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支气管扩张的人平时煲汤的药材用什么药材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共有 8 位网友向您献上回答啦, 对答案满意?赶快给出你的好评,感谢他们吧!
我就是广东的阿。我们那一般来说每天吃饭前都有喝汤的习惯。但是对于这种日常的煲汤没什么太多的讲究。无非也就是一些骨头啦,萝卜啦,等等。至于滋补类型的,那会煲鸡汤。夏天的话,还会煮些糖水。放些绿豆,海带之类清热解暑的东西。你要是真想真正品味一下,欢迎你到广东来啊!
平时多煲点乌鸡加药材,这样可以美容哦。
家 不过汤的种类太多了,介绍几种我试过的
1.山蓝猪瘦肉汤
所属菜系 粤菜
基本特点 肺热痰火、热积闭尿、肺热咳嗽、肺结核咳、痰带血等,饮此汤有效。
基本材料 瘦猪肉200克。药物:山蓝(又名红丝线,属生草药)250克,车前草50克。
  山蓝、车前草均有干品,中药铺有售,鲜品较难买到。两药洗净,与瘦猪肉煲5碗,去渣饮汤。
  2. 玉米须猪小肚汤
所属菜系 粤菜
基本特点 清热去湿,利水消肿。水肿(阳水),症见头面四肢浮肿,小便短少,体重而困倦;或湿热黄疸,身目黄色鲜明,小便黄短,口渴身重等。现多用于急性肾炎、血管神经性水肿、柯兴氏综合症及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药物中毒性黄疸,高血压病等属于湿热内盛见有上症者。
基本材料 猪小肚500克,白茅根60克,玉米须60克,红枣10个。
  (1)猪小肚去净肥脂,切开,用盐、生粉拌擦,用水冲洗,放入开水锅煮15分钟,取出在冷水中冲洗,白茅根、玉米须、红枣(去核)洗净。
  (2)把全部材料放入开水锅内,武火煮沸后,文火
哈哈 兄弟也是个家 不过汤的种类太多了,介绍几种我试过的
1.山蓝猪瘦肉汤
所属菜系 粤菜
基本特点 肺热痰火、热积闭尿、肺热咳嗽、肺结核咳、痰带血等,饮此汤有效。
基本材料 瘦猪肉200克。药物:山蓝(又名红丝线,属生草药)250克,车前草50克。
  山蓝、车前草均有干品,中药铺有售,鲜品较难买到。两药洗净,与瘦猪肉煲5碗,去渣饮汤。
  2. 玉米须猪小肚汤
所属菜系 粤菜
基本特点 清热去湿,利水消肿。水肿(阳水),症见头面四肢浮肿,小便短少,体重而困倦;或湿热黄疸,身目黄色鲜明,小便黄短,口渴身重等。现多用于急性肾炎、血管神经性水肿、柯兴氏综合症及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药物中毒性黄疸,高血压病等属于湿热内盛见有上症者。
基本材料 猪小肚500克,白茅根60克,玉米须60克,红枣10个。
  (1)猪小肚去净肥脂,切开,用盐、生粉拌擦,用水冲洗,放入开水锅煮15分钟,取出在冷水中冲洗,白茅根、玉米须、红枣(去核)洗净。
  (2)把全部材料放入开水锅内,武火煮沸后,文火煲3小时,调味供用。
   3. 薤白三七鸡肉汤
所属菜系 粤菜
基本特点 行气消肿,通阳散结。痰(湿)瘀凝滞胸痹症,症见胸部隐痛或胁肋不适,喉中有痰(痰白),倦怠乏力等。亦可用于冠心病、高脂血压、胸膜炎、肋间神经痛、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胸部撞伤等属于痰(湿)瘀凝滞胸部见有上症者。
基本材料 鸡肉(连骨)500克,薤白60克,陈皮6克,三七12克,生姜、红枣、米酒适量。
  (1)三七洗净,打碎成小粒状,鸡肉洗净,切块;陈皮水浸洗净;薤白除去根须,洗净,生姜,红枣(去核)洗净。
  (2)把三七、鸡肉、陈皮、生姜、红枣放入开水锅内,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放入薤白再煮沸片刻,调味,放入米酒搅匀。
4. 冬瓜鳢鱼汤
所属菜系 粤菜
基本特点 健脾祛湿,通阳利水。肾病属脾虚湿因,水湿停聚者,症见水肿,不便不利,身重神疲,食欲欠佳等。
基本材料 冬瓜500克,鳢鱼1条(约250克),葱5根。
  (1)将冬瓜留皮洗净切块;葱花去须洗净切段,鳢鱼去鳞、腮、肠,洗净。
  (2)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小时,加代盐调味即可。随量饮汤食肉。
麦芽党参茯苓牛肚汤
所属菜系 粤菜
基本特点 健脾开胃,消食化滞。胸虚胃弱、食欲不振或食少难消,症见脘腹痞胀,不思饮食,大便溏薄,倦怠乏力。亦可用于消化不良、胃、二十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胰腺火、胆囊炎、肺结核等属于脾虚而运化无力见有上症者。
