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FLEP化疗方案化疗是什么感觉

新辅助化疗对相关肺癌基因Bcl-2和Beclin-1表达影响--《交通医学》2014年05期
新辅助化疗对相关肺癌基因Bcl-2和Beclin-1表达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Ⅱ~Ⅲ期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患者体内Bcl-2和Beclin-1基因、蛋白表达与新辅助化疗间关系。方法: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Ⅱ~Ⅲ期肺腺癌80例患者组织中Bcl-2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治疗后Ⅱ~Ⅲ期肺腺癌患者组织中Bcl-2和Beclin-1基因表达水平,并研究2种基因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间关系。结果:治疗前两组之间Bcl-2和Beclin-1的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Beclin1与Bcl-2在肺腺癌中表达呈负相关,其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0.43,P0.01)。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结果显示经新辅助化疗后,化疗组Beclin-1 m 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c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恰恰相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新辅助顺铂和多西他赛方案术前化疗,可影响肺腺癌组织中Bcl-2和Beclin-1的表达水平,为研究抑制Bcl-2的表达提高临床参考。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734.2【正文快照】: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肺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1位。现在治疗手段有限,且治疗效果和预后均不理想。临床I、II期患者经过标准的外科治疗后,5年生存率达40%,而局部晚期患者据病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任爽;秦艳茹;张岩;贾永旭;赵松;;[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莉平;康佳丽;;[J];广东医学;2010年01期
唐梦琳;邓万明;;[J];华西医学;2009年01期
向琼;唐惠芳;殷杰;虞佳;杨晓燕;朱炳阳;雷小勇;;[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1年03期
高迪;徐玉清;;[J];临床肺科杂志;2014年02期
段进粮;聂玉强;李学锋;胡红松;;[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年05期
王汝冰;周珊珊;周文;李绍顺;;[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1年02期
方罗;吴盈盈;张翀;林能明;;[J];中国肿瘤;2013年08期
王婷;张智博;;[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4年04期
姬广辉;杨平;张晨阳;;[J];中医临床研究;2014年2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梦霓;[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李亚荣;[D];吉林大学;2010年
吴爱斌;[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伍俊;[D];中南大学;2010年
朱永健;[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李芳;[D];中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春玲;[D];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
陈文娟;[D];吉林大学;2010年
姚文敏;[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高梓越;[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倪振洪;[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胡晓明;[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王宁;[D];中南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于泽平,李幼生,郭春华,黎介寿;[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3年12期
林奇,周士福;[J];医学综述;2004年12期
孙晓梅;温宏武;廖秦平;;[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8年03期
黄平;莫军扬;任占平;;[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09年02期
孙强;;[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0年06期
尹波;刘莉;邹丽萍;耿道颖;;[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1年03期
苏金明;;[J];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20期
陈小香;;[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年09期
张国淳,王深明,吴惠茜;[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年10期
