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厉害还可以继续化疗吗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杨碎胜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分度和处理(转载)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骨髓抑制是其主要的副作用。骨髓抑制不仅延缓化疗的进行而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可能导致并发症而危及患者生命。一些恶性肿瘤患者或许不会很快死于疾病本身,却可能由于骨髓抑制致命。因此,及时发现骨髓抑制并给予相应处理是化疗的重要环节。一、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分度、一般规律及其意义:目前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分度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表1)。以前对红系抑制的关注较少,原因在于贫血的处理相对简单而且见效迅速,输血或输入浓缩红细胞均可。但实际上贫血不仅使患者的组织乏氧导致一般状况差,而且还可能降低放疗或化疗的效果。对粒系抑制而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比白细胞总数更为重要。注意两个关键节点:一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109/L,二是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 。它们分别是3度粒细胞减少和3度血小板减少的临界点,是容易出现并发症的信号,也是需要给予干预的指征。表1 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分度01234血红蛋白(g/L)≥ 110109-9594-8079-65&65& span=&&&白细胞(109/L)≥ 4.03.9-3.02.9-2.01.9-1.0&1.0& span=&&&粒细胞(109/L)≥ 2.01.9-1.51.4-1.00.9-0.5&0.5& span=&&&血小板(109/L)≥ 10099-7574-5049-25&25& span=&&&一般认为,粒细胞的减少通常开始于化疗停药后一周,至停药10-14日达到最低点,在低水平维持2-3天后缓慢回升,至第21-28天恢复正常,呈U型。血小板降低比粒细胞降低出现稍晚,也在两周左右下降到最低值,其下降迅速,在谷底停留时间较短即迅速回升,呈V型。红细胞下降出现的时间更晚。化疗后骨髓抑制的规律具有以下意义:(1)它限定化疗疗程的间隔时间。理论上,化疗应该在最短时间内施以最强剂量,以迅速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但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恢复需要时间,故很多化疗是3-4周进行一次;(2)涉及对2度骨髓抑制的处理。对于3度和4度骨髓抑制必须给予干预已经成为共识,但对于2度骨髓抑制,何时必须干预,何时可以短暂观察则较为困惑。利用上述规律,有助于决策;(3)有助于及早发现骨髓抑制。根据化疗后骨髓抑制的规律后,能及早发现这一问题并行相应处理。化疗后每两天检查一次血常规即可达到这一目的。二、骨髓抑制作用突出的常用化疗药物、病理生理及一般处理原则化疗药物针对的是生长活跃的细胞。除恶性肿瘤细胞外,骨髓造血干细胞、消化道粘膜、皮肤及其附属器、子宫内膜和卵巢等器官或组织的细胞更新亦较快,这是化疗药物导致相应不良反应的组织学基础。可以认为,几乎所有化疗药物都具有骨髓抑制作用,差别仅在于程度而已。在常用化疗药物中,烷化剂(环磷酰胺、氮芥等)和鬼臼毒素(VP16)的骨髓抑制作用较强。在铂类药物中,卡铂的肾脏毒性小于顺铂,但其骨髓抑制的作用强于后者。紫杉醇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过敏反应和周围神经炎,骨髓抑制作用尚不及烷化剂,但多烯紫杉醇(泰索蒂)的骨髓抑制作用较强。拓泊替康的骨髓抑制作用很强,曾与卡铂联合用于大剂量化疗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骨髓动员前的抑制药物。下列“顺口溜”或许有助记忆:顺铂稍弱卡铂强,鬼臼毒素不谦让,紫杉不若烷剂狠,托泊替康堪称王。三、化疗后贫血的处理关于输入浓缩红细胞:输入浓缩红细胞的优点是能迅速提高贫血患者的携氧能力,缺点是存在输血相关的风险。当血红蛋白达到70-80g/L时,绝大多数患者的携氧能力正常。对于化疗患者,如果有明显乏力、气短、心动过速等,有输血指征。如果患者血红蛋白为70g/L,每单位浓缩红细胞可增加10g/L的血红蛋白。关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素,EPO)的应用:EPO是由肝脏和肾脏合成的激素,能调节红细胞的生成。很多化疗药物都不同程度地影响肾功能(尤其是铂类药物),从而引起促红素分泌减少。因此,促红素尤其适用肾功能有损害的患者,或对输血相关风险顾虑过多的患者。用法为促红素150u/kg 皮下注射,每周三次。使用的同时应该补充铁剂和维生素B12 、叶酸等。当血红蛋白高于80g/L或红细胞压积大于40%后应停药。副作用少见。