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棺葬式主要武则天是什么朝代的?

世界各民族殡葬风俗及处理尸体的方法?_百度知道
世界各民族殡葬风俗及处理尸体的方法?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更是多取火葬处理 後事,因其生养於大海之畔,在宋代时火葬习俗几成民风。 送葬时,以示祭奠,传说其祖先曾溯流而上,往往在生前就倾其国力,俗称「翻屍」。 答案补充 天葬又称露天葬,《宋史.礼志》》载,朝野官民之间均将焚屍作为最大耻辱和最严厉的刑罪之一。是我国古代存在於南方一些少数民族(主要为康藏)的丧葬形式,姑从其便,也不光是佛法东移的缘故,火葬的禁与行,有些盗杀案也往往投屍入河。此外、巴蜀等地区「人死焚其屍」风俗的记载,藏语叫「恰桂」,它的出现和盛行与汉民族内部的生活方式,以藏族的天葬葬式最具代表性,一般都生活在深谷大河之畔,然後将死者屍体投入水中、卫生等原因。皇帝以下的各级官吏、坟也越高,有的开明官吏提出反驳,因此各代均力求革除此俗,秃鷲一见烟火,点燃一盏酥油灯。尽管中国历代政府对火葬仍然视之为丧伦灭理的行为而加以严禁:先由喇嘛诵经;有的甚至为捍卫祖坟而与人争斗。可见土葬在我国历代,深受正统儒家说教影响的汉民族,都是历史的明证。从埋葬人数的多寡现象分析、羌族等,不敢毁伤」的古训。现存於世的始皇陵。唐,但在民间,有些地方就编折小纸船,聚薪柴以焚之,相习成风;提倡收屍葬於荒闲之地、裕固族、冀,是汉民族根深蒂固的观念,是 阶级与阶层差异的社会标识,视掘坟,并视江河为自己生命的起点与归宿,为其营造陵寝,直至倾家汤产、土族。司葬者先煨桑供神。官位越高,置於空屋或帐房角落、苗族中却有对死者采取多次「复葬」的方 法,又称「恰多」,将死者用牛驮至固定的天葬场地,由於经济,故对大海怀有崇拜心理、纳西族、方便。我国少数民族中较为流行此种葬法。葬式的全过程为,直到屍骨全部化土为止,佛法东移,用布或衣物遮盖,也有将棺木置於海滩。事实上。此外,一般在死後的第三天,如水族生者为使过世成人的亡灵能顺利地返回祖居故地,所以,但易污染水源,利用潮水海葬的习俗。」当时的佛教僧侣。在一些岛屿国家,即一次土葬後。如我国以往许多朝代的帝王,势难遽革」,如拉祜族,聚候於附近山峦等处,装骨复葬。汉民族在「入土为 安」的观念支配下。纯粹的天葬形式,在当时是有争论的。火葬火葬在我国。 因此、藏族,立即云集而来、宗教信仰。藏语天葬为「杜垂杰哇」,意味「送屍到葬场」。我国有些邻海省份、风葬等、西安昭陵,任其沉浮漂流,用亡人自己的腰带等和衣困绑、马葬,所以水葬之法己逐渐废弃不用、晋,不易分辨,他们通常以水为生、佘族 等少数民族均有类似葬俗,待棺木朽烂後再备新棺。水族系我国南方古代越人的後裔:人死後,人死後埋葬於土中,尤其是中原地区,天葬实则上是鸟葬:「秦之 西有仪渠之国,驱使大量民工,也有类似的做法。汉代以前,过江来到现今住地,则依官品比降,是使死者灵魂得以安息的最好所在、浙,与社会形态的不同与进步有关、河北东陵。《墨子.节葬》载,以致宋太祖建隆三年(九六二年)曾下诏严禁 (见《东京事略.太祖纪》)。「恰」是一种专门食屍的秃鷲、江地为生命之本,受之父母,印度僧侣盛行火葬习俗也随之传来有关。水葬葬式尽管比较方便,意为「餵鷲鹰」,继而吹起海螺或仰天长啸、魂归故里的遗俗。但有些民族则有水葬的变异葬俗,用菜油抹浸(防水)处理後。葬式一般为,将其屍体抛入海中,均有相沿至今的火化习俗,不仅仅是佛教地区才盛行火葬, 土葬又有不同级别不同规格的葬式,人死之後:有人上书建议禁止火葬,带到溪边焚烧;但是在绍兴二十 八年,就变得不那麼具有约束力了,将屍体食尽,然後按一定程序肢解屍体,然而,天葬本身也是藏族葬俗中最为普遍的一种葬 式,先行於少数民族中,以及伦理价值的整体变动密切相关,儒家所谓的「身体发肤、生活条件,其亲戚死。」《马可波罗游记》中亦有对京,任其随波漂流,将亡者的一点布筋或灵牌及几粒大米置於船内,身後的土葬规格。司葬者随即剥去屍体衣服、宋民间已有不少人奉行、甘南藏族,认为「从来率以火化为便、渖阳北陵等,择定送葬日期、鄂伦春族。然而,并往往传有与水神有关的古老传说。 水葬  水葬在我国尚不多见,从来视火葬为异端。 王莽亦将焚烧屍体作为刑 律、移屍为对死者的不敬或亵渎,更何况较少受到儒学影响的许多少数民族,并作出焚烧陈良等人之举,土葬的方式也因各民族的文化习俗不同而有异,放纸船则是水族纪念迁徒,延请喇嘛诵经,名曰海葬,然後飞去。瑶族中也有三年内举行复葬的习俗、北京十三陵、付出性命。这与汉代以後,主张贫民及客旅「若有死亡,秃鷲闻声而至,占地越广。奉行这种葬式的民族。当然,壮族,由於死者身份各不相同
其他类似问题
殡葬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东西周时期人类的埋葬方式是什么样的_百度知道
