什么了。
  算好了,还是小孩子!我小姑子23岁了,也住我这里,说暑假来这边兼职打工。平时我和老公吃饭比较随意,老公有时候在单位吃,我随便吃点。现在我带着孩子,还要专门为她烧菜做饭。不方便的是她住在有阳台的房间,每天睡到11点,门上锁,我连衣服什么的都不好洗,晚上一回来,也关在里面上锁。有时候我做饭,宝宝不肯,她也不帮忙看着,就躺在自己房间。
  14岁为啥不去打暑期工?天天在家玩什么呢?无非电脑手机游戏。。。反正我孩子以后六年级开始暑期必须去打最少一个月的工,当做锻炼。现在一放假就是电脑游戏电视。。
  给他找个工作
  楼主这心眼。。。。跟你说吧,我老公11岁外甥女来我家过暑假,呆了一个月了,也没回去。我这还是亲戚,我都可以好好对待她,你这亲情观哪里去了。我爸妈说我对待老公外甥女太好了,很难找到我这么好的舅妈了。不知道别人舅妈怎么当的。反正我觉得来我家了,就尽心尽力对待。
  唉,我是心胸狭窄,不喜欢家里多个外人,他每天就是打游戏,抱着ipad不放手,除了吃饭洗澡啥也不干,而且不讲卫生,他来以后家里每天都要打扫,擦地,各种擦!这次我答应他来了,他父母会每个寒暑假叫他来的,以后我也要生小孩,家里就两个房间,他父母平时什么都不管,婚礼也要办在他们农村里,所有事情都是我父母在操心,现在连小儿子也扔来给我们了,我父母总叫我忍,这样下去他父母会把所有事揽给我们的,认为我们好说话条件又优越,但是我不是慈善机构啊!气死了
  再忍忍,就一个暑假忍过去算了。要开口你自己千万不要说,让老公说。
  一个暑假,有什么不方便的呢也要忍忍。你要是把他弄走了,你老公,公婆,都被你得罪光了。不信你问你自己爸妈,他们肯定不支持你这么做。还有两三个星期暑假就结束了,不要得不偿失……
  嘿嘿,你老公是个孝顺儿子,他爹妈教的好。不撕破你老公那张虚伪的脸,楼主家就是扶贫大队的指挥部了,当然你老公是总指挥。
  我能理解你
  我小叔子也放暑假了,我想他来他都不来呢,这么大的孩子又不需要人操心,就多副碗筷的事有什么关系
  我老公妹妹刚毕业,我说给她留一个房间,老公还说不需要,她一结婚就走了,他对自己妹妹没感情似的。
  我能说,我娃暑假带回个初中同学,一住就是一个月。  我家小破窄。
  才14岁的孩子,放暑假来玩一下怎么就让你不能容忍了,你也太自我了点,开学自然就要回去的了,以后生孩子了再说啊,你现在不是没生吗?真是矫情。老公的家人都容不得。
  10来岁的小孩,还是你老公的亲弟弟,暑假来住段,完全可以接受啊感觉。  总不能六亲断绝吧,你要是这都不能宽容估计你老公嘴里不说心里得寒心。
  这次忍了吧,家务都丢给你老公做。以后就不要让寒暑假长住了,除非你的房子公婆也出了不少钱
  裹着浴巾出来走两次,你老公会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14岁的小孩  家里没有大人  你让他去哪?????
