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半宝宝吃三精三维葡磷钙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片还需要吃鱼肝油吗

?1???????1?
ó???С?????г??
飺???u???????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http://dpvc.39.net/adpolestar/door/;ap=634CE77D_8E2A_6C24_B7DD_BF26C4CA83CB;ct=pu=san9;/?\"&&\/SCR"+"IPT&");
???棬????????????1岁半宝宝缺钙,吃多少钙和鱼肝油_育儿问答_宝宝树
1岁半宝宝缺钙,吃多少钙和鱼肝油
你好,我家宝宝在不满一岁的时候发现肋外翻,后来一直吃婴仕牌子的乳钙和鱼肝油。现在宝宝快17个月了,肋外翻还是有,有时候感觉挺明显的。现在一直是每天2粒鱼肝油,2粒乳钙。鱼肝油和乳钙的规格分别如下:
&婴仕&鲨鱼鳕鱼肝油软胶囊:净含量:1100mg/粒(10粒&3板) &&&&&&&&&&&&&&&&&&&&&&&&&&& 主要成分:鲨鱼肝油、鳕鱼肝油,明胶、甘油、纯水 &&&&&&&&&&&&&&&&&&&&&&&&&&& 主要营养成分 每粒含量 &&&&&&&&&&&&&&&&&&&&&&&&&&& A 900IU &&&&&&&&&&&&&&&&&&&&&&&&&&& 维生素D 300IU &&&&&&&&&&&&&&&&&&&&&&&&&&&&DHA 10mg
乳多元软胶囊:净含量:900mg/粒(10粒&3板) &&&&&&&&&&&&&& 主要成分:牛奶提取物(乳钙)、卵磷脂、亚麻籽油、益生元(低聚果糖)、明胶、甘油、纯水 &&&&&&&&&&&&&& 主要营养成分 每粒含量 &&&&&&&&&&&&&& 乳钙 270mg &&&&&&&&&&&&&& a-亚麻酸 230mg &&&&&&&&&&&&&& 卵磷脂 50mg &&&&&&&&&&&&&& 低聚果糖 10mg 因为肋外翻还存在,似乎比原来还明显些,所以我想给宝宝的鱼肝油和乳钙加量,想问下,每天吃鱼肝油3粒,乳钙3粒多吗?多的话,那应该多少量合适?谢谢先
当时年龄:
来自:网页;
乳钙我家二岁,一天就一粒,是佰鸥的。产的。。。太多也不好。。
最佳回答者:
"考虑如何促进钙吸收"&的妈妈回答:
"考虑如何促进钙吸收"&的推荐知识:
宝宝如果缺钙,容易让其身体发育减缓,严重的会引起佝偻病。因此要及时给宝宝补钙,那有什么好的补钙方法呢?小编说一下几个方法。
宝宝缺钙的表现
1、头周围有一圈枕秃,这一部分头发长的很慢,枕秃越明显说明缺钙越严重。
2、晚上经常闹觉,啼哭不止,睡觉不安稳。
3、经常出汗(排除了穿衣过多、天气热、活动量大等原因)
宝宝补钙的方法
1、食补。在宝宝补钙方法中,食补是最好的,主要是不像药物有副作用。如果宝宝缺钙不是很严重,可以在平常的饮食中注意添加虾皮、豆类、鱼类等食物。少吃蔬菜等影响钙吸收的食物。
2、吃补钙剂。有时宝宝光靠吃饭补钙往往跟不上,宝宝缺钙...
以上知识内容来自宝宝树育儿网
我家宝宝差不多一岁吃,一天一颗,还有钙是迪巧颗粒,一天一小包,不过还是要看小宝贝接受能力宝宝的食品,多吃点含钙高的食物,吃鱼肝油!_育儿问答_宝宝树
宝宝的食品,多吃点含钙高的食物,吃鱼肝油!
