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冒的分类及用药乱用药

千万别给孩子乱用药
作者:兰政文
  蒙蒙还不到四岁,已经是一个“老病号”了,经常伤风感冒。他的父母很着急,听说打“丙球”能提高免疫力,便经常买来给孩子注射,但效果并不理想。直到询问了医生,才弄清了个中奥妙。
原来,“丙球”是以健康人的血浆为原料制成的,主要含免疫球蛋白G,其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体抗感染的能力,但并不能有效地降低感冒的发病率。要知道:感冒的致病真凶是病毒而非细菌,且感冒病毒种类多,又经常变化,而“丙球”所含的有效抗体毕竟有限,不可能包含所有感冒菌的抗体;何况大多数体弱儿童血中免疫球蛋白G水平与健康儿童相比并不低下。所以,不能将希望寄托在“丙球”上。
那么,什么才是防范小儿感冒的“灵丹妙药”呢?专家奉献的“锦囊”是:坚持母乳喂养到一岁半,从小坚持“三浴”锻炼(即日光浴、水浴、空气浴),按程序接种疫苗,正确实施生活护理。
  误区之一:小儿安退烧
  孩子一旦发烧,父母便急着用小儿安,可你知道吗?小儿安的主要成分是磺胺,而磺胺只对细菌感染性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等)有效,对病毒则无能为力。感冒时用不但无效,反而可能招致肾脏损害,出现少尿、血尿等症状。
  儿科医生强调,小儿发烧大多由感冒病毒引起,不可随意动用小儿安或抗生素,温水擦浴等物理方法才是安全的退烧措施,必要时应请儿科医生处理。
  误区之二:酵母片治消化不良
  酵母片为麦酒酵菌的干燥菌体,含多种B族维生素,其药理作用基本上和复合维生素B相似,常用于B族维生素缺乏症的辅助治疗,对消化不良作用甚微。
  但为什么一些家长会认为酵母片能帮助消化呢?可能与酵母发面有关。事实上,发面用的是活酵母菌,而酵母片中的酵母菌已经死亡,无发酵作用,即使有微弱的发酵作用,也只能使人胃中的淀粉产生气体和酸类、引起嗳气,并不能帮助消化。故治疗小孩消化不良不宜服用酵母片。针对性地选择胃酶、淀粉酶或多酶片,或许可以收效。
  误区之三:喉片当糖果
  喉片是一种常用的消炎润喉药物,对咽喉炎、扁桃体炎、鹅口疮及口臭等具有良好的疗效,加上喉片的辅料中加入了适量的蔗糖、桉叶油等物质,入口后既香甜可口,又清凉舒适,一些父母便将其作为糖果给小儿食用,结果往往成为新的致病隐患。
  例如,薄荷喉片可收缩粘膜血管,削弱粘膜的抗病能力,导致口腔溃疡发生;碘喉片对口腔黏膜组织的刺激性与腐蚀性相当大;草珊瑚含片则可使口腔发干。特别是在口腔没有炎症的情况下,这些喉片中的抗菌成分会杀灭口腔中的有益菌,致使有害菌乘机作乱而引起炎症。故专家忠告:喉片是药,不是糖果,随便给孩子服用有害无益。
  误区之四:滥服六神丸
  六神丸是一种中成药,除传统用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痈疽疮疖等疾患外,尚能在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慢性肝炎等疾病中发挥治疗作用。由于用途广泛,价格便宜,已成为不少家庭的常备药。但要给小儿服用,则须慎之又慎。
  六神丸的成分包括牛黄、麝香、冰片、蟾蜍、珍珠、雄黄等。其中蟾蜍含有与强心苷结构相似的蟾蜍毒素,应用不当易致心律失常;雄黄主要含有硫化砷成分,对肝、肾等生命器官有较强的毒性作用。儿童处于发育阶段,心、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若长期大剂量服用六神丸,很容易造成这些器官的功能损害。
  故小儿是否需要服用六神丸应请教儿科医生,并严格掌握用药剂量:不满周岁每次含服1粒,2~3岁每次含服2至3粒,4~8岁每次含服5至6粒,9~14岁每次含服6至8粒。
  误区之五:服用减肥药
  研究表明,小儿肥胖与成人肥胖不同,故不能像成人那样服用减肥药或食用各种减肥食品来减肥。明智之举是限制饮食与合理运动。饮食上宜选用热量少、体积大的食物,如蔬菜、瓜果、面食等,平时少吃零食,不吃夜宵与奶油蛋糕等。另外,多做游戏、体操、跳绳等体育活动--但活动量不要太大,以免增加食欲。
  误区之六:用成人药
  相当数量的家长不谙小儿用药之道,误认为只要将成人药减少一点剂量就行了,却不知小儿的生理与成人有诸多不同,对成人安全的药物对儿童未必安全,有的甚至潜藏着危险。