基本材料 牛肚500克,生麦芽100克,党参50克,淮山药50克,茯苓50克,陈皮6克,八角茴香6克,生姜、红枣适量。
  (1)生麦芽、党参、淮山药、茯苓、陈皮、八角茴香、红枣(去核)、生姜冼净。
  (2)牛肚浸透,冼净,切件,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煲半小时,再放入其它材料,煲2小时,调味供用。
   
   6. 竹笋西瓜皮鲤鱼汤
所属菜系 粤菜
基本特点 祛湿降浊,健脾利水。湿脚气,症见足胫浮肿麻木,沉重无力,身重困倦,小便短少,大便不畅(量少)。亦可用于湿性脚气病、多发性神经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特发性水肿、慢性肾火、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单纯性肥胖等属于湿浊内盛见有上症者。
基本材料 鲤鱼1条(约750克),鲜竹笋500克,西瓜皮500克,眉豆60克,生姜、红枣适量。
  (1)竹笋削去硬壳,再削老皮,切片,水浸1天,鲤鱼去鳃、内脏(不去鳞),洗净;眉豆、西瓜皮、生姜、红枣(去核)洗净。
  (2)把全部材料放入开水锅内,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调味供用。
汤好人健康
祝 健康!!!!!!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_中医世家
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的中医治疗
一、风热犯肺,放里化热:咯血,咳嗽,胸闷,身热口渴,鼻燥咽干,或有恶寒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解表清热,宜肺止咳。方药:桑叶10克、杏仁10克、豆豉10克、生山栀10克、沙参15克、大贝母10克、15克、10克、10克、白茅根30克、仙鹤草15克、炙杷叶10克。中成药:止咳丸。二、痰热蕴肺:咳嗽气急,咯痰色黄或脓痰,咯血,胸痛胸闷,心烦口干,面红目赤,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治法:清热化痰,泻火止血。方药:炙麻黄6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先下)、生6克、桑折皮10克、地骨皮10克、10克、鱼腥草30克、丹皮10克、生山栀10克、仙鹤草15克、小蓟刃克、白茅根30克、大贝母10克、粉3克(冲服)。中成药:二母宁嗽丸,云南白药。三、气阴两虚:面色胱白或颧红,气短乏力,干咳少痰,口干咽红,气短乏力,舌淡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治法:益气养阴,润肺止咳。方药:太子参15克、沙参15克、30克、15克、杏仁10克、10克、旱莲草10克、侧柏10克、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10克、川贝粉6克(冲服)。中成药:养阴清肺膏。四、中医验方治疗白及粉5克、参粉3克,阿胶10克(烊化)后冲服白及粉、粉。用于咯血者。
&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中成药及简便方剂
【中成药】1.银黄片 每次4片,每日3次。2.复方穿心莲内酯片 每次4片,每日3次。【简便方】1.10克、白及10克、南沙参6克、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可长期服用。2.10克、象贝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咯血时用。3.白及10克、阿胶10克、3克、蒲黄6克、小蓟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咯血时用。
&支气管扩张专方治疗