当时年龄:
宝宝刚刚断乳,或还没有完全断乳,在一定程度上还受食物品种和形式的限制,但身体的快速生长却需要丰富的营养来支持,不然,容易缺铁,缺锌、缺维生素A,因此需要精心安排。
食物宜细、软、烂、碎。因1岁左右的宝宝只长出6&8个牙,胃肠功能还未来发育完善。
食物的种类要多样。母乳不再是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营养应从多种食物中摄取。
增加进食餐次。宝宝的胃还很小,而对能量的需要却相对大,但不能在一餐之中吃很多。最好的方法为每天进5&6次餐。
食物中要少放盐,尽量避免放味精、花椒、辣椒、八角等调味品。
为宝宝营造良好的进餐环境。宝宝在这种荒谬中食欲会增强,并可促进他对食物的正确选择。
每天喝牛奶或豆浆250&500毫升,这是钙的主要来源,同时补充一些肉、蛋类的优质蛋白。
主食以谷类为主。每天给米粥、软面条、麦片粥、软米饭、玉米粥中的一种约2&4碗(100&200克)。
添加高蛋白的食物约25&3克。可任选以下种类的一种:鱼肉小半碗,小肉丸子2&10个。鸡蛋1个,炖豆腐小半碗。
吃足量的蔬菜。可选择胡萝卜、油菜、小白菜、菠菜、豌豆尖、马铃薯、南瓜、红薯等,制成菜泥,或切成小条小块煮烂,每天约半小碗(50&100克)与主食一同吃。
吃足量的水果。可选择苹果、柑橘、桃子、香蕉、西红柿、梨子、猕猴桃、草莓、西瓜、甜瓜等,制成果汁、果泥、果酱,也可切成小条小块。普通水果每天给宝宝吃半个到一个,草莓2&10个,瓜1&3块,香蕉1&3根,大约每天50&100克。
每周添加1&2次动物肝和血,约25&30克。
早餐:牛奶蛋黄粥
上午点心:蒸红薯橘子或果汁
午餐:肝泥菜米粥
下午点心:蒸鸡蛋羹水果
晚餐:小包子菜汤
睡前点心:面包片牛奶
成功小窍门
1.每天草、中、晚3次正餐,上、下午在两次正餐之间加2次辅餐,睡前增加1次晚点心。辅餐可提供含糖低的饼干、蛋糕、酸奶和水果,每次宜少给,不够再加,以免影响正餐营养的摄入。
2.宝宝刚刚离乳,可能出现食欲下降,所以不要强迫宝宝吃东西,尤其是宝宝不喜欢的食物。应采用鼓励的方法,让宝宝先少吃些,很快,宝宝就会接受。
有些妈妈一听说断奶,就以为是宝宝以后再不需要进食乳类或乳制品了,像成人那样每天三餐吃五谷杂粮就行。其实不是这样,因为断奶只是指宝宝从4个月开始添加离乳食品,慢慢从以母乳为为了食品,逐步过渡到由母乳以外的食品喂养为主。不能理解为突然用母乳以外的食品代替妈妈的乳汁,更不能认为是完全断掉其他乳品,因为:
1.虽然宝宝的摄食方式由吸吮转化成咀嚼,但由于消化道功能还不完全成熟,因此摄取事务还不能完全和与成人们一样,全都是需要咀嚼的食物,应该喂些牛奶类的乳品。
2.断奶后的宝宝依然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因此还需大量的蛋白质建构组织和器官。但在此时,宝宝所能进的食物,其中含有的蛋白质却大部分是植物性蛋白。尽管这些植物性蛋白含有宝宝所需要的9种必需氨基酸,但由于它们的生物学价值较低,因此需要进食很大的量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对婴儿是不适宜的。
3.动物性蛋白质如猪肉、牛肉及鸡蛋等虽然生物学阶段很高,因为它们含有较多宝宝生长发育的必需氨基酸,所以对宝宝来说是很好的食物。然而,刚刚断奶的宝宝,无论从咀嚼内能力还是从消化吸收上,都不能很快适应,因此只能适量摄取,不能作为全部蛋白质的来源。
4.宝宝断奶前,妈妈的乳汁是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蛋白质主要来源,而断奶后,失去了妈妈乳汁为他所提供的优质蛋白质因此宝宝断奶后唯有牛乳及其制品,既会有又能从摄食方式上适合刚刚断奶的上每天还应该给宝宝提供至少250毫升的牛乳之类的乳品
预防婴幼儿断奶综合症
断奶,传统的方式往往是当决定给孩子断奶时,就突然中止哺乳,或者采取母亲与孩子隔离几天等方式。如果此时在孩子断奶后缺乏正确的喂养,蛋白质得不到足量供应,长此下去,往往造成婴幼儿的蛋白质缺乏;可出现小孩生长停顿、表情淡漠、头发由黑变棕、由棕变红、兴奋性增加,容易哭闹、哭声不响亮、细弱无力、腹泻等症状。这种孩子脂肪并不少,看上去营养还可以,并不消瘦,但皮肤常有浮肿,肌肉萎缩,有时还可见到皮肤色素沉着和脱屑,有的孩子因为皮肤干燥而形成特殊的裂纹鳞状皮肤。检查可发现肝脏肿大。这些都是由于断奶不当引起的不良现象,医学上成为断奶综合症。
其实,有些妇女把断奶理解为一个截断过程是错误的。孩子如突然断奶而改喂粥及其他辅食时,心理上和精神上的不适应要比消化道的不适应远为严重。如果母亲因断奶而与孩子暂时放开,则孩子精神上受到的打击更大。蛋白质摄入不足和精神上的不安,会使孩子消瘦,抵抗力下降,易患发热、感冒、腹泻等病。预防断奶综合症的关键在于合理喂养和断奶后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正确的断奶方法是将婴儿期以母乳为主的饮食逐步过渡到以糊、粥、饭为主,以及添加各种辅助食品至接近成人饮食的过程。正常发育的孩子1岁左右就该断奶最好不超过1岁半,一般选择春秋季节,孩子健康状况良好时断奶最佳。一般不宜在夏天断奶,因夏天易发生消化道疾病,为了使孩子适应断奶后营养需要,应从出生后4个月开始吃菜汁、米汤、豆浆等;5&6个月可喂蛋黄、菜泥等;7&8个月可喂蛋糕、鱼肉松等;以后可以吃粥、面条、饼干、肉泥等。大人的食物或大人嚼过的食物。如果出现断奶综合症,应积极进行饮食态度,给予每日每公斤体重1&1.5克蛋白质,同时多吃些新鲜疏菜和水果,补足维生素,这样孩子就会很快获得好转和痊愈。
