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潮阳区和平镇宋大峰医院有检查儿童微量元素检查的吗?费用多少钱,检查前得禁食几个小时?那里也有做舌带

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是一家其他医院,位于汕头市潮阳区和平宋大峰风景区东侧,邮编为515154,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先后多次被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文明单位”等称号。有患者关心,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怎么样?技术先进、设备精良、专科齐全、人才优势、服务竭诚,铸就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成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医院。
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好吗?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自建院以来,一直以诚信立院为本,突出诊疗综合实力,现在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在院长院长的带领下,不断加强人才兴院、技术兴院、服务兴院;大量引进先进设备,男科,妇科,妇产科,性病科,皮肤科,肛肠科,肝病科,五官科,骨科,泌尿科,眼科,神经科,耳鼻喉科,胃肠科。紧密跟进医疗科学前沿技术,积极培育优势学科群体。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逐步形成以男科,妇科,妇产科,性病科,皮肤科,肛肠科,肝病科,五官科,骨科,泌尿科,眼科,神经科,耳鼻喉科,胃肠科等为特色的专项疾病诊疗中心,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在地区率先成立了相关疾病专项实验中心,对各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进行监控、研究,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在其他的同等级医院里,对疾病的防治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的评价如何?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为什么能在来过院的患者中形成金口碑?近些年来,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在院长院长的领导下,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创新医疗服务,倡导人文关怀,努力为病人提供全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率先在推出“病人选责任医生”、“病人选责任护士”、“病人选输液护士”、“住院病人药品明细一日清单”的改革举措,并严格推行“医患沟通制”纳入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的规范化管理。因此在患者之中形成良好的口碑评价。
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环境优美,诊室宽敞明亮,拥有住院床位不详床,现在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日门诊量达未公开
人次,医院所处汕头市潮阳区和平宋大峰风景区东侧,交通方便,来院暂无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乘车路线,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为当地及周边城市百姓提供了优势的医疗资源。为广大患者营造了一个高效、温馨、舒适的现代化诊疗环境。
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本着“看好病,不浪费”的原则,严格把好用药关、检查关、治疗关,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很多患者在选择医院的时候常常会问“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怎么样”,“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好吗”,“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评价如何”,之类的问题,如果您选择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将完全不要考虑这些问题,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绝对让您选择看病舒心放心!
