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经络怎么疏通经络有助于胸膜炎的康复么

神奇的艾灸 —— 菊千重  不打针不吃药传统经穴理论加创新人本技法摄生养颜中华第一绝技(附案例)    菊千重后生行诚布道普世济民心血之作独有版权  菊千重名解:弱菊千重,其贵甚千金!    题记(应景之辞,可以不看。)    观夫今之太平盛世,华夏以世纪更,科技以日月新,惟叹西风肆且盛,人心易不古!  虽,前有濒湖纲目明之以本草,后有真人千金具之以备急,奈何经典早衰,国粹即佚,岐黄之术不行,仲景之年再现,九州毒疫时行,百姓陈疴难祛,呜呼吾中华千百代!  世事万变,不超乎天地;人事更替,无外乎阴阳。  中华之有今日,合与道哉!  今数典而忘祖,舍道以求异,灾乎!?  是以千重日行之以实践,夜求之以明理。普之,济之,于灸刺中择此善法;传之,承之,于人道间寻一出路。  但求执著于神明,俯仰于天地,衣钵于圣贤,行走于江湖,足矣!  是为记!                        李氏勋洋·自诩之菊千重,公元日于宝庆李府·索居斋        神奇的艾灸 —— 菊千重  不打针不吃药传统经穴理论加创新人本技法摄生养颜中华第一绝技(附案例)    菊千重后生行诚布道普世济民心血之作独有版权  菊千重名解:弱菊千重,其贵甚千金!    题记(应景之辞,可以不看。)    观夫今之太平盛世,华夏以世纪更,科技以日月新,惟叹西风肆且盛,人心易不古!  虽,前有濒湖纲目明之以本草,后有真人千金具之以备急,奈何经典早衰,国粹即佚,岐黄之术不行,仲景之年再现,九州毒疫时行,百姓陈疴难祛,呜呼吾中华千百代!  世事万变,不超乎天地;人事更替,无外乎阴阳。  中华之有今日,合与道哉!  今数典而忘祖,舍道以求异,灾乎!?  是以千重日行之以实践,夜求之以明理。普之,济之,于灸刺中择此善法;传之,承之,于人道间寻一出路。  但求执著于神明,俯仰于天地,衣钵于圣贤,行走于江湖,足矣!  是为记!                        李氏勋洋·自诩之菊千重,公元日于宝庆李府·索居斋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第一章、艾灸是神奇的    (共5节):  1.1
开篇:保命之法 艾灼第一  1.2
救急:落水者死 过夜能活   1.3
保健:疮勿令瘥 毒不著人  1.4
治病:通透诸经 灸之立效  1.5
史料:辛追如昔 灸经随葬    引言    现在一提起艾灸,知道的人可能已经不是很多了。  如果说到针灸,很多人自然会联想到路边大大小小的中医理疗店,或者是各大小医院里针灸科一类的地方。但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一些大中城市的美容院里却有一种SPA,就是用的艾灸,有用艾条的,也有用艾碳的,据说还是从韩国倭国引进的技术。就是说这一古老的技法现在只剩得屋里狼藉墙外香了,说来实在让人叹息。  近几年才开始流行起来的艾灸连锁类加盟店,主要也只是提供艾产品和艾灸器具,并不提供具体而详尽的艾灸服务,到处摘抄一些穴位知识和治病指示,不专业也不成系统,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意思。  实际上现在的针灸也已经只剩下针了,针和灸同时都在用的几乎没有,即使有也只是象征性的做做样子而已,或者是不能走进寻常百姓家罢了,因为都被“特供”了。而现在的所谓灸,无论是灸材还是灸器,也都已经和曾经流传千古的真正的灸不可同日而语了。  说起这其中的原委,那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说明白的。所以笔者也不想勉为其难,暂时搁置一边吧,直入主题。  首先要说明的是,本文并非艾灸专著,而只是一篇普及性的读物,笔者只是想通过自身对艾灸的理疗经验以及一些古今医案,来唤醒大家对古代灸法的些许认知,使得祖先的宝贝不至于失传;若是能够让人身体力行,救命自保,至少是自己身体硬朗潇洒,家人幸福安康,也将是在下莫大的善功了。  在细说如何用艾灸来摄生养颜保性命之前,先来看看艾灸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    1.1
开篇:保命之法 艾灼第一    关于艾灸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宋朝太医窦材在他于1146年所写的《扁鹊心书·须识扶阳》一节中是这样写的,他说:“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说到丹药第二,已经被历史和古代的文人骚客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们所证明是行不通的了;而附子第三则是有许多经典医案可以明证的,不过非妙手回春之医界高人不能随手应之,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关乎人之性命,所以为医者不可以不察,为患者不可以不慎重。我国当代著名老中医李可先生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五年,在缺医少药的农村,运用自创的“破格救心汤”,重用附子,成功地治愈了千余例心衰重症患者,并使百余例现代医院已发病危通知的垂死病人起死回生就是一例。  这是题外,就不多说了。    那么窦老太医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真元,也有叫真阳的,当然是指人的元气,至于先天后天,涉及中医基础理论,笔者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不然就复杂了,其实说与不说也不影响下文的意思,所以还是不说的好。  我国传统文化的大道理,有一句话叫作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说大家并不一定非得知道这个真元、真阳、元气到底是什么,在哪里,是怎么来的,又有什么用处,但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口口相传,相沿成习,都知道了这个元气是人活下去的根本,没有了元气,人也就没有了,就死了。所以人死了俗话又叫作断气了,就是元气断了的意思。人们对于手淫、纵欲的认识也是这样子说的,说伤精、伤元气,说的也就是这个层面的意思。  所以窦太医他老人家说 “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   既然这个真元是这么的重要,就像汽车的汽油一样重要,没有油就开不了了,但是人又不能像汽车一样开到加油站里面去加油,那要怎么办呢?  他的方法就是:“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而与窦太医同一朝代的闻人耆年老先生在其1226年编撰的《备急灸法》一书中也是这样说的:“凡仓卒救人者,惟艾灼收第一。”  就是说人虽然不能找个专门加真元的地方去加这个真元,但是可以通过艾灼的方式来提升人体的这个真元。艾灼,在这里指的就是艾灸,依据就是《说文解字》:“灸,灼也,从火,久声。”    窦材是什么人啊?他可是宋朝的大太医,太医是什么,是专门给皇帝一家子看病的人。他敢拿自己的脑袋来瞎说么?!而且他不经过多少次的临床验证他也说不出来这个瞎话啊,是吧。况且在宋之前艾灸还曾经流传过或者说是被活体实验过多少千年的呢,笔者之所以引用他的话而不引用更早的人说过的话,也就是有这个意思在里面的。    好了,以他的话来证明这个艾灸的权威性,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了。下面笔者就举几个验方或者是案例来真真切切地向大家展示一下艾灸这一古老传统技法在养生保健和祛病保命方面的神奇效果。  
救急:落水者死 过夜能活     第一个例子有点神乎其神,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让人难以置信,但却是出自另一位在我国历史上更为有名的高人,人称“医圣”、“真人”的唐朝名医孙思邈,他老人家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七十五·备急方》一节中有一个奇方,这个千古奇方是治什么病的呢?  他是这样记载的:“治落水死方:解死人衣,灸脐中。凡落水经一宿犹可活。”  现在我们经常看到新闻报道某地小孩落水出事的,有溺死的,也有人施救然后救人者自己又溺死的,很多。各地学校也是一到暑假就发通告不让学生下水游泳,怕的就是出这种事,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孙真人的书名之所以叫《备急千金要方》而不叫别的名字,也是为了刻意强调这一点:“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关于这一奇方,笔者还没有找到具体的治疗案例,但是在死马当作活马医的紧急情况下,不妨一试,到底是人命关天,也许还牵涉到一个家族子孙繁衍的事情,所以能活人才是最最重要的,是吧。再说了,在中医数千年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中,有许多奇方偏方不正是在死马当作活马医的紧急情况下才得以验证其神奇功效的吗?这一点应该是无人能驳的。    如果要从理论上找依据的话,正如《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一篇中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以及《黄帝内经·素问·厥论》里说的那样:“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  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能及的。这一段话应该很好理解的,笔者就不多说了。  