婴儿断奶的原则
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母乳已不能完全满足小儿营养所需。另一方面随着乳牙萌出,消化功能成熟,已能接受其他食物,饮食必须以乳类逐渐转化为主副食。
断奶需逐渐进行。4&5月起加蛋黄、菜泥等食物;从6&8个月起可以先减去一次母乳,以辅食替代。以后继续减少母乳次数,至1岁左右就可以断母奶了,至迟2岁就应完全断母乳。但仍需每天给1&2次牛乳。
母乳喂哺乳太久的婴儿,尤其是不添加辅食的可致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发生各种营养缺乏症,感染疾病等。
断奶对婴儿来讲是一个重要时期,处理不当,会给孩子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后果。那种在奶头上涂辣椒或紫药水吓唬孩子的办法,对婴儿心理有害无益,不要采用。
宝宝断乳的四大要诀
要诀一选择最佳时间
通常宝宝在10&12个月时已具备断奶的基础,因为宝宝已逐渐适应母乳以外的食品,加之9&10个月时,宝宝已经长出几个切齿,胃内的消化酶日渐增多,肠壁的肌肉也发育得比原来成熟,是让宝宝断奶的最好时机。如果未能把握住时机,断奶时间越晚,宝宝恋母的心理越强,以致造成只吃妈妈的乳汁而不肯吃粥、饭和其他离乳食品。
要诀二选择最佳季节
选择在让人比较舒适的时节如春末或秋天。这时,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对宝宝的健康冲击较小。如果天气太热,宝宝本来就很难受,断奶会让他大哭大闹,还会因胃肠对食物的不适发生呕吐和腹泻;天太冷时则会使宝宝睡眠不安,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若是宝宝的离乳的月龄正逢此时,最好向后延迟一下。
要诀三做好断奶心里准备
虽然宝宝断奶后会使妈妈松一口气,但却可能由于永远失去这种与宝宝亲昵沟通的方式而产生失落感,心里有些难过。所以,妈妈从第一天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就应这样去想,有一天宝宝不需要我,是因为他很健康,正在迈向一个生长新阶段,应该由此感到欣慰和骄傲。对于宝宝,一定要从4个月起,按月龄及时适当地添加离乳食品。在给宝宝吃离乳食品时,可把母乳或果汁放入小杯中用小勺喂宝宝,让他们知道除了妈妈的乳汁外还有很多好吃的。这样宝宝到了10&12个月时,不仅咀嚼能力已充分得到锻炼,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用勺、杯、碗、盘等器皿进食的习惯,已经能够接受用这些东西进食。宝宝会逐渐淡忘妈妈的乳头,不再像从前那样迫不急待地需要,所谓&水到渠成&能够适应以离乳食品为主要食品了。
要诀四采取科学断奶方法
1.从10个月起,每天先给宝宝减掉一顿奶,离乳食品的量相应加大;过一周左右,如果妈妈感到乳房不太发胀,宝宝消化和吸收的情况也很好,可再减去一顿奶,并加大离乳食品量,依次逐渐断掉。
2.由于宝宝对于妈妈的乳汁还是非常的依恋,所以减奶时最好从白天喂的那顿奶开始。因为,白色有很多吸收宝宝的事情,所以,他不会特别在意妈妈,但当早晨和晚间时,宝宝会对妈妈非常依恋,需要从吃奶中获得慰藉,因此,不易断开,在断掉白天那顿奶后再慢慢停止夜间喂奶,直至过渡到完全断奶。
3.准确给宝宝离乳时,要先带他去保健医生那里做一次全面体格检查,宝宝身体状况好,消化能力正常才可以断奶。
4.宝宝到了离乳月龄时,若恰逢生病、出牙,或是换保姆、搬家、旅行及妈妈要去上班,最好先不要断乳,否则会增大离乳的难度。
5.吃惯妈妈乳汁的宝宝,不仅只是把它作为食物充饥,而且对母乳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它给宝宝带来信任和安全感,所以不是说断马上就能断掉,千万不可仓促寄生硬的方法。如让宝宝突然和妈妈分开,或是一下子停乳,以及在妈妈的乳头上涂抹哭、辣等东西吓唬宝宝,这样做只会使宝宝的情绪陷入一团糟,因缺乏安全感而大哭大闹,不愿进食,脾胃功能紊乱,导致食欲差,面黄肌瘦、夜卧不安,从而影响生长发育,使抗病能力下降。
6.在断奶的过程中,妈妈既要使宝宝逐渐适应饮食的改变,又要采取果断的态度,不要因宝宝一时哭闹就下不了决心,从而拖延断奶时间。不可突然断一次或是几天然后再接着喂,又突然断一次或几天,接二连三地给宝宝不良情绪的刺激。这样做对宝宝的心理健康有害,容易造成情绪不稳,夜惊,拒食,甚至为日后黄心里疾病留下隐患。
7.在断奶期间,妈妈要对宝宝格外关心和照料,并化费一些时间来陪伴他,以抚慰宝宝的不安情绪。8.宝宝断奶可能会引起妈妈体内的荷尔蒙发生变化,出现一些消极情绪,如沮丧、易怒等,同时伴乳房胀通、滴奶之苦。此时,可进行热敷并将奶挤出,以防引起乳腺炎,这样做还可舒缓不良情绪。当情绪非常恶化无时应该尽早去看心理医生。
断奶和回奶
