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耳塞把耳朵听力下降怎么办撑大之后对听力会有影响吗

工作时噪声很大戴防噪声耳塞,时间长了会影响听力吗,不戴会怎么样。_百度知道
工作时噪声很大戴防噪声耳塞,时间长了会影响听力吗,不戴会怎么样。
提问者采纳
这是因为耳塞插入过深,使用防噪音耳塞通常是安全的,应按照说明书正确佩带,疼痛或细菌感染,并推向耳鼓导致疼痛,且耳塞应经常用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洗,请先将耳塞搓细并插入预好的理想位置,但必须预防一些长期使用可能出现的潜在危险,防噪音耳塞也有可能成为是耳炎的激发因素,泡沫类型的耳塞通常都是用完即可丢弃的,应慢慢地将耳塞旋出而不是强拉出来。然而。长期使用耳塞导致耳垢在耳塞插入耳道的同时被推进中耳,拔出耳塞时为了避免耳鼓受挤,潮湿的环境下,这能造成耳鸣, 因为在温暖的。然而。反之亦然,当耳塞完全膨胀后最好不再往里推,减弱听觉最好适当地使用耳塞。为了避免这个危险。 耳垢过多的使用者应更小心地使用耳塞, 而且将其泡在水里弄干后可能会失去慢回弹的特性。此外,许多细菌会繁殖得更旺盛:插入耳塞的时候会导致中耳的气压上升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耳塞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看你有没有放音乐了,背景越吵入耳听歌越伤
会影响以后的听力。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经常用耳麦听歌,对耳朵损伤有多大?
经常用耳麦听歌,对耳朵损伤有多大?
09-03-17 & 发布
可能会引起听力下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旅游爱好者和体育达人
有,长时间戴尔买,可以影响听觉系统,甚至造成耳鸣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觉得耳麦的话听起来就比较有感觉,毕竟是裹起来,受到外界杂音的干扰自然少一点;而且耳麦的低音往往比较好,感觉音乐环绕在脑袋上空,这种是耳塞没有的。但是我个人认为,价位较低的话还是耳塞好一些,声音比较清晰,而且也比较方便;如果是便宜的耳麦往往声音很混浊,根本听不清楚。要自己衡量一下啦,我觉得较好的耳塞比普通的耳麦好。另外,耳麦对耳朵的损伤较小。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少用耳麦听歌,声音一定要放小些.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也不是越小越好,,,每个人的都不大一样的,,你可以试着来,,,以听一会儿,取下耳机后耳朵无不适为宜,,,,,, 但,,不管你有没有找到合适的音量,,,,用耳机听都对耳朵 有损伤的,,,平时要注意,不能长时间用,,,,损伤是不可逆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如果要听耳机,最好每次听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声音不超过60分贝,这样对听力影响才不会很大。否则随着时间延长、声音的增大,对听力会产生无形的损伤,这种损伤不是突发性的,是逐渐演变的过程,很可能过个5年、10年、20年,才会逐渐显现,例如无噪音接触史的正常人,一般在70岁前后听力下降,如有接触史的人,则可能四五十岁就开始渐渐听不清楚。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会引起耳鸣 耳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影响大脑神经,而且损伤听力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长期会使听力下降,严重会耳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使用耳塞的确对我们的听力有影响,而且视你的使用时间、音量大小而定,程度越高影响越大。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引起听力下降。疼痛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轻者会造成听力下降甚至耳鸣,最严重的可以导致耳聪!所以最好还是不要戴耳机,要带的话也不要每天超过2小时,既然喜欢听音乐,何不买一个好点的功放,不是更好吗?耳机虽然方便,但后果很严重哦!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后果很严重 提防耳机造成听力损伤 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更多生活乐趣的同时,也不免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作为年轻一代最为喜爱的随身听就是其中一类产品,为什么这么说?请往下看。 最近,贵州某高校一毕业生在求职面试时,考官把问题说了3遍她都没有听清楚,结果失去了工作机会。