另外,宋代名医王执中在他所写的《针灸资生经》中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至于他老人家是从孙真人那里抄袭来的还是经过他本人治疗总结的亦或是从民间另外采集来的偏方,笔者就无从考证了,所以不敢乱说。  对于本方来说,“寒厥”两个字倒不一定确切,但是最为贴切的是“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回阳救脱”这几个字,说到了落水死的点子上。    而“脐中”,正是神阙穴所在的位置,就是人出生后脐带剪断之处,也是人出生之前从母体吸取养分之通路,有点吸管的意思。脐中这两个字本身也是神阙穴的别名之一。  神阙:神,尊的意思、高贵的意思、上的意思、长的意思,指父母或先天;阙,城楼、牌坊的意思。神阙穴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指先天的或者是前人留下来的香火得以延续的生命之门,有点像进入故宫的时候人人必经的那高大的阙。  神阙穴也被叫作命蒂穴:命,性命的意思;蒂,柄的意思、蒂结的意思。另外蒂这个字在某些方言里也有叫作“把儿”的,生男孩叫作生了个带把儿的,生女孩叫作生了个不带把儿的,是吧。把者,依也,有把儿才能有所依,无把儿则无所依。依什么?为什么依?当然是种姓繁衍拉,有把儿才能传宗接代,才能嫡传子孙啊!命蒂穴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指本穴为胎儿与母体相连的性命之纽带。也可以理解为性命攸关、性命所悬系之处的意思。  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神阙穴是人天生的性命之门,是性命的瓜之蒂。瓜熟则蒂落;瓜不生,当求之于蒂。这就是笔者对此穴的直观理解。  而神阙穴又是任脉上最重要的穴位之一,至于这个穴位对于人的生老病死是如何的重要,那就要先来谈谈任脉对于人体的重要意义了。    总体上来说,任脉属于奇经八脉之一,又和督脉一起同属于十四正经,都是人体中关乎生死的重经要脉,这里先来谈任脉。  要谈任脉的作用,可以先来看看明代名医杨继洲在他的《针灸大成》里是怎么讲的,他老人家总结说:“督由会阴而行背,任由会阴而行腹,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有子午也……分之以见阴阳之不杂,合之以见浑沦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也。”  也就是说任督二脉统率全身,其中任脉统于身前,主一身之阴气;督脉率于身后,主一身之阳气。任督二脉相通,则温热之气循着经脉流走,前面温胸腹后面暖腰背,通达而至周身,循环而不停息。如此则阴与阳相交合,性与命皆不绝。  所以现在的剖腹产和各种胸腹部手术,尤其是刀口横切者,或者是直接将刀口切在任脉之上者,对任脉的损伤是很难修复的,至于对病人手术后身体的伤害程度,只有经过详细的跟踪调查统计其术前术后状况并加以严格对比才能做出,笔者在此不敢妄言。  当然督脉也一样,其他所有经脉也一样。所以一般有过手术或者是大的创伤的人一到天气变化伤疤处就会发痒,笔者总结就是这个原因,具体怎么证明笔者能力不及,只盼高人来指点。  而类似这样的一些工作,这些使得西医天下横行的极有“科技含量”的工作,少有人在做,甚至是几乎没有人在做,这才是使中医落得如此尴尬境地的终极原因之一。  每念及此,吾心…血如滴!    讲了神阙穴的重要性,再来看看艾灸何以能够活人。  清朝名家吴仪洛老先生在他所著的《本草从新》里说得好:“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所以,用艾炷重灸神阙穴,就是强力回阳,打通任督二脉、重起阴阳二气的最佳方法。  至于具体如何做法,相对来说就非常简单了。对急救或者是对艾灸稍有常识的人都可以做到:  先想办法将落水者腹中水放出,然后身体仰卧放平,解去上衣,根据天气情况注意保暖,在肚脐中填满盐,或者不填盐也可,将艾绒用手捏成小孩吃的打虫药宝塔糖那样的锥形,大小以底部盖住整个脐孔或稍偏大为佳,然后点火灸之既可。不论次数,直到落水者醒来为止。  为加强疗效,还可以在肚子上盖一个现在家里洗菜常用的塑料筛,在塑料筛上再覆以毛巾一条,增加脐周围灸热的辐射强度。  为保险起见,根据笔者祖父及家父用“灯火灸”急救小孩急慢性惊风休克死的成功案例,可以对落水者加灸几个穴位,效果可能会更好:人中、百会,不过不用加盐,可以直接灸,也可以垫姜片,姜片中间用牙签刺几个小孔。还可以加膻中穴,强力刺激心胸区,以加快回阳过程,使心脏恢复跳动。  另外方中所说的“一宿尚可救”,是不是真的暂且不论,当然是越快越好,落水者发现的越早、被捞起的越快、艾灸的越及时,当然越有救活的可能。  不一定非得等一宿才做。救命活人的事,谁不急啊?!    对于轻微溺水假死者《备急千金要方·卷七十五·备急方》一节中也有一个救急妙法:“屈两脚着生人两肩上,死人背向生人背。即负持走行,吐出水便活。”  就是将落水者屈腿背靠背倒背在肩上行走既可,这也可以做为将上例中落水死者腹中水放出来的一个好办法,或许水一放出便即活转过来也未可知,那岂不是更好?!  如果没有备用精制艾绒,干艾叶用手搓去渣得绒也可,实在太急的情况下直接用干艾叶揉成团也可暂用,但是非精制艾绒不能经常用,否则会引起其他方面的后遗症,且对身体的这种伤害也是极难恢复的。  这里说句题外话,现在药店里卖的艾条是万万不能用来作艾灸用的,尤其是保健养生灸。这些粗制滥造的所谓艾绒只能用来熏房间以驱蚊杀菌避鬼邪,关于这一点笔者在后面再细说。    这就是笔者要说的第一个例子,虽然算不上真正的案例,但是艾灸神奇的地方也正是在于她的这种神秘感,越是玄乎,越能体现中华民族医术的居功至伟之处。  说完这个救人备急的例子,下面笔者也来与时俱进一下,就目前猪流感也就是甲流感流行的时疫举一个实例,当然,这个例子也适应于冬春流感,尤其适用于体弱多病的老人和小孩,详情请看下文。  
保健:疮勿令瘥 毒不著人    还是孙真人,他老人家在《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十九·灸例第六》一节中指出:“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  意思是说:凡是有人要到吴国蜀国那样的地方去游山玩水的,最好先在身上选择三两个穴位用艾火灸一下,而且是在此期间要常灸,这样才能让艾火灸过的地方形成疮,也就是化脓起泡成疤,并且尽量不要让那个疤干掉,接着灸,又化新脓起新泡成新疤,形成“常不干”的创面,这样的话,“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也就是百毒不侵,虚邪贼风毒虫恶虱都拿你没有办法了。  这里的“吴蜀地”,可以代表长江流域,从更大一点的范围上来说,也适用于整个南方,因为南方地面多山林雨雾虫蛇,瘴疠温疟等各种毒气盛行。所以那些膏腴娇贵之人,舟楫车马劳顿,游历旅居在外,身多不便,再加上当时的医疗卫生条件不怎么的,一旦病疫上身,性命都很难保全,哪还有心情接着游山玩水呢。所以经过广大古代游客多年甚至是历经数代才总结出来的这样一条防病保命养生之法,实在是值得今人倍加珍惜的了。  瘴疠温疟毒气当然是一种极端情况,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与卫生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所以从养生防病方面来说,和过去相比要相对简单一些,效果也会好很多。  因为即使是在农村地区,除了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现在也很少能接触到极其严重的风寒暑湿燥邪之毒气了;倒是年轻人多年在外打工,受化学品污染、噪声污染和空调反季节浸淫、电脑办公综合影响、长期保持某种生活习惯与工作状态而导致的一系列肢体性疾病等人为毒害的机会大大增多了。  所以笔者在这里就点到为止,下面只就小孩的强身开智防病健体方面多说几句。    话说南北朝时期的公元552年,国人以《针经》赠予倭国钦明天皇;公元562年吴人知聪又携《明堂图》等160卷医书越海东渡,使得针灸技术开始传入倭国,深受倭国朝野重视,发展迅速。自此倭国上下艾火不断,曾经形成体制,约定成俗,并且多有创新,尤其是在保健灸方面成效显著,其中又以小儿保健灸为重。  倭国灸家八偶景山在其《养生一言草》中总结说:“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有虫气之小儿,可不断灸之,比药物有效。”   身柱穴隶属于督脉,具有通阳理气、祛风退热、强筋健骨、清心宁神、降逆止咳的作用。小儿常灸可强身健体,促进发育,故为小儿保健灸之要穴。  天枢穴又叫谷门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要穴之一,同时又是大肠经的募穴,所以本穴气血必须强盛,胃气才能由本穴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大肠经。  但是小儿皆属稚阳之体,脾胃本虚,所以要想气血两旺、成长拙壮,筋骨隆盛,体智健全,最保健的方法就是定期温灸身柱、天枢两穴。  至于具体操作方法以及所禁所宜笔者会在后面章节中专门介绍的。  曾经编写针灸学专著《针灸真髓》的倭国专家代田文志先生在长野县40所学校对学龄儿童进行保健灸后的报告中说:“灸过身柱穴后,不易伤风感冒,食欲增加,发育也好了,总之健康状况改善了。所以身柱是学龄儿童施灸的重要穴位,是保健上不可缺少的。”    说到国内,在保健灸(古称逆灸)方面从古至今都是大力倡导常灸足三里、关元、命门、气海、膏肓等所谓的几大养生要穴,而且皆以三十岁为年龄界限,且偏重于男性,虽然也不乏小儿及妇科治病灸法,但是对于小儿保健灸法方面的资料笔者至今没有找到只言片语,也许是笔者孤陋寡闻,未得有幸接触到此类技法,实在是遗憾之至。  比如前文中说到的宋朝大太医窦材在他的《扁鹊心书》中就就有说到:“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两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时,常灸关元五百壮,即服保命丹、延寿丹。渐至身体轻健,羡进饮食。六十三时,因忧怒,忽见死脉于左手寸部,十九动而一止乃灸关元、命门各五百壮,五十日后死脉不复见矣。