一、支扩成方组成:参、蒲黄炭、甜杏仁、款冬花、川贝母、橘白、橘络、阿胶(烊)、各15克,海蛤粉、南天竺、、生、各30克,糯米60克,白芨120克。用法:将上药碾末,贝壳类如等采用浸膏入药,制成散剂或片剂(每片含生药0.33克)。散剂每日15克,分2次服。片剂,咯血时,每次15片,每日3次;未咯血时10~15片,每日1~2次。1个月为一疗程。发病前或发病时均可服用。疗效:共观察84例(其中54例为疑似支气管扩张症)。止血效果:显效56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5.2%;止咳效果(共76例):显效15例,有效32例,无效29例,有效率为61.8%;化痰效果(共74例):显效13例,有效26例,无效35例,总有效率为52.7%。表明本方以止血效果最佳。二、支扩系列片组成:由4种片剂组成。①片:60克,白芨120克,蛤粉60克,30克;②半夏片:生半夏75克(姜汁浸),60克,蛤粉60克,南天竹60克,60克,白芨135克;③小蓟片:白芨90克,阿胶1Z0克,蛤粉60克,蒲黄60克,参60克,用小蓟草90克取汁拌入;④止血片:煅花蕊石90克,血余炭90克,人中白30克,蒲黄炭60克。用法:将上药按处方比例共研细末,加适量赋型剂制成0.3克重的片剂。片适于一般支气管扩张症;半夏片适用于咳嗽剧烈、痰多腥臭者;小蓟片及止血片都适用于止血,前者疗效较佳,但价格较贵。后三种药片可据症配百舍片服用。每日服3次,每次5片。 疗效:共观察60例,显效19例,有效23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0%。以疗程在1~2年内效果为佳。三、泻白化血汤组成:桑白皮15~20克,地骨皮10克,5克,粳米5克,花蕊石15克,血余炭10克,3克(吞服)。加减:发热咽痛去地骨皮9加桑叶、、牛蒡子各10克;兼燥火加沙参、、天花粉备15克;痰热加鱼腥草15~30克,贝母10克,10克;咯血大发作加炙寸太子参各15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疗效:共治53例,51例症状消失,服药最少5剂,最多18剂,随访1~2年,效果满意。四、凉膈散组成:、、、、淡竹叶各6克,、栀子、各9克,蜂蜜18克(兑入)。加减:咯血重加茜草根、白茅根、白芨;胸胀痛加、皮;痰多加、半夏、胆南星、鱼腥草;阴虚去、,加生地、沙参、、丹皮等。用法:每日1剂,煎2次后兑匀,分2次温服。疗效:共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30例,显效22例,总有效率为93.3%。五、加味补络补营汤组成:生龙骨30克,生30克,广粉3克(冲服),生赭石15克,15克,15克,鱼腥草30克。用法:本方用于支气管扩张咯血,咯血100毫升以下者,每日1剂,分3次服;咯血100毫升以上者,每日2剂,分4次服。疗效:本方出自张锡纯之《衷中参西录》,共治13例,咯血症状消失12例,其中最少服15剂,最多服40剂。随访1~2年,效果满意。六、益气化瘀膏组成:、、生地、、、、海蛤壳各100克,半夏、茜草、丹参各60克,、五味子各30克,枸杞80克,煅花蕊石120克,川贝粉50克,粉25克,30克,阿胶150克,竹沥60毫升,冰糖500克,蜂蜜500克。用法:将前14味药加水煎2小时取头汁,然后再加水煎30分钟,取二汁,把头、二汁混合并浓缩至25oo毫升加入川贝粉、粉、青.黛、阿胶和竹沥,再煎30分钟,最后加冰糖和蜂蜜收膏约3000毫升。每次服用15~20毫升,每日3次。疗效:共治10例,服用本药2~3料后临床症状均消失。9例经随访,未复发。本方主要用于病情缓解之后,发作期以辨证施治为主。七、五白雾剂组成:白芨30克,五倍子5克。用法:将上药加水至200毫升,煎煮至50毫升左右倾出,再加水100毫升煎煮,过滤后将两次滤液混合煎煮至20毫升,再过滤后,即倾人雾化吸人器之盛药杯内雾化吸人。疗效:本方用于支气管扩张及其他肺部疾患所造成的咯血,共治疗44例(包括10例支气管扩张咯血病人),显效30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9%。
&支气管扩张验方
一、白芨粉组成:白芨。用法:上药研末,每次2~4克,每日3次,连服3个月为一疗程。疗效;共治疗21例,20例咯血停止,咳嗽及吐痰量明显减少,观察6~10个月,咯血未发作。二、三叶青散组成:三叶青、坤草。用法:三叶青研粉,坤草炒炭(存性)研粉,分别过100目筛,两者按3:2混匀。日服3次,每次10克。饭后开水送服。疗效:共治疗6例,均在8天内咯血停止,1周内浓粘痰消失,随访3~5年未咯血,但遇外感仍有脓痰。
&支气管扩张特效疗法
