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炎病人的临床标本中检测出的大肠菌群埃希菌属于什么

大肠埃希菌和大肠菌群测试片在细菌感染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3年
大肠埃希菌和大肠菌群测试片在细菌感染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和大肠菌群测试片在细菌感染快速检测中的应用情况。方法:以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26种标准菌株检验测试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测试片的培养时间及储存稳定性进行实验,传统方法细菌鉴定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测试片法和传统方法检测临床标本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大肠埃希菌和大肠菌群测试片对纯菌的检测下限可达1cfu/ml,与20种非目的菌无交叉反应,18小时可完成检测,35℃存放两周无明显变化,应用测试片法检测临床标本结果与传统方法一致。结论:大肠埃希菌和大肠菌群测试片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可用于临床标本中大肠埃希菌的快速检测。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446.5【正文快照】:
大肠埃希菌主要栖居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是正常人肠道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属条件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肠屏障功能受损时,大肠埃希菌寄居部位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机会感染或二重感染,如泌尿道感染、败血症、伤口感染、肠道感染及食物中毒等,因此,大肠埃希菌快速检测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自副;陈默蕊;;[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07期
吴庆;陈栎江;黎丽;周铁丽;;[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王玉;田军川;燕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年11期
吴清平,周艳红,蔡芷荷;[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年01期
卢勉飞,吴清平,刘云林,蔡芷荷,符高敏;[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年03期
吴清平;孙永;蔡芷荷;郭伟鹏;;[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年05期
吴毓薇;吴许文;吴清平;黄汝添;;[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年12期
孙霞;许如苏;卢新;;[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卓翠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滕兰菊,桂芳,黄刚,李秀平;[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戴宁;李大伟;陈乔;程惠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6期
叶思霞;蔡美平;罗燕娜;;[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9期
宁喜斌;张晓艳;季爱加;张亚琼;;[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1期
郭振环;孔祥峰;黄小燕;胡元亮;;[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陆杏华;何后军;王萍;邬向东;;[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秦国民;张晓君;陈翠珍;房海;阎斌伦;;[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9期
范远景;潘丙南;陈伟;韩明忠;程仁剑;李艳;;[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吕程;蒲中慧;殷中琼;李超;杜永华;;[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卢勉飞;蔡芷荷;吴清平;叶青华;;[A];2010第二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陈涛;;[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贺远;;[A];贵州省2008年血液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祝乾清;罗龙星;史文浩;;[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张智勇;韩庆功;阎方;;[A];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苏春力;贾宁;徐亚静;张振鹭;张丽娜;;[A];第十九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二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苏春力;贾宁;依伟;刘沈玲;张亚楠;;[A];第十九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二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肖伶俐;;[A];第十九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二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陈俊林;;[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5年
戚国祥;;[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丽娟;[D];云南大学;2010年
杨庆芸;[D];山东大学;2011年
黄超;[D];云南大学;2011年
刘立东;[D];天津大学;2011年
彭国平;[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王翚;[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李华;[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1年
柳广南;[D];广西医科大学;2002年
何晓晓;[D];湖南大学;2003年
罗宁;[D];重庆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玮;[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徐述亮;[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王凯;[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朱颖;[D];南昌大学;2010年
白永凤;[D];浙江大学;2011年
费扬;[D];浙江大学;2010年
蔡吓妹;[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安晓庆;[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王文娟;[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郭佳;[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余晓峰,徐慧群,吴忠仁,李力新,郑海松;[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李文勇,刁伯民;[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1994年06期
卢汉兴,车光,王红,李秀桂;[J];广西预防医学;2001年01期
马武;卢汉兴;尹玉静;;[J];广西医学;1991年03期
王善雨,郏付礼,郑晔,石焕洲;[J];航空军医;1996年06期
周义正;李向阳;杨锦红;;[J];浙江临床医学;2007年07期
李伟;;[J];中国热带医学;2007年06期
卢崇南;[J];热带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贾煦;毛新武;景钦隆;刘建平;;[J];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王会娟,王丽,路琳,路文敏,胡小立;[J];肉类工业;2004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铁牛;[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于广福;朱小明;邓文;庄东明;刘莉;于爱莲;;[J];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08期
詹贞芳;刘旭忠;谢必会;宋智盛;;[J];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01期
刘明霞;;[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15期
吕志伟;陈春华;;[J];广西医学;2008年03期
李晓云;梁立全;;[J];中国药房;2011年26期
丁娟娟;陈卓昌;;[J];临床医学;2011年10期
蒋翰鹏;曹宾霞;杨玉敏;;[J];微生物学杂志;2009年05期
陈洁;毛雄英;王卫华;汪丽;吕婉飞;;[J];现代实用医学;2007年02期
孔繁林,朱江;[J];临床检验杂志;1993年04期
王复甦;;[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国忠;汪一萍;鲁勇;应建飞;俞燕红;安敏飞;周成杰;贺明阳;;[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徐颖;;[A];“全国护理管理改革创新”高层论坛、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朱任媛;王辉;孙宏莉;徐英春;谢秀丽;陈民钧;;[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三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陈科帆;冯秀娟;吕晓菊;;[A];第十二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0年
