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宝宝出身于2014.09.30 22;54分

开心俱乐部
育儿网用户登录
欢迎您nickname
婴幼儿护理
情商与品德
赏识与挫折
感知觉训练
行为与习惯
艺术潜能开发
儿童常见病
玩具游戏运动
玩具游戏运动
发育关键期
发育关键期
&&&怎么样区分男宝宝和女宝宝?
怎么样区分男宝宝和女宝宝?
我怀孕快6个月了,按说这个时候宝宝性别基本定下来了,问医生他们都不说,听朋友说通过这时候的孕检结果就能判断是男是女,我想知道到底怎样才能区分男孩女孩呢?
那只有通过三维四维才能看出来,不是熟人的话,医生是不会告诉你的。
你光看孕检结果是看不出什么来的,不过呢,就算B超都有可能翻盘的,不要太信这个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这只能看B超才能看到,无论什么方法都是不科学的,就算是B超也会有错的时候
宝妈要问得委婉些,医院禁止检查性别的,还有B超也有可能不准确的,我朋友自己是护士,六个多月查是女孩,生出来就是男孩。
做四维能看出来,别心急,我生完才知道是男孩
做B超就能看得出来啊。找一个熟人嘛,一般来说医院是不给看性别的,这查犯法的事呢。
B超数据哪能看出来,那是只供娱乐而已,B超都偶尔会出错,何况数据呢,这个时候宝宝已经成型了,医院有熟人给个红包就给你看了,其实是男是女都一样,但我们就是好奇而已。
可以通过B超查出来,大概要到24周左右。其他的判断方法都不可靠哦。
我觉得不管宝宝是男宝还是女宝,现在都已经六个月了,所以还有什么关系吗?只要宝宝健康,发育的好,男女都不错哦。
靠孕检和B超数据来看男女是不科学的,宝妈还是顺其自然的好,等宝宝出生的时候也能更惊喜呢。
这个得专门去那种私人的诊所照B超来看男女的,不过也有不准的了!我觉得男女宝宝都无所谓,只要健康就行了啊!
宝妈可以选择去那种私人的诊所照个B超来看男女的,不过也有不准的了!我感觉男宝宝女宝宝都无所谓,只要健康就行了啊,宝宝健康就好似我们的福气!
数据也不准的吧,只要B超才是最准的,现在很多私人的地方都可以照的.
孕检数据看宝宝性别是不准的,可以通过B超检查观看宝宝性别,香港验血也可以知道宝宝性别。不过不管男女都是自己的宝贝。
我觉得保持着神秘感更好,这样心里更期待宝宝
看孕检结果也不一定啊,我生的就是一儿一女,但他们两个的孕期检查和孕检结果都差不多的,根本不准的,只有照B超,才准点
这个不好看出来的,只有通过B超才可以,不过就是B超也会有出错的时候了,男女其实都是一样的啊,顺其自然
做B超 能看到宝宝生殖器呀,一般还是比较准的,不过需要找熟人或者送红包医生才会说的
其实检结果是看不出来的。最好的方法还是要做B超。亲医院有熟人的话可以找熟人做一下,如果没有,可以到外面私人诊所去照一下。
找熟人做B超是最准确的,其他的好像不能吧
六个月B超是看的很清楚的呢,不过医生应该不会说的了,生下来才是最准确的
用B超,在孕大概6-7个月的时候看的比较清楚,看的清楚要取决于宝宝在肚子里的姿势,姿势不好也么法看的清楚。基本看见男孩翻盘概率低
我那时很多男孩子的症状不过感觉胎心和肚型最准。胎心慢男孩几率大,肚型你可以跟其他人对比一下。我生那天待产的全是女孩,肚型一模一样
最好还是去B超吧,黑白B超看得比较准哦,不过生下来才是最准的呢!
顺其自然呗,要是真想知道。就找熟人做b超
四维能看出来,其实男女都一样啦
心态要好不管是男女是自己生的都爱不要重男轻女哦宝宝是上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哦
做B超可以知道男女的,但是一般都不会说的,你还是别去想了,生出来不就知道了。男女都会喜欢的。
在中国医生是不会告诉男女的,除非你找熟人。根据各种结果推测都不是很准,宝妈安心待产吧,生下来最准。
这些结果是看不出男女的,即便通过B超都有可能翻盘,我觉得是男是女都一样。
相关未解决
高悬赏问题专职教师()
 >>>>内容显示
专职教师()
点击:  
唐拥军,经济学教授,汉族,男,1963年9月出生,湖南永州人,毕业于广西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经济学硕士,曾任百色学院校长,现任百色学院党委书记,广西大学商学院教授、企业管理专业与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MBA导师,企业管理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与实施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主要从事企业战略管理等课程教学工作。
学习经历: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国民经济管理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广西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年参加德国经济合作部“来自中国的国民经济与财政金融学者高级研修班”,获德国经济合作部颁发的毕业证;年参加中国人民大学与美国Honolulu大学合作工商管理博士班学习,获中国人民大学学业证书、美国Honolulu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考取和正在攻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罗必良教授的管理学博士。
管理咨询经历: 年在企业任职、兼职; 1997年至1999年赴德国,在欧盟13个国家的大学、政府部门、企业访问、工作;已完成30多家区内外企业和20多个地方政府部门管理咨询课题;广西“十二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产业园区确认委员会委员;曾先后任南宁市六家企业的管理顾问,曾任一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现任广西某民营企业集团首席管理顾问。
教学培训经历:从德国回国后的2000年至今,主攻《企业战略管理》,每年为MBA、硕士研究生主讲该课程,在广西各地和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演讲战略管理专题30多场。
主要研究成果:已公开发表论文72篇、出版著作3部和11部参写著作。《广西西江经济带系统性融资规划》获第三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决策咨询成果一等奖,《广西民营科技企业管理条例研究》获年度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获年度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基于价值链整合的中国林浆纸集团化发展战略》获年广西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企业环保问题经营化战略与实施模式创新》获年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一种新的战略定位方法:ISTP3》获2012年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完成研究课题: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二项(排名二),主持完成省级课题4项、厅级课题12项。
&韦复生,管理学教授,男,壮族,1963年10月生,广西南宁市武鸣县人,毕业于广西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副校长,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硕士研究生导师,旅游管理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主要从事旅游地理学等课程教学工作。
主持各类课题研究4项,参与各类课题研究2项。主持课题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文化创意与区域旅游发展: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视角》(一般项目 2009)1项,广西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广西城镇集聚和城市化问题研究》( 一般项目 2003)1项,中央民族大学“985”研究项目《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环境经济研究》(子项目 2006)1项,广西民族大学项目《南宁市居民消费者行为及实践意义研究》(重点项目 2004)1项;参与课题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2005)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地区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2003) 1项。
出版《旅游跨文化交流行为的分析方法》(2005)、《旅游社会学研方法论》(2004)、《世界著名经贸组织》(2003)等3部学术专著,发表《桂台农业旅游合作模式研究》《旅游社区居民与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分析》《广西民族旅开发与贫困缓解》《南宁市居民消费行为研究及实践意义》《南宁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南宁市旅游产业定位与发展目标研究》《南宁市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等学术论文20多篇。
《旅游社区居民与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分析》获广西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桂台农业旅游竞争与合作模式研究》获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耦合与创新:民族文化创意与区域旅游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的新视角》获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李玉田,经济学教授,男,壮族,1962年9月生,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人。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主任,百色市人民政府经济顾问,百色市民族工作专家顾问,百色市人才发展规划首席专家,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委员,百色市十佳学科带头人,曾任政协百色市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会计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区域开发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主要从事企业财务管理等课程教学工作。
主持各类课题研究8项,参与各类课题研究9项。主持课题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创建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微型经济文化中心研究》(一般项目 )1项,广西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广西新工业基地建设研究》(一般项目& )1项,广西教育厅项目《广西百色反贫困研究》(一般项目 )1项,广西教育厅教改项目《广西新工业基地应用型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一般项目 )1项,广西教育科学项目 《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与提高研究》(重点项目 )1项,百色市人民政府项目《百色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研究》(重点项目 2005)1项,百色学院《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研究》 (一般项目 )、《桂西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一般项目 )等2项。
出版《黑衣壮的人类学考察》(1999)、《广西百色反贫困研究》(2003)、《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研究》(2004)、《区域微型经济文化中心研究》(2010)等4部学术专著,发表《广西新工业基地建设研究》、《广西新工业基地建设投资环境优化研究》、《广西新工业基地建设利益分配政策选择研究》等46篇论文,其中《广西新工业基地建设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F3《工业经济》2004第三期全文转载。
