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壳装茶叶煮沸的意思熏蒸眼睛能治眼病么?

27常见眼病
我的图书馆
27常见眼病
常见眼病 1、除下眼袋验方:把蓖麻油或橄榄油加温,每天在眼袋处湿敷20分钟左右,有助于解决眼下部出现的囊袋问题。另外,用木瓜加薄荷浸在热水中制成茶,晾凉后经常涂敷眼下皮肤,也有助于祛除下眼袋。 2、治眼睛痒方:眼睛痒时,兑适量的热盐水装入干净的碗中,用中指蘸取,洗揉眼睛。坚持几天,眼氧症状即可消失。 3、治红眼病方:鲜石榴叶 50克,水煎取液,先将患眼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洗净,再用石榴叶液洗眼或滴眼,每日5次以上。 4、治红眼病方:黄连10克,蝉蜕8克,煎水200毫升,待药液温后洗双目,每日3—4次,3天后诸症皆除。 5、治砂眼方:刘寄奴10克,白蒺藜10克,苏木10克,桃仁泥10克,莪术5克,红花10克,青皮10克,独活6克,台乌10克,水煎服,3付一疗程。 6、治眼病偏方:婆婆丁2—3两煎水,煎开后,一半用来洗眼睛,一半喝掉。坚持半个月,结膜炎、角膜炎等眼病就能治愈。眼病一般由上火引起,婆婆丁可清热、解毒、去火,对眼病有治疗功效。 7、治白内障偏方:杯内放大半杯烧开的清水,在清水内滴入10—20滴白醋。白醋的度数,选择9度的。然后,用此水熏眼睛。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熏10分钟。熏一个星期,白内障就会慢慢消失。 药理:白醋,可清除异物,还能杀菌美白。白内障是晶体浑浊,而白醋,能去除浊物。所以,常用其熏眼,就可把附在眼球晶体表面的浑浊层慢慢去除。白醋还有其它功能,还可以用来消毒、美白,使饭菜变得更香。 提示:一定要买9度白醋。度数太高,会伤害眼睛。熏眼睛时,眼睛周边的皮肤,最好用布挡住,否则,时间长了,皮肤也会变成白色。 8、治结膜炎偏方:在眼药水里滴上一滴盐酸肾上腺素,眼睛“磨挺”患者,滴这样的眼药水,2—3天就会好。 献方人称,结膜炎也与毛细血管充血有关,而盐酸肾上腺素有收缩毛细血管的作用,故可治疗此病。 9、治白内障偏方:将老母猪的猪拱嘴洗净,放在锅里烀,不放任何佐料,包括盐和酱油。烀好后,一周吃一个,连吃三周,白内障就会慢慢消退。3—4个月后,白内障彻底治愈。 10、治眼花偏方:枸杞、桑葚、淮山药各12克,红枣10枚。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一次。 11、治目赤目痛:灯芯适量,苦瓜适量。将苦瓜洗净切片烘干,炒焦,研细末。每次取10克,用灯心草1克泡开水送服,日2—3次。 12.治火眼:笔筒草、金钱草、四叶草、珍珠草、谷精草各五钱。煎水内服。(《重庆草药》)   2.治眼雾:笔筒草,煎水洗并内服。(《重庆草药》)   3.治急淋:节节草一两,冰糖半两。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4.治肠风下血,赤白带下,跌打损伤:节节草二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5.治迁延型传染性肝炎:节节草、络石藤、川楝子各三钱,黄栀根、香茶菜各四钱。水煎服。   6.治血尿:节节草、羊蹄、鳢肠各五钱,檵木花一两,白茅根四两。水煎服。   7.治肾盂肾炎:节节草、一包针、车前草,马蹄金各五钱,黄毛耳草、活血丹各一两。水煎服。 1结膜炎  秦皮汤 [药物]秦皮 250克。 [用法]上药加水500 毫升,分煎 2 次,合 2 次药液再熬成 250毫升,用滤纸过滤。将滤液灌注空眼药瓶内,每支 10毫升,滴眼。 [疗效]  此方治疗眼结膜炎有效。 [病例]饶××,男,成人。两目白睛红赤,眼珠、头额刺痛,迎风流泪,眼哆稠粘,口苫而干,小便黄短,纳差,睡眠不安,苔黄,脉弦数。以此法滴眼,辅以秦皮汤外洗而愈。[来源]高国成,湖北中医杂志1985;  (3):4     两根汤   [药物]板蓝根、白茅根各 60 克。小儿药量减半。 [用怯]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饭后服。小儿则少量频服。禁忌辛辣。 [疗效]此方治疗红眼病,一般 3 剂痊愈,重者6剂便可。 [病例]赵×\u65292X男,4 岁。患儿 4大前自觉两目涩痛,结膜充血,加重1天,两眼睑水肿,有粘液流出,畏光羞明。诊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曾肌肉注射青霉素、外滴氯霉眼药水治疗4天,症不减。刻诊两眼睑红肿,哭闹 拒睁,流血泪,扒开眼睑,见结膜多处出血点。以此方3剂,病愈。[来源]   史存娥,等。黑龙江中医药 1989;  (2):31     三草汤    [药物]金钱草、夏枯草,龙胆草各 30 克,菊花 100克。[用法]  每大 1 剂,将前 3 药水煎成 500毫升,分早晚 2 次服。另用 菊花煎水 500毫升每晚熏洗患眼。[疗效]   此方治疗急性结膜炎 90 例,一般用药 3天即可痊愈。[来源]  杜连生,等,山东中医杂志1989;  (6):41     二黄白皮汤    [药物]  白头翁30 克,秦皮 12 克,黄柏、黄连各6 克。 [用法]每天 1剂,水 2 次,混匀,分早晚 2 次口服。 [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结膜炎 103 例,均治愈。服药最 多者5剂,少者 3剂。 [病例]  王×X。男,  21 岁。患急性结膜炎2天,曾经抗菌药物及乳汁外用等治疗罔效。患者右侧眼睑肿胀,白睛暴赤疼痛,热泪如汤,并兼发热,头痛,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此为肝肺之人俱盛之暴风客热证。予上方3 剂而愈。[来源] 秦元嵉。广西中医药1989;  (1)  :  6 麻夏石甘汤 [药物]麻黄6~10 克,生石膏 15~30 克,夏枯草 20~30 克,生甘草 5~9 克。[用法]早晚各1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结膜炎 103 例,用药 3~5 天治愈 95 例,8例效果不明显。 [病例]毕×X男,  34岁。  15天前左眼赤痒,疼痛,流泪畏光,后延及右眼。前医诊断为急性结膜炎,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近口目赤涩痛,有砂石入目感,头痛,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共服此方6剂,诸症全消而愈。[来源] 陈宝明,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  (4) : 66 泽漆汤 [药物]泽漆 30克(鲜者更佳但须加量 1 倍),生白矾 6克。 [用法]上药用水500 毫升,煎开 5 分钟即可。倒出 30 毫升(只服 1 次)待温服,然后趁热熏洗双眼,每次熏洗15~20分钟,每天 2~3次。每 次熏洗前将药液加温。 [疗效] 此方治疗天行赤眼(红眼病)疗效确实,绝大多数患者用药2天便可痊愈。 [来源]门延松.山东中医杂志 1988;(5):47 [药物]白矾 10 克,黄连素片(无糖衣者佳)4片,冰片 3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加冷开水 300~400 毫升(此为 1 天量),每天 洗眼 5次。 [疗效]此方治疗眼结膜炎一般 3天治愈。 [病例]王××,成人。两目畏光,流泪,痒痛 2 天。检查双眼结膜充 血明显,诊断为急性结膜炎。以此方治疗 1天症状减轻,3天痊愈。[来源]贾尚万,四川中医 1984;  (3):31 凉血化瘀敷剂 [药物]生地 15克,红花 10 克,当归尾 8克。[用法]将上药捣烂敷患眼,每天敷 1 次。 [疗效]此方外敷治疗结膜炎,效果显著。[病例]陈××,男,  30 岁。患者于5天前左眼赤痛,经注射青霉素、 外用四环素眼膏等未见效。诊见右眼亦渐红肿。以上方外敷 2次,肿赤消散,疼痛消失。[来源]李至佳。四川中医 1984;  (1):20 四顺清凉散 [药物]当归、大黄、赤芍、甘草各 100 克。 [用法]上药分别研末,混合均匀后即成。每天服 3 次,成人每次3克(儿童酌减),饭后温开水送服。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结膜炎 80 多例,大多数服药 3 天痊愈。 [来源]  上官钧.浙江中医杂志1986;  (1):21     千里光敷眼液    [药物]  千里光100 克,木贼、金银花各 20克,陈艾叶 10克,川花 椒 20 粒。 [用法]上药切碎,用95%酒精 500 毫升浸泡 7 天后过滤得 450 毫升,加蒸馏水稀释为40%浓度至 900 毫升,贮瓶备用。用时患者仰卧闭眼,取4 ×6厘米纸片浸湿药液外敷患侧眼睑,纸片干后重新浸湿。每天敷 2次,每 次 15 分钟。 [疗效]   此方治疗急性结膜炎 32 例,1~3天痊愈 28 例,4~6 天痊 愈 3 例,8 天获愈1例。均未用其它药物。 [病例]  吴×\u65292X男,  30岁。患红眼病已 6天,两眼结膜重度充血、发痒、灼热、异物感,怕光,流泪,有粘液分泌物附于两眼睑。用此方治疗 3天而愈。[来源]  唐桂文.四川中医1983;  (3):62     茶连液   [ 药物]  春茶叶(干品)20 克,黄连 5克。 [用法]将黄连研末,与春茶叶置十砂锅内,加开水 200毫升,煮沸10分钟,用消毒纱布过滤后,滤液静置于消毒玻璃杯中,沉淀后取澄清液装入滴管瓶或注射器内备用。药液应3天内用完,过期勿用。治疗时患眼每次滴 2 滴,每天 4 次,连续 3 天;用于预防时,每只眼点 1滴,每天 2 次,连续 点3天。 [疗效]  此方治疗急性结膜炎 340 例,治愈 312 例,显效 13 例,进 步 11 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8.8%。 以此方预防结膜炎 30O 例,无发病 294 例。 [来源]    林景灿,等。福建中医药1989;(4)  :  17 槐花权洗剂 [药物]  槐花10 克,菊花 6 克。 [用法」  上药煎汤,熏洗双眼。 [疗效]此方治疗天行赤眼(流行性结膜炎)121 例,1 次基愈 28 例, 2 次获愈 54 例,3次获愈 31例,无效 8 例。[ 来源]   上官钧,等,辽宁中医杂志 1992;  (11)43 清热桑花饮 [ 药物]   桑叶30 克,野菊花、金银花各 10 克。 [用法]  上药置砂锅内,加水 500 毫升浸泡10分钟左右,文火煎沸 15 分钟即可。先用热气熏患眼 10分钟,过滤药液,用消毒纱布蘸药液反复 洗患眼 5 分钟,每天 3次。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结膜炎 150 例,治疗 3 天后观察疗效,痊愈 143 只眼,有效 61 只眼,无效9只眼。 「病例]  李×X男,  36岁。2天前双眼红肿,胀痛,异物感,继之羞明,流泪,晨起眵多干结。检查双眼睑红肿,球结膜高度充血、水肿,上睑结膜表面粗糙,血管模糊不清,结膜囊内及角膜表面附有粘件分泌物,舌红、苔微黄,脉弦细。诊断为急性结膜炎。用此方治疗3 天后痊愈。[ 来源]   鱼俊杰。陕西中医 1989;(2):60 青叶二花汤 [药物]      大青叶 40 克、金银花、菊花、蛇床子各 20克。 [用法]     水煎滤渣后,用毛巾浸药液热敷双眼,每天 2 次,每次 20分钟。敷后避风。同时口服黄连上清丸,每天服 2次,每次1 丸。 [疗效]     此方治疗红眼病 23 例,痊愈 22 例,无效 1 例。 [病例]     范××,男,  14岁。每逢春季则发生卡他性结膜炎。刻诊目痒红赤如虫行,畏光怕风流泪,经西药治疗乏效。改用上方治疗5 次 即愈。随访2 年未再复发。 [来源]    郝斌锋。四川中医        1985;  (8):  31 2麦粒肿 鸭跖草液 [药物] 新鲜鸭跖草适量。 [用法]上药洗净,一端置于酒精灯上烘烤,另一端即流出清亮的液体,用干净无菌玻璃瓶收取备用。将此液体滴入眼内 1~2滴,滴后闭目5~10 分钟,每天滴 3~4 次。[疗效] 此方治疗麦粒肿,一般 2~3 天即愈。如早期使用,效更佳。 [来源]  郭兴友,山东中医杂志 l990:(6):48     银花公英汤    [药物]  金银花40 克,蒲公英 120 克。 [用法]将上药置砂锅内,加水 1000毫升煎15~30 分钟,取药液分 2 次服用。再将药渣加水 500毫升煎沸,待温后熏洗患眼,1 天数次。 [疗效]此方治疗麦粒肿132例,均在 2~3 天内痊愈。 [ 来源]宗建华。浙江中医杂志 1986;  (3)  :  118     三黄汤   [ 药物]  黄连、生大黄各 10~15 克,黄芩 15 克。 [用法]  每天1剂,水煎,取 1/2 药液待温内服;余下药液乘热熏蒸 敷洗患处。 若热重者加金银花 30~60克,血瘀者加红花、赤芍各10克,眼痛牵引 致头痛者加川穹、菊花各 10 克。 [疗效]此方治疗麦粒肿 166 例,经 1~2剂治愈者 61 例,3~5 剂治愈者 105例。 [病例]张×X女,  23 岁。右上脸内毗角处长出1粒小白点,感羞明并疼痛。曾外用氯霉素眼药水和金霉素、红霉素眼膏,并肌肉注射青霉素治疗无效,特来求诊。诊见右眼下侧角膜充血,呈红、肿、热痛,眼痛牵引致头痛。予上方加金银花30 克,红花、菊花、川芎各 10 克,水煎2 次共取 400 毫升药液,用 200 毫升分 2次服,  200 毫升熏敷患处。迭进3 剂而愈。追 访半年未见复发。 [来源]  邓朝钢. 湖北中医杂志1990;  (2)  :  32    清脾汤    [药物]    金银花 20 克,薏苡仁 30克,蒲公英、当归、川芎、陈皮、甘草各 10 克,大黄、山桅子各 6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取液 500毫升,早晚分服。药渣再水煎,取适 量药液熏洗患眼1次。 [疗效]此方治疗麦粒肿 50 例,均获临床近期治愈 [来源]单吉晨. 山东中医杂志 1989;  (3)  :  52     明矾洗剂    [药物]明矾 8克,食盐 12 克。 [用法]将上 2味泡化,取澄清液装瓶内,每天用棉花蘸洗患眼 3次,每次 3~5 分钟。 [疗效]此方治疗麦粒肿,一般 2~3 天即愈。 [来源]薛维振,四川中医1983;  (6):  55    霰粒肿    三七散 [药物]三七适量。 [用法] 上药研细末,每天服 1 次,每次1.6克冲服。另取三七粉 3克,用小纱布包裹,滴少许温开水浸湿,敷于患处,上面放暖水袋维持温度 (不宜过烫),每次温敷 2~3小时,每天1次。儿童患者可在睡觉时温敷。 [疗效]此方内服外敷治疗霰粒肿,收到较好的疗效。 [病例] 李××,男,1岁半。患儿因右眼不适,时时揉眼,心烦吵闹,检查右眼上睑皮下可见一黄豆大圆形肿块,皮色未变,触之发硬,推之移动,与皮肤无粘连,翻转眼睑,脸内可见局限性紫色隆起结节。诊断为霰粒肿。以此方治疗3 天,囊肿明显缩小,5 天后完全消散。随访 2年未复发。 [来源] 徐云虹。四川中医 1993;  (9)  :  48    3 睑缘炎    黄连粉[ 药物]黄连 9克,香油适量。 [用法]上药研细末后与香油调敷患处,每天 3 次。 [ 疗效]此方治疗脸缘炎,一般2 天即愈。 [来源]薛维振. 四川中医 1983;  (6):  55    4 眼部带状疱疹    丝瓜络糊剂 [药物] 丝瓜络、白酒、麻油各适量。 [用法]取丝瓜络缎存性,研成细末,加白酒、麻油调成糊状,涂敷患部。糊剂干燥后重新涂上糊剂,用至痊愈为止。 [ 疗效]     此方治疗眼部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效果尚佳。 [ 病例]     ××,女,  39岁。患眼部带状疱疹。检查见眼睑眉弓部 及额部有10多颗散在性带状疮疹,其周围皮肤充血、水肿,头痛剧烈,夜间尤甚。涂丝瓜络糊剂后疼痛即减轻,1周后告愈。[ 来源]     谷雄霖. 浙江中医杂志          1988;  (2)  :  88    5 上睑下垂(睑废)    益脾散 [药物]秧米锅巴(两面黄,焦者不取)1000 克,蚕豆(炒去壳)500克,白扁豆子(炒)、白术(炒)备300克,党参、黄芪、当归各 250 克, 升麻、柴胡各 100 克,陈皮 50克。 [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每天早晚各取40克,开水调成糊状, 加糖适量服用。儿童酌减量。[疗效] 此方治疗上睑下垂(睑废)常获效。 [病例]陈××,女,8岁。3月前右眼上脸突然下垂,不能上举,多方求治效不佳。伴见面白无华,神疲、纳呆,舌淡,脉虚细。以此方服 1 剂而愈。随访多年未再复发。 [来源]罗应成,等. 浙江中医杂志 1984;  (6)  :  257   6  急、慢性泪囊炎   板蓝根液 [药物]板蓝根 20 克。 [用法]   上药加水 500毫升,用文火煎 40分钟,放冷至 30℃,沉淀, 用纱布过滤,配成4%溶液,盛入无菌瓶内备用。使用期为 3 天,过期则重新配制。用注射器抽入上药液 5毫升,换上 6号无尖针头,按一般常规泪道冲洗法冲洗,至泪道内无脓血性分泌物时为止。冲洗完后在结膜内滴上药 2~3滴。如鼻泪管不通时,先行常规探通,置探针 20~30分钟后拔针,再冲洗, 每天冲洗 1 次。7 天为 1 疗程。每次治疗后静坐5分钟方可离去。 [ 疗效]此方治疗急慢性泪囊炎 100例,显效 82 例,有效 15 例,无效 3例。 [来源]  翟淑宜,等。中医杂志 1987;  (3)  :  56    止漏冲眼液    [ 药物]  黄柏25 克,蜀葵子18 克,硼砂 12 克,冰片 4 克。 [用法]上药加蒸馏水500 毫升煮1 小时滤出药液,再以同法煎取第 2 次药液。将 2次药液合并浓缩至半流质状态冷却,加入 95%乙醇(为半流质 状药液的3 倍)静置24 小时后,取上清液过滤 2次,挥发至乙醇无味,加蒸 馏水 1000 毫升,调 pH值至6,分装消毒备用。对慢性炎症者,先挤压泪囊部存留脓液,生理盐水冲洗后再注入上药 1毫升;对单纯性泪道狭窄者,可直接将上药注入泪道。每天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 130 例,治愈 84 例,好转 44 例,无效2例。 [病例]王×X女,  46 岁。左眼溢泪伴流脓20余年。刻诊左眼溢泪,按压泪囊有大量灰黄色脓液溢出,质粘稠。用生理盐水冲洗左泪囊,可见下 冲原返亦有脓液。用此液注入泪道,每天1次,每次 1 毫升。3天后无脓液, 且部分药液可流入咽部。又经 7 次治疗,泪道完全通畅无粘液。此后每周治 疗1次。4周后停泪道治疗,改用此液点眼,每天点 4~6 次,每次 1~2 滴, 共滴眼 2 周后结束治疗。随访4年余未复发。 [来源]   闫俊.陕西中医 1993;  (2)  :  64    7  病毒性角膜炎   清肝复明汤 [药物]板蓝根、珍珠母各 30 克,草决明、青箱子、当归各 15克,菊花、防风、龙胆草、山栀子、生地、生大黄各10 克,蝉蜕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取 500 毫升,分早晚2次服。药渣加水煎成 1500毫升,滤去渣,稍凉后用干净纱布蘸药液外敷双眼,每次约 30 分钟,每天外 敷 2次。[疗效]此方治疗病毒性角膜炎 15 例,一般治疗4~6 天内症状消失, 视力恢复正常。 [病例]阎×X女,  61岁。