方洁;何乐;何娟;倪语星;杨婉花;;[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丁凡;刘国云;栾进;李怡;;[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陈科帆;冯秀娟;吕晓菊;;[A];第8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暨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C];2010年
李晓娣;黄象艳;王凯;崔海荣;张京海;;[A];山东免疫学会、山东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林秀琴;边红文;;[A];2011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赵旺胜;翁幸鐾;糜祖煌;;[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北京大学重症医学系
刘景院;[N];健康报;2010年
崔可久;[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大吾;[N];保健时报;2005年
王小衡;[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孙永刚;[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成都军区总医院药剂科 张勤 范开华;[N];健康报;2009年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博士
胡运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教授
田庚善;[N];健康报;2007年
魏开敏;[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副主任医师
周虹民;[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李琳;[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志坚;[D];郑州大学;2010年
郭桐生;[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李渊;[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叶英;[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薛建亚;[D];复旦大学;2003年
王鹏;[D];复旦大学;2012年
周伟琳;[D];浙江大学;2002年
蔡加昌;[D];浙江大学;2010年
张春辉;[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陈淑丹;[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莎;[D];青岛大学;2012年
罗建华;[D];浙江大学;2011年
孔海深;[D];浙江大学;2011年
莫莉晓芳;[D];大理学院;2013年
江洋;[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石苗苗;[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孙婧;[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韩慧;[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季淑娟;[D];浙江大学;2004年
李小娟;[D];大理学院;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临床药师对1例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抗感染诊疗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页¥3.002页¥1.002页¥1.001页¥0.502页¥3.00 1页¥0.502页¥1.002页¥1.002页免费2页免费
临床药师对1例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抗感染诊疗分析|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肝病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大肠埃希菌37株临床特征分析 2009年第6卷第1期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当前位置:&&&&&&&&&&&&&&&肝病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大肠埃希菌37株临床特征分析
肝病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大肠埃希菌37株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重症肝病。院内感染。大肠埃希菌。抗生素
重症肝病患者容易发生院内感染,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常见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专题推荐:
【关键词】& 重症;院内感染;大肠埃希菌;抗生素
重症肝病患者容易发生院内感染,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常见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严重后果,甚至死亡。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1],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不断增强,了解其耐药性对于选择有效抗生素,指导合理用药非常必要。现分&&&&&&& 析2008年1月&12月院内感染病原菌大肠埃希菌的临床特征。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资料& 选择200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院内感染导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肝病患者,腹水培养为大肠埃希菌共37例,男30例,女7例,平均年龄(54.3&8.9)岁。
&&& 1.2& 超广谱&-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lactamases,ESBLs)阳性菌株检测& 按NCCLS2001年颁布的标准以双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s阳性菌株的检查。
&&& 1.3& 药敏试验& 对37株大肠埃希菌行药物敏感试验,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试验采用NCCLS推荐的Kirby-Bauer法。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棒酸、头孢他啶、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美唑、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氨曲南、加替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和亚胺培南等药敏纸片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 结果
&&& 2.1& ESBLs阳性菌株检出率& 37株大肠埃希菌中, ESBLs阳性21株,阳性率56.8%。
&&& 2.2& 37株大肠埃希菌对16种常用抗生素对药敏试验结果& 见表1。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的三代和四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很高,加用&-内酰胺酶抑的复合制剂敏感率可提高,头孢美唑、亚胺培南敏感性高。表1& 37株大肠埃希菌对16种抗菌药物敏感率的比较 注:R为耐药率,I为中介,S为敏感率
&&& 3& 讨论
 & 重症肝病一旦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可促使原有疾病恶化,导致治疗失败,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及时选用高效抗生素极其重要。临床医生在未明确病原前,常依据临床经验选用针对最常见病原菌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三代头孢菌素等[2]。& 近年来,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不断增多,我院年度为29.3%[1],本组资料为56.8%,故哌拉西林,氨苄西林,三代、四代头孢菌素敏感性明显下降,三、四代头孢菌素对大肠埃希菌的总耐药率超过50%,提示由于该药的广泛应用,大肠埃希菌耐药已非常严重。另外,本组资料显示左氧氟沙星耐药率45.9%,加替沙星耐药率40.5%,故重症肝病患者发生腹膜炎后,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也不能作为首选抗生素。哌拉西林、氨苄西林的耐药性在73%以上,同时加用&-内酰胺酶抑制剂敏感性可提高,但仍低于60%。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为86.5%,但用药后可引起维生素K缺乏和低凝血酶原血症,使原有肝病加重,用药期间应监测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同时应用维生素K1预防出血现象的发生。头孢美唑、亚胺培南敏感性高,可作为重症肝病患者并发腹膜炎时的首选抗生素。阿米卡星虽然敏感性高,但由于其副作用,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本组资料表明,我院住院肝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导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时,常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增高,氟喹诺酮类药物、三代和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加用&-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敏感率可提高,头孢美唑、亚胺培南可作为首选抗生素。
【参考文献】
秦恩强,赵敏,张昕,等.肝病患者腹腔感染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165.