获百色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3次和一等奖3次(、 );2008年获百色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次和三等奖1次,2000年获百色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优秀科教工作者,2008年获百色市十佳学科带头人,2009年获百色学院首届教学名师。2011年获百色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次,2012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012年获百色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李欣广,经济学教授,男,1949年9月出生,广西桂林人。1982年7月毕业于广西大学哲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1985年7月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学系,经济学硕士。1985年8月到广西大学经济系任教,现为百色学院教授。历任硕士生导师为:政治经济学专业(涉外经济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应用方向);国际贸易专业(国际经济合作方向);产业经济学专业(产业开放与风险管理方向);MBA专业企业国际化经营方向。2013年批准为广西大学产业经济学产业生态化方向博士生导师。先后在政治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学两个教学方向担任各层次的教学。主要本科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投资》;主要硕士生课程有《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发展与流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专题》、《国际经济合作专题》、《国际产业经济概论》。
主要科研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政治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比较经济学。历年发表论文150多篇,独著、主编、主笔9部专著、教材,参编十多部。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科课题(《产业扩大开放的发展风险及其调控管理》),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工业化新路》,一项教育部规划课题,两项广西社会科学课题,一项国家重大社会科学课题的子课题;主持、参与其他多项课题。
历年获得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改革与发展》征文二等奖1项、三等5项、优秀奖3项。获本人排名为第一的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6项。1995年12月聘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9年获广西高校首届科技人才称号,2013年获广西老教授协会科教工作优秀奖。
近9年来,出版本人主笔的学术专著5部:《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工业化新路》(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年7月版)、《区域经济一体化之下的经济互动与产业对接》(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创新》(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版)、《产业对接理论与产业结构优化》(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版)、《“科学发展”理论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5月版)。代表作论文,见2012年由广西社会科学联合会出版的《李欣广集》(收录本世纪前十年的论文)。&
周英虎教授,会计学教授,汉族,1950年12月生,河南南阳市社旗县人,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会计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教授。
曾任广西财经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审计学会个人会员、广西审计学会理事(原副会长),广西市场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广西民族贸易研究会常务理事、广西乡村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广西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广西统计学会理事、广西老教授学会理事,广西财经学院老教授学会会长等。主要从事审计、会计、税收和区域经济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公开发表论文数百篇,主编、编著和独著教材和专业书10余部。主持并完成审计署立项课题6项,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五”、“十一五”立项课题各1项,广西“十五”教改课题1项,广西教育厅立项课题2项,中国审计学会立项课题6项,广西审计学会课题4项等。上述成果中获广西自治区第八、九次、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各1项,获审计署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广西哲社“十五” 优秀立项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等。
广西南宁市城北区(现西乡塘区)十一届人大代表和十一届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南宁市城北区(现西乡塘区)十一届人大优秀人大代表。2009新疆自治区“7.5”事件捐款个人荣誉证书获得者(捐款一事见诸于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
黄启学,调研员、教授,男,壮族,天等县籍,1954年11月生于靖西,中共党员,1976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政治系政治专业毕业,1986年8月广西教育学院大专起点函授本科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广西大学商学院地方性研究生班(01.9)两年制政治经济学专业经济管理研究方向结业。现为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任教师。&
主持完成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项、广西党校系统重点课题1项。专著《系统•协同理论与实践》,广东人民绨嫔1996年6月绨妫恢鞒滞瓿晒阄髡苎缁峥蒲А笆濉惫婊芯肯钅坎⒊鍪椤豆阄餍吮吒幻裱芯俊罚醒胛南壮霭嫔2006年绨妫恢鞒滞瓿晒阄髡苎缁峥蒲А笆晃濉惫婊芯肯钅坎⒆急赣诮诔鍪椤豆阄髅褡逋沤嵝硌芯俊罚40万字),拟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编《农村管理实务干部读本》,广西人民绨嫔2001年绨妫恢鞒滞瓿晒阄鞯承O低2010年重点科研项目并出书《“质量兴百”新战略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参与《百色起义精神研究》等9本书的写作并在其中7本担任副主编。在省级X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代表作有:《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广西努力实现兴边富民新跨越的思考》、《实施工业兴边,促进工业兴桂》、《论广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走向》等。获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广西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2项。获百色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省级和厅级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0多项。
目前,参与承担两项国家课题,一项广西高校课题。①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展民族文化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互动关系研究》(批准号:12BZZ026),主持人为广西区党校赵静副教授,本人为主要参加者之一,已完成一项阶段性成果《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及对策浅析》一文,发表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②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贫困农户可持续生计策略优化研究》,主持人为区党校凌经球研究员,本人为主要参加者排第一名。③2013年广西高校“党的十八大精神研究”专项课题《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研究》(DSBD13ZD026),主持人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苏亮乾教授,本人为主要参加者排第一名,写的阶段性成果《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之协同论》发表在《桂海论丛》2014年第1期。
1989年10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广西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和奖章;2002年10月荣获百色地区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1992年以来连续4次荣获百色地(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荣誉称号。
陈文开, 经济学教授,男,1953年8月生,广西桂林市人,现为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任教师。
1978年2月至1982年1月广西师范学院(现广西师范大学)政治系学习,本科毕业,法学学士。1983年9月至1984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系高校教师进修班学习,主修《资本论》研究,1991年9月至1992年7月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骨干教师进修班学习。曾先后主持、参与多项厅级以上科研项目,主编、参编多部教材、著作,公开发表十数篇论文。
农乐颁,医学伦理学教授,男,壮族,1953年5月生,广西德保县人。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医疗系。现为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任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道德与医学伦理学教育,主要从事医学职业道德与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工作,被评为学校“十佳教师”和第二届教学名师。
主持各类课题研究9项,参与各类课题研究15项,主编教材3部,参编教材5部。主持课题中:《改革医德教育模式构建和谐医疗》获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立项(一般项目& );《医学伦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获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课题立项(资助项目& );《民族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获广西新世纪教改课题立项(重点资助项目& );《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获广西教育科学课题立项(重点项目& );《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研究与实践》,获广西教育厅思政课题立项(一般项目& )。主编2009年广西重点教材立项教材《民族医德概论》();主编2007年广西优秀教材立项《护理伦理学》();主编全国普通医学院校《护理伦理学》(教育部规划教材);第一批广西高等学校精品教材立项《医学伦理学》(担任副主编)。
