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最新消息现在一共死了多少人

  小编:医生这份职业,不是常人想象的安逸和轻松。成为医生你就要承担和面对各种风险:每天你要面对各种病毒的亲密接触,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非典病毒、埃博拉病毒......因抗击瘟疫牺牲的中外医生不是少数。昆山大火、昭通地震、非典瘟疫,无论是和平时代还是战争时代,医生永远是冲在一线的一群人。医生是一群钢铁战士,他们可以连续手术30多个小时,他们可以持续值夜班一年,他们白天可以面对上百人的门诊,他们夜晚仍可以熬夜写论文到凌晨。钢铁战士,向你们致敬!  在13亿中国人中,距离埃博拉最近的是19人,在19人中,距离埃博拉最近的是这个人——曹广,本文作者,一位普外科专家  对所有的人来说,非洲,充满着神秘色彩,让人向往。而在神秘的背后,非洲却又隐藏着让人难以预料的危险,时时刻刻威胁生命安全,比如,埃博拉病毒。  当我看到这些天以来国内众多媒体对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的报道,思绪翻滚,时时回想几个月前,同埃博拉病毒遭遇、被隔离的那段日子。  3月24日,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我照例穿着白大衣走进已经工作一年多的中日友好医院。先在门诊接待了一名预约好的华人患者,紧接着就急忙赶到手术室,和早已等在那里的黑人搭档一起手术……这一切如往常一样紧张而有序。但在手术结束后,一条政府发来的短信却将这一切都改变了。  “Ebola”、爆发、出血热,几个单词像利剑一样刺进了我的眼睛,瞬间头皮发麻。  我想起10天前因腹痛、呕血、发热、乏力收入普外科病房的一名35岁男性患者。经过治疗,他的胃肠道出血及腹痛症状虽有所缓解,但体温一直在37.5℃到39℃之间波动,而且左眼球结膜的出血范围逐渐扩大。我清楚地记得,患者在死亡的当天,左眼白眼球已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颗红得让人害怕的兔子一样的眼珠。入院后第四天,患者在我们例行查房前突然出现抽搐躁动,我立即对他进行了紧急体检,判断患者为脑出血。随之指示给患者做头部CT。护士为其翻身后的场景更是令人胆寒,因为患者左臀部肌肉注射点渗出的鲜血,已经浸透了周围厚厚的衣裤,就连身下的床单,也都留下了一大片血污。最终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  现在我有理由问自己,这个病人就是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吧?与此同时,我突然想到今天手术,和我搭档的两名黑人医生都说自己很累,很不舒服,也不想吃东西,还有一个跟我说他可能有点发烧。想到这里,一个不祥的念头闪现在我的头脑里。他们两个接触那个病人很多,不会被病人感染了吧?从那个患者住院的第一天开始,我和病人还有搭档们每天都有接触,自己不会也已经被这病毒感染,正等着出现类似的症状呢吧?  我流出一身冷汗  坏消息接踵而来。我们科那三名同事无一人幸免,全部为埃博拉病毒阳性——扎伊尔型,病毒感染死亡率——90%。之外,胃镜室、放射科各一名医生还有一名门诊护士,也全部感染了这种病毒。  我,被隔离了  一个平时性情粗放且见惯了生死的外科医生,不自觉地开始仔细体会身体上所有细微的变化。早上起来洗脸,要在镜子前看看自己是不是出现了那种跟患者相仿的眼结膜出血;白天出现一点点头晕就会开始紧张,想这是不是发病的先兆;试表即便体温刚到36.9,也会不自主地心跳加速;就连身上起了一个小疹子,都要联想是不是那个病毒感染造成的。  我平时的生活节奏和习惯也随着隔离而完全改变。平时只有渴了才会想起喝水,现在每天强迫自己多多喝水;医院给我们配备的维生素,平时我连看都不看,现在却规定自己必须按时吃下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原来最喜欢和同事一起游戏娱乐,现在只能自己找没人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轻微的活动来放松心情;原来喜欢听的评书相声,现在却感到十分无趣……  4月7日,是我接触那名死亡患者的第21天。能够安全来到这一天,自己觉得是多么的幸福。如果没有医院领导的关心,如果没有同事、朋友的支持,如果没有家人的惦念,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安全、顺利地走过这些天。北京安贞医院全体院领导、市卫生局、卫生部、我的朋友们,每天都会询问我的身体状况。队友更是每天把全队第一份可口饭菜,送到我的门前。  家人的担心和惦记更是让我坚强。在我的父母眼里,全世界的新闻头条和我的体温相比,都显得无足轻重。他们每天都会在早上5点时守在电脑屏幕前,等着我这里的晚上9点,向他们汇报自己临睡前的体温。哪怕我晚报了一分钟,或者体温比昨天稍稍高了一点点,都会让他们整天心神不宁。我的爱人,得知我曾频繁接触过确诊病人,和我一起工作的医生已感染病毒死亡的时候,极度紧张和担忧让她病倒了,发烧、头痛、吃不下饭。可她却笑着对我说:“我被你电话传染了,但是我愿意,我在这边替你生病,你在那边就不会真的生病了。”短短一句话,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什么叫生死相依。而十岁儿子的表现,更让我感到欣慰。由于担心影响孩子学习,爱人特意选在我相对安全的一天,跟儿子第一次说了他远在非洲老爸的遭遇。没想到,当儿子听说之后,瞬间泣不成声,哭着求妈妈打开电脑,要看看爸爸现在到底有没有生病。这泪水是儿子第一次因为担心家人而流的,“儿子长大了!”  4月14日,对我的隔离观察终于结束了。在这21天里,我害怕过、伤心过,但同时也感动过、微笑过。现在,我懂得了,“活着”是一件多么幸福而美好的事情……  (来源:北京青年报)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美国实验室里  制造出来的病毒
  向援非医疗队的大夫们致敬!
