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养能一下子过度到纯母乳吗

[联系妈妈帮] QQ:
宝宝14天了,感觉自己的奶总不够他吃,吃一会儿他就累了不愿吃了,吃一次只能睡一个小时,一天要加一到两次奶粉。宝妈们,你们是怎么做到纯母乳的?
江苏 连云港
月子14天?没事,不够也每天坚持给宝宝吸,我那会也是奶不够,每天要配两顿奶粉,但是每次吃之前我都先给我儿子吸我奶奶,五分钟就好,就是刺激一下乳房。出了月子我奶我儿子都吃不完
江苏 连云港
月子14天?没事,不够也每天坚持给宝宝吸,我那会也是奶不够,每天要配两顿奶粉,但是每次吃之前我都先给我儿子吸我奶奶,五分钟就好,就是刺激一下乳房。出了月子我奶我儿子都吃不完
多喝汤,我月子里天天都是汤,尤其是鱼汤。。让我现在一看见鱼汤都想吐了。呵呵
多喝汤,我月子里天天都是汤,尤其是鱼汤。。让我现在一看见鱼汤都想吐了。呵呵
我每天都要喝三四次汤,鱼汤,猪脚汤,鸡汤。就宝宝吸得特别慢
混合喂养挺好的,断奶时候宝宝还没有那么痛苦呢
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回复。请
成员:561645 ,
话题:100757
&&手机客户端
&&相同预产期
&&同龄宝宝
&&非常有用想开这个帖很久,从玖玖四十来天追奶成功开始,我就希望有一天能把我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争取让所有宝宝都享受到母乳。    先说说我的大概情况吧!    生产时顺转剖,因为宝宝是42周出生的过期宝宝,在发动后用尽一切办法坚持十几个钟头宫口都只开一指半,所以医院急剖了。索性宝宝非常健康,让我非常欣慰。宝宝出生时体重7.1斤,身高51厘米。现在3个月22天,体重15斤左右,身高68厘米。    宝宝出生后,由于我手术后的不适和母乳知识的匮乏,没有让她及时吮吸。很遗憾在“第一口奶”争夺战中输给了奶粉。因为剖腹产同时我还切除了3个子宫肌瘤,在医院住了10天才出院回家。月子里家人用了种种办法给我催奶,催奶汤也是每顿一海碗灌下去,只是依然没大效果。后来无意中在网上找到“母乳喂养大本营”,了解到很多母乳知识,知道吮吸才是刺激泌乳的关键,由此开始频繁的长时间的喂奶以刺激泌乳,从日加牛奶400毫升,逐步实现全母乳。    以下我会写一些自己的经历经验,也会转载一些我认为科学可靠的喂养知识,转载我都会注明出处,大家可以自己分辨。现在网上流传的育儿观念非常多,众说纷纭各执一词,甚至有些学派针锋相对,作为母亲,我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采信我能认可并接受的。    我下面会提到的母乳喂养原则大多数出自中国卫生部出版的母乳喂养手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母乳喂养手册以及国际母乳喂养协会咨询员小巫的基本著作。  医学方面观点主要出自新生儿监护领域资深专家、现中美合资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高级医生崔玉涛的博客、微博、杂志连载。  育儿观点接受美国医学博士,养育8个孩子的西尔斯医生所创“亲密育儿”。    在线写,大部分时间一边喂奶一边“一指禅”,速度较慢,见谅!    希望实现母乳喂养的准妈妈们和正为了奶水不足发愁的妈妈们不妨先搜索一下央视《健康之路母乳喂养有学问》视频观看,相信会很有启发。或者请搜索母乳喂养大本营,里面有详细海量的母乳喂养知识以及一群乐于助人的母乳妈妈。      
楼主发言:1次 发图:1张
给母乳喂养的小宝贝喝水不但是不必要的而且是有害的,这是真的吗?
12:49:00    给母乳喂养的小宝贝喝水不但是不必要的而且是有害的,这是真的吗?   -----------------------------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是不需要额外补充水的,因为母乳里面大部分含的都是水,如果水分补充过多会对宝宝的肾脏造成负担。    同理的,一岁前是不需要补充油盐的,尤其是盐分,母乳里面含有钠,所以宝宝的不纯在缺盐没劲的情况。
    先说我的生产经历吧。  传说我家母上大人怀我的时候,足足推迟了一个月我才翩翩降临——当然,也可能是她算错了预产期,总之我是个过期宝宝是可以肯定的了。  我怀玖玖的时候,有个关系非常亲密的同事也有喜了,只不过她是计划受孕,我是意料之外。当我一脸怀疑的跟她控诉放鸽子的大姨妈时,她让我赶紧上验孕棒。根据那时的计算,我的预产期是11年9月10日,她是11年9月下旬。结果8月20号,她家的胖小子就急不可耐蹦了出来。而原来该是姐姐的玖玖却迟迟没有动静。  虽然如此,但同事的经历坚定了我顺产的决心。她身材比我瘦弱(楼主生前一天体重77公斤如同门板),先破水再急忙赶去医院。虽说宝宝还不到36周,却也有6斤多重。宝宝枕后位,她本想剖宫产,但等到早上宫口已经开全,就索性自己生了。据她说,是宝宝露头以后医生帮忙推进去把宝宝转个位置再重新生出来的!!!真是个英雄妈妈!  有了她的激励,楼主一直很淡定的等着玖玖自己发动,瓜熟蒂落。谁知时间一天天过,蛋定女皇玖玖一直坚守岗位。过了41周,LZ坐不住了,医院一趟趟去,只是胎监和B超显示宝宝都不错,羊水胎盘也还好。到41周+5天,LZ终于开始跟老公商量剖宫产事宜了。跟老公熟悉的产科助产士商量后,她先帮我人工拨膜,我再去爬楼梯看有没有动静。于是LZ挺着41周+5的肚子爬了12个来回13楼。  41周+6,或许是爬楼梯的功效,LZ见红了。42周凌晨2点过8分,已经住院的LZ被阵痛惊醒了。  这里提醒广大准妈妈!!!开始阵痛以后一定保持淡定,能睡尽量睡,保存体力,否则后面会非常辛苦。LZ由于阵痛的来临过于兴奋,加上医院的床睡的不习惯,就在产科溜达了一晚,还自以为走动可以帮助生产,结果完全无效。  42周早上医生查房以后,护士给LZ检查,开一指半。这时LZ的胎监情况已经不特别好,宝宝心跳会降到100以下。医生让LZ考虑是剖还是顺,LZ跟老公商量过后还是决定尽量顺。这里说明,LZ宝宝只是心跳在宫缩瞬间会降到比较低,但随即立刻回弹,这是LZ决定试试顺产的原因之一。如果准妈妈的胎监宝宝心跳一直持续低位,就应该马上进行剖宫产以防宝宝缺氧。另一个原因是LZ家族遗传心动过缓,医生们考虑这个因素之后也答应让LZ先试试顺产。  到中午12点以后,LZ依然是一指半,于是开始吊催产素。吊催产素后宫缩加剧,但开宫口仍旧毫无进展;下午4点左右实施人工破水催产,LZ已经痛得恨不能从13楼自由落体,宫口还是保持一指半。  快下午7点时LZ被紧急推进手术室,传说中麻醉的疼痛都无法感知了,只知道打过麻醉后全身发抖发冷,7点7分玖玖被拔出来,据围观的老公说,刚露了个头,屁股还在往外举的半空中就“答吧”一坨粑粑便在护士的手上。粑粑精由此诞生。  
12:49:00    给母乳喂养的小宝贝喝水不但是不必要的而且是有害的,这是真的吗?   -----------------------------  以下图片出自卫生部母乳喂养手册    
支持来了~~~~  普及一下比较好~~~~奶粉太不安全了。
    玖玖出生后,我已经精疲力尽。加上家里一群人等候,就也没有让她马上吮吸刺激开奶。这里提醒广大新妈妈,早吮吸早开奶。产后一小时内让宝宝及时吮吸对促进妈妈泌乳至关重要。  对宝宝来说,第一口奶是妈妈乳头而不是牛奶的意义在于通过吮吸妈妈乳头建立起有益的肠道菌群,从而为避免以后过敏打下基础。  如果能够重来,我会给玖玖一个全母乳的开始。  入夜,来看望的家人朋友都陆续回家了。玖玖除了刚见识世界的那四五十分钟是睁开眼睛的,其他时候都在睡觉。为了开奶,我让老公替宝宝吸。我很盼望他能吸出些什么,可是什么也没有。  那天半夜,宝宝醒来,护士教给我陪床的婆婆用奶瓶给宝宝喂牛奶。我们按护士的吩咐泡了30毫升牛奶,宝宝吃下去不到10毫升。
可以的话,在孕期就进行乳房的按摩护理,也有助于尽早开奶~  
