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流人流相关问题

本月排行TOP10
您现在的位置: >>
>> 正文内容
关于药物流产的一些问题
发布时间:日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约有5 300万例非意愿妊娠妇女要求人工终止妊娠。自20世纪8O年代初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腺素药物抗早孕,因使用方便、痛苦小和无侵入性已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且获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一、米非司酮终止妊娠的作用机理米非司酮是一种类固醇样化合物,结构类似炔诺酮,化学名称为11B一(4一(N,N一二甲氨基)]苯基~1713一羟基一17or一(1一丙炔基)一雌甾一4,9~二烯一3一酮。米非司酮是孕激素受体(PR)拮抗剂和糖皮质激素(GR)拮抗剂,并具有抑制雌激素依赖性组织增生和抗氧化作用。米非司酮强力的抗孕激素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终止妊娠,主要作用机理如下:  1.对子宫内膜的作用:早孕妇女妊娠后子宫内膜含有高浓度的孕激素受体,孕激素与其受体结合,促使内膜蜕膜化,抑制内膜剥脱出血,有利于胚胎生长发育。米非司酮与孕激素受体的结合能力比孕酮强3~5倍,其抗孕酮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为蜕膜和其血管系统,与孕酮竞争而占有滋养层和蜕膜上孕激素受体的结合位点,从而阻断了孕酮对子宫内膜蜕膜化的维持,导致蜕膜细胞、间质及腺上皮细胞凋亡,从而引起蜕膜变性、坏死、出血,以致蜕膜微血管扩张出血,绒毛供血不足而退行性变,致使胚胎停止发育。
2.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子宫平滑肌的自发活动是通过孕酮和前列腺素之间平衡来调节。孕酮抑制子宫收缩,前列腺素促进子宫收缩。妊娠后高浓度的孕酮抑制子宫收缩,对胎儿发育是重要的,同时孕酮能够调节和控制参与前列腺素代谢过程中的前列腺素脱氢酶的活性,促进妊娠子宫中前列腺素脱氢酶对前列腺素的分解作用,减少前列腺素对子宫的收缩作用,起到安胎作用。米非司酮通过竞争孕酮受体,一方面阻断孕酮的抑制子宫收缩作用,另一方面使分布在蜕膜的间质细胞、腺体细胞、小动脉内皮细胞的胞浆中的平滑肌细胞、蜕膜化细胞中的前列腺素脱氢酶活性下降 ,于扰了前列腺素的分解作用,提高了内源性前列腺素水平和子宫平滑肌对外源性前列腺素的敏感性,诱发子宫收缩,同时子宫收缩又进一步刺激内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子宫收缩进一步加强,以利于排出妊娠产物。3.对子宫颈的作用: 早期妊娠时,宫颈中胶原组织很丰富,且高浓度的孕酮能抑制胶原组织的分解,使宫颈处于紧闭状态,同时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抑制子宫收缩,防止宫颈扩张,起到安胎作用。米非司酮通过竞争孕酮受体,阻断了孕激素的活性,宫颈中胶原组织分解增加,宫颈成熟软化,同时也促进前列腺素合成和释放增加,增强子宫收缩,使宫颈扩张。   但是米非司酮激发的前列腺素作用较弱,单独使用只能使64% ~85%的49天以内的妊娠妇女发生流产,而配合使用外源性前列腺素,可使药物流产的有效率达到93.5% ~95%。米索前列醇为合成的前列腺素E1的衍生物,有诱发宫缩、软化、扩张宫颈及溶黄体的作用,有利于胚胎和蜕膜的排出。二、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本品用于终止早期妊娠,停经日数在49日以内的宫内妊娠;手术人流的高危对象,如剖宫产半年内,人流或产后哺乳期妊娠,宫内发育不全或坚韧而无法探子宫腔者;对手术流产有恐惧心理者。【禁忌症】1. 对本品过敏者。2. 心、肝、肾疾病患者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3. 有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禁忌者:如青光眼、哮喘及对前列腺素类药物过敏等。4. 带宫内节育器妊娠和怀疑宫外孕者[不良反应]1. 部分早孕妇女服药后,有轻度恶心、呕吐、眩晕、乏力和下腹痛,肛门坠胀感和子宫出血。2. 个别妇女可出现皮疹。3. 使用前列腺素后可有腹痛,部分对象可发生呕吐、腹泻。少数有潮红和发麻现象。【用药须知】  ①确诊为宫内妊娠才能使用本品。一般停经时间不应超过49日,孕期越短效果越好。但是不能单以停经天数来确定妊娠时间,应根据妇科检查、B超检查综合评价。  ②米非司酮片必须在具有急诊、刮宫手术和输液、输血条件下使用。本药不得在药房自行出售。服药前必须向服药者详细告知治疗效果,及可能出现的副反应。