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指轩辕再植术后恢复的问题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275|回复: 0
作者:王宝红,李文香,牛清霞
【关键词】&&中药熏洗;断指再植;功能恢复;观察护理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在断指再植成活后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断指再植成活的50例60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指在进行功能锻炼的同时应用中药熏洗,对照组只进行功能锻炼。结果:实验组手指的功能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手指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中药熏洗;断指再植;功能恢复;观察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断指再植后,手指的成活并不代表手术的成功,手指功能的恢复才是手术的最终目的。2001年至2003年,我科对60指断指再植成功的病例中的30指在进行功能锻炼的同时应用中药薰洗,提高了疗效。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断指再植成功的病例53例 60指,53例伤者均行骨折内固定、吻合血管、神经、肌腱,术后给予抗感染、抗痉挛、抗凝血及抗疼痛治疗和护理。60指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指。实验组功能锻炼的同时应用中药熏洗,对照组只进行功能锻炼,其余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相同。实验组27例30指,男22例,女5例。年龄最大者51岁,最小者17岁,平均年龄27岁。对照组26例30指,男21例,女5例。年龄最大者44岁,最小者13岁,平均年龄 24岁。拇指离断者5例,食指离断者14例,中指离断者13例,无名指离断者7例,小指离断者5例,食、中指离断者3例,食、中、环指离断者2例,中、环指离断者各1例,环、小指离断者各1例。机器切割伤14例,刀割伤19例,挤压伤7例,交通伤5例,电锯伤8例。
  2 方法
  2.1 加强健康宣教                 
  讲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消除顾虑和恐惧,增强信心和积极性,并给予语言鼓励和示范。及时进行功能锻炼可以预防肌腱、关节粘连和僵直、促进肿胀消退、促进骨折愈合、减少肌肉萎缩[1]。伤者经常因害怕疼痛而不敢早期进行活动或活动量不够,或者因活动时间长,不能坚持而放弃,因此,在功能恢复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帮助其克服畏疼心理,指导、督促、鼓励其积极进行功能锻炼。
  2.2 运动量的控制                 
  运动使伤指产生轻微的疼痛,通过休息,在下一次锻炼之前,可使疼痛消失。关节的锻炼程度以达到最大幅度再适当用力或使关节区感到紧张或稍微酸痛为度。
  2.3 术后第7天至第10天                 
  采用讲解、示范等方法指导伤者用健肢固定伤指,主动运动伤肢中健指的指间、掌指关节等,每日6次,每次30 min。
  2.4 钢针内固定者                 
  术后4周拔除克氏针48 h后,进行伤指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主动曲伸、对指、对掌练习。主动运动要轻柔、缓慢,逐渐加大力度,当达到极限角度时,保持10 min~20 min,如此反复伸屈。运动幅度由小到大,锻炼初期每次活动10 min~20 min,每日3次~4次,以后每日或每周增加次数及活动时间,达到每次30 min,每日6次。
  2.5 术后第6周                 
