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风邪致病特点点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中心)
【访问量:26528】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考试大纲
(供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口腔专业使用)
一、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理论课考试(占70%)为笔试,实验课考试(占20%)为标本与实验方法测验,平时成绩(占10%)。理论考试时间为2小时。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检测学生人体寄生虫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试内容以我国、我省重要的人体寄生虫为主。原虫、蠕虫以形态特点、生活史、致病机理和病原诊断为重点,次要内容为原虫病、蠕虫病的临床特点以及我国、我省的寄生虫病流行概况、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医学节肢动物以与传病有关的形态结构、生态学及传播疾病的关系为重点,次要内容为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原则。考试内容中适当运用常见寄生虫的外文学名。
(一)总论主要考试内容
1. 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性。
2. 寄生现象的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定义。
3. 寄生虫的生物学: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类型,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别,寄生虫的分类及常见人体寄生虫的种类。
4.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特点,寄生虫感染和寄生虫病的特点。
5. 寄生虫病流行与防治:流行基本环节、影响因素,流行特点,防治原则。
(二)医学原虫主要考试内容
1.原虫概论
1)原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
2)原虫的生活史类型:人际传播型,循环传播型,虫媒传播型。
3)医学原虫的致病特点。
2.叶足虫(阿米巴原虫)
1)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与生活史:组织型滋养体,肠腔型滋养体,单核、双核、四核包囊的形态特征;基本生活史过程;肠腔型滋养体侵入肠壁组织的机制。
2)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机制:阿米巴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类型与表现。
3)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的实验诊断:病原检查,组织检查,免疫学检查。
1)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形态、生活史要点、致病机制、临床表现和病原学诊断方法及在我国的流行情况、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2)蓝氏贾第鞭毛虫的形态、生活史要点、致病、病原诊断及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3)阴道毛滴虫的形态、生活史要点、致病、病原诊断。
1)人体寄生的疟原虫种类及在世界和我国的分布情况;间日疟原虫形态、生活史特点,人体四种疟原虫的主要形态、生活史鉴别;疟原虫的致病机制和疟疾的临床表现:潜伏期,发作,再燃与复发,疟疾贫血、脾肿大、肾病,凶险型疟疾;疟疾免疫;疟疾的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疟疾的流行特征、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及措施。
2)弓形虫的形态、生活史要点、致病、实验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三)医学蠕虫主要考试内容
1)华支睾吸虫形态、生活史、致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实验诊断、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2)卫氏并殖吸虫形态、生活史、致病机理(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疤痕期)、临床分型(胸肺型,脑型,皮肤型,肝型及亚临床型)、临床表现、实验诊断、流行及防治。