随着婴儿月龄的增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不断增加,仅以母乳喂养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出生3个月后就应添加辅食品、并逐渐增加品种和数量,一方面补充营养,一方面慢慢改变幼儿进食习惯,让他逐步适应半固体到固体食物以锻炼咀嚼功能和吞咽较稠的食物,为完全断奶做好准备。断奶应逐渐进行,在增加辅食品的同时,减少哺乳次数。这样才不至于因断奶而使幼儿食欲下降、烦燥拒食,营养不良。孩子长到10&12个月以后,胃肠消化功能逐渐完善,可考虑断奶,但每天应有2000毫升牛奶补充。限于条件,辅食品种类较少,可适当推迟断奶时间至1岁半左右。夏季气候炎热,幼儿消化功能较差,或考虑延迟至秋凉时再断奶。
回奶的办法有好几种,可联合应用:
皮硝每天皮硝250克,等分为二,用布包好,分敷两侧乳房。在皮硝全部潮解且结成硬块后,撤去。一般两三天就可退奶。
生麦芽60克,浓煎,分两次服、连服3&5天。
面引子即以发酵好的面团100克左右,对分,贴在乳房上面,中央留孔以露出乳头,生大饼也可用。每天更换,大概两三天,乳胀即可消退。
乙烯雌酚为雌激素制剂口服,每天3次,每次5毫克,连服3天,以后根据乳胀程度递减或停用。
回奶期间,切忌再让婴儿吮吸,也不可用手挤或用吸乳器吸,汤少喝。
/liujialin/gsshow.asp?idd=34862&id=liujialin
回答者: 乒乓跳豆 - 魔界至尊 十八级 10-4 08:35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谢谢啊,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0 个人评价
50% (0) 不好
& 要小宝宝前应该注意哪些饮食习惯?
& 我姐姐怀孕4个月了,生活、饮食要注意什么?生了小宝...
& 4个月的小宝宝饮食应该注意什么?什么不该吃,什么一...
& 小宝宝断奶后饮食怎么安排吃些什么好呢?
& 我小宝宝快五个月了,在四个半月是就有些拉肚子,请...
其他回答 共 5 条
回答者:wangyang12342 - 助理 二级 10-3 13:06
吃奶粉试试!!
回答者:fanjingying324 - 试用期 一级 10-3 13:10
断奶要一次断掉,否则对宝贝心理影响很大。
现在可以挑些之前宝贝喜欢的食物,让他对奶以外的食物感兴趣!要坚持。
回答者:zhangxiaokao - 秀才 三级 10-3 13:14
要坚持喂一些奶以外的食物。
回答者:zhaoswyangh - 试用期 一级 10-3 16:09
由于宝宝从出生到1岁生长发育特别快,这样新陈代谢也很快,故如不注意体内会缺钙铁锌,如何给宝宝正确补钙,什么钙宝宝最易吸收:
1、药物钙:需含碳酸钙成分的钙最好,在补钙的同时需服维生素A+D浓缩鱼甘油滴剂。0-6个月宝宝的每日钙量为400毫克;6个月-1岁的宝宝日需要量是600毫克。
2、辅食补钙:牛奶、蛋黄、鱼泥、虾泥、紫菜、海带汤、豆浆等,
3、辅食补锌:肝泥、瘦肉末、鸡、鸭、鹅、肉泥、鱼泥、蘑菇、贝类等;药物可服葡萄糖酸锌,硫酸锌等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4、辅食补铁:多吃蔬菜、西红柿、油菜、芹菜等,杏、桃、李子、橘子、大枣、瘦肉、蛋黄、动物肝脏、肾脏等,由于食物中的铁质不易吸收。故需同时服用维生素E。
首先,要明确宝宝是否缺乏营养素。对缺钙的孩子最好先了解他的饮食情况,是否缺乏鱼肝油(维生素D),含钙较多的食品如牛奶等是否摄入得足量?宝宝有贫血现象,不是马上补铁,而要先排除是不是地中海贫血(一种先天性血红蛋白异常性疾病),是不是缺铁性贫血,是不是炎症引起的,或者是铅中毒导致的。现在食品极其丰富,含铁食物也很多,如果宝宝是缺铁性贫血,完全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从食物中获取。
其次,各种营养素吸收有其特异性。给宝宝补充营养,要抓住不同营养素的吸收规律才能见效。钙的吸收主要在近端小肠,是一个需要能量的主动吸收过程,而活性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当饮食中含钙较低或机体对钙的需求增加时,肠道会立即活跃起来,主动吸收钙。钙的吸收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钙的吸收率越高。铁的吸收也在近端小肠。铁吸收的特点是受三种反馈机制的影响,间歇性,小剂量补铁,再加点维生素C和B2,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者,设法排除营养素吸收的干扰因素。不同营养素进入体内,机体吸收时,可能会互相干扰,所以要提高营养素的吸收效率,应该设法排除营养素在吸收时受其他因素的干扰。过去认为高磷食物会影响钙的吸收和丢失,所以先进的配方奶粉大都调整了钙磷比例,使之有利于钙的贮留。无机铁和无机锌之间有较强的竞争作用,互有干扰吸收作用。钙、铁、锌都是以二价离子状态被吸收的,肠道吸收时它们之间会互相竞争,最好不要同时服用。
另外,在补充钙、铁营养素时,还要注意避免有些饮食和药物因素的影响。如含草酸和植酸多的蔬菜会影响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膳食纤维,乙醇(酒类),四环素、肝素等药物干扰钙吸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也不利于钙的吸收。蛋黄中的卵黄高磷蛋白干扰铁吸收;茶和咖啡含有多酚类物质,不利于铁的吸收;抗酸药物会中和胃酸,有碍于铁的吸收
宝宝每天需要多少钙?
