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型b高脂血症的症状治疗原则??

您的位置:
高脂血症的分类
http://www.39.net     时间:日
  目前高脂蛋白血症的分类有多种形式,最为广泛采用的是WHO1970年建议的五型分类方法它是据脂蛋白纸上电泳及血脂测定分成I――V型,其中:  1、I型 电泳见CM增高,血脂以甘油三脂增高明显为特点;  2、Ⅱ型 又分成Ⅱa与Ⅱb两种亚型:   (1)Ⅱa电泳见LDL增高,血脂分析仅见总胆固醇中度增高;   (2)Ⅱb除LDL增高外,还见VLDL增高,血脂中甘油三脂及总胆固醇均中等增高;  3、Ⅲ型 电泳见宽β带,以IDL增高为主,血脂分析亦见总胆固醇与甘油三脂中等度增高;  4、Ⅳ型 电泳见VLDL增高,血脂以甘油三脂中等度增高为特点;  5、Ⅴ型 电泳见CM及VLDL均增高,血脂分析除甘油三脂中等度升主高外,总胆固醇亦轻度升高(见表一)。这个分型较详细,参照了电泳及血脂分析,因此它有利指导临床治疗。
    表一:高脂蛋白血症分型类型  脂蛋白变化       血脂变化Ⅰ   CM↑          TG↑↑↑ TC↑Ⅱa   LDL↑               TC↑Ⅱb   VLDL↑ LDL↑      TG↑↑ TC↑↑Ⅲ   IDL↑(电泳见宽β带)  TG↑↑ TC↑↑Ⅳ   VLDL↑         TG↑↑Ⅴ   VLDL↑ CM↑      TG↑↑  TC↑注:TG甘油三脂 TC总胆固醇
  此外,有的研究者据不同的原发病因,将原发性高脂血症分为五种,各种的病理生理情况不同,血脂成分中,蛋白质的异常也不同,因此对于血脂异常的病因作了一个初步的分类,但临床实用性不强,不适于指导用药(见表二)。    表二:原发性高脂蛋白症病因分类
高脂蛋白类型  病名    患病率  病理生理    蛋白质异常  脂蛋白积聚Ⅰ(V) LPL或ApoCⅡ缺陷 很少见 TG分解代谢减低 LPL或ApoCⅡ缺乏 CM±VLDL↑Ⅱa(Ⅱb)家族性高胆固醇 1/500 LDL分解代谢减低  LDL受体异常  LDL±VLDL↑Ⅲ 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 1/10000 残骸分解代谢减低 ApoE异常   β-VLDL↑Ⅳ(V)家族性高甘油三脂血症 1/100 VLDL-TC合成代谢增高      VLDL±CM↑ⅡaⅡbⅣ家族性联合高脂蛋白血症1/100 ApoB合成代谢增高ApoB,ApoA↑ LDL和(或)VLDL↑
  还有的学者据甘油三脂增高为主,或是总胆固醇增高为主,还是两者均较明显增高而分成三类,并对各类的病因作一个简单归结(见表三)。这一分类法简单,但当浓度处于交界水平时较难进行明确归类。
    表三:原发性高脂血症的分型  分型              病因胆固醇增高为主       (1)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2)家族性复合型高脂血症              (3)其它未完全了解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甘油三脂增高为主      (1)内源性高脂血症              (2)复合性高脂血症胆固醇与甘油三脂同时增高  (1)家族性复合型高脂血症              (2)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
如觉得本文有用,请向朋友推荐39健康网 |&您现在的位置:&&&&&&&&&&&&&
高脂血症的中医治疗概况
来源: 百济药房药讯
作者:百济动态
发布时间: 16:38:00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指血中致粥样硬化(AS)的脂质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u)L&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B(Apo&B)和(或)脂蛋白(a)[Lp(a)]增高,而抗AS的脂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或)载脂蛋白A(Apo&A)降低。对此,现倾向于称之为血脂异常? 。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AS)密切相关,是引起心变的重要原因之一。降脂治疗(近来倾向于称调脂治疗)可减轻或避免AS的发生,从而降低冠心病和的发病率。目前虽多种西药有降脂作用,但长期应用多有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近年来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