四、化疗后感染的预防及粒细胞减少的处理在化疗前应评价每个病人可能发生粒细胞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年龄越大骨髓功能越低,尽管65岁以上老年人的各种生理功能低下,但研究并未表明老年人无法承受化疗。(2)肝、肾功能障碍会降低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使血药浓度升高、延长,从而增加化疗药物的毒性。(3)肿瘤累及骨髓可导致骨髓储备功能不足,使粒细胞减少症加重、延长。(4)营养不良使机体的修复功能下降。(5)以前的化疗可导致骨髓萎缩或纤维化。(6)同时应用其它药物如抗生素、抗真菌药、磺胺类和别嘌呤醇可抑制骨髓功能的恢复。(7)各种感染由于周围粒细胞的需求量增加、消耗增多,会进一步加重粒细胞减少症。(8)胸骨腰椎和骨盆等部位放疗后也会影响化疗后骨髓功能的恢复。(9)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可引起粒细胞的无效生成,常伴有红细胞及血小板的生成减少。粒细胞减少症的处理重在预防。减少由外源性微生物引起感染的危险性,避免接触新鲜水果、蔬菜、花和其它植物、动物及其排泄物、疫苗接种过的人或患有传染性疾病的病人(如水痘、带状疱疹、及普通感冒等)。医护人员检查病人前必须洗手,严防交叉感染。病人自身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做到饭后漱口及口腔护理,加强大小便后会阴部清洁,每天洗澡。预防皮肤和粘膜的创伤,正确处理伤口。粒细胞减少症性发热的处理应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检查尽可能发现感染病灶或来源;(2)常规进行尿培养、血培养、中心静脉置管或可疑感染部位的培养;(3)肺部影像学检查,每天或隔天检查血常规;(4)经验性应用广谱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更换抗生素;(5)集落刺激因子的应用,A. 治疗性:5-7ug/kg/d,如果按体重平均50kg计算,一般用300ug/d;主要用于3-4度粒细胞减少;在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连续两次大于10×109/L后停药。B. 预防性:3-5ug/kg/d,一般用150ug/d,主要用于此前有过4度骨髓抑制历史的患者,或者为了保障短疗程高密度化疗(如周疗)的进行。通常自化疗结束后48小时开始使用。(6)当化疗引起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时,一般不主张输注白细胞,而推荐使用集落刺激因子。当中性粒细胞小于0.5×109/L,化疗或肿瘤引起骨髓增殖障碍,又有合并严重感染且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时,才考虑输注浓缩白细胞。五、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处理处理血小板减少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血小板低于50×109/L时,应减少活动,预防损伤,避免搬运重物,防治。(2)维持收缩压在18.7Kpa以下,预防颅内出血。(3)避免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和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4)避免肌肉注射等创伤性操作,操作后必须局部按压5-10min以上。(5)一过性血小板减少时可考虑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6)对于成人和多数实体瘤患者,当血小板≤10×109/L时,需预防输注血小板。特别是有出血危险的肿瘤,如、恶性黑色素瘤、膀胱瘩、妇科肿瘤和结直肠肿瘤等,当患者的血小板≤2×109/L时,应考虑输注血小板。实体瘤患者血小板在10×109/L-50×109/L时,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可考虑输注血小板。并预防输血反应。(7)促血小板生长因子。A.rhTPO的用药方法:恶性肿瘤化疗时,预计药物剂量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及诱发出血需要升高血小板时,可于给药结束后6-24h皮下注射,剂量为300U•d-1•kg-1,1次/d,连续应用14d。B.rhIL-11治疗实体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对于不符合血小板输注指征的血小板减少患者,实体瘤患者应在血小板25×109/L-75×109/L时应用rhIL-11。rhIL-11的用药方法:推荐剂量为25-50ug/kg,皮下注射,1次/d,至少连用7—10d,至化疗抑制作用消失或达到共识停药标准。在下一个周期化疗开始前2d及化疗中不得用药。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1:52
杨碎胜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杨碎胜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杨碎胜大夫提问
杨碎胜的咨询范围:
乳房良性疾病的诊治, 乳腺癌的手术、化疗、内分泌及分子靶向治疗, 乳头溢液的乳管镜检查, 乳腺的微创手术。 术前病人最好提供超声、乳房X线或磁共振检查资料。术后病人请提供病理检查结果。化疗后严重骨髓抑制怎么破?
化疗后严重骨髓抑制怎么破?