如果您还有对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不了解的地方,您可以登录我们的网站,如果您对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有相关的建议或者投诉,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医院热线6,或者把您的建议或者投诉发送到我们的邮箱,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的相关人员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您对我们医院的评价,将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全国医院排名推荐
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点评
就诊医生:
就诊原因:汕头市潮阳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濒临南海,因地处海之北而称潮阳,域内长海岸线19.6公里。人口162.6641万人(2010年),方言主要为潮州话,小北山附近的金灶镇和谷饶镇有一小部分人说客家话。区人民政府驻文光街道中华路。
区名:潮阳区
拼音:Cháo Yáng Qū
经纬度:区中心位于北纬23度16分 东经116度36分
邮编:515100
区号:0754
方言:主要为潮阳话(潮阳口音的潮州话),榕江片区的关埠镇和金灶镇说揭阳口音的潮州话,西胪镇、金灶镇、谷饶镇等镇有一小部分人说客家话。
区政府所在地:文光街道中华路136号。
潮阳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经过潮阳区境内的主要公路有324国道、沈海高速公路(G15),揭海公路(S234)、灰田公路(S237)、广葵公路(S337);汕湛高公速公路(S14)自东向西穿境而过,揭惠高速公路(S13)自北向南贯穿境内,潮莞高速公路(S20)从西北部穿过。区主干道、镇道全部混凝土化,全区295个行政村实现通机动车,基本形成以城区为中心,区通镇二级路,镇通镇三级路标准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厦深铁路从西北部穿过,设有潮阳站;拥有国家一类口岸的潮阳港和内河良港关埠港,潮阳港已建成5000吨级集装箱码头,3000吨级油码头和5000吨级小船泊位;全区有火力发电厂1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以及华能海门电厂1机组和2机组正在加紧建设;有各类学校324所,有医疗卫生机构24家。
潮阳区是广东省著名侨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侨乡优势得到发挥,雄厚的外资给潮阳区的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潮阳区的基础设施已形成规模,道路交通,港口码头,供水供电,电信金融等硬件设施配套齐全,为各方来潮投资的客商提供了优越的投资环境。全区拥有乡镇企业三千多家,形成纺织服装、日用化工、五金电子、文具、塑料、音像等支柱产业。潮阳的经济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
全区现有工业企业近2000家,其中规模上企业434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有注册商标6164件,其中省著名商标32件,省名牌产品10个。民营工业已初步形成纺织服装、音像制品、纸品文具、机电制造和建筑安装等支柱产业。拥有谷饶纺织服装、和平音像制品、贵屿废旧机电产品拆解利用等产业集群,谷饶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针织内衣名镇”,和平镇是全国CD-R光盘主要生产基地,贵屿镇是全国最大的废弃机电产品拆解利用基地和全国循环经济试验基地唯一镇级试点单位,拥有谷饶镇、和平镇、贵屿镇3个省级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农渔产品主要有水稻、花生、大豆、柑桔、香蕉、橄榄、杨梅、油甘、珍珠鲍鱼、膏蟹等,其中三棱橄榄、乌酥杨梅、灶香牌香蕉、玻璃油甘等特色水果远近闻名,“金玉三捻橄榄”成为市首个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区内建有潮阳一中,潮阳林百欣中学,潮阳黄图盛中学,潮阳实验学校等多所优质公办或私立学校。
据宋《元丰九域志》载:潮阳县旧辖4乡,即新兴、兴仁、奉恩、丰欢,统14团。
明洪武十四年(1381),知县杨智稽核赋役,将14团改为16都,时新兴乡辖县廓、峡山、黄陇、洋乌4都;兴仁乡辖举练、贵山、氵戎水、黄坑4都;奉恩乡辖直浦、竹山、招收、砂浦4都;丰欢乡辖隆井、大坭、酉头、惠来4都
嘉靖四年(1525)和四十二年析都入新置的惠来县和普宁县后,全县仅存10都,后增设附廓都。
万历九年(1581),复辖洋乌、氵戎水2都,时4乡已名存实亡。
