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我想问一下,神经肌肉接头特点疾病在肌电图上的表现有没有自神经源性的损害

肌电图实习之基本概念
开始在肌电图实习
肌电图实习笔记之
同心圆针电极EMG
EMG是研究肌肉静息和随意收缩及周围神经受到刺激时的各种电特性的科学.
EMG包括了两个概念:
EMG检查最常用的电极为同心圆针电极,由一根不锈钢针管内装有一条绝缘的细金属丝组成.内丝一般为镍络,银或白金制成,直径约
0.1mm。针尖为椭圆形,记录面积为150μm&600μm。内丝为记录电极,针管为参考电极。两者之间的电位差反映动作电位的变化。
EMG实际上是测量肌纤维的电兴奋性.
EMG检查的适应症
脊髓前角细胞及其前角细胞以下的病变均为EMG检测的适应症,即下运动神经元病变。
什么是运动单位??
是肌肉收缩的最小功能单位,由一个前角细胞α-运动神经元及其轴突、运动终板和轴突所支配的所有肌纤维组成。
同心圆针电极所记录到得运动单位电位,仅为直径1mm范围内5-12根肌纤维的综合电位。
所以在检测自发电位时需要多次改变进针方向,以求能在不同的肌纤维上找到是否有正锐波和纤颤电位(分级即从此来)
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伤运动单位电位改变的病理生理基础??
当一个运动神经元去极化达到阈值时,就会使动作电位沿着轴索传下去;
在正常情况下,这会导致运动单位里所有的肌纤维被激活,并且同时去极化,产生一个运动单位电位。
但是,由于神经病变而导致轴索的长度不等或神经到肌肉之间的传递时间不等,以及肌肉本身病变而影响冲动传导时,都会造成同一运动单位内很多肌纤维不能同时去极化,这就是很多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时运动单位电位改变的病理生理基础。(主要是时限的变化。)
不同程度肌肉收缩下MUAP差异??
根据Henneman的大小排列原则。
当肌肉轻度随意收缩时,运动单位募集是由阈值较低的小运动神经元开始,产生运动单位电位的波幅大约是300-700μV。
随着收缩力量逐渐增大,阈值较高的大的运动神经元也开始兴奋,其运动单位电位的波幅可达1-3mV。
在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的波幅介于100μV和3mV之间,但要注意老年人和远端肌肉运动单位电位波幅会比较大,而正常运动单位电位时程通常在5-15ms,小于5ms或大于15ms多为异常。
EMG记录内容??
肌肉安静状态下得静息电位:
自发电位,如正锐波(positive sharp waves)、纤颤电位(fibrillation
potentials)、束颤电位(fasculations)、复合重复放电(complex repetitive discharges,CRD)。
纤颤电位:起始正相,一般于失神经支配2周后发生,为单纤维兴奋性增高自发放电的表现。声音如雨滴打在白铁皮上,可见于神经轴索损害和肌病活动期。
正锐波:起始为正相,伴有一个较长的负相波,规则出现,声音稍顿或如钟表的滴答声,其出现时间较纤颤电位早(一般损伤后8-14天出现)。
肌强直放电(myotonic diacharges)
肌颤搐电位(myokymic discharges)
肌肉小力收缩时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otor unit
active potentials,MUAP):
主要参数,时限,波幅和多相波的百分比,另外还有面积及转折数等。
时限(duration)(意义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通常以毫秒(ms)来代表。指的是从电位偏离基线大恢复至基线的一个时间过程,反映了一个运动单位里不同肌纤维同步化的程度。典型的运动单位电位时程为5-15ms。
波幅(amplitude)(意义不大):采用峰—峰值计算,反映大约直径1mm范围内5-12根肌纤维的综合电位的波幅,受针电极位置的影响较大,变异大。
多相波(意义不大):正常电位多为3相或4相波,反映同一个运动单位内肌纤维传导同步化的程度,一般肌肉的多相波百分比不超过20%,但是部分肌肉如胫前肌可达35%,三角肌可达26%。多相波说明同一运动单位内肌纤维同步化不好或由肌纤维丢失现象。
MUAP异常表现的意义:
宽时限、高波幅MUAPs:一般于轴索损伤后数个月才会出现,与神经纤维对失神经支配的肌纤维进行再生支配,导致单个运动单位的范围增大有关,是神经源性损害的典型表现。MUAPs的时限比波幅更有意义。
在病变早期,自发电位、多相波MUAPs以及募集相异常更有价值,因为早期MUAPs时限尚未增宽。