骨髓抑制是化疗过程中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需引起足够重视。如何早期预防并进行相关救治?请跟随小编一起来听听解放军总医院李瑾昱博士对这个话题的精彩见解吧。作者:张淑杨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化疗通过抑制和杀伤生长活跃细胞而起效,这就意味着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骨髓造血干细胞、消化道黏膜以及皮肤等亦有损伤。临床上不同的化疗药物的骨髓抑制特点(包括抑制强度、抑制最强点时间和恢复时长)不同,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化疗方案给予个体化的救治措施。骨髓抑制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粒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下面将进行分类探讨。第一篇: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发热了,化疗≥1个周期的实体瘤患者约10%~50%会出现发热,化疗≥1个周期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80%以上出现发热。同时,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N)危害更严重,FN患者出现明显感染或隐性感染的概率>60%、发生菌血症的概率>20%,而致死率更是高达14%,这就导致了一些恶性肿瘤患者或许不会很快死于疾病本身,却因感染而丧命。如何预防FN?(1)预防感染很重要一般措施是严密消毒隔离、工作人员严格清洗并消毒双手,皮肤、口腔、肛周护理,每日检查中心静脉导管,食物洁净、微波炉消毒等。(2)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我们可以参考《NCCN骨髓生长因子指南》,制定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预防措施,具体内容见下表:治疗应及时FN是肿瘤急症第一位,据2010年美国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在FN致死的患者群体中,86%为2 h后接受治疗患者;因此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指南要求,一旦诊断粒缺伴发热,须2 h内进行治疗。首先,根据《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对患者进行分类。随后,根据临床症状、微生物学或放射学资料,评估可能感染的部位及病原菌,尤其注意血管内装置、消化道腔隙和肺、窦道等情况,及时进行药物调整。应注意,初始治疗开始,但无G 菌感染的证据,在2天后停用万古霉素或是其他G 菌药物。在药物治疗方面:患者出现FN,且无预防性使用CSF,同时存在感染风险,考虑使用CSF。但应注意,一般在化疗结束后24~72 h后开始应用,不宜与化疗及放疗同时应用。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那些需要接受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粒缺(ANC<500/mm3)或预计48 h ANC降低至500/mm3以下),符合标准发热的患者,需要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粒缺,未发热,但有新的腹痛发作、精神状态改变、呼吸系统症状或其他与感染可能相关的体征或症状的患者,需评估并作为潜在高危患者进行经验治疗。第二篇:血小板缺乏CIT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输注血小板/使用促血小板生长因子,但有2点注意事项需要引起注意。(1)血小板生长因子停药指征:血小板≥100×109/L或至血小板较用药前升高50×109/L。(2)白介素-11(rhIL-11)用药注意事项:①肾功能受损患者须减量使用;②老年患者,尤其有心脏病史者慎用,可能增加房颤发生率;③对于既往有体液潴留、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房性心律不齐或冠状动脉疾病史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不推荐使用rhIL-11;④蒽环类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慎用rhIL-11。第三篇:红细胞缺乏化疗药物直接损伤造血系统或者特定细胞毒性药物的肾毒性会引起贫血,治疗主要包括输注红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补充铁剂和口服药物及食补。(“医学界肿瘤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并注明出处。)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yangxinyuan@
小编微信:y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无法找到该页
无法找到该页
您正在搜索的页面可能已经删除、更名或暂时不可用。
请尝试以下操作:
确保浏览器的地址栏中显示的网站地址的拼写和格式正确无误。
如果通过单击链接而到达了该网页,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通知他们该链接的格式不正确。
单击按钮尝试另一个链接。
HTTP 错误 404 - 文件或目录未找到。Internet 信息服务 (IIS)
技术信息(为技术支持人员提供)
转到 并搜索包括&HTTP&和&404&的标题。
打开&IIS 帮助&(可在 IIS 管理器 (inetmgr) 中访问),然后搜索标题为&网站设置&、&常规管理任务&和&关于自定义错误消息&的主题。化疗致骨髓抑制的分级和处理_好大夫在线
化疗致骨髓抑制的分级和处理
全网发布: 20:33:33
发表者:曾辉