  着重训练伤指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确性,练习抓、捏、握。如捏气球、拣玉米粒、握木棍、使用筷子等,并且训练两手协同操作的能力,如打结、解、系纽扣、打字和弹琴等,每日6次,每次30 min~40 min。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生活自理。
  2.6 术后第9周                 
  开始增加被动活动及抗阻力活动。伤指锻炼内容为掌指各方向的活动以及对掌、对指、握拳、伸拳等。可以用螺丝与螺帽等工具训练指力。
  2.7 在伤指锻炼过程中                 
  应用舒筋活血理气止痛的中草药泡洗,临床上使用的方剂是:伸筋草9 g、海桐皮9 g、秦艽9 g、独活9 g、当归9 g、乳香6 g、没药6 g、川红花6 g[2]。熏洗患处,边洗边推挤、按、揉、弹拔伤指各关节及软组织。每天2次,每次30 min~60 min。
  2.8 出院后                 
  嘱其继续进行功能锻炼,并定时来院复查,评估其锻炼效果、指导其功能锻炼。
  3 结果
  1 a后随访,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伤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如下:实验组优14例,良14例,可2例,差0例;对照组优12例,良12例,可3例,差3例,从以上数据分析看出:实验组的优良率达90.33%,而对照组的优良率为80.00%,实验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4 讨论
  手术后伤指被固定,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保证吻合血管的自然修复;减少组织的能量消耗,相对减少组织的代谢需求,有利于吻合血管的修复。手指制动一定时间后,手指功能减退,适时指导伤者在不影响血管、神经、肌腱伤口愈合和无痛或微痛状态下进行健指功能锻练,预防健指僵硬。术后4周钢针拔除后,及时、有效的功能锻炼是为了促进血液循环,消退水肿,软化瘢痕、减轻粘连和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功能锻炼是在中药熏洗中进行,边熏洗边活动手指各关节。患者受伤后,气血淤滞,风寒湿邪易于侵袭。锻炼过程中配和中药烫洗,起到活血化淤,散寒祛湿,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方剂中的红花、当归活血化淤;乳香、没药行气通经;秦艽、海桐皮,独活祛风胜湿;伸筋草续筋强骨。中药薰洗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疗效显著,简便易行。
  参考文献:
  [1]王澍寰.手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岑泽波.中医伤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Powered by Discuz!
& Comsenz Inc.断指再植 -
再植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血管能否接通。1965年Kleinert应用放大镜接通手指血管;Buncke等用显微外科技术成功地进行兔耳再植与猴拇再植的动物实验;1966年、1968年,我国医务人员与日本学者Komatsu等相继报告完全离断的拇指再植成功。目前小儿再植术、手指末节再植术、十指离断再植术等高难度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显微外科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断指再植 -