短时限、低波幅MUAPs:是肌源性损害的典型表现。其时限短、波幅低的原因与肌纤维坏死后,运动单位内有功能的肌纤维减少,运动单位变小有关。
肌肉大力收缩时的募集电位:
相型:干扰相、混合相、单纯相和病理干扰相
单纯相(异常):表现为单个清晰可辨的MUAPs,可以识别出基线,类似于“篱笆样”,见于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肌肉最大收缩时,单个运动单位电位放电,而并没有相互重叠,募集相减少,称为incomplete interference
病理干扰相(异常):相型为干扰相,但是峰—峰低于2mV,见于肌病。正常状态下,大力收缩时需要大量运动单位同时发放,形成干扰相(正常表现),但是由于运动单位内肌纤维丢失,波幅峰—峰值较低。
干扰相(正常):当最大收缩时,很多运动单位电位相互重叠起来形成的(interference
pattern)。此时已不能区分每个单个运动单位发放的电位。
募集电位的峰—峰值
正常为2-4mV,需要结合相型一起分析。峰峰值的测定以绝大部分电位的波形为准。(需要在电脑上人为的用标尺划分上下界限。)
EMG结果的判定:
EMG结果的判定必须在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结合传导速度测定以及F波测定的结果,作出结论。
广泛性神经源性损害
在脑干、颈、胸、腰骶4个阶段至少3个节段存在神经源性损害表现。
单只神经源性损害
如果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应考虑神经根损害的可能,但需要注明损害的水平,如C5、C6;神经根损害往往位于一侧。
如果除了有节段性分布的肌肉EMG异常,且有相应神经的SCV的异常,应考虑为臂丛损害的可能。(明确是否有臂丛损伤应该看有无感觉神经的损伤。)
上下肢周围神经源性损害
见于多发性周围神经病,需要注明感觉受累为主,或是运动受累为主,还是均受累,如果有可能应注明提示轴索损害还是脱髓鞘改变。
单神经损害
肌源性损害
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并存。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临床中常规神经传导测定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
运动神经传导
运动神经传导研究的是运动单位的功能和整合性。
通过对运动传导的研究可以估计运动神经轴索、神经和肌肉接头处以及肌肉的功能状态,并未进一步阵电极肌电图检查提供准确的信息。
其原理是通过对神经干上远、近两点超强刺激(当刺激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所诱发出的电位波幅不再增加时,再将刺激强度增加20%,此时的刺激即为supramaximal
stimulation)后,在该神经所支配的远端肌肉上可以记录到诱发出的混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ve
potentials,CMAP)又叫M波,又通过对此动作电位波幅、潜伏时和时程分析,来判断运动神经的传导功能。
混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指标:
潜伏期——对脱髓鞘疾病的判断
一般测定起始潜伏期(刺激电极在远端,则称为末端潜伏期),由刺激开始到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起始点之间的时间。
它反映的是神经轴索中快传导纤维(可能是粗纤维)到达肌肉的时间。
潜伏期由3部分时间组成:冲动在神经干上传导的时间(刺激点远端的神经末梢)、神
经和肌肉接头之间的传递时间、冲动在肌纤维上传导的时间。
通常把远端刺激点到引起混合肌肉动作电位之间的时间称为末端潜伏期(diatal
latency,DL)。
CMAP的波幅(Amplitude)和面积
从基线到负相波波峰之间的距离;负相波的波幅和面积与去极化纤维的大小和数量成正比。波幅和面积反映了参与混合肌肉动作电位的肌纤维数量。
(国际常用)测定负相波,有时也测定峰—峰值的波幅
通过比较近端和远端刺激时,所测到的波幅和面积之间的差异,来看有无神经传导阻滞。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传导速度=D/(L2-L1),【D为近远端两点之间的距离,L2为近端刺激所获得的潜伏期,L1为近端刺激所获得的潜伏期】为最快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只要存在部分快纤维,MCV即可正常。只有在75%以上的大纤维(快纤维)丢失后或传导减慢,MCV才会出现明显的异常。