佟富中,周波,杨德启,曹迎明,刘鹏,刘宏军,王殊,乔新民,张嘉庆;[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文莹;孙晓文;;[A];“河南省肿瘤专科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及新技术交流”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莫庆玉;;[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彭忠民;刘奇;;[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苏金明;;[A];2012年河南省糖尿病教育暨规范化管理学术研讨班论文集[C];2012年
宛田宾;王宇龙;王维平;李越;王欣;;[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大会青年优秀论文[C];2010年
张毅;支修益;许庆生;刘宝东;苏雷;王若天;胡牧;;[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胸外科分册)[C];2006年
徐民;纪建松;卢陈英;陈述政;;[A];首届浙赣两省肿瘤研究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支修益;张毅;许庆生;刘宝东;苏雷;王若天;胡牧;王辉荣;;[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胸外科分册)[C];2006年
何卫彪;丁喆;;[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李庆水;张锡芹;李大鹏;盛修贵;杜雪莲;宋趣清;;[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余志平;[N];中国医药报;2005年
宋奇思;[N];健康报;2007年
北京同仁医院外科主任医师 肖晖 李新萍整理;[N];健康报;2009年
贾岩;[N];医药经济报;2010年
崔大涛;[N];中国医药报;2004年
;[N];中国医药报;2003年
李新萍;[N];中国医药报;2009年
许青;[N];科技日报;2001年
吴志;[N];中国医药报;2009年
;[N];医药经济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灿铭;[D];复旦大学;2004年
陈盛;[D];复旦大学;2012年
何海飞;[D];浙江大学;2011年
尹波;[D];复旦大学;2010年
汪晓红;[D];复旦大学;2009年
刘洪涛;[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彭忠民;[D];山东大学;2004年
王仲照;[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陈金元;[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曾晓华;[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彬;[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孙光伟;[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张楠;[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李蕊;[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于理想;[D];山东大学;2011年
谢瑜;[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陶逸然;[D];山东大学;2014年
封伟亮;[D];浙江大学;2009年
陈舒婕;[D];复旦大学;2008年
吴佳毅;[D];复旦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曾辉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胃癌及胃良性病变
胃癌新辅助化疗的现状与展望
新辅助化疗的现状与展望
新辅助化疗的时代背景&&&&&& 在我国,进展期患者仍是患者群的主体,比例可达80%左右,其治疗效果决定了我国的总体疗效。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可能根治的手段,但实际仅限于病变较早的Ⅰ期,虽然术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85%~95%,但这部分患者在我国患者中仅占10%~11.5%。而进展期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一般仅为30%~50%,最高不超过60%。目前对外科治疗已初步达成共识:即如果单纯外科手术无法达到生物学意义上的根治,那么即便扩大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范围,也仍然无法达到根治。因此,积极寻求其他可能根治肿瘤的手段和提高根治性切除率是改善患者预后的两大目标。&&&&&& 根治的其他手段与整个肿瘤研究包括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诸学科的发展息息相关,但将其应用于临床工作尚待时日。而提高手术的根治性切除率则是我们近期力所能及的,术前采取某些措施使进展期病变缩小、减少肿瘤及所属淋巴结对周围脏器的侵犯是一个努力的方向,也是新辅助化疗出现的初衷。&&&&&& 实体瘤治疗观念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整个肿瘤治疗领域观念的变革,人们认识到,肿瘤在早期阶段已属于全身性疾病,因此,化疗等全身治疗手段的作用得到重视。肿瘤的复发、转移除了与外科切除及淋巴结清扫彻底与否有关,更主要是由于微转移灶的存在及其进一步生长、增殖。虽然联合术后辅助化疗显示出了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但其对进展期总体疗效的改善仍难以令人满意,而且处于一个非常盲目的阶段。在切除原发肿瘤后进行的辅助化疗,即便根据肿瘤病期选择进行,亦难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对化疗个体化目标的追求也是促使领域开展新辅助化疗的原因之一。新辅助化疗在理论上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①与单纯手术相比提高了患者化疗的耐受性;②使肿瘤缩小、分期降低,可提高手术的根治性切除率;③可测病灶的存在提供了活体药敏检测的依据;④使术前可能存在的微转移灶获得早期治疗;⑤筛选化疗过程中病情进展的患者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而新辅助化疗的风险则体现在:①化疗期间病情出现进展;②化疗不良反应导致手术延迟;③增加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的潜在风险。