发表研究论文:《On the relation of the medical record quality and the medicine ethics and the valid dimension power》(Journal de medecine& legale droitMedical& ―3:158)、《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基地建设》 中国医学伦理学(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8,(1)、《医学伦理学“床边教学”的探索与成效》 中国医学伦理学(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对民族医学院大学生正确处理“精”与“诚”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医学与哲学(中文核心期刊)2006.27 、《改革医学伦理学教学模式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国医学伦理学(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对民族医学院校大学生正确处理“精”与“诚”关系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民族地区医学院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当代青年研究(中文核心期刊)2005,(12) 、《试论如何搞好医德案例教学》医学与哲学(中文核心期刊)) 等39篇论文。2006年出席在法国图卢滋举行的第16届世界卫生法学学术大会,并作大会专题发言。
获成果奖11项:2012年获广西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2009年获广西区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主持)、2012年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1项(主持)、2012年获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1项(主持)、2008年获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三等奖1项(主持)、2006年获广西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副主编)、2006年获广西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主要参与)、1996年获广西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主要参与),2005年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持)、2012年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持)、2013年获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主要参与)。
赵明龙,经济学研究员,男,壮族,1954年8月生,广西崇左市大新县人,毕业于中共中央学校,涉外经济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现为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任教师。研究方向为民族经济,主要从事旅游经济学等课程教学工作。
主持各类课题研究18项。其中: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西南民族地区库区矿区和谐研究研究》(西部项目,2005)《南海丝绸之路与东南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研究》(西部项目,)2项;主持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壮族地区旅游开发研究》(2000)《中国-东盟壮泰族群参与湄公河次区域经济文化合作研究》(2007)2项;主持院级重点课题《西部大开发广西怎么干》(2000)、《广西边境地区优势产业研究》(2001)、《桂西世界级旅游资源开发与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2003)、《南新旅游走廊建设研究》(2012)、《传统优秀民族文化元素在广西城市建设中的应用》5项;厅级委托课题5项:自治区交通厅委托的南宁(坛洛)至百色高速公路、隆林至百色高速公路《移民安置行动计划》、《项目社会影响评价》《项目区减轻贫困影响评价》等,自治区铁路建设办公室委托的《铁路建设对广西节能减排效能分析研究》、自治区计生委委托的《广西人口计划生育事业经费投向研究》等。主持国际合作项目《桂西锰业开发与环境健康研究》、外资项目《广西北部湾地区重大项目开发移民安置研究报告DD以广西北海林浆纸工业项目为例》《广西斯道拉恩索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安居工程及生计发展行动计划》《广西斯道拉恩索林业项目林区少数民族生计现状和权益保护调研报告》等。
出版《资源开发与民族发展》(1993,合著)、《千年等一回―广西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理论构想》(2001,合著)、《滇桂区域经济合作研究》(2002,合著)、《滇桂合作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3,合著)、《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变迁》(2010,合著)《中国与东盟交通合作战略构想―打造广西海陆空交通枢纽研究》(合著)等6部学术专著;主编《广西民族发展报告-2009》《广西民族发展报告-2012》《广西民族地区发展报告-2013》3部;发表《古代中越边境贸易历史及其启示》、《建设中国―东盟陆路大通道东线构想》、《从合浦到斯里兰卡---论合浦为中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中国南宁至新加坡旅游通道建设构想》、《建立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的探讨》、《中越民间始祖信仰重构比较研究-以布洛陀信仰和雄王信仰为例》等50多篇论文。
研究成果先后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其中,《播撒文明的记忆――南海丝绸之路与东南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研究》《南宁至新加坡旅游走廊建设研究》分别获广西第十二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与东盟交通合作战略构想―打造广西海陆空交通枢纽研究》,研究报告,2010年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广西第十一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广西北部湾地区重大项目开发移民安置研究报告DD以广西北海林浆纸工业项目为例》,研究报告,合作(排名第一),2008年12月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广西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广西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和实施途径》,研究报告,自治区重大招标课题,合作(排名第三),2006年1月获广西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建设崇左中等城市投资软环境研究》,研究报告,合作(排名第三),日完成,日获年度自治区政府决策咨询成果奖二等奖。《千年等一回DD广西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理论构想》,专著,合著(排名第二),民族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2002年1月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资源开发与民族发展》,专著,合著(排名第二),民族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1993年12月获年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农春光,哲学社会科学副研究员,男,壮族,1965年2月生,广西隆安县人,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地理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任经济管理系党总支书记。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主要从事中国旅游地理等课程教学工作。
先后担任地理教师、学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等职。2006年右江民族师专升格为百色学院后,担任百色学院人事处副处长,大学本科学历。1990年2月至1991年2月到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委中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学习;1998年2月至2000年2月到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做访问学者;2003年3月至2004年1月参加自治区第七期支教工作队到百色市西林县支教,任自治区第七期驻西林县支教队队长,并挂任中共西林县委副书记。先后发表20多篇论文,主要代表作有《高校教师管理新论》《新建本科院校多校区办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论朱元璋“治天下以人才为本”的人才观》《论民族大学生教育平等权的具体表现》等。《当前教育系统行业不正之风的主要表现、原因及遏制对策》获2001年全国教育纪检监察系统“调查与研究成果奖”。
陈&&青,经济学副教授,男,苗族,1972年11月生,广西资源县人,毕业于广西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任经济管理系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主要从事会计学基础等课程教学工作。
主持各类课题研究3项,参与各类课题研究4项。发表《少数民族小聚居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困境及突破―以广西隆林县德峨乡岩头村为例》、《发展特色经济与创建微型经济文化中心研究――以广西隆林德峨乡为例》等论16篇。.荣获百色学院年度可以工作三和二等奖,百色市2009年百色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冷文三等奖。
李英策,经济学副教授,女,壮族,1965年12月生,广西德保县人,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地理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任经济管理系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开发管理,主要从事旅行社经营管理等课程教学工作。
参与国家级、厅局级、院级等各类研究课题13项,发表了《少数民族小聚居区域旅游业发展探析》、《刍议红色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百色市工业化》、《打造农业特色产业,推助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Study o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Micro Settlements of Ethnic Minorities》、《百色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发展优劣势分析及对策研究》等学术论文16篇,教学论文3篇。科研成果奖2项,其他获奖4项。
周叮波,经济学副教授,男,汉族,1980年6月生,江西九江市人,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民俗学专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经济与贸易,主要从事商务谈判等教学工作。