治疗或随诊过程中,如出现大量出血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③服药后,一般会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少数妇女在用前列腺素药物前发生流产,服用前列腺素药物后6小时内排出绒毛胎囊,约10%孕妇在服药后1周内排除胎囊。  ④服药后8~15日应随诊,确定流产效果,必要时可行超声波检查,测定HCG。如确诊为流产失败或不全流产,应作负压吸宫术终止妊娠或行清宫术。  ⑤不能与利福平、卡马西平、灰黄霉素、巴比妥类,非甾体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并用。⑥带环受孕、服用避孕药避孕失败者不宜采用本品终止妊娠。⑦. 使用本品终止早孕失败者,必须进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三、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流产目前使用米非司酮的方法很多,综合文献的报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口服米非司酮150mg(早上空腹服50mg,服药后禁食2小时,晚饭后服25mg,连服2天)第三天清晨空腹服米索前列醇0.6mg,不论妊娠物是否排出,2小时后均加服一次米索前列醇O.6mg,全部药物均用凉开水送服。文献见米非司酮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早孕服药方法探讨。作者荆涛。  2、王娅莎、黄艳、季元春等将对象随机分成3组,A组200例,米非司酮首次剂量50 mg,后l 0~/12 h,每次25 mg,服用3 d,于第3天晨服米索前列醇0.6 mg,第4~6天晨再各服0.2 mg,总剂量为1.2 mg;B组200例,米非司酮的用法相同(总剂量为150 mg),第3天晨服米索前列醇0.6 mg,隔2 h再服米非司酮0.4 mg共两次,总剂量1.4mg;c组200例,米非司酮用法相同,第3天晨顿服米索前列醇0.6 mg。结果提示:流产效果:A组中195例见孕囊完整排出,完全流产率为97.5% ,(195/200),不完全流产率2.5%(5/200),此5例均行清宫术,刮出物为残留蜕膜组织。B组中193例见孕囊完整排出,完全流产率为96.5%(193/200),不完全流产率3.5%(7/200)。c组中187例见孕囊完整排出,完全流产率93.5%(187/200),不完全流产率6.5% (13/200)。3组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阴道出血情况:3组完全流产者,孕囊排出后阴道出血持续天数分别为A组(9.2±2.8)d,B组(9.5 4-2.9)d,C(12.8±3.2)d,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就是说C组单用一次米索的效果比较差。而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区别(米非司酮配伍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效果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1月第4卷第1期)3、杨华、赵建安等用法是:米非司酮25mg.2次/d,空腹口服,连用3日。第四日上午8时来院空腹日服米索600ug(中药三草汤对口服抗早孕药物流产效果的观察,陕西中医学院学报Vo1.22.No 6.1999.11)。4、周增荣等用法是:第1d空腹口服米非司酮片25mg,每12h服用一次,首量加倍,第3d晨口服米非司酮25mg后1h服米索前列醇片0.6mg(早孕妇三种不同的流产方法中血清β—HCG降至正常水平的临床分析,放射免疫学杂志2008年第2I卷第1期)5、郑碧英服药方法:米菲司酮50mg(25mg/片,2片)空腹口服,每12h服1次,连续3次,第三天晨空腹米索前列醇600ug(200ug/片,3片)顿服(药物流产联合清宫术用于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观察,World Health Digest,2008年6月第5卷第6期)6、于晓薇等的用法:第l天空腹顿服米非司酮150mg,第3天早晨8点空腹来院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mg(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效果观察,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年4月第1O卷第4期)7、刘立丽的方法是 第一天晨100 mg空腹口服,第二天晨50 mg空腹口服,第三天空腹8点来院口服米索前列醇0.6 mg(固本止崩汤加减治疗药流后子宫异常出血56例现代医药卫生20o7年23卷第23期)8、袁鸿、何琳、苏文英等用药方法:研究组:第1天早晨空腹服用米非可酮150 mg;三苯氧胺10mg,2/天,共3天,总量60mg;第4厌晨空腹口服米索600ug。