图1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基本诊疗流程(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一些报道提示,术前化疗可使肿瘤体积变小,使原本无法手术切除的转为可切除。Ⅱ期临床试验研究发现,新辅助化疗能够使剖腹探查无法切除的获得40%~50%的再切除率。再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4个月,而无法切除的患者中位生存期<6个月。这些结果也促进了对可切除的新辅助化疗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关于可切除新辅助化疗的研究报道,多为联合用药,方案均来自辅助化疗的经验。所用药物多以5-氟尿嘧啶(5-Fu)为主,加上多柔比星、丝裂霉素(MMC)以及亚硝脲类或顺铂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其中以FLEP(5-Fu+亚叶酸钙+依托泊苷+顺铂)最多见,其他方案如EAP(依托泊苷+多柔比星+顺铂)等也有较多的应用。这些研究多为Ⅰ、Ⅱ期临床试验,共存的一些问题可能使研究结果产生偏倚,难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大部分研究中治疗前肿瘤分期不够准确,“可切除”、“局部进展期”等分期所用的标准和手段差别较大;化疗方案、药物应用方式及新辅助化疗后辅助化疗的使用等在各研究中有所不同;手术方式不统一,“根治性切除”的定义在各报道中也有差别;另外,这些研究普遍缺乏详细和标准化的组织病理学疗效评估。&&&&&& 尽管如此,分析当时的一些临床试验结果还是可以总结一些有关新辅助化疗的经验:①新辅助化疗可减少局部肿瘤体积(降期)以提高随后根治性切除的可能性,消除或延缓系统性转移,从而延长患者无病生存和总生存时间。②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通常预示着是否能够提高根治性切除率,但对临床疗效的客观评估是比较困难的,术前分期难以达到精确。大部分作者是以WHO的TNM分期为标准,通过内镜和CT检查来评估临床疗效,但这些分期手段在测量肿瘤二维大小及区分可见肿瘤与瘢痕方面存有缺陷,也难以排除存在腹腔微转移等不适合入组的患者。③组织病理学疗效评估标准中的完全缓解(pCR,即切除标本未见肿瘤)是新辅助化疗一个最为可信的疗效指标。但患者获得pCR较少,提示化疗方案有待改进。④少数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结果提示,局部进展期行新辅助化疗者较未行者根治性切除率明显提高。但术前分期准确性的欠缺使这些结论打了折扣,这也再次强调了性。⑤这些研究中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5~40个月,明显优于未行新辅助化疗的进展期患者。⑥化疗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方面,大部分患者均可耐受,提示新辅助化疗可在门诊安全进行。&&&&&&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随着临床分期手段、化疗药物/方案的不断改进,对手术看法的逐渐统一,一些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已证实了新辅助化疗在治疗中的作用。ECF方案(表柔比星+顺铂+5-FU)首先在转移性和局部进展、无法切除的病例中证实了其疗效,无论在有效率还是生存期方面都要优于FAMTX(5-FU+多柔比星+甲氨蝶呤+亚叶酸钙),这也促使该方案被考虑应用于新辅助化疗模式。&&&&&& 新辅助化疗中第1项获得阳性结果的是可称为本领域里程碑的MAGIC研究,其试验组术前和术后各行3周期ECF方案化疗,对照组为单纯手术组,研究对象为和胃与食管交界部癌患者。由于研究中没有常规应用超声胃镜和腹腔灌洗细胞学检查,患者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受到质疑。试验组中86%的患者完成了新辅助化疗,耐受良好;92%的患者接受了手术,其中69%的患者获得了根治性切除,单纯手术组的切除率为66%;两组间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测量病理标本中肿瘤大小为判定依据,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手术组,随机分到化疗组的患者总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36%比23%)。由于此项临床研究的结果证实了新辅助化疗的确切疗效,自2008年开始作为一级证据被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治疗指南所推荐。&&&&&& 新辅助化疗领域的第2项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是法国的FFCD9703研究,224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术前化疗应用5-Fu+顺铂,2~3周期)和对照组(单纯手术);如果术前化疗有效,则推荐术后继续该方案化疗。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84%和7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4%和19%,总生存率分别为38%和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但这些试验也存在一些问题:两项研究中都包括了远端和胃与食管交界部癌,而这两种癌症在生物学行为上是否为同类尚没有定论,更重要的是,两项研究缺少统一的术前分期手段(如超声胃镜、腹腔细胞学检查等),使我们无法准确获知患者自术前化疗中获益多少。现有多项新辅助化疗的Ⅲ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仍在进行中,包括瑞士的SAAK研究、荷兰的CRITICS研究、英国的MAGIC-B研究以及日本的JCOG0501研究,这些研究均选用了术后辅助化疗作为对照,其结果有望为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提供更为确切的依据。&&&&&& 我国新辅助化疗研究起步较早,但受限于药物开发及诊疗理念的相对滞后,总体发展较国外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2000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外科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针对进展期新辅助化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7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研究组[术前采用FOLFOX方案(5-FU+亚叶酸钙+奥沙利铂),化疗2~4周期]和对照组(单纯手术)。