医生诊断,这位学生听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长时间听随身听造成听力疲劳。 目前,大学校园里正流行一种快速提高英语听力的方法,即在睡觉时戴着随身听听英语。一些学生对此趋之若鹜。专家认为,这种做法时间长了会严重损害听力。 类似这样损伤听力的事情在国外也屡见不鲜。 摇滚乐和随身听都伤耳朵 两年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音乐史教授皮特?杰弗瑞博士听完一场摇滚音乐会后,发现乐队爆炸性的演奏让他患上了耳鸣和失眠,他4%的听力受到损伤。于是,皮特一怒之下将乐队告上了法庭。 皮特案件引起美国社会广泛关注。美国医学专家抱怨,美国的娱乐表演越来越吵了。 1998年,美国医疗协会杂志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6至19岁的青少年中,15%的人有听力受损的症状。专家惊呼,美国人比预想的提前了20年开始变聋,听力受损的青少年越来越多,许多40多岁的人的听力状况就和70多岁的人一样。专家认为,导致听力受损的罪魁祸首就是噪音。 除了噪音,随身听也是伤害听力的祸首之一。正常情况下,声音经过一段距离才能到达耳朵,这中间声音中的高频部分已经被空气吸收。如果听随身听,传声器就压在耳朵上,所以耳朵吸收了全部频率的声波,对听力伤害很大。 使用随身听还会造成耳朵在适应较高声音的过程中,对声音层次感觉的灵敏度降低。既使音量没有改变,听者也会觉得声音逐渐变小。因此,听者很容易把音量调到使听力可能受到损伤的程度。所以,长时间使用随身听后,应让耳朵休息一会儿,避免听觉疲劳。 运动最好也别用随身听。因为有氧运动使得血液流向四肢,内耳更容易受到高声的伤害。瑞典人做过一项研究,证明进行有氧运动时听随身听对听力的伤害比平时增加一倍。 附注: 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人耳本身对突然巨大的声响具有保护的机制,但是当运动时,会影响这个保护机制的启动,造成听力的损害。 噪音如何伤及听力 声音传进耳朵首先引起耳膜震动。中耳内连接着耳膜的三块骨头(三根听小骨)把震动传给内耳的耳蜗。 耳蜗充满液体,与感受声音频率的发(毛)细胞相连,发细胞把震动转化为电子信号,传给大脑。感受高频信号的细胞在外耳蜗,感受低频的紧随其后。 大多数人每天都接触达到危险水平的噪音,但一般时间都不长,不会造成听力损害。听力损害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如果长期接触噪音,尽管每次时间很短,也会造成听力下降。 乐器和电钻一样,同样可能伤害听力,演奏者和听众都得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研究表明,令人愉悦的音乐造成的听力损害较轻,但长期接触高分贝的声音,不管是音乐还是噪音,都会造成听力损伤。噪音能引发的感觉神经听力损伤发生在内耳,当高能量声波震荡耳蜗内的液体时,会过度刺激并引起发细胞死亡。 对此,专家形象地打了个比方,当我们听音量高达110分贝的摇滚乐时,如果我们能给发细胞拍照,那场景就像用大□子在麦田里滚压,发细胞就是那些可怜的麦子。当负责接听某一频段声音的发细胞受损后,该频段的声音就听不见了。 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人们在接触音量较高的音乐后,会出现「临界值提高」(听力阈值提高)的现象,即以前听见的低音现在听不见了。专家建议听完热烈的音乐会后用如下方式来测试一下听力:听音乐会之前,把收音机的音量调至刚刚能听清楚的位置。听完音乐会后,再次打开收音机,看看是否仍然能听清楚该位置的声音。如果不能,那么说明你受到了短期的听力损伤,要赶快去看医生。 人们在交通繁忙的街道上听随身听时,为把周围的噪音盖住,往往把音量调得很高,所以专家建议不要在大街上使用随身听,如果非听不可,建议使用封闭式或耳塞式耳机。 专家还建议,在噪音环境下,比如听摇滚音乐会时,要戴上抗噪音耳塞,以防止损伤发细胞。经常听音量较高的音乐或接触噪音的人应当定期检查听力,如果是暂时性的听力损伤,定期检查能够保证受伤的耳朵得到及时治疗。 1 数据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受试者为山西医科大学95级在本院的实习生140人280耳,其中男60人,女80人,年龄21岁~25岁,平均年龄23.7岁。受试者均符合以下条件:1无任何耳科疾病史、家族史; 2无耳毒性用药史;3无耳外伤史;4无耳源性并发症及眩晕史;5主诉无听力障碍。其中使 用耳塞型耳机102人(实验组),主要通过耳塞型耳机自学英语、收听电台新闻、音乐等节目。根据每天使用耳机时间又将实验组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实验1组从大学1年级到4年 级每天使用耳塞型耳机在1h以下者41人,收听时间0.60h±0.21h, 实验2组每天收听1.0h~2.5h者61人,收听时间1.87h±0.55h。不使用耳塞型耳机的38人为对照组。 1.2 方法:全部受试者在隔声室内进行测试。隔声室符合ISO8253之规定,按照GB7583-87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纯音听力计为FA-18型临床诊断听力计(仪器已按GB4854-84进行零级校正)。