  做人该有包容谅解之心,可惜你没有
  长嫂如母
  不打扫卫生,不做饭,不出钱,不开心。借口家里有外人不方便,不跟老公亲热,有空就跟朋友出去玩,跟朋友出去购物,跟朋友出去旅游,尽量少待在家里,说家里多了个人不习惯。  总之,隐形表达你的不满。老公如对你不满意,借故跟他吵架。  既然你是小心眼,就充分发挥你的小心眼好了。家里有外人,确实很别扭。
  没事吧?  我老婆她们家,每逢放假都遣送三五个亲戚过来  我家几层楼,随便你们嗨  不过,老婆经常给他们立规矩:做饭、搞卫生、收拾屋子  昨天回家,几个十二到十九的孩子全部立正给我行军礼------孩子们蛮不错的啊  我有空也带他们去游泳,吃大餐  这几个孩子并非家里穷(直辖市来的),而是老婆和他们特亲,他们喜欢我家大、植物丰富,周边有农村,还可以下河捞鱼鳅、螃蟹,偶尔认识水蛇、松鼠、刺猬这些野生动物和稻谷、高粱、玉米等等农作物  谁没几个亲戚朋友
  我也理解楼主,家里多个外人真不方便。还有人说长嫂如母,我去………站着说话不腰疼。
  呃,我闺蜜也有你这情况,三居室,到暑假她婆婆各种理由让两侄子到她家住,说吃不了什么的。两侄子又脏又不爱卫生又不能说,沙发踩脏冰箱吃空。有时她婆婆还叫上她女儿和女儿孩子,最夸张次据说那间客户住了六七个人。大人小孩
  就一个月,那么难吗
  你自己的弟弟住一个暑假呢?
  有空间洁癖的人确实不太习惯除了父母之外的人在家里常住,楼主可能是觉得二人世界被打扰了,情有可原。  14岁的孩子上初中了吧,如果你公婆确定让你小叔子在你家过暑假,你就给他报个暑期班补习,这样一来你也省心了,二来他还能在暑假充充电,反正我周围上初中的孩子没有假期不补课的。
  支持楼主离婚,这日子没法过
  我就极讨厌家里有外人,除了我家一家三口气他的统统是外人,我家谁也不留宿,包括双方父母,对于婆家娘家我的规矩都是平等的,我老公也没发表过啥意见。反正没地方住出去住宾馆,我什么人都不让睡,我家就是我们一家三口的其他人都没有权利住进来
  我回我妈家了,他弟弟不走我不回去了,中午我做饭,他说不好吃,我叫他别吃,然后我就回房间去了,过一会儿出来发现他把碗洗了,唯独留我的一个空碗不洗,我收拾好家里就直接走了,来我妈这边了,眼不见心不烦
  14岁,初中了吧,给他买各种习题,说他快中考了,叫他抓紧学习,每天督促他看书做题,你不方便就叫你老公叫他看书做题,你就说是为了他好,相信过不了多久他就会走
  要是你自己弟弟这种情况你怎么做,将心比心吧!
  离婚,离了,你家小叔永远都不会来你家住了
  既然你这个也不想得罪那个你又不想让生气,那你就自己忍呗,有什么办法?要不就想有个层主说的,自己出去溜达溜达,不管他们,等你回去让老公请个钟点阿姨好好打扫卫生呗。
  那啥,我老公侄子十三,暑假也在我家住着上补习班,他妈妈怕添麻烦不让他来,是我积极主动给他找补习班让他来的,因为我家附近有个补习班挺不错的,他家在农村,补习班水平肯定不如市里的,而且老公侄子学校挺不错的,孩子懂事有礼貌,麻烦是有点,平时要经常给买点好吃的买衣服,检查作业,周末带着看看电影,老公很感动,一直说我懂事,也没为老公怎么样,就单纯喜欢这孩子,加上这里补习班好,能学东西
  老公亲弟弟就包容一下,半大的孩子呢,你不喜欢他,他是可以感受的到的,然后他也会不喜欢你,你们就更相处不好。不要说外人那么难听,他是你老公亲弟弟,除非你六亲不认,不然生活中总会有其他人偶尔打扰一下的。心胸开阔点
  所以 你现在就嫌弃了 等你公婆老了 你弟弟结婚啥的都要你俩帮着 你不更要抱怨
  楼主这种人这辈子只适合自己一个人过
  @u_8-08-05 11:34:48  我老公妹妹刚毕业,我说给她留一个房间,老公还说不需要,她一结婚就走了,他对自己妹妹没感情似的。  -----------------------------  好吧,看来你们都比较大度,我们买了新房我公公也是给我老公说留一个房间可以让他妹妹住,他妹妹在打工自己租的房子,然后我说绝不接受……我这个人就不喜欢外人来住我家,最多一两天不错了
  还是个孩子,只要不是个熊孩子,能忍耐就忍耐吧,你公婆在外打工,一个小孩子,你让他一个人在乡下怎么生活?说到底,是你老公的亲弟弟,你是亲嫂子,这点包容心都没有?