  恐怖分子如果得了怎么办
  幸好华人医生没有被感染,但是诡异的是,其身边三位黑人医务工作者全部被感染。  这病毒的人种针对性很强啊。
  回复楼主,@三月晴阳  小编:医生这份职业,不是常人想象的安逸和轻松。成为医生你就要承担和面对各种风险:每天你要面对各种病毒的亲密接触,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非典病毒、埃博拉病毒......因抗击瘟疫牺牲的中外医生不是少数。昆山大火、昭通地震、非典瘟疫,无论是和平时代还是战争时代,医生永远是冲在一线的一群人。医生是一群钢铁战士,他们可以连续手术30多个小时,他们可以持续值夜班一年,他们白天可以面对上百人的门诊,他们夜晚仍可以熬夜写论文到凌晨。钢铁战士,向你们致敬!   在13亿中国人中,距离埃博拉最近的是19人,在19人中,距离埃博拉最近的是这个人——曹广,本文作者,一位普外科专家   对所有的人来说,非洲,充满着神秘色彩,让人向往。而在神秘的背后,非洲却又隐藏着让人难以预料的危险,时时刻刻威胁生命安全,比如,埃博拉病毒。   当我看到这些天以来国内众多媒体对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的报道,思绪翻滚,...  -----------------------------  致敬再致敬  
  真心不希望中国的医生去接触那种病号,那里是白人的势力范围,让他们的医生去好了。
  希望病毒水土不服,不要感染中国人!
  撸主好样的,话说我要被派去乍得,要不要去啊?现在尼日利亚已经有人中招倒下了,乍得就挨着尼日利亚。
  还有国人质疑中国不作为,  只能说媒体和中宣部都是渣滓
  lz 威武  
  作者:joehfou 时间: 15:28:02  向援非医疗队的大夫们致敬!  ------------------------  作者:hntaida01 时间: 11:25:23  还有国人质疑中国不作为  只能说媒体和中宣部都是渣滓
  @hntaida01
11:25:00  还有国人质疑中国不作为,   只能说媒体和中宣部都是渣滓  —————————————————  渣个屁,中央新闻早就播了中国医疗队在利比利亚,别国全撤了,就中国在坚守。不管你怎么播,那帮为了攻击而攻击的畜生肯定是视而不见的。  
  放心。这个病毒咱中国人自身能够免疫!  
  放心。这个病毒咱中国人自身能够免疫!  
  好人一生平安
  病毒面前众生平等,所有人都可能感染  能坚持面对的,可以看做是地藏菩萨的化身  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生死面前坦然,更少有人能在危机前对困厄中的人无私伸出援手  想起现在已经在地震现场救灾的同事和正在奔赴前线的同事  珍重
  这样的帖子应该多发!  现在的天涯和其他网媒越来越堕落,每天除了谩骂政府和就是乱造谣。  希望国家尽快立法,给那些造谣的坐上几年牢。
  黑中国者,ccav也,  这样的好事,ccav为什么不全天候24小时滚动报道,ccav4,9让全世界知道,中国大夫坚守在一线。  就知道播南朝鲜软广告,对一个小女人穷追猛打,  其实就是ccav记者不敢去一线而已,没有一手镜头,底气不足。
  @瑶歌3 12楼
11:39:13  @hntaida01
11:25:00  还有国人质疑中国不作为,  只能说媒体和中宣部都是渣滓  —————————————————  渣个屁,中央新闻早就播了中国医疗队在利比利亚,别国全撤了,就中国在坚守。不管你怎么播,那帮为了攻击而攻击的畜生肯定是视而不见的。  -----------------------------  @m_rover 19楼
13:16:56  黑中国者,ccav也,  这样的好事,ccav为什么不全天候24小时滚动报道,ccav4,9让全世界知道,中国大夫坚守在一线。  就知道播南朝鲜软广告,对一个小女人穷追猛打,  其实就是ccav记者不敢去一线而已,没有一手镜头,底气不足。  -----------------------------  卖身,  各个人员奋勇争先。  卖命,  各个人员奋勇后撤。
  当大规模爆发时,也就说明确实无药可救,
那么病毒患者中会有一部分自私加极端加心眼小的人
想故意传给别人吗?   要死一块死的人,我们该做好什么准备?  
  不容易,与死神直接对视的人!  
  我国已经研制出疫苗了。
  太危险了。还好没事。  
  好人一生平安,  
  致敬!  
  几内亚也有中日友好医院?
  @水准仪 26楼
19:01:54  几内亚也有中日友好医院?  -----------------------------  中日?关脚盆吊事?   02:18:00  “几个月来,中几友好医院共有9名当地医生和护士感染病毒死亡,曾经有两名中国医疗队医生直接接触过病人,他们在被隔离观察21天后确认未感染埃博拉。”孔晴宇称,“中几友好医院仍在工作,中国医疗队仍将继续坚守在几内亚。”  【环球时报驻美国、英国、德国、南非特约记者
纪双城 青木
张建波 环球时报记者 魏莱 候涛
陈一 柳玉鹏】
  希望中国医生早回来。为黑猩猩冒险不值得  
  我们国家治这样 的病要用外科的大夫吗?
  致敬!向真正的白衣战士!!!!!!!!!!!!!
  @瑶歌3
11:39:00  渣个屁,中央新闻早就播了中国医疗队在利比利亚,别国全撤了,就中国在坚守。不管你怎么播,那帮为了攻击而攻击的畜生肯定是视而不见的。   —————————————————  为什么只有中国留守? 是中国技术最好还是领导个人意愿?  
  好人一生平安!
  山雨欲来风满楼!  
  医生是个崇高的职业,讲的是仁心仁德。
  这是真正的白衣天使!  国人需要的是这样的天使!  