  1.患有全身性疾病体质差或并发有严重的脏器损伤不允许长时间进行手术者不宜再植   2.断指伴有或严重软组织损伤者   3.手指血管床完整性破坏程度严重如由挤压伤引起的手指断离表现为手指两侧即使接通血管因软组织广泛渗血血栓形成再植手指仍难存活   4.再植时限过分超过组织已发生变性则不宜再植未经冷藏断指缺血24小时仍可能再植存活如伤后即予冷藏处理再植时限可延长至30小时以上但是缺血时间越短则再植存活率越高反之缺血时间越长再植存活率越低   手术指征   1.断离拇指再植 拇指在发挥手部功能中最为重要在再植时应优先予以考虑尽力争取早期修复拇指断离拇指条件不好时可采用断离的食指移位再植于拇指上食指桡神经血管束转移或行血管移植后给予再植或再造拇指   2.其余4个手指的再植 从功能角度看食中指较对于有条件再植的断离食中指应设法再植其他手指除职业或其他一些因素特殊需要外一般情况下不必再植理由是该手指再植存活后指关节的活动范围的限制将影响整个手的功能发挥   3.末节断离的再植 主要是指远侧指间关节以远的手指断离因为丧失末节对手的功能影响不大因而不主张再植况且单纯的原位缝合也有一定的存活率兼于病人的某些特殊职业的功能需要心理和美容上的要求也可试行再植   4.某些液体浸泡的手指再植 错误地将断指浸泡于低渗等渗或某些消毒液中或者保存不妥冰块融化后冰水浸入由于细胞半透膜的作用低渗夜使细胞水肿而膨胀高渗液使细胞脱水某些消毒液如乙醇苯钾溴铵硫柳汞等则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和其他组织的细胞根据其种类浓度和浸泡时间的长短的不一损伤程度不一也对存活有不同的影响条件允许可试行再植   5.腕掌部毁损性损伤的处理 腕掌部或连同前臂远段的严重的损伤或断离而远部的几个手指尚完好此时可将压烂的腕掌部剔除彻底清创后选择较完整的手指分别固定在尺骨和桡骨进行对掌位再植
断指再植 -
断指再植手术程序 断指再植手术的一般过程在很多方面类同于 手术对于再植手术一般的操作方法和原则参阅断肢再植在此不予赘述此处介召断指再植有关特点   1.麻醉:一般用臂丛阻滞麻醉必要时采用连续高位硬膜外麻醉个别情况也有应用醚插管麻醉或屈指肌腱鞘管内麻醉   2.清创:注意避免误将陷缩在皮下组织的血管和指神经切除强调显微镜下的清创对创面整齐断离时间短的断指一般不作血管冲洗;而对创面不整齐疑有血管损伤断离时间长的病例一定要进行冲洗以了解血管床的完整性有无破坏多个手指同时断离时在一次清创与冲洗后按各个手指功能的重要程度依次缝接暂不再植的可放入0~4℃的冰箱中冷藏   3.骨与关节的固定:整齐切伤的骨断端一般缩短0.5cm不整齐的损伤根据清创的情况给予相应的骨断端的切除用直径1mm的不锈钢针1枚作髓腔内固定或用2枚不锈钢针作交叉固定骨折也有用微型螺丝固定或骨钉髓内固定的方法经过关节的断指用2根相同粗细的克氏针作早期行关节融合术或掌指关节早期关节成形术   4.肌腱的缝合:伸肌腱常用2—0或3—0的丝线间断缝合近节断离时应同时缝合伸肌腱的中央部与侧索中节则缝合侧索的延伸部屈肌腱在较清洁断指中可用3—0的尼龙线采取Kleinert等方法对指深屈肌腱吻合外周7—0尼龙线间断缝合注意切除指浅屈肌腱并应将屈肌腱腱鞘切除1cm   5.手指血管的缝接:原则上血管吻合的顺序是先缝指背静脉然后再缝指动脉在缝接血管前应开始予以6~10%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作静脉点滴在吻合血管时局部以10~100u/ml肝素等渗盐水间断地冲洗 小血管缝合前应准备:(1)持久耐心的工作精神(2)手术显微镜和显微手术器械的准备放大以6~10倍为宜如缝合直径0.4mm左右血管时可放大20倍使用(3)手术野保恃清洁以防棉纱纤维滑石粉和血块等杂物进入血管内引起血栓形成(4)剪去断口2mm内的外膜方法是用显微镊夹住外膜向断口方向作一定的牵引用小剪刀整齐地剪下约0.1~0.3mm的一小段血管使外膜略有回缩中层与内膜稍为突出这样血管断口光滑而平整外膜去除适当 指背静脉和指动脉的缝合的针距与边距要均匀一般边距为0.1~0.2mm针距0.2~0.3mm静脉压力较低针距可较动脉宽些指背静脉缝合完毕该处的软组织或皮肤应缝合数针保护血管免于干燥和损伤外膜与修剪动脉断口后松去血管夹其近侧断口应有良好的喷血才能缝合动脉动脉良好缝合后放去的血管夹吻合口远侧的动脉可看到充盈和搏动再植手指的远端血供良好皮色由苍白转为红润皮肤温度升高通过勒血试验可证明动脉是否通畅但是如果勒血太重会损伤血管而造成后期的栓塞及吻合失败缝合的指背静脉充盈且可见血液回流畅通指尖用针刺后有鲜血溢也说明血液循环已重建成功此时应将未缝接的动静脉一一结扎防止手术渗血肿胀甚至假性动脉瘤的形成而影响静脉回流和动脉血供并容易发生感染 术中动脉供血不足主要是由于指动脉痉挛或吻合口轻度狭窄与不平整所引起用2%利多卡因溶液或温热的6%硫酸镁溶液进行湿敷以利解除痉挛如仍未能得到改善则可以在吻合口远端0.5cm处的指上用5号锐利的"OT”针准确的刺入血管腔以温热的2%普鲁卡因或肝素盐水作向心的加压扩张解除动脉痉挛如血液循环仍未改善则应果断地切除吻合口重新进行吻合或行血管移植 