CMAP时限(duration)
感觉神经传导
感觉神经只反映了冲动在神经干上的传导过程,他研究的是后根神经节和其后周围神经的功能状态。
检查方法;对于感觉神经来说,电位是通过刺激一端感觉神经,冲动沿着神经干传导,在感觉神经的另一端记录这种冲动,此种形式产生的电位叫做根据神经电位
(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通常使用环状电极,多采用顺向记录法orthodromic
recording(即从远端神经末梢刺激,在近端记录电位变化。)
由于感觉神经兴奋性阈值低而且传导快,比运动神经传导快5%-10%,所以在刺激感觉神经时刺激量通常比较小,而且由于感觉神经电位波幅通常很小,尤其当起始点不清楚时,需要采用平均技术。
感觉神经电位指标:
分为起始潜伏期和峰潜伏期。
latency 是指从刺激伪迹处开始到电位偏离基线之间的时间,它代表了神经传导从刺激点到记录电极之间的传导时间,顺向记录法时,波形是负相波起始。
latency是指从刺激伪迹处开始都副相波峰顶的时间。
峰潜伏期测量比较准确,避免误差,但是不能用来计算传导速度。
起始潜伏期测量时,当起始点不清楚时,就会造成误差,
那么一般采用哪种潜伏期????
SNAP的波幅和面积
波幅是采用负相波,还是峰峰值??
由于起始点往往不清楚,所以采用峰峰值——第一个负相波和正相波峰顶之间的距离。
峰峰值测量时往往由于刺激量过强,导致运动传导动作电位加入到正相波波峰里,造成其波幅很高,产生假象。
波幅反映的是去极化感觉纤维的数量。
为什么在神经传导检查时,不用感觉神经电位来判断是否有传导阻滞???
由于在一条神经里含有了很多传导速度不同的神经纤维,对于每一次的阈刺激,每个感觉神经纤维都能产生一个神经单位,这些单个神经电位的总和就产生了这条是神经的电位。而在正常时,每个单个神经纤维并不是同步产生电位,随着刺激点和记录点之间距离逐渐增加,再加上所记录到的电位位相相互抵消(phase
concellation)作用,导致在越来越长距离的传导过程中其电位波形越来越离散,即使是正常人在近端刺激时,其感觉神经电位波幅也很小,此即原因。
传导速度=D/L,当以第一个正相波计算潜伏期时,所反映的为最快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而当以第一个负相波计算潜伏期时,所反映的为最慢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肌电图干扰相自动分析在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中的应用--《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0年04期
肌电图干扰相自动分析在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肌电图干扰相自动分析 (QIP)技术在神经源性和肌源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记录 4 0例健康人、2 0例神经源损害和 2 0例炎性肌病患者的肱二头肌在不同强度自主收缩时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的反折数 (NT)与平均波幅 (MA)的比值 ,并以“云图”的方式表示。结果 神经疾病组和肌病组QIP阳性率分别为75%和 65% ,前者表现为NT∶MA比值降低 ,后者表现为NT∶MA比值升高。QIP的异常与临床上肌肉无力的程度有关 ,中重度肌肉无力的阳性率分别为 89%和 80 % ,高于轻度肌肉无力组。结论 尽管该方法不如常规同心圆针电极肌电图 (EMG)敏感 ,但操作简单 ,重复性好 ,可作为初步筛选和疗效判断的客观指标。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741.044【正文快照】:
常规肌电图 (EMG)是借助肌肉安静状态下的自发电位、小力收缩时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S)的时限和波幅及大力收缩时的相和型作为诊断和鉴别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的客观指标。而EMG干扰相 (IP)是由同心圆针电极收集范围内所有兴奋的MUAPS 产生的。肌肉轻度收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明霞,邬本荣,程栋,李宪;[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1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上海针灸杂志;2005年04期
