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食疗菜谱病者摔跤头部流血过多怎么补血?

【转载】高血压病的中医药治疗+治高血压病秘方
发布时间:&&&来源:&&&80人关注
  高血压病的中医药治疗汤承祖(南通市中医院)有人说,身体肥胖血压高,汤教授认为,瘦弱之人血压高的并不少。肝火旺盛、阴虚火旺之人多有高血压,但气虚、阳虚之人患高血压者也有之。痰湿内踞和大便经常秘结之人有酿成高血压者。汤教授治疗高血压常喜脉证互参,辨证施治。其中火旺者泻火,阴虚者滋阴潜阳,气虚者补气,阳虚者温阳,气阳均虚者,益气温阳,血虚者补血,痰湿互搏者化痰湿,大便秘结者解决致秘原因,常能得心应手而不复发。周次清(山东中医学院)周教授认为老年高血压大多随着年龄的增长、脏腑阴阳气血的盛衰而逐渐增高,同时在一个人的身上往往有多种病证,因此治疗老年高血压,如果单从肝阴肝阳着手,不从整体虚衰的情况来考虑,常常是治疗上失败的主要原因。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有效方法,是补益气血,燮理阴阳的整体疗法。有时即便出现实证,也是因虚而致实的本虚标实证,在治疗上也必须采用以补为通或通补兼施的治疗方法。周教授常用的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有效方法主要有两个:周次清经验①益气养血,升降阴阳:用自制八物降压汤:黄芪15~30g,党参12~15g,黄精9~12g,葛根15~30g,五味子3~6g,当归9~12g,何首乌15~30g,玄参12~15g。本方适用于头晕,乏力,目涩,耳鸣,四肢麻木,大便干,小便频,或口干少津,脉象浮弦或稍数。这类患者或兼有糖尿病,血压多数收缩压偏高,脉压增大,一日内血压波动较大,夏季血压高于冬季。周次清经验②平补阴阳,化生肾气:用济生肾气丸作汤剂:熟地黄9~15g,山萸肉6~9g,山药9~15g,泽泻9~15g,丹皮6~12g,肉桂3~6g,炮附子6~9g,车前子9~15g,牛膝9~12g。本方适用于年龄较大,高血压时间较长者。患者多表现为头晕,耳鸣耳聋,心悸健忘,身倦神疲,少寐或嗜睡,下肢浮肿,大便难,小便频或不利,既不耐寒又不耐热,而且在用药时稍偏于阴,则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稍偏于阳,则出现口干咽燥、大便秘结等。这类病人可兼糖尿病、高心病,多数人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高,或收缩压明显增高而舒张压较低。周次清经验亦有的患者血压很高,但无自觉症状,用西药降压后反而出现眩晕、乏力、周身不适的感觉,这些现象都是使用济生肾气丸很好的指征。若嗜睡明显者,加人参9g,五味子6g;耳鸣耳聋,加葛根30g,菖蒲9g;少寐多梦,加炒枣仁15g,夜交藤30g;小便频数,加益智仁9g,桑螵蛸15g;偏于阴虚,烘热汗出,血压波动幅度较大,去肉桂、附子,加知母9g,黄柏6g,炒枣仁15g;偏于阳虚,下肢浮肿,四肢凉,心悸,喘促,小便不利,或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增高,血压波动幅度不大,冬季高于夏季,去丹皮,增附子、肉桂、车前子、泽泻用量,酌加葶苈子、巴戟天、仙灵脾。周次清经验对老年高血压用药,要从小量开始,逐渐加大。在服药过程中,只要患者无不良反应,不要轻易改方换法,长期服用始见后效。中药治疗老年高血压,大多数先有症状改善,然后随着继续用药,血压才得以逐渐下降。孟景春(南京中医学院)孟教授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因多有头晕目眩,头脑胀痛,甚至面红目赤,脉象弦急等,常遵《素问%26至真要大论》%26诸风掉眩,皆属于肝%26之说,治以镇肝潜阳,滋补肝肾之剂,习用张锡纯的建瓴汤或镇肝熄风汤。凡属肝肾阴虚,肝阳亢甚者用建瓴汤颇为合适。凡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更兼肝郁失疏、肝火内郁者宜用镇肝熄风汤。孟景春经验高血压临床上阴虚阳亢者固属多见,但亦有属气虚者,不可不知。凡属气虚者,虽有头晕目眩,但舌质多淡胖,脉细软而寸尤甚,并伴有短气等,见此者宜以补气的黄芪为主药,且用量须20~30g,再配以柴胡、升麻;又由于气虚者多兼痰湿,可加法半夏、陈皮、云苓,或加少量天麻;若兼痰浊者,可加用雪羹汤。高血压在辨证施治的同时,亦须顾及兼证,方能提高疗效。如有情怀抑郁者,宜加疏肝解郁;如有失眠者,宜加宁心安神;如大便秘结者,宜加通腑泻下。但引起失眠、便秘者又有不同因素,亦当详审其因而治之。王其飞(河北省中医研究所)王教授认为,高血压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病久常影响心、肾、脑而表现出各种临床症状,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等范畴。早期病机较为单一,可为肝火上炎、阴虚阳亢、阳亢风动等,中晚期则错综复杂,虚实相间。治疗上根据症状、舌脉、体质、饮食等因素,常采用以下方法:王其飞经验①肝阳上亢型:治以平肝泻火。方用菊花饮:白菊花30~50g,大生地15g,龙胆草10g,柴胡10g,槐花10g,夏枯草15g,栀子10g,钩藤15g,天麻10g,草决明10g;②阴虚阳亢型:法当滋阴潜阳。方用首乌龟板汤:制首乌10~20g,龟板10g,生地10g,牡蛎15g,石决明10g,白芍10g,女贞子10g,旱莲草10g,杜仲10g。失眠,加炒枣仁15g;王其飞经验③痰湿壅盛型:法宜祛痰化湿。方用半夏天麻汤:半夏15g,天麻10g,茯苓20g,泽泻10g,猪苓10g,玉米须30g。颈项强急,加葛根15g;血脂高,加白金丸;头痛,加川芎6g;呕吐,加生姜10g。④气滞血瘀型:法当行气化瘀。宜丹参木香汤:丹参30g,青木香10g,川芎6g,丹皮10g,大蓟10g,怀牛膝15g。肢麻,加桑寄生15g,地龙10g;眩晕甚,加青葙子10g,茺蔚子15g;失眠,加炒枣仁15g。王其飞经验⑤冲任失调型:证见眩晕不已,烦躁易怒,兼见面色潮红,头痛耳鸣,健忘失眠,心悸不宁,疑虑多思,忧郁多汗,经血不调,畏寒指(趾)冷。法当调和冲任。宜仙灵脾汤:仙灵脾30g,仙茅15g,巴戟天10g,黄精10g,枸杞10g,合欢皮10g,山茱萸10g,知母10g,黄柏10g,当归10g。失眠甚,加酸枣仁15g,夜交藤30g;眩晕甚,加菊花15g;头痛,加川芎10g。王仲英王老积40余年临床经验,创立%26清脑熄风法%26以之调整大脑神经功能,而对高血压引起的脑系病变,尤为有效。王老认为病邪入脑是高血压的基本病机。清脑熄风法之药物组成:紫石英、磁石、桑叶、菊花、菖蒲、白蒺藜等。以清(肺)热,熄(肝)风为总旨。李仲守(广东省中医院)认为高血压病的病机除与肝肾有关外,与脾更为密切。过食膏粱厚味足以酿成内热,热盛则伤阴,肾为阴液之源泉,肾阴不足必然导致肝阴的不足。叶天士说:%26水不涵木,木少滋荣,肝阳偏亢,肝风时起。这可说明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引起的热盛伤阴,发展成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病理机制。所以脾对高血压的发病和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实为高血压病病机的关键。因此,高血压病的病机可概括为变动在肝,根说在肾,关键在脾。高血压病的病理变化规律:早期以阴损为主,临床多见阴虚阳亢症状,后期阴损及阳,多见阴阳两虚(包括气阴两虚)症状。药物选择方面有如下经验:李仲守经验①补养精血与高血压:高血压病是上实下虚,肝、脾、肾亏损之证。肾藏精,肝藏血,脾统血,肝脾肾亏损,必然导致精血不足。故常用桑寄生、首乌、鸡血藤、熟地、桑椹子、女贞子、枸杞子、金樱子、关沙苑、菟丝子、杜仲等补养精血,以补下虚之本,而目前许多治疗高血压病处方偏重于解决上实之标,是不够全面的。李仲守经验②介类镇潜与高血压病:根据前人的经验,临床喜用介类药以潜阳。《临症指南%26肝风篇》说:%26凡肝阳上亢,必须用介类以潜之%26。事实证明,治疗高血压病用介类镇潜上亢之阳十分有效。常用的介类有珍珠母、石决明、生牡蛎、海蛤壳等。这些药物均有平肝潜阳的共性,但也有互相差别的个性。在使用时要结合病情配伍。如石决明、珍珠母善清肝火兼能明目,适用于高血压视力障碍,目赤羞明等证;海蛤壳能清热除痰散结,适用于高血压病肺热痰稠之证;牡蛎生用能镇静安神,煅用则收敛固涩,适用于高血压病心悸失眠或遗精盗汗等症。此外介类用量宜大,一般以40~60克为宜。李仲守经验③参芪补气与高血压病:用参芪补气药治疗高血压病,有些人畏而不用。认为参芪补气有升高血压作用,只宜用于低血压病,不适宜于高血压病人。有些人过分相信参芪少量兴奋,大量抑制之说,主张治疗低血压病参芪用少量,治疗高血压病参芪用大量。其实两者都是背离辨证论治的错误。实践证明,高血压病和低血压病如属气虚甚者,重用参芪以益气,临床每收到良好效果。李仲守经验④活血化瘀药与高血压病:高血压病,由于气血运行失常,可有血瘀症状出现,如舌质紫暗,舌边有瘀点或瘀斑,真心痛等。一般人主张使用红花、桃仁、蒲黄、五灵脂、三棱、莪术等祛瘀药。然瘀证有实瘀、虚瘀之分。高血压病为本虚标实之证。瘀血的形成,主要由于气虚、阴虚或阳虚所引起,因此治瘀必须顾正,用药不选用攻破之品耗伤正气。根据临床经验,祛瘀药最好选用丹参、田七之类,因为一味丹参,功同四物,既养血又活血,田七去瘀而不伤正,张锡纯称之为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允为理血妙品。这是经验之痰。李仲守经验⑤苦寒药与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常有肝热内蕴之象,如面红、头痛、口苦、咽红、舌边红、苔黄等。此非实热,乃属虚热,治疗上,应慎用或不用苦寒药,如黄芩、黄柏、栀子、龙胆草、黄连等。倘若阳亢过甚,偶用苦寒直折,未尝不可,但要适可而止,否则犯虚虚之戒。对待虚热,以甘寒为妥,临床可选用甘菊、夏枯草、旱莲草、干葛、桑白皮、竹沥、麦冬、谷精草、白茅根等,因为这些药物,既能清热,又不削伐,实为治疗本证之佳品。李仲守经验⑥消导药与高血压病:治疗高血压病,常常在平肝熄风,育阴潜阳的基础上,适当加些消导药,如川厚朴、枳实、枳壳、山楂子、神曲、谷芽、鸡内金之类,以调理脾胃,并嘱其少食或不食辛辣烤煿食品,以免脾胃发生积滞燥热,促使血压上升。李仲守经验⑦饮食调治与高血压病:高血压病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的配合实属必要,肉类以兔肉、鱼肉、瘦猪肉、鸭肉较为适宜。燥热动肝之品如公鸡、虾、蟹、鱿鱼、墨鱼等不宜吃。蔬菜可多吃,苦瓜和芹菜都有降血压作用,苦瓜适宜于胃热的高血压病人,芹菜适宜于胃寒的高血压患者。豆类中以花生米较佳。水果可常吃,因水果有清热、养阴、助消化、通大便作用。其中以甜橙为首选,苹果、梨次之,西瓜虽有降压作用,但体虚之人不宜多吃。茶叶也有降血压作用,其中以沱茶较好。因沱茶有清热利尿、消导降压作用;其次为岩茶如乌龙、水仙、铁观音之类,绿茶苦寒削伐,不宜长期饮用。陈鼎祺(广安门医院)1.调肝补肾,治之首务。高血压病属于中医之眩晕、头痛等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论述,《灵枢海论》认为脑为髓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而导致髓海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肾精亏虚,基于此,陈教授认为高血压病的病位主要在肝肾两脏。其经验方平压方(组成:天麻10g、钩藤12g、菊花10g、白蒺藜10g、夏枯草10g、寄生15g、决明子12g、生地15g、生龙牡各30g、生石决明30g、灵磁石30g、葛根15g)即是以平肝、潜阳、养阴、熄风为主要治则制定的。陈鼎祺经验2.兼理脾脏,调整阴阳。陈教授认为高血压病除与肝肾两脏关系密切之外,与脾脏亦有很大关系,许多病人形体肥胖,平时喜食膏粱厚味,伤脾生痰化热,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蒙蔽清窍发为眩晕;或肝木乘脾,更可加重脾虚。