  例如四环素类药物可影响小儿骨骼生长,并能沉积于牙组织中使牙齿变成"黄板牙",故9岁以下小儿禁用。又如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可能引起关节病变和妨碍软骨发育,故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皆不宜用。再如安痛定、散利痛、去痛片等常用药含有氨基比林成分,易使小儿粒细胞迅速下降,有致命危险。还有的小儿服用感冒通后出现了血尿,后果之严重不言而喻。故小儿是否该用药,用什么,用多少,一定要根据病情和年龄来确定,父母千万别自作主张,以免出错。
  误区之七:中药无害
  中药无害吗?专家的回答是否定的。中药既然是药,必然也有毒副作用,小儿也不例外。如服用至宝锭可出现类似急性汞中毒的症状,服用云南白药会导致过敏,滥服人参引起抽风、昏迷。故对待中药要像对待西药一样慎重。
  误区之八:跟着广告走
  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的医药广告不少,但相当数量药品广告的设计与宣传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几乎只字不提药物有何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甚至夸大其效用。这实际是一误导,孩子不懂,父母可就要当心了。
藏书者:绝情谷&&2009年01月您现在的位置:&&&婴儿用药
药品监管部提示:如发现本网站有任何直接或变相销售处方药行为,请保留证据,拨打12331举报,举报查实给予奖励。
[]你最近浏览的商品
热门搜索:|||
价格区间:
药品属性:
药品剂型:
品  牌:
通用名称检索
大药房价:¥
大药房价:¥
开心人价:¥
大药房价:¥
开心人价:¥
大药房价:¥
开心人价:¥
大药房价:¥
开心人价:¥
此商品已成功加入到购物车
购物车共有1件商品&&合计:¥00.00
该商品已经加入到您的收藏夹中。
本商品为处方药,不能在网上直接下订单购买。请您拨打我们的订购热线&&&&400-999-0999 咨询订购!
Copyright@ () 赣ICP证B2--号& 小儿感冒发烧急救法家长勿乱给孩子用药
小儿感冒发烧急救法家长勿乱给孩子用药
小儿感冒发烧急救法家长勿乱给孩子用药,在冬季由于气候的变化比较大,而 小儿身体抵抗能力不强,往往容易出现病毒性感冒,而发烧是感冒常见的并发生症。深证远东妇儿科医院主...
小儿感冒发烧急救法家长勿乱给孩子用药,在冬季由于气候的变化比较大,而 小儿身体抵抗能力不强,往往容易出现病毒性感冒,而发烧是感冒常见的并发生症。深证远东妇儿科医院主任医师表示:孩子一出现感冒发烧的情况,家长就很容易给孩子用感冒、退烧药,但是感冒、退烧药在孩子感冒期间家长不可盲目使用。
深圳远东妇儿科医院专家介绍:孩子感冒发烧,家长用药的常见三大误区:
一 发烧就立刻给孩子用退烧药
很多家长见到孩子发烧,就立刻给孩子用退烧药,但是深圳远东妇儿科医院儿内科主任介绍:小儿出现发烧,原因比较复杂,但是大多是感冒引发的,并且小儿体温一般比成年人要高,因此孩子的体温如果是在38.5℃以下,建议家长用物理降温方法。
二 孩子一旦感冒发烧,家长就给孩子使用抗生素
一般小儿发烧的原因多食感冒引发的,并且患儿大多是病毒性感染,而病毒性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因为抗生素并不能够抗病毒、退热,相反如果长时间用抗生素治疗,反而可能让孩子出现耐药性,不少抗生素反而会引发毒副作用,因此家长注意给孩子用抗生素需谨慎。
三 家长感冒药、退烧药给孩子混搭使用
家长一般给孩子用感冒药,一边又给孩子用退烧药,很容易出现药物叠加,对于孩子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因为感冒发烧药物等都是通过肾脏和肝脏代谢,长期叠加使用,不会会导致孩子身体虚脱,还可能会造成孩子肾脏衰竭的情况,因此孩子感冒发烧后不可盲目给孩子用药,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诊疗。
另外,深圳远东妇儿科医院专家嘱咐家长小儿感冒发烧期间家长应注意问题:让孩子卧床安静休息,供给充足水分;温水擦浴,用适温水给孩子擦四肢,用适当浓度的酒精给孩子擦胸、背以及颈部,或用适当比例的冷盐水给孩子灌肠,家长注意婴幼儿,和年长儿之间在服用的量上面存在差别。注意孩子冬季要保暖,夏季要避风。
小儿感冒发烧急救法家长勿乱给孩子用药,以上是小儿感冒发烧的简单介绍,家长注意孩子如果感冒发烧比较严重,及时到医院,经过检查确定孩子的具体病情,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避免盲目用药给孩子造成药物损伤。具体小儿感冒发烧的其他问题,可登陆,医院专业人员,或者拨打医院热线电话:8。
【导读】冬季小儿肺炎高发,家长需留心孩子感冒,最近深圳远东妇儿科医院,接诊的小儿肺炎患儿很多,大部分孩子出现小儿肺炎是因为感冒引发...