主持各类研究项目7项,参与各类研究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核心论文7篇,论文获奖4项,指导学生获奖5项。主持课题中,《滇黔桂边民族地区重大水资源开发惠及民生问题实证研究》(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0YJCZH241)(已结项);《滇黔桂邻边民族地区重大水资源开发失地移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研究》(2013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3CSH001)(在研);《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与百色边境贸易发展研究》(2010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7)(已结项);《壮族传统文化的村寨依托与保护研究――以广西黑衣壮村寨为例》(2013年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项目编号SK13YB091)(在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商务类专业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1JGB118)(在研);《百色民族文化资本化研究》(百色学院一般项目2009,项目编号2009KB12)(已结项);参与课题中:《西部少数民族曲艺资源保护性开发模式研究――以广西为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2);《广西新建应用性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研究》(广西教育厅一般项目2009);《广西百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广西教育厅课题 2008);《少数民族地区移民社区文化重建研窕――以桂西地区为例》(2013年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2009年荣获百色学院“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生作品比赛优秀指导老师,指导学生作品获院级评比二等奖;2010年获百色学院“教学质量优秀个人”奖;2010年获百色学院优质课赛比赛三等奖。论文《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对广西边境贸易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荣获2012年第四期广西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获百色市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民族文化资本化的政府政策创新――以广西百色为例》获2012年第十四期广西发展论坛论文三等奖,获百色市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王耀光,管理学副教授,男,汉族,1968年4月生,黑龙江省哈尔滨人,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职教师,主要从事管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比较管理的研究范式;顾客流失控制系统。
主要研究成果:已经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商业时代、北方经贸和学术交流等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以副主编身份参与编写《市场营销学》等教材,并与他人合著《公司里的公式》一书。
完成研究课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二项(社会资本视角下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控制与剥夺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真实控制权、社会资本与上市公司终极股东剥夺行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参与厅级项目一项(新形势下政府对高等教育职能转变的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编号:2008872),主持厅级项目二项(黑龙江省人寿保险营销模式,牡丹江市政府,项目编号:200815;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研究,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黑龙江省教育厅,课题编号:GG0609)。&&&
旷红梅,经济管理学副教授,汉族,1971年10月生,湖南湘潭市湘乡市人,毕业于广西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现为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任教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区域经济、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1部;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10多项,包括广西党校系统重点课题3项,百色市重大招标课题1项;各种科研成果获奖近50余项,包括广西党校系统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2项,百色市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等。
王文亮,经济管理专业副教授,男,广西田林人,1957年9月生,1979年毕业于广西民族学院数学专业大学普通班,1995年12月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班,现为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区域经济、农村经济、社会经济统计。
参与自治区、百色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广西富民兴边研究》、《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机理研究》、《质量兴百新战略研究》等5个项目;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西部大开发与人力资源开发》、《创新诚信平等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希望》、《山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等论文20多篇;开设教学专题30多个。
何堂飞,经济类高级讲师,会计师,男,1968年6月出生,广西凌云县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毕业,会计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现为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任教师。研究方向为会计。主要从事会计类专业课程教学。
发表了《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课程与教学存在的弊端及对策》等多篇论文。自1997年以来多次担任百色市会计职称考试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教师以及财政干部知识更新培训工作。2001年至2014年先后到百色市12个县(区)进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企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培训教学活动,完成了《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侧》、《医院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中小学会计制度》等新会计制度的培训任务,共培训2.5万多人次。多次参加百色市市本级预算及市直部门预算草案和决算草案的评审工作。
苏进祥,经济学副教授,男,1956年出生,汉族,广西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1993年8月至1995年12月就读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经济管理专业,现为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任教师。
著作类(合著)有:《农村管理实务干部读本》(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广西兴边富民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广西民族发展报告》(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等,共5部。
参与完成的省级以上科研课题有:《民族贫困地区粮食供需问题与对策研究》(1988年);《中国西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政策研究报告》(2005年);《广西兴边富民研究》(2006年);《广西民族团结发展的协同机理及其对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启示研究》(2013年)。
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报告有:《发展山区个体户,搞活山区经济》(广西《调研通讯》1984年6月第3期)、《新思维新举措 新百色》(《右江日报》日)、《广西工业“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的思考》(《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发展是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根本》(《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推进广西工业化进程》(《桂海论丛》2007年第6期)等,共20多篇,
获奖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佳作奖1项。(其中《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如何做到利国强市富民》荣获广西党校系统第五届“桂海杯”优秀科研成果大奖赛一等奖;论文《使命使然: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90年》荣获2011年广西党校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民族贫困地区粮食供需问题与对策研究》荣获年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广西工业“三位一体”发展战略思考》荣获广西党校系统第九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北部湾开发:沿边工业发展的强劲引擎》荣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许仁龙,高级工程师,男,壮族,1970年5月生,广西百色德保县人,毕业于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现为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任教师,主要从事工程监理等课程教学工作。
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承担了多个工程项目的施工、监理任务。例如:隆林县中学教学楼工程(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6800O);百色嘉和房地产1#至9#商住楼工程(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33650O);百色矿务局A、B、C栋职工住宅楼工程(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16850.5O);百色宏泰新时代广场1#~2#楼工程,(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23695.38 O);百色景盛大厦1#~2#楼工程(筏板基础,框剪结构,地下2层,地上18层,总建筑面积28986.68O。
黄志恒,高级工程师,男,壮族,1948年11月生,广西百色田阳县人,毕业于广西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为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任教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结构等课程教学工作。
1974年8月至2007年5月在百色市综合规划设计院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和管理工作,期间历任副科长、科长、副院长、院长、书记等职,具备丰富的工程设计经验和工程项目管理经验。08.12,调到百色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工作,从事规划设计审查,任副调研员。2009年至2013年从事工程建设项目评标活动的总数有396项,评标总价为十三亿元。
黄汉文,高级工程师,男,壮族,1948年7月生,广西百色东兰县人,毕业于广西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为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任教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等课程教学工作。