如果术前化疗有效,则推荐术后继续该方案化疗8~10周期。结果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78%和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分析结果还表明,新辅助化疗使胃上部癌患者获得了更明显的生存获益。在此基础上,北京地区8家大型综合及专科医疗中心继续开展了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BJSA-01试验),初步研究结果已在200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胃肠道会议上报告。随后,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下,我国开展了覆盖47家大型医疗中心的全国性综合治疗临床研究,目前已结束入组,正在进行后续随访。今年,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牵头、国内20余家单位参与的比较新辅助化疗与辅助化疗的RESOLVE研究也已启动,我们期待着这些研究能更有力地推动我国新辅助化疗研究水平的提高,也希望这些研究结果能为我国进展期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高级别的临床证据。治疗前的分期诊断与流程选择&&&&&& 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获得根治性切除较为困难,因此是新辅助化疗的适宜人群。但因胃本身是空腔脏器及其淋巴结转移的特点等,给目前的常规分期手段如内镜或CT等带来困难,导致对病灶的可切除性及小的腹膜转移等判断尚不能令人满意。另外,病变的组织学类型、肿瘤位置及是否是皮革胃等对预后均有影响,对上述情况的准确判定及划分也会影响研究的最终结果。因此,准确的治疗前分期诊断无疑是合理选择治疗方案的关键。&&&&&& 近年来,诊断性腹腔镜技术得到越来技支撑计划资助下,我国开展了覆盖47家大型医疗中心的全国性综合治疗临床研究,目前已结束入组,正在进行后续随访。今年,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牵头、国内20余家单位参与的比较新辅助化疗与辅助化疗的RESOLVE研究也已启动,我们期待着这些研究能更有力地推动我国新辅助化疗研究水平的提高,也希望这些研究结果能为我国进展期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高级别的临床证据。&&&&&& 一项系统回顾性研究指出:腹腔镜对T分期判断的准确性为84.4%~97.7%,敏感性为50%~80.6%,特异性为100%;对N分期判断的准确性为64.3%~98.9%,敏感性为54.5%~60.8%,特异性为93.8%~100%;对远处转移判断的准确性为85%~98.9%,敏感性为64.3%~94.7%,特异性为80%~100%,其中对腹膜转移的准确性为85%~100%,敏感性为73.7%~98.5%,特异性为83%~100%,对肝转移的准确性为90%~98.1%,敏感性为50%~79%,特异性为93%~100%。可见,应用腹腔镜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分期,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减少了盲目开腹的概率。&&&&&& 对于进展期,腹腔镜探查技术的这种优势很明显,但对于早期,诊断性腹腔镜技术的优势还有待商榷,目前在肿瘤分期时尚无需常规使用腔镜超声技术的证据。另一方面,对于腹腔游离细胞学检查,尽管现有的各大诊疗指南态度不一,但大多数研究结果仍显示,无肉眼可见腹膜转移结节的腹腔游离细胞学阳性率可达20%~30%,而这部分患者的腹腔复发率较高,预后较差。因此,重视腹腔游离细胞学检查、准确区分出腹腔游离细胞学阳性的假局部进展期患者对于新辅助化疗的选择至关重要。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 评价化疗效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与治疗前分期一样,现有报道中应用较多的增强CT、上消化道造影、胃镜等尚难达到精确的疗效评估。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WHO评估标准及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则仅能从形态学角度对肿瘤变化进行评估,在临床实践中无法做到疗效的早期评价,也无法与病理评估进行良好的匹配,故而在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有较大局限性。近年来,由于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CT及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在代谢成像及时效性方面的巨大优势,其在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引起学界的关注。可以预见,结合了传统形态学评价、新兴的功能学评价以及更为个体化的分子生物学评价的综合立体疗效评价标准,将是未来新辅助化疗诊疗流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展望&&&&&& 尽管迄今为止有关新辅助化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报道有限,但新辅助化疗对患者的益处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这种治疗模式已经被NCCN治疗指南推荐在临床中应用。而新型化疗及靶向药物的出现,腹腔镜和功能影像(如PET、MRI水成像等)新型技术的应用及推广,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等均会为新辅助化疗研究提供新的契机。继续进行一些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准确评估治疗前风险、选择最有可能从新辅助化疗中获益的患者以及在术前有限的时间内应用现有高效低毒的新型药物来进一步提高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将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图2影像学显示新辅助化疗疗效。化疗仅1周后,尽管肿瘤形态未表现出明显变化,但功能核磁影像上已看到肿瘤活性出现了明显下降,而在化疗3周后,虽然常规影像中仍能看到溃疡样病变,但功能成像上已看不到肿瘤具有活性的表现。术后病理也证实,经过2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该患者实现了病理完全缓解。
发表于: 19:40
暂无评论,我来发表第一篇评论!