3)斯氏狸殖吸虫的生活史特点、致病特点和诊断方法。
4)日本血吸虫形态、生活史、致病机理(虫卵肉芽肿形成机理及其致病作用)、临床表现、诊断、流行及防治原则。
5)布氏姜片吸虫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
1)中绦期、裂头蚴、棘球蚴沙的定义。
2)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等人体常见绦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诊断、流行及防治。
1)线虫的形态特点、生活史特点及生活史类型(土源性线虫,生物源性线虫)。
2)蛔虫、钩虫、鞭虫、蛲虫四种肠道线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诊断、流行及防治。
3)旋毛虫形态(旋毛虫幼虫囊包)、生活史过程及生活史特点、致病机制(侵入期、幼虫移行期、成囊期)、临床表现(肠道期、急性期、恢复期)、免疫学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4)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形态(微丝蚴的形态及两种微丝蚴形态鉴别要点)、生活史过程(两种丝虫生活史异同点)、致病机理及临床表现、病原学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四)医学节肢动物部分考试内容
1.医学节肢动物概论
1)医学节肢动物概念、特征及与医学有关的节肢动物。
2)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直接危害、间接危害)。
3)虫媒病的定义及种类。
4)病媒节肢动物的判定。
5)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原则。
1)蚊、蝇、虱、蚤、蜚蠊的常见种类、生态特点及与传病的关系(所传播的疾病)。
疥螨、蠕形螨的形态、生活史、致病与诊断。
四、考试题型
理论课考试题型:填空、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理论课试卷结构:填空题10%,名词解释20%,选择题20%,简答题20%,论述题30%。
实验课考试题型:标本与实验方法辨认
实验课考试题型:显微镜下标本70%,大体标本20%,实验方法10%。24小时报名咨询电话:010- / 400 650 1888
您的位置:&&&&&&&&& > 正文
寄生虫的致病特点-中医乡镇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21:10 来源:&    【
】【】【】
中医中的科目繁多,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考试中的部分内容,希望对参加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
中医学早巳认识到寄生虫能导致疾病的发生。诸如:蛔虫、钩虫、蛲虫、绦虫(又称寸白虫)、血吸虫等。患病之人,或因进食被寄生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接触疫水、疫土而发病。由于感染的途径和寄生虫寄生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如蛔虫病,常可见胃脘疼痛,甚则四肢厥冷等,称之为&蛔厥&;蛲虫病可有肛门瘙痒之苦;血吸虫病,因血液运行不畅,久则水液停聚于腹,形成&蛊胀&。上述蛔虫、钩虫、绦虫等肠道寄生虫,其为病多有面黄肌瘦、嗜食异物、腹痛等临床特征。
中医学虽然已经认识到寄生虫病与摄食不洁食物有关,在中医文献中又有&湿热生虫&之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所谓&湿热生虫&,是说脾胃湿热为引起肠寄生虫病的内在因素之一,而某些肠寄生虫往往以&脾胃湿热&的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因此,不能误认为湿热能直接生虫。
转发分享:0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乡镇助理医师相关栏目推荐
33大类,900门辅导课程您现在的位置: &
寄生虫病是一些寄生虫寄生在人和动物的身体里所引起的疾病。寄生虫病有蛔虫病、蛲虫病等种类。
肝、胆、脾CT检查
寄生虫病概述
  寄生虫是指寄居在别的生物(即宿主)体内或体外的一类生物,它们利用宿主作为食物的来源以及作为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场所,并能使宿主生寄生虫病,给宿主带来危害甚至致其死亡。寄生虫病是一些寄生虫寄生在人和动物的身体里所引起的疾病。寄生虫病是世界上分布广、种类多、危害严重的一类疾病。寄生虫病有蛔虫病、蛲虫病等种类。
  主要通过传染引起的疾病。
  一、传染源