  1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中医虽无血脂的病名,但是在&内经&中就明确提出了&膏&、&脂&的概念,如(灵枢&五癃津液~JI1):&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0&&灵枢&卫气袅常&:&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张景岳曾说:&津液和合为膏者,以填补骨空之中,则为脑为髓,为精为血。&阐述了脂膏来源于津液,是人体的基本物质之一。而《灵枢&血络论&说:
  &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 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其中&其血黑以浊&形象地说明了气血滓液代谢失调,以致痰瘀胶结于血脉中的状况,与现代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的概念非常相近。
  2 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2.1 脾失健运与高脂血症发病的关系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津液输布的枢纽。膏脂的生成与转化皆有赖于脾的健运。若脾胃虚弱,则脾不健运,饮食不归正化,水谷精微失于输布,易致膏脂输化障碍而成高脂血症。王绵之教授认为:脾虚气弱,失其&游溢精气&和&散精&之职,非但气血生化紊乱,膏脂转运、输布亦不利,滞留营中,形成高脂血症L2]。刘氏强调:高脂血症的发病,脾胃失调是首要因素 J。曾氏认为高脂血症为脾失健运,中焦气机失调,痰湿内生流注经脉,渗入血中所致L4J。
  因脂膏的生成与转化无不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关,故脾失健运是高脂血症发病的重要病机。
  2.2 与高脂血症发病的关系肾为先天之本,肾主水,主津液,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津液代谢的作用。肾虚则津液代谢失调,痰湿内生,凝聚为脂。中医认为人年逾四十,肾气逐渐虚衰,故临床上常见中年后出现高脂血症,并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廖氏认为肾的气化主宰着整个身体的代谢,故肾虚易生痰浊:肝肾同源,水不涵木,则致阳亢。因此本为肝肾两虚,标为痰湿或阳亢 5。赵氏认为高脂血症的发生与&肾虚&关系密切,肾虚证多为下丘脑一垂体一多个靶腺系统功能紊乱,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血脂内环境动态平衡;老年患者随着各脏器功能的减弱,性激素水平下降,性激素代谢失衡可导致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血脂升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_6 J。
  张愍等从遗传学角度探讨高脂血症的形成,认为高脂血症有家族史,有先天遗传因素,而肾精与遗传有直接关系,也说明肾与高脂血症有关 。
  2.3 肝失疏泄与高脂血症发病的关系龚一萍认为肝主疏泄,气行则津行,气滞则湿阻。
  肝失疏泄,气机的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受害,必然出现精血津液的一系列变化,精血津液的病理改变又使气机的运行更加难以恢复正常,气机不利,气滞则血瘀、气滞则水停,精液与血液运行失常,留而为痰为瘀。
  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肝脾失调导致阴阳气血失和,痰浊丛生,久则痰瘀互阻,阻滞血脉_8_ 8。陈如桂认为高脂血症患者均有肝气不利、肝气疏泄无权,为气机不畅痰湿内蕴或瘀血阻滞所致_9_。韦氏认为肝脾失调是本病的病理基础,痰浊血瘀是病变之标【10 J。
  2.4 痰瘀与高脂血症发病的关系高脂血症以脏腑功能失调为本,痰浊瘀血为标,痰瘀是肝脾肾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是高脂血症的病理基础。魏氏认为血脂增高和脂蛋白的异常与中医学的&痰&有关,而血脂和脂蛋白的异常又常并发血液流变学的异常。痰瘀同病是引起高脂血症的重要因素_1 。党氏认为脂质代谢紊乱,过氧化脂质对血管内皮的损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其病理与中医学的痰浊、瘀血密切相关。并认为痰瘀同源互相依存,痰能致瘀、瘀能生痰,痰浊瘀血在脉道中互相搏结,日久凝结于脉道壁上,使脉道损害,血流瘀阻,而产生相应的病ja~[12]。
  2.5 饮食习惯与高脂血症发病的关系当代中医亦重视外因在高脂血症发病中的作用,认为过食肥甘厚味是导致高脂血症的主要病因之一。