朱光贞;[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01期
潘国宗;[J];中华内科杂志;2004年01期
潘国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年04期
刘长喜,陈旭东,王一飞;[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3年03期
唐星火,唐国都,陈振侬,黄振宁,覃山羽;[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王善松,李明;[J];颈腰痛杂志;2003年06期
孙玉春,李泽兵;[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06期
许毛峰,于伟红,刘志文;[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年09期
黄海虹,汤学荣;[J];眼视光学杂志;200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华青;[D];青岛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文档贡献者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肌电图在肌肉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
文档星级:
内容提示:肌电图在肌肉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5:13:48|
下载积分: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肌电图在肌肉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PDF韩春锡博士的博客
字号:大 中 小
&&&&&温馨提示:本网站抵制“以商业为目的抄袭或复制本网站内容者”来访
&&& 第1节 小儿神经肌肉病论坛(点击如下标题,可以获得更详细内容)
<FONT color=#.& (暂时)
&&& & (为了预防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儿的出生)
&&&&同意书(为了预防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的出生)
<FONT color=#.& (最常见的化验)
<FONT color=#.&
(如何诊断和治疗肌营养不良?)
<FONT color=#.&
(各种先天性肌病的特点)
<FONT color=#.&
(***特别推荐)各种肌肉病的分类和特点)
<FONT color=#.&
(神经源性肌病的研究进展)
<FONT color=#.&
(推荐给诊断不明确者)
<FONT color=#.&
(大体了解肌肉病的临床表现)
<FONT color=#.&
(详细了解肌肉病的症状和体征)
(如何看肌肉病的化验单)
<FONT color=#. (肌电图检查方法、临床意义)
<FONT color=#.
<FONT color=#. (诊断和治疗方法)
14. (常用药物)
<FONT color=#. &(调解胃肠功能)
(遗传咨询问题,包括怀孕第二胎是否患者?)
<FONT color=#.
(诊断和治疗)
<FONT color=#. (了解什么叫线粒体疾病)
<FONT color=#. (干细胞治疗)
<FONT color=#. <FONT color=#. (鉴别诊断问题)<FONT color=#. (什么叫代谢性疾病?)
<FONT color=#. (就医、用药、生活、康复等方面注意事项)
上述问题可以通过上开通电话咨询服务,无论任何地区,均可直接与我本人通话。
咨询预约电话:
点击开心的音乐
function open_phone(e) {
var context = document.title.replace(/%/g, '%');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