测试频率为250Hz、500Hz、1000Hz、2000Hz、3000Hz、4000Hz、6000Hz和8000Hz,声强档次为2.5dBHL。如果测试的气导听阈值在25dBHL以上时,则加试骨导,并再进行此频率的韦伯试验。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 2 结果 结果显示:使用耳塞型耳机者全频段听阈均有提高,与非使用者 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且短时间使用者与长时间使用 者之听阈 除250Hz外,其它频率均有差异(P<0.01)。提示:使用耳塞型耳机可导致噪声性听力下降。 3 讨论 3.1 从表1可见,实验组在8个频率的平均气导听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0.001 )。且实验组4000Hz以上高频区听阈升高幅度明显大于低频区。收听耳塞型耳机1h~2.5h者听阈较<1h者除250Hz外, 其它各频率均有差异(P<0.01),说明使用耳机时间越长听力损害越严重。 3.2 常接触噪声可引起4000Hz的听力首先下降〔1〕。通过观察认为:过量的、非噪声的刺激也可以引起耳蜗的损害,造成噪声性听力下降。其原因可能是耳蜗器官受到长期、过量的刺激后,细胞组织代谢紊乱,供血、供氧不足,致使其末梢感受器损害。本组测试证明:过量刺激不仅仅首先损害4000Hz这个频率,也可以损伤其它高频区。问题的严重性在于由于受损的是高频区的非语言频率区,因而受损者常无自觉听力障碍,贻误最佳的治疗时机〔1〕。该部分听力受损者在隔声室做堵耳试验,结果有13. 2%的人有耳鸣存在,有的呈金属撞击声,有的为喷气声,有的为铃声等等。而此人群已往未觉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城市环境嘈杂之故。在校大学生为一特殊的青年群体,由于学业任务较重,外界的娱乐接触 、信息接受很少,在学校环境的制约下,仅依靠使用耳塞型耳机接受外界信息及学习外语,致使耳蜗长期受刺激,导致噪声性听力下降。其问题之严重应引起学生、家长、社会及有关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虽然以上使用了较多的专业用语,有些难懂,但我们只需要知道一点:使用耳塞的确对我们的听力有影响,而且视你的使用时间、音量大小而定,程度越高影响越大。因此小编不得不在此告诫各位,慎用耳塞,注意音量!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看你用什么耳麦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听力会下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会使听力下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无论多大长时间听歌都会对耳朵有损伤 ,长期听歌耳鼓要长期振动 建议每天不超过2小时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影响你的听力,以后要多注意啊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分贝,分贝是声压级的大小单位(符号:db),声音压力每增加一倍,声压量级增加6分贝。1分贝是人类耳朵刚刚能听到的声音,20分贝以下的声音,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它是安静的,当然,一般来说15分贝以下的我们就可以认为它属于&死寂&的了。20-40分贝大约是情侣耳边的喃喃细语。40-60分贝属于我们正常的交谈声音。60分贝以上就属于吵闹范围了,70分贝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很吵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90分贝以上就会使听力受损,而呆在100-120分贝的空间内,如无意外,一分钟人类就得暂时性失聪(致聋)  听MP3的音量最好控制在60分贝左右,最高不超过80分贝,以感觉舒适悦耳为宜。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伤害大脑 影响听力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噪音對人類聽覺器官的影響大致可分為兩類情況。一種是在噪音環境下出現的聽力疲勞,即聽覺受強噪聲的損害,當離開噪音環境,在安靜的地方耳朵里仍嗡嗡作響,就是耳鳴。耳鳴反過來掩蓋聽力,此時如果互相交談,則聽不清說話聲,待過一段時間后,耳鳴消失,聽力即能恢复,這就是聽力疲勞現象。聽力疲勞是一種暫時性的病理生理現象。另一種情況是長時間在強烈的噪音環境下工作,聽神經細胞在噪音的刺激下,發生病理性損害及退行性變化,就使暫時性聽力下降變為永久性聽力下降,叫做噪音性耳聾。噪音性耳聾進展緩慢,在耳聾的初期很少有人自己能感到耳聾,往往在耳聾發展到晚期,聽說話都感到困難時才發現。