东西周时期人类的埋葬方式是什么样的
下面放柴火焚烧,死者如采取仰身葬。我国北方进行土葬时,有屈肢状的,并有让死者尽快投胎转生之意,仰面朝天,即将尸骨洗净古人死后埋葬的姿势各种各样。古代有竖棺而葬的,比较普遍的是平躺身躯,一是回复胎儿的状态,谓之圆寂,将死者俯身架起,四肢并拢伸展的平躺式葬法,死者取站立姿势,利于死者外出,象征直立,人死后尸体捆成胎儿状。同时墓门也置于南边(死者脚的朝向),多是出于对鬼灵的恐惧和防御所用,合掌,为侧身,还有坐,俗固族在人死后尸体未僵之前,也与宗教信仰相关,死者也取站立姿势,因此他们将死亡者俯首侧身埋葬,意思是怎样来到人世、葬具有关,多为女性或奴隶。旧时,便于死者坐起就餐。这种葬法有便于死者与世人交流和让死者平稳安睡之意,会使其他人死亡。下葬时。所谓让死者回复胎儿状态,把腿和臂的关节收拢。墓穴中随葬的衣饭罐置于脚边。这种葬法的含义有二。在平躺式葬法中,有的火葬也采取俯身式、蹲的形态,又怎样离开人世,死者的头向北。 屈体侧身葬,这不仅与葬法。云南拉祜族认为,按从脚至头的顺序放入陶罐。 俯身式葬法。 屈体葬除侧身卧之外、侍从对主子的侍奉,奴隶。印度洗骨二次埋葬。云南独龙族的屈肢葬是为了让死者环火而眠、侍从。在各种葬式中,用带子把尸体捆成胎儿状。西藏的门巴族,脚朝南,双手交叉于胸前,表明女子对男子的依附和屈从,采取蹲式将尸体安放在屋内,右手枕头下。二是捆绑以防死者灵魂搔扰、屈肢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车马式埋葬
挖个坑,放点土,数个12345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的位置: &
旧石器时代的安徽
摘 要:安徽旧石器时代考古曾一直是个空白。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县猿人""巢县智人"以及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的发现,揭开了境内古人类和旧石器研究的序幕。1980年和县龙潭洞遗址发掘后,至今已发现人类化石地点2处,旧石器地点60处以上,集中在巢湖市,水阳江流域及皖北一带,时代以旧石器早中期或中期为主,晚期较少。本文概述了安徽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鄂论春最有代表的是什么啊?我要做标志用的?_作业帮
鄂论春最有代表的是什么啊?我要做标志用的?
“鄂伦春”是民族的自称,是“山岭上的人”之意,也有解释为“使用驯鹿的人”.他们大部分生活在黑龙江,内蒙古地区.有人把鄂伦春人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的确是精骑善射的民族,世世代代在大、小兴安岭的森林里以狩猎为生.早年,他们居无定所,过着游猎生活.解放前,私有制虽然确立,但鄂伦春族还保留着原始公社的残余.鄂伦春的民族公社叫“穆昆”,是同一父系血统人民的共同体.“穆昆”是鄂伦春语,即“兄弟们”或“同姓人”的意思.“穆昆”有各个“乌力楞”组成,“乌力楞”是鄂伦春语,即“子孙们”的意思,指同一父系所传的 子孙.一个“乌力楞”就是一个父系家族,由几个或几十个“斜仁柱”组成.“斜仁柱”,类似美洲印地安人的庐帐住所,是非常适合游猎生活的居住之所.它用松木或桦木做支架,盖上桦树皮,冬季用兽皮围盖,底部直径约七八米,高五六米,地中间生篝火,可做饭,取暖和照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关心鄂伦春人的生活,在依山傍河的地方为他们建造新居,把他们从散居的山里请下来.1953年,鄂伦春人实现了定居,一步跨越千年,结束了原始社会生活.鄂伦春族是我国11个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之一.
黑河市瑷珲区新生乡坐落在美丽的剌尔滨河畔,这里是鄂伦春族聚居地.特有的民族习俗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到这里来参观、考察、探秘、采风的人络绎不绝.近年来,乡、区、市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发展鄂伦春民族旅游,省市旅游部门也将新生鄂伦春民族乡确定为民俗风情游的重点线路.
到新生乡去旅游,要经过90公里山路.沿途经振边酒厂、卧牛湖风景名胜区,跨越法别拉河时,可见采金船采金场面.春看达子香花红胜烈火,夏观绿色林海浩瀚无边,秋望漫山遍野红叶凝丹,冬赏白雪皑皑纯净天地.路边有无尽的白桦林,四季风景处处展现美丽的画卷.山道弯弯,一会儿下坡,一会儿上岗,非常有趣.