  我弟13,14岁,我想他来都不来了,有什么好嫌弃的,本来这么大就是不听管的时候,他什么都不做你不会让他做啊,你不说他肯定啥也不管啊
  别开口赶他走,也别给他甩脸子,对他态度要非常好,可以给他买点衣服或者别的他想要的东西,然后把照顾他的责任推给老公,让老公做饭打扫卫生,毕竟是他的弟弟他不照顾谁照顾,你自己就推说忙经常在单位加班,饭在外面吃,回家倒头就睡,家里乱成猪窝也别收拾,看谁先憋不住。憋的住更好,一家人其乐融融,顺手把以后的家务责任也推给老公吧,长嫂不只可以如母还可以如回家就残废了的爹
  看评论下来大家貌似都能接受别人来家里长住啊,反正我不能接受,一个小户型,本来一家三口住着刚刚好,生活上面也比较随意,记得之前网上有句玩笑话:能裸奔的地方才是家,说真的有个不是很熟的人住家里什么都要注意,很不自在,住个把星期几天就忍忍算了,一个月以上有点久了吧?别说什么小叔子不是外人,我没见过几个婆家真正把儿媳当家人的凭什么把婆家人当自己人?再者就算我自己亲弟弟或者妹妹,住这么久也不接受!
  嫂子恶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很多人有哥哥,哥哥结婚了之后就没有了
  我家小姑子结婚前一直在我家住了五年,直到出嫁,她整体比较懂事,偶尔任性一下。我很喜欢她,我就喜欢看她吃饭,看她吃饭香我自己胃口都好了。
  真的有这么亲情淡漠的人么
  这种是自己或者老公的兄弟姐妹,没结婚的,我觉得住一起没关系吧,血缘关系那么近,其他的表亲就算了。
  离婚,要不叫你老公和父母兄第断:决关系了,楼主你不适合有亲人的
  假如没哥哥这小孩暑假就要流浪了么?  夏天是不方便啊,夫妻俩在家里,衣服穿少了都不行,洗完澡还得把内衣穿上,家里如果小的话更难受了
  能体会楼主的心情,我也不喜欢有人长期住自己家,很不方便,不过楼主可以对比一下我家的奇葩小叔子,就知道那都不算什么事了。这个奇葩28岁了,前几年在我家住了一年多,后来交了女朋友搬出去住,去年8月和女友分手后又回来我家住,整整一年了,这些年他都跟着我老公做事工资股份一样没少,但是在我家住的期间一分钱没出过,除了过年给我两个孩子(一个4岁一个8岁)一人包个五百的红包外,没给她们买过一个水果一点零食,甚至我们三个大人中午出去快餐店吃个午饭几十块钱,他都从来没付过钱,吃完就等着他哥去付。开我车就只加100块钱油,刚够他自己用。现在买车了出差都把车钥匙带走,不会留在家里给你用的。极品的事太多了都说不完,感觉都快抑郁了。很早就想开个贴吐槽一下,刚看到楼主发的就注册了账号来回复了
  十四岁了,根本就不是个孩子了谢谢。不方便就是不方便,这和楼主心眼儿还扯到一起了。你觉得十四岁还是孩子?那你倒是像他几岁的时候一样穿着清凉的在家里乱晃啊?
  想到男朋友的奇葩舅妈!借楼吐槽。我和男朋友家还有男朋友舅妈家都在一个小镇,离省会很近,30多公里吧。  事件1 男朋友在我家,接到电话,他舅妈说她外孙女生病了,让男盆友明天请假陪着去省会医院。日了狗了,我男朋友又不是孩子爹,满大街的车,打个车80块够了。男朋友拒绝了。  事件2 前些天,凌晨一点多,男朋友舅妈给男朋友打电话,说她外孙女又不舒服了,要去医院,男朋友起来去接她舅舅,舅妈,表妹,到了医院,她舅舅和表妹带孩子看病,她舅妈带另外一个孩子在车上坐着,是的,她表妹生俩孩子。我就服了,在医院附近开个钟点房休息下不行吗?生生从凌晨2点多坐到5点多,男朋友第二天上班啊!我问男朋友怎么想的,我说你妹夫哪里去了,你妹夫出差了,你舅妈不两个姑娘吗?她另外一个女婿呢,她不找自己女婿,找你干嘛?男朋友说这是最后一次,以后不接电话。
  哎,长嫂如母
。现在的人呀!