清雍正十年(1732),原?水都所剩5图改设附都,全县共13都118图,即县廓都(9图)、峡山都(19图)、黄陇都(11图)、举练都(7图)、贵山都(16图)、直浦都(13图)、竹山都(5图)、招收都(5图)、砂浦都(1图)、隆井都(9图)、附廓都(7图)、洋乌都(11图)、附都(5图)。
光绪十年(1884),全县13都,辖759个自然村。
清末民初,沿袭旧制。民国10年(1921)2月,广东省民政厅始划定潮阳县自治区域,分9区8镇143乡。民国35年至38年10月,全县乡、镇几经合并,成为9区5镇66乡。
建国初,潮阳县辖区、乡(镇)依旧。1950年3月,南山管理局撤销后,两英一带乡村成为潮阳县第十区。1952年8月,潮阳县区划重新调整为1镇17区,即棉城镇,一区至十七区依次是金浦区、海门区、达濠区、和平区、峡山区、谷饶区、铜盂区、贵屿区、司马浦区、陈店区、河浦区、两英区、石船区、沙陇区、井都区、灶浦区、西胪区。
1956年12月,撤销区的建制,改设3镇44乡,即棉城、海门、达濠镇,金浦、平西、凤岗、广澳、潮光、和平、溪头、港头、峡山、东浦、泗联、谷饶、深石、和练、中练、贵屿、南阳、上练、司马浦、大布、仙桃、金溪、陈店、石桥头、大长陇、河浦、珠圆、钱塘、两英、古厝、金瓯、雷岭、石船、沙陇、成田、井都、关埠、下林、金玉、灶浦、西胪、华阳、桑田、波美乡。
1957年11月,全县重新调整为3镇27乡,即棉城、海门、达濠镇,平西、金浦、凤岗、河浦、珠园、和平、港头、沙陇、井都、峡山、司马浦、两英、石船、雷岭、陈店、金溪、大长陇、上练、贵屿、南阳、铜盂、谷饶、灶浦、西胪、桑田、华阳、关埠乡。
1958年5月,划出达濠镇及大长陇等乡村后,县政区存2镇24乡。同年6月,政区再度合并为2镇17大乡,即:棉城、海门镇,金浦、和平、峡山、谷饶、铜盂、贵屿、司马浦、陈店、两英、石船、雷岭、沙陇、井都、关埠、金玉、西胪、桑田乡。
1958年9月,撤销乡镇建制,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全县划分为13个人民公社,即红潮、前锋、和平、金星、灯塔、东风、群英、红场、上游、红锋、先锋、红星、幸福人民公社。同年12月,惠来县撤销,其东红人民公社划归潮阳县。
1959年初,撤销东红人民公社,增设靖海、田心、周田、仙庵、金浦、铜盂、井都人民公社及和平柑桔农场、河溪农场。同时,红潮人民公社(下略人民公社)改名棉城人民公社(下略人民),前锋改名海门公社,金星改名沙陇公社,灯塔改名峡山公社,东风改名陈店公社,群英改名两英公社,红场改名石船公社,上游改名贵屿公社,红锋改名谷饶公社,先锋改名金玉公社,红星改名关埠公社,幸福改名西胪公社。
1961年6月,增设司马浦公社。同时10~11月,又增设仙城、灶浦、成田3个公社。
1962年4月,和平柑桔农场改为和柑公社、河溪农场改为河溪公社。
1964年增设城郊公社,棉城公社复称棉城镇。
1970年,和柑公社改名胪岗公社。
1975年,海门公社改名海门镇。全县行政区划为2镇24公社。
1983年10月,社队建制改为区乡建制。至年底,全县行政区划为2个区级镇和24个区,下辖316乡12管理区14街道办事处12渔业队。
1984年9月,沙陇、和平、峡山、陈店、两英、谷饶、关埠7个区改设为区级镇。1985年,全县政区分为2镇24区,下辖316乡12管理区14街道12渔业队。
1986年1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潮阳县撤区置镇建制,将原来的区、镇合并为25个镇(棉城与城郊合并)。设置121个居民委员会和428个村委会。
1992年,各镇增设管理区办事处,并调整部分村(居)民委员会。
1994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潮阳市棉城镇、海门镇、金浦镇改设为文光、棉北、城南、海门、金浦5个街道(后海门镇仍保留镇建制)。
2000年,潮阳市辖4个街道、22个镇。总人口2470812人,各镇人口: 文光街道 134720 、棉北街道 53669 、城南街道 96276、 金浦街道 67281 、海门镇 105224、井都镇78612 、和平镇 150894、胪岗镇119545、 成田镇 80051、沙陇镇84470、田心镇31754、司马浦镇109836、陈店镇90286、仙城镇82372、两英镇164993、红场镇24111、雷岭镇29801、 峡山镇 182478、 铜盂镇 104158 、谷饶镇 125444、 贵屿镇 120357 、金玉镇 70156 、灶浦镇 46378 、关埠镇 112536、 西胪镇 138541 、河溪镇 66869。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潮阳市辖4个街道(文光、棉北、城南、金浦)、22个镇(田心、井都、沙陇、雷岭、成田、红场、胪岗、关埠、两英、仙城、和平、峡山、河溪、西胪、陈店、铜孟、贵屿、谷饶、金玉、海门、灶浦、司马浦),380个会委会、158个居委会。
日,经国务院批准,潮阳市撤市设区并入汕头市,原潮阳市分设为潮阳区和潮南区。
春秋战国时,地属岭南百越。秦属南海郡地。汉属南海郡揭阳县地。西晋为揭阳县地。
东晋隆安元年(397)(注:一说义熙九年即413年)置潮阳县。因处山之南,海之北,而名“潮阳”,时属晋王朝的义安郡。
南北朝(420~589)宋、齐时,属义安郡。后郡州几度更易,至隋开皇十一年(591),潮阳县仍属义安郡。