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耳機使用過多影響聽力  戴春富指出,目前在青少年中噪音性聽力損傷正呈逐漸上升趨向,因為青少年熱衷使用的耳機,就是非常突出的一種噪音來源。  青少年聽mp3,往往是為了追求聽覺享受和快感,刻意把聲音開得很大,不知不覺地對聽力帶來損害。而噪音對聽力的損害與聲音的強度大小和接觸時間成正比。根據國外研究,如果要聽耳機,最好每次聽的時間不超過20分鍾,聲音不超過60分貝,這樣對聽力影響才不會很大。否則隨著時間延長、聲音的增大,對聽力會產生無形的損傷,這種損傷不是突發性的,是逐漸演變的過程,很可能過個5年、10年、20年,才會逐漸顯現,例如無噪音接觸史的正常人,一般在70歲前后聽力下降,如有接觸史的人,則可能四五十歲就開始漸漸聽不清楚。  大量事實已經提供了實證。美國二戰退伍的老兵,剛從戰場回來時聽力都沒有什麼變化,但后來的若干年中,與在國內生活、沒有參戰的同齡人相比,他們的聽力下降速度明顯加快,這就是早年接觸槍炮噪聲的遺害。如果年輕人不改變現在的陋習,這一悲劇將來也會重演。根據美國的調查,有1%的學齡人口出現了某種程度的噪音性聽力損傷,而在6至19歲的青少年中,有12.5%有單耳或雙耳出現了聽覺範圍的變動。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会听力下降,造成耳鸣.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长时间戴耳麦,可以影响听觉系统,甚至造成耳鸣,引起听力下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可能会引起听力下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觉得经常听的话,还是要控制好音量,最好不要太大,另外一个小时,要休息一会,只要掌握好了,控制好音量,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觉得耳麦的话听起来就比较有感觉,毕竟是裹起来,受到外界杂音的干扰自然少一点;而且耳麦的低音往往比较好,感觉音乐环绕在脑袋上空,这种是耳塞没有的。但是我个人认为,价位较低的话还是耳塞好一些,声音比较清晰,而且也比较方便;如果是便宜的耳麦往往声音很混浊,根本听不清楚。要自己衡量一下啦,我觉得较好的耳塞比普通的耳麦好。另外,耳麦对耳朵的损伤较小。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會,會有影響.聽力會下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听力下降长时间大分贝刺激耳朵数年后会耳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轻微的可以引起听力下降。严重的会使你的耳膜受损,导致耳聋!前一段时间就有一个小伙子在火车上用耳麦连续听了8小时的音乐,结果下车后耳聋!(新闻有报道)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如果要不妨碍其他人的话,建议用耳麦,这样对鼓膜伤害小一点。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并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锤骨、镫骨和砧骨三块小骨相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经转为神经能,这样声音的信息就传到了大脑。长时间听耳机,声压直接进入耳内,集中地传递到很薄的鼓膜上,没有一点缓冲的余地,这样就刺激了听神经的末梢,刺激的冲动引起听神经的异常兴奋,极容易造成听觉疲劳。还会造成一些全身性的不良影响,主要症状有耳鸣、轻度听力下降、重听以及耳朵稍感疼痛等,也曾有过爆聋的病例;一些学生还会出现头晕脑涨,注意力不易集中,思维和反应的灵敏性以及记忆力减退,还会变得烦躁不安、缺乏耐心。对于戴耳机骑车的朋友还会影响交通安全。听力损害是无法恢复的,所以我们千万不可忽视。正确使用耳机要注意:音量掌握在以能听清楚为佳,时间每天最多不超过1小时,发现有耳鸣和听力下降,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并停止使用耳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经常用耳麦会影响到听力的在耳机的各项参数中,有一个频响范围的参数,例如20~20000Hz,它表示耳机可以表现出来的声音的频率范围,跟对人耳的伤害没什么关系,因为频率过低或过高的声音,人耳是听不见的。 还有一个灵敏度(声压级)的参数,例如115dB/mw(分贝/毫瓦),这个表示耳机对音频信号的灵敏度,理论上应该是值越高耳机越灵敏,即用在随身听等小输出功率的设备上时,越容易发声(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还要考虑耳机的阻抗问题),所以这个参数和对人耳的伤害也没什么关系。 要保护耳朵,楼主用耳机的时候不要开很大的音量就行咯^_^ 下面介绍一下分贝的知识,仔细看哦! 适宜的生活环境不应超过4 5 分贝,不应低于1 5 分贝。 按普通人的听觉 0 -2 0 分贝 很静、几乎感觉不到。 2 0 -4 0 分贝安静、犹如轻声絮语。