治疗上又当以健脾祛痰为要。另外高血压病人过用苦寒,伤及阳气或晚期阴损及阳,又可出现阴阳两虚的症状,治疗上当宗虚补实泻,调整阴阳的原则,实证多责之于肝,虚症多责之于脾、肾。陈教授常将高血压病分为以下6型辨证施治:陈鼎祺经验①肝气郁结型:治以疏肝解郁法,用丹栀逍遥散化裁:丹皮、栀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香附、决明子、夏枯草、佛手、珍珠母。②肝火上炎型:治以清肝泻火法,用龙胆泻肝汤出入:龙胆草、黄芩、栀子、生地、柴胡、当归、芦荟、甘草、大黄。陈鼎祺经验③肝风内动型:治以平肝熄风法,用天麻钩藤饮合牵正散增损:天麻、钩藤、白蒺藜、夏枯草、菊花、寄生、牛膝、决明子、地龙、僵蚕、白附子、黄芩、生地、夜交藤。④痰浊中阻型:治以健脾化痰法,用十味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橘红、茯苓、甘草、竹茹、枳壳、菖蒲、远志、炒枣仁、白术、天麻。陈鼎祺经验⑤肝肾阴虚型:治以滋阴潜阳法,用杞菊地黄汤合酸枣仁汤进退:枸杞、菊花、生地、山芋肉、茯苓、泽泻、丹皮、炒枣仁、川芎、知母、龟板、磁石、牛膝。⑥阴阳两虚型:治以调补阴阳法,用二仙汤加味:仙茅、仙灵脾、巴戟肉、黄柏、知母、当归、浮小麦、龙骨、牡蛎。陈鼎祺经验3.既病防变,勿忘活血。高血压病的主要并发症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其病理基础均为动脉粥样硬化。陈教授认为,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不但要减轻症状,使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还要降低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在治疗时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防患于未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中医的瘀血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在高血压病的治疗过程中,应适时地选加川芎、牛膝、赤芍、丹参、坤草、郁金、当归等活血化瘀之品以防止脑梗塞、冠心病的发生,这也正是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在现代医学中的具体体现。 高血压发病的原因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虽然有不少假设得到一些实验室和临床材料的支持,但至今未明。目前认为本病是在一定先天遗传基础上加上后天的一些致病因素而成。 我认为有一个重要的病因是精神、情绪。事实证明,人因外在因素的刺激而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变化时,血压就会上升。反之,血压就会下降。但是,长期地频繁地出现精神过度紧张等情绪时,血压升高就成了惯性。就是心情平静下来,血压亦不会降至正常&&于是就患上了高血压病。有资料显示,经常处于应急状态、高度集中注意力地工作、长期精神紧张、受噪音和不良视觉刺激者易患本病。 另外的病因就是遗传、钠过多、肥胖、吸烟饮酒过多等等。 高血压又分原发性和继发性。 能降低血压的中草药(按中医辨证选用) 1.清热:夏枯草 `黄芩 野菊花 草决明 青葙子 木贼草 栀子 黄连 黄柏 地骨皮 马兜铃 葛根 青木香 黄瓜秧 莲心 菊花 三颗针 龙葵等。 2.凉血:丹皮 赤芍 大蓟 小蓟 玄参 地榆 槐花 羚羊角等。 3.镇惊:钩藤、地龙、全蝎、白蒺藜、罗布麻叶、豬毛菜等 4、祛风:白蒺藜、豨莶草、秦艽、独活等。 5、活血:生山楂、赤芍、丹皮、丹参、川芎、红花、益母草、茺蔚子、鸡血藤等。 6、利湿:车前草、玉米须、蚕砂、荠菜、木通等。 7、补益:黄芪、党参、黄精、玉竹、玄参、肉苁蓉、桑寄生、杜仲、牛膝、仙灵脾等。 还有白芍可以平肝,治头如&中&浆一样痛。知母镇静、解热。当归这样药,在三十多年前,在朋友的本子里,就把它归为降压药;它不会升压。(在朋友那里有本书中有外国人研究中药的成果。)丹参虽然可以降压,但脑出血时不能用,它会加重出血。川芎这样药,脑出血时,也不能用。 治疗高血压的常用方剂: 1、龙胆泻肝汤:龙胆草、山栀、黄芩、柴胡、当归、生地黄、泽泻、车前子、木通、草甘。此方通过加减后治疗属于肝火上炎型的高血压,症见头痛头胀眩晕,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苦耳鸣等。用此方治疗高血压一般都要加减的(下同)。可以按辨证论治的方法在上面所列的中草药中选加一些清热的,如夏枯草、野菊花、黄芩、石决明。若舌质红赤还可加赤芍丹、丹皮。曾有记者专门报导龙胆泻肝片长期服用可以损伤肾功能,因为里面有关木通。另外我在治疗高血压时少有用到生地黄&&原因见下文。 2、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桑寄生、杜仲、牛膝、山栀、黄芩、益母草、朱茯神、夜交藤。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肝风内动型高血压。此方滋阴药力量欠缺,可加玄参、知母、天冬等。 3、镇肝熄风汤(张锡纯方):淮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白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青蒿、甘草。本方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脉弦劲有力,眩晕,时常头痛发热,目胀耳鸣,心中烦热,经常嗳气,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歪斜,面色如醉,甚或眩晕跌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或肢体痿废,或成偏枯。此方力量比上方强。龟板价贵,有些时候可以不用。 4、二仙汤:仙茅、仙灵脾、当归、巴戟天、黄柏、知母。用于更年期综合症、高血压病、闭经,以及其他慢性疾病见有肾阴、肾阳不足而虚火上炎者。 我经常把镇肝熄风汤和二仙汤合起来加减变化一下,用于高血压病人。或选其中一些药加在自己的处方中。 5、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陈皮、茯苓、白术、天麻、大枣、甘草,生姜。用于头晕目眩,动则加剧,头胀如蒙、恶心呕哕,胸闷脘痞等 有些书上用了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杞菊地黄丸(即六味地黄丸加枸杞、菊花。)还有用左归丸、右归饮的。有本书上说:六味地黄丸可以使肾性高血压上升。是什麽原因呢?我认为是地黄引起的。 我母亲在世时我曾叫她服过六味地黄丸,后又叫她服杞菊地黄丸,她说杞菊地黄丸是起热的。那只能是枸杞的原因了。这或许是经验主义。 药铺里的生地一般都是干地黄,不是鲜生地,干地黄的作用和熟地黄差不多。 能升高血压的药:人参、鹿茸、甘草、附片、干姜等 西医治病是辨病施治:如细菌性痢疾就用杀痢疾杆菌的药。阿米巴痢疾就用杀阿米巴原虫的药。中医是辨证施治,说确切点是辨证论治:如寒证用热药。虚证用补药。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的方剂。有湿热就清热化湿利湿。阴虚就滋阴。有瘀血就化瘀。有人讲中医讲到了中西医互补都不去讲中西医结合。可见中西医结合是一个不好讲的话题。但是,你如果用本文的方法去治高血压的时候,你就在搞中西医结合了。我看到一本中西医结合的书,它根本不是结合,它是讲的每个病的中医治法和西医治法。 高血压患者的注意事项: 1、宜练太极拳。科学研究表明,长期进行太极拳锻炼,对高血压病有显著地改善作用。 太极拳是在气功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流派的拳术演化而来的。它巧妙地融合了气功与拳术的长处,动静结合,刚柔相济,是我国独特的养生方法之一,尤其适合中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病患者锻炼。 高血压患者不宜进行大运动量锻炼或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会使血压骤然上升,不利于高血压的治疗,而练太极拳对高血压患者却是非常适宜的。太极拳的具体锻炼方法请参考有关专门书籍。 2 应常作&气健运动&。什麽叫&气健运动&?就是指一些促进人类机体使用氧气的运动,包括各级轻量的健身运动,如慢跑、踩&静止脚踏车&,原地跑步等。轻度高血压患者,如有规律的持之以恒地从事气健运动,偏高的血压就会下降而恢复正常(高血压病情严重者则不宜作气健运动)。 3高血压患者宜制怒。中医有句话:&怒则气上&。人在愤怒时舒张压明显上升,多次反复,正常人也会导致高血压,如原来就有高血压,则会使病情加重。因此高血压患者宜制怒。制怒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转移:怒气上涌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或离开现场,以分散注意力,使愤怒的情绪得到缓解。有的人生气时拼命地干活或拼命地写作,也是一种转移、发泄的方法。 ②释放:心中有不平事,要让它吐露出来,要开诚布公地说出来,采取合理的宣泄方法。与人闹矛盾后和对方交换意见,找老朋友吐露一番,这些都是释放、宣泄的较好方法,比闷在心中痛快得多。 ③升华:将怒气转变成具有社会文化价值的行动,以此来消除紧张情绪,叫做升华。 ④克制:即用理智驾驭愤怒这匹&野马&。从生理角度讲理智可降低外界刺激在大脑中引起的兴奋程度,但这需要有意识的锻炼,亦即加强修养才能做到。 ⑤遗忘:高血压患者对某些使自己愤怒的事情,尽量不去追想,这样,久而久之便可淡漠。 ⑥躲避: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可能引起愤怒的刺激,最好迅速躲开,以防止发怒。 ⑦宽心:高血压患者日常待人处事要宽宏豁达,不计较小事,不苛求于人。在家庭生活中争取有一个比较稳定而和谐的气氛,以创造遇事莫愁的主客观条件。 4、高血压患者宜常在雨中散步。雨中散步,有许多晴天所无可比拟的健身作用。蒙蒙细雨降落大地,可洗涤尘埃污物,净化空气,使路面更清净,空气更清新。降雨时所产生的大量负离子享有&空气维生素&的美誉,有利于雨中散步者安神逸志,降低血压。 5、高血压患者应坚持吃低盐、高蛋白饮食。动物实验证明,低盐高蛋白饮食能防治高血压所致的脑溢血。 6、高血压患者应常吃含钙食物。高血压与缺钙的关系比较密切。用钙治疗高血压有较好的效果。如果饮食中每日增加1000毫克钙,则高血压的发病率可以降低。含钙丰富的食物有:黄豆及豆制品、牛奶、鱼、虾、红枣、柿子、韭菜、芹菜、蒜苗等。 7、高血压患者宜常吃食用菌。食用菌包扩平菇、蘑菇、香菇、草菇、黑木耳、白木耳等。这些食用菌对防治高血压有一定疗效。 8、高血压患者应常吃矿泉水、冰化水。矿泉水的治病作用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因其含多种无机盐和微量原素。冰化水对高血压也有一定疗效。冰化水很容易制得:把凉开水放到冰箱里冻成冰,再拿出来溶化就可以了。在凉开水里事先加入适量的鲜果汁放入冰箱冻成冰,再溶化成冰化水,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就更好。 9、高血压患者应常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特别是苹果。苹果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苹果酸等营养物质能使人体迅速吸收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疲劳,更重要的是,苹果内富含钾元素,钾能促进体内的钠盐排出,有利于降低血压。 