  梁氏认为高脂血症是由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致脾胃运化失职,水谷肥甘之物不能化生气血,生痰生湿而成【13 J。李氏认为本病重点不在虚,而在过食肥甘厚味、精神紧张、体力活动减少,致脾胃负担过重所4l。
  总之,高脂血症的发生主要责之于肝、脾、肾三脏,其本为肝脾肾三脏的虚弱,其标为痰浊、瘀血内生,诱因为饮食不节、起居失常、情绪失畅等。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归纳整理9o年代以来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的65篇文章,把其病因病机概括为:痰浊凝聚注入血脉是高脂血症的关键病机;脾虚失运、肾精亏虚是导致痰瘀形成高脂血症的内在病因;嗜食肥甘、膏梁厚味是化生痰浊促成高脂血症的外因条件;痰瘀互结沉积血府、脉道失柔是高脂血症发展为疾患和机体衰老的必然转归[1 5l。
  3 高脂血症证型的分布和实质3.1 高脂血症证型的分布傅亚龙等研究了67例高脂血症患者,其临床表现在排除并发症的表现后可分为脾虚、肾虚、痰湿、瘀血4类。可以看出本病的临床分型以脾肾两虚、痰瘀互阻型最为多见,占34.3% ,而脾虚痰湿者占16.4% ,者占17.5% ,痰瘀互阻者占16.7% ,气虚血瘀者占14.9% 。充分说明高脂血症是本虚标实的病变,而以标本兼病最为多见【16 J。
  3.2 高脂血症证型的实质庄德成等对32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与血脂各脂质成分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其相关性。结果:脾证HDL&C表现为单相降低;痰浊阻遏证表现为TC、TG双相升高;肝证、阴虚阳亢证、气滞络瘀证表现为TG单相升高,TC在正常或临界水平。结果显示:高脂血症脂质成分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提示血脂脂质成分可以考虑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的现代检测指标群之一【&J。朱学云等对32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并与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其相关性。结果:血浆粘度(PV)超过正常范围幅度,但脾肾阳虚证组低于其他4组,有显着性差异(P &0.01);还原粘度(RV):痰浊阻遏证最低,脾肾阳虚证组最高,分别与其他3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 &0.01);红细胞刚性指数( ):痰浊阻遏证低于其他4组,气滞络瘀证组高于其他4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高脂血症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血液流变学可以考虑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的现代检测指标群之一[1 8l。
  4 辨证论治的临床研究任氏依临床所见将HLP分为阴虚型用当归、麦冬、北沙参、葛根、生山楂、丹参、杞子、首乌;火旺型用黄连、黄芩、黄柏、知母、丹皮、生山楂、生地;阳虚型用附片、肉桂、山药、山萸肉、熟地、生山楂、葛根、炙黄芪、炙甘草;血瘀型用当归、川芎、丹参、葛根、生山楂、赤芍、丹皮、水蛭、红花;湿阻型用苡仁、茯苓、滑石、车前子、泽泻、生山楂、丹参、葛根【19 J。李氏治疗HLP辨证分4型,痰浊(湿)内蕴型,胃苓汤化裁;气滞血瘀型,血府逐瘀汤加减;肝肾阴虚,用左归丸加减;脾肾阳虚型用济生肾气丸加减【20J。周氏将HLP辨证分为痰郁痹阻型用半夏、胆南星、昆布、僵蚕、括蒌皮、生山楂、丹参、虎杖等;肝肾亏虚型用制首乌、枸杞子、制黄精、桑寄生、泽泻、银花、决明子、荷叶等 。王氏将HLP辨证分3型,肝肾亏虚型,方用:制首乌、黄精、枸杞子各l2 g,桑寄生、泽泻、旱莲草各15 g加减。脾虚失运型,方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各10 g,陈皮6 g,绵茵陈20 g,生山楂15 g加减。痰瘀阻滞型,方用:苍术、法半夏、茯苓各10 g,陈皮6 g,柴胡15 g,丹参20 g,生蒲黄9 g,生山楂15 g加减【 。王氏将HLP辨证分4型,肾阴虚证,左归饮加减;肾阻虚证;右归饮加减,脾虚湿困证,平胃散加减;气虚血瘀证,八珍汤加减【23 J。