  说实话 跟婆婆公公关系都不一定好 又哪来耐心和义务每天伺候小叔子呢 所以我能理解
  离婚吧
  反正我除了拖家带口外都能接受,不懂连他亲弟都嫌弃的,估计对公婆的态度也差不多
  我也不喜欢家里有人住,特别是夏天真的感觉不方便
  亲情观不一样吧,反正我们这里家庭观念观蛮看重的,亲弟弟是亲人,不是外人,是很亲很亲的亲人。
  让你们生二胎吧
哥哥娶了个嫂子从此弟妹是外人
  我老公的堂弟18岁堂妹16来我家住二十天,我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还要照顾他们俩,他们俩和我小孩唯一的区别是
他们俩不闹人不粘人。俩人吃完饭嘴一擦,就躺沙发上玩手机,他们的衣服都是我洗的。家务从来不帮忙,这些无所谓╮(╯_╰)╭  让我无法忍受的是,他堂妹打我孩子,因为我让她扫地我去刷碗,刚开始刷就听见我小孩特别凄厉的哭,心慌意乱的跑到客厅,他堂妹看见我说,让我小孩穿裤子他不穿,才打他的,我小孩才两岁半,早上给他穿的裤子他自己脱了,早上脱的裤子午饭都吃了,用这个借口可不可笑。我什么都没说把小孩包卧室哄去了,小孩哭着睡着才看见脸上肿起来几道子,可以肯定是她用扫把头抽的。
  存着性感内衣在你LG和小叔子面前晃
  十四岁的孩子不干活,不讲卫生竟然还有人觉得正常?真是无话可说!楼主你也别抱怨了,既然你公婆把孩子甩给你,你就好好教育他,该训就训,坏毛病该纠正就纠正,做这些的时候一定要当着你老公的面,让他证明你是再教育孩子,不是故意欺负孩子,时间长了,小孩就会嫌烦回家了,如果他都按你说的做到了,即使他继续住,你也省心了!
  你这女人是没事找抽行,是个狠心的主,又小气,真不知道你老公怎么娶了你这种女人的,他弟那么小,未成年,老家父母在外打工,你让他去哪儿,一个人在家老家呆着,出了事怎么办,暑假去游泳淹死的孩子还少吗?新房装修了一个月他过来住又怎么了,那是你老公的亲弟弟,再说怎么不方便了,你的新房不至于是一房一厅吧,这种问题上来问,佩服你的勇气,不怕被人骂死!
  如果是楼主弟弟14岁,给不给住呢
  小肚鸡肠
  这个就对了。明白人。
  还是生一胎好
  有办法,赶紧和你老公离婚呀
  必须离婚,再结婚之前,先让新老公把全家都杀了就好
  这时候就能体现独生子女的优势了。
  这个女人不是人类。
  我老公要是有个小弟弟来我家过暑假,我会蛮开心。我会一周不重样给他和我女儿做吃的,带他们一起出去玩。家里有外人我会勤快很多,也会开心很多,我这人爱热闹。
  服了。。
没啥好说的。。
  看小孩子性格怎么样,看长辈如何。我老公家也有堂妹表弟之类的来,我免费补了一个多月的课,小孩子也懂事不会闹腾,本来暑假我孩子上培训了我自己轻松的很,但老公姑姑开口说成绩太差就教教,他姑一直很好的。所以综合考虑,楼主那样的弟我也会烦
  如果人成年的小叔子小姑子,我觉得你不接受也没什么。一个14岁的孩子,有什么容不下的呢?他和你老公可是最亲的人啊!包容一点吧,你比人家大那么多,有点样行不行?你小时候没去你姑你姨家小住过吗?这可是你老公的亲弟弟啊。
  把你内衣偷偷放他房里藏起来 然后你到处找 告诉你老公你内衣在家怎么无缘无故不见了。。  然后。。。。
  主要在你老公,看你能不能说服他,首先要让他意识到他说话不算数,说一星期,结果一星期又一星期,第二要让他觉得不方便,比如你穿着暴露到处走
  如果小姨子到我家小住,我非常欢迎,搞不懂你们这些女人。
  另外,你每天下班出去玩,不做饭做家务,少说话,凭啥他们说话不算话,欺负你,我不认为你小气,家里多个小伙子,本来就不方便
  14岁还是未成年,父母又不在老家,他不呆哥哥那里呆哪里,一个人在外面出了事你心里就舒服了吗,估计会比现在更难过吧。
  我也有两个儿子,看到这帖子我在想以后老大结婚了,哥两是不是就得处得跟普通朋友那样了才行?想到这觉得很难过,要两个孩子是让他们从小一起作伴,长大一起扶持的,看这样子妯娌之间会更加介意哥两关系太好的吧。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我们有死的权利吗?