10、高血压患者应戒烟酒,睡眠要充足,还要保持大便通畅。 11、高血压患者忌看惊险、凶杀的电视或电影,以免情绪波动,使高级神经机能紊乱,导致血压升高。 12、高血压患者忌长期、大量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羊脑、猪脑、鱼肝油、鳝鱼、动物内脏、肥猪肉、蛋黄、香肠、全脂奶粉等)。因为长期摄入高胆固醇食物,可引起血脂升高,血脂升高则导致动脉弹性减低,引起舒张压升高。 13、高血压患者忌受寒。受寒能使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跳加快,血管收缩紧张,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溢血也与受寒密切相关。 14、血压本来就很高的时候,千万不要用冷水洗脚,冷水可使脚部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15、高血压患者忌服消炎痛(抗风湿药)。因为人体的前列腺素具有舒张周围血管及冠状动脉的作用,而消炎痛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体内的前列腺素低于正常水平,因而使血管发生痉挛收缩、外周阻力增高,血压也会上升。前列腺素中有一种物质能增加肾血流量促使体内水钠排出。因消炎痛不仅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又能降低肾血流量及水钠的排泄,也可以引起血压升高。所以,高血压患者忌服消炎痛。 16、练气功或搞一些锻炼,可另查专书,前面也有些涉及。如果你有静坐的习惯,那你就盘腿而坐,这样腿部肌肉紧张,耗氧量增加,气血下行,可使血压下降。盘腿有三种盘法:一、自然盘,两只脚放在两个膝的下面。二、单盘,一只腿脚放在另一只腿脚的上面。三、双盘,在单盘的基础上,把放在下面那只脚搬来放另一条大腿上面,这就成了两个脚掌心都朝天了,就像庙里盘腿而坐的菩萨那样。觉得血压高时就这样盘腿坐一会儿。血压太高时千万不要躺下!
  原发性高血压病从阳虚论治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学术与临床  原发性高血压病(下称高血压)是临床上的常见病,通常的中医观点认为:本病与肝肾有关,体质的阴阳偏盛偏虚、气血功能的失调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其发病机理为:&上实下虚&。&上实&是肝风上扰,气血并走于上。&下虚&为肾阴虚损,水不涵木,肝失滋养而致肝阳偏盛。病虽日久,阴损及阳,又致阴阳两虚,出现相应的症候。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阴阳观点分析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认为高血压病的根本发病原因在于阳虚,而不是阴虚,并且运用温阳扶阳的方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疗效。简述如下:   高血压病动脉病理变化与阳虚证相符。高血压病早期阶段,全身小动脉痉挛,长期反复的痉挛使小动脉内膜因压力负荷增加缺血缺氧,出现玻璃样改变,最后形成管壁的纤维化,管腔内呈不可逆的狭窄改变。全身小动脉痉挛是高血压病的最主要的病理变化。在中医理论中,痉挛属于收引范畴,而引起收引的原因就是寒气。《内经》云:&寒主收引&,那么导致寒气内生的主因,只有阳虚。有高血压发病的流行病材料提示,从事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长期精神紧张、长期受环境噪音及不良视觉刺激者易患高血压。这些情况属于&烦劳&,《内经》说:&阳气者,烦劳则张&。在烦劳的状况下,人体阳气被激发出来,处于高度运行状态,久而元阳也被调动出来,就会引起元阳不足,元阳虚则阴寒内生,阴寒引起络脉的收引及小动脉的痉挛,而引起高血压。   高血压病血浆成分的改变也符合阳虚理论。高血压的发病中除了存在全身小动脉痉挛之外,还有血浆成分的变化,表现为钠潴留和饱和脂肪酸的增高,以及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血症。这都属于体内代谢产物的堆积。也都可以用阳虚运化失职,气化功能下降来解释。现代人由于膳食谱的改变,大量、长期摄入寒凉饮食损伤脾阳,再加上脑力劳动多体力劳动少,劳心过度,思虑伤脾,使脾阳受损,运化功能下降,对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造成了水湿停滞而生浊邪,水湿浊邪停滞于络脉之中就形成血浆成分的改变,留滞于组织中造成肥胖,而水湿浊邪的停滞又反过来影响阳气的运行,加重阳虚。   阳气的外越导致阳虚生内寒,造成全身动脉的痉挛,阳虚导致运化失职,气化不利;引起水湿浊邪的停滞。这二者相互作用加重了动脉的病变,使血压居高不下。   至于高血压中所见的&火&、&热&的情况,是由于虚阳外越以及外越的虚阳与停滞于体内的水湿纠结而成。   阴虚理论不能解释全身动脉的痉挛和血浆成分的改变这两条高血压发病的主要机理,同时阴虚肝旺也不能有效地指导临床。虽然滋阴清火的治疗能够缓解一些高血压病的症状,但不能控制血压至正常。我们在临床上运用扶阳化浊、扶阳潜阳及扶阳通络等方法,对早期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可以使部分患者达到减服降压药,乃至停服降压药的疗效。   附一例病案(日初诊):   患者张某,男,45岁。患高血压4年,血压在180/100~140/100mmHg之间,体重超标准体重30%,血糖血脂正常。每天口服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5mg/d、马来酸依那普利5mg/d、阿司匹林肠溶片25mg/d。血压保持在130/95mmHg上下。2008年5月出现旋转性头晕、头闷、全身乏力、睡眠不好、早醒就诊。舌质淡胖齿痕,脉沉滑。   诊断:元阳不足 湿浊上扰   治则:温阳化湿浊   处方:云苓30g,泽泻20g,制附75g,紫石英30g,砂仁10g,肉桂10g,炙甘草10g,石决明30g,苍术30g,陈皮10g,仙灵脾30g,法半夏15g,生姜60g为引,七剂。   方义:上方以真武汤温阳化湿浊,肉桂助附子扶阳以复元阳,平胃散运化中阳,增加气化使水湿浊无产生之源,紫石英、石决明重镇潜伏虚阳。三剂而眩晕止,尽剂睡眠、精神好转。以后以上方化裁治疗四个月,服药百余剂,血压正常,稳定在120/85mmHg。停服降压药,至今一年血压未升高。原发性高血压(EH)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是心肺血管事件的主要促危因素,是致残和死亡的重要诱因。我国正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在高血压病病人中绝大部分为老年人,因此积极有效地防治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对于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现总结近十余年国内外对老年人肾虚型原发性高血压研究,旨在探讨补肾法对防治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1 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与肾虚证的渊源      高血压病在中医文献中没有独立的病名,但近代医家根据其病因和临床表现多把它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就已认识到了肾虚是本病的重要病因,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阴司天,湿淫所胜&&时眩&&病本于肾&。《灵枢?口问》篇中则认为,&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另外结合《内经》针刺治疗多取足太阳及足少阴经穴,故可知其病与肾的关系极为密切。   1.1 肾精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禀父母先天之精,并&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其主藏精生髓,脑为髓之海,年老肾精亏虚,骨髓不充,髓海失养,上下俱虚,则发眩晕、头痛。《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论述了肾精随年龄增长由盛到衰的过程。《灵枢?海论》指出:&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医学从众录?眩晕》进一步指出:&肾主藏精,精虚则脑海空虚而头重。故《内经》以肾虚及髓海不足立论,其言虚者,言其病根;言其实者,言其病象,理本贯一&。清朝罗国纲也认为眩晕多属年老精衰,但眩晕虽属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下虚者,阴中之阳虚也,宜补其精,如八味地黄汤、右归饮之类也。说明肾精不足在老年高血压病中的重要性。   1.2 肾阴亏虚,肝阳上亢 肾为水火之脏,位于下焦,内藏&元阴&&元阳&,肾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濡润、滋养的作用。肝为木脏,同位于下焦,需赖肾水之濡养,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肾阴亏虚,肝阴不足,阴不维阳,肝阳上亢,上冒清窍,则致眩晕、头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素问?五脏生成篇》指出:&头痛癲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石室秘录?偏治法》:&如人病头痛者,人以为风在头,不知非风也,亦肾水不足而邪火冲于脑,终朝头晕,似头痛而非头痛也,若止治风,则痛更甚,法当大补肾水而头痛、头晕自除&。《医学正传?眩运》:&人黑瘦而作眩者,治宜滋阴降火为要,而带抑肝之剂&。后二者不但从肾阴虚立论病机,并且明确提出了治疗大法。   1.3 肾阳亏虚,脉络绌急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具有温煦作用,维持人体恒温,络脉是经络系统的分支,气血运行的通道。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若肾阳亏虚,阳虚生内寒,血脉失去温养,瘀血内阻,络脉失荣,则虚风内动络脉绌急,而发头痛、眩晕,由此推测络脉绌急可能与血管舒缩功能失调相关。《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凡经脉直行,络脉横行,经气注络,络气还经,是其常度。并认为络虚则痛。《素问?举痛论》指出: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猝然而痛。这些皆说明肾阳亏虚,卫外、温煦失职才是疾病的根本原因,寒邪外侵只是疾病的外部因素。   1.4 肾气亏虚,或兼血瘀 肾气乃人之元气,由肾阳蒸化肾精而成,是人体的原动力。肾气亏虚则致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化生气血,气虚则清阳不振,清气不升发为眩晕;气虚推动无力,血行迟缓则瘀,瘀血内阻,脑失所养而发眩晕、头痛。《内经》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倾,目为之眩。&元朝朱丹溪虽提出&无痰不作眩&,但同时也十分重视&肾虚致眩&,故云:&淫欲过度,肾家不能纳气归元,使诸气逆奔于上,此气虚眩晕也&。明朝张景岳在《内经》&上虚作眩&理论基础上劝&下虚致眩&作了详细论述,《景岳全书》云:&头眩虽为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盖上虚者,阳中之阳虚也,下者,阴中之阳虚也。