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兰州精神病康复中心在康复期的朋友们,都来说说你们的生活!

感觉天涯的精神病人好多啊,,,说说你见过的精神病回复,或者帖子。
  几年前,一个帖子,楼主开贴是记录自家一家三口饭菜的,基本是一大荤,两小炒一个汤。  结果一个层主上来巴拉巴拉说楼主家吃的扣扣索索,说她自己和老公两个人每餐吃2斤河虾,2斤牛肉,炒2个蔬菜还要加一个荤汤。。。。  我就回帖质疑了一下层主知道2斤河虾煮出来要多大盆才能盛的下,结果被那个层主追了3页骂穷B。。。。。
  有个女的,说她爸一直要弄死她,给她食物下毒什么的,开始还有网友想帮她,结果越说越离谱。后来好像上媒体了,她是真的有精神病,挺可怜的。  还有,说自己脑波被监控的,不止一个两个。  
  。。。  
  @横行八婆
11:52:49  难道不是那个一直在首页飘的《赵XX一定是霍XX的》里边所有坚持灌水的?得多偏执才能那样啊……  -----------------------------  那个是粉丝集体行为吧,不算的,楼主说的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力敌千军的主,说到这个我还记得那个说刘诗诗吴奇隆是炒作,结婚就直播吃翔的楼主,不知道回来没有( ̄? ̄)
  最典型的不就是谢彪行嘛  
  N脸懵逼
  各路精分已然汇聚过来,西楚已经被围攻了,看那架势就快阵亡了!还有新秀跃然而出吗?
  多得很 以前有楼主总结过  
  @浮生一夢無
20:49:46  - -回错了。。  -----------------------------  借楼,那个什么四季的,搞得我好几个帖子都没看完
  我记得很久以前有个帖子,那个lz说觉得公共场合穿人字拖的女孩都是素质低下又不要脸的。。。后来回帖全是骂她的,那个lz就说自己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几米与石头
01:52:36   西楚2016精分   —————————————————  @他叫我小灰
23:29:00  会不会层主就是西楚2016?是的话这才是真正的精分  —————————————————  并不会,你没看我被骂了那么多层吗  
  @小虎子宝宝
23:30:00  有个帖子是老板请员工吃自助餐,姑娘吃了一个野菜不知道是什么菜?直到最后也不说是什么菜,跟贴的集体疯了  —————————————————  曾经逼疯那么多JM的帖子,我没找到,有心人给个链接呗  
  @横行八婆
11:52:49  难道不是那个一直在首页飘的《赵XX一定是霍XX的》里边所有坚持灌水的?得多偏执才能那样啊……  -----------------------------  那楼被打脸啪啪啪了,层主去围观没?( ̄? ̄)
  表示被精神病追着都习惯了-_-||  
  没人说前几天挂天涯前几页说整容的人像女鬼那个贴心吗,尼玛楼主口气还是正常的,贴出来的照片真特么有病!差点把我心脏病都吓出来了!
  还有那个发自己照片和前男友3任照片的,夸她是大美女就很礼貌,如果说没那么漂亮就被讽刺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隔壁大天蝎 发帖 准婆婆要用小情侣钱给弟弟开超市那个   里面也有个神经病层主...中风小新 什么的
  有个在我发的帖子里说是男人必须出轨,不然没能耐让人瞧不起,凡是男人必须找鸡,我反驳他他追着我骂了好几页  
  王凯的黑粉啊!每次点进带王凯两字的都能看了那几个人一直在重复刷那几张又长又臭的图,浪费我流量!!!现在都不敢进王凯的帖了
  一个人,发帖说她男神的老婆黑得像包公,然后发了很多帖子觉得她男神老婆不如她  
  这个  女的就是一个神经病,微博地址  47man。还开了映客直播,名字也是47man。在直播里,和狗交配
  反正那些一言不合就追着狂骂不止的都有精神病或loser的嫌疑=_=  
  哈哈,看看
    这个帖子你们可以去看看。。。标题和前几楼没什么,后面就。。
  @gagbgcgk
16:31:06     这个帖子你们可以去看看。。。标题和前几楼没什么,后面就。。  -----------------------------  那个楼主好可怕本想骂一句傻逼,想想我还是走了算了。  
  友情提供:小虹心字罗衣
  @希望我妈让我养狗
20:50:00  有个在我发的帖子里说是男人必须出轨,不然没能耐让人瞧不起,凡是男人必须找鸡,我反驳他他追着我骂了好几页  —————————————————  反正我那个是骗人做白银的,在他的贴里凡事质疑他的他都追着吗  
大家还爱看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精神疾病康复期经验心理学研究.pdf5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精神病患者康复后的心理体验及精神疾病患病经历如:诊断、
住院治疗、药物康复等对当事人影响及意义。以便于更好的了解精神疾病患者达到临床
康复后的心理感受,了解当前精神卫生服务中存在的诸如医患关系、医疗话语对患者生
活的影响、患病当事人在精神卫生系统中的自主性等问题。希望通过质的研究视角对以
上问题进行主位分析,更加真实、全面的展现精神疾病当事人在达到临床康复后的心理
感受及意义;探寻影响当事人全面康复的社会及文化因素,发现有利于当事人康复的线
索,提高当事人康复的程度。 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方法。资料整理、分析采用质的研究范式中扎根理论方法。 研究采用目标抽样法选取十六名参与者,这十六人均符合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
第十版 ICD-IO 重症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或情感性精神障碍 诊断。并经两名精神
科主治医生分别评估,均达到精神科临床痊愈标准。研究者对十六人分别进行访谈,两
到三周一次,每次40--80分钟,每人会谈-N五次。对访谈的内容遵循扎根理论的原
则进行整理、分类、编码、归纳主题。 通过研究获得了10个相对独立的关联式概念类属,分别是:被动的治疗经历;期
望彻底停掉药物;既往经历的困惑;当下身份的不认同;自我的改变:当下体验的敏感
和脆弱;对未来的忧虑和悲观;适当面对,减缓应激;对康复的不同理解; 矛盾的医
患心理。在这lO个相对独立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3个更高层次、更具整合性的
核心式概念类属,分别是:1:负性的情绪体验;2:自我认同的困惑;3:矛盾的社会
交往关系。通过对这三个核心的概念整合,得出本研究的实质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调查:被遗弃的精神病患者 谁是你们最终的依靠?