open("/ishare.do?m=t&u=" + encodeURIComponent(url) + "&t=" + encodeURIComponent(context) + "&sid=70cd6ed4a0");
!觉得精彩就顶一下,顶的多了,文章将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大 名:&&[]&&[注册成为和讯用户]
(不填写则显示为匿名者)
(您的网址,可以不填)
请根据下图中的字符输入验证码:
(您的评论将有可能审核后才能发表)
已成功添加“”到
请不要超过6个字神经源性损害与肌电图检查
什么是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是通过描述神经肌肉单位活动的生物电流,来判断神经肌肉所处的功能状态,以结合临床对疾病作出诊断,利用肌电图检查可帮助区别病变系肌原性或是神经原性。对于神经根压迫的诊断,肌电图更有独特的价值。  神经肌肉单位又称为运动单位,由一个前角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肌纤维组成。正常的运动单位在静止时肌纤维呈极化状态。神经冲动传到肌纤维时,肌纤维呈去极化状态,即产生动作电位并发生收缩,收缩之后又恢复极化状态。由于神经、肌肉病变性质及部位的差异,动作电位也不同。通过多级放大后将其显示在阴极示波器上,可用肉眼观察波形。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肌电图检查正确率很高,经手术验证,其诊断与手术符合程度还略高于脊髓造影。特别是对于腰5、骶1椎间盘突出者,脊髓造影位置过低,检查结果可能不满意。此时作肌电图检查,若有阳性改变则对诊断有一定价值。在临床上,若能将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肌电图检查联合应用,就能提高诊断之准确性。  肌电图检查还可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作出适当的评估。无论是经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的患者,作肌电图检查均可以了解治疗后病变神经根压迫的解除程度及神经变性的恢复程度。对于术后下肢疼痛复发的患者,对比术前术后其肌电图表现,就可以区别其疼痛是由于术后神经根粘连、髓核再突出或功能性等原因引起的。这对于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如何作肌电图检查?  导电极有表面电极和针电极两种。表面电极可以导出深处全体肌肉活动的合成电位,但不能分辨单块肌肉的电位。将针电极插入欲检查的肌肉可以导出个别肌肉的动作电位,故此法较为常用。  在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时,通常要检查双侧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腓肠肌、伸?肌,有时也须检查股四头肌。如腰4~腰5椎间盘突出,多影响腰5神经根,其支配的胫骨前肌、伸?长肌及腓骨长肌,在作肌电图检查时常出现异常电位。又如腰5、骶1椎间盘突出时,多影响骶1神经根,反映在肌电图上为腓肠肌出现电位异常,而股四头肌、胫骨前肌等无异常电位。股四头肌若出现异常电位则说明腰4神经根受累,常表示着腰3~腰4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性。  值将注意的是出现异常肌电位即说明有神经根受压现象,如不能及时解除压迫因素,神经根可能发生变化。周围神经损伤的检查鉴别神经原性损害一、临床检查 对四肢损伤,应进行神经检查,以判断有无神经损伤以及损伤的部位、性质和程度。  (一)伤部检查 检查有无伤口。如有伤口,应检查其范围和深度、软组织损伤情况以及有无感染。查明枪弹盲管伤或贯通伤的径路,有无骨折及脱位。如伤口已愈合,需观察瘢痕情况和有无动脉瘤、动静脉瘘形成等。  (二)肢体姿势 桡神经伤后出现腕下垂,尺神经伤后有爪状指,即第4、5指的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正中神经伤后出现“猿手”畸形,即鱼际瘫痪,拇指与其它诸指平行。腓总神经伤后出现足下垂。  (三)运动功能检查 根据肌肉瘫痪程度判断神经损伤情况,一般用6级法区分肌力。  M“0”级:无肌肉收缩;  M“1”级:肌肉稍有收缩;  M“2”级:关节有动作,在不对抗地心引力的方向,能主动向一定方向活动该关节达到完全的动度;  M“3级”:在对抗地心引力的情况下,达到关节完全动度,但不能对抗阻力;  M“4”级:能对抗阻力达到关节完全动作,但肌力较健侧差;  M“5”级:正常。  