以下转自2007年世界母乳喂养周的“母乳哺喂——第一个小时拯救100万个婴儿”的报道    第一小时喂养是关键      据世界卫生组织中国代表处消息,全世界每年有150万婴儿直接死于非母乳喂养。最新研究证明,可以挽救上百万新生儿生命。母乳不但提供给了宝宝最营养的食物,可增强婴儿免疫力和抗感染,为宝宝安全健康提供抵抗疾病侵袭的盾牌,要早吸吮促进母乳喂养。      产后第一个小时内开始哺喂母乳可减少新生儿死亡的可能,同时新生儿随着哺喂母乳的时间延迟,新生儿死亡的危险性明显增高,据徐剑秋介绍这是因为婴儿发育未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造成生命危险,母乳含有免疫球蛋白,免疫细胞和其他免疫抗病物质,使新生儿不易出现肺炎、腹泻等,尤其是初乳更能抑制细菌繁殖,使宝宝不易患过敏性疾病。      据研究显示,在宝宝出生一个小时内,吸吮反射也较为强烈,此时尽快让宝宝吸吮可以刺激乳汁分泌,保证足量乳汁分泌,早吸吮,这样妈妈体温适合婴儿保温,还可刺激母乳泌乳反射尽快形成,早早产乳及乳汁分泌,增强婴儿抗病能力,让宝宝更健康地生长发育。      产后第一个小时内开奶好处多多      初乳所含的营养成分和免疫物质,能为婴儿提供营养和第一次免疫保护。      有利于促进母亲乳汁的分泌。      婴儿的吸吮反射通常在出生第一小时内最强,此时利用婴儿的吸吮反射,可以帮助婴儿建立正确的乳头含接方式。      婴儿的吸吮可促进子宫收缩,有助于预防产后出血。      在哺喂婴儿时,能为婴儿提供其最需要的皮肤接触和温暖,尤其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母乳喂养对低体重儿最有帮助,因为他们的死亡率较高,出生后需要更多的支持,以帮助其吸吮。      产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制定的成功母乳喂养十项措施中的第四项措施,是成功实现母乳喂养的有效方式。需要强调的是,母乳喂养还需要得到来自家人、医务工作者和社会的支持,包括正确的哺乳指导、按需哺乳、避免使用奶瓶等。    
以下摘自崔玉涛医生:  第一口奶的意义:根本不在于妈妈到底有没有奶,而在于细菌。新生儿的肠道通透性强,在产后第一时间吸吮妈妈的乳头,可以将妈妈乳头上的需氧菌吃进去,需氧菌会在宝宝肠道繁殖,消耗掉肠道里的氧气之后死亡,这些细菌的尸体会形成保护膜弥补肠道的通透性,这个时候孩子会将妈妈乳腺管里的厌氧菌吃进来,就形成了肠道的健康菌群,多数是双歧杆菌。而妈妈身体上的常住菌群对宝宝来说是可以适应的,可以帮宝宝建立正常的常住菌群,帮助宝宝形成免疫,抵御有害细菌的侵害。  可以说,如果新生儿体重下降没有超过7%,就无需添加任何奶粉或其他食物甚至包括水,因为新生儿从母体带来的营养足以维持他几天的能量,而且新生儿的胃只有樱桃大小,也并不需要大量的奶水,妈妈看起来量少但热量高营养丰富的初乳是最适合新生宝宝的食物。   第一口奶给宝宝一定要是母乳。一岁内的婴儿过敏大部分是牛奶蛋白过敏,根源就是出生后的第一口奶。一岁内的宝宝肠道没有发育好,肠壁缝隙大,对除母乳外的所有蛋白都不耐受,无论是牛奶羊奶其中的免疫蛋白都和人乳中的免疫蛋白不同,所以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我们脆弱的孩子,请相信母乳最好,这是自然界千万年的自然选择。牛奶和羊奶也是好的,但是最适合的是牛羊的孩子
呵呵,支持母乳妈妈!女儿是个纯母乳宝宝,现在22个月了,打算实现纯母乳两周岁的目标,现在看来,完全不是问题了,呵呵。
我有个50多天的宝宝,我现在奶水不足,什么下奶的汤都喝了,都没有用,有一边还不出多少了呢,怎么办,?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改善么?
    我有个50多天的宝宝,我现在奶水不足,什么下奶的汤都喝了,都没有用,有一边还不出多少了呢,怎么办,?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改善么?
  -----------------------------
  奶水不是喝出来的,是宝宝吸出来的。要想奶多,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正确衔乳,按需喂养”。如果宝宝已经在用奶瓶喝奶粉并出现不爱吃妈妈奶的现象,很可能已经乳头混淆了。建议慢慢减少奶瓶和奶粉,把宝宝挂在身上,宝宝想吃就吃,不要看时间。
23:01:00    我有个50多天的宝宝,我现在奶水不足,什么下奶的汤都喝了,都没有用,有一边还不出多少了呢,怎么办,?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改善么?  -----------------------------  同楼上建议。  你判断奶水是否不足的标准是什么呢?有的新手妈妈会以为一定要乳房涨或能滴滴答答挤出来很多才是足够,其实这是误解了,只要宝宝24小时的尿量有5、6次,你的母乳就是足够的。    放松心情+多让宝宝吸,是产奶的王道,平时均衡营养,适当补充水分就好了,也不要光喝下奶汤而不吃其他的。就算你感觉不到奶胀、感觉不到宝宝在大口吃或听不到吞咽声,都没有关系,只要宝宝精神状态好、尿量足,你的母乳就是足够的~
23:01:00    我有个50多天的宝宝,我现在奶水不足,什么下奶的汤都喝了,都没有用,有一边还不出多少了呢,怎么办,?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改善么?   -----------------------------  乳汁是即时产生的。宝宝吮吸妈妈乳头,从而刺激妈妈身体分泌泌乳素,进而产奶,再输送到乳房,最终被宝宝吸出来。  觉得奶水不足的妈妈,只需要加强吮吸,让宝宝多吸,或者自己额外用吸奶器增加刺激,坚持一段时间,奶水就自然躲起来了。
大本营默默蝶影前来报道啦~~  希望每一位妈妈都坚定信心,给宝宝最好的食物!加油吧妈咪们!其实纯母乳真的不难做到。
很多医院在婴儿出生后,母亲还没有乳汁的时候会指导父母给宝宝喂牛奶,并且一次喂30毫升。殊不知这样做使新手爸妈进入了两个误区。  第一,用奶嘴后宝宝出现乳头混淆。吸过了方便的奶嘴,不会吸妈妈的乳头了,之后一接触妈妈的乳头就哭,或者根本不愿意吸妈妈的乳头。  第二,小宝宝的胃只有玻璃珠大小,但因为胃是个有弹性的器官,一下子就被奶粉撑大,造成宝宝的过度喂养,严重时甚至危害宝宝生命。    其实,宝宝出生后,即使妈妈没有立刻泌乳,只要宝宝的体重没有下降超过出生体重的百分之七,就无需喂食任何东西。退一万步讲,妈妈实在要给宝宝喂些什么,也应该用勺子,而不是奶瓶。    我的宝宝因为我的无知,用奶瓶喂养并且按照奶粉说明书的剂量冲泡,给我之后的追奶路带来了异常巨大的困难。
先转发一篇关于过度喂养的文章。作者是母乳达人,母乳喂养大本营的版主冷雨送秋寒。她是经过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考试认证的催乳师。文章内容源自她的催乳师培训课程笔记。    这10天的学习,被强灌的知识真是太多了,收获非常大,感触非常深,陈文山老师一直强调的是我们虽然叫催乳师,但是我们实际的工作是母乳喂养指导师,只要是妈妈都有奶,这个奶不是靠我们催出来的,是我们给予正确的喂养指导之后才能实现母乳喂养的,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让产妇看见自己有奶,是要让孩子真正吃到母乳。         学习之后感触最深的就是过度喂养的事情,所以今天先来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以前我对过度喂养的认识并不是太确切,只知道喂多了会肥胖,比如乐乐幼儿园的同学,体重超标会被限制吃饭,多喝水不添饭,那时候只是觉得孩子很委屈啊,小孩子肥胖了以后可能会更容易有一些疾病什么的,从来没有再深入的想过,而上了课之后才知道,原来过度喂养如此普遍,而人们对过度喂养的认识又是如此的欠缺,是真真切切的心痛了。         宝宝刚生下来的时候胃容量是5-7毫升,据我听说的产科医院要求给新生儿添加的奶粉量都是30毫升,好一些的有建议加10毫升的(这算有良心的了),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宝宝生下来就直接被过度喂养了,但是无数的老人和新手父母还一直觉得自己的孩子没吃饱,这是何其悲哀的一件事啊。至于医生所谓的低血糖的说法更是吓坏了爱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导致过度喂养一直在持续并且不断加剧。         徐老师在课堂上讲了她亲眼看见的新生儿被灌下120多毫升奶粉的案例,最直接的伤害是心衰,因为宝宝的血液全都供应到肠胃去了,负担太严重了,心脑供血严重不足了。