15天前觉双目磨痛,流泪伴视物不清,经眼科诊断为病毒性角膜炎,外用病毒唑眼药水治疗不效。改服此方 1 剂后 症状减轻,连用5剂后痊愈。 [来源] 郭瑞林. 陕西中医1990;(5):  225     8 角膜翳    玄明粉食醋散 [药物]玄明粉 50克,食用(白) 醋 500 克。 [ 用法]将2药置瓦罐闷浸后,搅拌,甲文火熬干,乳钵研末,过 200目筛,瓶装密封待用。用时撒少许于结膜囊下,每天 2~3 次,  20 天为1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角膜翳 37 例 46 只眼。其中角膜云翳 19 只眼,特显 效 10 只,显效 6 只,好转2只,无效1 只;角 膜斑翳 20 只,特显效 6 只, 显效 7 只,好转 4 只,无效 3 只;角膜白斑 7 只,好转 2只,无效5只。 [来源]苏宜春,陕西中医 1987;  (8)  :  348     9翼状胬肉    复方雄黄散 [药物]雄黄 3 份,白矾 1 份。 [用法]上药分别研成极细末,贮瓶备雨。治疗时先以眼科手术常规消毒,点1%地卡因表面麻醉,用棉棒蘸雄黄散约绿豆粒大涂于胬肉头颈部,约1分钟后涂药组织肿胀,即用镊子轻提胬肉头部,胬肉即行分离。剪除胬肉头体部及相应部位结膜下组织,再予残端边缘部涂少量雄黄散,见残端组织萎缩,冲洗残留之雄黄散,如游离球结膜面积大,可缝合2 针于浅层巩膜,涂抗生素眼膏包扎术眼。 [疗效]此方治疗翼状胬肉 102例,随访半年至 3 年,仅有 3 例复发,其余均治愈。 [来源]胡爱国. 山东中医杂志 1992;  (3):  55     10粟疹状眼病(白睛起星)    毛茛贴敷剂 [ 药物] 毛茛(干、鲜均可)适量。 [用法] 药加少许食盐(约0.5克),置器皿中捣烂,取出捏成黄豆大药团,尽量挤干药汁,敷贴在患眼对侧经渠穴上,用于净的纱布或手帕固定包扎。睡前贴敷,至次日晨(约 10小时)取下。敷药处可见 1红点,渐起小水泡,有的痛感,待水泡完全形成,白睛粟疹亦自清 退。 [疗效]以此方穴位敷贴治疗粟疹状眼病(白睛起星),效果甚佳。 [病例]陈××,男,  21岁。上午突然觉左眼砂涩疼痛、流泪、羞明,并觉全身不适,自用眼药水滴眼不效。检查左眼白睛外毗侧有1圆形突起的灰白色颗粒,如粟米大,边缘充血,但未侵及黑睛。此属肺经风热所致,以 此方敷经渠穴,第 2天诸症消失。 [来源]范保根,浙江中医杂志1989;  (10):  470注:毛茛系毛茛科植物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 的全草,因该草对胃肠粘膜有强烈刺激,故不能内服,外用则以敷贴为主。    11 夜盲症    豨莶草散 [药物]   豨莶草适量,猪肝(或鸡肝)15 克。 [用法]将豨莶草焙干研细末,每天取 3克与猪肝共蒸服。 [疗效] 此方治疗夜盲症 20 余例,一般轻症服 3 次,重症服 7次即愈。[来源]  彭世松,湖南医药杂志1975;  (4)  :  63     12 青光眼   车前子汤 [药物]车前子 60克。 [用法]上药加水 300 毫升,1次煎服。[疗效]此方治疗青光眼,有良好的疗效。[病例]陈××,女,  39 岁。急性充血性青光眼,起病 3天。诊见头痛,双目胀痛,痛甚则呕吐,视物不清,伴口干、尿赤、便秘3天未行,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检查巩膜充血,瞳孔散大色绿,视感满眼云雾。证属绿障,乃肝胆火热炽盛,痰湿郁于目轮。治宜清热泻火利水湿。眼此方1剂 后,小便增多,大便泻下 2次,头痛目胀减轻,翌晨目能识人辨物。继服 2剂后,瞳孔收缩正常,视力增加。后改用一贯煎加减善后。 [来源]严学群,浙江中医杂志1986;  (1)  :  21     13 眼底病    菊花猪心汤 [药物]菊花 30克,猪心 1 只。 [用法] 将菊花塞入猪心内,加水适量,用文火堡熟透,吃肉喝汤, 每3天 1 次。[疗效]  此方治疗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多例,一般 3~5 次可愈。 [病例]   殷××,男,  27岁。以腰腿痛住医院,并伴右眼视物模糊月余。眼科诊为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用西药治疗 50天无改善,后以上 方服3次后痊愈。随访至今无复发。 [来源]  钟国城,新中医 1990;(5):38     活血通窍散    [药物]  水蛭、炮穿山甲、丹参各 90 克,麝香 3 克。 [用法] 前3味共研细末,再入麝香,和匀,分 90 包,每天服 4 次, 每次 1 包。 [疗效] 此方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有效。 [病例] 阎××,男,  27岁。34 前右限突然雾视片刻,此后视力骤降,仅存光感。某院诊为视网膜中夹动脉阻塞,用西药治疗乏效。检查左眼视力1.5,右眼光感。右视乳头境界稍模糊,颜色较淡,微白色;黄斑区呈樱桃红色斑点,中心凹反光隐约可见;视网膜动脉明显变细,呈淡白线样,视网膜呈乳白色混浊。伴头昏眼胀,舌紫暗,脉弦细。以此药散治疗4天, 头昏眼胀消失,右眼视力恢复至 0.2;续服 5天,视力上升至1.0,眼底视神经乳头较前清晰,色淡白,视网膜动脉已畅通,黄斑区近于正常,视网膜有色素沉着。又以丹参煎汤送服妃菊地黄丸1月善后。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来源]   杨声銮,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  :  43    六虫散    [药物]土鳖虫、壁虎各 10 克,麝香 0.1 克,全蝎 6 克,蜈蚣 2 条, 白花蛇1条。[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天服 2 次,每次 5 克,以温开水冲服。 [疗效] 此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30 例,治愈 12例,显效16 例,有 效 2例。 [病例]徐×X女,  35岁。1月前因感冒右眼突然雾视片刻,以后视力骤降,仅存光感,并伴头晕眼胀,经西药治疗病情好转,停药 2 周后视力剧降。检查左眼视力1.5,右眼0.1。右眼底视网膜以视乳头沿静脉分支有大量放射状出血,直至周边;动脉细,静脉明显怒张、弯曲、色暗;部分血管被出血遮盖,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西医试断为视网膜静脉阻塞。以此方治疗1个月后右眼视力恢复至 1.2,眼底复查出血完全吸收。[来源] 吕长青,等,陕西中医1991;  (11)  :  494     滋肾明目汤    [药物]何首乌、丹参、菟丝子各 30 克,川断 20 克,当归、赤芍、红花、菊花、草决明、车前子、甘草各10克。 [用法] 每天 1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病变 30 例,治愈 15 例,明 显好转 8例,好转7例。 [病例]王××,女,  32 岁。2 周前有感冒史,左眼视力下降,眼前 有阴影遮挡 6天,用西药治疗2周效不佳。检查视力左眼 0.5,右眼 1.2;左 眼眼底黄斑部水肿,并有少许灰白色渗出点,中心反射消失。以此方加茯苓、猪苓各20克,服 7 剂后左眼视力增进至 0.7,黄斑水肿明显减退;上方加拘 杞子 10 克又服 7 剂,视力提高至0.9;上方去菊花又服9剂后视力 1.2,眼 底黄斑水肿消失,渗出吸收,中心反射可见。又服 5剂以资巩固。 [来源] 岳爱环,等。四川中医1993,  (8)  :49 利水明目汤 [药物]  黄芩、黄连、泽泻、柴胡各 10 克,黄柏 9 克,茯苓、车前 子各 12克,菊花,丹参、拘妃子各15克,大黄、甘草各 6 克。 [用法]每天 1剂,水煎分 2~3 次服,7~10 天为 1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123 例,治愈 91 例, 好转 28 例,无效4例。[来源]  于再隆,等。陕西中医 1988;  (2):65     14 飞蚊症    睛明饮 [药物] 生地、茯苓、当归、青葙子。夜明砂各 15 克,山萸肉 10 克。 [用法]  每天1剂,水煎服。[疗效]此方治疗飞蚊症 22 例、治愈 21 例,无效 1 例。 [病例]倪××,女,51 岁。自述 2年来左目视区外侧,有 1黄豆大之阴影上下移动。诊见面红目赤,渡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有力。治宜滋 肝阴、泻相火。以上方加山桅子 6克,牛膝 9 克,大黄15 克,服11 剂后, 阴影缩小大半,目赤消失,二便如常,舌淡、苔薄,脉缓。再以上方加杞子 10克滋养肝肾,服 10剂后病愈。 [来源]熊德先,湖北中医杂志 1990;  (3)  : 39     视神经脊髓炎    明目壮筋汤 [药物]当归、锁阳、山萸肉、蕤仁各 10 克,熟地 20 克,龟版、杜仲、 枸杞,狗脊、女贞子各 15 克。[用途]每天1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视神经脊髓炎 20 例,痊愈 15 例,显效 3 例,好转 1 例,无效1例。  19例有效病例均进行 2 年以上随访,无 1 例复发。 [病例]冯×X女,  37 岁。去年9月起双下肢麻木,步履不稳,经常跌倒,1月后右眼视力减退,双下肢瘫痪。刻诊右眼视物模糊,双下肢不能随意运动,头晕自汗,大便燥结,小便不利,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检查右眼视力0.02,左眼0.8,外眼正常,右限底视神经乳头苍白;双下肢肌力 1级,痛、温感消失。