伴随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在鄂伦春猎民的家里已难寻觅那独具的习俗,家家都是彩电、洗衣机、音响等电器以及衣柜、沙发等家具摆满屋子,有的家庭也已装上电话,和汉族家庭没有明显差别.但是,如果逢上喜庆日子,他们会从箱子或衣柜里翻出民族服装穿上,你可一睹民族服饰的风采.
在鄂伦春人的家.游人可以看到典型的民族服饰.大衣叫“苏恩”,是冬天穿的皮袍,用狍皮 精心缝制,狍皮为面、毛为里,穿起来非常暖和.皮靴叫“其克密”,是用16只狍腿的皮拼制成的短靴,以野猪皮或熊皮做底,以狍筋代线缝制.在雪地上穿着适用,轻便保暖.“灭塔哈”,是用狍头做的皮帽.用白桦树皮制作的器皿,有桦皮篓、桦皮盒,做工精巧,上面用彩色丝线刺上美丽的图案,是民族工艺.鄂伦春族菜肴风味独特.主要有“库明拉”(晒肉干)、糖拌“吉厄特”(都柿)、狍肉炒“昆比好哇”(柳蒿芽)、野猪肉炖“抗骨拉奴哇”(老山芹)、狍肉炒“给老搔”(黄花菜)、还能吃到“依恩”(猴头蘑)、“莫锅”(木耳)、“豆嫩阿特”(桦树蘑)、吃红鳞、金线、柳根池等冷水鱼,喝“吉厄特啊拉嘿”(都柿酒).
石头人风景区距离乡政府10公里.它依山傍水,剌尔滨河从这里流过,风光非常优美.夏季可顺河漂流,冬季可赶马爬犁.石头人度假村以“乌力楞”为单位,建设民族部落,以“塔路”、“铁克沙”、“迈罕”、“雅塔安嘎”四种“斜仁柱”为主要形式.“塔路”是用没有加工过的桦树皮苫盖在“斜仁柱”骨架上,然后用绳索捆牢.“铁克沙”是将桦树皮加工成很薄的一层,在锅里蒸煮晾干后,缝合起来,覆盖在“斜仁柱”的骨架上.较之“塔路”,用“铁克沙”覆盖的“斜仁柱”内光线好,缺点是怕冰雹.“迈罕”是用三幅白布接成长方形的布蓬,搭在两根竖起的木杆和一根横着的木杆上,然后四角插上细木杆,将布蓬上的绳套套在杆上,“迈罕”就搭成了.“迈罕”是出猎时的临时住所.“雅塔安嘎”又叫“恩克那力新哈汉”,与“斜仁柱”形状一样,是妇女分娩用的产房.
游人看到的这些既能观赏又能让有能让友人居住的小木屋,叫“奥伦”,进去看一看还是很有意思的.这棵高大挺拔的落叶松,距地面两米左右高的树干被砍去树皮,在上面画一个脸形,用红布遮盖,这就是鄂伦春人崇拜的山神“白那恰”.新生乡政府还准备选一处树林较密的地方,建一处风葬点,显示树杈卡、吊棺、横担担棺等几种不同的风葬(也称树葬)葬式,使游人了解鄂伦春人从前的丧葬习俗.
新生乡鄂伦春民族风情游,是独具魅力的旅游线路,热情、豪爽、淳朴的鄂伦春人用“赞达仁”(山歌)欢迎您,用“阿拉嘿”(舞蹈)欢迎您.
鄂伦春民族乡位于扎兰屯市区最北部,驻地为滨洲铁路的一个小车站——南木,都习惯称南木乡.
本世纪初,生活在格尼河上游毕拉河流域的鄂伦春族一个部落约60户、260人,为谋生存和开展新猎区,逐渐移动到绰尔河、济沁河、阿木牛河流域,即大兴安岭东麓浅山区游猎,使这一带原始森林开始有了人烟.1939年,伪满洲国强令居住在黑龙江省讷河、龙江等县的达斡尔族和蒙古族50多户约300余人迁到阿牛河中游(距南木20公里)一带,设立村公所,受伪布特哈旗直接管辖,次年中东铁路在南木设南木临时车站.从此,身居密木深处、几乎与世隔绝的鄂伦春人与居住在阿木牛的达斡尔人开始有了交往.1948年春,党和政府帮助这部分鄂伦春人下山定居,在阿木牛河畔建立了努图克.
1949年又动员他们与达斡尔一道迁至交通便利的滨洲铁路455公里处定居,使他们第一次过上了真正的定居生活.1950年这里正式建站,取名南木车站.1956年撤消努图克,设立南木鄂伦春民族乡人民政府.鄂伦春猎民也由解放前主要从事脆弱的单一狩猎生产逐渐学会了农牧业生产,以农养牧,农牧结合.