唐永徽元年(650),潮阳县并入海阳县,属潮州。先天元年(712)复置潮阳县,县治于临昆山(也称孤山或公孤山,今铜盂、和平两镇交界之小北山南麓)。开元二十一年(733),潮州属江南道(翌年改属岭南道),潮阳县属之。天宝元年(742),又改州为郡,潮州改名潮阳郡,领潮阳、海阳、程乡3县。乾元元年(758),潮阳郡复称潮州。郡、州几度更易,潮阳都为其属县。元和十四年(819),潮州刺史韩愈定迁潮阳县治于新兴乡棉阳(今潮阳市区,旧称棉城镇)。
南宋绍兴二年(1132)再度并入海阳县,十年复置潮阳县。元代属潮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改潮州路为潮州府。嘉靖四年(1525),潮阳县析出隆井都的三分之一,以及大坭、酉头、惠来3都置惠来县。嘉靖四十二年,又析出洋乌、氵戎水、黄坑3都置普宁县。万历九年(1581),洋乌、氵戎水两都复归潮阳县。
清代,潮阳仍属潮州府,建制一直无变。但其隶属名称,从广南东路到惠潮嘉分巡兵备道,其间时有变动。
民国元年(1912)初,潮阳县直属广东省都督府。民国3年属巡按使署潮循道。民国9年直属广东省。民国14年属广东省东江行政善后处(民国17年改为东江行政公署)。民国21年属广东省东区绥靖委员公署。民国25年属广东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6年第五行政区改为第六行政区,潮阳县属之。民国38年4月,属广东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时期,潮阳县境域略有变动。民国22年(1933)8月析两英圩及河浦寮、古厝、四美、古溪、墙围、圆山仔、金瓯、风吹、仙斗、龟山湾、三顺、流汾水、后棚、秋风岭、牛角丘、林者世、赤竹垭、林招18个乡(村),成立南山移垦委员会(县级)。民国24年10月,改称南山管理局(县级),址设于两英圩。
日县城解放;22日,潮阳县全境解放,成立潮阳县人民政府,设于一区(附城)。12月,属潮汕临时专员公署。
1950年2月,属潮汕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月,南山管理局撤销,两英一带乡村复归潮阳县,增设为第十区。6月,划普宁县的石桥头西乡、贵玉乡、南安乡和军埠村归潮阳县。10月属潮汕专员公署。
1952年11月属粤东办事处(粤东办事处成立于1951年7月),同年12月属粤东行政公署。1956年3月,属汕头专区行政专员公署。
1958年5月,潮阳县大长陇(保留汕柄村)及石船乡的碗仔等9个村和陈店乡的石港村划归普宁县;达濠镇、河浦、珠园乡划归汕头市。是年9月,潮阳县雷岭乡的蔗尾等14村划归惠来县。12月,因惠来县与普宁县合并,原属惠来的东红人民公社(辖田心、仙庵、周田、靖海等)划归潮阳县。
1961年3月,惠来复县,田心、靖海、周田、仙庵4个人民公社划归惠来县;惠来县的雷岭人民公社,汕头市的达濠、河浦人民公社划归潮阳县。
1967年3月,属汕头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1968年3月,属汕头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5年,达濠人民公社再度划归汕头市,惠来县的田心人民公社复归潮阳县。
1980年1月,属汕头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日(国务院12月22日批准),撤销汕头地区建制,实行地市合并,市领导县的体制,潮阳县隶汕头市人民政府。
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潮阳县,按原行政区域设立潮阳市(县级),由省直辖,汕头市代管。
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河浦镇划归汕头市。
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11号),撤销潮阳市,分别设立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以原潮阳市文光、城南、金浦、棉北4个街道,海门、河溪、和平、西胪、关埠、灶浦、金玉、谷饶、贵屿、铜盂等10个镇的行政区域为潮阳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中华路(原潮阳市人民政府驻地)。以原潮阳市峡山、井都、陇田、成田、司马浦、陈店、两英、仙城、胪岗、红场、雷岭等10个镇和1个街道的行政区域为潮南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峡山街道。
潮阳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置县,历代隶属潮州府。1993年4月撤县设市(县级),200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11号)区划变更撤销县级潮阳市,分设潮阳区和潮南区,划归汕头市管辖。区人民政府驻中华路(原潮阳市人民政府驻地)。区划调整后,潮阳区辖文光、棉北、城南、金浦4个街道和海门、和平、谷饶、贵屿、铜盂、河溪、西胪、关埠、金灶等9个镇, 有727个农村基层组织,其中村委会202个,居委会93个,区划面积674.67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1平方公里,总人口155.95万人(2008年末)。