曾辉大夫的信息
曾辉大夫电话咨询
曾辉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近期通话:
今年10月15
现针眼水泡抽液
已手术切除颈部
胰腺尾部占位,
我父亲2013
曾大夫您好,我
肝癌 相关问题
包块无痛性增大
家父!男,70
网上咨询曾辉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曾辉大夫提问
曾辉的咨询范围:
各种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特别在肺癌、食管癌、头颈肿瘤和淋巴瘤的放射治疗方面颇有心得,尤其精通三维适形、立体定向放疗和调强放疗为代表的精确放疗技术,并能灵活地运用化疗,生物治疗及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进行肿瘤的综合治疗。近年来,在腹盆部肿瘤,尤其在肝癌、胰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等肿瘤的综合治疗尤其是放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近2年来在淋巴瘤/白血病的化疗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前位置: &
& 胃癌新辅助化疗的现状与展望
曾辉医生信息页
胃癌新辅助化疗的现状与展望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胃癌新辅助化疗的现状与展望
&&&&&& 在我国,进展期患者仍是胃癌患者群的主体,比例可达80%左右,其治疗效果决定了我国胃癌的总体疗效。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可能根治胃癌的手段,但实际仅限于病变较早的Ⅰ期胃癌,虽然术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85%~95%,但这部分患者在我国胃癌患者中仅占10%~11.5%。而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一般仅为30%~50%,最高不超过60%。目前对胃癌外科治疗已初步达成共识:即如果单纯外科手术无法达到生物学意义上的根治,那么即便扩大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范围,也仍然无法达到根治。因此,积极寻求其他可能根治肿瘤的手段和提高根治性切除率是改善胃癌患者预后的两大目标。&&&&&& 根治胃癌的其他手段与整个肿瘤研究包括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诸学科的发展息息相关,但将其应用于临床工作尚待时日。而提高手术的根治性切除率则是我们近期力所能及的,术前采取某些措施使进展期胃癌病变缩小、减少肿瘤及所属淋巴结对周围脏器的侵犯是一个努力的方向,也是新辅助化疗出现的初衷。&&&&&& 乳腺癌实体瘤治疗观念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整个肿瘤治疗领域观念的变革,人们认识到,肿瘤在早期阶段已属于全身性疾病,因此,化疗等全身治疗手段的作用得到重视。肿瘤的复发、转移除了与外科切除及淋巴结清扫彻底与否有关,更主要是由于微转移灶的存在及其进一步生长、增殖。虽然联合术后辅助化疗显示出了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但其对进展期胃癌总体疗效的改善仍难以令人满意,而且处于一个非常盲目的阶段。在切除原发肿瘤后进行的辅助化疗,即便根据肿瘤病期选择进行,亦难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对胃癌化疗个体化目标的追求也是促使胃癌领域开展新辅助化疗的原因之一。新辅助化疗在理论上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①与单纯手术相比提高了患者化疗的耐受性;②使肿瘤缩小、分期降低,可提高手术的根治性切除率;③可测病灶的存在提供了活体药敏检测的依据;④使术前可能存在的微转移灶获得早期治疗;⑤筛选化疗过程中病情进展的患者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而新辅助化疗的风险则体现在:①化疗期间病情出现进展;②化疗不良反应导致手术延迟;③增加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的潜在风险。
图1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癌基本诊疗流程(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胃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一些报道提示,胃癌术前化疗可使肿瘤体积变小,使原本无法手术切除的胃癌转为可切除。Ⅱ期临床试验研究发现,新辅助化疗能够使剖腹探查无法切除的胃癌获得40%~50%的再切除率。再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4个月,而无法切除的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期<6个月。这些结果也促进了对可切除胃癌的新辅助化疗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关于可切除胃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报道,多为联合用药,方案均来自胃癌辅助化疗的经验。所用药物多以5-氟尿嘧啶(5-Fu)为主,加上多柔比星、丝裂霉素(MMC)以及亚硝脲类或顺铂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其中以FLEP(5-Fu+亚叶酸钙+依托泊苷+顺铂)最多见,其他方案如EAP(依托泊苷+多柔比星+顺铂)等也有较多的应用。这些研究多为Ⅰ、Ⅱ期临床试验,共存的一些问题可能使研究结果产生偏倚,难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大部分研究中治疗前肿瘤分期不够准确,“可切除”、“局部进展期”等分期所用的标准和手段差别较大;化疗方案、药物应用方式及新辅助化疗后辅助化疗的使用等在各研究中有所不同;手术方式不统一,“根治性切除”的定义在各报道中也有差别;另外,这些研究普遍缺乏详细和标准化的组织病理学疗效评估。