阳中之阳虚者,宜治其气,阴中之阳虚者,宜补其精,然伐下者必枯其上,滋苗者必灌其根&。在《景岳全书?眩运》篇中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指出&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其治虚尤其推崇大补元煎、十全大补汤及熟地、当归、枸杞等温补肾阴肾阳之品。明?虞抟倡&血瘀致眩&,杨仁斋则云&瘀滞不行,皆能眩晕&。《医宗金鉴》也认为,&瘀血停滞&&神迷眩运&。由上可知,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肾气虚为本,而血瘀阻络为标,二者相互影响,终则互为因果。      2 临床治疗研究      2.1 补肾填精,益气化瘀 郭伟星认为补益肾气法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基奉大法,并以此法为指导用益肾降压颗粒治疗73例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降压总有效率为92.11%,并可改善血脂、血糖、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心脑功能。实验研究表明,此药可有效降低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血压,提高大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心肌耐缺氧能力。张瑛朝等运用复方杜仲合剂(由杜仲叶、山楂、葛根等组成)治疗高血压病病人30例,服药4周,血压平均下降(2.05&1.86)/(1.45&1.42)kPa,其中显效9例,有效14例,有效率76.67%,说明该药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叶芳等以复方寄生流浸膏(桑寄生、淫羊藿、女贞子、生黄芪、泽泻等)对SHR大鼠和肾陸高血压模型犬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较牛黄降压丸、硝苯地平胶囊均有显著的降压作用。李浩用降压胶囊(由川牛膝、怀牛膝、天麻、川芎、地龙等组成)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24例,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任昌伟等用六味地黄丸化裁治疗老年肾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病人70例,降压有效率达97.4%,症状好转率达98.57%。卫明以长生降压液(枸杞、杜仲、生地、牛膝、肉苁蓉)治疗中老年肾虚型高血压病65例,病人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血压达标率79.4%,与罗布麻叶降压疗效相同,但改善症状疗效较佳,并有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作用。杨全生以自拟桑仲汤(桑寄生、杜仲、夜交藤、白芍、淫羊藿、牛膝、酸枣仁等)治疗7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症状总有效率为90.4%,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90.0%,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统计学意义(P |||  中图分类号:R544.1 R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7)10-0975-03      原发性高血压(EH)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是心肺血管事件的主要促危因素,是致残和死亡的重要诱因。我国正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在高血压病病人中绝大部分为老年人,因此积极有效地防治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对于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现总结近十余年国内外对老年人肾虚型原发性高血压研究,旨在探讨补肾法对防治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1 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与肾虚证的渊源      高血压病在中医文献中没有独立的病名,但近代医家根据其病因和临床表现多把它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就已认识到了肾虚是本病的重要病因,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阴司天,湿淫所胜&&时眩&&病本于肾&。《灵枢?口问》篇中则认为,&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另外结合《内经》针刺治疗多取足太阳及足少阴经穴,故可知其病与肾的关系极为密切。   1.1 肾精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禀父母先天之精,并&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其主藏精生髓,脑为髓之海,年老肾精亏虚,骨髓不充,髓海失养,上下俱虚,则发眩晕、头痛。《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论述了肾精随年龄增长由盛到衰的过程。《灵枢?海论》指出:&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医学从众录?眩晕》进一步指出:&肾主藏精,精虚则脑海空虚而头重。故《内经》以肾虚及髓海不足立论,其言虚者,言其病根;言其实者,言其病象,理本贯一&。清朝罗国纲也认为眩晕多属年老精衰,但眩晕虽属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下虚者,阴中之阳虚也,宜补其精,如八味地黄汤、右归饮之类也。说明肾精不足在老年高血压病中的重要性。   1.2 肾阴亏虚,肝阳上亢 肾为水火之脏,位于下焦,内藏&元阴&&元阳&,肾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濡润、滋养的作用。肝为木脏,同位于下焦,需赖肾水之濡养,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肾阴亏虚,肝阴不足,阴不维阳,肝阳上亢,上冒清窍,则致眩晕、头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素问?五脏生成篇》指出:&头痛癲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石室秘录?偏治法》:&如人病头痛者,人以为风在头,不知非风也,亦肾水不足而邪火冲于脑,终朝头晕,似头痛而非头痛也,若止治风,则痛更甚,法当大补肾水而头痛、头晕自除&。《医学正传?眩运》:&人黑瘦而作眩者,治宜滋阴降火为要,而带抑肝之剂&。后二者不但从肾阴虚立论病机,并且明确提出了治疗大法。   1.3 肾阳亏虚,脉络绌急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具有温煦作用,维持人体恒温,络脉是经络系统的分支,气血运行的通道。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若肾阳亏虚,阳虚生内寒,血脉失去温养,瘀血内阻,络脉失荣,则虚风内动络脉绌急,而发头痛、眩晕,由此推测络脉绌急可能与血管舒缩功能失调相关。《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凡经脉直行,络脉横行,经气注络,络气还经,是其常度。并认为络虚则痛。《素问?举痛论》指出: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猝然而痛。这些皆说明肾阳亏虚,卫外、温煦失职才是疾病的根本原因,寒邪外侵只是疾病的外部因素。   1.4 肾气亏虚,或兼血瘀 肾气乃人之元气,由肾阳蒸化肾精而成,是人体的原动力。肾气亏虚则致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化生气血,气虚则清阳不振,清气不升发为眩晕;气虚推动无力,血行迟缓则瘀,瘀血内阻,脑失所养而发眩晕、头痛。《内经》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倾,目为之眩。&元朝朱丹溪虽提出&无痰不作眩&,但同时也十分重视&肾虚致眩&,故云:&淫欲过度,肾家不能纳气归元,使诸气逆奔于上,此气虚眩晕也&。明朝张景岳在《内经》&上虚作眩&理论基础上劝&下虚致眩&作了详细论述,《景岳全书》云:&头眩虽为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盖上虚者,阳中之阳虚也,下者,阴中之阳虚也。阳中之阳虚者,宜治其气,阴中之阳虚者,宜补其精,然伐下者必枯其上,滋苗者必灌其根&。在《景岳全书?眩运》篇中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指出&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其治虚尤其推崇大补元煎、十全大补汤及熟地、当归、枸杞等温补肾阴肾阳之品。明?虞抟倡&血瘀致眩&,杨仁斋则云&瘀滞不行,皆能眩晕&。《医宗金鉴》也认为,&瘀血停滞&&神迷眩运&。由上可知,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肾气虚为本,而血瘀阻络为标,二者相互影响,终则互为因果。      2 临床治疗研究      2.1 补肾填精,益气化瘀 郭伟星认为补益肾气法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基奉大法,并以此法为指导用益肾降压颗粒治疗73例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降压总有效率为92.11%,并可改善血脂、血糖、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心脑功能。实验研究表明,此药可有效降低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血压,提高大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心肌耐缺氧能力。张瑛朝等运用复方杜仲合剂(由杜仲叶、山楂、葛根等组成)治疗高血压病病人30例,服药4周,血压平均下降(2.05&1.86)/(1.45&1.42)kPa,其中显效9例,有效14例,有效率76.67%,说明该药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叶芳等以复方寄生流浸膏(桑寄生、淫羊藿、女贞子、生黄芪、泽泻等)对SHR大鼠和肾陸高血压模型犬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较牛黄降压丸、硝苯地平胶囊均有显著的降压作用。