每年常如此灸,遂得老年健康。”这里说的壮,就是次的意思,一壮就是一粒麦大小、或者黄豆大小的艾绒粒。  还有唐代著名医学文献专家王焘在其公元752年编纂而成的《外台秘要》一书中也说道:“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足三里,令人气上眼喑。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  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笔者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如果说单单预防某种疾病也算得上是保健灸的话,那只有隋朝名家巢元方等于公元610年撰写的《诸病源候总论》卷第四十五载有的:“河洛间土地多寒,儿喜病痉,其俗生儿三日,喜逆灸以防之;又灸颊车以防噤。”另外唐真人孙思邈在他的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和洛关中土地多寒,儿喜病痉,其生儿三日,多逆灸以防之;又灸颊车以防噤”。  在这里“逆灸”的意思就是非“治已病”的灸法,也就是“治未病”的灸法,相当于现在说的保健灸法。可上面这个防“痉”病的措施因为受到地域的限制,且只针对于某一特定病种,并不具有普世的价值,所以还不能人人皆宜,算不上真正的保健灸法。  曾经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自创著名“马氏温灸法” 的天津马少群先生()在其《马氏温灸法》一书中虽然提到了儿童保健灸一说,但也只是粗略提及笔者上面所例的两位倭国医家的所言所记,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具体案例或者是相关报告。    这里说到的保健灸法,主要是指古代的化脓灸。  说到化脓灸,确实疗效奇佳,多能收到立竿见影的疗效,比如治疗老寒胃,笔者利用自己创新的功效相当于化脓灸的熏灸法基本都是在5分钟左右止痛,1个小时内治好,再巩固灸疗一段时间即能彻底痊愈;灸疗各种头痛,也是5分钟左右治愈;心绞痛更是神速,最快1秒钟就能止痛;各种风湿类关节痛、脊椎系列疼痛,也是8分钟之内止痛……但是化脓灸操作方法比较原始,对患者来说比较痛楚,有时甚至是伤筋痛骨,所以早已不为世人所接受。  后世灸家遂多有创新,比如温灸、吹灸、熏灸、蒸灸等等新法,请容笔者在后文再细说。  笔者之所以引用这一条,只是想从源头上来介绍艾灸的好处,说明非针非药也照样能保健养生祛病,基本没有毒副作用,并且还能少花冤枉钱,少用所谓的“高科技产品”来戕害自己的身体,同时又能提高自己的古典文化和传统医学素养,为发掘中华瑰宝、传承中华文明多做一点贡献,一举而数得,何乐而不为呢?  下面再来看看艾灸在治病方面有什么长处吧,为了体现艾灸的现实意义,笔者引用现代著名针灸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全国著名老中医周楣声教授生前最出名的几则案例来让大家开开眼界吧。  
治病:通透诸经 灸之立效    周楣声教授(年)是我国当代著名针灸学家,1918年出生于安徽省天长县中医世家,幼承家学,博览旁收,通《内》《难》及诸家言,弱冠既施诊于乡里,专门从事于针灸,尤其精通灸法,著述丰硕,成果卓著,周老在针灸学上的重大成就,被国务院确认为有突出贡献的中医专家,并获得卫生部颁发的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全国名老中医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周老自1984年开始,受中央卫生部委托,举办过四届全国灸法讲习班,并应邀在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举办过三届全国灸法讲习班,以及在国际针灸班与多届全国针灸专长班上,讲授过灸法课程,桃李满天下。  1985年,安徽砀山爆发流行性出血热,周老曾应用灸法治疗297例,取得了97.8%的良好效果。下面笔者就例举其中之一二,并加以穴位讲解,以见证艾灸治病的神效:    例一:周老在其有名的著作《灸绳》中记录有:  “1985年去砀山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期间,当时砀山医院传染科人满为患,临时搭起的帐篷也不敷应用,在门口走廊边,卧一重病女孩,每次出入必经其旁,因为不是出血热病人,当时也未予注意。两天后问其家人,偶尔问及女孩的病情,答称:医生说孩子是脑膜炎,牙关紧闭,滴水不入,颈项强直,已昏迷两天,医治无望。我当时听了一怔,忙去询问经治医生及查看病历,已经做过腰穿,脑脊液为浑浊淡黄脓样物,白细胞计数为58000余,必死无疑,即或不死也将形成终身残废。出于职业本能,当即找到传染科主任边春和大夫,主动要求对患儿治疗,当得到允诺与支持后,立即用灸架熏灸百会,令其家人守候,日夜不停,连续三日夜,逐次好转,终于使患儿彻底痊愈出院。”    百会穴,处于人的头顶最中央,位于人身的最高处,因此人体各经上传的阳气都交会于此,故名。百,数量词,多的意思。会,交会的意思。百会穴名称的意思是指手、足三阳经以及走行于背后的督脉之阳气都在此交会。  所以本穴又叫作三阳五会、三阳、五会。三阳指手足三阳经,五会指五脏六腑的气血皆会于此的意思。  百会穴的最大功效是升阳举陷,益气固脱,所以对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五脏六腑的阴阳平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胃、子宫等因阳气下陷而导致的下垂性疾病甚至是脱肛、阴挺、久泄等难言之隐都有着非常确切的疗效。  另外,很多人一到秋冬和春初季节,就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并伴有头痛发热流鼻涕,总之是头上面上皆不舒服。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这两个季节里晚上睡觉时头部感受风寒、阳藏不秘而导致的,笔者以前也是经常犯这个毛病,所以晚上睡觉时常用衣服或者是西瓜帽保暖,基本就能防范这一点了。    在这一案例中周老是这样总结的:“百会对脑炎、脑炎后遗症及神经精神诸病,疗效均确切可靠,不论为直接灸与温和灸均可有效。但时间一定要长,不能更换位置,可收叠加与积累作用,坚持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可能是考虑到化脓灸法的可接受程度,在这里周老用的是熏灸法,如果改用古代的化脓灸法,效果可能会更快更直接,而用不着灸三天三夜。方法就是剃去女孩头顶中央的头发,取坐姿,或者是坐卧姿,直接于百会穴施灸,灸立效,验如神。  对于这一点,笔者是身有体味,虽然笔者只是用自己创新的熏灸方式理疗头痛、高血压后遗症,但是效果也非常突出,尤其是各种头痛,犯头痛的年头越长,效果越明显,基本上是马上就能止痛,只要稍加坚持数日,就能完全治愈。    例二:周老在《灸绳》中记录有:  “姚×修,男,42岁。急性肝炎,住院治疗病情缓解出院,但肝痛则每日发作3~4次,剧痛难忍,食减,不能吃饭。伊本身亦业中医,束手无策。余每劝之应用灸疗,姑漫应之而已。日,剧痛发作无可控制,始求救于灸。当检视背部,按压至右肝俞时,姚痛得几乎跳起来,诉说痛感直达右肋,左侧较轻。同时发现其身上及口中有一种特殊的刺鼻臭味。即以右肝俞熏灸,灸感自后向前直透肝区,10分钟后痛大减,腹中作响放屁,半小时后停灸,痛全止。第2天再灸,云昨日肝痛未发作。仍灸右肝俞,感应同前。第3次灸感与前同,仍腹响放屁,身上及口中臭气如旧。至第4次时,诉说有一种特异的感觉,即突然有两次肝区有一股热气自内向外直冲,解展衣服一看,见热气如蒸笼。约1分钟即停止。当天给其灸治时,觉臭味大减。第5次复灸,身上及口中之臭味进一步减少。至第10次时,说是又有热气自肝区外冒。约半分钟即过去。此后热气未再冒。共灸治18次,肝痛基本被控制,中止灸治。”    在这一案例中周老总结道:“急性肝炎同慢性肝肿大一样,均能在背部特别是肝俞及其附近出现压痛反应。” 另外“肝病在就近取穴时,期门的作用亦不可忽视。”  对于重大疾病以及慢性陈疾,压痛点的作用非常重要,只要取法适当,一般在艾灸理疗中往往能起到奇效,这是笔者的亲身体味,也是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灸家的经验总结。而对于一些小毛病,则以阿是穴也就是在患处直接熏灸,效果也特别神速。    说完现代说古代,再来看看灸法在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献中到底可以追溯到什么时期。    
  继续,