来源:青岛日报
关键词:青岛 遗弃 精神病 患者
[提要]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对家属遗弃行为予以界定,“市精神卫生中心将联系患者监护人和家属,督促其尽到监护责任。如果家属不作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疑似被弃精神疾病患者占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病人10%左右,一些家属把工资卡押上后不再露面。  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对家属遗弃行为予以界定,&市精神卫生中心将联系患者监护人和家属,督促其尽到监护责任。如果家属不作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被遗弃的&老董&们  5月7日上午,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三楼精神一科内,绝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都在活动室看电视、听音乐,60岁的老董却孤独地徘徊在走廊里,把沿途经过的病房窗户一扇扇关上。  这里的每扇窗户、每一个角落,老董再也熟悉不过了。他是在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时间最长的患者&&&我都记不清他是哪年来的医院,反正医生和护士换了一拨又一拨,他依然在这里。&望着老董孤寂单薄的身影,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一科的孟祥军主任无奈的眼神里有几分同情。  20多岁便住在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老董,在父亲去世后,一直由父亲所在单位出资照顾。可是,经过改制、重组及领导更迭后,该单位已不再对其行使监护责任。接到消息后,老董的兄嫂却表示:&由于历史原因,父亲原单位应完全尽到照顾老董的责任,与我们无关。&  在这种难以调和的矛盾下,最终,老董只能艰难地生活在夹缝中,似乎成了一个被遗弃的人。&他现在病情基本稳定,不存在伤人、伤己的各种行为,可以出院了。但是我们没办法把他送出去。&孟主任说。  在市精神卫生中心,老董绝非个案  已过中年的刘先生前一阵因频繁发病骚扰兄嫂,被家人送进医院。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只需在家坚持服药和康复即可。当医院通知其家人办出院手续时,家人的意见产生了分歧:&母亲主张接他出院,兄嫂则坚决反对,要求除非院方写下保证,弟弟绝不会复发、绝不会再骚扰我们,若复发院方需负全责,如此这般才能接他出院。&市精神卫生中心医教部主任董继承说,这一闹便是几个月,刘先生现在仍在院内住着,家人不再管他。  &我们要求家属至少每月来探视一次患者,这样做不仅可以了解患者治疗进展,还有助于患者康复。可是,一些家属一年左右才来一次,数十名家属甚至把患者工资卡押给医院后就再也没出现过。&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王春霞对此十分头疼,&这些行为给医院治疗和运行工作增加了很多困难。&  作为我市治疗精神疾病专业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目前仅有床位600张,却常年超负荷运转,年收治八九百名患者已成常态,并呈逐年递增趋势。&那些疑似被家属遗弃的患者几乎每个病房都有一两位,总数占住院病人10%左右。&王春霞表示,急症患者住不进来,只需正常康复的患者又送不出去,医院进退两难。  记者在市精神卫生中心几个科室的患者食堂看到,食堂内都摆着不少床位。&我们实在安排不下了才这样做,现在床位已超出正常的50%了。&王春霞无奈地说。  他们为何遭受遗弃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确实,长期不来探视患者的家属,各有各的缘由甚至苦衷。  &以前在接诊中,医院经常成为很多无家可归患者的收容所。因为没有相关规定,即使找到了患者家属医院也没有约束力。&市精神卫生中心医教部主任董继承分析,家属不来探视或拒不接患者出院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是患者病情长期不见好转,家属失去耐心便不来探视。董继承说,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居首,不仅医疗费用高,时间跨度更大。精神障碍疾病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易复发,许多家属对此不甚了解,没有心理准备。当治疗时间超出预期,并且患者未见明显好转,他们失望了,逐渐不再来院探视。  二是患者出院后,家属怕承受过重负担,因此拒绝接其出院。董继承告诉记者,部分患者经过治疗,病情基本稳定,联系家属时拒绝接患者出院,理由是&院方须保证患者不再复发。&&每个家庭都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如果家属接患者出院,势必要分出相当精力来照顾,督促其吃药,帮助其做康复治疗,这从时间上、精力上和财力上都是相当大的支出,部分患者家属有了患者治疗和住院经历后,对此便心有余悸了。&  还有一种情况较为特殊。患者入院前和父母住在一起,由父母照顾。入院治疗期间经历父母过世、房屋拆迁改造后,失去了监护人和居住地,患者兄弟姐妹甚至妻儿都不愿做其监护人,&他出来住哪?没地方住啊!&已成为个别患者家属理所当然的托辞。  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被视为&我国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精神卫生工作从此进入法制化管理时代。&正在实施的精神卫生法对家属遗弃患者行为进行了界定,这使我们与家属沟通协调有了法律依据。&王春霞表示,《精神卫生法》明确了患者监护人和家属的责任。随着新法实施,医院将联系患者监护人和家属,并督促其尽到对患者的监护责任。