诊为视神经脊髓炎,收入医院治疗,以此方加黄柏、知母各 10克,肉桂 5 克,每天 1剂水煎服,同时配合导尿、热敷小腹。服药 9剂,小便已畅利,去肉桂续服;1月后双下肢可作屈伸运动,能行走数步; 眼药 2月后右眼视力增至 1.0,左眼1.2,眼底正常,行走自如,双下肢肌力V 级,痊愈出院。随访 3年未复发。 [来源]  李济民. 陕西中医1987;  (1):  15     前房积脓    祛脓散 [药物」玄明粉 3克。 [ 用法]上药烊化内服,每天 1次。[疗效]此方治疗前房积脓(黄液上冲,多为凝脂翳、瞳神紧小、外伤等的并发症,属眼科急重症,甚至导致失明)有一定效果。 [病例] ××患者,男,  15 岁。角膜外伤后感染致前房积脓,液平 约3毫米,曾以激素、抗生素、全身及局部用药治疗 1周无效。以此方药烊 化内服,每天 1 次。2次后前房积脓消退。 [来源]  贾万程,浙江中医杂志1991;  (8)  :  354    15 外伤性前房出血    田蒲茅根散 [药物]生田六粉6~9 克,蒲黄、白茅根各 25 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 50 例,显效 40 例,好转 8 例,无 效2 例。 [来源]   熊棣华,湖南中医杂志1991;  (5)  :  11    16外伤性散瞳   加味止痛没药散 [药物] 没药、血竭、朴硝各 3 克。大黄 6 克,煅石决明 30 克。 [ 用法]上药共研末,分为4份,早晚用清茶调服。 [疗效] 此方治疗外伤性散瞳 2 例,均获治愈。 [ 病例]  高××,男,  26岁。1周前球赛时左目被撞,当即视物模糊, 疼痛。检查左目视力 1.0,针孔1.0 耶桔氏4;球结膜充血,内毗侧球结膜裂伤,瞳孔散大,约为 5 毫米,对光反射消失。以此方 4 剂,并配合针刺疗法。 10天后复查左目视力1.2 耶格氏1,自觉基本清晰,仍畏光,瞳孔为 5 毫米 大,有微弱对光反射。又治疗 10天,视力恢复正常,双侧瞳孔等大(2.5毫米),直接、间接光反射正常。 [来源] 亢海荣,浙江中医杂志 1986;(4):188    电光性眼炎  连菇胆乳液 [药物] 川黄连、山慈菇各 2 克,入乳 20 毫升,猪胆汁 5毫升。 [用法] 将黄连、山慈菇用人乳、猪胆汁磨汁,药汁澄清过滤滴眼, 每天滴 3~10次。 [疗效]   此方治疗电光性眼炎20余例,多在 3 天内痊愈。 [ 病例]  凡×\u65292X男,  15岁。上学路遇建房使用电焊,被电弧光灼伤而致两眼如红杏,痛似砂磨,红热的手,欲睁不能,畏光流泪。检查除结膜充血外,尚见角膜混浊不清。以此液滴眼,5小时后即可睁眼.1天后热除肿 消。共滴 7 次痊愈。 [来源]  傅德元. 陕西中医1987:  (4)  :  170 注:药液以鲜为佳,超过2天则不宜用。 眼疾偏方 1.睡前,取仙人掌适量(大小能覆盖眼睛),用刀片剥去表皮和刺,将仙人掌肉敷于患处,适当包扎,不要见风,一般第二天即愈。个别患者可再敷第二次。此方主治红眼病。 2.双手合掌,来回搓,至有灼热感时,迅速捂到眼睛上,停留一分钟,反复做5遍。每日早晚各做1次,必须持之以恒,常年坚持。 3.早晨起床时用左手食指从左眼大眼角(睛明穴)用中等力度向外横揉至小眼角100次;再换右手食指用同法横揉右眼100次。揉后用双手食指尖重压两侧太阳穴36次。晚上睡觉前按上法重揉一遍。主治白内障。 4.乌贼骨50克,白菊花、蛇蜕、木贼、归尾各15克,青葙子、茺蔚子、石决明各25克,蝉衣5克。共研细末,每服15克,1日3次,饭前白开水送服。主治白内障。 5.枸杞子15克,沸水冲泡20分钟后饮之。一日数次,饮至水清后再用15克枸杞子冲泡。1个月后明显见效。主治白内障。 6.夜明砂10克,鲜猪肝200克。将猪肝切片或研末,二者拌匀,上笼蒸熟趁热食之,每日或隔日1次。适用于内外障翳、白内障。 7.取车前子20克(一次量),用布包煎(不要包得过紧)半小时,水以没过药包为度。1付药煎2次,第一次药液内服,第二次药液清洗患目。1日2-3次,一般一周之内见效。主治老年白内障。 8.韭菜150克,羊肝200克。将韭菜洗净切断,羊肝切片,用铁锅急火炒熟当菜食用。适用于病后视力昏蒙。 9.将复方硫酸锌结晶粉少许置入眼结膜囊内,闭目5-10分钟,靠泪液和结膜囊的温度将药粉慢慢溶化。每日3-5次,5天后即基本痊愈。主治病毒性角膜炎。 10.鲜药薯叶150-200克(用红皮黄瓤的红薯顺最好),羊肝200克。将红薯叶洗净切碎,羊肝切片加水同煮。熟后食肝饮汤,边服3日,每日1次。此方可补肝养血、清热明目。主治夜盲症。 11.取50克羊肝捣烂,用半碗净凉水冲服。主治夜肓症,重者连喝3次即愈,轻者一次便好。 12.取新鲜胡萝卜6个,洗净,用砂锅加水适量煎煮,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每次2个),连汤服用,10天为一疗程。主治夜盲症。 13.取鲜猪肝120克,南瓜花适量,放在砂锅内同煮(不加盐),煮熟后,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一疗程为七天。主治夜盲症。 14.苍术10克,研为细粉;猪肝50克,洗净切片,加精盐、味精、酱油、葱、姜及适量水,拌匀后共置碗中,入锅内加水炖,至猪肝将熟时撒上苍术粉,继续炖5分钟左右即可出锅食用。每日服1次,宜经常食用。对老年眼花有较好的疗效。 15.猪肝250克,洗净切碎,加葱白、豆豉,煮到快熟时加鸡蛋2个同煮成羹,对肝虚目暗、营养性弱视、远视、夜盲有疗效。或加菠菜100克,切碎置肝内煮熟食用,可用于角膜软化症。 16.羊肝200克,洗净切片,勾芡素油爆炒。调以作料,佐餐。主治目暗昏花、夜盲、视神经萎缩、中心性视网膜炎、白内障等。 17.枸杞子30克,大豆100克,同煮为粥。主治肝虚目暗,老年多泪、目眩等。 18.把一匙食盐入在干净的洗脸毛巾中央,在放盐的地方略倒些热开水,趁热,把毛巾托起掩在患病的眼睛上,让热气薰眼。毛巾冷却后,可再加些开水薰一次。然后洗净毛巾,下次再用。一天薰洗五六次,再三天即可见效。可治红眼病。 19.每天早晚洗脸后,两手中指按在两眼之间(睛明穴),左转20次,右转20次。一定要轻轻地揉,用力过猛,会使眼角发炎。主治见风流泪。 20.葛根12克,麻黄、大黄、川芎各6克,甘草3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主治急性泪囊炎。 21.霜桑叶、石榴皮各等份。煎水熏洗。主治急性泪囊炎。 22.蛇蜕6克,皂角子5克,马勃、蚕砂各9克。上药炒炭存性,研成细粉,每服3克,每日2次。主治翼状胬肉。 眼病: &&&&1.将鲜石榴树叶50克洗净,加水1碗煎至半碗,过滤药液洗眼或滴眼,每日数次。可清热明目,治疗风火赤眼 &&&&2.将菊花10克、绿茶3克用开水冲沏代茶饮。可清肝明目,治疗肝火盛所致的赤眼、羞明怕光。 &&&&3.将鸡肝2具、大米100克按照常法煮粥,早晚2次食用。可补肝、养血、明目,治疗眼花、夜盲、老年人两目昏花。 &&&&4.将猪胆汁(或鸡胆汁)倒入碗内,上火蒸熟,加入白糖调服。可清热泻肝,治疗上焦火盛所致眼病,如红肿流泪、刺痛、怕光、眼屎多等症。 &&&&5.将苦瓜250克洗净、去子、切丝,按照炒菜常法炒熟食用。可清热明目,治疗虚性、热性眼病,脾虚、体虚者均可食用。 &&&&6.将新鲜牛奶10ml、2%普鲁卡因2ml混合滴眼,每次3滴。可生津润燥、解毒止痛,治疗电光性眼炎 &&&&7.夏季用新鲜嫩黄瓜洗净、切碎、挤压取汁、滴眼。可清热解毒,治疗眼睛干涩、火眼肿痛,并可增强视力,推迟眼睛老花。 1结膜炎  秦皮汤 [药物]秦皮 250克。 [用法]上药加水500 毫升,分煎 2 次,合 2 次药液再熬成 250毫升,用滤纸过滤。将滤液灌注空眼药瓶内,每支 10毫升,滴眼。 [疗效]  此方治疗眼结膜炎有效。 [病例]饶××,男,成人。两目白睛红赤,眼珠、头额刺痛,迎风流泪,眼哆稠粘,口苫而干,小便黄短,纳差,睡眠不安,苔黄,脉弦数。以此法滴眼,辅以秦皮汤外洗而愈。[来源]高国成,湖北中医杂志1985;  (3):4     两根汤   [药物]板蓝根、白茅根各 60 克。小儿药量减半。 [用怯]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饭后服。小儿则少量频服。禁忌辛辣。 [疗效]此方治疗红眼病,一般 3 剂痊愈,重者6剂便可。 [病例]赵×\u65292X男,4 岁。患儿 4大前自觉两目涩痛,结膜充血,加重1天,两眼睑水肿,有粘液流出,畏光羞明。诊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曾肌肉注射青霉素、外滴氯霉眼药水治疗4天,症不减。刻诊两眼睑红肿,哭闹 拒睁,流血泪,扒开眼睑,见结膜多处出血点。以此方3剂,病愈。[来源]   史存娥,等。黑龙江中医药 1989;  (2):31     三草汤    [药物]金钱草、夏枯草,龙胆草各 30 克,菊花 100克。[用法]  每大 1 剂,将前 3 药水煎成 500毫升,分早晚 2 次服。另用 菊花煎水 500毫升每晚熏洗患眼。[疗效]   此方治疗急性结膜炎 90 例,一般用药 3天即可痊愈。[来源]  杜连生,等,山东中医杂志1989;  (6):41     二黄白皮汤    [药物]  白头翁30 克,秦皮 12 克,黄柏、黄连各6 克。 [用法]每天 1剂,水 2 次,混匀,分早晚 2 次口服。 [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结膜炎 103 例,均治愈。服药最 多者5剂,少者 3剂。 [病例]  王×X。男,  21 岁。患急性结膜炎2天,曾经抗菌药物及乳汁外用等治疗罔效。患者右侧眼睑肿胀,白睛暴赤疼痛,热泪如汤,并兼发热,头痛,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此为肝肺之人俱盛之暴风客热证。