李浩用降压胶囊(由川牛膝、怀牛膝、天麻、川芎、地龙等组成)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24例,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任昌伟等用六味地黄丸化裁治疗老年肾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病人70例,降压有效率达97.4%,症状好转率达98.57%。卫明以长生降压液(枸杞、杜仲、生地、牛膝、肉苁蓉)治疗中老年肾虚型高血压病65例,病人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血压达标率79.4%,与罗布麻叶降压疗效相同,但改善症状疗效较佳,并有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作用。杨全生以自拟桑仲汤(桑寄生、杜仲、夜交藤、白芍、淫羊藿、牛膝、酸枣仁等)治疗7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症状总有效率为90.4%,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90.0%,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统计学意义(P |||  另有学者在补肾基础上合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临床亦取得较好疗效。如段学忠等观察了益脉降压流浸膏对58例老年肾虚血瘀证高血压病病人治疗前后ET,CGRP,NO水平的变化,治疗后血压下降的同时,ET显著下降(P&0.01),CGRP,NO显著升高(P&0.01)。陈利群等用补肾化瘀法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60例,降压总有效率达80%,且在改善临床症状、收缩压负荷值、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亦优于卡托普利组(P&0.01)。田军彪等以补肾活血冲剂治疗老年高血压病肾虚血瘀证90例,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1.1%,100.0%,并可以明显改善左室肥厚各项参数、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逆转左室肥厚。刘华观察了200例老年及老年前期Ⅱ期以上高血压病病人,发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肾虚血瘀证,而在应用了补肾活血的仙柏补阳还五汤治疗后,肾虚和血瘀的微观指标明显得到改善。   2.2 滋补肾阴,平肝潜阳 廖圣宝等研究发现中药滋水降火饮(生地、熟地、石决明、钩藤、牡蛎、何首乌等)能够明显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降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P&0.01),减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21(IL-21),升高白细胞介素-22(IL-22)含量(P&0.01),认为滋水降火饮使机体细胞因子和神经免疫网络调节趋于平衡和稳定状态而发挥降压作用。何红涛等以滋肾平肝活血汤治疗肝肾阴虚阳亢老年高血压病病人50例,降压总有效率达94%,并可明显改善病人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张麟贵等以滋肾柔肝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病100例,对工期、Ⅱ期高血压疗效总有效率达91.4%,并且疗效缓和、稳定。   2.3 补肾温阳、通络降压 李仕才用济生肾气汤加巴戟天、淫羊藿、龙骨、牡蛎、丹参治疗高血压病病人40例,且服药期间一律不服任何西药,结果总有效率为82.15%。孙秀英等用真武汤加减治疗阳虚水泛的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30例,结果:显效14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90%,并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脂、血黏度,对血糖、心电图缺血性变化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宋文华等采用中药金匮肾气丸水煎剂,配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58例,结果好转56例,有效率96.55%,起效时间平均10 d。      3 有关现代医学研究      医学研究发现心肌细胞分泌的心钠素在肾中有其受体,通过与受体结合产生一系列效应,心钠素有利尿、扩张血管作用,体现了心火下降于肾以助肾阳化津液的作用,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作为调节血压的重要方面,体现了肾水上济于心,濡养心阳,从而维持正常血压的功能。随着高血压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性激素水平及比例失调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20世纪70年代人们在心肌细胞中发现了性激素受体,并发现性激素能影响心肌细胞核酸代谢和脂肪代谢,说明心肾互相影响。韩勃总结20余份材料,分析了肾与自由基的关系,认为肾虚病人血中自由基增多,清除自由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动降低,脂质过氧化物(LPO)增多,二者均与动脉硬化有密切关系,同时可造成动脉血管的持续收缩而引起高血压。吴赛珠等研究发现:雌激素可促进雌性、雄性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C)的增殖,其促增殖作用无性别差异,且通过雌激素受体(ER)介导。雄激素仅可促进雄性大鼠VEC增殖,单纯孕激素对雌鼠VEC增殖无明显影响。E2/T,E2/P的平衡对雌鼠VEC的增殖也起重要作用。Yue等研究了雄激素对离体雌、雄兔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的影响,发现睾酮使有或无内膜的离体主动脉及冠状动脉显著扩张,且无雌性、雄性之间的差异。Collins等实验证实,冠状动脉去除内皮或使用NO合成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A)可显著抑制雌激素引起的反应。L-NA的抑制作用又可被L-精氨酸消除,说明雌激素对冠状动脉的舒张作用是内皮依赖性的,通过NO合成而发挥作用。日本秋下雅弘观察到雌激素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产生有抑制作用。对闭经后女性进行的激素补充疗法(HRT)中,血清ACE活性降低大约20%。大鼠主动脉中表达的介导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升压作用的受体1型(AT1)以及AngⅡ的缩血管作用,在摘除卵巢后分别增加至160%,140%,这一增加又在补充雌激素后消失。提示AngⅡ生成系统及其受体均受雌激素的抑制作用。李治明等在探讨性激素及其比例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研究中发现:①男性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清T水平及T/E2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②绝经后女性EH组血清E2水平明显降低,P水平、T/E2及P/E2比值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提示性激素水平及其比例失衡与男性及绝经后女性EH发病有一定关系。唐晓鸿等研究发现,老年女性高血压病病人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而男性睾酮水平下降;两者都存在明显的内皮损伤、纤溶活性异常。雌二醇可能通过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有利影响而对女性高血压起保护作用。      4 展 望      随着分子生物心血管病学的迅速崛起,人们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传统认识和诊疗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原发性高血压不仅是血流动力学异常疾病,同时也是全身的综合征。高血压病在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也对中医药研究提出了挑战。在今后中医药研究中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用药习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努力发掘具有显著降压疗效,且能够改善物质代谢,对靶器官起保护作用的单味或单体中药成分充实于复方中进行研究,除此之外还要在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上努力,因此有理由相信中医药在高血压病的防治领域中将因其独特的优势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治高血压病秘方 20.1 八味降压汤
  【来源】周次清,《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何首乌15克,白芍12克,当归9克,川芎5克,炒杜仲18克,黄芪30克,黄柏6克,钩藤30克。
  【用法】每日1剂,先将药物用适量水浸泡1小时左右,煎两次,首煎10~15分钟,以只留药物的易挥发成分;二煎30~50分钟文火。煎好后将两汁混合,总量为250~300毫升,日分2~3次服用,饭后2小时左右温服。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功用】益气养血,滋阴泻火。
  【方解】高血压病的病因不一,发展到一定程度,其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营血亏损,血行不畅。故治以益气养血,滋阴泻火为法。本方系根据日人大敬节之经验方&八物降下汤&化裁而来。因而方用首乌、白芍、杜仲养其阴血;川芎、当归行其血滞;阴血滋润有赖于阳气的温煦,故用黄芪益气配阳以助阴;&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而后泻其阳以和之&。黄柏、钩藤之用意就在于此。诸药合用,使肾有所滋,脑有所养,肝有所平,从而达到肝养风熄、血压得降的目的。
  【主治】凡表现为阴血亏虚、头痛、眩晕、神疲乏力、耳鸣、心悸等症状的原发性高血压病、肾性高血压以及更年期综合征,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均可用本方治疗。
  【加减】伴失眠、烦躁者,加炒枣仁、夜交藤各30克,栀子9克;便稀苔腻、手足肿胀者,加半夏9克,白术12克,泽泻30克;大便干燥加生地30克,仙灵脾18克;上热下寒、舌红口干、面热、足冷加黄连、肉桂各5克。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疗效显著。
  20.2 益心健脑汤
  【来源】周次清,《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黄芪30~60克,葛根15~30克,丹参20~40克,生山楂9~15克,桑寄生15~30克。