【导读】对于宝宝来说小儿便秘也让他们这么小就受到了便秘之苦,这样妈妈们很是苦恼,这可能是因为孩子的饮食结构出现不合理的情况...
文章出自:深圳远东妇儿科医院()转载请注明出处
与小儿感冒发烧急救法家长勿乱给孩子用药相关文章
同类相关文章
关注女性健康
生孩子那些事
宝宝健康成长
定制美丽人生
高品质在线服务,即时咨询专家
网络预约优先就诊,节省排队时间
QQ用户在线咨询,专家实时解答
请输入电话号码,我们会主动联系您
会员精彩活动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2097号电话:8小儿感冒家长不要乱用药
《小谤感冒家长不要乱用药》摘要:撑着不用药,或随便找些药给孩子吃。其实,这样做都是不对的。下面说说家长在给孩子治疗感冒时常犯的错误。 错误一 狂轰乱炸治感冒 生活实例 敏敏今年3岁,这两天感冒发热。敏敏的父母都很着急,于是将家中的抗病毒...: ◇
&&&&&            &&&
&&&&&              &&&
&&&&&             &&&
&&&&&              &&&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感冒的经历,可见,感冒是很普通的疾病。但是,即便是像感冒这样的常见疾病,很多家长还是会表现得手足无措,要么过度用药,要么硬撑着不用药,或随便找些药给孩子吃。其实,这样做都是不对的。下面说说家长在给孩子治疗感冒时常犯的错误。
  错误一 &狂轰乱炸&治感冒
  生活实例
  敏敏今年3岁,这两天感冒发热。敏敏的父母都很着急,于是将家中的抗病毒药、抗细菌药、解热镇痛药、止咳药全部拿出来准备给孩子吃,以为&药力集中&更保险,可以药到病除,缩短病程。正巧,身为儿科医生的敏敏奶奶来到家中,得知这个情况后,赶忙制止了他们,并告知这样做的危害,这让敏敏的父母十分后怕。
  专家解析:大多数药物进入体内后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都与肝脏和肾脏功能关系密切。由于小儿体内各组织器官尚未完全发育,生理功能尚未成熟,解毒功能也较差,并且药物之间还会有 相互抵消或协同作用。用药时,尤其要考虑小儿的生理特点以及药物之间的作用,家长切不可将多种药物一起给孩子服用,以免加大药物副作用,伤害小儿的肝肾功能。
  治疗感冒原则:能用一种药尽量不再加另一种药,尤其是新生儿,以防发生不良反应或中毒。
  错误二 过分夸大西药副作用
  生活实例
  吴婆婆的小外孙2岁,长得虎头虎脑,人人喜欢。两天前,小外孙不慎受凉,流鼻涕、咳嗽。吴婆婆心想,西药副作用大,中药副作用小,便主张给小外孙服中药。两天过去了,小外孙症状未见减轻,还出现了高热。吴婆婆女儿见状,决定带孩子看西医。可吴婆婆不肯,说中药安全,仍坚持给小外孙服用中药。
  专家解析:中药因其副作用小,深受家长喜爱,所以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用中药。的确,在感冒最初或者症状较轻时,可以选择中药治疗,如小儿感冒冲剂、扳蓝根冲剂、金银花露等。但是当小儿有高热等严重症状时,若仍坚持不去医院,不吃西药,很可能会延误病情,增加患儿的痛苦。西药固然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只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西药,一般是不会出现不良反应的。要知道,中药也不是绝对安全的。
  错误三 频繁要求医生换抗生素
  生活实例
  小潘的女儿身体柔弱,经常感冒,特别是出现高热时,小潘便坚决要求医生给孩子静脉滴注抗生素。小潘认为,静脉用药比口服起效快,抗生素可以加速疾病好转。可遗憾的是,有时即使给孩子用了抗生素,女儿体温仍会反复,这让小潘很无奈。她认为是医生用的抗生素无效,总是缠着医生要求换药。