这个例子让我们很震惊,胃是有弹性的,可以被撑大无数倍,但是后果也是惨痛的,所谓的把胃口撑开的话是存在的,但是百害无一利,多么希望准妈妈就可以了解这些事情,真的不要准备奶粉了,唉。         大自然是神奇的,人类的进化也是神奇的,陈文山老师说,为什么其他哺乳动物都有奶来哺育子代,因为那是自然本能;为什么人类就要吃奶粉,因为人类是高级哺乳动物,有思维,认为自己没奶就真的没奶了。         新生儿因为了解妈妈在产后3天内母乳分泌量少,所以会在孕晚期储备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物质,这个储备可以维持72小时左右。胎儿娩出后10-30分钟吸吮反射达到高峰,是最佳开奶时机,1小时以后会转入抑制期,孩子基本上就会睡觉。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过早过量添加奶粉的危害,这里老师讲了两个词,我记录的不是很详细,大概理解一下吧,就是“营养程序化”和“代谢印记”,即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营养物质的摄入和代谢会对机体结构、功能及物质能量代谢产生长期的影响。而母乳不会过度喂养的原因是母乳中的瘦素浓度与婴儿血浆中的瘦素浓度呈正相关,作用于下丘脑的摄食中枢,发出饱食信号,抑制摄食。         对于新生儿而言,过量的奶粉会直接影响妈妈下奶,前2周是泌乳反射建立的关键时期,而泌乳反射的建立就靠宝宝对乳头的吸吮,刺激下丘脑的垂体前叶和后叶分泌泌乳素和催产素,新生儿大脑发育不完善,睡眠就比较多,加上奶粉过度的喂养,确实会让人觉得孩子很“乖”,睡的很“好”,孩子昏睡,吸吮次数不够,直接就导致妈妈母乳不足了,孩子的胃口也被撑大了,以后的母乳道路就会越来越艰难,甚至多数人就直接放弃了母乳,纯人工喂养了。    补充关于饥饿感的问题,新生儿是没有饥饿感的,因为生下来胃里有羊水,所以孩子即使吃不到奶水也不要紧,他并不觉得饿,在生下来一小时以后基本上都会进入一个抑制期,会睡觉,所以也不会觉得饿了。饥饿感的产生来自胃的排空,比如大人都体会过的饿过劲,在胃从饱胀到排空的过程人会感觉到饥饿,胀满的时候,还有排空之后都会失去这种感觉,所以小宝宝如果没被灌奶粉的话,他是不会感受饿这个感觉的,他就很自然的和妈妈的泌乳相配合,通过不断吸吮来刺激妈妈泌乳,然后让妈妈的乳汁满足他的需求。如果生下来就加奶粉,而且量很大,那么就人为的让宝宝的饥饿中枢提前工作了,胃撑的太大,排空之后的回缩就会非常的难受,孩子肯定会剧烈的哭闹,而大人看见孩子哭就受不了,继续用奶粉去撑,恶性循环就愈演愈烈了。
产后48小时我开始胀奶。那时正好镇痛泵失效,我还没来得及感受伤口的疼痛,只觉得乳房又硬又胀又烫。护士看过后说是奶下来了,让我赶紧给玖玖喂奶。可是玖玖只是自顾自呼呼大睡,根本没有醒来的迹象。我怀孕时一心一意母乳亲喂,也没囤吸奶器,只能让老公帮我把奶挤出来用奶瓶装着等着玖玖醒来让她吸。挤奶的痛苦就不提了,一滴奶十滴泪都是轻松的说法。我的另一个同事,胀奶后让催乳师揉开,基本是痛昏了过去。  可是打击人的在后面。半夜,玖玖醒了,根本不愿意吸我的初乳!!!即使我让婆婆用小勺喂她她也不吃。没办法,只能另外泡了牛奶给她喝,她还是只喝个几毫升。  现在想来,半夜醒来的玖玖很可能根本就不饿,只是吮吸需要和安全感缺失让她需要妈妈的怀抱,而我却把她推给了奶瓶。好在那时她还自己控制,喝牛奶一次只喝几毫升,没有被迅速撑成大胃王。  奶下来后,白天我强忍伤口的疼痛抱着玖玖喂奶,晚上则由婆婆喂一次奶粉,我睡觉休息。这样一直持续到十天后出院。喂着喂着,我的奶丝毫不见增加,奶粉却越添越多,到玖玖二十几天时,她一顿几乎能喝下一百二十毫升牛奶了。公公婆婆都觉得宝宝能吃是好事,我却开始怀疑。  那时下奶的汤我没少喝,传说中有用的催奶秘方也打听了一个又一个,通草什么的也用上了,黄花菜更是顿顿吃。我妈妈生我时就没有奶,我自己吃牛奶长大,家人说,或许是遗传,就这么混合喂养下去吧,反正也不是一点奶也没有的。  到月子后期,我开始偷偷上网搜索催奶方法,无意中找到母乳喂养大本营,这才找到了“奶少”的根源。原来吮吸才是催奶的关键,夜间吮吸更是增加奶量的独门绝技。由此我开始追奶之路,坚持亲喂,只要宝宝醒着就让她吸奶,眼看着奶量慢慢上来了,奶粉也从原来每天加4次减到加2次了。  可是这时,我和宝宝同时感冒了。
感冒后我不再给宝宝喂奶,为了保住宝宝的口娘,我开始用手机订闹钟,每两小时吸奶器吸一次奶攒起来给宝宝吃。  因为不知道母乳喂养宝宝需要吃多少才饱,我是参照奶粉包装上的奶粉量给宝宝攒母乳。刚开始两小时只能挤出二、三十毫升奶,要挤好几次才够宝宝吃一顿,两天以后慢慢多起来,吸奶器也用得熟练了,一次可以挤四五十毫升奶。到每两小时可以挤六十毫升时,我的玖玖终于彻底摆脱了奶粉,开始全母乳。这时宝宝已经四十几天了,我历时3个礼拜的追奶之路终于成功了。
对于追奶,我的经验是,第一,要了解乳汁是如何产生的,只有清楚乳汁的产生过程才能知道如何下手能增加奶水。  第二,要知道怎样判断母乳充足,我就是因为无法判断,只能硬生生参照奶粉袋上的牛奶标准,结果追奶过头,现在每天多出几百毫升奶,而且动不动就奶结,时常面临乳腺炎的威胁。
如何判断母乳是否充足呢?以下图片出自卫生部母乳喂养手册    
以下出自西尔斯医生    尿量  吃足了的婴儿,每天尿湿4-6个纸尿裤,或者6-8片尿布。  尿的颜色是清的,或颜色很浅。如果尿的颜色很深,说明婴儿摄入的母乳不够。    便便  吃足了的婴儿,出生一周内胎便应该排净。第2-4周(月子里),每天会大便2-3次以上。1-2个月后,随着肠道发育完善,大便次数一般来说会减少到每天1次。很多母乳喂养的孩子,会每三四天大便一次。  尿量告诉你宝宝是否吃到了足够量的母乳,便便的情况告诉你宝宝是否吃到了足够的后奶。如果只有几周大的宝宝大便太少,你要看看他的衔乳姿势是否正确。    喂养  妈妈喂奶后比喂奶前乳房软些。喂奶前后乳房柔软程度的差别随着宝宝长大会逐渐减小,直到妈妈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  喂奶时,宝宝的吸吮刺激出妈妈的奶阵(注:奶阵下来的奶就是后奶了),如果妈妈对奶阵没有感觉,可以观察宝宝,看到宝宝每吸吮一两下就吞咽一次。    体重  第一个月内,体重平均周增长112-200克,6个月内,每月平均增长500-1000克(注:折合每周116-233克,但已经不适合按周称量体重了)。注意,这是平均值,不是最小值。以为没到平均值就是不达标的同学,请复习初中数学。    不要担心母乳不够  1. 母乳喂养是个关于信心的游戏。没有什么比担心母乳不足更能打击妈妈的自信的了。如果宝宝尿量够了,大便符合上面所说的规律,体重在正常范围,那就是吃够了。    2. 频繁吃奶,或者刚吃完一顿就又要吃,不一定是因为饿。宝宝会因为饥饿之外的很多原因要求吃奶。宝宝可能只是寻求吃奶时和妈妈的那种亲近和安慰,可能只是需要靠吸吮动作来辅助自己入睡。    3. 如果尿片数量够了,别担心你的奶量了。勤喂就好。确保宝宝正确衔乳,好好吸吮。  然后,别焦虑
下面说说乳汁的产生    制造乳汁的原材料由妈妈的血液运送到妈妈的乳房。乳房把这些原材料转变成宝宝的完美食物——乳汁。       乳汁的成份会随着宝宝的需求的变化而发生细微的变化。       母乳妈妈们都知道哺乳的基本原则:供需平衡,但其深层次的内容还需要科学研究来不断揭示。       乳房是由一些分泌腺组成的。在这些分泌腺中有一些象葡萄似的一串串细胞,这些细胞串被称为细胞泡。乳汁是由这些细胞泡分泌出来的。分泌出来的乳汁沿着输乳管流到乳头上的出乳口。      细胞泡和输乳管组成一个叶,大部分的妇女每个乳房中有7-10个腺体组织的叶。除了这些制造乳汁的叶,乳房中还有脂肪、神经、血管,以及连接彼此的组织。乳房的大小只决定于其中脂肪组织的多少,而乳房中脂肪的数量并不影响到乳房分泌乳汁的能力。       乳房的改变发生在怀孕早期。乳房的增大是由于身体里的雌激素和孕酮刺激细胞泡的生长,使其为乳汁的分泌做好准备。在怀孕期间,乳房已经开始制造乳汁——初乳。但大量的乳汁的产生是要靠宝宝出生后荷尔蒙的改变来实现的。       胎盘娩出后,雌激素和孕酮的水平迅速下降(怀孕期间他们的水平较高),取而代之的是泌乳激素(通过细胞泡分泌乳汁的荷尔蒙)。乳汁的分泌量在宝宝出生后的最初几天迅速增加,“下奶后”,妈妈的乳房也会很快胀起来。       当宝宝开始吸吮妈妈的乳房时,他的吸吮刺激了乳晕上的神经,向妈妈的大脑发出信号。大脑释放出另一种荷尔蒙——催产素。催产素引起细胞泡周围的细胞收缩,把细胞泡中的乳汁挤到输乳管中,进而输送到乳头。这就是非常重要的“喷乳反射”,有效地“排空”乳房,让宝宝得到充足的乳汁。(阳妈小注:喷乳反射是我们俗称的“奶阵”的学名。当妈妈累了、生病了或者压力大了,都有可能抑制“喷乳反射”,这样有乳汁分泌出来,却没办法有效排出。)       乳汁的持续分泌靠的是宝宝从乳房有规律地取出乳汁。长久以来,我们都知道成功哺乳的关键之一就是允许宝宝不设限地、频繁地、有效地哺乳,尤其是在最初几周。但近来的研究更关注于:宝宝的吃奶行为如何影响妈妈的乳汁分泌,以及妈妈制造和储存乳汁的能力如何影响宝宝的吃奶频率。       此资料由阳妈翻译自国际母乳会出版物《THE WOMANLY ARE OF BREASTFEEDING》。  