  曾经学过医最终没成为你同行的人向你致敬!含泪一顶。。
  @搜火1 4楼
15:56  幸好华人医生没有被感染,但是诡异的是,其身边三位黑人医务工作者全部被感染。  这病毒的人种针对性很强啊。  -----------------------------  十1  
  我觉得是人种的问题,埃博拉黄种人不易得。
  @大楚秋风劲 30楼
19:25:29  致敬!向真正的白衣战士!!!!!!!!!!!!!  -----------------------------
  看来这个病毒是针对黑人的感染率高啊,如此稍微放心一点了,是不是黑人基因有什么缺陷,所以容易招致这种病毒的攻击呢?
  向医生致敬  
  向你致敬,我昨晚也差点被隔离。好在虚惊一场。  
  这篇太假了。
  @中式角度
11:43:00  放心。这个病毒咱中国人自身能够免疫!   —————————————————  黄秋生已证明  
回来了 ,香港发现 疑似病例
  @单枪陷倭府 45楼
23:58:28  @中式角度
11:43:00  放心。这个病毒咱中国人自身能够免疫!  —————————————————  黄秋生已证明  -----------------------------  黄秋生只证明了他没事.
  “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我照例穿着白大衣走进已经工作一年多的中日友好医院”???  关小日本毛事???
  @突击步枪001 28楼
19:14:33  希望中国医生早回来。为黑猩猩冒险不值得  -----------------------------  你以为中国修坦赞铁路是脑子冒泡吗?  非洲的煤、铁、石油、木材……对中国的命脉太重要了。
  医生真是高风险职业,向白衣天使致敬!
  感谢医护人员!在非典已经证明了你们像军人一样的牺牲精神!  
  这个主要还是个人卫生习惯问题。  黑猩猩们没事就互相搞后庭,不得病才怪
  中国人百毒不侵
  看看黄秋生的电影《伊波拉病毒》
  @搜火1 4楼
15:56:16  幸好华人医生没有被感染,但是诡异的是,其身边三位黑人医务工作者全部被感染。  这病毒的人种针对性很强啊。  -----------------------------  你别忘记萨斯病毒
  @人民公仆321 46楼
00:02:54  不要 回来了 ,香港发现 疑似病例  -----------------------------  是个尼日利亚黑人感染
  现在医务工作者们的待遇如何,知道有多少医护人员转行的吗,这样的情况下还在为国尽忠,建议强烈关注医务工作者的高风险的待遇问题!  可悲的是传染病医院竟然连传染病津贴都没有或者少的可怜,国家一声号令,奔赴前线毫无怨言,我可敬可爱的同事啊,可能支撑这种行为的只有敬业精神,希望你们能够平安归来。祝福祈祷!!
  3月24日,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我照例穿着白大衣走进已经工作一年多的中日友好医院。  …………………………………………………………………  只有我看到这句话了吗?中日友好医院都开到非洲去了?这是在向全世界展现中日的基情吗?  
  @xufei4-08-12 20:54:11  现在医务工作者们的待遇如何,知道有多少医护人员转行的吗,这样的情况下还在为国尽忠,建议强烈关注医务工作者的高风险的待遇问题!   可悲的是传染病医院竟然连传染病津贴都没有或者少的可怜,国家一声号令,奔赴前线毫无怨言,我可敬可爱的同事啊,可能支撑这种行为的只有敬业精神,希望你们能够平安归来。祝福祈祷!!  —————————————  都说中国精英全移民,8年制本硕博连读,在国内年薪不到20万,到美国40万+美元,是你你怎么选择?  
  @瑶歌3
11:39:13.0  渣个屁,中央新闻早就播了中国医疗队在利比利亚,别国全撤了,就中国在坚守。不管你怎么播,那帮为了攻击而攻击的畜生肯定是视而不见的。   —————————————  +10086  
21:03  @xufei4-08-12 20:54:11  现在医务工作者们的待遇如何,知道有多少医护人员转行的吗,这样的情况下还在为国尽忠,建议强烈关注医务工作者的高风险的待遇问题!  可悲的是传染病医院竟然连传染病津贴都没有或者少的可怜,国家一声号令,奔赴前线毫无怨言,我可敬可爱的同事啊,可能支撑这种行为的只有敬业精神,希望你们能够平安归来。祝福祈祷!!  —————————————  都说中国精英全移民,........  ------------------------------  你想得倒是美,人家美帝不承认你的中国大陆医科学历。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埃博拉病毒复活
核心提示:视频:最致命病毒埃博拉复活 非必要请避免前往西非一名早前到非洲肯尼亚游玩的返港的女子,周一返港后出现发烧、头晕及呕吐,类
&&&&本文版权由
所有,欢迎转
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返回
&&& 本文网址:
&视频:最致命病毒埃博拉复活 非必要请避免前往西非
一名早前到非洲肯尼亚游玩的返港的女子,周一返港后出现发烧、头晕及呕吐,类似埃博拉病毒的初期症状,在伊利沙伯医院隔离治疗,目前情况稳定。
埃博拉病毒复活 香港现疑似患者在非洲逗留17天
埃博拉病毒复活肆虐几内亚
埃博拉病毒复活迅速扩散 患者死后是传染高峰期
埃博拉病毒致死图片
埃博拉病毒图片
埃博拉病毒尸体
埃博拉病毒病人图
埃博拉病毒病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病毒性疾病,其特征包括突发性发烧、极度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在某些情况下更会出现内出血和外出血。暂时没有任何有效治疗方法,潜伏期为2至21天。
埃博拉病毒介绍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
这种病毒来自&Filoviridae&族。&埃博拉&属于丝状病毒,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
1、埃博拉病毒来源
&埃博拉&是扎伊尔(即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的一条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这里,疯狂地虐杀&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的百姓,致使数百生灵涂炭,有的家庭甚至无一幸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事隔3年(1979年),&埃博拉&病毒又肆虐苏丹,一时尸横遍野。经过两次&暴行&后,&埃博拉&病毒随之神秘地销声匿迹15年,变得无影无踪。