尹氏将HLP辨证分4型,肝肾两虚型,选用何首乌2o g,枸杞、仙灵脾各12 g,黄精、草决明各15 g,桑寄生、灵芝、槐米各10 g;气虚夹瘀型选用黄芪30 g,灵芝12 g,党参、水蛭、生蒲黄各10 g,三七粉3 g(冲服);痰浊型选用法夏、陈皮、郁金各10 g,泽泻、茯苓各15 g,全蝎5 g,白矾3 g;郁热型选用柴胡、菊花各12 g,大黄,山栀各10 g,生山楂、丹参各12g,草决明20 g【 。以上诸家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5 调脂方疗效的评价5.1 调脂作用常选用指标有TC、TG、LDL&C、HDL&C、Apo&A、Apo~B、Lp(a)、动脉硬化指数( )、ApoA&I/ApoB等。钟毅等通过观察证实益寿调脂片(生黄芪、丹参、枸杞、首乌、大蒜等组成)对高脂血症患者及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能显着降低血清TC、TG、AI、Apo& B、LP(a)和升高HDL、Apo&A。孙立等观察益寿调脂片与舒降之的疗效比较,结果显示益寿调脂片对降TC、TG、LDL&C、AI疗效显着,并能显着降低TC/LDL&C 比值。其中,降TC、LDL&C、AI、TC/LDL&C的疗效与舒降之无明显差异;而降TG的疗效明显优于舒降之。益寿调脂片对HDL&C对及Apo的疗效均不理想。本实验表明益寿调脂片是一种能降低原发性高脂血症血清TC、LDL&C、TG及AI和TC/LDL&C 比值的较为理想的药物,并为临床应用安全有效、价廉的国产血脂调节剂提供依据【26 J。汪成等应用滋补肝肾药济阴丸(由生地、北沙参、麦冬、当归身、枸杞、女贞子、山楂、神曲、茯苓、陈皮、川楝子组成)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观察310例高脂血症病人,并与多烯康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济阴丸能显着降低TC、TG、LDL&C、Apo一100B、LP(a)水平,升高HDL& C、Apo A I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优势(P &0.05~0.01)。济阴丸可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对提高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有一定影响【27 J。
  5.2 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钟毅等观察6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发现益寿调脂片除具有调脂、抗自由基的作用外,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着改善,具有降粘、降纤、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解除红细胞聚集、改善血液流变性、红细胞变形性和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28 J。
  梁氏用活血化痰降粘汤治疗高血粘综合征56例.发现该方能使全血粘度、血球压积明显下降。改善长期高脂饮食造成的血液高粘度状态,降低红细胞聚集性,使血粘度恢复正常。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而降血粘,能阻止凝血酶对纤维蛋白原的作用,防止血凝,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29J。
  5.3 清除自由基、升高脂类代谢酶的作用刘彦珠等观察34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服用健脾消痰化瘀中药(由人参、茯苓、熟军、水蛭等组成)后,与33例对照组(服用诺衡,每日2次,每次600mg)比较,血浆ox1.DL(氧化型U)L)明显减少,故健脾消痰化瘀法能阻止LDL的体内氧化,从而保护内皮免遭损伤,并减少巨噬细胞的粘附及对平滑肌细胞刺激。同时可明显减少血清LPO 含量、增加血清SOD的活力,故能保护动脉内膜免遭自由基损伤【30J。
  胡晓灵等用具有利湿降浊、活血化瘀、补脾益肾作用的中药复方降脂散治疗中老年高脂血症伴有自由基代谢异常的病人39例,结果发现该药能够调整血脂水平,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0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水平,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对于预防衰老、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积极的作用【3l_。曾益宏等为明确理脾化痰降脂片(由太子参、法半夏、白术、茯苓、草决明、莱菔子、绿茶、丹参等中药组成)的调脂作用机理,通过临床观察和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脂蛋白脂酶(u)L)、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的活性。