这两张图片会更为直观说明乳汁是如何产生的            
上面两张图。。。就好比乳房是个工厂。。。宝宝吮吸就是下了订单。。。于是下垂体就分泌泌乳素。。。然后乳房工厂就分泌乳汁。。。最后被宝宝吸出来。  所以母乳不足的妈妈们喝催奶汤也好,找催奶偏方也好,都不如加强宝宝的吮吸刺激,“订单”越多,“产品”乳汁也就越多。
学习了.我宝宝现在十多天.之前被灌奶粉了.食量非常大.母乳完全不够她吃.可偏偏我的乳房还漏奶.有时突然一阵劲上来乳头就自动溢乳,打湿衣服还流失了营养价值高的前乳.不知楼主对溢乳了解吗?我现在很迷茫,不知该不该坚持下去  
5:55:00    学习了.我宝宝现在十多天.之前被灌奶粉了.食量非常大.母乳完全不够她吃.可偏偏我的乳房还漏奶.有时突然一阵劲上来乳头就自动溢乳,打湿衣服还流失了营养价值高的前乳.不知楼主对溢乳了解吗?我现在很迷茫,不知该不该坚持下去  -----------------------------  母乳最重要的是母亲对孩子的爱,以及对自己的信心,另外就是按需原则,也就是相信你的宝宝能自己知道饥饱,能自己吃饱。    宝宝才10多天的话,吸吮需求会很高的,所以你会觉得宝宝一直需要吃啊吃    溢乳也是你母乳充足的表现,不要去纠结你到底有多少奶、够不够宝宝吃的问题,乳房是没有刻度的,而且母乳是根据宝宝的吸吮而产生,也就是只要宝宝给你“下订单”,你的身体就一定能生产宝宝需要的乳汁,只是各人体质不同,也许有快有慢,但一定能满足宝宝的需求。    坚持吧,为母则刚。
5:55:00    学习了.我宝宝现在十多天.之前被灌奶粉了.食量非常大.母乳完全不够她吃.可偏偏我的乳房还漏奶.有时突然一阵劲上来乳头就自动溢乳,打湿衣服还流失了营养价值高的前乳.不知楼主对溢乳了解吗?我现在很迷茫,不知该不该坚持下去      -----------------------------  不知道宝妈是怎么判断母乳不够宝宝吃的?如果是因为宝宝一松开乳头就会继续找,那大可放心。小宝宝有很高的吮吸需要,我曾经试过不主动拔乳头让宝宝一直吸,结果她持续吸了4个钟头,真是吓了我一跳呢。不过跟群里和论坛里的妈妈们交流后,我发现大部分宝宝都是这样的情况。小宝宝通过对妈妈乳头的吮吸达到安心,得到安全感。  另外小宝宝吃奶时吸吸睡睡也是正常的表现,跟妈妈奶多奶少没有关系的。  至于溢乳,正是你奶水充足的表现,也是母爱的表现。很多妈妈,在哺乳期甚至一听到宝宝的哭声就会溢乳。  所以你大可放心喂奶吧,相信你一定能实现全母乳喂养的。
兔妈,哎呀,涯叔太坑爹,只能新注册账号来了。o(╯□╰)o
5:55:00    学习了.我宝宝现在十多天.之前被灌奶粉了.食量非常大.母乳完全不够她吃.可偏偏我的乳房还漏奶.有时突然一阵劲上来乳头就自动溢乳,打湿衣服还流失了营养价值高的前乳.不知楼主对溢乳了解吗?我现在很迷茫,不知该不该坚持下去      当然要坚持母乳啊。你都弄湿衣服了,怎能说自己母乳完全不够呢?话说,只要你愿意,母乳一定会够的。我月子里也经常弄湿衣服了,母乳太多,一天要准备好几块大毛巾,一边宝宝吸,一边让它自己流掉。有时吃着饭,奶就自己流下来了,我就用小毛巾垫着,一天换好几件衣服。现在宝宝三个多月了,就不会弄湿衣服了,带个防溢乳垫嘛。
母乳喂养的好处。          图片来自卫生部母乳喂养手册  先说说母乳喂养的好处吧。以下内容转自小巫《母乳喂养的101个理由》,我节选一些大家关心的母乳和配方奶的比较。      3. 母乳喂养满足婴儿情感的需要        所有的婴儿都需要被抱在怀里。研究显示早产儿如果得不到拥抱和抚摸则更容易死去。对无论那个年龄段的婴幼儿来说,最让他们感到安慰的事就是被紧紧抱着,依偎在妈妈怀里吃奶。一些喂奶瓶的父母懂得喂奶瓶时搂抱宝宝的重要性,另一些则不明白这个道理。尽管父母们的意图是好的,但在孩子嘴里塞上个奶瓶让他们自己吃的诱惑总是存在的。或者,等宝宝大一些时,让他们自己拿个奶瓶独自坐在一边。这在情感上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对宝宝的身体也有害。没人照看的孩子会噎着。而且,让孩子吃着奶瓶入睡导致蛀牙。        4. 母乳提供完美的婴幼儿营养        “人奶是喂养婴幼儿唯一优越的食品,而且它就是适用于人类的。选择任何替代品喂养与之均相去甚远。就生长、健康、发育和所有其他短期和长期的益处来讲,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应被树立为被参照的、规范的样本。”      6. 配方奶喂养的女宝宝成年后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大     在婴幼儿时期吃配方奶的女孩成年后患乳腺癌的几率较高。吃过母乳的女孩,哪怕只吃过很短一段时间,她无论是在绝经期前还是绝经期后得乳腺癌的风险都比吃奶瓶的女孩低25%。        7. 人工喂养与较低的智商相关        支持这一论断的最新研究来自于新西兰。在那里,一项对1000多个孩子持续了18年之久的纵向研究表明,那些在婴儿期得到母乳喂养的孩子无论智商还是学习成绩都胜过那些人工喂养的孩子。        8.母乳永远唾手可得,且与配方奶粉相比,包装更好    9.母乳有助于胎便的排出        婴儿出生时,肠道内有沥青样的粘稠胎便。初乳,或早期的乳汁,是专为帮助婴儿排出胎便而特别设计的。        10.母乳中含有抵抗疾病的免疫物质,并帮助宝宝免疫系统发育        这两个好处配方奶粉都不具备。    11.母乳比配方奶更易消化        “相比其他动物的乳汁,宝宝更易消化人奶,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人奶中含有一种能够帮助消化的酶。与牛奶相比(大部分配方奶都以牛奶为原料),人奶在婴儿的胃里形成更软的凝乳,能更快地被人体系统所同化。尽管人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低于牛奶,但几乎全部都是宝宝能够利用的。相反,牛奶中大约有一半的蛋白质被当作废物排出了宝宝的体外。同样,母乳喂养的婴儿对铁和锌也吸收得更好。    18.人工喂养会增加宝宝患I型糖尿病(青年发病,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的风险        芬兰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很小时就开始食用奶制品以及儿童期大量食用牛奶会增加儿童体内牛奶抗体的水平。这一因素与依赖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增加是独立相关的。        23.人工喂养更易导致宝宝过敏     24.母乳降低宝宝得哮喘的风险     
母乳喂养的宝宝在较大时(6岁或以上)患反复发作的喘息的风险较低。       55. 总体来说,母乳喂养的宝宝更健康     63. 牛奶是给小牛犊喝的。        人类的奶包含完全不同比例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牛奶是设计来快速增加体重、推动身体以惊人的速度生长的,在这同时它只发展一头牛需要的脑力就够了。牛奶里的荷尔蒙是针对牛的,而不是针对人的。其实要是你停下来想想,人类竟然能喝另一个物种的奶,这还真的有点不可思议呢。        64. 人奶是为人类的小宝宝设计的。        小牛犊喝人奶也许得不到什么好处。人奶是设计来发展大脑并促进渐进的身体生长的。     74. 不需要费心选择品牌        每一种模拟人奶的配方和它所有的竞争者都不尽相同,但没有任何一种能复制到接近母乳的程度。在花样繁多的奶粉中判断哪种最好,对喂配方奶的妈妈可能是个痛苦的过程。不论选择哪一种,“越来越越清楚的是配方奶永远不能复制母乳。母乳中有活细胞、荷尔蒙、活性酶、免疫球蛋白,和婴儿配方奶无法复制的具体特殊结构的化合物。”    98. 不用担心又新发现了什么配方奶中缺乏的成份        “配方奶”确确实实就是根据某种配方人工合成的人奶。而实际上不存在一种配方可以复制真正的母乳,因为正如(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最近在一个声明中所说的“……母乳中的真正化学构成任是未知的。”        “吃配方奶的宝宝所依赖的产品尽管相互之间有所区别,但是人们不断发现它们缺少某种非常重要的营养成份... ... 但是通常在对婴儿造成事实伤害之后或是在消费者巨大压力下,这些营养成份才会被添加到配方里。”   