旧时鄂伦春人以狩猎为主,因而他们的衣服、鞋帽等都是用各种兽皮制作.鄂伦春皮袍做工精细,样式讲究.男皮袍“苏恩”领口袖头镶异色皮毛;女皮袍面上绣精美花纹和“吉哈布顿”(项圈).鄂伦春妇女的绝活,是给猎手制做“密塔哈”(狍头帽子)主要起诱惑野兽的作用,具有实用功能.鄂伦春民族的皮靴,有用鹿、犴皮制做的“温得”、用狍脖子皮作底而毛朝外的“其哈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既轻便又保暖,适于在林海雪原上穿.
随着生产内容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扎兰屯市鄂伦春居民平素多着汉族服装,但年长者仍愿意穿传统民族服饰.逢喜庆节日和重大场合,年轻者亦多穿着绸缎等面料的民族服装.
淬瀹肉与吊烧
过去鄂伦春人没有锅釜之类容器,煮肉很难.《龙沙纪略》载:“东北诸部落,……无釜甑罂之属,熟物刳木贮水,灼小石淬水中数十次,瀹而食之.”所谓灼石淬火,即将火烧石子不停地抛入刳成空心的的木头水容器中,将肉瀹熟.这种灼石淬水烩制而食之的方法虽原始,却为鄂伦春人所独有,堪称别有风味的“淬瀹肉”.
吊烧即用兽胃煮肉,也是原始的煮肉方法,即将猎来的兽胃洗净,放进水和肉块,吊在火上烤.等到胃烧焦了,水也达到沸点,里边的肉也八分熟了.这种办法很适应游猎生活.
古俗“敖布”
鄂伦春民族乡的老一辈猎民至今仍保留着古俗“敖布”的残余,即猎物平分,人人“敖布”一份.未实行定居前,鄂伦春人在深山密林中猎获野兽,特别是熊、鹿、犴、野猪等大型猎物,驮回驻地后,不论本部落或外地人,也不论男女老幼,每人平均分得一份,其中要把最鲜嫩、最有营养的犴肝等奉南给深受尊敬的老人“阿亚莫列根”(狩猎能手、英雄)承包到户后,这一习俗仍被保留,老弱病残或鳏寡孤独者仍可分得猎物而不受歧视.
扎兰屯市鄂伦春族居民旧时因主要以游猎为生,故无固定居住场所,一般多住“木刻楞”或“斜仁柱”.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鄂伦春族居民实现定居后,住上了砖瓦结构的固定房屋,室内陈设亦与当地汉族居民相近.
鄂伦春人以尊老好客为荣.青年人遇见长者,必须口称“阿亚”(平安),施曲膝请安礼.对远来的客人,以好酒、好肉、奶茶招待并安排住宿.
互助友爱是鄂伦春人世代相传的美德.猎人狩猎归来,无论相识与否都可讨取,拿多少由其自便,主人不问,分文不取.狩猎时一人获猎物而另一个空手,则二人共同剥兽皮平分兽肉.
对其他兄弟民族同样友爱无私,路遇相求,解囊相助,不问还期.
(5)传统艺术
鄂伦春语“山歌”.这里鄂伦春族歌唱艺术的主要形式.南木鄂伦春民族乡的鄂伦春老人几乎人人都会唱,在山场、密林中、田地里或场院中,随时都可以听到他们那别有风味、拉着长调的歌声.如有贵客临门,酒酣耳热之余,他们会连唱不休,直至通霄达旦.
“赞仁达”有相对固定的曲调,但无固定歌词,一般也无需乐器伴奏,节奏自由,旋律高昂,刚健而悠扬.鄂伦春人有很高的即兴编词能力.在演唱时,他们根据情景事件即兴编词,用“讷依耶”、“希讷耶”等为衬词,表达自己发自肺腑的真挚感情.“赞仁达”中,情歌占有重要地位,且以语言朴素、感情真实、比喻生动而著称.
鄂伦春语“舞蹈”.鄂伦春人的舞蹈大体可分为娱乐性、仪式性和宗教性三大类.无论哪一类,其动作速度都是由慢至快,并以激烈动作结束表演.舞蹈表演一般不用乐器伴奏,而伴之于词曲,即边歌边舞.舞曲经常以“额呼兰德”、“额乎德乎”、“介边介回”、等词为衬词,同时还以“哲黑哲”“加黑哲”“达乎达利”之类衬词作为伴舞的节奏呼号.
鄂伦春舞蹈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模仿动物动作或吼叫的舞蹈,如“群禽舞”是一种模仿数种飞禽动作及其鸣叫声的大型舞蹈.表演者分两队,相隔十余步远,一臂平屈于胸前,另一臂平举于后侧,舞步轻盈,臂、肘、腕、指都不停摆动,呈波浪形,表示雁飞.在“盖苏盖”的呼喊中,两队相遇,每人旋半圈,臂在头上划动半圆表示雁击长空,远望表演者臂腕摆动,恰似群雁翱翱.“盖苏盖”之场震耳,酷似群雁齐鸣.此外还有“布谷鸟舞”、“熊斗舞”、“野猪搏斗舞”、“树鸟舞”等粗犷豪放,模仿性极强.另一类是表现劳动生活的如“依如嫩舞”,表现猎后高兴地将猎物驮向马背的情形;“红果舞”表现妇女采集红果时的欢笑场面;“鲁力该嫩舞”场面较大,人们手拉手围成一圈,左右跳动,欢快无比.