  【用法】每日1剂,将上药用适量水浸泡30分钟左右,煎两次,取汁共300~400毫升,日分2~3次温服。
  【功用】补气活血,益心健脑。
  【方解】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原理较为复杂,但患者多为老年人,其病机主要为&气虚血瘀&。本方以&益气活血&为宗旨,方中黄芪、葛根、桑寄生以益气为主;丹参、生山楂、川芎活血为辅,取其&气不虚不阻,血得气而不滞&之意。
  人体是一个气血相依,脏腑相关的有机整体,心脑血管气虚血瘀之病变会影响到整体机能,同时也是整体病变在局部的反映。如&心舍脉,其主在肾&,&肝藏血,心行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精。&因此,本方在&益气活血&的宗旨下,既着眼于整体机能,又考虑到局部病变,力求达到整体与局部统筹兼顾的治疗目的。在补气药中,黄芪补心肺之气,葛根升脾胃之气,桑寄生益肾气;在活血药中,丹参活心血,生山楂消中积,川芎行肝血。诸药合伍,益诸脏之气,活一身之血,使气旺血活,心脉得通,脑以得养,从而达到益心健脑之功能。据现代药理研究,以上诸药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心脑血管,增加血流量,降血脂、降血压以及抗心律失常的功能。
  【主治】高血压病、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脑动脉硬化以及心律失常、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
  【加减】主要根据病证的变化和兼证的多少而进行相应的加减。如出现畏寒肢冷,加桂枝6克,炮附子9克;出现口干、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阴虚证,加麦冬12克,生首乌15克;体倦,神疲、气短等气虚证明显者,加党参30克,五味子6克;血瘀气滞疼痛明显者,加香附12克,元胡9克;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5克,夜交藤30克。
  本方在用量上,可根据病情适当调整,如气虚明显者,补气药可用大量,活血药用小量;如久病体弱或初病患者,可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总之要使药物主次分明,剂量适中,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疗效】经用本方治疗冠心病336例,临床取得显著疗效,其中心绞痛显效率53%,总有效率87%;心电图显效率30%,总有效率63%,同时,对高血压显效率53%,总有效率94%;高血脂显效率42%,总有效率77%。
  20.3 黄精四草汤
  【来源】董建华,《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黄精20克,夏枯草、益母草、车前草、豨莶草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平肝补脾,通络降压。
  【方解】高血压属中医眩晕病症,多由脾肾不足,肝阳偏亢所致,为虚实挟杂之症。本方以黄精益脾肾、润心肺;夏枯草清肝火、平肝阳;益母草活血,车前草利水,豨莶草通络。诸药相配,能补脾、平肝、通络以降血压,宜于脑血管硬化、肾病水肿兼有高血压者,用之皆宜。本方药少功著,效果非凡。
  【主治】眩晕、手麻、肿胀兼有高血压者。
  【疗效】临床屡用,多获良效。
  20.4 养血降压汤
  【来源】史方奇,《益智健脑效验方精选》
  【组成】生牡蛎(先煎)、珍珠母(先煎)、桑椹子各30克,白芍24克,木防己、黄芩、菊花各12克,刺蒺藜15克,地骨皮20克。
  【用法】每日1剂,上药中以生牡蛎、珍珠母加水先煎30分钟后,再加入预先浸泡30分钟的余药同煎20分钟,每剂煎3次。然后,将3次煎汁混合,于早、中、晚饭后各服1次。
  【功用】平肝潜阳,泻火宁心。
  【方解】原发性高血压病Ⅱ期,因血压持续升高,心、脑、肾已有器质性损伤,临床表现除头痛,眩晕外、常有记忆力减退,头昏眼花、耳鸣、失眠、心悸、夜尿频数等心、脑、肾功能减退之表现。辨证属肝肾不足、肝阳上亢者颇多。方中以生牡蛎、珍珠母平肝潜阳;黄芩、地骨皮、蒺藜、菊花、清肝泻火;白芍、桑椹子柔肝养阴;又加入有祛风、除湿、消肿作用的木防己以去痰浊,调气机。诸药配伍为用,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泻火、柔肝养阴之功。用之临床,对高血压确有良效。
  【主治】原发性高血压病Ⅱ期,症见头昏、头痛、心悸、目昏、耳鸣、记忆力减退、夜尿频数、失眠等。
  【加减】如头昏易怒者,加夏枯草30克,天麻12克;失眠者,加生龙骨30克(先煎),茯苓15克;目涩尿频者,加枸杞子、山茱萸各15克;肢麻肉惕者,加地龙12克,川芎2克。
  【疗效】曾将本方制成冲剂,治疗高血压82例,总有效率66.7%。本方作用缓和而持久,服药后血压缓慢下降,但停药后药效维持时间较长。
  20.5 调络饮
  【来源】王乐善,《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桑寄生、生地、丹皮、白芍、黄芩、菊花各15克,夏枯草30克,杜仲、牛膝、桑枝、桂枝各15克,生石决明30克(先煎),甘草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用】调和脉络,降压清眩。
  【方解】缓进型高血压,亦称良性高血压,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近半数病人可无症状,血压增高常在体格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才得发现,少数病人则突然在脑血管意外(中风)时发现,由此可见本病与血脉直接相关。故方中以桑寄生助筋骨、益血脉;生地平血逆;丹皮和血凉血而生血;白芍泻肝火,和血脉;黄芩养阴清热;菊花治头目眩晕;夏枯草补肝血,除虚烦;杜仲益精气,坚筋骨,久服轻身耐老;牛膝益肝肾,强筋骨,引诸药下行;桑枝久服终身不患偏风;桂枝调和营卫;生石决明久服益精轻身;甘草通经脉,利血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有益血脉,平血逆,凉血生血,补肝血,益精气,调和营卫,养阴清热之效,使阴平阳秘,血脉调和,尤适合于缓进型高血压病。
  【主治】缓进型高血压病。症见头晕、目眩,甚则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恼怒而加剧,脉象弦数有力,严重时手足麻木。
  【加减】手足麻木加黄芪30克。
  【疗效】临床屡用,对本病确有一定疗效。
  20.6 双降汤
  【来源】赵尚久,《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黄精、首乌、桑寄生、泽泻各20克,菊花10克,生山楂、草决明、丹参、豨莶草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补益肝肾,行滞通脉,泄浊洁腑,降脂降压。
  【方解】本病多责之于肝肾阴亏、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肝风内动,血压升高,而肾气不足,蒸化无力,脾失健运,精化为浊,痰浊入血,久必成瘀,浊瘀交着,痼结难解,又可导致血脂升高。故方中以首乌补肝肾,益精血,除风眩;黄精&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本草纲目》)。而且本品&平补气血而润&(《本草从新》),其性偏走,与首乌合用,能使精中生气;菊花、草决明平肝潜阳,以降肝气之上逆。四药合用,标本同治,效果较佳。且经药理研究证实,以上四药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豨莶草祛风除湿、利筋骨,本品凉燥搜风通络,燥湿行血,且能入肝肾,养阴血,平降气逆,治疗内外风皆宜;泽泻甘寒,《本经》载其&消水,养五脏,益气力&,《主治秘诀》谓本品&去旧水,养新水,利小便,消水肿&;山楂酸甘,&化食积,行结气,健胃健膈,消血痞气块。&(《日用本草》)述之泽泻,其利湿化浊之力虽逊,而活血通脉之力尤盛,本品活血和络,消痰化浊,善治瘀浊闭络,以其味酸甘,善化阴气,配泽泻、豨莶草活血而不伤阴,泻浊而不伤正。实践证明,此三药确有降压消脂等多种药理作用。更用丹参活血,与山楂相伍达行气解郁活血,斡旋阴阳之功。桑寄生与首乌、黄精相伍达补肝肾、固精气之效。诸药相伍,补中有行,补而不滞,固而不涩,行而不散,共奏补益肝肾、行滞通脉、泄浊洁腑、降脂降压之功效。故用于肝肾阴虚、瘀浊阻滞之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效果颇佳。
  【主治】高血压、高脂血症,常见头痛头晕、颈胀、腰酸肢软、四肢麻木等症,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满意。
  20.7 治高血压方
  【来源】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
  【组成】川芎12克,菊花20克,地龙10克,川牛膝15克,夏枯草30克,地骨皮15克,玉米须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平肝清热、通络止痛。
  【方解】方中川芎行气活血、祛风止痛;菊花疏风明目;地龙平肝熄风;川牛膝活血祛瘀;夏枯草清肝散风;地骨皮清泄肝热;玉米须平肝泄热;川芎配菊花、夏枯草、玉米须、地骨皮,则清肝祛风之力更强;牛膝引火下行;加地龙则祛风之力更著。
  【主治】因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脉眩实等证。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颇著。
  20.8 柔肝熄风方
  【来源】潘兰坪,《新编经验方》
  【组成】生地、熟地、天冬各9克,玉竹15克,黑芝麻12克,钩藤9克,白菊花6克,鲜莲叶20克,羚羊角0.5克,苦丁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熄风、滋阴益血。
  【方解】本方用菊花、羚羊角、钩藤、苦丁茶清肝热、熄肝风;地黄、天冬、玉竹、芝麻滋肝益肾,&此养肝体,佐以清肝用法,阴虚火浮之头痛最宜,即偏正头痛风可治。叶案所谓育阴和元阳、柔润内风者此也&。
  【主治】阴虚火浮之头痛、偏正头风。可用于阴虚阳亢、血压上升引起的头痛。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20.9 熄风汤
  【来源】吴颂康,《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组成】地龙12克,槐米20克,川芎、僵蚕各10克,白蒺藜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平肝、潜阳、熄风。
  【方解】方中地龙通络、镇痉、降压;槐米清热凉血、解痉降压;川芎活血行气、散风降压;僵蚕止痉熄风;白蒺藜平肝疏肝降压。合而为方,加减化裁,对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均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主治】肝阳上亢,可用于高血压病。
  【加减】在用熄风汤时,常加青葙子30克,昆布20克,对降压有明显的效果。肝肾阴虚,风火相煽,加山栀、丹皮、钩藤、黄芩、茜草根各9克;气阴亏虚,筋脉失养,加黄芪12克,丹皮9克,防风6克,桑枝12克,二至丸;痰湿至络,熄风汤合黄连温胆汤;阴虚凡有胸痹症者,可合枳实薤白桂枝汤;妇人冲任失调,引起高血压,可合二仙汤。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20.10 柔肝熄风汤