予上方3 剂而愈。[来源] 秦元嵉。广西中医药1989;  (1)  :  6 麻夏石甘汤 [药物]麻黄6~10 克,生石膏 15~30 克,夏枯草 20~30 克,生甘草 5~9 克。[用法]早晚各1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结膜炎 103 例,用药 3~5 天治愈 95 例,8例效果不明显。 [病例]毕×X男,  34岁。  15天前左眼赤痒,疼痛,流泪畏光,后延及右眼。前医诊断为急性结膜炎,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近口目赤涩痛,有砂石入目感,头痛,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共服此方6剂,诸症全消而愈。[来源] 陈宝明,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  (4) : 66 泽漆汤 [药物]泽漆 30克(鲜者更佳但须加量 1 倍),生白矾 6克。 [用法]上药用水500 毫升,煎开 5 分钟即可。倒出 30 毫升(只服 1 次)待温服,然后趁热熏洗双眼,每次熏洗15~20分钟,每天 2~3次。每 次熏洗前将药液加温。 [疗效] 此方治疗天行赤眼(红眼病)疗效确实,绝大多数患者用药2天便可痊愈。 [来源]门延松.山东中医杂志 1988;(5):47 [药物]白矾 10 克,黄连素片(无糖衣者佳)4片,冰片 3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加冷开水 300~400 毫升(此为 1 天量),每天 洗眼 5次。 [疗效]此方治疗眼结膜炎一般 3天治愈。 [病例]王××,成人。两目畏光,流泪,痒痛 2 天。检查双眼结膜充 血明显,诊断为急性结膜炎。以此方治疗 1天症状减轻,3天痊愈。[来源]贾尚万,四川中医 1984;  (3):31 凉血化瘀敷剂 [药物]生地 15克,红花 10 克,当归尾 8克。[用法]将上药捣烂敷患眼,每天敷 1 次。 [疗效]此方外敷治疗结膜炎,效果显著。[病例]陈××,男,  30 岁。患者于5天前左眼赤痛,经注射青霉素、 外用四环素眼膏等未见效。诊见右眼亦渐红肿。以上方外敷 2次,肿赤消散,疼痛消失。[来源]李至佳。四川中医 1984;  (1):20 四顺清凉散 [药物]当归、大黄、赤芍、甘草各 100 克。 [用法]上药分别研末,混合均匀后即成。每天服 3 次,成人每次3克(儿童酌减),饭后温开水送服。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结膜炎 80 多例,大多数服药 3 天痊愈。 [来源]  上官钧.浙江中医杂志1986;  (1):21     千里光敷眼液    [药物]  千里光100 克,木贼、金银花各 20克,陈艾叶 10克,川花 椒 20 粒。 [用法]上药切碎,用95%酒精 500 毫升浸泡 7 天后过滤得 450 毫升,加蒸馏水稀释为40%浓度至 900 毫升,贮瓶备用。用时患者仰卧闭眼,取4 ×6厘米纸片浸湿药液外敷患侧眼睑,纸片干后重新浸湿。每天敷 2次,每 次 15 分钟。 [疗效]   此方治疗急性结膜炎 32 例,1~3天痊愈 28 例,4~6 天痊 愈 3 例,8 天获愈1例。均未用其它药物。 [病例]  吴×\u65292X男,  30岁。患红眼病已 6天,两眼结膜重度充血、发痒、灼热、异物感,怕光,流泪,有粘液分泌物附于两眼睑。用此方治疗 3天而愈。[来源]  唐桂文.四川中医1983;  (3):62     茶连液   [ 药物]  春茶叶(干品)20 克,黄连 5克。 [用法]将黄连研末,与春茶叶置十砂锅内,加开水 200毫升,煮沸10分钟,用消毒纱布过滤后,滤液静置于消毒玻璃杯中,沉淀后取澄清液装入滴管瓶或注射器内备用。药液应3天内用完,过期勿用。治疗时患眼每次滴 2 滴,每天 4 次,连续 3 天;用于预防时,每只眼点 1滴,每天 2 次,连续 点3天。 [疗效]  此方治疗急性结膜炎 340 例,治愈 312 例,显效 13 例,进 步 11 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8.8%。 以此方预防结膜炎 30O 例,无发病 294 例。 [来源]    林景灿,等。福建中医药1989;(4)  :  17 槐花权洗剂 [药物]  槐花10 克,菊花 6 克。 [用法」  上药煎汤,熏洗双眼。 [疗效]此方治疗天行赤眼(流行性结膜炎)121 例,1 次基愈 28 例, 2 次获愈 54 例,3次获愈 31例,无效 8 例。[ 来源]   上官钧,等,辽宁中医杂志 1992;  (11)43 清热桑花饮 [ 药物]   桑叶30 克,野菊花、金银花各 10 克。 [用法]  上药置砂锅内,加水 500 毫升浸泡10分钟左右,文火煎沸 15 分钟即可。先用热气熏患眼 10分钟,过滤药液,用消毒纱布蘸药液反复 洗患眼 5 分钟,每天 3次。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结膜炎 150 例,治疗 3 天后观察疗效,痊愈 143 只眼,有效 61 只眼,无效9只眼。 「病例]  李×X男,  36岁。2天前双眼红肿,胀痛,异物感,继之羞明,流泪,晨起眵多干结。检查双眼睑红肿,球结膜高度充血、水肿,上睑结膜表面粗糙,血管模糊不清,结膜囊内及角膜表面附有粘件分泌物,舌红、苔微黄,脉弦细。诊断为急性结膜炎。用此方治疗3 天后痊愈。[ 来源]   鱼俊杰。陕西中医 1989;(2):60 青叶二花汤 [药物]      大青叶 40 克、金银花、菊花、蛇床子各 20克。 [用法]     水煎滤渣后,用毛巾浸药液热敷双眼,每天 2 次,每次 20分钟。敷后避风。同时口服黄连上清丸,每天服 2次,每次1 丸。 [疗效]     此方治疗红眼病 23 例,痊愈 22 例,无效 1 例。 [病例]     范××,男,  14岁。每逢春季则发生卡他性结膜炎。刻诊目痒红赤如虫行,畏光怕风流泪,经西药治疗乏效。改用上方治疗5 次 即愈。随访2 年未再复发。 [来源]    郝斌锋。四川中医        1985;  (8):  31 2麦粒肿 鸭跖草液 [药物] 新鲜鸭跖草适量。 [用法]上药洗净,一端置于酒精灯上烘烤,另一端即流出清亮的液体,用干净无菌玻璃瓶收取备用。将此液体滴入眼内 1~2滴,滴后闭目5~10 分钟,每天滴 3~4 次。[疗效] 此方治疗麦粒肿,一般 2~3 天即愈。如早期使用,效更佳。 [来源]  郭兴友,山东中医杂志 l990:(6):48     银花公英汤    [药物]  金银花40 克,蒲公英 120 克。 [用法]将上药置砂锅内,加水 1000毫升煎15~30 分钟,取药液分 2 次服用。再将药渣加水 500毫升煎沸,待温后熏洗患眼,1 天数次。 [疗效]此方治疗麦粒肿132例,均在 2~3 天内痊愈。 [ 来源]宗建华。浙江中医杂志 1986;  (3)  :  118     三黄汤   [ 药物]  黄连、生大黄各 10~15 克,黄芩 15 克。 [用法]  每天1剂,水煎,取 1/2 药液待温内服;余下药液乘热熏蒸 敷洗患处。 若热重者加金银花 30~60克,血瘀者加红花、赤芍各10克,眼痛牵引 致头痛者加川穹、菊花各 10 克。 [疗效]此方治疗麦粒肿 166 例,经 1~2剂治愈者 61 例,3~5 剂治愈者 105例。 [病例]张×X女,  23 岁。右上脸内毗角处长出1粒小白点,感羞明并疼痛。曾外用氯霉素眼药水和金霉素、红霉素眼膏,并肌肉注射青霉素治疗无效,特来求诊。诊见右眼下侧角膜充血,呈红、肿、热痛,眼痛牵引致头痛。予上方加金银花30 克,红花、菊花、川芎各 10 克,水煎2 次共取 400 毫升药液,用 200 毫升分 2次服,  200 毫升熏敷患处。迭进3 剂而愈。追 访半年未见复发。 [来源]  邓朝钢. 湖北中医杂志1990;  (2)  :  32    清脾汤    [药物]    金银花 20 克,薏苡仁 30克,蒲公英、当归、川芎、陈皮、甘草各 10 克,大黄、山桅子各 6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取液 500毫升,早晚分服。药渣再水煎,取适 量药液熏洗患眼1次。 [疗效]此方治疗麦粒肿 50 例,均获临床近期治愈 [来源]单吉晨. 山东中医杂志 1989;  (3)  :  52     明矾洗剂    [药物]明矾 8克,食盐 12 克。 [用法]将上 2味泡化,取澄清液装瓶内,每天用棉花蘸洗患眼 3次,每次 3~5 分钟。 [疗效]此方治疗麦粒肿,一般 2~3 天即愈。 [来源]薛维振,四川中医1983;  (6):  55    霰粒肿    三七散 [药物]三七适量。 [用法] 上药研细末,每天服 1 次,每次1.6克冲服。另取三七粉 3克,用小纱布包裹,滴少许温开水浸湿,敷于患处,上面放暖水袋维持温度 (不宜过烫),每次温敷 2~3小时,每天1次。儿童患者可在睡觉时温敷。 [疗效]此方内服外敷治疗霰粒肿,收到较好的疗效。 [病例] 李××,男,1岁半。患儿因右眼不适,时时揉眼,心烦吵闹,检查右眼上睑皮下可见一黄豆大圆形肿块,皮色未变,触之发硬,推之移动,与皮肤无粘连,翻转眼睑,脸内可见局限性紫色隆起结节。诊断为霰粒肿。以此方治疗3 天,囊肿明显缩小,5 天后完全消散。随访 2年未复发。 [来源] 徐云虹。四川中医 1993;  (9)  :  48    3 睑缘炎    黄连粉[ 药物]黄连 9克,香油适量。 [用法]上药研细末后与香油调敷患处,每天 3 次。 [ 疗效]此方治疗脸缘炎,一般2 天即愈。 [来源]薛维振. 四川中医 1983;  (6):  55    4 眼部带状疱疹    丝瓜络糊剂 [药物] 丝瓜络、白酒、麻油各适量。 [用法]取丝瓜络缎存性,研成细末,加白酒、麻油调成糊状,涂敷患部。糊剂干燥后重新涂上糊剂,用至痊愈为止。 [ 疗效]     此方治疗眼部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效果尚佳。 [ 病例]     ××,女,  39岁。患眼部带状疱疹。检查见眼睑眉弓部 及额部有10多颗散在性带状疮疹,其周围皮肤充血、水肿,头痛剧烈,夜间尤甚。涂丝瓜络糊剂后疼痛即减轻,1周后告愈。[ 来源]     谷雄霖. 浙江中医杂志          1988;  (2)  :  88    5 上睑下垂(睑废)    益脾散 [药物]秧米锅巴(两面黄,焦者不取)1000 克,蚕豆(炒去壳)500克,白扁豆子(炒)、白术(炒)备300克,党参、黄芪、当归各 250 克, 升麻、柴胡各 100 克,陈皮 50克。 [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每天早晚各取40克,开水调成糊状, 加糖适量服用。儿童酌减量。[疗效] 此方治疗上睑下垂(睑废)常获效。 [病例]陈××,女,8岁。3月前右眼上脸突然下垂,不能上举,多方求治效不佳。伴见面白无华,神疲、纳呆,舌淡,脉虚细。以此方服 1 剂而愈。随访多年未再复发。 [来源]罗应成,等. 浙江中医杂志 1984;  (6)  :  257   6  急、慢性泪囊炎   板蓝根液 [药物]板蓝根 20 克。 [用法]   上药加水 500毫升,用文火煎 40分钟,放冷至 30℃,沉淀, 用纱布过滤,配成4%溶液,盛入无菌瓶内备用。使用期为 3 天,过期则重新配制。用注射器抽入上药液 5毫升,换上 6号无尖针头,按一般常规泪道冲洗法冲洗,至泪道内无脓血性分泌物时为止。冲洗完后在结膜内滴上药 2~3滴。如鼻泪管不通时,先行常规探通,置探针 20~30分钟后拔针,再冲洗, 每天冲洗 1 次。7 天为 1 疗程。每次治疗后静坐5分钟方可离去。 [ 疗效]此方治疗急慢性泪囊炎 100例,显效 82 例,有效 15 例,无效 3例。 [来源]  翟淑宜,等。中医杂志 1987;  (3)  :  56    止漏冲眼液    [ 药物]  黄柏25 克,蜀葵子18 克,硼砂 12 克,冰片 4 克。 [用法]上药加蒸馏水500 毫升煮1 小时滤出药液,再以同法煎取第 2 次药液。将 2次药液合并浓缩至半流质状态冷却,加入 95%乙醇(为半流质 状药液的3 倍)静置24 小时后,取上清液过滤 2次,挥发至乙醇无味,加蒸 馏水 1000 毫升,调 pH值至6,分装消毒备用。对慢性炎症者,先挤压泪囊部存留脓液,生理盐水冲洗后再注入上药 1毫升;对单纯性泪道狭窄者,可直接将上药注入泪道。每天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 130 例,治愈 84 例,好转 44 例,无效2例。 [病例]王×X女,  46 岁。左眼溢泪伴流脓20余年。刻诊左眼溢泪,按压泪囊有大量灰黄色脓液溢出,质粘稠。用生理盐水冲洗左泪囊,可见下 冲原返亦有脓液。用此液注入泪道,每天1次,每次 1 毫升。3天后无脓液, 且部分药液可流入咽部。又经 7 次治疗,泪道完全通畅无粘液。此后每周治 疗1次。4周后停泪道治疗,改用此液点眼,每天点 4~6 次,每次 1~2 滴, 共滴眼 2 周后结束治疗。随访4年余未复发。 [来源]   闫俊.陕西中医 1993;  (2)  :  64    7  病毒性角膜炎   清肝复明汤 [药物]板蓝根、珍珠母各 30 克,草决明、青箱子、当归各 15克,菊花、防风、龙胆草、山栀子、生地、生大黄各10 克,蝉蜕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取 500 毫升,分早晚2次服。药渣加水煎成 1500毫升,滤去渣,稍凉后用干净纱布蘸药液外敷双眼,每次约 30 分钟,每天外 敷 2次。[疗效]此方治疗病毒性角膜炎 15 例,一般治疗4~6 天内症状消失, 视力恢复正常。 [病例]阎×X女,  61岁。15天前觉双目磨痛,流泪伴视物不清,经眼科诊断为病毒性角膜炎,外用病毒唑眼药水治疗不效。改服此方 1 剂后 症状减轻,连用5剂后痊愈。 [来源] 郭瑞林. 陕西中医1990;(5):  225     8 角膜翳    玄明粉食醋散 [药物]玄明粉 50克,食用(白) 醋 500 克。 [ 用法]将2药置瓦罐闷浸后,搅拌,甲文火熬干,乳钵研末,过 200目筛,瓶装密封待用。用时撒少许于结膜囊下,每天 2~3 次,  20 天为1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角膜翳 37 例 46 只眼。其中角膜云翳 19 只眼,特显 效 10 只,显效 6 只,好转2只,无效1 只;角 膜斑翳 20 只,特显效 6 只, 显效 7 只,好转 4 只,无效 3 只;角膜白斑 7 只,好转 2只,无效5只。 [来源]苏宜春,陕西中医 1987;  (8)  :  348     9翼状胬肉    复方雄黄散 [药物]雄黄 3 份,白矾 1 份。 [用法]上药分别研成极细末,贮瓶备雨。治疗时先以眼科手术常规消毒,点1%地卡因表面麻醉,用棉棒蘸雄黄散约绿豆粒大涂于胬肉头颈部,约1分钟后涂药组织肿胀,即用镊子轻提胬肉头部,胬肉即行分离。剪除胬肉头体部及相应部位结膜下组织,再予残端边缘部涂少量雄黄散,见残端组织萎缩,冲洗残留之雄黄散,如游离球结膜面积大,可缝合2 针于浅层巩膜,涂抗生素眼膏包扎术眼。 [疗效]此方治疗翼状胬肉 102例,随访半年至 3 年,仅有 3 例复发,其余均治愈。 [来源]胡爱国. 山东中医杂志 1992;  (3):  55     10粟疹状眼病(白睛起星)    毛茛贴敷剂 [ 药物] 毛茛(干、鲜均可)适量。 [用法] 药加少许食盐(约0.5克),置器皿中捣烂,取出捏成黄豆大药团,尽量挤干药汁,敷贴在患眼对侧经渠穴上,用于净的纱布或手帕固定包扎。睡前贴敷,至次日晨(约 10小时)取下。敷药处可见 1红点,渐起小水泡,有的痛感,待水泡完全形成,白睛粟疹亦自清 退。 [疗效]以此方穴位敷贴治疗粟疹状眼病(白睛起星),效果甚佳。 [病例]陈××,男,  21岁。上午突然觉左眼砂涩疼痛、流泪、羞明,并觉全身不适,自用眼药水滴眼不效。检查左眼白睛外毗侧有1圆形突起的灰白色颗粒,如粟米大,边缘充血,但未侵及黑睛。此属肺经风热所致,以 此方敷经渠穴,第 2天诸症消失。 [来源]范保根,浙江中医杂志1989;  (10):  470注:毛茛系毛茛科植物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 的全草,因该草对胃肠粘膜有强烈刺激,故不能内服,外用则以敷贴为主。    11 夜盲症    豨莶草散 [药物]   豨莶草适量,猪肝(或鸡肝)15 克。 [用法]将豨莶草焙干研细末,每天取 3克与猪肝共蒸服。 [疗效] 此方治疗夜盲症 20 余例,一般轻症服 3 次,重症服 7次即愈。[来源]  彭世松,湖南医药杂志1975;  (4)  :  63     12 青光眼   车前子汤 [药物]车前子 60克。 [用法]上药加水 300 毫升,1次煎服。[疗效]此方治疗青光眼,有良好的疗效。[病例]陈××,女,  39 岁。急性充血性青光眼,起病 3天。诊见头痛,双目胀痛,痛甚则呕吐,视物不清,伴口干、尿赤、便秘3天未行,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检查巩膜充血,瞳孔散大色绿,视感满眼云雾。证属绿障,乃肝胆火热炽盛,痰湿郁于目轮。治宜清热泻火利水湿。眼此方1剂 后,小便增多,大便泻下 2次,头痛目胀减轻,翌晨目能识人辨物。继服 2剂后,瞳孔收缩正常,视力增加。后改用一贯煎加减善后。 [来源]严学群,浙江中医杂志1986;  (1)  :  21     13 眼底病    菊花猪心汤 [药物]菊花 30克,猪心 1 只。 [用法] 将菊花塞入猪心内,加水适量,用文火堡熟透,吃肉喝汤, 每3天 1 次。[疗效]  此方治疗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多例,一般 3~5 次可愈。 [病例]   殷××,男,  27岁。以腰腿痛住医院,并伴右眼视物模糊月余。眼科诊为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用西药治疗 50天无改善,后以上 方服3次后痊愈。随访至今无复发。 [来源]  钟国城,新中医 1990;(5):38     活血通窍散    [药物]  水蛭、炮穿山甲、丹参各 90 克,麝香 3 克。 [用法] 前3味共研细末,再入麝香,和匀,分 90 包,每天服 4 次, 每次 1 包。 [疗效] 此方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有效。 [病例] 阎××,男,  27岁。34 前右限突然雾视片刻,此后视力骤降,仅存光感。某院诊为视网膜中夹动脉阻塞,用西药治疗乏效。检查左眼视力1.5,右眼光感。右视乳头境界稍模糊,颜色较淡,微白色;黄斑区呈樱桃红色斑点,中心凹反光隐约可见;视网膜动脉明显变细,呈淡白线样,视网膜呈乳白色混浊。伴头昏眼胀,舌紫暗,脉弦细。以此药散治疗4天, 头昏眼胀消失,右眼视力恢复至 0.2;续服 5天,视力上升至1.0,眼底视神经乳头较前清晰,色淡白,视网膜动脉已畅通,黄斑区近于正常,视网膜有色素沉着。又以丹参煎汤送服妃菊地黄丸1月善后。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来源]   杨声銮,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  :  43    六虫散    [药物]土鳖虫、壁虎各 10 克,麝香 0.1 克,全蝎 6 克,蜈蚣 2 条, 白花蛇1条。