临床证实动静脉比例在1:1.5上者血流可达到较好的平衡再植手指一般均无明显肿胀除远侧指间关节附近断离可仅缝1根静脉一般均应缝2根静脉动脉缝通后手指出现淤血和肿胀威胁再植手指的时可在缝接指动脉对侧的手指端作一0.5cm的小切口让手指郁积的血液流出来进行滴血这种滴血虽然看上去速度不快但24小时的出血却不少应注意补充血容量应用 定期吸取再植手指远端的血液来维持血循环的通畅不失是一经济可靠的方法但是要注意感染的问题 血管缺损的修复以指动脉缺损比较多见解决方法有:(1)交叉吻合法(2)邻指动脉转移(3)动脉移植(4)指静脉移植   6.神经的缝合:手指神经为单纯感觉纤维只要有良好的对合即能迅速再生得到较满意的恢复故应尽可能一期修复一般两掌侧指神经外膜缝合2~3针即可在两侧指神经同时缺损时优先拇指和小指的尺侧指神经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桡侧指神经   7.皮肤的缝合:一般采用间断缝合不要缝得过密过紧和内外翻以免压迫血管应避开缝接的静脉和动脉 断指再植的术后处理   1.再植术后常规的处理包括:(1)隔离护理安置病人于特殊隔离病室保持20~25℃室温及一定的湿度严格消毒隔离制度(2)抬高肢体(3)局部加温(4)观察再植手指血循环有色泽弹性皮温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5)周围血管扩张药物的应用常用妥拉苏林25mg/6h罂粟碱30mg/6h等(6)预防感染和常规破伤风抗毒血清1500u肌肉注射   2.全身应用抗凝药物:断指再植术后是否应用全身抗凝至今尚有争论国外的学者仍在常规应用认为抗凝治疗有助于减少或防止吻合血栓形成事实上精良的血管缝合技术最为重要目前一般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1000ml/d)阿司匹林(0.5~1.0g/次3次/d)及一些血管解痉药物即可只有当血管损伤严重或手术探查取出血栓或作血管移植的情况才慎重地应用肝素等的抗凝治疗
断指再植 -
一、环境:病房整洁,保持空气流通、控制探访人员,防止交叉感染。紫外线消毒房间每日1-2次,室温控制在24-26度之间,为了保持局部温度可用60-100W烤灯照射,灯距为30-50CM,告知病人及家属不可自行调整距离以免引起灼伤,湿度60%-70%,如温度过低使血管痉挛阻碍血液循环,过高则加速组织耗氧代谢。   二、体位:术后需绝对卧床7-10天,因体位改变可导致体内血压的改变,而吻合的血管对血压瞬间变化极为敏感,极易发生痉挛,患肢应垫软枕略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局部应制动,保持功能位。   三、再植指血运观察:术后应严密观察局部血液循环情况,发现血液循环障碍,要及时解决。 术后24-72小时内,是吻合血管出现循环危象的高发期,因此应每1-2小时观察一次,其中需要严密观察再植肢体血液循环的指标有:皮肤的颜色、皮温、指腹张力、毛细血管返流、指端侧方切开出血等情况,以上指标应综合分析并进行正确的判断。其中颜色和温度是反映皮下血运的可靠指针。   (一)指体色泽 断指再植术后指体色泽的变化是最容易观察到的客观指标。完全性离断的指体再植术后,由于远端指体血管已失神经支配,故全部处于扩张状态,所以再植断指的色泽比指红润。 指体由红润变成苍白,说明断指处于缺血状态,可由动脉痉挛或栓塞引起。寒冷与疼痛常可引起血管痉挛。为此,凡冬季或寒冷地区再植术后的手指及前臂最好用棉絮包扎以保温,病房保持24~26℃之室温,局部以侧照烤灯温热来保证。凡上述条件皆具备的情况下再植指体由红润变成苍白时,首先应动脉痉挛,应立即肌肉注射罂粟碱30~60mg,并予镇痛治疗,严密观察,一般经10~30分钟后动脉痉挛解除,指体由苍白变为红润;如果经采取上述措施,并延长观察时间,仍未改善,怀疑有动脉栓塞之可能,应采取手术探查;如果指体由红润变为灰色,指腹张力低,指端侧方切开有少量暗色血缓慢外溢,这说明断指无动脉供血,静脉仍通畅,溢血是静脉反流所致,仍是危象,应采取手术探查;如果指体由红润变成暗紫色,且指腹张力高,则说明静脉回流发生障碍,此时可用手术刀在指端侧方作一小切口,立即可见流出暗紫色血液,不久又流出鲜红色血液,指体由紫变红。