雕刻与刺绣
鄂伦春族有较高的雕刻与刺绣艺术,不但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平.鄂伦春人的各种精美桦皮制品几乎全部由妇女制作,如“宽给查”(桦皮桶),“红盖”(桦皮筒)、“卡密”(桦皮篓)、“奥纱”(桦皮针线盒)、“阿达勒”(桦皮箱)等,无不雕有不同样式和颜色的图案.这些雕刻花纹大体有三种,云雷纹作为中心图案,象征吉祥;回转达纹用于制品的边沿或花纹四框;组合花纹主要用于制品盖的中央.雕刻的花纹除少部分外,大部分没有象征意义,主要是为了欣赏.雕刻时先用纸剪好底样,绘在桦皮制品上,然后用自制的特殊工具“陶格陶拉温”(骨制刻刀)雕刻.在桦皮制品中,“阿达玛勒”是最精美的雕刻艺术品,这里待嫁姑娘的嫁妆.“阿达玛勒”为长方形,花纹染成红、黄、黑三色,各表示喜庆、吉祥和坚贞爱情.
鄂伦春人的刺绣艺术主要还表现在皮革制品上,主要是“阿文”(皮帽)、“苏恩”(皮袍)“阿拉木西”(皮套裤)、“乌塔罕”(皮口袋)、“萨勒巴齐”(皮手套)、“卡巴达拉嘎”(烟荷包)以及马褡、鞍鞯上.其中皮手套、烟荷包最为精美.皮手套的图案花纹用各色薄皮贴绣而成,其中手背多为吉祥结或云彩卷图案,手指关节是桃形或菱形图案,指尖部分则有指甲状图案.烟荷包上的图案多象征纯洁爱情,制作精美,使人爱不释手.
鄂伦春人在婚姻缔结上主要有求婚、认亲、过彩礼和结婚等一系列过程.求婚:男孩到15—16岁、女孩14—15岁,家里就要为他们张罗婚事.求婚由男家提出,男家父母看中了某家姑娘,就托媒去求婚、认亲;求婚成功后,媒人和男方的母亲等带着烧酒、野猪肉到女方家,男子给女方长辈嗑头,唯不给岳父母嗑头,即为认亲;过彩礼一般是2—3匹马、两桶酒、两口野猪;结婚:举行婚礼的前几天,新郎到女方家接新娘,女家的人要出来很远相迎.回去时,新郎再要早走一天,新娘由本家叔伯等送到新郎家,而且还要带上一些礼物.当主人把所有的男女双方的宾客让至坐位上后,新郎新娘开始拜天,两人面朝正南方向磕头,然后由新娘拜公婆及男方家长辈亲友.接着酒宴开始,把预积的干柴点燃,来宾围着篝火而坐,主人把酒和肉送到客人面前.席间新郎和新娘要给所有长辈磕头敬酒,受拜者一面向新人祝福,一面赠送礼品.酒至数巡,歌声大作,客人翩翩起舞,热闹异常,直到深夜.入夜,新郎新娘用一个碗吃“老考太”(粘粥),并同用一把刀,吃一盆肉,象征永远亲密,白头到老,永不分离.最后,由婶娘或嫂嫂给铺床,并看着新人宽衣后,两盖着一床被躺下后才离去.新中国成立后,鄂伦春除仍然实行氏族婚姻制外,婚嫁仪式多随汉族,民族婚俗已不多见.
清代至民国初年,鄂伦春人丧葬主要是实行风葬,即用柳条编一个棺材或选一段粗树干,凿成空穴,将尸体置于内,将其架在树上或用一横杆搭在两树的树杈上,把棺材吊在横杆上,一年后埋在土中.火葬主要是用于患急病亡故的青年和孕妇.葬地一般选在有山有水的地方.
鄂伦春人认为,人死后在冥阴界里要生产生活,因此要把生产生活用具放在棺材里殉葬,也有杀马殉葬的.葬仪中,周年祭最为隆重.
民国末年至解放初期,鄂伦春族繁杂的丧葬习俗基本湮没.近代鄂伦春人亡故后,一般为其换上新衣服,然后用木棺装殓,进行土葬.
(9)鹿笛与狍哨
鄂伦春人在长期的狩猎活动中,发明了鹿笛和狍哨.用这种工具诱打犴、鹿,很见成效.
鹿哨称“乌力安”,用松木削成牛角形,然后纵向锯开,将木心挖开,合上后用绳扎紧.使用时猎人将“乌力安”细端放在唇边用力吸吮,发出的声音很像雄鹿的鸣叫声,群鹿循声而来,便可射杀.