1995年1月起在扎伊尔及1996年2月起在加蓬暴发流行:在扎伊尔基奎特(Kikwit)市发病316例,死245例,病死率78%;在加蓬奥果韦伊温多(Ogooue Ivindo)发病46例,死31例,病死率67.4%。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全世界已有1100人感染这一病毒,其中793人丧生。医学界尚未找到预防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和其来源,也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
2、埃博拉病毒结构形态
埃博拉病毒(EBV)属丝状病毒科,呈长丝状体,单股负链RNA病毒,有18,959个碱基,分子量为4.17&10?。外有包膜,病毒颗粒直径大约80nm,大小100nm&(300~1500)nm,感染能力较强的病毒一般长(665~805)nm左右,有分支形、U形、6形或环形,分支形较常见。有囊膜,表面有(8~10)nm长的纤突。纯病毒粒子由一个螺旋形核糖核壳复合体构成,含负链线性RNA分子和4个毒粒结构蛋白。
3、生物学性状
&埃博拉&病毒的形状宛如中国古代的&如意&,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埃博拉病毒属成员的研究显示,其呈现一般纤维病毒的线形结构。病毒粒子也可能出现&U&字、&6&字形、缠绕、环状或分枝形,不过实验室纯化技术也可能是造成这些形状产生的因素之一,例如离心机的高速运转可能使病毒粒子变形。病毒粒子一般直径约80纳米,但长度可达1400纳米,典型的埃博拉病毒粒子平均长度则接近1000纳米。在病毒粒子中心结构的核壳蛋白由螺旋状缠绕之基因体RNA与核壳蛋白质以及蛋白质病毒蛋白VP35、VP30、L组成,病毒包含的糖蛋白从表面深入病毒粒子10纳米长,另外10纳米则向外突出在套膜表面,而这层套膜来自宿主的细胞膜,在套膜与核壳蛋白之间的区域,称为基质空间,由病毒蛋白VP40和VP24组成。
EBOV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等度抵抗力,56℃不能完全灭活,60℃30min方能破坏其感染性;紫外线照射2min可使之完全灭活。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醚、去氧胆酸钠、&-丙内酯、福尔马林、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可以完全灭活病毒感染性;钴60照射、&射线也可使之灭活。EBOV在血液样本或病尸中可存活数周;4℃条件下存放5周其感染性保持不变,8周滴度降至一半。-70℃条件可长期保存。
EBOV的自然宿主虽尚未最后确定,但已有多方证据表明猴子及猩猩等野生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其他动物有EBOV感染现象。证据1:1976年、1996年、2002年的流行,源于人类接触野外死亡的猩猩;证据2:菲律宾出口的猴子多次查出EBOV,但没有发现发病;证据3:2003年8月刚果(布)卫生健康部的调查表明,野外黑猩猩,野猪体内可查到EBOV。
埃博拉病毒粒子的直径为80纳米,长度为970纳米,属丝状病毒科。较长的奇形怪状的病毒粒子相关结构可呈分枝状或盘绕状,长达10微米。来自扎伊尔、象牙海岸和苏丹的埃波拉毒株其抗原性和生物学特性不同。第4个埃博拉毒株(Reston)能引起人以外的灵长目动物致命性的出血性疾病;文献报导有极少数人感染此病毒,临床上无症状。1976年在苏丹流行时,病死率为53.2%;在扎伊尔,高达88.8%。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即&第四级病毒&。有些患者在感染埃博拉病毒48小时后便不治身亡,而且他们都&死得很难看&,病毒在体内迅速扩散,大量繁殖,袭击多个器官,使之发生变性,坏死,并慢慢被分解。病人先是内出血,继而七窍流血不止,并不断将体内器官的坏死组织从口中呕出,最后因广泛内出血、脑部受损等原因而死亡。照顾病人的医生护士或家庭成员,和病人密切接触后可被感染。有时感染率可以很高,如苏丹流行时,与病人同室接触和睡觉者的感染率为23%,护理病人者为81%。医院内实验人员感染和发病也有好几起。
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实验室检查常见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严重减少和转氨酶升高(AST&ALT),有时血淀粉酶也增高。诊断可用ELISA检测特异性IgG抗体(出现IgM抗体提示近期感染);用ELISA检测血液、血清或组织匀浆中的抗原;用IFA通过单克隆抗体检测肝细胞中的病毒抗原;或者通过细胞培养或豚鼠接种分离病毒。用电子显微镜有时可在肝切片中观察到病毒。用IFA检测抗体常导致误判,特别是在进行既往感染的血清学调查时。实验室研究有很大的危险性,应该只在有防护措施防止工作人员和社区感染的地方开展(4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感染潜伏期为2天左右。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呕吐、腹痛、腹泻。发病后的两星期内,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24小时内死亡。
在大约1500例确诊的埃博拉案例中,死亡率高达88%。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苦心研究,至今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目前认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因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Biosafety Level 4)病毒,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
尽管医学家们绞尽脑汁,作过许多探索,但埃博拉病毒的真实&身份&,至今仍为不解之谜。没有人知道埃博拉病毒在每次大爆发后潜伏在何处 ,也没有人知道每一次埃博拉疫情大规模爆发时,第一个受害者是从哪里感染到这种病毒的。&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病人一旦感染这种病毒,没有疫苗注射,也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实际上几近自己给自己判了死刑。用一位医生的话来说,感染上&埃博拉&的人会在你面前&融化&掉。唯一的阻止病毒蔓延的方法就是把已经感染的病人完全隔离开来。