一、体针取穴:主穴:大椎、天突、尺泽、丰隆。配穴:足三里、列缺、肺俞、肾俞。操作:主穴均取,酌加配穴。咯血期,进针得气后用泻法,留针30分钟。缓解期,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15~2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2周。疗效:以上法共治疗30例,结果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二、穴住注射取穴:孔最。操作:药用鱼腥草注射液。咯血期间取双侧,血止后用单侧。以装有5号齿科针头的注射器抽取药液2~4毫升,快速垂直刺入穴位,再缓慢送针至得气,深约1厘米,回抽无血,注人药液。咯血期间每日1次,每侧2毫升;缓解期隔日1次,左右交替,一侧剂量同上。疗效:共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100 例,治愈93例;显效3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97%。
&慢性支气管扩张的辨证论治
方1 清化止血汤[处方组成]桑白皮10克、象贝母10克、光杏仁10克、竹沥10克、半夏10克、紫菀10克、阿胶10克、12克、全12克、仙鹤草15克、栀子10克,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功效]清肺化痰,止咳敛血。[主治]支气管扩张咯血(痰热壅肺型)。咳嗽气急,痰多,质粘厚或稠黄或有腥味,咯血,口干而粘舌苔黄腻,脉滑数。[处方来源]摘自《陕西中医药》杂志,1997,(4)方2 清肝泻肺止血汤[处方组成]牡丹皮8克、郁金10克、10克、阿胶10克、紫菀10克、仙鹤草15克、钟乳石3克、小蓟12克、12克、生地12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功效]清肝泻火,止血镇咳。[主治]支气管扩张咯血(肝火犯肺型)。咳嗽气逆,咯血鲜红,肋痛善怒,面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处方来源]摘自《陕西中医药》杂志,1997,(4)方3 滋阴降火止血汤[处方组成]仙鹤草15克、牡丹皮6克、生地15克、阿胶10克、紫菀12克、款冬花12克、10克、炭6克、山茱萸10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功效]滋阴降火,潜阳止血。[主治]支气管扩张咯血(阴虚火旺型)。反复咯血,血色鲜红,干咳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支气管扩张的中医验方
1.风热犯肺型咳嗽剧增,咳声重浊,咯吐白稠或黄稠痰,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化痰止咳,方用桑菊饮加减:桑叶、、川贝母、杏仁、、各10克,、芦根各15克,6克。日1剂,水煎服,每次100~150毫升,每日3次。2.痰热壅肺型咳嗽痰多黄而粘稠,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闷,发热口干,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化痰,方用《千金》苇茎汤合小陷胸汤加减:芦根、冬瓜仁、薏苡仁、鱼腥草各30克,仁、浙贝母、、法夏、、、各10克,15克。日1剂,水煎服,每次100~150毫升,每日3次。3.肝火犯肺型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鲜红,胸胁胀闷或疼痛,烦燥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黄少津,脉弦数。治宜清肝泻肺,凉血止血,用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桑白皮、白芨、旱莲草、仙鹤草、各15克,海蛤粉、白茅根、银花各30克,、郁金、各10克。日1剂,水煎服,每次100―150毫升,每日3次。4.阴虚肺热型咳嗽痰少而黄稠,痰中带血,午后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方用固金汤加减:、生地、丹参、仙鹤草、白茅根、芦根各15克,沙参、、、川贝母、、各10克。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100~150毫升,每日3次。
&支气管扩张中医分类及治疗