狍哨称“皮卡兰”,即将一条一厘米多宽的薄桦树皮叠成扁圆形含在口里,发出狍崽样叫声,母狍或仔狍欢蹦乱跳跟随来,即可举枪射杀,也可将闻声而来的猞猁等物射杀.近年来,随着野生资源的有效保护,放下猎枪的鄂伦春猎民早已转产.“鹿笛”与“狍哨”已派不上用场.从考古发现探索南朝、隋唐时期晋江汉族人的埋葬习俗
您的位置:&&&
从考古发现探索南朝、隋唐时期晋江汉族人的埋葬习俗
作者:何& 振& 良
丧葬文化是构成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一种颇具特色的社会文化现象。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民族中所表现的丧葬文化形式也有所不同。⑴福建是典型的移民社会,以前的地理志都记载福建的区域开发,是与中原士民的迁居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历史上福建汉民族的丧葬文化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作为福建的重邑、晋代以来衣冠士族南渡避地定居的晋江,在盛唐置县之前,境内社会经济文化已有长足的进步。同时,大批中原汉人南迁入闽并定居于晋江两岸,使处在开发状态的晋江输入了封建士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其后,随着人口繁衍、户数增加、经济开发、文化传播,晋江地域内的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体现在丧葬习俗上即不断趋于同中原一致。近几十年来,在晋江地域内⑵的田野考古中发现了不少的南朝、隋唐时期的墓葬,现就其分布、形制及随葬品的组合和特征进行分析,可看出南朝、隋唐时期晋江汉族人的丧葬习俗。
近三十年来,在现今晋江市境内计发现南朝至隋唐的古墓葬有38座,即:池店镇霞福村南朝墓3座、唐墓8座,浯潭村南朝墓1座、唐墓3座,新店村南朝墓1座、唐墓1座,赤塘村隋墓
1座、唐墓5座,池店村唐墓1座;磁灶镇洋尾村唐墓7座;内坑镇割洲村、砌坑村唐墓2座;青阳镇晋江实验小学唐墓1座、岭山村唐墓1座;清蒙科技开发区唐墓3座。⑶这些墓葬都是南朝至隋唐时期从中原南迁来晋江一带聚居的汉族人及其后裔的墓葬。
丧葬习俗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和文化行为,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现实中活人意识中死亡观念的一种直接表露。它是人类特定的精神世界和社会形态、社会关系最集中、最生动的表现,凝聚了古人的思想和信仰,折射出古代社会的演进、生产力和物质生活发展的水平。⑷
因此,可以说墓葬是各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种折射。⑸从目前晋江地域内所出土的南朝、隋唐时期墓葬的分布、墓葬形制及随葬品的组合特征来看,当时晋江地域内的汉族人民的生活及丧葬风尚基本仍遵从中原汉俗。这一时期的墓葬,可以说是入闽士族及其同宗亲移民定居生活习俗的具体表现形式。这一时期晋江地域内汉族人的埋葬习俗在考古发现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一、土葬盛行
土葬是我国古代一种古老而源远流长的葬式,早在1.8万年前山顶洞人时代就开始出现,到新石器时期已广为流行。初时,尸体是直接埋入土中,大约在距今6000年前后才开始使用葬具装殓尸体,然后埋入事先挖好的墓穴中。它的产生是与原始人思维的进步,鬼魂观念的形成和亲族观念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从大量文献记载和出土墓志铭、棺椁⑹等考古文物证实:上起帝王、贵族官僚,下至平民百姓,死后一般都是择地垒坟而葬。可以说,土葬是历代最主要的埋葬方式。虽然在仪式、葬具、葬式上各有时代、区域和民族特征的不同,但其基本文化定义是一致的,即死者“入土为安”。
⑺在古代,土葬的种类分为土坑墓、砖室墓和石室墓等。
根据目前大量考古资料证实,南朝、隋唐时期最盛行的葬法即为土葬。晋江地域内出土的近40座南朝、隋唐时期墓葬,全部位于土山丘陵的半麓,均为深埋于地下的券顶砖室墓,系由甬道及墓室组成,并以木棺为葬具,但由于葬地为酸性红壤,而且年代久远,墓内的葬具、尸骨都已腐朽无存,个别的尚留有铁棺钉或铜棺饰。由此可见,晋江出土的这近40座古墓葬的葬法属于土葬。这种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地面建筑,按生人居室设计的砖室墓在西汉以后开始出现,椁室开始由空心砖和画像砖堆筑而成,墓室本身就成了椁,称为“砖椁”,从而开始取代传统的土坑木椁墓的地位,成为全国流行的一种墓葬形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制度大体上承袭汉代,贵族官僚们墓一般为砖室墓,唐代基本没有变化。因此,就葬式、形制而言,可以推断南朝、隋唐时期晋江地域盛行以砖室墓为主的土葬葬法。这种葬法当时在泉州一带乃至福建全省也都相当盛行,而且与当时中原汉族人的葬法基本相同。
&&& 二、聚族埋葬
聚族埋葬大概开始出现于商代,即具有血缘关系的同一族人合葬在一起,他们生前聚族而居,死后聚族而葬。在中原地区,到了魏晋南北时期,这种聚族埋葬的墓地制度更是盛行;然而,到了隋唐时期,这种聚族埋葬的墓地制度就不那么流行。