2003年,潮阳区总户数299854户、总人口1536282人:文光街道 38764户、146649人;棉北街道 11861户、54942人;城南街道22150户、108651人;金浦街道 13933户、79252人;海门镇16758户、115221人;关埠镇26107户、121930人;和平镇27556户、162174人;谷饶镇24582户、135628人;贵屿镇25582户、133727人;铜盂镇19554户、116044人;金玉镇18519户、77977人;灶浦镇11228户、49406人;西胪镇28294户、154725人;河溪镇14965户、79155人;区直辖单位1户、801人。
日,潮阳区在金玉镇政府召开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工作动员会议,部署金玉、灶浦两镇合并有关工作。11月17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民政厅以粤民区[号文批准,同意潮阳区撤销灶浦镇和金玉镇建制,合并设立金灶镇。金灶镇管辖原灶浦镇和原金玉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共有4个居委会和59个村委会,总面积78.9平方公里,总人口126533人,其中常住户口人口126404人。金灶镇政府驻原金玉镇渠南路2号(原金玉镇政府驻地)。原灶浦镇区划面积21.801平方千米,人口49233人。2003年底,潮阳区辖4个街道、9个镇,共有93个居委会、202个村委会。
日,潮阳区辖4个街道(文光、城南、棉北、金浦)、9个镇(海门、河溪、和平、西胪、关埠、金灶、谷饶、贵屿、铜盂)。
截止2008年末,总人口1559582人。
潮阳区境属沿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形特征为“两山两江两平原”,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南为大南山,属大南山系余脉,北为小北山,系普宁市境内铁山余脉。沿海是带状沙滩地,分布于海门、井都和田心等镇的沿岸,经过营造防护林,已成为固定或半固定沙土。
潮阳区地处广东省东南沿海,紧靠北回归线,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内年平均温度21.5℃,年平均日照时间小时,日照率为48%,年平均降雨量为1721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潮阳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气候温和。
潮阳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境内丘陵、平原相间,河渠纵横交错。全区有耕地20多万亩,山地30多万亩;劳力资源充裕,全区拥有劳动力69万人,其中产业工人20万人;旅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00多万人;民资民力、侨资侨力丰富。
潮阳区平原面积69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2.7%;丘陵面积578平方公里,占44.2%;沙滩面积40.4平方公里,占3.1%。
医疗设施建设较为完善,拥有潮阳人民医院、大峰医院两家重点医院,各镇也建有医疗卫生站和中小型医院。
文物名胜众多,是汕头市旅游景点最多的区,区内现有古迹和旅游景点100多处,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莲花峰风景区、大峰风景区、灵山寺、文光塔、曲水流、东岩、西岩、大北岩、古雪岩等名胜远近闻名,其中莲花峰风景区属国家AAA级风景区,汕头新八景之一。潮阳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有矿泉水、花岗岩、石矿场等资源矿种;海岸线长,滩涂池塘多,海淡水养殖面积218公顷,年产量达2.2万吨,可开发利用的浅海面积3.6万亩;农产品主要有香蕉、三棱橄榄、乌酥杨梅、玻璃油甘、珍珠鲍鱼、膏蟹等。
莲花峰风景区
莲花峰风景区位于广东省潮阳市南海边陲,练江入海口处,面积1.14平方公里。
属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水陆空交通方便,和深汕高速路海门口毗邻,有公共汽车直达景区。主峰莲花峰是南海岸边拔地而起的一座小山峰,由一大堆瓣状纵裂的花岗石组成。陆上远观,像一朵莲花含苞待放;海上远眺,则如盛开莲花,公元1278年,南宋文天祥举兵勤王,登峰寻望帝舟,遂命名并刻石为“莲花峰”。