史料:辛追如昔 灸经随葬    说到艾灸的历史渊源,笔者先来给大家介绍一次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区东郊四公里处浏阳河畔的马王堆乡,于1972年至1974年先后挖掘出土。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对我国的历史和科学研究均有巨大价值,其出土文物异常珍贵。  其中一号汉墓出土的50岁左右的女尸(西汉·惠帝时期长沙丞相轪侯利苍的妾辛追),时逾2100余年,尸体长154厘米,形体完整,全身润泽柔软,部分毛发尚存,部分关节可以弯动,许多软组织比较丰满,柔润而有弹性,并且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软骨等细微结构也保存较好,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古尸内脏器官保持了完整的外形,相对位置基本正常。  这是世界上已发现的保存时间最长的一具湿尸。它既不同于木乃伊,又不同于尸腊和泥炭鞣尸。是一具特殊类型的尸体,是防腐学上的奇迹。    从三号墓出土的大批帛书,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资料。帛书的内容涉及古代哲学、历史、医经、方剂和科学技术许多方面。经整理,共有书籍28种,12万多字。  能原汁原味的揭开灸法经络起源神秘面纱的珍贵史料《十一脉灸经》,就是这诸多珍稀文物中的一部分,包括《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两种帛书,是这批帛书中与灸法经络直接相关的精彩内容。  这两部灸经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较全面记载了人体十一条经脉循行路线及所主疾病的著作。并且二经所记载的治疗方法都仅有灸法。  据专家考证,《足臂十一脉灸经》可能成书于春秋时期。书中以“足”表示下肢脉,共有6条;以“臂”表示上肢脉,共有5条。这十一条脉的排列顺序是先足后手,循行的基本规律则是从四肢末端到胸腹或头面部。  《足臂十一脉灸经》记载有主治疾病78种,但尚未对疾病进行分类。  而《阴阳十一脉灸经》则分甲乙两种文本,成书时间较《足臂十一脉灸经》稍晚,该书在《足臂十一脉灸经》的基础上对11条经脉的循行路线及主治疾病作了较大的调整和补充,以先阴脉后阳脉的原则,来确定各脉的排列次序。即全身9条经脉仍由四肢走向躯体中心,而“肩脉”与足少阴脉则与之相反,由头或少腹部走向四肢末端。  《阴阳十一脉灸经》共记载了所主治的疾病147种,并将各脉的病候按致病原因的不同,区分为“是动病”和“所产(生)病”。    从总体上看,二经所记载的十一条经脉在循行分布上有如下几个共同特点:  ① 经脉的起点多在腕踝部附近;  ② 经脉循行路线的描述非常简单,有的脉甚至只有起点与终点的两点连一线的最简单形式;  ③ 描述经脉循行时,使用频率最高也是最让今人难以理解的术语是“出”字;  ④ 经脉循行方向自下而上,各脉之间不相接续,而且与内脏不相联系。  
这些特征反映了当时经脉的概念很原始、很简单,还没有形成上下纵横联络成网的经络系统的概念,但是《十一脉灸经》的这些记载与《灵枢·经脉》篇中十二经脉的理论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为深入了解在《黄帝内经》成书以前的经络形态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十一脉灸经》的出土是灸法学术领域的一件大事,凭借这一古老帛书的记载,有关我国早期经络的形态、走向、所主病症的种种推测,终于有了切实可靠的文字依据,诸多的迷团终于有了破解的可能。这些资料的出土为后人所苦苦寻觅的针灸经络的发展源头,揭开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折射出一道颇为夺目的光芒。    说到这里,笔者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希望能够和看到此文的专家级人物交流自己的心得。  笔者的想法就是墓主人应该在生前也有艾灸的习惯,而长年保持艾灸的话,必然会在身体上留下痕迹。因为古代灸法都是一灸几十成百壮,而且都是直接灸也就是化脓灸,长期于同一个穴位施灸的话会在灸处留下一种类似肉瘤的皮下肌肉组织,另外灸处的皮肤也会留下痕迹,不知道当时对辛追夫人进行尸检时有没有考虑或者发现到这一点?  根据现在公开的研究资料显示,辛追夫人生前有服用丹药的习惯,而且在这一家三人中她是最后埋葬的,帛书发现于其子所葬的三号墓中,具体资料摘录如下:    ①在马王堆女尸出土的时候,棺材里注满了一种红色的棺液。科学家们相信,这种液体是使辛追二千多年来不腐的“神液”。 中南大学马王堆汉墓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罗学港教授说,经过化验可以证实,红色棺液成分复杂,之所以是红色,是因为掺加了朱砂,朱砂的化学成分对人体是有害的,其中含有砷和汞,棺液中还检测出了许多中药的成分,这些东西混在一起就成了深红色。可以肯定,这种红色液体具有杀菌作用,可以保证尸体不腐。   红色棺液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汞,也就是水银。专家推测,辛追生前可能有服用丹药的习惯。在古代中国,炼丹术是人们追求长生的主要方式之一,而炼出的丹药,本身都含有汞等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当时人们意识不到,但是汞对于细菌却有杀灭作用。  所以,虽然辛追生前滥服丹药没能长寿,身后却阴差阳错,丹药的毒性却使得她的尸骨长久保存了下来。   罗学港介绍,在红色棺液中还发现了一些中药的成分。据介绍,在陪葬品里,人们发现了大量的中草药,从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古人能够配制防腐药水的观点。“这些化学物质的结合,是古尸保存完好的基本原因。”罗学港说。   为什么当时比辛追地位高的人没有保留下尸骨,而辛追却可以?这起码说明这种防腐药水的配方是一个偶然因素形成的。罗学港认为,辛追二千多年而不腐“充满了偶然性”。  除采取了得当的防腐措施之外,当时的环境一定非常干燥,有利于保存,而且棺木密封很好,和外界空气隔绝避免了细菌对尸体的侵蚀,再者,马王堆墓一直没有被盗。地质条件加上人为因素,使得辛追的尸体奇迹般保存下来。    ②根据漆器款识、封泥、印章等推断,一号墓出土了“妾辛追”骨质印章一颗,表明墓主应为汉侯利苍之妻,二号墓发现“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和“利仓” 三颗印章,表明该墓的墓主为汉初长沙丞相轪侯利苍本人,三号墓可能是利苍之子。三座墓入葬的时间相距二十多年。  又据考证,轪侯系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封,四年(公元前191年)即废。三号墓出土的一件木牍,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等字样,标志着该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一号墓在构建时分别打破二号墓和三号墓的封土,所以可以推断辛追夫人的埋葬年代应当要晚一些。    ③马王堆帛书出土于马王堆汉墓三号墓,其中包括《易》、《老子》、《战国纵横家书》、《十一脉灸经》、《养生方》等秦末汉初学术与方术文献,其中《易》与《老子》都与今本有较大的区别,被认为是这些书正式定本之前流行的传抄版本之一,大量的方术文献有助于了解汉初的占卜、星相、医术、房中术等内容。帛书的字体接近于汉隶,而别具一格,被书界称为“马王堆体”。    依据上述考古资料显示:辛追夫人生前有服用丹药的习惯,利苍之子随葬有大量医学类帛书,而主要又是关于方剂、灸经、养生和房中术方面的,辛追夫人又晚葬于利苍之子。  虽然他们寿命都不是很长,但是如果笔者的假设成立的话,他们应该也会重视艾灸,以当时的文字传播范围、速度和方式,能够得到这些昂贵帛书的绝非一般人家,既然得来不易,又贴身随葬,就说明墓主人在生前也应该是这方面的践行者,至于成功于否,当然要看艾灸技术当时的发展水平,以及墓主人的喜好程度。  如若如此,又能不能说明艾灸对辛追夫人保存如此完好起到了什么作用没有?  历史上凡是对长生不老追求痴迷者,对于任何养生方式都会冒险一试的,何况有如此成熟的帛书灸经随葬,也说明当时灸法在贵族阶层中流传的深度和广度。  所以笔者在此对自己的大胆想法凿凿而言之,希望能引起相关人士和部门的重视。    结语:上面笔者从救急、保健、治病与史料四个方面描述了艾灸的神奇与玄幻之处,是真是假当然是信不信由你。仁者可以见仁,智者方能见智,是不是广告大家自己可以看疗效,动手即可见真章的事儿,又不难,是吧。  至于具体如何操作,笔者会在下面给大家一一道来的。  (第一章完)  
  作者:heyan1234 回复日期: 08:27:21 
    继续,        -----------------------------------------------------------------------------------    
谢谢朋友支持,呵呵,先发完第一章,看看大家感觉如何,觉得好我再发后面的。同时我会在博客中提前更新的,欢迎大家去踩,不是广告。大家自己学会了艾灸,我怎么挣你的钱,呵呵,是吧。只要大家好,我就倍感欣慰。。。。。。。
  抽空好好看看。加油楼主
  作者:饿死在路上的希望 回复日期: 08:52:42 
     抽空好好看看。加油楼主      -----------------------------------------------------------------------------------    
谢谢朋友支持,呵呵,先发完第一章,看看大家感觉如何,觉得好我再发后面的。同时我会在博客中提前更新的,欢迎大家去踩,不是广告。大家自己学会了艾灸,我怎么挣你的钱,呵呵,是吧。只要大家好,我就倍感欣慰。。。。。。。
  自己顶。。。。。。。。。。。。。
  楼主快更新!!!不错
  呵呵,谢谢。。。。。。。。。。。
  祖宗的老东西,还是要重视的。  中医最终会复苏的。
  还不错哦
  呵呵,很不错的好帖子
  谢谢大家支持,呵呵,好东西不会灭的。。。。。。。。。
  作者:wangyaorong209 回复日期: 14:26:08 
    谢谢大家支持,呵呵,好东西不会灭的。。。。。。。。。    ------------------------------------------------------------------------------------------    
朋友,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呵呵。  
但是你这样说好像 是我的马甲哦,我说不清楚了。。。。。。。  
  期待的好东西
  lz就是那种痴情到死的人啊,可是有些事始终是改变不了的,如果你不好好活下去,lz在天国的他也不会安心的
  作者:一个本本 回复日期: 00:09:34 
    lz就是那种痴情到死的人啊,可是有些事始终是改变不了的,如果你不好好活下去,lz在天国的他也不会安心的      ---------------------------------------------------------------------------------------    
谢谢朋友夸奖,呵呵,欢迎常来交流。
  pia pia 我就溜达,我可顽皮了呢!!