(访问人次:18336)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骨髓抑制是其主要的副作用。骨髓抑制不仅延缓化疗的进行而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可能导致并发症而危及患者生命。一些恶性肿瘤患者或许不会很快死于疾病本身,却可能由于骨髓抑制致命。因此,及时发现骨髓抑制并给予相应处理是化疗的重要环节。&&& 一、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分度、一般规律及其意义:目前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分度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表1)。以前对红系抑制的关注较少,原因在于的处理相对简单而且见效迅速,输血或输入浓缩红细胞均可。但实际上不仅使患者的组织乏氧导致一般状况差,而且还可能降低放疗或化疗的效果。对粒系抑制而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比白细胞总数更为重要。注意两个关键节点:一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109/L,二是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 。它们分别是3度粒细胞减少和3度血小板减少的临界点,是容易出现并发症的信号,也是需要给予干预的指征。表1& 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分度&01234血红蛋白(g/L)≥110109-9594-8079-65<65白细胞(109/L)≥ 4.03.9-3.02.9-2.01.9-1.0<1.0粒细胞(109/L)≥ 2.01.9-1.51.4-1.00.9-0.5<0.5血小板(109/L)≥ 10099-7574-5049-25<25&&&一般认为,粒细胞的减少通常开始于化疗停药后一周,至停药10-14日达到最低点,在低水平维持2~3天后缓慢回升,至第21~28天恢复正常,呈U型。血小板降低比粒细胞降低出现稍晚,也在两周左右下降到最低值,其下降迅速,在谷底停留时间较短即迅速回升,呈V型。红细胞下降出现的时间更晚。化疗后骨髓抑制的规律具有以下意义:(1)它限定化疗疗程的间隔时间。理论上,化疗应该在最短时间内施以最强剂量,以迅速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但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恢复需要时间,故很多化疗是3~4周进行一次;(2)涉及对2度骨髓抑制的处理。对于3度和4度骨髓抑制必须给予干预已经成为共识,但对于2度骨髓抑制,何时必须干预,何时可以短暂观察则较为困惑。利用上述规律,有助于决策(后述);(3)有助于及早发现骨髓抑制。根据化疗后骨髓抑制的规律后,能及早发现这一问题并行相应处理。化疗后每两天检查一次血常规即可达到这一目的。二、骨髓抑制作用突出的常用化疗药物、病理生理及一般处理原则化疗药物针对的是生长活跃的细胞。除恶性肿瘤细胞外,骨髓造血干细胞、消化道粘膜、皮肤及其附属器、子宫内膜和卵巢等器官或组织的细胞更新亦较快,这是化疗药物导致相应不良反应的组织学基础。可以认为,几乎所有化疗药物都具有骨髓抑制作用,差别仅在于程度而已。在常用化疗药物中,烷化剂(环磷酰胺、氮芥等)和鬼臼毒素(VP16)的骨髓抑制作用较强。在铂类药物中,卡铂的肾脏毒性小于顺铂,但其骨髓抑制的作用强于后者。紫杉醇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过敏反应和周围神经炎,骨髓抑制作用尚不及烷化剂,但多烯紫杉醇(泰索蒂)的骨髓抑制作用较强。拓泊替康的骨髓抑制作用很强,曾与卡铂联合用于大剂量化疗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骨髓动员前的抑制药物。下列“顺口溜”或许有助记忆:顺铂稍弱卡铂强,鬼臼毒素不谦让,紫杉不若烷剂狠,托泊替康堪称王。三、化疗后的处理关于输入浓缩红细胞[4]:输入浓缩红细胞的优点是能迅速提高患者的携氧能力,缺点是存在输血相关的风险。当血红蛋白达到70~80g/L时,绝大多数患者的携氧能力正常。对于化疗患者,如果有明显乏力、气短、心动过速等,有输血指征。如果患者血红蛋白为70g/L,每单位浓缩红细胞可增加10g/L的血红蛋白。关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素,EPO)的应用:EPO是由肝脏和肾脏合成的激素,能调节红细胞的生成。很多化疗药物都不同程度地影响肾功能(尤其是铂类药物),从而引起促红素分泌减少。因此,促红素尤其适用肾功能有损害的患者,或对输血相关风险顾虑过多的患者。用法为促红素150u/kg 皮下注射,每周三次。使用的同时应该补充铁剂和维生素B12 、叶酸等。当血红蛋白高于80g/L或红细胞压积大于40%后应停药。副作用少见。四、化疗后的预防及粒细胞减少的处理关于抗生素的使用:(1)何时用?一般认为,对于粒细胞减少伴有发热的患者,均使用抗生素;对于4度骨髓抑制的患者,无论有无发热,均必须预防性使用抗生素。(2)用什么?理论上抗生素的使用应该以药敏为依据,但实际工作中很难实现,故多为经验性用药。通常用广谱抗生素,特别是需要涵盖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如三代或四代头孢菌素。(3)何时停?如果患者有发热,应在发热消退至少48小时后停;如果患者为4度粒细胞减少但无发热,待粒细胞上升至正常后可停用。关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的应用:G-CSF的人工合成被认为是恶性肿瘤化疗的重要里程碑,如何使用好这一类药物对于保障化疗的进行非常重要。(1)何时用?对于3和4度粒细胞减少,必须使用。对于I度粒细胞减少,原则上不用;对于2度粒细胞减少,是否应用基于两点:查历史,即检查患者是否有3度以上骨髓抑制的历史。如果有,则需要使用;观现状,即明确患者目前处于化疗后的时间。如果化疗后很快出现2度骨髓抑制(两周以内),尤其是患者有3度以上粒细胞减少历史,最好使用。如果患者是在化疗两周以后出现2度粒细胞减少,而此前又没有3度以上骨髓抑制的历史,则可以密切观察,暂时不用。