日05时52分来源:
我们有死的权利吗?
澎湃新闻记者 袁璐 实习生 郭心怡 王炫迪
两年前,父亲去世后,庞俊开始思考死亡。
“活着的时候好好活着,不留遗憾,去世时安详。”在他看来,死亡足够普通,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大多数人只是惧怕死亡的过程,如果是自然死亡,比如睡一晚就无法苏醒,上个厕所吃口饭谈笑间死亡,就没什么恐惧的。”
“我只想安详离世”
庞俊的父亲在他高考前夕检查出肝癌,住院四个月后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病床上的父亲,不能说话,总是皱着眉头。在医院,庞俊看到,父亲身体插满管子,无法进食,仅靠打点滴维持基本需求;无法排泄,体内的尿液靠管子插进肚里向外排出;体内出血,并伴随着剧痛。如果不插管子,肚内腹水足以撑破他的肚皮。人体新陈代谢无法发挥作用,每天要注射大剂量止痛药。大多数癌症患者都是在剧烈疼痛中度过最后的日子。高考前一晚,庞俊凑到父亲耳边说,等明天高考结束,就能安心陪在他身边。父亲已经没有力气说话,眼睛一直定定地望着他。
次日凌晨,父亲突然内出血,凌晨4点心跳停止。三个小时后,庞俊迎来了高考第一场考试。他没见到父亲最后一面,那一年的考试也考砸了。
“我没想到第二天他会走,不然会一直陪着他。”没有最后同父亲告别成为庞俊心里最大的憾事。
越来越多的人呼吁立法“安乐死”。
几个月后,庞俊在网上看到了“安乐死”三个字,以及作家琼瑶“呼吁安乐死合法化”的文章。
他指的是2017年3月,琼瑶在社交平台facebook上发表了一封写给儿子和儿媳的公开信,名为《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她在信中写道:虽然我更希望可以立法“安乐死”,不过,“尊严死”聊胜于无……不论我生了什么重病,不动大手术,让我死得快最重要……不论什么情况,不能在我身上插入各种维生的管子。
“安乐死”自此走进庞俊的视野。他坚信,“它是痛苦的人需要的。”父亲病重时,庞俊脑子里还没有安乐死的概念,“如果有,我会建议(让父亲安乐死)。”
庞俊在百度上发帖,希望收集到更多关于安乐死的信息。“很多人都是身体还没那么糟糕却急着寻死的,这不是安乐死的宗旨。”
死亡议题对他来说并不陌生。父亲的死亡带来的痛苦令他至今无法忘记,尤其是父亲饱受病痛折磨的画面。
父亲生病去世之后,庞俊的胆囊和淋巴也检查出问题,“目前没什么反应,医生说随时体检,但年龄增大后就说不准了。”他身体情况每年都在变差,想为以后作打算,“当绝症来临之际,可以体面有尊严地离去。”
20岁的庞俊刚买了新房,他憧憬美好生活,他觉得安乐死只是他生命末端一种可能的选择。“如果没恶化我会珍惜生命,但是生活没质量的时候我宁愿选择去死。”跟他有一样想法的还有一个患血管瘤的同事,“我们都希望在生活没有质量的时候体面地离开,安乐死只是人们的一个追求意向,是坦然面对死亡的一种方式。”
他曾经在一段视频上看到,即将执行安乐死的绝症病人们,在面对死亡时手舞足蹈欢声笑语,开心唱歌。“死亡在这时何惧之有?”他说。
这个年轻人希望有一天能够计划自己的死亡。
“我能选择如何死亡吗”
28岁的黑龙江女孩谢可被迫更早面临这一问题,她只能将寻求经验的眼光移向海外。