  不错,顶了,给你置顶。继续发此类帖子。
  敢问楼主,艾炙对治疗视神经萎缩效果如何?
  咽喉炎,今天体验了艾炙,效果不错,支持
  楼主你好!我是一个身患多种慢性疾病的中年人,对西药没信心,很想体验艾灸的疗法,静等楼主的后续!!!
  怎么没有了?
  慢性炎症的用艾灸就更上火了,因为一般的慢性病的舌象是舌尖边红,心火亢盛。    其他慢性病都是心脏功能差,心脏这个泵差,你艾灸能上去吗?    艾灸只管比方说受风了这种一时的病。
  所有慢性病都是心脏功能差=睡眠差。只能想办法提高心脏的功能。    到我的博客来做健心法吧:新浪-无照神医。
  为解决大家做艾灸时受艾烟困扰的问题,我们研制生产了一套艾灸自动排烟系统。它能很好的解决大家做艾灸时的排烟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可到淘宝---小康保健(店铺)去看看。
  请问楼主,治疗不孕灸哪几个穴位
  @无照神医  07:42:46  慢性炎症的用艾灸就更上火了,因为一般的慢性病的舌象是舌尖边红,心火亢盛。  其他慢性病都是心脏功能差,心脏这个泵差,你艾灸能上去吗?  艾灸只管比方说受风了这种一时的病。  -----------------------------  灸法不对才上火。
  @笑而不语非也非也
15:01:37  请问楼主,治疗不孕灸哪几个穴位   -----------------------------  要看什么原因引起的啊,综合辩证才能定。  原则上不离命门,肾俞,子宫穴,八髎区。
  非正常出汗以及狐臭的经络解释及艾灸处理方法(巧用艾)  这里说的非正常出汗,主要说的是手上出汗,其他部位的非正常出汗在理论上也可以用相同的原理来解释,但是处理方法不同而已。  先说原理:从五藏的角度来说,汗为心之液,但是肾主水,脾又主湿。所以非正常出汗首先从心入手,背后的决定因素还是从脾从肾逐层分析下去,根子当然在肾。非正常出汗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而前辈总结的:穷必及肾,是也,亦然也!  至于狐臭,当从五藏五臭入手,也比较简单,不多说。  原因知道了,从经络角度来处理就比较简单了。  下面千重就教大家怎么处理这一难题,关键的还是要有耐心!  方法:  1.按压极泉穴一定有反应,不是酸胀就是痛,原则上来说反应越剧烈情况就越厉害,具体极泉穴在哪里可以百度,不要什么都问,自己也要动动手是吧;  2.找到反应点了就好办了,艾灸这个穴位就行了,每侧以30分钟为度,开始可以连续灸三到五天,一般体质一天就会有效果;  3.那有些人说我灸一次怎么什么反应都没有?这个就要详细辩证了,说明主次不对,还有更加麻烦的状况没有分析到位。当然,灸后相应的其他部位应该有反应,只要按规则操作,一定会有反应,千重现在还没有碰到过没有反应的;  4.有些人不是没有反应,要么是灸的不对,要么是不知道哪些是艾灸的反应,所以就给艾灸一些不公正的评价,具体大致会出现哪些反应,可以看看千重的专门博文,打开博文目录就能看到;  5.同时,用干艾叶搓手,目的是劳宫穴,在哪里百度;  6.对于穴位,以后千重就不具体讲了,在哪里?怎么找?我已经听到耳朵都起茧了,唉!甚至还有问艾叶在哪里买的,我一般会回答:“苏宁电器”,呵呵。  7.既然根子在肾,要最终调理好,当然还是在命门、双肾俞。
    千重新浪博客交流地址:.cn/juqianchong  博文总目录:.cn/s/articlelist__0_1.html
  为中医留名
  @冥想ABC
17:18:40  为中医留名   -----------------------------  谢谢!家有老父母,学医为自我。
  @艾灸信徒  18:38:56  为解决大家做艾灸时受艾烟困扰的问题,我们研制生产了一套艾灸自动排烟系统。它能很好的解决大家做艾灸时的排烟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可到淘宝---小康保健(店铺)去看看。   -----------------------------  呵呵,艾烟功效那么好,你排它做什?
  有空看看  
  @天龙V八部
17:22:34  有空看看  -----------------------------  谢谢!