在南朝至隋唐时期,晋江是典型的中原移民聚集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的《中国史纲》说:“南迁人民中,也有一部分越过长江以后,继续南进,达到今浙江和皖南,甚至深入闽广。”⑻“而这些南渡的人通常是按籍贯聚集若干家,节节迁移,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流群。”⑼晋江出土的南朝、隋唐时期的墓葬,分布地点颇为集中,密集地分布在晋江南岸池店平原2.23公里半径的范围内,少数分布在磁灶、内坑、青阳等山丘地带。符合“晋南渡时衣冠避地者,多沿江而居”的记载。而这些墓葬,基本上都是“聚集”在一起,往往数座排列在一起,有同一时期的,也有跨越数个朝代的,并以群组的形式出现,反映了选择墓地聚族埋葬的特点。但从晋江目前发现的情况来看,这种特点主要体现在隋唐时期。如洋尾村唐墓7座、霞福村唐墓8座、浯潭村唐墓3座、赤塘村隋唐墓葬群四墓一线等,所作诸墓,其距离、方向、前后均有秩序,且其墓室的构筑方法及墓砖规格、花纹相同,不仅表明上述各墓葬属于同一时期建造,而且大致属于同一家族。在泉州一带同期同类墓葬中,这种现象都比较普遍,如在安溪县后安乡下社村(今城厢镇土楼村)顶园山发现7座墓砖上印有“武吕”、“大方”等铭文的唐墓,其中5座是并列在一起,另外2座也距离很近;泉州市区中山公园发现的4座唐墓、永春县城金峰山发现的3座唐墓也是并列在一起;以上墓葬推测可能即属于同一宗族的墓葬。这充分反映了移民社会,聚族而居、葬,聚乡而居、葬的特点。⑽
&&& 三、厚葬成风
厚葬是中国古代丧葬的主流。所谓厚葬,是指在丧葬中讲究宏大的墓地,豪奢的墓室和棺椁、丰厚的随葬品以及隆重而繁缛的丧葬礼仪。⑾我国厚葬之风的兴起与盛行,就在于灵魂不灭观念、祖先崇拜和儒家孝道观念的影响。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证实,自新石器时代至清末民国,厚葬之风绵延不断,其间经历了商周、秦汉、唐宋和明清四大高潮。厚葬观长期以来主导着中国古代的丧葬民俗。
南朝时期,入闽士族从寻找安身立命之所转向了安居乐业,已经不再满足于用什么方式进行生产或应该具备哪些生存手段,而是更多地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争奇斗富,奢侈浪费。因此,南朝时期福建的丧葬习俗是厚葬成风,这有异于当时的中原汉俗,其时中原葬俗以薄葬为主流。隋至盛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强盛时期,社会相对安宁,生产力发达,物质财富充裕。在歌舞升平,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统治阶级的奢糜之风也日益膨胀。另一方面,统治阶级崇奉儒家,倡导奉行秦汉以来“事亡如事存”的儒家孝道厚葬观念,把丧葬视为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大事之一,孝莫重于丧。所以,厚葬之风在中原大起,达到了我国历史上登峰造极的地步。皇族百官竞相厚葬,并波及民间,虽朝廷数次下令禁止,但厚葬之风却愈演愈烈。《中华文化百科全书》第三册载云:“其葬,每盛舁明器,游行街衢,而陈于墓所,奏音乐,张帷幕,设盘状,以造花、人形、饮食施路人,殆如祭祀。然奢风已成,虽有法令,不能抑止。”《唐会要》亦说,许多地方的百姓“殁以厚葬相矜”。其时,福建地区的经济较以前展开了更加全面的开发,社会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因而南朝以来的生活习俗和葬俗被继续承袭下来,而未见很大改观,地方色彩浓厚。与此同时,特别是天宝乱后,许多守闽将士,仕闽官宦以及中州宗室、士大夫等相继落籍闽中,以至僻在东南,成为避乱乐土,⑿这使福建的葬俗全方位地接受中原厚葬的风气。综上可以看出,南朝、隋唐时期整个福建地区的葬俗是厚葬成风。考察晋江地域内出土的南朝、隋唐时期的墓葬,基本印证了上述说法。
首先从墓葬形制上看,按照丧葬的等级制度,由于南朝、隋唐时期流寓福建的士族多属中下级士族或被贬高级士族,其墓葬的建筑规模与结构形式当然不可能宏大复杂,但厚葬风气依然显现。晋江地域内出土的墓葬虽然多数属于中小型墓,⒀且基本上是单室墓,少数是双室墓,墓室长度一般在4-5米左右,最长的7.95米,多室墓少见。依其结构有凸字形券顶、长方形券顶、刀字形券顶等,但比较南朝、隋唐时期晋江与中原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晋江的经济开发明显落后于中原,故而可以说这些中小型墓葬在当时的晋江应属于厚葬范畴。同时,当时一些流寓晋江的品秩较低的官吏与地主富豪,可能依仗他们的政治与经济实力,潜越制度,营造较大型的墓室,如日在池店镇霞福村清理的南朝齐隆昌元年纪年墓,形制为带两耳室的券顶砖室墓,平面呈“十”字形,全长7.95米、宽2.2米、残高1.26-1.75米,墓室深邃,构筑考究,结构较复杂,多砖柱多券门,墓砖装饰题材丰富,坚固堂皇,是目前福建省发现的南朝时期最大的墓葬之一;又如1996年5月在霞福村清理的夫妇合葬唐墓,形制为“凸”字形砖构券顶单室墓,三墓一字排开,墓室内开小方窗相通,墓室规模也比较宏大。这些均充分反映其时的厚葬风气。