&&&&&& 尽管如此,分析当时的一些临床试验结果还是可以总结一些有关胃癌新辅助化疗的经验:①新辅助化疗可减少局部肿瘤体积(降期)以提高随后根治性切除的可能性,消除或延缓系统性转移,从而延长患者无病生存和总生存时间。②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通常预示着是否能够提高根治性切除率,但对临床疗效的客观评估是比较困难的,术前分期难以达到精确。大部分作者是以WHO的TNM分期为标准,通过内镜和CT检查来评估临床疗效,但这些分期手段在测量肿瘤二维大小及区分可见肿瘤与瘢痕方面存有缺陷,也难以排除存在腹腔微转移等不适合入组的患者。③组织病理学疗效评估标准中的完全缓解(pCR,即切除标本未见肿瘤)是新辅助化疗一个最为可信的疗效指标。但胃癌患者获得pCR较少,提示化疗方案有待改进。④少数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结果提示,局部进展期胃癌行新辅助化疗者较未行者根治性切除率明显提高。但术前分期准确性的欠缺使这些结论打了折扣,这也再次强调了性。⑤这些研究中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5~40个月,明显优于未行新辅助化疗的进展期患者。⑥化疗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方面,大部分患者均可耐受,提示新辅助化疗可在门诊安全进行。&&&&&&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胃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随着临床分期手段、化疗药物/方案的不断改进,对胃癌手术看法的逐渐统一,一些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已证实了新辅助化疗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ECF方案(表柔比星+顺铂+5-FU)首先在转移性和局部进展、无法切除的胃癌病例中证实了其疗效,无论在有效率还是生存期方面都要优于FAMTX(5-FU+多柔比星+甲氨蝶呤+亚叶酸钙),这也促使该方案被考虑应用于新辅助化疗模式。&&&&&& 胃癌新辅助化疗中第1项获得阳性结果的是可称为本领域里程碑的MAGIC研究,其试验组术前和术后各行3周期ECF方案化疗,对照组为单纯手术组,研究对象为胃癌和胃与食管交界部癌患者。由于研究中没有常规应用超声胃镜和腹腔灌洗细胞学检查,患者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受到质疑。试验组中86%的患者完成了新辅助化疗,耐受良好;92%的患者接受了手术,其中69%的患者获得了根治性切除,单纯手术组的切除率为66%;两组间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测量病理标本中肿瘤大小为判定依据,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手术组,随机分到化疗组的患者总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36%比23%)。由于此项临床研究的结果证实了新辅助化疗的确切疗效,自2008年开始作为一级证据被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治疗指南所推荐。&&&&&& 胃癌新辅助化疗领域的第2项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是法国的FFCD9703研究,224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术前化疗应用5-Fu+顺铂,2~3周期)和对照组(单纯手术);如果术前化疗有效,则推荐术后继续该方案化疗。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84%和7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4%和19%,总生存率分别为38%和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但这些试验也存在一些问题:两项研究中都包括了远端胃癌和胃与食管交界部癌,而这两种癌症在生物学行为上是否为同类尚没有定论,更重要的是,两项研究缺少统一的术前分期手段(如超声胃镜、腹腔细胞学检查等),使我们无法准确获知患者自术前化疗中获益多少。现有多项胃癌新辅助化疗的Ⅲ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仍在进行中,包括瑞士的SAAK研究、荷兰的CRITICS研究、英国的MAGIC-B研究以及日本的JCOG0501研究,这些研究均选用了术后辅助化疗作为对照,其结果有望为胃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提供更为确切的依据。&&&&&& 我国胃癌新辅助化疗研究起步较早,但受限于药物开发及诊疗理念的相对滞后,总体发展较国外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2000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外科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针对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7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研究组[术前采用FOLFOX方案(5-FU+亚叶酸钙+奥沙利铂),化疗2~4周期]和对照组(单纯手术)。如果术前化疗有效,则推荐术后继续该方案化疗8~10周期。结果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78%和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分析结果还表明,新辅助化疗使胃上部癌患者获得了更明显的生存获益。