兔妈,我来了,还好改了密码就能上了,我是火柴,先顶了再说
好吧,我也要强调下,兔妈,我是西西妈。
娃2快2个月了,刚开始20天都是混合喂养,总觉得宝宝吃不饱,来了兔妈这个群,被灌输了母乳喂养的思想,现在全母乳,谢谢兔妈
兔兔,来了,支持下,我是beargirl
母乳不足的真相  专家观点:奶不足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给孩子加奶(粉)了。尤其是生完的前3天。当孩子吮吸妈妈的乳头的时候,这个反应就会反射到妈妈的脑垂体。妈妈的脑垂体产生了2中激素(泌乳素和催产素),这个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又来到了妈妈的乳房。泌乳素作用在乳腺上,乳腺就产生了乳汁。催产素作用在肌肉上,肌肉一收缩,把奶送到乳头乳晕,孩子就吃到奶了。尤其是夜间要刺激,因为夜间产生的泌乳素比白天多。如果你不让孩子刺激,不让他吃,。。 就没有泌乳素的产生,就没有奶了。(《健康之路——母乳喂养有学问》建议大家都去百度搜索一下这个视频看看,很有启发)  
虽然原本就全母乳,但是对母乳知识了解不多。来了兔妈这个群后,才发现母乳处处有学问啊。感谢兔妈啊。
我就是在哺乳期甚至一听到宝宝的哭声就会溢乳,奶眼比较松,买了哺乳胸罩,但是为了方便给宝宝喂奶,在家一直没有穿,所以就用纱布手帕垫着
@dianrui-16 14:49:00    我就是在哺乳期甚至一听到宝宝的哭声就会溢乳,奶眼比较松,买了哺乳胸罩,但是为了方便给宝宝喂奶,在家一直没有穿,所以就用纱布手帕垫着   -----------------------------  额 我表示一天24小时穿着哺乳文胸。不然怕弄湿衣服。冬天抗不牢啊。喂奶也很方便的呢。
常见发奶问题  多喝汤奶就会多吗?  专家观点:这是没有科学道理的。应该喝,喂了妈妈的营养应该喝汤,另外终归要出来这么多乳汁,所以汤水应该比平时多一些,但是不能特别多。特别多了乳汁反而会少。因为泌尿的受体和母乳的受体是在一个受体上。如果你喝的汤特别多了,你的尿就会特别多,尿占用的受体占用多了泌乳的受体占不上去,乳汁反而少。    有什么方式能够帮助乳汁分泌?  专家观点:妈妈喂奶的时候,抚摸孩子的头、拉拉孩子的小手可以帮助乳汁分泌并且对孩子有好处,有抚触的作用。但是有的妈妈的刺激不对、尤其在孩子吃奶的时候。小孩吃奶应该吃吃停停的,因为他吃奶很累。一停下来的时候,拽耳朵、挠脚心,这个一定不能做,孩子多难受啊!可以用的方式是从孩子的前额向后脑抚摸,这对孩子是一个很好的刺激。    情绪对奶水的影响  专家观点:其实奶水的分泌还是和妈妈的情绪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所以我有时在产后总和丈夫说,一定要让产妇有个良好的心情。多鼓励老婆,多安慰和体贴老婆。另外,用拇指在脊柱的两侧做旋转,一直做到腰椎,可以让妈妈放松。做的时候,妈妈把两个手放在桌子上,妈妈的头枕在胳膊上,让乳房悬着,有利于乳汁分泌。还可以帮妈妈捏捏肩膀,让妈妈的肩膀放松。    
以上观点出自《健康之路 母乳喂养有学问》,建议各位搜索观看。
以下图片均出自卫生部母乳喂养手册        
辅食添加问题。  很多妈妈在宝宝3、4个月就急于添加辅食,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对于小宝宝来说,母乳才是最安全吸收最彻底的食品。至于很多老人的观念给宝宝喝米汤喂烂面条之类的,在6个月以前都是不安全的,会伤害宝宝的肠胃。                      
楼主真是我的福星啊,我媳妇和小宝也是纠结在母乳和人工上。小家伙才3个礼拜,平常吃90ML。看来没有做好功课的确好可怕啊。还好看的这个,我要把他引导到正确的母乳喂养道路上来。    顺便问个问题,媳妇一个乳晕后面有个小肿块,打了针,挤压了也没下去。这个影响母乳喂养吗????急啊
因为种种原因,新妈妈们在宝宝出生一两个月甚至三四个月里,选择母乳瓶喂或者混合喂养,可是宝宝在某一天,突然不认妈妈奶了,或者不吸奶瓶了,有时妈妈觉得宝宝把自己吸得很痛,造成乳头皲裂了,有时妈妈觉得宝宝怎么不好好吃奶了,等等等等……    请注意,这很有可能是宝宝乳头混淆了。      乳头混淆通常有三种形式:  1.宝宝拒绝奶瓶,只认乳头,这样的混淆是最好的,很多妈妈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实现了全母乳;  2.宝宝拒绝乳头,只认奶瓶,这时妈妈们可能会选择瓶喂,可是瓶喂之路艰难辛苦,很多妈妈坚持不下去只好放弃了;  3.宝宝能够尝试去吸奶但吸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造成妈妈乳头皲裂,奶量不上去,宝宝吸不到足够的母乳而哭闹等等现象,也是很多妈妈急切地想要纠正乳头混淆的原因。    为什么会造成乳头混淆呢?  宝宝吸吮乳头与吸吮人工奶嘴(包括奶嘴和安抚奶嘴)的方式是不同的。  1.吸吮乳头时,必须张大嘴;而吸吮人工奶嘴时,宝宝的嘴只需稍微张开就可以了。  2.母乳喂养的宝宝用牙龈和舌头挤压乳房组织以得到奶水;而瓶喂时宝宝不需用很大的力气就可以得到持续不断的奶水。  3.母乳宝宝吸吮乳头时必须含住大部分的乳晕;而吸吮人工奶嘴是不同的。  4.瓶喂时奶水不用怎么费劲就可以被吸出来,不象亲喂时要等待妈妈奶阵的到来,当奶水流速太快时宝宝会直接用舌头顶住奶嘴不让奶水流出来。这个动作当用在妈妈的乳头上时会直接把妈妈的乳头顶出嘴外。    正是因为这两种不同的吸乳方式,会导致宝宝产生乳头混淆。乳头混淆同新妈妈们遇到的很多困难一样,都是可以克服的。    那么,为什么要克服困难亲喂呢?  亲喂时,宝宝一切都在你的控制之中,他吸奶,呼吸,休息,一切都很平静而且氧气水平都比较高。但是用奶瓶喂乳就不同了,这种方式比较被动,只要将奶瓶放在他的嘴前面可以开始吮吸了。有时奶瓶的出奶量比较大,只有很少时间让他休息,所以他的氧气含量比较低。  吃奶时除了会消耗宝宝很多的能量、减少宝宝肥胖的几率外,还能增加宝宝的心肺功能,这是宝宝最原始的运动方式;妈妈在哺乳过程中,通过每次对婴儿皮肤的接触、爱抚、目光交流、微笑和语言,更好地进行母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婴儿的情绪稳定,也有益于婴儿的智力发育    而且,妈妈们也要注意瓶喂的误区  1.瓶喂一顿似乎能吃更多睡的更长,是瓶喂更好些吗?  答案是:不,不是的。  瓶喂过的妈妈都有体会,总是会不自禁的纠结于那个刻度,纠结于刻度的根本当然是希望宝宝能吃到最好,最合适的奶量,但究竟最适合宝宝的刻度位置在哪里,其实是只有宝宝自己最清楚的。为什么不把这个自由还给宝宝呢?  因为宝宝的吮吸需求强烈,瓶喂总是很难避免过度喂养的问题。婴儿的胃只有TA自己的拳头那么大,妈妈们可以自己比一下看看,一顿里这个小小的器官能装下多少奶。所以吃吃睡睡对小宝宝来说实在是很正常的现象呢。妈妈们体会下究竟是每顿撑个12分饱,撑到下一顿也没什么胃口,要过好久才想吃东西舒服呢?还是每顿吃七分饱,少吃多餐舒服?      2.亲喂吃吃睡睡影响宝宝睡眠长不好?  答案是:不是的。  婴儿期的睡眠是在浅睡眠和深度睡眠中不断的来回过渡的,浅睡眠20分钟左右进入深度睡眠,这个轮回一个小时左右就会来回一次。所以,宝宝吃吃睡睡,吃的时候并不是完全醒的,而是在浅睡眠中,并不影响他休息。就好比大人睡觉时翻了个身,或喝了口水,你可能自己都完全没感觉到。作为妈妈,你可能希望宝宝能多多深度睡眠。但其实浅睡眠也很重要。因为浅眠时宝宝会做梦,能提供宝宝发育中的脑部视觉图像。这种在睡眠时的自动刺激,能增进脑部发育。      3.奶阵来太急宝宝容易呛奶,只能瓶喂?  答案是:不是的。  奶阵来时妈妈可以用剪刀手,也就是食指和中指紧紧夹住乳晕上方,减缓流量,或者躺喂,甚至妈妈仰躺宝宝趴在妈妈身上吃,也能有效的减缓流量。如果还是不行,妈妈可以在喂奶前先挤掉一些奶,或者喂奶时感觉到奶阵来了,用食指从宝宝嘴角插进去帮助RT退出来以免呛到。然后不用多久,你就会发现宝宝的吞咽能力已经能跟上啦。    要知道,只要一、两次的瓶喂就可能让有些宝宝不会吸吮妈妈的乳头。而另一些宝宝,几天的瓶喂就可能导致乳头混淆,甚至有些宝宝头一两个月都接受混合喂养,突然某一天就混淆了。