  【来源】赵金锋,《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
  【组成】枸杞子、杭菊花、夏柘草各12克,桑寄生15克,刺蒺藜、何首乌各12克,全当归9克,赤芍、白芍、大元参、怀牛膝各12克,净钩藤、广地龙各9克,珍珠母24克。
  【用法】方中珍珠母一味,煎药时用炒布包好,先煎15分钟;再钩藤一味,煎药时要后下,即头煎不下,二煎再下,两煎药汁兑在一起,约350毫升左右,分两次早、晚饭后一小时温服。每日1剂。
  【功用】柔肝熄风、清热、降压、解痉。
  【方解】眩晕一证(含高血压),中医认为无虚不晕、无风不晕、无热不晕、无痰不晕,本方所治之眩晕,是属肝肾阴虚、肝阳偏亢、化热生风的高血压及中风先兆症。方中枸杞子、桑寄生、当归、白芍、制首乌滋补肝肾之阴,起滋水涵木作用。菊花、钩藤、赤芍、夏枯草、元参具有凉血、平肝清热、熄风解痉的功效;怀牛膝壮腰膝,并能引气血及浮越之火下行;珍珠母平肝滋阳,安神定惊;刺蒺藜,地龙具有降压作用。共同组成方剂,则具有柔肝熄风、清热、降血压、解痉的作用。
  【主治】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偏亢所致之眩晕(高血压、中风先兆),口干舌燥、腰膝无力、头重脚轻之证。
  【加减】语涩加寸菖蒲;有痰或舌苔微黄而腻,加鲜竹沥50毫升,先入药液中,分2次服下;大便干,加炒决明子15克,也可泡开水当茶饮。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良好。
  【附记】本方的特点是,补而不腻,清而不寒,行中有补,潜中有安,临床实践证明,对上述类型的眩晕(高血压、中风先兆),效果良好。临床验之,果如斯言。
  20.11 加减天麻钩藤饮
  【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
  【组成】天麻9克,钩藤15克,珍珠母(先下)30克,菊花、龙胆草各9克,赤芍15克,川续断9克,夏枯草、青葙子各15克,苦丁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平肝潜阳。
  【方解】肝阳上亢,为有余之证,方用天麻、钩藤、菊花、夏枯草、龙胆草、苦丁茶、青葙子平肝熄风;珍珠母镇肝定风治眩晕;川断补肾,引气下行。诸药合用,共奏平肝潜阳之功。方切病机,效果颇佳。
  【主治】肝阳上亢之高血压病。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良好。
  【附记】本方为印老&抓主症&之方,经常用之于临床,凡高血压见有头热足冷、头重脚轻、面赤心烦者,类多用此,效果良好。在高血压病中,此型最为多见。
  20.12 降压延寿汤
  【来源】吕志杰,《新中医》(11)1990年
  【组成】制首乌、生地、熟地、白芍、枸杞子、菟丝子、杜仲、桑叶、菊花、钩藤、石决明、怀牛膝、丹参、丹皮、茯苓、泽泻(一般用10~15克,可重用15~30克,滋补药用量应较大,其他药视病情而定,以中病为宜)。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滋阴平肝。
  【方解】本病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上盛下虚,治以滋阴、平肝,视病情而有侧重,再随证加减,以定方中用药之君臣佐使为治。
  【主治】高血压病。
  【加减】若血虚肝热者,白芍为君,加天麻、玄参、地骨皮等;肾虚有热者,生地为君,加女贞子、旱莲草;肝肾不足,无热象者,若以肝虚为主,首乌为君;以肾虚为主,熟地为君;肝阳上亢者,石决明为君,加生牡蛎、珍珠母;肝火较盛者,去首乌、枸杞子、菟丝子等,而以丹皮为君,加黄芩、夏枯草、青葙子;火盛须用龙胆草、山栀子;大便燥结加大黄;肝肾阴虚,肝阳化风者,去温阳、渗利,活血药,加鳖甲、龟板、阿胶、羚羊角等滋阴清潜药;挟有血瘀者,以丹参为君,白芍易赤芍,酌加当归、川芎、鸡血藤、红花、茺蔚子等;痰湿较盛者,去生地、熟地等,以茯苓为君,加陈皮、半夏、石菖蒲、远志;痰湿化热,宜加竹茹、竹沥、栝蒌;脾胃虚弱者,则生地、熟地、首乌、牛膝等碍胃滑肠之药应慎用,宜加党参、黄芪、白术;阴损及阳,阳气不足者,重用首乌、熟地、枸杞子、菟丝子,并可加肉苁蓉、巴戟天、淫羊藿等;阳虚甚者,应加制附子。对证用药:如肢麻加豨莶草、桑枝;手颤加地龙、僵蚕;项强加葛根等。辨病用药,具有&一举两得&之功。如首乌既养血,又降脂;钩藤既熄风,又降压;黄芩、夏枯草既清肝,又降压等。
  【疗效】治疗87例,结果显效53例,有效25例,无效9例。
  【附记】本方是在田乃庚教授指导下,拟定的治疗常规用药&&延寿降压汤,运用于临床,并随证加减,疗效满意。
  20.13 逍遥降压汤
  【来源】张文高,《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丹皮、栀子、黄芩、菊花(或野菊花)各12~15克,柴胡15克,白芍30克,茯苓、钩藤、夏枯草各15克,当归9~12克,薄荷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肝解郁,平肝降压。
  【方解】因高血压之肝郁化火者,多无脾虚之候,故方用黄芩、菊花、钩藤、夏枯草以加强清肝泄火之力,以求尽速缓解症状,降低血压;柴胡用中等量,取其疏解之功效;白芍用量大于柴胡,取其柔肝益阴,既监制柴胡辛散升发之性,又有预防火盛伤阴之意。合而用之,共奏清肝解郁,平肝降压之功。
  【主治】高血压病。
  【加减】肝气郁滞者酌加香附、郁金或甘松;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或夜交藤;心悸明显者加柏子仁或莲子心;头痛项强者加川芎、葛根;若有伤阳之象,证见两目干涩、口干咽燥,加玄参、知母;腰膝酸软者,加桑寄生、牛膝;浮肿者,加泽泻;肝阳上亢者酌加代赭石,或生龙骨、生牡蛎。
  【疗效】治疗33例,多为起病6年以内的早期高血压患者,总有效率为78.79%。
  20.14 三草汤
  【来源】刘渡舟,《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夏枯草12克,龙胆草6克,益母草9克,芍药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平肝、降压。
  【方解】方用夏枯草清肝散结;龙胆草清泄肝经之火;益母草为厥阴血分之圣药,性善行走,能行血通经;重用芍药,和营敛阴,缓急解痉;以甘草调和诸药。合而用之,共奏清热,平肝,降压之功。故用之效佳。
  【主治】肝火上炎型高血压病。
  【疗效】治疗1例典型病例,对缓解高血压病头痛诸症效果颇为显著,且血压也有所下降。
  20.15 黄石降压汤
  【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
  【组成】炒黄芩9克,石决明、生西瓜子(打碎)各15~30克,夏枯草、桑寄生、元参、干地龙各9~15克,黑芝麻12~15克,益母草9~30克,怀牛膝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滋阴潜阳,平肝熄风,降压。
  【方解】引起高血压病之因甚多,概括起来,主要是下虚上实,即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挟痰瘀所致。又&阴虚生内热&,故每见肝火上冲之象。治宜滋阴潜阳、平肝熄风,故方用炒黄芩、石决明为君,二者合用,其清肝潜阳之作用甚著。且黄芩炒后苦寒之性大减,而清热降压之力尤著,又有扩张血管的作用;石决明清肝而不伤阴,且潜阳作用大而持久。臣以黑芝麻、桑寄生、元参滋阴以助君药潜阳之力,且3味合用,既可潜降已亢之阳,又可制肝火上冲之势,阴充则肝火自熄。佐以夏枯草、生西瓜子清肝化痰散结;干地龙熄风止痉、化瘀通络;益母草清肝平逆、活血化瘀,且对久病或产后高血压尤宜,而且有较好的降压作用;怀牛膝活血降压而引诸药之性下行以增强降压之效用,故兼之为使。诸药配伍严谨,丝丝入扣,药中病机,奏效颇捷。而且本方降压作用稳定、持久、反跳现象少。
  【主治】高血压病,血压持续在150/95mmHg以上,证见头昏头胀、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而胀、失眠易惊、或口燥咽干、虚烦不安、五心烦热、多梦、健忘、耳鸣、目眩、胫骨跟痛,或嗜睡、胸闷纳呆、口腻、渴不多饮、恶心、面色黄滞、体型较肥;或心悸,或肢冷神萎,便溏或便秘,小便清长或黄赤,或气短、阳痿,舌质红或淡红,苔黄或黄燥,黄腻,脉弦数或细数,或弦滑。
  【加减】若眩晕甚、血压偏高者,加代赭石、珍珠母、生地各15克;偏肾阴虚加熟地、二至丸各9~15克;偏肾阳虚加肉桂、制附子各3~6克;肝阳上亢甚者,重用石决明,加珍珠母15~30克;头痛项强者加葛根9克;失眠多梦加夜交藤15克,酸枣仁9克;瘀血偏甚或动脉硬化者,重用益母草,加丹参15克,桃仁、苏木各9克;血脂偏高,加泽泻、首乌、生地各9~15克。恶心加竹茹、姜半夏各6~9克;肝火偏甚加杭菊花、蔓荆子各9克,或加龙胆草15克,羚羊角粉0.6~2克(冲服);鼻衄加生地、丹皮、生藕节各9克;大便秘结加生大黄9克(后下),体虚改用栝蒌仁、火麻仁各9克;痰湿甚加陈皮、法半夏、茯苓各9克;白带多,加党参、白术、茯苓、芡实各9克;或去牛膝;遗精,去牛膝加金樱子、五倍子、益智仁各9克。
  【疗效】治疗300例,治后基本痊愈235例,显效35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达97.33%。
  【附记】长期临床观察,本方对高血压病各型的降压和伴随症状的改善均有肯定效果,尤以肝阳上亢、阴虚阳亢二型效果更佳。且降压作用稳定、持久、反跳现象少。未发现毒副作用,确为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良方。
  20.16 镇肝潜阳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石决明30克,菊花、龙胆草、白蒺藜、知母、黄柏、旋覆花各10克,赭石20克,牛膝10克,钩藤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平肝潜阳,苦降泄热。
  【方解】素体阳盛、肝邪偏旺而致肝阳上亢,故方用石决明镇肝潜阳;旋覆花、赭石、龙胆草平肝降逆;知母、黄柏苦寒泄热;白蒺藜、菊花、钩藤滋肾阴而熄肝风;牛膝引热下行。再参考加减法化裁运用,可治肝阳上亢之高血压病。
  【主治】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症见头晕、头痛、烦躁易怒、少寐多梦,每因精神刺激增剧,脉弦数有力。
  【加减】若湿痰盛,加清半夏10克,广皮6克,茯苓12克,黛蛤粉20克;四肢麻木,加桑寄生30克,威灵仙、苏地龙各10克;大便燥,加大黄10克;面赤、口干加生石膏30克;血压过高、头晕甚者,加羚羊角粉0.6克(冲服);舌强,加僵蚕10克,全蝎5克,九节菖蒲、天竹黄各10克;目视两歧,加滋朱丸15克,羚羊角粉0.6克(冲服)。
  【疗效】多年使用,效果甚佳。
  【附记】高血压病除积极治疗外,下列注意事项亦很重要。①凡高血压患者,如遇感冒,血压往往升高,此时不必治血压,以辛凉解表,感冒愈,血压高随之降;②饮食方面必须注意,如羊肉、海鱼、海虾之类皆能助热升阳,白酒性烈,升阳更甚,皆非高血压患者所宜;③高血压患者最忌大怒,大怒则血压升,易于引起脑溢血症。
  20.17 育阴潜阳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海蛤壳30克,生牡蛎15克,生龙骨12克,白蒺藜、杭菊花各10克,桑寄生30克,杜仲12克,磁石15克,何首乌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育阴潜阳。
  【方解】肝肾阴虚、水不涵木以致肝阳偏亢,故方用石决明、海蛤壳、牡蛎,三者虽同属介类,然石决明入肝,功能镇肝潜阳;而海蛤壳、牡蛎入肾,功能育阴柔肝,故本方只取海蛤、牡蛎而不用石决明。龙骨、磁石益肾而潜浮阳;白蒺藜、菊花滋肾而清头目;桑寄生、杜仲补肾而降血压;何首乌补肝肾、益阴精,俾水能涵木则浮阳不致上亢矣。
  【主治】高血压病(阴虚阳亢型),证见眩晕耳鸣、腰酸腿软、失眠、精神不振,脉弦滑无力或细弱。