支气管扩张症属于中医“咳嗽”、“咯血”、“肺痈”范畴,大部分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堵塞,是支气管壁破坏形成的管腔持久扩张和变形,临床主要表现是:咳嗽,伴有程度不等的咯脓和咯血。按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主要分以下两个临床类型。痰热壅肺型――清热利痰方症状特点 反复咳嗽、咯痰为主,痰常呈黄色,亦见黄绿色,偶然或持续痰中有血迹,严重者可满口鲜血咯出,发生低烧或高烧,时见胸痛,口苦口干欲饮,时有口臭,脉弦数或弦滑,舌质暗红,舌下脉络紫暗,苔多黄厚或黄腻。方剂 清热利痰方组成 15~20克,生10~20克,苇茎45~60克,薏苡仁12~15克,12~15克,冬瓜仁12~15克,15克,半夏10~12克,胆南星10~12克,10~12克,12~15克,10~12克,板蓝根20~30克,鱼腥草20~30克,大蓟10克,小蓟10克。功效 清热化痰,宣肺止咳。主治 支气管扩张痰热壅肺型。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病例 朱某,男,57岁。10岁时曾患百日咳合并肺炎,经医生诊治10天出院。2年后经常咳嗽,母亲携带去医院,经医生诊断为支气管炎。此后经常咳嗽,咯痰。至40岁以后痰多黄色,常迁延1~2个月。日来诊,体温38℃,胸部CT片显示:肺左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血中白细胞升高(12.0×109/L)。服用清热利痰方2剂后,病情好转,一周后痰消,自觉胸闷已除,服14剂后,病情稳定,血中白细胞正常(7.2×109/L)。热伤肺络型――清肝泻火清肺祛痰方症状特点 发热、反复咯血,口苦,五心烦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脉沉弦数,两尺(脉)无力,舌暗红少津,苔黄腻。属肝火刑金(肺),灼伤肺络而咯血。方剂 清肝泻火清肺祛痰方组成 苇茎30~45克,薏苡仁12~15克,12~15克,丹参15~20克,冬瓜仁12~15克,6~10克,海蛤壳12~20克,10~12克,生地15~20克,15~20克,炭12~20克,大蓟10克,小蓟10克,夏枯草15~20克,板蓝根20~30克。同时服云南白药,1次2粒,1日3次。咯血时要卧床休息。功效 清肝泻火,清肺祛痰。主治 支气管扩张热伤肺络型。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病例 刘某,女,39岁。20岁时曾患肺结核,常有低烧,素日易怒或忧郁,曾服抗结核药1年余。30岁后,经常痰中带血,曾有1~2次咯血较多,每次10~20毫升。2004年11月来院就诊,胸部CT片显示:右肺下叶背段支气管扩张。体温38℃,血中白细胞略升高(10×109/L),中性粒细胞0.78,脉证符合热伤肺络型,给于清肝泻火清肺祛痰方,连服3天后好转,一周后,咯痰明显减轻,体温36℃,血中白细胞下降(6.1×109/L),中性粒细胞0.58。【加减规律】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者 加15~20克,15~20克,生地10~15克。咯黄绿色痰,痰量多,发烧者加银黄口服液,清开灵口服液。3天未见效者,在医生指导下加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0.2克,1日2次,或酌情给予第三代先锋类抗生素),不可贻误病情。【注意事项】忌食辛辣食品。不可随意食用补品。痰量较多者,每天要作体位引流排痰。若合并有血糖耐量降低或糖尿病,要同时控制血糖。
&支气管扩张分型及治疗
(1)肝火犯肺治法:清肝泻肺,凉血止血。处方:龙胆草10克,制12克,桑白皮12克,地骨皮10克,丹皮10克,10克,生地12克,旱莲草10克,仙鹤草15克,白芨10克,黛蛤散12克。加减:咯痰不爽加冬花、皮;气逆加金沸梗、苏子。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疗效:以上法观察64例,具体标明疗效的44例中,显效22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常用成方:泻青丸、清金汤等。(2)痰热伤肺治法:清泄肺胃,涤热化痰。处方:桑白皮12克,10克,、各12克,栀子12克,杏仁10克,10克,川贝母10克,金银花12克,前胡10克,枇杷叶10克,炒侧柏叶10克,白茅根15克,仙鹤草15克,生(后下)9克。加减:风热重加、;痰热重加竹沥、海浮石、法半夏。