1972年9月至1976年1月在广西大学土木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习;1976年2月至1984年9月在田阳县建设局设计室工作,主要负责规划设计工作,曾参加当时的田阳县城和部分乡镇规划,先后作了田阳广场前的市场及房地产开发等规划设计及田阳县各种建筑工程十多个项目,参加田阳糖厂改建工程施工;1984年10月至1992年元月任田阳县建设局局长,主管规划及工程项目建设,1987年至1990年还兼任建设田阳万吨纸厂建设副总指挥,负责土建工程建设施工;1992年2月至1994年2月任百色地区建设局副局长负责全面工作(当时没有正局长);1994年2月至2004年任局长、党组书记,在任职期间只要负责工程建设与城乡规划,组织参与了平果、靖西、德保、田林县城第一代总体规划工作。
赵宗平,副研究员,男,壮族,1953年8月生,广西百色市靖西县人。毕业于广西大学,法律专业,宏观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为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任教师。研究方向为产业开发、区域经济发展等。
在省级报刊(有部分为核心期刊)或出版著作上,先后发表近50篇论文或调研报告。如《用群众观点指导职能转变》、《市场经济与贫困县开发》、《大石山区异地安置开发扶贫必须注重“九结合”》、《异地劳务输出和异地开发是贫困山区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民族地区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刍议》、《组织农民走经济开发企业化的道路》、《培植右江河谷经济增长中心构想》、《遵行“三公”原则促进社会和谐》、《我们需要用新理念来考究城市》、《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培育百色铝产业集群》、《对百色“资源?难题?方向”问题的择重考量》、《整合政府决策资源》等。
先后在右江日报上发表时评文章近40篇。如《试谈“百色精神”》、《开发百色这座“旅游金山”》、《明确思路选准项目》、《西行话开发》、《强化右江河谷“排头兵”作用》、《与时俱进全面提速》、《干部确定之后作风就是关键因素》、《上下同心,奋力“爬坡”》、《启示-来自春天的故事》、《新的里程碑》、《普及百色新概念》、《用战略眼光破解新课题》、《有感于陈开枝的句号之说》、《有感于“进京赶考”》等。
主编《古今凌云》,1994年10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成为凌云县有史以来第一部公开出版面向社会发行的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凌云古今县情的著作。理论专著《实践?理论?方法》,于1994年11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收入文稿20篇近10万字。专著赋有哲理启示、理论深刻、思维创新等特点。主编《金土百色》,1999年11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金土百色》在百色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中央党史办、中央文献史料研究室、新华社、广东省社科院等重要单位都专门购买此书作资料参考。它被自治区教育厅列入地方教材发行。市内大中专院校的一些知名教授和评论学者、作家等都为此书作过肯定点评。它是百色目前为止的正式出版书目中反响较好、发行量最多的一本书。理论专著《百色发展探究》,由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理论专著所收入的39篇文稿,15万字。本书的理论成果主要特点体现在具有决策建言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它是百色目前为止的正式出版的理论专著书目中发行量最多、富有较高理论价值的一本书。策划编辑作内部发行的理论研究读物近10本。如《百色改革开发20周年论文集》、《路在脚下-山区开发经验文集》、《百色模拟智库》等。《百色模拟智库》共4卷5册,以“课题研究、调研报告、意见建议、研究信息、创意点子”构成体例,近150条目300万字篇幅。是目前在百色市内的政府决策咨询服务软产品中,涉及经济社会重要领域的内容最丰富、形式最多样、系统性最强的、不可多得的社会科学成果。
撰写向市委、市政府(少部分向自治区、国家部门)提供《调研报告》和《意见建议》软产品近40件。如《关于干部大会市领导讲话内容的建议》、《区党代会工作报告内容建议》、《对市党代会〈工作报告〉内容的意见建议》、《关于对百色市实施政策扶持的建议》、《市政府换届〈工作报告〉起草内容参考》、《学习和贯彻温家宝总理讲话精神采取有效措施扶持百色加快发展》、《把百色市列为“扶贫开发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相结合全国试点”的政策建议》、《对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关系百色发展问题的分析》、《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与广西铝产业聚集》、《百色市边境贸易发展对策》、《加快主攻重点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以制度保障人才兴市战略的实施》、《抓住政策调整机遇,推动加工贸易发展》、《对“百色铝产业发展规划”的修改意见》、《由优化结构到做好做强》、《西大门前景看好,应昌合作谋共赢》、《靖西锰业调研报告》等。
作为带头人,组织完成年度百色市政府重点课题超过20项。如《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构建区域中心城市》、《百色边境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百色与西南区域合作研究》、《百色职业发展战略研究》、《百色农业科技园区功能建设研究》、《靖西民族文化产品开发研究》、《理顺市本级与右江区城市管理体制问题的调研》、《百色资源开发产业扶贫研究》、《百色市旅游品牌战略研究》、《对百色工业发展思路的若干思考》、《未来十年百色工业发展思路探讨》、《百色市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未来十年百色商贸流通业发展思路研究》、《百色市“十个百万亩工程”农业产业化研究》、百色市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百色市企业家成长环境研究》等。组织和社会人合作课题《百色亚洲野钓产业建设研究》。2010年组织完成《在西部大开发新形势下的对口帮扶――对百色市对口帮扶工作的调查与分析》政府课题。参与组织完成百色市政府重点课题《着力培植铝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百色铝工业》、《百色能源问题发展研究》;参与组织研究国家商务部“十二五规划”项目《中越边境商贸发展思路研究》课题研究。参与田东县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组织修改不少调研报告文稿。参与市政府“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区域”大型专题调研活动,策划调研活动方案、起草汇报内容、修改不少调研报告文稿,为国家发改委09年百色专题调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国务院“关于加快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文件提供政策参考。
1993受百色地委行署奖励一级固定工资,1993被自治区政府评为全区先进林业工作者,1994被广西总工会评为广西荣誉工会积极分子,1996被国家水利部计委人事部授予全国第二批农村初级电气化县建设先进工作者,2004获中国报协的中国报业技术进步飞鹰奖。在社科成果获奖方面,有省部级优秀奖,地市级一等奖、二等奖等。
农国忠,经济学副教授,男,壮族,1951年8月生,广西靖西县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现为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任教师。研究方向为区域开发管理,主要从事营销管理等课程教学工作。
1975年至1994年6月在靖西县委宣传部工作。历任干事、科长、副部长(正科级) 。期间于1986年8月至1987年9月在广西区党校第五期《资本论(节选本)学习班》学习结业,1988年11月至1989年元月在在广西区党校宣传部长培训班学习《宣传学概论》结业。1999年4月在广洲市委党校师资培训班学习结业。由于兼任县党校理论教员,1991年经广西职改办核准,由广西科技局颁发,百色地区职改办授于讲师职称。1994年6月调到百色地委党校工作至退休。期间任经济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科研科长、学报副主编、执行编辑,2009年市委任命为副调研员,2007年12月获副教授职称。
在靖西工作期间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35篇,主编《可爱的靖西》一书,与区党校李海荣教授合作编写《科学. 预见. 创造》和《精神文明对策论》两本书的写作。到市党校后,1997年参加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九五” 规划重点课题《邓小平理论与广西的实践》(广西区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申报获立项项目)分课题《发展乡镇企业是强镇富民的必由之路》的研究工作,并获嘉奖。2003年参加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五” 规划课题《广西兴边富民研究》的研究工作,该课题由黄启学拟纲,自己论证申报并获得立项。同年还参加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五” 规划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长效机制建设问题研究》(该课题由市委宣传部申报获得立项)的分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竭的动力源泉》的研究工作。2010年参加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 规划课题《广西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研究工作,该课题由自已论证,由百色学院申报并获得立项,自己主笔完成主课题的写作任务。同时在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以及公开X物发表论文76篇,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学X研讨会46次,有32篇获奖。
焦世泰,讲师,男,汉族,1981年1月生,甘肃省兰州市人。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专业,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主要从事旅游规划等教学、研究、策划和咨询工作。
主持、参与重要课题研究8项,主持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西民族文化资源及其旅游开发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1CSH017);主持广西高等学校一般科研项目“广西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综合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课题编号:9);主持百色学院重点科研项目“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基于广西百色的视角”(课题编号:2011KA03);主持完成百色学院重点科研项目“百色革命老区旅游开发扶贫式研究”(课题编号:2009KA04)。主持百色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广西百色“四地一带一枢纽”建设所需高技能人才规划研究”(2009JG05);主持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百色“四地一带一枢纽”建设所需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主持完成百色学院网络课程项目《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2009KJ02)。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2BJY127);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编号:10XMZ046)。发表了学术论文19篇,教学成果获奖2项,其他获奖4项。
何婧华,讲师/经济师,女,汉族,1984年6月生,广西凌云县人,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为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党总支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是区域经济管理,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等课程教学工作。