宝宝对钙的需求是随年龄、性别、生理状况的不同而有差异的。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2001年修订的推荐每日膳食中钙的供给量是:
*.1~6个月: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需要约300毫克,人工喂养的宝宝约400毫克。
*.7~12个月:每天需要约500~600毫克。
*.1~3岁:每天需要约600~800毫克。
如何知道宝宝是否摄入了足够的钙
建议你给宝宝做一段时间的饮食日记,计算他每天钙的摄入量,时间久了,你的心里就有数了。对于袋装食品,你可以看包装上的成分表,如果含钙是40%,那此袋食品钙的摄入量就以400毫克计。但如果是散装食品,计算钙的含量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你也可以上网或查询有关的教科书,一般都会有标注。将查询的钙摄入量相加,如果低于宝宝每天钙的所需量,就证明宝宝每天补充的钙是不足的。
如何发现宝宝缺钙了
宝宝缺钙时,最先出现的症状是颅骨软、囟门大,压颅骨有触乒乓球的感觉。严重缺钙时,可出现胸骨突起如鸡胸,下肢因长时间站立造成&O&形腿或&X&腿。除骨骼的变化外,还可出现夜汗多、睡眠不安稳、乳牙萌出延迟、枕部形成枕秃等表现。
董医师的建议:宝宝是否缺钙,不能仅根据上述表现来判定,但如果宝宝出现这些表现应引起家长注意。最准确的方法是到医院监测钙的含量,如膳食钙的测定、血清钙的测定、尿钙的测定及骨矿密度的测定等。
预防宝宝缺钙的加减乘除法
加&&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
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对钙的需要量比成人多,因此,应给宝宝补充足够的钙。母乳是天然补钙剂,其中钙和磷的比例最适于宝宝吸收,所以我们提倡母乳喂养宝宝。处于哺乳期的妈妈应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这样可以提高母乳的含钙量,间接给宝宝补钙。对于已添加辅食的宝宝,牛奶和奶制品是补钙的最佳选择,因为奶制品是目前被公认的含钙质最丰富的食品,而且吸收率也很高。另外,各式各样的蔬菜、水果也含有少量的钙,坚果和海产品也是钙源丰富的食物,同时还含有维生素D,能促进钙质的吸收。
减&&维生素D不可过量补充
维生素D具有生物活性,可以促进钙质的吸收,因此在给宝宝补钙的同时,应适量补充维生素D。但值得注意的是,维生素D并不是营养品,不可过量补充,如果宝宝过量服用维生素D,会使体内维生素D蓄积过多,出现中毒的症状,如食欲下降、恶心和消瘦等。董医师建议父母: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给宝宝科学地补充维生素D。
乘&&晒太阳能够帮助补钙
宝宝皮肤内储存的7-脱氢胆固醇经过光化学作用可转化为维生素D,从而促进钙的吸收利用。而且经过阳光照射体内合成的维生素D是最安全的,不会导致维生素D过量。但父母们应注意,在炎热的夏季不要晒伤宝宝。
除&&科学食用抑制钙吸收的食物
有些蔬菜如菠菜、竹笋、苋菜、毛豆、茭白、洋葱、草头等,含有草酸盐,它可以和钙结合形成草酸钙,影响钙质的吸收。所以 在烹调这些蔬菜前,应先在沸水中烫一下,除去其中的草酸。
钙剂不应与油脂类食物同食,因为脂肪进食过多时,消化后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容易与钙结合,使钙的吸收减少,所以应避免宝宝摄入过多的脂肪。
膳食纤维摄入过多时,其中的成分与钙结合也会降低钙的吸收,因此不提倡宝宝吃较多的粗杂粮。
补钙应注意的那些问题
* 补钙不能被广告牵着鼻子走。有段时间钙剂产品的广告宣传铺天盖地,宣传全民补钙,导致人们补钙跟着广告走。实际上,有些厂商为了增加产品销量、扩大知名度,在广告中加入了一些不实之词,夸大效果。研究表明,各种钙剂对于人体的吸收率大致在30%~40%左右,与宣传的吸收率高达90%或以上显然是有很大出入的。对待这些,需要在购买钙品时有正确、客观的判断,不能跟随广告走。
* 简单的测试不能确定是否缺钙。其实缺钙的意思是非常笼统、含糊不清的。医学上并无&缺钙&这一名词,只有表现缺钙的具体疾病如佝偻病、低钙血症、骨质疏松症等,而造成这些疾病的因素不仅是补钙不足,还有其他复杂因素。因此,单用一种仪器的简单测试不能确定宝宝是否缺钙。最近一项长达7年的研究认为钙片和维生素D对治疗骨质疏松不但作用甚微,甚至还有引发肾结石的潜在危险。可见缺钙的诊断是复杂的,补钙更不可随意而行。