怎么纠正乳头混淆呢?  无论是哪种情况,要立刻停止使用人工奶嘴(同时也包括安抚奶嘴和乳头保护罩),这是把宝宝重新赢回妈妈乳房的第一步。  如果宝宝目前已经添加了大量配方奶的话,你的奶量一定很少(因为供需平衡的原理),你仍须继续添加配方奶,不过应该用杯子、碗、滴药管或者小勺喂。  你也可以在宝宝吃好后再用吸奶器吸,不用去管吸出多少量,吸出来的奶代替一部分配方奶用上面提到的方式喂给宝宝。  随着宝宝吸吮的越来越好,妈妈的奶量也慢慢建立,你可以慢慢减少配方奶的量直到不加。注意观察宝宝的大小便情况,确保宝宝获得足够的奶水。  对付一个已经有乳头混淆的宝宝,你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坚持。你要和宝宝一起努力来学习如何正确哺乳。  给宝宝更多的身体接触(可以把宝宝用背巾背在身上),随时哺乳,增加练习的机会。  在宝宝饿坏了之前让他吸吮乳头,当他满心想着他空着的胃时很难学习什么新东西。可以试着在宝宝刚睡醒的时候或者其它比较安静的时候喂奶。先挤出些奶水并且刺激出奶阵,让宝宝的第一口就吸到奶水,可以鼓励他继续吸下去。鼓励他张大嘴,给他作示范。小宝宝也会模仿大人的表情。总之,丢掉人工奶嘴,再多一些耐心和坚持,给自己和宝宝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学习,你很快就可以享受亲喂的幸福啦
奶水的分泌遵循着供需平衡的原理:透过宝宝吸吮的刺激,母亲的身体会接受讯息决定分泌多少乳汁;当孩子吸吮的越多,奶水就分泌的越多(我婆婆的农村说法是奶水跟着孩子长),当孩子吸吮的少,奶水的分泌就相对减少毫不浪费!   供需平衡是一种非常奇妙的状态。感觉非常好,但是经常被有些妈妈认为是奶少了。实际上是现吃现产,随吃随有,也不会涨奶。  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供需平衡也不是一个突然的过程,只是其中的一个现象被你突然感受到了。很多妈妈开始很恐慌不涨了怎么回事?也有很多妈妈等过了好久好久才发现“奥,现在这样子就是供需平衡啊。”什么时候达到供需平衡?每个妈妈供需平衡的时间不一样。这就跟妈妈长得不一样是一样的道理。个体差异!    有的妈妈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涨奶,但是孩子一样喂大了,身高体重都很正常。这种妈妈是天生的乳腺通畅,是最让人羡慕的了。  
还有一部分妈妈开始的时候那个痛苦啊,生孩子是一时之痛,涨奶挤奶的那个疼,让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突然有天到点不涨了就开始怀疑奶不够了。这部分妈妈是从  状态1:涨到不停挤  状态2:宝宝吃的间歇挤,或者吃完挤  状态3:宝宝吃了不用挤,不吃就要挤。  状态4:宝宝长时间不吃挤。一般为4-6个小时  状态5:长时间不吃如8-9小时才涨需要挤  状态6:怎样都不涨(这个状态估计要自然离乳才能出现吧,欢迎断奶妈妈指正)  在供需平衡时,很多妈妈经历了恐慌和疑问,很容易把宝宝发育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或者问题和“自认为奶少”联系起来,认为宝宝的一些现象是因为饿得。这部分妈妈要与宝宝与时俱进,承认宝宝的成长,而不是用过去的指标来衡量宝宝。    供需平衡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个慢慢体会的、伴随着妈妈和宝宝的成长的过程。即使是妇产科医生这样的专业人士(注别恋为妇产科医生),也是要经过“成长的烦恼”。  想要达到供需平衡吗?只需要露出乳房,抱起宝宝享受亲喂的时光
解读婴儿睡眠:不必一觉到天亮 (小巫)
与很多事物一样,对育儿理念和方式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有新的发现,得出新的结论。许多原来盛行的理念和手段,现在已经过时了,落伍了。我们在采纳的时候,需要鉴别,需要不断地更新。     
《父母》今年8月刊发表的一篇文章《让宝宝一觉到天亮》,综合了很多国内外僵化落后的观念和手法,给读者带来不准确的信息。其中的错误有以下几点:  
* 必须要宝宝一觉睡到天亮;  
* 阻止母亲用爱抚手段辅助宝宝入睡,强迫宝宝自己入睡;  
* 机械地训练宝宝,让他哭5分钟、10分钟、15分钟……直到不哭了;  
* 把宝宝留在一间屋子里单独睡眠;  
* 从4个月开始停止夜间哺乳。     
我的主张是:妈妈不应该为了自己的方便,不管不顾孩子的需求,不给孩子应有的爱抚,甚至不给孩子吃奶,把孩子推到一边儿去,让他自己睡觉。这其实是一种违背人性的理念和做法。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很多中外父母都受到过一个错误观念的引导和影响,就是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让宝宝一觉睡到天亮。     
然而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件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一觉睡到大天亮,大人不会,婴儿更不会。每个人都是在入睡、熟睡(深度睡眠)、浅睡(REM睡眠)之间循环往复,总要醒几次。只是成年人能够自主入睡、能够自我调整再次入睡,婴儿却不能够,他们需要父母的辅助。     
我们应该了解婴儿睡眠的一些科学事实:首先,婴儿的睡眠迥异于成年人的睡眠。成年人入睡快,能够马上进入深睡状态;婴儿则入睡慢,需要在父母的辅助下,经由20分钟左右的浅睡状态而后进入熟睡阶段。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有这样的经验:宝宝看似睡着了,但是一放下来就会苏醒大哭。这是因为他还没有进入深度睡眠,还需要更多的哺乳、安抚、拍哄、轻摇等等。  
其次,婴儿的睡眠周期也较成年人短,熟睡程度亦较成年人轻,醒来后,还是需要父母的辅助才能重返梦乡。这其实是他们的一种生存本能,便于一旦发生意外或感到不适,能够马上醒来向父母发出信号。另外,轻度睡眠也有利于婴儿大脑发育。  
睡眠不是我们能够强加于宝宝身上的一种状态。把孩子放下来让他自己入睡,是不现实的。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安睡了9个月,并非出生后就可以马上脱离母体单独行动,而是同样需要母亲的怀抱,需要听到妈妈的心跳、闻到妈妈的体味、感受到妈妈肌肤的温暖,藉此获得安全感。有些小宝宝在出生后头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都更乐意在父母怀抱里睡觉,这不是什么必须更改的坏毛病,而是自然正常的需要。  
比较合适的态度是创造一个适宜睡眠的环境,将睡眠逐渐导入宝宝。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宝宝安睡,更是要宝宝将睡眠看作是一件愉悦的事情,快乐地入睡,安心地睡着。  
其实,医学上对婴儿睡整夜觉的定义是连续睡眠5个小时,而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8个小时以上。     
掌握了科学知识,你会立刻发现,强行训练宝宝单独入睡,是多么不理智、不人道、也无法实现的愚蠢举措。得不到父母的安抚,宝宝无法入睡,大哭不已;父母不理睬宝宝渴求爱抚的信号,让宝宝在那里哭啊哭,且不说有多少父母能够做到如此忍心,这样做的直接后果——     
一是给宝宝幼小的心灵留下重重的创伤:我是孤独的,爸爸妈妈是不爱我的,我呼唤他们,他们不理我。好吧,我哭也没有用,反正你们不来,我不哭了,我累了,我睡了,但是我悲伤,我愤怒,我不喜欢睡觉,我也不喜欢这个世界!     