瑞士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接纳外国人安乐死的国家。5月9日,澳大利亚一名104岁老人大卫·古德尔在瑞士实施安乐死。安乐死实施当天,瑞士诊所的医生问了他几个问题:你是谁?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你要来这个诊所?你知道用药之后的后果吗?他平静地回答完这几个问题,输液管的开关交到了他的手上。他的身边是自己的家人,房间里回荡着《欢乐颂》。他滑动开关后安然离世。谢可在网上看到了这则新闻,她喜欢老人说的那句话——“为什么我要因此而伤心呢,我不觉得死是一种残酷的事,而是一件自然的事。”脑炎和抑郁症伴随她已有十年,后来她又陆续查出患有肌肉萎缩,癔症和妄想症。
因为疾病,她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医药费花了近十万元。 “这个病让我结不了婚,上不了班。一切都乱了。”谢可每天待在家里,上网或者昏睡。她会因为取一个快递感到焦虑狂躁,时常莫名大哭。她去医院多次,住院输液,吞下十多种药片,经历过腰穿、埋针等一系列治疗,在医院接受过无数次MECT(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一股电流冲进她大脑中,让她失去意识。
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时候,她出现幻觉,觉得有虫子在啃食她的身体,全身疼痛难忍,有次在无意识中拔掉了埋在手臂里的针管,血顺着她的手臂流了很长时间。她不想吃任何东西,被插上鼻胃管,身体被捆绑住,接受医生的灌肠,“当时我特别想离开这个世界。”
治病多年,这种“慢性的精神折磨”并没有放过她。她认为药物对她而言完全失去作用。从最初夜里频繁做噩梦,到彻夜失眠,她彻底被黑暗包围。她形容这种生活“如同活在地狱里,完全被痛苦摧毁了。”糟糕的时候,浑身疼痛难忍,心情恶劣。
她认定自己“患上不死的癌症”,“家人都跟着我痛苦。”无缘无故的恐惧感最让她受不了。病情加重后,谢可想到了早就知道的安乐死。“难道我不能选择如何死亡吗?”她说,她活了这么久,从来没有快乐过一天。“死亡对我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可以摆脱欲望,也没有恐惧了。”
活着与死去
谢可在一个清晨把自己想安乐死的决定告诉了家人,并开始实践自己的计划。她的母亲今年在疾病的折磨中去世。“这更让我丧失了全部的信念。”她说服了父亲,“他知道我有多痛苦。”
她不断搜索世界上相关案例,比如一个患上抑郁症的比利时年轻女孩,被同意执行安乐死,“但是其他国家都不允许。”
一个月前,谢可在瑞士尊严中心官网上提交了申请。三天后,她收到了邮件回复,这让她看到比活着更大的希望。那边发给她“一大堆”英文文件,她英语不好,仍努力逐字逐句地理解对方的意思。
文件中写道,申请安乐死的人要符合几项条件:有最基本的行动能力,比如可以自己服用药物;身患致死之病;有重度的失能残疾;有无法承受和抑制的病痛。
同时,申请者必须写明申请原因,描述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以及疾病对生活的影响;申请者必须准备一份及以上最近的体检报告,以及两到三份病历。这些内容必须包含病史、诊断、医嘱、疗法,以及医生的预判结果。
谢可在她的申请陈述里写道:“现在我正在遭受着巨大的身体和精神折磨,时常控制不住情绪。有时候会痛哭一场,有时候哭不出来,憋闷得没有办法正常喘气,再活下去感觉就要精神失常了。我的病毁了我的生活,也毁了我家人的生活,我不希望没有尊严,没有价值地活着了,我看不到希望,整日活在恐惧中,我的生命已经没有任何质量了。”