* 补钙产品要注意质量。目前补钙产品不计其数,常人难以选择,医生也难以适从。妈妈们在选择产品时,不能认为卖得越贵,含钙量越高,吸收率就越高,效果也越好。有的补钙品宣称&沉积好、吸收快&、有的宣称&颗粒小&,甚至还推出了&原子钙&、&纳米钙&,让人们觉得钙越细小越易吸收。实际上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率和钙产品的颗粒大小无关,关键要看是否具有生物活性。
专家提醒:直接从骨骼、牡蛎等含钙丰富的物质中提取的钙制剂,可能会有铅、砷等有毒物质的污染,一定要选购有国家检验认可的药字号制剂安全产品。
儿童易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并且发病率较高,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饮食习惯不同,儿童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大约在10%~40%之间。儿童缺铁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疲劳,面色苍白,易烦躁哭闹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贫血诊断比较容易,化验血常规结合病史和体检就可初步确定诊断,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由于铁剂对胃肠道粘膜具有一定剌激作用,小儿多不用片剂,而服用糖浆,配合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疗程通常需3个月左右,以补足储备铁。临床上很多孩子治疗1个月后症状显著好转,父母就擅自停药,结果容易导致复发。因此,即使症状好转,也要继续补充铁剂,同时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改善膳食结构,多增加富含铁的精肉、动物血等食物,必要时进行驱虫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铁剂具有较强的副作用,如果孩子不存在贫血或缺铁的情况,千万别把铁剂当作补药服用,擅自购买补血铁制剂给儿童食用,如有贫血应请医生诊治,严格遵照医嘱合理用药,否则不仅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而且可以导致铁中毒。预防应该从日常的膳食结构和饮食搭配着手,避免偏食、挑食。
锌对促进儿童身体及智力发育、增强体质非常重要。缺锌可引起食欲减退、异食癖(例如吃土、吃墙皮等)、免疫功能减低;严重缺锌可导致认知行为改变,影响智力发展。但如果大量补锌,又会导致高锌血症,甚至锌中毒,同样危害健康。因此,如果孩子存在上述的缺锌症状,父母怀疑孩子可能缺锌,可以到正规医院进行血清锌水平测定,得到确诊后根据缺锌的程度,一般可先采用食补的方法,多吃海产品、肉类、动物肝脏、禽蛋等含锌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葡萄糖酸锌等锌制剂进行适当补充治疗,疗程通常在2~3个月。父母切勿盲目给孩子补充锌制剂,尤其是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复合制剂是不科学的。
对锌缺乏症的实验室诊断,最好采用火焰法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分析儿童血清中的锌含量,而化验头发锌经常受到被检者头发生长速度、环境污染、发样洗涤方法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往往不准确;而目前许多医院开展的取末梢血测一滴血测定的全血微量元素的方法同样不够准确。所以,诊断锌缺乏症应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如厌食、异食、生长发育落后等,结合实验室血清锌的测定。
服用锌制剂时,应当与其他元素制剂分开服用,以免相互竞争转运蛋白,抑制吸收。比如钙制剂会影响锌的吸收,而锌不大会影响钙的吸收,早晚吃钙,中午吃锌,应间隔3小时以上。
补充......................................................