  包括带虫(囊)者、贮存寄主和转续寄主。如阿米巴带囊者、黑热病患者均可作为疾病的传染来源;家犬可作为黑热病的贮存寄主;野猪则可作为肺并殖吸虫的转续寄主而传播疾病。
  二、传播途径
  可分为:1、经口感染。如食入被感染性蛔虫卵或阿米巴包囊污染的水或食物后,可感染蛔虫病或阿米巴病。2、通过吸血的媒介昆虫传播。如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3、经皮肤感染。如钩虫的丝状蚴可直接钻入寄主皮肤而使之感染。4、经胎盘感染。如先天性疟疾、先天性弓形虫病等。5、经呼吸道感染。如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系经鼻腔粘膜感染的。6、其他方式。如输血可感染疟原虫等。
  此外,寄生虫病的传播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流行,如:1、媒介昆虫或中间寄主的存在。如疟原虫、丝虫等需要在特定的昆虫(按蚊、库蚊)体内发育繁殖后才能传播。有的寄生虫需在2个或2个以上中间寄主体内发育后才能感染人,如中华分支睾吸虫需在淡水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后才能感染某些淡水鱼,在鱼体内发育为囊蚴才能感染人;因此这此寄生虫病的流行区受媒介昆虫及中间寄主分布范围的影响。2、适宜的发育环境。如蛔虫卵需在土壤中,经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有氧条件下发育成感染性虫卵。3、不良的卫生和饮食习惯。有些地区有生食(如食鱼生粥、醉蟹)的习惯而感染中华分支睾吸虫病。
  三、易感人群
  无免疫力的人群或免疫力较低的儿童均易感染当地流行的寄生虫病,例如大量移民自非流行区迁入疟疾流行区时,往往会出现疟疾的暴发流行。一些社会经济因素如经济、生活条件、风俗习惯等均可影响某一流行环节而影响流行。因此当存在以上 3个环节时,即可发生寄生虫病的流行,反之如切断某一环节,就可控制寄生虫病的流行。
  相关阅读: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在1个月左右。按其病程和主要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和晚期三期。
  一、急性血吸虫病:大多见于初次大量感染者,以夏秋季为多,起病较急,以发热等全身症状为主。
  1、发热:患者均有发热,在38℃~40℃之间,热型以间歇热、弛张热为多见,其次为不规则热。热度下午或晚上较高,可达40℃,伴畏寒,清晨汗出热退,发热可持续数日至3 ~4个月不等。重者常有神志淡漠,听力减退,甚至谵妄、昏迷。较久者常有消瘦、贫血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
  2、过敏反应:以荨麻疹为常见,多见于发热期,广泛分布或仅局限于四肢,时发时愈,持续数日或2周。可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淋巴结肿大与压痛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3、腹部症状:半数以上患者有腹痛、腹泻,多见于中等度热及高热者。腹泻每日2~5次,粪便稀薄,可带血和粘液,部分患者可仅有便秘。腹痛和压痛可局限,也可广泛。重度感染者由于虫卵在结肠浆膜层和肠系膜内大量沉积,可引起腹膜刺激征、腹部饱满有柔韧感和压痛,类似结核性腹膜炎。
  4、肝脾肿大:肝肿大,压痛,以左叶明显。半数以上有轻度脾肿大。
  二、慢性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自幼与河水接触,小量反复感染,大多数表现为慢性血吸虫病。但也有部分急性患者,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成慢性血吸虫病。无症状者仅在普查时发现,有症状者以腹痛、腹泻、消瘦、贫血、乏力、劳动力减退等为常见。大便每日多次,带血性粘液,伴里急后重,类似慢性菌痢。肝肿大以左叶较明显,肝表面光滑,质稍硬。脾也逐渐增大,一般肋下2~3cm。
  三、晚期血吸虫病:临床上主要按其体征等将晚期血吸虫病分为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侏儒型,同一患者可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型。
  1、巨脾型:患者常主诉左上腹有逐渐增大的块物,伴重坠感,95% 以上患者肝脾均肿大,但以脾肿大尤为显著,可达脐或脐下,并越过中线,甚者可达盆腔。脾质坚硬,表面光滑,内缘有明显切迹。本型患者肝功能可处在代偿期,一般情况尚佳,食欲良好,多数患者尚保存部分劳动力。
  2、腹水型:患者诉腹胀,腹部膨隆似青蛙腹,四肢细小。腹水可反复消长或逐渐加剧,病程长者可达10~20年,某些患者的腹水较明显或伴有下肢水肿。
  3、结肠增殖型:患者除晚期血吸虫病表现外,肠道症状较突出,如原因不明的腹痛、腹泻、便秘、大便变细或不成形及不全性肠梗阻与左下腹痞块等。