即便准备好所有材料,谢可隐约感觉自己“百分之九十的可能通不过申请”。但如果通过了,父亲会陪着她一起去。
合法化之争
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安乐死都被认为是违法的,至少是备受争议的。
张玉堂是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法理学教师,关于安乐死的案例中,让他印象深刻的是1986年陕西汉中市肝病患者夏素文的安乐死案件和美国2005年永久性植物人特丽夏沃的安乐死案件。“前者一直被媒体冠以国内首例安乐死案件,后者则是近二十多年来影响巨大的国际性安乐死案件。”
1986年,陕西汉中,传染病医院医生蒲连升在病人家属请求下,为一个生命垂危的女患者实施了“安乐死”,但是3个月之后,他被公安机关抓了起来。检察院在公诉书中指认,蒲连升涉嫌故意杀人,但是在六年之后,汉中市法院终审判决,蒲连升无罪。
张玉堂说,“典型的安乐死案件在大多数尚未(安乐死)合法化国家的司法审判中,多数情况下仍然是被判无罪的。在中国,我认为可以用单纯的司法技术来解决安乐死的个案问题,例如可以用更完善的犯罪构成理论来排除个案的入罪,但仍保持立法上的威慑。”2001年,蒲连升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我的目的就是减轻病人的痛苦,医生的责任就是要减轻病人的痛苦。”潘京是最早采访过蒲连升的记者,他记得,转到诊所工作的蒲连升后来想过做安乐死热线,但“环境和条件似乎不允许”。
三十多年过去,安乐死在全世界范围内依然是存在争议的话题。
北京肿瘤医院普外科医生吴舟桥是一名安乐死合法化的支持者。他曾在荷兰的一家医学中心外科工作四年,这期间的见闻让他对安乐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安乐死永远都不可能是患者家属提出的,而必须是患者本人在清醒、理智情况下提出的。”
吴舟桥过去从《荷兰在线》等网站提供的数据得知,荷兰每年选择安乐死的人数约2500人左右,约占死亡人数的2%左右。在荷兰,“只有身患难以忍受的绝症并且对自身状况有清楚认识的情形下,患者去申请才有可能被批准,并且其审核程序非常复杂、漫长、谨慎。”针对目前我国的情况,“如果想要在安乐死上面推进的话,我们要做的还很多,例如患者对于疾病的知情权以及患者对自己治疗过程的充分参与,如果整个治疗都是孩子拿主意,是无从谈及安乐死的。更多的包括生前预嘱的推广、缓和医疗(安宁疗护)的推广等等。”吴舟桥说。
与吴舟桥不同,张玉堂是安乐死合法化坚定的反对者。2000年下半年,他在读法理学研究生时,经历了一次课堂讨论。当时老师组织讨论的是美国法学家罗纳德·德沃金在《自由的法》一书中关于安乐死的研究。他在讨论发言之前,对安乐死合法化是赞同态度。但是,当时班上同学众口一词的对此赞同,他刻意发言表示反对,临时和同学们辩论了一番。“那时就觉得靠情感和直觉去支持安乐死是有问题的。”
课后,他到图书馆找资料,花了近两个月时间,最终形成那篇《我们有死的权利吗—对安乐死争论的法理学思考》论文,并自此坚定地反对安乐死合法化。他在这篇论文的结尾写道:“对任何个人而言,给自己找个死的理由并不是件多么困难的事,难的是我们如何同时也给整个社会一个交代。在安乐死案件中,真正能够考验法官的难题,也许不是那写在法典里的某个条文,而是来自病榻的永恒质问:我们有死的权利吗?”