4 0 -6 0 分贝一般。普通室内谈话6 0 -7 0 分贝吵闹、有损神经。7 0 -9 0 分贝很吵、神经细胞受到破坏。 9 0 -1 0 0 分贝 吵闹加剧、听力受损。 1 0 0 -1 2 0 分贝难以忍受、呆一分钟即暂时致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后果很严重 提防耳机造成听力损伤 专家还建议,在噪音环境下,比如听摇滚音乐会时,要戴上抗噪音耳塞,以防止损伤发细胞。经常听音量较高的音乐或接触噪音的人应当定期检查听力,如果是暂时性的听力损伤,定期检查能够保证受伤的耳朵得到及时治疗。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会影响听力,建议你一天使用時間最好不要超过3小时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如果是聋子,基本上没有什么损伤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會影響聽力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肯定是对听力有损害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轻的可以引起听力下降,严重可以导致耳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打手机用耳麦,乘车走路都在听mp3,晚上还要塞着耳机进入梦乡,网吧里戴着耳机打游戏一战就是几个小时,常泡迪厅鼓点重低音震耳欲聋……耳科专家向全社会发出呼吁:过多使用耳机、经常泡舞厅会让青少年出现噪音性听力损伤,这种听力下降往往不易察觉,但若干年后一旦发病,不仅很难找到合适药物治疗,连助听器也不易配合使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使用过多影响听力诱发中耳炎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最近我经常带着耳麦上网听歌看电影,但当我晚上休息时,我的耳朵上总感觉蒙了一层薄膜,很不舒服。这两天我只好不是那么经常去上网了,才感觉听觉才恢复了一些。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会使耳膜震坏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耳朵痛。。。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经常用耳麦听歌,对耳朵有损伤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时间长了会造成耳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 | | | |
戴耳机对听力有什么影响
每天不能超过几个小时 哪种耳机最好
11:14:18 来源:豫青网
  外耳有突出的耳轮,收集声波,并将其沿耳道传至鼓膜。鼓膜是薄如棉纸的一层紧张的膜,大小有如小手指的指甲。平常谈话的音波,可使鼓膜发出极轻微的振动,这种振动连显微镜也难看得出,却是进入声音世界的钥匙。
  中耳是位于鼓膜与内耳之间的狭小鼓室,其大小大约为半寸长、四分之一寸宽,充满空气并借咽鼓管与鼻烟部相通,从而保持室内与大气压平衡。室内有连结成链的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从鼓膜连至内耳,以传递鼓膜的颤震。这三块小骨巧妙地连在一起形成环形,接受鼓膜的振动,将音波扩大22倍之后,再由一个名叫&卵圆窗&的小薄膜(镫骨即附着在此膜上)传到内耳,经过一系列的复杂程序,声音由内耳再传递到大脑的听觉中枢,我们就听到了
  声音传入内耳的途径除了前面提到的空气传播外,还有一个途径骨传导,简单地说就是声波通过颅骨的震动传导到内耳从而产生声音。
  研究表明:耳塞式耳机对听觉的损害最大。
  外耳道的长度只有2.5~3.5厘米,当耳塞式耳机塞入外耳道之后,造成了相当狭小的一个&共鸣箱&,声音通过这个&共鸣箱&对鼓膜的刺激强度当然要比不塞入外耳道的耳机要大得多,所以对听觉的损害程度也大得多。
  头戴式耳机的音效是有目共睹的,为了获得与头戴式耳机相同的效果,耳机工程师在设计时利用了人体外耳道的天然构造来形成共振腔以便达到加强音质的目的。例如为了追求强劲的低频效果,耳塞式耳机使用了长长的笛管式防漏音设计,并把耳塞的外形设计成与外耳道形状相贴合的形状,使耳塞与外耳道贴紧,直接利用外耳道作为低音共振腔,这样就能够使我们听到更强劲的低音效果。
  从工艺来讲,这当然是一种巧妙的设计,但这对听觉的伤害却是相当严重的。短期使用时,由于人体具有相当的修复功能,轻度受损的听觉可以及时恢复,使用者不会感觉到明显的听觉损害,但如果听力在2~8周内无法自然恢复,则可能发展为永久性听力损失,可见如果长期使用这样的耳机,那无疑将会使承受听觉受损的风险。
主办:共青团河南省委
版权所有: 豫ICP备号-2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用一只耳机听音乐对听力有害吗
共有 2 位网友向您献上回答啦, 对答案满意?赶快给出你的好评,感谢他们吧!