周围神经损伤肌肉发生弛缓性瘫痪、进行性肌萎缩和肌张力消失。  (四)感觉功能检查 神经的感觉纤维在皮肤上有一定的分布区,检查感觉减退或消失的范围,可判断是何神经损伤。一般只检查痛觉及触觉即可。相邻的感觉神经分布区有重叠支配现象,神经伤后数日内感觉消失范围逐渐缩小,但并不能说明神经已有恢复,而是邻近神经的代替功能有限度的扩大,最后只有该神经单独的分布区无任何感觉恢复。&&& 检查时可与健侧皮肤对比。实体觉与浅触觉为精细感觉,痛觉与深触觉为粗感觉。神经修复后,粗感觉的恢复较早也较好。检查手指的精细感觉时,可作两点区别试验和取物试验,并闭目用手触摸辨识物体。触觉不良时不易做到。  感觉功能障碍亦可用6级法区分其程度。S“0”级:完全无感觉;S“1”级:深痛觉存在;S“2”级:有痛觉及部分触觉;S“2+ ”级:痛觉和触觉完全,但有过敏现象;S“3”级:痛、触觉完全,过敏现象消失,且有两点区别觉,但距离较大常 &15 mm;S“4”级:感觉完全正常。  (五)反射 根据神经和肌肉的受损情况,出现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六)营养改变 神经损伤后,其支配区皮肤温度低、无汗、光滑、萎缩,指甲起屑,呈爪状弯曲。坐骨神经损伤后,发生足底压迫性溃疡,易发生冻伤。无汗或少汗区一般与感觉消失的范围相符合。可作出汗试验,常用的方法有茚三酮(Ninhydrin)指印试验:在发汗后将患指或置于净纸上按一指印,用铅笔画出手指范围,将纸浸于茚三酮溶液中后取出烤干。如有汗液,可在指印处显示紫色点状指纹(用硝酸溶液浸泡固定可长期保存),因汗中含多种氨基酸,遇茚三酮后变为紫色。多次检查对比,可观察神经恢复情况。  (七)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 神经损伤后或损伤神经修复后,在相应平面轻叩神经,其分布区会出现放射痛和过电感,这是神经轴突再生较髓鞘再生快,神经轴突外露,被叩击时出现的过敏现象。这一体征对神经损伤的诊断和神经再生的进程有较大的判断意义。随着再生过程的不断进展,可在远侧相应部位叩击诱发此过敏现象。
二、电生理检查 &&& 电生理检查是近50年发展起来的诊断技术,它将神经肌肉兴奋时发生的生物电变化引导出,加以放大和记录,根据电位变化的波形、振幅、传导速度等数据,分析判断神经、肌肉系统处于何种状态。最初应用直流电变性反应,检查强度-时间曲线(时值)。50年代针极肌电图开始应用临床,尤其是近十多年来广泛采用诱发电位方法和平均、叠加技术,更增加了电生理检查的使用范围和价值。&&& 临床上将电生理检查分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 EMG)神经电图(electroneurography)和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等。有人习惯将神经电图归入肌电图中,概念上不够准确。由于神经电图产生的原理与诱发电位相同,是使用脉冲电诱发出的神经肌肉兴奋电位,故归入诱发电位较妥当。本节将电生理检查分为肌电图和诱发电位两大类。  (一)肌电图检查 用同心圆针电极刺入被检肌肉,记录其静止及不同程度自主收缩时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及声响的变化,分析肌肉、运动终板及其支配神经的生理和病理状况。  临床意义:  1.确定有无损伤及损伤的程度 完全损伤时肌肉不能自主收缩,记录不到电位,或出现纤颤电位、正锐波等;部分损伤时可见平均时限延长,波幅及电压降低,变化程度与损伤的轻重有关。  2.有助于鉴别神经源性或肌源性损害 一般认为,自发电位的出现是神经源性损害的特征。  3.有助于观察神经再生情况 神经再生早期出现低波幅的多相性运动单位波,并逐渐形成高电压的巨大电位。定期观察其变化,可以判断神经再生的质量和进展。如再生电位数量增多,波型渐趋正常,纤颤波减少,提示预后良好,否则预后不佳或需手术治疗。  (二)诱发电位检查 利用一定形态的脉冲电流刺激神经干,在该神经的相应中枢部位、支配区或神经干上记录所诱发的动作电位。临床常用的检查项目有: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active potential,SNAP)、肌肉动作电位(muscle active potential,MAP)及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SEP)等。