莲花峰是潮汕久负盛名的胜迹,具滨海特色。于2001年荣膺广东省第一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峰前一片汪洋,碧水蓝天,飞鸥只只,白帆点点。春夏之夜,天将欲晓,海面上闪烁着银光,环绕莲花峰久久不散,日出方消失,这就是海岸奇观著称的“莲峰海色”,为潮汕八景之一。峰东侧海滩,沙白水洁,是天然的海边浴场。夏日弄潮戏水,沙滩日浴,别有情趣。也可乘坐飞艇,驶出象山外海,体验大海一望无垠的博大,尤其是那大海的日出,一轮新阳从海平面喷薄而上,金光万道,何等壮观。西侧海滩,怪石嶙峋,百态千姿,有酷肖之狮首山,余则若虎若豚,不一而足,风暴袭来,波涛汹涌,白浪排空,似千军万马,动魄惊心。其上悬崖,为景区之侧峰曰巾峰,峰若儒生之巾故得名。峰上有块遥望归航的巨石,是渔家女的“望夫石”,它使人们回忆起渔家过去的苦难史。望夫石北还有明清时期的古炮台遗迹,四个炮眼中的四尊古炮窥视着入港的海面,明清时期曾在靖海抗倭的海防上立过功,历历在志。自宋文天祥登峰望帝之后,历代不少名士文人在此记史刻壁,留下了有名的书法诗文百余处,内容丰富,书体各异,形成莲花峰摩崖石刻群,被称赞为不朽的石头史册,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代名家刘海粟、老舍、赵朴初、关山月、启功等也为莲花峰添色增辉。近几年我们也接待过杨尚昆、乔石、宋平、赛福鼎等二十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
莲花峰不仅海色山光,秀丽多姿,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明清古建筑“忠贤祠”、“观海楼”、“崇文亭”;纪念性建筑“万人冢”、“文公石雕像”等。“忠贤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道光拓建为“莲峰书院”,该祠匾联林立,尚有文天祥手书刻石二幅,使瞻仰者流连忘返。至于另一省级文物“万人冢”则是抗战时期日军残杀渔民的历史罪证,现为陵园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莲花峰蕴涵着忠烈正气,启迪后人,把人们引入哲理的海洋,激发着人们爱国爱乡之情,游览一番,终生受益。她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观光团络绎不绝。年游客量接近50万人次。
宋大峰风景区
潮阳和平大峰风景区地处324线国道和平路段的旁侧的雄狮山,辟于1989年5月,总面积2.6平方公里,距潮阳市区12公里。是为纪念建和平古桥造福民众的宋代高僧大峰而得名。
大峰风景区内有大峰禅师墓,墓前的“大峰祖师亭”,雄伟壮观、气势磅礴,与迎日亭、邀月亭、玉叶亭、丹桂亭以及108级台阶、观音喷水池、“南疆一峰”牌坊构成了大峰风景区的主轴建筑。
大峰风景区另一重要景点便是“宋大峰祖师纪念馆”。该馆将古色古秀与现代派浑然融为一体,馆内的大峰祖师汉白玉雕像是从缅甸刻造运进,法相庄严,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汉白玉雕像。
另外,大峰风景区还有许多古迹和景点:如明代天启四年熹宗皇帝御赐的“灵泉护国禅寺”,清代拓建的虎地“保灵庵”,泉水清澈甘醇的“大峰古泉”、“龙泉古井”和“虎津古井”,大峰祖师设坛祈祷的“狮尾石”,中国佛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匾的“报德楼”等。
灵泉古寺位于潮阳和平大峰风景区西部,始于宋宣和年间(1120年),名僧大峰从福建到和平,为建和平桥结庐于此,桥建未竣工于此圆寂。明天启四年(1629)知县王三重奏熹宗朱由校御赐该寺为“灵泉护国禅寺”。1992年被批准列入潮阳县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扩建的建筑既保持了原寺同样的泥瓦木石结构,又突出线条明朗流畅、简朴典雅、古色古香风韵。
灵山寺位於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北约25公里的谷饶镇小北山麓(地名幽岭,又称塔口山)。
古刹背负青山,面对明湖,岗阜环抱,松篁耸翠,鸟语泉,环境清幽,向有“九龙八首,狮象对峙”之誉。
灵山寺是慧能大师嫡传第三代弟子——大颠禅师开创於唐贞元七年(791年),由当地巨富朝请大夫洪圭(名大丁)舍地捐资,助成善举。大颠比此寺为西天的灵鹫岭,故命名“灵山”。
大颠(732一824年),俗姓陈(一说姓杨),讳宝通,祖籍河南颖川。唐开元末出生於潮阳,大历中与药山惟俨同登潮阳西山(今称西岩),礼惠照禅师剃度出家。不久同赴南岳参拜石头希迁禅师,大悟心地。唐贞元五年(789年)归潮阳,率门人善觉、玄应、智高等於邑之东山开辟白牛岩,登山求法者越来越多,遂於邑西五十里之幽岭下创建灵山禅院,传法者千馀人,门徒遍布闽粤。唐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因谏唐宪宗迎佛骨被贬潮州,在不到八个月的时间内,与大颤过从甚密,他在给孟简的信中说:“朝州时有一老僧号大颠,颇聪明,识道理,远地可与语者,故自山招至州郭,留十数日,实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乱。与之语,虽不尽解,要自胸中无滞碍,以为难得,因与来往,及祭神至海上,遂造其庐。及来袁州,留衣服为别,乃人之情。”大颠和尚特於韩愈留衣处建亭以志其诚。
唐长庆四年(824年),大颠圆寂,墓塔建在寺左。据明林大春《隆庆潮阳县志》载:“唐末有发其窣堵而葺之者,骨髀尽化,惟舌根尚存如生,复瘗之,号瘗舌冢。宋至道中(995-997年),乡人又发现之,惟古镜一圆而已。乃叠石藏之如故......”後人遂称大颠祖师塔为“"舌镜塔”。
舌镜塔高2.8米,塔身最大直径1.8米,由78块有一定规格的花岗石砌成。塔基有龙、麟、狮、熊及奇花异卉浮雕图案,古朴典雅,为广东省重点保护文物。
自唐宋以来,历代帝王及官绅黎庶均对古刹加以保护葺修;四海缁素,多来朝礼参学;南北词人骚客,时会於此,呤诗泼墨,积淀为潮汕历史文化之奇葩,使古潮州有“海滨邹鲁”之誉。