5、病毒分型
已确定埃博拉病毒分4 个亚型,即埃博拉-扎伊尔型(EBO-Zaire)、埃博拉-苏丹型(EBO-Sudan)、埃博拉-莱斯顿型(EBO-R) 和埃博拉-科特迪瓦型(EBO-CI)。不同亚型具有不同的特性,EBO-Z和EBO-S对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致病性和致死率很高;EBO-R对人类不致病,对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具有致死性作用;EBO-CI对人类有明显的致病性,但一般不致死,对黑猩猩的致死率很高。
日,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道,在菲律宾一些农场的猪身上鉴别出一种名为reston的埃博拉病毒(EBO-R)此但与其他类型的埃博拉病毒不同,到目前为止,它还没有对人造成威胁。
扎伊尔埃博拉病毒
扎伊尔埃博拉病毒有高达90%的致死率,在流行地区死亡率1976年为88%、1977年为100%、1994年为59%、1995年为81%、1996年为73%、2001年至2002年为80%,2003年则是90%,2007年平均为83%。
日首次于扎伊尔北边城镇爆发,首位个案纪录为44岁教师Mabalo Lokela,当时他的高烧被诊断为疑似疟疾感染,并且接受奎宁注射治疗,这位病人每日回医院就诊观察,一周后却恶化为无法控制的呕吐,带血腹泻、头痛、晕眩伴随呼吸困难,并开始自口、鼻、直肠等多处开始出血,于9月18日过世,病程仅约2周。
不久之后,更多病患带着相似的症状就医,包括发烧、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疲倦、恶心、晕眩等。这些常发展成带血腹泻、严重呕吐和多发性出血,初期传染可能肇因于重复使用用过却未消毒之针筒,后续传染主要则是照顾病患时,在没有适当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受到病毒侵袭或传统埋葬前置作业的清洗过程。
苏丹埃博拉病毒
苏丹埃博拉病毒在1976年首次在苏丹棉花厂工人身上被发现。研究人员指出,这名工人应该是在工厂中或附近接触到到带原生物宿主,但在检测过工厂附近的动物及昆虫后仍一无所获,带原宿主至今仍是未知。
第二个病例是一位住在苏丹的夜店负责人,当地医院用尽所有的方法治疗他都没有效果,最后还是宣告不治。医护人员在治疗时并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导致病毒传遍医院发生大爆发。
最近的爆发发生于2004年5月。2004年5月,苏丹Yambio县回报20个病例,并有五人死亡。疾病管制局在几天后确认这些病例为苏丹埃博拉,邻近国家例如乌干达、刚果皆增加边界的守卫,以控制疫情。1976年苏丹埃博拉的平均死亡率为53%,1979年为68%,2000年至2001年间为53%,平均死亡率为53.76%。
雷斯顿埃博拉病毒
1989年11月首次在一群由菲律宾进口至美国维珍尼亚州雷斯顿的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身上发现。此一病毒对猴子有很高的致死率,但对人类并没有致命性。
1990年2月,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再次在雷斯顿、德州及菲律宾爆发。1992年及1996年,更多病例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和德州发现。所有感染的猴只出现与猿猴出血热类似的症状。在这两次爆发中,没有任何人类受到感染。
科特迪瓦埃博拉病毒
科特迪瓦埃博拉病毒这个品种首先在科特迪瓦的塔伊国家公园中被发现。在日,二只黑猩猩尸体在森林里被发现。检验人员发现在心脏中的血液是棕色的且已液化(通常尸体中的血液在死亡十几小时之后就应该完全凝固),内脏外观并没有明显痕迹,肺中充满血液。从黑猩猩身上采取到的组织显示,此病毒与苏丹埃博拉及1976年爆发的扎伊尔埃博拉十分相似。 1994年后,更多死亡的黑猩猩被发现,科学家用许多方法对病毒进行检测。感染的来源被认为是一只被黑猩猩捕食且带有病毒的疣猴。
执行尸体检验的其中一位科学家感染了病毒。她出现了类似登革热的症状并在一星期后被送到瑞士治疗。两个星期后出院,在感染病毒之后的第六个星期完全康复。
各种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普遍易感,经肠道、非胃肠道或鼻内途径均可造成感染,感染后2~5天出现高热,6~9天死亡。发病后1~4天直至死亡,血液都含有病毒。豚鼠、仓鼠、乳鼠较为敏感,腹腔、静脉、皮内或鼻内途径接种均可引起感染。成年小鼠和鸡胚不敏感。
人群普遍易感,无论其年龄和性别。高危人群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感染动物密切接触的人员如医务人员、检验人员、在埃博拉流行现场的工作人员等。
绿猴肾细胞(Vero)、地鼠肾细胞(BHK)、人胚肺纤维母细胞等均可用培养EBV。病毒感染细胞后7h,培养物中可检测到病毒RNA,18h达高峰,48h后可见到细胞病变。7~8天后细胞变圆、皱缩,染色后可见细胞内病毒包含体。
专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埃博拉&病毒有一定的耐热性,但在60摄氏度的条件下60分钟将被杀死。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体液、血液中,因此对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各种穿刺针、插管等,均应彻底消毒,最可靠的是使用高压蒸气消毒。埃博拉病毒还可能经过空气传播。实验人员将恒河猴的头部露出笼外,让其吸入直径1微米左右含病毒的气雾,猴子4~5天后发病。每天与病猴密切接触的6个工作人员的血清发现该病毒抗体阳性,其中5人没有受过外伤,也无注射史,因此认为可通过飞沫传播。
病毒可透过与患者体液直接接触,或与患者皮肤、黏膜等接触而传染。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至10天。
虽然猴子间的空气传染在实验室中已被证实,但并不能证明人与人之间能够透过空气传播病毒。美茵嘉护士是空气传染的可能病例,研究人员并不确定她是如何接触到病毒。直至现在,埃博拉病毒的流行大都是因为医院的环境,糟糕的公共卫生、随处弃置的针头、缺乏负压病房都对医护人员造成极大威胁。因为较好的设备及卫生,在现代化的医院中,埃博拉病毒几乎不可能爆发大规模流行。