在此基础上,北京地区8家大型综合及专科医疗中心继续开展了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BJSA-01试验),初步研究结果已在200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胃肠道会议上报告。随后,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下,我国开展了覆盖47家大型医疗中心的全国性胃癌综合治疗临床研究,目前已结束入组,正在进行后续随访。今年,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牵头、国内20余家单位参与的比较新辅助化疗与辅助化疗的RESOLVE研究也已启动,我们期待着这些研究能更有力地推动我国胃癌新辅助化疗研究水平的提高,也希望这些研究结果能为我国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高级别的临床证据。治疗前的分期诊断与流程选择&&&&&& 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胃癌获得根治性切除较为困难,因此是胃癌新辅助化疗的适宜人群。但因胃本身是空腔脏器及其淋巴结转移的特点等,给目前的常规分期手段如内镜或CT等带来困难,导致对病灶的可切除性及小的腹膜转移等判断尚不能令人满意。另外,病变的组织学类型、肿瘤位置及是否是皮革胃等对预后均有影响,对上述情况的准确判定及划分也会影响研究的最终结果。因此,准确的治疗前分期诊断无疑是合理选择治疗方案的关键。&&&&&& 近年来,诊断性腹腔镜技术得到越来技支撑计划资助下,我国开展了覆盖47家大型医疗中心的全国性胃癌综合治疗临床研究,目前已结束入组,正在进行后续随访。今年,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牵头、国内20余家单位参与的比较新辅助化疗与辅助化疗的RESOLVE研究也已启动,我们期待着这些研究能更有力地推动我国胃癌新辅助化疗研究水平的提高,也希望这些研究结果能为我国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高级别的临床证据。&&&&&& 一项系统回顾性研究指出:腹腔镜对T分期判断的准确性为84.4%~97.7%,敏感性为50%~80.6%,特异性为100%;对N分期判断的准确性为64.3%~98.9%,敏感性为54.5%~60.8%,特异性为93.8%~100%;对远处转移判断的准确性为85%~98.9%,敏感性为64.3%~94.7%,特异性为80%~100%,其中对腹膜转移的准确性为85%~100%,敏感性为73.7%~98.5%,特异性为83%~100%,对肝转移的准确性为90%~98.1%,敏感性为50%~79%,特异性为93%~100%。可见,应用腹腔镜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分期,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减少了盲目开腹的概率。&&&&&& 对于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探查技术的这种优势很明显,但对于早期胃癌,诊断性腹腔镜技术的优势还有待商榷,目前在肿瘤分期时尚无需常规使用腔镜超声技术的证据。另一方面,对于腹腔游离细胞学检查,尽管现有的各大诊疗指南态度不一,但大多数研究结果仍显示,无肉眼可见腹膜转移结节的腹腔游离细胞学阳性率可达20%~30%,而这部分患者的腹腔复发率较高,预后较差。因此,重视腹腔游离细胞学检查、准确区分出腹腔游离细胞学阳性的假局部进展期患者对于新辅助化疗的选择至关重要。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 评价化疗效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与治疗前分期一样,现有报道中应用较多的增强CT、上消化道造影、胃镜等尚难达到精确的疗效评估。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WHO评估标准及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则仅能从形态学角度对肿瘤变化进行评估,在临床实践中无法做到疗效的早期评价,也无法与病理评估进行良好的匹配,故而在胃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有较大局限性。近年来,由于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CT及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在代谢成像及时效性方面的巨大优势,其在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引起学界的关注。可以预见,结合了传统形态学评价、新兴的功能学评价以及更为个体化的分子生物学评价的综合立体疗效评价标准,将是未来新辅助化疗诊疗流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展望&&&&&& 尽管迄今为止有关胃癌新辅助化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报道有限,但新辅助化疗对患者的益处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这种治疗模式已经被NCCN治疗指南推荐在临床中应用。而新型化疗及靶向药物的出现,腹腔镜和功能影像(如PET、MRI水成像等)新型技术的应用及推广,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等均会为胃癌新辅助化疗研究提供新的契机。继续进行一些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准确评估治疗前风险、选择最有可能从新辅助化疗中获益的患者以及在术前有限的时间内应用现有高效低毒的新型药物来进一步提高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将是今后胃癌研究的主要方向。