参与科研项目6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厅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教学研究项目2项,其中厅级教改项目1项;公开发表论文4篇,其中独著1篇,第一作者1篇。任职以来,长期担任班主任、党支部等管理工作。2008年在广西第一届营销技能大赛中被评为优秀辅导员;被评为学年度百色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和学年度百色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被评为百色学院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被评为百色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
杨素妨,讲师,女,汉族,1979年9月生,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现为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为测绘(3S技术及应用),主要从事建筑测量等课程教学工作。
主持并参与各类课题研究5项,发表论文4篇,其中:主持院级科研课题《GPS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研究――以百色市为例》,主要参加院级科研课题《新兴工业基地土地流转问题研究――以百色市为例》,参与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教改工程项目1项,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课题2项。发表论文《GIS空间拓扑关系概率描述》、《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等4篇。
&吕曼秋,讲师,女,壮族,1980年3月生,广西大新县人,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专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现为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主要从事旅游策划学、旅游景区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广西导游等课程教学工作。
参与广西花坪、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武鸣县下渌村农家乐旅游项目规划,广西社会科学院项目“打造宾州经济文化旅游一体化胜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桂西贫困地区资源环境安全评价”,教育部项目“滇黔桂边民族地区重大水资源开发惠及民生实证研究”、广西教育厅教改项目“广西新工业基地应用型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等的研究工作。主持教育厅教改项目“广西新建应用性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研究”,院级科研项目“滇黔桂结合部旅游竞合背景下百色市旅游竞争力提升研究”,参与完成专著《桂西区域发展模式及生态经济建设》(第三作者),发表《滇黔桂结合部旅游竞合背景下百色市旅游资源开发》《滇黔桂结合部旅游竞合背景下百色市旅游竞争力提升研究》《刘三姐文化及其在广西旅游创新能力提升中的作用》《广西昭平县黄姚古镇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基于区域主体功能区划的广西沿海地区发展》《论广西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和谐人地关系的构建》等论文。
&吴国阳,讲师,经济师,管理咨询师,女,汉族,1974年7月生,河南南阳人,毕业于广西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MBA),现为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为营销管理,主要从事管理学等课程教学工作。
主持课题研究2项,参与各类课题研究4项,主持1项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西贫困地区农村教育资源闲置问题实证研究――以百色市为例》,1项广州大学――百色学院合作科学研究项目 《广西贫困地区农村教育资源闲置问题实证研究――以百色市为例》;参与的课题中,1项为国家课题《转型期壮族民间文化变迁研究――以壮族山歌为例》。发表论文《凹印制版营销环境分析》、《对大学新生班主任工作的思考》、《广西边远地区农村教育资源闲置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广西边远地区农村教育资源闲置的成因分析――以百色市为例》、《改变广西边远地区农村教育资源闲置的途径分析》等5篇。
黄宽勇,讲师,男,壮族,1979年8月生,广西贵港市人,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现为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与战略研究,主要从事企业战略管理等课程教学工作。
主持完成研究课题1项,在研课题3项,参与完成各类研究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
易忠君,讲师、经济师,男,汉族,1976年2月生,湖南邵阳人,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广西边疆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百色学院首批“双师型”教师。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房地产经营管理,主要从事工程经济学、房地产评估等课程教学工作。主持(完成)科研教改项目8项,其中省级项目1项,厅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4项,参与完成教育部项目2项,参与完成广西教育厅项目2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26篇,其中中文核心10篇,CSSCI论文4篇。获校级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三等奖1项,科研成果获奖1项,获“百色学院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论文比赛,获广西区二等奖1项。
欧钟慧,讲师,经济师。女,汉族,1982年3月生,广西来宾市象州县人,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项目管理硕士在读。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开发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从事酒店餐饮管理等课程教学工作。
主持研究课题3项,参与各类课题研究4项。主持2012年院级青年项目《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地产业耦合互动研究――以百色市为例》”(课题编号:2011KQ01),主持2014年广西高校科研项目《基于循环经济的百色市乡村旅游地产业耦合互动战略研究》(课题编号:LX2014422),主持2013年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新世纪教改项目《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念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2013JGA234)。参与完成《广西新建应用性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研究》、《导游人员专业技能实训创新模式研究》等区级研究课题4项。发表《案例教学法在“酒店前厅管理”课程中的应用》《百色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旅游人才培养对策》 《酒店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研究》《核心竞争力视阈下的广西巴马县生态养生旅游资源评价及发展探究》《大王岭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及开发对策探讨》等论文18篇,获院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百色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项。
&朱良杰,讲师,男,汉族,1987年11月生,安徽安庆人,毕业于桂林理工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主要从事市场营销类课程教学工作。
主持百色学院校级课题《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城市营销定位模型研究――以百色市为例》,主持广西教育厅课题《桂西地方旅游资源开发及其营销对策研究-以百色市为例》,主持《市场营销网络课程》课题,参与百色市工商联项目《百色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参与广西教育规划课题等。发表论文3篇。
张泽丰,讲师,经济师,男,汉族,1976年5月生,湖南桃江人,毕业于广西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财务管理教研室主任、广西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理事、广西西大城市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人员和广西人力资源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为房地产开发,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等课程教学工作。
主持院级课题《广西边远民族地区微型企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2011KB10)一项,主持教改课题3项,其中厅级教改一般项目《广西边远民族地区本科院校创业教育模式创新研究(2012JGB212)》;院级课题一项《广西边远民族地区本科院校创业教育模式创新研究(2012JG07)》;学院网络课程《房地产市场营销》,参与院级课题1项,《新兴工业基地土地流转问题研究――以百色市为例》(2010KB07)。参与百色市超亿元民营企业发展研究课题1项。参与社科基金项目1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资源整合与协调发展研究(09XJLO20)》。参与国家软科学项目1项,《广西北部湾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2007GXQ4D181)。参与广西软科学项目1项《泛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职能体系与空间体系实证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合同编号)。参与北海市科学技术开发研究计划项目1项《北海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编号:)。发表论文10多篇。
唐金湘,助理研究员,男,汉族,1981年9月生,湖南怀化市人,毕业于广西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MBA),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广西边疆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主要从事市场营销类课程教学工作。
参与课题研究4项(省级课题2项、院级课题2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0篇:《我国小微企业经营业主个人文化差异对自身企业管理的影响探讨》《中小企业打造品牌的重要性及策略探讨》《中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战略研究》北京农业等。
&廖戎戎,讲师,女,汉族,1983年5月生,湖南武冈市人,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任经济管理系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为区域投资研究,主要从事中国税制等课程教学工作。