  结果:理脾化痰降脂片可显着地升高u)L、LCAT的活性,而u,L和LCAT是血浆脂蛋白代谢中的两个关键酶,提示升高脂类代谢酶的活性可能是理脾化痰降脂片调脂的作用机理之一【32 J。
  5.4 对伴有高脂血症的冠心病患者的作用张铁忠等观察中药复方通脉降脂口服液(黄芪、首乌、川芎、丹参等)降低血脂、减轻自由基损伤、调整前列腺素代谢、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87.80% ,心电图总有效率为50.00% ,血清TC、TG、Apo&B、MDA、血栓素B2(TXB2),TXB2/6一keto&PGFl (6一酮一前列腺素F 。)均较服药前明显降低(P &0.001),而血清HDL&C、Apo AI、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及Apo At/Am B 比值明显升高(P &0.05~ 0.001)。结论:通脉降脂口服液可有效地降低血脂、阻止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冠心病,从而为临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有效的复方中药制剂_3 3l。李锡东等用降脂抗凝胶囊治疗100例高脂血症患者,结果发现该药除能降低TC和TG与升高HDL外,对心率、心排血量、血管弹性、微循环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改善心血管功能,预防心血管病的急性发作起到了积极作用【34J。
  6 中西结合疗法治疗高脂血症伍新林等将86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O例以降脂汤(桃仁、丹皮、赤芍、红花、当归、泽泻、益母草、丹参、山楂、首乌、黄芪、水蛭)加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36例单用辛伐他汀治疗;8周后进行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空腹血脂、血液粘稠度相关指标的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0.00%和6o.00%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44%和36.11%(P&0.01);且治疗组在降低血粘5项指标(低切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比粘度、红细胞比积)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 。李金德等观察了多烯康胶丸与自拟降脂汤(丹参、葛根、首乌、泽泻、决明子、大黄、柴胡、五灵脂、水蛭、山楂、麦芽)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并与单用多烯康胶丸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90% ,对照组总有效率70.96% ,P &0.05;治疗组给药前后TC、TG 自身对照P &0.01,对照组治疗前后仅TG 对照P & 0.05,各组治疗前后HDL&C对照均P&0.05。提示多烯康胶丸与降脂汤有协同作用,有较多的调整脂类代谢紊乱作用 J。吴宏等将确诊后的150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调脂饮组(中药组,中药由黄芪、水蛭、柴胡、山楂、川芎等组成)、吉非罗齐组(西药组)、调脂饮加吉非罗齐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各5O例,分别作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及总疗效比较。结果,3组治疗前后均有显着性差异(P &0.O1),对高TC疗效中西医结合组高于其它两组(P &0.O1),而中药组与西药组无显着性差异(P & 0.01),对低HDL&C 疗效3组无明显差异(-P & 0.05),对高LDL&C疗效,中西医结合组优于其它两组(P &0.01),中药组与西药组间无显着差异(P & 0.05)。
  总疗效比较中西医结合组显着高于其它两组(P &0.01),另两组间则无显着性差异(P & 0.05)。结论:调脂饮及其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高脂血症有较满意疗效,说明中药治疗高脂血症有巨大潜力_37]。