据有关地方志记载唐长庆二年(822年),穆宗赐额“护国禅院”;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真宗敕赐新译藏经一部;住持觉然法师重修古寺;宋天圣七年(1029年),仁宗敕赐“开善禅院”;宋景祐元年(1034年),潮邑进士许申撰《敕赐灵山开善禅院之记》,述寺胜概,碑刻尚存;宋高宗钦准潮邑名贤王大宝改灵山为“祝圣万寿山”之请;元泰定三年(1326年),寺重修,铸巨钟一口,铭文曰:“灵山之巅,有阁崔巍。明月澄波,海鲸惊雷”。明代巨钟移悬於潮州郡谯楼。明洪武二年(1369年),住持僧空山修重本寺;明正统、景泰、成化年间(年),乡人助住持僧德辉修寺;明正德末,寺废;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知县徐一唯建佛堂一座;明崇祯六年(1633年),知县杨灼续复修,後又废;清康熙辛巳至丙戌年间(年),潮阳县令彭象升延请高僧信如主持重兴古刹,复建为三厅六院九天井的格局,留存至今。
信如和尚於大颠祖堂侧手植气根兰一株,不沾埃泥,遇风调雨顺之年,便於清明期间开花,清香四溢,寺僧称之为能预报吉祥之“信兰”。日,赵朴初老居士亲登灵山寺礼佛考察,改署方丈厅为“信兰厅”,一诗传为佳话。
1949年前後,古刹已一派荒芜。1952年宽鉴法师和又宗法师不辞艰辛,奔走潮汕各地寺庵精舍,组织仅存的僧众二十馀名,登上灵山寺辟建“僧伽试验农场”,农禅并重,生产事佛,苦心经营,对古刹进行维护修葺。但1966年夏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将全寺经卷书画焚烧一空,逼僧还俗,古刹改农场。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後,落实宗教政策,僧众获准归寺;1981年开始,又成、定根、新曦、明光等四任方丈相继重兴扩建,在清代基础上改建扩建,占地超过五千平方米,千年古刹,焕然一新。
日,心印法师任方丈,筹划创建规模宏伟的“唐大颠祖师纪念堂”,《人民日报》社社长、著名书法家邵华泽题署纪念堂匾额。
灵山寺以舌镜塔、留衣亭、拔木坞、写经台、祝圣碑、开善藏、白石槽和千业果合称为“灵山八景”,已分期全部修复。此外,1991年又於寺后建立千佛宝塔。
出潮阳市区,沿东山迤南约三里,便见山势奇伟,古木蔚茂,寺宇掩藏。
其间有揽山、海、林、泉之胜的东岩。
唐贞元六年,五十岁的名僧大颠云游四方后,来到这里立庵修行。传说当时山上水乏草萎,大颠以锡杖卓之,清冽甘甜的泉水遂从石缝汩汩涌出,自此千年不断。后人便把此泉称为“卓锡泉”。“东岩卓锡”为潮阳八景之一。
沿绕山石拾级而上,眼前是古树盘错,怪石陡立;山下是田园吐翠;水库漾绿;远处是川明海阔,帆影点点。越登高,山越奇,景越秀。从唐大颠和尚率玄应、智高等数十弟子在此立庵以来,东岩佛事香火很盛。现岩上有卓锡古寺、石岩古寺、金顶古寺三座梵宇。卓锡古寺清泉淙淙,松竹交荫,寺旁有白牛岩石洞,洞壁刻有一油瓶,传说为大颠用指凿刻而成。金顶古寺前有很多石刻诗句,至今为人传诵。从这里极目远眺,天风海涛,一瞬百里,令人心胸为之开阔。
东岩除了古寺古庙众多之外,另外还保存着广东省现存较集中、规模较大的摩岩石刻群——东岩摩崖石刻,被确定为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潮阳西岩依山构筑,风光旖旎,是潮汕地区最早的一座岩寺,始建于晋代,隆盛于唐朝。佛教南宋传人、名僧惠照曾居于此,住持西岩。在岩寺内,有一株树龄已达1200余年的稀世罕见的古树,吸引着无数游人前去观赏。
潮阳西岩位于汕头市潮阳区棉城郊区塔山南麓。该寺相传建于晋朝年间(265~420年)。
创建以来,多次修葺。从石刻联中,可知光绪己丑(1889年)有修建。而从保存至今的“果证西来”匾中可知,光绪丙申(1896年)住持静心及其徒广真是道士,体现潮汕寺观,自古以来,释、道互住的特点。经历代建筑,除天然大石室为大雄宝殿外,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共有小巧玲珑宇舍13座,散布于山岭、岩石之间。在"文革"动乱中,多数遭毁。1981年6月西岩被潮阳县人民政府列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获得宗教活动场所登记。1984年起由住持释宽慈()募资,修复宇舍13座,并修山门、印亭和筑路。1996年起,他又在古刹旁增建三层楼的禅宗阁,楼下涅盘堂、斋堂,第二楼僧舍,第3楼新建祖师纪念亭(六角亭)。这里有天然大石室、神奇问潮井、明朝肖端蒙读书处等景点。
千年古邑,人才济济
许申: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应殿试,名列榜首,授将仕郎秘书省校书。后历任鄞县知县,韶州、吉州、柳州和建州的知州,广西提点刑狱。景祜二年(1035年)出任江南东路转运使兼管江西、湖南诸路。任职期间,注重地方建设,兴辨公益事业,关心农业生产,深得士民敬仰。北宋熙宁年间(年),朝廷推行王安石变法,许申上书陈法弊端,违背皇帝旨意,被撤去刑部郎中之职。后被任广南东路转运使,官终刑部郎中,被列为唐宋潮州八贤之一。
林大春:棉城镇人,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中举人,二十九年登进士,后官拜户部主事。四十二年回家为母服丧,后出任河南睢陈道佥事,因执法不避权贵,依法处置了宰相高拱的家臣,被高拱设计撤职。