  专家解析:当上呼吸道感染引起高热时,一些家长往往着急地要求医生给孩子静脉滴注抗生素,希望能快速降温。如果输液后第二天孩子体温仍反复,便认为是抗生素无效。其实,上呼吸道感染往往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静脉滴注抗生素非但不对症,还容易诱发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一般来说,疾病都有自然病程,上呼吸道感染为5~7天,发热要持续2~3天。而且发热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必然联系,因此,家长不必过分紧张,
  错误四 不管病情轻重,坚持不给孩子用药
  生活实例
  夏先生的儿子1岁,经常感冒。他听人说,感冒时不用药,可以刺激小儿免疫功能的发育。他也认为,凡是药物都有一些副作用,感冒时只要多喝水就可以了。所以不管孩子病情多么严重,他都坚持不给孩子用药。遗憾的是,一年来,孩子感冒频繁,并出现了气管炎、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这让夏先生十分懊悔。
  专家解析:小儿的免疫系统还不完善,最易感受风邪。对婴幼儿来说,伤风感冒是万病之源,可引起严重并发症,不可小视。孩子感冒后,家长要注意观察,首先应明确感冒类型和病情的轻重。
  普通感冒主要症状有流涕、打喷嚏、咽喉痛、咳嗽,可伴有轻中度的发热、全身酸痛无力等,一般 3~5天好转。如果出现高热、剧烈咳嗽、腹泻、皮疹、谵妄或者精神差、面色苍白等伴随症状,病程超过5天以上,要警惕可能是特殊类型的感冒或者是感冒后出现了气管炎、肺炎等并发症,必须立即去医院就诊。
  错误五 将成人感冒药给孩子服用
  生活实例
  黄小姐为了图方便,常常将家里留存的成人感冒药给4岁的女儿服用。她和丈夫都认为,反正都是感冒药,吃了不会有大问题。有一次,黄小姐看到孩子感冒总是不好,给孩子加倍服用了成人用的感冒通,结果导致孩子血尿。
  专家解析: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因此,不要随意给孩子服用成年人使用的感冒药,以免引起严重副作用。感冒通是中西医复合制剂,主要含双氯芬酸钠、人工牛黄及扑尔敏,这类药物使用在小儿身上,可能会导致小儿血尿和肾功能受损。还有,像速效伤风胶囊类,主要含扑尔敏、扑热息痛、咖啡因和人工牛黄,因扑热息痛有很强的肝毒性,3岁以下儿童及新生儿应避免使用。此外,成人用感冒药,如银翘片、感康、康必得、速效感冒胶囊等,还有镇静助眠药、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可以)、抑酸剂、泻药、滴鼻净等,也尽量不要给孩子吃。
  小儿常用感冒药
  1小儿退热药。常用的有儿童美林混悬液(高热首选,药效长达8小时)、泰诺林退热滴剂和溶液、阿苯片、百服咛、托恩混悬剂等。
  特别提醒:由于婴幼儿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所以,退热药要慎用,一般只作为病因治疗时的辅助用药。
  2小儿感冒药。常用的有小儿伤风冲剂、小儿感冒冲剂、儿童泰诺感冒溶液等。
  特别提醒:家长要按照体表面积或体重计算用药剂量,或遵医嘱,不可自作主张给孩子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
  3小儿抗生素。常用的有阿莫仙、乳酸菌素E、希刻劳、泛捷扶、新福林、复方双黄连、复方双花口服液等。
  特别提醒:抗生素不可滥用,以避免抗生素带来的副作用。例如,青霉素类可致过敏性休克,氨基糖苷类药物可致耳毒性或肝脏损害,利福平可造成肝脏损害等。为避免牙齿发黄等副作用,7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四环素和土霉素。
  4小儿止咳药。常用的有美沙芬、联邦止咳露、咳平、儿童清肺溶液、急支糖浆等。
  特别提醒:儿童止咳药大多为糖浆制剂,小儿愿意多喝,但家长应该注意控制剂量,以免小儿因过量应用而引起药物中毒。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00-17:00)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婴儿感冒用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