  新鲜艾草如何识别  多年来,因为各种原因到过不少地方,发现好多人对新鲜艾草不太认识,或者认识不太明确,分不清真正的艾草和野艾的区别。尤其是在湖南、四川以及海南等地方,大多将野艾认作真艾。  虽然野艾作为一种非常好的野菜,可以开汤、可以做粑,但是如果要入药,就明显没有真艾的效果了。  下面,我就关键的说一二点,能够借你一双火眼最好,呵呵。  新鲜艾草识别方法:  1.正品艾草比较高大,杆粗,叶厚;  2.野艾矮小,且有座地现象,只有扎堆的才会有稍高的几根;  3.正品艾草叶不但厚,而且页面背部白绒稍厚,有绒毛;  4.野艾不但叶薄,页背面基本没有白绒,只有一层薄薄的青绒;  5.整体来说正品艾草看上去比野艾白;  6.野艾草则青色为主;  7.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正品艾草晚上所有叶子会闭合,所以纯阳,有点像花生叶,或者含羞草;  8.野艾则没有这一特点。
  有艾才健康:婴幼儿感冒的预防保健与经络艾灸疗法  千重新浪博客交流地址:.cn/juqianchong  婴幼儿感冒是让大家都头疼的大问题。  女人们聚在一起时常说的一个话题就是自己的宝贝如何如何的好,但是又有几个女人是真正的在关心自己的小孩呢?  经常帮小孩推拿穴位了么?!知道自己的小孩肚脐出了什么问题了么?!哪怕是明明知道自己的小孩在天气变化时要频频感冒而提前采取些许措施了么?!  下面千重就以自己的理疗经验总结一下,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帮到你。  1.首先是看肚脐收好了没有。小孩出生第一天就应该关注这一点,如果还翘在外面,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艾绒敷,能买到好艾绒最好,不然自己用手搓一点艾绒就够了,正常几天就收好了;  2.肚脐又叫神阙穴,最能看出小孩正气之足与不足。正气足则免疫力高,不会轻易感冒。所以经常给小孩敷艾绒,能明显提高其正气。此法简便易行,又不用花多少钱,需要的只是耐心而已;  3.小孩感冒咳嗽发烧流鼻涕的主治穴位在大椎、肺俞、天突、肺募、曲池、身柱和至阳等穴之中,视具体症状取穴;会说话的小孩可以用压痛法在其背部找到相关痛点,就是用食指腹按压上背部和喉咙以下两乳以上,叫痛的地方既是,尤其是长期咳嗽不好的,大椎、肺俞、至阳多是痛点;  4.在天气变化时提前预防的方法:以大椎至至阳穴中间区域为主,可以用手掌多肉处也就是大小鱼际肉轻轻推拿即可,以30分钟为限,多推不限;也可以用红花油、正骨水、通络油等所有打通经络性质的药油都行;平时可以在大椎穴贴敷跌打损伤类膏药,一片剪成四次以上,穴位贴敷保健;  5.另外就是经常用浓艾叶水给小孩泡澡,好处多多:防、治皮肤病,光滑美白皮肤、提高其正气;同时可治皮肤骚痒、痱子、小伤口、辅助艾灸治疗湿疹等(以后专门介绍);  6.病时用以上打通经络性质的药油涂摸以下穴位并稍重推每穴15分钟以上:发烧(曲池、大椎为主);咳嗽(曲池、大椎、肺俞、肺募为主);流鼻涕(曲池、人中为主)……,具体辅助穴位要自己总结,因为每个小孩的敏感穴有不同;  7.感冒初起时可配合红糖水、带根葱白黑豆豉煮浓汤加捂汗法;  8.艾灸取穴同6,并可配合用7;但凡咳嗽,最后皆可加灸命门、肾俞、腰眼、腰阳关,只因肾水不足,火方上行;  9.总原则:不能接触生冷,不要马上洗澡,前后以2小时为限。
  汗脚臭脚的绿色处理方法(巧用艾)  汗脚臭脚是一个让许多人都感到头痛的小毛病,但是别看毛病小,确实给许多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要经常换袜子、鞋子易坏、脚臭影响到别人,说严重点甚至是影响到自己的形象。  大家一般上网也会搜索一些处理方法,有些有效,有些一段时间有效,搞来搞去,一般就对那些所谓的偏方失去了信心。而正规医院也给不出彻底的解决办法或者是药物,许多人钱没有少花,问题却没有得到最终解决。  下面千重就教大家怎么处理这一难题,关键的还是要有耐心,并且对自己的变化要详细总结,脚臭其实可不是小问题,有6条经络经过的地方,怎么可能只出现小问题?因此汗脚臭脚牵涉面还是非常广的!  方法:  1.第一天,可以用50~250克绿茶,看条件,一般的绿茶就行,80元左右一斤的就行了;量还是大一点好,150克左右最好,水可以用到1~2升;  2.先放绿茶到泡脚盆里,将水烧开,倒进去泡茶水,放凉了反复泡脚,有时间就泡,这一盆水正常可以泡两天左右;  3.第二天,可以另外泡一盆;也可以用同样方法和比例泡艾叶水;  4.第三天,可以另外泡一盆;也可以用同样方法和比例泡艾叶水;  5.第四天,将水烧开,倒进脚盆,放凉后倒进去三分之一瓶老陈醋,反复泡脚,有时间就泡,这一盆水正常可以泡两天左右;;  6.第五天第六天同样的;  7.总的原则是:以上三种方法每种方法用两天,具体排序可以自由掌握;至于多久能好,这个千重没有办法知道,要自己总结,也不要暂时没有了就停,花不了几个钱的事,多做几次又何妨???
  @伏羲福兮
17:18:31  1   -----------------------------  明明是3,呵呵。
  菊千重灸疮的科学处理方法:完美、天然、无副作用  ◆千重独创◆转载请注明◆  直接灸或者说化脓灸,以及隔物灸和少许温灸近距离灸时所引起的灸后起泡、化脓,正常恢复的话短的要半年一年,长的几年不变,疤痕紫色,严重影响外观,尤其是女士,一定是大喊后悔,这也是艾灸没落的一个小小的原因。  千重根据多年经验总结,一艾几用,不但能解决灸疮愈合,而且能大大加快疮口去腐生肌的能力,同时适合所有外伤:止血、止痛、生肌、杀菌……  方法:  1.选择质量好的艾叶;  2.艾叶与水以1:3的体积比例,大火煮开,小火煮15分钟;  3.放凉到能忍受的最高温度,比如能忍受40度时就放到40度;  4.根据部位不同,方便在盆里泡的直接泡,30分钟左右,泡好即止血止痛;  5.不方便在盆里泡的可以用煮好的湿艾叶敷在患处,可以多几层,余同上;  6.不得加生水,时间因人而异,一般20分钟左右见效;  7.泡后灸痂即掉,其他伤口同;  8.需要缝合的伤口可以在缝合后处理,一般比正常恢复期加快2至5倍。
  经络解读:油头粉面多是阳虚  油头:头部经常出汗,头发油厚,头皮屑多,脂溢性头皮炎之类;  粉面:面部汗多流油,严重者晶亮如镜,“光彩可照人”。如长期使用劣质化妆品,则如京剧脸谱,脸皮死白,又如脸敷层蜡,苍白无华。更有鼻翼挤则白脂出,有臭味;  中医名:头风是也。  头颈部既是诸阴之会,更为诸阳之会。  阴为浊,为重;阳为清,为轻。  油为轻中之轻,阳中之阳。  阳虚则不秘,收发不自如,则飘,则上溢。  解决之道:  外洗法:  ①方一 艾叶15克,侧柏叶15克,桑叶15克,上三味,与水以1:3的比例煎浓水泡洗,次泡25分钟以上;  ②上方泡三五次以后,再用方二:海艾汤,同法泡洗五次。    海艾汤组成:艾叶、菊花、藁本、蔓荆子、防风、薄荷、荆芥穗、甘松各15g  根据个人情况,可循环上述过程,效果好,无副作用,缺点是麻烦。  艾灸法:  但凡阳虚,当从以下穴位灸之,时间因人而异。但是能从标治本,劳而永逸。  升阳主穴:百会、大椎、至阳、神阙、命门、肾俞、腰眼、腰阳关等…
  注意:哪些人不适合艾灸  虽然古籍载有艾草:“通十二经,主灸百病。”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家还是要注意以下几点,不然不但无功,反而会责怪祖宗海口,或者是怪艾灸技术无效,甚至是给自己带来不适、或者更大的伤害!  以下人士最好是不要轻易使用艾灸:  1.没有耐心的人,艾灸需要长期坚持,哪怕是每天10分钟,定时定量最好,尤其是温灸法,不再需要严格按照古制子午流注来选择穴位;  2.没有恒心的人,见到自己某些症状有所好转就放弃,对牌、麻将和女人倒是日夜惦记;  3.没有时间的人,不管有钱无钱,整日忙忙碌碌不知在忙些啥的尤甚;  4.胆子小的人,灸后见到以前的症状显现马上就上医院打吊针,吃药输液好像天要塌下来一样的;  5.坚定的西医迷们;  6.高血压患者,虽然在各种专业书籍上都有灸法介绍,但是要视严重程度来定,比较稳妥的方法是先控制血压,再辨证取穴;  7.良性肿瘤,需要严格辨证;  8.恶性肿瘤,不建议艾灸,艾灸会导致热血妄行;  9.体内有金属埋件者,谨慎艾灸,简单的物理原理,不再细说;  10.其他原因自己反对或者不接受传统文化者。
  经络解读:红眼病眼涩眼干等眼部小疾的绿色外治法  根据经络分布情况总结,有32条经络分布于头颈面部。其中阳经阳脉16条,大部分分布于头颈的浅层及头部各器官,各自都有所属穴位;阴经阴脉16条,大部分分布于头颈的深层及头部各器官,都没有所属穴位。  目得肝气而能观五色,耳得肾气而闻五音,舌得心气而知五味……  眼部做为头面部的主要器官,经过的经络是比较多的,所以与之相关连的内藏也多。《灵枢?大惑论》:“五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  足太阳膀胱经布于目内眦;  足少阳胆经布于眼球后方;  足少阳胆经的别络布于眼球后方;  手少阳三焦经布于目外眦;  足阳明胃经布于眼睛;  足阳明胃经的别络布于眼睛;  手太阳小肠经布于布于眼睛;  足厥阴肝经布于眼睛后方;  足厥阴肝经的别络布于眼睛后方;  手少阴心经布于眼睛后方;  手少阴心经的别络布于目内眦;  手少阴心经的络脉布于眼球后方;  任脉布于下颔、口唇、上行至眼睛;  阴跷脉布于面部和眼睛。  红眼病、眼干眼涩眼睛疲劳等小毛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治疗,效果好而且没有副作用:  选取中档以上的上好绿茶,用开水泡茶,比例以茶叶和水1:3以上为好,将泡好的茶水放温后侧头冲洗眼部即可。次数不限,可以连续冲洗。当场效果缓解。  一般三天内愈。快的一天即可。  上法也可用于平时眼部保养。  艾灸保养眼部,则以眼部四周各穴为主,灸时注意闭眼防止伤晶体。