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埃博拉病毒可能不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在此期接触病人甚至可能不会受感染。随着疾病的进展,病人的因腹泻、呕吐和出血所排出的体液将具有高度的生物危险性。由于缺乏适当的医疗设备和卫生训练,疫情的大规模流行往往发生在那些没有现代化医院和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的贫困地区。许多感染源存在的地区正好具有这些特征。在这样的环境下,控制疾病的仅有措施是:禁止共享针头,在严格消毒情况下也不能重复使用针头;隔离病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依照严格的规程,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所有医护人员和访问工作者都应当严格执行这些措施。
埃博拉出血热目前为止主要呈现地方性流行,局限在中非热带雨林和东南非洲热带大草原,但已从开始的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扩展到刚果共和国、中非共和国、利比亚、加蓬、尼日利亚、肯尼亚、科特迪瓦、喀麦隆、津巴布韦、乌干达、埃塞俄比亚以及南非。非洲以外地区偶有病例报道,均属于输入性或实验室意外感染,未发现有埃博拉出血热流行。虽然埃博拉病毒目前仅在个别国家、地区间歇性流行,在时空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流行区感染,异地发病:到目前为止,英国、瑞士报道过输入病例,均为流行区旅行,参与诊治病人或参与调查研究人员。没有流行。
8、检查方法
埃博拉病毒是高度危险的病原体,必须在专门的实验设施内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在非洲疫区主要通过检测埃博拉病毒的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以及检查病毒抗原或核酸等进行诊断。
⑴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查
病人血液中的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在发病后2~9天出现,持续存在到发病后1~6个月;IgG抗体在发病后6~18天出现,持续存在到发病后2年以上。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出的病毒核心蛋白羧基端多肽为抗原,建立的检测埃博拉病毒IgG抗体的ELISA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但对于部分急性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很低的患者,应同时进行病毒抗原或核酸的检测。
⑵病毒特异性抗原和核酸的检查
已经证实检测埃博拉病毒抗原与检测病毒核酸的一致性几乎达到100%,敏感度很高。并且,用?射线照射标本并灭活病毒后,再检测病毒抗原或RNA时,实验安全性增高,且实验结果也不受显著影响。
目前英国科学家研究显示切勿吃含有蛋白质成分的食物,而在科特迪瓦流传了一种方法,把牛尿煮沸饮用,但目前还未获科学证实。
现今唯一对抗方法为注射NPC1阻碍剂, 埃博拉病毒需透过NPC1进入细胞核进行自身复制, NPC1蛋白于细胞间进行运输胆固醇, 即使阻碍剂会阻挡胆固醇的运输路线造成尼曼匹克症但那是可以容忍的。绝大多数的爆发都是短暂的时间。NPC1阻碍剂也能对抗马堡病毒。
10、防范措施
控制&埃博拉&的扩散,首先要密切注意世界埃博拉病毒疫情动态,加强国境检疫,暂停进口猴子主要限制来自疫区的猴子,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除灵长类动物以外的其他动物是埃博拉病毒的宿主。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应隔离观察。一旦确诊应及时报告卫生部门,对病人进行最严格的隔离,即使用带有空气滤过装置的隔离设备。医护人员、实验人员穿好隔离服,可能时需穿太空服进行检验操作,以防意外。对与病人密切接触者,也应进行密切观察。
辅助性治疗
治疗首先是辅助性的,包括使病毒入侵最小化,平衡电解质,修复损失的血小板以便防止出血,保持血液中氧元素含量,以及对并发症的治疗。排除个别病例,埃博拉康复者的血清在治疗疾病中并没有什么作用。干扰素对埃博拉也是无效的。在猴子试验中,凝固干扰素似乎能起一些作用,使原本100%必死的感染猴中存活下33%。USAMRIID的科学家宣称,4只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猕猴中有3只康复。目前对埃博拉病毒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些抗病毒药如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无效,主要是支持和对症治疗,包括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控制出血;肾衰竭时进行透析治疗等。
用恢复期患者的血浆治疗埃博拉病毒病患者尚存在争议。
2006年2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负责人加里&纳贝尔称,预防致命性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已经通过了最初的人类安全检测,其令人充满希望的迹象表明,这种疫苗能使人类免受此病的感染。
已经有21人接受了早期测试的试验性疫苗。不过纳贝尔提醒说,仍需进行更多的研究以证实这种疫苗是否成功。
纳贝尔和研究中心的同事从含有3个埃博拉蛋白质的DNA中研发出疫苗。他们说,这种疫苗能令猴子对埃博拉有免疫力。疫苗不仅能抑制这种病的传播,还能保护医生、护士和动物饲养员,以防患于未然。
美国参议院日通过&生物盾牌计划&法案,批准拨款56亿美元用于美国预防生物或者化学武器袭击。法案涉及的生化袭击包括天花、炭疽病、肉毒杆菌毒素、瘟疫和埃博拉病毒等。
这项名为&生物盾牌计划&的法案规定,在未来十年内,美国将鼓励制药企业研究与开发针对生物恐怖活动的应对措施,加快对解毒药品的批准过程,在紧急情况下允许政府向公众提供未经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某些治疗方法。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合成了外表和结构与埃博拉病毒十分相似、但毒性要弱得多的病毒。这种病毒可用于研究埃博拉病毒的感染和毒性发作机制,帮助开发埃博拉疫苗,防止生物恐怖。