二是将父母变得冷淡漠然,对孩子的需求不再敏感,不再细心地观察孩子哭闹的具体原因,很容易忽略孩子因为生病或其他不适而发出的求救信号。     
婴儿出生后头几个月里,由于生长迅猛,兼之胃口小,消化快,夜里起码要起来一次吃奶。很早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10个月大的婴儿,对于母乳的汲取也有25%是在夜间。如果早在4个月就断掉夜间的哺乳,无异于掐断了宝宝1/4养分的来源。4个月并非是添加辅食的一刀切时间,美国儿科学会在1997年更新了他们的立场,将辅食添加的推荐月份从4个月更改为6个月,并且明确阐明,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在6个月之前无需进食添加物(包括果汁),因为辅食的营养不如母乳的营养全面。而且,睡前给宝宝多吃辅食并不能有效延长他的睡眠时间,吃多了消化不良反而会让他撑得睡不着。     
6个月以上的婴儿夜间醒来的原因则可能更复杂一些,比如出牙的不适,由于白天可玩儿的东西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到夜间才会感到疼得厉害,醒来吃母乳对于宝宝是减轻痛苦的最佳途径。     
其他导致婴儿夜间频繁苏醒的原因包括尿片过湿,感觉要撒尿,睡衣不舒服,衣着、被褥或室温过热,吃得过饱或饥饿感,生病的不适等等。稍大一些的孩子夜间频繁醒来的原因有时与白天的活动有关,有时与情感方面的波动有关,总之孩子夜里醒来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父母细心观察,找出缘由,对症下药。     
还有些孩子到晚上不愿意睡觉,或者夜间睡不安稳,是因为白天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过短,他要利用晚上来弥补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需要。     
一个小孩子如何睡觉,与这个孩子本身的脾气性格有很大关联。有些孩子几个月大就能基本上安睡一夜,但大多数孩子要到两岁半甚至三岁才睡整夜觉。所以孩子夜里醒来,并不意味着做父母的失败。更不能使用任何硬性手段,强迫孩子入睡。     
西尔斯医生在《亲密育儿百科》里批评在西方盛行了100多年的婴儿睡眠训练法,将其称之为“比我们培训宠物还缺少人性的训练法”。其造成的后果就是大批婴儿和成年人患上睡眠失调症,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有睡眠调整中心,来治疗这些无情训练法遗留下来的问题。     
至于让孩子孤零零地留在一件屋子里单独入睡,也越来越多地遭到广大母亲和育儿专家的反对。他们极力推崇中国母亲的做法:让孩子跟着妈妈睡。这其实是一个流传于世界各地文化的古老习俗,不仅有利于哺乳的方便、有利于母婴双方的睡眠,更会增进母子感情联络与交流,增进母亲对孩子的了解以及孩子对母亲的信任感,为将来顺利而成功地教养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孩子留下终身难忘的快乐记忆。夜间同床使得婴儿得到与母亲更多的肌肤接触,对于宝宝大脑的发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促进。人类学家蒙太古就此题目曾有专著,他指出,“婴儿有着无比强烈的对于身体接触的需求。”     
即使不和宝宝同床,很多父母都乐意让宝宝和自己睡一间屋子,爸爸妈妈睡大床,宝宝自己睡小床。让宝宝单独一个屋子,不利于父母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及时的反应,甚至会增加摇篮猝死症的几率。想想看,假如宝宝一夜不在身边,你要么频繁起床去察看他,自己也睡不安稳;要么你不管他,出了问题也不知道,难道你就放得下心?     
2005年2月修订的美国儿科学会《关于母乳喂养以及人乳应用的政策声明》中强调:母亲和婴儿应该在挨近处睡眠,以助母乳喂养顺利进行。     
`除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之外,全世界各民族的母亲几乎都让孩子和自己同屋或者同床睡眠。但是突然间,一些中国母亲们开始盲目效仿西方人的做法,把孩子留在单独的一间屋子里,并美其名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殊不知,孩子的独立性无需这么早培养,更何况独立性也不是培养出来的。婴儿从出生到3岁,需要的不是什么独立性,而是最大程度上满足对父母的依恋。一个饥饿的人是无法肩挑重担远足旅行的,只有填饱了肚子才能够胜任其他。同样,一个依恋感没有被满足、情感精神上处于饥饿状态的儿童,也无法独立。宝宝从出生到18个月,无论你怎样爱抚、亲吻、拥抱他,都不会“惯”坏了他。对父母的依恋感得到充分的满足、安全感建立的好的孩子,会自动脱离父母,走向独立。     
如果妈妈为了自己省事,逼迫孩子遵循自己的作息时间,竭尽全力让孩子一夜睡到大天亮,最终结果不仅达不到自己的期望,而且会因为厌烦孩子的起夜而情绪低落,怨天尤人。这样恶性循环,两败俱伤。     
不如就接受这个事实,孩子每夜都要起来,把这化作与孩子亲密交流的良好时机。并非白天做父母,夜里就可以下岗放假了。做父母是24小时的工作。宝宝每天有50%的时间都在睡觉,这并非是无所作为的消磨时间,而是在对于睡眠,以至对于人生,开发积极健康的态度。     
  协助宝宝愉快入睡的tips  *白天多拥抱安抚宝宝,会让宝宝在夜晚更加顺利地进入睡眠状态。  *固定睡眠时间,孩子月龄越大,越需要固定一致的睡眠时间和睡前活动。  *抚触按摩或洗个温水澡有助于舒缓紧张的肌肉和忙碌的大脑。  *在妈妈乳头上吃着母乳入睡是自然入睡的最佳方式——从温暖的洗澡水到温暖的怀抱到温暖的乳头到温暖的床,一路畅通无阻。  *父亲哄拍孩子入睡:应该让宝宝习惯跟着爸爸妈妈都能入睡。  *宝宝即将入睡却不愿意放下来单独睡觉,不妨和宝宝一起躺下来,让他在你的怀抱里进入酣睡状态。  *坐在摇椅上摇着宝宝入睡,珍惜这种独特的入睡需求吧,宝宝也就在头几年需要你摇晃他,这种宝贵的时光会很快过去的。    
@我叫李大头
15:06:00    楼主真是我的福星啊,我媳妇和小宝也是纠结在母乳和人工上。小家伙才3个礼拜,平常吃90ML。看来没有做好功课的确好可怕啊。还好看的这个,我要把他引导到正确的母乳喂养道路上来。        顺便问个问题,媳妇一个乳晕后面有个小肿块,打了针,挤压了也没下去。这个影响母乳喂养吗????急啊  -----------------------------  你媳妇应该是奶结了,是奶淤积在里面没出来造成的。可以让宝宝多吸,吸之前用毛巾热敷一下。
楼主的资料真是及时雨啊
上面关于夜奶夜醒大概是新妈妈最着急的问题。大部分妈妈都是被夜奶夜醒打败的。吃奶的时候好好的,放下来就醒了,于是家人开始抱怨新妈妈奶不足,宝宝没吃饱,开始加奶粉。  为什么吃奶粉后宝宝似乎能一觉睡很久呢?因为奶粉不如母乳好消化,而胃的消化需要血液的支持,宝宝的血液都供给到胃部消化奶粉,脑部血液供给相对减少,宝宝当然睡得更久,看起来睡得更“安稳”。    
@我叫李大头
15:06:00    楼主真是我的福星啊,我媳妇和小宝也是纠结在母乳和人工上。小家伙才3个礼拜,平常吃90ML。看来没有做好功课的确好可怕啊。还好看的这个,我要把他引导到正确的母乳喂养道路上来。        顺便问个问题,媳妇一个乳晕后面有个小肿块,打了针,挤压了也没下去。这个影响母乳喂养吗????急啊  ----------------------------  如果乳房里有肿块,影响母乳分泌,或者导致妈妈发烧,对付奶结最好的办法就是黄酒配鹿角粉,每天服用,很快就可以疏通,而且对宝宝无影响。呵呵,母乳妈妈简直必备。
虽然母乳时间很久,马上也要两年了,但是从来没有仔细整理过相关信息和资料,呵呵,挺楼主!
15:27:00    @我叫李大头
15:06:00      楼主真是我的福星啊,我媳妇和小宝也是纠结在母乳和人工上。小家伙才3个礼拜,平常吃90ML。看来没有做好功课的确好可怕啊。还好看的这个,我要把他引导到正确的母乳喂养道路上来。            顺便问个问题,媳妇一个乳晕后面有个小肿块,打了针,挤压了也没下去。这个影响母乳喂养吗????急啊    ---------------------...........  -----------------------------  多大量能细说一下吗????