Bruce AR. Management of adult patients with ascites due to cirrhosis. Hepatology,):1-16.
作者单位:100039 北京,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一科
【】【】【】【】【】
热文点击榜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医源世界 版权所有
医源世界所刊载之内容一般仅用于教育目的。您从医源世界获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或应对您的健康问题。如果您怀疑自己有健康问题,请直接咨询您的保健医生。医源世界、作者、编辑都将不负任何责任和义务。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药行业发展,如果我们的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联系Email:肝病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大肠埃希菌37株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单位:100039 北京,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一科【关键词】& 重症肝病;院内感染;大肠埃希菌;
重症肝病患者容易发生院内感染,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常见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严重后果,甚至死亡。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1],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不断增强,了解其耐药性对于选择有效抗生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非常必要。现分&&&&&&& 析2008年1月&12月院内感染病原菌大肠埃希菌的临床特征。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资料& 选择200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院内感染导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肝病患者,腹水培养为大肠埃希菌共37例,男30例,女7例,平均年龄(54.3&8.9)岁。
&&& 1.2& 超广谱&-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lactamases,esbls)阳性菌株检测& 按nccls2001年颁布的标准以双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s阳性菌株的检查。
&&& 1.3& 药敏试验& 对37株大肠埃希菌行药物敏感试验,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试验采用nccls推荐的kirby-bauer法。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棒酸、头孢他啶、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美唑、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氨曲南、加替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和亚胺培南等药敏纸片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 结果
&&& 2.1& esbls阳性菌株检出率& 37株大肠埃希菌中, esbls阳性21株,阳性率56.8%。
&&& 2.2& 37株大肠埃希菌对16种常用抗生素对药敏试验结果& 见表1。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的三代和四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很高,加用&-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敏感率可提高,头孢美唑、亚胺培南敏感性高。表1& 37株大肠埃希菌对16种抗菌药物敏感率的比较 注:r为耐药率,i为中介,s为敏感率
&&& 3& 讨论
 & 重症肝病一旦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可促使原有疾病恶化,导致治疗失败,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及时选用高效抗生素极其重要。临床医生在未明确病原前,常依据临床经验选用针对最常见病原菌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三代头孢菌素等[2]。& 近年来,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不断增多,我院年度为29.3%[1],本组资料为56.8%,故哌拉西林,氨苄西林,三代、四代头孢菌素敏感性明显下降,三、四代头孢菌素对大肠埃希菌的总耐药率超过50%,提示由于该药的广泛应用,大肠埃希菌耐药已非常严重。另外,本组资料显示左氧氟沙星耐药率45.9%,加替沙星耐药率40.5%,故重症肝病患者发生腹膜炎后,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也不能作为首选抗生素。哌拉西林、氨苄西林的耐药性在73%以上,同时加用&-内酰胺酶抑制剂敏感性可提高,但仍低于60%。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为86.5%,但用药后可引起维生素k缺乏和低凝血酶原血症,使原有肝病加重,用药期间应监测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同时应用维生素k1预防出血现象的发生。头孢美唑、亚胺培南敏感性高,可作为重症肝病患者并发腹膜炎时的首选抗生素。阿米卡星虽然敏感性高,但由于其副作用,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本组资料表明,我院住院肝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导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时,常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增高,氟喹诺酮类药物、三代和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加用&-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敏感率可提高,头孢美唑、亚胺培南可作为首选抗生素。
【参考文献】
秦恩强,赵敏,张昕,等.肝病患者腹腔感染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分析.中国杂志,):;2165.
bruce ar. management of adult patients with ascites due to cirrhosis. hepatology,):1-16.
摘自:  
更多关于“肝病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大肠埃希菌37株临床特征分析”的相关文章
杂志约稿信息
& 南阳市网友
& 莆田市网友
& 金华市网友
& 广东省网友
& 广东省网友
& 河北省网友
& 大连市网友
& 广东省网友
& 哈尔滨市网友
品牌杂志推荐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1文档贡献者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PDF
文档星级:
内容提示: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PDF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20:57:42|
下载积分: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PDF.PD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昆西埃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