这种埃博拉类似病毒是东京大学河冈义裕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合成的。除了基因不同,这种病毒的外形、结构形式及所包含的蛋白质都与真正的埃博拉病毒一样,并且也能感染人体细胞。河冈教授去年曾成功合成了真正的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共包含7种蛋白质,其构造是在细管状外壳中包裹着基因和蛋白质复合体。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埃博拉类似病毒与真正的埃博拉病毒外表十分相似。埃博拉类似病毒的毒性要低得多,研究、试验更为方便。
11、生物战争
由于埃博拉病毒致死率极高,因此被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归类为最高等级之生物恐怖袭击的武器。被认为是最可怕的威胁公共安全、健康的潜在生物武器。
根据美国科学家于Fort Detrick和前苏联Biopreparat机构的研究,埃博拉病毒曾在冷战期间考虑作为针对苏联的生物武器。
埃博拉因其致命性强而考虑作为生物武器,但由于病毒孵化期短,很可能在先杀死一部分人之后无法大规模传播。因此有些病毒研究者希望通过结合天花病毒,制造出一种传播范围大、杀伤力强的病毒,作为恐怖袭击武器。
1992年,日本的奥姆真理教领袖麻原彰晃曾带领40名成员赴扎伊尔,希望获得此病毒,作为大屠杀工具,但最后并未成功。
12、艺术作品
1994年,美国作家普里斯顿以此为背景写了小说《热区》,这本小说畅销一时,并引起全球对这种神秘病毒的普遍关注。1994年12月在加蓬又发现此病。
1995年,好莱坞推出了由达斯廷-霍夫曼主演的影片《极度恐慌》,在银幕上再现了埃博拉病毒夺取人命的恐怖景象,令全球观众对埃博拉病毒闻名色变。
13、疫情报告
实验室感染:有报道明确的埃博拉实验室感染至少有2次,一次为1976年,英国Porton Down微生物研究所(RME),一工作人员实验室内转移埃博拉感染的豚鼠肝匀浆时针头刺入大拇指而感染。另一次为2004年5月俄罗斯维克托实验室,一女科学家意外被感染病毒的注射器针头扎破手指,感染发病死亡。
月。苏丹南部,共发病284例,死亡151例,病死率为53%。月间在民主刚果(前扎伊尔)扎伊尔周边地区,发现318个病例,280例病死,病死率88%。85例因共用注射器感染,继发者为医护和病人亲属。
1979年在苏丹的恩扎拉地区,发病33例,死亡22例,病死率为67%。
1994年6月在加蓬的明克伯、马科库地区及热带雨林采金区,发病49例,死亡31例,病死率63%。
1995年4月在民主刚果基奎特市及其周围地区发生,发病315例,死亡245例,病死率77%。继发病例多为治疗和护理人员,占所有病例的25%。
1996年2月~1997年1月在加蓬北部,发病60例,死亡45例,病死率75%。66人/97人流行源于接触了1只丛林中死亡的黑猩猩的21名村民,继发病例都参加病死者传统的葬礼。
2000年8月~2001年1月在乌干达北部的古卢、Masindi及Mbarara。共发病425例,死亡224例,病死率53%。
2001年10月~2002年3月在刚果共和国和加蓬,共发病123例,97例病死,病死率为79%。
2002年12月~2003年4月底,刚果共和国共发生感染病例143例,病死128例,病死率89%。流行原因与人类狩猎活动有关,与黑猩猩和其他哺乳动物接触而感染。
月,在刚果(布)发病12例,发现9例病人均死亡。经尸检取样化验后证实。
日(当地时间),乌干达发现三例感染埃博拉病毒病例。截止当地时间8月3日,已确诊53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例,至少16人死亡。另有312人被怀疑感染埃博拉病毒而被隔离。1名因疑似病例而被隔离在医院接受检查的囚犯逃跑。
2014年,肆虐西非国家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的埃博拉病毒蔓延速度惊人。病毒至4月1日 已造成82人死亡。截至4月14日在几内亚已出现168名感染者,其中108人死亡。
2014年7月,尼日利亚出现首宗输入型埃博拉病毒病确认病例,患者于7月25日在拉各斯市死亡。26日,尼政府宣布将尼传染病警戒提升至红色级别,并要求所有海陆空口岸实施埃博拉病毒病监测,采取相应卫生检验检疫措施。
日,利比里亚一名享有极高知名度的利比里亚医生死于埃博拉病毒,另有一位美国医生已感染此病毒,正在接受治疗。截止日,此次疫情已经在西非导致672人丧生,是有记录以来丧生人数最多的一次。
日,一名从肯尼亚返回中国香港的女子被曝出现类似埃博拉病毒病征,已被隔离治疗,虽然香港食物及卫生局随后表示该女子病征未符合怀疑病例的定义,但依然未消民众恐慌,香港卫生署咨询热线被民众打爆。
埃博拉病毒现香港?虚惊一场
近日,一种发病率超快、致死率高达50%~90%的出血热病毒&&埃博拉病毒在西非扩散蔓延,全球响起警号。
30日,一名从肯尼亚返回中国香港的女子被曝出现类似埃博拉病毒病征,已被隔离治疗,虽然香港食物及卫生局随后表示该女子病征未符合怀疑病例的定义,但依然未消民众恐慌,香港卫生署咨询热线被民众打爆。
为防止埃博拉病毒进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已于近日下发公告,要求各地口岸检验检疫局严防境外埃博拉病毒传入中国。尤其是对来自非洲等疫区的航班进行重点查验,确保病毒携带者不进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30日表示,尽管西非疫情肆虐,中国民众无须恐慌。
埃博拉病毒有多可怕?为何会在西非泛滥?会否传入中国境内?对此,记者采访了浙一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请她来我们答疑解惑。
1、目前埃博拉疫情如何
肆虐四个西非国家
已致672人死亡
埃博拉是一种神秘的病毒,很多描述恐怖病毒大流行的电影电视作品都以埃博拉病毒为题材,这不单单是因为这种病毒具有极高的致死率,还因为这种病毒的长相令人生畏。典型的病毒呈现圆球形,而埃博拉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现出纤丝状,这些纤丝会出现弯曲或者缠绕的状态,仿佛蠕虫一般。
世界卫生组织在3月23日首次通告几内亚遭受埃博拉袭击,四个月之后,埃博拉已经蔓延至四个西非国家的60个地区,甚至进入了人员密集的国际机场。25日,利比里亚财政部顾问索耶因前往尼日利亚后感染埃博拉死亡,5天前和他同机的大量乘客都处于病毒观察期,全球国际机场均处于戒备状态,严防病毒扩散。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最近统计数字显示,截至目前,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今年共出现1201起感染病例,672人死于埃博拉出血热。
2、埃博拉病毒的起源