对照组:笫1天晨空腹服用米非司酮150mg,第4天晨空腹口服米索600ug。结果提示:终止早孕效果两组的完全流产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阴道流血时间:完全流产后阴道流血的平均天数,试验组为(8.4±1.9)d,较对照组(10.9±2.1)d明显缩短,孕囊排出后阴道流血量跟妇女平时月经相比,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合用三苯氧胺对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影响的临床观察,中国新医学 2008年8月 第8卷 第8期)其中第一种用法文献最多。四、主要的不良反应及治疗方法药物流产失败,药物流产不全,尤其是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长尚有一定的比例发生,至今仍无很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其他的并发症主要还有月经不调、不孕等等,当然还有当时的一些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阴道流血、腹痛等等。但是服药的这些副作用由于时间短,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所以目前干预得少,主要是药物流产失败,药物流产不全,尤其是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长、月经不调、不孕等后续的副反应干预得多。药流失败、流产不全都是行人流或清宫术补救,所以重点主要是怎样处理出血多、出血时间长的问题,而且出血多和出血时间长往往和药流不全密切相关。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异常(出血量多,出血时间超过14天)的原因目前主要认为:①绒毛和蜕膜的残留;②子宫内膜的炎症;③子宫内膜修复延迟。1.绒毛和蜕膜的残留  邱晓燕等报道药物流产后出血者宫腔组织物病理证实均有蜕膜和(或)滋养细胞残留,说明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绒毛和蜕膜的残留。(邱晓燕,李大金,周先荣,等.米非司酮抗早孕宫腔组织的病理学研究.中华妇产科杂志,):272)。金正平等对药物流产后出血多、出血时间长者行彩超检查均发现子宫内血流分布和参数异常,存在着局灶性异常血流丰富区和腔内异常回声,清宫后异常回声及血流消失,刮出物病理检查证实有绒毛残留。可见,绒毛和蜕膜的残留是造成药物流产后子宫异常出血的重要原因。(金正平,马建虹.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观察.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4,l:127~128.)子宫收缩不佳造成子宫内绒毛和蜕膜残留的是主要原因。药物流产后子宫平滑肌细胞中雌、孕激素受体及其亚型比例失调,雌激素受体减少,子宫平滑肌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子宫收缩不良,从而使蜕膜和绒毛不易排出。( 朱丽华。黄丽丽,黄荷风.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后子宫内膜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亚型观察.中华医学杂志,9~822.)李 琼等研究认为: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以相同剂量、相同服法运用于不同位置子宫的患者,前位子宫者完全流产率最高,达98.33% ,平位子宫者完全流产率达96.67% ,而后位子宫者仅达80%。作者认为该观察结果差异性原因在于,前位子宫宫体朝向耻骨前倾,子官颈外口朝向后下方,宫体位置高于官颈口,服药致胚囊及蜕膜组织剥离,剥离后之胚囊及蜕膜组织在子宫收缩力和重力作用下,可顺势而下,容易白宫腔排出;后位子宫宫体朝向骶骨后倾,子宫颈外口方向朝向前上方,宫体位置低于宫颈口,故剥离之胚囊及蜕膜组织仅依赖于子宫收缩力而排出(其中尚需克服组织重力);而平位子宫之位置介于前两者之间,宫体及宫颈位置接近,相对于后位子宫,其促使宫内组织排出之力量较大,组织相对较易排出。从而造成宫腔内胎膜和胚胎组织的残留(子宫位置与药物流产成功率关系的临床观察,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11月第3O卷第6期)其他可能影响药物流产的成功率的原因包括:①孕周:孕周>7周者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率明显高于孕周7周以下者。