  【加减】精神不振,加合欢皮12克,人参须5克;头晕甚加桑叶9克,黑芝麻12克;失眠,加首乌藤30克,熟枣仁10克;腰酸腿软,加续断12克,熟地20克;心悸,加柏子霜10克,茯神10克;同时还可参照&镇肝潜阳汤&加减法。
  【疗效】屡用效佳。
  治高血压病妙方
  1羚羊角汤
  【来源】 近代&丁甘仁《新编经验方》(费伯雄方)
  【歌诀】 羚羊角汤治头痛,龟蝉生地石决明,
  夏菊丹芍柴薄枣,清热滋肾肝风熄。
  【组成】 羚羊角3克,龟板24克,生地18克,白芍6克,丹皮5克,柴胡3克,薄荷(后下)3克,菊花6克,夏枯草6克,蝉衣3克,红枣10枚,生石决明30克(打碎先煎)。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 清肝益肾,潜阳祛风。
  【方解】 方用羚羊角祛肝风;龟板、生地滋肾阴;丹皮、白芍、菊花清热凉血;夏枯草、柴胡、薄荷清肝散火;石决明镇肝潜阳;蝉衣搜风。合而为凉肝增液,潜阳祛风之剂以治本,则头痛、头晕等因肝阳上亢所致的症状,自当化为乌有矣。方中羚羊角价格昂贵,可用珍珠母50克,生龙齿20克(打碎先煎)代之,或用羚羊角粉1克冲服,同样有效。
  【主治】 肝阳上亢所致之头痛、头晕。可用于高血压头痛。
  2磁石五草汤
  【来源】 杨思澍《中国现代名医验方汇海》(窦国祥方)
  【歌诀】 磁石五草汤中求,稀莶草加车前草,
  玄蓟益母夏枯草,平肝利尿降压灵。
  【组成】 磁石30~60克(先煎),稀莶草20~30克,车前草20~30克,小蓟草20~30克,益母草20~30克,玄参10克,夏枯草20~3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 平肝,利尿,降压。
  【方解】 方用磁石平肝潜阳,镇静安神;配以稀莶草、车前草、小蓟草、益母草、夏枯草,经药理实验证实均有利尿,降压作用;玄参滋阴泻火,并对肾性高血压有降压效果。故本方既可改善症状,又能降低血压。
  【主治】 肝火亢盛,阴虚阳亢乃更年期的高血压。
  【加减】 肝火亢盛者,加黄芩、栀子、龙胆草;阴虚阳亢者,加天麻、钩藤、地黄;阴阳两虚,加枸杞子、石斛或补骨脂、杜仲;痰湿壅盛,加半夏、茯苓、白术;痰热挟瘀,加贝母、胆星、竹茹、丹参;头痛眩晕、步行不稳者,加泽泻、牛膝;头剧痛、血压升高、有出血倾向者,加黄芩、蚕砂、槐花;舒张压明显升高,加马兜铃或青木香。
  3芩仲降压汤
  【来源】 杜怀棠《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余瀛鳌方)
  【歌诀】 芩仲降压石决明,茱牛生地钩钩藤,
  牡丹甘菊柏子仁,安神除烦茯神苓。
  【组成】 黄芩15克,杜仲15克,生地15克,山茱萸10克,牡丹皮8克,生石决明10克(先煎),钩藤10克(后下),甘菊花10克,川牛膝12克,茯苓10克,茯神10克,柏子仁10克。
  【用法】 先把药用水浸泡30分钟,再放火上煎20分钟,下钩藤,再煎1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 滋阴潜阳,平肝泻火。
  【方解】 高血压多是阴虚阳亢者,若见舌质偏红,脉微数,则是欲化火之象;持物手颤是欲动风之征;如进一步发展,阳亢风动,气血上冲,则有中风卒倒之虑。本方以钩藤、菊花、生石决明平肝潜阳;生地、牡丹皮滋阴凉血;黄芩泻火;川牛膝引血下行;柏子仁、茯苓、茯神安神除烦;杜仲、山茱萸补肝肾以固本。全方具有滋阴潜阳,平肝泻火,补益肝肾之功,标本兼治,防中风于未然,为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良方。药理试验亦证实,方中黄芩、钩藤、生石决明、牡丹皮、茯苓、牛膝、菊花、山茱萸、杜仲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
  【主治】 高血压(阴虚阳亢型),症见头晕目眩、心烦急躁、甚则耳鸣震颤、舌质稍红、脉弦微数。
  【加减】 如眩晕重者,加生牡蛎18克,天麻8~10克;头痛者,加夏枯草、白芷各10克;胸闷痰多者,去山茱萸,加瓜蒌皮10克,枳壳6克;心悸者,加炙甘草、麦冬各10克;大便燥结者,加当归12克、枳实6克。
  【附记】 本方亦可制成蜜丸常服。服用本方应忌烟、酒、辛辣等刺激品,不宜饮浓茶,少吃鸡和飞禽等动风之品。
  4清降汤
  【来源】 杜怀棠《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屠揆先方)
  【歌诀】 清降汤中桑白皮,方中再配地骨皮,
  清肺化痰泻肝热,药简力宏效更奇。
  【组成】 桑白皮30克,地骨皮30克。
  【用法】 水煎3次,将3次煎液混合。每日1剂,分别于上午8时服第1次,下午3时服第2次,晚上8时服第3次。20天为1疗程,可连续服用。
  【功效】 清肺化痰,泻肝凉血。
  【方解】 本方是一个极具特色的组方。用桑白皮煎服治高血压是民间流传的单方,配入地骨皮,取名清降汤,其降压效果更佳。本方性寒,可泻肺清肝凉血,又可散瘀下气,通利二便。&二皮&药少力专,能使肠清、火降、瘀散。治病当先驱邪,邪去则正安,气血平调,血压自降。药理研究证明,这两味药都有降血压的作用,地骨皮通过直接扩张血管而有中度降压作用。临床应用时,无论胖人痰火生风之高血压或瘦人阴虚阳亢之高血压,均可选用,但要掌握下述症状指征。
  【主治】 原发型高血压(肝阳上亢或痰火上扰型),症见头痛、眩晕、烦躁、口渴、心悸、胸闷、肢麻、舌红苔黄腻、脉弱数者。
  【加减】 若阴虚口干者,加生地、玄参各15克;头晕、头痛甚者,加天麻10克,钩藤15克;手指发麻,加川芎、丹皮各10克;失眠,加酸枣仁15克,莲子芯10克;血脂高者,加生山楂30克,泽泻15克,竹沥、半夏各10克;对顽固性高血压,桑白皮和地骨皮之用量可各加至50克。
  【附记】 服用本方须忌烟酒和面粉制品,宜低盐饮食。因本方性寒,肺虚中寒无火之人或有表邪者忌用。
  5益气养肝汤
  【来源】 《中国现代名医验方汇海》(孙伯扬方)
  【歌诀】 益气养肝生黄芪,芎夏橘苓钩钩藤,
  山楂郁金石菖蒲,地龙夏枯甘菊花。
  【组成】 生黄芪20克,川芎10克,半夏15克,橘红10克,茯苓15克,山楂15克,菖蒲10克,郁金12克,地龙12克,钩藤12克,菊花12克,夏枯草1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
  【功效】 益气化痰,平肝醒脑。
  【方解】 方中以黄芪为主药,合半夏、橘红、茯苓益气化痰;配以菖蒲、郁金、地龙合川芎活血化痰通脉以醒脑;钩藤、菊花、夏枯草平肝降压。合而用之,共奏益气化痰,活血醒脑,平肝降压之功。
  【主治】 高血压(气虚痰阻型),症见眩晕或兼头重,胸部痞闷或憋痛、或兼恶心、食少、多寐或有肢麻、舌较暗淡、苔白或白腻,脉多弦细滑或弦滑无力。
  【加减】 若心胸闷痛者,去钩藤、菊花,加栝蒌、薤白、丹参宣畅胸阳以通心脉;肢麻者,去夏枯草,加稀莶草以活络通筋降压;尿少肢肿者,加泽泻、车前子利湿降压;肝肾阳虚,见舌暗淡,肢冷恶寒者,加肉桂、仙灵脾温肾阳,或熟地、磁石纳气潜阳以降压。
  6化瘀清散汤
  【来源】 杨思澍《中国现代名医验方汇海》(李润民方)
  【歌诀】 化瘀清散柴葛根,二丹杭菊与桑枝,
  龙芍薄荷川红花,证属瘀热效堪夸。
  【组成】 柴胡6~10克,葛根10~15克,丹参10~15克,丹皮10~12克,杭菊花12~15克,桑枝12~15克,赤芍10~12克,红花10~12克,地龙10~12克,薄荷6克(后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 化瘀清热,辛凉升散。
  【方解】 瘀热内阻型高血压的辨证要点主要为有舌下静脉曲张,加上有热象的表现,诊断即可成立。方用丹参、丹皮、赤芍、红花化瘀清热;配以柴胡、葛根、杭菊、薄荷辛凉升散,取其清脑明目,并且可加强化瘀药的祛瘀作用;佐以桑枝、地龙清热搜风通络。诸药相伍,共奏化瘀清热,辛凉升散之功,其配伍组方确有其独到之处。
  【主治】 高血压(瘀热内阻型),症见头晕头痛、胸闷心悸、心烦少寐、手足发麻、溲黄便干、面色晦暗、唇紫、有热上冲感、脉弦数、舌质暗红、苔黄、舌下脉络曲张。
  【加减】 瘀象明显者,加甲珠、三棱、莪术;热象明显者,加黄芩;便秘者,加大黄;头痛甚者,加蔓荆子;浮肿者,加益母草、泽兰;夹痰者,加天竺黄、解竹沥、胆南星。治疗获效,血压下降后,去薄荷、柴胡、地龙、红花。
  7活络蠲痹饮
  【来源】 柴国钊《中华当代名医妙方精华》(郭振球方)
  【歌诀】 活络蠲痹钩天麻,归芍续断威灵仙,
  木瓜萆薢生黄芪,僵蚕松节川牛膝。
  【组成】 天麻10克, 钩藤20克, 木瓜10克, 萆薢15克, 当归15克, 白芍15克, 续断12克, 黄芪15克, 川牛膝10克, 僵蚕12克, 松节15克, 威灵仙1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 熄风蠲痹,养血活络。
  【方解】 高血压病兼见中风,其病机是肝风内动,或风阳上冒,或内风袭络,血虚不能荣筋,或风盛激液为痰为湿,流窜关节。故方用天麻、钩藤、僵蚕平肝息风;配以当归、白芍养血柔肝;木瓜、萆薢、松节、威灵仙祛风湿,蠲痹,通络止痛;黄芪、牛膝益气活血,补益肝肾,且牛膝导邪下行。据此立论,使风痰湿都得蠲除,则血脉正气可复常。
  【主治】 高血压病,症见中风半身不遂、手足不能举动、麻木不仁、关节酸痛或咯吐痰涎者。
  8加味建瓴汤
  【来源】 杨思澍《中国现代名医验方汇海》(沈济苍方)
  【歌诀】 加味建瓴生地黄,白芍郁金柏子仁,
  丹参牛膝代赭石,高血压病服之康。
  【组成】 生地黄30克,生白芍15克,柏子仁12克,川牛膝15克,代赭石30克(先煎),紫丹参15克,郁金9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 镇肝熄风,滋阴安神。
  【方解】 建瓴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采用生地、生白芍、柏子仁、牛膝、代赭石为基础,加丹参、郁金理气活血而解郁滞。诸药合用,共奏镇肝熄风,滋阴安神之效。
  【主治】 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型)。
  【加减】 血压过高、头痛剧烈,加钩藤、生石决明;神志恍惚不清,加生龙齿;失眠,加夜交藤、景三七;腰脊酸痛,加杜仲、桑寄生。
  9玉石汤
  【来源】 杨思澍《中国现代名医验方汇海》(来春茂方)
  【歌诀】 玉石汤用生石膏,玉竹钩藤车前草,
  玄参配入女贞子,高血压病肝火炎。
  【组成】 生石膏30克(先煎),玉竹30克,钩藤30克,玄参15克,女贞子12克,车前草24克(鲜草【功效】尤佳,用6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 平肝潜阳,泄热熄风,滋阴益肾。
  【方解】 方中以入肺、胃二经的生石膏为主药是其组方的特色,取其辛甘大寒,质重而能清降头目之风火,且能泄热解烦,经配伍变化,可清肝火,可以验之。又玄参、女贞子、车前草三味取六味丸&三补三泄&之意;玉竹、女贞子、玄参滋阴益肾;钩藤平肝,合石膏平肝潜阳;车前草利尿泄热以熄风。合而用之,共奏平肝潜阳,泄热熄风,滋阴益肾之功。
  【主治】 高血压(肝火上炎型),症见头部胀痛、面红目赤、眩晕、口苦咽干、气粗便秘、烦躁易怒、睡眠不安或夜梦纷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干、脉弦数有力者。
  【加减】 若烦热甚者,加生地、粉丹皮、地骨皮、知母以滋阴凉血;眩晕如处舟中,加珍珠母或石决明以平肝潜阳;失眠、肢体酸楚,加酸枣仁、夜交藤以养血安神
了解该症状的其他症状起因:
有哪些症状
心血管内科
、、、、、、
今日坐诊大夫
曾勇副主任医师
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及心脏超声诊断
舒张压上升&是怎么引起的?
舒张压上升&如何治疗?
舒张压上升&吃什么好?
舒张压上升&病人的经验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血压食疗菜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