参与课题研究3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与百色边境贸易发展研究》(广西教育厅课题,项目编号:7);《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融资问题研究》(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09);《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商务类专业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百色学院教改课题2010),发表学术论文3篇:《邵阳可持续发展力评价》《广西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广西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秦江杰,讲师,男,汉族,1979年1月生,广西桂林市灵川县人,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为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主要从事微观经济学等课程教学工作。
参与2项科研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课题2011年 青年项目 :广西民族文化资源及其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百色学院 2011年一般项目:广西农产品经营模式研究―基于中国-东盟零关税视角,发表4篇省部级独著论文:《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百色市发展红色旅游的SWOT分析与对策》《广西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地方院校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黄娟娟,讲师,会计师,女,壮族,1982年11月生,广西来宾市人,毕业于广西大学,金融学专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为企业财务会计,主要从事企业财务会计等课程教学工作。
主持省级课题1项,参与完成各类研究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
韦晓英,讲师,女,壮族,1983年5月生,广西河池市都安县人,毕业于桂林理工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主要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教学工作。
参与和主持课题研究.5项:其中广西教育厅项目3项,院级项目2项,分别为:广西教育厅项目《广西跨境民族教育研究――以大新、靖西、那坡为例》广西教育厅项目《经济增长转型背景下提升桂西民族地区农业竞争力研究》,广西教育厅项目《桂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及其营销对称研究――以百色市为例》;院级项目《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城市营销定位模型研究――以百色市为例》,主持研究院级项目《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百色市为例》
发表论文9篇:《市场营销应有型本科人才创造性思维的培育》、《广西区产业结构调整》、《DEA方法在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百色连片贫困区开发对策研究》、《试论韦拔群早期革命政策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少数民族地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就业为导向促进百色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基于DEA方法的云南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效性评价研究》、《国际结算教学方法探析》。
2011年主持设计的《市场营销学》课件获第八届广西高等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优秀奖。
&梁玉凤,讲师,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女,壮族,1983年1月生,广西德保县人,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现担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政治辅导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研究,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
& 参与课题研究3项:《广西新建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建设研究》(2010年度百色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0JG05);《生存环境与文化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光环下的壮族舞狮》(百色学院青年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0KQ01)等;发表学术论文3篇:《浅析领导者维护心理健康的艺术》《从叙事治疗到德育叙事》《心理咨询语言――高校德育工作新工具》。
&陈力攀,工程师,男,汉族,1978年5月生,广西贵港人,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工程管理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工程结构,主要从事工程结构等课程教学工作。
曾在广西玉林市建筑设计院工作3年,完成多个工程项目的设计任务。例如:玉林市儿童福利院―儿童生活楼;玉林市公务员小区5号楼;兴业计划生育服务站办公楼;玉林双田公司办公楼;富林―双泉9号楼;绿城―公园1号楼和3号楼;容县湖畔家园3号楼和4号楼。
&蒋吉德,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方向),男,汉族,1978年12月出生,广西贺州人。2012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获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广西边疆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主要从事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
主要工作经历:2001年至2010年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市场销售和教学辅助等工作。先后担任业务员、业务经理、总经理秘书和教辅人员等岗位工作。主要从事行业有低温肉制品、酒类、国际旅游船务和教育培训等行业。
主要研究成果:截止2014年8月,先后发表了学术论文共7篇。先后参与各类课题研究共5项。
农小玲,讲师,经济师,女,壮族,1985年3月生,广西德保人,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主要市场调查等课程教学工作。主持、参与研究科研及教改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
焦小英,讲师,女,汉族,1985年11月生,山西临汾洪洞县人,毕业于石河子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主要从事推销理论与技巧、统计学等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工作。
主持科研项目2项,教改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滇黔桂省级边界民族地区国土空间优化布局研究》,参与其它科研和教改项目3项,发表论文4篇。主持的《统计学》课件获2012年第十二届广西高等教育教学软件应用大赛二等奖。
&蔡& 旺,讲师,男,汉族,1977年2月生,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人,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MBA),现为百色学院百色市职业技术学校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从事市场营销等课程教学工作。
主持各类课题研究6项,参与各类课题研究11项。在《财会月刊》、《南方农村》、《广西民族研究》、《农村金融研究》等期刊发表42篇论文(中文核心17篇),其中以独著或第一作者共发表了32篇论文(中文核心12篇)。获各类奖项3次。其中《营销人员“零钱管理”探究》、《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扮演“双刃剑”角色的研究》、《广西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研究》、《村镇银行USP分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财税处理差异的系统性探究》、《房地产转换账务处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等6篇文章入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索引总汇。《广西田阳县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研究》、《广西百色民营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设立村镇银行子银行的优劣势分析》等3篇被国研网、中国社科网全文转载。
戴& 俊,讲师,男,汉族,1975年9月生,湖南武冈人,毕业于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监察审计室主任。研究方向为金融学,主要从事证券投资学等课程教学工作。
主持课题1项,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一般自费项目C类(项目号:):《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融资问题研究》;参与课题2项,院级一般项目A类(项目号:2010JG05):《广西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建设研究》、院级一般项目A类项目(项目号:2010KB07)《新兴工业基地土地流转问题研究――以百色市为例》;发表论文5篇:《股市心理与风险》、《广西农业金融问题研究》、《广西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抑制问题浅析》、《公选课教学中大学生问题意识淡薄探析》及《一个数据库访问中间件的研究与设计》等。
朱建峰,管理学博士,讲师,汉族,男,1969年4月出生,江苏江阴人,毕业于东北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与产业经济,主要从事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教学工作。
学习经历:1992年毕业于新疆大学工学院;200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证与硕士学位;2009进入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攻读企业管理专业博士,2014年7月被授予管理学博士毕业证与学位证。
工作经历:年在企业任职;年担任厦门百城建设投资公司的职务体系、绩效考核体系和薪酬体系的咨询和设计工作;2004年7月进入大学任教,主要教授管理学与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曾担任大学生创业大赛指导老师,所指导的大学生创业小组获得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三等奖;2010年5月进入宝钢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独立和参与完成多项企业研究课题。
主要研究成果:已公开发表论文6篇,其中核心期刊两篇,以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为3篇。主要代表作有:《R&D投资与融资结构决策》、《Research on Value Chain’s Governance Model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对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法务会计人才的探讨》、《企业如何开展网络营销》。
完成研究课题: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二项(排名二),主持完成省级课题4项、厅级课题12项。
覃登攀,工程师,男,壮族,1980年5月生,广西靖西人,毕业于广西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为工程设计,主要从事工程管理等课程教学工作。
曾参与广西自然科学资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计划开发项目等课题研究5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