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孕龄越长,孕囊越大,体内孕酮就越高,蜕膜越多。米非司酮不能有效地对抗,常导致药物流产失败。②孕次:孕产次数越多,药物流产失败率越高。人工流产术可引起子宫内膜机械性损伤,术后可发生子宫内膜炎,使再次妊娠后蜕膜发育不良致胎盘粘连,流产次数越多造成子宫内膜损伤和感染的机会就越多,导致胎盘粘连的可能性就越大,再次妊娠行药物流产时蜕膜不易彻底排出,致不全流产。③孕囊大小:孕囊越大,血β一HCG水平越高,卵巢分泌维持妊娠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也越高,对孕期较长者,同一剂量的米非司酮不能有效抵消高浓度孕酮的作用,造成药流失败。孕囊直径越大,蜕膜越多,在孕囊排出后,常有不等量的蜕膜残留。(刘小媚,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临床医学2008年1月第28卷第1期)  此外,剖宫产手术子宫平滑肌纤维被切断,疤痕形成,使得子宫收缩力明显下降,且分娩造成子宫内膜脱落坏死,新生子宫内膜修复缓慢,再次妊娠易发生蜕膜发育不全引起孕囊与宫壁粘连,并且有分娩史者,对米索的缩宫敏感度下降,从而使胚胎组织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导致流产失败。(徐健峰,药物流产的影响因素,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10月第6卷第19期)。  短时间内连续妊娠,子宫复旧不良,再次妊娠药物流产在间隔3个月内完全流产率显著降低,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量明显增加,早期妊娠再次药物流产安全间隔时间应大于3个月。(谢静燕,玄英华,沈慧,等.早期妊娠重复药物流产安全间隔时间的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9-442),其原因与部分患者前次药物流产时蜕膜残留、胎囊未及时排出等致使子宫内膜损伤和感染,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发生”子宫内膜炎性萎缩”,重复药物流产时易发生胎盘粘连有关(李荣丽.初孕药物流产对再妊娠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5)  2.子宫内膜修复延迟:药物流产后子宫内膜能否及时修复是影响子宫出血的另一重要因素。米非司酮可抑制卵巢功能,抑制卵泡的发育,导致雌二醇水平低下,影响子宫内膜修复而导致出血时间延长。(毛世琴,黄丽娟,范广芬,等.早孕药物流产后出血原因与卵巢功能状态的关系.中国妇幼保健,l~232.)同时,药物流产后子宫平滑肌细胞中雌、孕激素受体及其亚型比例失调,雌激素受体减少,也进一步影响子宫内膜的增生、修复(朱丽华。黄丽丽,黄荷风.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后子宫内膜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亚型观察.中华医学杂志,9~822.)  3.子宫内膜炎症: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延长,血液及坏死组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良好的细菌培养基,导致子宫内膜炎症发生,从而进一步影响子宫修复,同时子宫内膜炎症又进一步加重子宫出血,两者可能互为因果,形成“滚雪球”效应。有学者研究发现在药物流产后官腔刮出物病理检查中几乎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且浸润程度与出血时间呈正相关。(李玉萍,梁月华,严秋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与子宫刮出物病理学观察分析.中国基层医药,2003,10:l125~l126.)  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治疗方法:西医的治疗一般都是对因治疗及对症治疗。  1.手术治疗:对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超过2周,且出血量超过或近似月经量者,B超提示官腔内异常回声特别是血流丰富者,配合尿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hCC)定量,如定量≥1 250U/L,或第21天尿hOG仍阳性者,手术(刮宫术)是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同时抗生素预防感染。