如果声音分贝超过60就会损伤听力,所以用耳机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值的一半.且不能长时间听,一次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
MP3 影响的不只是一代人的听力
英国某研究机构得此结论,有深圳消费者认为产品说明中应配相关提示
  不论大人孩子,在脖子上挂个小小的MP3,可以随时随地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但听MP3却能导致听力下降!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英国科研机构研究显示,MP3可导致提早30年耳聋。
  记者昨日走访市场后了解到,深圳多数消费者并不相信长时间、大声地听MP3会对听力造成伤害。有生产厂家表示,目前生产MP3尚无国家标准,不会在产品说明中作出会影响听力的相关提示。
  常听MP3听力下降
  读初二的小景最近对MP3已经几乎达到了着迷的程度,小景的妈妈昨天下午带她来到医院,向医生咨询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到小景的听力。通过医生的音叉检查和纯音测试,发现小景的听力已经比常人下降了40分贝。
  据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医生聂国辉博士介绍,与以前中老年人多发突发性耳聋的情况相比,目前40%以上的病人是在校学生,开学之前和放假之初来就诊的尤其集中
如果声音分贝超过60就会损伤听力,所以用耳机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值的一半.且不能长时间听,一次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
MP3 影响的不只是一代人的听力
英国某研究机构得此结论,有深圳消费者认为产品说明中应配相关提示
  不论大人孩子,在脖子上挂个小小的MP3,可以随时随地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但听MP3却能导致听力下降!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英国科研机构研究显示,MP3可导致提早30年耳聋。
  记者昨日走访市场后了解到,深圳多数消费者并不相信长时间、大声地听MP3会对听力造成伤害。有生产厂家表示,目前生产MP3尚无国家标准,不会在产品说明中作出会影响听力的相关提示。
  常听MP3听力下降
  读初二的小景最近对MP3已经几乎达到了着迷的程度,小景的妈妈昨天下午带她来到医院,向医生咨询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到小景的听力。通过医生的音叉检查和纯音测试,发现小景的听力已经比常人下降了40分贝。
  据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医生聂国辉博士介绍,与以前中老年人多发突发性耳聋的情况相比,目前40%以上的病人是在校学生,开学之前和放假之初来就诊的尤其集中,大多都是“耳机族”的听力疾患,最广泛的影响物是MP3,有些病人已严重到引发性耳聋。针对这种情况,聂国辉提醒广大家长,最好对孩子长期佩戴耳机听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内容时,进行一定的时间限制,这对孩子耳朵的健康发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播放器引起听觉下降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听力恶化在多大程度上是由音乐播放器引起的,但业内专家在这方面还是存在相当的顾虑。聂国辉认为,目前医学界所观察到的使用便携播放器给听觉造成的影响可能只是一个开始,而日积月累的噪音侵害的后果要很多年之后才会凸显出来。他还建议,爱听MP3的人最好把音量调低,听一段时间后把耳机取下,轻轻揉一揉,放松一下耳朵。
  消费者多不知情
  记者昨日走访了市内几家家电连锁超市,MP3柜台前人头涌动,前来咨询、购买的消费者络绎不绝。“现在市场上卖的MP3会不会影响听力?”面对记者的提问,销售人员不解地表示,还没听过有消费者投诉说听MP3影响了听力。他还解释说,如果听的效果不好,可能是耳机出现了问题,换个质量好点的耳机就都正常了。
  在MP3的展示台旁不断有消费者过来了解产品情况,其中大部分为年轻人,“对喜欢音乐的年轻人来说,MP3是其他音乐播放器难以取代的。”消费者小吕对记者表示,并没听说过MP3会影响听力,也不相信。他强调说,只要把音量调低应该对听力就没有影响。
  产品说明中无相关提示
  “如果在产品说明中有相关提示性的说明,可能小景的听力就不会下降得这么快。”小景的妈妈认为,使用MP3的大多是学生,还缺乏基本的日常生活常识,如果在购买产品的时候,能读到或了解到相关提示,他们是会认真对待的。记者在家电商场内特意仔细阅读了几款产品的说明书,小小的说明书中除了列明相关技术数据外,没有对MP3如何保护听力的正确使用进行提示说明。