若出血一旦停止,指体又呈暗紫色,说明静脉危象未解除,应及时手术探查,重建静脉回流。再植术后如果指体呈蜡白色,指腹张力高,指端侧方切开流出鲜红色血液,这说明指体供血良好,而呈现这一现象主要是指体缺血时间过长,部分细胞已开始变性,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一旦断指通血后,造成细胞(组织)水肿,使组织间张力增高,使末梢循环受阻,而呈现出蜡白色。一般经保温、防凝治疗1~2天后,指体由蜡白色可转为樱桃红色,部分病例恢复粉红色,而出现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   (二)指体温度 指体温度的变化是直接反映断指再植术后血液循环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术后常规应用皮肤测温仪进行接触检测,并及时记录。为了获得正确指温数据,每次对断指进行检测前,应及时记录室温,先健指指温,然后再检测再植指指温。每一断指若两侧指动脉均作了吻合,并修复了较多的静脉,这一断指的温度大致与健指相同,有时甚至略高出于健指;如果仅修复一侧指动脉,则指温要比健侧略低1~2℃;如果断指指温比健指低4~5℃,说明断指血液循环已发生障碍,此时应根据其他观察指标进行全面分析。如果指温渐渐下降,指体由红润变为苍白,指标发生动脉供血障碍。在检测指温过程中,如果发现当时指温略升高,而指体由红润渐渐变成暗紫色,尔后指温又逐渐下降,且低于健指3~4℃时,指体由红变为紫红,指温下降,但仍有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且反应迅速,说明指体静脉回流大部分障碍,但仍有少量回流,若指温保持不变,指体有成活之可能,如果指温继续下降,指体呈暗紫色,指端侧方切开放血,指体由紫变红,说明静脉回流完全障碍而发生栓塞,应及时手术探查,切除栓塞段静脉,作重新缝合或血管移植修复,否则指体难以成活。   (三)毛细血管回充盈观察 手指完全性离断再植术后,远端指体因失神经支配,血管呈扩张状态,周围毛细血管充盈。因此,再植术后数天内指体比正常指体红润,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比正常指明显。测试时可用根火柴梗头或测试者有手指轻轻压一下指腹或指甲,此时被压的皮肤或指甲呈苍白色,一旦移开压迫后,受压区在1~2秒钟内,由苍白转为红润,此称毛细血管回充盈试验正常。如果指体供血障碍,不仅指体呈苍白,而且也测不出这一毛细血管回充盈,这说明发生动脉危象;如果指体呈灰紫色,指温低,测试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时尚有一些反应,但充盈时间极为缓慢,指端侧方切开处溢出紫色静脉血,此仍属于动脉供血障碍,以上现象属静脉血反流所致。如果指体由红润转变为紫红色,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迅速,说明断指静脉回流大部受阻。若指体变为暗紫色,指腹张力明显增高,无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侧方一经切开放血,先流出暗紫色血液,后流出鲜红色血液,指体又可恢复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说明静脉回流障碍而发生栓塞。   (四)指腹张力 再植术后指体血液循环正常,以上三项检测指标也显示正常,则再植指的指腹张力也属于正常,大致同健指或略高于健指,称指腹饱满。如果再植指动脉供血障碍,不仅指体呈苍白色,而且指体瘪塌,发凉,则指腹张力明显降低;如果指体呈暗紫色,无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证明指体静脉回流已障碍(静脉危象),则指腹张力明显增高。指腹张力全凭检测者的主观感觉,但这一主观感觉却反映着指体循环的变化,是一种直接又简单的检测指标。   (五)指端侧方切开放血 指端侧方切开放血观察出血情况,是一种既简单又明确的观察指标,也是鉴别动、循环障碍一种直接而有效的方法。方法:在指端经酒精消毒后,用11号手术刀片于指端的任何一侧作深约3mm,长为5mm的切口,根据出血速度、颜色来判断。