含锌的食物。含锌量最高的食物首推牡蛎肉,其他如牛肉、牛奶、鸡肉、鸡肝、蛋黄、贝类、花生、谷类、豆类、马铃薯、蔬菜、红糖等都含有一定量的锌。
食物中奶及奶制品含钙量较丰富,而且吸收率也较高,蔬菜和豆类含钙亦较高,但是由于受草酸、柿物酸等的干扰而使钙吸收率减低。常见食物含钙量:每100克食物如下;大米9~14毫克、小米29毫克、面粉38毫克、黄豆367毫克、绿豆80毫克、豆腐277毫克、毛豆100毫克、黄豆芽68毫克、大白菜41毫克、小白菜163毫克、油莱140毫克、芹菜160毫克、黄瓜19毫克、大头莱357毫克、芹菜300毫克、海带1177毫克、柑桔56毫克、苹果11毫克、草莓32毫克、香蕉9毫克、人乳34毫克、牛乳120毫克、羊乳140毫克、鸡蛋55毫克、鱼类24&43毫克。人乳虽然含钙量低,但由于钙磷比例适宜,吸收率高,故人乳喂养者很少发生低钙血症。
动物性食物中含铁量最高的是猪肝,其次为鱼、瘦猪肉、牛肉、羊肉等。在植物性食物中,以大豆的含量为最高。新鲜蔬菜的含铁量较高的依次是菲菜、荠菜、芹菜等,果类中桃子、香蕉、核桃、红枣含铁量也较多。其它食物中黑木耳含铁量也相当高,海带、紫菜、香菇等也不小。人乳与牛乳中含铁量都很低。
在上述食物中,动物性食物和大豆不仅含铁量高,而且铁吸收率很高。食物中含铁量与铁的吸收率并不一定成正比,如蛋黄中含铁量较高,但因为蛋黄中铁常与磷的有机物结合,故吸收率降低。母乳中含铁量虽低,而铁的吸收率高。食物的搭配对铁的吸收也有很大影响,如蔬菜、谷类中含有草酸、植物酸,因此与这些食物同时吃时抑制铁的吸收,食物与维生素C同时吃时,能促进铁的吸收。
家长应该选一些即含铁量丰富,又为铁吸收率高的食物,同时注意食物间的搭配,这样防治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效果才最好。
从单纯饮用母奶、婴儿配方奶到可完全食用一般食物的过渡期间,副食品是陪伴宝宝成长的大功臣,此时宝宝吃的第一口副食品就代表着离乳的开始,也是宝宝进入另一个成长阶段的开始。不管在营养、咀嚼发展、适应成人世界的基础上,都扮演着相当重要而基本的角色。副食品对宝宝的重要性有以下三点:   1 宝宝成长至4~6个月起,营养需求量增加   此时宝宝成长更为快速,活动量也增力口,对营养的需求量同时倍增。副食品可提供宝宝更多不同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矿物质等。   2 训练宝宝口腔运作能力,包含舌头的灵活运用及咀嚼能力   宝宝开始吃副食品,除了为断奶做准备,咀嚼食物的同时,能让食物的消化吸收更好,也会促进宝宝嘴部肌肉发育,这对对宝宝日后发音、语言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步骤。   3 适应成人的饮食方式,养成不偏食的习惯 用汤匙喂食,可以帮助宝宝及早适应成人的食物及饮食方式,也可增加训练宝宝自行进食的机会,促进手脑的协调性:而副食品的添加及变化也可培养宝宝接受多元的食物,刺激宝宝味觉的发展,避免日后有偏食的问题。
添加辅食一般会从宝宝满4-6个月后开始,但不是千篇一律,以后的日子还要根据宝宝口腔的运动和消化机能等的发育状况,而不断改变辅食的品种和形状。开始添加时期主要是让宝宝练习如何下咽,这时宝宝主要从母乳或配方奶中摄取营养,给他吃辅食的目的是让他学会如何咽下液体之外的东西。你可以给他吃一些糊状的食物,比如米粉,帮他做下咽练习。 添加辅食的最初,是1天仅仅喂1小勺单一食品(比如香蕉或者婴儿米粉)妈妈观察宝宝是否接受,是否过敏。如果宝宝拒绝,就马上停止,再等一等,再试一试。如果宝宝接受而且不过敏,则这样少量单一的添加几天后,可以开始尝试添加少量的另外一种食物。
给宝宝喂母乳,既营养又方便,所以,现在实行母乳喂养的家庭很多,如果能用母乳喂养到6个月,对孩子的免疫力很有帮助。但到宝宝四五个月时,妈妈要上班了,宝宝的胃口也大了,从母乳喂养到用奶瓶喂养的转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婴幼儿从吃母奶到吃饭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切忌&一刀切&,宝宝的断奶实际上包括断母乳、断奶瓶和断奶嘴三个阶段,要循序渐进,逐步达到断奶的目标。
  3~4个月,逐渐断母乳,用奶瓶
  接受新餐具&&奶瓶
  让宝宝接受奶瓶需要循序渐进,首先要将宝宝的进食时间分为早、中、晚三段,在中间的时段先进行尝试。这时的宝宝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可以先用奶瓶逗逗他,然后喂他吃几口,使他熟悉奶瓶。接着在他情绪稳定的时候多用奶瓶给他喂食。这样,让宝宝可以在白天的时候接受奶瓶进食的方式,要上班的妈妈就可以放心地回到工作岗位上去了。宝宝也不会因为太大的改变而不安。
  当然传统的方式也可以尝试,比如在妈妈的乳头上涂一些芥末或风油精,让宝宝对妈妈的乳头产生不良的条件发射,不过,这个方式可能会伤害宝宝的感情,妈妈的乳头也会被辣到,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使用这种方法。
  换个人给宝宝喂奶