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疗效:共治疗63例,其中45例具体标明疗效,临床痊愈及显效37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8%。常用成方:清胃散、银翘栀芩汤等。(3)阴虚内热治法:滋阴润燥,清热止血。处方:10克,12克,北沙参12克,生15克,丹皮10克,川贝10克,白茅根15克,枇杷叶10克,地骨皮10克,旱莲草15克,炒侧柏叶10克。加减:偏肾阴虚加六味丸、二至丸;偏肺阴虚加生脉散合固金汤;气阴两虚加生脉散合清金汤。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疗效:共治疗64例,标明具体疗效52例,显效23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3%。常用成方:沙参汤、固金汤等。
&虎荞汤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
组成:虎杖250克,金荞麦100克,猪肺1具。用法:将上药加水炖后去药渣,服汤和肺脏,每日2~3次,每剂服3天。如无猪肺可用猪五花肉代替。为巩固疗效,可将虎杖200克,金荞麦900克,水煎服2~4周。疗效:本方主要用于支气管咯血,一般服2~3剂可止血。急性发作时,宜配合抗菌素抗感染。
&支气管扩张患者应忌食哪些食物
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慢性异常扩张的疾病,常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祖国医学称之为“肺络胀”,它主要是由于痰热阻肺,肺络受伤,络伤血溢导致咯血。一、忌饮酒:各种酒均有刺激活血的作用,饮用后会扩张血管,咯血量增多。二、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胡椒、等辛辣刺激食物,能刺激黏膜充血,加剧出血;而且它们火性助热,使痰热更加明显,病情加重。三、忌食温热性食物:如羊肉、狗肉、牛肉、公鸡肉、荔枝等,食入后会加重血分之热,咯血加重。
&支气管扩张的药膳调理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慢性支气管疾患。患者以慢性咳嗽,反复继发细菌感染,咯大量脓痰为主要特征。部分病人反复咯血,有的是痰中夹血,甚至为满口鲜血。采用药醋进行调理,常可收到良好效果。介绍如下,不妨试试。一、川贝杏仁粥:川贝10克,杏仁10克,20克,大米100克,蜂蜜30克,梨3个。将川贝、杏仁、捣碎,梨捣烂挤汁,共放锅内,和粳米一起加水煮粥,粥将熟 时,加入蜂蜜,再煮片刻,空腹服食。每周1次,10天为一疗程。二、猪肺薏米粥:猪肺1叶,生薏苡仁、粳米各50克。将猪肺洗净切成条状,加生薏苡仁、粳米、水煮成粥,再加蜂蜜适量,早晨空腹代早餐食。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三、白鸭煨虫草:白鸭1只,冬虫夏草60克。宰杀白鸭,去内脏及毛,洗净。冬虫夏草包在纱布里,用线扎好,故人鸭腹中,加水煨煮,至肉烂为度,放盐少许。食肉饮汤,分4―6次3天内服完。5只鸭为一疗程。四、阿胶粳米粥:阿胶3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将粳米加水煮粥,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文火炖煮,边煮边搅,稍煮3―4沸,加入红糖调味,空腔服食。每日1次、半个月为一疗程。五、猪肺白芨散:猪肺1具,白芨300克。将猪肺 洗净,切成块状,和白芨一同放入锅内,另取一只稍小的铁锅盖紧,以泥封口,锅顶放粳米几粒,文火焙烧至米黄为度,取出猪肺及白芨冷却后研末,每次5―10克,日3次,糯米汤送服。以无咯吐脓臭腥味痰患者为宜。
&支气管扩张的饮食疗法
方1 萝卜粥新鲜白萝卜,切碎,粳米100克,煮成稀粥或用白萝卜汁100毫升,与粳米100克煮粥,早晚食。方2 竹沥粥大米50克煮粥,熟后加鲜竹沥50克,温热食之。方3 贝母粥粳米50克,冰糖适量煮至将熟,贝母粉100克均匀调入,再煮片刻,温热食之。方4 杏仁粥50克、杏仁10克、白米50克,先煮米数沸,入、杏仁,煮熟后加糖服,每日1次。方5 宁嗽定喘饮50克、甘蔗汁30克、酸石榴汁18克、鸡蛋黄4个,切片煮取汁,与其他三物相混调匀后食之。方6 粥10克(温水泡)、2枚、冰糖适量、大米50克,放入锅内煮粥,至烂熟,每日2次食。方7 木耳粥银耳10克(或黑木耳30克)粳米100克、3~5枚,粳米和先煮粥,沸后和银耳或黑木耳,再煮片刻,加白糖调食。