嗯,喜欢楼主的帖子。我也是顺转剖。我家宝宝快一百天了,纯母乳,没给宝宝补鱼肝油和钙,都是我在吃钙和DHA。
楼主,我跟你一样,只是我痛了30个小时宫口只有一指……比你还惨= =  我家乖乖一出生就开始母乳  现在我都觉得不能吃母乳的宝宝好惨  只可惜我产假结束后一上班,奶就越来越少……不得不断了……还在还是喂了6个月
14:02:00              先说我的生产经历吧。    传说我家母上大人怀我的时候,足足推迟了一个月我才翩翩降临——当然,也可能是她算错了预产期,总之我是个过期宝宝是可以肯定的了。......  -----------------------------  真是伟大的妈妈
谢谢ls各位麻麻的支持。。。我一定会把此楼坚持下去。。。让更多妈妈知道母乳知识,更多宝宝得到母乳营养    
有些妈妈奶量虽然充足了,但经常陷入母乳营养的困扰。觉得宝宝吃母乳不如吃牛奶长肉,或者觉得自己的奶“清”,没营养。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母乳是最适合宝宝消化吸收的食品,母乳的颜色跟母乳质量没有关系,母乳都分为前奶后奶,人人如此。前奶较清,给宝宝解渴;后奶浓郁,给宝宝提供足够的脂肪。    
很多妈妈都认为牛奶强过母乳,这实在令人痛心疾首。配方奶只是母乳的代用品,并且国家有明确法律规定禁止配方奶的促销!  母乳代用品管理办法  第六条 生产者、销售者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促销母乳代用品,包括减价销售、赠送产品、礼品、样品,以及产品展示、积分回馈、发放产品宣传资料等;    (二)以低于市场价向医疗卫生及有关机构销售母乳代用品;    (三)以推销母乳代用品为目的,向医疗卫生及有关机构提供设备、资金和宣传资料等,以及资助培训、会议等;    (四)以推销母乳代用品为目的,与孕产妇、婴儿母亲及其家庭成员保持任何形式的联系,包括电话、短信、信函、邮件、上门推销等。    第七条 母乳代用品的标识、标签应符合《食品标签通用标准》、《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等相关标准和规定,并符合以下要求:    (一)用醒目的文字注明“提倡母乳喂养”或者其他说明母乳喂养优越性的忠告语。    (二)不得印有婴儿图片,不得使用“人乳化”、“母乳化”或者类似的表述;    (三)不得虚构、夸大产品的作用。    
支持,别让无知,剥夺了宝宝的最佳口粮——母乳
好帖。不知道要造福多少小宝宝。  支持,我家宝宝4个半月,全母乳喂养中。。。。。。
大本营的姐妹来啦!偶是家有兔宝宝929,西西
鹿角粉每次一小勺,用黄酒或者温开水和匀,每天吃2到3次即可,不用太多。一般奶结3天就可以彻底化掉了。母乳期间我生了3次奶结,每次都高烧到40度,全是靠这个方法的。
马克一个慢慢看
我宝宝现在乳头混淆
不吃我奶了 我把奶头放进嘴里就吐出来
还大哭 婆婆讲我做母亲很失败
我现在要怎么做
宝宝才能吃母乳
对了昨天宝宝不肯吃我奶
吃了一点就大哭
后来婆婆说要洗澡
不让喂奶粉
宝宝一直到10办洗完澡才吃奶 结果小家伙饿坏了
一直吃不饱
最后吃了240ML的奶粉才不哭 要睡觉
就自己吧唧嘴巴
我喂奶也大哭
就要吃奶粉
20:24:00    你好 我宝宝现在乳头混淆 不吃我奶了 我把奶头放进嘴里就吐出来 还大哭 婆婆讲我做母亲很失败 气死我了 我现在要怎么做 宝宝才能吃母乳   -----------------------------  你好,请看51楼,有比较详细的关于乳头混淆的解决办法。  对于婆婆的话,你大可不必理睬,相信你一定是爱孩子的好妈妈,就当她是嫉妒吧。  对乳头混淆的宝宝,妈妈要有耐心,多跟宝宝接触建立更亲密的亲子关系;第二,必要时舍得饿一饿宝宝,宝宝有饥饿感了就自然会吮吸了。
先记号一下,一会再看
我家宝宝喂了2个多月了,也是混合喂养,不知道别的妈妈情况怎样,我是喂了2个月了每次宝宝吃奶都觉得乳头好疼,刚咬住那会儿特别疼,吸着吸着就没那么疼了,这个是阻碍我纯母乳最大的障碍,如果宝宝吸的次数多了乳头会很疼,所以只能4,5个小时才吃一次,请大家想想又没什么好法子~~
楼主,我宝宝50天了,也是因为觉得母乳不够,月子里一直混合喂养,后来宝吃奶完全没有规律,而且时间很长,就慢慢没给母乳了,现在每天给她喂两三次,也就当餐前零食吃吃。找了催乳师来,看了我的乳房,说是我乳房腺体发育不好,因为我几乎是平胸,先天条件导致奶水无法存住,加上气血差,乳汁供应不足,想实现母乳喂养不太现实。现在我也没什么信心了,宝宝也是吸两口我的奶头就睡觉,就准备放弃了。感觉现在奶都快回去了,我这样的还有希望吗?宝现在一顿要吃120,我的现在几个小时才只有10来毫升。  
楼主,我刚满月不久,到现在为止可以说没涨过奶,都是扁扁的,偶尔晚上五六个小时不吃不挤才会有涨感,月子里基本没怎么给宝宝吸过,都是吸奶器吸出来喂的,出了月子我就亲喂,有时晚上宝宝如果没醒我醒了会把奶先吸出来,时间四个小时以上能吸两百多毫升,有时却吸不了多少,还有我发现这两天我的乳房比以前更扁了,就算三个小时也是扁扁的,以前三个小时还会有那么一点点的饱感,这是为什么呢?宝宝有时吸得久有时感觉乳房扁扁就不让她吸,吃奶粉,可是下顿的时候乳房依旧是扁扁的,我都搞不清楚是有奶没奶了。  
@天堂的便士
22:37:00    我家宝宝喂了2个多月了,也是混合喂养,不知道别的妈妈情况怎样,我是喂了2个月了每次宝宝吃奶都觉得乳头好疼,刚咬住那会儿特别疼,吸着吸着就没那么疼了,这个是阻碍我纯母乳最大的障碍,如果宝宝吸的次数多了乳头会很疼,所以只能4,5个小时才吃一次,请大家想想又没什么好法子~~   -----------------------------  你大概乳头皲裂了。  喂奶的时候看看宝宝的含乳姿势正确不,让宝宝含住尽量多的乳晕,宝宝的下嘴唇应该外翻,且下唇含住的乳晕多于上唇。  喂完奶后挤点奶抹在乳头上,自然风干后再穿好衣服。
楼主,我刚满月不久,到现在为止可以说没涨过奶,都是扁扁的,偶尔晚上五六个小时不吃不挤才会有涨感,月子里基本没怎么给宝宝吸过,都是吸奶器吸出来喂的,出了月子我就亲喂,有时晚上宝宝如果没醒我醒了会把奶先吸出来,时间四个小时以上能吸两百多毫升,有时却吸不了多少,还有我发现这两天我的乳房比以前更扁了,就算三个小时也是扁扁的,以前三个小时还会有那么一点点的饱感,这是为什么呢?宝宝有时吸得久有时感觉乳房扁扁就不让她吸,吃奶粉,可是下顿的时候乳房依旧是扁扁的,我都搞不清楚是有奶没奶了。  
23:29:00    楼主,我宝宝50天了,也是因为觉得母乳不够,月子里一直混合喂养,后来宝吃奶完全没有规律,而且时间很长,就慢慢没给母乳了,现在每天给她喂两三次,也就当餐前零食吃吃。找了催乳师来,看了我的乳房,说是我乳房腺体发育不好,因为我几乎是平胸,先天条件导致奶水无法存住,加上气血差,乳汁供应不足,想实现母乳喂养不太现实。现在我也没什么信心了,宝宝也是吸两口我的奶头就睡觉,就准备放弃了。感觉现在奶都快回去了,.....  -----------------------------  宝宝吃奶时间长,没有规律都是小宝宝的正常反应。  乳房大小跟乳汁产量完全没有关系。另外乳汁不是存住的,是宝宝吃的时候即时产生的。  只要你有信心,让宝宝勤吮吸,是一定能实现全母乳的,你宝宝才50来天,完全可能的。  你可以搜索“母乳喂养大本营”看看,里面很多宝宝三四个月开始追奶并实现全母乳的妈妈。  祝你成功!
以下图片出自香港卫生所母乳手册。  大家可以发现,相对各自夸夸其谈的奶粉商,所有地区的官方母乳手册的内容都是出奇的一致。  因为母乳的好处和作用是严格科学论证的,而大部分奶粉商吹嘘的内容则是促销的手段而已。              
@hy2-1-16 23:39:00    楼主,我刚满月不久,到现在为止可以说没涨过奶,都是扁扁的,偶尔晚上五六个小时不吃不挤才会有涨感,月子里基本没怎么给宝宝吸过,都是吸奶器吸出来喂的,出了月子我就亲喂,有时晚上宝宝如果没醒我醒了会把奶先吸出来,时间四个小时以上能吸两百多毫升,有时却吸不了多少,还有我发现这两天我的乳房比以前更扁了,就算三个小时也是扁扁的,以前三个小时还会有那么一点点的饱感,这是为什么呢?宝宝有时吸得久有时感觉乳房扁.....  -----------------------------  你的做法很危险了!  你知道一般怎么断奶吗?  母亲很久很久不喂宝宝,等到实在胀得不行了再让宝宝吸一点,然后慢慢拉长时间,久而久之,乳汁就自然没有了。  所以千万不要等到胀了再喂宝宝,因为乳汁是在你宝宝吸的同时产生的,把奶攒起来喂,只会使奶越来越少。  你四小时就有200多毫升的奶,是名符其实的奶牛妈妈啊,快忘掉时间吧,只要宝宝需要,就掀起衣服喂奶好了。
可是为什么乳房扁扁的?如果不添奶粉她会饱吗?而且奶量也不稳定,有时轻松就可以挤一百多,还是她吃过后挤的,有时她没吃我拼命挤拼命等奶阵,可是还是急好久才挤一百?  
非常感谢楼主及其他好心妈妈的回复,坚定了我母乳喂养的信心,一直认为宝宝吃着吃着睡着了,然后很快又醒了找奶吃,甚至做梦都在找奶吃是因为我没奶喂她,然后同意家人喂牛奶,看来以后不能这么轻易妥协了  
  @hy2-1-17 0:01:00  可是为什么乳房扁扁的?如果不添奶粉她会饱吗?而且奶量也不稳定,有时轻松就可以挤一百多,还是她吃过后挤的,有时她没吃我拼命挤拼命等奶阵,可是还是急好久才挤一百?  -----------------------------  挤出来的不等于宝宝能吸到的,宝宝的嘴是最厉害的吸奶器,你的手是比不上的~而且你的描述也证明了乳汁不是存起来,而是现吃现产的  看你的描写,你的奶很好啊,产量又高又没有涨奶的痛苦,很多妈妈盼都盼不来呢,放松心情撩开衣服亲喂就是了~
  呵呵,我相信纯母乳对很多妈妈来说,还是可以实现的。不过需要自己的信心和坚持、
  支持,我家宝宝快5个月了,纯母乳喂养!
  有点像我表姐的小孩。。。不过大多数小孩小时候都一个样子。就我比较特殊。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纯母乳喂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