(乌毓明.药物流产并发症的防治.实用妇产科杂志,):407)  高天畅等对药物流产后出血清宫时机探讨认为: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10天者尽早行清宫术,可减少药物流产并发症,有助于药物流产者迅速恢复。(高天畅,李春梅,谢元媚,等.药物流产后持续阴道流血清宫时机的探讨.实用妇产科杂志,):566.)2、缩宫药物的应用:可促进胚胎及蜕膜排出。主要的药物有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等。近年研究发现,口服米索前列醇30min药物浓度达高峰,半衰期90min,它通过增强子宫张力和宫内压,起到增强子宫收缩频率和幅度的作用,可强烈收缩子宫,促进子宫创面血窦迅速关闭,从而减少子宫出血,近年来广泛应用于预防产后出血。而且米索前列醇不仅可以促使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同时还能够软化宫颈、扩张宫颈管、利于官腔内血凝块和坏死组织由宫腔通过宫颈管向阴道内移动,因此主张在药物流产的常规配伍中加用米索(王娅莎,黄艳,季元春.米非司酮配伍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1月第4卷第1期)3、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方丽华, 季柄招的方法是:药物流产后肉眼见到绒毛排出,14 d后阴道仍有少量流血色暗红,淋漓不净无腹痛,阴道超声提示宫腔内可见略强回声,面积在2.5 cm以下,尿hCG呈弱阳性或阴性。可给与口服安宫黄体酮10 mg,每曰1次,连服7 d,同时口服宫血宁胶囊2粒,每日3次共7 d,宫内异常回声消失率达到93%,考虑其作用机理主要是:安宫黄体酮具有修复子宫内膜的作用,使用大剂量孕激素后突然停药导致撤退性出血,子宫内膜功能层完全剥脱,剥离过程中可将少量蜕膜组织一并排出,从而达到药物刮宫的目的。宫血宁主要是通过兴奋子宫平滑肌达到缩宫作用,使子宫产生节律性收缩,促使残留的蜕膜在短时间内迅速排出,组织排出后通过加强宫缩来关闭血寞,从而达到止血及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缩短阴道流血时间,避免了清宫,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药物流产后蜕膜残留保守治疗疗效观察,温州医学院学报,第3 8卷第6期)卢洁萍在患者口服米非司酮前1 d予肌注丙酸睾丸酮25 mg,胎囊排出后服用生化汤(配方:当归20 g、川I芎15 g、桃仁15 g、炮姜9 g、甘草5 g、蒲公英30 g、红花6 g、天花粉30 g、益母草40 g),每天1剂分2次服,连服5 d,完全流产率达到98.1%。考虑其作用机理为:妊娠期雌孕激素大量增加.丙酸睾丸酮有对抗雌激素的作用,使子宫平滑肌及其血管收缩。内膜萎缩。而且丙酸睾丸酮的持续时间较长.肌注一次可以持续2~4 d,因此利用这个药理来加速蜕膜及绒毛和宫壁分离。而生化汤 (配方:当归20g、川芎15 g、桃仁15 g、炮姜9 g、甘草5 g、蒲公英30g、红花6 g、天花粉30 g、益母草40 g),配方中天花粉使宫内残留物变性坏死,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红花等又能活血化瘀、软坚,有效地松解蜕膜与宫壁的粘连.同时益母草能增强子宫收缩.促进蜕膜短时间内剥脱排出,减少出血时间。(药物流产加丙酸睾丸酮和生化汤促进蜕膜排出和缩短阴道出血时间的临床观察,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第24卷第14期)  王扬等对药物流产后妇女分别给予醋酸甲羟孕酮和益母草治疗,结果显示,醋酸甲羟孕酮组出血在2天内迅速减少并停止,B超检查显示83.3%的患者宫内异常回声消失,提示醋酸甲羟孕酮能促进子宫内膜修复而使出血时间缩短。(王扬,尤风霞,李茜.安宫黄体酮用于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治疗.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3,(11):479~477.)卫爱民等在研究中用敏定偶口服,1片/次,1 次/d,连服7 d,对照组服甲基睾丸素10 mg,3次/d共7 d,两组患者均于停药后再次复查腹部B超,了解宫内组织残留情况,结果发现:用敏定偶治疗药流后出血,效果与甲基睾丸素相当。敏定偶是新一代女性口服避孕药。含有炔雌醇30 g和孕二烯酮75 g,短期服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其治疗药流后出血可能的机制是敏定偶补充了雌孕激素,使受米非司酮抑制,不能得到按期生长修复的子宫内膜得以按期增生修复及分泌,从而达到止血目的,并为按期恢复正常月经作准备,其有效率可达96.6% 。