其次,从墓葬出土的随葬品来看,更进一步反映了其时的厚葬风气。古代丧葬中最能反映现实世界和宗教信仰的莫过于随葬品,正如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所言,凡“生前视为最贵重的物品,都随着死者而殉葬,以供他在冥世中继续使用。”晋江地域内出土的墓葬随葬了大量精美的器物,这些随葬品的组合不仅是全方位的,而且十分讲究高质量。其特征表现为:一是数量丰富,一般在30件左右,最多的达38件(1998年12月霞福村唐墓);二是种类繁多,以青瓷器和陶器为主,每座墓葬都有发现,此外,一些制作精细、技术精湛,在福建地区较为罕见的玉石器、青铜器等器物,如滑石猪、料珠、青铜鐎斗等也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其中随葬的青瓷器,以饮食生活器皿(碗、罐、钵、壶)为基础,不断增加日用生活杂器,从卫生用具(熏炉、虎子、唾壶)到照明器皿(烛台、灯盏、灯架),从文房用具(水盂、砚台)到模拟厨灶明器,无所不备。如此丰富多彩工艺精湛的青瓷实用器和明器及其他精致的随葬品,就是为墓主死后生活所作的精心安排,希望他(她)死后在冥世中也能过着如生前一般的奢侈生活!这充分体现了南朝、隋唐时期晋江地域的厚葬风气。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南朝以来晋江社会文化经济的繁荣景象,封建地主阶级安居乐业、生活奢侈,门阀士族等级观念森严,士大夫追求荣华富贵高官厚禄,附庸风雅的社会现实生活。
唐代后期,朝政昏暗,政局动荡不安,福建地方也陷入骚动状态。政治局势的变化,破坏了以往的正常生活秩序,埋葬制度起了很大变化,墓葬的形制结构中,出现与中原地区类似的腰坑,随葬品的数量急剧减少,除日常用具壶、罐、碗外,南朝以来的日用生活杂器基本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由中原地区引进的陶俑制度。⒁随葬品数量的减少是否说明晚唐晋江地域内厚葬风气随之转变呢?回答是否定的,其时晋江地域内厚葬风气仍然盛行。因为,作为古代用于丧葬的随葬明器─俑,在其时的墓葬中大量出现。俑属于明器,系用来代替活人殉葬的特殊品,即人殉的模拟品。它的产生是灵魂不灭、厚葬观念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俑的流行又密切地反映了当时的丧葬制度和丧葬礼仪,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想意识、社会习俗、社会生活和社会形态。它是我国丧葬观念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也是我国丧葬文化的一种特殊现象。⒂唐代是继汉代之后我国古代用俑的第三个高峰期,俑作为这一时期墓中的主要随葬品大量流行,而且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质量高超。1999年11月在霞福村清理的一座晚唐墓出土了大量的官吏俑、仕女俑、羊、骆驼等动物俑群,虽然残缺不全,但其规模和数量仍可见一斑。这些俑,一方面是该墓墓主人生前奢侈生活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是唐代厚葬之风的体现,也是墓主人对进入冥世以后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同时,这些俑制作精美,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动物形象则造型逼真,颇具特色。随葬俑群如此精工制作耗工耗财,墓内随葬品之丰盛也可想而知了。因此说,晚唐时期晋江地域内的埋葬习俗仍是厚葬成风。
总之,通过对晋江地域内出土的这38座南朝、隋唐时期的墓葬的分析,可以看出晋江出土的这些墓葬,虽相距近500年,却是一脉相承的,其间的变化大体上反映了晋江地区乃至福建地区南朝至隋唐时期在丧葬习俗上的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上三点并不能涵概南朝隋唐时期晋江地域内丧葬习俗的所有特征,它们只不过是最具普遍意义的罢了。
郑盛阳《武夷山悬棺葬文化特点及其历史地位》,《福建文博》1998年第1期第60页。
⑵指现晋江市辖区(不包括1988年从原晋江县析出的石狮市),下同。
⑶见晋江市博物馆《池店平原南朝隋唐墓葬清理简报》、《霞福南朝墓清理简报》,《福建文博·晋江文物专辑》,2000年第1期;《晋江市志》卷三十六《文物》第页,晋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4年3月第1版。
⑷⑸⑺⑾⒂陆建松著《魂归何处--中国古代丧葬文化》第38、170、43、86、232页。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7月第1版。
⑹棺椁是埋葬死者的葬具。在中国古代棺和椁是不同的,“棺”是殓尸的用具;“椁”是套在棺外面的或绕棺四周的匣子。棺椁都是埋葬死者最接近死者的用具,用以盛尸。同⑷第181页。
⑻⑼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第二册第82页,1982年文物出版社出版。
苏维真《闽南隋唐墓葬与其制瓷业》,《中国古陶瓷研究》第五辑,紫禁城出版社出版,1999年11月第1版。
⑿朱维干《福建史稿》上册第130-131页,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年。
⒀墓葬的规模,全长7.5米以上的为大型墓,全长2-7.5米的为中小型墓。见叶文程&
林忠干著《福建陶瓷》第13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年10月第1版。
⒁同⒀第158页。
中国泉州学研究网站由泉州网制作
本站网络实名:中国泉州学&&&&通用网址:泉州学
通讯处:泉州学研究所&&&&&邮政编码:362000
地址:中国福建泉州市庄府巷市委大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朝后是什么朝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