  收藏了
  @天津王陽明
23:01:25  收藏了   -----------------------------  谢谢,一起进步。
  教大家如何识别好艾叶、艾条和艾绒  艾叶:  ① 首先问哪里产的,包装上一般都有,湖北蕲州的最好,用过的都知道;  ② 然后取几片叶闻味道,没有发霉、气味纯香的最好;  ③ 闻过后,用双手对搓,搓成细条时从中间拉开,断处细白绒越多越好;  ④ 发过霉的艾叶晒晒还能正常用,艾绒则不行,一发霉就废了,不能用;  ⑤ 梗要少,颜色要均匀,杂质最好没有。  艾条:  ① 首先问价格,平均小几元一根的可以用来熏房间,绝对不能用来灸身体;  ② 然后看包装,不严实不密封不精致的容易霉变;  ③ 撕开一根艾条看看里面的绒,如果梗多且粗、灰多而色黑的不能用;  ④ 点着后味道刺鼻的,不能用;  ⑤ 里面的绒要细软,无灰无梗无杂质,颜色均匀,气味纯正、艾灰灰白色。  艾绒:  ① 低于20元一两的,要小心,自己加工过艾绒的都能清楚成本尤其是人工费;  ② 抓一点放在报纸上,看有没有细灰,看成色是否均匀;  ③ 闻味道是否夹杂有霉味,是否是纯艾香;  ④ 点着后味道刺鼻的,不能用;  ⑤ 正品摸起来细软,无灰无梗无杂质,颜色均匀,气味纯正、艾灰灰白色。
  对艾烟的几点经验之谈  千重新浪博客交流地址:.cn/juqianchong  自古以来,艾灸的经典方法还是直接灸。效果突出是其首要原因,操作方便是第二个原因。  自从艾灸传到国外以后,由于其非原创性,所以得到许多有对有错的创新。尤其欧洲甚至有用棉花、铁锤灸的荒唐方法。  另外以韩日为主要创新的温和灸,就是考虑到伤痛与伤疤的原因;至于无烟艾灸的创新,则主要是考虑到艾烟的不爽和烟尘致癌的说法。  这里千重就以艾烟为话题来交流几句。  首先,从频率,也就是量上来说,说艾烟致癌是说不过去的。  以抽烟为例,也不是抽烟的就一定能致癌,也要有一个量或者频率的界定。  谁会一天没事就艾灸?!所以从量上,基本达不到致癌的效果,除非你先天弱不禁烟!!!  其次,即便有这一担忧,也要注意方法,比如:艾碳烧好后,怎么成形?用什么粘合材料成形讲究就是比较大的。为什么古代用艾绒?为什么古代用桑皮纸制作艾条?都是突出或者是配合艾绒的药效,不能瞎弄,更不能起反作用。  再者,说到成形材料,如果用的是含苯的胶,那就适得其反了。大家都知道苯正好是致癌的。所以如果用了这种无烟艾条,就正好、真正的要致癌了。  最后,如果碰到不良商家,不用艾碳,而用木碳做主要材料,加甚至是不加艾碳,那就更加麻烦了。相当于冬天烤木碳,越烤越冷!  所以千重要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警示大家:天黑路滑,社会复杂,小心了!!!
  艾灸使用总的三原则  一、 首先救急:止痛、止血、救命……;  二、 其次治病:可灸百病,实际何止百种?!但是不能包治百病,因人而异,因病而异;  三、 再次养生:女滋阴,男壮阳,延年益寿,绝不虚言!  但凡有耐心有恒心艾灸者,必需遵循以上三条,方能正确操作,不会因一时的不良反应而打退堂鼓。具体到治病的辨症,则可以一边看书一边实操,技术将日益精进,结局也将大快人心,治已、救人、助亲朋,其乐无穷……
  有意或无意的骗子,请大家千万不要上当
  记号  -----  
  @失足圣人
23:30:52  有意或无意的骗子,请大家千万不要上当   -----------------------------  呵呵,你保证自己不要上当就行。你哪有能力管得了别人?
  经络角度:剖腹产子宫切除等手术对女人健康的影响  现在身边经常可以碰到下腹部手术的女士,尤其是过了35岁的,毛病非常多。而且病因和症状也都是差不多的。  从经络学说的角度来分析,就非常简单了,无非是以下几点:  1.刀口横切者,依据刀口的长度,分别切断了任脉、肾经、冲脉,甚至还可能伤及胃经、带脉等;  2.刀口纵切者,同样依据刀口的长度,居中者直接损伤任脉,并可能切断带脉;  3.刀口斜切者,依据刀口的长度,可能损伤的经脉就更多了:任脉、肾经、冲脉、肝经、胃经、脾经、胆经、带脉等;  4.胸腹部同,男女部分同,女士尤为多见;  5.子宫及附件切除者,因为三脉同源,同时损伤任冲督脉;  6.以上手术,主要并直接伤阴;  7.阴阳互根,慢慢地阳亦受损;  8.相关经络及所属藏腑也必将受损;  9.中医治法,汤液可,针亦可,但是最佳者乃艾灸也。
  很有意思,先顶后看。
  Q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记号  
  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艾条的神奇,很快对膝盖疼、颈椎、腰痛等毛病有非常好的效果,对身边的朋友不停地介绍艾灸
  楼主,你说药店里卖的艾草不适合灸,我又没时间没地方自己摘,怎么办呀  
  @紫猫832
23:41:05  很有意思,先顶后看。   -----------------------------  呵呵,谢谢。
  @仰望星空sjy
05:59:15  楼主,你说药店里卖的艾草不适合灸,我又没时间没地方自己摘,怎么办呀  -----------------------------  我上面不是说了么:  -------------------------  6.对于穴位,以后千重就不具体讲了,在哪里?怎么找?我已经听到耳朵都起茧了,唉!甚至还有问艾叶在哪里买的,我一般会回答:“苏宁电器”,呵呵。
  @迎风的树
05:28:18  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艾条的神奇,很快对膝盖疼、颈椎、腰痛等毛病有非常好的效果,对身边的朋友不停地介绍艾灸   -----------------------------  呵呵,你是有心人。
  @菊千重
23:31:58  @失足圣人
23:30:52  有意或无意的骗子,请大家千万不要上当  -----------------------------  呵呵,你保证自己不要上当就行。你哪有能力管得了别人?  -----------------------------  你说滴灰常正确  张无本能让全国中医粉丝吃绿豆、茄子;中医能让全国的中医粉丝喝尿;胡万林让全国的中医粉丝把他当神拜。。。。。。  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上当  他们的理论比你的好听多了,你要想搞出他们那么大的动静,还需要继续修行哦
  痔疮脱肛的艾灸处理方法:高效无痛消失于无形  ◆千重独创◆转载请注明◆  痔疮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小问题,处理不及时常常带来大麻烦,有阅历的朋友都会知道这一点,千重就不多说了。  不论内外痔,都是大肠有火的表现,根子在肾水不足;大肠又与肺相表里,所以一般会有心肺的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肾水不足则心肺火旺,这里先不深入了。  只是提一点:记得听国学堂郭生白节目时他老人家解释为什么大肠于肺相表里时说的是二者挨得近,这是明显不对的,幸好当时主持人知趣的引开了话题。  千重倒是有自己的见解:千重认为,从天地人合一的角度来看,人与天地交,要有一定的界面,人身许多穴,皆可通内外,而起主要作用的当然是各种窍了,其中上面的口鼻和下面的肛,就是起到这样的作用,直接与外界相交。所以千重自认为这就是为什么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解释,对也不对大家可以讨论,其他臓腑的表里关系可以类推。  所以痔疮的问题直接原因在肺和大肠,根子在肾水和脾湿。水火也就是阳阳不平衡的结果。  脱肛的问题是阳气极不足的表现。大凡脱垂性的症状,比如胃下垂、脱肛、胸臀下垂等等,包括经期小腹坠胀,其中的坠,就是肾阳严重不足的结果,胀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方法:  1.选择质量好的艾绒,50岁以上者可以直接用艾叶搓软了灸;  2.洗好患处,自然干后10分钟;  3.将艾绒压成合适大小的锥形,点燃;  4.取蹲位,熏灸患处;  5.脱肛者加灸头顶百会;  6.无论内外,一次有效;  7.断根要多久因人而异;  8.灸期忌一切生冷寒凉,不发作后再坚持一段时间,加以巩固。
  @失足圣人
11:13:41  @菊千重
23:31:58  @失足圣人
23:30:52  有意或无意的骗子,请大家千万不要上当  -----------------------------  呵呵,你保证自己不要上当就行。你哪有能力管得了别人?......  -----------------------------  呵呵,你眼里怎么只有这几个人呢?世界很大,社会复杂,兄弟!!!