切开1~2秒内即流出鲜红色血,用生理盐水棉球边擦边流,则说明指体循环正常;如果切开后不出血,用力挤压于切口处挤出少许血液,说明动脉供血障碍;若切开后待3~5秒在切口处地溢出暗紫色少量血液,并继续缓慢向外溢血,系指体组织内的静脉血回流,指体无动脉供血;如果切开后立即流出暗紫色血液,不久又流出鲜红色血液,且流带较快,指体由紫变红,说明指体静脉回流障碍;如果切开后流出一些暗紫色血液,量较少,以后不再流出,但从切口处渗出一些血浆液,这说明断指先发生了静脉危象,继则又发生了动脉危象,已丧失探查条件。 以上五项观察指标中都各有它的意义。最可靠、最直接的指标是指端侧方切开放血,它可以帮助医生做出较准确的判断,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来挽救断指。 以上五项观察指标综合起来在血管危象中的表现是: 动脉危象的表现:从颜色观指体苍白,无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指腹张力低,手指萎瘪,指温下降,常比健指低4~5℃,指端侧方切开无鲜红色血液流出。术后1~3天出现上述现象时首先应怀疑动脉痉挛,并立即肌注罂粟碱30~60mg,注意保温及镇痛对症处理,经观察10~30分钟,若系动脉痉挛所致,以上渐渐消失,直至完全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如果经上述处理,又经延长观察时间,症状仍无改变,应怀疑动脉栓塞,需行手术探查;当指体由红润变为灰色,但尚有一些缓慢的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指端侧方切开处溢出少量暗紫色血液,速度缓慢,而指温低,指腹瘪,以上现象仍是动脉危象,这一现象说明再植指静脉通畅,颜色及出血静脉反流所致。 静脉危象的表现:从颜色观指体发紫,毛细血管回充盈反应由迅速变为消失,指腹张力明显增高,指温下降,指端侧方切开后立即流出暗紫色血液,继之又流出鲜红色血液,此时手指毛细回充盈现象重新出现,指温逐渐回升,然而指腹张力仍无改善。以上系动脉仍保持供血而静脉回流障碍。如果经指端后,溢出少量暗红色血液,继之于切开处渗出血浆样物,仍无毛细血管反应,指温不升,指体仍显暗紫色,张力稍高,这一现象说明静脉危象后又继发发生动脉危象,此时已丧失了手术探查的时机。 断指缺血时间过长再植后的临床表现:指体呈蜡白色,指温偏低,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消失,指腹张力增高,指端侧方切开处能迅速流出鲜血,经治疗1~2天后,指体由蜡白色渐渐变为红或淡红色,指温略有回升,毛细血管回充盈渐渐开始出现,指腹张力偏高,指端侧方切开处仍流出鲜血。   四、止痛与禁烟指导 疼痛与躁动是诱发血管痉挛因素之一,术后3-4天给予有效镇痛,但应合理使用镇痛药,过量用药可抑制呼吸和引起便秘,断指再植术后绝对禁止吸烟。因为及被动吸烟,手部血液循环发生持续痉挛,血流量大小均为手指成活与否的关键。吸烟极易导致再植失败率30%以上,因此,为了你自己和他人的手指存活,必须绝对禁止在手外科病区吸烟。   五、饮食指导 说明创伤及手术后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促进伤口的愈合,鼓励多吃鸡、鱼、肉、蛋及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注意补充维生素、铁、钙、纠正贫血,增强抵抗力,促进骨折愈合、另外还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禁食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   六、抗凝药物的应用 一般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以降低红细胞之间的凝集作用和对血管壁的附着作用,并可增强血容量,减低血液的粘稠度,以利血液流通。一般每日静脉输入500-1000ML,持续4-6天。使用肝素时,一般均用静脉点滴法,以每分钟8~12滴的速度将凝血时间延长到正常人的2倍左右。然后维持在此,持续给药3~5天后停药。使用肝素10min后即可起抗凝作用。在头一二天内不出现出血倾向,持续使用3天后,可发生出血现象。如使用过量,可给等量鱼精蛋白以中和肝素,使体内肝素迅速失效。使用肝素要注意点滴的滴数,一般每分钟不可超过8~15滴,或遵医嘱。