  “听MP3要保证在多少分贝内、连续听多长时间为宜,这些目前国家都没有相关规定,生产厂家也大都执行的是自己的企业标准,但企业标准是参照国家对收录机、CD机的国家标准来执行的。”深圳市某MP3播放器生产厂家总经理潘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不能长时间大声地、毫无节制地用耳机收听音乐,这些都属于日常生活常识,生产厂家完全没有必要在产品说明中特别标出相关使用提示,况且,国家也没有相关强制性规定,要求生产厂家在产品外包装上或说明书中特别注明。他认为,如果生产厂家在包装上面印刷上提示性语言,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心理恐慌。
  他同时指出,市场上销售的MP3产品都是可调节音量的产品,即使是真的会影响听力,也是使用者自己过度用耳造成的,属于使用不当。另外有生产厂家代表透露说,为了防止消费者产生恐慌,一种可连续播放3小时后自动终止放音的MP3播放器也将于近期在深圳面市。
  近日据有关媒体报道,英国听力研究团体DeafnessResearch,近日为其国内1000名16岁至34岁之间的MP3使用者做了一项听力问卷研究,结果发现,一半受访者每天听MP3音乐播放器1小时或以上,有14%受访者一星期平均会用MP3听28个小时以上的音乐。调查又发现,超过三分之一受访者表示有耳鸣现象,显示他们的听觉已经受损。另外,近40%受访者指出,他们并不知道长时间、大声地听MP3会对听力造成很大伤害。有专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青少年长期以高音量听MP3,可能40岁时听力已经衰退,较上一代要提早30年耳聋。晶报
  英国某研究机构得此结论,有深圳消费者认为产品说明中应配相关提示
  不论大人孩子,在脖子上挂个小小的MP3,可以随时随地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但听MP3却能导致听力下降!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英国科研机构研究显示,MP3可导致提早30年耳聋。
  记者昨日走访市场后了解到,深圳多数消费者并不相信长时间、大声地听MP3会对听力造成伤害。有生产厂家表示,目前生产MP3尚无国家标准,不会在产品说明中作出会影响听力的相关提示。
  常听MP3听力下降
  读初二的小景最近对MP3已经几乎达到了着迷的程度,小景的妈妈昨天下午带她来到医院,向医生咨询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到小景的听力。通过医生的音叉检查和纯音测试,发现小景的听力已经比常人下降了40分贝。
  据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医生聂国辉博士介绍,与以前中老年人多发突发性耳聋的情况相比,目前40%以上的病人是在校学生,开学之前和放假之初来就诊的尤其集中,大多都是“耳机族”的听力疾患,最广泛的影响物是MP3,有些病人已严重到引发性耳聋。针对这种情况,聂国辉提醒广大家长,最好对孩子长期佩戴耳机听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内容时,进行一定的时间限制,这对孩子耳朵的健康发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播放器引起听觉下降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听力恶化在多大程度上是由音乐播放器引起的,但业内专家在这方面还是存在相当的顾虑。聂国辉认为,目前医学界所观察到的使用便携播放器给听觉造成的影响可能只是一个开始,而日积月累的噪音侵害的后果要很多年之后才会凸显出来。他还建议,爱听MP3的人最好把音量调低,听一段时间后把耳机取下,轻轻揉一揉,放松一下耳朵。
 消费者多不知情   记者昨日走访了市内几家家电连锁超市,MP3柜台前人头涌动,前来咨询、购买的消费者络绎不绝。“现在市场上卖的MP3会不会影响听力?”面对记者的提问,销售人员不解地表示,还没听过有消费者投诉说听MP3影响了听力。他还解释说,如果听的效果不好,可能是耳机出现了问题,换个质量好点的耳机就都正常了。
  在MP3的展示台旁不断有消费者过来了解产品情况,其中大部分为年轻人,“对喜欢音乐的年轻人来说,MP3是其他音乐播放器难以取代的。”消费者小吕对记者表示,并没听说过MP3会影响听力,也不相信。他强调说,只要把音量调低应该对听力就没有影响。
  产品说明中无相关提示
  “如果在产品说明中有相关提示性的说明,可能小景的听力就不会下降得这么快。”小景的妈妈认为,使用MP3的大多是学生,还缺乏基本的日常生活常识,如果在购买产品的时候,能读到或了解到相关提示,他们是会认真对待的。记者在家电商场内特意仔细阅读了几款产品的说明书,小小的说明书中除了列明相关技术数据外,没有对MP3如何保护听力的正确使用进行提示说明。
  “听MP3要保证在多少分贝内、连续听多长时间为宜,这些目前国家都没有相关规定,生产厂家也大都执行的是自己的企业标准,但企业标准是参照国家对收录机、CD机的国家标准来执行的。”深圳市某MP3播放器生产厂家总经理潘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不能长时间大声地、毫无节制地用耳机收听音乐,这些都属于日常生活常识,生产厂家完全没有必要在产品说明中特别标出相关使用提示,况且,国家也没有相关强制性规定,要求生产厂家在产品外包装上或说明书中特别注明。他认为,如果生产厂家在包装上面印刷上提示性语言,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心理恐慌。