庞家主,助教,男,汉族,1974年7月生,广西柳州市人,毕业于广西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为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为金融管理,主要从事金融学等课程教学工作。
参与课题2项:《广西民族自治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以隆林各族自治县为例》《适应广西金融业发展的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方向)专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发表论文2篇:《北部湾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研究》《新建应用性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研究》。
文凤平,助教,男,汉族,1986年7月生,湖南长沙人,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旅游管理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规划与管理,主要从事旅游规划、中国旅游文化等课程的教学。
主持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一项,主持百色学院一般科研项目一项,主持百色学院校级教改项目一项,主持百色学院校级网络课程一门。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项,参与广西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一项,参与其他项目十多项。参与编写《姚安县旅游发展规划()》和保山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以及《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国家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等项目和课题。共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
王娜,助教,女,汉族,1982年10月生,河南安阳人,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和政治辅导员。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
参与课题研究2项:《基于集群发展视角的大连领军的东北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2009年一般项目上,项目编号:L09BJL028);《辽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生产流通合作效率与推进策略研究》(2009年度辽宁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立项计划,项目编号:);发表论文1篇:《东北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中国商界》2010(12)。
董云,助教,女,汉族,1986年7月生,江西乐平市人,毕业于桂林理工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研究,主要从事广告学等课程教学工作。
2011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桂林养老服务体系E化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M36)和桂林理工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立项(作品名称:旅游土特产营销策略研究)。发表论文2篇:《基于AHP的旅游网络营销现状评析指标构建》《透视社会人如何自我推销》。
胡雪芹,助教,女,汉族,1984年10月生,四川巴中人,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规划与管理,主要从事导游基础等课程的教学。
参与的科研课题2项:参与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旅游活动对生态安全的影响”(M)。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6篇:《浅谈导游带老年团的技巧》《云南姚安县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四川城市结构体系分析》《基于自然资源条件下滇中城市群经济发展初探》《我国现行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安阳旅游形象的对策研究》。
孔旭成,助教,男,1984年12月生,贵州六盘水市人,毕业于广西大学,金融学专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广西边疆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金融与投资管理,主要从事财务会计等教学工作。发表论文2篇。&
李艳慧,助教,女,汉族,1985年12月生,山东菏泽人,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为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主要从事建筑材料等课程的教学。
参与研究项目2项:湖南省建设厅纵向课题“保温用加气混凝土砌体承重多层房屋关键技术”(项目编号C10707);湖南省科技厅纵向课题“保温砌体弱框架结构受力分析及试验研究”&(项目编号B10921);发表学术论文1篇。&
龙腾飞,助教,女,壮族,1984年4月生,广西柳州市人,毕业于泰国暹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经济贸易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国际商务及国际贸易,主要从事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等课程教学工作。
刘培培,助教,女,汉族,1985年生,辽宁沈阳人,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管理学学士和汉语言文学双学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为规划设计和工程造价,主要从事建筑工程CAD制图、城市景观设计、园林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教学工作。
参与编写《百色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参与课题研究6项:《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国土空间优化布局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MZ038,《城镇化背景下广西新农村建设中土地管理缺失问题对策研究》2013KA01,《百色学院澄碧校区建筑结构健康诊断研究》2012KQ01,《一般均衡模型与GIS集成的广西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决策模型研究》2010GXNSFB013002,《广西城市土地利用用空间决策GCGE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桂教科研[2008]27号,《广西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和谐模式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桂教科研[2007]34号。发表学术论文3篇:《珠江上游重大水资源开发中土地退化机理探讨――以天生桥水电站工程(广西境内)为例》、《北海市城市空间扩展对农用地胁迫作用研究》、《基于可转让配额的新增建设用地调控研究》。
&王锋,助教,男,壮族,1977年8月生,广西百色人,毕业于广西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分团委书记和政治辅导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现在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
曾在多家单位工作:北京巨人教育集团(项目部经理),广西大学教育学院(教学助教)、广西师范大学南宁成人教育部(教师)、广西邕江外语补习学校(策划部主任)、广西天海汇馨公司(市场总监)、广西东西方国际交流有限公司(留学咨询顾问)。参与教育部社科司主持的《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研究》、社会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研究(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等课题研究,发表《&教育规划纲要&视域下解读“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十二五”规划下探析西部中小学英语培训市场求索之路&――以广西南宁市中小学英语培训市场为例》、《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综述》等多篇论文。
唐英毅,助教,女,汉族,1985年10月生,广西容县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硕士,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辅导员。研究方向为民族地区先进文化建设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
曾参加省级研究项目2项:《广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校、家庭、社区、网络”立体化实验区建设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研究》(5M08);厅级项目一项:《南宁市进城农民工随迁未成年子女生存与发展状况研究》,校级项目两项:《中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调试与培养(SSEQ)》(2008002),《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学风建设探析》。研究成果《南宁市进城农民工随迁未成年子女生存与发展状况报告(2011年)》获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第五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在国内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人的现代化》《来华东盟留学生管理》《关于城市社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思考》《90后初中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及其对策探究》《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后发展民族地区高校班委选择任用制度的建设与探索》。
&黄东升,助教,男,广西靖西人,1982年10月出生,毕业于西南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政治辅导员。研究方向为高校德育与高校管理,主要从事学生德育与管理工作。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一五”规划项目“生命?实践”学校德育体系构建研究(横向课题)和宜宾学院郭平教授主持的四川省“十二五”规划调研课题《学校发展战略及治校方略研究》(2010WT01)等课题的研究,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教学与管理》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罗纯,助教,女,壮族,1987年11月生,广西柳江县人,毕业于百色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政治辅导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研究与就业指导,主要从事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梁忠辉,助教,男,汉族,1988年3月生,广西贵港市人,毕业于百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法学学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政治辅导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成瘾研究,主要从事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度114.56 纬度22.54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