[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天服 2 次,每次 5 克,以温开水冲服。 [疗效] 此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30 例,治愈 12例,显效16 例,有 效 2例。 [病例]徐×X女,  35岁。1月前因感冒右眼突然雾视片刻,以后视力骤降,仅存光感,并伴头晕眼胀,经西药治疗病情好转,停药 2 周后视力剧降。检查左眼视力1.5,右眼0.1。右眼底视网膜以视乳头沿静脉分支有大量放射状出血,直至周边;动脉细,静脉明显怒张、弯曲、色暗;部分血管被出血遮盖,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西医试断为视网膜静脉阻塞。以此方治疗1个月后右眼视力恢复至 1.2,眼底复查出血完全吸收。[来源] 吕长青,等,陕西中医1991;  (11)  :  494     滋肾明目汤    [药物]何首乌、丹参、菟丝子各 30 克,川断 20 克,当归、赤芍、红花、菊花、草决明、车前子、甘草各10克。 [用法] 每天 1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病变 30 例,治愈 15 例,明 显好转 8例,好转7例。 [病例]王××,女,  32 岁。2 周前有感冒史,左眼视力下降,眼前 有阴影遮挡 6天,用西药治疗2周效不佳。检查视力左眼 0.5,右眼 1.2;左 眼眼底黄斑部水肿,并有少许灰白色渗出点,中心反射消失。以此方加茯苓、猪苓各20克,服 7 剂后左眼视力增进至 0.7,黄斑水肿明显减退;上方加拘 杞子 10 克又服 7 剂,视力提高至0.9;上方去菊花又服9剂后视力 1.2,眼 底黄斑水肿消失,渗出吸收,中心反射可见。又服 5剂以资巩固。 [来源] 岳爱环,等。四川中医1993,  (8)  :49 利水明目汤 [药物]  黄芩、黄连、泽泻、柴胡各 10 克,黄柏 9 克,茯苓、车前 子各 12克,菊花,丹参、拘妃子各15克,大黄、甘草各 6 克。 [用法]每天 1剂,水煎分 2~3 次服,7~10 天为 1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123 例,治愈 91 例, 好转 28 例,无效4例。[来源]  于再隆,等。陕西中医 1988;  (2):65     14 飞蚊症    睛明饮 [药物] 生地、茯苓、当归、青葙子。夜明砂各 15 克,山萸肉 10 克。 [用法]  每天1剂,水煎服。[疗效]此方治疗飞蚊症 22 例、治愈 21 例,无效 1 例。 [病例]倪××,女,51 岁。自述 2年来左目视区外侧,有 1黄豆大之阴影上下移动。诊见面红目赤,渡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有力。治宜滋 肝阴、泻相火。以上方加山桅子 6克,牛膝 9 克,大黄15 克,服11 剂后, 阴影缩小大半,目赤消失,二便如常,舌淡、苔薄,脉缓。再以上方加杞子 10克滋养肝肾,服 10剂后病愈。 [来源]熊德先,湖北中医杂志 1990;  (3)  : 39     视神经脊髓炎    明目壮筋汤 [药物]当归、锁阳、山萸肉、蕤仁各 10 克,熟地 20 克,龟版、杜仲、 枸杞,狗脊、女贞子各 15 克。[用途]每天1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视神经脊髓炎 20 例,痊愈 15 例,显效 3 例,好转 1 例,无效1例。  19例有效病例均进行 2 年以上随访,无 1 例复发。 [病例]冯×X女,  37 岁。去年9月起双下肢麻木,步履不稳,经常跌倒,1月后右眼视力减退,双下肢瘫痪。刻诊右眼视物模糊,双下肢不能随意运动,头晕自汗,大便燥结,小便不利,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检查右眼视力0.02,左眼0.8,外眼正常,右限底视神经乳头苍白;双下肢肌力 1级,痛、温感消失。诊为视神经脊髓炎,收入医院治疗,以此方加黄柏、知母各 10克,肉桂 5 克,每天 1剂水煎服,同时配合导尿、热敷小腹。服药 9剂,小便已畅利,去肉桂续服;1月后双下肢可作屈伸运动,能行走数步; 眼药 2月后右眼视力增至 1.0,左眼1.2,眼底正常,行走自如,双下肢肌力V 级,痊愈出院。随访 3年未复发。 [来源]  李济民. 陕西中医1987;  (1):  15     前房积脓    祛脓散 [药物」玄明粉 3克。 [ 用法]上药烊化内服,每天 1次。[疗效]此方治疗前房积脓(黄液上冲,多为凝脂翳、瞳神紧小、外伤等的并发症,属眼科急重症,甚至导致失明)有一定效果。 [病例] ××患者,男,  15 岁。角膜外伤后感染致前房积脓,液平 约3毫米,曾以激素、抗生素、全身及局部用药治疗 1周无效。以此方药烊 化内服,每天 1 次。2次后前房积脓消退。 [来源]  贾万程,浙江中医杂志1991;  (8)  :  354    15 外伤性前房出血    田蒲茅根散 [药物]生田六粉6~9 克,蒲黄、白茅根各 25 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 50 例,显效 40 例,好转 8 例,无 效2 例。 [来源]   熊棣华,湖南中医杂志1991;  (5)  :  11    16外伤性散瞳   加味止痛没药散 [药物] 没药、血竭、朴硝各 3 克。大黄 6 克,煅石决明 30 克。 [ 用法]上药共研末,分为4份,早晚用清茶调服。 [疗效] 此方治疗外伤性散瞳 2 例,均获治愈。 [ 病例]  高××,男,  26岁。1周前球赛时左目被撞,当即视物模糊, 疼痛。检查左目视力 1.0,针孔1.0 耶桔氏4;球结膜充血,内毗侧球结膜裂伤,瞳孔散大,约为 5 毫米,对光反射消失。以此方 4 剂,并配合针刺疗法。 10天后复查左目视力1.2 耶格氏1,自觉基本清晰,仍畏光,瞳孔为 5 毫米 大,有微弱对光反射。又治疗 10天,视力恢复正常,双侧瞳孔等大(2.5毫米),直接、间接光反射正常。 [来源] 亢海荣,浙江中医杂志 1986;(4):188    电光性眼炎  连菇胆乳液 [药物] 川黄连、山慈菇各 2 克,入乳 20 毫升,猪胆汁 5毫升。 [用法] 将黄连、山慈菇用人乳、猪胆汁磨汁,药汁澄清过滤滴眼, 每天滴 3~10次。 [疗效]   此方治疗电光性眼炎20余例,多在 3 天内痊愈。 [ 病例]  凡×\u65292X男,  15岁。上学路遇建房使用电焊,被电弧光灼伤而致两眼如红杏,痛似砂磨,红热的手,欲睁不能,畏光流泪。检查除结膜充血外,尚见角膜混浊不清。以此液滴眼,5小时后即可睁眼.1天后热除肿 消。共滴 7 次痊愈。 [来源]  傅德元. 陕西中医1987:  (4)  :  170 注:药液以鲜为佳,超过2天则不宜用。 1】&&滋阴地黄丸《李东垣方》:熟地,生地,柴胡,黄芩,当归,天冬,地骨皮,五味子,黄连,人参,甘草,枳壳。 主要治疗:气血虚弱,心火旺盛,瞳子放大,视物不清。(要区别于《增补万病回春方之:滋阴地黄丸》) 2】加减驻景丸《易简方》:枸杞子,五味子,车钱子,禇实,川椒,熟地,当归,菟丝子。主要治疗:肝肾气虚,两目昏暗。 3】定志丸:《局方》:远志5-9克,菖蒲3-9克,人参3克(或党参6-12克),茯苓6-12克。功能:益气养心,开窍安神。主要治疗:目不能远视而能近视者。及心气不足,神志恍惚,夜寐不安。 4】地芝丸《李东垣方》:生地,天冬,枳壳,甘菊花。 主要治疗:目能远视而不能近视者。 5】消风养血汤《录自医方集解》:荆芥,蔓荆子,菊花,白芷,麻黄,防风,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白芍,草决明,石决明,甘草。 功能:消风散热养血祛瘀止痛。主要治疗:目赤肿疼痛。 6】洗肝散《局方》薄荷,羌活,防风,当归,川芎,栀子,大黄,甘草。 主要治疗:风毒上攻,两眼赤肿,羞明。 7】防风饮子《录自医方集解》:黄连,甘草,人参,当归,葛根,防风,细辛,蔓荆子。 主要治疗:倒睫拳毛。 8】拨云退翳丸《录自银海精微》:当归,川芎,地骨皮,白蒺藜,蔤蒙花,菊花,羌活,荆芥,木贼,花粉,蔓荆子,薄荷,枳实,甘草,川椒,黄连,蛇蜕,蝉蜕。 主要治疗:风热障翳,羞明,流泪。 9】羊肝丸《类苑方》:夜明砂,蝉蜕(微炒),木贼,当归,羊肝。 功能:养肝明目。主要治疗:夜盲,内障。及视物模糊等目疾。(注:有关资料言为《医方考方》) 10】人参养胃汤《录自医方集解》:黄芪,人参,甘草,白芍,黄柏,蔓荆子。 主要治疗:劳役饮食不节,致生内障。 1)本类方剂中,滋阴地黄丸,加减驻景丸,定志丸,地芝丸四方,主要是补养一类药物组成。 滋阴地黄丸,重在补气养血,泻火明目;适用于虚而有火。 2)加减驻景丸,偏于兹补肝肾,且方中有川椒,当归,菟丝子等温热药,适用于虚而有寒者。 与前方(滋阴地黄丸)有芩连,适为相反。前方适用虚而有火,本方适用虚而有寒者。 3)定志丸功能补心气而开心窍,适用于心气不足的能近视不能远视; 4)地芝丸是滋肾凉血,祛风明目的方剂,适用肾水不足的能远视而不能近视。 5)消风养血汤,洗肝散,防风饮子,拨云退翳丸四方,皆以疏散风热为主。 消风养血汤,洗肝散二方,同样是治目赤肿痛,但前方(消风养血汤)重在消风养血,适于暴发赤肿而有表证者;后者虽有消风活血之品,其药力不如前方,且有大黄,栀子泻火,故适用于目赤肿痛,脉实便闭者; 6)防风饮子:具有消风清热而兼补气养血的功能,适用于倒睫拳毛,目急皮缩,风热而兼气血不足者; 7)拨云退翳丸:则具有散风热,退翳障的功能,故适用于风热上袭,目生翳障,赤涩羞明,迎风流泪等疾患。 8)羊肝丸与人参益胃汤二方,都是治疗目生内障的方子,前方(羊肝丸)养肝明目,用于肝经血少之夜盲昏花;后者补气理脾,用于脾胃虚弱的内障目疾,这是二者不同之点。 