还要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七、功能锻炼 再植的手术,可使多数再植肢体恢复一定或相当理想的功能。也有个别病例,虽然离断的肢体再植成活,但致使再植的肢体留着无用,去之又觉得可惜,形成一个赘生物。断肢再植的目的是为了恢复伤肢的功能,使患者尽快走上工作岗位。所以在接活断肢的基础上,一定要使伤肢恢复最大的。 1、术后第5天起,指导患者主动运动患手腕关节、健指的指间关节与掌指关节,每日3h。 2、术后第14天,患指在健指的配合下做提拿或挟持沙袋的练习,沙袋重量为50~100g,继续主动运动患手各个正常关节,每日3h。 3、术后第45天,拔除克氏针,48h后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患指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的主、被动运动,被动运动速度以慢为宜,逐渐加大力量,当达到极限角度时,保持10~20min,然后缓慢减少外力,如此反复伸屈。被动运动幅度由小到大,每日或每周递增。患指主动运动内容为掌指、指间关节各方向的活动以及以掌、对指、抓拳、释拳等。辅助使用皮筋网板、螺丝与螺帽等工具训练指力,每日6h。 4、术后第90天,着重训练患指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确性,如拍球、投球、接球、投环、用匙、用筷、写字及梳头等,并且训练两手协同操作的能力,如打结、解结、打字和弹琴等,每日4h。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5次
参与编辑人数:10位
最近更新时间: 13:17:16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甲钴胺对断指再植术后感觉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
下载积分:660
内容提示:甲钴胺对断指再植术后感觉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2:27:4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甲钴胺对断指再植术后感觉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DOC
官方公共微信【论文】早期康复训练对断指再植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00.0浏览总量总评分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7页¥3.002页¥3.002页¥1.002页¥1.002页¥2.00 1页¥0.502页¥3.002页¥3.001页¥2.002页¥2.00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早期康复训练对断指再植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目​的​ ​探​索​断​指​再​植​术​后​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 ​法​对0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进​行​早​期​、​专​业​的​康​复​介​入​,​根​据​病​情​的​发​展​,​循​序​渐​进​的​进​行​康​复​训​练​。​结​果​ ​术​后​进​行​功​能​评​价​,7​%​的​患​者​获​得​良​好​的​效​果​。​减​轻​了​家​庭​及​社​会​负​担​,​降​低​了​伤​残​率​,​使​其​重​返​工​作​岗​位​。​结​论​ ​早​期​专​业​系​统​的​康​复​护​理​是​断​指​再​植​术​后​功​能​恢​复​的​关​键​。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同期刊文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断指再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