  7 单昧中药的调脂作用研究7.1 调脂中药药效的研究经过近20多年的研究,发现有降脂作用的中草药有8O多种,归纳起来其中祛痰泄浊降脂首选茵陈、泽泻、石菖蒲、桔梗;活血化瘀降脂以桃仁、赤芍、田七、丹参、水蛭为良;补益肝肾清源降脂以党参、白术、何首乌、枸杞、决明子最佳。综述从疗效看,降血脂作用主要表现在降低胆固醇,有降甘油三脂作用的中药相对少一些。
  7.1.1 降胆固醇为主的中药这类中药有:蒲黄、泽泻、人参、刺五加叶、灵芝、当归、川芎、山楂、沙棘、荷叶、薤白、大豆、陈皮、半夏、怀牛膝、柴胡、漏芦等。 &7.1.2 降甘油三酯为主的中药这类中药有:
  黄连、黄芩、刺五加叶、甘草等。
  7.1.3 降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中药 这类中药有:大黄、何首乌、绞股蓝、银杏叶、女贞子、三七、枸杞、虫草、桑寄生、葛根、水蛭、茶叶、大蒜、姜黄、虎杖、决明子、马齿苋、熊胆、月见草等。
  7.1.4 升高HDL&C、Apo&A I的中药大黄、虎杖、蒲黄、绞股蓝、人参、刺五加叶、枸杞、虫草、葛根、黄芩甙元、柴胡皂甙、茶叶多糖、海带、昆布、山楂、大蒜、泽泻、马齿苋、熊胆、柳茶、月见草等。
  7.2 调脂中药的机理研究中药降脂的机理研究尚未深入,其降脂作用比较复杂,往往是通过多成分、多途径而起综合作用,其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① 减少外源性脂质的吸收;② 减少内源性脂质的合成;③ 促进脂质的转运和排泄;④调节脂质代谢。
  7.3 单味中药的临床实验邓氏用银杏叶治疗高脂血症,发现其对TC和TG均有降低作用。郑氏等用肝脂平冲剂(主要成分为绞股蓝)治疗高脂血症290例,治疗后Apo&A升高而Apo&B、Tc、TG均降低(P & 0.01)【弼J。曾氏用莱菔子治疗老年性高脂血症38例,结果TC和TG值平均下降38% 和50%l 。王氏用枸杞子治疗老年性高脂血症128例,中医辨证属肾阴虚、肝阳上亢型,3个月后血中TC、TG、LDL&C值明显下降(P &0.01)l 。黄氏用松花粉(每片500 mg),每次6片,每天2次,连服4个月,治疗高脂血症32例,结果痊愈8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7.5%[41 J。
  王氏等对27例高脂血症患者,用生蒲黄30 g研末,每日分3次温开水服,连用2个月为1疗程,结果显效22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8% 。蒲黄对TC、TG、p一脂蛋白都有明显降低作用,还可升高HDL&cE42]
  。佟铭用月见草油胶囊治疗高脂血症患者100例,总有效率TG 49% ,TC、p一脂蛋白均为62% .HDL & C 59% [43 3。 方氏用萆解粉冲服治疗高TC 36例,治疗后60 d,平均下降2.80 mmol/L,治疗前后有显着性差异(P &0.01)。高TG 56例,治疗后平均下降1.61 mmol/L,治疗前后有显着性差异(P & 0.001),且萆解降血脂作用持久,不易复发[川。
  8 针灸对高脂血症的治疗针灸可以调整机体脂质代谢过程中多种酶的功能,增强其活性,使血脂被更快地转化、利用,并促进肠肝循环,使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及类固醇激素.从而降低血脂含量。毛喜荣等指出:针刺调整脂代谢紊乱可能是增加脂蛋白酶中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ICAT)的活性所致l45 J。梁凤应观察了针灸配合JIl芎嗪治疗老年人高脂血症及高粘血症60例,并与单纯用JIl芎嗪治疗的60例作对比。结果针灸配合药物治疗组的TC、TG、LDL&C、高切粘度、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前后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 &0.01),而单纯用药物组只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对比疗效有显着性差异(P &0.01)。
  说明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比单纯用药物治疗疗效显着l 。吴中朝等艾灸神阙、双侧足三里穴,观察其对老年人血液中Apo的影响,结果Apo A&I含量有大幅度上升,前后对比有显着性差异(P &0.01),灸后Apo A&I/AP0 B~100的比值也有大幅度提高。有显着性差异(P &0.05),说明艾灸在调整脂质代谢、减缓血脂的异常升高等,具有非常显着的效果l 。