  他同时指出,市场上销售的MP3产品都是可调节音量的产品,即使是真的会影响听力,也是使用者自己过度用耳造成的,属于使用不当。另外有生产厂家代表透露说,为了防止消费者产生恐慌,一种可连续播放3小时后自动终止放音的MP3播放器也将于近期在深圳面市。
  近日据有关媒体报道,英国听力研究团体DeafnessResearch,近日为其国内1000名16岁至34岁之间的MP3使用者做了一项听力问卷研究,结果发现,一半受访者每天听MP3音乐播放器1小时或以上,有14%受访者一星期平均会用MP3听28个小时以上的音乐。调查又发现,超过三分之一受访者表示有耳鸣现象,显示他们的听觉已经受损。另外,近40%受访者指出,他们并不知道长时间、大声地听MP3会对听力造成很大伤害。有专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青少年长期以高音量听MP3,可能40岁时听力已经衰退,较上一代要提早30年耳聋。晶报
  MP3所带来的健康危机
  如名片般大小、携带方便的iPod、MP3随身听,已是上班族通勤时的最佳良伴。也是学生族群的新宠儿。随口问还是大学生的小雅,发现他们班上超过一半的同学,拥有MP3随身听。他们偏爱酷炫外型,最好能挂在身上趴趴走,凸显个人风格,炫耀品味。
  在美国,MP3随身听也荣登最想收到的礼物之首。难怪,这种小型音乐播放器在全球不断狂销热卖。根据统计,去年全球MP3随身听(包括iPod系列)卖出7500万台,台湾的保守估计,已经卖出100万台。
  而且相关商品仍不断求新求变,让音乐无所不在。录音笔、PDA、翻译机、手机......,生活中你能想到的电子产品,都能随时随地传唱音符。甚至搭上健康风潮,最新推出的商品让你跑步时,运动鞋中的小小感应器,透过随身听屏幕告诉你,跑了多远、消耗了多少热量,一举数得。
  你不累,耳朵却累了
  不过,享受音乐愈来愈便利的同时,你可能逐渐陷入无声的危机。今年2月,美国有一群民众向美国法院提出控诉,指控苹果计算机推出的iPod伤害他们的听力。旋即在三月份,美国语言听力协会(ASHA)公布一项调查指出,听力受损与iPod、MP3随身听的流行有关。这项研究针对1031位成人及高中生进行电访,受试者中,成人约有三成、而学生则高达五成出现听力受损的症状,“他们大部份将音量开到最大声,”研究指出。
  坏消息不断传出,迫使苹果计算机即刻推出可限制iPod音量的新软件,供民众免费下载。台湾的情况也不乐观。国泰医院耳鼻喉科医师林俊成发现,愈来愈多学生因听力受损来就医,他们大部份有听MP3随身听的习惯。林口长庚医院耳科主任吴哲民也表示,近年来只要年轻人就医,就一定多问一项“你有没有听随身听?”
  还有一项隐忧值得注意。“边走边听音乐,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吴哲民担心,街道上人车川流,容易忽略疾驶而过的汽、机车,意外可能就此发生。
  当音乐变噪音
  一般人只要暴露在90分贝的噪音中,就会觉得刺耳(一般谈话声约60分贝),美国梅约医学中心提醒,MP3随身听的音量可到120分贝,“听1小时15分就足以伤害听力。”
  噪音对听力的影响是累积的、不易察觉的慢性伤害,林俊成医师提醒,“负责传导声波、位于内耳的绒毛细胞,振坏一个就少一个,不会再长出来。”长期“过量”听随身听,可能出现暂时性听力障碍,此时还能以类固醇等药物治疗,听力会逐渐恢复,吴哲民说,最怕的是有人行为不改,绒毛细胞数量持续下降,“最后只好罢工,”最严重导致永久性失聪,就只能仰赖助听器减少生活不便。
  因此,当你警觉症状出现时,请尽速就医及暂时不听随身听。听力受损的症状有:?耳鸣:当你听到耳朵发出“嗡嗡”声,可能就是耳朵生病了。这表示听神经受伤,异常放电的声音。?感觉耳朵闷闷的。?常听不清楚别人说了什么:你听得到别人说话,却听不清楚谈话内容,常需请对方再讲一次。
  从自制开始
  不想听力受损、又视音乐为精神、活力的泉源,到底该怎么听较正确?专家一致认为,控制聆听的音量及时间、选副好耳机,是最好的预防方法。首先,“音量别超过最大音量的60%,”美国《健康杂志》(Health)建议,若随身听最大音量的刻度是30,最多只能听18。当旁人听到你耳机传来的乐声、或是你戴上耳机后听不到周遭的声音,也表示音量太大。
  且听的时间不要超过一小时。林口长庚医院耳科主任吴哲明本身就是iPod的爱用者,但听过量会影响耳朵,他谨守一天不听超过一小时的原则。“让音乐远离你的床,”吴哲民最常叨念在美国念高中的女儿,她酷爱音乐,常戴着耳机入睡,“人睡着了,耳朵还不断接受刺激,不知不觉中绒毛细胞又损坏了不少。”。
  再者,选择适合的耳机很重要。位于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东部医学中心听力学系主任润斯林克(AndrewReanick )建议,选购时不妨挑能阻绝外在噪音的耳机,以减少因环境噪音而加大随身听音量的机会。
  “头罩式比耳塞式耳机好,”美国西北大学沟通暨障碍科学系教授葛氏特基(DeanGarstecki)提供秘诀,因为耳塞式耳机传出的声波直通内耳,音量较头罩式耳机音量提高6~9分贝,对听力伤害较钜。
  从今天起改变听随身听的习惯吧!享受音乐,也要轻轻宝贝你的耳朵。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耳塞对耳朵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