&支气管扩张宜食食物
支气管扩张之人,适宜服食“肺热型咳嗽”和“肺燥型咳嗽”中所说的食品,诸如梨、罗汉果、柿、枇杷、无花果、荸荠、萝卜、冬瓜、丝瓜、、胖大海、蕺菜、海蜇、豆腐、白、金银花、、甘蔗、豆浆、蜂蜜、饴糖、白木耳、柿霜、北沙参、海松子、花生、柑、橙、芹菜、茭白、蕹菜、脑、菠菜、莴苣、茼蒿、枸杞头、马兰头、藕、地瓜、黄瓜、绿豆芽、田螺、螺蛳、香蕉、苦瓜、番茄、竹笋、瓠子、菜瓜、海带等食品,此外还宜食用以下食品。柿霜性凉,味甘,有很好的清热,润燥,化痰作用。《》中说得好:“柿霜入肺,而甘凉滑润。其甘也,能益肺气;其凉也,能清肺热;其滑也,能利肺痰;其润也,能滋肺燥。”《本草汇言》称:“柿霜,清上焦虚火之药也。”《本草经疏》又说:“柿霜,其功长于清肃上焦火邪。”所以,病属痰热蕴肺或肺中燥热的支气管扩张患者,食之最为有益。丝瓜性凉味甘,能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支气管扩张咳吐黄脓痰或咯血者,宜常食之,颇有裨益。冬瓜性凉食品,能消痰,清热,解毒。《》中说它“润肺消痰热,止咳嗽。”《日华子本草》也认为冬瓜能“治胸膈热,清热毒”。所以,肺经痰热,咳吐黄脓稠痰者宜多食之。豆腐性凉,味甘,有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作用。《医林纂要》中还说它能“清肺热,止咳,消痰。”支气管扩张之人宜常用豆腐凉拌服食。慈姑明代大药学家李时珍认为慈姑“苦甘,微寒”。《》还说它能“止咳嗽,痰中带血或咳血”,并介绍治肺虚咳血用生慈姑数枚,捣烂后同蜂蜜米泔拌匀,饭上蒸熟,趁热服食的方法。支气管扩张咳血者亦宜。此外,还宜吃青菜、蕺菜、脑、梨子、银花等清热性凉食物。
&支气管扩张的其它疗法
针灸疗法:可选肺俞、尺泽、行间、大冲、鱼际、孔最、后溪、合谷等穴,每次3~4穴,用泻法。食疗法:薏苡仁汤:100克、薏苡仁100克,加冰糖适量,煮汤食用,功效润肺化痰。体育疗法:可以太极拳为主,结合慢跑、散步等,以调和阴阳,增强体质。
&慢性支气管扩张的食疗方
支气管扩张是常见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大多数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如肺结核、肺炎、支气管哮喘等,它是由于支气管壁损坏而形成管腔扩张变形。中医学中的咳嗽、“咳血”、“肺痈”等病症与此相似反复发作性咳嗽,咯血。咳脓性痰,或反复发生的肺部感染,或伴发热经正规抗菌消炎治疗,效果不理想。胸部X线有典型支气管扩张象征者,结合原有肺部慢性疾病,可以诊断本病。1. 痰湿蕴肺: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稠粘或成块,早晨咳甚,伴胸闷,胃部痞满,食少体倦。舌苔白腻,脉濡细。(1)、葱白各15克、灸麻黄6-19克,同煎服,每日1次。(2)杏仁60克、猪肺1具,同煮至烂熟,加姜汁、食盐调味食用。2. 痰热阻肺:咳嗽气急,痰多色黄粘稠,咯吐不利,或咯血痰,胸肋疼痛,口干或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食疗:大鸭梨1个,洗净,不去皮,切成丁,将川贝10克,研细末放入梨丁中拌和,放蒸笼中蒸食,每天1-2次,连服5-7天。3 . 火热灼肺:喉痒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无痰,胸肋胀满,身热烦躁,口干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数。(1)新白萝卜120克,蜂蜜30克,黑豆120克,香墨3克,童尿少许,水煎服,每日1次,连服7-10天。(2)100克,蜂蜜35克,白糖50克,糖桂花少许。先将剥开,去老瓣及根,然后同蜂蜜、白糖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清水一大碗,大火烧沸,加盖后转小火炖约15分钟,放入桂花,待凉食用。(3)鲜梨去核留皮1个,鲜藕500克去节,鲜荷叶去蒂1张,柿饼去蒂1个,去核10个,鲜白菜根去心30克,水煮,代茶饮服。
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煲汤常用药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