萧端蒙:棉城镇人,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举人,翌年登进士选庶吉士。二十二年任山东道御史,掌管京城防务治安。三十二年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他奉诏进京,挑选训练延安、绥德精兵,保卫京城,皇帝赏赐金绮。嗣后奉旨巡按江西,依法查处江西藩王,深得人心。
黄武贤:关埠镇人,清末云南提督。其府第今存。
郑之侨:金浦镇人,清乾隆2年(1737)进士,授江西铅山县令,兼弋阳县令,历升饶州府同知,署广西柳州府知府,湖南宝庆(今邵阳市)知府,山东济东泰武道员,湖广安襄郧兵备道(今湖北之安陆、襄阳、郧阳三地区,当时各为府)。致仕后家居近20年。其府第今存。其《农桑易知录》是国内一本幸存的珍稀古代农书。
郑麐:中国政治学开创者之一,精研古代历史哲学、英译先秦古籍。
郑寿麟:著名学者。
李展腾:官员学者,被称为“小饶宗颐”,是“潮汕前有李嘉诚与饶宗颐,后有马化腾和李展腾”中的“一腾”,因为李展腾集艺术和学术及思想于一身,类似于饶宗颐,又是比较有潜力的年轻人,所以才被专家学者和媒体视为潮汕地区饶宗颐之后的一个接班人。
郭任远:铜盂镇人,中国心理学奠基人。
刘遵义:谷饶镇人,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郭培宣:纳米医学开拓者之一,现任美国NIH纳米医学中心主任,辛辛那提大学讲席教授。
郭永基:中国大陆电力系统自动化开拓者之一。
陈辉堂:中国著名的自动控制专家,是我国大陆第一批自动控制专业的创始人之一。
郭迪:中国大陆儿童保健开拓者。
林垂宙:原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曾茂朝:广东潮阳原联想控股董事长创始人之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长、研究员,导并参加了我国194机、119机、109乙机、109丙机、717机、013机和757机等大、中型计算机外部设备及其控制系统的研制工作。
以及十三位两院院士,多位大学校长,不一一列出。
郑正秋:成田镇人,中国电影事业奠基人之一。1913年编导中国电影史上首部故事片《难夫难妻》,20年代创办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和明星新戏学校,培养出胡蝶等一大批电影艺术家。代表作有《自由之花》、《姐妹花》等。
蔡楚生:铜盂镇人,1931年加入联华影片公司,任编剧和导演,曾编导出轰动一时的《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优秀影片,建国后曾担任国家电影局副局长、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主席等,对我国电影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陈运彰:民国著名书法家,早年从临桂况蕙风(周仪)研究词学。集藏汉魏唐宋碑拓,考订题跋,颇为精详。书法由宋四家上窥褚遂良,秀逸可爱。易大厂为其刻印二百余方,为朋侪中得易印较多者。曾任历任上海通志馆特约采访、潮州修志局委员,之江文理学院、太炎文学院及圣约翰大学教授。
陈大羽:著名书法家,193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 。1946年拜师齐白石。1948年任上海美专国画系写意花鸟画讲师 。1950年任上海美专副教授。1958年调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
郭经:字载生,贵屿人。举人,任湖南会同县知县、外务部主事,曾出使日本。辛亥后回乡,执教于潮阳东山中学等校,也曾任潮阳县文献委员会会长。写得一手好文章,文宗桐城派。
刘侯武:曾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参加过黄花冈起义。
萧洪达:原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副书记
吴南生:原广东省省委书记
郭荣昌:原广东省委副书记
蔡东士:原广东省委副书记
郑良淡:泰国第8位总理
许德立: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郑惠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上海市委主委
林百欣:著名爱国慈善商人。
连瀛洲:著名爱国慈善商人。
黄光裕:国美创办人。
姚文琛:上海潮汕商会会长,宇琛扑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世界扑克之王。
郑开德:现为深圳德惠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泛华建筑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南粤慈善家
潮阳棉城城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汕头市潮阳区和平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