他认为,“在中国,我个人完全赞同个体的安乐死选择,但是,我反对立法层面上普遍的合法化。”在他看来,自由和自决,尊严和选择都有一定的先决条件。“在我国,那种适合于安乐死的社会条件是远未到达的,甚至是持续恶化的。我国目前面临日益严峻的社会化养老及医疗保障的不足,一旦安乐死合法化,会导致病弱老人及各类弱势群体彻底丧失最后的生存保障。”张玉堂认为,一对夫妇如果赡养四个乃至更多老人,他们的负担会使得安乐死成为一个务实的解决问题出路。老人们也可能被灌输生命质量与生命尊严的观点,这对于各种重病、慢性病、失能严重的病人也可能产生一种道义上的压迫,那些长期霸占医院病房和养老床位的老人和病人很有可能就“被安乐死”了。“这种风气最终会传递给中年人乃至年轻人,他们会意识到自己一旦年老多病就会被社会抛弃,或许人们的很多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都会发生改变。总之,这是个极易发生的、想想就很恐怖的前景,它会让你不由自主的去回想斯巴达的历史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所作所为(指二战期间根据其信奉优生学理论以及其纯净种族的理想,纳税党人用‘安乐死’、‘尊严死亡’等名义有计划的屠杀慢性病、遗传病和精神病患者以及犹太人、吉普赛人等其他民族人士达600万人)。”
不提前、不推迟死亡
秦苑在安宁病房陪伴老人。澎湃新闻记者 袁璐 图
84岁的肺癌晚期病人康平找到秦苑时,就是奔着安乐死去的。
行医三十四年后,55岁的秦苑做出另一种选择,成了北京市海淀医院安宁疗护病房主任。她从一个看病的大夫,转变为照顾病人的医生。
安宁病房2017年3月开诊,有6张病床,是北京市临终关怀15家试点之一。这个科室存在的意义是,按照病人自己所希望的方式,不那么痛苦地,平静地离世。在这个病房,秦苑送走了一百多位病人。年龄最大的已致耄耋,年龄最小的16岁。
秦苑以前所在的血液和肿瘤科,死亡率极高,她每天都会看到有病人离世,签下一纸死亡证明书,背过身去,事情翻篇。但内心深处,她无法接受死亡。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有229.6万人死于癌症,占同年总死亡人口986万人的近四分之一。
那时她并不知道如何去照顾那些生命末期的病人。
2012年,秦苑到台湾省学习,参观了五家医院的安宁疗护病房,所见所闻颠覆了她过去的想法。“以前会觉得病人最后死掉了,是医疗的失败。在那里我第一次发现,死亡原来可以这么温暖,告别可以是这样的形式。她认为,医学的任务除了维系健康和维持生活质量,还有当疾病不可治愈,当死亡在可见的未来将要发生的时候,怎么把他好好送走?死亡是注定的,但每个人最后怎么离去才算是好?这是她一直思考的问题,她首先会去了解这个病人期待什么。
很多病人在延长生存和减轻痛苦不能兼顾时,会主动要求减轻痛苦。这时候,她会每天为患者提供身体、社会、心理、精神等方面的支持,把病人的痛苦从最高的十分降到三分以下。
有很多病人起初像康平一样,会把秦苑这里当作可以安乐死的地方。他们以为在她那里,只要注射一针,就能结束痛苦,终结生命。
实则不然,秦苑反对安乐死,她所坚持的是接受活着和死亡这一自然过程,既不人为让病人提前离去,也不刻意推迟死亡的到来。“那些要安乐死的病人,其实是我们的照顾品质没达到。”
秦苑除了告诉病人康平安乐死是非法之外,花了大量时间去了解他痛苦的原因。“身体的折磨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病人的那份无助,孤独,恐惧,焦虑。”从影像学资料上看,康平体内的气管已经被肿瘤完全包裹住,肿瘤压迫越来越重,咽喉像被死死掐住,憋喘会让他愈加痛苦。每天晚上,他只能靠注射镇静药物才能安然入睡。“注射的剂量,以解除病人的痛苦为最低标准。”
在死亡面前,她很少见到完全坦然的病人。
那天,康平的身体状况比前一天更糟糕。秦苑走到康平的病床前,蹲下身子,握住老人的手。因为刚刚注射过吗啡,老人双手不停颤抖。
“您愿意跟我说说现在怎么难受吗?”
“老拖着,想了断干净算了。”老人呼吸微弱,鼻孔里插着透明的呼吸管。
“您告诉我是怎么个难受法?”
“活着的难受。我想一针下去,全身麻醉,就永远睡着,最痛快了。”秦苑握着老人另一只手,“我没有办法提前送您走,啥时候接人是老天爷的事。我能做的是让您在现有基础上尽量舒服一点。”沉默很久,老人哆嗦着说,“我害怕……不知道到底哪天走。”
本期编辑 郦晓君
澎湃人物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嘴巴有点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