(2)如何用? A. 治疗性:5~7ug/kg/d,如果按体重平均50kg计算,一般用300ug/d;主要用于3~4度粒细胞减少;B. 预防性:3-5ug/kg/d,一般用150ug/d,主要用于此前有过4度骨髓抑制历史的患者,或者为了保障短疗程高密度化疗(如周疗)的进行。通常自化疗结束后48小时开始使用。C “对付性”:如前所述,对于I度粒细胞减少,原则上不用。但如果患者即将化疗而又顾虑很大,为了安慰患者和规避风险,有时也使用G-CSF 150ug 1~2天。一般不提倡这种用法。(3)何时停?对于治疗性使用,应在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连续两次大于10*109/L后停药。然而,临床上很多患者由于反复化疗,两次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大于上述标准比较困难,故当白细胞总数两次超过10×109/L亦可考虑停药。对于预防性使用,应在下次化疗前48小时停用。五、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处理关于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护理:对于血小板减少而言,护理与药物同等重要。应注意以下问题:(1)减少活动,防止受伤,必要时绝对卧床;(2)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注意通便和镇咳;(3)减少粘膜损伤的机会:进软食,禁止掏鼻挖耳等行为,禁止刷牙,用口腔护理代替。(4)鼻出血的处理:如果是前鼻腔,可采取压迫止血。如果是后鼻腔,则需要请耳鼻喉科会诊,进行填塞;(5)颅内出血的观察:注意患者神志、感觉和运动的变化及呼吸节律的改变。关于单采血小板的使用:输注单采血小板能迅速提升血小板数量,从而防止在血小板最低阶段出血的发生。如果患者有3度血小板减少而且有,则应输注单采血小板;如果患者为4度血小板减少,无论有无,均应使用。一般而言,一单位单采血小板可提高血小板计数1~2万左右。然而,外源性血小板的寿命通常仅能维持72小时左右,而且反复输入后患者体内会产生抗体。因此,近年出现了一些新型药物,如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关于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TPO)的应用:TPO为特异性的巨核细胞生长因子,作用于血小板生成阶段的多个环节,能减少单采血小板的输入量和够缩短血小板降低持续的时间。用法为300 Iu/kg/d,(15000u/d)皮下注射,7天为一疗程。当血小板计数超过50×109/L可停用。其不足之处是起效较慢,通常需要连续使用5天以后才有效果,故在有4度血小板减少历史的患者中预防性使用,其效果可能更好,有关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之中。&&&&&& 最后,用如下一段话作为骨髓抑制处理的小结:一度观察二考量,三度四度措施上;纠正抗,防止出血心不慌;提升粒系有讲究,抗菌药物谱要广;单采救急一根草,创新药物接力棒。&
发表于: 20:33:33
曾辉大夫的信息
副主任医师
各种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尤其在肺癌与消化系肿瘤的放射治疗方面颇有心得,...
曾辉,现任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暨江汉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医疗部放疗部主任、肿瘤三...
曾辉的咨询范围: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化疗后骨髓抑制中医综合防治方案临床研究.pdf2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系统
的探讨了中西医对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临床研究通过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入选病例分为h组.B组两
组。A组用中医综合防治方案 复方丹参注射液+六味地黄丸 +化疗;B鲤用
津血力 G-CSF +化疗。两组共观察化疗后骨髓抑制30例,以骨髓抑制发生率、
临床症状和体征、血象、化疗通过率、价格与临床疗效比等为观察指标。临床研
究结果表明: ①A组能有效降低骨髓抻制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
性 P 0.05 ;②A组白细胞最低值明显高于B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③A组能明显升高血红蛋白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异有显著性 P o.05 ;⑤A组化疗通过率明显优于B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
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P O.05 ;⑦A组在每单位疗效所需费用明显低于B组,经
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
结论:中医综合防治方案具有预防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发生,减轻骨髓抑制程
度,缓解临床症状,保证化疗顺利完成等综合效应,同时,还能降低医疗费用,
符合我国基本的医疗保险政策。因而,中医综合防治方案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肿瘤;化疗;骨髓抑制;中医综合防治方案
化疗后骨髓抑制中医综合防治方案临床研究
theoreticaland
Theauthorhere
bonenlalTow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骨髓移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