  @菊千重
23:30:35  艾灸使用总的三原则  一、 首先救急:止痛、止血、救命……;  二、 其次治病:可灸百病,实际何止百种?!但是不能包治百病,因人而异,因病而异;  三、 再次养生:女滋阴,男壮阳,延年益寿,绝不虚言!  但凡有耐心有恒心艾灸者,必需遵循以上三条,方能正确操作,不会因一时的不良反应而打退堂鼓。具体到治病的辨症,则可以一边看书一边实操,技术将日益精进,结局也将大快人心,治已、救人、助亲朋,其乐无穷……  ,.....  -----------------------------  揭露你的骗术之一:没有疗程!!  上当者必须“有耐心有恒心”  这里的逻辑是:艾灸一定能治好你的病,多长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灸好了,什么时候为止。就是说,你不坚持灸到你死的那一天,你不能说无效!  。
  @失足圣人
11:45:15  @菊千重
23:30:35  艾灸使用总的三原则  一、 首先救急:止痛、止血、救命……;  二、 其次治病:可灸百病,实际何止百种?!但是不能包治百病,因人而异,因病而异;  三、 再次养生:女滋阴,男壮阳,延年益寿,绝不虚言!......  -----------------------------  呵呵,我骗名了?骗利了?骗了你多少钱?
  @菊千重
11:50:51  呵呵,我骗名了?骗利了?骗了你多少钱?;......  -----------------------------  名、利是目的,我不负责考察目的,我只负责考察技术。即使没骗我,我也有权利揭露真相  要想反驳我的观点,你必须明确说出你的灸疗法的疗程,以及确定疗程的基础(原则、方法)  “啥时灸好啥时为止”只能骗中医粉
  @失足圣人
11:55:52  @菊千重
11:50:51  呵呵,我骗名了?骗利了?骗了你多少钱?;......  -----------------------------  名、利是目的,我不负责考察目的,我只负责考察技术。即使没骗我,我也有权利揭露真相  要想反驳我的观点,你必须明确说出你的灸疗法的疗程,以及确定疗程的基础(原则、方法)......  -----------------------------  呵呵,你关心的问题已经在文中,要细看哦。
  @失足圣人
11:55:52  @菊千重
11:50:51  呵呵,我骗名了?骗利了?骗了你多少钱?;......  -----------------------------  名、利是目的,我不负责考察目的,我只负责考察技术。即使没骗我,我也有权利揭露真相  要想反驳我的观点,你必须明确说出你的灸疗法的疗程,以及确定疗程的基础(原则、方法)......  -----------------------------  我博客里全面一点,这里我会慢慢贴的。
  这里的逻辑是:艾灸一定能治好你的病,多长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灸好了,什么时候为止。就是说,你不坚持灸到你死的那一天,你不能说无效!  ==================  更正:  你必须坚持灸到死,死翘翘以后,你才能说是否无效  否则,你死的前一天,中医大仙也会告诉你:你灸的时间不够长  总之,中医大仙是不会错的,都是你的错
  @失足圣人
12:16:33  这里的逻辑是:艾灸一定能治好你的病,多长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灸好了,什么时候为止。就是说,你不坚持灸到你死的那一天,你不能说无效!  ==================  更正:  你必须坚持灸到死,死翘翘以后,你才能说是否无效  否则,你死的前一天,中医大仙也会告诉你:你灸的时间不够长......  -----------------------------  呵呵,这么说就你是对的罗?  相信不相信试试就知道了。
  经络解读:有些人为什么习惯于趴着睡  根据经络分布情况总结,背部主要是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经过。  膀胱经是人体中最长的经脉,循行路径复杂,从头至脚,与许多症状有关;督脉除了和任脉环成小周天之外,最重要的是它是阳经之海,对人体的作用无可替代。  如果晚上睡觉时自觉不自觉地趴着睡,甚至是有意地仰着睡也不好使的时候,就说明阳的方面出了问题,一般是阳虚。  阴阳即判,艾灸可行。  补阳大穴主要有,可以辨证选取:大椎、至阳、神阙、百会、命门、肾俞、腰眼、腰阳关等…
  再顶一次,有工夫我要试一试。
  @菊千重
11:57:16  失足圣人
11:55:52  @菊千重
11:50:51  呵呵,我骗名了?骗利了?骗了你多少钱?;......  -----------------------------  名、利是目的,我不负责考察目的,我只负责考察技术。即使没骗我,我也有权利揭露真相  要想反驳我的观点,你必须明确说出你的灸疗法的疗程,以及确定疗程的基础(原则、方法)......  -----------------------------  呵呵,你关心的问题已经在文中,要细看哦。
  ......  -----------------------------  没看见  你要是真的注明疗程了,麻烦你摘一下  谢谢
  @辍学人生
12:33:47  楼主艾草哪有买的、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仰望星空sjy
05:59:15  楼主,你说药店里卖的艾草不适合灸,我又没时间没地方自己摘,怎么办呀  -----------------------------  我上面不是说了么:  -------------------------  6.对于穴位,以后千重就不具体讲了,在哪里?怎么找?我已经听到耳朵都起茧了,唉!甚至还有问艾叶在哪里买的,我一般会回答:“苏宁电器”,呵呵。
  楼主说的都是好东西,但讲理论铺垫太多了,难免就让人觉得枯燥。  如果可以说具体一些,说一说怎么灸、怎么操作,针对什么情况要怎么判断、怎么自治,相信会有更多朋友喜欢。  毕竟坛子里很多人都不懂穴位和中医,楼主又什么问题都不愿意解答,只想着跟那些不相信你的走争辩吵架,岂不是走偏了。。。。。  我看楼主火也挺旺的。。。。缺耐心。。。。。好的中医都很平和,楼主还要修炼。
  楼主看看娱乐八卦里关于中医的帖子,很受欢迎,是因为他们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要用什么物料、怎么用,有什么误区要避免,都很贴近现实。  现在身体有问题的人很多,中医自治有很神奇,也很微妙,  楼主就顾着自High讲课,这里又不是大学。。。。。错了错了!
  @菊千重
21:20:20  艾灸法:  但凡阳虚,当从以下穴位灸之,时间因人而异。但是能从标治本,劳而永逸。  升阳主穴:百会、大椎、至阳、神阙、命门、肾俞、腰眼、腰阳关等…  ......  -----------------------------  楼主,我没看见你注明疗程的,只看到这一处注明疗程是“因人而异”  就是说,治好了,疗程就结束了;治不好,就永远灸下去
  楼主好人 。  ======  ““啥时灸好啥时为止”只能骗中医粉”让这种人终身吃西药是最好的。  因为那样是有疗程的。
  @白小木
12:57:57  楼主说的都是好东西,但讲理论铺垫太多了,难免就让人觉得枯燥。  如果可以说具体一些,说一说怎么灸、怎么操作,针对什么情况要怎么判断、怎么自治,相信会有更多朋友喜欢。  毕竟坛子里很多人都不懂穴位和中医,楼主又什么问题都不愿意解答,只想着跟那些不相信你的走争辩吵架,岂不是走偏了。。。。。  我看楼主火也挺旺的。。。。缺耐心。。。。。好的中医都很平和,楼主还要修炼。  -----------------------------  慢慢来,呵呵,会讲的。
  @辍学人生
13:10:18  楼主 你就理论、没有实践、讲些发生在身边的案例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有的,以前都在博客记录,慢慢搬过来,呵呵。
  @伏羲福兮
13:07:58  楼主好人 。  ======  ““啥时灸好啥时为止”只能骗中医粉”让这种人终身吃西药是最好的。  因为那样是有疗程的。  -----------------------------  是啊,不再回答他了。
  @白小木
13:00:34  楼主看看娱乐八卦里关于中医的帖子,很受欢迎,是因为他们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要用什么物料、怎么用,有什么误区要避免,都很贴近现实。  现在身体有问题的人很多,中医自治有很神奇,也很微妙,  楼主就顾着自High讲课,这里又不是大学。。。。。错了错了!  -----------------------------  有的有的,比你说的还详细,呵呵。这么识别都有的。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络疏通的好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