(卫爱民、 陈良玉、哈宝书.敏定偶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12月第3卷第34期)  于晓薇等B超核实宫腔内仍无明显组织物残留的患者,给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同时均作抗感染治疗。序贯治疗的方法是第22天用倍美力0.625mg,1次/天,连服14天,最后7天同时加用安宫黄体酮6mg,2次/天,两药同时用完。能很快止血,并且下次月经量也较对照组少。大量研究表明,应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在胚囊排出后血清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雌激素可使子宫内膜和血管增生,修复子宫内膜创面,雌激素不足,子宫内膜修复缓慢,使出血时间延长。孕激素可使子宫内膜分泌化,帮助内膜修复,孕激素骤降可引起内膜撤退性出血。雌孕激素水平过低,使子宫内膜修复不良,是药物流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雌激素具有下列作用:① 促进子宫内膜增长作用嘲,可以迅速修复出血的子宫内膜,起到快速止血作用;②使子宫内膜增厚,使粘连物远离内膜基底层,起到粘连松解作用,便于排空;③提高子宫的敏感性,增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力,软化机化的残留组织,使其易与子宫壁剥离,并可使宫口松弛;孕激素可使子宫内膜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转为分泌期,增加内膜致密坚固的间质支持,减少组织脆性,增加内膜血管的螺旋化和收缩力,使内膜脱落、修复同步进行,从而减少撤药性出血量。停药后引起撤药性出血,使功能层与粘连物一同排出,但不至于流血过多,起到药物性刮宫作用。(于晓薇刘秀娟 张晓琴.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年4月第1O卷第4期)4、其他治疗:林农等通过比较常规药物流产方案与其配伍芳香化酶抑制剂终止早孕的预试验研究认为,常规药物流产方案配伍芳香化酶抑制剂一氨鲁米特终止早孕与常规药物流产方案相比较,可缩短孕囊排出时间及阴道流血时间,且不增加副反应。(林农,曹晓明,张维嘉,等.常规药物流产方案配伍芳香化酶抑制剂终止早孕的预试验研究.实用妇产科杂志,):4O7.)极少有单独抗感染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报道,但与其他药物联用的抗感染治疗能减少子宫出血。5、中医治疗:药物流产属中医学的人为“堕胎”。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属中医“产后恶露不绝”、“胞衣残留”等范畴。由于药物堕胎损伤冲任,耗气伤血,气虚不能摄血行血;或因堕胎不全,余血留滞胞宫,瘀血内阻,新血不得归经。而致恶露量多淋漓不净,因此,药物流产后机体产生气虚血瘀、冲任失调的病理变化。目前已经有很多中成药在临床使用,如①葆宫止血颗粒:可待孕囊排出后,口服葆宫止血颗粒(中盛海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袋/次,3次/d,温开水冲服,连服7 d;可明显减少出血量,缩短阴道流血时间,考虑其机理可能是:能增加子宫平滑肌收缩,压迫子宫平滑肌血管,有利于止血,加上对血浆6一Keto—PGF1 具有明显升高的作用,故止血效果显著。并且对子宫内异物引起的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及对由醋酸引起的腹腔疼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葆宫止血颗粒的组方是煅牡蛎(君药),白芍、地黄、侧柏炭为(臣药),金樱子、仙鹤草、椿皮、大青叶、三七、柴胡(佐药),故可行活血化瘀、清热凉血、补肝肾、固冲任之法,促使月经恢复正常。(谭梅珍,唐丽萍.葆宫止血颗粒用于药流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1月第3卷第1期)②罗胜田等予患者服用米索后当天上午开始口服产后逐瘀片,一次3片,3次/日,共服7d。结果提示流产后阴道流血量减少,流血天数缩短,考虑产后逐瘀片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调理气血作用,主要成分包括:益母草、当归、川芎、炮姜。(罗胜田、付丽佳、 王玉华.产后逐瘀片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Vo1.29)  其他的中成药还包括:断血流片、宫血宁胶囊、血府逐瘀片、少腹逐瘀颗粒、五加生化胶囊、新生化颗粒、血立停胶囊、益母草胶囊、益母草片、益母草膏、益坤宁合剂、云南白药胶囊、丹莪妇康煎膏、消炎止血胶囊(益母草、当归、刘寄奴、茜草、血余炭等)、产妇安颗粒等都有在临床应用,其机理无非一个“瘀”字,活血祛瘀是其基本原则。  