最早发现于苏丹,有五种类型
多次爆发被控制,但从未被消灭
浙一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介绍,埃博拉病毒并非新病毒,它早已有之,最早是出现在1976年苏丹恩扎拉镇,一名棉花加工厂工作人员出现不适症状后不久便因休克死亡,他的身体多处出血,死相恐怖。时隔仅两个月,与苏丹相邻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小城杨布库也出现了同样的可怕病例,而且死亡率更高。那里的医院都是使用同一支注射器给很多病人打针,这种致命的传染病以这家医院为中心,急速的蔓延开来。资料表明,在很短的时间内,这种病原体便席卷了医院周边的55个村庄。这次在苏丹和杨布库的疫情中共有602人受到感染,其中431人死亡。
科学家现在已找到了五种变异形态的埃博拉病毒,他们都属于动物源病毒,最初由动物将病毒传染给人类。尽管此前的多次爆发都被成功控制,但是埃博拉从未被彻底消灭,它寄生在动物宿主体内,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世界卫生组织至今仍没法确定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目前认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
3、埃博拉的症状和传播
血液分泌物空气都可传播
潜伏期为2~21天
盛吉芳表示,中了埃博拉病毒的特征往往是起病急,有发热、极度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症状。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情况下会有内出血和外出血。化验结果包括白血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降低,而肝酶则会升高。潜伏期是从获得病毒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间隔,可持续2天至21天。
人的血液和分泌物中含有病毒时就会具有传染性。一位实验室感染男性病例在发病后高达第61天时,仍从其精液中分离出埃博拉病毒。
另外加拿大研究显示,空气也可能传播埃博拉病毒。
4、埃博拉有多可怕
人类危害性第三高的病毒
死亡率高达90%
据悉,埃博拉是目前所知对人类危害性第三高的病毒,排在狂犬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号(HIV-1)之后。进行病原实验的时候,有一项重要的指标叫做生物安全等级,一共 4 级,数越大越危险,防护也越严格。艾滋病毒是 2 级;SARS一般 3 级。埃博拉病毒就是 4 级,全世界也找不到几个能做这种实验的地方。
几内亚爆发的埃博拉病毒为&扎伊尔型&,是目前已知的埃博拉病毒中最为致命的一种,一旦感染,患者死亡率超过90%,因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
盛吉芳介绍,人一旦感染埃博拉后病情进展非常迅速,可能来不及抢救人就没有了。医学界描述这种疾病发展:就像一个泥人入海,迅速融化了。
&和其他的出血热相比,埃博拉进展更迅速。一般的出血热分5个期,即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而埃博拉出血热则有可能发热期、低血压期、肾功能衰竭等一起出现了。人如果弥漫性、广泛性的小血管出血,病情就会进展很快:比如肺部弥漫性出血,很快就堵牢了;肝出血就会导致肝功能衰竭;同理肾脏弥漫性出血也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因为肾脏本身毛细血管非常丰富。&盛吉芳说。
5、埃博拉为何会在西非&复活&
当地医疗资源匮乏,消毒意识不强
不少百姓只信巫师不信医生拒治疗
盛吉芳表示,非洲一些地区的人有机会接触到猴子和蝙蝠等野生动物,有些人还会把这些动物当做食物,他们在处理动物尸体的过程中很容易感染埃博拉病毒等病原体;在非洲一些地区,去世的人在下葬前,需要由亲人彻底清洗尸体,并且要把尸体内残留的尿液和排泄物吸出来,这种亲人与死者尸体发生直接接触的习俗也可能会促进埃博拉病毒的传播;在一些落后地区,由于医疗资源匮乏或者医疗工作者消毒意识不强,也可能导致埃博拉病毒通过医疗途径传播,而发病后比如肾功能衰竭以后,也没有相应的透析等治疗方式辅助。
另外,西非不少百姓患病后只相信巫师,不相信医师。没有科学合理地治疗。而因为送到医院的病人也有很多死亡了,不少当地百姓就更加不相信医生了。
6、日常我们如何预防埃博拉
去非洲要小心,不要带动物回国
若感染尽早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
埃博拉会蔓延到中国吗?盛吉芳说,传到中国的概率不是特别大,目前国家也采取了相关措施严防病毒携带者进入中国。作为老百姓,我们第一到非洲国家旅游出差要小心,第二不要带那边的动物回来。
盛吉芳说,如果被病毒感染,一定要尽早去医院进行抗病毒治疗。药物上用干扰素或者病毒唑,另外要对症治疗:比如内环境平衡,止血,抗凝等。
盛吉芳说,整个出血热病毒家族是非常庞大的,有几百个成员,譬如流行性出血热、马堡出血热、拉沙热、裂谷热等等,而埃博拉出血热是其中的一种。目前浙一还没有研究埃博拉出血热的,但是流行性出血热已经研究了很久了。原来流行性出血热的死亡率也很高,如今随着医疗条件改善,流行性出血热死亡率降到了1%以下。
资料显示,迄今为止,埃博拉病毒感染只在非洲以外地区出现过一例&&1994年,一名34岁的瑞士女性在科特迪瓦对一只死亡的黑猩猩做尸体解剖时感染上了埃博拉病毒。随后,她被送回国,但她恢复了健康,也未感染任何人。
&&&本文版权由
所有,欢迎转
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返回
&&&本文网址:
&&&关键字:埃博拉病毒复活,埃博拉患者复活,埃博拉,病毒,感染,病毒携带者,复活,肯尼亚,隔离治疗,家具建材
是国内领先的企业,专为企业及个体经营户免费提供全面的行业资讯,企业谷网是中国企业最为熟悉的采购之一,为企业及商家免费提供产品网上推广及网络营销策划等服务,是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首选产品,也是企业及个人最好的电子商务平台,商户行业门户网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Processed in 0.156 second(s), 7 queries, Memory 1.08 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首现埃博拉病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