&&& 运动诱发电位(Motorevoked potenital,MEP)是近年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对诊断脑与脊髓传出通道(即运动神经通道)的损伤和疾病有一定意义。  各电位的观察指标有波形、波幅、潜伏期和传导速度等。传导速度较稳定,是最常用的观察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将两刺激点所诱发出电位的潜伏期差除两点间的距离,即传导速度=距离/时间。正常成人肘以下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为55~65m/s,感觉传导速度(SCV)为50~60m/s。上肢神经传导速度快于下肢,近端快于远端。SEP主要观察潜伏期,以第一个负相波峰计算潜伏期。正常成人正中神经和尺神经SEP潜伏期在19~20ms之间,故将第一个负相波峰命名为N19或N20。
  临床意义:  1.神经损伤的诊断 当神经完全损伤时,诱发电位一般表现为一条直线或有少许干扰波。但应注意:①SNAP之诱发较难,并非所有SNAP阴性均为完全损伤,应结合临床检查判断。②极少数完全损伤仍可诱发出MAP,应予鉴别。&  神经部分损伤时,诱发电位可出现程度不同的波形改变、振幅降低、潜伏期延长或传导速度减慢,可据此判断有无神经损伤及损伤轻重。SNAP的幅度小,对损伤的敏感性大于MAP与SEP,故诊断价值较大。如只测MAP或SEP,可能漏诊,尤其是对部分损伤。  出现神经卡压时,分段测定诱发电位对判断有无神经损伤及其定位有较大意义。  近体端神经损伤(如臂丛损伤)时,在测定SEP的同时测定损伤以远的SNAP,可确定有无根性节前撕脱,表现为能记录到SNAP,但记录不到SEP。  2.神经再生及预后的估价  (1)一般认为,神经干动作电位出现最早,家兔实验表明术后4周即可测出神经干动作电位。诱发肌电位的出现比神经干动作电位迟数周,但早于临床功能恢复。我们观察到,前臂正中神经全断缝合术后3个月,即可诱发SEP,术后6个月开始出现MAP,10个月时可见于95%以上的病人;术后8个月开始出现 SNAP,因其幅度小,诱发较难,少数术后10年以上仍记录不到SNAP。适当的神经外松解术有助于诱发SNAP。此外,电位的恢复时间与神经再生质量及预后有关。电位出现早,说明神经再生良好,预示预后良好。我们注意到,神经缝合术后3个月可测出SEP者预后良好。由此可见,临床功能无恢复或恢复不完善时,可通过对诱发电位的观察,判断神经再生的质量和预后。  (2)诱发电位结果与临床疗效分级基本呈平行关系,电生理恢复率(即患侧值占健侧值的百分比)随疗效分级降低而降低,对评定疗效有参考意义。我们发现当感觉S2+时,仅5%的病人可测到SNAP。故测出SNAP时,感觉多在S3以上。  (3)与功能恢复一样,诱发电位也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根据我们的观察,临床疗效优良者,波幅恢复为健侧的65%左右,传导速度恢复为健侧的80%左右,术后数十年仍恢复不完全。
  3.对神经损伤治疗的指导意义  (1)可以了解早期神经再生的质量,便于及早采取必要的处理,以争取时间,提高疗效。  (2)当SNAP可测出,而SEP测不出时,可确定为根性节前撕脱伤,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即可不作神经探查术。  (3)部分损伤时神经保持其连续性,但有神经瘤形成时,如损伤远段能记录到神经动作电位,或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达36mm/s以上,自行恢复率可达90%,不需作神经瘤切除吻合,但常须作神经松解术。  (4)在脊髓探查或脊柱侧弯矫正术中,应用SEP进行手术监护,对防止脊髓损伤并发症有肯定价值。  (5)当临床难以判断是否需手术探查重新吻合时,诱发电位检查有参考意义。资料表明,再手术探查的指征是:①神经缝合术后3~4月测不到 SEP;②术后10个月以上只能测到MAP,且不能排除假象,或只能测到明显不正常的SEP,而测不到MAP和SNAP;③术后1年以上测不到SNAP, 而SEP潜伏期延长达4ms以上。(责任编辑:泉水)
------分隔线----------------------------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千龙生活,关注您的衣食住行,为您提供最准确、及时、新鲜的各类生活资讯信息,引领时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经肌肉接头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