  先将母奶挤出保存在奶瓶里,到宝宝的正常进食时间时,由爸爸或是宝宝熟悉的其他人给他喂奶。开始,宝宝会因为不习惯而产生不快乐或恐慌的情绪,请喂奶人用亲切的语言与他交流,小月份的宝宝比较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因此,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一般是可以以此来取代妈妈的喂养的。
  当然,也有一些宝宝会十分依赖妈妈,并且不容易妥协,那么,不要一味地勉强他,让给妈妈来喂吧。不过,要注意姿势的改变,提醒宝宝进食方式的变化。妈妈可以将宝宝放在大腿上,让宝宝的头朝外,用奶瓶给他喂食。在宝宝进食的时候,爸爸或家庭的其他成员可在一旁与宝宝交流,然后,在宝宝情绪愉悦的时候换人,让他渐渐习惯新的进食方式。
  小提醒:在这个阶段耐心和决心可是缺一不可的。宝宝会哭闹甚至拒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哟。
  6~7个月断掉奶瓶
   宝宝出生4个月之后,母奶及配方奶已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此时就要开始添加辅食。5~6个月开始长牙的宝宝需要吃黏稠一些的东西,像米糊、烂面条之类,可以帮助他建立较强的咀嚼能力。宝宝从喝液体的奶水,到进入半固体的蔬果泥,直到固态的食物的过程,其实也为断奶做准备。此处所提到的断奶,其实指的是断奶瓶,也就是逐渐从奶瓶转换成用杯子、汤匙、筷子来餵食。那么,奶瓶就不能满足他的进食需要了。可是,对于宝宝来说,刚刚习惯了奶瓶,又要与他说再见,真是很不快乐哟,爸爸妈妈要好好为宝宝计划一下:
  最理想的方法,水杯或碗=好吃的东西。
  宝宝约5、6月时,可以自己拿住东西了。我们在给宝宝喝他喜欢的东西时,将它们装在水杯或碗里面,比如甜甜的果汁、蜂蜜水等等,让宝宝看见水杯或碗就能产生快乐的联想,这样,宝宝对水杯的好感会逐渐建立起来,再用水杯喂他吃东西他就不会抗拒了。
  让宝宝自己拿。
  宝宝一直在尝试使用自己的小手,当他想拿起水杯时,请抓住这个机会。在宝宝的塑料水杯里放少量的水,让宝宝可以轻易地拿起来,在他喝完杯中的水之后,可以让他多拿一会儿杯子,这样宝宝会很有成就感,并把用杯子喝水当成一个快乐的游戏,并进一步接受杯子成为进食的工具。
  可爱的杯子和碗。
  让宝宝用的杯子和碗首先应该是轻巧和牢固的,不过图案和颜色也很重要。宝宝喜欢颜色鲜艳的东西,红、黄、橙色等都容易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如果杯壁上有一些小而可爱的图案就更好了,宝宝会喜欢上新的进食工具的。当然,为了方便宝宝拿住,最好选择双耳杯或是有柄的碗,宝宝的小手虽然有不小的力量,但他的手指灵巧度还不高。
  像大人一样地吃。
  宝宝的模仿能力和模仿欲望都是很强的,所以,让孩子和家人一起进食,有助于孩子接受新的进食方式。在宝宝拿着水杯和家人一起像模像样地进食以后,宝宝会产生兴趣,并逐渐知道,只有用大口杯或碗进食,才能像爸爸妈妈一样地吃。而且,这对培养今后的进食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
  小提醒:抓住时机,更有成效。
  在宝宝两岁以前,还比较容易接受新的改变,可一旦他进入两周岁,你就会发现,再让他改掉生活上的某种习惯已经十分困难,所以,要想为宝宝断奶,时机一定不容错过。
  两岁之前,断掉奶嘴
  宝宝吸奶嘴,可能是因为需要从嘴巴的吸吮动作,来获得一些满足感与安全感。尤其当宝宝开始要从完全对父母依赖,进入到要学习自我独立,所造成的分离焦虑,往往会让他们吸吮需求密集,而且速度也会跟着加快。因此,在宝宝还没有找到一种可以帮自己解除焦虑与压力的方式时,我们其实也无须急着一定要他们戒除这个习惯,不妨是帮宝宝找出其它宣泄紧张的方式,才是根本之道唷!在两岁以前,我们要帮他(她)戒掉奶嘴,以便更好地培养宝宝的独立性格。
  减少宝宝的无聊时间。
  宝宝在无聊的时候,会特别依赖奶嘴。那么,就尽量不要让他(她)无聊。增加与宝宝游戏的时间,让他(她)的注意力转移,宝宝对游戏的兴趣足以让他(她)放弃奶嘴。
  让小嘴巴动起来。
  多跟宝宝说话,教他念儿歌,说单字,他(她)的小嘴巴动个不停,自然就减少了含奶嘴的时间了。
  拿掉奶嘴再说话。
  有的时候,宝宝会含着奶嘴跟你说话,这时,你一定要轻轻地帮宝宝拿掉奶嘴,并且告诉他(她),你含着奶嘴我就听不清你说话了,这样宝宝就知道了,不能一直含着奶嘴。
  转移注意力。
  宝宝哭闹的时候,我们有时会主动将奶嘴放在他(她)的嘴里,希望停止他(她)的叫喊。可是,如果希望帮助宝宝戒掉奶嘴,就不要这么做了。宝宝哭闹的时候,陪他(她)玩个游戏吧,可以转移他(她)的注意力。并让宝宝知道别的东西也可以让他(她)愉悦。
  小提醒:尽量别让宝宝养成含着奶嘴入睡的习惯。
  如果含着奶嘴入睡以后,奶嘴掉落了,就不要再给他(她)含回去,用你温柔的语言哄哄他(她)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精维生素c咀嚼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