  4、侏儒型:儿童期反复感染血吸虫后,可严重影响生长发育,除血吸虫病表现外,患者身材呈比例性矮小,面容苍老,发育障碍,性器官不发育,第二性征缺如,但智力无减退。
  此外,血吸虫病引起的异位损害以肺和脑多见,肺血吸虫病多见于急性血吸虫病,病情轻者仅有咳嗽,病情重者可有气急、哮喘、胸闷及咳血痰等。脑血吸虫病多见于病程早期,以青壮年为多见,急性型似急性脑膜炎,慢性型表现为局限性癫痫或瘫痪。
  依赖以下几个方面:
  1、流行学史。来自疫区,如血吸虫病有疫水接触史、肺吸虫病有吃不熟的石蟹史等。
  2、临床表现。各有其临床特征,末梢血液嗜酸粒细胞往往增高。
  3、病原学诊断。在体液或分泌物中查找虫体,如粪便涂片或集聚法检查肠道原虫滋养体、包囊或蠕虫卵,末梢血液涂片找疟原虫等,寄主组织内的寄生虫则可通过活体组织检查或穿刺检查而确诊。
  4、免疫学诊断。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皮内试验和血清免疫试验。皮内试验又可分为即刻反应和迟缓反应,肺吸虫皮试等属前者,可作为临床过筛或流行学调查。利什曼素皮试等属于后者,只在疾病恢复期出现阳性反应,仅能用作流行学调查,了解该病过去在该地的流行情况。目前常用的血清免疫学试验有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IHA)、间接荧光抗体技术(IFT)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前者灵敏度较高,后两者灵敏度及特异性均较高。这些方法主要用于检测寄主的特异性抗体,目前也已建立检测虫体循环抗原或排泄抗原的方法,以作早期诊断及疗效的考核。
  5、其他检查。如超声检查、CT检查等。
  以消灭寄生虫为主,根据虫种采用最有效的驱虫药物。在感染较重而寄主较衰弱时,可给予支持疗法,有外科并发症时应及时进行外科处理。
  一、食物煮熟,慎防寄生虫
  一般情况下,寄生在人体内的一些成虫吃药就可驱除,但寄生虫的幼虫一旦进入人体的脑、肝、肺或心脏等处,则很难治疗。
  二、淡水鱼虾与华支睾吸虫病
  有些民间说法并不科学,如&生吃螃蟹活吃虾&就是不正确的。这主要是因为淡水鱼虾中有华支睾吸虫的囊蚴寄生,可使人得华支睾吸虫病,也叫肝吸虫病,其症状表现如同肝炎,所以淡水鱼虾一定要做熟了吃,像生鱼片之类的生吃法并不科学。
  三、螺肉生吃不科学
  一些螺体内有寄生虫存在,由于寄生虫所处的生长阶段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也有所不同。玛瑙螺不宜生食,生吃可使人头痛、恶心、呕吐、发热、间歇性嗜睡或昏睡;一些患者还会出现头、躯干、四肢的各种类型的知觉异常,如烧灼、麻木、疼痛等;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视力障碍、失明。
  四、青蛙和曼氏迭宫绦虫
  青蛙也吃不得,因为青蛙是曼氏迭宫绦虫的中间宿主,吃青蛙时,如果未死的曼氏迭宫绦虫幼虫进入人体,可使人体组织遭到破坏,出现失明、昏迷、皮肤瘙痒,甚至瘫痪等症状。
  健康提醒:人体寄生虫发病的因素很多,饮食不洁,体质偏弱是导致寄生虫致病的主要因素,所以,夏季饮食一定要注意卫生,并尽量把食物煮熟。
  相关阅读:
健康公开课
太平洋亲子网“自诊小工具”,帮你看看得了什么病,快试试看!
您浏览过的疾病
您暂时没有浏览任何疾病或COOKIE未正确使用
·您还没有通行证,请先使用通行证登录
如果还没有太平洋网络通行证,请点击24小时报名咨询电话:010- / 400 650 1888
您的位置:&&&&&& > 正文
寄生虫检验中的常见问题
15:05 来源:&    【
】【】【】
1、疟疾检查的适宜采血时间:
①间日疟疾发作后数小时至十余小时。
②恶性疟疾发作前半小时至发作时。
2、 肺吸虫病可出现的临床症状是:
①可无明显症状。
②急性期可出现低热、荨麻疹。
③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加。
④可出现肝型。
⑤可侵犯脑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 恶性疟疾患者外周血涂片中一般可见:环状体和配子体;
4、 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粪便中可查到:大滋养体;
5、 痰液直接涂片法可查到:溶组织内阿米巴、蛔蚴、钩蚴、螨、肺吸虫;
6、 能致人眼部疾病的寄生虫有: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裂头蚴、猪囊尾蚴、肺吸虫;
7、 蓝氏贾第鞭毛滋养体的形态特征:倒梨形、轴柱一对、贯虫体中部不伸出体外;
8、 棘阿米巴 属于偶然性寄生虫;
9、 粪便检虫卵检查不适用于:斯氏狸殖吸虫;
10、 疟原虫在人体红细胞内进行的生殖是:裂体增殖及配子生殖的开始。
转发分享:0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医学检验职称相关栏目推荐
33大类,900门辅导课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邪致病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