附简方: 1】二精丸《医部全录方》:黄精,枸杞子各等量,功能:健脾明目。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治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腰酸遗精。 2】治内障昏花视物不清方:苍术3钱,决明子3钱,菟丝子3钱,枸杞子3钱。 3】苍术丸:《朱氏集验方》乌发明目:由苍术,茯苓组成。用于早衰,须发黄白,耳目不聪。 4】视物昏暗,迎风流泪方:熟地,菟丝子,各15克,车钱子9克。 5】目视不清方:生地,女贞子各15克,沙苑子,杞果各9克,菊花6克。 6】久病视力衰弱方:沙苑子,枸杞子,熟地各15克。 7】补肝散即蒺藜子散,阴干为末,食后水服3-6克,日2服,愈30年失明,《外台秘要》。 8】治眼花方:桑叶500克,巨胜(黑芝麻)120克,功能去风清热止汗。疗眼花,须发早白,皮肤粗,咳嗽 9】退翳方:蒙花,木贼,楮实子,生地各3钱,蝉蜕2钱(微炒),治目赤多泪,目生云翳。 10】治角膜运翳滴眼药水滴眼方:杏仁,甘草,花椒各10克,用常水煎液,绿色透明,滴眼用。适应症:凡眼内产生遮蔽视线之目障,皆可称翳,云翳而浮,薄则明亮,光滑如水。案例:张某失明,用些退翳眼药水,点眼月余,能看到“河南日报”字样。(洛阳托拉机厂陈学方献)。 11】视网膜脉络炎方:菊花30克,配猪心一个,将菊花塞入猪心,文火炖3天(一次)花肉汤全吃,同治寻常疣。 20】退翳法:白菊花,谷精草研末服。 12】治眼中目翳方:绿豆皮,白菊花,谷精草等量,研末,每取3克,在用干柿一枚,栗 水一盏,一起煮到水干,食之,半月能见效。 13】羊睛主治目赤及翳膜:羊睛晒干,为末点眼。取熟羊睛中白珠二枚,于细石上和枣核一起嚰汁,点目翳,都会复明。 14】退翳膜方:谷精草,防风,等分为末,米汤饮服甚验。《本草。352页》 15】目昏生翳方:仙灵脾,生王瓜即小括蒌红色者,等分为末,每服3克,茶下,日2服。《圣济总录方》。 16】治风热目赤目翳方:蝉蜕,薄荷,木贼,莿蒺藜各3钱,生地4钱。 17】消风退翳散:青葙子,菊花,蝉蜕,楮实子,木贼各3钱,生地4钱。水煎服。 18】治风热目赤目翳方:蝉蜕,谷精草,木贼各9克,水煎服。 19】琥珀地栗粉点眼消障法:点眼前,先用桑叶,菊花泡汁,将眼部洗净,点眼后,应闭目静卧片刻,用药中忌辛辣刺激物。(1法是琥珀,地栗粉煎汁。2法是嚰极细粉。) 21】治视网膜炎方:益母草120克,两次煎水,早晚服,20天见效。 22】治视网膜黄斑区出血方:连翘20-30克,文火煎服,同治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斑。 23】仙人草:强身,润肤,祛翳。 (以上药物消毒,可采用做饭的高压锅蒸10-15分钟即可)。 24.按摩治疗老花眼 我老伴今年74岁了,3年前他的双眼花了,视物不清,看电视即使戴上老花镜还是看不清, 他很痛苦,为了治好眼睛,他看过几家大医院眼科,但效果都不太明显。 后来,他自己摸索出一套按摩治疗法,坚持早晚做,3年来从未间断过,现在不戴老花镜也 能看清东西了。我眼见老伴收到如此效果,也开始做按摩,几个月从未间断,我的眼睛由视 物不清 逐渐看得清楚了,由于玻璃体浑浊造成的小飞蚊也消失了。为了让更多患有老花眼的朋友享 受光明,我把具体按摩方法介绍如下:1.用双手中指来回按摩眉毛20次,2.用双手四个手指 向两侧按摩眼睛20次,3.用双手中指从下至上按摩鼻梁20次,4.用双手中指顺时针按摩太阳 穴20次,再逆时针20次,5.用双手拇指按摩耳根20次,6.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耳垂往下拉20 次。 长期坚持做这6个动作,不但可以防治老花眼,而且还能减少皱纹,保持头脑清醒。 1、治疗眼干验方   生地、沙参、葱根各15克,元参、花粉各12克,石斛、山萸肉、五味子各10克,麦冬、玉竹各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此方:益气养阴,润燥生津,治老年眼干症,效果良好。一般服15~20剂可愈。)  2、治疗结膜炎验方   蒲公英4两,水煎熏洗。  3、治疗针眼验方   1、 针眼:刚刚眼睛疼痛,起一点包,用实用精盐末一点,蘸吐沫往眼   睛上的包涂抹,见效快。   2、针眼:(角膜炎、眼角不适)用普通的缝衣线,(皮筋也行)系中指的根部,略紧一些,别防碍血液循环,注意:左眼系左手,反之。 4、治疗红眼痛验方   1、白矾一小快,在瓷碟内加几滴水,用白矾研之,(使之加速溶化)再洗一根大葱白,用大葱蘸已研好的白矾溶液,往眼内滴入1~2滴,滴后眼内有刺痛,但无副作用,痛上1分钟左右不痛了,眼内立即不磨不痛,清凉,血丝被清除,即愈,效果特佳。   2、黄连5克,花椒8粒,白矾2克,荆芥3克,生姜2片,用水煎为半盅,趁热洗眼,每日洗6次,次日见效。 5、治疗眼目昏花验方   夜合花30克,鸡肝50克,(或猪肝120克)煮汤去花,食肝喝汤,不加盐,可少加糖调味。 6、增加视力和夜盲症眼花验方   鸡肝二具,大米100克,盐少许。将鸡肝切碎与大米一起煮粥,熟时加盐,早晚分二次服食。 眼疾药茶 除风茶 〔配方〕细茶叶、细辛、僵蚕、白芷、藁本、羌活、独活、花粉各等分,葱头7个。 〔功效〕散风明目,止眼痛。治视物不清。 滋肾明目茶 〔配方〕当归、川芎、白芍各10克,生地、熟地各15克,桔梗6克,人参10克,山栀、黄连、白芷各6克,蔓荆子。菊花各15克,甘草6克,细茶10克,灯芯3克。 〔功效〕治劳神肾虚,血少眼痛。 防风荆芥茶 〔配方〕芽茶、白芷、附子各3克,细辛、防风、羌活、荆芥、川芎各15克。 〔功效〕祛风明目。治目中赤脉。 银耳冰糖茶 〔配方〕银耳30克,清茶6克,冰糖60克。 〔功效〕疏风清热。初起红眼,痛痒交替,流泪作痛,怕热羞明等症。 盐茶(一) 〔配方〕陈茶叶15克,食盐6克。 〔功效〕明目去障,治眼云翳风火,新久都有效果。 神清茶 〔配方〕茶叶适量。 〔功效〕治眼生翳膜。 肝连茶 〔配方〕茶叶适量。 〔功效〕治肝虚眼痛。 北五味子茶(一) 〔配方〕绿茶1克、北五味子4克、蜂蜜25克。 〔功效〕用于肝虚目眩,视力减退。 蜜蒙花茶(一) 〔配方〕绿茶1克、蜜蒙花5克、蜜糖25克。 〔功效〕用于视力下降。 枸杞子茶 〔配方〕红茶1克、枸杞子10克、白菊花10克、食盐10克。 〔功效〕养肝明目,疏风清热。用于视力衰退、目眩、夜盲症。 熏茶 〔配方〕茶适量。 〔功效〕因茶叶中有4 多种化学成分,用热茶熏蒸眼睛,可使眼肉许多组织结构起到调节作用,有利于恢复清晰视觉图象。 泡茶 〔配方〕茶叶30克。 〔功效〕用于电光性眼炎。 茶叶单方 〔配方〕茶叶适量。 〔功效〕治肝胆虚损内障。 菊花茶(一) 〔配方〕茶叶、菊花适量。 〔功效〕治眼部流泪症。 红绿茶(二) 〔配方〕绿茶、红茶适量。 〔功效〕治结膜炎和因为进入灰尘引起的发炎。 车前草茶(二) 〔配方〕车前草3克、茶叶5克。 〔功效〕清热利尿,祛痰明目。 甘石茶 〔配方〕甘石、黄连、雨前茶、童尿、冰麝。 〔功效〕治烂眼皮。 蜡茶饮 〔配方〕芽茶、白芷、附子各一钱,细辛、防风、羌活、荆荆、川芎各五分,盐少许。 〔功效〕治目中赤脉。 盐茶(二) 〔配方〕茶叶5克、盐2克。 〔功效〕明目消炎,化痰降火。 菊花茶(二) 〔配方〕菊花10克、茶叶10克。 〔功效〕菊花清热解表,与茶同饮可散风散热,清肝明目。 桑菊茶 〔配方〕绿茶1克、桑叶5-15克、菊花15克、甘草5克。 〔功效〕用于急性结膜炎。 谷精草茶 〔配方〕绿茶1克、谷精草5-15克、蜂蜜25克。 〔功效〕用于急性结膜炎。 盐茶(三) 〔配方〕茶叶3克、盐1克。 〔功效〕用于急性结膜炎。 鸡蛋茶(四) 〔配方〕茶叶适量、鸡蛋数只。 〔功效〕用于急性结膜炎。 木耳茶 〔配方〕绿茶10克、木耳25克、鸡蛋2只。 〔功效〕用于急性结膜炎。 决明子茶(二) 〔配方〕决明子(炒研)、茶适量。 〔功效〕用于急性结膜炎。 盐粗茶 〔配方〕茶、盐适量。 〔功效〕用于眼睛充血。 苦瓜茶 〔配方〕苦瓜、茶叶适量。 〔功效〕清暑涤热,明目、解毒。治风热赤眼,中暑下痢。 决明子茶(三) 〔配方〕绿茶1克、决明子10克、冰糖25克。 〔功效〕用于青光眼。 桑菊甘草茶 〔配方〕绿茶1克、桑叶、菊花各15克、甘草5克。 〔功效〕用于青光眼。 热敷茶 〔配方〕茶叶末适量、茶油适量。 〔功效〕用于麦粒肿,即中医称的 "针眼"。 决明子茶(四) 〔配方〕绿茶1克、决明子10克、冰糖25克。 〔功效〕用于夜盲症。 蜜蒙花茶(二) 〔配方〕绿茶1克、蜜蒙花5克、蜜糖25克。 〔功效〕用于夜盲症。 绿茶明目方 〔配方〕绿茶适量。 〔功效〕常用能预防白内障,控制白内障病情发展。 干菊花明目茶 〔配方〕茶叶和干菊花各2克。 〔功效〕用于老年性白内障。 烂眼外洗茶 〔配方〕龙胆草9克,白矾3克,枯矾6克,青盐3克,生杏仁7个,红花3克,菊花9克,防风6克,桑叶6克,甘草3克,湖茶9克。 〔功效〕清热解毒,治风火烂眼发痒。 石膏葱白茶 〔配方〕石膏60克,川芎60克,炙甘草15克,葱白、茶叶适量。 〔功效〕通窍明目,治风寒眼病。 杞菊茶 〔配方〕枸杞子10克,白菊花10克,优质绿茶3克。 〔功效〕养肝滋肾,疏风明目。治祀力衰退。目眩。夜盲及青少年近视眼。 蒙蒺决明茶 〔配方〕蜜蒙花、羌活、白蒺藜、木贼、石决明各30克,甘菊90克,茶叶适量。 〔功效〕明目,治两眼昏暗,赤肿等。 五倍子治倒睫毛 很多人会出现倒睫毛的现象,双眼感觉刺痛、流泪。点眼药水也没有什么效果。下面介绍一 个偏方,供大家参考: 用料:五倍子12克,蜂蜜15克。 制作:将五倍子捣成细末,用蜂蜜调匀,取适量涂抹于眼皮上(外侧)。 外用法:每日早、晚各1次。一般连续涂4~5天就会见效的,睫毛会恢复原状,眼睛的不适 感就会消失的。
发表评论:
馆藏&10923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茶叶如何给葫芦上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