&如果家属再随意丢弃精神障碍患者不管,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精神卫生法》实施后,患者住院、出院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作为从业多年的精神卫生工作者,董继承表达了些许隐忧:&这些不能出院回家康复的患者病情都已基本控制,由于长期住院,思维能力大为退化,对社会活动已没什么需求,他们更需要家属关心,帮助他们康复。可是,如果患者认为自己病情不严重,虽无家属接收,却要强行出院,医生担心患者病情又不能阻拦,这将给院方处置带来难题。&  相关新闻  青岛专家谈《精神卫生法》:&住院自愿&是个突破  &被精神病&是近几年的新兴词语,其火爆程度一直居高不下。  &所谓的&被精神病&,实际上非常少,我们医院从来没有发生过,但《精神卫生法》从人权保障方面出发,着力防止这一现象发生。&王春霞介绍,为避免出现&被精神病&,避免既往非自愿住院治疗的一些习惯做法被别有用心者利用,《精神卫生法》对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住院、出院均有严格的法定程序。该法多条规定从精神障碍患者的 &送&、&诊&、&治&、&出&四个关键环节全面保障&自愿&原则。同时,对于不能辨识或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障碍患者,仍然保留了强制医疗。  &&被精神病&这一说法的主要矛盾还是集中在司法鉴定的程序上。&王春霞说,作为我省几家具有精神疾病司法鉴定资质的单位之一,第七人民医院在这方面做得一直十分严谨。&我们每年鉴定三四百人,鉴定程序十分严谨。参与鉴定者至少三人,并且均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的职称,出具鉴定结果后还要送省里做最终鉴定。因此,我们从未发生过&被精神病&情况。&  与大众关注的&被精神病&话题密不可分的是本次立法的另一亮点:住院自愿原则。  &以往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治疗、出院所有一切主动权都掌握在家属手中,许多家属担心更多的负担和责任,会出现让患者强制住院治疗或拒绝让患者出院的情况。&王春霞说,《精神卫生法》最大的突破在于,明确了住院自愿原则,即精神障碍患者有拒绝住院权。另外,亲属送治权、精神障碍鉴定等,法律均有修改和完善。 &  社区:患者康复&主战场&  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康复不能仅靠住院治疗,需要医院、社区和家庭三方共同努力才行。  &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认识程度有待提高。&董继承说,患者病情被控制住了,许多家属仍在担心:接回家后复发怎么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如果坚持吃药和避免过度刺激,患者复发可能性小于20%。就是说,出院后长期坚持吃药,80%的患者将维持在正常状态。再加上与家属在一起感受到关爱,对患者康复将有极大的帮助。&  &精神疾病患者,更应该在社区得到康复治疗,这样会减轻很多家庭的负担。&王春霞院长告诉记者,我市精神疾病患者,基本上都在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他们前脚出院,后脚又被送回来,不断反复,像走进了一个旋转门。&因为回到家庭,没有医生或专业人士指导与帮助,家人又难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致使许多可正常康复的患者反复发作。  国外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成功率高的经验是,让重性精神病患者在医院接受专业治疗,病情减轻后,回到家庭和社区,与家人和社会人群接触,在亲人和社区关爱下,逐渐拉近与社会距离,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从而得到彻底康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地对精神疾病患者回归设计的路径中,社区康复成为患者和家庭、社会沟通适应的有效桥梁。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地也在探索精神疾病患者社区康复,并初见成效。  &精神卫生疾病治疗康复不应是医院的&单兵作战&。&王春霞说,按照《精神卫生法》,今后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主战场&是社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当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档案,对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定期随访,指导患者服药和开展康复训练。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为生活困难的精神障碍患者家庭提供帮助,为患者融入社会创造条件。  &青岛精神疾病患者社区康复工作暂时还没有提上日程。慈善机构、政府机构或社区义工对此关注较少,尤其缺乏精神病患者的职业康复师。&专家建议,政府应重视精神病患者的康复,鼓励社区针对这一群体设立相关的康复机构,并对社会爱心人士、志愿者给予专业培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让患者从自身价值的体现中获得精神愉悦,在关爱与温暖中顺利康复。(记者 隋峻)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9,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
[责任编辑:李英、孙志文]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都精神病康复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