图2影像学显示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化疗仅1周后,尽管肿瘤形态未表现出明显变化,但功能核磁影像上已看到肿瘤活性出现了明显下降,而在化疗3周后,虽然常规影像中仍能看到溃疡样病变,但功能成像上已看不到肿瘤具有活性的表现。术后病理也证实,经过2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该患者实现了病理完全缓解。
给曾辉医生留言:
给曾辉医生的留言列表
&&&&liqdfroin123&& 00:00
提问:纵隔大b淋巴瘤治愈的标准
所患疾病:
纵隔大b淋巴瘤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患者男,16岁,7月发病在湖南省肿瘤医院确诊,4期b,ipi2分,右上肺有巨型肿块,petct显示有大量坏死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r-chop方案,6疗程效果明显。肿块小了一半,放疗五周,petct显示肿块6×8cm
,suv2.4,为坏死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放疗科说可治可不治,内科说须治,肿块内恐有残留预后差,请问该听谁的,另外坏死的肿块将如何变化
医生回复:&&&&&&&& 00:00
大肿块 ,就是化疗后 CR (完全消失),也需要补充放疗。具体治疗,可以来武汉找我。
&&&&xiaaimingzi&& 00:00
提问:肝硬化病人得了子宫癌能治吗
所患疾病:
恶性子宫瘤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肝硬化四年 血小板减少
湖南中医学院 湖南省湘雅医院 湖南省肿瘤医院
都不敢手术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在湖南省中医学院保肝治疗 血小板稍微好转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哪家医院能切除子宫
医生回复:&&&&&&&& 00:00
因内科情况不能手术的,就做放疗。化疗视情况而定。具体可以来武汉找我。
&&&&guocy20sen&& 00:00
提问:包皮过长手术后
伤口久不愈合
所患疾病:
伤口久不愈合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男 40岁,身体状况良好
4年前包皮切除后
伤口久不愈合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经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
临床诊断:阴茎癌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求医治之法
医生回复:&&&&&&&& 00:00
也许是癌性溃疡,看局部淋巴结(腹股沟等)有无转移依据,可能需要再次手术。之后需要做放疗 。也可以单纯根治性放疗。抗感染之后行放疗。本人治疗过多例这样的患者。
&&&&zhd2895hnet&& 00:00
提问:中分鳞化细胞癌
所患疾病: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4级B,天津肿瘤总医院就诊。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确定病情后回家治疗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有没有好的办法,能治愈吗
医生回复:&&&&&&&& 00:00
直接放疗(体外与腔内结合) ,视身体情况再决定加化疗与否。
&&&&nvh7031aizi&& 00:00
提问:CIK免疫治疗是否需要连续做
所患疾病:
肺腺癌2a,术后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肺腺癌2a,术后。2010年10月在贵院做完了四疗程化疗,和一疗程CIK免疫治疗。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今年一月第一次复查,除白血球偏低外其他均正常。目前正在贵院做CIK免疫治疗。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大夫:CIK做几个疗程为好?是否需要连续做?
医生回复:&&&&&&&& 00:00
CIK ,管的时间较短。费用较贵。分期是按 2002年还是2009年标准建议把手术记录情况附上,也许需要补充放疗 。再者具体化疗方案也附上。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再做。但觉得意义不大。如没有放疗指怔的话(病情不需要或需要但已经错失放疗时机的话)。定期随访观察。维持治疗目前还有争议。也可以再补充2个疗程的化疗。
曾辉医生尚未开通网上咨询服务。 。也可以给医生留言(但此处不保证医生能及时给您回复)。
如果您很熟悉并信任
曾辉 医生,或者
曾辉 医生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您希望尽快得到
曾辉 医生的服务,请填写您对该医生的留言,我们会尽快联系该医生,并尽早帮
曾辉 医生开通网上咨询服务。 您的留言申请不仅给您带来方便,也会使更多患者受益。
直接给医生留言,请详细描述您的问题。
您的联系方式:
请留下您的有效联系方式,便于医生回复后我们及时通知您。
患者 liqdfroin123 给留言
提问:纵隔大b淋巴瘤治愈的标准
所患疾病:
患者 xiaaimingzi 给留言
提问:肝硬化病人得了子宫癌能治吗
所患疾病:
患者 guocy20sen 给留言
提问:包皮过长手术后
伤口久不愈合
已开通网上诊室同专业医生
该院同科室医生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未经本站授权,请勿转载本站内容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法务支持:北京广霁律师事务所
公司总机:010-6912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乳腺癌化疗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