中药处方以生化汤加减最多,生化汤为产后要方.有“产后用生化”之说,其方载于《傅青主女科》,组成为:当归八钱(25 g),川芎三钱(9 g),桃仁十四枚(6 g),炮姜五分(2 g),炙甘草五分(2 g)等。主要用于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宫缩痛,产后胎盘残留,产后调理.放置节育器及人流术、药流后阴道流血等产后病治疗,作用可靠。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生化汤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增强子宫兴奋性,促进子宫内残留组织的排出,加快局部渗出物的吸收,使组织功能恢复。当归对子宫具有抑制兴奋、加强收缩的双重功能;少量川芎能兴奋子宫平滑肌,使子宫收缩增强。益母草煎剂对在体、离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使子宫紧张度与收缩力增强,频率加快。蒲黄对未孕及已孕子宫均有明显性兴奋作用,能使产后子宫收缩力加强或紧张度增加,并能使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血小板数目增加。提高止血效果。当归、黄芪、益母草、桃仁、甘草等药还具有免疫调节及抗炎作用。血竭:具有活血化瘀与收敛止血的双向调节作用,三七具有化瘀止血,生肌之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马齿苋水煎液对离体小鼠子宫具有兴奋作用,且对多种细菌有杀灭作用,可从上述药物中组方。  李伟莉等认为:药物流产是通过药物致冲任损伤、胎元不固而达到人工堕胎的目的。药物流产后如同产后一样表现为多虚多瘀,即冲任损伤,胞宫瘀滞。冲任不固经血妄行,瘀血内阻新血难安,出现流血时间长、出血量多,其本为虚,其标为瘀。肾为生殖之本,冲任之本在于肾,肾气盛,天癸至,任通冲盛,月事以时下,故有“月经出诸肾”之说。肾虚则冲任不固,血瘀则气血失和,最终导致月经失调。因此根据“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性腺轴”理论,自拟补肾化瘀方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及月经失调。结果提示:治疗组阴道流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没用其他药物)(P<0.O1);而出血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第7日P水平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卵泡直径差异有显著性(P<0.05)。(4)两组月经恢复情况比较:治疗组月经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作者认为,补肾化瘀方方中菟丝子、女贞子、山药、枸杞子、山茱萸肉补肝肾调冲任;当归、赤芍、桃仁、益母草活血逐瘀;炒蒲黄、焦山楂化瘀止血;丹皮、赤芍既可活血化瘀又可清热凉血,防止出血日久,瘀久化热。全方共奏补肾调冲任,化瘀止血之效,肾气盛则冲任固,瘀血去则新血安,以起到补肾固冲祛瘀生新、促进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性腺轴恢复的作用,从而收到良好疗效。该临床观察表明,补肾化瘀方可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促进月经恢复。而实验研究表明,补肾化瘀方能增加药物流产后小鼠颗粒细胞的层数,促进妊娠黄体的萎缩和卵泡生长发育补肾化瘀方有促进卵巢功能恢复的作用。补肾化瘀方有调整子宫内膜局部内分泌紊乱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为促进卵泡颗粒细胞发育生长,提高血清雌激素水平;加速妊娠黄体的萎缩,减少孕激素对内膜的影响。(李伟莉,许秀秀 ,周 军.补肾化瘀方对药物流产后出血及卵巢功能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术,中国中医急症2008年6月第17卷第6期)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上一篇:[ 09-17 ]
下一篇:[ 10-05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
Copyright (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药流费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