  9 基础实验的研究訾晓梅等研究了调脂新(由黄芩、首乌、泽泻等组成)对高脂血症大鼠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6一keto&PGF1 /TXB2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发现调脂新对正常及高脂大鼠血清NO水平有一定升高,明显降低ET一1水平,大剂量能显着升高6一keto~PGF1 含量,有利于维持6一keto&PGF1 /TXB2平衡;可降低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血浆比粘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压积,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并能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对ADP诱导的正常大鼠血小板聚集,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认为调脂新改善高脂大鼠血液流变学异常、恢复NO/ET、6一keto&PGF1 /TXB2平衡,可能是其抗动粥作用的机制之一L锅J。段江燕等研究了首乌复方(由首乌、泽泻等组成)对高血脂兔红细胞膜Ca2 ,Mg2 一ATPase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脂饲料能显着地引起兔血浆中总胆固醇积累;也使兔血红细胞膜Ca2 ,M 一ATPase的基础活性降低近20% ;而依赖钙调素(CaM)激活的Ca2 ,M 一ATPase的活性则是正常兔的144% 。首乌方不但能有效地阻止血液中胆固醇的积累;而且还能使ca2 ,Mg 一ATPase的基础活性基本恢复正常水平【49 J。梁日欣等观察了血府逐瘀汤中药对川芎和赤芍合用及川芎、赤芍单用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脂、抗氧化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药合用及单用均明显降低血清TC、TG 和LDL。对HDL没有影响。提示在降脂作用方面,两药没有协同作用。川芎、赤芍分别单用,对MDA活性及NO的释放均没有影响,但合用血清MDA活性降低,NO释放增加,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结果提示:两药在抗氧化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方面,产生协同作用【50J。
  10 对高脂血症治疗的现状和展望1O.1 中药治疗高脂血症不足① 临床实验不规范,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疗效判定标准、对照组的设立和选择方面不够严密。观察指标少,很多实验仅观察了TC和TG。没有把HDL&C、LDL&C、Apo&A、Apo&B作为观察指标,更没有观察SOD、MDA 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了结论的可靠性。② 样本量小,观察时间短,缺乏长时间追踪观察。以致无法评价中药调脂治疗对AS的干预以及在降低心肌梗塞、脑梗塞发病率、病死率方面的作用。③ 辨证分型极不统一, 证候实质的研究刚开始,目前没有大的突破,中西医在高脂血症的研究上尚没有真正的、有效的结合。
  10.2 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优势 中药对高脂血症具有可靠的疗效,价格便宜,副作用较少,在治疗高脂血症方面广阔的前景。
十年全国连锁专科药房,药监局认证网上药店,分店覆盖全国各大城市,数十位执业药师免费用药指导,网上买药首选!
心脑血管科导航
最新热门文章
热门药品 心脑血管科药品&|&|&|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当归芍药散防治高脂血症的实验研究
下载积分:1498
内容提示:当归芍药散防治高脂血症的实验研究,研究,防治,实验,当归芍药散,高脂血症的防治,治疗高脂血症,高脂血症的,当归芍药散防治,实验研究,高脂血症,当归芍药散治疗,当归 芍药散,当归芍药汤,高脂血症是什么,高脂血症症状,混合型高脂血症,高脂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的饮食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8:34:5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当归芍药散防治高脂血症的实验研究.PD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脂蛋白血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